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6987B -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6987B
TWI416987B TW098133943A TW98133943A TWI416987B TW I416987 B TWI416987 B TW I416987B TW 098133943 A TW098133943 A TW 098133943A TW 98133943 A TW98133943 A TW 98133943A TW I416987 B TWI416987 B TW I41698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s
sub
layer
light
pixe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3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9687A (en
Inventor
Jung-Woo Ko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039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9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6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69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107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296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 H01L21/02299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re-treatment
    • H01L21/02304Forming insula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performed before or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layer pre-treatment formation of intermediate layers, e.g. buffer layers, layers to improve adhesion, lattice match or diffusion barri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 H10K71/166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PVD], e.g. vacuum deposition or sputtering using selective deposition, e.g. using a mask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1/00Properties of the organic materials covered by group H10K85/00
    • H10K2101/90Multiple hosts in the emissive lay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7Electroluminesc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Description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是關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具有廣大的視角、良好的對比度以及快速的反應速度,且因此成為了下個世代顯示裝置的注目焦點。
一般來說,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具有堆疊結構,例如:其中發光層是配置在陽極和陰極之間。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藉由來自於陽極和陰極的電洞和電子結合於發光層之原理而實現彩色光,且該結合發出光。然而,要藉由此類堆疊結構來得到高效率的發光是困難的,且因此除了發光層之外,中間層(例如:電子注入層、電子傳送層、電洞傳送層、電洞注入層)可以選擇性地配置在陽極和陰極之間。
因此,具體實施例指示了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實質地克服了由於相關技術的限制和劣勢之一個或多個問題。
因此,具體實施例的特徵是提供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藉由增加每一個像素及/或子像素的孔徑率而最大化了產品耐久度和生產力。
因此,具體實施例的另一個特徵是提供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由於增加的孔徑率而具有高解析度,且可以大量生產。
上述的至少一個或是其他特徵和優勢可以藉由提供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而實現,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複數個像素,其中每一個像素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發光層)之中間層,其包含發光層,相鄰於第一方向的至少二個像素形成了像素群組,像素群組的至少二個相鄰像素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且在像素群組中的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
像素群組可以包含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像素,且像素群組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可以為整合。
整合層可以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該整合層可以是發光層。
上述的至少一個或是其他特徵和優勢亦可以藉由提供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而實現,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複數個像素,其中每一個像素包含子像素,每一個子像素發出紅光、綠光或藍光,子像素配置成沿著第一方向發出相同顏色的光,每一個子像素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發光層)之中間層,相鄰於第 一方向的至少二個子像素,至少二個相鄰子像素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且形成了子像素群組,並且在子像素群組中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相鄰的子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
