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420B -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420B
TWI425420B TW96151029A TW96151029A TWI425420B TW I425420 B TWI425420 B TW I425420B TW 96151029 A TW96151029 A TW 96151029A TW 96151029 A TW96151029 A TW 96151029A TW I425420 B TWI425420 B TW I42542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perating system
controller
operating
working mo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510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2756A (en
Inventor
Cheng Hao Chin
Chien Liang Lin
Shin Yun Lin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US12/183,06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8312476B2/en
Priority to EP08014386A priority patent/EP2034403A1/en
Publication of TW200912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2756A/zh
Priority to US13/440,990 priority patent/US87566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42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10Intensity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by time modulation of the brightness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53Controlling or limiting the speed of brightness adjustment of the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Description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資訊同步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為配合現代人繁忙的生活節奏,各式不佔空間且攜帶方便的電子裝置也推陳出新。以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為例,不僅具備了傳統通訊裝置的各項功能,更能讓使用者透過其內建的視窗作業系統來達到撰寫文件、收發電子郵件、瀏覽網路,或是使用即時通訊軟體等目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手持通訊裝置不但可以用來撥打電話,更宛如小型個人電腦般地能提供各種多樣化功能,而隨著無線網路技術的進步,這些功能的使用也不再受到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對凡事講求效率的現代人來說,這種裝置已然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上述這類手持通訊裝置一般採用內嵌式系統(Embedded System)的架構,並使用如Windows Mobile的視窗行動作業系統(Windows mobile OS)來執行各項工作。然而,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功能會受到手持通訊裝置內部處理器效能的影響,無法達到一般電腦作業系統的多工多樣化功能。舉例來說,像是Windows XP或是Windows VISTA等視窗作業系統就能夠處理較複雜的工作,包括文書編輯、影像處理等,而比視窗行動作業系統具有較高的效能。因此,為了能夠提升可攜式電子裝置的效能,一種整合視窗行動作業系統之可攜性以及個人電腦視窗作業系統之功能性的全新架構於焉誕生。
上述這種雙作業系統架構在實際運作時,只能採用單一作業系統工作、另一作業系統待機的方式來交互使用共享的系統資源。當使用者欲停止使用目前的作業系統,並跳換至另一作業系統時,則需藉由按下裝置上的切換鍵,將系統切換至所需的作業系統,此時顯示在螢幕上的作業系統畫面也會跟著切換。
然而,從一個作業系統直接跳換至另一作業系統所存在的問題在於:當其中一個作業系統中的設定資訊變更時,另一個作業系統卻不知情,因此在切換作業系統時,就有可能會因為設定不同而產生螢幕過亮或過暗,或音量過大或過小等問題。因此,雙作業系統之間便需要一個適當機制來同步調整雙方的資訊,以解決資訊不同步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在作業系統切換時藉由獨立的內嵌控制器擷取切換前作業系統所設定的資訊,而對應調整目前之作業系統的資訊,達到雙作業系統間資訊同步的目的。
本發明另提供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在目前使用之作業系統調整資訊時,也同步調整另一個作業系統中對應的資訊,達到雙作業系統間資訊同步的目的。
為達上述或其他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電子裝置從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第一作業系統與第二作業系統之資訊,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由電子裝置之控制器將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接著由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則資訊請求訊息至電子裝置之控制器,而由控制器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其中,若第一作業系統運作於工作模式,則由控制器轉傳前述之資訊請求訊息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第一作業系統之資訊。最後則由第二作業系統根據此資訊,同步調整所記錄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包括是在接收到作業系統切換訊號時,將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此作業系統切換訊號是由一切換按鍵被觸發時所產生,而此切換按鍵則包括配置在電子裝置上的實體按鍵,或是顯示在電子裝置螢幕上的虛擬按鍵。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的步驟之後,若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控制器將會強制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然後再將資訊請求訊息轉傳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第一作業系統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的步驟之後,若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控制器暫不動作。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的步驟之後,若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控制器將轉而讀取其內建之記憶體,以取得第一作業系統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記錄在控制器之記憶體中的資訊係由第一作業系統運作在工作模式時定時存入或由第一作業系統在離開工作模式之前存入。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資訊包括時間資訊、亮度資訊及音量資訊其中之一。