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7235B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y controlling a direct - Google Patents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y controlling a direc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7235B
TWI357235B TW094120540A TW94120540A TWI357235B TW I357235 B TWI357235 B TW I357235B TW 094120540 A TW094120540 A TW 094120540A TW 94120540 A TW94120540 A TW 94120540A TW I357235 B TWI357235 B TW I35723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virtual
unit
response vector
sig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205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36299A (en
Inventor
Yoshiharu Doi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36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36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72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723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3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pre-detection combining
    • H04B7/0842Weighted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Description

【135723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將資料傳送到目標通訊方之無線 •電終端(Radio Teonnal)的技術’以及利用該送信技術之 然線技術,尤有關一種用以控制天線之指向性型樣 (Directional Pattern)的送信方法’以及利用該送信方法 的無線電裝置。本發明尤其是提供該送信方法用之電腦程 式。 鲁【先前技術】 在無線通訊(wireless communication)中,一般皆期 -望可有效地使用有限的頻率資源。適應性陣列天線 -(AdaPtive Array Antenna Technology)是其中—種可實現 頻率資源之有效利用的技術。在適應性陣列天線技術中, 控制分別由複數之天線傳送及接收之振幅(AmpUtude)和 相位(Phase)’以形成用以傳送和接收天線之指向性型樣。 ⑩亦即丄具有適應性陣列天線的裝置會改變由其個別天線接 收之信號的振幅和相位,將該改變後的接收信號加總後, 其所接收的信號即等同於由具有符合該振幅和相位(以下 稱^加權(Weight)”)之變化之指向性型樣的天線所接收 的仏號。再者,於符合該加權之天線的指向性型樣 信號。 …,適f性陣列天線技術之加權計算之一個範例為根據最 J 平方决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 MMSE)法之處理 方式。在該匪SE法中,Wiener解法為已知之最佳加權值 315497D1 5 ryI357235 之條件°而同樣已知者為遞迴(Recurrence)方程式,遞迴 方程式以較小量之計算收斂至最佳值,而不直接解答上述 之條件。在該遞迴方程式中,使用適應性演算法(Adaptive
Algorithm) ’ 例如遞迴最小平方(rls,Recursive Least Square)演算法和最小平均平 *(LMS,Least Mean square) 演算法(例如,請參閱下述之相關習知技術一覽之參考文獻 ⑴)。 相關習知枯游一^ (1)日本國專利申請公開第2002-770 1 5號案 而在m線通訊涵蓋區域中依據基於加權控制所形成之 指向性型m而由適應十生式陣列天線傳送和接.收無線電信 =,以找出反應無線電波環境之變化的最佳加權值。因此, 右了、’泉包% i兄中沒有明顯變化,則指向性型樣便僅有少許 文又自具有適應性式陣列天線之無線基地台裝置所傳送 、勺表電L號’不但可由目標無線終端裝置亦是所希望的 對方所接收’也可由其他剛好位於所使用之適應性式 陣列天線之指向性开】許夕e ^ 孓杈之乾圍内的非目標通訊對方的無線 終端裝置所接收。特别θ ^ ^ 寸別疋,在適應性式陣列天線之指向性 #亦/ u的無線電環境中,非所希望之無線電終 號:、J ::員::Ϊ之通!1對方可能會持續接收該無線電信 外,上、^—入3於該無線電信號中之資料的安全性。此 合ρ吐3*王相關問題非僅限於適應性式陣列天線,也 會發生於使用固定指向性 平』天也 【發明内容】 樣或非指向性型樣之天線上。 315497D1 6 严1357235
./本發明為有鑑於前述之問題點所開發者,本發明之 的係提供-種送信方法以及使用該送信方法之無線電聲 •置,可防止無線電信號在通訊中送往目標無線裝置時,、被 非^標之無線電終端裝置持續地接收。本發明之另一 如提供-種可控制加權而與無線電環境無關之送信方法, 以及使用該送信方法之無線電裝置。本發明之又一 提供-種送信方法以及使用該送信方法之無線電褒置,J 控制該與無線電環境無關之加權時,可將欲傳送至目伊無 線裝置之信號的強度保持於預定值。 下’”、 本毛月之幸乂佳貝施例係有關一種無線電裝置。此益 電裝置包含:計算單元,根據自目標終端裝置(亦即是目; 通訊對方)接收之信號’計算該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量 (Received Response Vector);獲取單元(Acquiri叫
Unit),獲取不同於目標終端裝置之虛擬終端裝置(Vktuai Teonnal Apparatus)之虛擬響應向以邛加% Vector) ’·產生器(Generat〇r),根據由計算單元所計算之 接收響應向量和由獲取單元所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生 送信加權向量(Transmissi〇n Weight Vect〇r);以及送信 器(Transmitter),根據由產生器所產生之送信加權向量°, 傳迗預定信號至目標終端裝置。在此無線電裝置中,該獲 取單元可適當地再次獲取虛擬響應向量,而該被重獲 虛擬響應向量也可再次用於該產生器和該送信器之處理。 本如月之另較么声、細*例也有關一種無線電裝置。該 播線包裝置包含.計算單元,根據自目標終端裝置亦即是
315497DI 7 1357235 目標通訊對方接收之信號計算該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 量;獲取單元’獲取不同於目標終端裝置虛擬終端裝置之 •虛擬響應肖量;產亥產生器根據由計算單元計算之 接收響應向量和由獲取單元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產I送 信加權向量,·以及送信器’根據由產生器產生之送信加權 向量,傳送預定信號至目I终端裝置,而且,在此無線電 裝置中’言亥獲取單元可重獲取適當之虛擬響應向量,該虛 擬響應向量與由計算單元所計算之接收響應向量間之關聯 值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Threshold Value),而該被重 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可再次用於該產生器和該送信器之處 - 理。 * 該“重獲取”之動作除了將不同於已獲取之虛擬響應向 量的其他虛擬響應向量予以獲取之外,還包括將内含於已 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中的參數予以改變,或將内含於已獲 取之虛擬響應向量中的參數予以更新。因A,若具有虛擬 #或潛在之本質之向量值最後被改變,即進行“重獲取”。 該獲取單元可進一步包含:儲存器(storage),儲存複 數之虛擬響應向量,該虛擬響應向量間之互關聯值小於或 等=預設之定限值;以及選擇器(Select0r) ’由儲存於儲 存器中的複數之虛擬響應向量中挑選虛擬響應向量。 挑選虛擬響應向量,,之動作除了挑選虛擬響應向量本 身之外,於此也包含挑選參數以計算虛擬響應向量,然後 再根據該參數計算該虛擬響應向量之動作。 該無線電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量測單元(Measurlng 315497D1 8 1357235
Unit) ’量測自目標終端裝置接收之信號的強度;以及強度 判疋單元(Intensity Determining Uni t),若自送信加權 向里接收^'應向量以及由量測單元所量測到的接收信號 強度的資訊而計算得之目標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值小於或 等於定限值,則由該強度判定單元指示獲取單元切換至虚 擬·#應向i,該虛擬響應向量與由計算單元計算之接收響 應向I間的關聯值變為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
相關之無線電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量測單元,量測自 目標終端裝置接收之信號的強度;以及強度判定單元,若 其中自送信加權向量、接收響應向量以及由量測單元所量 測到的接收信號強度之資訊而計算得之目標終端I置之信 ,強度值小於或科纽值,職強度欺單元指示獲取 單元將傳送至目;f示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予以增力口。
