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5649B -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5649B
TWI385649B TW101125361A TW101125361A TWI385649B TW I385649 B TWI385649 B TW I385649B TW 101125361 A TW101125361 A TW 101125361A TW 101125361 A TW101125361 A TW 101125361A TW I385649 B TWI385649 B TW I38564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coding
decoding
frame
coding
internal st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5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6192A (en
Inventor
Kosuke Tsujino
Kei Kikuiri
Nobuhiko Naka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246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61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5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564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26Pre-filtering or post-filter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0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using sound class specific coding, hybrid encoders or object based coding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2Mode decision, i.e. based on audio signal content versus external paramet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02Dynamic bit alloc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08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parameters
    • G10L19/12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Determination or coding of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parameters the excitation function being a code excitation, e.g. in 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ELP] vocoder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9/00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 G10L19/04Speech or audio signals analysis-synthesis techniques for redundancy reduction, e.g. in vocoders; Coding or decoding of speech or audio signals, using source filter models or psychoacoustic analysis using predictive techniques
    • G10L19/16Vocoder architecture
    • G10L19/18Vocoders using multiple modes
    • G10L19/24Variable rate codecs, e.g. for generating different qualities using a scalable representation such as hierarchical encoding or layered en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音訊號編碼方法、音訊號解碼方法、編碼裝置、解碼裝置、音訊號處理系統、音訊號編碼程式記錄媒體、及音訊號解碼程式記錄媒體
本發明係有關於音訊號編碼方法、音訊號解碼方法、編碼裝置、解碼裝置、音訊號處理系統、音訊號編碼程式、及音訊號解碼程式。
將語音.音樂訊號(音訊號)壓縮成低位元速率的編碼技術,對於語音.音樂訊號的通訊、播送、積存所需之成本的降低,是很重要的。為了有效率地將語音訊號和音樂訊號雙方加以編碼,將適合於語音訊號的編碼方式和適合於音樂訊號的編碼方式進行切換而利用的複合型編碼方式,是有效的。在使用複合型編碼方式時,由於在語音序列的途中會進行編碼方式的切換,因此輸入訊號的性質是隨時間而變化的情況下,可有效率地進行編碼。
複合型編碼方式,通常是把適合於語音訊號之編碼的CELP方式(CELP:Code 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 Coding,碼激發線性預測編碼)的編碼,當作構成要素而含有。一般而言,CELP方式的編碼器,為了把對輸入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得的殘差訊號加以編碼,而會將關於過去之殘差訊號的資訊,當作適應碼簿而保持在內部。該適應碼簿是在編碼時會被利用,因此可達成高的編碼效率。
語音訊號及音樂訊號的編碼技術,係被記載在例如專 利文獻1。專利文獻1中係記載著,將語音訊號及音樂訊號雙方加以編碼的編碼演算法等。專利文獻1的技術,係使用語音訊號及音樂訊號雙方共通的線性預測(LP)合成濾波器。LP合成濾波器,係隨著語音訊號或音樂訊號的編碼,而會將語音勵振產生器和轉換勵振產生器作切換。在語音訊號的編碼時是使用先前的CELP技術,而在音樂訊號的編碼時則是應用新穎的非對稱重複加算轉換技術。在進行共通的LP合成過濾之際,對重複加算操作領域的訊號,進行LP係數的內插。
從CELP方式以外的其他編碼方式切換成基於CELP方式之編碼方式,若是在語音序列的途中進行,則切換前的語音所對應的殘差訊號之資訊係尚未被當成適應碼簿而保持在編碼器中,因此在編碼方式剛切換後的框架,編碼效率會低落,因此會導致聲音品質劣化之問題。關於利用CELP方式以外的其他編碼方式所作之編碼結果,來將CELP方式的編碼器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的方法的先前技術係有,於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已被標準化的語音編碼方式亦即Adaptive MultiRate Wideband plus(AMR-WB+,非專利文獻1),是為人所知。AMR-WB+的編碼器,係將對輸入訊號進行線性預測逆濾波處理所得到之殘差訊號予以求出,其後,切換著CELP方式和Transform Coded Excitation(TCX)方式這二種編碼方式而利用之,以進行殘差訊號的編碼。AMR-WB+的編碼器,係當進行從TCX方式往CELP方式之切換 時,會使用TCX方式時的激發訊號,來更新CELP方式時的適應碼簿。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3-44097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
〔非專利文獻1〕3GPP TS 26.290“Audio codec processing functions;Extended Adaptive Multi-Rate-Wideband(AMR-WB+)codec;Transcoding functions”.[online].[retrieved on 5 March 2009]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URL:http://www.3gpp.org/ftp/Specs/html-info/26290.htm>.