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電子裝置之第一作業系統調整其內之一資訊時,同步調整第二作業系統內的相同資訊,此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由第一作業系統接收一個資訊調整訊號,而據以調整其中記錄之資訊,並傳送一則資訊調整訊息至電子裝置之控制器,此時控制器將會檢視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其中,若第二作業系統運作於工作模式,則由控制器將資訊調整訊息轉傳至第二作業系統,以提供資訊至第二作業系統。最後則由第二作業系統根據此資訊調整訊息中的資訊,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資訊調整訊號包括是由電子裝置之資訊調整按鍵被觸發時所產生,而此資訊調整按鍵則包括配置在電子裝置上的實體按鍵,或是顯示在電子裝置螢幕上的虛擬按鍵。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在接收到資訊調整訊息之後,更包括根據資訊調整訊息,執行對應之調整動作。此調整動作包括調整螢幕亮度或是調整音量。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控制器檢視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的步驟之後,若第二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控制器將會強制將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然後再將資訊調整訊息轉傳至第二作業系統,以同步調整第二作業系統中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在第一作業系統傳送資訊調整訊息至電子裝置之控制器之後,控制器更包括將此資訊儲存至其內建之記憶體中。此資訊包括時間資訊、亮度資訊及音量資訊其中之一。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在控制器檢視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的步驟之後,若第二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控制器暫不動作,並等待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當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時,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請求訊號至控制器,以讀取記錄在記憶體中之資訊,再根據讀取所得的資訊,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控制器包括內嵌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而上述之電子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迷你行動電腦(Ultra Mobile PC,UMPC)及個人數位助理其中之一。
本發明係在作業系統切換時,以獨立的內嵌控制器擷取切換前作業系統所設定的資訊,而對應調整目前之作業系統的資訊。此外,在目前之作業系統在調整資訊時,也同步調整另一個作業系統中對應的資訊,據此可達到雙作業系統間資訊同步的目的。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使用雙作業系統的裝置時,由於裝置螢幕一次只能顯示其中一種作業系統的操作畫面,因此使用者在操作的過程中,勢必得在這兩種作業系統間切換,而造成作業系統資訊不同步的情形。針對此點,本發明採用獨立的內嵌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來執行資訊同步動作,在作業系統切換時即藉由訊息的傳遞將雙方的資訊同步,或是在其中一種作業系統的資訊變更時,即立即將另一方的資訊同步,因此能夠解決先前資訊不同步的問題。為了使本發明之內容更為明瞭,以下特舉實施例作為本發明能夠據以實施的範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裝置的方塊圖。請參照圖1,本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主要包括視窗作業系統110(例如Windows XP或Windows VISTA)、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例如Windows CE),以及內嵌控制器130。其中,電子裝置100例如是筆記型電腦、迷你行動電腦(Ultra Mobile PC,UMPC)或個人數位助理,而不限制其範圍。
內嵌控制器130係連接至雙作業系統裝置100的週邊裝置,例如觸控式螢幕140,背光模組150及光感測器160等,其他的週邊裝置則包括鍵盤、電池、網路相機、顯示器、揚聲器(未繪示)等等,而這些週邊裝置皆由兩個作業系統共同使用。
此外,內嵌控制器130包括連接至由視窗作業系統110之低腳數(Low Pin Count,LPC)驅動器111所驅動的LPC匯流排170,而由內嵌控制器驅動器112驅動,以便於透過LPC介面和視窗作業系統110溝通。其中,透過視窗作業系統110的服務軟體113,內嵌控制器可與視窗作業系統110的時間同步器114、背光模組驅動器115與音量同步器116溝通,並據以控制電子裝置110之背光模組150、揚聲器(未繪示)等週邊裝置的運作。
同理,內嵌控制器130也連接至由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之通用非同步收發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ansmitter,UART)驅動器121所驅動的UART匯流排180,以便於透過UART介面和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溝通。其中,透過視窗作業系統110的行程間通訊(Interprocess Communication,IPC)驅動器122,內嵌控制器可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的時間同步器123、背光模組驅動器124與音量同步器125溝通,並據以控制電子裝置110之背光模組150、揚聲器(未繪示)等週邊裝置的運作。值得注意的是,此處所使用的LPC介面與UART介面僅做為一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熟知本領域技術的人員當可視實際需要,採用其他種類的傳輸介面。
為了能夠在視窗作業系統110、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及內嵌控制器130之間溝通,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通用的訊息(message)格式。藉由訊息的傳遞,上述三種單元均能夠命令其他單元執行特定工作或是傳送資料給其他單元。以下則介紹其格式: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訊息格式的示意圖。請參照圖2,此訊息200的開頭是一個長度區210,其係用以指出此訊息200的有效長度。緊接著是識別碼(Identification,ID)區220,其係用以指示訊息200發送的起點及終點。接著,命令(Command,CMD)區230則包括用以命令終點端單元的指令。然後,包括多個資料Data 0~Data n在內的資料區240提供了終點端單元執行命令所需的資料。檢查碼(checksum,CKS)區250則是加在最後,用以提供給終點端單元來確認訊息內容是否完整。
藉由上述實施例之訊息的傳遞,即可在視窗作業系統110、視窗行動作業系統120與內嵌控制器130之間建立溝通的管道,而本發明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才得以實施,以下則介紹此方法的詳細步驟。
第一實施例
圖3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適用於電子裝置(例如上述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適於在電子裝置從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第一作業系統與第二作業系統之資訊。其中,上述之第一作業系統及第二作業系統例如是視窗作業系統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任一組合,而同步的資訊則例如是時間資訊、亮度資訊或音量資訊等系統資訊。本實施例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步驟如下:首先,將目前使用之作業系統由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310)。其中,上述作業系統的切換例如是由內嵌控制器來執行,當內嵌控制器接收到一個作業系統切換訊號後,即會控制電子裝置將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此作業系統切換訊號例如是由電子裝置的一個切換按鍵被觸發時所產生,而此切換按鍵則例如是一個配置在電子裝置上的實體按鍵,或是顯示在電子裝置螢幕上的虛擬按鍵,而不限制其範圍。
