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6793B - 雙層緩衝箱體 - Google Patents

雙層緩衝箱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6793B
TWI406793B TW100108389A TW100108389A TWI406793B TW I406793 B TWI406793 B TW I406793B TW 100108389 A TW100108389 A TW 100108389A TW 100108389 A TW100108389 A TW 100108389A TW I406793 B TWI406793 B TW I40679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rtions
double
folded
front side
layer buff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83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36932A (en
Inventor
Shin Hung Ji
Original Assignee
Uniha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han Corp filed Critical Unihan Corp
Priority to TW1001083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679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36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369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6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6793B/zh

Links

Landscapes

  • Cartons (AREA)
  • Buffer Packaging (AREA)

Description

雙層緩衝箱體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箱體,特別關於一種雙層緩衝箱體。
按,一般市面上使用於裝載物件之包裝箱體,均為單層的硬紙板所製成,因此,為了防止搬運的過程中造成內裝物件的損傷,需於箱體內加入緩衝材料,例如加入發泡塑膠(聚苯乙烯,EPS)或保麗龍,以加強內裝物件的保護效果,使內裝物件免於搬運過程中的損傷。尤其當物件為電子產品時,大都於包裝箱體內大量使用緩衝材料,使箱體具有抗震動及抗衝擊的緩衝特性而保護電子產品,以減少搬運過程所造成的損傷。
除了上述需使用大量的緩衝材料外,一般的包裝箱體想到取出內部物件時,都是打開某一側面的硬紙板而由該側板取出。然而,如果是電路板等板狀物件時,其包裝箱體的側板面積一般相對較小,於取出物件的過程中,容易因卡住箱體之兩側而使物件取出時較為困難。可能需要一人捉住箱體,而另一人伸手入箱體,才能將內部的電路板取出,因此,取出物件時相當不方便。
承上,習知的包裝箱體中,不僅箱體本身沒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因此,需要使用緩衝材料來保護內部物件,此將造成增加環境的負擔而相當不環保。另外,於取出內部物件時,都是由一較小面積的側板中取出物件,取出物件時也相對較為困難。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雙層緩衝箱體,不僅具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而不必使用緩衝材料,取出內部物件時也相當容易,已成為重要課題之一。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不僅具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而不必使用緩衝材料,取出內部物件時也相當容易之雙層緩衝箱體。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雙層緩衝箱體包括一底部、二側部、以及一前側部。底部具有相對的二側邊及分別連接兩側邊的一前側邊。該等側部係分別具有一第一內板及一第一外板,該等側部由分別連接於該等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第一內板及第一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一緩衝空間。前側部係具有一第二內板及一第二外板,前側部由連接於前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第二內板及第二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二緩衝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底部更具有連接兩側邊的一後側邊,後側邊相對於前側邊。
在一實施例中,底部更具有鄰設於該等側邊之二第一連接部,該等側部摺疊而成時,該等側部係分別與該等第一連接部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底部更具有鄰設於前側邊的一第二連接部,前側部摺疊而成時,前側部係與第二連接部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前側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耳部,第一耳部於前側部摺疊而成時係容置於第一緩衝容間。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側部更分別具有二突出部,且該等突出部相對而設,底部更具有二第三連接部鄰設於底部之後側邊,該等突出部於該等側部摺疊時係與該等第三連接部連接。
在一實施例中,該等側部更具有二第二耳部分別鄰設於該等突出部,該等第二耳部於該等側部摺疊而成時係蓋合於該等突出部之側邊。
在一實施例中,雙層緩衝箱體更包括一後側部,其係與後側邊連接,後側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三耳部,第三耳部於後側部摺疊而成時係容置於第一緩衝空間。
