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1679B -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1679B
TWI381679B TW98103635A TW98103635A TWI381679B TW I381679 B TWI381679 B TW I381679B TW 98103635 A TW98103635 A TW 98103635A TW 98103635 A TW98103635 A TW 98103635A TW I381679 B TWI381679 B TW I3816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network
base station
network base
identification code
electronic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036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31144A (en
Inventor
Ying Tsai Hsu
Original Assignee
Handlink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dlink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Handlink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TW981036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1679B/zh
Priority to JP2009095988A priority patent/JP4819918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031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1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16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1679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更詳細地說,本發明之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根據一電子裝置與網際網路間之連線路徑,提供多種資訊服務。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對於通訊之要求也越來越高,除了對通訊品質的要求,通訊之便利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無線通訊具有不需實體通訊網路佈線、機動性高等優點,因此近幾年具無線通訊功能之行動產品,例如手機、筆記型電腦等等,也越來越受到人們之青睞,成為消費型電子產品市場上之主流。
請參閱第1圖,其係為一傳統無線網路架構1,其包含一伺服器11、一網際網路13、一無線網路基地台15及一電子裝置17。無線網路基地台15連線至網際網路13並提供電子裝置17一連線服務,使電子裝置17可透過無線網路基地台15連線至網際網路13。此時,伺服器11可透過網際網路13提供一資訊服務至電子裝置17。
由於無線網路基地台15及電子裝置17的訊號傳輸範圍有限,故電子裝置17所能活動的範圍有限。同時,若欲透過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以擴大無線網路架構1,則需經過繁瑣的手動設定,因而增加使用上的不便性。另一方面,無線網路架構1中,伺服器11及無線網路基地台15皆僅知與其直接連線之設備,無從得知間接連線之其他設備,因此傳統無線網路架構1所能提供之資訊服務較為有限。
综上所述,如何透過增加無線網路基地台以延伸無線網路架構,使整體無線網路架構的訊號傳輸範圍擴大,以增加電子裝置上網的便利性,以及如何基於無線網路架構內之連線關係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服務,為該領域之業者亟需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網路架構。該無線網路架構包含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一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一伺服器。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一網際網路,且具有一第一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一網路識別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二實體辨識碼及一與該第一網路識別碼相同之第二網路識別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根據該第二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後,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且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一實體辨識碼,此外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藉此,一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該伺服器連線至該網際網路,用以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電子裝置間之一連線路徑、產生一資訊服務以及透過該連線路徑傳送該資訊服務至該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架構之通訊方法。該無線網路架構包含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一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一伺服器。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伺服器分別連線至一網際網路。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一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一網路識別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二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二網路識別碼。該第一網路識別碼與該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使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根據該第二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b)於該步驟(a)後,使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一實體辨識碼;(c)於該步驟(a)後,使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d)於該步驟(a)後,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間建立連線,俾一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e)使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f)使該伺服器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電子裝置間之一連線路徑;(g)使該伺服器產生一資訊服務;以及(h)使該伺服器透過該連線路徑傳送該資訊服務至該電子裝置。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無線網路基地台,適用於一無線網路架構。該無線網路架構包含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無線網路基地台與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相同之一網路識別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包含一通訊模組、一處理模組及一儲存模組。該通訊模組連線至一網際網路,且用以接收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連線請求,該連線請求夾帶該網路識別碼。該處理模組用以接受該連線請求,俾一電子裝置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通訊模組連線至該網際網路。該儲存模組用以於該處理模組接受該連線請求後,立即儲存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此外,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處理模組接受該連線請求後,儲存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通訊方法。一無線網路架構包含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無線網路基地台與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相同之一網路識別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一網際網路。該通訊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自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接收一連線請求,該連線請求夾帶該網路識別碼;(b)接受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連線請求,俾一電子裝置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c)於接受該連線請求後,立即儲存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以及(d)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其中,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接受該連線請求後,儲存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