在作業系統切換後,接著則由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則資訊請求訊息至內嵌控制器(步驟S320)。上述之資訊請求訊息例如是採用圖2所示的格式,而用以要求內嵌控制器執行對應的動作。
而內嵌控制器在接收到資訊請求訊息之後,則會先行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步驟S330)。詳細地說,在電子裝置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之前,第一作業系統可能已經進入睡眠(Sleep)、休眠(Hibernate)、甚至關機(Power Off)模式,因此內嵌控制器必需先確定第一作業系統運作在工作模式,才能確保能夠取得正確的資訊。
在步驟S3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是運作於工作模式,則可將資訊請求訊息轉傳(passing)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從第一作業系統取得所需的資訊(步驟S340)。詳細地說,資訊請求訊息中包括要求第一作業系統回傳資訊的命令,而第一作業系統在接收到此資訊請求訊息後,即會回傳其請求的資訊,而第一作業系統回傳資訊的方式也是透過訊息的傳遞。
反之,在步驟S3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則由內嵌控制器強制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步驟S360),然後再將資訊請求訊息轉傳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從第一作業系統取得所需的資訊(步驟S340)。
在取得第一作業系統的資訊之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同步調整其內所記錄的對應資訊(步驟S350),而使雙方的資訊同步。據此,電子裝置即可達到雙作業系統之資訊同步的目的。
上述的資訊同步方法是在第一作業系統進入睡眠、休眠或是關機狀態時,藉由內嵌控制器強制喚醒,以進行資訊同步。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內嵌控制器亦可暫不動作,而等待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時,再繼續執行資訊同步的動作,以下則再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第二實施例
圖4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適用於電子裝置(例如上述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適於在電子裝置從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第一作業系統與第二作業系統之資訊。其中,上述之第一作業系統及第二作業系統例如是視窗作業系統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任一組合,而同步的資訊則例如是亮度資訊或音量資訊等系統資訊。
首先,將目前使用的作業系統由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410)。接著則由第二作業系統傳送資訊請求訊息至電子裝置的內嵌控制器(步驟S420)。內嵌控制器在接收到資訊請求訊息之後,會先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步驟S430)。其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是運作於工作模式,則會將資訊請求訊息轉傳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從第一作業系統取得所需的資訊(步驟S440),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同步調整其內所記錄的對應資訊(步驟S450),使雙方的資訊同步。上述步驟均與前述實施例之步驟S310~S350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在此需強調的是,本實施例在步驟S4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則將暫不動作(步驟S460),而是回到步驟S430,繼續等待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當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時,再繼續執行步驟S440及步驟S450的資訊同步動作,使雙方的資訊同步。
此外,在又一實施例中,當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時,內嵌控制器亦可轉而讀取內嵌控制器之記憶體中由第一作業系統預先存入的資訊,而由第二作業系統執行資訊同步的動作,以下則再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第三實施例
圖5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5,本實施例適用於電子裝置(例如上述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適於在電子裝置從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第一作業系統與第二作業系統之資訊。其中,上述之第一作業系統及第二作業系統例如是視窗作業系統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任一組合,而同步的資訊則例如是亮度資訊或音量資訊等系統資訊。本實施例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步驟如下:首先,將目前使用的作業系統由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510)。接著則由第二作業系統傳送資訊請求訊息至電子裝置的內嵌控制器(步驟S520)。內嵌控制器在接收到資訊請求訊息之後,會先檢視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步驟S530)。其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是運作於工作模式,則將資訊請求訊息轉傳至第一作業系統,以從第一作業系統取得所需的資訊(步驟S540),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同步調整其內所記錄的對應資訊(步驟S550),使雙方的資訊同步。上述步驟均與前述實施例之步驟S310~S350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在此需強調的是,本實施例在步驟S5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則將轉而讀取其內建之記憶體,以從取得第一作業系統的資訊(步驟S560)。之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讀取所得的資訊,同步調整其內所記錄的對應資訊(步驟S550),達到雙方的資訊同步。上述存放在內嵌控制器之記憶體中的資訊例如是由第一作業系統在運作於工作模式時即定時存入,或者是由第一作業系統在離開工作模式之前存入,而不限制其範圍。據此,第二作業系統從內嵌控制器取得的資訊將會是第一作業系統最近一次調整的結果,同樣可達到資訊同步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時間資訊是隨時在變化,而記憶體中的資訊卻是固定的,也就是說,記憶體只能記錄存入時的時間資訊,但無法隨時更新時間資訊,因此將時間資訊儲存在記憶體中是沒有意義的。據此,本實施例之方法僅適用於亮度資訊、音量資訊等固定資訊的同步,若需要執行時間資訊的同步,還是必須從先前的作業系統取得,而其取得方式則可參考第一實施例的方法,在此不再贅述。