人“指向十生之資訊和強度之資訊,,不但包含直接資訊也包 ^接貝。fl °具體而s ’直接資訊係由量測單元直接量測 向和強度的資訊’㈣接資訊係將量測單元量測 值以方向和強度等函數之型式來表達的資訊。 之闕r佶:二疋早兀可由接收響應向量和虛擬響應向量間 之“值估舁得到目標终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值。 藉由使用上述之裝罟,人 性資置將内含於虛擬響應向量的指向 既貝afl予以適當地更新 旯新攸而也改變送信加權向量的方 向。因此,可防止逆护庐哚丄 』里日乃 m非目標終端襄置持續地接收。 本名X明之又另一輕伟每✓ t 送_方半# j土貝方匕例係有關一種送信方法。該 I 万法係以一種方式勃γ 式執仃控制,該方法將由終端裝置(亦
315497DI 9 1357235 即=目標通訊對方)接收的信號強度值維持於預定值,而將 目標終端裝置以外之終端裝置以外之信號強度值很小之方 向予以適宜地變化。 本發明之又另—較佳實施例也有關一種送信方法。古玄 心方法由目#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量以及潛在 叙取終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產生送信加權向量,而=送 =權向量剌於將預定信號傳㈣目標通 裝置。該送信方法並以一種方式執行控制,該方式將虛: j應向量適當地改變為具有不同於該虛擬響應向量之值的 虛擬響應向量。 :發明之又另一較佳實施例也有關一種送信方法。該 ::方:包含:以自目標終端裝置(亦即是目標通訊對方) 收之“唬為基準計算該終端裝置之接收塑廯. 虛:終端裝置(亦即是非目標通訊對方)之二二: :由計算步驟計算得到之接收響應向量和: =向”基準,產生送信加權向量;以及二 事置。在權向量為基準’傳送預定信號至目標終端 迗方法中,該獲取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 =虛;響應向量再次被適當地獲取者,並因而令二 ^又取之纽響應向量可再次由該送信加權向量之產生步 心和。$預疋偽旒之送信步驟之處理步驟處理。 , 本發明之又另—較佳實施例也有關_種 其以自目標終端裝置(亦即是目標通_ 。“基準計算該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t;獲取 315497D1 ==?非目標终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 之虛擬響應向量之向量和由獲取步驟獲取 步驟產生之送信加;向量ίΐ;及以產生 端梦, ㈣里為基单’傳达預定信號至目標终 1 亚且在此送信方法中,該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牛 使該虛擬響應向量被適當地重獲取,該虛擬二 :由:异步驟所計算之接收響應向量間之關聯值小於或 i二預之&限值’並且令該被重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可 次於該送信加權向量之產生步驟和該預定信號之送作步 驟之處理步驟處理。 ° 該f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可包含:儲存複數之虛擬 曰2向量,該虛擬響應向量間之互關聯值小於或等於預設 ^定限值;以及由儲存於儲存步射的複數之虛擬響應向 量中挑選虛擬響應向量。 一 該迗信方法可進—步包含:量測自目標终端裝置接收 籲之彳§號的強度之程序;以及指示程序,若由送信加權向量, 接收響應向篁以及量測單元所量測之接收信號強度資訊所 計算之目標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 (threshold value),則指示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切換 至虛擬響應向量,該虛擬響應向量與由計算步驟所計算之 接收響應向量間的關聯值變為小於或等於一預設之定限 值0 該送信方法可進一步包含:量測自目標終端裝置接收 之信號的強度之程序;以及指示程序,若由送信加權向量, 315497D1 1357235 接收響應向量以及由量測單元所量測之接收信號強度所計 算之目標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 則4a示預疋彳§说之傳送程序將傳送至目標終端裝置之作號 強度予以增強。 ° 該指示切換至虛擬響應向量之程序可為自接收響應向 量和虛擬響應向量間的關聯值估算得到目標终端裝置的信 號強度值者。再者,該指示增加信號強度的程序可為自接 收響應向量和虛擬響應向量間的關聯值估算得到目標終端 裝置的彳§號強度值。 μ “ 干又丨土男'犯列你頁關一種程式。此程
L έ下列功•以自目標終端裝置(亦即目標通訊對方) 收之信號為基準計算該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量;獲取 擬^端裝置(亦即非目標終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以 。十π步私。十异仔到之接收響應向量和由獲取步驟庐取之 擬響應向量為基準,產生送信加權向量;以及由‘生步 ㊁生:送信加權向量為基準,傳送預定信號至目標終端 擬塑岸’該獲取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可使' ”、二;T人被適當地獲取’並因令該被重獲取之虛 由該送信加權向量之產生步驟和該預定1 唬之达彳§步驟之處理步驟處理。 包八31又另一較佳實施例仍有關-種程式。此程3 故之作隹裝置(亦即目標通訊對方 擬終端裝°置^彳异該終端裝置之接收響應向量;獲取4 衣,、即非目標終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以这
3I5497DI 12 1357235 f T ‘所计异得到之接收響應向量和獲取步驟所獲取之 :虛擬響應向量為基準,產生送信加權向量;以及以2生程 斤產生之送信加權向量為基準’傳送預定信號至目標终 /置並且在此私式中,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可為 使,虛擬響應向量被適當地重獲取,該虛擬響應向量與由 計算步驟計算之接收響應向量間之關聯值小於或等於預設 之定限值。並因令該被獲取之虛擬響應向量可再次由該送 信加權向量之產生步驟和該預定信號之送信步驟之處理 驟處理。 該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可進一步包含:儲存複數 -之虛擬響應向量,該虛擬響應向量間之互關聯值小於或等 -於預設之定限值;以及由儲存於儲存步驟中的複數之虛擬 響應向量中挑選虛擬響應向量。 泫程式可進一步包含:量測自目標終端裝置接收之信 號的強度之程序;以及指示程序,若由送信加權向量,接 Φ收響應向量以及量測單元所量測之接收信號強度資訊所計 异之目標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 (threshold value),則指示虛擬響應向量之獲取步驟切換 至虛擬響應向量’該虛擬響應向量與由計算步驟計算之接 收響應向量間的關聯值變為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 該程式可進一步包含:量測由目標終端裝置接收之信 號的強度之程序;以及指示程序,若由送信加權向量,接 收響應向量以及由量測單元所量測之接收信號強度所計管 之目標終端裝置之信號強度小於或等於預設之定限值,則 315497D1 13 1357235 指不預定信號之傳送程序將傳送 度予以增強。 工《保 ^而衣直之信號 量和= ΐ虛擬響應向量之程序可為由接收響應向 =日C向㈣的關聯值估算得到目標終端裝置的仏 ::1=ΐ。再者,該指示增加信號強度的程序可為由接 收曰應向置和虛擬響應向量間的關聯 裝置的信號強度值。 "到目‘终埏 須注意的是,於方法、裝詈、么 置’丁、,.苑、紀錄媒體、電腦 私式寺之間變化而得到之上述構成元件和敘述的任意組 合,皆和本實施例等效並包含於本實施例中。 再者,本發明内容並不-定描述所有必要特徵,因此 本發明也可為這些所述之特徵和其他特徵之次組合 (sub-combination)。 [實施方式】 以下根據下述之實施例說明本發明,其中,該等實施
例僅用以例示本發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範疇。所有 描述於實施例中的特徵和其組合並不一定都是本發明之必 要要件。 弟一實施例 本兔明之第一貫施例係有關一種基地台裝置,該裝置 可連接至預疋終端裝置。本實施例之基地台裝置係配置有 複數之天線。根據自終端裝置送出的信號適當地計算複數 之加權係數(以下稱為“接收加權向量(Rece i ved we丨ght Vector)”),其中該終端裝置為通訊之目標對方(以下稱為
315497DI 1357235 •號則由基地台裝置之複數之天線所接收。在接收之時點, •將14些自期望終端裝置接收之信號用於適性陣列信號處理 中。然後’根據自期望终端裝置傳送並由各天線接收之信 號,计异響應係數(以下稱為“接收響應向量
Weight Vector)”)。然後,由接收響應向量導出複數之加 榷係數(以下稱為,,送信加權向量(Transm i ss i 〇n粍丨