本發明之無線網路架構中,所有無線網路基地台需具有相同之網路識別碼,未連線至網際網路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可以透過該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已連線至網際網路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再與之建立連線。各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各自之一實體辨識碼,各無線網路基地台會儲存與自己連線之無線網路基地台之實體辨識碼。所有無線網路基地台皆可提供一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當電子裝置透過無線網路架構中之至少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網際網路時,連線路徑上直接與網際網路連線之無線網路基地台會儲存電子裝置之實體辨識碼。另一方面,伺服器亦會儲存電子裝置之連線路徑,根據電子裝置與網際網路間之連線路徑提供一資訊服務,再產生此資訊服務之一利益。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技術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係以較佳實施例、配合所附圖式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係提供一種無線網路架構及用於此無線網路架構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通訊方法,本發明使電子裝置透過至少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網際網路。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所提供之無線網路架構中,直接與網際網路連線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對其下行路徑所包含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電子裝置有充分的了解。此外,無線網路架構中的一伺服器利用電子裝置與網際網路間之連線路徑,傳送一資訊服務至電子裝置,並根據此連線路徑產生一利益。透過本發明之無線網路架構,網際網路資訊服務所帶來的利益能夠被合理地分配。
以下之實施例係用以舉例說明本發明內容,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需說明者,以下實施例及圖式中,與本發明無關之元件已省略而未繪示,且圖式中各元件間之尺寸關係僅為求容易瞭解,非用以限制實際比例。
請參閱第2A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一無線網路架構2之示意圖。無線網路架構2包含一伺服器21、一網際網路13、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一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一第一電子裝置27。第一電子裝置27為具有無線上網協定功能之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具有一第一網路識別碼及一第一實體辨識碼;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具有一第二網路識別碼及一第二實體辨識碼;第一電子裝置27具有一實體識別碼。由第一網路識別碼與第二網路識別碼,其它裝置可知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所分別隸屬之無線網路。舉例而言,第一網路識別碼可為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cation;ESSID),且第二網路識別碼可為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於無線網路架構2中,第一網路識別碼與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換言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使用相同的通訊協定(protocol),故二者間具有互相連線之能力。第一實體辨識碼、第二實體辨識碼及第一電子裝置27之實體辨識碼分別為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電子裝置27於網際網路13中的辨識碼。舉例而言,第一實體辨識碼可為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網路實體位址(MAC address),第二實體辨識碼可為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網路實體位址,且電子裝置27之實體辨識碼可為電子裝置27之網路實體位址。
於無線網路架構2中,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則根據第二網路識別碼進行自動搜尋。由於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位於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訊號範圍內,且第一網路識別碼與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故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能搜尋到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自動搜尋到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後,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儲存第一實體辨識碼,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儲存第二實體辨識碼,且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連線至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由於此時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已連線至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故可知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可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
若第一電子裝置27位於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訊號範圍內,則第一電子裝置27搜尋到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後,即可透過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當第一電子裝置27連線至網際網路13時,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會儲存第一電子裝置27之實體辨識碼。
於無線網路架構2中,伺服器21連線至網際網路13。伺服器21儲存第一電子裝置27與網際網路13間之第一連線路徑,舉例而言,伺服器21可儲存第一連線路徑包含下行路徑(包含路徑204、206、208)或/及上行路徑(包含路徑210、212、214)。於其他實施態樣中,伺服器21亦可以其它方式儲存第一連線路徑,例如儲存第一連線路徑包含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
之後,伺服器21透過自己與網際網路之路徑202及第一連線路徑中的下行路徑(路徑204、206、208)傳送一第一資訊服務至第一電子裝置27。舉例而言,第一資訊服務可為一廣告資訊、一軟體服務等等。於傳送第一資訊服務至第一電子裝置27後,伺服器21可產生此第一資訊服務一利益,表示透過無線網路架構2提供第一資訊服務給第一電子裝置27所獲得之利益。由於伺服器21儲存第一連線路徑,因此伺服器21可進一步根據利益,計算第一連線路徑中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一分配利益,以及計算第一連線路徑中之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一分配利益。舉例而言,伺服器21可由下列計算式計算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分配利益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分配利益:
Pn =PT ×n%;
其中,PT 表示伺服器21傳送第一資訊服務至第一電子裝置27後所產生之利益,n代表無線網路基地台編號,n%代表第n無線網路基地台之分配比例,以及Pn 代表第n無線網路基地台之分配利益。
舉例而言,第一資訊服務為一廣告資訊,且此廣告資訊之利益為10元。因為伺服器21係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亦即透過第一連線路徑)傳送廣告資訊至電子裝置27後,故伺服器21設定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分配比例為30%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分配比例為70%。因此,伺服器21可根據上述公式,計算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分配利益為3元,且計算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分配利益為7元。再者,伺服器21可調整計算分配利益之方式及各基地台之分配比例,前述數字僅用以例舉說明而已,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圍。
請參閱第2B圖,其係描繪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一實施態樣之示意圖。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包含一通訊模組231、一處理模組233及一儲存模組235。以下將進一步說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與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進行連線時之詳細運作。
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係由通訊模組231進行各種與通訊有關之運作。具體而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由通訊模組231連線至網際網路13,且可透過通訊模組231接收其他無線網路基地台之連線請求。當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送出一包含第二網路識別碼之連線請求時,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係由通訊模組231依一無線網路通訊協定接收此連線請求。於本實施例中,無線網路通訊協定為無線分散系統(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WDS)標準,於其他實施態樣中,通訊模組231可採用其他無線網路通訊協定。處理模組233接受連線請求後,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係由通訊模組231透過網際網路13自伺服器21接收第一資訊服務,且透過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傳送第一資訊服務至電子裝置27。此外,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係由儲存模組235儲存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實體辨識碼及第一電子裝置27之實體辨識碼。
需注意者,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與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無線網路基地台係具有相同功能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係用來區分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與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於無線網路架構2中之位置。換言之,當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與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位置對調時,亦能發揮同樣的效果。
此外,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與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亦可與其他無線網路基地台(圖未繪出)或其他電子裝置(圖未繪出)建立連線。伺服器21亦可記錄其他電子裝置與網際網路間13之連線路徑,及傳送其他資訊服務至其他電子裝置,並於傳送其他資訊服務後,產生其他服務資訊之利益,再計算各無線網路基地台之於這些連線路徑中之各無線網路基地台之分配利益。
由上述可知,無線網路架構2中,直接與網際網路連線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藉由儲存實體辨識碼可了解其下行路徑中所包含的無線網路基地台(即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電子裝置(即第一電子裝置27)。伺服器21則是儲存電子裝置(即第一電子裝置27)與網際網路13間之連線路徑(即第一連線路徑)。透過無線網路架構2,伺服器21除了能提供多種不同的資訊服務予電子裝置,更記錄透過哪些無線網路基地台傳送資訊服務予電子裝置,再將傳送資訊服務所帶來的利益作合理的分配。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為一種用於無線網路架構之通訊方法,其流程圖描繪於第3圖。第二實施例之方法係用以建立如第一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2,再利用無線網路架構2進行通訊。
首先,於步驟301中,使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根據第二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後,於步驟302及303中,分別使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儲存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實體辨識碼,及使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儲存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第二實體辨識碼。於步驟304中,於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間建立連線,之後即可提供第一電子裝置27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連線至網際網路13。
假設第一電子裝置27已連線至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亦即第一電子裝置27已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連線至網際網路13。接著,於步驟305中,使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於第一電子裝置27連線至網際網路13時,儲存第一電子裝置27之實體辨識碼。於步驟306中,使伺服器21儲存網際網路及第一電子裝置27間之第一連線路徑。
接著,第二實施例於步驟307中,使伺服器產生第一資訊服務,再於步驟308中,使伺服器透過第一連線路徑傳送第一資訊服務至第一電子裝置27。之後執行步驟309中,使伺服器21產生該第一資訊服務之一利益,並根據第一資訊服務之利益,計算第一連線路徑中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一分配利益以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一分配利益。
除了前述之步驟外,第二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實施例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二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為第一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2之延伸,如第4圖所示。第三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4除了包含第一實施例所述之伺服器21、網際網路13、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電子裝置27外,更包含一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以及一第二電子裝置43。
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具有一與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之第三網路識別碼,以及具一第三實體辨識碼。如同第一實施例所述,第三網路識別碼可為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第三實體辨識碼為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於網際網路13中的辨識碼,舉例而言,第三實體辨識碼可為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網路實體位址。同樣的,第二電子裝置43具有一實體辨識碼,此實體辨識碼亦為第二電子裝置43於網際網路13中的辨識碼,可為第二電子裝置43之網路實體位址。第二電子裝置43係具有無線上網協定功能之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手機或其他電子產品。
