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2716B -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2716B
TWI412716B TW99134986A TW99134986A TWI412716B TW I412716 B TWI412716 B TW I412716B TW 99134986 A TW99134986 A TW 99134986A TW 99134986 A TW99134986 A TW 99134986A TW I412716 B TWI412716 B TW I41271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absorbing
valve body
fluid
valve
hea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4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5838A (en
Inventor
Shin Chang Chen
Shih Che Chiu
Tsung Pat Chou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99134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271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5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58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27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2716B/zh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Details Of Valves (AREA)

Description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本案係關於一種流體輸送裝置,尤指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目前於各領域中無論是醫藥、電腦科技、列印、能源等工業,產品均朝精緻化及微小化方向發展,其中微幫浦、噴霧器、噴墨頭、工業列印裝置等產品所包含之流體輸送結構為其關鍵技術,是以,如何藉創新結構突破其技術瓶頸,為發展之重要內容。
請參閱第一圖,第一圖係為習知利用流體輸送熱量之散熱系統之裝置示意圖。習知利用流體輸送熱量之散熱系統1係包括泵浦10、吸熱裝置13、熱源14、熱交換器15以及風扇16等裝置,其中,泵浦10主要作為動力源之用,用以提供流體輸送之動力來源,且泵浦10係透過兩流道11a、11b而與吸熱裝置13相連通,在吸熱裝置13與熱交換器15之間亦是透過流道12a、12b彼此相互連通。如此一來,當利用流體輸送熱量之散熱系統1欲進行散熱時,主要係透過泵浦10推動流體,使流體可藉由流道11a流進吸熱裝置13中,使流體可於吸熱裝置13中吸收熱源14所產生之熱,接著,再藉由流道12a使攜熱之流體流入熱交換器15中,並可藉由風扇16等裝置對熱交換器15中的流體進行強制散熱,經過熱交換器15後冷卻之流體則可再透過另一流道12b而進入吸熱裝置13中,並流經流道11b而進入泵浦10中,以進行流體輸送之循環。藉此流體輸送的循環過程,係可進行水冷散熱,同時更可藉由風扇16對熱交換器15中的流體進行強制散熱,進而達到散熱之功效。
然而,在習知利用流體輸送熱量的散熱系統1中,由於泵浦10、吸熱裝置13以及熱交換器15係為各別之獨立裝置,且在泵浦10、吸熱裝置13以及熱交換器15之間更需透過多個流道11a、11b、12a、12b相互連通,因此使得習知的散熱系統1組件較多,更具有體積較大之缺點。此外,由於習知散熱系統1中的泵浦10與吸熱裝置13係透過通道11a及11b相互連通,因此,當泵浦10產生的推動力在經過通道11a傳遞至吸熱裝置13中時,則有可能因管道轉接的緣故而使得推動能量有所損失,故為了有效驅動流體,習知利用流體輸送熱量的散熱系統1更需要耗費較大的電能。
有鑑於此,如何發展一種體積較小、低耗電,同時更可有效吸熱並促進散熱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以解決習知技術之缺失,實為相關技術領域者目前所迫切需要解決之問題。
本案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藉由將吸熱裝置與流體容置槽整合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中,俾解決習知利用流體輸送熱量之散熱系統具有體積大、且需耗費較大的電能等缺失。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用以傳送流體,其係包含:閥體座,其係具有出口通道及入口通道;閥體蓋體,其係設置於閥體座上;閥體薄膜,設置於閥體座及閥體蓋體之間,並具有入口閥門結構及出口閥門結構;致動裝置,其週邊係固設於閥體蓋體下,且具有振動薄膜及致動片,於未作動狀態時,振動薄膜係與閥體蓋體分離,以定義形成壓力腔室;流體容置槽,其係設置於閥體座下,且具有儲液室;以及吸熱裝置,其係設置於流體容置槽下,且具有複數個吸熱部件,當吸熱裝置與液體容置槽相組接時,吸熱部件係設置於儲液室中。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之另一較廣義實施態樣為提供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用以傳送流體,其係包含:閥體座,其係具有出口通道、入口通道以及儲液室;閥體蓋體,其係設置於閥體座上;閥體薄膜,設置於閥體座及閥體蓋體之間,並具有入口閥門結構及出口閥門結構;致動裝置,其週邊係固設於閥體蓋體下,且具有振動薄膜及致動片,於未作動狀態時,振動薄膜係與閥體蓋體分離,以定義形成壓力腔室;以及吸熱裝置,其係設置於閥體座下,且具有複數個吸熱部件,當吸熱裝置與閥體座相組接時,吸熱部件係設置於儲液室中。
1‧‧‧散熱系統
10‧‧‧泵浦
11a、11b、12a、12b、262、362、452、63、64‧‧‧流道
13、26、36、45‧‧‧吸熱裝置
14、52、61‧‧‧熱源
15、62‧‧‧熱交換器
16‧‧‧風扇
