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7976B -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7976B
TWI427976B TW99131990A TW99131990A TWI427976B TW I427976 B TWI427976 B TW I427976B TW 99131990 A TW99131990 A TW 99131990A TW 99131990 A TW99131990 A TW 99131990A TW I427976 B TWI427976 B TW I42797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local
language
translation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1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5048A (en
Inventor
Chaucer Chiu
Cui Wu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99131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797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50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50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7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7976B/zh

Links

Landscapes

  • Machine Translatio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一種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尤其是指一種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由於電子通訊的快速發展,現在社會人與人的交友聊天過程也隨之改變,從最早的書信往返進步至電話通訊,持續發展至今,由於網路的蓬勃發展與應用便利,即時通訊已經漸漸的成為主流的人與人交友聊天方法;因此,具有可以連接上網路的裝置都發展具備即時通訊軟體,提供使用者進行對談。
現有的即時通訊軟體,以Mirabilis公司發展的即時通訊軟體(ICQ)為最早,微軟公司(Microsoft Corporation)所推出的即時通訊軟體MSN(Windows Live Messenger)以及由KaZaA開發人員所研發的即時通訊軟體Skype最具代表性。
然而,在使用者透過即時通訊軟體進行對話時,由於每一個使用者所使用的語言的差異,當使用者不熟悉其他使用者的語言時,則會造成使用即時通訊軟體對話的困擾,需要配合翻譯軟體來進行即時通訊的對話,由此便出現了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而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使用者需要選擇不同的轉換語言藉以將本端語言的即時訊息轉換為其他語言的即時訊息,或是將其他語言的即時訊息轉換為本端語言的即時訊息,藉以進行即時通訊對話,然而,對於需要同時進行多人即時通訊的情況下,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無法將本端語言的即時訊息同時轉換為多種語言的即時訊息,以及無法將多種語言的即時訊息同時轉換為本端語言的即時訊息。
綜上所述,可知先前技術中長期以來一直存在多人即時通訊的情況下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無法同時將單一語言轉換為多種語言以及多種語言轉換為單一語言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提出改進的技術手段,來解決此一問題。
有鑒於先前技術存在多人即時通訊的情況下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無法同時將單一語言轉換為多種語言以及多種語言轉換為單一語言的問題,本發明遂揭露一種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其中:本發明所揭露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其包含:連線模組、接收模組、判斷模組、生成模組、翻譯模組、傳送模組以及顯示模組。
其中,連線模組是用以與第一通訊端以及第二通訊端建立連線;接收模組用以接收第一通訊端的第一訊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第二訊息,或是接收通訊本端的本端訊息;判斷模組是當接收模組自第一通訊端接收第一訊息以及自第二通訊端接收第二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一訊息相對應的第一語言以及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第二語言;以及用以當接收模組自通訊本端接收本端訊息時,判斷出與本端訊息相對應的本端語言;生成模組是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翻譯模組是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一翻譯訊息,以及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二翻譯訊息;或是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或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傳送模組是用以傳送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一通訊端,以及傳送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二通訊端;顯示模組是用以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本端訊息或是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本發明所揭露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首先,建立與第一通訊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連線;接著,接收第一通訊端的第一訊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第二訊息,或是接收通訊本端的本端訊息;接著,當自第一通訊端接收第一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一訊息相對應的第一語言;當自第二通訊端接收第二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第二語言;當自通訊本端接收本端訊息時,判斷出與本端訊息相對應的本端語言;接著,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接著,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一翻譯訊息,以及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二翻譯訊息;接著,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或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接著,傳送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一通訊端,或傳送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二通訊端;最後,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本端訊息或是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本發明所揭露的系統與方法如上,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建立與第一通訊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連線,並且判斷第一通訊端、第二通訊端以及通訊本端所發出訊息的語言種類,將第一通訊端、第二通訊端以及通訊本端與判斷出的語言種類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即依據對應資料表可同時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二通訊端所發出不同語言種類訊息轉換為通訊本端的語言種類訊息,以及依據對應資料表可以將通訊本端的語言種類訊息轉換為不同語言種類訊息並傳送至不同的第一通訊端與第二通訊端,藉以解決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無法同時將單一語言轉換為多種語言以及多種語言轉換為單一語言的問題。