除了上述在作業系統切換時的資訊同步方法外,本發明亦提供另一種即時的資訊同步方法,藉由在每次目前使用之作業系統的資訊變更時,即同步調整另一個作業系統中的對應資訊,以在第一時間內達成兩者間的資訊同步。以下則再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第四實施例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6,本實施例適於在電子裝置(例如上述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之第一作業系統的資訊被調整時,同步調整第二作業系統的對應資訊。其中,上述之第一作業系統及第二作業系統例如是視窗作業系統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任一組合,而同步的資訊則例如是時間資訊、亮度資訊或音量資訊等系統資訊。本實施例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步驟如下:首先,由第一作業系統接收資訊調整訊號,並據以調整其中記錄的資訊(步驟S610)。此資訊調整訊號例如是由使用者按壓電子裝置上的調整按鍵所產生,而此調整按鍵可以是配置於電子裝置上的一個實體按鍵,或是顯示在電子裝置螢幕上的一個虛擬按鍵,本實施例並不限制其範圍。
接著,第一作業系統將會傳送一則資訊調整訊息至電子裝置的內嵌控制器,而由內嵌控制器執行對應的調整動作(步驟S620),此調整動作例如是對亮度或音量的調整。舉例來說,若使用者在操作第一作業系統的過程中欲調整螢幕亮度,則可藉由點選螢幕中的亮度調整按鍵以進行亮度調整,而第一作業系統在接收到調整按鍵觸發產生的調整訊號後,即會根據使用者調整的亮度值,發送亮度調整訊息給內嵌控制器。此時內嵌控制器即可藉由脈衝寬度調變(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模組來執行螢幕亮度的調整。
然後,內嵌控制器將會檢視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步驟S630)。詳細地說,在使用第一作業系統的過程中,第二作業系統可能已經進入睡眠、休眠、甚至關機模式,因此內嵌控制器必需先確定第二作業系統運作在工作模式,才能執行資訊同步的動作。
在步驟S6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二作業系統是運作於工作模式,則可將資訊調整訊息轉傳至第二作業系統,以將調整的資訊提供給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640),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調整訊息,同步調整其中記錄的資訊(步驟S650)。詳細地說,資訊調整訊息中除了包括要求第二作業系統執行同步調整的命令之外,也包括所要調整資訊的內容,例如調整的亮度值或音量值等,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調整訊息中夾帶的資訊同步調整其原先的設定值,而達到資訊同步的目的。
反之,在步驟S63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二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則由內嵌控制器強制將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步驟S660)。而後則同樣地將資訊調整訊息傳送至第二作業系統,以將調整的資訊提供給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640),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調整訊息,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資訊(步驟S650)。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的資訊同步方法中,是藉由強制喚醒第二作業系統,以執行資訊同步動作。然而,另一種方式是內嵌控制器先不做動作,而等待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後,再由第二作業系統自動執行資訊同步的動作,以下則再舉一實施例詳細說明。
第五實施例
圖7是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7,本實施例適於在電子裝置(例如上述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裝置100)之第一作業系統調整資訊時,同步調整第二作業系統的對應資訊。其中,上述之第一作業系統及第二作業系統例如是視窗作業系統與視窗行動作業系統的任一組合,而同步的資訊則例如是時間資訊、亮度資訊或音量資訊等系統資訊。本實施例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步驟如下:首先,由第一作業系統接收資訊調整訊號,而據以調整其中記錄的資訊(步驟S710)。接著,第一作業系統將會傳送資訊調整訊息至電子裝置的內嵌控制器,而由內嵌控制器執行對應的調整動作(步驟S720)。上述步驟均與前述實施例之步驟S610~S620相同或相似,故其詳細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在此需強調的是,本實施例還包括由內嵌控制器將資訊調整訊息中夾帶的資訊儲存至其內建的記憶體中(步驟S730),以備將來在第二作業系統有需要時,提供給第二作業系統做為資訊同步之用。
然後,同樣地內嵌控制器將會檢視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工作模式(步驟S740)。詳細地說,在使用第一作業系統的過程中,第二作業系統可能已經進入睡眠、休眠、甚至關機模式,因此內嵌控制器必需先確定第二作業系統運作在工作模式,才能執行資訊同步的動作。
在步驟S74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二作業系統是運作於工作模式,則可將資訊調整訊息轉傳至第二作業系統,以將調整的資訊提供給第二作業系統(步驟S750),而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資訊調整訊息,同步調整其中記錄的資訊(步驟S760)。
反之,在步驟S740中,若內嵌控制器判斷第一作業系統不是運作在工作模式,則控制器將暫不動作(步驟S770),而是等待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再由第二作業系統主動執行資訊同步動作。詳細地說,當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時,即會傳送資訊請求訊息至電子裝置的內嵌控制器,而要求讀取內嵌控制器之內建記憶體中儲存的同步資訊(步驟S780)。
接著,第二作業系統即可根據此讀取到的資訊,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資訊(步驟S760),而完成資訊同步的動作。在本實施例中,由於使用者目前是使用第一作業系統,故第二作業系統中的設定不會影響當前的操作。一旦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工作模式時,再自動執行資訊同步動作,也可解決作業系統切換時資訊不同步的問題。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藉由訊息的傳遞及內嵌控制器的判斷,適當地將同步所需的資訊傳遞給另一方作業系統,因此可解決先前技術中作業系統切換時資訊不同步的問題。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雙作業系統裝置
110...視窗作業系統
111...低腳數驅動器
112...內嵌控制器驅動器
113...服務軟體
114、123...時間同步器
115、124...背光模組驅動器
116、125...音量同步器
120...視窗行動作業系統
121...通用非同步收發器驅動器
122...行程間通訊驅動器
130...內嵌控制器
131...記憶體
132...脈衝寬度調變模組
140...觸控式螢幕
150...背光模組
160...光感測器
170...低腳數匯流排
180...通用非同步收發器匯流排
200...訊息
210...長度區
220...識別碼區
230...命令區
240...資料區
250...檢查碼區
S310~S360...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S410~S460...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S510~S560...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S610~S660...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S710~S780...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圖1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裝置的方塊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所繪示之訊息格式的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圖7是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所繪示之雙作業系統之資訊同步方法的流程圖。