Vector)”)。再者,將欲傳送之信號分別以送信加權向量予 以加權,然後再經由複數之天線傳送至期望終端裝置。然 而,若在由送信加權向量形成的天線指向性型樣的方向中 存在任何非目標通訊對方之終端裝置時,則自基地台裝置 送出至期望終端裝置的信號有可能也被非目標終端褒置所 接收。 為了防止傳送信號被任何非期望之終端裝置接收,本 實施例之基地台裝置除了上述之適性陣列信號處理外,還 執行以下之處理。亦即’基地台裝置獲取來自非目標終端 裝置之響應向量(以下稱為“虛擬響應向量virtual response Vector,,)’其中該非目標終端裝置潛在性地或虛 擬性地出現在預定方向(以下稱為“虛擬截取終端裝置 virtual interception terminal apparatus”或“潛在截取 終戈而裝置 potentially intercepting terminal apparatus”)。然後,該基地台裝置由接收響應向量和虛擬 響應向置計算出送信加權向量以形成天線的指向性型樣, 使在期望終端裝置之方向上的信號強度則變大,而在虛擬 3I5497D1 1357235 •截料端裝置之方向上的信㈣度則變小。再者,以預定 之t門間隔,將内含於虛擬響應向量之虛擬截取終端裝置 的方向的貧訊予以改變,並以預定之時間間隔將天線之指 向性型樣的信號強度變小的方向予以改變。 第1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i 〇 〇的架 構。該通訊系統1〇〇包括期望終端裝置1〇和基地台裝置 16該期望終端裝置10包含:基頻(Baseband)單元3〇、 數據機(Modem)單元32、無線電單元(radi〇 unit)34、以 及終端裝置用之天線12。該基地台裝置16包含:第一基 地台天線14a、第二基地台天線14b、…和第N基地台天線 • 14n,這些天線通稱為基地台裝置用之天線14 ;第一無線 -電單元(Radi〇 Unit) 18a、第二無線電單元18b、…和第N 無線電單元18η,這些無線電單元通稱為無線電單元i8 ; 第一信號處理單元(Signal Processing Unit)20a和第二 信號處理單元2〇b,這些信號處理單元通稱為信號處理單 籲兀20’數據機單元22;基頻單元24;以及控制單元(c〇ntr〇i Unit)26。再者,該基地台裝置16包含以下信號:第一接 收數位信號(Received Digital Signal ) 200a、第二接收數 位信號200b.....以及第N接收數位信號2〇〇n,這些信號 通稱為接收數位信號2 0 0 ;第一送信數位信號 (Transmission Digital Signal) 202a、第二送信數位信號 202b.....以及第N送信數位信號202η,這些信號通稱為 送k 數位信號 202 ;合成信號(Synthesized Signa 1)206 ; 送信資訊信號(Transmission Information Signal)214; 315497D1 16 1357235 4§號處理控制信號(Signal Processing Control • Signal)216;以及無線電控制信號(Rad10 Control ·. Signal)218 〇 於此’連接至基地台裝置16之期望終端裝置1Q係基 地台裝置16之目標通訊對方。而非期望終端裳置1 〇之終 端裝置(非基地台裝置16之目標通訊對方)係如上述般也' 被稱為虛擬截取終端裝置。在第i圖中,省略該虛擬^取 終端裝置。將實際存在且非期望通訊對方之終端農置稱為 干擾終端裝置(Interference Terminal Apparatus)。在第 1圖中’也省略該干擾終端裝置。 基頻單元30係以PC連接至期望終端裝置1〇或期望終 端裝置10内之應用軟體的介面。數據機單元犯則執行啁 變(M〇dulatlon)處理,在該調變處理中,將欲傳送之資吼 信號調變以產生送信信號。該數據機單元32也執行解調 (Dem〇dUlatl〇n)處理,在該解調處理中,將接收信號解調 以重現經傳送之資訊信號。蛊線雷 _ ”,'、'良包早兀34執行經數據機單 凡(m〇den〇32處理之基頻信號和益 变㈣她…、踝电頻率#旒間執行頻 ”Fre雜ncy TranslatlGn)處理、放大處理、η或 D A軺換處理等。終端裝置用之〆 信號之送信/接收處理。 彳12職Μ線電頻率 基頻單元24係為具有網路28的%介面 24也可執行錯誤修正或自動 土 ’、 處…仏處理,不過於此將這些 處理之敘述予以省略。 數據機單元22執行調變處理 在該調變處理中 將欲 315497D1 1357235 •專迟之資汛信號調變以產生送信信號。該數據機單元22 •也執仃解調處理,在該解調處理中,將接收信號解調以重 現蛵傳送之資訊信號。 仏號處理單元2〇執行適當之天線信號處理。在此例 苐彳5號處理單元2 0 a執行相關於期望終端裝置1〇 ^適性陣列信號處理,而第二信號處理單元20b則執行相 關於干擾終端裝置之適性陣列信號處理。 ^ 無線電單元18執行經由信號處理單元20、數據機單 元22和基頻單元24處理之基頻信號和無線電頻率信號間 執仃頻率變換處理、放大處理、A-D或D-A轉換處理等。 土地□波置用之天線14則接收和傳送無線電頻率信 號。該天線的方向性(Directivi ty)可為任意值,而該天線 之數目則標示為N。 控制單元26控制無線電單元18、信號處理單元2〇、 數據機單元22和基頻單元24的操作時點。 _ 第2圖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叢發格式(Burst
Format)。該格式係使用於IEEE8〇2. nb的叢發格式,其中 IEEE802. llb係為載波感測多元存取(CSM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式無線區域網路(LAN,Ucal Area
Network)的標準之一。前文(Preamb丨e)係放置於叢發資料 的月ύ 144位元,而標頭(Header)則放置於其後之位元。 該前文為期望终端裝置1〇和基地台裝置16所知悉,且如 稍後之描述,也可將前文作為訓練信號(training signal) ° 315497D1 18 1357235 第3圖顯示第一無線電單元18a之架構。該第一無線 電單元18a包含切換單元(Switch Unit )40、接收器42和 送信器44。該接收器42包含頻率變換單元46、自動增益 控制器(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 )48、正交偵測器 (Quadrature Detector)50、A-D 轉換單元(A-D Conversion Unit)52 和解擴單元(Desprea(jing Unit)54。該送信器 44 包s放大^§ 64、頻率變換單元(FrequenCy Translation Unit)56、正交調變單元(Quadrature Modulation Unit) 58、D-A轉換單元60和展頻單元(Spreading Unit)62。 該切換單元40根據來自控制單元26之無線電控制信 號218以切換信號之輸入和輸出至接收器42和送信器44。 接收器42中的頻率變換單元46以及送信器44中的頻 率變換單元5 6於目標信號中執行無線電頻率和中間' (Intermediate)頻率間的頻率轉換。
。玄AGC 48自動控制增益值’使接收信號的振幅變為在 A-D轉換單元52之動態範圍内之振幅。 該正交谓測器5 〇藉由執行中間頻率信號之正交偵 測’以產生基頻類比信號。另一方面,該正交調變單元58 藉由執行基頻類比信號的正交調變,以產生中間頻率㈣。 ,亥A-D轉換單元52冑基頻類比信號 而該單元6⑽基頻數位信號轉換為類比信號。 5亥解擴早兀54藉由預先定義之 位信號的解擴處理。於此 _ ” 灯基頻數 理後的美㈣奸 早兀54輸出之經解擴處 理後的基頻數“號稱為第一接收數位信號⑽。 315497D1 19 1357235 °亥展頻單元62藉由預定之展頻碼序,執行基頻數位信 姽的展頻處理。於此,輸入至展頻單元62之欲進行展頻處 理的基頻數位信號稱為第一送信數位信號2〇2a。 5玄放大器64將欲傳送之無線電頻率信號予以放大。 第4圖顯示第一信號處理單元2〇a的架構。該第一信 唬處理單凡20a包含: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70 ;響應向 里。十昇單元72;第一乘算單元(Multiplicati〇n
Unit)74a、第二乘算單元74b.....以及第N乘算單元74η, 其通稱為乘算單元74 ;加成單元(Additi〇n unit)76 ;參 考信號產生器(Reference Signal Generat〇r)78;送信加 權向量計算單元(Transmissi〇n Weight c〇mputing
Unit)80 ;第一乘算單元82a、第二乘算單元82b……以 及第N乘算單元82η,通稱為乘算單元82 ;以及響應向量 獲取單元(Response Vector Acquiring Unit)84。該響應 向量獲取單元84包含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Desired Terminal Response Vector Tabu)86、期望終端送信封包 汁數益(Desired Terminal Transmission Packet Counter) 88和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Virtual Intercepting
Terminal Response Vector Table)90。再者,使用的信號 包括:第一接收加權向量204a、第二接收加權向量 204b.....以及第N接收加權向量204η,通稱為接收加權 向量204 ;以及第一送信加權向量212a、第二送信加權向 量212b.....以及第N送信加權向量212η,通稱為送信加 權向量212。於此須注意的是,這些信號中的每個成分 315497D1 20 (component)可能為預定之侍 包含參考信號m和接收響應向量“。董。該使用的信號亦 該接收加權向I許笛g __ 迴最小平方演算法或最小平:平二用適應演算法’例如遞 ^ ^^ 208 tt,„ ;; ; ^ ^jt :“:權向量2°4係對接收數位信號2心剛二 號進= 加權向量2G4對該接收數位信 以輸出合成信號二…則加總乘算單元74的輸出, 訓練3 = 考信號產生器78輸出預先儲存之前文 208和預二羞’考仏虎2〇8。在訓練期間後,將合成信號 二St定限值進行比較,然後將比較的結果輸出 d · ” #b 2G8。該判定並非必為硬性判定(hard deC1S:n) ’也可為軟性判以⑽。 位信號和參考信號 的接=應特性。於此假設基地台裝置之天線u的數^ 4 ’而以終端裝置1〇的數目為1,並且干擾終端裝置的 為1然後由基地台裝置之天線丨4於時刻t所接收的 接收數位信號2QQ可分別標示為χι⑴、χ2⑴、X3⑴和 X4(t)而簽考信號208為D(t),並且干擾終端裝置之泉 考信號為U(t)。 多 接著,將接收信號2〇〇和接收信號向量x(t)以下列方 3I5497D] 21 1357235 程式(1)表示。 X丨⑴=h丨丨D(t)+h丨2U(t)+n丨⑴ X2(t)=h2lD( t )+h22U(t )+il2(t ) X3(t)=h3lD( t )+h32U(t ) + Π3( t ) X4(t)=h4iD(t)+h42U(t)+ri4(t) X(t)=[Xl(t),X2(t),X3(t),X4(t)]T ..·(方程式 1)
