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64756B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64756B
TWI364756B TW094117426A TW94117426A TWI364756B TW I364756 B TWI364756 B TW I364756B TW 094117426 A TW094117426 A TW 094117426A TW 94117426 A TW94117426 A TW 94117426A TW I364756 B TWI364756 B TW I36475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layer
recorded
area
dat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17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6864A (en
Inventor
Kato Masahiro
Namiki Tsuyoshi
Koda Takeshi
Katata Keiji
Oishi Masami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606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68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647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6475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1217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67Address data
    • G11B2020/1274Address data stored in pre-pits, i.e. in embossed pits, ROM marks or prep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65Control data, system data o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e. data used to access or process user data
    • G11B2020/1275Calibration data, e.g. specific training patterns for adjusting equalizer settings or other recording or playback paramet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3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has a specific layer structure
    • G11B2220/235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 G11B2220/237Multilayer discs, i.e. multiple recording layers accessed from the same side having exactly two recording lay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11B2220/255CD-I, i.e. CD-interactiv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record carr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Description

1364756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資訊記錄媒體(例如:D V D及 (C D ))以及一種記錄資訊在此一資訊記錄媒體上之裝 方法。 【先前技術】 例如:有關於一資訊記錄媒體(例如:唯讀 (CD-ROM)、可記錄光碟(CD-R)及DVD-ROM),如日本專 請案早期公開第2 0 0 0 - 3 1 1 3 4 6號、日本專利中請案早 開第2 0 0 1 - 2 3 2 3 7號等所描述,已發展出一種多層型態 層型態之資料記錄媒體(例如:光碟),其中將複數個記 疊合或黏貼在相同基板上。再者,在一用以將資訊記 此一雙層型態光碟(亦即,兩層型態光碟)之資訊記錄 (例如:D V D記錄器)上,將用於記錄之雷射光聚焦在 錄層上,其中該記錄層係在從該雷射光之照射側所觀 之最近側上(亦即,在相對於一光學拾取器之最近側上 中在需要時將該記錄層稱為「L0層」)。藉此,該資 錄裝置以一藉由熱之不可逆變化記錄方法或一可再寫 法將該資訊記錄至該L0層。再者,將該雷射光經由1 層等聚焦在一記錄層上,該記錄層係在從該雷射光之 側所觀看到之L 0層的背面上(亦即,在離該光學拾取 最遠側上)(其中在需要時將該記錄層稱為「L 1層」) 此,該資訊記錄裝置以該藉由熱之不可逆變化記錄方 該可再寫入方法將該資訊記錄至該L 1層。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脱117426 光碟 置及 光碟 利申 期公 或雙 錄層 錄在 裝置 一 1己 看到 )(其 訊記 入方 该L 0 照射 器之 。藉 法或 6 1364756 在該兩層型態光碟中,如果將該資料記錄至該L1層中, 則需要將該雷射光經由該L0層發射至該L1層。在此情況 中,該記錄資料可以或可以不記錄在該雷射光所要發射經 過之L 0層上。如以上所述,沒有必要統一或標準化該L 0 層之記錄狀態,以及用以照射該L 1層之雷射光的狀態係依 據該L0層之記錄狀態來改變。因此,本發明者亦提出此一 方法:藉由事先使該L 0層處於一已記錄狀態中以將該記錄 資料適當地記錄至該L1層中。
然而,在上述兩層型態資訊記錄媒體之生產中,藉由使 用不同刻版(stampas)(亦即,母盤(stampa discs))以分別 形成該L0層及該L1層,以及最後黏貼該L0層及該L1層 之基板。因此,黏貼誤差可能會造成該L0層及該L1層之 偏心。在另一情況中,因為藉由使用不同刻版來形成該L0 層及該 L1層,所以可能造成在每一記錄層中之軌距的偏 移。因為這些理由,而會在該L0層之一記錄區域的位置與 該L 1層之另一記錄區域(對應於該L 0層之記錄區域)的位 置間發生移動或移位,其係以像一預製格式位址之位置資 訊來表示。因此,會有總是無法將該雷射光經由該L0層之 處於已記錄狀況的記錄區域發射至該 L 1層之該另一記錄 區域的技術問題。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資訊記錄媒體,該 資訊記錄媒體即使例如具有複數個記錄層亦可允許資訊之 適當記錄,以及提供一種資訊記錄裝置及一種資訊記錄方 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法。 (資訊記錄媒體)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可藉由一第一資訊記錄媒體來達 成,該第一資訊記錄媒體至少具有:一圓盤形狀之第一記錄 層,在該第一記錄層中形成有一用以記錄記錄資訊之第一 記錄轨道;以及一圓盤形狀之第二記錄層,在該第二記錄層 中形成有一用以朝相同於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第一記錄執 道的方向經由該第一記錄層來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記錄 轨道,一第二位置係定位在離一第一位置至少有一事先設 定之第一偏移量之外部圓周側上,該第二位置(在一 L1層 中一圓周之具有位址30000h的徑向位置)係一預製格式位 址之一參考,用以表示在該第二記錄軌道中之一資料區域 的開始位置。該第一位置(在一 L 0層中一圓周之具有位址 3 0 0 0 0 h 的徑向位置)係該預製格式位址之一參考,用以表 示在該第一記錄軌道中之一資料區域的開始位置。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媒體,例如它是一兩層型態 或多層型態之DVD或光碟,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記錄層係形 成於一碟狀基板之一表面上。在該第一記錄層中,可沿著 該具有一溝槽(導溝)之第一記錄軌道記錄聲頻資訊、視頻 資訊或内容資訊。在該第二記錄層中,可沿著該具有_溝 槽(導溝)之第二記錄轨道記錄像聲頻資訊、視頻資訊或内 容資訊之記錄資訊。藉由此結構,以用於記錄或再生之雷 射光依序照射該基板、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 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 口426
1364756 更特別地,可在上述基板之内部圓周側及外部 範圍外將該第一記錄軌道從一側導向另一側。如 記錄軌道,可將該第二記錄軌道從該側導向該另 即,在兩層型態或多層型態資訊記錄媒體上,可 向方式」來實施連續記錄,其中在該兩個記錄層 同方向導引該等記錄轨道。在該「同向方式」中 該第一記錄層t結束該記錄或再生,則當在該第 開始該記錄或再生時,需要將在該光碟之最外圓 光學拾取器重新移位至最内圓周。因此,相較於 之「反向方式」,該同向方式從該L0層改變至該 費較多時間。 特別地,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媒體,設 第二位置定位在離該第一位置至少有該第一偏移 圓周側上,其中該第二位置表示在該第二記錄層 周側上該資料區域之具有一預製格式位址(例如: 區段號)的開始位置,以及該第一位置表示在該第 之内部圓周側上該資料區域之具有「3 0 0 0 0 h」區 始位置。在此,該「第一偏移量」係一參考值, 一在徑向上之長度,其中決定該參考值,以便將 錄層中之一記錄區域的最内圓周位置定位在該第 中之一記錄區域的最内圓周位置之外部圓周側 地,該「第一偏移量」大於或等於該第一記錄層 記錄層之黏貼誤差所造成的偏心之最大值。附帶 一偏移量可以該光碟之徑向上的長度(μπι)來表示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〇9/941Π426 圓周側之 同該第一 一側。亦 以一 「同 之間朝相 ,如果在 二記錄層 周上的一 稍後所述 L1層需花 計成將該 量之外部 之内部圓 「3 0 0 0 0h」 一記錄層 段號的開 其對應於 該第二記 一記錄層 上。特別 及該第二 地•該第 ,以及然 9
1364756 後可被轉換成區段之數目及 E C C (錯誤校正碼)區塊之 目。在另一情況中,該第一偏移量可直接由區段之數目 ECC區塊之數目來表示,其中該等區段及ECC區塊係該 址之預定單位。 結果,可使用在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 一記錄層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的條件下所獲得之最佳記 雷射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内部 周側上的一記錄區域之開始位置的附近中。特別地,在 第二記錄層中之内部圓周側上的記錄區域之開始位置的 近中,不需改變該記錄雷射功率及足以依據該預充格式 址(例如:該區段號)來記錄該記錄資料,以便具有此可簡 記錄程序本身之優點。此外,即使再生該已記錄之記錄 料,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例如:非對稱值(a s y m m e t value) ' 抖動值(jitter value)、調變程度(degree modulation)、再生錯誤率(reproductiοn error rat 等)。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可藉由一第二資訊記錄媒體來 成,該第二資訊記錄媒體至少具有:一圓盤形狀之第一記 層,在該第一記錄層中形成有一用以記錄記錄資訊之第 記錄軌道;以及一圓盤形狀之第二記錄層,在該第二記錄 中形成有一用以朝相反於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第一記錄 道的方向經由該第一記錄層來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記 執道,一第二位置係定位在離一第一位置至少有一事先 定之第一偏移量之内部圓周側上,該第二位置係一預製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數 及 位 第 錄 圓 該 附 位 化 資 r y o f e ) 達 錄 層 軌 錄 —/V ό又 格 10 1364756 式位址之一參考,用以表示在該第二記錄軌道中之一資料 區域的開始位置。該第一位置係該預製格式位址之一參 考,用以表示在該第一記錄軌道中之一資料區域的結束位 置。 依據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媒體,該第一及第二記錄層 之基本結構大致上相同於在上述第一資訊記錄媒體中者。
更特別地,可在上述基板之内部圓周側及外部圓周側之 範圍外將該第一記錄軌道從一側導向另一側。相反於該第 一記錄軌道,可將該第二記錄軌道從該另一側導向該側。 亦即,在兩層型態或多層型態資訊記錄媒體上,可以一「反 向方式」來實施連續記錄,其中在該兩個記錄層之間朝相 反方向導引該等記錄轨道。因此,如果從該第一記錄層之 結束邊緣,亦即,該第一記錄層之另一側上的邊緣(例如: 該第一記錄層之一外部圓周結束部)至該第二記錄層之開 始邊緣,亦即,該第二記錄層之另一側的邊緣(例如:該第 二記錄層之一外部圓周結束部)連續地實施該記錄,則在改 變用以做為有關資訊之記錄處理或再生處理的目標之記錄 層中,幾乎完全不需或完全不需朝徑向改變該雷射光之照 射位置。此允許快速層至層跳越(亦即’層至層變化操作)。 例如在記錄像電影之連續記錄資訊中,此不需要一用以改 變該等記錄層之特定緩衝功能。再者,此有助於再生而不 會有中止,以致於在實際上該第二資訊記錄媒體係相當有 用的。 特別地,依據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媒體,設計成將該 1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第二位置定位在離該第一位置至少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内部 圓周側上,其中該第二位置表示在該第二記錄層之外部圓 周側上的具有一預定格式位址(「E 5 0 0 0 0 h」區段號)之資料 區域的開始位置,以及該第一位置表示在該第一記錄層之 外部圓周側上的具有「1 A F F F F h」區段號之資料區域的開始 位置。
結果,可使用在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第 一記錄層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的條件下所獲得之最佳記錄 雷射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外部圓 周側上的一記錄區域之開始位置的附近中。在大致上相同 於該第一資訊記錄媒體之方式中,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外 部圓周側上的記錄區域之開始位置的附近中,不需改變該 記錄雷射功率及足以依據該預充格式位址(例如:該區段號 來記錄該記錄資料,以便具有此可簡化記錄程序本身之優 點。此外,即使再生該已記錄之記錄資料,可獲得良好的
在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媒體的一態樣中,該第 一偏移量係設定成大於或等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 錄層中之偏心量。 依據此態樣,如果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 第一記錄層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中,則可使用所獲得之最 佳記錄雷射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 内部或外部圓周側上的記錄資料之開始位置之附近中,而 幾乎不會有或不會有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 1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偏心的影響。更特別地,例如:如果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偏 心的最大值係 4 Ο μ m以及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偏心的最大 值係7 Ο μ m,則該第一偏移量係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 錄層中之偏心的最大值之總和,亦即’ 1 1 〇 μ m ( = 4 0 + 7 0 )。 此外,藉由設定該第·-偏移量之上限至 200 μιη’可在該同 向方式中順應一 DVD-ROM標準。
在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媒體的另一態樣中’建 構該第一記錄軌道及該第二記錄轨道,以便該第二記錄轨 道中之軌距對該第一記錄軌道之軌距的比率係一小於1之 預定值。 依據此態樣,因為該第二記錄轨道中之轨距對該第一記 錄軌道之軌距的比率係一預定值(希望小於 1 ),所以可建 構成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 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僅有一預定 量之内部圓周側上。在此,該「軌距」係在該碟狀資訊記 錄媒體之第一或第二記錄軌道的徑向上之間隔(附帶地,其 單位例如為(μ m / t r a c k ))。再者,該「預定量」係一參考 值,其對應於一在徑向上之長度,其中決定該參考值,以 便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一記錄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 該第一記錄位置中之一記錄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之内部圓 周側上。特別地,該「預定量」係大於或等於該第一記錄 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之黏貼誤差所造成的偏心之最大值。 特別地,依據此態樣,建構成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 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 13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外部圓周結束部僅有另一預定量(例如:稍後所述之第二偏 移量)之外部或内部圓周側上。