子像素群組可以包含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子像素,且子像素群組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
對應於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之整合層可以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該整合層可以是發光層。
上述的至少一個或是其他特徵和優勢亦可以藉由提供有機發光顯示裝置而實現,該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包含沿著第一方向對齊的子像素,每一個子像素發出紅光、綠光或藍光,其中相鄰於第一方向的至少二個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為整合,並且具有相同整合部分的至少兩個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不包含相同整合部份的兩個子像素之間的距離。
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為整合。
該整合層可以是發光層。
每一個子像素可以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發光層)之中間層,其包含發光層,且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子像素的每一個中間層的至少一層為整合。
對應於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之整合層可以沿著第二方向而配 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
10Bm‧‧‧遮罩
11‧‧‧像素
11B‧‧‧中間層
11Bm‧‧‧開口
11G‧‧‧中間層
11R‧‧‧中間層
12‧‧‧像素
12B‧‧‧中間層
12Bm‧‧‧開口
12G‧‧‧中間層
12R‧‧‧中間層
13‧‧‧像素
13B‧‧‧中間層
13Bm‧‧‧開口
13G‧‧‧中間層
13R‧‧‧中間層
14‧‧‧像素
14B‧‧‧中間層
14Bm‧‧‧開口
14G‧‧‧中間層
14R‧‧‧中間層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0‧‧‧遮罩
111‧‧‧像素
111B‧‧‧子像素
111G‧‧‧子像素
111R‧‧‧子像素
111Rm‧‧‧開口
112R‧‧‧子像素
113R‧‧‧子像素
114R‧‧‧子像素
115R‧‧‧子像素
116R‧‧‧子像素
121‧‧‧像素
121B‧‧‧子像素
121G‧‧‧子像素
121R‧‧‧子像素
121Rm‧‧‧開口
122B‧‧‧子像素
123B‧‧‧子像素
124B‧‧‧子像素
125B‧‧‧子像素
131Rm‧‧‧開口
141Rm‧‧‧開口
201‧‧‧基板
211‧‧‧緩衝層
213‧‧‧閘極絕緣層
215‧‧‧夾層絕緣層
217‧‧‧平坦化層
219‧‧‧像素定義層
220‧‧‧薄膜電晶體
221‧‧‧閘極電極
223‧‧‧源極和汲極電極
227‧‧‧半導體層
230‧‧‧有機發光裝置
231‧‧‧像素電極
233‧‧‧中間層
235‧‧‧相對電極
3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311‧‧‧像素
311B‧‧‧子像素
311G‧‧‧子像素
311R‧‧‧子像素
312R‧‧‧子像素
313R‧‧‧子像素
314R‧‧‧子像素
315R‧‧‧子像素
316R‧‧‧子像素
317R‧‧‧子像素
318R‧‧‧子像素
319R‧‧‧子像素
321‧‧‧像素
321B‧‧‧子像素
321G‧‧‧子像素
321R‧‧‧子像素
4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411‧‧‧像素
411B‧‧‧子像素
411G‧‧‧子像素
411R‧‧‧子像素
412R‧‧‧子像素
413R‧‧‧子像素
414R‧‧‧子像素
415R‧‧‧子像素
416R‧‧‧子像素
418R‧‧‧子像素
421‧‧‧像素
421B‧‧‧子像素
421G‧‧‧子像素
421R‧‧‧子像素
1112BL‧‧‧整合層
1112GL‧‧‧整合層
1112R‧‧‧像素群組
1112RL‧‧‧整合層
1134R‧‧‧像素群組
1156R‧‧‧像素群組
1223B‧‧‧像素群組
1245B‧‧‧像素群組
31123R‧‧‧像素群組
31456R‧‧‧像素群組
31789R‧‧‧像素群組
411234R‧‧‧像素群組
415678R‧‧‧像素群組
d1‧‧‧距離
d2‧‧‧距離
l0‧‧‧長度
l1‧‧‧長度
藉由參考所附圖式而詳盡地描述的範例具體實施例,對於擅長此技術的人來說,上述和其他的特徵與優勢將會變得明顯,其中:圖1A解釋了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發光層和中間層的樣式的平面圖;圖1B解釋了用於沉積圖1A的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藍色發光層之遮罩的平面圖;圖2解釋了用於沉積根據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中間層之遮罩的平面圖;圖3解釋了根據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平面圖;圖4解釋了沿著圖3的線IV-IV’的剖面圖;圖5解釋了根據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平面圖;圖6解釋了根據又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平面圖。
韓國專利申請案第10-2009-0037107號,在2009年4月28日於韓國智慧財產局提出申請,標題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整併於此以供參考。
範例具體實施例現在將會參考附圖而更完整地描述於下方;然而,他們可以不同的形式體現且不應理解為限制於在此提出的具體實施例。再者,提供這些具體實施例,使得這些揭示將會徹底且 完整,並完全地傳達本發明的範疇給擅長此技術者。
在圖式中,會擴大層和區域的尺寸,以用於清楚地闡明。將會了解的是:當層或元件提及為在另一個層或基板的「上方」,其可以是直接在其他層或基板的上方,或是在間接層的上方。再者,將會了解的是:當層提及為在另一個層的「下方」,其可以是直接在其他層的下方,也可以是在一個或多個間接層的下方。此外,將會了解的是:當層提及為兩個層「之間」,其可以是在兩個層之間的唯一層,或是一個或多個間接層出現在兩個層之間。相似的元件符號從頭到尾皆代表相似的元件。
在典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在有機薄膜(舉例來說,發光層和包含發光層的中間層)上形成微小的樣式是非常困難的。又,紅光、綠光、藍光的發光效率會根據每一個層而不同,且因此令人滿意的驅動電壓、電流密度、明視度、色彩純度、發光效率以及耐久性不能藉由使用典型有機發光顯示器來達成。
典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可以包含彼此面對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包含發光層的中間層可以配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第一電極、第二電極和中間層可以藉由許多方法(舉例來說,沉積方法)中的任何一種而形成。當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使用沉積方法而製造時,具有與薄膜(其將被形成在表面上)相同的樣式之遮罩可以黏附至表面。具有樣式的薄膜接著可以藉由沉積薄膜的材料而形成。
