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691B - Polarizing plate attach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Polarizing plate attach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691B
TWI386691B TW097125520A TW97125520A TWI386691B TW I386691 B TWI386691 B TW I386691B TW 097125520 A TW097125520 A TW 097125520A TW 97125520 A TW97125520 A TW 97125520A TW I386691 B TWI386691 B TW I3866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crystal cell
attaching device
cel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71255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48808A (en
Inventor
Kimura Shigeru
Original Assignee
Yodogawa Mede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dogawa Medec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dogawa Medec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84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4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6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Description

偏光板貼附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偏光板貼附裝置,關於即便液晶單元基板大型化,仍可抑制佔有面積擴大的偏光板貼附裝置構造。
近年正朝彩色液晶顯示器大型化發展,彩色液晶顯示器的大小主流已從32吋演變為46吋,判斷今後彩色液晶顯示器的大小會加速朝大型化發展。
首先,圖8所示係彩色液晶顯示器10截面構造的概略。該彩色液晶顯示器10係具備有:將諸如液晶、配向膜、透明電極’、及彩色濾光片等夾置中間,且由玻璃基板構成的液晶單元基板1;以及配置於該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側、與第2主表面側(CF面側、TFT面側)的偏光板2、3。
在由此種構造構成的彩色液晶顯示器之製造步驟中,必需經由TFT陣列步驟、彩色濾光片製造步驟、單元組裝步驟、及模組組裝步驟等各種步驟,其中之一便有如對液晶單元基板1施行偏光板貼附的步驟。
該偏光板貼附步驟係在液晶單元組裝步驟之後才實施的步驟。如圖9所示,在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側配置偏光板2,且為使在偏光板2其中一面上所貼附的黏著層露出,便將離型膜2a從偏光板2上剝離。然後,如圖10所示,使由安置平台2A吸附固定的偏光板2豎直(傾斜)於液晶單元基板1側,一邊將液晶單元基板1與偏光 板2利用貼附輥5饋進,一邊使偏光板2密接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CF面)上。然後,將液晶單元基板1翻面後,亦同樣的對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2主表面(TFT面)施行偏光板3貼附。
依此對液晶單元基板的偏光板貼附,便將液晶單元基板呈平面狀配置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搬送一邊將偏光板貼附於第1主表面上,然後再將液晶單元基板翻面,同樣的一邊進行搬送一邊將偏光板貼附於第2主表面上。所以,若彩色液晶顯示器大型化,則偏光板貼附裝置的佔有面積(特別係搬送方向長度)亦必然增加。但是,因為工廠的佔地有所限制,因此無法無限制的增加佔有面積。況且,亦有製造時間(製程時間)拉長的顧慮。
所以,為能達佔有面積縮小化、製程時間縮短化,就同時在液晶單元基板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上,貼附偏光板的技術,有如下述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144913號公報)所揭示的偏光板貼附裝置。在該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裝置中,揭示有在使液晶單元基板立起的狀態下,一邊進行搬送,一邊從二側同時貼附著偏光板的裝置構造。藉此,便可達佔有面積縮小化、及製程時間縮短化。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04-144913號公報
然而,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揭示的偏光板貼附裝置中, 在使偏光板立起之後,才將離型膜從偏光板上剝離,然後再移動安置平台,使偏光板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上。所以,為使偏光板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上,在執行「偏光板立起步驟」、及「從偏光板上施行離型膜剝離步驟」的期間,便必需停止液晶單元基板的搬送。該液晶單元基板的搬送停止,更會成為妨礙製程時間縮短化的肇因。
所以,本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係在於提供一種具備有能更進一步達佔有面積縮小化、及更加達製程時間縮短化之裝置構造的偏光板貼附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偏光板貼附裝置,係用來在液晶單元基板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一邊將上述液晶單元基板搬送,一邊貼附偏光板的偏光板貼附裝置;其具備有:基板立起搬送裝置、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及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而該基板立起搬送裝置係用來在使上述液晶單元基板呈立起的狀態下,使上述液晶單元基板朝既定方向進行搬送;該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係為了在使上述液晶單元基板呈立起的狀態下,將上述偏光板同時貼附於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上述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而與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第1主表面側呈相對向配置;該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係與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第2主表面呈相對向配置。
