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4455B -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4455B
TWI394455B TW098102970A TW98102970A TWI394455B TW I394455 B TWI394455 B TW I394455B TW 098102970 A TW098102970 A TW 098102970A TW 98102970 A TW98102970 A TW 98102970A TW I394455 B TWI394455 B TW I39445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sub
joint portion
upper cover
joi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2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9464A (en
Inventor
Yung Chun Su
Original Assignee
Qis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sda Corp filed Critical Qisda Corp
Priority to TW0981029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4455B/zh
Priority to US12/692,022 priority patent/US20100187376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029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9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4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445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6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 F16M11/10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allowing pivoting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4Balancing means
    • F16M2200/041Balancing means for balancing rotational movement of the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2200/00Details of stands or supports
    • F16M2200/08Foot or support b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升降支撐結構以及使用該可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包含塑料外殼之可升降支撐結構以及使用該可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平面顯示器包含使用於顯示影像之一平面顯示面板及用於支撐液晶顯示面板及調整液晶顯示面板高度之一升降支撐結構。圖1所示為習知升降支撐結構10之示意圖,其中習知升降支撐結構之兩端包含底座11及用於連接平面顯示面板之連接部12。此外,習知升降支撐結構進一步包含一連桿結構件16,其中連桿結構件16包含一第一結構件13以及第二結構件14。第一結構件13及第二結構件14之兩端係分別接合於底座11及連接部12並同時形成一四連桿絞鏈結構,以將連接部12以直上直下方式做移動。然而,上述連桿結構件16之材料係為金屬材質,因此連桿結構件16雖然具有足夠之強度但亦具有了較高之原料成本。此外,具有金屬材質之連桿結構件16原為鐵片,因此在成為圖1所示之結構之前需要經過如沖壓或彎折等製程;連桿結構件16之製造成本也因上述等多種製程而具有較高之製造成本並進一步提高了平面顯示器之整體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一目的係為提供一種升降支撐結構,用於支撐一顯示面板並以垂直方式作一直線之升降移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為提供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具有較精簡之製程及較低之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為提供一種包含上述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具有較精簡之構造及較低之製造成本。
本發明之升降支撐結構包含一連接件、一底座以及一支撐件,其中支撐件之兩端係分別接合於連接件及底座並進一步包含上蓋及下蓋。如液晶顯示面板等平面顯示面板接合於連接件,而底座係用於將升降支撐結構設置於如桌面等平面或固定於一處。
上蓋及下蓋分別以塑性材料所製成,其中塑性材料包含延伸率大於5%之材質如聚氯乙烯或其他合適之材質。在本實施例中,上蓋及下蓋係以射出成型方式製造,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上蓋及下蓋亦可使用其他合適之模具方法製造而成。
本發明之上蓋及下蓋之邊緣分別設有上蓋彎折部及下蓋彎折部,其中一半開放空間係由上蓋彎折部及下蓋彎折部包覆以形成於上蓋於下蓋之間。上蓋及下蓋之內面分別設置有第一肋條及第二肋條,分別用於強化上蓋及下蓋之結構強度以對應外界所可能施加之應力。此外,上蓋及下蓋之內面另包含第一補強肋和第二補強肋;分別以垂直方式接合於第一肋條及第二肋條,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補強肋之二端亦可同時接合於第一肋條以及上蓋彎折部。同樣地,第二補強肋之二端亦可同時接合於第二肋條以及下蓋彎折部。