因此,可精確地及快速地決定在藉由一稍後描述之資訊 記錄裝置實施一連串之記錄操作時所獲得之第二偏移量, 以便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 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至少有一預 定量之内部圓周側上。在此,該「第二偏移量j係一參考 值,其對應於一在徑向上之長度,其中決定該參考值,以 便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該 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之内部圓周側 上。藉由該稍後所述之資訊記錄裝置計算該「第二偏移 量 結果,如果將該記錄資料交替地記錄在該第一記錄層及 該第二記錄層中,則當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 錄後從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開始位置記錄該記錄 資料時,該用於記錄之雷射光通過該處於已記錄狀態之第 一記錄層,而無視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 偏心。亦即,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該雷射光幾乎完 全不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經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 層。 在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媒體之另一態樣中,建 構該第一記錄軌道及該第二記錄軌道,以便該第二記錄軌 道中之軌距對該第一記錄轨道之軌距的差係一負的預定 值。 1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SM 117幻6
1364756 依攄此態樣,因為該第二記錄轨道中之軌距對該第一 錄軌道之轨距的差係一期望負的預定值,所以可建構成 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離該 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僅有一預定量之 部圓周側上。 結果,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以相同於上述調整 等軌距之比率的情況之效果的方式,該雷射光幾乎完全 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經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在此態樣中,可設定該比率或該差,以便將該第二記 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 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至少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内部 周側上。 藉由此結構,可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 結束部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 部至少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内部圓周側上。 如以上所述,可省略藉由該稍後所述之資訊記錄裝置 該第二偏移量之計算。如果該資訊記錄裝置依據該預製 式位址(例如:該區段號)實施該記錄操作,則係足夠的。 此,藉由設定該等軌距之比率或差,可實現在該第二記 層之記錄中該雷射光幾乎完全不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 未經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此外,在此態樣中,可設定該第一記錄軌道及該第二 錄執道之預製格式位址系統中之至少一者,以便將該第 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定位在離該第一記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丨M26 記 將 第 内 該 不 錄 中 圓 周 束 對 格 因 錄 於 記 錄 15 1364756 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至少有該第二偏移量
部圓周側上。 結果,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 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至 該第二偏移量之内部圓周側上。再者,如果該資訊記 置依據該預製格式位址(例如:該區段號)實施該記 作,則係足夠的。因此,藉由設定該預製格式位址, 現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該雷射光幾乎完全不會或 不會通過該處於未經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此外,在此態樣中,該第一或第二資訊記錄媒體可 步具有一第一管理區域,而在該第一管理區域中記錄 於該比率或該差之資訊。 藉由此結構,可藉由該稍後所述之資訊記錄裝置更 地及快速地從在該記錄區域中所放置之第一管理區域 有關於該比率或該差之資訊。 在本發明之第一或第二資訊記錄媒體的另一態樣中 進一步具有一第二管理區域,而在該第二管理區域中 有關於該第一偏移量之資訊。 依據此態樣,可從在該記錄區域中所放置之第二管 域獲得該第一偏移量,以及可快速地決定對應於該第 移量之第二偏移量。 (資訊記錄裝置)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裝置。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可藉由一用以相對於上述第 之内 部定 少有 錄裝 錄操 可實 完全 進一 有關 容易 獲得 ,可 記錄 理區 一偏 一資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W丨17426 16 1364756
訊記錄媒體在沿著一第二記錄執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 部分前沿著一第一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的 第一資訊記錄裝置來完成,其中該第二記錄軌道具有相同 於該第一記錄轨道之記錄方向,該資訊記錄裝置具有:一寫 入裝置,能將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分別寫入該第一記 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一取得裝置,用以獲得有關於該第 一偏移量之資訊;一計算裝置,用以依據該所獲得之資訊計 算一第二偏移量,藉由該第二偏移量而決定該第二記錄層 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之位置;以及一控制裝置,用 以控制該寫入裝置(i )將該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記錄軌道 寫入該第一記錄層中及(i i )將該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 軌道寫入該第二記錄層中,直到該計算第二偏移量所決定 之外部圓周結束部為止。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裝置,首先,在該記錄操作 前該計算裝置(例如:一光碟機或一電腦主機之中央處理單 元(CPU))除依據該取得裝置所獲得之第一偏移量之外還依 據有關於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轨距的比率或 差之資訊以在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記錄軌 道記錄至該第一記錄層的情況中或沿著該第二記錄轨道記 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部分的情況中計算該第二偏移量。 然後,該控制裝置(例如:C P U )之控制下,該用以將該記 錄資訊記錄至該第一及第二記錄層中之寫入裝置(例如:一 光學拾取器)(i )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記錄 軌道寫入該第一記錄層中;以及(i i )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二 1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 Π426 1364756
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軌道寫入該第二記錄層中,直到該 部圓周結束部為止,以便將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記錄有該 錄資料的記錄區域之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 中之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記錄區域之最外圓周位置僅有 第二偏移量。 因此,如果將該記錄資料交替地記錄在該第一記錄層 該第二記錄層中,則當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資料的 錄後從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内部圓周側上之開 位置記錄該記錄資料時,該用於記錄之雷射光通過該處 記錄狀態之第二記錄層,而無視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 二記錄層中之偏心。亦即,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 雷射光幾乎完全不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記錄狀態 第一記錄層。 結果,可使用在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 一記錄層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的條件下所獲得之最佳記 雷射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任何 錄區域中。特別地,不需改變該記錄雷射功率及足以依 該預充格式位址(例如:該區段號)來記錄該記錄資料,以 具有此可簡化記錄程序本身之優點。此外,即使再生該 記錄之記錄資料,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例如:非對 值、抖動值、調變程度、再生錯誤率等)。 附帶地,當需要時,甚至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裝置 採用相同於上述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媒體的各種態樣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可藉由一用以相對於上述第二 外 記 層 該 及 記 始 於 第 該 之 第 錄 記 據 便 已 稱 可 〇 資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8 1364756
訊記錄媒體在沿著一第二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 部分前沿著一第一記錄轨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 第二資訊記錄裝置來完成,其中該第二記錄軌道具有相 於該第一記錄軌道之記錄方向,該資訊記錄裝置具有:一 入裝置,能將該第一部分及該第二部分分別寫入該第一 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一取得裝置,用以獲得有關於該 一偏移量之資訊;一計算裝置,用以依據該所獲得之資訊 算一第二偏移量,藉由該第二偏移量而決定該第二記錄 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束部之位置;以及一控制裝置, 以控制該寫入裝置(i )將該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記錄軌 寫入該第一記錄層中.及(i i )從該計算第二偏移量所決定 外部圓周結束部,將該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軌道寫 該第二記錄層中。 依據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裝置,其基本結構及操作 致上相同於上述第一資訊記錄裝置者。亦即,首先,該 算裝置(例如:CPU )依據在該記錄操作前該取得裝置所獲 之第一偏移量或之類以在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沿著 第一記錄轨道記錄至該第一記錄層的情況中或沿著該第 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部分的情況中計算該第 的 反 寫 記 第 計 層 用 道 之 入 大 計 得 該 偏移量。 然後,該控制裝置(例如:C P U )之控制下,該用以將該 錄資訊記錄至該第一及第二記錄層中之第一寫入裝置( 如:一光學拾取器)(i )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沿著該 一記錄軌道寫入該第一記錄層中;以及(i i )從該外部圓 記 例 第 周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9 1364756
結束位置將該記錄資訊之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軌道寫 入該第二記錄層中,直到該外部圓周結束部為止,以便將 該第二記錄層t之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記錄區域之最外圓 周位置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記 錄區域之最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 因此,如果將該記錄資料交替地記錄在該第一記錄層及 該第二記錄層中,則當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 錄後從該第二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外部圓周側上之開始 位置記錄該記錄資料時,該用於記錄之雷射光通過該處於 記錄狀態之第二記錄層,而無視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 二記錄層中之偏心。亦即,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該 雷射光幾乎完全不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記錄狀態之 第一記錄層" 結果,如同在第一資訊記錄裝置中,如果將該記錄資料 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 中,則可使用所獲得之最佳記錄雷射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 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任何記錄區域中。特別地,不需 改變該記錄雷射功率及足以依據該預製格式位址(例如:該 區段號)來記錄該記錄資料,以便具有此可簡化記錄程序本 身之優點。此外,即使再生該已記錄之記錄資料,可獲得 良好的再生特性。 附帶地,當需要時,甚至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裝置可 採用相同於上述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媒體的各種態樣。 (資訊記錄方法)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426 20 1364756