再者,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分別具有平行於上述液晶單元基板之立起搬送方 向而被配置的旋轉軸,並藉由以上述旋轉軸為中心,使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進行旋轉,而在上方側構成收取上述偏光板的偏光板收取站,並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相對向側的側邊,構成將上述偏光板貼附於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偏光板貼附站。
再者,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的另一形態,係藉由以上述旋轉軸為中心,使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旋轉,而在下方側更構成從上述偏光板表面將離型膜剝離的離型膜剝離站。
再者,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的另一形態,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係分別設有:以上述旋轉軸為中心可旋轉地被配置,並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以及在各框架構件的4側面上,分別保持著上述偏光板的偏光板安置平台;而在下面側的離型膜剝離站上,配置著從由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所保持的上述偏光板表面上,將離型膜剝離的離型膜剝離機構;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相對向的偏光板貼附站中,設置有各偏光板安置平台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搬送方向前端側,傾斜呈靠近上述液晶單元基板的狀態。
根據本發明的偏光板貼附裝置,藉由採用的構造是使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分別以平行於液晶單元基板立起搬送方向而配置的旋轉軸為中心旋轉,便可構成在上方側收取偏光板的偏光板收取站。
藉此,在對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進行偏光板交接時,首先便無需使偏光板立起。更進一步,亦無必要在使偏光板立起的狀態下,才將偏光板交接給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藉此,便無需要另外再獨立設置用來使偏光板立起的站。結果,有助於面積縮小化。
再者,因為可將偏光板在水平狀態下交接給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因而可在維持偏光板定位精度的情況下,進行交接。
更進一步,僅使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以旋轉軸為中心進行旋轉,便可在液晶單元基板相對向側的側邊,構成將偏光板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上的偏光板貼附站,因而亦可達裝置構造的簡略化。
又,由於液晶單元基板係在使短邊側呈立起狀態下被搬送,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的旋轉半徑,係依照液晶單元基板的短邊方向長度來決定。 結果,亦可達與液晶單元基板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偏光板貼附裝置寬度小型化。
又,在偏光板貼附裝置中,藉由採取在下方側更設置從偏光板表面上將離型膜剝離的離型膜剝離站之構造,便可在偏光板貼附裝置的佔有面積內配設離型膜剝離站。結果,便可抑制因另外設置用來將離型膜剝離的站而造成偏光板貼附裝置之佔有面積擴大情形。
以下,針對根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參照圖式進行說明。首先,就從上述先行技術文獻1所揭示的偏光板貼附裝置,於本發明偏光板貼附裝置的開發過程中,由本專利申請案發明者所達成的偏光板貼附裝置,如圖1~圖3所示。另外,圖1所示係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的整體構造俯視圖,圖2所示係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構造第1立體示意圖,圖3所示係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之構造第2立體示意圖。
<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
首先,參照圖1,針對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構造進行說明。該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係具有一邊在使液晶單元基板1依呈立起狀態下進行搬送,一邊在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上,分別貼附著偏光板2、3的構造。為了能將液晶單元基板1依呈立起狀態進行搬送,而設置有立起搬送線400。
<立起搬送線400>
該立起搬送線400係橫跨全長,依既定間距配設有:支撐液晶單元基板1下端邊的下端邊支撐輥402(參照圖2)、以及支撐液晶單元基板1之第1及第2主表面的一對主表面支撐輥401。在液晶單元基板1之搬送時,例如藉由將驅動軸連結於下端邊支撐輥,並使下端邊支撐輥旋 轉,便可進行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圖1中,液晶單元基板1係朝圖中箭頭A2方向進行搬送。
在立起搬送線400上游側設有為將液晶單元基板1清洗的清洗線等,在此省略說明。此外,在立起搬送線400的入口處,設有用來使依水平狀態搬送至的液晶單元基板1呈90度立起的立起站1006。另外,在立起搬送線400下游側,設有供對在第1與第2主表面上貼附有偏光板2、3的液晶單元基板1,執行異物混入檢查用的異物檢查站等,此處省略該等的說明。
<偏光板搬送線B1、B2>
另一方面,在立起搬送線400二側,並排於立起搬送線400設置偏光板搬送線B1、B2。偏光板2、3將依水平狀態進行搬送。偏光板搬送線B1、B2的偏光板2、3搬送方向,係與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方向相反,將朝圖中的箭頭A1方向進行搬送。
在偏光板搬送線B1、B2上,分別設有:偏光板取出站1001、偏光板定位站1002、及偏光板立起站1003。更進一步,為了在使液晶單元基板1立起的狀態下,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上,同時貼附偏光板2、3,便在偏光板搬送線B1上,相對向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側,配置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且在偏光板搬送線B2上,相對向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2主表面側上,配置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相關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裝置構造, 容後述。
