TWI432183B - 牙科植體之牙根 - Google Patents

牙科植體之牙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2183B
TWI432183B TW98128016A TW98128016A TWI432183B TW I432183 B TWI432183 B TW I432183B TW 98128016 A TW98128016 A TW 98128016A TW 98128016 A TW98128016 A TW 98128016A TW I432183 B TWI432183 B TW I4321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ot
dental implant
body portion
thread
thread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8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8553A (en
Inventor
Kwang Bum Park
Kyoung Ho Ryoo
Original Assignee
Megagen Impla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gagen Impla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gagen Impla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08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8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2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21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8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 A61C8/0022Self-screw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Description

牙科植體之牙根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更具體而言,係關於如下的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即使一齒槽骨(alveolar bone)具有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該牙科植體之牙根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並表現出一優異固定力以輕易地達成骨整合(ossointegration),俾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可最小化。
一般而言,當人體失去一組織時,移植即意味著一康復替代物。在牙科中,移植意味著進行一系列手術以移植一人造牙齒(artificial tooth)。亦即,移植係為一種手術,用以放置一牙根於失去一牙齒之齒槽骨中並於該牙根上放置一人造牙齒,藉此,恢復牙齒之功能。牙根係為一種人造之牙齒根部,用以替代所失去之牙齒根部,且由不會對人體表現出排異症狀(rejection symptom)之鈦製成。
對於一般之假體(prostheses)或假牙(denture),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周圍之牙齒或骨可能會受損。然而,移植並不會損壞周圍牙齒之組織,並可半永久性地使用,而不會產生齲齒(decayed tooth),並可實質保持與一天然牙齒相同之功能或形狀。
在人造牙齒手術(被稱為移植或移植手術)中,利用一鑽具製作一孔於一齒槽骨中以作為一放置位置,然後放置一牙根於該齒槽骨中。在牙根與齒槽骨發生骨整合後,將一支座(abutment)結合至該牙根。最後,將一最終假體覆蓋於該支座之頂部,藉此完成該手術。
移植不僅能恢復單個缺失之牙齒,且亦能改善一局部缺齒之患者或一完全無齒之患者之人造牙齒之功能,並增強在牙齒假體康復中之美觀性。此外,移植可使施加至齒槽骨組織之過大應力分佈於植體周圍並有助於一排牙齒之穩定。
在一移植手術中最先放置之牙根具有一槽型螺釘(screw type screw)之形狀,並根據牙根之大小而被劃分成小型牙根、標準牙根及大型牙根。相應地,手術人員可根據欲放置牙根之一齒槽骨之形狀、以及周圍部分之形狀和空間,選取所用牙根之大小。對於具有一正常口腔結構之大多數患者,常常使用實質具有一槽型螺釘形狀且具有一不同大小之牙根。
然而,當口腔結構異常時,尤其是當欲放置牙根之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較窄、下部較寬之一葫蘆形狀時,上述槽型牙根可能不容易使用。換言之,在此種異常情況下放置上述一般牙根時,可能難以獲得一所需之固定力且可能不會平穩地達成骨整合。
在此種情形中,因尚未開發出一種適宜之牙根,故在採用一種醫學方法加寬齒槽骨之入口後放置槽型牙根。因此,移植手術之成本增大且時間延長。而且,患者會頗為不便並對手術感到恐懼。
因此,需要開發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即使欲放置牙根之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並表現出一優異固定力以輕易地達成骨整合,俾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可最小化。
本發明提供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其即使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並表現出一優異固定力以輕易地達成骨整合,俾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可最小化。
根據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包含一本體部及一螺紋部(screw portion),該螺紋部係螺旋地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外表面並具有一螺紋(screw thread),該螺紋距該本體部具有一變化高度。