以下將說明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方法。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可藉由一用以相對於上述 訊記錄媒體在沿著一第二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 •部分前沿著一第一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一 第一資訊記錄方法來完成,其中該第二記錄軌道具 於該第一記錄軌道之記錄方向,該資訊記錄方法具习 得程序,用以獲得有關於該第一偏移量之資訊;一 序,用以依據該所獲得之資訊計算一第二偏移量, 第二偏移量而決定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 束部之位置;以及一控制程序,用以控制一寫入裝ΐ 該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記錄執道寫入該第一記錄 (i i )將該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軌道寫入該第二 中,直到該計算第二偏移量所決定之外部圓周結束^ 依據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方法,大致上如同在 之第一資訊記錄裝置的情況中,該方法經過該取得 該計算程序,以及在該控制程序之控制下,相對於 一資訊記錄媒體實施該記錄,以便將該第二記錄層 錄有記錄資料的記錄區域之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 記錄層中之記錄有記錄資料的記錄區域之最外圓周 有該第二偏移量的内部圓周側上。因此,如果將該 料交替地記錄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 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錄後從該第二記錄 記錄區域的内部圓周側上之開始位置記錄該記錄資 該用於記錄之雷射光通過該處於記錄狀態之第二記 第一資 之第二 部分的 有相同 Γ : 一取 計算程 藉由該 圓周結 【(i )將 層中及 記錄層 P為止。 本發明 程序及 上述第 中之記 該第一 位置僅 記錄資 則當在 層中之 料時, 錄層,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 ] 7426 21 1364756 而無視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偏心。亦 即,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該雷射光幾乎完全不會或 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結果,如同在上述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裝置的情況 中,如果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中,則可使用所獲得之最佳記錄雷射 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任何記錄區 域中。
附帶地,當需要時,甚至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方法可 採用相同於上述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媒體的各種態樣。 本發明之上述目的亦可藉由一用以相對於上述第二資 訊記錄媒體在沿著一第二記錄軌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 部分前沿著一第一記錄轨道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一部分的 第二資訊記錄方法來完成,其中該第二記錄轨道具有相反 於該第一記錄軌道之記錄方向,該資訊記錄方法具有:一取 得程序,用以獲得有關於該第一偏移量之資訊;一計算程 序,用以依據該所獲得之資訊計算一第二偏移量,藉由該 第二偏移量而決定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可記錄的外部圓周結 束部之位置;以及一控制程序,用以控制一寫入裝置(i )將 該第一部分沿著該第一 Ί己錄軌道寫入該第一記錄層中及 (i i )從該計算第二偏移量所決定之外部圓周結束部,將該 第二部分沿著該第二記錄轨道寫入該第二記錄層中。 依據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方法,其記錄程序大致上相 同於上述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方法者。因此,如果將該 2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記錄資料交替地記錄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 則當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錄後從該第二記 層中之記錄區域的内部圓周側上之開始位置記錄該記錄 料時,該用於記錄之雷射光通過該處於記錄狀態之第二 錄層,而無視於在該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 心。亦即,在該第二記錄層之記錄中,該雷射光幾乎完 不會或完全不會通過該處於未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層。 結果,如同在上述本發明之第二資訊記錄裝置的情 中,如果將該記錄資料經由處於已記錄狀態之第一記錄 記錄至該第二記錄層中,則可使用所獲得之最佳記錄雷 功率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中之任何記錄 域中。
附帶地,當需要時,甚至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方法 採用相同於上述本發明之第一資訊記錄媒體的各種態樣 從下面有關於本發明之較佳具體例的詳細描述,同時 合下面簡要描述之所附圖式,將使本發明之性質、利用 及其它特徵更清楚明顯易懂。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媒體, 該第二記錄軌道上之第二位置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軌道 之第一位置至少有該第一偏移量的外部圓周側上。因此 可適當地使用該最佳記錄雷射功率將該資料記錄在該第 記錄層中之記錄區域的開始位置之附近,而無視於例如 第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偏移率。 再者,依據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裝置,每一 錄 資 記 偏 全 況 層 射 區 可 〇 配 性 將 上 J 該 裝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23 1364756 置具有:該取得裝置;該計算裝置;以及該控制裝置。依據本 發明之第一及第二資訊記錄方法,每一方法具有:該取得程
序;該計算程序;以及該控制程序。因此,可使用該最佳記 錄雷射功率相對於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適當地將該資料 記錄在該第二記錄層之任何記錄區域中,而無視於在該第 一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偏心。 【實施方式】 (資訊記錄媒體之第一具體例) 接下來,將詳細說明有關於圖1至圖1 3之本發明的資 訊記錄媒體之第一具體例。 首先,將配合圖1 ( a )及圖1 ( b )來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 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之一光碟的基本結構。 如圖 1(a)及圖 1(b)所示,如同是一 DVD,一光碟 100 在其主體上具有一直徑約為12cm之記錄表面。在該記錄表 面上,該光碟100具有:一導入區域101;—資料區域102 及一導出區域103或一中間區域 104,且具有一中心孔1 做為中心,該等區域係相關聯於本具體例。然後,例如: 將複數個記錄層疊合在該光碟1 0 0之一透明基板1 0 6上。 在該等記錄層之每一記錄區域中,以該中心孔1為中心螺 旋地或同心地交替地放置像溝槽軌道(g r ο 〇 v e t r a c k s )及 岸台轨道(land tracks)之軌道10。再者,在該轨道10上, 藉由一 E C C區塊1 1單元分割資料及記錄資料。該E C C區塊 1 1係一資料管理單元,在該資料管理單元中可校正該記錄 資訊中之錯誤。 2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 17426 1364756
附帶地,本發明並未特別局限於上述具有三 碟。例如:即使該導入區域1 0 1及該導出區域1 域1 0 4不存在,亦可建構下面所說明之資料結 如稍後所述,可進一步分割該導入區域101及 】0 3或該中間區域1 0 4。 特別地,如圖 1 ( b )所示,在第一具體例中 具有像下面之結構:將一 L 0層及一 L 1層(·分別 所述之本發明的「第一及第二記錄層」的一個i 該透明基板1 0 6上。在此一兩層型態光碟1 0 0 生中,依據哪一個記錄層具有從上面向下面所 光LB的聚焦位置以實施在該L0層或該L1層’ 生。再者,該第一具體例之光碟1 0 0並非局限 面型態(亦即一雙層),而可以是一兩層雙面型 雙層雙面)。此外,該第一具體例之光碟1 0 0並 有上述兩個記錄層之光碟,而可以是一多層型 具有三層或更多層。 附帶地,稍後將描述該兩層型態光碟之以一 一同向方式的記錄或再生程序以及每一層之資 接下來,有關於圖2及圖3,將描述本發明 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之兩層型態光碟的資料結 之記錄區域中構成一 ECC區塊的實體區段之實 在該光碟之記錄區域中的一岸台預製凹柏 pre-pit address)、以及在該同向方式中該光 再生程序。在此,該實體區段號(以下在需要㈣ 個區域之光 03或中間區 構。再者, 該導出區域 之光碟 1 00 構成如稍後 电例)疊合在 之記錄或再 發射之雷射 中之記錄/再 於一兩層一 態(亦即:一 非局限於具 態光碟,其 反向方式及 料結構。 之資訊記錄 構、該光碟 體區段號、 ,位址(land 碟之記錄或 F稱為「區段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Π426 25 1364756 號」)係位置資訊,用以表示在該光碟之記錄區域中之一絕 對實體位址。該岸台預製凹坑位址(以下稱為「L P P位址」)
係對應於該區段號之預製格式位置資訊。附帶地,圖2及 圖3中之垂直軸表示以十六進位記數法所表示之除了該區 段號外還有該岸台預製凹坑位址,以及水平軸表示在該光 碟之徑向上的相對位置。 如圖2所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 之兩層型態光碟100具有兩個疊合在一未描述基板上之記 錄層(亦即,該L 0層及該L1層)。 特別地,該L0層從内部圓周側至外部圓周側依序具有: 一導入區域 101-0; —資料區域 102-0;以及一導出區域 103-0»該導入區域101-0具有:一用於最佳電源校準(OPC) 處理之電源校準(P C )區域 P C A ; —記錄有記錄管理資訊之 記錄管理(R Μ )區域 R Μ A,其係本發明之「第一及第二管理 區域」之一特定範例;等。 另一方面,該 L1層從内部圓周側至外部圓周側依序具 有:一導入區域1CM-1;—資料區域102-1;以及一導出區域 103-1。該導入區域101-1亦可具有一未描述之PCA等。 因為該兩層型態光碟1 0 0係以上述方式所建構,所以在 該光碟1 0 0之記錄或再生中,藉由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裝 置的一具體例中的一資訊記錄/再生裝置(將描述於後)之 一未描述光學拾取器將該雷射光 LB從該未描述之基板側 (亦即,圖2之下側)發射至上側。再者,控制焦距等,以 及控制在該光碟1 0 0之徑向上的移位距離及方向。藉此, 2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7426 1364756
將資.料記錄在每一記錄層中,或者再生該已記 特別地,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 用該同向方式以做為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或 在該同向方式中,當在該L0層中完成記錄或润 在該L1層中之記錄或再生時,需要將在該光碟 上的光學拾取器重新移位至最内圓周上,以I 層變化至該L1層會花費更多時間。 特別地,首先,在該 L 0層中,當使該光學 從該内圓周侧朝該外圓周側在該導入區域 101 區域102-0及該導出區域103-0中移位時,名 之記錄區域中的區段號會增加。更特別地,該 連續地存取該導入區域101-0之具有區段號「 結束位置(參考圖2中之位置A )、該資料區域 有區段號「0 3 0 0 0 0 h」的開始位置(參考圖2中 該資料區域1 0 2 - 0之具有區段號「1 A F F F F h」的J
考圖2中之位置C ),以及移位至用以做為一缓 區域103-0。藉此,實施在該L0層中之記錄或 方面,在該L1層中,當使該光學拾取器依序從 朝該外圓周侧在該導入區域1 〇卜1 '該資料區 該導出區域103-1中移位時,在該光碟100之 的區段號會增加。更特別地,該光學拾取器連 以做為一緩衝器之導入區域1 0 1 - 1的開始位置 域1 0 2 - 1之具有區段號「0 3 0 0 0 0 h」的開始位 中之位置B )及該資料區域1 0 2 - 1之具有區段部 錄資料。 體例中可採 再生程序。 -生後,開始 之最外圓周 欠於從該 L0 拾取器依序 -0 '該資料 .該光碟1 00 光學拾取器 02FFFFh j 之 102-0之具 之位置B )及 浩束位置(參 衝器之導出 再生。另一 該内圓周側 域1 02- 1及 記錄區域中 續地存取用 、該資料區 置(參考圖2 L Γ 1AFFEFh」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27 1364756 的結束位置(參考圓2中之位置D),以及移位至該導出區 域103 -丨。藉此,實施在該L1層中之記錄或再生。 因此,在該光學拾取器從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0 的區段號「030000hj至區段號「lAFFFFhj以及從該 L1 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 的區段號「030000hj至區段號 「lAFFEFh」之連續移位的相同時間上記錄或再生内容資 訊。
相對於上面所說明之區段號,以一對一方式分配一邏輯 區塊位址(L B A )。更特別地,例如:在該 L 0層中,L B A 「 000000」對應於區段號r〇3〇〇〇〇hj,以及LBA「 17FFFF」 對應於區段號「1 AFFFFh j。另一方面,在該L1層中,LBA 「 180000」對應於區段號「 030000h」,以及LBA「2FFFEFj 對應於區段號「lAFFEFh」。 接下來,將配合圖3來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第一具體例中在該兩層型態光碟上之該同向方式中的區段 號與LPP位址間之關係。 如圖3所示,可從該L0層及該L1層中之區段號獲得該 L0層及該L1層中之LPP位址。更特別,可藉由將以十六 進位制記數法表示之區段號「0 3 0 0 0 0 h」轉換成二進位數 「0000000000110000000000000000」、反轉第 5 至第 28 之 位元以成為「1 1 1 1 1 1 1 1 1 1 0 0 1 1】1 1 1 1 1 Π 1 1」、以及以十六進 位制記數法再將其轉換成為「F F C F F F h」以獲得該L P P位址》 再者,可設定在該 L0層(或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0 (或I 0 2 - 1 )的記錄位置結束位置。 2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接下來,將配合圖4及圖5來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 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之兩層型態光碟的資料結構、構成在 該光碟之記錄區域中之 ECC區塊的實趙區段之實體區段 號、以及在該反向方式中該光碟之記錄或再生程序。附帶 地,圖4及圖5中之垂直軸及水平軸等係相同於圖2及圖 3者
如圖3所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 的兩層型態光碟100具有兩個疊合在一未描述基板上之記 錄層(亦即,該L0層及L1層)。 特別地,該L0層從内部圓周側至外部圓周側依序具有: 一導入區域 101-0; —資料區域 102-0;以及一中間區域 104-0。該導入區域10卜0具有:該PC區域PCA;該RM區域 RMA等。再者,該中間區域104-0具有一可防止該L0層及 該 L 1層之一記錄位置或一再生位置位於該基板之外的基 本功能。然而,該中間區域1 〇 4 - 0亦具有一所謂「跳越缓 衝區域」之功能,其可在層至層跳越時防止該記錄位置或 該再生位置位於該基板之外。 另一方面,該 L1層從内部圓周側至外部圓周側依序具 有:一中間區域104-1;—資料區域102-1;以及一導出區域 103-1。該導出區域103-1亦具有一未描述PCA等。 因為該兩層型態光碟1 0 0係以上述方式所建構,所以在 該光碟100之記錄或再生中,以相同於上述同向方式來控 制焦距等。 特別地,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可採 2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用該反向方式以做為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或再生程序 在此,更特別地,該反向方式係如下所述。以類似下面 方式來實施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或再生:在該L 0層中 稍後所述之資訊記錄/再生裝置的光學拾取器從内部圓 側移位至外部圓周側(亦即,朝圖4中之箭頭所示之右側 向),然而在該L1層中,相反於該L 0層之情況,使該光 拾取器從外部圓周側移位至内部圓周側(亦即,朝圖4之 頭所示的左側方向),以做為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或再 程序。在該反向方式中,如果完成在該L0層中之記錄或 生,則當開始在該L1層中之記錄或再生時,不需將在該 碟之最外圓周上的光學拾取器重新移位至最内圓周。此 果對距焦從該L0層改變至該L1層來說係足夠的,以致 從該L0層至該L1層之變化時間比該同向方式之變化時 要短。因此,在大量内容資訊之記錄中採用該反向方式 特別地,首先,在該 L0層中,當使該光學拾取器依 從該内圓周側朝該外圓周側在該導入區域 101-0、該資 區域102-0及該中間區域104-0中移位時,在該光碟1 之記錄區域中的區段號會增加。更特別地,該光學拾取 連續地存取該導入區域101-0之具有區段號「〇2FFFFh」 結束位置(參考圖4中之位置A)、該資料區域102-0之 有區段號「0 3 0 0 0 0 h」的開始位置(參考圖4中之位置B ) 該資料區域102-0.之具有區段號「lAFFFFh」的結束位置( 下在需要時稱為在該L0層中之「回轉點」,參考圖4中 位置 C ),以及移位至用以做為一緩衝器之中間區 之 使 周 方 學 箭 生 再 光 如 於 間 〇 序 料00 器 之 具 及 以 之 域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30