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下游側,分別設置從液晶單元基板1上將離型膜剝離的離型膜剝離站1005。
<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及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
其次,針對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裝置構造,參照圖2及圖3進行說明。首先,如圖2所示,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分別具有朝正交於液晶單元基板1之立起搬送方向(A2方向)的鉛直方向所配置的旋轉軸P1、P2,並具有以該旋轉軸P1為中心,使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旋轉(自轉),又以旋轉軸P2為中心,使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旋轉(自轉)的構造。
具體而言,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係具有能以旋轉軸P1為中心進行旋轉地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201。該框架構件201係利用未圖示的驅動裝置,依俯視朝順時針方向(C1)進行旋轉。旋轉係依90度間距進行控制。在框架構件201的4側面上,分別配設有保持偏光板2用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
在相對向於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的液晶單元基板1之相對向側的側面,構成收取偏光板2的偏光板收取站S1,而在從偏光板收取站S1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區域,構成離型膜剝離站S2,更進一步,在從離型膜剝離站S2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區域(即對向於液晶單元 基板1的區域),構成偏光板貼附站S3。
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中,設置複數將偏光板2吸附用的吸孔K1。此外,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位於偏光板貼附站S3的狀態下,為了將由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所吸住的偏光板2,貼附於相對向的液晶單元基板1上,而如圖3所示,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的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前端側,係採用傾斜呈朝液晶單元基板1靠近之方式的構造。當偏光板2對液晶單元基板1進行貼附時,便追蹤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速度,將貼附輥500進行旋轉,俾依序將偏光板2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上。貼附輥500係利用未圖示的驅動裝置進行旋轉控制。
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亦是具有與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相同的構造,具有能以旋轉軸P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被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301。該框架構件301係利用未圖示的驅動裝置,依俯視朝逆時針方向(C2)進行旋轉。旋轉係依90度間距進行控制。在框架構件301的4側面上,分別配設有保持偏光板3用的偏光板安置平台311、312、313、314。
在相對向於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液晶單元基板1之相對向側的側面,構成收取偏光板3的偏光板收取站S1,而從偏光板收取站S1朝90度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區域,將構成離型膜剝離站S2,且從離型膜剝離站S2朝90度逆時針方向旋轉的區域(即液晶單元基板1的相對向區 域),將構成偏光板貼附站S3。
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311、312、313、314中,設置有複數將偏光板2吸附用的吸孔K1。此外,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311、312、313、314位於偏光板貼附站S3的狀態下,為了將由各偏光板安置平台311、312、313、314所吸住的偏光板3,貼附於相對向的液晶單元基板1上,便如圖3所示,各偏光板安置平台211、212、213、214的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前端側,係採用傾斜呈朝液晶單元基板1靠近之方式的構造。當偏光板3對液晶單元基板1進行貼附時,便追蹤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速度,使貼附輥500旋轉,俾依序將偏光板3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上。貼附輥500係由未圖示的驅動裝置進行旋轉控制。
<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的作用、效果>
根據由上述構造所構成的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係具有能以鉛直方向的旋轉軸P1為中心進行旋轉地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201、301。藉此,可在偏光板貼附站S3中於將偏光板2、3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行程之同時,並行在離型膜剝離站S2中進行從偏光板2、3上將離型膜剝離的行程、與在偏光板收取站S1中收取偏光板3的行程。結果,便可大幅縮短偏光板2、3對液晶單元基板1的貼附行程之製程時間。
然而,在圖1所示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中,當液晶單元基板1尺寸從32吋轉變為46吋的情況,因為其佔有面 積尺寸係全長(L1)約9350mm(L2=約6500mm、L3=約1350mm、L4=1500mm)、總寬度(W1)約4900mm,因而裝置佔有面積尺寸實難謂小面積,更進一步的佔有面積尺寸縮小受到要求。
因此,經本專利申請案的發明者深入鑽研的結果,對該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進行更進一步的改良,而發明出可維持製程時間縮短化並且達佔有面積尺寸更縮小的偏光板貼附裝置之裝置構造。
<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