無線網路架構4中,伺服器21、網際網路13、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電子裝置27間之運作與第一實施例相同,故不贅言,以下謹說明與第一實施例相異處。
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根據第三網路識別碼進行自動搜尋。由於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位於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訊號範圍內,且第二網路識別碼與第三網路識別碼相同,故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能搜尋到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自動搜尋到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後,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儲存第二實體辨識碼,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儲存第三實體辨識碼,且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連線至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由於此時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已連線至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故可知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可透過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
若第二電子裝置43位於第三無線網路基地41之訊號範圍內,則第二電子裝置43搜尋到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後,即可透過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當第二電子裝置43連線至網際網路13時,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會儲存第二電子裝置43之實體辨識碼。
伺服器21亦會儲存第二電子裝置43與網際網路13間之第二連線路徑,舉例而言,伺服器21可儲存第二連線路徑包含下行路徑(包含路徑204、206、402、404)或/及上行路徑(包含路徑406、408、212、214)。於其他實施態樣中,伺服器21亦可以其它方式儲存第二連線路徑,例如儲存第二連線路徑包含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
之後,伺服器21透過自己與網際網路之路徑202及第二連線路徑中的下行路徑(路徑202、204、402、404)傳送一第二資訊服務至第二電子裝置43。於傳送第二資訊服務至第二電子裝置43後,伺服器21可產生此第二資訊服務之一利益,表示透過無線網路架構4提供第二資訊服務給第二電子裝置43所獲得之利益。由於伺服器21儲存第二連線路徑,因此伺服器21可進一步根據利益,分別計算第二連線路徑中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一分配利益。具體之計算方式與第一實施例類似,故不贅言。
除了前述之功能及運作外,第三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一實施例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三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一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為一種用於無線網路架構之通訊方法,其部份流程圖描繪於第5圖。第四實施例之方法係用以建立如第三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4,再利用無線網路架構4進行通訊。
第四實施例先執行第3圖所描繪之步驟301至步驟309。接著,於步驟501中,使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根據第三網路辨別碼,自動搜尋到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後,於步驟502及步驟503中,分別使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儲存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第二實體辨識碼,以及使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儲存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第三實體辨識碼。本實施例於步驟504中,於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間建立連線,如此即可提供第二電子裝置43透過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連線至網際網路13。
假設第二電子裝置43已連線至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亦即第二電子裝置43已透過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連線至網際網路13。接著,於步驟505中,使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及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於第二電子裝置43連線至網際網路時13,儲存第二電子裝置25之實體辨識碼。於步驟506中,使伺服器21儲存網際網路13及第二電子裝置43間之第二連線路徑。
本實施例接著執行步驟507,使伺服器21產生一第二資訊服務,再執行步驟508,使伺服器21透過第二連線路徑傳送第二資訊服務至第二電子裝置43。之後,於步驟509中,使伺服器21於傳送第二資訊服務至第二電子裝置43後,產生第二廣告資訊之利益,以及根據第二廣告資訊之利益,計算第二連線路徑中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23之一分配利益、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25之一分配利益及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41之一分配利益。除了前述之步驟外,第四實施例亦能執行第三實施例之所有操作及功能。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直接瞭解第四實施例如何基於上述第三實施例以執行此等操作及功能,故不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無線網路架構中,直接與網際網路連線之無線網路基地台藉由儲存實體辨識碼可了解其下行路徑中所包含的無線網路基地台及電子裝置。此外,伺服器儲存電子裝置與網際網路間之連線路徑,藉此可將資訊服務傳送至電子裝置,並產生傳送此資訊服務之利益。之後,伺服器將利益分配至連線路徑上之無線網路基地台。據此,本發明於新增無線網路基地台以擴大無線網路架構時,無線網路基地台間可自動搜尋並建立連線,無須經過繁瑣的手動設定。此外,直接與網際網路連線之無線網路基地台仍可得知其下行路徑中所包含的無線網路基地台及電子裝置,並可公平合理地求得參與傳送資訊服務之無線網路基地台應被分配到的利益。相較於習知無線網路架構以單一台無線網路基地台來使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本發明顯然大幅擴大無線網路架構之訊號傳輸範圍,並提供多樣化且便利的服務。
上述之實施例僅用來例舉本發明之實施態樣,以及闡釋本發明之技術特徵,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保護範疇。任何熟悉此技術者可輕易完成之改變或均等性之安排均屬於本發明所主張之範圍,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1...傳統無線網路架構
11...伺服器
13...網際網路
15...無線網路基地台
17...電子裝置
2...無線網路架構
21...伺服器
23...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
25...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
27...第一電子裝置
202...路徑
204...路徑
206...路徑
208...路徑
210...路徑
212...路徑
214...路徑
216...路徑
231...通訊模組
233...儲存模組
235...處理模組
4...無線網路架構
41...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
43...第二電子裝置
402...路徑
404...路徑
406...路徑
408...路徑
第1圖係描繪習知技術之無線網路架構之示意圖;
第2A圖係描繪第一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之示意圖;