1364756 104-0。藉此,實施在該L0層中之記錄或再生。附帶 在本具體例中,「30000h」等之「h」表示以十六進位 數法來表示該區段號。另一方面,在該L1層中,當使 學拾取器依序從該外圓周側朝該内圓周側在該中間 104-卜該資料區域102-1及該導出區域103-1中移位 在該光碟100之記錄區域中的區段號會增加。更特別 該光學拾取器連續地存取用以做為一缓衝器之中間 104-1的開始位置、該資料區域 102-1之具有區 「E50000h」的開始位置(以下在需要時稱為在該L1層 「回轉點」,參考圖4中之位置D)及該資料區域102-具有區段號「FCFFEFh」的結束位置(參考圖4中之位置 以及移位至該導出區域103-1。藉此,實施在該L1層 記錄或再生。 在該十六進位制記數法中上述L0層及L1層t之所 段號具有1 5之補數的關係。更特別地,該L 0層中之 點(區段號「1 A F F F F h」)及該 L 1層中之回轉點(區 「E50000h」)具有15之補數的關係。正式來說,可藉 以十六進位制記數法表示之「lAFFFFh」轉換成為二進 「00011010Ι11Π111111Π111」、反轉該等位元. 「1 1 1 0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及以十六進位制記數 其重新轉換成為「E50000h」以獲得該「lAFFFFhj之補 因此,在該光學拾取器從該 L0層中之資料區域] 的區段號「030000hj至區段號「lAFFFFhj以及從驾 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的區段號「E50000h」至區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7426 地, 制記 該光 區域 時, 地, 區域 段號 中之 1之 E), 中之 有區 回轉 段號 由將 位數 成為 法將 數。 02-0 i L1 段號 31 1364756 「F C F F E F h」之連續移位的相同時間上記錄或再生内容資
訊。 相對於上面所說明之實體區段號,以一對一方式分配一 邏輯區塊位址(L B A )。更特別地,例如:L B A「0 0 0 0 0 0」對 應於區段號「0 3 0 0 0 0 h」,以及 L B A「1 7 F F E F」對應於區段 號 「lAFFFFh」。再者,LBA「180000」對應於區段號 「E50000h」,以及LBA「2FFFEF」對應於區段號「FCFFEFh」。 因此’例如:一電腦主機不必知道該貫體區段號及能夠依據 一檔案系統所管理之邏輯區塊位址LBA來實施該記錄操作 及該再生操作。 接下來,將配合圖5來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第一具體例中在該兩層型態光碟上之該反向方式中的區段 號與LPP位址間之關係。 如圖 5所示,像在該同向方式中一樣,可從該L0層及 該L1層中之區段號獲得該L0層及該L1層中之LPP位址。 因此,如同在該區段號之情況中,在十六進位制記數法中 該L0層及該L1層中之所有LPP位址具有15之補數的關係。 此外,如同在該同向方式中,可設定在該L0層(或該L1 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 (或1 0 2 - 1 )的記錄位置結束位置。 接下來,將配合圖6及圖7來更詳細說明在本發明之資 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之兩層型態光碟的資料結構、 該區段號所示之記錄區域、以及在該同向方式及該反向方 式中該光碟之記錄程序。 如圖6所示,設計該光碟,以便將在該L1層中之資料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似6 32 1364756
區域102-1的具有區段號「30000hj (在該同向 中)或「FCFFFFh」(在該反向方式之情況中)之 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0的 「3 0 0 0 0 h」之開始位置僅有一第一偏移量的外 在此,該「第一偏移量」係一參考值,其中決定 以便將在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最内圓 在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内圓周位置 側上。特別地,該「第一偏移量」係因該L0 ; 之黏貼誤差所造成的偏心之最大值。更特別地 L0層中之偏心的最大值係40μπι及在該L1層中 大值係7·0μιη,則該第一偏移量係在該L0層及言
偏心的最大值的總和,亦即,1 1 0 μ m (= 4 0 + 7 0 ) 由設定該第一偏移量之上限至 200μιη,在該同 順從DVD-ROM標準。附帶地,該第一偏移量係 碟之徑向上的長度(μπί)來表示以及然後可被 之數目及ECC區塊之數目。在另一情況中,該 可直接由區段之數目及ECC區塊之數目來顯示 區段及ECC區塊係該位址之預定單位。 為了在該同向方式中順從該DVD-ROM標準, 碟之47.6mm至48.0mm的直徑範圍内設定該資 之開始位置(具有區段號「30000h」之位置)。 一偏移量之上限為徑向200μπι((48. 0-47. 6) + 2 在該光碟之 47.6mm至 47.8mm的直徑範圍内1 層中之實料區域1 0 2 - 0的開始位置(具有區段受 方式之情況 最内圓周位 具有區段號 圓周側上。 該參考值, 周位置定位 的外部圓周 I及該L1層 ,如果在該 之偏心的袁 g L 1層中之 。此外,藉 向方式中可 藉由在該光 轉換成區段 第一偏移量 ,其中該等 必需在該光 料區域1 0 2 因此,該第 =0 . 2 m m ) ° 可 没定在該 L 0 Γ 3 0 0 0 0 h j 312XP/發明說明書(補 ffi/94-09/94117426 33 1364756
之位置)。同時,可在該光碟之47.82mm至48.0mm的 範圍内設定在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開始位I 有區段號「30000h」之位置)。 如以上所述,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與該L 1 之資料區域102-1的開始位置(具有區段號「30000hj 置)之半徑差(亦即,該第一偏移量)依據該偏心最好是 llOpm(O.llmm)值,以及在該同向方式中依據該 DVD 標準最好是小於2 0 0 μ m ( 0 . 2 0 m m )。 如圖7所示,如果交替地在該L 0層及該L1層中記 記錄資料,則例如:先將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記錄 L0層中,以及然後,記錄至該L1層中(參考圖7之灰 分)。在同向方式中,先將該第二内部資料之記錄資料 在該L 0層中及然後記錄在該L1層中(參考圖7中之右 之影線部分)。再者,在同向方式中,先將第三内容資 記錄資料記錄至該L 0層及然後記錄在該 L 1層(參考 中之點子部分)。 在該並行方式中,當將該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記錄 兩個記錄層中時,在該L1層中朝相同於該L 0層中之 (亦即,從該内部圓周側至該外部圓周側)相對於該光 施該記錄操作。更特別地,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 料從該資料區域 1 0 2 - 0 之記錄開始位置(具有區 「3 0 0 0 0 h」)記錄至該 L 0層中,以及然後從該資料 1 0 2 - 1之記錄開始位置(具有區段號「3 0 0 0 0 h」)記錄 L1層中(參考圖7中之灰色部分及具有箭頭之實線)。 直徑 【(具 層中 之位 大於 -ROM 錄該 至該 色部 記錄 斜線 料之 圖7 至該 方向 碟實 錄資 段號 區域 至該 另一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U6 34
1364756 方面,在該反向方式中,當將該内部資料 至該兩個記錄層中時,在該L1層中朝相>5 方向(亦即,從該外部圓周側至該内部圓月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更特別地,先將該第 錄資料從該資料區域 1 0 2 - 0之記錄開始七 「3 0 0 0 0 h」)記錄至該L 0層中及然後朝該 之記錄結束位置(具有區段號「F C F F F F h」 中(參考圖7中之灰色部分及具有箭頭之J 特別地,有關於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 中之兩層型態光碟,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 使在該L 1層中所將記錄該記錄資料之資料 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已記錄該 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僅有一第二偏 側上。在此,該「第二偏移量」係一對應 度之參考值,其中決定該參考值,以便將言 區域 1 0 2 - 1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該 L 0 1 0 2 - 0的最外圓周位置之内圓周側上。特 偏移量」係由該L 0層及L1層之黏貼誤差 最大值,以及如同在該第一偏移量之情況 最好大於 llOpm(O.llmm)。此外,在該同 二偏移量最好小於 2 0 0 μ m ( 0. 2 0 m m ),以便 標準。附帶地,如同在該第一偏移量之情 移量可以藉由在該光碟之徑向上的長度丨 後可被轉換成為區段之數目及ECC區塊之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之記錄資料記錄 l於該L0層中之 3側)相對於該光 一内容資料之記 l置(具有區段號 資料區域1 0 2 - 1 )記錄至該L 1層 L線)。 體的第一具體例 記錄操作,以便 區域1 02-1的最 記錄資料之資料 移置的内部圓周 於在徑向上的長 ί L1層中之資料 層中之資料區域 別地,該「第二 所造成的偏心之 中,依據該偏心 向方式中,該第 順從該 DVD-ROM 況中,該第二偏 :μ m )來表示及然 數目。在另一情 35
1364756 況中,該第二偏移量可直接由區段之數目及 目來顯示,其中該等區段及 ECC區塊係該 位。再者,為了在相對於該光碟之記錄操+ 層中之一記錄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 一記錄層的最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 上,在交替地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記錄該 可使在該L 1層中之記錄資料的數量小於在1 在另一情況中,亦可僅使在該L1層中之最内 資料之數量小於在該L0層中者,以及亦可Ί 之除了在最内圓周上的記錄資料之外的其它 量等於在該L0層中者。 因此,在該同向方式中,‘相對於該光碟 作,以便將在該L1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錄結 離該 L0層中之記錄資料的記錄結束位置僅 量之内部圓周側上。另一方面,在反向方式 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在該L1層中之 錄開始位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之記錄資料 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之内部圓周側上。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 中的光碟,設計該光碟,以便將在該 L1層 102-1的具有區段號「30000h」(在該同向: 或區段號「FCFFFFh」(在該反向方式之情況< 位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 之開始位置僅有該第一偏移量的外部圓周側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Π426 ECC區塊之數 位址之預定單 F中使在該 L1 該 L0層中之 的内部圓周側 記錄資料中亦 贫L 0層中者。 圓周上的記錄 I在該L1層中 記錄資料的數 實施該記錄操 束位置定位在 有該第二偏移 中,相對於該 記錄資料的記 的記錄結束位 的第一具體例 中之資料區域 7式之情況中) 3 )之最内圓周 具有「3 0 0 0 0 h」 上。此外,有 36 1364756
關於在該第一具體例中之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使 在該L 1層中所將記錄該記錄資料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最外 圓周位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所將記錄該記錄資料之資料 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的内部圓周 側上。因此,如果交替地在該L 0層及該L1層中記錄該記 錄資料,則當在該L 0層中記錄該記錄資料後在該L1層中 從該資料區域1 0 2 - 1之開始位置記錄該記錄資料時,該用 於記錄之雷射光LB通過在該已記錄狀態中之LO層,而無 視於該L 0層及該L1層中之偏心。亦即,在該L1層之記錄 中,該雷射光LB幾乎完全無法通過或完全無法通過在未記 錄狀態中之L0層。因此,可穩定在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 2-1的開始位置上所記錄之記錄資料的再生特性。 通常,在該兩層型態光碟t ,已知在該 L1層中所記錄 之記錄資料的品質係依據使用通過已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 L 0層或未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L 0層所發射之雷射光以將 該資料記錄在該L 1層中而定。亦即,會有下面之技術問題: 如果在上述兩個情況中使用以相同狀態所發射之雷射光來 記錄該記錄資料,則即使在一情況中獲得好的記錄特性, 並不意味著在另一情況中經常可獲得好的記錄特性。 另一方面,依據在該第一具體例中之光碟,可藉由使用 通過已記錄有該記錄資料之L0層的雷射光LB將該記錄資 料記錄在該L1層中。因此,可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結果, 可使用在將該記錄資料經由已記錄有該記錄資料之 L0層 記錄至該L 1層的情況中所獲得之最佳記錄雷射功率,以適 3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 L1層中之任何記錄區域中。特別 地,沒有必要改變該記錄雷射功率,以及可依據該預製格 式位址(例如:區段號)記錄該記錄資料,以便具有可簡化該 記錄操作本身之優點。此外,即使再生該已記錄之記錄資 料,可獲得良好的再生特性(例如:非對稱值(a s y m m e t r y value)、抖動值(jitter value)、調變程度(degree of modulation)、再生錯誤率(reproduction error rate)等)° 接下來,將配合圖8至圖10來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記 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在該兩層型態光碟上以該同向方式 或該反向方式相對於該光碟之記錄操作後的記錄區域之一 特定範例或另一特定範例。附帶地,在圖8至圖1 0中,該 L1層中之位址在該同向方式中顯示該區段號。 首先,將除了圖8之外還需配合圖9以說明在本發明之 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一特定範 例。 如圖8所示,依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 中之兩層型態光碟,將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 開始位置 B (區段號:「3 0 0 0 0 h」,半徑:2 4 · 0 0 m m )定位在離 該 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開始位置 A (區段號: 「30000^1」,半徑:23.8511111〇僅有該第一偏移量(徑向之寬度 為1 5 0 μ m )的外部圓周側上。再者,建構該兩層型態光碟, 以便在完成相對於該光碟之一連串的記錄操作(其中交替 地將該記錄資料記錄在該L 0層及該L1層中)後,將該L1 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1 的最外圓周位置 D (區段號: 3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丨17426 1364756