圖1A解釋了中間層的樣式的平面圖,中間層包含典型的有機發光 顯示裝置的中間層11R、12R、13R、14R、11G、12G、13G、14G、11B、12B、13B、14B。圖1B解釋了用於沉積例如對應於圖1A的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藍色像素(其包含11B、12B、13B、14B)的中間層之遮罩的平面圖。
參考圖1A和1B,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每一個像素11、12、13、14會從中間層11R、12R、13R、14R、11G、12G、13G、14G、11B、12B、13B、14B之中包含各別的中間層,其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在此,三個發出紅光、綠光、藍光之相鄰的子像素會形成一個像素。
如上所述,可以形成子像素的中間層,舉例來說,藉由使用遮罩而沉積。因此,發出紅光、綠光、藍光一者的子像素的所有中間層(舉例來說,發紅光的子像素的所有中間層)可以藉由沉積而同時地形成。接著,發綠光的子像素的所有中間層可以藉由沉積而同時地形成。接著,發藍光的子像素的所有中間層可以藉由沉積而同時地形成。然而,並不限制不同中間層的沉積順序。因此,為了形成在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中的藍色中間層的樣式(如圖1A所示),可以使用圖1B所示的包含開口11Bm、12Bm、13Bm14Bm之遮罩10Bm。又,為了形成如圖1A所示的紅色和綠色的中間層的樣式,可以使用與圖1B所示的包含開口11Bm、12Bm、13Bm、14Bm的遮罩10Bm,該遮罩具有相同但並列的間隔之開口。
子像素之間的距離可以為窄,以製造具有高解析度的顯示裝置,且因此,在用於沉積中間層的遮罩中,開口的長度會降低。換句話說,參考圖1B,開口11Bm、12Bm、13Bm 14Bm的長度10會降低。 因此,當長度10降低時,發光像素的區域可以同樣地降低,且裝置的孔徑率可以降低。因此,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耐久度會非所希地降低,且因此大量生產具有高解析度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會是困難的。
又,由於高精確程度的要求,在中間層將沉積的區域上的遮罩樣式和遮罩對準會變得困難。此外,假設在對準中發生一致微小的錯誤,則發出不同顏色之相鄰的發光層可以重疊。
並非為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顯示裝置(舉例來說,藉由沉積來提供每一個像素之顯示裝置)也會呈現上述的困難。
圖2解釋了用於製造根據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之遮罩110的平面圖。圖3解釋了根據具體實施例的使用圖2的遮罩110所製造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像素的平面圖。
參考圖2和圖3,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中間層可以藉由使用遮罩110而沉積,其可以包含開口111Rm、121Rm、131Rm、141Rm,該開口以例如鋸齒的結構對齊。詳細地,根據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包含複數個像素,其包含像素111、121。像素111可以包含子像素111R、111G、11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像素121可以包含子像素121R、121G、12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可以配置子像素,使得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是沿著第一方向(舉例來說,圖3的y方向)對齊。
每一個子像素111R、121R、111G、121G、111B、121B可以包含彼此面對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以及配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 間的中間層。中間層可以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例如發光層。中間層也可以包含例如電子注入層、電子傳送層、電洞傳送層、電洞注入層。具體實施例的中間層的形狀會與典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中間層的形狀不同。換句話說,相鄰於y方向上的兩個子像素每一者的中間層的至少一層(舉例來說,發光層)可以與彼此整合,以形成像素群組。換句話說,中間層的單一層可以對應於像素的至少兩個相鄰的子像素,即像素群組。在圖3中,元件符號1112R、1134R、1156R、1223B、1245B每一者代表了像素群組。也就是說,子像素111R和相鄰於子像素111R的子像素112R每一者之中間層的至少一層可以整合,以形成像素群組1112R。相似地,子像素113R和相鄰於子像素113R的子像素114R之每一者的中間層的至少一層可以整合,以形成像素群組1134R。
在此,在根據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中,位於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舉例來說,如圖3所示,在像素群組112R中的子像素111R和112R之間的距離d2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1112R和1134R之間的距離d1。
藉由分組複數個子像素,在相同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可以最小化,且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會大於在相同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因此,相關於典型的點狀形式遮罩之非所希的孔徑率之下降可以最小化。
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的像素群組的整合層可以沿著第二方向(即,圖3的x方向)配置成例如鋸齒的結構。如上所述,中間層 可以包含複數個層,其中至少一者是發光層。因此,圖3的整合層1112RL、1112GL、1112BL可以是發光層。藉由配置像素群組成為鋸齒的結構,可以改善品質的均勻性。
又,如上所述地配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中間層,用於在中間層沉積期間之遮罩110的開口可以配置成鋸齒的結構(如圖2所示),且因此相對於具有點狀開口的典型遮罩,遮罩110可以輕易地形成。又,藉由配置開口成為鋸齒的結構,而開口的形狀和位置之非所希地改變(由於例如經降低的張力強度)會小於典型條紋的開口的形狀和位置之改變。因此,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製造產量可以增加。。
換句話說,當使用如圖2所示的遮罩110,遮罩110的每一個開口111Rm、121Rm、131Rm、141Rm的長度11會大約為圖1的典型遮罩10Bm的每一個開口11Bm和12Bm的長度10之二倍。因此,製造和對準遮罩110的困難度會降低,從而增加產量、減少製造成本,同時製造具有高解析度和高品質的顯示裝置。
圖4解釋了沿著圖3的線IV-IV’的剖面圖。參考圖4,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可以包含基板201和在基板201之上的緩衝層221。薄膜電晶體220可以配置在緩衝層221之上,且有機發光裝置230可以配置在薄膜電晶體220之上。