透過上述的技術手段,本發明可以達成提供多人即時通訊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技術功效。
以下將配合圖式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
以下首先要說明本發明所揭露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並請參考「第1圖」所示,「第1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包含有:連線模組11、接收模組12、判斷模組13、生成模組14、翻譯模組15、傳送模組16以及顯示模組17。
連線模組11用於透過網路連線方式建立與第一通訊端20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連線,在此同時,生成模組14會以預設的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具體而言,假設生成模組14預先將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漢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漢語”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
接著,接收模組12會接收第一通訊端20所傳送的第一訊息以及第二通訊端30所傳送的第二訊息,假設第一通訊端20所傳送的第一訊息為“This is a book.”,而第二通訊端30所傳送的第二訊息為“我喜歡吃蘋果。”,即接收模組12會接收第一通訊端20所傳送的第一訊息為“This is a book.”以及第二通訊端30所傳送的第二訊息為“我喜歡吃蘋果。”,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的編碼方式是採用萬國碼(Unicode)的編碼。
在接收模組12自第一通訊端20接收第一訊息與自第二通訊端30接收第二訊息後,會再透過判斷模組13依據第一訊息的萬國碼編碼判斷出與第一訊息相對應的第一語言,以及依據第二訊息的萬國碼編碼判斷出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第二語言;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萬國碼的編碼方式是將每一種語言的字母或單字集中為某一個編碼的範圍,因此當第一訊息中字母或單字的萬國碼編碼都落於某一個編碼的範圍時,即可判斷第一訊息所對應的語言為第一語言,而第二訊息中字母或單字的萬國碼編碼都落於另外一個編碼的範圍,即可將第二訊息判斷為另外一個編碼的範圍所對應的語言為第二語言。
承上述舉例,接收模組12自第一通訊端20接收到的第一訊息為“This is a book.”,而第一訊息中英文字母“T”的萬國碼編碼為“0X0054”以及第一訊息中英文字母“h”的萬國碼編碼為“0X0068”(在此僅以第一訊息的前兩個英文字母作為舉例說明,第一訊息的其他英文字母可以參考前兩個英文字母的說明),並且英文語言的英文字母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為“0X0041-0X005A”以及“0X0061-0X007A”的範圍中,而第一訊息中英文字母“T”的萬國碼編碼為“0X0054”會落於英文字母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0041-0X005A”,且第一訊息中英文字母“h”的萬國碼編碼為“0X0068”會落於英文字母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0061-0X007A”中,第一訊息的其他英文字母的萬國碼編碼亦會落於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0061-0X007A”中,判斷模組13即會將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訊息的第一語言判斷為“英語”。
接收模組12自第二通訊端30接收到的第二訊息為“我喜歡吃蘋果。”,而第二訊息中漢語單字“我”的萬國碼編碼為“0X6211”以及第二訊息中漢語單字“喜”的萬國碼編碼為“0X559C”(在此僅以第二訊息的前兩個漢語單字作為舉例說明,第二訊息的其他漢語單字可以參考前兩個漢語單字的說明),並且漢語語言的漢語單字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為“0X4E00-0X9FA5”的範圍中,而第二訊息中漢語單字“我”的萬國碼編碼為“0X6211”會落於漢語單字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4E00-0X9FA5”,且第二訊息中漢語單字“喜”的萬國碼編碼為“0X559C”會落於英文字母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4E00-0X9FA5”中,第二訊息的其他漢語單字的萬國碼編碼亦會落於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4E00-0X9FA5”中,判斷模組13即會將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訊息的第二語言判斷為“漢語”。
接著,生成模組14將判斷模組13所判斷出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語言、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語言,以及預設的通訊本端10的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承上述舉例,由於判斷模組13會將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訊息的第一語言判斷為“英語”,以及判斷模組13將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訊息的第二語言判斷為“漢語”,並且將預設的通訊本端10的本端語言為“漢語”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
接著,翻譯模組15即可以依據生成模組14所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一翻譯訊息,以及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二翻譯訊息,而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一翻譯訊息以及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二翻譯訊息的翻譯方式可以參考現有的翻譯技術,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承上述舉例,由於生成模組14已將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為“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翻譯模組15即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中第一語言“英語”的第一訊息“This is a book.”翻譯為本端語言“漢語”的第一翻譯訊息為“這是一本書。”,並且翻譯模組15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中第二語言“漢語”的第二訊息“我喜歡吃蘋果。”翻譯為本端語言“漢語”的第二翻譯訊息為“我喜歡吃蘋果。”,即第二訊息“我喜歡吃蘋果。”不需要進行翻譯即可以轉換為第二翻譯訊息。