S310~S360...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之各步驟

Claims (17)

  1. 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一電子裝置從一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一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該第一作業系統與該第二作業系統之一資訊,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該電子裝置之一控制器切換該第一作業系統至該第二作業系統;該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請求訊息至該控制器;該控制器檢視該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一工作模式;若該第一作業系統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請求訊息至該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若該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該控制器強制該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該工作模式,並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請求訊息至該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以及該第二作業系統根據該資訊,同步調整所記錄之該資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控制器包括是在接收到一作業系統切換訊號時,將該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該第二作業系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作業系統切換訊號包括是由該電子裝置之一切換按鍵被觸發時所產生,而該切換按鍵則包括配置在該電子裝置上的一實體按鍵及顯示在該電子裝置螢幕上的一虛擬按鍵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資訊包括時間資訊、亮度資訊及音量資訊其中之一。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控制器包括內嵌控制器(Embedded Controller,EC)。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迷你行動電腦(Ultra Mobile PC,UMPC)及個人數位助理其中之一。
  7. 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作業系統調整一資訊時,同步調整該第二作業系統之該資訊,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該第一作業系統接收一資訊調整訊號,而據以調整其中記錄之該資訊;該第一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調整訊息至該電子裝置之一控制器;該控制器檢視該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一工作模式; 若該第二作業系統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調整訊息至該第二作業系統,以提供該資訊至該第二作業系統;若該第二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該控制器強制該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該工作模式,並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調整訊息至該第二作業系統;以及該第二作業系統根據該資訊調整訊息中的該資訊,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該資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資訊調整訊號包括是由該電子裝置之一資訊調整按鍵被觸發時所產生,而該資訊調整按鍵則包括配置在該電子裝置上的一實體按鍵及顯示在該電子裝置螢幕上的一虛擬按鍵其中之一。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控制器在接收到該資訊調整訊息之後,更包括根據該資訊調整訊息,執行對應之一調整動作。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調整動作包括調整螢幕亮度及音量其中之一。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資訊包括時間資訊、亮度資訊及音量資訊其中之一。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控制器包括內嵌控制器。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該電子裝置包括筆記型電腦、迷你行動電腦及個人數位助理其中之一。
  14. 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一電子裝置從一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一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該第一作業系統與該第二作業系統之一資訊,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該電子裝置之一控制器切換該第一作業系統至該第二作業系統;該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請求訊息至該控制器;該控制器檢視該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一工作模式;若該第一作業系統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請求訊息至該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若該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該控制器暫不動作,並等待該第一作業系統回復至該工作模式,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請求訊息至該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以及該第二作業系統根據該資訊,同步調整所記錄之該資訊。
  15. 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一電子裝置從一第一作業系統切換至一第二作業系統時,同步調整 該第一作業系統與該第二作業系統之一資訊,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該電子裝置之一控制器切換該第一作業系統至該第二作業系統;該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請求訊息至該控制器;該控制器檢視該第一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一工作模式;若該第一作業系統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請求訊息至該第一作業系統,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若該第一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該控制器轉而讀取其內建之一記憶體,以取得該第一作業系統之該資訊;以及該第二作業系統根據該資訊,同步調整所記錄之該資訊。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其中記錄在該控制器之該記憶體中的該資訊係由該第一作業系統運作在該工作模式時定時存入或由該第一作業系統在離開該工作模式之前存入。