薄膜電晶體220可以包含閘極電極221、源極和汲極電極223、半導體層227、閘極絕緣層213以及夾層絕緣層215。又,平坦化層(或保護層)217可以配置在源極和汲極電極223之上,以保護且 平坦化在其下的薄膜電晶體220。有機發光裝置230可以配置在平坦化層217上。有機發光裝置230可以包含像素電極231,其電性連接至薄膜電晶體220、相對電極235,其配置在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的整個表面上、以及中間層233,其配置在像素電極231和相對電極235之間。中間層233可以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發光層。中間層233也可以包含例如電子注入層、電子傳送層、電洞傳送層、電洞注入層。像素定義層(PDL)219可以覆蓋像素電極231的末端。PDL 219可以藉由具有像素電極231之間的預定厚度而定義發光區域。
於一個方向相鄰的至少兩個子像素之每一者的中間層233的至少一層(舉例來說,發光層)為可以整合,以形成一個像素群組。參考圖4,兩個相鄰子像素122B和123B可以形成像素群組1223B,且子像素122B和123B的中間層233可以整合。又,兩個相鄰的子像素124B和125B可以形成像素群組1245B,且子像素124B和125B的中間層233可以整合。
雖然沒有解釋於圖4,薄膜電晶體220可以連接到至少一個電容器。又,包含薄膜電晶體220的電路並不限制於圖4所示的範例,且可以有不同地改變。
在包含有機發光裝置230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中,包含中間層233的層可以如上所述地配置,且因此每一個像素的中間層233可以輕易地沉積。因此,可以製造具有高解析度和高樣式精確度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100。
具體實施例是基於有機發光顯示裝置的結構所描述,但仍可以應用於任何像素是藉由沉積而提供之顯示裝置。
圖5解釋了根據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的平面圖。本具體實施例由於在一個像素群組內包含三個子像素而與先前的具體實施例不同。
參考圖5,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可以包含複數個像素,其包含像素311、321。像素311可以包含子像素311R、311G、31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像素321可以包含子像素321R、321G、32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可以配置子像素,使得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是沿著第一方向(舉例來說,圖5的y方向)對齊。每一個子像素311R、321R、311G、321G、311B、321B可以包含彼此面對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以及配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中間層。中間層可以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例如發光層。中間層也可以包含例如電子注入層、電子傳送層、電洞傳送層、電洞注入層。
在此,對齊於y方向的像素群組的三個相鄰子像素之每一者的中間層的至少一層為可以整合。在圖5中,元件符號31123R、31456R、31789R代表像素群組。
在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300中,位於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舉例來說,在像素群組31123R中的子像素311R、312R、313R之間的距離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31123R和31456R之間的距離。
因此,藉由分組複數個子像素,在相同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可以最小化,且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會增加。這可以最小化相關於典型的點狀形式遮罩之非所希的孔徑率之下降。
圖6解釋了根據又另一個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的平面圖。本具體實施例由於在一個像素群組內包含四個子像素而與先前的具體實施例不同。
參考圖6,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可以包含複數個像素,其包含像素411、421。像素411可以包含子像素411R、411G、41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像素421可以包含子像素421R、421G、421B,其分別發出紅光、綠光、藍光。在此,可以配置子像素411R、421R、411G、421G、411B、421B,以發出沿著第一方向(舉例來說,圖6的y方向)之相同顏色的光。每一個子像素411R、421R、411G、421G、411B、421B可以包含彼此面對的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以及配置在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的中間層。中間層可以包含複數個層,其包含例如發光層。中間層也可以包含例如電子注入層、電子傳送層、電洞傳送層、電洞注入層。
在此,相鄰於y方向的四個子像素之每一者的中間層的至少一層(舉例來說,發光層)為可以整合,以形成像素群組。在圖6中,元件符號411234R、415678R代表像素群組。
在根據本具體實施例的有機發光顯示裝置400中,位於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舉例來說,在像素群組411234R中的子像素411R、412R、413R、414R 之間的距離會小於相鄰的像素群組411234R和415678R之間的距離。
因此,藉由分組複數個子像素,在相同像素群組中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可以最小化。因此,相鄰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會增加,從而最小化了相關於典型的點狀形式遮罩之非所希的孔徑率之下降。
因此,在具體實施例的顯示裝置中,每一個像素的孔徑率會增加,從而最大化例如顯示裝置的耐久度和生產率。
範例具體實施例已在此揭示,雖然體現了特定項目,但他們被一般性且敘述性地使用和解釋,並沒有限制的目的。因此,對於擅長此技術者將會了解的是:可以實施各種於形式上和細節上的改變,而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與範疇,如下方申請專利範圍所提出者。
100‧‧‧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111‧‧‧像素
111B‧‧‧子像素
111G‧‧‧子像素
111R‧‧‧子像素
112R‧‧‧子像素
113R‧‧‧子像素
114R‧‧‧子像素
115R‧‧‧子像素
116R‧‧‧子像素
121‧‧‧像素
121B‧‧‧子像素
121G‧‧‧子像素
121R‧‧‧子像素
122B‧‧‧子像素
123B‧‧‧子像素
124B‧‧‧子像素
125B‧‧‧子像素