2、3、4、5、6‧‧‧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20、30、40‧‧‧閥體座
201、301、401‧‧‧入口通道
202、302、402‧‧‧出口通道
203、205、303、305、403、404‧‧‧開口
203a、203b、205a、205b、223a、224a、226a、255a‧‧‧凹槽
204、304‧‧‧出口暫存腔
206、225、325‧‧‧微凸結構
21、31、41‧‧‧閥體薄膜
211、311、411‧‧‧入口閥門結構
212、312、412‧‧‧出口閥門結構
22、32、42‧‧‧閥體蓋體
222、322、422‧‧‧入口閥門通道
223、323、423‧‧‧出口閥門通道
224‧‧‧入口暫存腔
226、326、426‧‧‧壓力腔室
23、33、43‧‧‧致動裝置
231、331、431‧‧‧振動薄膜
232、332、432‧‧‧致動器
24、34、44‧‧‧蓋體
211a、311a、411a‧‧‧入口閥片
211b、212b‧‧‧孔洞
211c、212c‧‧‧延伸部
212a、312a‧‧‧出口閥片
207、229、253、254‧‧‧密封環
221‧‧‧表面
227、327、427‧‧‧抵頂結構
228、328、428‧‧‧傾斜結構
25、35、51‧‧‧流體容置槽
251、351‧‧‧入口
252、352‧‧‧出口
255、355、405‧‧‧儲液室
261、361、451‧‧‧吸熱部件
50‧‧‧可吸熱式泵浦
53‧‧‧散熱裝置
65‧‧‧散熱鰭片
第一圖:其係為習知利用流體輸送裝置之散熱系統之裝置示意圖。
第二圖A:其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B:其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反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C:其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D:其係為第二圖B所示之DD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E:其係為流體流入第二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F:其係為流體流出第二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A:其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結構 示意圖。
第三圖B:其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A:其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B:其係為第四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C:其係為第四圖B所示之DD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D:其係為流體流入第四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E:其係為流體流出第四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A:其係為第四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B:其係為第四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A:其係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B:其係為第六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反面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C:其係為第六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 。
第六圖D:其係為第六圖C所示之BB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E:其係為流體流入第六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F:其係為流體流出第六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七圖:其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裝置示意圖。
第八圖A:其係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裝置示意圖。
第八圖B:其係為第八圖A所示之熱交換器之結構示意圖。
體現本案特徵與優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後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態樣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範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上係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
請參閱第二圖A,其係為本案第一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由上至下依序由蓋體24、致動裝置23、閥體蓋體22、閥體薄膜21、閥體座20、流體容置槽25及吸熱裝置26所組成。且其組裝方式係將閥體薄膜21設置於閥體座20及閥體蓋體22之間,並使閥體薄膜21與閥體座20及閥體蓋體22相互堆疊結合,且在閥體蓋體22上之相對應位置更設置有致動裝置23。致動裝置23係由一振動薄膜231以及一致動器232組裝而成,用以驅動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2之作動,以及,於未作動狀態下,振動薄膜231係與閥體蓋體22分離,以定義形成壓力腔室226。此外,於本實施例中,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更包括流體容置槽25及吸熱裝置26,其中流體容置槽25係設置於閥體座20與吸熱裝置26之中,用以暫存流體,且流體容置槽25係與閥體座20相連通,俾可與蓋體24、致動裝置23、閥體蓋體22、閥體座20等結構對應組合,以完成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之組裝,同時更可形成一封閉之流體迴路裝置。
