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2833B -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2833B
TWI412833B TW098113855A TW98113855A TWI412833B TW I412833 B TWI412833 B TW I412833B TW 098113855 A TW098113855 A TW 098113855A TW 98113855 A TW98113855 A TW 98113855A TW I412833 B TWI412833 B TW I41283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film
light
refractive index
directio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38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9013A (en
Inventor
Chao Yuan Chen
Jenn Jia Su
Ting Ju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81138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2833B/zh
Priority to US12/632,991 priority patent/US830312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039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9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28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283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顯示裝置,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良好的抗眩光效果且又能提高色彩的對比度輸出品質之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於顯示裝置所輸出的影像對比度及抗眩光(anti-glare)等要求也隨之提高。所謂影像對比度係指黑色與白色間的漸變層次,漸變層次愈多,色彩的表現愈鮮明豐富;而所謂眩光係指一透光材料對反射光線之特性,當該透光材料對光線的反射率愈高,則意味該材料對光線的透光率相對地愈低,如此一來,該透光材料表面便存在許多反射光線,這樣的現象謂之眩光。因此,如何增加光線的透光率、降低反射率,以減少眩光現象,亦是當今顯示裝置為呈現完美的影像所亟待克服的難題之一。
在此趨勢下,為獲得高品質的影像輸出,並帶給使用者一種舒服的視覺效果,顯示裝置內部所採用的光學元件之設計及其製程就變得十分重要。現有的顯示裝置,例如:液晶顯示器,其面板上需要製作一抗眩膜,目的是為了防止外界環境的光源入射至面板時,於面板表面造成部份反射而造成眩光。然而,習知的抗眩膜雖然具有抗眩光的作用,但是卻降低了色彩對比度的輸出。
請參考第1圖所示,其係為顯示裝置中利用習知抗眩膜散射光線之示意圖。為簡單說明先前技術,在此僅於第1圖中繪示顯示裝置中用來做為抗眩光的抗眩膜做為闡釋先前技術之缺陷。在此,顯示裝置乃以液晶顯示器為例作說明,顯示裝置中的一偏振片13(polarizer)上設有一抗眩膜17,該抗眩膜17內具有複數掺雜物153。當一光源11所發出之光線15入射至偏振片13,透過偏振片13將光線15之偏振方向轉變成一特定之偏振方向(例如:線性偏振方向)後,即偏振光線15P,最後再經由抗眩膜17出射,而由抗眩膜17的表面151所出射的光線,則為偏振光線15P’。需說明的是,習知的抗眩膜17係利用其內部充填之複數掺雜物153的顆粒大小改善表面眩光的現象。然而,這樣的抗眩膜17卻反向地降低色彩之對比度。主要原因是部分用來顯示的偏振光線15P’,也會同時被抗眩膜17凌亂地自表面151散射,而造成顯示器正視對比的損失。特別是當一使用者正視液晶顯示器之螢幕(圖未示)時,螢幕內所呈現之影像的色彩對比度已被大幅降低,簡單來說,影像的黑色與白色間的灰階漸變層次較少,以致於色彩的表現單調。
有鑑於此,為解決上述之問題,如何降低顯示裝置中之眩光現象,卻又能兼顧色彩對比度的輸出,乃為業界亟需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其具有良好的抗眩光效果,而且又可提高影像之色彩對比度的輸出品質。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以及一光學複合層,其中該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且該光線具有一偏振方向,而該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光學複合層包含一方向性薄膜以及複數摻雜物,該方向性薄膜於該偏振方向上具有一第一折射率對應於一第一光軸,該第一光軸與該偏振方向實質相同,而該複數摻雜物配置於該方向性薄膜中並具有一第二折射率,其中第一折射率與第二折射率之差值範圍介於0與0.04之間。
本發明又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以及一光學複合層,其中該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且該光線具有一偏振方向,而該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與前述之顯示裝置不同之處在於,此處之光學複合層包含一薄膜以及複數方向性摻雜物,該薄膜具有一第一折射率,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配置於該薄膜中且於該偏振方向上具有一第二折射率對應於一第二光軸,該第二光軸與該偏振方向實質相同,其中第一折射率與第二折射率之差值範圍介於0.01與0.15之間。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製造光學複合層的方法,以製造出一種有效抵抗環境光源之反射所造成的眩光,並改善影像的對比度輸出品質之一種顯示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製造應用於顯示裝置中光學複合層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提供一薄膜;(b)對該薄膜進行配向,使該薄膜轉變為一方向性薄膜;(c)掺雜複數掺雜物於該方向性薄膜內。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製造光學複合層的另一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提供一薄膜;(b)摻雜複數掺雜物於該薄膜內;(c)對該複數掺雜物進行配向,使該複數掺雜物轉變為複數方向性掺雜物。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此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以下將透過數個實施例與數個圖式來解釋本發明內容,然而,本發明的實施例以及圖式所示之結構外型、尺寸僅用以闡釋本發明,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在如實施例所述之任何特定的環境、應用或特殊方式方能實施。