接著,顯示模組17即會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以及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藉以讓通訊本端1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訊息的原始訊息以及第一訊息的翻譯結果,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訊息的原始訊息以及第二訊息的翻譯結果。
而當接收模組12接收到通訊本端10所傳送的本端訊息時,假設通訊本端10所輸入的本端訊息為“時間就是金錢。”,即接收模組12會接收到通訊本端10所輸入的本端訊息“時間就是金錢。”,並且,值得注意的是,本端訊息的編碼方式亦採用萬國碼的編碼。
在接收模組12自通訊本端10接收本端訊息後,會再透過判斷模組13依據本端訊息的萬國碼編碼判斷出與本端訊息相對應的本端語言,判斷模組13判斷本端訊息的本端語言方式可以參考上述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的判斷方式,在此不再進行贅述,並且承上述舉例,判斷模組13即會將通訊本端10的本端訊息“時間就是金錢。”的本端語言判斷為“漢語”。
接著,生成模組14將判斷模組13所判斷出通訊本端10的本端語言,以及先前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語言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承上述舉例,由於判斷模組13所判斷出通訊本端10的本端語言為“漢語”,並將先前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語言為“英語”,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
接著,翻譯模組15即可以依據生成模組14所重新生成的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以及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而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以及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的翻譯方式可以參考現有的翻譯技術,在此不再進行贅述。
承上述舉例,生成模組14已將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為“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翻譯模組15即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中本端語言“漢語”的本端訊息“時間就是金錢。”翻譯為第一語言“英語”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為“Time is money.”,並且翻譯模組15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中本端語言“漢語”的本端訊息“時間就是金錢。”翻譯為第二語言“漢語”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為“時間就是金錢。”,即本端訊息“時間就是金錢。”不需要進行翻譯即可以轉換為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接著,傳送模組16會將第一本端翻譯訊息傳送至第一通訊端20,以及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傳送至第二通訊端30,而在通訊本端10即可藉由顯示模組17分別顯示本端訊息以及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藉以分別讓第一通訊端2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的翻譯結果,以及讓第二通訊端3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的翻譯結果,而通訊本端1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的原始訊息以及本端訊息的翻譯結果。
接著,以下將以一個實施例來解說本發明的運作方式及流程,並請同時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以及「第4A圖」所示,「第2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的方法流程圖;「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架構示意圖;「第4A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預設對應資料表示意圖。
假設使用者與第一通訊端20以及第二通訊端30需要進行多人即時通訊時,連線模組11會先透過網路連線方式建立與第一通訊端20以及第二通訊端30的連線(步驟100),在此同時,生成模組14會以預設的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漢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漢語”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41(步驟310)。
而第一通訊端20傳送的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並且第二通訊端30傳送的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接收模組12會接收第一通訊端20所傳送的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以及第二通訊端30所傳送的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步驟110),並且第一訊息21與第二訊息31的編碼方式是採用萬國碼(Unicode)的編碼。
接收模組12自第一通訊端20接收到的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而第一訊息21中每一個英文字母的萬國碼編碼皆會落於英語語言的英文字母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0041-0X005A”以及“0X0061-0X007A”的範圍中,判斷模組13即會將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的第一語言判斷為“英語”(步驟120)。
而接收模組12自第二通訊端30接收到的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而第二訊息31中每一個漢語單字的萬國碼編碼皆會落於漢語語言的漢語單字在萬國碼編碼的範圍“0X4E00-0X9FA5”的範圍中,判斷模組13即會將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的第二語言判斷為“漢語”(步驟120)。
接著,生成模組14會將第一通訊端20的第一訊息21的第一語言為“英語”,以及將第二通訊端30的第二訊息31的第二語言為“漢語”,以及預設的通訊本端10的本端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41(步驟130),其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41的示意請參考「第4B圖」所示,「第4B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對應資料表示意圖。
接著,請再次參考「第1圖」、「第2圖」以及「第3圖」,並請配合「第5圖」所示,「第5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翻譯結果示意圖。
由於生成模組14已將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為“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41(請參考「第4B圖」所示),翻譯模組15即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41中第一語言“英語”的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翻譯為本端語言“漢語”的第一翻譯訊息22為“這是一本書。”(步驟140),並且翻譯模組15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41中第二語言“漢語”的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翻譯為本端語言“漢語”的第二翻譯訊息32為“我喜歡吃蘋果。”(步驟140),即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不需要進行翻譯即可以轉換為第一翻譯訊息32為“我喜歡吃蘋果。”。