HD=[hn, h2i, h3i, h4i]T 其中HD相當於接收響應向量210。可由接收信號向量X(t) 和參考信號208(或D(t))和參考信號U(t)計算得到接收關 聯值之各個元件(e 1 ement)。 rn=E[D*(t)xi(t)]=hn+hi2E[D*(t)U(t)] r2l=E[D*(t)x2(t)]=h21+h22E[D*(t)U(t)] r31=E[D*(t)x3(t)]=h31+h32E[D*(t)U(t)] r4.=E[D*(t)x4(t)]=h4.+h42E[D*(t)U(t)] ri2 = E[U*(t)xi(t)] r22 = E[U*(t)X2(t)] r32=E[U*(t)x3(t)] ...(方程式 2) r42=E[U*(t)X4(t)] 將關連矩陣R和其反矩陣(inverse matr ix)RH以下列 方程式(3)表示。 R=pEnrwD(t)]E[iy(t)u(t)]-_LE[lT(t)D(〇] E[lT ⑴U(t)] Ώ I 「A Bl R'1 =
CD ···(方程式3)
315497DI 22 1357235 因此’由關聯向量R之反矩陣和接收關聯向量將接收 ‘響應向量210 HD之各元件表示如下。 ' hn=Arn+Bri2 Ιΐ2ΐ=ΑΓ21+ΒΓ22 h3i=Ar3i + Br32 ...(方程式 4) h41 = Ar 41 +Br 42 自第二信號處理單元20b輸出的干擾終端裝置之加權 向量Wu=[wu丨,wu2,wu3,wu4]以及接收信號向量X(;t)的内 ♦積(inner product)y(t)可用下列方程式(5)表示。 y(t)=WUlX丨(t) + WU2X2( t )+WU3X3( t ) + WU4X4( t ) = (WUlhll+WU2h21+WU3h31+WU4h41 )D( t) - +(WUlhl2 + WU2h22 + WU3h32 + WU4h42)U( t ) + (wumi(t )+wu2n2(t)+wu3n3(t)+wu4n4(t)) .··(方程式5) —般而言’由於用於干擾終端裝置的加權向量的關 鲁係’方程式(5)變為零。而如果SN比值夠高,則可忽略雜 訊成分(noise component)。因此,下列方程式(6)成立。 y(t)=U(t) …(方程式6) 由上述關係而計算得到下列接收響應向量h|,…。 hn = Arn + Bri2 h2i=Ar2i+Br22 h3i=Ar3i+Br32 h4i = Ar4i+Br42 由響應向篁计异單元72計算得到的接收響應向量2 j 〇 315497D1 23 1357235 會儲存於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若有複數之期望终端裝 置1 〇連接到基地σI置16,則對應複數之期望終端裝置 10的各接收響應向量21〇會儲存於期望終端響應 86。 將用於虛擬截取終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儲存於虛擬 ί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0 ’該表可儲存複數之虛擬響應向 量。在此假設有多數個潛在性地環繞基地台裝置Μ之虛擬 截取終端裝置存在於;激· $ f A I· A旦冲… 向上,且將複數之虛擬響應 向里,應存在虛擬截取終端裝置之各方向中之角度予以儲 存。第5圖係為顯示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之資料姓構 二㈣表中’顯示於最上行之_侧係表矛:對 怎土i 置16之各天線14的虛擬響應向量之成分 (C〇mP〇nent)。在該表中也假設資料數字1到Μ對應至各卢 擬截取終端裝置所在之不同方向。 ^ 置送㈣包計㈣㈣算傳送到期望終端裝 置10的封包的數目。根據此計數值,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84自虛擬戴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〇中挑選虛擬響應向量。 右特值為10,則挑選資料ig的虛擬響應向量。 相同:也/計數值為Μ,則挑選的虛擬響應向量。 猎由使用^ner解法,送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8〇自 接收響應向量21 0和虛擬響應向量計首 信㈣所必須之送信加權向量信資訊 和複合關聯向量〇以下列方程式⑺表達。^矩陣CM 315497D! 24 1357235 CMn CM12 cm13 cm14 cm21 CM 22 cm23 cm24 cm31 CM32 cm33 CM34 cm41 cm42 cm43. CM 44 …(方程式7 ) CVr^C% cv2 cv3 cvj 當將上文所述之接收響應向量210,或HD,以HD=[hai, ha2,ha3, ha4]τ表達,且將虛擬響應向量以HU= [hbi,hb2, hb3,htu]T表達時,則CM和CV之各元件可以下列方程式 • (8)表達。 CM^ 】=halha!十 + α CM22 = ^ CM33 = =ha^hag + hb3hb3 -f- α CM44 = ha:ha4 + hb:hb4 + α
CN1^2 = hii^h3.2 +lib^hb2 CM13 = haiha3 + hbjhb3 CM14 = ha[lia4 十 ht^hb4 = liaahas +.lib2ht)3 CM24 = ha;ha4 +hb;hb4 CNi;j4 = +hb3hb4 CM2l =CM12 cm31 =cm;3 cm41 = CM;4 CM32 =CM23 cm42 = cm24 cm43 =cm34 25 315497D1 ~ ha[ CV3 = ha; CV4 = ha: ···(方程式8) 二:α為預定之常數。如下述自複合關聯矩陣CM和複合關
知向詈Γν ϋ M H s十异“示為w之送信加權向量212。 W==CMHCV 若將複合關聯矩 迗信加權向量212(標 表達。 …(方程式9) 陣CM之反矩陣以方程式(1 〇)表達,則 示為W)之各成分可以下列方程式(11) CM~l~ CMI" OMI2 j cmi31 cmi4i cmi12 cmi22 cmi32 cmi42 cmi13 cmi23 CMI33 CMI 43 cmi14 CMI24 CMI34
CMI (方程式10) = CMIhCV, +cmi12cv2 +cmi13cv3+cmi14cv4 w2 - + CMI22CV2 + CMX23CV3 + cmi24cv4 W3 - +avfl32cv2 + CMI33CV3+cmi34cv4 = + CMI42CV2 + CMI43CV3 + CMl44CV4 卜 ···(方程式11) 乘异單兀82配合各送信加權向量212將送信資訊信號 214予以加權,以輸出送信數位信號2〇2。於此須注意的 疋,上述#作之時點係假設由數位處理控制信號216來控 制者。 就硬體而論,上述之架構可由CPU、記憶體或任意電 315497D1 26 1357235 腦之其他大型積體電路(⑶,Large Scale Integrated) •來實現。就軟體而論,可由載入記憶體且具有保留管理 serve Manage)功能等之程式來實現,但此處所圖示或 描述者為配合這些保留管理所實現之功能方塊。因此,熟 知本項技術者應可了解,可藉由僅有硬體、僅有軟體或硬 體與軟體之組合等不同型式來實現這些功能方塊。 第6A圖和第6B圖係顯示由基地台裝置形成之天線指 癱向性型樣。相較於第1圖,在此另外包含虛擬截取終端裳 置92和虛擬截取終端裝置用之天線%,但該虛擬截取终 «置92及該天線94僅為潛在性地或虛擬性地造設,而 非具際存在者。第6A圖顯示僅由接收響應向量21〇產生送 加權向量212時之基地台裝錢之天線的方向性。由終 糕茗置16用之天線12所形成及產生的該基地台裝置夏6 之天線電波覆蓋期望終端裝置1〇。同時,其他不同於面向 期望終端裝置之方向者的基地台裝置16之天線電波則覆 鲁盖虛擬截取終端裝置92。 第6B圖顯示基地台裝置16之天線14的方向性,在唁 例中,除了接收響應向量210外,也考慮虛擬響應向量f 亦即,自接收響應向量210和虛擬響應向量兩者產生送信 加權向量212。於此,假設當產生送信加權向量212時,。 在未將天線電波指向虛擬截取終端裝置92之方向處使用 虛擬響應向量。據此,由終端裝置用之天線12所形成及產 生的基地台裝置16之天線電波覆蓋期望終端裝置ι〇,而 其他不同於面向期望終端裝置之方向者的基地台裝置Μ 315497D1 27 1357235 之天線電波則未覆蓋虛擬截取終端裝置92。由於一般 。,基地台裝置16並不知道虛擬截取终端裝置犯所在的 方向’因此基地台虛擬裝置16以預定之時間間隔變換含於 虛擬響應向量内的方向資訊,以產生送信加權向量犯、 亦即,由終端裝置10之天線12所形成的天線電波之方向 會隨著時間而改變。因此,雖然基地台裝置具有預定機率 會將信號傳送至虛擬截取終端裝置92,但因為該俨號之关 =並非連續性,使得在本實施例之方案下,於虛擬^取終 立而裝置9 2處將難以進行解瑪。 士第7圖係為顯示送信處理的流程圖。當進行叢發傳送 時’控制單元26以信號處理控制信號21 6將期望終端裝置 -1〇(亦即是目標通訊對方)的ID輸入至響應向量獲取單1 84(S10)。若在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中沒有符合id的接 收響應向量210(S12的N),則送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8〇 以將基地台裝置之天線14a至14d的指向性型樣變成非指 ❿向性的方式決定送信加權向量212,以執行送信處理曰 (S32=若在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中有符合⑺的接收響 應向里210(S12的Y) ’則檢查在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 88中是否有符合ID之計數器存在。若有符合⑺之計數器 (S14之Y ),則將汁數器值取代丨($ 16 ),而若沒有符合^ D 之計數器(S14之N),則將丨取代i(sl8)。當i不再等於 或小於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〇中資料M的計數(s2〇 之N) ’則將i還原回。 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自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獲取 315497D1 28 1357235 之響應向量21Q(S24)。