「228D2Ah」,半徑:57. 79mm)定位在離該LO層中之資料區 域 102-0 的最外圓周位置 C(區段號:「22D43Bh」,半 徑:57. 94mm)僅有該第二偏移量(徑向之寬度係 150μπι)之 内部圓周側上。 特別地,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 該兩層型態光碟之一特定範例,建構該兩層型態光碟,以 便在相對於該光碟之記錄操作(其中交替地將該記錄資料 記錄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中,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1的記錄結束位置經常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0 的記錄結束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徑向之寬度係 150μπ〇之内部圓周側上。為了實現以上所述,藉由包含除 該第二偏移量之外還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影響來決定該 L1 層中之資料區域1 〇 2 -1的實際記錄結束位置。附帶地,例 如:可根據實驗、憑經驗或從理論上或者藉由模擬來獲得用 以決定該記錄結束位置之方法。 特別地,如以上所述,將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 的記錄開始位置 Β定位在離該 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 的記錄開始位置Α僅有該第一偏移量(徑向之寬度係1 5 0 μ m ) 之外部圓周側上。因此,如圖9所示,在相對於該光螺之 記錄操作(其令未考量該第二偏移量)下,將該L〗層中之資 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D’(區段號:「22D43Bh」,半 徑:5 8 . 0 0 m m )定位在徑向上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 的最外圓周位置 C (具有相同於該最外圓周位置 D ’之區段 號)有6 0 μ m之内部圓周側上。通常,因為當較靠近該光碟 3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之最外圓周時半徑會增加,所以在該最内圓周上該L0層與 L1層之徑向上的位置差(亦即,第一偏移量(150μπι))會在 該最外圓周上減少成為6 0 μ m。因此,如圖8所示,相對於 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 D 定位在離該位置 D’僅有 2 1 0 μπι ( = 1 5 0 + 6 0 )之内部圓周側上。換句話說,相對於該光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實際最外圓周位置D之區段號 小於該位置D ’之區段號有一區段號「4 7 1 1 h」。附帶地,例 如:可根據實驗、憑經驗或從理論上或者藉由模擬來獲得用 以將徑向之長度轉換至區段號之方法。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首先以同向方式將該第一内容資 料之記錄資料從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開始位 置A至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E (區段號:「6 C 7 E 6 h」, 半徑:2 9 . 8 5 m m )。然後,將該記錄資料從該L 1層中之資料 區域1 0 2 - 1的記錄開始位置B至該L 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 F(區段號:「698BFh」,半徑:29.85mm)(參考圖8中之灰色 部分)。因此,在該等位置E及F上獲得徑向上之第二偏移 量的差(1 5 0 μπι )。換句話說,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 作,以便該L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F的區段號小於該L0 層中之位置Ε的區段號僅有「2F27h」之區段號。在另一情 況中,例如:記錄該第三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直到該 L 0 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0(區段號:「£〔58911」,半徑:40.0〇111111) 為止。然後,記錄該記錄資料,直到該L1層中之記錄結束 位置1^(區段號:「£808卩匕」,半徑:39.85111111)為止(參考圖8 4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中具白色背景之點子部分)。因此,在該等位置G及Η上獲 得徑向上之第二偏移量的差(150μπ〇。換句話說,相對於 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 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Η 的區段號小於該L0層中之位置G的區段號僅有「37FAhj 之區段號。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該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以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將除了圖10之外還需配合圖8以說明在本發 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另一 特定範例。 如圖1 0所示,大致上如同圖8中所說明之特定範例的 方式,將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1的記錄開始位置 B 定位在離該 L 0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0的記錄開始位置 A 僅有該第一偏移量(徑向之寬度係 1 5 0 μ m )之外部圓周側 上。再者,建構成在相對於該光碟之記錄操作(交替地在該 L 0層及該L1層中記錄該記錄資料)的完成後,將該L1層 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D定位在離該L0層中 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最外圓周位置C僅有該第二偏移量(徑 向之寬度係1 5 0 μ m )之内部圓周側上。 特別地,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 該兩層型態光碟之另一特定範例,在相對於該光碟之記錄 操作(交替地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記錄該記錄資料)中, 使該L I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結束位置之區段號經 41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丨7426 1364756 常小於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〇 2 - 0的記錄結束位置之區段 號僅有該第二偏移量(固定區段號)。附帶地,以大致上相 同於圖8中所述之特定範例的方式,根據實驗 '憑經驗或 從理論上或者藉由模擬以獲得用以決定該固定區段號(第 二徧移量)之方法。此外,依據另一特定範例’可依據像區 段號之預製格式位址記錄該記錄資料,以便具有可簡化該 記錄操作本身之優點。 更特別地,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 L1
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D之區段號小 於該 LO 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0的位置 C之區段號有 「4 7 1 1 h」之區段號。如以上所述,如果在該最外圓周位置 中所決定之固定區段號係該第二偏移量,則明顯地對應於 該固定區段號之徑向上的寬度在靠近具有較小半徑之内部 圓周側時會增加。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 以該同向方式從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開始位 置A記錄至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E。然後,將該記錄 資料從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開始位置B記錄 至該 L 1層令之記錄結束位置 I (區段號:「6 8 0 D 5 h」,半 徑:2 9 . 7 1 m m )(參考圖1 0中之灰色部分)。亦即,相對於該 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 L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I 的區段號小於該L 0層之位置E的區段號僅有「4 7 1 1 h」之 區段號。因此,可在該等位置E及I上獲得徑向上之大於 該第二偏移量(1 5 Ο μ m )的2 9 Ο μ m差。在另一情況中,例如: 4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 V94-09/94117426 1364756
記錄該第三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直到該L0層中之記錄結 束位置G為止。然後,記錄該記錄資料,直到該L1層中之 記錄結束位置 J(區段號:「E7EA8h」,半.徑:39_79mm)為止 (參考圖1 0中具白色背景之點子部分)。亦即,相對於該光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 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J的區 段號小於該L0層中之位置G的區段號有「4711h」之區段 號。因此,在該等位置G及J上獲得徑向上之大於該第二 偏移量(150μπι)之210μπι差。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該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以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資訊記錄媒體之苐一具體例的操作及效果之研討) 接下來,將配合顯示有一比較範例之圖1 1至圖1 3來研 討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之操作及效果。 如圖1 1及圖1 2所示,在相關聯於該比較範例之同向方 式及反向方式中,如果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交替地記錄 該記錄資料,則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該 L 1層中之將記錄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1 0 2 - 1之最外圓周 位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之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 102-0 之最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的内部圓周侧 上。因此,如果在該比較範例中從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的開始位置記錄該記錄資料,則該用於記錄之雷射 光LB可通過該處於已記錄狀態之L0層。更特別地,例如: 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記錄至該L 0層中,以及然 43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V94-09/941 ] 7426 1364756 後記錄至該L1層中(參考圖11及圖]2中之灰色部分)。 在同向方式中,參考分別相對於該第二及第三内容資料之 圖1 1及圖1 2中的右斜線的影線部分及點子部分。此可穩 定在該L 1層之資料區域1 0 2 - 1中所記錄的記錄資料之再生 特性。
然而,如圖1 3所示,在該比較範例中,因該L 0層及該 L1層之黏貼誤差而發生偏心。再者,如果將該L1層中之 資料區域102-1的具有區段號「30000h」(在該同向方式之 情況中)或「FCFFFFh」(在該反向方式之情況中)之最内圓 周位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具有區段號 「3 0 0 0 0 h」之開始位置的内部圓周側上,則該用於記錄之 雷射光LB通過該處於未記錄狀態之LO層。此無法穩定在 該L 1層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最内圓周位置中所記錄之記錄 資料的再生特性。 另一方面,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 中之光碟,該光碟係設計成將該將該 L 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的具有區段號「30000h」(在該同向方式之情況中) 或「FCFFFFh」(在該反向方式之情況中)之最内圓周位置定 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具有區段號「30000hj 之開始位置僅有該第一偏移量的外部圓周側上。此外,相 對於該第一具體例中之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該L 1 層中之將記錄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1 0 2 - 1之最外圓周位 置定位在離該 L0層中之已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 1 0 2 - 0之最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量的内部圓周側 4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上。因此,如果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交替地記錄該記錄 資料,則當在該L 0層中之記錄區域的記錄後從該L1層中 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最内圓周位置記錄該記錄資料時,該 用於記錄之雷射光LB通過該處於已記錄狀態之L0層,而 無視於該L0層及該L1層中之偏心。亦即,在該L1層之記 錄中,該雷射光LB幾乎完全無法通過或完全無法通過在未 記錄狀態中之L 0層。結果,可在將該記錄資料經由已記錄 有該記錄資料之L 0層記錄至該L1層的情況中使用最佳記
錄雷射功率,以適當地將該資料記錄在該L 1層中之任何記 錄區域中。特別地,沒有必要改變該記錄雷射功率,以及 對依據該預製格式位址(例如:區段號)記錄該記錄資料來 說係足夠的,以便具有可簡化該記錄操作本身之優點。此 外,。即使再生該已記錄之記錄資料,亦可獲得好的再生特 性。 (資訊記錄媒體之第二具體例) 接下來,將配合圖1 4至圖1 6來詳細說明一兩層型態光 碟之資料結構(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該 區段號所示之記錄區域 '以及該光碟之記錄程序。附帶地’ 在圖14至圖16中,該L1層中之位址在該同向方式中顯示 該區段號。 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中之資料結構 及記錄程序大致上相同於在該第一具體例中者。附帶地, 在該第二具體例之記錄區域中,相同於該第一具體例之位 置具有相同元件符號,以及省略其說明。 4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 7426
1364756 首先,將配合圖1 4及圖1 5說明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 體的第二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一特定範例。 如圖1 4所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 中的光碟上調整該L1層中之軌距。因此,如果相對於該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則將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 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外 周位置(具有相同於該第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區 號)僅有一第三偏移量之外部圓周側上。在此,該「第三 移量」係一對應於一徑向上之長度的參考值,其中決定 參考值,以便當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時,藉由 對於該光碟調整在該L0層及該L1層中之軌距比率或差 將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 L 0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0的最外圓周位置之一預定範 内。再者,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其中在該第二 體例中已在該光碟上調整該L 1層,以及建構成將該L 1層 之資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K(區段號「22D43Bh 半徑:58. 14mm)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 述最外圓周位置C(具有相同於該最外圓周位置K之區段 最多例如僅有 2 0 0 μ m (當做在徑向上之該第三偏移量)之 部圓周側上。附帶地,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 例中,為便於說明起見,調整該L1層中之執距,然而亦可 整在該L 0層及該L1層中之軌距的比率或差。 因此,如圖1 5所示,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 第二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一特定範例,如果在該 3】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媒 例 光 最 圓 段 偏 該 相 以 該 圍 具 中 j > 上 號) 外 體 調 的 L0 46