其中,閥體座20具有一個入口通道201以及一個出口通道202,流體即經由入口通道201傳送至閥體座20上之開口203,其後再傳送至閥體薄膜21上。以及,在閥體薄膜21及閥體座20之間具有出口暫存腔204,用以暫時儲存流體,當流體自閥體薄膜21向下輸送時,係可流經開口205及出口暫存腔204,再向下輸送至流體容置槽25內,最後再由流體容置槽25輸送至閥體座20之出口通道202而排出。
流體容置槽25具有入口251、出口252以及儲液室255(如第二圖B所示),其中,入口251係與閥體座20之開口205相連通,俾將流體自閥體座20之開口205透過流體容置槽25之入口251而輸送至儲液室255中。於本實施例中,吸熱裝置26係可與流體容置槽25相互組裝連接,但不以此為限,故吸熱裝置26上之吸熱部件261係可卡合設置於儲液室255中(如第二圖D所示),進而促使流體流入儲液室255內時需流經吸熱部件261之間的流道262,再由出口252流出,並輸送至閥體座20之出口通道202排出。
請同時參閱第二圖A、B,閥體薄膜21主要係為一厚度實質上相同之薄片結構,其上係具有複數個鏤空閥開關,包含第一閥開關以及第二閥開關,於本實施例中,第一閥開關係為入口閥門結構211,而第二閥開關係為出口閥門結構212,其中,入口閥門結構211係具有入口閥片211a以及複數個環繞 入口閥片211a週邊而設置之鏤空孔洞211b,另外,在孔洞211b之間更具有與入口閥片211a相連接之延伸部211c。同樣地,出口閥門結構212同樣具有出口閥片212a、環繞出口閥片212a週邊而設置之鏤空孔洞212b以及與出口閥片212a相連接之延伸部212c等結構。閥體蓋體22具有入口閥門通道222及出口閥門通道223,其係分別對應於入口閥門結構211及出口閥門結構212,且在閥體薄膜21及閥體蓋體22之間具有入口暫存腔224。在出口閥門通道223的邊緣具有微凸結構225,用以與出口閥門結構212之出口閥片212a相抵頂,俾可施一預力予出口閥片212a(如第二圖D所示)。以及,在閥體蓋體22之一表面具有與致動裝置23之致動器232相對應設置之壓力腔室226,該壓力腔室226係經由入口閥門通道222連通於入口暫存腔224,並同時與出口閥門通道223相連通。
另外,在閥體座20上更具有複數個凹槽結構203a、203b、205a、205b,用以供密封環207、253設置於其上,藉由設置於凹槽203a、205a內之密封環207以使閥體座20與閥體薄膜21之間緊密的貼合,而設置於凹槽203b、205b內之密封環253則可使閥體座20與流體容置槽25緊密的貼合,以防止流體外洩。以及,在流體容置槽25之另一側亦具有環繞於儲液室255而設置之凹槽255a,且其亦可對應設置密封環254,俾使流體容置槽25與吸熱裝置26之間可緊密貼合。同樣地,在閥體蓋體22上亦具有複數個凹槽結構,以本實施例為例,在閥體蓋體22之表面221上具有環繞設置於入口暫存腔224之凹槽224a、環繞設置於出口閥門通道223之凹槽223a,以供密封環229置於其中,並可藉由設置於凹槽223a及224a內之密封環229使閥體蓋體22與閥體薄膜21之間緊密的貼合。當然,在閥體蓋體22之另一側亦具有環繞於壓力腔室226而設置之凹槽226a,且其亦可對應設置密封環(未圖示),俾使致動裝置23之致動薄膜231與閥體蓋體22之間可緊密貼合,以防止流體外洩。
請同時參閱第二圖C、第二圖D、E、F,其中第二圖C係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第二圖D、E、F係分別為第二圖B所示之DD剖面結構示意圖、流體流入第二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以及流體流出第二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如第二圖C所示,於本實施例中,入口通道201以及一個出口通道202係設置於閥體座20之兩相鄰側面上,但不以此為限,且如第二圖D所示,入口通道201係與入口閥門結構211相連通,當致動裝置23之致動片232受電壓驅動而造成彎曲變形時,與致動片232連接之振動薄膜231將連動而使壓力腔室226的體積改變,進而產生壓力差推動流體,由入口通道201流經入口閥門結構211,進入壓力腔室226,並由出口閥門結構212流至出口暫存腔204中,接著,流體則由入口251流入流體容置槽25之儲液室255中,並順沿吸熱裝置26之流道262而流動,再由出口252流至出口通道202而排出,進而同時達到流體輸送以及對流體進行散熱之目的。
以及,於本實施例中,壓力腔室226之空間係可為一單向漸斜深度之設計,但不以此為限,即如第二圖D所示之壓力腔室226,其於鄰近入口閥門通道222端的深度較淺,且於出口閥門通道223處的深度較深,此單向漸斜深度之腔室空間設計主要係透過設置於入口閥門通道222端以及出口閥門通道223之間的傾斜結構228,進而可使壓力腔室226於入口閥門通道222端及出口閥門通道223處的深度不一,俾可導引壓力腔室226中的流體自入口閥門通道222順沿傾斜結構228而流至出口閥門通道223。此外,於本實施例中,亦可透過一抵頂結構227以輔助流體流動,抵頂結構227設置於閥體蓋體22之入口閥門通道222之一側,當流體經由入口閥門結構211由閥體座20流至閥體蓋體22內時,則如第二圖E所示,抵頂結構227會抵頂於入口閥片211a之一側,因而使入口閥片211a朝向未被抵頂與阻擋之一側傾斜,藉此以使流體可自該未被阻擋之入口閥片211a側邊的孔洞211b而流出。如此一 來,透過抵頂結構227之抵頂,使入口閥片211a傾斜而具有不同之開度,且因其開啟之開度較大,進而可導引流體多量、迅速地朝向該未被抵頂之一側流動,即流體可自入口閥門結構211流入壓力腔室226,並朝向距離出口閥門結構212較短之路徑流至出口閥門結構212。
請繼續參閱第二圖E、F,如第二圖E所示,當以一電壓驅動致動器232時,致動裝置23會向上產生彎曲變形,使得壓力腔室226之體積增加,因而產生一吸力,並使已具有一預力之入口閥門結構211之入口閥片211a迅速開啟,並朝向出口側傾斜,使流體可大量地經由閥體座20上之入口通道201被吸取進來,並流經閥體薄膜21上之入口閥門結構211、入口閥門通道222而流入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226之內。且當閥體薄膜21受到壓力腔室226體積增加而產生之吸力作用下,由於設置於閥體蓋體22之微凸結構225已提供出口閥門結構212一預力,因而可產生預蓋緊效果,以防止逆流。