響應向量獲取單S 84進- ^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〇€取符合 向量(S26)。送芦加避,旦呌首留一 Qn丄 &献曰心 °榷向里计r早兀80由接收響應向量210 應加權向量212計算送信加權向量⑽卿。乘 d將达信資訊信號214乘以送信加權向量212,以 處理⑽)。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加上i 之在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⑽内儲存符合iD i °卞數裔中的總合(S36)。 、狀,上述所架構之基地台裝置16的操作將於下文中描 二二處理中,將來自期望終端裝置⑺之信號以基地 =位14接收後’再以無線電單元18轉換成接 J 虎細’然後再輸人至信號處理單元20。在接收 力算單元7〇業已自接收數位信號200計算出接收 加杻向置m後’將接收數位信号虎2〇〇和接收加權向量2〇4 ^母個乘積之結果以加成單元76相加後,再將總合當作合 成號206而輸出至數據機單元22和基頻單元24。另一 方面,將接收數位信號⑽也輸人至響應向量計算單元 12丄以计异接收響應向量210。並且將接收響應向量210 儲存於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中。 在處理中’由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⑽中獲取接收 曰應向量別’而由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0中挑選虛 二響應向量。送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δ。根據接收響 210和虛擬響應向[計算出送信加權向量212。乘算單元 82則將送信資訊信號214和送信加權向量212之各乘積結 315497D1 29 1357235 果作為各^信數位信號202而輸出,然後,將送信數位信 唬202於热線電單元18處進行頻率變換後,再由基地台裝 =丨6之天線14傳送至期望終端裴置1〇。當接著欲將其他 蕞發資料送信至期望終端裝置1〇時,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84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〇中挑選與已被選擇 同之虛擬響應向量,並執行和上述相同之送信處理。 依據第_實施例,自接收響應向量和虛擬響應向量計 异出运信加權向量,而以該送信加權向量形成天線 ,型樣’使在期望終端裝置之方向的信號強度變大^在 終端裝置之方向的信號強度則變小。再者,將含 :虛擬a應向量内的虛擬截取終 定夕0士 M Ph- 、而在置之拓向性肓訊以預 二變化’使經傳送之信號被非期望終端裝 亦p疋非目標通訊對方)接收的機率可減到最小。再 塑:算複數之虛擬響應向量並且可將該等虛擬 /向里先儲存於紀錄媒體中,故可抑制處 盖二實施你I 至 置!:例和第一實施例類似,係有關-種基地台裝 置,5亥基地台裝置計算送信加權 可形成指向性型樣,以增加於期望〜二玄运⑽向- 一^ 截取終端裝置之方向的信Μ度。 非常取終端裝置間的方向 之方㈣二、在5亥天線之指向性型樣中,期望終端裝置 :方向的㈣強度會變小。為避免此狀 田於接收喜應向夏和虛擬響應向量間的關聯值 3I5497D1 30 I357235 =時,亦即’當期望終端裝置和有虛擬 ==近時,使該虛擬響應向量變更為虛== 向因此’基地台裝置使用如上述計算得到力 ^ 向置#,將信號傳送到期望終端裝置。 。萑 第8圖顯示第二實施例之期望終端裝置⑺ 之相關配置。因為此虛擬截取終端裝;犯為 端^置92子Λ,Ή如第8圖所示,假設該虛擬截取終 臭地△ Γ 終端裝置1G相同方向。在此情形, "〇裝置16以降低在期望終端裝置10之方向的信號強 度之方式來控制送信加權向量212,因而導致期望^ 上之接收功率減小,而造成隨之不安定和不可靠的通
第二實施例之第一信號處理單a 2〇a白勺架構基本上可 同第4圖所示者,但是在這裡,將計算接收響應向量21〇 和虛擬響應向量之關聯值的函數加入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84亦即,響應向量彳隻取單元84計算關聯值如下:
Iha^bt + ha2hb2 + ha3hb3 + ha4hb4| (方程式12) |hd||hu| ~~; 第9圖係顯示送信處理的流程圖。當傳送叢發資料 日τ,控制單元26以信號處理控制信號2丨6將期望終端裝置 10(亦即是目標通訊對方)的ID輸入至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84(S40)。若在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δ6中沒有符合ΐβ的接 收響應向量2HKS42的N),則送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8〇 315497D1 31 1357235 乂將基地D衣置之天線14a至i4d的指向性型樣變為非指 向〖生的方式决定送信加權向量犯,以使執行送信處理 (S70)右在期望终端響應向量表中有符合m的接收響 (向里210(S42的γ) ’則檢查在期望终端送信封包計數哭 88中是否有符合ID之計數器存在。若有符合id之計數: ⑽之Ό’則將計數器值替代i(sl6),而若沒有符合ΐβ 之=數器(S44之N),則將}替代i(S48)。而響應向量獲 單元84貝j自期望终端響應向量表86中獲取符合π之 =響應=量21G(S5G)。當!不再等於或小於虛擬截取終端 曰應向1表90中資料M的計數(S52之N),將士還原回 (S54)。 #應向里獲取單兀84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 獲取,合“工”之虛擬響應向量,並且計算符合⑺之接收響 應向I 210之相關關聯值(S56)。若該關聯值大於或等於 限值(S58之Y),則響應向量獲取單元&將i 、 =取虛擬響應向量。另一方面,若該關聯值未大: .、疋限值(S58之N),則运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⑽自 收響應句量210和虛擬響應'向量計算出送信加權向量⑴ =62)。乘算單元82將送信資訊信號214乘以送信加權向 里212,以便執行送信處理(S64)e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加1(S66),並將符合ID之計數器中的總合儲存於 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88CS68)。 ' 如上述所架構之基地台裝置16的操作將於下文中#
述。在接收處理令,將來自期望終端裝置1〇之信號以基田地 3I5497DI 32 1357235 台裝置16之天線14接收後,再以無線電單元_換成接 收數位#唬200 ’然後輸入至信號處理單元2〇 ^當接收加 私向置计异早兀70業已自接收數位信號2〇〇計算出接收加 核向量204後,將接收數位信號2〇〇和接收加權向量聊 之每個乘積之結果以加成單元76相加,再將其總合當作合 成信號206輸出至數據機單元22和基頻單元24。另一方 面,將接收數位信號200也輸入至響應向量計算單元72 , 於該處計算㈣響應向量210。並將純響應向量2 存於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中。 f送信處理中’自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獲取接收響 ,向量210’而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㈣挑選虛擬二 並計算該虛擬響應向量之關聯值。當該關聯值乂 二或寻妓限值’則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㈣挑選另 —虛擬響應向量。送作Λ礙a旦 Λ 、彳。加杻向里计异早元80根據接收響應 =2肺虛擬響應向量,計算出送信加權向量212。乘 并:兀82則送L貝則S號214和送信加權向量212之各乘 貝:果作為各送信數位信號2〇2而輪出。然後,令送信數 位k號2 0 2於益靖雷|务1。杏、知 Α ^ Λ…屯早几18處進行頻率變換後,再由基地 复:業之m4傳运至期望終端褒置1 〇。當接著欲將 ?:叢發貧料送信至期望終端裝置1〇時,響應向量獲取單 =4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9()挑選不同於已被選擇 者之虛擬響應向量’並執行和上述相同之送信處理。 取终:倘若期望終端裝置和現有的虛擬截 、、之方向很接近’則基地台裝置藉由將虛擬響應 315497D1 33 1357235 向量變更為具有不同方&次a 加權向量,而可防響應向量以計算送信 其i 防止於期望終端裝置之以送信加權向量為 二::線之指向性型樣中方向的信號強度變小。 ^二貫施例 弟二實施例類似筮-总, 中倘若期望終端裝置和;:::,係相關於一種處理,其 近,即利用該處理以!裝置間之方向復接 中,如第二實施例,新量。在該第三實施例 f疑截取終端裝置之方向資訊的虛擬響應向量二 也控制送信功率’其中該虛擬響應向量。亦即,A =置根據㈣應向量和虛擬響應向量之關聯值,: 功齡』望終立而裝置所接收之功率,且若估計之被接收之 ”:較小’則控制送信功率使功率變A。再者,若估 功率較大’則基地台裝置控制送信功率使功率變小/ 第10圖顯示依據第三實施例之送信器44和第一H 處理單元心的架構。第10圖所示之第—信號處理單。: 2〇a具有和第4圖之第一信號處理單元咖不同之塑岸向 量獲取單元84之架構’第10圖除了類似第4圖中之期望 終端響應向量表86、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Μ和虛擬 «終端響應向量表H還包含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 (selected Virtual Intercepting Terminai Tabie)96。 再者,類似第二實施例,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計算接收塑 應向量210和虛擬響應向量的關聯值。