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2050B - 斷路器 - Google Patents

斷路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2050B
TWI412050B TW098135226A TW98135226A TWI412050B TW I412050 B TWI412050 B TW I412050B TW 098135226 A TW098135226 A TW 098135226A TW 98135226 A TW98135226 A TW 98135226A TW I412050 B TWI412050 B TW I41205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circuit breaker
beam body
terminal conductor
upper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2694A (en
Inventor
Minoru Kobayashi
Hiroshi Yamada
Yohei Yamamoto
Hiroshi Tottori
Takeaki Yamanaka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04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2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2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205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01Frameworks
    • H02B1/011Open support b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02Details
    • H01H33/53Cases; Reservoirs, tanks, piping or valves, for arc-extinguishing fluid;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afety arrangements, pressure relief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005Tap change devices
    • H01H9/0044Casings; Mountings; Disposition in transformer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7/00Dimensions; Characteristics
    • H01H2227/018Printed contacts; Metal foil

Description

斷路器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用於電力用送配電設備或受電設備的斷路器,特別是關於斷路器之絕緣框體(frame)的構造。
就習知斷路器而言,已知有如第17圖至第19圖所示者。第17圖為斷路器之要部剖面側面圖,第18圖為從A-A方向觀看第17圖所見之圖,第19圖為第17圖之平面圖,於該等各圖中,1為真空閥(vacuum valve),2為水平方向剖面各相構成為大致U字狀的絕緣框體,其係由基板2a、側板2b所構成。2c為絕緣框體2之上端,2d為側板2b之水平方向的開口端,2e為設於比絕緣框體2之上端2c為下方側之基板2a的貫通孔,2f係為設於絕緣框體2之下部側之基板2a的貫通孔。3為設於真空閥1之固定側端部且在軸方向端部具有接觸面的固定電極板,4為可動電極棒,5為從兩側挾入可動電極棒4而裝設的可動側端子金屬件,6為一側連接至可動側端子金屬件5的可撓性導體,7為連接至可動電極棒4的絕緣桿(rod)。
8係以上表面為比絕緣框體2之上端2c為下方側且與貫通孔2e之下端為同一水平位置的方式設於絕緣框體2之側板2b間的導體安裝部,9係以上表面為與導體安裝部8之上表面為同一水平位置的方式而分別設置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與側板2b之角(corner)部的導體安裝部,10為以下表面與絕緣框體2之貫通孔2f之上端為同一水平位置的方式設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的導體安裝部。11為由設置在形成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的貫通孔2e部之絕緣材所構成的上側導體插通筒體,12為由設置在形成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的貫通孔2f部之絕緣材所構成的下側導體插通筒體。
13為將絕緣框體2之基板2a的貫通孔2f與下側導體插通筒體12內插通的下部側端子導體,係由與可撓性導體6連接的連接部13a及與未圖示的下部側主電路接合點(junction)連接的導出部13b所構成,下部側端子導體13之連接部13a與可撓性導體6之另一側係藉由螺栓(bolt)14、螺帽(nut)15堅固地安裝於導體安裝部10而連接。
16係將絕緣框體2之基板2a的貫通孔2e與上側導體插通筒體11內插通的固定側之上部側端子導體,其係由一側於導體安裝部8,另一側橫跨於導體安裝部9間的平面狀部16a;從絕緣框體2朝外部導出且連接未圖示之上部側主電路接合點的大致圓柱狀導出部16b;以及於大致平面狀部16a之上表面含有大致平面狀部16a的剖面為大致T形且朝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軸方向延伸的補強部16c所構成,於此例中,平面狀部16a、導出部16b、及補強部16c係藉由鑄造而一體製作。又,平面狀部16a之絕緣框體2的基板2a側係分別形成有朝側板2b側延伸的延伸部16a1。
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其一側係載置於設於絕緣框體2之側板2b間的導體安裝部8、及另一側載置於分別設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與側板2b之角部的導體安裝部9,並從導體安裝部8及導體安裝部9之下方將螺栓17及螺栓18插通而螺固於平面狀部16a,藉此將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堅固地安裝於導體安裝部8及導體安裝部9。此外,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之下表面係作為真空閥1之保持面16d而與真空閥1之固定電極板3之上端面抵接,將兩者間藉由螺栓19而堅固地固定。
於如上所述構成的習知斷路器中,上部側端子導體16係安裝於設置在比絕緣框體2之上端2c為下方側的導體安裝部8、導體安裝部9,且導體安裝部8係被設置於比絕緣框體2之水平方向開口端2d更近基板2a側之中心部側,且上部側端子導體16係以平面狀部16a構成。將真空閥1安裝於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之下表面側時,真空閥1與絕緣框體2之側板2b、導體安裝部8及導體安裝部9之間所形成的隙縫較小。藉由斷路器內之自然對流,進行從上述隙縫之下方向往上方向的通氣,而使上部側端子導體16冷卻。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11-40019號公報
於前述習知斷路器中,上部側端子導體16係安裝於設在比絕緣框體2之上端2c為下方側的導體安裝部8、導體安裝部9,且導體安裝部8係設於比絕緣框體2之水平方向開口端2d更接近基板2a側之中心部側,另外,由於上部側端子導體16係由平面狀部16a所構成,故將真空閥1安裝於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之下表面側時,形成在真空閥1與絕緣框體2之側板2b、導體安裝部8及導體安裝部9之間的隙縫較小,而無法將由自然對流而進行的從前述隙縫之下方向往上方向通氣所需的通氣用面積擴大。特別是因為絕緣框體2之基板2a側有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往側板2b側突出的突出部16a1而成為幾乎無法通氣的狀態。結果,不但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冷卻特性降低,就斷路器整體而言的冷卻性能也下降,結果,為了使斷路器成為規格所定的預定溫度上升值以下而不得不減少通電電流值,而有導致斷路器之通電性能降低之問題。
另外,於習知之斷路器中,由於作成使上部側端子導體16及下部側端子導體13從絕緣框體2之基板2a導出至外部,故有於絕緣框體2之基板2a形成貫通孔2e及貫通孔2f的需要,且需於該貫通孔2e部及2f部設置由絕緣材構成的上側導體插通筒體11及下側導體插通筒體12,而有使包含該等上側導體插通筒體11及下側導體插通筒體12、導體安裝部8、導體安裝部9、導體安裝部10的全體絕緣框體2成為複雜構成的課題。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課題而研發出者,其目的為提供可以簡單的構成提昇冷卻性能的斷路器。