在不同實施例中,升降支撐結構包含第一主蓋以及第二主蓋,其中第一主蓋另包含第一子蓋以及第二子蓋。第二主蓋包含第三子蓋及第四子蓋。第一子蓋及第二子蓋間夾一第一間隔並互相對稱,以接此節省第一主蓋所使用之塑性材料並節省升降支撐結構之整體製造成本。同樣地,第三子蓋及第四子蓋係以分件方式製成以節省升降支撐結構之整體製造成本。
本發明係提供一升降支撐結構以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升降支撐結構係用於供支撐一物體作一直線移動。在以下說明書所提到的部分中,升降支撐結構係用於支撐一液晶顯示面板,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升降支撐結構亦可用於支撐其他如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顯示面板等其他合適之平面顯示面板。
圖2a及圖2b所示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100之側面圖及示意圖。如圖2a及圖2b所示,升降支撐結構包含連接件200、底座300以及支撐件400,其中支撐件400進一步包含上蓋410以及下蓋420;其中上蓋410及下蓋420係互相蓋合並形成一空間於二者之間,供容納其他必要元件。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200包含一連接部210,其中一液晶顯示面板或一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係設置於連接部210上。底座300包含一底座設置端310,較佳係固定於如桌面等平面上以將升降支撐結構100本體固定於該平面上,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底座設置端310可根據設計上的需要改變其面積或厚度,以供升降支撐結構100以放置方式設置於該平面之上。
連接件200及底座300另包含一連接件接合部220以及一底座接合部320。上蓋410及下蓋420之內面設有複數接合孔,分別樞接於連接件接合部220之不同部位以及底座接合部320不同部位。上蓋410包含一第一接合部416以及一第二接合部417,分別設置於上蓋410內面相對之二端。下蓋420包含一第三接合部426以及第四接合部427,分別設置於下蓋420內面相對之二端。在本實施例中,連接件接合部220分別樞接於第二接合部417以及第四接合部427,而底座接合部320分別樞接於第一接合部416以及第三接合部426。換言之,圖2a所示之上蓋410以及下蓋420形成一四連桿絞鏈結構;也因此上蓋410及下蓋420可根據連接件200或底座300之移動而以實質上相互平行之方式進行相對方向之移動。因此,如底座300係固定於一桌面時,連接件200可根據外力的施加以及支撐件400之連動進而做出一直線之移動。
此外,在圖2a及圖2b所示之實施例中,支撐件400之上蓋410及下蓋420係以塑性材料所製,其中塑性材料包含延伸率大於5%之材質如聚氯乙烯或其他合適之材質。在本實施例中,上蓋及下蓋係以射出成型方式製造,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上蓋及下蓋亦可使用其他合適之模具方法製造而成。
圖3所示為本發明顯示裝置110之側視圖,其中顯示裝置110包含一顯示面板800以及一升降支撐結構100。此外,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800係為一液晶顯示面板,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顯示面板800亦可包含如有機發光二極體等合適之平面顯示面板。除此之外,圖3所示之升降支撐結構100實質上相同於圖2a及圖2b所示之升降支撐結構,因此在此不加贅述。
圖4a及圖4b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100之上視圖及側視圖,其中上蓋並未繪示於圖4a及圖4b中。如圖4a及圖4b所示,連接件接合部220包含第一軸件組221,其中上蓋及下蓋420分別係接合於第一軸件組221之不同部位。第一軸件組221包含第一轉盤221a以及第一中心臂221b,其中第一轉盤221a之不同部位分別係接合於上蓋及下蓋420並以第一中心臂221b為中心做轉動。第一轉盤221a另包含二個第一軸件孔221c,供一軸件(其中軸件將於之後詳述)同時穿越上蓋內面之第二接合部417、下蓋內面之第四接合部427(請同時參閱圖2a)及第一軸件孔221c並同時將連接件接合部220連接於上蓋以及下蓋420。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軸件孔221c係設置於第一中心臂221b相對之兩側,但不限於此。第一中心臂221b之一端係接合於第一轉盤221a,而第一中心臂221b之另一端係夾設於上蓋以及下蓋420之間。此外,由於第一轉盤221a係接合於連接件接合部220,因此第一中心臂221b將被第一轉盤221a所帶動而轉動。
在圖4a及圖4b所示之實施例中,支撐件400另包含一彈性元件430設置於上蓋及下蓋420之間,其中本實施例之彈性元件430係為一彈簧,係設置於上蓋及下蓋420間之空間中,其中彈性元件430之二端係分別接合於上蓋及下蓋420之內面,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彈性元件430亦可包含具有其他形狀之彈性元件430亦可設置於支撐件之其他位置。其中彈性元件430係用於控制上蓋及下蓋420相對於對方之移動並藉此間接控制連接件200之移動速率及範圍。
同樣地,在圖4a及圖4b所示之實施例中,底座接合部320包含第二軸件組321,分別與第一軸件組221同時接合於上蓋(未繪示)及下蓋420相對之兩端。如圖4a及圖4b所示,上蓋及下蓋420可於結合同時包覆第一軸件組221及第二軸件組321,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上蓋及下蓋420亦可經由設計而共同包覆至少部分之底座接合部320及至少部分之連接件接合部220。第二軸件組321係使用於將底座接合部320樞接於上蓋以及下蓋420,且包含一第二轉盤321a及第二中心臂321b。同樣地,第二轉盤321a包含二個第二軸件孔321c,供一軸件(未繪示)同時穿越第二軸件孔321c、上蓋410內面之第一接合部416及下蓋420內面之第三接合部426(請同時參閱圖2a),以將底座接合部320結合於上蓋以及下蓋420。此外,第二軸件組321所包含元件以及構造實質上相同於第一軸件組221,因此在此不加贅述。