第2B圖係描繪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示意圖;
第3圖係描繪第二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第4圖係描繪第三實施例之無線網路架構之示意圖;以及
第5圖係描繪第四實施例之通訊方法之流程圖。
13...網際網路
2...無線網路架構
21...伺服器
23...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
25...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
27...第一電子裝置
202...路徑
204...路徑
206...路徑
208...路徑
210...路徑
212...路徑
214...路徑
216...路徑

Claims (34)

  1. 一種無線網路架構,包含: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連線至一網際網路,具有一第一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一網路識別碼;一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二實體辨識碼及一與該第一網路識別碼相同之第二網路識別碼,用以根據該第二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且於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後,儲存該第一實體辨識碼及連線至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俾一第一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以及一伺服器,連線至該網際網路,用以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第一電子裝置間之一第一連線路徑、產生一第一資訊服務以及透過該第一連線路徑傳送該第一資訊服務至該第一電子裝置,並於傳送該第一資訊服務後,產生該第一資訊服務之一利益;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自動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後,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且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一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Extended Service Set Identification;ESSID),且該第二網路識別碼係為 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MAC address),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網路實體位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一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該第一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資訊服務係為一廣告資訊。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更包含:一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三實體辨識碼及一與該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之第三網路識別碼,用以根據該第三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且於搜尋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後,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及連線至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俾一第二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自動搜尋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後,儲存該第三實體辨識碼,且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二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 碼;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第二連線路徑、產生一第二資訊服務以及透過該第二連線路徑傳送該第二資訊服務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該第二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且該第三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8.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第一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三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網路實體位址。
  9.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於傳送該第二資訊服務至該第二電子裝置後,產生該第二資訊服務之一利益。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無線網路架構,其中該伺服器更用以根據 該利益,計算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12. 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架構之通訊方法,該無線網路架構包含一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一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一伺服器,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伺服器分別連線至一網際網路,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一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一網路識別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二實體辨識碼及一第二網路識別碼,該第一網路識別碼與該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使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根據該第二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b)於該步驟(a)後,使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一實體辨識碼;(c)於該步驟(a)後,使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d)於該步驟(a)後,於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間建立連線,俾一第一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e)使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一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f)使該伺服器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第一電子裝置間之一第一連線路徑; (g)使該伺服器產生一第一資訊服務;以及(h)使該伺服器透過該第一連線路徑傳送該第一資訊服務至該第一電子裝置,並於傳送該第一資訊服務後,產生該第一資訊服務之一利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第一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一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電子裝置之一網路實體位址。