本發明之斷路器係具有:藉由基板和與該基板正交的方向相對而配置的一對側板而構成水平方向剖面大致為U字狀且於垂直方向上端具有開口的絕緣框體20;配置於前述絕緣框體內的真空閥;以及連接於前述真空閥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且導出至外部的上部側端子導體及下部側端子導體,該斷路器之特徵為具有: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係於前述絕緣框體之基板上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以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係於前述絕緣框體之側板上端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從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延伸的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中間部。
依據本發明之斷路器,由於為設有: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係於絕緣框體之基板上端跨設於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以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於絕緣框體之側板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中間部的構成,藉此可獲得通氣性提昇而明顯提昇冷卻性能的斷路器。此外,也可獲得構造簡單的絕緣框體。
第1實施形態
以下,依據第1圖至第4圖說明本發明之第1實施形態。第1圖為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遮斷器的絕緣框構造體的斜視圖。第2圖為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正面圖。第3圖為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平面圖。第4圖為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側面圖。
於該等各圖中,20為絕緣框體,圖係示有為三相一體型之情形作為一例。各相係藉由基板20a和與該基板20a正交的方向相對而配置的一對側板20b而構成水平方向剖面大致為U字狀且於垂直方向上端具有開口的絕緣框體20。21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於中央部21a例如安裝有板狀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係於圖中例示為中央部21a比兩端部21b更朝上方突出之構成且兩端部21b配置為傾斜狀。亦即,兩端部21b係形成從中央部21a往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側下降的傾斜面。
23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於中央部23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係於圖中例示為中央部23a比兩端部23b更朝上方突出的構成,並且兩端部23b係配置為傾斜狀。亦即,兩端部23b係形成從中央部23a往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側降低的傾斜面。
24係於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下方側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將下部側端子導體(未圖示)之導出部安裝的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使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側板20b之上端部往上方向延伸的分隔板。又,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延伸的另一端部22c係連接於未圖示的上部側主電路接合點。另外,於安裝於下部側絕緣樑體24的下部側端子導體(未圖示)之導出部係連接有未圖示的下部側主電路接合點。
接著對於動作進行說明。於前述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中,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如上所述,構成為將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配置於絕緣框體20之上端且於基板20a側及U字狀開口端側,且將跨於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中央部21a及23a上的板狀簡單構造之上部側端子導體22藉由未圖示的螺栓等鎖結體而安裝,藉此不但比起前述習知斷路器可顯著地提昇絕緣框體20之上端部的通氣用面積,且因上部側端子導體22為板狀的簡單構造,故沒有如前述習知斷路器中的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平面狀部16a的突出部16a1般阻礙通氣的構件而可顯著地提昇通氣特性。
另外,上部側端子導體22係形成位於比絕緣框體20之上端更上方的位置而顯著提昇通氣特性,相比於如上所述之習知斷路器配置於比絕緣框體2之上端為下方且被絕緣框體2之基板2a及側板2b圍起者更能顯著提昇冷卻性能。
另外,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中央部21a及23a係作成為比兩端部21b及23b更往上方突出的構成,藉此可使安裝於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中央部21a及23a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位於更上方,而可更加增大通氣用面積並且提昇通氣特性,而可更加提昇上部側端子導體22及全體斷路器之冷卻性能。
另外,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兩端部21b及23b係作成從中央部21a及23a往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側降低的傾斜面,藉此當因設置斷路器之設備的結露而有水滴滴落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上時,其將沿著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兩端部21b及23b之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積水,故可以獲得不會因結露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另外,有時會因斷路器周圍之環境而存有塵埃,但於此情形中,由於塵埃難以滯留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兩端部21b及23b之傾斜面且不會沿著該傾斜面流下而堆積,故可以獲得不會因塵埃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又,上部側端子導體的寬度及厚度會對應於流動在該上部側端子導體的額定電流而產生變化,於前述習知斷路器中,上部側端子導體16形成複雜的構成並且被絕緣框體2之基板2a及側板2b包圍,故非常難以對應額定電流之容量而自由改變上部側端子導體16之寬度及厚度。但是,依據此第1實施形態,藉由採用於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中央部21a及23a上安裝上部側端子導體22的構成,即可達到於周圍沒有形成阻礙的構件,且可對應額定電流之容量而自由改變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幅度和寬度的效果。
另外,由於採用將下部側絕緣樑體24設置於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下方側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3b間,並安裝未圖示的下部側端子導體之導出部的構成,故藉由與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配合的相乘效果,可將整體絕緣框體20的強度、剛性更加提昇。
另外,為了謀求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小型化,而設有使各相間之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朝上方延伸之分隔板25以確保絕緣沿面距離。當可充分確保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絕緣沿面距離時亦可降低分隔板25之高度,或改採不設置分隔板25的方式。
又,絕緣框體20、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以及下部側絕緣樑體24係構成為一體構造體。