可是,將基於CELP方式的編碼方式、和未使用線性預測編碼的編碼方式作切換利用的複合型編碼方式在運用時,未使用線性預測編碼的編碼方式所作的編碼過程中要獲得激發訊號,是有困難的。因此,在進行從未使用線性預測編碼的編碼方式往基於CELP方式的編碼方式的切換時,要將CELP方式的適應碼簿,藉由切換前的語音所對應之激發訊號來予以初期化,是有困難的。本發明的目的在於,當進行從未使用線性預測之編碼方式往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方式的切換時,將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 方式的編碼手段或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值,設定成適切之值,以改善剛切換後之框架的聲音品質。
本發明的音訊號編碼方法,係屬於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而將複數框架所成之音訊號進行編碼的音訊號編碼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切換步驟,係在前記音訊號的第1框架是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了編碼後,將緊接於該第1框架之後的第2框架進行編碼用的編碼手段,從前記第2編碼手段切換成前記第1編碼手段;和初期化步驟,係在前記切換步驟之後,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以所定之方法而進行初期化。
若依據本發明的音訊號編碼方法,則即使藉由線性預測編碼方式而進行編碼的第2框架之前的第1框架,是已經以異於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編碼方式而被編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第2框架的編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編碼處理。
甚至,於本發明中,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前記內部狀態,係為適應碼簿的內容或用來求出零輸入回應所需之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之延遲要素的所保持之值,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前記第1框架來將前記第1 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對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前的前記第1框架、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後而進行解碼所獲得的前記第1框架之任一者,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獲得殘差訊號,使用其來進行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初期化,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共去曾對比前記第1框架還前面的第3框架而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碼時的線性預測係數,來對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前的前記第1框架、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後而進行解碼所獲得的前記第1框架之任一者,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較為理想。或者是,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當前記第1框架時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包含在前記第2框架的碼中時,則使用該第2框架的碼中所含有之線性預測係數,來對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前的前記第1框架、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後而進行解碼所獲得的前記第1框架之任一者,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較為理想。然後,於本發明中,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過去曾對比前記第1框架還前面的框架而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碼時的前記第1編碼手段之內部狀態,來將該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又,作為用來求出零輸入回應所需之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中的線性預測係數也是,當對比前記第1框架還前面的第3框架而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碼時的線性預測係數、或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包含在前記第2框架的碼中時,則 使用該第2框架的編碼之際所被計算的前記第1框架之線性預測係數、或是對它們適用了聽覺加權濾波器後之結果,較為理想。
本發明的音訊號解碼方法,係屬於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而將複數框架所成之編碼音訊號進行解碼的音訊號解碼方法,其特徵為,具備:切換步驟,係在前記編碼音訊號的第1框架是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進行了解碼後,將緊接於該第1框架之後的第2框架進行解碼用的解碼手段,從前記第2解碼手段切換成前記第1解碼手段;和初期化步驟,係在前記切換步驟之後,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以所定之方法而進行初期化。
若依據本發明的音訊號解碼方法,則即使使用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解碼的第2框架之前的第1框架,是已經以異於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編碼方式而被解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第2框架的解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解碼處理。
甚至,於本發明中,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前記內部狀態,係為適應碼簿的內容或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之延遲要素的所保持之值,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前記第1框架來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 期化,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對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後的前記第1框架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所獲得之殘差訊號,來進行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初期化,較為理想;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過去曾對比前記第1框架還前面的第3框架而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時的線性預測係數,來對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後的前記第1框架,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較為理想。或者是,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當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包含在前記第2框架的碼中時,則使用該第2框架的碼中所含有之線性預測係數,來對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後的前記第1框架,適用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較為理想。然後,於本發明中,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使用過去曾對比前記第1框架還前面的框架而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時的前記第1解碼手段之內部狀態,來將該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
本發明的編碼裝置,係屬於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使用前記第1編碼手段及前記第2編碼手段來將音訊號進行編碼的編碼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第1編碼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編碼之對象的編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編碼;和第2編碼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編碼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 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編碼手段所編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和編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編碼判定手段判定前記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則將前記編碼前鄰框架的編碼結果予以解碼,並使用該解碼結果來算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編碼初期化手段,係使用前記編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內部狀態,來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前記第1編碼手段,係在前記編碼初期化手段所作的前記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予以編碼。
若依據本發明的編碼裝置,則即使藉由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編碼手段而即將要被編碼的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編碼對象框架的編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編碼處理。