1112BL‧‧‧整合層
1112GL‧‧‧整合層
1112R‧‧‧像素群組
1112RL‧‧‧整合層
1134R‧‧‧像素群組
1156R‧‧‧像素群組
1223B‧‧‧像素群組
1245B‧‧‧像素群組
d1‧‧‧距離
d2‧‧‧距離

Claims (13)

  1.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複數個像素,其中:每一個像素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中間層,其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該複數個層包含發光層,相鄰於第一方向且發出相同顏色光的至少二個像素形成了像素群組,像素群組的至少二個相鄰像素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層,以及在像素群組中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相鄰的發出不相同顏色光的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像素群組包含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像素,以及像素群組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整合層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整合層是發光層。
  5.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 複數個像素,其中:每一個像素包含子像素,每一個子像素發出紅光、綠光或藍光,子像素配置成沿著第一方向發出相同顏色的光,每一個子像素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中間層,其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該複數個層包含發光層,相鄰於第一方向且發出相同顏色光的至少二個子像素,至少二個相鄰子像素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層,且形成子像素群組,以及在子像素群組中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相鄰的發出不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群組之間的距離。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子像素群組包含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子像素,以及子像素群組的中間層之至少一層為整合。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對應於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之整合層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垂直於第一方向。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整合層是發光層。
  9. 一種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包含:複數個像素,每一個像素包含: 沿著第一方向對齊的子像素,每一個子像素發出紅光、綠光或藍光,其中:相鄰於第一方向且發出相同顏色光的至少二個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為整合,以及具有相同整合部分且發出相同顏色光的至少兩個子像素之間的距離是小於不包含相同整合部份且發出不相同顏色光的兩個子像素之間的距離。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至四個子像素的至少一部分為整合。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該整合部分是發光層。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每一個子像素包含:第一電極;面對第一電極的第二電極;以及中間層,其配置於第一電極和第二電極之間且包含複數個層,該複數個層包含發光層,以及相鄰於第一方向的二個子像素的每一個中間層的至少一層為整合。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有機發光顯示裝置,其中對應於發出相同顏色光的子像素之整合層沿著第二方向而配置成鋸齒結構,該第二方向實質上垂直於第一方向。
TW098133943A 2009-04-28 2009-10-07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TWI4169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037107A KR101065314B1 (ko) 2009-04-28 2009-04-28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687A TW201039687A (en) 2010-11-01
TWI416987B true TWI416987B (zh) 2013-11-21

Family

ID=42991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3943A TWI416987B (zh) 2009-04-28 2009-10-07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83768B2 (zh)
JP (1) JP2010262920A (zh)
KR (1) KR101065314B1 (zh)
CN (1) CN101877357B (zh)
DE (1) DE102010028304A1 (zh)
TW (1) TWI4169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97343B1 (ko) 2010-03-09 2011-12-23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JP2012104300A (ja) * 2010-11-09 2012-05-31 Hitachi Displays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614191B2 (en) * 2013-01-17 2017-04-04 Kateeva, Inc. High resoluti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s, display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3745684B (zh) * 2013-11-13 2016-09-2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呈现图像于显示器上的方法及显示器
TWI814461B (zh) 2014-06-18 2023-09-01 愛爾蘭商艾克斯展示公司技術有限公司 微組裝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照明元件
US9991163B2 (en) 2014-09-25 2018-06-05 X-Celeprint Limited Small-aperture-ratio display with electrical component
