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12768B -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 Google Patents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12768B
TWI312768B TW094147460A TW94147460A TWI312768B TW I312768 B TWI312768 B TW I312768B TW 094147460 A TW094147460 A TW 094147460A TW 94147460 A TW94147460 A TW 94147460A TW I312768 B TWI312768 B TW I3127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ulse
birefringence
less
glass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47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704604A (en
Inventor
Clippinger Allan Douglas
Craig Bookbinder Dana
W H Neukirch Ulrich
Marie Smith Charlene
Original Assignee
Corning Incorpora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241,07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589039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ning Incorporate filed Critical Corning Incorporate
Publication of TW2007046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7046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1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1276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more than 90% silica by weight, e.g. quartz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14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gas- or vapour- phase reaction processes
    • C03B19/1453Thermal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article, e.g. dehydrating, consolidating, sinter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1/00Type of glass produced
    • C03B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B2201/07Impurity concentration specifi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1/00Type of glass produced
    • C03B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B2201/07Impurity concentration specified
    • C03B2201/075Hydroxyl ion (O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1/00Type of glass produced
    • C03B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B2201/20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doped with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fluorine
    • C03B2201/21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doped with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fluorine doped with molecula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201/00Type of glass produced
    • C03B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B2201/20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doped with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fluorine
    • C03B2201/23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doped with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fluorine doped with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1/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C2201/20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containing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halide
    • C03C2201/21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containing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halide containing molecular hyd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1/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2201/06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 C03C2201/20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containing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halide
    • C03C2201/23Doped silica-based glasses containing non-metals other than boron or halide containing hydroxy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203/00Production processes
    • C03C2203/50After-treatment
    • C03C2203/52Heat-treatment
    • C03C2203/54Heat-treatment in a dopant containing atmosphe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Glass Melting And Manufacturing (AREA)

Description

131276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麵於合成矽石材料,製造該材料之處理過裎 以及包含鮮元树 其當暴露於_形或線性偏極 Ιΐ ί ί 系統。二二:用::製製造造==之二 特別是採用線性偏 ❿ 【先前技#f】 清、古ΐ 炼融石夕石轉構件例如透鏡,魏 η業界已知為晶錠或錠塊。毛胚由晶錠或錠塊 雜制性步驟包括切割,拋光,及/或塗產 Λ ^這^學構件使用於各種裝置中,其暴 料線娜轉子雷縣絲一些其他 設備以製造高密度之積體電::雷以 ^又備,酉予5又備,核子融合設備,或其他 線雷射光束之裝置。 午狀 ㈣ΐίΐ崎’鱗能量及好缝额時,與該照射雷 、八5吏用之光學構件暴露於提高之能階。熔融石夕石已廣 雷射作為雷射-為主光學系統中之光學 :;炫融賴非常良好綱性以及抵抗雷 雷射技術已進步為短波長,高能量紫外線頻譜區域,其 1312768 影響為雷紐生練辭將增加(減小絲^。短波長雷射 特別^益地操作於紫外線(υν)及深紫外線(DUV)及真空紫 外線範圍内,其非限制性地包含操作於248nm,193nm,157nm 及更短之雷射。準分子雷射系統普及於光微影術應用中, 及縮短波長能夠提昇外形之解析度以及積體電路及微晶片 製造中線條岔度,其能夠製造出減小外形尺寸之線路。短 波長(較高頻率)之直接實際結果為較高光子能量。在該光 學系統中,炼融矽石光學元件暴露於高輻射能階歷時較長 時間,此會導致光學構件光學特性之衰變。 人們已知該雷射藉由減小光學透射數量,使玻璃失去 顏色,改變折射率,改變密度,以及增加玻璃之吸收值導致 衰變負面地影響熔融石夕石光學元件之光學特性及性能。過 去多年,已建議許多方法以改善溶融石夕石玻璃之光學損壞 抵抗性。