本發明的解碼裝置,係屬於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使用前記第1解碼手段及前記第2解碼手段來將編碼音訊號進行解碼的解碼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第1解碼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 將前記編碼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解碼之對象的解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或前記第2解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解碼;和第2解碼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解碼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解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解碼手段所解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和解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解碼判定手段判定前記解碼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則使用前記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算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解碼初期化手段,係使用前記解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內部狀態,來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前記第1解碼手段,係在前記解碼初期化手段所作的前記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前記解碼對象框架予以解碼。
若依據本發明的解碼裝置,則即使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解碼手段而即將要進行解碼的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解碼對象框架的解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解碼處理。
本發明的音訊號處理系統,係其特徵為,具備前記編 碼裝置和前記解碼裝置,且前記解碼裝置係將已被前記編碼裝置所編碼成的編碼音訊號,加以解碼。
若依據本發明的音訊號處理系統,則即使藉由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編碼手段而即將要被編碼的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編碼對象框架的編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即使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解碼手段而即將要進行解碼的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解碼對象框架的解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編碼處理及解碼處理。
本發明的音訊號編碼程式,係為了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來將音訊號予以編碼,而使電腦裝置發揮機能成為:第1編碼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編碼之對象的編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編碼;第2編碼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編碼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 編碼手段進行編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編碼手段所編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編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編碼判定手段判定前記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則將前記編碼前鄰框架的編碼結果予以解碼,並使用該解碼結果來算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編碼初期化手段,係使用前記編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內部狀態,來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以及編碼手段,係在藉由前記編碼初期化手段而進行了前記內部狀態的初期化後,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將前記編碼對象框架進行編碼。
若依據本發明的音訊號編碼程式,則即使藉由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編碼手段而即將要被編碼的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編碼對象框架的編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編碼處理。
本發明的音訊號解碼程式,係為了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來將編碼音訊號予以解碼,而使電腦裝置發揮機能成為:第1解碼判定手 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編碼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解碼之對象的解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或前記第2解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解碼;第2解碼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解碼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解碼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解碼手段所解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解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解碼判定手段判定前記解碼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則使用前記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算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解碼初期化手段,係使用前記解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內部狀態,來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進行初期化;以及解碼手段,係在藉由前記解碼初期化手段而進行了前記內部狀態的初期化後,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將前記解碼對象框架進行解碼。
若依據本發明的音訊號解碼程式,則即使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解碼手段而即將要進行解碼的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解碼對象框架的解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解碼處理。
若依據本發明,則當進行從未使用線性預測之編碼方式往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方式的切換時,將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方式的編碼手段或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值,設定成適切之值,可改善剛切換後之框架的聲音品質。
以下,參照圖面,詳細說明本發明所述之理想實施形態。此外,於圖面的說明中,在可能的情況下,對同一要素係標示同一符號,並省略重複說明。實施形態所述之音訊號處理系統,係具備:將所輸入之音訊號予以編碼用的編碼裝置10、和將已被編碼裝置10所編碼過的編碼音訊號予以解碼用的解碼裝置20。圖1及圖2係實施形態所述之編碼裝置10之構成的圖示。編碼裝置10,係將所被輸入的語音.音樂訊號(音訊號),加以編碼而輸出。語音.音樂訊號,假設係預先被分割成具有有限長度的框架後,才被輸入至編碼裝置10。編碼裝置10,係當語音.音樂訊號是語音訊號時,則基於第1編碼方式來進行編碼;當語音.音樂訊號是音樂訊號時,則基於第2編碼方式來進行編碼。第1編碼方式係為,基於具有適應碼簿之線性預測編碼的ACELP等之CELP方式。第2編碼方式係與第1編碼方式不同,是不利用線性預測的編碼方式。第2編碼方式係想定為,例如AAC等之轉換編碼。
編碼裝置10,實體上係具有電腦裝置,其係含有CPU10a、ROM10b、RAM10c、記憶裝置10d及通訊裝置10e等;這些CPU10a~通訊裝置10e,係被連接至匯流排10f。CPU10a,係將ROM10b等之內藏記憶體中所儲存的所定之電腦程式(例如圖3所示的流程圖之處理執行所需的音訊號編碼程式)載入至RAM10c中並執行,藉此以統籌控制編碼裝置10。記憶裝置10d,係為可任意讀寫的記憶體,用來儲存各種電腦程式、或電腦程式之執行上所被須的各種資料等(例如,第1編碼方式的編碼時所使用的適應碼簿及線性預測係數、或其他第1編碼方式及第2編碼方式進行編碼時所必須的各種參數、所定數的編碼前後之框架等)。記憶裝置10d,係至少儲存著最後(剛剛才)被編碼過的一個框架的語音.音樂訊號。
又,編碼裝置10係在功能上是具有:編碼方式切換部12(第1編碼判定手段、第2編碼判定手段)、第1編碼部13(第1編碼手段)、第2編碼部14(第2編碼手段)、碼多工部15、內部狀態計算部16(編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及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編碼初期化手段)。這些編碼方式切換部12~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藉由CPU10a去執行ROM10b等之編碼裝置10的內藏記憶體中所儲存的上記電腦程式,令圖1所示之編碼裝置10的各構成部作動而實現的功能。CPU10a,係藉由執行上記音訊號編碼程式(使用編碼方式切換部12~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以執行圖3的流程圖所示之處 理。
接著,參照圖3,說明編碼裝置10的動作。語音.音樂訊號,假設係預先被分割成具有有限長度的框架後,才被輸入至編碼裝置10的通訊裝置10e。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一旦語音.音樂訊號是透過通訊裝置10e而被輸入,則將該語音.音樂訊號的編碼對象框架(要當作編碼之對象的框架),根據該編碼對象框架,判定是要以第1編碼方式或是第2編碼方式之哪種編碼方式來進行編碼,依照該判定結果,而向以第1編碼方式來將語音.音樂訊號進行編碼的第1編碼部13、或以第2編碼方式來將語音.音樂訊號進行編碼的第2編碼部14、之任一者,發送編碼對象框架(步驟S11;第1切換步驟)。於步驟311中,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若編碼對象框架是語音訊號,則判定以第1編碼方式進行編碼;若編碼對象框架是音樂訊號,則判定以第2編碼方式進行編碼。然後,在該第1切換步驟之後,為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適應碼簿的內容或用來求出零輸入回應所需之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之延遲要素的所保持之值等,以下皆同)予以初期化所需的第1初期化步驟(步驟S12~S18),係被進行。
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當於步驟S11中判定編碼對象框架是音樂訊號,要以第2編碼方式來將編碼對象框架進行編碼時(步驟S11;第2編碼部),將編碼對象框架發送至第2編碼部14,第2編碼部14係將該從編碼方式切換部12所被發送過來編碼對象框架,以第2編碼方式 進行編碼,將該編碼過的編碼對象框架(編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10e而予以輸出(步驟S18)。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當於步驟S11中判定編碼對象框架是語音訊號,要以第1編碼方式來將編碼對象框架進行編碼時(步驟S11;第1編碼部),就參照記憶裝置10d的內容,判定編碼對象框架的前一個框架(編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第1編碼部13所編碼,或是否已被第2編碼部14所編碼(步驟S12)。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所定數目的框架(包含編碼前鄰框架)的編碼結果,及編碼前的框架本身,均被儲存至記憶裝置10d。