請參考第2圖所示,其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顯示裝置2之示意圖。需特別說明是,為簡單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僅針對用於抗眩光之光學元件並搭配相關圖式闡釋,顯示裝置2中之其餘元件茲不予贅述。
顯示裝置2包含一光源21、一偏振薄膜27以及一光學複合層23。其中,光源21適可射出一光線25,其具有尋常光線(ordinary ray)與非尋常光線(extra-ordinary ray)兩個偏振方向的光線,偏振薄膜27係設置於光源21與該光學複合層23之間。於本實施例中,偏振薄膜27係一線性偏振器,但不僅限於此。本實施例中偏振薄膜27之功能在於使光源21射出之光線25通過偏振薄膜27後具有一特定之偏振方向之偏振光線25P,例如:一線性偏振方向,亦即僅通過尋常光線與非尋常光線其中之一方向的偏振光線25P。光學複合層23之一表面對應於光源21設置,以接收該偏振光線25P,並使偏振光線25P自光學複合層23之另一相對表面向外射出。
光學複合層23包含一薄膜231以及複數摻雜物233。本發明之一特徵在於,適當地搭配薄膜231之材料以及摻雜物233之材料,使薄膜231以及摻雜物233其中之一具有一特定之方向性,而該特定之方向性與前述通過偏振薄膜27後之偏振光線25P中的尋常光線與非尋常光線其中之一之偏振方向實質相同,而與另一未通過偏振薄膜27的尋常光線或非尋常光線之偏振方向垂直(正交)。舉例來說,若通過之偏振光線25P係為尋常光線,則薄膜231以及摻雜物233其中之一所具有的特定之方向性會與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實質相同,而與未通過之非尋常光線(圖未示)的偏振方向垂直(正交)。反之,若通過之偏振光線25P係為非尋常光線,則薄膜231以及摻雜物233其中之一所具有的特定之方向性會與非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實質相同,而與未通過之尋常光線(圖未示)的偏振方向垂直(正交)。
再者,於該偏振光線25P之偏振方向上,薄膜231與摻雜物233其中之一所具有之折射率實質相同,或者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與0.04間之範圍。具體而言,若薄膜231係為方向性薄膜,其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ordinary refraction index)為Fno ,而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extra-ordinary refraction index)為Fne ,薄膜231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o 與薄膜23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e 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01與0.15間之範圍(0.01≦∣Fno -Fne ∣≦0.15),摻雜物233不具有方向性,其折射率為Dn。當入射之偏振光線25P係為尋常光線時,薄膜231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o 與摻雜物233的折射率Dn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與0.04間之範圍(0≦∣Fno -Dn∣≦0.04)。而當入射之偏振光線25P係為非尋常光線時,薄膜23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e 與摻雜物233的折射率Dn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與0.04間之範圍(0≦∣Fne -Dn∣≦0.04)。
另一種情形,若摻雜物233係為方向性摻雜物,其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ordinary refraction index)為Dno ,而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extra-ordinary refraction index)為Dne ,摻雜物233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o 與摻雜物233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e 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01與0.15間之範圍(0.01≦∣Dno -Dne ∣≦0.15),薄膜231不具有方向性,其折射率為Fn。當入射之偏振光線25P係為尋常光線時,摻雜物233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o 與薄膜231的折射率Fn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與0.04間之範圍(0≦∣Dno -Fn∣≦0.04)。而當入射之偏振光線25P係為非尋常光線時,摻雜物233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e 與薄膜231的折射率Fn實質相同,抑或是,二者折射率之差值介於0與0.04間之範圍(0≦∣Dne -Fn∣≦0.04)。
如此一來,對於來自光源21並經偏振薄膜27射出之偏振光線25P而言,此光學複合層23實質成為一完全透明膜(也就是不具任何散射效應),藉此可提升顯示器之正視對比度,然而,另一方面,對於來自外部之環境光而言,由於該環境光不具有偏極性,因此,光學複合層23仍發揮抗眩膜之功能而呈現霧面效果,以同時兼顧抗眩以及提升對比度之目的。以下將以二個不同實施態樣,分別具體說明光學複合層23之不同等效變化。
請參考第3圖,係為本發明用於抗眩光之顯示裝置3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裝置3包含一光源31、一線性偏振薄膜37以及一光學複合層33。光學複合層33包含之一方向性薄膜331及複數掺雜物333。以上所述之光學元件的組合大致上與第2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相同,因此各光學元件之設置,以及由光源31所發出之光線35,經由線性偏振薄膜37射出偏振光線35P,再經由光學複合層33射出偏振光線35P之整個過程中,均可參考前述,於此不再贅述。光線35在穿過線性偏振薄膜37之前可為一般光線或任何偏振方向之光線,例如:線性偏振、橢圓偏振或是圓偏振等光線,然而當光線35穿過線性偏振薄膜37後,即形成一線性偏振之偏振光線35P,然後再入射至光學複合層33。