人們已知由該方法例如火焰水解,CVD—粉塵再溶 融處理過程,電漿CVD處理過程,石英晶體粉末之電子融合, 以及其他方法配製出高純度炼融石夕石易受不同程度之雷射 損壞。 共同建議為增加該玻璃0H含量至較高數量。例如Escher, G. C., KrF Laser Induced Color Centers In Commercial Fused Silicas, SPIE Vol. 998, Excimer Beam Applica tions,pp. 30- 37 (1988),確認缺陷產生率決定於溶融 矽石之OH含量,以及溼式矽石為選擇作為KrF應用之材料。 特別地,已注意到高0H含量矽石比低含量〇H矽石更能抵抗 破壞。 美國弟5086353及5325230號專利亦揭示出抵抗由於暴 露於短波長紫外線光束之光學劣化的能力決定於存在氫氣 下0H基之含量。特別地,這些參考顯示出對於具有低〇H含 量之高純度矽石玻璃,KrF準分子雷射耐久性為不良的。因 而,其建議0H含量至少為50ppm。同樣地,Yamagata, S., 1312768
Improvement of Excimer Laser Durability of Silica Glass, Transactions of the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 Vol. 8,pp. 82-96 (1992)揭示出對 於含有OH基高達750ppm重量比例如由氧火焰水解方法由四 氣化矽合成之高純度矽石玻璃,溶解氫氣對KrF準分子雷射 光束透射衰變及螢光發射特性之影響。 其他亦建議增加熔融石夕石光學耐久性之方法。例如,
Faile,S. P·,及 Roy, D. M.之 Mechanism of Color Center Destruction in Hydrogen Impregnated Radiation Resistant Glasse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
Vol· 5, pp_ 385-390 (1970)已揭示出浸潤於氫氣之玻璃 缺陷抵抗r射線引起之輻射線破壞。日本第40-10228號特 許揭示出由熔融製造出石英玻璃物體之處理過程加熱至 400至1000°C於含有氫氣大氣中以防止離子照射(日光輕射 )影響而導致失去色彩。同樣地日本第39-23850號特許揭 示出矽石玻璃紫外線透射能夠藉由在950至14〇(TC氫氣環 境中熱處理玻璃,接著在相同的溫度範圍之氫氣環境中熱 處理而改善。 ’、
Shelby, J. E., Radiation Effects in Hydrogen-impregnated Vitreous Silica, J. Applied Physics,
Vol. 50, No. 5, pp. 3702-06 (1979)建議浸潤氫氣玻璃 化石夕f之照射將抑制光學缺陷之形成,但是氳氣浸潤亦導 致大量鍵結氫氧基及氫化物形成,以及亦導致玻璃密度之 變化。 ^國第5410428號專利已揭示出一種藉由複雜組合處 =過程防止感應光學衰變之方法以及熔融石夕石成份之組成 伤控f以達成特定氫氣濃度及折射率以改善紫外線雷射光 線之衰變的抵抗性。其指出在該紫外線照射下石夕石網路結 構中矽及氧間之一些化學鍵通常斷裂以及與其他結構再結 第 7 頁 1312768 合,其導致提高局部密度以及在目標區域處溶融 部折射率增加。 产L人之美國第5616159號專利揭示出高純 ;雷射波長下抵抗光學破壞為高達 10脈衝(350mJ/cm/脈衝)以及製造該玻璃之方法。在 Araujo等人之專利中所揭示組成份包含至少 具有压濃度大於lxKP分子/立方公分。 UHu^ 已報導虽矽石玻璃毛細管暴露於非偏極或圓形偏極 外線光束時’通常在照射光束週邊區域中,產生額外的雙折 射性(,絲撕雛),其偷雷射破魅錢變所導 致’但^光束中央區域中,通常存在可忽略之感應雙折射 性。目前’已觀察到矽石材料雷射破壞之新的現象:當石夕石 玻璃暴露於偏極雜深料線絲時,除了祕邊緣雙折 射性,在玻璃照射區域之中央產生額外的雙折射性(偏極引 起雙折射性)。感應雙折射性,制是偏極感應之雙折射性 對浸潤光微影術系統為特別地受到注意,其中液體填充於 透鏡元件及晶片之間以擴大透鏡系統之數值孔徑。在該浸 潤式光微影術系統中,紫外線偏極狀態需要加以控制, 線^生偏極化。在玻璃中感應之雙折射性改變紫外線之偏極 狀態,其促使相對比及系統解析度減小。因而,對於深紫外 線以及真空紫外線浸潤式光微影術系統,高度地需要:^製 4透鏡元件中所使用的玻璃材料當暴露於線性或橢圓形偏 極化紫外線時具有低的感應雙折射性破壞,特別是低 感應雙折射性,以及低的雷射感應波前扭曲(LIWpD)及高透 射性。 C.K. Van Peski 等人在 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1^ 265, 285 (2000)報導在SEMATECH研究中偏極感應 之雙折射性效應的試驗觀察,其中數個供應商之炫融矽石 被照射量測。該文獻並未揭示出任何除了量測破壞之外關 1312768 後。 優先地,本發明合成矽石玻璃包含少於5〇ppm^ci。 