第—送信器μ、^ 二送信器44b和第N送信器44η統稱為送信器44。 315497D1 34 1357235 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計算 庙A旦认Ba *叹日應向H: 21 〇和虛擬響 £向里的關聯值,若該關聯值 旛6旦杜六u a ^ 疋限值,則將該虛擬響 £、向里储存於挑遠虛擬截取终 旦91^ + . 而表96中。而自接收響應向 里210和虛擬響應向量計算得 收塑庳6曰μ η 卞j之廷仏加柘向量212與接 收善應向夏21 〇之内積可計算如下: PI = |halWJ + ha2W2 + ha3W3 ·+ ha4w* | ···(方程式13) 接下來,P1和TXP之乘積P2可計算如下· Ρ2=ΠΡ*Ρ1 , ···(方程式14) TYP c、: ΤΧΡ以使Ρ2之值變成接近常數,並將該τχρ以 TXP k唬220輸出至送信器,44。 第11圖顯示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之資料結構。以和第 5圖所示之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之相同方式,將虛擬 響應向量之各元素儲存於其中。然而,因為資料為該經挑 叙虛擬響應向量,所以f料之數字並非連續。用以設定 送信功率值之TXPs也儲存於該表中。 第12圖係顯示用以產生虛擬截取終端表之處理的流 紅圖。控制單元26以信號處理控制信號21 6將期望終端裝 置ι〇(亦即疋目標通訊對方)之ίϋ輸入至響應向量獲取單 元84(S80)。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自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 86獲取符合10之接收響應向量210(S82)。響應向量獲取 早兀84計算符合ID之接收響應向量21〇和虛擬截取終端 喜應向置表90中之所有虛擬響應向量的關聯值(S84)。將 關聯值以由大至小的順序進行排序(S86)。將i設為1 35 315497D1 1357235 (8)+並使第2個關聯值取代變數⑽)。 右CorJax大於或等於定限值(S92之y),且土小於 (S94之y) ’則將】加】(s⑹並重複執行上述處理。另一 外右C〇r~MaX未大於或等於定限值(S92之N),則分別 h付D g〗至第Μ個關聯值之虛擬響應 向量的内積1並隨之計算作為送信功率值之職… (S98)也可預先準備關聯值和丁奶的關聯表,而且可直 接由關恥值得到运信功率值。第13圖顯示關聯值和送信功 率之關聯表的資料結構,其中該關聯表可用於計算送信功 率。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將虛擬響應向量和符合第i至第 Μ個關聯值之TXPs儲存於挑選虛擬截取終端u⑻· 第U圖係顯示由第三實施例之基地台裝置執行之送 信處理的流程®。當傳送叢發資料時,控制單元26以信號 處理控制信號216將期望終端裝置1〇(通訊目標方)的i]} =入至響應向量獲取單元_11())1在期望終端響應向 86中沒有符合ID的接收響應向量210(S112的N), 运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so以將基地台裝置之天線14a至 14d的指向性型樣變成非指向性的方式決定送信加權向量 212,以執行送信處理(S132)。若在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 86中有符合ID的接收響應向量21〇(SU2的γ),則檢查在 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88中是否有符合ID之計數器存 在。若有符合ID之計數器(S114之γ),則將計數器值&代 KS116),而若沒有符合11}之計數器(以14之Ν),則將丄 替代KS118)。t i不再等於或小於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 315497D1 36 1357235 夏表90中資料M的計數值(sl2〇之N)時,將【還原回工 • (S122)。 • ^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自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86獲取 ,合之接收響應向量21〇(S124)。再者,響應向量獲取 2元84自挑選虛擬戴取終端表96獲取虛擬響應向量和符 合“i’’之TXP(S126)。將τχρ以τχρ信號22〇輸出至送信器 以。达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8〇則自接收響應向量和虛 擬響應向量計算出送信加權向量212(S128)。於此音 •的^如有任何已計算過之值,則可使用該已計算過之^。 乘算單元82將送信資訊信號214乘以送信加權向量212, •並與送信器44更進-步使用ΤΧΡ信號22〇卩執行送信處理 • (S13〇)。響應向量獲取單元84將i加1(S134),並將符合 ID之汁數裔中的總合值儲存於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 88(S136)。 如上述所架構之基地台裝置16的操作將於下文中描 籲述。士在接收處理中,將來自期望終端裝置1〇之信號以基田地 台裝置16之天線14接收後,再以無線電單元18轉換成接 收數位信號200,然後輸入至信號處理單元2〇。者 權向量計算單元70業已自接收數位信號2〇〇計算:接收力〇口 杻2量204後,將接收數位信號2〇〇和接收加權向量 之每個乘積之結果以加成單元76相加,再將總合 信號206輪出至數據機單元22和基頻單元24。另田一方°面 將接,數位信號200也輸入至響應向量計算單元72,於該 處計算接收響應向量21〇。並且將接收響應向量加儲、存〆 3I5497D1 37 1357235 1望终端響應向量表δ 6 t。在送信處理前,響應向量與 算出接收響應向量21G和儲存於虛擬截取終端 含怎向里表9 0之虛擬響應向量的關聯值,並將符合小於定 限值之關聯值的虛擬塑庳6旦 nc s應向里储存於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 ^此時,也獲取送信㈣值HPsiU㈣送信功率值TXPs 也儲存於挑選虛擬截取终端表96。 在ΐΚ。處理中,自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即獲取接收塑 ^向而自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96挑選虛擬響應: :L:’二由运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8°根據接收響應向 里21 0和虛擬響應向量言十笞 τ,出运传加推向量212。將經排 選之TXP作為TXP俨f卢?9n蛉山” 挑 一 。& 20輸出至無線電單元18。乘算單 ,將送信資訊信號214㈣信加權向量212之各乘積 之、]送信數位信號2〇2而輸出。然後,於無線電單 元 18 以 TXP “ 5虎 220 將該;^ p n a p & 4达“數位信號202施以頻率變換 和达信功率值控制後,該逆仿釤 又俠 .1β ώ °哀达、數位信號202係由基地台裝 置16之天線14傳送至期望故踹爿
Ll 、糕衣置10。當接著欲將其他 叢發肓料送信至期望終端步¥ 。士 0/1 A 、知衣置10時,響應向量獲取單元 8 4自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g 6 ,L + 衣扑挑堤虛擬響應向量,並執行 和上述相同之送信處理,其中玆 ^ 者不同。 /虛挺睿應向量與已被選擇 依據第三實施例,倘若期望 驻番六—^ 』望〜力而裝置和虛擬戴取終端 裝置存在之方向很接近,則其从A壯 幻基地台裝置不但將虛擬塑瘅 l變更為具有不同之虛擬截取终 s心向 鄉廄6 θ 外丄“ 、而衣置之方向貧訊的虛擬 %•應向1,也估汁由期望终端梦 、而忒置所接收的功率以及控制 315497D1 38 1357235 該送信功率,以使得估計之接收功率值變為幾近固定。因 -此,可防止期望終端裝置之以送信加權向量為基準之天線 .之指向性型樣中之方向的信號強度變小。再者,由於期望 終端裝置可在接近固定之功率下接收信號,而可使脱於 期望終端裝置的設計變得較為容易。 本發明業已根據僅為範例之實施例所描述。熟習該項 技藝者都應了解’上述之各元件和製程之組合存在有其他 各種不=之修正,而這些修正仍應包含於本發明之範缚中。 在第至第二貝轭例中,將基地台裝置1 6用於以CSMA 為基礎之通訊系統100。然而,也可將該基地台裝置i6用 於其他通訊系統,例如分時多重存取(ΤΜα,丁imeDivisi⑽ MuiUple Access)和分碼多重存取(CMa,。心⑽ Multiple Access)系統。當將該基地台裝置16施用於TDMA 系、’’充日可,L唬之送信時點係由控制單元來控制,以使系 統可不需要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器88之下便可繼續運 .轉。在類似之修正例下,可將本發明施用於非常多種類之 ,訊系統。亦即,只要基地台裝置16為傳送信號至期望終 端裝置10者,都可適用本發明。 ^在第—至第三實施例中,響應向量計算單元72藉由假 Γ二擾終端裝置的存在以計算接收響應向量210。然而, 二s應向置計算單元72亦可僅藉由接收數位信號2⑽和干 擾L唬208的關聯處理,而毋須假設干擾終端裝置的存 在’即可計算接收響應向量21〇。在此修正例中,可將電 路尺寸做得較小。亦即,只要接收響應向量21〇係在給定 3I5497D1 39 1357235 情況;夠ί精f進行計算,則此修正都可運作。 至第二貧施例尹,響應向量庐 叢發資料皆自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向量。然而,本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舉例二= 行變更或變化者,此修正都有助益。 曰丨生型松進