該螺紋部可包含:一初始進入螺紋部,形成於該本體部之最下部;一最終固定螺紋部,形成於該本體部之最上部;以及一螺旋連接螺紋部,位於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與該最終固定螺紋部之間,用於連接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與該最終固定螺紋部。
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螺旋連接螺紋部之至少其中之一之一邊緣部被處理成彎曲的。
各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螺旋連接部之該邊緣部之一段具有形成於上側及下側中之複數直線段(linear section)及自該等直線段之端點延伸出之一圓弧段(arc section)。
該螺紋部可設置於該本體部上,俾使一螺紋之高度自該本體部之一中間部朝該本體部之任一端部逐漸減小。
該螺紋部之一螺紋之高度可介於約0.5毫米至約1.5毫米之一範圍內。
該初始進入螺紋部可被加工成較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螺旋連接螺紋部更尖銳。
該本體部可具有一錐形形狀,其中該本體部之一截面直徑自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之一端頭朝其一下部逐漸減小。
一用以引導一放置部之一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placement position guide convex process portion)可更形成於該本體部上與該端頭相對之一位置處,以使一中央部被加工成相較其它表面凸出。
該螺紋部可設置於該本體部上,使一螺紋高度除在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處外自該本體部之一上部朝其一下部逐漸增大。
一未形成有該螺紋部之非螺紋段可更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中。
該牙科植體之牙根可更包含形成於該螺紋部中之一切削刃部(cutting edge portion)。
該切削刃部可相對於該本體部之一長度方向沿一方向傾斜並形成於該螺紋部上。
該切削刃部可與本體部對稱地形成於該本體部之相對側上。
該牙科植體之牙根可更包含一體成型於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之一一體成型支座部(integral abutment portion)。
本申請案主張基於2008年8月20日在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之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08-0081623號之權利,該韓國專利申請案之揭露內容以引用方式全文倂入本文中。
為達成對本發明概念及其優點之充分理解,將引用用於例示本發明實施例之附圖。以下,將參照附圖解釋本發明之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在附圖中,相同之參考編號表示相同之元件。
第1圖係為一立體圖,其示意性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放置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方法。參見第1圖,複數顆牙齒12排列於一牙齦11中。牙齒12係為用以粉碎食物以將其送入胃中之主要消化器官。儘管牙齒數量因人而異,然而一般具有約28顆牙齒。
當失去任一牙齒12時,亦即當失去一個牙齒部位時,不僅有損於美觀性,而且咀嚼食物頗為不便。因此,放置一牙根100,以取代牙齦11中所失去牙齒12之一牙齒根部12a。儘管在第1圖中未顯示,然而牙根係放置於牙齦11之一齒槽骨中。在放置之前,執行一鑽製操作,以形成一孔於齒槽骨中供放置牙根100。
牙根100可由鈦(Ti)或不會對人體表現出排異症狀之一Ti合金製成。
如上所述,傳統上,用以取代牙齒12之牙齒根部12a之一牙根(圖未示出)係放置於牙齦11之一齒槽骨中失去牙齒12之位置。因習知之牙根具有一槽型螺釘之形狀,故不難將牙根應用於具有正常口腔結構之患者。然而,當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習知之槽型牙根將難以使用,乃因難以獲得一期望之固定力且無法平穩地進行骨整合。
因此,本發明提供具有一改良結構之牙根100,其可恰當地應用於上述情形。舉例而言,本發明之牙根100可用於首次移植手術,或者當一手術失敗時,直接放置一植體於一齒槽骨上而不於一受損部位增補一預定骨替代材料。
第2圖係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立體圖。第3圖係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側視圖。第4圖顯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使用狀態。
參見第2-4圖,根據本實施例之牙根100包含一本體部120及一螺紋部130,螺紋部130係螺旋地形成於本體部120之一外表面並具有一螺紋(screw thread),該螺紋距本體部120具有一變化高度。一螺紋之高度係表示自本體部120之外表面至螺紋部130之一側端部之距離。
本體部120形成本實施例之牙根100之一中央桿。因牙根100係沿第1圖所示箭頭之一方向放置,故本體部120實質具有一直線結構。
在習知牙根中,一本體部(圖未示出)具有一圓柱形之直線結構,其中相對於一長度方向之所有截面直徑皆相同。相比之下,在本實施例之牙根100中,本體部120具有相對於一長度方向以一角度逐漸變細之形狀。
亦即,在本實施例之牙根100中,本體部120被製造成具有一錐形形狀,使其截面直徑可從其上部之一端頭121向一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placement position guide convex process portion)123逐漸減小。因本體部120係如上所述進行製造,牙根100之放置變得容易。本體部120之截面直徑可係為約5毫米至約8毫米。然而,本發明之範圍並非僅限於此。
在描述螺紋部130之前,首先描述端頭121及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端頭121係形成於本體部120之上部,一支座(圖未示出)將後續組合於端頭121上。因此,具有一恆定節距之一螺紋121a形成於端頭121內。
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係於端頭121之相對側形成於本體部120中。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係為在放置牙根100過程中首先接觸一齒槽骨之一入口區域之部分。因此,在本實施例中,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並非如習知牙根一樣平坦,而是使其中央部被加工成相較其它表面凸出。