在圖4a及圖4b所示之實施例中,連接件接合部220之第一軸件組221之不同部分係分別接合於上蓋及下蓋420之一端;而底座接合部320之第二軸件組321之不同部分係分別接合於上蓋及下蓋420之另一端。換言之,上蓋之相對二端及下蓋420之相對二端藉由樞接於連接件接合部220及底座接合部320以形成一閉圈(Closed Loop)或四連桿結構;也因此,在連接件接合部220及底座接合部320分別接合於上蓋及下蓋420之後,上蓋之兩端及下蓋420之兩端可藉由外力施加而做出相對方向之往復移動。連接件200或底座300亦可藉由外力施加而帶動上蓋及下蓋420做出相對方向之往復移動。
圖5所示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蓋410內面之示意圖,其中上蓋410包含一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1及一上蓋底座設置槽412分別位於上蓋410相對之兩端,其中如圖3所示連接件接合部220及底座接合部320係至少部分設置於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1及上蓋底座設置槽412。在本實施例中,上蓋410包含一第一內面419、一上蓋彎折部413以及第一肋條414;其中上蓋彎折部413係形成於上蓋410之邊緣,而第一肋條414係用於強化上蓋410之結構強度以對應外界所可能施加於上蓋410之應力。第一肋條414係設置於第一內面419並由靠近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1之一端延伸至靠近上蓋底座設置槽412之一端。此外,本實施例之上蓋410另包含複數第一補強肋415,形成於第一內面419並以強化上蓋410之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補強肋415係形成於連接於第一肋條414並以垂直於第一肋條414之方向自第一肋條414延伸而出,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補強肋415亦可設置於上蓋410內面之其他合適位置。本實施例之第一補強肋415係設置於二條第一肋條414之間之上蓋410內面,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補強肋415之兩端亦可同時接合於第一肋條414及上蓋彎折部413。
如圖5所示,上蓋410另包含一第一接合部416及一第二接合部417,供一軸件(未繪示)穿越如圖4a所示連接件接合部220之第一軸件組221及第一接合部416以將上蓋410接合於連接件200。同樣地,軸件穿越如圖4a所示底座接合部320之第二軸件組321及第二接合部417以將上蓋410接合於底座300。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接合部416及第二接合部417係分別形成於第一肋條414之兩端,且第一接合部416及第二接合部417係分別設置於上蓋底座設置槽411及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2相對之兩側,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接合部416及第二接合部417亦可設置於上蓋彎折部413位於上蓋底座設置槽411及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2相對兩側之內面或其他合適之位置。如圖5所示,上蓋410另包含一第一卡勾418設置於第一內面419,供勾合於如圖4b所示之彈性元件430之一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卡勾418係位於上蓋410內面靠近上蓋底座設置槽412之位置,但不限於此。此外,如圖5所示,第一肋條414及第一補強肋415係以實質上垂直於第一內面419之方向延伸而出。因此第一接合部416及第二接合部417亦可被視為以一體成型之方式突出形成於上蓋410之第一內面419之外。
圖6所示為圖2a所示下蓋420之示意圖,其中下蓋420包含一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1以及一下蓋底座設置槽422分別位於下蓋420相對之兩端。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1係與圖5所示之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1共同容納至少部分之連接件接合部220,而下蓋底座設置槽422係與圖5所示之上蓋底座設置槽共同容納至少部分之底座接合部320。此外,下蓋420包含一第二內面429、一下蓋彎折部423以及第二肋條424;其中下蓋彎折部423係形成於下蓋420之邊緣。換言之,上蓋彎折部413及下蓋彎折部423係互相對應以形成一容納空間於上蓋410及下蓋420之間,並同時將連接件接合部220及底座接合部320之一端包覆。而第二肋條424係設置於第二內面429,用於強化下蓋420之結構並對應外界所可能施加於下蓋420之應力。本實施例之第二肋條424係設置於下蓋420之內面並自靠近下蓋底座設置槽422之位置以直線方式延伸至下蓋420靠近下蓋底座設置槽421之一端。此外,下蓋420另包含複數第二補強肋425設置於下蓋420之內面並接合於第二肋條424,其中第二補強肋425實質上係垂直於第二肋條424。此外,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二補強肋425之兩端係分別接合於第二肋條424以及下蓋彎折部423。