  17. 一種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適於在一電子裝置之一第一作業系統調整一資訊時,同步調整該第二作業系統之該資訊,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該第一作業系統接收一資訊調整訊號,而據以調整其中記錄之該資訊; 該第一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調整訊息至該電子裝置之一控制器;該控制器檢視該第二作業系統是否運作於一工作模式;若該第二作業系統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由該控制器轉傳該資訊調整訊息至該第二作業系統,以提供該資訊至該第二作業系統,並儲存該資訊至該控制器內建之一記憶體;若該第二作業系統沒有運作於該工作模式,則該控制器暫不動作,並等待該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該工作模式,而當該第二作業系統回復至該工作模式時,該第二作業系統傳送一資訊請求訊號至該控制器,以讀取記錄在該記憶體中之該資訊;以及該第二作業系統根據該資訊調整訊息中的該資訊,同步調整其中記錄之該資訊。
TW96151029A 2007-09-05 2007-12-28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TWI425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183,066 US8312476B2 (en) 2007-09-05 2008-07-31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of dual operating systems
EP08014386A EP2034403A1 (en) 2007-09-05 2008-08-12 Method for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of dual operating systems
US13/440,990 US8756615B2 (en) 2007-09-05 2012-04-05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of dual operating systems and recording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96996207P 2007-09-05 2007-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2756A TW200912756A (en) 2009-03-16
TWI425420B true TWI425420B (zh) 2014-02-01

Family

ID=4040673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5767A TWI393114B (zh) 2007-09-05 2007-11-30 在作業系統切換時逐步調整螢幕亮度的方法
TW96151029A TWI425420B (zh) 2007-09-05 2007-12-28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5767A TWI393114B (zh) 2007-09-05 2007-11-30 在作業系統切換時逐步調整螢幕亮度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730270B2 (zh)
CN (2) CN101382908B (zh)
TW (2) TWI3931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62612B (en) * 2007-09-05 2012-04-21 Htc Corp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TWI430249B (zh) * 2010-09-21 2014-03-11 Pegatron Corp 顯示方法及其應用的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02567103B (zh) 2010-12-27 2015-03-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切换方法
CN103049071B (zh) * 2011-10-17 2016-03-3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共享设备输出属性的切换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便携终端
CN108519809B (zh) * 2011-11-28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3197964A (zh) * 2012-01-09 2013-07-1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在电子装置的多个操作系统间进行信息交换的方法
CN103247281B (zh) * 2012-02-13 2015-11-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显示亮度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3294562B (zh) 2012-02-23 2017-03-01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共用周边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3294970B (zh) 2012-02-23 2015-12-09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双操作系统共用加密设定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03294545B (zh) * 2012-02-23 2017-07-0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双操作系统的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TWI482021B (zh) * 2012-02-23 2015-04-21 Wistron Corp 雙作業系統共用周邊裝置之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之電子裝置
CN103368900A (zh) * 2012-03-26 2013-10-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络同步设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425525B (zh) * 2012-05-16 2017-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544337B (zh) 2012-10-25 2016-08-01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共用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裝置之雙作業系統架構,以及雙作業系統架構共用通用串列匯流排(usb)裝置之方法
CN104077185B (zh) * 2013-03-27 2017-12-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设备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375885A (zh) * 2013-08-15 2015-02-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427105A (zh) * 2013-08-28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系统中数据同步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01788A (zh) * 2013-10-31 2015-05-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装置与其无线配对方法
US9459141B2 (en) * 2014-03-11 2016-10-04 Getac Technology Corporation Brightness control apparatus and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TWI514255B (zh) * 2014-05-14 2015-12-21 Pegatron Corp 亮度控制方法與電腦一體機