中央部被加工成凸出的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用以在放置牙根100過程中藉由接觸齒槽骨之入口區域而固定一放置位置,且亦用以精確地引導牙根100之放置位置。
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之前端部可被加工成銳利的,但並非必需將前端部加工成銳利的。大致圓形之V形即足以達成其功能。
同時,因習知牙根具有一直線型螺釘形狀,故形成於習知牙根上之螺紋部(圖未示出)之一螺紋之高度係為恆定的。然而,在本實施例之牙根100中,螺紋部130之形狀不同於習知螺紋部之形狀,俾當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底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在放置之後可獲得一優異固定力並進而可輕易地達成骨整合。
亦即,在本實施例之牙根100中,螺紋部130係螺旋地形成於本體部120之外表面,俾使螺紋之高度可自本體部120之中部朝本體部120之任一端部逐漸減小。
參見第3圖,在本實施例中,螺紋部130係沿本體部120之一長度方向以一預定節距環繞五圈。可將環繞五圈之螺紋部130之相鄰螺紋間之節距增大至相較於習知螺紋部更寬,以提供一更大之固定力。螺紋部130之相鄰螺紋間之節距可約為1-1.75倍節距。然而,本發明之範圍並非僅限於此。
當螺紋部130如在本實施例中一樣環繞五圈時,螺紋部130可按下述方式劃分。亦即,環繞五圈之螺紋部130可包含:一初始進入螺紋部130a,形成於本體部120之最下部並連接至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一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形成於本體部120之最上部並連接至端頭121;以及複數個螺旋連接部130b、130c及130d,形成於初始進入螺紋部130a與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之間並用於連接初始進入螺紋部130a與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
就螺紋部130a-130e之螺紋之高度而言,位於螺旋連接部130b、130c及130d之中間之螺旋連接部130c之螺紋具有最高之高度。螺紋之高度自螺旋連接部130c朝本體部120之任一端部減小。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之螺紋係為最低。在本實施例中,因螺紋部130a-130e之螺紋之高度可介於約0.5毫米與約1.5毫米範圍內,故最大螺紋高度係為1.5毫米。
當連接螺紋部130a-130e之外表面時,可獲得一廣口瓶(jar)之形狀。此種結構特性或形狀特性使牙根可輕易地應用於如第4圖所示下部較入口為寬之齒槽骨。此外,於放置完成後,提供一較大之固定力,俾可在一寬廣區域中平穩地達成骨整合。
初始進入螺紋部130a之邊緣部可被加工成相較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及螺旋連接部130b、130c及130d更為銳利。此乃因不同於其它螺紋部130b-130e,初始進入螺紋部130a需要一有利於放置之結構而非一可提供較大固定力之結構。
然而,其它螺紋部130b-130e(即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及螺旋連接部130b、130c及130d)之邊緣部可被加工成彎曲的,如第3圖之一圓形部所示。亦即,各該最終固定螺紋部130e與螺旋連接部130b、130c及130d之邊緣部之一段具有形成於各該螺紋上側及下側中之複數直線段(linear section)L及自該等直線段L之端點延伸出之一圓弧段(arc section)C。在此種情形中,形成於上側及下側中之直線段L不相互平行,但本發明並非僅限於此。圓弧段C可具有一實質完整之圓形形狀或者在一側被加工成銳利形狀之一圓形形狀。因此,具有上述結構之圓弧段C可不僅有利於在一較大區域中與骨進行骨整合,且亦可為所放置之牙根100提供一較大支撐力或固定力。
在利用具上述構造之牙根100之一移植手術中,藉由使用一預定鑽具製作一孔於齒槽骨中而設定一放置位置。然後,將本實施例之牙根100安排於該放置位置並插入齒槽骨中,如第4圖所示。
即使當齒槽骨如第4圖所示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牙根100之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123亦接觸藉由鑽製而形成之孔之一入口區域,然後按壓並沿一向右方向(沿順時針方向)旋轉牙根100。接著,在旋轉螺紋部130之同時,穿過入口區域用力放置牙根100。在放置完後,牙根100在齒槽骨下部之一寬廣區域中被固定於對應於齒槽骨形狀之一位置處。
在相對於牙根100進行骨整合一段時間後,將一支座結合至牙根100之端頭121。將一最終假體放置於該支座頂上,由此完成移植手術。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即便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牙科植體之牙根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此外,表現出一優異之牙根固定力,俾可輕易地達成骨整合。藉此,可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最小化。
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200之一側面正視圖。第6及7圖分別係為第5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200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參見第5及6圖,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200包含一本體部220及一螺紋部230,螺紋部230係螺旋地形成於本體部220之一外表面並具有一螺紋,該螺紋距本體部220具有一變化高度,此實質相同於第1圖之牙根100之結構。故,相同之組成元件將不再予以贅述。
然而,不同於上述實施例,在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200中,螺紋部230係設置於本體部220上,使一螺紋之高度除在一初始進入螺紋部230a處以外自牙根200之上部朝其下部逐漸增大。