如圖6所示,下蓋420進一步包含第三接合部426以及第四接合部427,其中軸件分別穿過第三接合部426以及第四接合部427以將下蓋420之二端分別接合於底座接合部之第二軸件組321以及連接件接合部之第一軸件組221。本實施例之第三接合部426以及第四接合部427係分別設置於第二肋條424之兩端,且第三接合部426及第四接合部427係分別設置於下蓋底座設置槽421及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2相對之兩側,但不限於此。此外,如圖6所示,第一肋條424及第一補強肋425係以實質上垂直於第二內面429之方向延伸而出。因此第三接合部426及第四接合部427亦可被視為以一體成型之方式突出形成於下蓋420之第二內面429之外。
在圖6所示之實施例中,下蓋420另包含一第二卡勾428設置於下蓋420之內面,供勾合於如圖4a中所示之彈性元件430之一端。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卡勾428係位於下蓋420內面靠近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1之位置,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二卡勾428亦可選擇性設置於上蓋410內面靠近下蓋420之底座設置槽422之位置。此外,彈性元件430之兩端須分別勾合於圖5所示第一卡勾418以及第二卡勾428,因此第一卡勾418及第二卡勾428係分別設置於上蓋410內面靠近上蓋底座設置槽412之位置以及下蓋420內面靠近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1之位置。
此外,在圖5及圖6所示之實施例中,如圖4a所示連接件接合部220在接合於上蓋410及下蓋420後分別暴露於上蓋連接件設置槽411於下蓋連接件設置槽421之外,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上蓋彎折部413及下蓋彎折部423亦可經由設計而至少部分包覆連接件接合部220。同樣地,在不同實施例中,上蓋彎折部413及下蓋彎折部423亦可經由設計而至少部分包覆底座連接部320。此外,至少部分底座接合部及至少部分連接件接合部係設置於上蓋410及下蓋420所結合並包覆之空間中。
圖7係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中之細部剖面圖,其中一第一軸件係用於將第一接合部416接合於底座接合部之第二軸件孔321c。第一軸件包含第一磨擦片910、第二摩擦片920、第一螺件930、第二螺件940以及一彈片950。如圖7所示,第一軸件以可轉動方式將上蓋之第一接合部416連接於底座接合部320之第二軸件孔321c。第二螺件940穿越第一接合部416以及第二軸件孔321c以接合於第一螺件930;其中第一螺件930及第二螺件940同時將第一摩擦片910、第二摩擦片920及彈片950以可轉動方式接合於圖5所示第一肋條414之第二接合部417以及圖2a所示第二轉盤321a之第二軸件孔321c。第一摩擦片910以及第二摩擦片920係用於提供第一軸件摩擦力以控制第一軸件轉動之速率。彈片950係用於提供一正向力以控制第一軸件與第一肋條414以及第二轉盤321a之間接合的力量。同樣地,第一軸件亦用於將圖5所示上蓋之第一接合部接合於圖4b所示連接件接合部之第一軸件組。
圖8a、圖8b及圖9所示分別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100另一變化實施例之上視圖、背面圖及示意圖,其中升降支撐結構100包含第一主蓋500以及第二主蓋600,其中第一主蓋500進一步包含第一子蓋510及第二子蓋520而第二主蓋600進一步包含第三子蓋610以及第四子蓋620。如圖8a所示,本實施例之連接件200實質上係相同於圖2a所示之連接件200,因此在此不加贅述。第一子蓋510之兩端分別係接合於底座接合部320之一端以及連接件接合部220之一端。第二子蓋520之兩端分別係接合於底座接合部320相對之另一端以及連接件接合部220相對之另一端,其中第一子蓋510及第二子蓋520間夾一第一間隔700。如圖8b所示,第三子蓋610之兩端分別係接合於底座接合部320之一端以及連接件接合部220之一端。第三子蓋610之兩端分別係接合於底座接合部320之一端以及連接件接合部220之一端。第四子蓋620之兩端分別係接合於底座接合部320相對之另一端以及連接件接合部220相對之另一端。在圖8b所示之實施例中,其中第三子蓋及第四子蓋間夾一第二間隔710。
在圖8a及圖8b所示之實施例中,第一主蓋500及第二主蓋600之間具有空間,以供容納如彈簧等彈性元件或其他不同元件。此外,第一主蓋500及第二主蓋600係以塑性材料所製成,其中上述塑性材料包含延伸率大於5%之材質如聚氯乙烯或其他合適之材質。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蓋500及第二主蓋600係以射出成型方式製造,但不限於此;在不同實施例中,第一主蓋500及第二主蓋600亦可使用其他合適之模具方法製造而成。此外由於第一主蓋500係分為第一子蓋510及第二子蓋520且兩子蓋係以分件方式形成;此結構將節省第一主蓋500所使用之塑性材料並節省升降支撐結構之整體製造成本。同樣地,第二主蓋600亦包含以分件方式所製成之第三子蓋610及第四子蓋620以節省第二主蓋600所使用之塑性材料並節省升降支撐結構之整體製造成本。
圖10所示為圖8a所示第一子蓋510及第二子蓋520之示意圖,而圖11所示為圖8b所示第三子蓋610及第四子蓋620示意圖。如圖10及圖11所示,第一子蓋510實質上係對稱於第二子蓋520且第三子蓋610亦對稱於第四子蓋620。本實施例之第一子蓋510和第二子蓋520之內面分別包含第一肋條414、第一補強肋415以及第一卡勾418。第三子蓋610以及第四子蓋620之內面分別包含第二肋條424、第二補強肋425以及第二卡勾428。本實施例之第一主蓋500及第二主蓋600之構造及所包含之元件實質上相同於圖2a所示之上蓋以及下蓋,因此在此不加贅述。此外,如圖10所示,第一肋條414及第一補強肋415係實質上垂直於第一子蓋510及第二子蓋520之內面。同樣地,第二肋條424及第二補強肋425係實質上垂直於第三子蓋610及第四子蓋620之內面。