接著,顯示模組17即會分別顯示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與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以及第一翻譯訊息22為“這是一本書。”與第一翻譯訊息32為“我喜歡吃蘋果。”(步驟150),藉以讓通訊本端1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的原始訊息“This is a book.”以及第一訊息21為“This is a book.”的翻譯結果“這是一本書。”,與瞭解第二通訊端30第二訊息31為“我喜歡吃蘋果。”的原始訊息“我喜歡吃蘋果。”以及31為“我喜歡吃蘋果。”的翻譯結果“我喜歡吃蘋果。”,其顯示模組17的顯示結果示意請參考「第5圖」所示。
接著,請再次參考「第1圖」、「第3圖」以及「第4B圖」,並請配合「第6圖」以及「第7圖」所示,「第6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的方法流程圖;「第7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本端訊息翻譯結果示意圖。
使用者會在通訊本端10中輸入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接收模組12會接收到通訊本端10所輸入的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步驟210),而本端訊息101的編碼方式亦採用萬國碼的編碼。
在接收模組12自通訊本端10接收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後,會再透過判斷模組13依據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萬國碼編碼判斷出與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相對應的本端語言,判斷模組13判斷本端訊息101的本端語言方式可以參考上述第一訊息21與第二訊息31的判斷方式,在此不再進行贅述,即判斷模組13會將通訊本端10的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本端語言判斷為“漢語”(步驟220)。
接著,生成模組14將第一通訊端20與第一語言為“英語”、第二通訊端30與第二語言為“漢語”以及通訊本端10與本端語言為“漢語”重新生成對應資料表41(步驟230),並藉由翻譯模組15即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41中本端語言“漢語”的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翻譯為第一語言“英語”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102為“Time is money.”(步驟240),並且翻譯模組15會依據重新生成的對應資料表41中本端語言“漢語”的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翻譯為第二語言“漢語”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103為“時間就是金錢。”(步驟240),即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不需要進行翻譯即可以轉換為第二本端翻譯訊息103。
接著,傳送模組16會將第一本端翻譯訊息102為“Time is money.”傳送至第一通訊端20,以及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103為“時間就是金錢。”傳送至第二通訊端30(步驟250),而在通訊本端10即可藉由顯示模組17分別顯示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以及第一本端翻譯訊息102為“Time is money.”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103為“時間就是金錢。”(步驟260),藉以分別讓第一通訊端2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翻譯結果為“Time is money.”,以及讓第二通訊端3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翻譯結果“時間就是金錢。”,而通訊本端10的使用者可以瞭解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原始訊息“時間就是金錢。”以及本端訊息101為“時間就是金錢。”的翻譯結果分別為“Time is money.”與“時間就是金錢。”。
綜上所述,可知本發明與先前技術之間的差異在於本發明建立與第一通訊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連線,並且判斷第一通訊端、第二通訊端以及通訊本端所發出訊息的語言種類,將第一通訊端、第二通訊端以及通訊本端與判斷出的語言種類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即依據對應資料表可同時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二通訊端所發出不同語言種類訊息轉會為通訊本端的語言種類訊息,以及依據對應資料表可以將通訊本端的語言種類訊息轉換為不同語言種類訊息並傳送至不同的第一通訊端與第二通訊端,藉以解決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無法同時將單一語言轉換為多種語言以及多種語言轉換為單一語言的問題。
藉由此一技術手段可以來解決先前技術所存在多人即時通訊的情況下現有結合翻譯功能的即時通訊軟體無法同時將單一語言轉換為多種語言以及多種語言轉換為單一語言的問題,進而達成提供多人即時通訊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技術功效。
雖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惟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的更動。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通訊本端
101...本端訊息
102...第一本端翻譯訊息
103...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11...連線模組
12...接收模組
13...判斷模組
14...生成模組
15...翻譯模組
16...傳送模組
17...顯示模組
20...第一通訊端
21...第一訊息
22...第一翻譯訊息
30...第二通訊端
31...第二訊息
32...第二翻譯訊息
41...對應資料表
步驟100建立與第一通訊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連線
步驟110接收第一通訊端的第一訊息與接收第二通訊端的第二訊息
步驟120當自第一通訊端接收第一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一訊息相對應的第一語言;當自第二通訊端接收第二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第二語言
步驟130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
步驟140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一翻譯訊息,以及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第二翻譯訊息
步驟150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以及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
步驟210接收通訊本端的本端訊息
步驟220當自通訊本端接收本端訊息,判斷出與本端訊息相對應的本端語言
步驟230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