在第—至第三實__’㈣信號處理單元2()施用於 基地台裝置16。然而’本實施例並非以此為限,舉例說明 之,也可將將該信號處理單元施用於期望終端裝置1〇。 第-實施例中,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7q使用適應 凟具法以估計接收加權向量2〇4,而響應向量計曾單元U 則使用以_值計算為基礎之處心估計純^向量 210。然而,也可在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7()和響庫向量 計算單元72執行與其不同之處理,如,可在接收加權向 量^^ 70和響應向量計算單元72上,僅執行以適性 演算法為基礎或以關聯值計算為基礎之處理之其中一者。 在此類範例中,可整合性地架構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7〇 和響應向里4异單兀72。再者’也可在接收加權向量計算 單元70或響應向量計算單元72上,使用演算法 (algorithms)進行到達方向之估計,其中該演算法可為例 如不同於適性凟异法(adaptive alg〇rithms)或關聯處理 之多重信號分類法(MUSIC, Multiple SIgnai Classification)。在本修正中,將期望波形和干擾波形以 315497D1 40 1357235 較大之知確度予以區分。只要在信號處理中的適應性陣列 天線之性能可改善,則可允許此類之修正。 雖然以上藉由示範之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但應了解, 在不脫離由下述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之範疇内,熟習該項 技蟄者仍可進一步完成各種變更或替代之内容。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通訊系統之架構的 意圖。 f 2圖係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叢發格式之示意圖。 弟3圖係為第1圖所示之第一無線電單元之架構的示 第4圖係為第1圖所示 示意圖。 第5圖係為第4圖所示 資料結構的示意圖。 之第一信號處理單元之架構的 之虛擬截取終端響應向量表之 ▲ 第6A圖及第6B圖位_ • 由苐1圖所示之基地台裝置形成 之天線指向性型樣的示意圖。 形成 第7圖係顯示由第1岡 - .^ ^ 弟1圖所不之基地台裝置執行之送作 處理的流程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夕^r ^ , 弟—貫施例之期望終端裝置和虛 Μ截取終立而裝置之相關配置的示意圖。 第9圖係顯示由第8岡 _ 處理的流程圖。弟8圖所不之基地台裝置執行之送信 第10圖係為本發明夕哲 — 信 ^月之弟三實施例之送信器和第
3I5497DI 41 1357235 號處理單元之架構的示意圖。 料係為第10圖所示之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之資 料結構的示意圖。 貝 第12圖係顯示用以產生第丨 麥夕声τ田从― u 不《·湿乂截取终端 录之處理的流程圖。 而 ,一 f 13圖係為關聯值和送信功率之關聯表之資料結構 的不意圖,其中該關聯表如第12圖所示係用以計算送^信 率 〇 °
第14圖係顯示由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基地台裴置 所執行之送信處理的流程圖。 [元件符號說明] 10 期望終端裝置 12、 14 、 14a 、 14b 、 • · · 、 14η 天線 16 基地台裝 置 18、 18a' 18b' • * · N 18η 無線電單元 20、 20a、20b、 • · · X 20η 4s 5虎處理單元 22 數據機單 元 24 基頻單元 26 控制單元 28 網路 30 基頻單元 32 數據機單元 34 無線電早 元 40 切換單元 42 接收器 44、 44a、44b、 * * · N 44η 送信器 46 頻率變換 一 早70 48 自動增益控制器 50 正交彳貞測 σο 52 A~D轉換單元 315497D1 42
54 解擴單元 56 58 正交調變單元 60 62 展頻單元 64 70 接收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72 響應向量計算單元 74、 74a ' 74b........ 76 加成單元 7S 80 送信加權向量計算單元 82 ' 82a、82b、...、82。 84 響應向量獲取單 元86 88 期望終端送信封包計數 90 虛擬截取終端響 應向量: 92 虛擬截取終端裝 置94 96 挑選虛擬截取終端表 100 通訊系統 200、 200a ' 200b ..... '200〇 202、 202a ' 202b ..... 202η 204、 204a 、 204b ..... 204η 206 合成信號 208 210 接收響應向量 212、 212a 、 212b ..... 212η 214 送信資訊信號 216 218 無線電控制信號 220 接收數位信號 送信數位信號 接收加權向量 參考信號 送加權向量 k號處理控制信號 TXP信號 頻率變換單元 D~A轉換單元 放大器 乘算單元 參考信號產生器 乘算單元 期望終端響應向量表 天線 315497D1 43

Claims (1)

1357235 第94120540號專利申請案 100年8月30日修正替換頁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送信方法,係將與通訊對方之終端裝置不同之虛擬 終端裝置之虛擬響應向量以預定之時間間隔加以變 更,由此使天線之指向性型樣的信號強度變小的方向予 以變化,而將信號發送到前述通訊對方之終端裝置者。 1 (修正本)315497D01
TW094120540A 2003-03-04 2004-03-01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y controlling a direct TWI35723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57663A JP3920794B2 (ja) 2003-03-04 2003-03-04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36299A TW200536299A (en) 2005-11-01
TWI357235B true TWI357235B (en) 2012-01-21

Family

ID=329235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20540A TWI357235B (en) 2003-03-04 2004-03-01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y controlling a direct
TW093105256A TWI249915B (en) 2003-03-04 2004-03-01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5256A TWI249915B (en) 2003-03-04 2004-03-01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adio apparatus utilizing the transmission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53293B2 (zh)
JP (1) JP3920794B2 (zh)
KR (1) KR100704820B1 (zh)
CN (1) CN1332515C (zh)
TW (2) TWI3572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6850B1 (en) * 2000-08-03 2009-10-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universal transmitter system
US20030171834A1 (en) * 2002-03-07 2003-09-11 Silvester Kelan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ng a portable media player wirelessly to an automobile entertainment system
JP4090331B2 (ja) * 2002-11-20 2008-05-2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受信方法と装置
JP4702776B2 (ja) * 2005-03-31 2011-06-15 国立大学法人電気通信大学 指向性制御可能なアダプティブアレー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US7414580B2 (en) * 2005-06-09 2008-08-19 Go Networks, Inc.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for joint signal detection and direction of arrival estimation
JP4229936B2 (ja) 2005-09-26 2009-02-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FR2899487A1 (fr) * 2006-04-10 2007-10-12 Galderma Res & Dev Application d'ultrasons aux ongles
KR100779105B1 (ko) * 2006-12-07 2007-11-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전파세기가 다른 멀티채널을 이용하는 usn 시스템 및 그구성 방법
KR101447733B1 (ko) * 2008-08-05 2014-10-0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배열 안테나를 이용한 빔 형성 장치 및 방법