雖然前述的描述及圖示已揭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必須瞭解到各種增添、許多修改和取代可能使用於本發明較佳實施例,而不會脫離如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的本發明原理之精神及範圍。熟悉該技藝者將可體會本發明可能使用於很多形式、結構、佈置、比例、材料、元件和組件的修改。因此,本文於此所揭示的實施例於所有觀點,應被視為用以說明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應由後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並涵蓋其合法均等物,並不限於先前的描述。
100...升降支撐結構
110...顯示裝置
200...連接件
210...連接部
220...連接件接合部
221...第一軸件組
221a...第一轉盤
221b...第一中心臂
221c...第一軸件孔
300...底座
310...底座設置端
320...底座接合部
321...第二軸件組
321a...第二轉盤
321b...第二中心臂
321c...第二軸件孔
400...支撐件
410...上蓋
411...上蓋連接件設置槽
412...上蓋底座設置槽
413...上蓋彎折部
414...第一肋條
415...第一補強肋
416,716...第一接合部
417,717...第二接合部
418...第一卡勾
419...第一內面
420...下蓋
421...下蓋連接件設置槽
422...下蓋連接件設置槽
423...下蓋彎折部
424...第二肋條
425...第二補強肋
426,718...第三接合部
427,719...第四接合部
428...第二卡勾
429...第二內面
430...彈性元件
500...第一主蓋
510...第一子蓋
520...第二子蓋
600...第二主蓋
610...第三子蓋
620...第四子蓋
700...第一間隔
710...第二間隔
720...第五接合部
721...第六接合部
722...第七接合部
723...第八接合部
800...顯示面板
910...第一磨擦片
920...第二磨擦片
930...第一螺件
940...第二螺件
950...彈片
圖1所示為習知升降支撐結構;
圖2a及圖2b所示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100之側面圖及示意圖;
圖3所示為本發明顯示裝置之側視圖;
圖4a及圖4b所示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之側視圖及上視圖,其中上蓋係分離於下蓋;
圖5所示為本發明上蓋之示意圖;
圖6所示為本發明下蓋之示意圖;
圖7係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之細部剖面圖;
圖8a及圖8b所示分別為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另一變化實施例之上視圖及背面圖;
圖9所示為本發明升降支撐結構另一變化實施例之示意圖;
圖10所示為圖8a及圖8b所示第一子蓋及第二子蓋之示意圖;以及
圖11所示為圖8a及圖8b所示第三子蓋及第四子蓋示意圖。
100‧‧‧升降支撐結構
410‧‧‧上蓋
200‧‧‧連接件
416‧‧‧第一接合部
210‧‧‧連接部
417‧‧‧第二接合部
220‧‧‧連接件接合部
410‧‧‧上蓋
300‧‧‧底座
420‧‧‧下蓋
310‧‧‧底座設置端
426‧‧‧第三接合部
320‧‧‧底座接合部
427‧‧‧第四接合部
400‧‧‧支撐件

Claims (13)

  1.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包含:一連接件,包含一連接件接合部;一底座,包含一底座接合部;以及一支撐件,包含:一上蓋,包含一第一接合部以及一第二接合部,其中該第一接合部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該第二接合部樞接於該連接件接合部;以及一下蓋,包含一第三接合部以及一第四接合部,其中該第三接合部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該第四接合部樞接於該連接件接合部;其中,該上蓋及下蓋互相蓋合並形成一容納空間於二者之間,該第一接合部、該第二接合部、該第三接合部及該第四接合部分別一體成形地形成於該上蓋及該下蓋的內面而突出於該容納空間中,且該上蓋及該下蓋互相蓋合並形成該支撐件之殼體。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支撐件之材質係為一塑性材料。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上蓋更包含一上蓋彎折部,設置於該上蓋之邊緣且向該下蓋延伸;該下蓋更包含一下蓋彎折部,設置於該下蓋之邊緣且向該上蓋延伸;該上蓋彎折部與該下蓋彎折部用以形成該容納空間。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至少部分之該底座接合部及至少部分之該連接件接合部延伸入該容置空間,並被該上蓋及下蓋共同包覆。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底座接合部具有一第一軸件組,該連接件接合部具有一第二軸件組,供分別以可動方式接合於該上蓋及該下蓋;該上蓋及該下蓋係共同包覆該第一軸件組及該第二軸件組。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接合部、該第二接合部、該第三接合部及該第四接合部係分別為一孔洞,該底座接合部具有一第一軸件組,該連接件接合部具有一第二軸件組,該第一軸件組與該第二軸件組係穿設於該些孔洞。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一端連接於該上蓋,另一端連接於該下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上蓋具有一第一內面及一第一肋條,該第一肋條自該第一內面向該下蓋的方向凸出;該下蓋具有一第二內面及一第二肋條,該第二肋條自該第二內面向該上蓋的方向凸出;該上蓋之該第一接合部設置於該第一肋條之一端,該上蓋之該第二接合部設置於該第一肋條之另一端。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更包含一彈性元件,其中該上蓋更包含一第一卡勾,其設置於該上蓋之該第一內面,該下蓋更包含一第二卡勾,其設置於該下蓋之該第二內面;該彈性元件之兩端係分別勾接於該第一卡勾及該第二卡勾。