當致動裝置23因電場方向改變而如第二圖F所示向下彎曲變形時,則會壓縮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226的體積,使得壓力腔室226對內部之流體產生一推力,並使閥體薄膜21之入口閥門結構211、出口閥門結構212承受一推力,此時,設置於微凸結構225上之出口閥門結構212的出口閥片211a係可迅速開啟,使液體瞬間大量宣洩。同時,藉由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226之引導,使得流體可朝向出口閥門通道223、閥體薄膜21上之出口閥門結構212、閥體座20上之出口暫存腔204而自入口251流入流體容置槽25之儲液室255中,並順沿設置於儲液室255內之吸熱部件261之間的流道262而流動,再由出口252流至出口通道202而排出。同樣地,此時由於入口閥門結構211係承受該推力,入口閥門結構211係整個平貼於閥體座20之上,此時入口閥片211a會緊貼於閥體座20上之微凸結構206,而密封住閥體座20上之開口203,使流體無法流出。藉此,透過致動裝置23之作動,使單向漸斜深 度之壓力腔室226因膨脹或收縮,進而趨動流體自一端傾斜之入口閥門結構211而大量流入壓力腔室226內,再藉由壓力腔室226之單向漸斜深度設計將流體導引至出口閥門結構212處,並自出口閥門結構212流出閥體蓋體22之外。
如此一來,由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的每一暫存腔室之間皆具有密封環207、229、253、254等結構,因此可有效防止流體洩漏,再者,透過壓力腔室226中的抵頂結構227、傾斜結構228可使入口閥門結構211之作動更為穩定、具規則性,更可有效導引流體朝向距離出口方向的較短路徑流動,並減少瞬間逆向流,不僅可使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之作動更為穩定,同時更能增加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之效能。除此之外,經由致動裝置23之作動以及壓力腔室226之膨脹或收縮而產生推動力,進而推動流體自閥體蓋體22流至閥體座20中,其後再流入流體容置槽25之儲液室255中,此時,藉由組裝於儲液室255內之吸熱裝置26對流體進行散熱,使流體於流經吸熱部件261之間的流道262時,熱量可傳遞至吸熱部件261上,以進行散熱。藉此,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不僅具備流體輸送之功能,更可對流體進行散熱,且因直接將流體容置槽25與吸熱裝置26組裝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中,因而更可減少整體體積及耗電量,故更具備厚度薄以及低耗電等優點。
請同時參閱第三圖A、B,其係分別為第二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結構示意圖以及上視結構示意圖。如第三圖A及B所示,吸熱裝置26大體上係為一板狀結構,且其上佈設有複數個吸熱部件261,於本實施例中,吸熱部件261係可為但不限為微型圓柱體之結構,且每一吸熱部件261係彼此交錯設置,以定義形成複數個流道262,藉此以使流體可於複數個流道262中進行流動,且於流動的過程中與複數個相鄰之吸熱部件261相 接觸。於一些實施例中,吸熱部件261係由可吸熱之材質所製成,例如:金屬材質,但不以此為限,以使流體於接觸吸熱部件261的過程中,可將熱量傳遞至吸熱部件261上,俾進行水冷散熱。於另一些實施例中,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2之閥體座20、閥體座體22等結構亦可由可吸熱之材質,例如:金屬材質,所形成,但不以此為限,藉此以使流體在閥體座20、閥體座體22之間的輸送過程中即可進行熱交換,更可進一步促進散熱。
請參閱第四圖A,其係為本案第二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3係依序由蓋體34、致動裝置33、閥體蓋體32、閥體薄膜31、閥體座30、流體容置槽35以及吸熱裝置36所組成,其中,閥體座30上具有入口通道301、出口通道302、開口303、305、出口暫存腔304、閥體薄膜31具有入口閥門結構311及出口閥門結構312、閥體蓋體32具有入口閥門通道322、出口閥門通道323以及壓力腔室326、致動裝置33具有致動薄膜331及致動器332、流體容置槽35具有入口351、出口352、儲液室355(如第四圖C所示)以及吸熱裝置36具有吸熱部件361與流道362。於本實施例中,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3之閥體座30、閥體薄膜31、閥體蓋體32、致動裝置33、蓋體34、流體容置槽35等結構及組裝方式均與前述實施例相仿,故於此不再贅述。惟於本實施例中,吸熱裝置36之吸熱部件361係為直立式鰭片結構,但不以此為限。
請同時參閱第四圖B、C、D、E,其中第四圖B係為第四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第四圖C、D、E係分別為第四圖B所示之DD剖面結構示意圖、流體流入第四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以及流體流出第四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如第四圖B所示,本實施例之入口通道301以及出口通道302亦設置於閥體座30之兩相鄰側面上,但不以此為限。同樣地,於本實施例中,壓力腔室326亦 可為但不限為一單向漸斜深度之設計,即如第四圖C所示,此單向漸斜深度之空間設計主要透過設置於入口閥門通道322以及出口閥門通道323之間的傾斜結構328,進而使壓力腔室326於入口閥門通道322端及出口閥門通道323處的深度不一,俾可導引壓力腔室326中的流體自入口閥門通道322順沿傾斜結構328而流至出口閥門通道323。