在此種情形中,不同於第5-7圖所示之牙根200,螺紋之厚度(寬度)可自本體部220之上部朝其下部增大。螺紋部230之邊緣部可具有與在上述實施例中所述者相同之形狀(參見第3圖之部分A)。
在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200中,一其中未形成螺紋部230之非螺紋部220a更形成於本體部220之上部中。不同於第5圖所示之非螺紋部220a,非螺紋部220a可根據欲放置牙根200之一齒槽骨之形狀而或短或長。非螺紋部220a形成一可在其中達成骨整合之寬廣區域,以幫助固定牙根200。
一切削刃部(cutting edge portion)232更形成於螺紋部230上。切削刃部232之銳利尖端部有利於放置牙根200。切削刃部232可相對於本體部220之長度方向沿一傾斜方向形成於螺紋部230上。在此種情形中,切削刃部232可與本體部220對稱地形成於本體部220之相對側,如第6及7圖所示。因本發明之範圍並非僅限於上文所述,切削刃部232亦可不對稱地形成於本體部220之相對側。
藉由利用上述配置之牙根200,即便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牙科植體之牙根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藉此,可充分獲得本發明之效果,即可獲得一優異之牙根固定力、可輕易達成骨整合並可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可最小化。
因參照第8-16圖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300、400及500具有與牙根200實質相同之組成元件,故茲不予贅述且在以下說明中可使用與第5-7圖中相同之參考編號。然而,在第8-16圖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300、400及500中,因本體部220之上部之結構不同於第5-7圖之實施例,故以下將描述二者之差別。
第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300之側面正視圖。第9及10圖分別係為第8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300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參見第8-10圖,在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300中,本體部220之上部具有一內部型端頭321之結構,一支座(圖未示出)之一部分向內插入該端頭321中以耦合至該端頭321。在此種情形中,內部型端頭321與本體部220可一體成型。如第8-10圖所示,內部型端頭321及本體部220可相對於一斜面S彼此形成台階狀。
第1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400之側面正視圖。第12及13圖分別係為第1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400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參見第11-13圖,在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400中,本體部220之上部具有一外部型端頭421之結構,一支座(圖未示出)之一部分向內插入該端頭421中以耦合至該端頭421,並且本體部220之上部具有自其上表面突出之一突出部421a。因此,第8-10圖及第11-13圖之實施例彼此之不同之處在於是否存在突出部421a,而其它結構及其操作皆實質相同。
第1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500之側面正視圖。第15及16圖分別係為第14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500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參見第14-16圖,在根據本實施例之牙科植體之牙根500中,一體成型支座部(integral abutment portion)521形成於本體部220之上部中。在形成有一體成型支座部521之本實施例之牙根500中,可省卻在放置牙根500後單獨組合一支座(圖未示出)之操作。儘管在第14-16圖中未形成第5圖之切削刃部232,然而亦可形成切削刃部232。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即便一齒槽骨具有其中入口窄且下部寬之一葫蘆形狀時,牙科植體之牙根亦有利於在不使用額外醫學方法之條件下放置一植體於一期望位置。此外,表現出一優異之牙根固定力,俾可輕易地達成骨整合。藉此,可使植牙手術之失敗率可最小化。
儘管上文係參照本發明之實施例顯示及闡述本發明,然而應理解,可在不背離申請專利範圍之精神及範圍之條件下,在形式及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變動。
11...牙齦
12...牙齒
12a...牙齒根部
100...牙根
120...本體部
121...端頭
121a...螺紋
123...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
130...螺紋部
130a...初始進入螺紋部
130b...螺旋連接部
130c...螺旋連接部
130d...螺旋連接部
130e...最終固定螺紋部
200...牙科植體之牙根
220...本體部
220a...非螺紋部
230...螺紋部
230a...初始進入螺紋部
232...切削刃部
300...牙科植體之牙根
321...內部型端頭
400...牙科植體之牙根
421...外部型端頭
421a...突出部
500...牙科植體之牙根
521...一體成型支座部
結合附圖閱讀上文之詳細說明,將更易於理解本發明之實施例,附圖中:
第1圖係為一立體圖,其示意性地顯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一種放置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方法;
第2圖係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立體圖;
第3圖係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側視圖;
第4圖顯示第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使用狀態;
第5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側面正視圖;
第6及7圖係分別為第5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