1364756 層及該L 1層中交替地記錄該記錄資料,則建構成將該 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1的記錄結束位置經常定位在離該 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記錄結束位置僅有該第二偏移 (徑向上之150μπι的寬度)之内部圓周側上。因此,藉由 稍後所述之資訊記錄裝置來決定該 L1層中之資料區 102-1的實際記錄結束位置(除該第二偏移量之外還包 該第三偏移量)。附帶地,以大致上相同於該一具體例之 式,可根據實驗、憑經驗或從理論上或者根據模擬以獲 藉由考量該第三偏移量以決定該記錄結束位置之方法。 更特別地,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該 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L定位在離 位置Κ僅有3 5 0 μπι ( = 2 0 0 + 1 5 0 )之内部圓周側上。換句話言 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1層中之資料區 1 0 2 - 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L之區段號小於該位置Κ之 段號有「75BBh」之區段號。結果,在該U層中之資料 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L之區段號變成「225E80h」, 及其半徑變成57. 79mm«相較於在圖8中所述之本發明 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特定 例,可看出因該L1層中之執距較大,而使該位置L之區 號較小。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 以該同向方式從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開始 置A記錄至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E。然後,將該記 資料從該L1中之資料區域的1 0 2 - 1的記錄開始位置B記 3 ] 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L1 L0 量 域 括 方 得 L1 該 域 區 以 的 範 段 料 位 錄 錄 47 1364756
至該L 1層中之一記錄結束位置Μ (區段號:「6 9 3 5 E h」,半 徑:29.85mm)(參考圖15中之灰色部分)。因此,在該等位 置E及Μ上獲得在徑向上之該第二偏移量的差(150μπι)。 換句話說,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1層中 之記錄結束位置Μ的區段號小於該L0層中之位置Ε的區段 號僅有「3 4 88h」之區段號。在另一情況中,例如:記錄該 第三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直到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 G為止。然後,記錄該記錄資料,直到該L1層之一記錄結 束位置N(區段號:「E7CA8h」,半徑:39.85mm)為止(參考圖 1 5中之具白色背景的點子部分)。因此,在該等位置G及N 上獲得在徑向上之該第二偏移量的差(150μπι)。換句話 說,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1層中之記錄 結束位置Ν的區段號小於該L 0層中之位置G的區段號僅有 「4 9 1 1 h」之區段號。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該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以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接下來,將除圖16之外還需配合圖15以說明在本發明 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中兩層型態光碟之另一特定 範例。 如圖1 6所示,以大致上相同於圖1 5所述之特定範例的 方式來控制該L 1層中之軌距。 因此,如圖1 6所示,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第二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另一特定範例,在相對於 48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該光碟之記錄操作(在該光碟上將該記錄1 層及該L1層中)中,建構成使該L1層中之 的記錄結束位置之區段號經常小於該 L0 1 0 2 - 0 的記錄結束位置的區段號僅有該第 定區段號)。附帶地,以大致上相同於圖] 例的方式,可根據實驗、憑經驗或從理論 來獲得用以決定該固定區段號(第二偏移 者,依據在該第二具體例中之另一特定範 製格式位址(例如:該區段號)來記錄該記销 有此可簡化該記錄操作本身之優點。 更特別地,相對於該光碟實區該記錄操 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 於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 有「7 5 B B h」的區段號。如以上所述,如果 置中所決定之固定區段號係該第二偏移量 於固定區段號之徑向上的寬度在靠近具有 圓周側時會增加。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先將該第一内容 以該同向方式從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_ 置A記錄至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E。 資料從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 至一記錄結束位置 0(區段號:「 徑:29.47mm)(參考圖16之灰色部分)。亦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該L 1層中之記錄結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i料記錄於該 L0 資料區域1 0 2 - 1 層中之資料區域 二偏移量(該固 .5所述之特定範 上或者藉由模擬 .量)之方法。再 例,可依據該預 k資料,以致於具 丨作,以便該 L1 置L之區段號小 位置C之區段號 在該最外圓周位 ,則明顯地對應 較小半徑之内部 資料之記錄資料 -0的記錄開始位 然後,將該記錄 開始位置B記錄 6522Bh 」,半 即,相對於該光 位置0的區段號 49 1364756
小於該L 0層中之位置E的區段號僅有「7 5 B B h」之區段號。 因此,在該等位置E及0上獲得徑向上之大於該第二偏移 量(1 5 Ο μ m )的5 3 Ο μ m差。在另一情況中,例如:記錄該第三 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直到在該LO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G 為止。然後,記錄該記錄資料,直到在該L1層中之一記錄 結束位置P為止(區段號:「E4FFEh」;半徑:39.66mm)(參考 圖1 6中之具有白色背景的點子部分)。亦即,相對於該光 碟實施記錄操作,以便該L 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P的區段 號小於該LO層中之位置G的區段號僅有「75BBh」之區段 號。因此,在該等位置G及P上獲得徑向上之大於該第二 偏移量(150μΐϋ)的340μπι差。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該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以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資料記錄媒體之第二具體例的操作及效果之研討) 接下來,將配合圖1 7至圖2 0 (顯示一比較範例)來研討 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之操作及效果。附帶 地,該L1層辛之位址在該同向方式中顯示該區段號。 如圖1 7所示,依據相關聯於該第二比較範例之兩層型 態光碟的一特定範例,未控制該L 0層及該L 1層中之軌距。 亦即,未考量該第三偏移量。因此,在相對於該光碟實施 該記錄操作(交替地在該L 0層及該L 1層中記錄該記錄資料) 中,無法經常將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結束位 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結束位置僅 50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有該第二偏移量(徑向上之 150μπΐ的寬度)之内部圓周側 上。亦即,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結束位置 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結束位置僅有 1 7 Ο μ m之徑向寬度的外部圓周側上。 特別地,如圖1 8所示,如果未控制該L 0層及該L1層 中之執距,以及如果該 L0層中之軌距係 0.74μπ)及該 L1 層中之轨距係0 . 7 5 μπι,則將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 的最外圓周位置Q(區段號:「22D43Bh」,半徑:5 8. 3 2mm)定 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C(具 有相同於該最外圓周位置Q之區段號)僅有徑向上之380μπι 的外部圓周側上"附帶地,可藉由將圖 9中所述之 60μπι 加至圖 19(a)及圖 19(b)中之具有區段號(該位址值) 「220000h」的半徑位置差0.318mm以估算此380μπι。 再次,如圖1 7所示,在該第二比較範例之一特定範例 中,如同在圖8所述之第一具體例的特定範例中,相對於 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將該 L1層中之資料區域 102-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 R放置在離該位置 Q僅有 2 1 0 μ m ( 1 5 0 + 6 0 )之内部圓周側上。換句話說,相對於該光 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實 際最外圓周位置 R之區段號小於該位置 Q之區段號僅有 「4 7 1 1 h」的區段號。結果,該最外圓周位置R之區段號變 成「228D2Ah」以及其半徑變成58.11mm。亦即,將在該L1 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結束位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 之資料區域102-0的記錄結束位置僅有170μπι〇380-210) 5] 312父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 ] 7426
1364756 之徑向寬度的外部圓周側上。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 以該同向方式從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記錄開始 置A記錄至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E。然後,將該記錄 料從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記錄開始位置B記錄 該 L 1層中之一記錄結束位置 S (區段號:「6 9 8 B F h」, 徑:29. 92mm)(參考圖17中之灰色部分)。因此,在該等 置E及S上之半徑位置差係80μιη,以及無法確保該第二 移量之差(1 5 Ο μ m)。在另一情況中,例如:記錄該第三内 資料之記錄資料,直到該L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G為i 然後,記錄該記錄資料,直到該L1層中之一記錄結束位 T(區段號:「E8DBFh」,半徑:40.02mm)為止(參考圖17中 具有白色背景的點子部分)。因此,在該等位置G及T上 半徑位置差係-20μηι,以及無法確保該第二偏移量之 (1 5 0 μ m ) 〇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另一方面,如圖 20所示,在該第二比較範例之另一 定範例中,以大致上相同於圖1 0中所述之第一具體例的 一個範例之方式,相對於該光碟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 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實際最外圓周位置R之區段 小於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最外圓周位置C之區 號僅有「4 7 1 1 h」.之區段號。結果,該L 1層中之資料區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丨7426 料 位 資 至 半 位 偏 容 〇 置 之 之 差 該 以 特 另 該 號 段 域 52 1364756
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R之區段號變成「228D2Ah」以及 半徑變成58.11mm。亦即,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 的記錄結束位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 錄結束位置僅有1 7 0 μιη之徑向寬度的外部圓周側上。 在同向方式中,例如:先將該第一内容資料之記錄資 以該同向方式從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記錄開始 置Α記錄至該L 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Ε。然後,將該記 資料從該L 1中之資料區域的1 0 2 - 1的記錄開始位置B記 至該L1層中之一記錄結束位置ϋ(區段號:「680D5h」, 徑:2 9 . 7 8 m m )(參考圖2 0中之灰色部分)。亦即,實施該 錄操作,以便該L1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U的區段號小於 位置E之區段號有「4 7 1 1 h」之區段號。因此,在該等位 E及U上獲得200μηι之差。亦即,獲得該第二偏移量之 (1 5 0 μ m )。然而,例如:記錄該第三内容資料之記錄資料 直到該L0層中之記錄結束位置G為止。然後,記錄該記 資料,直到該 L1層中之一記錄結束位置 W(區段號 「E7EA8h」,半徑:39.96mm)為止(參考圖20中之具有白 背景的點子部皆)。亦即,實施該記錄操作,以便該L1 中之記錄結束位置 W 的區段號小於該位置 G之區段號 「4 7 1 1 h」之區段號。因此,該等位置G及W之半徑位置 變成40μπι,以及無法確保該第二偏移量之差(150μιη)»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記錄區域在相對於 光碟之記錄操作的完成後係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者, 致於將省略其說明。 其 -1 記 料 位 錄 錄 半 記 該 置 差 5 錄 ‘· 色 層 有 差 該 以 3 ] 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53
1364756 (資訊記錄媒體之第三具體例) 接下來,將配合圖21至圖23以更詳細說明在_兩層 態光碟上之L0層及L1層中之軌距的控制與在該L0層及 L 1層中之最外圓周位置間之關係,以做為本發明之資訊 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 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中之資料結 及記錄程序大致上相同於該第一具體例者。 如圖21至圖22中之位置Αχ、Bx及Cx所示,在本發 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中之光碟上,控制在該 層及該L1層中之執距,以及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 的最外圓周位置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 外圓周位置僅有該第一偏移量(1 5 0 μιη)之内部圓周側上 因此,如果在該L1層中之最外圓周位置上相對於該光碟 施該記錄操作,則可省略該記錄操作在該L 0層中製作例 僅有該第二偏移量(1 5 0 μπι)之像該導出區域的一緩衝