以及,於本實施例中,閥體蓋體32亦可具有抵頂結構327,其係設置於閥體蓋體32之入口閥門通道322之一側,當流體經由入口閥門結構311由閥體座30流至閥體蓋體32之入口暫存腔時,則如第四圖C所示,抵頂結構327會抵頂於入口閥片311a之一側,因而使入口閥片311a朝向未被抵頂與阻擋之一側傾斜,藉此以使流體可自該未被阻擋之入口閥片311a側邊而流出。如此一來,透過抵頂結構327之抵頂,使入口閥片311a傾斜而具有不同之開度,且因其朝向出口閥門結構312之方向開啟的開度較大,進而可導引流體多量、迅速地自入口閥門結構311流入壓力腔室326中,並朝向路徑較短的方向流至出口閥門結構312,藉此,可確保入口閥門結構311於高頻反覆作動下的移動路徑,不會因流體之不規則紊流而擾亂入口閥門結構311之規則性運動,此外,因入口閥門結構311僅朝向出口閥門結構312的方向開啟,因此流體不會有往遠處流動而產生滯流的情況。
請續參閱第四圖D、E,與前述實施例相仿,當以電壓驅動致動器332時,致動裝置33會向上產生彎曲變形,如第四圖D所示,使得壓力腔室326之體積增加,並產生吸力,以使具有一預力之入口閥門結構311迅速開啟,並朝向出口側傾斜,使流體可大量地經由入口通道301被吸取進來,並流經入口閥門結構311、入口閥門通道322而流入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326之內。當致動裝置33因電場方向改變而向下彎曲變形時,如第四圖E所示,則會壓縮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326的體積,使得壓力腔室326對內部之流體產 生一推力,並使閥體薄膜31之入口閥門結構311、出口閥門結構312承受一推力,此時,出口閥片312a係可迅速開啟,使液體瞬間大量宣洩。同時,藉由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326之引導,使得流體可朝向出口閥門通道323、出口閥門結構312而由入口351流至流體容置槽35之儲液室355中,並順沿設置於儲液室355內之吸熱部件361之間的流道362而流動,再由出口352流至出口通道302而排出。
請同時參閱第五圖A、B,其係分別為第四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吸熱裝置之結構示意圖以及上視結構示意圖。如第五圖A及B所示,吸熱裝置36大體上係為一板狀結構,且其上佈設有複數個吸熱部件361,惟於本實施例中,吸熱部件361係可為但不限為直立式鰭片結構,且每一吸熱部件361係彼此平行排列設置,以定義形成複數個流道362,藉此以使流體可於複數個流道362中進行流動,且於流動的過程中與相鄰之吸熱部件361相接觸。於一些實施例中,吸熱部件361係由可吸熱之材質所製成,例如:金屬材質,但不以此為限,以使流體於接觸吸熱部件361的過程中,可將熱量傳遞至吸熱部件361上,俾進行水冷散熱。如此一來,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3除了具備流體輸送之功能,同時亦可直接對流體進行散熱,且因流體容置槽35與吸熱裝置36已組裝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3中,故當其運作時,不會因管路連接而損失流體之推動力,因而具有可減少整體體積及耗電量之優點。
請參閱第六圖A、B,其係分別為本案第三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正面分解結構示意圖及反面分解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係依序由上蓋體46、蓋體44、致動裝置43、閥體蓋體42、閥體薄膜41、閥體座40以及吸熱裝置45所組成,其中,閥體座40上具有入口通道401、出口通道402、開口403、404、儲液室405、閥體薄膜41具有 入口閥門結構411及出口閥門結構412、閥體蓋體42具有入口閥門通道422、出口閥門通道423以及壓力腔室426、致動裝置43具有致動薄膜431及致動器432以及吸熱裝置45具有吸熱部件451與流道452。且於本實施例中,吸熱裝置45之吸熱部件451係為直立式鰭片結構,但不以此為限。
於本實施例中,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之閥體薄膜41、閥體蓋體42、致動裝置43、蓋體44等結構及組裝方式均與前述實施例相仿,故於此不再贅述。惟於本實施例中,在閥體座40上的入口通道401及出口通道402係設置於同一側面上,且彼此大體上相互平行設置。除此之外,於本實施例中,如第六圖B所示,閥體座40更包含儲液室405,且閥體座40係可與吸熱裝置45相互組接,以使吸熱裝置45之吸熱部件451設置於儲液室405中,俾使流體自閥體座40之開口404流入儲液室405中時,需流經吸熱部件451之間的流道452,再由自閥體座40上之出口通道402而排出。當本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欲進行組裝時,係將閥體薄膜41設置於閥體座40及閥體蓋體42之間,並使閥體薄膜41與閥體座40及閥體蓋體42相互堆疊結合,再將致動裝置43對應設置於蓋體44及閥體蓋體42之間以相互堆疊結合,使蓋體44、致動裝置43、閥體蓋體42、閥體薄膜41等結構依序堆疊設置於閥體座40之中,其後,將吸熱裝置45對應設置於閥體座40之下,並於閥體座40上再設置一上蓋體46,以完成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之組裝,同時更可形成一封閉之流體迴路裝置。
請同時參閱第六圖C、D、E、F,其中第六圖C係為第六圖A所示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上視結構示意圖,第六圖D、E、F係分別為第六圖C所示之BB剖面結構示意圖、流體流入第六圖A所示之入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以及流體流出第六圖A所示之出口閥門結構時之剖面結構示意圖。如第六圖C所示,本實施例之入口通道401以及出口通道402係設置於閥體座40 之同一側面上,但不以此為限。且入口通道401係與入口閥門結構411相連通,當致動裝置43受電壓驅動而造成彎曲變形時,將致使壓力腔室426的體積改變,進而產生壓力差推動流體,使流體由入口通道401流經入口閥門結構411,進入壓力腔室426,並由出口閥門結構412流至儲液室405中,並順沿吸熱裝置45之流道452而流動,再由出口通道402而排出,進而同時達到流體輸送以及對流體進行散熱之目的。
與前述實施例相仿,壓力腔室426亦可為但不限為一單向漸斜深度之設計,藉由壓力腔室426的深度不一,以導引壓力腔室426中的流體自入口閥門結構411進入後順沿傾斜結構428而流至出口閥門結構412。以及,於本實施例中,閥體蓋體42亦可具有抵頂結構427,當流體經由入口閥門結構411由閥體座40流至閥體蓋體42內時,則如第六圖E所示,抵頂結構427會抵頂於入口閥片411a之一側,因而使入口閥片411a朝向未被抵頂與阻擋之一側傾斜,藉此以使流體可自該未被阻擋之入口閥片411a側邊而流出,進而可導引流體多量、迅速地自入口閥門結構411流入壓力腔室426中,並朝向路徑較短的方向流至出口閥門結構412。