在一實施例中,雙層緩衝箱體更包括一頂部,其係與後側部連接,其中,底部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及前側部,頂部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前側部及後側部。
在一實施例中,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頂部與底部係相對而設。
在一實施例中,頂部更具有複數第四耳部,當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該等第四耳部分別對應卡合於該等側部及前側部。
在一實施例中,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其內層與外層係分別具有8個支撐點。
承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之底部具有相對的二側邊及分別連接兩側邊的一前側邊,該等側部係分別具有一第一內板及一第一外板,該等側部由分別連接於該等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第一內板及第一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一緩衝空間,而前側部係具有一第二內板及一第二外板,前側部由連接於前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且第二內板及第二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二緩衝空間。藉此,當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該等側部及前側部分別具有摺疊而成之內板及外板,此設計可使箱體本身具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故可減少緩衝材料的用量,甚至不必使用緩衝材料就可達到保護其內部物件的目的。另外,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欲取出內裝的物件時,也可很容易地將物件自雙層緩衝箱體取出。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雙層緩衝箱體,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請參照圖1、圖2A至圖2D所示,其分別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雙層緩衝箱體1的展開示意圖及組合過程示意圖。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1係摺疊而成,而其材質係為硬紙板,並為一體成形。其中,雙層緩衝箱體1係包括二側部11、一前側部12以及一底部13。
底部13係具有一側邊131、一前側邊132及與側邊131相對之另一側邊133。底部13更具有連接兩側邊131、133的一後側邊134,且後側邊134相對於前側邊132。
側部11係分別具有摺疊而成之第一內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且第一內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之間間隔一第一緩衝空間S(圖1未顯示)。換言之,如圖2A所示,當側部11摺疊而站立時會形成第一內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且第一內板111與第一外板112之間可形成第一緩衝空間S。其中,第一外板112分別具有一貫穿孔O,以方便搬運雙層緩衝箱體1之用。另外,該等側部11由分別連接於該等側邊131、133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
前側部12係具有摺疊而成之第二內板121及第二外板122,第二內板121及第二外板122之間間隔一第二緩衝空間。而前側部12由連接於前側邊132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其中,如圖2B所示,前側部12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耳部123,第一耳部123於前側部12摺疊而站立時係容置或插入於第一緩衝空間S。
底部13係分別與該等側部11及前側部12連接。其中,前側邊132分別連接兩側邊131、133。兩側邊131、133係分別與兩側之該等側部11連接,而前側邊132係與前側部12連接。另外,如圖1所示,該等側部11係分別藉由二第一轉折部T1與底部13之兩側邊131、133連接,而前側部12係藉由一第二轉折部T2與底部13之前側邊132連接。
另外,底部13更具有鄰設於側邊131、133的二第一連接部C1,且該等側部11摺疊而成時,該等側部11係分別與該等第一連接部C1連接。換言之,如圖1及圖2A所示,當該等側部11摺疊而成時,其第一內板111及第一外板112係站立起來,並使得第一內板111分別連接於該等第一連接部C1。如圖1所示,左側之第一內板111的左側部份的剖面線連接於底部13左側的第一連接部C1,而右側之第一內板111的右側部份的剖面線連接於底部13右側的第一連接部C1。其中,係可藉由黏合、釘合、卡合、壓合或其它方式,使該等側部11之第一內板111分別與該等第一連接部C1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係以黏合為例。
底部13更具有鄰設於前側邊132的一第二連接部C2,當前側部12摺疊而成時,前側部12係與第二連接部C2連接。換言之,當前側部12摺疊而成時,前側部12之第二內板121係分別連接於第二連接部C2。如圖1所示,第二內板121左側部份的剖面線係連接於第二連接部C2。其中,可藉由黏合、釘合、卡合、壓合或其它方式,使前側部12之第二內板121與第二連接部C2連接。在本實施例中,係以壓合為例。
另外,底部13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11及前側部12。換言之,如圖1所示,底部13的面積係比側部11、前側部12大。因此,可例如將電路板、液晶電視或平板電腦等平板狀的物件平放於雙層緩衝箱體1之底部13。
該等側部11更分別具有二相對而設之突出部113。於此,突出部113係分別為一條狀板。另外,底部13更可具有二第三連接部C3鄰設於底部13之後側邊134,該等突出部113於該等側部11摺疊時係與第三連接部C3連接。如圖1所示,左側之突出部113的左側部份的剖面線係連接於底部13左側之第三連接部C3,而右側之突出部113的右側部份的剖面線係亦連接於底部13右側之第三連接部C3。其中,可藉由黏合、釘合、卡合、壓合或其它方式,使該等突出部113分別與該等第三連接部C3連接。於此,係以黏合為例。