第8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側面正視圖;
第9及10圖係分別為第8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
第11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側面正視圖;
第12及13圖係分別為第11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
第14圖係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之一牙科植體之牙根之側面正視圖;以及
第15及16圖係分別為第14圖之牙科植體之牙根之一平面圖及一底視圖。
100...牙根
120...本體部
121...端頭
121a...螺紋
130...螺紋部

Claims (12)

  1. 一種牙科植體之牙根,包含:一本體部;以及一螺紋部(screw portion),螺旋地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外表面並具有一螺紋(screw thread),該螺紋距該本體部具有一變化高度,該螺紋部包含:一初始進入螺紋部,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最下部;一最終固定螺紋部,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最上部;以及複數螺旋連接部,位於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與該最終固定螺紋部之間,且連接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與該最終固定螺紋部;其中,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等螺旋連接部至少其中之一之一邊緣部被處理成突出且向外彎曲的,且各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等螺旋連接部之該邊緣部之一段,具有形成於上側及下側中之複數直線段(linear sections)及自該等直線段之端點延伸出之一圓弧段(arc section)。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螺紋部設置於該本體部上,俾使一螺紋之高度自該本體部之一中間部朝該本體部之任一端部逐漸減小。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螺紋部之一螺紋之高度係介於約0.5毫米至約1.5毫米之一範圍內。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被加工成較該最終固定螺紋部與該螺旋連接部尖銳。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本體部具有一錐形形狀,其中該本體部之一截面直徑自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之一端頭朝其一下部逐漸減小。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用以引導一放置部之一放置位置引導凸出加工部(placement position guide convex process portion)更形成於該本體部上與該端頭相對之一位置處,以使一中央部被加工成較其它表面凸出。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螺紋部設置於該本體部上,使一螺紋高度除在該初始進入螺紋部處外自該本體部之一上部朝其一下部逐漸增大。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未形成有該螺紋部之一非螺紋段更形成於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中。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更包含形成於該螺紋部中之一切削刃部(cutting edge portion)。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切削刃部係相對於該本體部之一長度方向沿一方向傾斜並形成於該螺紋部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其中該切削刃部係與本體部對稱地形成於該本體部之相對側上。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牙科植體之牙根,更包含一體成型於該本體部之一上部之一一體成型支座部(integral abutment portion)。
TW98128016A 2008-08-20 2009-08-20 牙科植體之牙根 TWI4321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80081623A KR100981719B1 (ko) 2008-08-20 2008-08-20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8553A TW201008553A (en) 2010-03-01
TWI432183B true TWI432183B (zh) 2014-04-01

Family

ID=41707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8016A TWI432183B (zh) 2008-08-20 2009-08-20 牙科植體之牙根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0981719B1 (zh)
TW (1) TWI432183B (zh)
WO (1) WO201002147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48927B2 (en) 2009-01-27 2017-12-26 Intra-Lock International, Inc. Self-clearing self-cutting implant
KR101029065B1 (ko) * 2009-02-24 2011-04-15 (주) 시원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101134342B1 (ko) * 2010-04-22 2012-04-09 주식회사 메가젠임플란트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임플란트 시술용 세트