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當於步驟S12中判定為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第1編碼部13所編碼的情況下(步驟S12;YES),則將編碼對象框架發送至第1編碼部13,第1編碼部13係將該從編碼方式切換部12所被發送過來編碼對象框架,以第1編碼方式進行編碼,將該編碼過的編碼對象框架(編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10e而予以輸出(步驟S17)。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當於步驟S12中判定為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第2編碼部14所編碼的情況下(步驟S12;NO),則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將記憶裝置10d中所儲存的編碼前鄰框架的編碼結果,予以解碼,獲得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步驟S13)。編碼裝置10所使用的解碼結果,係藉由編碼裝置10中所內藏之解碼器(圖示省略)或後述的解碼裝置20而獲得。此外,為了省略解碼所需之演算,亦可不用將編碼前 鄰框架之編碼結果進行解碼的解碼結果,而是使用第2編碼部14作編碼前的編碼前鄰框架。該編碼前的編碼前鄰框架,係被儲存在記憶裝置10d中。
步驟S13之後,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使用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算出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步驟S14)。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進行的第1編碼部13之內部狀態的算出處理,係作為將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加以處理而算出內部狀態的例子,是從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或是第2編碼部14進行編碼前的編碼前鄰框架),使用共分散法等之方法而求出線性預測係數,然後,使用該求得的線性預測係數,來對解碼結果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藉此而求出殘差訊號的處理。
此外,從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求出線性預測係數的處理,係因為演算量較大,所以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亦可不用從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求出線性預測係數,改成在編碼前鄰框架的附近,將已藉由第1編碼方式而被編碼過的框架(比編碼前鄰框架還要前面的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被儲存在記憶裝置10d中),當作上記處理(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或亦可將該線性預測係數在框架間進行內插而成的值,當作上記處理(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甚至,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亦可將使用編碼前鄰框架附近的已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過之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來進行外插所得的值,或是使 用這些線性預測係數在框架間進行過內插的值來進行外插所得的值,當作上記處理(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亦可將線性預測係數對頻譜頻率轉換過的值實施外插,將該外插結果再度轉換成線性預測係數。又,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當編碼前鄰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包含在編碼對象框架中時,則亦可將該編碼對象框架的碼中所含之線性預測係數,當作上記處理(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又,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亦可不計算線性預測係數,直接將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拿來當作殘差訊號的替代而使用。甚至,亦可使用對編碼前鄰框架附近的已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過之框架(編碼前鄰框架之前的框架)進行編碼之過程中所得到的內部狀態(表示該內部狀態的資訊係被儲存在記憶裝置10d中),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又,對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的處理,係亦可不是針對框架全體,而是僅對框架的一部分進行即可。
步驟S14之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基於編碼對象框架,或基於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特定出是否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還是要以“0”來進行初期化等預先訂定之初期化方法當中的哪一種初期化方法(步驟S15)。然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藉 由步驟S15中所特定出來的初期化方法,而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步驟S16)。被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所進行之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化,雖然是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的處理,但亦可包含有,將第1編碼方式中殘差訊號的算出時所使用的第1編碼部13之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的內部狀態(延遲要素的保持值)予以初期化之處理。又,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亦可為,當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化方法加以特定時,例如,使用含有上記二種初期化方法的複數初期化方法,來分別對編碼對象框架嘗試第1編碼方式所致之編碼,在其結果中,把平方誤差、或是聽覺加權誤差較小的初期化方法,加以選擇出來。
步驟S16中,在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之後,第1編碼部13係以第1編碼方式將編碼對象框架進行編碼,將該編碼過的編碼對象框架(編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10e而予以輸出(步驟S17)。
此外,亦可構成為,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在步驟S15中所選擇的初期化方法之資訊,是由碼多工部15將其當作輔助資訊,而多工化至第1編碼方式所產生之編碼結果中。又,亦可構成為,基於第1編碼部13及第2編碼部14和解碼器(內藏於編碼裝置10中的解碼器或解碼裝置20)之間所能共通獲得的資訊(參照下記),來特 定出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化方式,此情況下,碼多工部15係不將表示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的輔助資訊多工化至編碼結果。例如,當第1編碼方式中的編碼對象框架的適應碼簿增益較大時,或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的週期性較高時等情況下,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可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
又,亦可構成為,省略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而總是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算出的內部狀態,由第1編碼部13將自己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又,雖然構成為,在藉由編碼方式切換部12而剛剛從第2編碼方式切換成第1編碼方式之後(第1切換步驟之後),內部狀態計算部16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就對編碼對象框架進行上記處理(第1初期化步驟),但不限於此,亦可構成為,藉由編碼方式切換部12而從第2編碼方式切換成第1編碼方式之前(編碼對象框架的前一個)的編碼前鄰框架是被編碼之際,由內部狀態計算部16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來進行上記處理。又,雖然例示了在第1編碼方式(第1編碼部13)和第2編碼方式(第2編碼部14)的二種編碼方式之間進行切換的構成,但亦可為,與第1編碼方式不同的編碼方式係複數存在,而進行三種以上編碼方式之切換的構成。
圖1及圖4係實施形態所述之解碼裝置20之構成的圖示。解碼裝置20,實體上係具有電腦裝置,其係含有 CPU20a、ROM20b、RAM20c、記憶裝置20d及通訊裝置20e等;這些CPU20a~通訊裝置20e,係被連接至匯流排20f。CPU20a,係將ROM20b等之內藏記憶體中所儲存的所定之電腦程式(例如圖5所示的流程圖之處理執行所需的音訊號解碼程式)載入至RAM20c中並執行,藉此以統籌控制解碼裝置20。記憶裝置20d,係為可任意讀寫的記憶體,用來儲存各種電腦程式、或電腦程式之執行上所被須的各種資料等(例如,第1編碼方式的解碼時所使用的適應碼簿及線性預測係數、或其他第1編碼方式及第2編碼方式進行解碼時所必須的各種參數、所定數的解碼前後之框架等)。記憶裝置20d,係至少儲存著最後(剛剛才)被解碼過的一個框架的語音.音樂訊號。
又,編碼裝置20係在功能上是具有:編碼方式判定部22(第1解碼判定手段、第2解碼判定手段)、碼分離部23、第1解碼部24(第1解碼手段)、第2解碼部25(第2解碼手段)、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解碼初期化手段)及內部狀態計算部27(解碼內部狀態計算手段)。這些編碼方式判定部22~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藉由CPU20a去執行ROM20b等之解碼裝置20的內藏記憶體中所儲存的上記電腦程式,令圖1所示之解碼裝置20的各構成部作動而實現的功能。CPU20a,係藉由執行上記音訊號解碼程式(使用編碼方式判定部22~內部狀態計算部27),以執行圖5的流程圖所示之處理。
接著,參照圖5,說明解碼裝置70的動作。編碼方式 判定部22,係判定已被編碼而透過通訊裝置20e所輸入之編碼語音.音樂訊號的解碼對象框架是使用了第1編碼方式和第2編碼方式之哪一者進行了編碼,依照該判定結果,而將解碼對象框架發送至,以第1編碼方式進行解碼的第1解碼部24、或以第2編碼方式進行解碼的第2解碼部25之任一者(步驟S21;第2切換步驟)。於步驟S21中,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解碼對象框架是以第1編碼方式而被編碼時,則判定是藉由第1解碼部24進行解碼,當解碼對象框架是以第2編碼方式而被編碼時,則判定是藉由第2解碼部25進行解碼。然後,在該第2切換步驟之後,為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適應碼簿的內容或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之延遲要素的所保持之值等,以下皆同)予以初期化所需的第2初期化步驟(步驟S22~S27),係被進行。