  10. 如請求項9所示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第一肋條係自該第一接合部向該第二接合部之方向延伸;該第二肋條係自該第三接合部向該第四接合部之方向延伸。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上蓋及該下蓋進一步 分別另具有第一補強肋及複數第二補強肋;該第一補強肋係自該第一內面向該下蓋之方向凸出,該第二補強肋係自該第二內面向該上蓋之方向凸出;該第一補強肋之延伸方向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一肋條之延伸方向,該第二補強肋之延伸方向係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二肋條之延伸方向。
  12.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包含:一連接件,包含一連接件接合部;一底座,包含一底座接合部;以及一支撐件,包含:一第一主蓋,包含:一第一子蓋,包含一第一接合部及一第二接合部,分別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及該連接件接合部;以及一第二子蓋,包含一第三接合部及一第四接合部,分別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及該連接件接合部;以及一第二主蓋,兩端分別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及該連接件接合部,包含:一第三子蓋,包含一第五接合部及一第六接合部,分別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及該連接件接合部;以及一第四子蓋,包含一第七接合部及一第八接合部,分別樞接於該底座接合部及該連接件接合部;其中該第一子蓋、該第二子蓋、該第三子蓋及該第四子蓋互相蓋合並形成一穿透空間於四者之間,該第一子蓋及該第二子蓋之間夾一第一間隔,該第一接合部、該第二接合部、該第三接合部及該第四接合部分別一體成形地形成於該第一子蓋及該第二 子蓋的內面而突出於該穿透空間中,該第三子蓋及該第四子蓋之間夾一第二間隔,該第五接合部、該第六接合部、第七接合部及該第八接合部分別一體成形地形成於該第三子蓋及該第四子蓋的內面而突出於該穿透空間中,且該第一子蓋及該第二子蓋與該第三子蓋及該第四子蓋互相蓋合並形成該支撐件之殼體。
  13.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以及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12中任一項所述之升降支撐結構,其中該顯示面板係接合於該連接件。
TW098102970A 2009-01-23 2009-01-23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TWI394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2970A TWI394455B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US12/692,022 US20100187376A1 (en) 2009-01-23 2010-01-22 Adjustable apparatus and th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adjustable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2970A TWI394455B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464A TW201029464A (en) 2010-08-01
TWI394455B true TWI394455B (zh) 2013-04-21

Family

ID=42353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2970A TWI394455B (zh) 2009-01-23 2009-01-23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187376A1 (zh)
TW (1) TWI3944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223A (zh) * 2018-08-08 2020-02-21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悬臂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5201B (zh) * 2011-02-18 2012-11-28 北方工业大学 远程炭块测高装置
CN103065426B (zh) * 2012-11-26 2016-03-09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具有防夹手预警功能的显示器
TWI524024B (zh) * 2014-03-05 2016-03-0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18984A1 (en) * 2002-09-27 2004-06-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050145762A1 (en) * 2000-11-28 2005-07-07 Constant Force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orce and torque
US20060032998A1 (en) * 2004-08-13 2006-02-16 Dean Depay Thin computer monitor support apparatus