第2實施形態
依據第5圖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第5圖為示有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平面圖。
於此第2實施形態中,係使位於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側板20b相鄰接側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端部23b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側凹陷。於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中央部23a上安裝有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且配置有從該中間部22b往未圖示的主電路接合點側延伸的另一端側22c。但是,依據此第2實施形態,位於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側板20b相鄰接側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3之端部23b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側凹陷,藉此,可更加增加絕緣沿面距離,而可更為提昇絕緣特性。另外,隨著絕緣沿面距離更加增加同時也可使實現絕緣框體20之小型化和更使斷路器小形化。
第3實施形態
依據第6圖及第7圖說明本發明之第3實施形態。第6圖係示有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斜視圖。第7圖係示有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正面圖。
於該等各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係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26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於中央部26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大致梯形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6係於圖中例示為中央部21a比兩端部26b更往上方突出的構成,且兩端部26b之上表面係配置為傾斜狀。亦即,兩端部26b之上表面係形成從中央部26a往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側降低的傾斜面。
27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於中央部27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大致梯形狀。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7係於圖中例示為中央部27a比兩端部27b更往上方突出之構成,且兩端部27b之上表面係配置為傾斜狀。亦即,兩端部27b之上表面係形成從中央部27a往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側降低的傾斜面。
如上所述,於第3實施形態中也可達到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此外,藉由將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6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7作成為大致梯形狀,可增大該等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6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7之剛性,並可使其強度、剛性比上述第1實施形態更加提昇。
第4實施形態 依據第8圖及第9圖說明本發明之第4實施形態。第8圖為示有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斜視圖。第9圖為示有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斜視圖。 於該等各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28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為於中央部28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段差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8係於圖中例示為構成中央部28a比兩端部28b更朝上方突出的段差階梯狀。 29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為於中央部29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出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段差狀。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29係於圖中例示為構成中央部29a比兩端部29b更朝上方突出的段差階梯狀。 如上所述,於前述第4實施形態中,也能謀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地提昇冷卻性能。另外,可以得到與前述第3實施形態同樣地更加提昇強度、剛性的斷路器。 第5實施形態
依據第10圖對於本發明之第5實施形態進行說明。第10圖為示有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於第10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30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於中央部30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段差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0於圖中係例示為中央部30a比兩端部30b更往上方突出的段差狀之構成,且於該等兩端部30b係形成傾斜面。
31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於中央部31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段差狀。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1係於圖中例示為中央部31a比兩端部31b更往上方突起的段差狀之構成,並且於該等兩端部31b形成有傾斜面。
如上所述,於前述第5實施形態中,也可達到與前述第4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此外,於前述第5實施形態中,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0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1之兩端部30b及兩端部31b係分別形成傾斜面,當因設置斷路器之設備的結露而有水滴滴落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0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1上時,其將沿著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0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1之兩端部30b及31b之傾斜面流出而不會形成積水,故可以獲得不會因結露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另外,有時會因斷路器周圍之環境而存有塵埃,但於此情形中,由於塵埃難以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0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1之兩端部30b及31b之傾斜面堆積而沿著該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堆積,故可以獲得不會因塵埃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第6實施形態
依據第11圖及第12圖說明本發明之第6實施形態。第11圖為示有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斜視圖。第12圖為示有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正面圖。