CN104156658B (zh) * 2014-07-30 2016-04-27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在双系统下访问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68659B (zh) * 2014-09-28 2019-01-0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CN105704190A (zh) * 2014-11-28 2016-06-2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615553B (zh) * 2015-01-30 2017-12-12 深圳酷派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获取方法、数据获取装置和终端
CN104703172B (zh) * 2015-03-11 2018-08-24 西安酷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系统的检卡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5070251A (zh) * 2015-07-22 2015-11-18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背光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656935B2 (ja) * 2016-01-19 2020-03-04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生体情報モニタ
CN106796531A (zh) * 2016-12-27 2017-05-31 深圳前海达闼云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内核配置信息的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6791179B (zh) * 2017-01-19 2019-07-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静音状态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71014B (zh) * 2017-07-18 2022-04-2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屏幕亮度的方法及设备
KR102591404B1 (ko) * 2017-12-13 2023-10-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헤드 마운트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DE102018203658A1 (de) 2018-03-12 2019-09-12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Fahrzeugsitzes mit elektrischer Sitzverstellung
CN109166512B (zh) * 2018-09-07 2022-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5116410A (zh) * 2021-03-22 2022-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53012B (zh) * 2021-12-31 2023-09-22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背光源及汽车
CN116775318A (zh) * 2022-03-11 2023-09-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系统状态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7653B1 (en) * 1995-11-07 2001-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easily changing operating systems of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using at least two pushbuttons
US6381524B1 (en) * 2000-06-20 2002-04-30 Hitachi, Ltd. Vehicle travel control apparatus
US20030177276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Chaucer Chiu Data exchange update and back-up system and method between dual operating systems of a computer
US20040104922A1 (en) * 2000-08-25 2004-06-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rightness controlling apparatus, brightness adjusting system, computer syste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brightness controlling method, computer software, and storage medium
EP1467282A2 (en) * 2003-04-09 2004-10-13 Jaluna SA Operating systems
US20040223007A1 (en) * 2003-03-13 2004-11-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US20050017994A1 (en) * 2003-07-26 2005-01-2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ightness level of display
US20050083761A1 (en) * 1999-09-23 2005-04-21 Ran Ginosar Dual-function computing system
US20070268200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xiliary display within a primary display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81443A (ja) * 1991-07-01 1993-07-23 Seiko Epson Corp コンピュータ
US6809741B1 (en) * 1999-06-09 2004-10-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color contrast adjuster
KR20010087552A (ko) * 2000-03-07 2001-09-21 구자홍 엠펙(mpeg)압축 비디오 환경에서 매크로 블록의시공간상의 분포를 이용한 디졸브/페이드 검출 방법
US20030153353A1 (en) * 2001-03-16 2003-08-14 Cupps Bryan T. Novel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with simultaneous multi-processor operation
US20030100340A1 (en) * 2001-03-16 2003-05-29 Cupps Bryan T. Novel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with thermal management
US7184003B2 (en) * 2001-03-16 2007-02-27 Dualcor Technologies, Inc.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with display switching
US6976180B2 (en) * 2001-03-16 2005-12-13 Dualcor Technologies, Inc. Personal electronics device