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於步驟S21中判定解碼對象框架是被第2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要由第2解碼部25來解碼)的情況下(步驟S21;第2解碼部),則將解碼對象框架發送至第2解碼部25,第2解碼部25係將該從編碼方式判定部22所被發送來的解碼對象框架,以第2編碼方式進行解碼,將該解碼過的解碼對象框架(解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20e而予以輸出(步驟S27)。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於步驟S21中判定解碼對象框架是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要由第1解碼部24來解碼)的情況下(步驟S21;第1解碼部),則參照 記憶裝置20d的內容,判定解碼對象框架的前一個框架(解碼前鄰框架)是否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是否已被第1解碼部24所解碼),或是否被第2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是否已被第2解碼部25所解碼)(步驟S22)。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所定數目的框架(包含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及解碼前後的框架本身,均被儲存至記憶裝置20d。
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於步驟S22中判定解碼前鄰框架是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已被由第1解碼部24所解碼)的情況下(步驟S22;YES),則將解碼對象框架發送至第1解碼部24,第1解碼部24係將該從編碼方式判定部22所被發送過來解碼對象框架,以第1編碼方式進行解碼,將該解碼過的解碼對象框架(解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20e而予以輸出(步驟S26)。
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於步驟S22中判定解碼前鄰框架是被第2編碼方式所編碼(亦即已被由第2解碼部25所解碼)的情況下(步驟S22;NO),則將解碼前鄰框架發送至碼分離部23,碼分離部23係將解碼前鄰框架的已被多工化的碼,分離成第1編碼方式所致之碼、和表示第1解碼部24之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的輔助資訊(例如,已被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所特定出來的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且為表示解碼前鄰框架進行編碼之際曾被使用之初期化方法的資訊)。然後 ,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使用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計算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步驟S23)。內部狀態計算部27所進行的第1解碼部24之內部狀態的算出處理,係作為將編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加以處理而算出內部狀態的例子,是從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使用共分散法等之方法而求出線性預測係數,然後,使用該求得的線性預測係數,來對解碼結果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藉此而求出殘差訊號的處理。
此外,從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求出線性預測係數的處理,係因為演算量較大,所以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亦可不用從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求出線性預測係數,改成將對解碼前鄰框架附近的已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過之框架(比解碼前鄰框架還前面的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被第1解碼部24解碼時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儲存在記憶裝置20d中),當作上記處理(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或是,亦可將該線性預測係數在框架間進行內插而成的值,當作上記處理(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甚至,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亦可將使用解碼前鄰框架附近的已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過之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來進行外插所得的值,或是使用這些線性預測係數在框架間進行過內插的值來進行外插所得的值,當作上記處理(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亦可將線性預測 係數對頻譜頻率轉換過的值實施外插,將該外插結果再度轉換成線性預測係數。又,內部狀態計算部27係當解碼前鄰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是被包含在解碼對象框架中時,則亦可將該解碼對象框架的碼中所含之線性預測係數,當作上記處理(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算出處理)的線性預測係數來使用。又,亦可藉由省略線性預測逆濾波器之適用,來省略線性預測係數的計算。甚至,亦可使用對解碼前鄰框架附近的已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過之框架(解碼前鄰框架之前的框架)進行解碼之過程中所得到的內部狀態(表示該內部狀態的資訊係被儲存在記憶裝置20d中),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又,對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的處理,係亦可不是針對框架全體,而是僅對框架的一部分進行即可。
步驟S23之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係基於解碼前鄰框架的已被多工化的碼中所含有之表示第1解碼部24之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的輔助資訊,來特定出是否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27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還是要以“0”來進行初期化等預先決定之方法當中的哪一種初期化方法(步驟S24)。然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係藉由步驟S24中所特定出來的初期化方法,而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步驟S25)。被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所進行之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化, 雖然是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27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的處理,但亦可包含有,將第1編碼方式中根據殘差訊號而算出輸出訊號的第1編碼部24之線性預測合成濾波器的內部狀態(延遲要素的保持值)予以初期化之處理。
步驟S25中,在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之後,第1解碼部24係以第1編碼方式將解碼對象框架進行解碼,將該解碼過的解碼對象框架(解碼語音.音樂訊號),透過通訊裝置20e而予以輸出(步驟S26)。
此外,亦可不將表示第1解碼部24之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的輔助資訊予以多工化至解碼前鄰框架的碼中,而是使用第1編碼方式的對象編碼框架的固定碼簿增益、或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的週期性分析結果等(第1解碼部24及第2解碼部25和編碼器(內藏於解碼裝置20中的編碼器或第1編碼部13)之間所能共通獲得的資訊),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之初期化方法,加以特定。又,亦可構成為,省略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而總是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27所算出的內部狀態,由第1解碼部24將自己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此時,表示初期化方法而被多工化至解碼前鄰框架之碼中的多工化,就沒有使用的必要。又,內部狀態計算部27的動作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的動作,係被設計成解碼前鄰框架是被第2編碼方式所編碼、解碼對象框架是被第1編碼 方式所編碼時的動作,但不限於此,當解碼對象框架是被第2編碼方式所編碼、解碼對象框架的後一個框架是被第1編碼方式所編碼的事實,是已經藉由預測而已經被決定的情況下,則內部狀態計算部27和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係亦可基於預測資訊而分別進行針對第1解碼部24之內部狀態的算出與內部狀態初期化方法的選擇。又,雖然例示了在第1編碼方式和第2編碼方式的二種編碼方式之間進行切換的構成,但亦可為,與第1編碼方式不同的編碼方式係複數存在,而進行三種以上編碼方式之切換的構成。
接著,說明實施形態所述之編碼裝置10的作用效果。編碼裝置10係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部13、和基於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部14,使用第1編碼部13及第2編碼部14而將音訊號進行編碼。編碼裝置10係還具備:編碼方式切換部12、內部狀態計算部16及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判定,要將音訊號中所包含的作為編碼之對象的編碼對象框架,以第1編碼部13或是第2編碼部14之哪一者來進行編碼。又,編碼方式切換部12,係當已判定了要將編碼對象框架以第1編碼部13來進行編碼時,則判定緊接於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第1編碼部13所編碼,或是否已被第2編碼部14所編碼。內部狀態計算部16係當已被編碼方式切換部12判定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第2編碼部14所編碼的情 況下,則將編碼前鄰框架的編碼結果予以解碼,使用該解碼結果來算出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係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16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然後,第1編碼部13,係在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17所作的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編碼對象框架予以編碼。
若依據編碼裝置10,則即使被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部13所編碼的編碼對象框架的前一個的編碼前鄰框架,是已被基於與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部14所編碼過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編碼部13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使編碼對象框架的編碼,是用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編碼處理。