於該等各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32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於中央部32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與兩端部32b構成沒有段差的平面狀。
33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為於中央部33a例如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出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與兩端部33b構成沒有段差的平面狀。
如上所述,於前述第6實施形態中,也能謀求與前述第1實施形態相同地提昇冷卻性能。另外,可以得到與前述第3實施形態同樣地更加提昇強度、剛性的斷路器。
第7實施形態
依據第13圖說明本發明之第7實施形態。第13圖為示有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平面圖。
於第7實施形態中,係使位於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側板20b相鄰接側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3之端部33b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2側凹陷。於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3之中央部23a上安裝有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且配置有從該中間部22b往未圖示的主電路接合點側延伸的另一端側22c。但是,依據第7實施形態,使位於絕緣框體20之各相間的側板20b相鄰接側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3之端部33b往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21側凹陷,藉此,可更加增加絕緣沿面距離,而可更為提昇絕緣特性。另外,隨著絕緣沿面距離更加增加同時也可實現絕緣框體20之小型化和更使斷路器小形化。
第8實施形態
依據第14圖說明本發明之第8實施形態。第14圖為示有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於第14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34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於中央部34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與兩端部34b沒有段差的平面狀,且於該等兩端部34b係形成傾斜面。
35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於中央部35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係構成為與兩端部35b沒有段差的平面狀,且於該等兩端部35b形成傾斜面。
如上所述,於此第8實施形態中,亦可以得到與前述第6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於前述第8實施形態中,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4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5之兩端部34b及兩端部35b係分別形成傾斜面,當因設置斷路器之設備的結露而有水滴滴落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4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5上時,由於沿著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4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5之兩端部34b及35b之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積水,故可以獲得不會因結露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另外,有時會因斷路器周圍之環境而存有塵埃,但於此情形中,由於塵埃難以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4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5之兩端部34b及35b之傾斜面堆積而將沿著該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堆積,故可以獲得不會因塵埃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第9實施形態
依據第15圖說明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第15圖為示有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的斜視圖。
於第15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36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為於中央部36a例如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中央部36a係構成為比兩端部36b低之段差的溝狀部,且其中央部36a之溝狀部的寬度係形成為可對應於因應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額定電流而定的數種寬度的寬廣寬度。
37為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且為於中央部37a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中央部37a係構成為比兩端部37b低之段差的溝狀部,且其中央部37a之溝狀部的寬度係形成為可對應於因應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額定電流而定的數種寬度的寬廣寬度。
如上所述,於前述第9實施形態亦可達到與前述第6實施形態同樣的效果。此外,於此第9實施形態中,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6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7之中央部36a及37a之溝寬度係形成寬廣寬度,而達到可對應額定電流之容量而自由變化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寬度的效果。
第10實施形態
依據第16圖說明本發明第10實施形態。第16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0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於第16圖中,20為絕緣框體,20a為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b為絕緣框體20之側板,22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a為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22b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c為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另一端部,24為下部側絕緣樑體,25為分隔板。
38係於絕緣框體20之基板20a上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為於中央部38a例如安裝有板狀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的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中央部38a係構成有比兩端部38b低之段差的溝狀部,並且其中央部38a之溝狀部的寬度係形成為可對應由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額定電流而定之數種寬度的寬廣寬度。另外,於該等兩端部38b係形成有傾斜面。
39係於絕緣框體20之側板20b上端且於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側板20b間,為於中央部39a例如安裝有從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一端部22a延伸出的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中間部22b的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其中央部39a係構成有比兩端部39b低之段差的溝狀部,並且其中央部39a之溝狀部的寬度係形成為可對應由上部側端子導體22之額定電流而定之數種寬度的寬廣寬度。另外,於該兩端部39b係形成有傾斜面。