  14.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且該第二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15.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一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一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16.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資訊服務係一廣告資訊。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無線網路架構更包含一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一第三實體辨識碼及一與該第二網路識別碼相同之第三網路識別碼,該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 (i)使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根據該第三網路識別碼,自動搜尋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j)於該步驟(i)後,使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二實體辨識碼;(k)於該步驟(i)後,使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儲存該第三實體辨識碼;(l)於該步驟(i)後,於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間建立連線,俾一第二電子裝置透過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m)使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第二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n)使該伺服器儲存該網際網路及該第二電子裝置間之一第二連線路徑;(o)使該伺服器產生一第二資訊服務;以及(p)使該伺服器透過該第二連線路徑傳送該第二資訊服務至該第二電子裝置。
  18.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一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二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三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第二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第二電子裝置之一網路實 體位址。
  19.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第三網路識別碼係為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使該伺服器於傳送該第二廣告資訊至該第二電子裝置後,產生該第二廣告資訊之一利益。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三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22. 如請求項21所述之通訊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第二連線路徑中之該第二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
  23. 一種無線網路基地台,適用於一無線網路架構,該無線網路架構包含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一伺服器,該無線網路基地台與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相同之一網路識別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包含:一通訊模組,連線至一網際網路,且用以接收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連線請求,該連線請求夾帶該網路識別碼;一處理模組,用以接受該連線請求,俾一電子裝置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通訊模組連線至該網際網路,該處理模組更用以透過該網際網路自該伺機器接收一資訊服 務,以及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傳送該資訊服務至該電子裝置,俾使該伺服器產生該資訊服務之一利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一儲存模組,用以於該處理模組接受該連線請求後,立即儲存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其中,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處理模組接受該連線請求後,儲存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該實體辨識碼。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網路識別碼為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為該電子裝置一網路實體位址。
  26.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資訊服務係為一廣告資訊。
  27. 如請求項23所述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通訊模組係依一無線通訊協定,接收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連線請求。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無線網路基地台,其中該無線通訊協定係 為無線分散系統(Wireless Distribution System;WDS)標準。
  29. 一種用於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通訊方法,一無線網路架構包含該無線網路基地台、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一伺服器,該無線網路基地台與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具有相同之一網路識別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一網際網路,該通訊方法包含下列步驟:(a)自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接收一連線請求,該連線請求夾帶該網路識別碼;(b)接受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連線請求,俾一電子裝置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及該無線網路基地台連線至該網際網路;(c)於接受該連線請求後,立即儲存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d)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e)透過該網際網路自該伺服器接收一資訊服務;以及(f)透過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傳送該資訊服務至該電子裝置,俾使該伺服器產生該資訊服務之一利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以及根據該利益計算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分配利益;其中,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於該無線網路基地台接受該連線請求後,儲存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實體辨識碼,且於該電子裝置連線至該網際網路時,儲存該電子裝置之該實 體辨識碼。
  30.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實體辨識碼係為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一網路實體位址,該電子裝置之一實體辨識碼為該電子裝置一網路實體位址。
  31.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網路識別碼係為一延伸服務識別碼。
  32.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資訊服務係為一廣告資訊。
  33. 如請求項29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步驟(a)係依一無線通訊協定,接收該另一無線網路基地台之該連線請求。
  34. 如請求項33所述之通訊方法,其中該無線通訊協定為無線分散系統標準。
TW98103635A 2009-02-05 2009-02-05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TWI3816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3635A TWI381679B (zh) 2009-02-05 2009-02-05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JP2009095988A JP4819918B2 (ja) 2009-02-05 2009-04-10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アーキテクチャ、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基地局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03635A TWI381679B (zh) 2009-02-05 2009-02-05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1144A TW201031144A (en) 2010-08-16