本實施例中之光學複合層33之厚度h範圍介於50微米與500微米之間,其中較為理想之厚度h係為150微米。光學複合層33內所包含之方向性薄膜331係由一聚合材料製成,該聚合材料包含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此外,方向性薄膜331亦可由一高分子液晶材料製成,該高分子液晶材料包含正型液晶材料及負型液晶材料其中之一。
方向性薄膜331經由配向後,即可具有一第一光軸方向335,其係與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或非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實質相同,對應於第一光軸方向335則具有一第一折射率Fno 、Fne ,其係為方向性薄膜331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o 或方向性薄膜331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e ,第一折射率Fno 、Fne 的範圍介於1.40與1.80之間(1.40≦Fno ≦1.80或1.40≦Fne ≦1.80)。該第一光軸方向335與光學複合層33所接收偏振光線35P之偏振方向351實質相同,亦即第一光軸方向335與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實質相同,或者第一光軸方向335與非尋常光線的偏振方向實質相同,如此一來,該偏振光線35P適可經由該光學複合層33後射出。第3圖中所示之光軸方向335與偏振方向351僅為了表示一種光學中的物理現象,並非用來表示方向性薄膜331內「實體」存在一導引光線行進方向之物質;同樣的,偏振方向351並非用來表示偏振光線35P行進時之一特定運動方向,熟悉光學或光電領域之人應當理解其技術意涵,於此不多加贅述。
至於複數掺雜物333配置於方向性薄膜331中,並具有一第二折射率Dn,該第二折射率Dn的範圍介於1.40與1.80之間(1.40≦Dn≦1.80)。在本實施例中,該複數掺雜物333係為複數球狀顆粒,其直徑範圍介於0.2微米與2微米之間,且該複數掺雜物333所使用的材料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
根據前述之第一折射率Fno 、Fne 其中之一與第二折射率Dn所界定之範圍內,只要在顯示器出光之偏振方向上,該第一折射率Fno 、Fne 其中之一與該第二折射率Dn之差值範圍介於0與0.04之間(即0≦∣Fno -Dn∣≦0.04或0≦∣Fne -Dn∣≦0.04),便能使光學複合層33對於通過線性偏振薄膜37之偏振光線35P而言為一實質透明膜而射出偏振光線35P,而該第一折射率Fno 、Fne 其中之另一與該第二折射率Dn之差值範圍介於0.01與0.15之間(0.01≦∣Fne -Dn∣≦0.15或0.01≦∣Fno -Dn∣≦0.15),則可造成外部光源穿透光學複合層33而不會被反射,故可產生抗眩效果,是故,顯示裝置3不僅可在光學複合層33之出射面上具有習知的抗眩光效果,同時又可大幅提高色彩對比度輸出。
綜上所述,第一較佳實施例可以再整理並細分為第一實施例A與第一實施例B,如第1表所示:
請參考第4圖,係為本發明用於抗眩光之顯示裝置4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示意圖。顯示裝置4包含一光源41、一線性偏振薄膜47以及一光學複合層43。光學複合層43包含之一薄膜431及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以上所述之光學元件的組合大致上與第2圖所示之顯示裝置2相同,因此各光學元件之設置,以及由光源41所發出之光線45,依序經由線性偏振薄膜47後,偏振光線45P再由光學複合層43射出偏振光線45P之整個過程中,均可參考前述,諸多相同之處於此不再贅述。光線45在穿過線性偏振薄膜47之前,可為一般光線或任何偏振方向之光線45,例如:線性偏振、橢圓偏振或是圓偏振等光線,然而當光線45穿過線性偏振薄膜47後,即形成一線性偏振之偏振光線45P,然後再入射至光學複合層43。本實施例中以薄膜431取代方向性薄膜331,且以方向性掺雜物433取代掺雜物333。更明確來說,本實施例中之薄膜431不具有方向性之特性,而方向性掺雜物433具有方向性之特性。
更具體而言,本實施例中之薄膜431材料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薄膜331具有一第一折射率Fn,其範圍介於1.40與1.80之間。
至於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配置於薄膜431中,其經由配向後,即可具有一第二光軸方向435,而對應於第二光軸方向435則具有一第二折射率Dno 、Dne ,其範圍介於1.40與1.80之間,該第二光軸方向435與偏振光線45通過光學複合層43後所具有之一偏振方向451實質相同,如此一來,該偏振光線45P適可經由該光學複合層43後射出。第4圖中所示之光軸方向435與偏振方向451僅為了表示一種光學中的物理現象,並非用來表示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內「實體」存在一導引光線行進方向之物質;同樣的,偏振方向451並非用來表示偏振光線45P行進時之一特定運動方向,熟悉光學或光電領域之人應當理解其技術意涵,於此不多加贅述。
需說明的是,該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係為複數球狀顆粒,其直徑範圍介於0.2微米與2微米之間,且該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係由一聚合材料製成,該聚合材料包含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此外,該複數方向性掺雜物433亦可由一高分子液晶材料製成,該高分子液晶材料包含正型液晶材料及負型液晶材料其中之一。
根據前述之第一折射率Fn與第二折射率Dno 、Dne 所界定之範圍內,只要在顯示器出光之偏振方向上,該第一折射率Fn與該第二折射率Dno 、Dne 其中之一之差值範圍介於0與0.04之間(即0≦∣Dno -Fn∣≦0.04或0≦∣Dne -Fn∣≦0.04),便能使光學複合層43對於通過線性偏振薄膜47之偏振光線45P而言為一實質透明膜而射出偏振光線45P,而該第一折射率Fn與該第二折射率Dno 、Dne 其中之另一之差值範圍介於0.01與0.15之間(即0.01≦∣Dne -Fn∣≦0.15或0.01≦∣Dno -Fn∣≦0.15),則可造成外部光源穿透光學複合層33而不會被反射,故可產生抗眩效果,是故,顯示裝置4不僅可在光學複合層43之出射面上具有習知的抗眩光效果,同時又可大幅提高色彩對比度輸出。
綜上所述,第二較佳實施例可以再整理並細分為第二實施例A與第二實施例B,如第2表所示:
再者,實施以上所述之實施例時,若是光源所發出之光線係為一線性偏振光線,則線性偏振薄膜可選擇不使用,而直接使光線穿過光學複合層後射出。