KR101090618B1 (ko) * 2010-11-30 2011-12-08 김노국 임플란트 시술용 픽스쳐
US8998612B2 (en) 2011-03-10 2015-04-07 Megagen Implant Co, Ltd. Dental implant fixture and implant system having the same
DE202011104513U1 (de) * 2011-08-12 2012-11-13 Biomed Est. Schraubenimplantat mit Ausnehmungen
WO2015115692A1 (ko) * 2014-01-28 2015-08-06 주식회사 메가젠임플란트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IL230833A0 (en) 2014-02-05 2014-09-30 Ophir Fromovich bone graft
KR101427202B1 (ko) * 2014-02-21 2014-08-07 주식회사 바이오세텍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매식체
KR101620530B1 (ko) * 2014-04-01 2016-05-12 주식회사 덴티움 임플란트용 픽스쳐
BE1022228B1 (fr) * 2014-07-30 2016-03-03 Eric Rompen Implantologie Implant dentaire
IL237117A (en) 2015-02-05 2017-07-31 Alpha Bio Tec Ltd Dental implant to stabilize and facilitate insertion into the implant site
KR102002218B1 (ko) * 2017-08-18 2019-10-21 박용덕 임플란트 조립체
US11382724B2 (en) 2017-10-11 2022-07-12 Evollution Ip Holdings, Inc. Three-dimensional stabilization thread form for dental implants
KR102315606B1 (ko) * 2020-12-31 2021-10-21 주식회사 하이니스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쳐
FR3125697B1 (fr) 2021-07-29 2024-04-26 Active Rebuilding Implant dentaire
KR20240056160A (ko) * 2022-10-21 2024-04-30 (주)엠지뉴턴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임플란트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67783A (en) * 1998-10-19 1999-10-19 Ura; Robert S. Threaded dental implant with a core to thread ratio facilitating immediate loading and method of installation
EP1070485B1 (en) * 1999-07-19 2004-12-15 Uimberto Tramonte Silvano Dental endosseous implant
KR200381367Y1 (ko) * 2005-01-22 2005-04-11 김정찬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00022898A (ko) 2010-03-03
TW201008553A (en) 2010-03-01
WO2010021478A3 (ko) 2010-06-10
KR100981719B1 (ko) 2010-09-13
WO2010021478A2 (ko) 2010-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2183B (zh) 牙科植體之牙根
US20200078146A1 (en) Dental implant
US8177556B2 (en) Healing abutment and dental implant having the same
KR200467684Y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 고정스크루 및 이를 갖는 치과용 임플란트
KR200471489Y1 (ko) 각도조절과 위치조절이 자유로운 틀니 고정용 어태치먼트
JP6940735B2 (ja) インプラント用フィクスチャー植立のための方向確認ピンとガイドタップドリルキット
KR101707596B1 (ko) 치과 임플란트의 상호 호환용 어버트먼트
KR100860356B1 (ko) 인공치아
KR101127880B1 (ko) 임플란트용 픽스쳐
KR20110001343U (ko) 임플란트 픽스쳐
US20210186664A1 (en) Bone-bonded artificial tooth structure
KR100594752B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TWI541009B (zh) 植牙固定物
WO2009075459A1 (en) Dental implant fixture
JP5450046B2 (ja) 歯科用インプラントのフィクスチャー
KR102102218B1 (ko) 임플란트용 어버트먼트
TW202042757A (zh) 牙科夾具操作連接器
KR20100118466A (ko) 이중 테이퍼 구조의 임플란트용 픽스쳐
JP5781709B2 (ja) 歯肉賦形キャップ及び歯肉賦形キャップキット
JP5706976B1 (ja) 歯肉賦形キャップ及び歯肉賦形キャップキット
US20230372067A1 (en) Dental implant for preserving bone and improving osseointegration
JP7156768B2 (ja) アバットメント取り外し冶具
KR200377963Y1 (ko)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픽스츄어
TWI602548B (zh) 植牙固定裝置
KR20220089296A (ko) 미세 커팅 엣지를 갖는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픽스츄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