接著,說明實施形態所述之解碼裝置20的作用效果。解碼裝置20係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部24、和基於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部25,使用第1解碼部24及第2解碼部25而將編碼音訊號進行解碼。解碼裝置20係還具備:編碼方式判定部22、內部狀態計算部27及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判定,要將編碼音訊號中所包含的作為解碼之對象的解碼對象框架,以第1解碼部24或是第2解碼部25之哪一者來進行解碼。又,編碼方式判定部22,係當已被編碼方式判定部22判定要將解碼對 象框架以第1解碼部24進行解碼的情況下,則判定位於解碼對象框架的前一個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否已被第1解碼部24所解碼,或是否已被第2解碼部25所解碼。當已被編碼方式判定部22判定解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第2解碼部25所解碼的情況下,則使用解碼前鄰框架的解碼結果來算出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是否使用內部狀態計算部27所算出的內部狀態來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然後,第1解碼部24,係在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26所作的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解碼對象框架予以解碼。
若依據解碼裝置20,則即使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第1解碼部24而即將要進行解碼的解碼對象框架之前的解碼前鄰框架,是已經被基於與該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部25所解碼的情況下,仍可藉由將第1解碼部24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而將解碼對象框架的解碼,以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來進行之。因此,可實現含有線性預測編碼方式、和異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之其他編碼方式的解碼處理。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當進行從未使用線性預測之編碼方式往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方式的切換時,將基於線性預測編碼之編碼方式的編碼手段或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的初期值,設定成適切之值,以改善剛切換後之框架的聲音品質。
10‧‧‧編碼裝置
10a,20a‧‧‧CPU
10b,20b‧‧‧ROM
10c,20c‧‧‧RAM
10d,20d‧‧‧記憶裝置
10e,20e‧‧‧通訊裝置
10f,20f‧‧‧匯流排
12‧‧‧編碼方式切換部
13‧‧‧第1編碼部
14‧‧‧第2編碼部
15‧‧‧碼多工部
16,27‧‧‧內部狀態計算部
17,26‧‧‧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
20‧‧‧解碼裝置
22‧‧‧編碼方式判定部
23‧‧‧碼分離部
24‧‧‧第1解碼部
25‧‧‧第2解碼部
〔圖1〕實施形態所述之編碼裝置及解碼裝置之構成的圖示。
〔圖2〕實施形態所述之編碼裝置之構成的圖示。
〔圖3〕用來說明實施形態所述之編碼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圖4〕實施形態所述之解碼裝置之構成的圖示。
〔圖5〕用來說明實施形態所述之解碼裝置之動作的流程圖。
10‧‧‧編碼裝置
12‧‧‧編碼方式切換部
13‧‧‧第1編碼部
14‧‧‧第2編碼部
15‧‧‧碼多工部
16‧‧‧內部狀態計算部
17‧‧‧內部狀態初期化法特定部

Claims (7)

  1. 一種音訊號編碼方法,係屬於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而將複數框架所成之音訊號進行編碼的音訊號編碼方法,其特徵為,含有:切換步驟,係在前記音訊號的第1框架是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了編碼後,將緊接於該第1框架之後的第2框架進行編碼用的編碼手段,從前記第2編碼手段切換成前記第1編碼手段;和初期化步驟,係在前記切換步驟之後,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以所定之方法而進行初期化;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將對前記第2編碼手段進行編碼前的前記第1框架、或將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致之前記第1框架的編碼結果予以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所得的殘差訊號,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前記第2框架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
  2. 一種音訊號解碼方法,係屬於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而將由複數框架所成之音 訊號所生成的複數編碼框架所組成的編碼音訊號,予以解碼的音訊號解碼方法,其特徵為,含有:切換步驟,係在前記音訊號的第1框架所生成的前記編碼音訊號的第1編碼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後,將用來解碼前記音訊號中緊接於前記第1框架之後的第2框架所生成的、緊接於該第1編碼框架之後的第2編碼框架所需的解碼手段,從前記第2解碼手段切換成前記第1解碼手段;和初期化步驟,係在前記切換步驟之後,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以所定之方法而進行初期化;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對以前記第2解碼手段將前記第1編碼框架進行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所得的殘差訊號,將其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前記第2編碼框架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在前記初期化步驟中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
  3. 一種編碼裝置,係屬於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使用前記第1編碼手段及前記第2編碼手段來將音訊號進行編碼的編碼裝置,其特徵為, 具備:第1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編碼之對象的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編碼;和第2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對象框架之前的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編碼手段所編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和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判定手段判定前記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則對前記前鄰框架之編碼結果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求出殘差訊號,藉此以算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初期化手段,係將已被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殘差訊號,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在前記對象框架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前鄰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前記第1編碼手段,係在前記初期化手段所作的前記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前記對象框架予以編碼。
  4. 一種解碼裝置,係屬於具備:基於線性預測編碼 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並將由音訊號所生成之編碼音訊號,使用前記第1解碼手段及前記第2解碼手段來進行解碼的解碼裝置,其特徵為,具備:第1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編碼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解碼之對象的對象編碼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或前記第2解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解碼;和第2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對象編碼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前鄰編碼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解碼手段所解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和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判定手段判定前記前鄰編碼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則對前記前鄰編碼框架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算出殘差訊號,藉此以算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初期化手段,係將已被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殘差訊號,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前記前鄰編碼框架及前記對象編碼訊框,係分別是由前記音訊號的第1框架及在該音訊號中緊接於該第1框架 之後的第2框架所生成;在前記對象編碼訊框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前記第1解碼手段,係在前記初期化手段所作的前記內部狀態之初期化後,將前記對象編碼訊框予以解碼。
  5. 一種音訊號處理系統,其特徵為,具備如請求項3所記載之編碼裝置,和如請求項4所記載之解碼裝置;前記解碼裝置,係將已被前記編碼裝置所編碼成的編碼音訊號,予以解碼。
  6. 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音訊號編碼程式,其係為了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編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編碼手段,來將音訊號予以編碼,而使電腦裝置發揮機能成為:前記第1編碼手段;和前記第2編碼手段;和第1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編碼之對象的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或前記第2編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編碼;和第2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對象框架以前記第1編碼手段進行編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對象框架之前的前鄰框架是否已被前記 第1編碼手段所編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和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判定手段判定前記前鄰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編碼手段所編碼的情況下,則對前記前鄰框架之編碼結果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求出殘差訊號,藉此以算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初期化手段,係將已被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殘差訊號,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編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且在前記對象框架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前鄰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