本發明亦提供一製造顯示裝置之方法,特別是適用於製造應用於顯示裝置中一光學複合層之方法,以提供同時兼具抗眩光效果,以及高對比度之顯示器。請參考第5圖,係關於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流程圖,特別是製造如前述第3圖所示實施例之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首先,於步驟S51中,提供一薄膜,其中該薄膜係為一聚合薄膜。接著,於步驟S53中,對該薄膜進行配向,使該薄膜轉變為具有方向性薄膜。具體而言,薄膜之配向製程可為下列幾種方式:第一、藉由拉伸該聚合薄膜,使該聚合薄膜轉變為具有方向性薄膜;以及第二、透過摩擦該薄膜,使該薄膜轉變為一配向膜,接著,形成一高分子液晶薄膜於該配向膜上,最後,固化該高分子液晶薄膜,使該薄膜轉變為方向性薄膜,其中固化該高分子液晶薄膜係以紫外光照射該聚合薄膜,使該薄膜轉變為具有方向性薄膜。最後,於步驟S55中,摻雜複數掺雜物於經配向薄膜內。
本發明亦提供另一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特別是製造如前述第4圖所示實施例之光學複合層之方法,請參考第6圖所示之流程圖。
首先,於步驟S61,提供一薄膜。接著,於步驟S63,摻雜複數掺雜物於該薄膜內。最後,於步驟S65中,以紫外光照射該複數掺雜物以進行配向,使該複數掺雜物轉變為複數方向性掺雜物。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之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不但使外界的環境光源照射至顯示裝置之光學複合層時產生抗眩光的效果,另一方面可提升顯示裝置內之正視對比度,以減少射出後之光線散射,進而大幅提高影像的輸出品質。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1、21、31、41...光源
13...偏振片
15、25、35、45...光線
151...表面
153、233、333...掺雜物
17...抗眩膜
2、3、4...顯示裝置
23、33、43...光學複合層
231...薄膜
331...方向性薄膜
27...偏振薄膜h厚度
37、47...線性偏振薄膜
335...第一光軸方向
351、451...偏振方向
431...薄膜
433...方向性掺雜物
435...第二光軸方向
15P、15P’、25P、35P、45P...偏振光線
第1圖係為習知之顯示裝置利用抗眩膜散射光線之示意圖;
第2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中一顯示裝置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一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流程圖;以及
第6圖係為本發明另一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流程圖。
3...顯示裝置
31...光源
33...光學複合層
331...方向性薄膜
333...掺雜物
335...第一光軸方向
35...光線
351...偏振方向
37...線性偏振薄膜
h...厚度
35P...偏振光線

Claims (48)

  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該光線具有一偏振方向;以及一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該光學複合層包含:一方向性薄膜,具有一第一折射率對應於一第一光軸,該第一光軸與該偏振方向相同;以及複數摻雜物,配置於該方向性薄膜中,並具有一第二折射率;其中,該第一折射率及該第二折射率的範圍皆介於1.40與1.80之間,且該第一折射率與該第二折射率之差值範圍介於0與0.04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另包含一線性偏振薄膜,設置於該光源與該光學複合層之間。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方向性薄膜係由一聚合材料製成。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聚合材料包含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方向性薄膜係由一高分子液晶材料製成。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高分子液晶材料包含正 型液晶材料及負型液晶材料其中之一。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摻雜物係為複數球狀顆粒。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球狀顆粒的直徑範圍介於0.2微米與2微米之間。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摻雜物之材料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複合層的厚度範圍介於50微米與500微米之間。
  11.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該光線具有一偏振方向;以及一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該光學複合層包含:一薄膜,具有一第一折射率;以及複數方向性摻雜物,配置於該薄膜中,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具有一第二折射率對應於一第二光軸,該第二光軸與該偏振方向相同;其中,該第一折射率及該第二折射率的範圍皆介於1.40與1.80之間,且該第一折射率與該第二折射率之差值範圍介於0與0.04之間。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另包含一線性偏振薄膜,設置於該光源與該光學複合層之間。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薄膜之材料包含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
  14.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係為複數球狀顆粒。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球狀顆粒的直徑範圍介於0.2微米與2微米之間。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係由一聚合材料製成。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聚合材料包含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磺化聚醚碸(Polysulfone、PES)及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s;PC)至少其中之一。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係由一高分子液晶材料製成。