請續參閱第六圖E、F,當以電壓驅動致動器432時,致動裝置43會向上產生彎曲變形,如第六圖E所示,使得壓力腔室426之體積增加,並產生吸力,以使入口閥門結構411迅速開啟,並朝向出口側傾斜,使流體可大量地經由入口通道401被吸取進來,並流經入口閥門結構411而流入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426之內。當致動裝置43因電場方向改變而向下彎曲變形時,如第六圖F所示,則會壓縮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426的體積,使得壓力腔室426對內部之流體產生一推力,並使入口閥門結構411、出口閥門結構412承受一推力,此時,出口閥片係可迅速開啟,使液體瞬間大量宣洩。同時,藉由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426之引導,使得流體可朝向出口閥門結 構412而由開口404流至儲液室405中,並順沿設置於儲液室405內之吸熱部件451之間的流道452而流動,再由出口通道402而排出。藉此,透過致動裝置43之作動以及壓力腔室426之膨脹或收縮而產生推動力,進而推動流體自閥體蓋體42流至閥體座40之儲液室405中,並藉由組裝於儲液室405內之吸熱裝置45對流體進行散熱,使流體於流經吸熱部件451之間的流道452時,熱量可傳遞至吸熱部件451上,以進行散熱。如此一來,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除了具備流體輸送之功能,同時亦可直接對流體進行散熱,且因吸熱裝置45已組裝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4中,故當其運作時,不會因管路連接而損失流體之推動力,因而具有可減少整體體積及耗電量之優點。
請參閱第七圖,其係為本案第四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裝置示意圖。如圖所示,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5主要由可吸熱式泵浦50與流體容置槽51相互組合而成,當熱源52將熱傳遞至可吸熱式泵浦50中時,透過可吸熱式泵浦50與流體容置槽51所形成的封閉式迴路以進行自然對流散熱,於一些實施例中,更可增設散熱裝置53,例如:風扇,以對可吸熱式泵浦50進行強制散熱,以增加散熱效率。藉由將可吸熱式泵浦50與流體容置槽51整合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5中,以減少管路連接而產生的損失,更能有效利用可吸熱式泵浦50所產生的推動力,進而可減少耗電量。除此之外,與習知流體輸送裝置1相較,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5之整體體積較小,具有厚度薄、低耗電以及應用性高之優點。
請參閱第八圖A、B,其係分別為本案第五較佳實施例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之裝置示意圖以及第八圖A所示之熱交換器之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係與熱源61鄰接,於一些實施例中,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亦可為但不限為由熱傳導性質較差之材質所形成,例如:塑膠,於此情況下,為了更促進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之散熱效能,亦可將可吸 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與熱交換器62進行連接,透過流道63、64將流體自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中傳送至熱交換器62上,俾進行散熱。且為了增進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6之散熱效率,在熱交換器62上更可增設複數個散熱鰭片65,以促進散熱,或是可增設散熱裝置60,例如:風扇,但不以此為限,以對熱交換器62進行強制散熱。
綜上所述,本案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主要將吸熱裝置與流體容置槽整合於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中,俾減少整體體積,同時更降低流體推動力之耗損,進而降低耗電量。且其係可透過直立式鰭片結構或是微型圓柱體之散熱部件,使流體於散熱部件之間的流道中流動時,透過與散熱部件之間的金屬傳導以及流體之間的對流作用來傳輸熱量,另外,更可透過額外設置的散熱裝置來對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進行強制散熱,進而使得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除了流體輸送的功能之外,更具備可吸熱、散熱之功能,且具有厚度薄、低耗電以及應用性廣泛之優點。由於上述優點係為習知技術所不及者,故本案之流體輸送裝置極具產業價值,爰依法提出申請。
本案得由熟習此技術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2‧‧‧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20‧‧‧閥體座
201‧‧‧入口通道
202‧‧‧出口通道
203、205‧‧‧開口
203a、205a‧‧‧凹槽
204‧‧‧出口暫存腔
225‧‧‧微凸結構
21‧‧‧閥體薄膜
211‧‧‧入口閥門結構
212‧‧‧出口閥門結構
22‧‧‧閥體蓋體
222‧‧‧入口閥門通道
223‧‧‧出口閥門通道
226‧‧‧壓力腔室
23‧‧‧致動裝置
231‧‧‧振動薄膜
232‧‧‧致動器
24‧‧‧蓋體
211a‧‧‧入口閥片
211b、212b‧‧‧孔洞
211c、212c‧‧‧延伸部
212a‧‧‧出口閥片
207、229、253、254‧‧‧密封環
25‧‧‧流體容置槽
251‧‧‧入口
252‧‧‧出口
26‧‧‧吸熱裝置
261‧‧‧吸熱部件