US9799719B2 (en) 2014-09-25 2017-10-24 X-Celeprint Limited Active-matrix touchscreen
JP6566289B2 (ja) 2014-11-26 2019-08-28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及び電気光学装置並びに電気機器並びにメタルマスク並びに画素アレイ
KR102369594B1 (ko) 2015-03-18 2022-03-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US9871345B2 (en) 2015-06-09 2018-01-16 X-Celeprint Limited Crystalline color-conversion device
TWI665800B (zh) * 2015-06-16 2019-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顯示器及其製造方法
US11061276B2 (en) 2015-06-18 2021-07-13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Laser array display
US10133426B2 (en) 2015-06-18 2018-11-20 X-Celeprint Limited Display with micro-LED front light
US10380930B2 (en) 2015-08-24 2019-08-13 X-Celeprint Limited Heterogeneous light emitter display system
CN105097884B (zh) * 2015-08-25 2019-08-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子像素结构及其修补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0230048B2 (en) 2015-09-29 2019-03-12 X-Celeprint Limited OLEDs for micro transfer printing
US10066819B2 (en) 2015-12-09 2018-09-04 X-Celeprint Limited Micro-light-emitting diode backlight system
JP6658043B2 (ja) * 2016-02-09 2020-03-0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有機el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193025B2 (en) 2016-02-29 2019-01-29 X-Celeprint Limited Inorganic LED pixel structure
US10153257B2 (en) 2016-03-03 2018-12-11 X-Celeprint Limited Micro-printed display
US10153256B2 (en) 2016-03-03 2018-12-11 X-Celeprint Limited Micro-transfer printable electronic component
US10199546B2 (en) 2016-04-05 2019-02-05 X-Celeprint Limited Color-filter device
US10008483B2 (en) 2016-04-05 2018-06-26 X-Celeprint Limited Micro-transfer printed LED and color filter structure
US9997501B2 (en) 2016-06-01 2018-06-12 X-Celeprint Limited Micro-transfer-printed light-emitting diode device
US11137641B2 (en) 2016-06-10 2021-10-05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LED structure with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US9980341B2 (en) 2016-09-22 2018-05-22 X-Celeprint Limited Multi-LED components
US10782002B2 (en) 2016-10-28 2020-09-22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LED optical components
US10347168B2 (en) 2016-11-10 2019-07-09 X-Celeprint Limited Spatially dithered high-resolution
KR20180076813A (ko) * 2016-12-28 2018-07-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CN207320118U (zh) 2017-08-31 2018-05-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CN107731870B (zh) * 2017-09-28 2020-12-22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二极管像素结构及包含其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US10714001B2 (en) 2018-07-11 2020-07-14 X Display Company Technology Limited Micro-light-emitting-diode displays
JP7344004B2 (ja) * 2019-04-26 2023-09-13 Tianma Japan株式会社 Oled表示装置及びoled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KR20210103038A (ko) 2020-02-12 2021-08-2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220014383A (ko) 2020-07-24 2022-02-07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잉크젯 분사방법, 잉크젯 분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표시패널 제조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0909A1 (en) * 2000-11-22 2002-06-13 Mitsuru Asano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apparatus
TWI268737B (en) * 2005-07-29 2006-12-11 Au Optronics Corp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with high resolution