TWI381679B true TWI381679B (zh) 2013-01-01

Family

ID=427646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03635A TWI381679B (zh) 2009-02-05 2009-02-05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19918B2 (zh)
TW (1) TWI38167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3958A (ja) 2010-08-19 2012-03-01 Nec Tokin Corp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6636B1 (en) * 2001-01-22 2005-09-21 Wayport, Inc. Distribu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allows multiple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s to share a comm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20060056369A1 (en) * 2004-09-10 2006-03-16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rout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TW200611532A (en) * 2004-09-22 2006-04-0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global encryption key in a wireless transport network
TW200709613A (en) * 2005-05-06 2007-03-01 Intel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ynamic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
US7289463B2 (en) * 2002-04-30 2007-10-30 Alcatel Lucent Hierarchical wireless network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P packets to mobile stations
US20080316951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 route to an intelligent access point (iap)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4426B2 (ja) * 2001-09-28 2006-05-17 株式会社東芝 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フレーム送信方法
JP2004147159A (ja) * 2002-10-25 200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システム
JP2006042087A (ja) * 2004-07-29 2006-02-09 Toshiba Corp 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アクセスポイント装置、及び無線接続システム
JP2006067174A (ja) * 2004-08-26 2006-03-09 Fujitsu Ltd 制御プログラム、通信中継装置制御方法、通信中継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2006186526A (ja) * 2004-12-27 2006-07-13 Toshiba Corp 通信中継装置、通信端末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56636B1 (en) * 2001-01-22 2005-09-21 Wayport, Inc. Distribu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allows multiple wireless service providers to share a comm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7289463B2 (en) * 2002-04-30 2007-10-30 Alcatel Lucent Hierarchical wireless network and an associated method for delivering IP packets to mobile stations
US20060056369A1 (en) * 2004-09-10 2006-03-16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rout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rminal
TW200611532A (en) * 2004-09-22 2006-04-01 Accton Technology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on of global encryption key in a wireless transport network
TW200709613A (en) * 2005-05-06 2007-03-01 Intel Corp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dynamic on-demand routing protocol
US20080316951A1 (en) * 2007-06-20 2008-12-25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discovering a route to an intelligent access point (ia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83556A (ja) 2010-08-19
JP4819918B2 (ja) 2011-11-24
TW201031144A (en) 2010-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3648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etting information providing method, setting information obtain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03067055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及移动终端
US913133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CN104540090B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的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US820447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triggering proximity detection
CN104539325B (zh) 一种基于低功耗蓝牙微微网的组网互连方法及系统
CN101795500B (zh) 本地个域网上的移动设备中的社交联网和广告
TWI446767B (zh) 行動通訊裝置、行動網路分享方法以及電子裝置
JP2013507798A5 (zh)
TWI500350B (zh) 網路服務擴展方法與裝置
EP2137885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3916925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JP2015119425A (ja)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06664524B (zh) 基于接近度来管理无线电的方法和设备
TW201308953A (zh) 裝置搜尋的處理方法
JP609015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0038194A1 (zh) 解调参考信号天线端口映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TW201417610A (zh) Wi-Fi服務與NFC機制應用系統及方法
JP2015119426A5 (zh)
TWI381679B (zh) 無線網路架構、無線網路基地台及其通訊方法
JP6350691B2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18511979A5 (zh)
JP2009519640A (ja) 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音声同報通信
WO2002082852A1 (fr) Assistant numerique personnel,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et procede d'etablissement des liaisons
JP639556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