本發明另一項提供製造合成石夕石材_之方法,該玻璃 材料月t*夠使用於低於3〇〇nm光微影術中,由於暴露於 線性偏極照射後具有低數值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該方法 包含下列步驟: (1)提高高純度固結合成矽石玻璃材料,其〇H濃度為小於 重量比,優先地小於300ppm重量比,更優先地小於 lOOppm重量比,優先地小於5〇ppm重量比,最優先地小於2〇 ppm重量比;以及 ' (i i)在溫度低於80(TC下在存在H2中處理固結之合成矽 石玻璃,優先地在30(TC,更優先地在500t下處理,假如在 步驟⑴後立即地得到固結玻璃,至少具有压濃度為小於 lxl 016分子/立方公分。 依據本發明處理過程之優先實施例,在步驟⑴中,高 純度固結合成矽石玻璃材料藉由使用粉塵至玻璃處理過程 形成。 在本發明處理過程優先實施例中,步驟⑴包含下列步 驟:(A)形成矽石粉塵預製件 (B) 利用乾燥劑將石夕石粉塵預製件乾燥;以及 (C) 在含有压〇大氣中在控制其分壓下將乾燥之粉塵 製件固結。 優先地,在步驟⑻中,乾燥劑由& Cl2,此,含有鹵素 上合物,CO, C〇2,及其相匹配混合物選取出。優先地在步 I (B)中乾燥後,在粉塵預製件中〇H濃度為小於〇. lppm重量 ° ^步驟(〇後,在固結玻璃中〇H濃度為小於或 ▲量比。在該處理過程一項實施例中,在步驟 卢中進行粉塵預製件固結之大氣更進一步包含&。在該 ―财蘭+,進嫌細餅麵之大氣進 第 η 頁 1312768 一步包含压。 在本發明處理過程之另一優先實施例中,步驟(i)包含 下列步驟: (A1)形成矽石粉塵預製件;及 (B1)利用乾燥惰性氣體在提高溫度下乾燥矽石粉塵預製 件至20ppm 建量比 〇 依據本發明另一優先實施{列,在步驟(ii)之前,固結玻 璃具有Ha濃度小於或等於1x1 〇16分子/立方公分。
本發明第三項提供浸潤式光微影術系統,其包含至少 一個逢錄元#^露於紫外線照射,該元件由上述所說明之 矽石玻璃材料製造出。使用於光微影術系統中光微影術照 射優先地為橢圓形多線性偏極,更優先地線性偏極。優先 地,光微影術照波長約為248nm或193nm 〇 本發明其他特性及優點詳細地揭示於下列說明中,部 份可被熟知此技術者立即了解,或藉由實施下列詳細說明, 申請專利範圍以及附圖所揭示内容而明瞭。 从人們了解先前一般性說明以及下列本發明實施例詳細 說明在於提供一個架構及概念以了解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 出本發明之原理及特性。同時,本發明上述所列項目,以及 下列所說明優先及其他實施例能夠單獨地或任何組合地 以使用。 …附圖在於提供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以及在此加入作 J說明書之-部份。附_示出本發日月各項以及隨同說明 書作為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操作。 【實施方式】 所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係指玻璃在經過特定 雷射脈衝照射後在均勻照射區域中央部性 脈衝雷射光束,小於在照射=== 之雙折射性。在目則應用中,當照射破璃以定量出石夕石玻 I312768 感應雙折射性值,在193nm下線性偏極脈衝雷射光 有3麵直徑具有已知照射度以及脈衝長度被導引至玻 =式樣之S1定面積。偏極感應雙折射性數值藉由玻璃最初 雙折射性纟制巾央鑛雜扣断算出。 τ<、如f此所使用,所謂"感應邊緣雙折射性”係指玻璃在 ,過特S時間或雷射脈賊雛在緊鄰被照射區域之中央 =份外側之週邊部份中量測之尖峰雙折射性值(即在孔徑 处正面面積,其中光線強度由標稱值改變為零),>(鼠如使用 f衝雷射光束,小於在照射前玻璃最初之雙折射性。在目 則應用/中,矽石玻璃在193服下線性偏極脈衝雷射光束具有 3mn^直徑具有已知照射以及脈衝長度被導引至玻璃試樣之 固定面積後,量測矽石玻璃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值。感應 邊緣雙折射性數值藉由玻璃最初雙折射性由週邊部份處量 測雙折射性扣減而計算出。 胃如在此所使用,所謂”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係指在633 nm里9測下具有感應邊緣雙折射性小於〇. 1⑽/哪,其係在以 5x10脈衝次數及照射度為4〇微J&脈衝以及脈衝長度約 為25ns之193nm線性偏極脈衝雷射光束照射後進行量測。 如在此所使用,所謂"標準化偏極感應雙折射性"係指 由下列公式計算出量測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 PIB(N)=PIB(M)/(N · F)xl4 其中PIB(N)為標準化偏極感應雙折射性,piB(M)為在633nm 下以nm/cm為單位之量測偏極感應雙折射性。N為百萬單位 之脈衝數a,F為玻璃所暴露之ArF雷射照射度,以mj · cm_2 /脈衝為單位。例如玻璃試樣暴露於照射度為4〇微j · cm—2 /脈衝4汁雷射5\109脈衝次數,其產生量測1)18〇|)為〇.211111/ cm,其 ΠΒ(Ν)以公式計算為:pIB(N>PIB(M)/(N · F)xl4= 0· 2/(50x0. 04)χ14=1.4。 當在不同的Ν及F下量測時,單一試樣具有不同的ρΙΒ(Ν) 第13 頁 1312768 。因而在本發明中所說明之PIBOO為其平均值。 