以下,針對根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參照圖4至圖7進行說明。另外,圖4所示係本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之整體構造俯視圖;圖5所示係圖4中V-V箭頭方向切剖圖;圖6所示係在本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中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構造第1立體示意圖;圖7所示係在本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中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構造第2立體示意圖。此外,就與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屬於相同或相當的部分,便賦予相同的元件符號,而有省略重複說明的情況。
首先,參照圖4,針對本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構造進行說明。該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亦與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相同地,具有一邊在使液晶單元基板1呈立起狀態下進行搬送,一邊在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 主表面與第2主表面上分別將偏光板2、3貼附的構造,設有用來使液晶單元基板1依呈立起狀態進行搬送的立起搬送線400。與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相同地,液晶單元基板1朝圖中箭頭A2方向進行搬送。
<偏光板搬送線L1、L2>
在立起搬送線400二側,與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相同地,以並排於立起搬送線400方式設置有偏光板搬送線L1、L2。偏光板2、3依水平狀態搬送。偏光板搬送線L1、L2的偏光板2、3搬送方向,係與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方向相反,朝圖中的箭頭A1方向搬送。
在偏光板搬送線L1、L2上,分別設有:偏光板取出站2001、與偏光板定位站2002。不同於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之處在於未設置有偏光板立起站。且,為了在使液晶單元基板1立起的狀態下,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上,同時貼附著偏光板2、3,而在偏光板搬送線L1上,相對向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1主表面側,配置有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又在偏光板搬送線L2上,相對向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第2主表面上,配置著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相關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裝置構造,容後述。
另外,在上述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中,於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2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的下游側,設置有離型膜剝離站1005,但在該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中,於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 下游側,並未設置有離型膜剝離站。相關離型膜剝離站的設置位置,容後述。
<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及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
其次,針對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裝置構造,參照圖5至圖7進行說明。首先,如圖5與圖6所示,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分別具有對於液晶單元基板1之立起搬送方向(A2方向)平行配置的旋轉軸P11、P12,並具有以該旋轉軸P11為中心,使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旋轉(自轉),又以旋轉軸P12為中心,使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旋轉(自轉)的構造。
具體而言,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係具有能以旋轉軸P11為中心進行旋轉地被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601。該框架構件601係由未圖示的驅動裝置,依從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方向上游側觀看下游側時(箭頭A2的反向)朝逆時針方向(R1)旋轉。旋轉係依90度間距進行控制。在框架構件601的4側面上,分別配設有持偏光板2用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
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的框架構件601上方側,構成收取偏光板2的偏光板收取站S11,在從偏光板收取站S11朝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的區域(下方區域),構成離型膜剝離站S13,更從離型膜剝離站S13朝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區域(即與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的區域),構成偏光板貼附站S14。從偏光板收取站S11朝逆時針方向 旋轉90度的站S12,係成為待機區域。
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中,設置有複數將偏光板2吸附用的吸孔。此外,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位於偏光板貼附站S14的狀態下,為了將由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所吸住的偏光板2,貼附於相對向的液晶單元基板1上,便如圖7所示,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的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前端側,係採用傾斜呈朝液晶單元基板1靠近之方式的構造。當偏光板2對液晶單元基板1進行貼附時,便追蹤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速度,將貼附輥500進行旋轉,俾依序將偏光板2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上。貼附輥500係由未圖示的驅動裝置旋轉控制。