TW200843550A (en) * 2007-04-20 2008-11-0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JP2009038007A (ja) * 2007-08-03 2009-02-19 Samsung Sdi Co Ltd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9340B2 (ja) 2001-03-30 2011-10-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及び半導体装置製造用マスク
JP4069745B2 (ja) 2002-12-26 2008-04-0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有機elパネル
TWI402539B (zh) * 2003-12-17 2013-07-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顯示裝置和其製造方法
JP4610315B2 (ja) * 2003-12-17 2011-01-12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作製方法
KR101221184B1 (ko) * 2005-12-29 2013-0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KR20080002024A (ko) * 2006-06-30 2008-01-0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새도우 마스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의 제조방법
TWI359626B (en) * 2007-03-22 2012-03-01 Au Optronics Corp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KR100904702B1 (ko) 2007-10-11 2009-06-29 동명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승합차용 영상장치
JP2009111047A (ja) * 2007-10-29 2009-05-21 Sony Corp 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シャドーマスクおよびシャドーマスクを使用したカラー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0909A1 (en) * 2000-11-22 2002-06-13 Mitsuru Asano Active matrix type display apparatus
TWI268737B (en) * 2005-07-29 2006-12-11 Au Optronics Corp Full-color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 with high resolution
TW200843550A (en) * 2007-04-20 2008-11-01 Au Optronics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JP2009038007A (ja) * 2007-08-03 2009-02-19 Samsung Sdi Co Ltd 有機電界発光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687A (en) 2010-11-01
CN101877357B (zh) 2014-11-05
US20100270912A1 (en) 2010-10-28
US8183768B2 (en) 2012-05-22
DE102010028304A1 (de) 2011-03-03
KR101065314B1 (ko) 2011-09-16
JP2010262920A (ja) 2010-11-18
CN101877357A (zh) 2010-11-03
KR20100118330A (ko) 201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987B (zh) 有機發光顯示裝置
KR100953540B1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344619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953539B1 (ko)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8118633B2 (en) Color imag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color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9216413A (zh) Oled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TWI413448B (zh) 沉積有機電致發光裝置之發光層的方法、製造有機電致發光裝置的方法以及該方法製造的有機電致發光裝置
TW200840407A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US8917017B2 (en) Organic el panel, panel-combine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rganic el panel
KR20090049515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0325961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208157411U (zh) 发光器件和显示装置
JP7474040B2 (ja) 自発光型表示パネル
US20220384535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994644A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WO2022199003A1 (zh)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JP7344004B2 (ja) Oled表示装置及びoled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23278A (ja) 並列式フルカラーの有機el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70008071A (ko) 적층된 구조로 이루어진 유기 전계 발광 표시소자
CN108878495B (zh) 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170086442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14695497A (zh) 全彩显示阵列基板、制作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1195892B2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3178879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ディスプレイ
CN107302013B (zh) 像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