步驟240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第一本端翻譯訊息,或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步驟250傳送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一通訊端,以及傳送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二通訊端
步驟260分別顯示本端訊息以及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步驟310‧‧‧以預設的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對應資料表
第1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第2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第3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架構示意圖。
第4A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預設對應資料表示意圖。
第4B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對應資料表示意圖。
第5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翻譯結果示意圖。
第6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的方法流程圖。
第7圖繪示為本發明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的本端訊息翻譯結果示意圖。
10...通訊本端
11...連線模組
12...接收模組
13...判斷模組
14...生成模組
15...翻譯模組
16...傳送模組
17...顯示模組
20...第一通訊端
30...第二通訊端

Claims (10)

  1. 一種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該即時通訊系統包含:一連線模組,用以與一第一通訊端以及一第二通訊端建立連線;一接收模組,用以接收第一通訊端的一第一訊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一第二訊息,或是接收使用者在一通訊本端中輸入的一本端訊息;一判斷模組,用以當接收模組自第一通訊端接收第一訊息以及自第二通訊端接收第二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一訊息相對應的一第一語言以及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一第二語言;以及用以當該接收模組自該通訊本端接收該本端訊息時,判斷出與該本端訊息相對應的一本端語言;一生成模組,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一對應資料表;一翻譯模組,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一第一翻譯訊息,以及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一第二翻譯訊息;或是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一第一本端翻譯訊息,或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一第二本端翻譯訊息;一傳送模組,用以傳送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一通訊端,以及傳送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二通訊端;及 一顯示模組,用以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該第二訊息、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本端訊息或是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其中該判斷模組判斷出與該第一訊息相對應的該第一語言、該判斷模組判斷出與該第二訊息相對應的該第二語言,以及該判斷模組判斷出與該本端訊息相對應的該本端語言是依據該第一訊息的編碼判斷該第一語言、該第二訊息的編碼判斷該第二語言以及該本端訊息的編碼判斷該本端語言。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其中該第一訊息、該第二訊息以及該本端訊息的編碼是採用萬國碼(Unicode)的編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其中該生成模組更包含以預設的該第一通訊端與該第一語言、該第二通訊端與該第二語言以及該通訊本端與該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該對應資料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其中該連線模組是透過網路建立與該第一通訊端以及該第二通訊端的連線。
  6. 一種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該即時通訊方法包含下列步驟:建立與一第一通訊端以及一第二通訊端的連線; 接收第一通訊端的一第一訊息以及第二通訊端的一第二訊息,或是接收使用者在一通訊本端中輸入的一本端訊息;當自第一通訊端接收第一訊息時,判斷出與該第一訊息相對應的一第一語言;當自第二通訊端接收第二訊息時,判斷出與第二訊息相對應的一第二語言;當自通訊本端接收本端訊息時,判斷出與本端訊息相對應的一本端語言;將第一通訊端與第一語言、第二通訊端與第二語言以及通訊本端與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一對應資料表;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一語言的第一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一第一翻譯訊息,以及依據對應資料表將第二語言的第二訊息翻譯為本端語言的一第二翻譯訊息;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一語言的一第一本端翻譯訊息,或依據對應資料表將本端語言的本端訊息翻譯為第二語言的一第二本端翻譯訊息;傳送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一通訊端,以及傳送第二本端翻譯訊息至第二通訊端;及分別顯示第一訊息與第二訊息、第一翻譯訊息與第二翻譯訊息、本端訊息或是第一本端翻譯訊息與第二本端翻譯訊息。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其中判斷出與該第一訊息相對應的該第一語言、判斷出與該第二訊息相對應的該第二語言,以及判斷出與該本端訊息相對應的該本端語言的步驟是依據該第一訊息的編碼判斷該第一語言、該第二訊息的編碼判斷該第二語言以及該本端訊息的編碼判斷該本端語言。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訊息、該第二訊息以及該本端訊息的編碼是採用萬國碼(Unicode)的編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其中該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更包含以預設的該第一通訊端與該第一語言、該第二通訊端與該第二語言以及該通訊本端與該本端語言彼此之間的對應關係生成該對應資料表的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的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方法,其中建立與該第一通訊端以及該第二通訊端連線的步驟是透過網路建立與該第一通訊端以及該第二通訊端的連線。
TW99131990A 2010-09-21 2010-09-21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TWI427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1990A TWI427976B (zh) 2010-09-21 2010-09-21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1990A TWI427976B (zh) 2010-09-21 2010-09-21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048A TW201215048A (en) 2012-04-01