另外,使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傾斜呈靠近液晶單元基板1狀態的傾斜機構本身,係可採用習知驅動機構。此外,亦可採用藉由使用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與框架構件601之間,分別設置驅動機構的傾斜機構,或利用在框架構件601中所設置的一個驅動機構,使所有偏光板安置平台傾斜的機構。另外,離型膜剝離站S13中的離型膜剝離機構係可採用習知機構。
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亦是具有與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相同的構造,具有能以旋轉軸P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被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701。該框架構件701係利用未圖示的驅動裝置,依從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方向上游側觀看下游側時(箭頭A2的反向)朝順時針方向 (R2)進行旋轉。旋轉係依90度間距來控制。在框架構件701的4側面上,分別配設有保持偏光板3用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
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框架構件701上方側,構成收取偏光板3的偏光板收取站S11,在從偏光板收取站S11朝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的區域(下方區域),構成離型膜剝離站S13,更進一步,在從離型膜剝離站S13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區域(即與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之區域),構成偏光板貼附站S14。從偏光板收取站S11朝順時針方向旋轉90度的站S12,係成為待機區域。
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中,設置有複數將偏光板3吸附用的吸孔。此外,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位於偏光板貼附站S14的狀態下,為能將由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所吸住的偏光板3,貼附於相對向的液晶單元基板1上,便如圖7所示,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的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前端側,係採用傾斜呈朝液晶單元基板1靠近之方式的構造。當偏光板3對液晶單元基板1進行貼附時,便追蹤液晶單元基板1的搬送速度,使貼附輥500旋轉,俾與上述偏光板同時,依序將偏光板3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上。貼附輥500係由未圖示的驅動裝置旋轉控制。
另外,使各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2、713、714傾斜呈靠近液晶單元基板1狀態的傾斜機構本身,係可採用習 知驅動機構。此外,亦可採用藉由使用在各偏光板安置平台與框架構件701之間,分別設置驅動機構的傾斜機構,或利用在框架構件701中所設置的一個驅動機構,使所有偏光板安置平台傾斜的機構。另外,離型膜剝離站S13中的離型膜剝離機構係可採用習知機構。
<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的作用、效果>
根據由上述構造所構成的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具有能以旋轉軸P11、P12為中心進行旋轉地被配置之具有4側面的框架構件601、701。藉此,可在偏光板貼附站S14中於將偏光板2、3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的行程之同時,並行在離型膜剝離站S13中進行從偏光板2、3上將離型膜剝離的行程、與在偏光板收取站S11中收取偏光板2、3的行程。結果,便可大幅縮短偏光板2、3對液晶單元基板1的貼附行程之製程時間。
再者,因為在上方側的偏光板收取站S11中可進行偏光板的收取,因而在對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進行偏光板交接時,首先便不需要使偏光板2、3立起,且亦不需要在使偏光板2、3呈立起狀態下才將偏光板交接給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300。藉此,便不需要另外更獨立設置用來使偏光板2、3立起的站。結果,可有助於佔有面積的縮小化。
再者,因為可將偏光板2、3在保持水平狀態下,交接 給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因而可在維持偏光板2、3定位精度的情況下進行交接。
更進一步,因為僅藉由使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以旋轉軸(P11、P12)為中心進行旋轉,便可在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側的側邊,構成將偏光板2、3貼附於液晶單元基板1上的偏光板貼附站S11,因此亦可達裝置構造的簡略化。
更進一步,因為液晶單元基板1係在依短邊側立起的狀態下進行搬送,因而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的旋轉半徑,便由液晶單元基板1的短邊方向長度來決定。結果,亦可達與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正交之方向之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寬度(圖4中的W1)之小型化。
更進一步,在本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中,因為採用下方側設置從偏光板2、3表面上,將離型膜剝離的離型膜剝離站S13之構造,因而在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的佔有面積內便可配設離型膜剝離站S13。結果,亦可抑制因另外更設置用來離型膜剝離的站而造成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之佔有面積擴大情形。
由上述可知,相較於圖1所示偏光板貼附裝置1000的佔有面積尺寸情況下,本偏光板貼附裝置2000的佔有面積尺寸(參照圖4),液晶單元基板1尺寸當為32吋或46吋的情況,全長(L1)為約7000mm(L2=約4150mm、L3=約1350mm、L4=1500mm)、總寬度(W1)則為約4000mm,可更 進一步實現佔有面積尺寸縮小化。
另外,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不可只侷限於上述實施形態來解釋,而是應根據申請專利範圍來界定。且,尚涵蓋與申請專利範圍具均等之涵義與範疇內的所有變更。
1‧‧‧液晶單元基板
2、3‧‧‧偏光板
2A‧‧‧安置平台