262‧‧‧流道

Claims (12)

  1. 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用以傳送一流體,其係包含:一閥體座,其係具有一出口通道及一入口通道;一閥體蓋體,其係設置於該閥體座上;一閥體薄膜,設置於該閥體座及該閥體蓋體之間,並具有一入口閥門結構及一出口閥門結構;一致動裝置,其週邊係固設於該閥體蓋體下,且具有一振動薄膜及一致動片,於未作動狀態時,該振動薄膜係與該閥體蓋體分離,以定義形成一壓力腔室;一流體容置槽,其係設置於該閥體座下,且具有一儲液室;以及一吸熱裝置,其係設置於該流體容置槽下,且具有複數個吸熱部件,當該吸熱裝置與該流體容置槽相組接時,該吸熱部件係設置於該儲液室中。
  2.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裝置之該複數個吸熱部件之間更具有複數個流道,以供流體於該複數個流道之間進行流動。
  3.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流體容置槽係具有一入口及一出口,該入口係與該閥體座之一開口相連通,該出口係與該閥體座之該出口通道相連通。
  4.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部件係為一直立式鰭片結構。
  5.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部件係為一微型圓柱體。
  6.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部件係由一金屬材質所形成。
  7.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閥體蓋體更包含一抵頂結構,其係抵頂於該入口閥門結構之一側,俾限制該入口閥門結構開啟之方向。
  8. 如申請專利第1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閥體蓋體更包含一傾斜結構、一入口閥門通道及一出口閥門通道,該傾斜結構係設置於該入口閥門通道及該出口閥門通道之間,以使該壓力腔室於鄰近該入口閥門通道處之深度較淺,而鄰近於該出口閥門通道處之深度較深,俾形成單向漸斜深度之壓力腔室。
  9. 一種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用以傳送一流體,其係包含:一閥體座,其係具有一出口通道、一入口通道以及一儲液室;一閥體蓋體,其係設置於該閥體座上;一閥體薄膜,設置於該閥體座及該閥體蓋體之間,並具有一入口閥門結構及一出口閥門結構;一致動裝置,其週邊係固設於該閥體蓋體下,且具有一振動薄膜及一致動片,於未作動狀態時,該振動薄膜係與該閥體蓋體分離,以定義形成一壓力腔室;以及一吸熱裝置,其係設置於該閥體座下,且具有複數個吸熱部件,當該吸熱裝置與該閥體座相組接時,該吸熱部件係設置於該儲液室中。
  10. 如申請專利第9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裝置之該複數個吸熱部件之間更具有複數個流道,以供流體於該複數個流道之間進行流動。
  11. 如申請專利第9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部件係為一直立式鰭片結構。
  12. 如申請專利第9項所述之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其中該吸熱部件係為微型圓柱體。
TW99134986A 2010-10-13 2010-10-13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TWI4127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4986A TWI412716B (zh) 2010-10-13 2010-10-13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4986A TWI412716B (zh) 2010-10-13 2010-10-13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838A TW201215838A (en) 2012-04-16
TWI412716B true TWI412716B (zh) 2013-10-21

Family

ID=46786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4986A TWI412716B (zh) 2010-10-13 2010-10-13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127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75180B (zh) * 2012-05-31 2015-03-01 Ind Tech Res Inst 合成噴流裝置
TWI695569B (zh) * 2018-06-19 2020-06-01 友永股份有限公司 熱交換器
CN113544453B (zh) * 2020-02-20 2023-11-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驱动装置、散热驱动系统、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7259B2 (en) * 2001-10-11 2003-08-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ermal inkjet printer having enhanced heat removal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rinter
TWM256682U (en) * 2004-04-23 2005-02-01 Sonicedge Industries Corp Cool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255886B (en) * 2003-08-04 2006-06-01 Nec Corp Diaphragm pump and cool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diaphragm pump