KR101448981B1 (ko) * 2008-09-09 2014-10-13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배열 안테나가 구비된 기지국 송수신 장치 및 빔 형성 방법
EP2204910B1 (en) * 2008-12-30 2013-07-03 ST-Ericsson SA Digital to analogue converter
KR101755038B1 (ko) * 2009-01-30 2017-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US8542769B2 (en) 2011-06-09 2013-09-24 St-Ericsson Sa High output power digital TX
US9590744B2 (en) 2013-05-06 2017-03-07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form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48753A (en) * 1988-09-05 1995-09-05 Ahl; Karl-Axel Wide area radio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method
US6061025A (en) * 1995-12-07 2000-05-09 Atlantic Aerospace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Tunable microstrip patch antenna and control system therefor
KR100713164B1 (ko) * 1999-01-30 2007-05-02 주식회사 세스텍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방식 이동통신망을 위한적응배열안테나시스템의 신호처리 방법 및 그 기록매체
US6141567A (en) * 1999-06-07 2000-10-31 Arraycom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forming in a changing-interference environment
JP3644594B2 (ja) * 1999-06-23 2005-04-27 国立大学法人 北海道大学 無線装置
AU2001271041A1 (en) * 2000-07-14 2002-01-30 Sanyo Electric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2077015A (ja) 2000-09-04 2002-03-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基地局における指向性制御方法
KR100382147B1 (ko) * 2000-10-25 2003-05-0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코드분할다중접속 스마트 안테나 수신시스템
JP3575437B2 (ja) * 2001-05-10 2004-10-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指向性制御装置
US7206293B2 (en) * 2001-12-28 2007-04-17 Arraycomm Llc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in a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
US7212828B2 (en) * 2002-12-31 2007-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onitoring changeable locations of client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7460505B2 (en) * 2003-02-04 2008-12-02 Polaris Wireless, Inc. Location estimation of wireless terminals through pattern matching of signal-strength differentia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78604A (ko) 2004-09-10
US20040176137A1 (en) 2004-09-09
TW200536299A (en) 2005-11-01
CN1531223A (zh) 2004-09-22
US7853293B2 (en) 2010-12-14
KR100704820B1 (ko) 2007-04-10
JP2004266776A (ja) 2004-09-24
JP3920794B2 (ja) 2007-05-30
TW200423583A (en) 2004-11-01
CN1332515C (zh) 2007-08-15
TWI249915B (en) 2006-0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7235B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by controlling a direct
US69657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ing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TWI271064B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high rate data within a MIMO WLAN and a transmitter using the method
TWI305094B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ink adaptation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247497B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and beamforming using a multi-element array antenna
JP4230535B2 (ja) スペクトル的に効率的な大容量ワイヤレス通信システム
US7096041B2 (en) Beam forming method
JP4091601B2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スマートアンテナの順方向伝送ビーム形成装置及び方法
TWI259670B (en)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er
JP3679000B2 (ja)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WO2002051035A1 (fr) Récepteur d'antenne adaptatif
WO2001082501A1 (fr) Appareil recepteur a spectre disperse
WO2003075469A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tenna diversity using equal power joint maximal ratio combining
JP5244197B2 (ja) 指向性アンテナを用いるワイヤレス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ワイヤレス装置発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TWI390920B (zh) 頻率偏移估計方法和利用該方法之頻率偏移校正裝置
JP4010225B2 (ja) アレーアンテナ送受信装置
TW200522560A (en)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with adaptive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JP2004297575A (ja) 送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装置
WO2018163333A1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2001094488A (ja) 適応アンテナ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TW200306087A (en) Radio reception device, array parameter optimum value estimation method and array parameter optimum value estimation program
JP2002084220A (ja) 無線装置
JP3579363B2 (ja) 無線受信装置および無線受信方法
TWI283116B (en) Receiving method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JP2007525036A (ja) スマート・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を有する無線データ基地局からの繰り返しページン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