特別地,將焦點放在圖2〗及圖2 2中之位置A X,如果 定該L0層中之軌距成為約0. 74 6 5 μιη,則該L0層中之資 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8.150mm。另一方面, 果設定該L 1層中之軌距成為約0 . 7 4 0 μ m,則該L 1層中 資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8.000mm。 因此,可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的最外圓周 置定位在離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的最外圓周位置 有該第一偏移量(150μΐϊΐ = 0·150πιπι = 58·15〇-58·000)之内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7426 型 該 記 構 明 L0 -1 最 〇 實 如 區 料 如 之 位 僅 部 54 1364756
圓周側上》 再者,將焦點放在圖21及圖22中之位置Bx,如果設 該L 0層中之軌距成為約0 . 7 4 Ο μΐϋ,則該L 0層中之資料 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7. 938mme另一方面,如 設定該L 1層中之軌距成為約0 . 7 3 3 5 ji π) 1則該L ]層中之 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7.788mm。 因此,可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 置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 有該第一偏移量(150μπι = 0· 150mm = 57· 938-57.788)之内
圓周側上。 此外,將焦點放在圖21及圖2 2中之位置C X,如果設 該L 0層中之軌距成為約0 . 7 4 3 3 μ m,則該L 0層中之資料 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8.044mm。另一方面,如 設定該L 1層中之執距成為約0 . 7 3 6 7 μ m,則該L 1層中之 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位置變成57.894mm。 因此,可將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的最外圓周 置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域102-0的最外圓周位置 有該第一偏移量(150μπι = 0·15〇Γηπι = 58·044-57.894)之内 圓周側上。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 例,如果在該L 1層中之最外圓周位置上相對於該光碟實 該記錄操作,則可省略該記錄操作在該L0層中製作例如 有該第二偏移量(150μπι)之像該導出區域的緩衝區域。 附帶地,甚至在該反向方式中,該等軌距之控制將可 定 1¾ 果 資 位 僅 部 定 1¾ 果 資 位 僅 部 體 施 僅 在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Π 7426 55 1364756 A. 該資料區域之最内圓周位置上獲得相同於在該同向方式中 之最外圓周位置的效果,以致於省略其說明。 再者,依據本發明者之研究,如圖 23所示,發現到該 L0層或該L1層中之軌距與該資料區域中的最外圓周位置 間之關係呈現二次方之曲線,而不是線性函數。 (資訊記錄媒體之第四具體例)
接下來,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包括 該第四具體例之操作及效果的研討)中,將配合圖24及圖 2 7以更詳細說明一兩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該區段號及 該LPP位址所示之記錄區域、以及在該光碟之同向方式或 反向方式中的記錄程序。 在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中之資料結構及 記錄程序大致上相同於在該第一具體例中者。 如圖 2 4所示,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 體例中之光碟的一特定範例,在該同向方式中,使該光碟 之預製格式位址設定有一偏移量,以便將該L 1層中之資料 區域 102-1的開始位置(區段號:「30000h」,LPP位址: 「FFCFFFhJ,半徑:24.00mm)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資料區 域 1 0 2 - 0 的開始位置(區段號:「3 0 0 0 0 h」,LPP位址: 「FFCFFFh」,半徑:23.8511111))僅有該第一偏移量(15(^111)之 最外圓周側上。亦即,該L0層中之LPP位址「FFCFFFhj 的位置不等於該L1層中之LPP位址「FFCFFFhj的位置, 此表示該位置已被偏移。此外,設定該光碟之預製格式位 址,以便將該 L1層中之記錄有該記錄貧料的資料區域 56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102-1之最外圓周位置(區段號:「22D440hj,LPP位址: 「FDD2BBhj,半徑:58. 00mm)定位在離該L0層中之記錄有 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 1 0 2 - 0之最外圓周位置(區段號: 「231C2 0h」,LPP 位址:「FDCE3Dh」,半徑:58. 15mm)僅有 該第二偏移量(150μπ〇的内部圓周側上。 再者,如圖 2 5所示,依據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第四具體例中之光碟的另一特定範例,在該同向方式中, 設定該光碟之預製格式位址,以便將該L 1層中之記錄有該 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 1 0 2 - 1 之最内圓周位置(區段號: 「 FCB81Fh」, LPP 位址:「 00347Eh」,半徑:24.00mm)定位 在離該 L 0層中之資料區域 1 0 2 - 0的開始位置(區段號: 「30000h」,LPP 位址:「FFCFFFh」,半徑:23. 85 mm)僅有該 第一偏移量(1 5 0 μ m )的外部圓周側上。此外,設定該光碟 之預製格式位址,以便將該L 1層中之記錄有該記錄資料的 資料區域1 02- 1之開始位置(區段號:「DCE3DFh」,LPP位 址:「0231。211」,半徑:58.0〇111111)定位在離該1^0層中之記錄 有該記錄資料的資料區域1 0 2 - 0之最外圓周位置(區段號: r 231C20h」, LPP 位址:r FDCE3Dh」,半徑:58.15mm)僅有 該第二偏移量(1 5 0 μ m )的内部圓周側上。亦即,該L 0層中 之LPP位址「0 23 lC2h」的位置不等於該L1層中之LPP位 址「F D C E 3 D h」的位置,此表示該位置已被偏移。 如以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 例,即使在該光碟上具有偏心,該L 1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1 比該L 0層中之資料區域1 0 2 - 0窄。因此,如果在該L1層 57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中從該記錄開始位置實施該記錄操作,則可省略該記錄操 作在該 L0層中製作例如僅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像該導入區 域的緩衝區域。同時,如果在該L1層中之最外圓周位置上 實施該記錄操作,則可省略該記錄操作在該L 0層中製作例 如僅有該第一偏移量.之像該導入區域及該中間區域的缓衝 區域。特別地,在即時記錄操作(例如:將播放内容直接記 錄在該光碟上之情況)中,沒有時間將該資料記錄至該導入 區域、該導出區域及該中間區域中。因此,如同在本發明 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省略該記錄操作之可能性 係相當有用的。 如圖2 6及圖2 7所示,如果沒有如同在本發明之資訊記 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中設定該預製格式位址,則在該 L0 層及該 L1層中最外内圓周位置與最外圓周位置係相同 的。因此,在該同向方式及該反向方式中,需要該記錄操 作以在該L 0層中之内部圓周側上從該資料區域1 0 2 _ 1的開 始位置(區段號:「30000h」,LPP位址:「FFCFFFh」,半 徑:24.00mm)起製作僅有該第一偏移量(150μιη)之像該導 入區域的緩衝區域。再者,需要該記錄操作以在記錄有該 記錄資料之 L 0層中之外部圓周側上從該資料區域 1 0 2 - 1 的最外圓周位置(區段號:「22D440h」,LPP 位址: 「FDD 2 BBh」,半徑:58. 00mm)起製作僅有該第二偏移量 (150μπι)之像該導出區域及該中間區域的緩衝區域。 另一方面,依據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 如以上所述,該L1層中之資料區域102-1比該L0層中之 58 312ΧΡ/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資料區域1 Ο 2 - 0窄,以便可省略該記錄操作製作像該導入 區域、該導出區域及該中間區域之緩衝區域。 (資訊記錄裝置)·
接下來,將配合圖 28來說明在本發明之一資訊記錄裝 置的具體例中一電腦主機400及一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00 之基本結構。特別地,在該具體例中,將本發明之資訊記 錄裝置應用至用於光碟之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附帶地, 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 0 0具有將該記錄資料記錄在該光 碟1 0 0上之功能及再生在該光碟1 0 0上所記錄之記錄資料。 將配合圖2 8來說明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 0 0之内部結 構。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00係一在一用於驅動之中央處 理單元(CPU)354的控制下用以在該光碟100上記錄該資訊 及讀取在該光碟1 0 0上所記錄之資訊的裝置。 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 0 0具有:該光碟 1 0 0 ; —主軸馬 達 351; —光學拾取器 352;—信號記錄/再生裝置 353;該 CPIK驅動控制裝置)354; —記憶體 355; —資料輸入/輸出 控制裝置3 0 6 ;以及一匯流排3 5 7。再者,該電腦主機4 0 0 具有:一 CPU359; —記憶體360; —操作控制裝置307;—操 作鈕3 1 0 ; —顯示面板3 1 1 ;以及一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置 3 0 8 = 特別地,可藉由在相同情況中包含該資料記錄/再生裝 置300及該電腦主機400,或者藉由使用該CPU(驅動控制 裝置)3 5 4、該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置3 0 6及該匯流排3 5 7 以建構一通信裝置。 59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該主軸馬達351用來旋轉及停止該光碟100,以及在存 取該光碟1 0 0中操作。更特別地,該主軸馬達3 5 1係建構 用以在一預定速度下旋轉及停止該光碟 100,同時依據一 未圓示之伺服單元或之類接收主軸馬達伺服。
該光學拾取器 352相對於該光碟 100實施記錄/再生, 以及具有一半導體雷射裝置及一透鏡。更特別地,該光學 拾取器 3 5 2以一經調變光束(例如:雷射光束)做為再生時 之具有第一功率的讀取光束及記錄時之具有第二功率的寫 入光束來照射該光碟1 0 0。 該信號記錄/再生裝置3 5 3藉由控制該主軸馬達3 5 1及 該光學拾取器352以相對於該光碟100實施記錄及再生。 更特別地,該信號記錄/再生裝置 3 5 3具有一雷射二極體 (LD)驅動器、一讀取頭放大器等。該LD驅動器驅動在該光 學拾取器352中所建立之未描述半導體雷射裝置。該讀取 頭放大器放大該光學拾取器3 5 2之輸出信號(亦即,該光束 之反射光)及輸出該已放大信號。更特別地,在OPC處理中 該信號記錄/再生裝置35 3在該CPU354之控制下與一未圖 示之時序產生器一起驅動在該光學拾取器352中所建構之 未圖示之半導體雷射裝置,以便藉由一 OPC圖案之記錄及 再生程序決定最佳雷射功率。特別地,該信號記錄/再生裝 置353與該光學拾取器352構成本發明之「寫入裝置」及 「取得裝置」之一個範例。 該記憶體3 5 5係使用於在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 0 0上 之整個資料處理及OPC處理中,其包括一用於記錄/再生資 60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7426 1364756
料之緩衝區域、一在將資料轉換成為可用於該信號記錄/ 再生裝置353之資料時用以做為一中間缓衝器的區域等。 再者,該記憶體3 5 5具有:一唯讀記憶體(R Ο Μ )區域,儲存 有一用以實施一操作以當做一記錄裝置(亦即,韌體)之程 式;一緩衝器,用以暫時儲存該記錄/再生資料;一隨機存取 記憶體(RAM)區域,儲存有該韌體程式之操作所需的一參數 或類似參數;以及其類似區域。 該C P U (驅動控制裝置)3 5 4係經由該匯流排3 5 7連接至 該信號記錄/再生裝置353及該記憶體355,以及藉由提供 指令至各種裝置以控制該整個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 0 0。通 常,將用以操作該CP U 3 5 4之軟體或韌體儲存在該記憶體 355中。特別地,該CPU 354構成本發明之「控制裝置」 及「計算裝置」的一個範例。 該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置 3 0 6控制從相對於該資訊記 錄/再生裝置3 0 0之外部所輸入/輸出之資料,以及儲存該 資料至在該記憶體3 5 5之資料缓衝器或從該資料緩衝器擷 取該資料。將一驅動控制命令經由該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 置306傳送至該CPU 354,而該驅動控制命令係從該外部 電腦主機 4 0 0 (以下在需要時稱為主機)所發出,其中該外 部電腦主機 4 0 0係經由一介面(例如:S C S I (小型電腦系統 介面)及 ATAPKAT封包連接介面))連接至該資訊記錄/再 生裝置3 0 0。再者,亦使該記錄/再生資料經由該資料輸入 /輸出控制裝置3 0 6與該電腦主機4 0 0交換。 該操作控制裝置3 0 7實施有關於該電腦主機4 0 0之操作 61 3】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指令的接收及顯示。該操作控制裝置3 Ο 7藉由使用該操作 鈕310傳送記錄或再生之指令至該CPU 3 5 9。該CPU 35 9 依據來自該操作控制裝置 307之指令資訊經由該輸入/輸 出控制裝置 3 0 8傳送一控制命令至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00,藉以控制該整個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00。在同向方 式中,該CPU359可將一用以要求該整個資訊記錄/再生裝 置3 0 0傳送操作狀態至該主機的命令傳送該整個資訊記錄 /再生裝置3 0 0。藉此,可在例如記錄及再生期間知道該資 訊記錄/再生裝置3 0 0之操作狀態。因此,該C P U 3 5 9可經 由該操作控制裝置3 0 7輸出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 0 0之操 作狀態至該顯示面板3 1 1 (例如:螢光管及L C D )。 一起使用如上所述之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00及電腦主 機4 0 0之一特定範例係一家庭設備(例如:用以記錄及再生 視頻之記錄器設備)。該記錄器設備將來自一廣播接收調諧 器及一外部連接端之一視頻信號記錄至一光碟,以及從該 光碟輸出所再生之視頻信號至外部顯示設備(例如:電 視)。藉由在該CP U 3 5 9上執行該記憶體3 6 0中所儲存之程 式來實施像該記錄器設備之操作。再者,在另一特定範例 中,該資訊記錄/再生裝置300係一光碟機(discdrive)(以 下在需要時稱為驅動器(drive)),以及該電腦主機400係 一個人電腦或一工作站。該電腦主機(例如:該個人電腦) 及該驅動器係經由該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置 3 0 6及 308(例如:SCSI及ATAPI)彼此連接在一起。一在該電腦主 機中所安裝之應用軟體(例如:寫入軟體)控制該光碟機。 62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 η 7426 1364756
在該等具體例中,說明該資訊記錄媒體(例如··像 型態DVD-R/RW之單寫型態或可再寫光碟)之一特定 然而,本發明可應用至一多層型態(例如:3 -層型! 碟。此外,本發明可應用至一使用藍色雷射來記錄 之大容量記錄媒體(例如:光碟)。 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或基本特性下以其它 式來具體實施本發明。因此,整體而言將本具體例 述用而非限定用,以及因而在此意欲包含由所附申 範圍而非先前描述所表示之本發明的範圍及在該等 利範圍之等效意思及範圍内之所有變化。 【圖式簡單說明】