JP2006242176A (ja) * 2002-08-16 2006-09-14 Nec Corp 圧電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TW200910068A (en) * 2007-08-20 2009-03-01 Asustek Comp Inc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TW200914361A (en) * 2007-09-28 2009-04-01 Foxconn Tech Co Ltd Miniaturiz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and miniaturized liqui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TW200948622A (en) * 2008-05-20 2009-12-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luid transmission device
CN100592865C (zh) * 2007-04-19 2010-02-24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07259B2 (en) * 2001-10-11 2003-08-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hermal inkjet printer having enhanced heat removal capabilit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printer
JP2006242176A (ja) * 2002-08-16 2006-09-14 Nec Corp 圧電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TWI255886B (en) * 2003-08-04 2006-06-01 Nec Corp Diaphragm pump and cooling system provided with diaphragm pump
TWM256682U (en) * 2004-04-23 2005-02-01 Sonicedge Industries Corp Cool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0592865C (zh) * 2007-04-19 2010-02-24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水冷头装置
TW200910068A (en) * 2007-08-20 2009-03-01 Asustek Comp Inc Heat dissipation apparatus
TW200914361A (en) * 2007-09-28 2009-04-01 Foxconn Tech Co Ltd Miniaturized liquid cooling system and miniaturized liquid driving device thereof
TW200948622A (en) * 2008-05-20 2009-12-01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luid transmiss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5838A (en) 2012-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94723B2 (en) Water block
US20080283225A1 (en) Water-cooling heat-dissipating system
JP4529915B2 (ja) 圧電ポン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
US20050089415A1 (en) Diaphragm air pump
US20080223552A1 (en) Liquid cooling system
US20130058107A1 (en) Advanced Synjet Cooler Design for LED Light Modules
JP2005166855A5 (zh)
WO2004017698A1 (ja) 電子機器の冷却装置
US11193718B2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ing same
TWI412716B (zh) 可吸熱式流體輸送裝置
US8746326B2 (en) Liquid heat-dissipating module
US20180092247A1 (en) Water-cooling radiator unit and device thereof
US11371784B2 (en) Heat dissipation unit and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using same
US20110168360A1 (en) Heat exchanger
TWI627354B (zh) 流體輸送裝置
CN210429788U (zh) 一种集成压电微泵与热沉的紧凑型散热器
CN108109976B (zh) 具塑胶框体的轻量化液冷板组及散热系统
JP4778319B2 (ja) 圧電ファ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冷却装置、その駆動方法
TWI430742B (zh) 液體散熱模組
CN102444565B (zh) 可吸热式流体输送装置
TWI412664B (zh) 流體輸送裝置
TWI332557B (en) Fluid transmission device having flow way board
JP4193848B2 (ja) 冷却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TWI534402B (zh) 結合噴擊冷卻及微流道冷卻的散熱塊及使用該散熱塊之晶片散熱器
TWI389634B (zh) 微型液體冷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