  19. 如請求項1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高分子液晶材料包含正型液晶材料及負型液晶材料其中之一。
  20.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光學複合層的厚度介於50微米與500微米之間。
  21. 一種製造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複合層的方法,包含下列步 驟:提供一薄膜;對該薄膜進行配向,使該薄膜轉變為該方向性薄膜;以及摻雜複數摻雜物於該方向性薄膜內。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薄膜係為一聚合薄膜,且對該薄膜進行配向之步驟係為拉伸該聚合薄膜。
  23. 如請求項2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薄膜進行配向之步驟包含:摩擦該薄膜,使該薄膜轉變為一配向膜;形成一高分子液晶薄膜於該配向膜上;以及固化該高分子液晶薄膜,以形成該方向性薄膜。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固化該高分子液晶薄膜之步驟係為以紫外光照射該高分子液晶薄膜。
  25. 一種製造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光學複合層之方法,包含下列步驟:提供一薄膜;摻雜複數摻雜物於該薄膜內;以及對該複數摻雜物進行配向,使該複數摻雜物轉變為該複數方向性摻雜物。
  26. 如請求項25所述之方法,其中對該複數摻雜物進行配向之步驟係為以紫外光照射該複數摻雜物。
  27.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該光線具有一尋常光線偏振方向與一非尋常光線偏振方向;以及 一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該光學複合層包含:一方向性薄膜,具有一第一光軸方向、一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o 與一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Fne ,且0.01≦| Fno -Fne |≦0.15;以及一摻雜物,配置於該方向性薄膜中,並具有一折射率Dn。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Fno ≦1.80。
  29.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Fne ≦1.80。
  30.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Dn≦1.80。
  31.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顯示裝置,另包含一線性偏振薄膜,設置於該光源與該光學複合層之間。
  32. 如請求項3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軸方向與該尋常光線偏振方向相同。
  33. 如請求項3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 Fno -Dn |≦0.04。
  34. 如請求項3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01≦| Fne -Dn |≦0.15。
  35. 如請求項31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軸方向與該非尋常光線偏振方向相同。
  36. 如請求項3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 Fne -Dn |≦0.04。
  37. 如請求項35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01≦| Fno -Dn |≦0.15。
  38.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光源,適可射出一光線,該光線具有一尋常光線偏振方向與一非尋常光線偏振方向;以及一光學複合層,對應於該光源設置以接收該光線,該光 學複合層包含:一薄膜,具有一折射率Fn;以及一方向性摻雜物,配置於該薄膜中,具有一第二光軸方向、一對應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o 與一對應非尋常光線之折射率Dne ,且0.01≦| Dno -Dne |≦0.15。
  39. 如請求項3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Dno ≦1.80。
  40. 如請求項3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Dne ≦1.80。
  41. 如請求項38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1.40≦Fn≦1.80。
  42. 如請求項38所述之顯示裝置,另包含一線性偏振薄膜,設置於該光源與該光學複合層之間。
  43. 如請求項4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光軸方向與該尋常光線偏振方向相同。
  44. 如請求項4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 Dno -Fn |≦0.04。
  45. 如請求項43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01≦| Dne -Fn |≦0.15。
  46. 如請求項42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光軸方向與該非尋常光線偏振方向相同。
  47. 如請求項4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 Dne -Fn |≦0.04。
  48. 如請求項46所述之顯示裝置,其中0.01≦| Dno -Fn |≦0.15。
TW098113855A 2009-04-27 2009-04-27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TWI4128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3855A TWI412833B (zh) 2009-04-27 2009-04-27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US12/632,991 US8303127B2 (en) 2009-04-27 2009-12-08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compound lay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3855A TWI412833B (zh) 2009-04-27 2009-04-27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013A TW201039013A (en) 2010-11-01