US20070102600A1 (en) * 2003-12-18 2007-05-10 Murakami Corporation Display eleva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US20070262209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Benq Corporati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61753B2 (en) * 2003-10-24 2006-06-1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mputer monitor base with height adjustment
JP4525513B2 (ja) * 2005-07-27 2010-08-1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表皮一体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1452747B (zh) * 2007-12-07 2012-11-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升降支撑架及其四连杆机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45762A1 (en) * 2000-11-28 2005-07-07 Constant Force Technology,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force and torque
US20040118984A1 (en) * 2002-09-27 2004-06-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US20070102600A1 (en) * 2003-12-18 2007-05-10 Murakami Corporation Display elevation adjusting apparatus
US20060032998A1 (en) * 2004-08-13 2006-02-16 Dean Depay Thin computer monitor support apparatus
US20070262209A1 (en) * 2006-05-15 2007-11-15 Benq Corporation Support structure for display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22223A (zh) * 2018-08-08 2020-02-21 青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悬臂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9464A (en) 2010-08-01
US20100187376A1 (en) 2010-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4455B (zh) 一種升降支撐結構及包含該升降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US8437148B2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anel position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353594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078237B2 (en) Backplane structure and curved display device
US20120236228A1 (en) Back 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thereof
CN1911136A (zh) 组装式组合架结构
WO2019056719A1 (zh) 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US8226434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amp socket thereof
EP2256539A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7544171A (zh) 显示装置
CN212981687U (zh) 带双取料机构的机械手
CN101893158A (zh) 立柱、电视机底座以及平板电视机
TWI394454B (zh) 一種顯示器支撐結構、顯示器支撐結構之製造方法以及包含該顯示器支撐結構之顯示裝置
US8162527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th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0739165U (zh) 一种用于轴承密封圈自动装配的设备
US846637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CN209803553U (zh) 一种抗光硬屏
CN110462717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208409681U (zh) 框体快速定位装置
JPH03107889A (ja) 平板形電気部品の固定装置
JP3909071B2 (ja) 棚板支持具
JP4646786B2 (ja) 天井点検口における外枠の取付構造
CN204590895U (zh) 冰箱的下铰链及具有该冰箱的下铰链的冰箱
CN201739727U (zh) 立柱以及底座
CN219027327U (zh) 定位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