圖 1 ( a )及圖1 ( b )係顯示在本發明之一資訊記錄 第一具體例中一具有複數個記錄區域之光碟的基本 實質平面圖(圖1(a)),以及該光碟之示意剖面圖及 記錄區域結構在徑向上之對應概念圖(圖1 ( b )); 圖2係綱要性地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體例中該具兩層型態之光碟的資料結構、在該光碟 區域中構成一 ECC區塊的區段之區段號以及該光碟 方式的記錄或再生方法之概念圖; 圖3係綱要性地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在該光碟之記 中構成該ECC區塊的區段之區段號'一岸台預製凹J 位址以及該光碟之同向方式的記錄或再生方法之概 圖4係綱要性地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 一兩層 範例。 ^ )之光 及再生 特定形 視為描 請專利 申請專 媒體的 結構之 顯示一 第一具 之記錄 之同向 第一具 錄區域 t (LPP) 念圖; 第一具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63 1364756
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在該光碟之記錄區域 中構成該ECC區塊的區段之區段號以及在該光碟之反向方 式中的記錄或再生方法之概念圖; 圖5係綱要性地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 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在該光碟之記錄區域 中構成該ECC區塊的區段之區段號、該LPP位址以及在該 光碟之反向方式中的記錄或再生方法之概念圖; 圖6係在該同向方式及該反向方式下顯示本發明之資訊 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以及 由該區段號所表示之記錄區域的概念圖; 圖7係顯示在該同向方式及該反向方式中該區段號所表 示之記錄區域以及該光碟的記錄程序之概念圖; 圖8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以 該同向方式或該反向方式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操作後 之記錄區域的一特定範例之概念圖; 圖9係顯示在一比較範例中以該同向方式或該反向方式 對一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操作後的記錄區域之一特定範例 的概念圖; 圖1 0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一具體例中 以該同向方式或該反向方式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操作 後之記錄區域的另一特定範例之概念圖; 圖1 1係顯示在該比較範例之一特定範例中該兩層型態 光碟的貪料結構以及該光碟之同向方式的記錄或再生方法 之概念圖; 64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斗26 1364756 圖1 2係顯示在該比較範例之另一特定範例中該兩層型 態光碟的資料結構以及該光碟之反向方式的記錄或再生方
法之概念圖; 圖1 3係顯示在因該光碟之黏貼誤差而產生偏心的條件 下在該比較範例之另一特定範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的資料 結構之概念圖; 圖 1 4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中 在調整一 L 1層中之軌距的條件下對一兩層型態光碟之記 錄操作後的記錄資料之一特定範例的概念圖; 圖1 5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中 在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同向方式或反向方式的記錄操作後 之記錄區域的一特定範例之概念圖; 圖 1 6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二具體例中 在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同向方式或反向方式的記錄操作後 之記錄區域的另一特定範例之概念圖; 圖1 7係顯示在一第二比較範例中以該同向方式或該反 向方式對一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操作後的記錄區域之一特 定範例的概念圖; 圖1 8係顯示在該第二比較範例中在未控制一 L 0層及一 L1層中之軌距的條件下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操作後 的記錄區域之一特定範例的概念圖。 圖19(a)及圖19(b)係一列表(圖19(a))及一曲線圖(圖 19(b)),其顯示在該第二比較範例中該兩層型態光碟上之 L0層及L1層中之軌距、區段號以及L0層及L1層之徑向 65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1364756
差間之關係; 圖 2 0係顯示在該第二比較範例中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 同向方式或反向方式的記錄操作後之記錄區域的另一特定 範例之概念圖; 圖 2 1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中 在控制該 L0層之軌距的條件下對一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 操作後該L0層中之一資料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之曲線圖; 圖 2 2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中 在控制該 L1層之軌距的條件下對該兩層型態光碟之記錄 操作後該L1層中之一資料區域的最外圓周位置之曲線圖; 圖 2 3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三具體例中 該兩層型態光碟上之L0層或L1層之軌距以及該資料區域 之最外圓周位置間的關係之曲線圖; 圖 24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中 之一兩層型態光磲的資料結構、該區段號及該LPP位址所 表示之記錄區域、以及該光碟之同向方式的記錄程序之概 念圖; 圖 2 5係顯示在本發明之資訊記錄媒體的第四具體例中 之兩層型態光碟的資料結構 '該區段號及該L P P位址所表 示之記錄區域、以及該光碟之反向方式的記錄程序之概念 圖; 圖 2 6係顯示在一第三比較範例之一特定範例中的一兩 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構、該區段號及該LPP位址所表示之 記錄區域、以及該光碟之同向方式的記錄程序之概念圖;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4117426 66 1364756 圖 2 7係顯示在該第三比較範例之另一特定範例中的兩 :: 層型態光碟之資料結搆、該區段號及該LPP位址所表示之 記錄區域、以及該光碟之反向方式的記錄程序之概念圖; . 以及 圖 2 8係在本發明之一資訊記錄裝置的一具體例中之一 資訊記錄/再生裝置以及一電腦主機的方塊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中心孔 籲1。 軌道 11 ECC區塊 100 光碟 10 1 導入區域 10 1-0 導入區域 10 1-1 導區域 102 資料區域 φ 102-0 資料區域 102-1 資料區域 103 導出區域 103-0 導出區域 . 103-1 導出區域 104 中間區域 104-0 中間區域 104-1 中間區域 106 透明基板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17426 67 1364756 3 0 0 資訊記錄./再生裝置 3 0 6 資料輸入/輸出控制裝置 3 0 7 操作控制裝置 3 0 8 資料输入/輸出控制裝置 3 10 操作鈕 3 11 顯示面板 35 1 主軸馬達 352
353 354 355 357 光學拾取 信號記錄 中央處理 記憶體 匯流排 器 /再生裝置 單元(CPU)
359 CPU 360 400
記憶體 電腦主機 記錄開始位置 位置 B 開始位置
Bx 位 置 C 結 束 位 C X 位 置 D 最 外 圓 D, 最 外 圓 E 記 錄 結 置 周位置(結束位置) 周位置 束位置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94-09/941 ] 7426 68 1364756
F G H I J K
PCA
RMA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最外圓周位置 實際最外圓周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最外圓周位置 實際最外圓周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記錄结束位置 記錄結束位置 雷射光 電源校準區域 記錄管理區域 312XP/發明說明書(補件)m-09/9411M26 69

Claims (1)

1364756 - . · * *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資訊記錄媒體,至少包括: 一圓盤形狀之第一記錄層,在該第一記錄層中形成有一 用以記錄記錄資訊之第一記錄執道;以及 一圓盤形狀之第二記錄層,在該第二記錄層中形成有一 用以朝相反於在該第一記錄層中之第一記錄執道的方向經 由該第一記錄層來記錄該記錄資訊之第二記錄軌道, 該第二記錄層中記錄有該記錄資訊之一資料區域之最 内周位置,係定位在離該第一記錄層中記錄有該記錄資訊 之一資料區域之開始位置至少僅有一事先設定之第一偏移 量之外部圓周側上, 藉由以一預定操作轉換一第一位址所獲得之該第二記 錄軌道中之一第二位址,其所表示之一位置係定位在離該 第一記錄軌道中預製格式化之該第一位址所表示之一位置 至少僅有一事先設定之第三偏移量之内部圓周側上。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媒體,其中,各該 ¥ 第一偏移量和該第二偏移量係設定成大於或等於在該第一 記錄層及該第二記錄層中之偏心量。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資訊記錄媒體,其中,該預 .定操作為位元反轉。 70 94117426
TW094117426A 2004-05-27 2005-05-27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TWI36475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57784 2004-05-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6864A TW200606864A (en) 2006-02-16
TWI364756B true TWI364756B (en) 2012-05-21

Family

ID=35451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17426A TWI364756B (en) 2004-05-27 2005-05-27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01007B2 (zh)
JP (1) JP4603535B2 (zh)
CN (1) CN100428341C (zh)
TW (1) TWI364756B (zh)
WO (1) WO2005116996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503446A (ja) * 1995-10-19 2000-03-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憶媒体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装置
JPH09231613A (ja) 1996-02-26 1997-09-05 Nippon Columbia Co Ltd 光情報記録媒体
JPH1079126A (ja) * 1996-07-10 1998-03-24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アクセス方法
JP2000293947A (ja) * 1999-04-08 2000-10-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方法
JP3720624B2 (ja) 1999-04-26 2005-11-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と光ディスクの最適記録パワー値決定方法
JP2001023237A (ja) 1999-07-02 2001-01-26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情報記録媒体
CA2687697C (en) * 2000-09-13 2011-07-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JP2002117542A (ja) * 2000-10-05 2002-04-1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多層回転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並びに記録再生装置
JP4215405B2 (ja) 2001-01-22 2009-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KR100403585B1 (ko) * 2001-04-07 2003-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디스크 및 그 기록층 인식 방법
WO2006025287A1 (ja) * 2004-08-30 2006-03-09 Pioneer Corporation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01007B2 (en) 2010-09-21
JP4603535B2 (ja) 2010-12-22
US20070223343A1 (en) 2007-09-27
CN1961359A (zh) 2007-05-09
TW200606864A (en) 2006-02-16
CN100428341C (zh) 2008-10-22
WO2005116996A1 (ja) 2005-12-08
JPWO2005116996A1 (ja) 200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4280B (en) Disc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method, disc drive device
JP4063858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832412B1 (ko) 정보 기록 매체, 정보 기록 장치, 정보 기록 방법, 및컴퓨터 프로그램
US7791997B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JPWO2005116995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351691B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05093728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100871334B1 (ko) 정보 기록 매체, 정보 기록 장치 및 방법
TWI364756B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WO2006075645A1 (ja) 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及び記録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TWI338298B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JP4411640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4390207B2 (ja) オフセット量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4627762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5374592B2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4603555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05122152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WO2007046493A1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WO2007094452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05069284A1 (ja) 情報記録媒体
WO2006121128A1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制御用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6190476A (ja) 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WO2005078710A1 (ja) 情報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