此外,請參照圖1及圖3所示,其中,圖3為側部11之突出部113之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圖。其中,該等側部11更可具有二第二耳部114,該等第二耳部114係分別鄰設於該等突出部113,而該等第二耳部114於該等側部11摺疊而成時係蓋合於該等突出部113之側邊。特別說明的是,為了清楚說明,圖3之第二耳部114係以虛線表示。另外,圖2A至圖2C並未顯示第二耳部114。
雙層緩衝箱體1更可包括一後側部14及一頂部15。後側部14係與後側邊134連接。其中,後側部14係藉由一第三轉折部T3與後側邊134連接。另外,如圖2B及圖3所示,後側部14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三耳部141,第三耳部141摺疊而成時係具有第三內板1411與第三外板1412,且第三內板1411與第三外板1412於後側部14摺疊而成時係容置或插入於第一緩衝空間S內。
頂部15係與後側部14連接,頂部15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11、前側部12及後側部14。另外,如圖2B至圖2D所示,雙層緩衝箱體1摺疊而成時,頂部15與底部13係相對而設。另外,頂部15係可具有複數第四耳部151,當雙層緩衝箱體1摺疊而成而使頂部15蓋合於該等側部11及前側部12時,該等第四耳部151係對應卡合於該等側部11及前側部12。在本實施例中,係以四只第四耳部151為例,當然,使用者也可依其需求設置多於4只或少於4只的第四耳部151,只要頂部15蓋合時可使頂部15連接於側部11及前側部12而成為一四方體之箱體即可。另外,也可使用卡合以外的其它連接方式,例如黏合或以膠帶貼合,使頂部15蓋合並連接於側部11及前側部12。
此外,請參照圖2C之圓圈所示,當雙層緩衝箱體1摺疊而成時,其內層與外層係分別具有8個支撐點。因此,雙層緩衝箱體1之內、外層共可具有16個支撐點。此16個支撐點可使雙層緩衝箱體1本體具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故可減少緩衝材料的用量,甚至可不必使用緩衝材料就可保護其內部物件免於搬運時的損傷。
請再次參照圖2A至圖2D所示,以說明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1的組裝過程。
如圖2A所示,首先,將兩側之側部11延著虛線分別摺疊,使其內板111及外板112站立而使得內板111及外板112之間分別形成第一緩衝空間S。其中,係將該等側部11之第一內板111,如圖2A左側之側部11的第一內板111之左側剖面線及右側之側部11的第一內板111之右側剖面線,分別黏合於對應之該等第一連接部C1。因此,側部11係可分別具有摺疊而成之第一內板111及第一外板112而形成雙層緩衝箱體1之兩側壁。
再者,側部11之該等突出部113於該等側部11摺疊時亦站立,並使其分別黏合於第三連接部C3。此時,將該等第二耳部114(圖2A未顯示)蓋合於該等突出部113之側邊。
接著,如圖2B所示,前側部12係壓合於第二連接部C2而與第二連接部C2連接,其中,前側部12係已摺疊但其第二內板121及第二外板122並未站立,而前側部12相對兩側分別具有的第一耳部123係可分別插入於該等側部11所形成的第一緩衝空間S內。另外,第三耳部141摺疊後,將後側部14摺疊,就可使該等第三耳部141形成之第三內板1411與第三外板1412插入第一緩衝空間S內,如圖3所示。
接著,如圖2C所示,使已摺疊之前側部12站立,以形成第二內板121、第二外板122及之間的第二緩衝空間(圖未顯示),而前側部12相對兩側分別具有的第一耳部123分別插入於該等側部11所形成的第一緩衝空間S內。
再如圖2D所示,蓋合頂部15,並使頂部15之該等第四耳部151對應卡合於該等側部11及前側部12的卡槽內。
特別說明的是,上述之組裝步驟只是組裝的一種順序,使用者當然也可使用另一組裝順序,以組立雙層緩衝箱體1。例如於圖2B中可先使已摺疊之前側部12站立,以形成第二內板121及第二外板122後,再於圖2C中摺疊第三耳部141及後側部14等等。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之底部具有相對的二側邊及分別連接兩側邊的一前側邊,該等側部係分別具有一第一內板及一第一外板,該等側部由分別連接於該等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第一內板及第一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一緩衝空間,而前側部係具有一第二內板及一第二外板,前側部由連接於前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且第二內板及第二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二緩衝空間。藉此,當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該等側部及前側部分別具有摺疊而成之內板及外板,此設計可使箱體本身具有抗震動及抗撞擊的緩衝特性,故可減少緩衝材料的用量,甚至不必使用緩衝材料就可達到保護其內部物件的目的。另外,本發明之雙層緩衝箱體欲取出內裝的物件時,也可很容易地將物件自雙層緩衝箱體取出。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括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雙層緩衝箱體
11...側部
111、121、1411...內板
112、122、1412...外板
113...突出部
12...前側部
123、114、141、151...耳部
13...底部
131、133...側邊
132...前側邊
134...後側邊
14...後側部
15...頂部
C1、C2、C3...連接部
O...貫穿孔
S...第一緩衝空間
T1、T2、T3...轉折部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雙層緩衝箱體的展開示意圖;
圖2A至圖2D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雙層緩衝箱體的組合過程示意圖;以及
圖3為側部之突出部之另一角度的放大示意圖。
1...雙層緩衝箱體
11...側部
111、121、1411...內板
112、122、1412...外板
113...突出部
12...前側部
123、114、141、151...耳部
13...底部
131、133...側邊
132...前側邊
134...後側邊
14...後側部
15...頂部
C1、C2、C3...連接部
O...貫穿孔
T1、T2、T3...轉折部