CN1237462C (zh) * 2001-06-20 2006-01-18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切换操作系统的电脑系统
US20060285819A1 (en) * 2002-12-20 2006-1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reating edit effects on mpeg-2 compressed video
KR100524018B1 (ko) * 2003-07-25 2005-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형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동형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KR100714677B1 (ko) 2004-05-21 2007-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운영 시스템 전환을 수행하는 컴퓨터 시스템 및 전환 방법
US7424601B2 (en) * 2004-07-07 2008-09-09 Yongyong Xu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unning multiple operating systems in a single mobil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27653B1 (en) * 1995-11-07 2001-1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 for easily changing operating systems of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using at least two pushbuttons
US20050083761A1 (en) * 1999-09-23 2005-04-21 Ran Ginosar Dual-function computing system
US6381524B1 (en) * 2000-06-20 2002-04-30 Hitachi, Ltd. Vehicle travel control apparatus
US20040104922A1 (en) * 2000-08-25 2004-06-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rightness controlling apparatus, brightness adjusting system, computer syste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brightness controlling method, computer softwar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030177276A1 (en) * 2002-03-13 2003-09-18 Chaucer Chiu Data exchange update and back-up system and method between dual operating systems of a computer
US20040223007A1 (en) * 2003-03-13 2004-11-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display brightness control method
EP1467282A2 (en) * 2003-04-09 2004-10-13 Jaluna SA Operating systems
US20050017994A1 (en) * 2003-07-26 2005-01-27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rightness level of display
US20070268200A1 (en) * 2006-05-22 2007-11-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Auxiliary display within a primary display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aibo Chen, etc., "Live Updating Operating Systems Using Virtualiz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2908A (zh) 2009-03-11
TW200912756A (en) 2009-03-16
CN101382909A (zh) 2009-03-11
CN101382909B (zh) 2013-03-13
TWI393114B (zh) 2013-04-11
US20090058887A1 (en) 2009-03-05
US20140210846A1 (en) 2014-07-31
TW200912884A (en) 2009-03-16
CN101382908B (zh) 2012-01-04
US8730270B2 (en) 2014-05-20
US9105212B2 (en) 2015-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5420B (zh) 雙作業系統的資訊同步方法
US8756615B2 (en)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of dual operating systems and recording medium
WO2020156269A1 (zh) 一种具有柔性屏幕的电子设备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0224449A1 (zh) 一种分屏显示的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078284A1 (zh) 一种内容接续方法及电子设备
TWI532399B (zh) 建立無線通訊連線的方法及相關電子裝置
WO2020020063A1 (zh) 对象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090147758A1 (en) Mobile internet device with detachable wireless module
JP2002202836A (ja) 入力装置、機器、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KR20170012182A (ko) 마스터 mcu를 깨우는 회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TW200906081A (en) Multi-protocol infrared receiver
WO2011120329A1 (zh) 一种计算机及实现计算机间耦合的方法
WO2018049971A1 (zh) 热点网络切换方法及终端
WO2023207761A1 (zh) 外设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US9191896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22007678A1 (zh) 一种打开文件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190353A1 (zh) 交互方法和显示设备
WO2021082911A1 (zh) 一种内容传输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688393B (zh)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
KR20030057250A (ko) Host 기능을 겸비한 USB 디지털 카메라 시스템
CN113766468B (zh) 智能卡分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802325A (zh) 一种手写笔连接方法及蓝牙系统
CN115617539A (zh) 处理实时应用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45738A (zh) 电子设备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20249882A1 (en)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