本發明亦發現石夕石玻璃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數值決定 於玻璃組成份以及其處理條件。由於這些發現我們已配製 出矽石材料具有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值以及發現製造低偏 極感應雙折射性值石夕石玻璃之處理過程。 關於石夕石玻璃組成份,我們發現在玻璃中0H濃度為影 響玻璃偏極感應雙折射性之主要因素。通常,所有其他條 件保持相同,0H值越高,則玻璃偏極感應雙折射性越大。因 而,我們發現為了在矽石玻璃中達成低數值之偏極感應雙 折射性,在玻璃中0H濃度需要低於500ppm重量比,優先地小 於300ppm,更優先地小於ΙΟΟρρη,更優先地小於5〇_,最優 先地小於20ppm。 在較小程度上,矽石玻璃之H2數值亦影響偏極感應雙 折射性數值。對於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石夕石玻璃需要包 含H2 lxlO16至lxl〇19分子/立方公分,優先地小於5. 〇x 1017分子/立方公分,以及更優先地小於2· (MO17分子/立 方公分。假如玻璃使用於光微影術系統中,特別是操作於 深紫外線及真空紫外線區域中,高度地需要玻璃包含小於 lOppb鹼金屬,鹼土金屬,或過渡金屬元素。更優先地,本發 明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包含小於lppb驗土金屬過渡金屬元素 。合成石夕石玻璃亦需要包含小於50ppb重量比C1。 如試驗中所觀察及說明於底下,本發明矽石玻璃當暴 露於193nm照射下具有非常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破壞。預 期在較長波長例如248nm下,本發明石夕石玻璃具有非常低之 偏極感應雙折射性。因而本發明矽石玻璃能夠有益地於製 造光學元件以使用於操作於真空紫外線例如248面及193道 之浸潤式光微影術裝置中,其中光微影術照射通常為橢圓 形地偏極或線性地偏極。 不過,本發明矽石玻璃並不受限使用於這些應用中。 第14 頁 1312768 本發明玻璃能夠使用作為例如操作於深紫外線或真空紫外 線區域及較長波長下乾式光微影術裝置之光學元件。本發 明矽石玻璃發現能夠應用於其他裝置中,其中通常為高純x 度合成炫融石夕石玻璃之用途。 本發明製造具有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值高純度合成石夕 石$璃之處理過程包含下列步驟:(i)提供具有相當低數值 0H /辰度之固結合成石夕石玻璃。在此所謂低數值册濃度係指 玻璃量測0H濃度重量比為小於5〇〇ppm重量比,優先地小於 300ppm’較優先地小於2〇〇ppm,更優先地小於1〇〇_,更優 先地小於5〇ppm,最優先地小於20ppm。 ’ 關於該項,合成矽石玻璃可藉由使用粉塵_至_玻璃處 理過程製造出,其中多孔性石夕石粉塵預製件最先藉由例如 1部汽相沉積法(OVD),内側汽相沉積法(IVD)或軸向汽相 沉積法(VAD)形成,以及隨後固結為透明的矽石玻璃。可加 以變化,玻璃可藉由直接處理過程製造出,其中矽石粉塵顆 粒直接地形成為透明的玻璃而不需要形成多孔性預製件之 中間步驟。在該處理過程巾可使帛各種石夕前身產物化合物 ’例如矽鹵化物,有機矽化合物來製造所需要之玻璃。 在本發明處理過程之優先實施例中,具有低數值〇H濃 度之固結矽石玻璃藉由粉塵-至—玻璃處理過程形成。處理 過程為優先的,因為谷易控制玻璃組成份及特性,例如 ,〇H濃度,H2濃度,設想溫度等。 ’ ’、 η本公司之相關美國第11/064341,11/1485〇4及n/1487 64遗專利申請案說明粉塵—至_玻璃處理過程以製造合出成 2石材料具有特定組成份以及透射性,冑射損壞及折射率 特性,其相關部份在此加入作為參考之用。 在粉塵-至-玻璃處理過程中,假如粉塵預製件形成於 _成之粉塵預製件立即地 a有相當高數值之0H濃度。為了減小最終固結玻璃之〇H濃 1312768 度,粉塵舰件在隱翁办似辆。级現製造且有 0U濃度,過50Ppm之玻璃,粉塵預製件可單純地放置於提高 财之氦氣献他惰性碰例域氣,妓等巾以在燒結 之前減小粉塵中0H使玻璃密實。不過,為了達成低〇H濃度, 你如餘50酬重量比,優統使用乾燥劑。優先的乾燥劑 非限制性地包含C〇2, CO, Cl2, Br2及含有_素之化合物例如 非限制性CFxClyBrz,其中X,y, z為非負數之整數,χ^4, 4, S4,以及x+y+z=4,以及其相匹配混合物。優先地使用· 於深紫外線及真空紫外線光微影術應用中,最終固結之石夕 石玻巧具有少量或無(<5〇ppm重量比〉C1,因為會產生紫外 線破壞及透射之問題。因而在該優先實施例中,假如d2或 含化合物使用來乾燥矽石粉塵預製件,在固結密實玻璃 之前由Si〇2粉塵去除殘餘ci為重要的。乾燥劑能夠減小粉 塵中OH濃度至<0.001至〇· ippm重量比(在乾燥He中燒結粉 塵至密實玻璃後再分析玻璃可看到)。為了在固結石夕石玻 璃中達成所需要數值之OH以及假如需要去除殘#C1,乾燥 之私塵預製件能夠在含有H2O大氣中固結。藉由控制固結、 大氣中IM)分壓以及固結處理過程之熱處理歷史在最終固 結玻璃中OH濃度及分佈能夠控制在所需要之數值。