如上所述,於此第10實施形態中亦可達到與前述第9實施形態相同的效果。另外,於此第10實施形態中,於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8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9之兩端部38b及39b係分別形成傾斜面,藉此當因設置斷路器之設備的結露而有水滴滴落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8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9上時,其將沿著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8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9之兩端部38b及39b之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積水,故可以獲得不會因結露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另外,有時會因斷路器周圍之環境而存有塵埃,但於此情形中,由於塵埃難以在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38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39之兩端部38b及39b之傾斜面堆積而將沿著該傾斜面流下而不會形成堆積,故可以獲得不會因塵埃而導致絕緣性能降低的高可靠性斷路器。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本發明係關於例如用於電力用之送配電設備或受電設備的斷路器,其係適合於實現用簡單的構成即可提昇冷卻性能的斷路器。
1...真空閥
2、20...絕緣框體
16、22...上部側端子導體
16a...平面狀部
16a1...突出部
20a...基板
20b、23b...側板
21、26、28、30、32、34、36、38...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
21a、23a、26a、29a、31a、27a、27b、28a、30a、31a、32a、33a、34a、35a、36a、37a、38a、39a...中央部
21b、23b、26b、27b、28b、29b、30b、31b、32b、33b、34b、35b、36b、37b、38b、39b...兩端部
22a...端部
22b...中間部
22c...另一端部
23、27、29、31、33、35、37、39...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
24...下部側絕緣樑體
25...分隔板
第1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2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正面圖。
第3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平面圖。
第4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側面圖。
第5圖係示有本發明第2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平面圖。
第6圖係示有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7圖係示有本發明第3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正面圖。
第8圖係示有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9圖係示有本發明第4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正面圖。
第10圖係示有本發明第5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11圖係示有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12圖係示有本發明第6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平面圖。
第13圖係示有本發明第7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平面圖。
第14圖係示有本發明第8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15圖係示有本發明第9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16圖係示有本發明第10實施形態之斷路器的絕緣框體構造體之斜視圖。
第17圖係示有習知斷路器的要部剖面側面圖。
第18圖係示有從第17圖之箭號A-A方向觀看習知斷路器的示圖。
第19圖係示有習知斷路器的平面圖。
20...絕緣框體
20a...基板
20b、23b...側板
21...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
21a、23a...中央部
21b、23b...兩端部
22...上部側端子導體
22a...端部
22b...中間部
22c...另一端部
23...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
24...下部側絕緣樑體
25...分隔板

Claims (10)

  1. 一種斷路器,其係具有:藉由基板和與該基板正交的方向相對而配置的一對側板而構成水平方向剖面大致為U字狀且於垂直方向上端具有開口的絕緣框體;配置於前述絕緣框體內的真空閥;以及連接於前述真空閥之上端部及下端部且導出至外部的上部側端子導體及下部側端子導體,該斷路器之特徵為具有: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係於前述絕緣框體之基板上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以及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於前述絕緣框體之側板上端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且於中央部安裝有從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一端部延伸的前述上部側端子導體之中間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及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中央部係比兩端部更往上突出之構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及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中央部係構成為溝狀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及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兩端部係形成有傾斜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及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係與前述絕緣框體一體構成。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斷路器,其中,前述第1上部側絕緣樑體及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係與前述絕緣框體一體構成。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之斷路器,其中,設有於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下方側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並安裝有前述下部側端子導體之導出部的下部側絕緣樑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斷路器,其中,設有於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下方側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並安裝有前述下部側端子導體之導出部的下部側絕緣樑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斷路器,其中,設有於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下方側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並安裝有前述下部側端子導體之導出部的下部側絕緣樑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斷路器,其中,設有於前述第2上部側絕緣樑體之下方側且於前述U字狀開口端跨設於前述側板間並安裝有前述下部側端子導體之導出部的下部側絕緣樑體。