TWI412833B true TWI412833B (zh) 2013-10-21

Family

ID=42991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3855A TWI412833B (zh) 2009-04-27 2009-04-27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303127B2 (zh)
TW (1) TWI4128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3350B2 (ja) * 2017-06-21 2022-06-29 株式会社クラレ 原反フィルム、延伸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延伸光学フィルム
CN113013217A (zh) * 2021-03-01 2021-06-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6631A1 (en) * 2004-07-12 2007-10-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515200A (en) * 1999-09-20 2001-04-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Optical films having at least one particle-containing layer
US7101054B2 (en) * 2003-02-03 2006-09-05 Honda Motor Co., Ltd.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WO2005098484A1 (ja) 2004-03-30 2005-10-20 Tomoegawa Co., Ltd.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高分子液晶微粒子
JP4856989B2 (ja) 2005-08-17 2012-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樹脂フィルム、こ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36631A1 (en) * 2004-07-12 2007-10-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tireflection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9013A (en) 2010-11-01
US20100271800A1 (en) 2010-10-28
US8303127B2 (en) 2012-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09322B (z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926173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100949226B1 (ko) 광 투과 필름, 광 투과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및 액정 표시장치
US9417364B2 (en) Light-diffusing element and polarizing plate provided therewith
JP637788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4071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WO2016179848A1 (zh) 偏振光片和包含其的液晶显示装置
JP6114863B2 (ja) 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2007273275A (ja) 有機el発光装置
TWI485466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963895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larizing plate with a condensing element
KR10181375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JP2007086510A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及びこの光拡散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TWI412833B (zh) 顯示裝置及其製造光學複合層之方法
KR101640715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용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US8425067B2 (en) Composite diffuser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JP2017167506A (ja) 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5327746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218763000U (zh) 光散射组件及led显示屏
JP2017198974A (ja) 光学ユニット、面光源装置、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6038517A (ja) 光学シート、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JP7546954B2 (ja)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スクリーン
JP2017198735A (ja) 光学シート、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8109677A (ja) 光学シート、映像源ユニッ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561580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光学复合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