2a‧‧‧離型膜
10‧‧‧彩色液晶顯示器
200、600‧‧‧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
201、301、601、701‧‧‧框架構件
211、212、213、214、311、312、313、314、611、612、613、614、711、712、713、714‧‧‧ 偏光板安置平台
300、700‧‧‧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
400‧‧‧立起搬送線
401‧‧‧主表面支撐輥
402‧‧‧下端邊支撐輥
500‧‧‧貼附輥
1000、2000‧‧‧偏光板貼附裝置
1001‧‧‧偏光板取出站
1002‧‧‧偏光板定位站
1003‧‧‧偏光板立起站
1005‧‧‧離型膜剝離站
1006‧‧‧立起站
2001‧‧‧偏光板取出站
2002‧‧‧偏光板定位站
B1、B2‧‧‧偏光板搬送線
K1‧‧‧吸孔
Ll、L2‧‧‧偏光板搬送線
P1、P2、P11、P12‧‧‧旋轉軸
S1、S11‧‧‧偏光板收取站
S12‧‧‧待機站
S2、S13‧‧‧離型膜剝離站
S3、S14‧‧‧偏光板貼附站
圖1為偏光板貼附裝置整體構造俯視圖。
圖2為偏光板貼附裝置,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的構造第1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在偏光板貼附裝置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的構造第2立體示意圖。
圖4為根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整體構造俯視圖。
圖5為圖4中V-V箭頭方向切剖圖。
圖6為在根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的構造第1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在根據本發明實施形態的偏光板貼附裝置所採用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與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的構造第2立體示意圖。
圖8為彩色液晶顯示器的截面構造概略圖。
圖9為對液晶單元基板施行的偏光板貼附步驟之概略第1切剖步驟圖。
圖10為對液晶單元基板施行的偏光板貼附步驟之概略第2切剖步驟圖。
1‧‧‧液晶單元基板
2‧‧‧偏光板
3‧‧‧偏光板
402‧‧‧下端邊支撐輥
400‧‧‧立起搬送線
601‧‧‧框架構件
600‧‧‧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
611‧‧‧偏光板安置平台
611‧‧‧偏光板安置平台
613‧‧‧偏光板安置平台
612‧‧‧偏光板安置平台
700‧‧‧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
614‧‧‧偏光板安置平台
711‧‧‧偏光板安置平台
701‧‧‧框架構件
713‧‧‧偏光板安置平台
712‧‧‧偏光板安置平台
S11‧‧‧偏光板收取站
714‧‧‧偏光板安置平台
S13‧‧‧離型膜剝離站
S12‧‧‧待機站
P11‧‧‧旋轉軸
S14‧‧‧偏光板貼附站
P12‧‧‧旋轉軸

Claims (3)

  1. 一種偏光板貼附裝置,係用於一邊搬送液晶單元基板(1)一邊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貼附偏光板(2、3)之偏光板貼附裝置;其具備有:基板立起搬送裝置(400),在使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立起之狀態下,用於沿第1方向(A2)搬送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及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該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相對向配置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第1主表面側,且該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相對向配置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第2主表面側,以在使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立起之狀態下,對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上述第1主表面及第2主表面同時貼附上述偏光板(2、3);第1偏光板搬送線(B1),在上述偏光板(2)為水平狀態下,用於沿與上述第1方向(A2)相反的第2方向(A1)搬送上述偏光板(2)至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及第2偏光板搬送線(B1),在上述偏光板(3)為水平狀態下,用於沿與上述第1方向(A2)相反的第2方向(A1)搬送上述偏光板(3)至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而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立起搬送方向(A2)呈平行配置的第1旋轉軸(P11),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具有與上述液晶單元基 板(1)之立起搬送方向(A2)呈平行配置的第2旋轉軸(P12),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具有偏光板收取站(S11),用以在維持水平狀態下收授依水平狀態搬送自上述第1偏光板搬送線(B1)之上述偏光板(2),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具有偏光板收取站(S11),用以在維持水平狀態下收授依水平狀態搬送自上述第2偏光板搬送線(B2)之上述偏光板(3),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具有偏光板貼附站(S14),用以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之側方側貼附上述偏光板(2)至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具有偏光板貼附站(S14),用以在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之側方側貼附上述偏光板(3)至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貼附裝置,其中,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具備有以上述旋轉軸(P11)為中心而具有四側面之框架構件(601)、及分別配置在4側面用於保持偏光板(2)之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4),在上述旋轉軸(P11)之周圍規定出偏光板收取站(S11)、離型膜剝離站(S13)、及偏光板貼附站(S14),4個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4)設成藉由繞上述旋轉軸(P11)旋轉而分別依次移動經上述偏光板收取站(S11)、上述離型膜剝離站(S13)、及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具備有以上述旋轉軸 (P12)為中心而具有四側面之框架構件(701)、及分別配置在4側面用於保持偏光板(2)之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4),在上述旋轉軸(P12)之周圍規定出偏光板收取站(S11)、離型膜剝離站(S13)、及偏光板貼附站(S14),4個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4)設成藉由繞上述旋轉軸(P12)旋轉而分別依次移動經上述偏光板收取站(S11)、上述離型膜剝離站(S13)、及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在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中,將依水平狀態搬送自上述第1偏光板搬送線(B1)之上述偏光板(2)在維持水平狀態下,收授至位於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之上述偏光板收取站(S11)的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4),繞上述旋轉軸(P11)旋轉而從移動至上述離型膜剝離站(S13)之上述偏光板(2)剝離離型膜,繞上述旋轉軸(P11)旋轉而使經剝離上述離型膜之上述偏光板(2)移動至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藉此於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中,經剝離上述離型膜之上述偏光板(2)相對向配置在經上述基板立起搬送機構(400)沿上述第1方向(A2)依立起狀態搬送而來的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在保持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立起之狀態下,於上述第1偏光板貼附裝置(600)之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中貼附上述偏光板(2)至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上述第1主表面,在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中,將依水平狀態搬送自上述偏光板搬送線(B2)之上述偏光板(3)在維持水平狀態下,收授至位於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之上 述偏光板收取站(S11)的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711-714),繞上述旋轉軸(P12)旋轉而從移動至上述離型膜剝離站(S13)之上述偏光板(3)剝離離型膜,繞上述旋轉軸(P12)旋轉而使經剝離上述離型膜之上述偏光板(3)移動至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藉此於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中,經剝離上述離型膜之上述偏光板(3)相對向配置在經上述基板立起搬送機構(400)沿上述第1方向(A2)依立起狀態搬送而來的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於上述第2偏光板貼附裝置(700)之上述偏光板貼附站(S14)中貼附上述偏光板(3)至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之上述第2主表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偏光板貼附裝置,其中,於上述離型膜剝離站(S13)配置有離型膜剝離機構,用以從上述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711、712、713、714)所保持上述偏光板(2、3)之表面剝離出離型膜,於與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相對向之偏光板貼附站(S14)設置有傾斜機構,用以傾斜各偏光板安置平台(611、612、613、614、711、712、713、714)成為使其偏向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搬送方向之前端側靠近上述液晶單元基板(1)。
TW097125520A 2006-09-08 2007-05-17 Polarizing plate attaching device TWI386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17853 WO2007097058A1 (ja) 2006-09-08 2006-09-08 偏光板貼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48808A TW200848808A (en) 2008-12-16
TWI386691B true TWI386691B (zh) 2013-02-21

Family

ID=3843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7125520A TWI386691B (zh) 2006-09-08 2007-05-17 Polarizing plate attaching device
TW096117537A TW200813498A (en) 2006-09-08 2007-05-17 Polarizing plate joining device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17537A TW200813498A (en) 2006-09-08 2007-05-17 Polarizing plate join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571979B2 (zh)
CN (1) CN100549768C (zh)
TW (2) TWI386691B (zh)
WO (1) WO20070970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2758B2 (ja) * 2007-07-31 2012-11-1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ノロジーズ 光学フィルム貼り付け装置及び表示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476849B1 (ko) 2008-07-18 2014-12-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박리 및 안착 통합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JP5451539B2 (ja) * 2010-06-17 2014-03-26 クライム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ワーク貼合装置、およびワーク貼合方法
CN102662261B (zh) * 2012-05-02 2014-06-25 深圳市盛德鑫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高精度自动对位贴附方法及高精度自动对位贴附机