TW098135226A 2009-05-28 2009-10-19 斷路器 TWI4120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29236A JP5215238B2 (ja) 2009-05-28 2009-05-28 遮断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694A TW201042694A (en) 2010-12-01
TWI412050B true TWI412050B (zh) 2013-10-11

Family

ID=432271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5226A TWI412050B (zh) 2009-05-28 2009-10-19 斷路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215238B2 (zh)
KR (1) KR101050572B1 (zh)
CN (1) CN101901715B (zh)
TW (1) TWI412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53110B2 (en) * 2015-06-05 2018-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Vacuum circuit breake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7066A (en) * 1991-10-29 1994-10-18 Merlin Gerin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a four-pole circuit breaker
TWI244665B (en) * 2003-11-04 2005-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ircuit breaker
TWI283880B (en) * 2002-09-26 2007-07-11 Fuji Electric Co Ltd Circuit break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7726Y1 (zh) * 1970-11-26 1977-04-21
JPS5314915Y2 (zh) * 1971-10-15 1978-04-20
JPS5548691U (zh) * 1978-09-26 1980-03-29
JPS5697926A (en) * 1980-01-07 1981-08-07 Meidensha Electric Mfg Co Ltd Vacuum switch
CN1041032C (zh) * 1993-04-03 1998-12-02 施内德电气公司 模制盒式低压断路器的连接装置
KR0166773B1 (ko) * 1995-12-29 1999-01-15 이종수 진공 차단기
JPH10321096A (ja) 1997-05-23 1998-12-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開閉器
JPH1141722A (ja) * 1997-07-24 1999-02-1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開閉器
US6326872B1 (en) * 2000-05-09 2001-12-04 Eaton Corporation Power circuit breaker with air gap between molded insulative casing and grounded barrier insulating operating mechanism
JP2002231112A (ja) * 2001-02-06 2002-08-16 Nissin Electric Co Ltd 遮断器ユニット及び遮断器ユニット用絶縁支持枠
RU2249874C2 (ru) * 2003-03-26 2005-04-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Промышленная Группа Тэл Таврида Электрик" Вакуумны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JP4360234B2 (ja) * 2004-03-12 2009-1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ガス絶縁開閉装置
JP2006140038A (ja) * 2004-11-12 2006-06-01 Toshiba Corp 真空遮断器
US7589289B2 (en) * 2006-05-11 2009-09-15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Solid insulated disconnection switch and solid insulated switchgear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57066A (en) * 1991-10-29 1994-10-18 Merlin Gerin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a four-pole circuit breaker
TWI283880B (en) * 2002-09-26 2007-07-11 Fuji Electric Co Ltd Circuit breaker
TWI244665B (en) * 2003-11-04 2005-12-0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Circuit break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77849A (ja) 2010-12-09
KR20100129113A (ko) 2010-12-08
KR101050572B1 (ko) 2011-07-19
CN101901715A (zh) 2010-12-01
CN101901715B (zh) 2013-01-23
TW201042694A (en) 2010-12-01
JP5215238B2 (ja) 2013-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29407B (zh) 电气单元
US8339772B2 (en) Heat dissipation means for increasing power density in enclosed equipment
CN104637741A (zh) 塑壳断路器
CN104184049B (zh) 用于电力分配的汇流条
US9024187B2 (en) Ventilation for horizontally mounted busway
EP3263803A1 (en) Substation
ES2525035T3 (es) Un conector de polos para disyuntores en serie
TWI412050B (zh) 斷路器
EP2400610B1 (en) Supporting bars and a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module comprising said bars.
CN104011822A (zh) 真空断路器
KR102145837B1 (ko) 배전반
KR200457471Y1 (ko) 플러그인 부스웨이
JP2004166366A (ja) 分電盤用多相変流器
JP2009011047A (ja) 分電盤用バーホルダ
JP6144604B2 (ja) 中継ユニットおよび太陽光発電装置
US1068579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rmal protection of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JP5760240B2 (ja) プラグイン分電盤
JP6415351B2 (ja) 分電盤
JP5335166B1 (ja) 遮断器用箱体および電力用開閉装置
WO2013143657A1 (en) A pole connector for in-series circuit breakers
CN216648179U (zh) 一种端子罩及交流接触器
KR101270117B1 (ko) 전기제어를 위한 공동주택용 전기 컨트롤러
JP6584612B2 (ja) 分電盤
US1802450A (en) Fuse box
JP2011036035A (ja) 分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