Claims (12)

  1. 一種雙層緩衝箱體,包括:一底部,係具有相對的二側邊及分別連接該兩側邊的一前側邊;二側部,係分別具有一第一內板及一第一外板,該等側部由分別連接於該等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該第一內板及該第一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一緩衝空間;以及一前側部,係具有一第二內板及一第二外板,該前側部由連接於該前側邊的一體成型板體摺疊而成,該第二內板及該第二外板之間間隔一第二緩衝空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底部更具有連接該等側邊的一後側邊,該後側邊相對於該前側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底部更具有鄰設於該等側邊之二第一連接部,該等側部摺疊而成時,該等側部係分別與該等第一連接部連接。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底部更具有鄰設於該前側邊的一第二連接部,該前側部摺疊而成時,該前側部係與該第二連接部連接。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前側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一耳部,該第一耳部於該前側部摺疊而成時係容置於該第一緩衝空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等側部更分別具有二突出部,該等突出部係相對而設,該底部更具有二第三連接部鄰設於該底部之該後側邊,該等突出部於該等側部摺疊時係與該等第三連接部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等側部更具有二第二耳部分別鄰設於該等突出部,該等第二耳部於該等側部摺疊而成時係蓋合於該等突出部之側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更包括:一後側部,係與該後側邊連接,該後側部的相對兩側分別具有一第三耳部,該第三耳部於該後側部摺疊而成時係容置於該第一緩衝空間。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更包括:一頂部,係與該後側部連接,其中,該底部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及該前側部,該頂部之面積係大於該等側部、該前側部及該後側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該頂部與該底部係相對而設。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其中該頂部更具有複數第四耳部,當該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該等第四耳部分別對應卡合於該等側部及該前側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雙層緩衝箱體,該雙層緩衝箱體摺疊而成時,其內層與外層係分別具有8個支撐點。
TW100108389A 2011-03-11 2011-03-11 雙層緩衝箱體 TWI406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8389A TWI406793B (zh) 2011-03-11 2011-03-11 雙層緩衝箱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8389A TWI406793B (zh) 2011-03-11 2011-03-11 雙層緩衝箱體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6932A TW201236932A (en) 2012-09-16
TWI406793B true TWI406793B (zh) 2013-09-01

Family

ID=47223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8389A TWI406793B (zh) 2011-03-11 2011-03-11 雙層緩衝箱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6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398B (zh) * 2012-11-27 2015-02-25 山东力诺光伏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太阳能电池包装装置
TWI560118B (en) * 2014-10-28 2016-12-01 Fih Hong Kong Ltd Packaging box
CN105416752A (zh) * 2015-12-23 2016-03-23 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 精装书型包装盒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8039B1 (en) * 2000-04-25 2001-07-3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acking buffer assembly
CN2647755Y (zh) * 2003-09-30 2004-10-13 勾宁 一体式缓冲包装纸箱
TWM390298U (en) * 2010-04-23 2010-10-11 Jin-Li Yang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for housing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68039B1 (en) * 2000-04-25 2001-07-3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Packing buffer assembly
CN2647755Y (zh) * 2003-09-30 2004-10-13 勾宁 一体式缓冲包装纸箱
TWM390298U (en) * 2010-04-23 2010-10-11 Jin-Li Yang Co Ltd Improved structure for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36932A (en) 201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7467B2 (en) Sliding protective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product
TWI406793B (zh) 雙層緩衝箱體
CN102673856A (zh) 双层缓冲箱体
JP2015063325A (ja) トレイ型の包装箱
KR101252519B1 (ko) 내충격성 보강부가 형성된 포장용 상자
TWI624410B (zh) 包裝盒
TWM570297U (zh) 面板搬送容器
CN109808987B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的快递包装盒
TWI432367B (zh) 緩衝包裝盒
TWI415773B (zh) 緩衝結構
TW200821227A (en) Fully flattenable buffering member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JP6188646B2 (ja) 収容部材
JP3131973U (ja) 折りたたみ箱
US20150108126A1 (en) Packing structure
TWM518675U (zh) 緩衝包裝結構與包裝組件
TWI540085B (zh) Can be dismantled in the box
JP2008213887A (ja) 梱包構造
TWM497153U (zh) 盒體的內裝盤結構
TWM627574U (zh) 包裝盒內襯結構及包裝盒
TWM559296U (zh) 包裝盒
TWI236449B (en) Buffer packing structure
TWM499391U (zh) 包裝盒
TWI547424B (zh) 盒體結構
TWI592344B (zh) 包裝盒
TWI303620B (en) Packaging box and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