TWI427976B true TWI427976B (zh) 2014-02-21

Family

ID=46786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1990A TWI427976B (zh) 2010-09-21 2010-09-21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797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668B (zh) * 2014-11-04 2017-06-21 Toshiba Kk Foreign language production support facilities and method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5136A1 (fr) * 2005-10-17 2007-04-26 Han Yi Chen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sur reseau destine a la traduction en temps reel de paroles et d’informations textuelles en plusieurs langues
CN101072168A (zh) * 2007-06-22 200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及其系统和方法
TW200943096A (en) * 2008-04-03 2009-10-16 Inventec Corp Instant messages-based vocabulary transla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005558A (en) * 2008-07-18 2010-02-01 Inventec Corp Network trans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anguage families of inquiry word automatically
TW201007483A (en) * 2008-08-05 2010-02-16 Inventec Corp Multi-language trans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45136A1 (fr) * 2005-10-17 2007-04-26 Han Yi Chen Systeme et procede de communication sur reseau destine a la traduction en temps reel de paroles et d’informations textuelles en plusieurs langues
CN101072168A (zh) * 2007-06-22 2007-11-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多语言即时通讯终端及其系统和方法
TW200943096A (en) * 2008-04-03 2009-10-16 Inventec Corp Instant messages-based vocabulary translat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TW201005558A (en) * 2008-07-18 2010-02-01 Inventec Corp Network trans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language families of inquiry word automatically
TW201007483A (en) * 2008-08-05 2010-02-16 Inventec Corp Multi-language trans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88668B (zh) * 2014-11-04 2017-06-21 Toshiba Kk Foreign language production support facilities and methods
US10394961B2 (en) 2014-11-04 2019-08-2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oreign language sentence creation support a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048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0346B (zh) 基於開放架構之域相依即時多語系通信服務
CN104317787A (zh) 即时通讯终端及其信息翻译方法和装置
US7970841B2 (en) Converting displayable portions of a text message into images
US20180203850A1 (en) Method for Multilingual Translation in Network Voice Communications
KR101406981B1 (ko) 다국어 메시지 번역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370525B2 (en) Transmitting new data format under existing infrastructure
US11675744B2 (en) Performing a code conversion in a smaller target encoding space
WO2014110989A1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of adding instant message contact
US20160110348A1 (en) Computer Based Transl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WI427976B (zh) 提供多種語言同時進行翻譯轉換的即時通訊系統及其方法
KR101351264B1 (ko) 음성인식 기반의 메시징 통역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863084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 language speakers
US8787531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stant messaging to TDD/TTY users
CN102340457A (zh) 提供多种语言同时进行翻译转换的即时通讯系统及其方法
KR100686006B1 (ko) 인스턴트 메신져의 다국어 메시징 제공 방법
TW201306536A (zh) 應用於網路協定語音之多國語音辨識及翻譯幕顯像系統
KR20200032380A (ko) 챗봇 연결 장치 및 방법
CN105634925A (zh) 一种用户间可扩展的通信方法及系统
EP4362598A1 (en) Conn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medium
JP2004206185A (ja) 翻訳訳語決定システム、翻訳訳語決定サーバ、翻訳訳語決定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TW569592B (en) Character transforming method for a mobile phone
TW201935274A (zh) 用於網路討論應用服務之多語言管理方法及系統,及其電腦程式產品
CN115455989A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9531660B2 (en) Dynamic encoding of email addresses
WO2001098929A2 (en) Electronic chat and instant messaging with ink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