  7. 一種記錄媒體,係記錄有音訊號解碼程式,其係為了將由音訊號所生成之編碼音訊號,使用基於線性預測編碼方式的第1解碼手段、和基於與前記線性預測編碼方式不同之其他編碼方式的第2解碼手段來進行解碼,而使電腦裝置發揮機能成為:前記第1解碼手段;和前記第2解碼手段;和第1判定手段,係用以判定要將前記編碼音訊號中所含之作為解碼之對象的對象編碼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或前記第2解碼手段之何者,來進行解碼;和 第2判定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1判定手段判定是要將前記對象編碼框架以前記第1解碼手段進行解碼的情況下,則判定緊接於前記編碼對象框架之前的前鄰編碼框架是否已被前記第1解碼手段所解碼,或是否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和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當已被前記第2判定手段判定前記前鄰編碼框架是已被前記第2解碼手段所解碼的情況下,則對前記前鄰編碼框架解碼所得之訊號,適用線性預測逆濾波器而算出殘差訊號,藉此以算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和初期化手段,係將已被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所算出的前記殘差訊號,設定來作為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適應碼簿之內容,藉此以將前記第1解碼手段的內部狀態予以初期化;且前記前鄰編碼框架及前記對象編碼訊框,係分別是由前記音訊號的第1框架及在該音訊號中緊接於該第1框架之後的第2框架所生成;在前記對象編碼訊框的編碼中,係含有前記第1框架的線性預測係數;前記內部狀態計算手段係將該線性預測係數,使用於前記線性預測逆濾波器。
TW101125361A 2009-03-06 2010-03-05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TWI3856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53693A JP4977157B2 (ja) 2009-03-06 2009-03-06 音信号符号化方法、音信号復号方法、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音信号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音信号復号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6192A TW201246192A (en) 2012-11-16
TWI385649B true TWI385649B (zh) 2013-02-11

Family

ID=42709745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6450A TWI390504B (zh) 2009-03-06 2010-03-05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coding apparatus, decoding apparatus,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and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TW101125359A TWI385648B (zh) 2009-03-06 2010-03-05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TW101125361A TWI385649B (zh) 2009-03-06 2010-03-05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6450A TWI390504B (zh) 2009-03-06 2010-03-05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coding apparatus, decoding apparatus,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and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TW101125359A TWI385648B (zh) 2009-03-06 2010-03-05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3) US8751245B2 (zh)
EP (3) EP2511906A1 (zh)
JP (1) JP4977157B2 (zh)
KR (3) KR101175555B1 (zh)
CN (3) CN102341851B (zh)
AU (1) AU2010219643C1 (zh)
BR (3) BR122013014741B1 (zh)
CA (1) CA2754404C (zh)
CY (1) CY1114649T1 (zh)
DK (1) DK2405426T3 (zh)
ES (1) ES2434125T3 (zh)
HR (1) HRP20131056T1 (zh)
MX (1) MX2011009333A (zh)
PH (2) PH12012501447B1 (zh)
PL (1) PL2405426T3 (zh)
PT (1) PT2405426E (zh)
RU (3) RU2482554C1 (zh)
SG (1) SG174241A1 (zh)
SI (1) SI2405426T1 (zh)
SM (1) SMT201400025B (zh)
TW (3) TWI390504B (zh)
WO (1) WO20101011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5649B2 (ja) * 2009-12-24 2014-01-22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符号化方法、復号方法、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FR2969805A1 (fr) * 2010-12-23 2012-06-29 France Telecom Codage bas retard alternant codage predictif et codage par transformee
CN103477388A (zh) * 2011-10-28 2013-12-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声音信号混合解码器、声音信号混合编码器、声音信号解码方法及声音信号编码方法
US9043201B2 (en) 2012-01-03 2015-05-26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udio frames to transition between different codecs
RU2656681C1 (ru) 2012-11-13 2018-06-06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режима кодирования,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дирования аудиосигналов и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екодирования аудиосигналов
EP2830065A1 (en) 2013-07-22 2015-01-2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coding an encoded audio signal using a cross-over filter around a transition frequency
JP5981408B2 (ja) * 2013-10-29 2016-08-3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音声信号処理装置、音声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音声信号処理プログラム
FR3013496A1 (fr) * 2013-11-15 2015-05-22 Orange Transition d'un codage/decodage par transformee vers un codage/decodage predictif
US11589172B2 (en) 2014-01-06 2023-02-21 Shenzhen Shokz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ressing sound leakage
US9685164B2 (en) * 2014-03-31 2017-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of switching coding technologies at a device
EP2980794A1 (en) * 2014-07-28 2016-02-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encoder and decoder using a frequency domain processor and a time domain processor
EP2980797A1 (en) 2014-07-28 2016-02-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decoder,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ing a zero-input-response to obtain a smooth transition
EP2980795A1 (en) * 2014-07-28 2016-02-0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encoding and decoding using a frequency domain processor, a time domain processor and a cross processor for initialization of the time domain processor
FR3024582A1 (fr) * 2014-07-29 2016-02-05 Orange Gestion de la perte de trame dans un contexte de transition fd/lpd
CN104485112B (zh) * 2014-12-08 2017-12-08 福建联迪商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音频通讯中的音频解码方法及其装置
EP3231393B1 (de) 2016-04-13 2023-06-21 Christian Vallbracht Minimal-invasiv implantierbare mitral- und trikuspidalklappe
CN109215667B (zh) * 2017-06-29 2020-1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10556118B (zh) * 2018-05-31 2022-05-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立体声信号的编码方法和装置
BR112021004719A2 (pt) 2018-09-12 2021-06-22 Shenzhen Voxtech Co., Ltd. dispositivo de processamento de sinal com múltiplos transdutores elétrico acústicos