JP5967529B2 (ja) * 2012-06-29 2016-08-1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フィルム貼付装置
KR101398102B1 (ko) * 2014-01-27 2014-05-28 한동희 패널 부착장치
KR102259038B1 (ko) * 2021-01-29 2021-05-31 한동희 마스크 포장 장치
TWI752871B (zh) * 2021-04-23 2022-01-11 銘銪工業有限公司 貼附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8012A (ja) * 2002-09-27 2004-04-15 Takatori Corp 液晶パネルへの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US20040108075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polarizing plate
JP2006039238A (ja) * 2004-07-28 2006-02-09 Yodogawa Medekku Kk 偏光板やarフィルム等の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貼付装置
TWI249058B (en) * 2004-07-15 2006-02-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optical films
JP2006058411A (ja) * 2004-08-18 2006-03-02 Takatori Corp 液晶パネルへの偏光板貼り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303318A (ja) * 1987-06-03 1988-12-09 Toshiba Corp 偏光板貼付装置
JPH08207221A (ja) * 1995-01-31 1996-08-13 Fuji Pureamu Kk 薄片の貼合方法及び貼合装置
JP3427808B2 (ja) * 2000-02-18 2003-07-22 株式会社エヌ・イー・エフ 偏光板貼付方法及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8012A (ja) * 2002-09-27 2004-04-15 Takatori Corp 液晶パネルへの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US20040108075A1 (en) * 2002-12-10 2004-06-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polarizing plate
TWI249058B (en) * 2004-07-15 2006-02-11 Hannstar Display Corp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optical films
JP2006039238A (ja) * 2004-07-28 2006-02-09 Yodogawa Medekku Kk 偏光板やarフィルム等の機能性フィルムの貼付装置
JP2006058411A (ja) * 2004-08-18 2006-03-02 Takatori Corp 液晶パネルへの偏光板貼り付け方法及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2513A (zh) 2008-03-12
CN100549768C (zh) 2009-10-14
TWI325973B (zh) 2010-06-11
JP4571979B2 (ja) 2010-10-27
JPWO2007097058A1 (ja) 2009-07-09
TW200813498A (en) 2008-03-16
TW200848808A (en) 2008-12-16
WO2007097058A1 (ja) 2007-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691B (zh) Polarizing plate attaching device
KR101476849B1 (ko) 박리 및 안착 통합 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의제조방법
JP2004144913A (ja) 偏光板貼付装置
KR100971436B1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101328742B1 (ko) 편광필름 부착장치
US20100144229A1 (en) Fabrication line of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US7881819B2 (en) Substrate transfer apparatus, method of transferring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optical device
KR100901498B1 (ko) 기판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20070114111A1 (en) Cassette and mechanical arm and process apparutus
KR100978261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의 카세트
TW200409723A (en) Polarizer bonding device(I)
KR101006449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제조를 위한 분배 시스템
JP2011123146A (ja) 偏光板貼付け装置及び該装置を用いた偏光板貼付け方法
CN1497308A (zh) 偏振片粘贴装置
KR100882384B1 (ko) 편광판 부착 장치
KR100967933B1 (ko) 기능성 필름 부착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KR20160141927A (ko) 클램핑 시스템 및 이를 적용한 기판 절단 장치
CN101604095B (zh) 偏振片粘贴装置
JP403507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製造用回転バッファステーションが備えられたラビング装置
KR20120023246A (ko) 기판 지지 장치
KR101976597B1 (ko) 돌출부 제거부를 포함하는 기판이송장치
KR20120111777A (ko) 편광판 접합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편광판 접합 방법
TWM359703U (en) Adhesive equipment of vertical polarizer
KR100901489B1 (ko) 기판 제조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100078273A (ko) 기판의 경사이송시스템과 경사이송방법 및 경사이송 방향전환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