CN115881140A (zh) * 2021-09-29 2023-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解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2005A1 (ja) * 2004-04-27 2005-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スケーラブル符号化装置、スケーラブル復号化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06118179A1 (ja) * 2005-04-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音声符号化装置および音声符号化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52899A (ja) * 1989-07-20 1991-03-07 Asahi Glass Co Ltd カルシトニン類似体
SE504010C2 (sv) * 1995-02-08 1996-10-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prediktiv kodning av tal- och datasignaler
JP2904083B2 (ja) * 1995-11-29 1999-06-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音声符号化切替えシステム
US6134518A (en) * 1997-03-04 2000-10-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igital audio signal coding using a CELP coder and a transform coder
JP4216364B2 (ja) * 1997-08-29 2009-01-28 株式会社東芝 音声符号化/復号化方法および音声信号の成分分離方法
JP3487158B2 (ja) * 1998-02-26 2004-01-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音声符号化伝送システム
SE0004187D0 (sv) * 2000-11-15 2000-11-15 Coding Technologies Sweden Ab Enhancing the performance of coding systems that use high frequency reconstruction methods
JP4551555B2 (ja) * 2000-11-29 2010-09-29 株式会社東芝 符号化データ伝送装置
US6658383B2 (en) * 2001-06-26 2003-12-02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ding speech and music signals
JP4290917B2 (ja) * 2002-02-08 2009-07-08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復号装置、符号化装置、復号方法、及び、符号化方法
AU2002307884A1 (en) * 2002-04-22 2003-11-03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btaining parameters for parametric speech coding of frames
JP2004053676A (ja) * 2002-07-16 2004-02-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音声符号化装置および復号装置
AU2003208517A1 (en) * 2003-03-11 2004-09-30 Nokia Corporation Switching between coding schemes
JP2007538282A (ja) * 2004-05-17 2007-12-27 ノキア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各種の符号化フレーム長でのオーディオ符号化
ATE371926T1 (de) * 2004-05-17 2007-09-15 Nokia Corp Audiocodierung mit verschiedenen codierungsmodellen
US7596486B2 (en) * 2004-05-19 2009-09-29 Nokia Corporation Encoding an audio signal using different audio coder modes
EP1883067A1 (en) * 2006-07-24 2008-01-30 Deutsche Thomson-Brandt Gmb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ssless encoding of a source signal, using a lossy encoded data stream and a lossless extension data stream
EP2311034B1 (en) * 2008-07-11 2015-11-0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encoder and decoder for encoding frames of sampled audio signals
EP4358082A1 (en) 2009-10-20 2024-04-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signal encoder, audio signal decoder, method for encoding or decoding an audio signal using an aliasing-cancellation
FR2969805A1 (fr) * 2010-12-23 2012-06-29 France Telecom Codage bas retard alternant codage predictif et codage par transforme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2005A1 (ja) * 2004-04-27 2005-11-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スケーラブル符号化装置、スケーラブル復号化装置、およ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06118179A1 (ja) * 2005-04-28 2006-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音声符号化装置および音声符号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210680A (ja) 2010-09-24
JP4977157B2 (ja) 2012-07-18
TWI385648B (zh) 2013-02-11
SI2405426T1 (sl) 2013-12-31
BR122013014739A2 (pt) 2016-05-24
KR101175555B1 (ko) 2012-08-21
MX2011009333A (es) 2011-09-29
EP2405426A4 (en) 2012-10-17
US20110320212A1 (en) 2011-12-29
CA2754404C (en) 2016-04-26
TWI390504B (zh) 2013-03-21
TW201126513A (en) 2011-08-01
KR20110124279A (ko) 2011-11-16
KR101256542B1 (ko) 2013-04-19
RU2482554C1 (ru) 2013-05-20
CN102737641A (zh) 2012-10-17
KR20120084338A (ko) 2012-07-27
PH12012501447A1 (en) 2014-08-27
PH12012501447B1 (en) 2014-08-27
AU2010219643B2 (en) 2012-10-25
SG174241A1 (en) 2011-10-28
EP2511907A1 (en) 2012-10-17
RU2011140533A (ru) 2013-05-10
CA2754404A1 (en) 2010-09-10
US20130185085A1 (en) 2013-07-18
WO2010101190A1 (ja) 2010-09-10
EP2511906A1 (en) 2012-10-17
EP2405426B1 (en) 2013-08-28
ES2434125T3 (es) 2013-12-13
PH12012501446A1 (en) 2015-07-20
KR101175553B1 (ko) 2012-08-23
US20130185075A1 (en) 2013-07-18
CN102737642B (zh) 2014-07-30
US9214161B2 (en) 2015-12-15
CN102737641B (zh) 2014-07-02
CN102737642A (zh) 2012-10-17
KR20120084339A (ko) 2012-07-27
TW201246192A (en) 2012-11-16
BR122013014739B1 (pt) 2020-10-13
TW201246191A (en) 2012-11-16
US8751245B2 (en) 2014-06-10
PL2405426T3 (pl) 2014-01-31
CY1114649T1 (el) 2016-12-14
DK2405426T3 (da) 2013-11-11
CN102341851B (zh) 2013-09-04
EP2405426A1 (en) 2012-01-11
AU2010219643A1 (en) 2011-10-06
PT2405426E (pt) 2013-10-17
BR122013014741B1 (pt) 2020-10-27
HRP20131056T1 (hr) 2013-12-06
SMT201400025B (it) 2014-05-07
PH12012501446B1 (en) 2015-07-20
BRPI1016262A2 (pt) 2016-05-03
CN102341851A (zh) 2012-02-01
BR122013014741A2 (pt) 2016-05-24
RU2493620C1 (ru) 2013-09-20
AU2010219643C1 (en) 2013-03-14
BRPI1016262B1 (pt) 2020-11-10
RU2493619C1 (ru) 2013-09-20
US8666754B2 (en) 201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5649B (zh) An audio signal coding metho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an encoding apparatus, a decoding apparatus, an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n audio signal 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and an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 recording medium
TWI479478B (zh) 用以使用對齊的預看部分將音訊信號解碼的裝置與方法
JP5197838B2 (ja) 音信号符号化方法、音信号復号方法、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音信号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音信号復号プログラム
JP4977268B2 (ja) 音信号符号化方法、音信号復号方法、符号化装置、復号装置、音信号処理システム、音信号符号化プログラム、及び、音信号復号プログラム
AU2012204146B2 (en) Audio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udio signal decoding method, encoding device, decoding device,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audio signal encoding program, and audio signal decoding pro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