不管粉 塵預製件是否在存在H2〇下固結,能夠在固結大氣中使用氧 氣以去除或再氧化任何所產生缺氧之石夕石種類。粉塵預製 件亦可在存在H2下進行固結。 優先地^固結玻璃更進一步在存在H2下作熱處理歷時 一段時間使得在最終玻璃中H2濃度達到所需要之婁文值。在 最終玻璃中H2濃度以及压處理經歷之溫度將影響最終玻璃 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數值及特性。已發現在溫度低於8〇〇 C下H2處理為優先作為低偏極感應雙折射性數值,特別是 OH低於ΙΟΟρρη重量比之玻璃。不過,為了加速沁處理過_, 處理溫度至少為300°C。 , 第16 頁 1312768 之範===:舉途她申請專利範圍 範例:試驗處理過程及數據 範例配製: 使用直接形成玻璃以及粉塵—至—玻璃處理過程製造熔 融石夕後者,石夕石顆粒沉積於基板上,其形成粉塵毛 胚。在第二步驟中,該毛胚固結至固體玻璃毛胚。在固结 玻璃0H含量。在第三步驟中,在提高溫度下玻 璃毛接近網狀結構負載分子氫氣至各目標濃产。 照射及量測: &
石試樣使帛ArF準分子雷射發出棚〇Hz重 _U^25,餘產生之絲直徑為3 讓,^及其形狀約為帽狀。光束藉由使用商業化可利用線 f生器或圓形偏極器在需要處加以偏極化。一般試樣尺寸為 20x25_0(W以及照射光束偏極化或並不需要偏極化,其 ,導引通過平行於縱向中心軸試樣之中心。試樣在每4百 萬魏衝後由照射底座取下以及使用商業化雙折射性量測 糸統在633nm波長下繪製雙折射性圖。除此,以633咖及193 服干涉儀量測波前扭曲。 試驗數據: 圖1顯不出暴露於圓形偏極光束試樣玻璃之二維雙# 射性圖。在其他二維雙折射性圖中,雙折射性大小為灰譜 ?編f成圖右邊之尺規。白色線條表示為該特殊位置處玻 ,緩慢軸方向為。其長度亦對大小編譯。該_示出高的 感應邊緣雙折射性,照射區域中央部份之偏極感應雙折射 性為接近零。 圖2顯不出線性偏極光束照射試樣之非常特殊範例,在 ,射區域外側,乎沒有任何雙折射性。已加以選擇以儘可 能地清楚地顯示出效應。顿通t在圖3巾,我們觀察到線 第17 頁 !312768 似^圖fin圖2所示,其中照射區域外側之雙折射性類 顯π央雙折射性些微地增加。圖2及3兩個範例 ;+械極感應撕射性触射區域外圍未 ’已齡顺麟緣撕雛狀比值能夠變化。 =中__目互垂直之偏極,偏_應 ί生光錢庫連續性照射而減小。此與各向異性應變
Hi 應之預期情況一致,該應變與線性偏極方 向相關,如底下所說明。 )、圖。圖4顯不出經由圖3雙折射性圖之垂直 :面平斷面㈣咖)。為了清楚地顯示,垂直 斷面卜ϊ,ίίί生值向上偏移遭.細11/011。由於對稱,在垂直 為/·昭方向完全不改變方向。細形照射明顯差值 為非零數值。在水平方向中,緩慢雙折射 向由照射點_為垂直的改變為其外侧為水平的。 二1,迫使接^^照射點邊緣之雙折射性大小為零。此顯 兩個明顯的下降(分別在11及13麵處)。藉 量測儀器之光束寬度而些微地遮蓋,預期 扁極感應雙折射性大小尖銳降低為零。 #具有不同組成份(例如0h濃度,&濃度)以及 # a \ (負載溫度)之試樣在暴露於不同照射度及脈衝 。3偏極雷射光束後對偏極感應雙折射性進行測試 折射性·記錄於圖5曲線圖巾。該圖清 ^也顯示出大部份測試試樣,在各鋪況下以及經過有限 毅折雜纽雜照射脈 線性關係。此與特定種類矽石產生非線性波 刖扭曲王現出為正弦變化明顯的對比。 圖5亦建議偏極感應雙折射性數值線性地決定於在已 知雷射脈衝長度下照射光束之照射度。圖5並未直接地顯 第18 頁 1312768 猶射性之情況,但是在較高照射量下 mi,6顯示出相同組成份及處理條件下 ΐ光束二ίν之Ιΐΐ特定試樣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其 因而,偏極感應雙折紐,脈衝 ,及照射度間之關係暫時地表示為nB=a · Ν 3 樣相關係數’ Ν為脈衝數目,F為 偏朽= 雙折射性數值。在圖7中⑽她,山f 為偏極感應 盘固结後h2處理二I 顯不出(編譯成符號大小) f 2 ,找樣之數據再繪製成標準i (ppm)關躺線圖。_ 7及8 = ::要魏其中咖== ϋ干為0h濃度及負載溫度為較低尺度處如 二辦夕之特性線性地外推至在40uJ ·cm—2/脈 tCm雙折射性壽命端部。其係數至少為8小 璃之权以及係數10為優於市場上可 矛J用直接-至-玻璃之。 應變-光學解譯: m f們轉由神分子雷猶财赫變及應變光學效 r於之水久性變化。在圖1孔徑外側所看職折紐中 =長時期應變場產生應變之直接證據。 丨應變模擬(或藉由有限元素分析)删之 壯/目ί如應變為等向的,則照射區域為鼓面張力 有垂直於試樣長度之相同應變(以及相同應力)。 下照射區域崎折射性將消失如圖1試驗所示。 ίίΪΐΐ射細純勒產生非秋較娜性(圖2), ϋζ4地與只轉向賴不—致。不過其似乎合理地 I、’’ ’偏極輻射場之各向異性在玻璃中產生永久性各向 &向異性應變發不管玻璃最初為等向性,以及 由光線場各向異性所導致。此為實際可感測的,因為只有 第19 頁 1312768 兩種應變會對稱性地發纽瞒雜偏極先& — 純地各向異性,其亦稱為各向異性密度變化,u ^垣 枝其只沿著電場方向。前面的應變理論只考' f 未抑制"部份密度變化5 Ρ / Ρ (簡化表示ϋ;
^為彈性效應及應變光學效應兩者線性,所有結果與該' 單二數值成比例。使用先前未被限制之密度變化D以記錄 f試樣幾何形狀無關之石夕石f射損壞。加以對比,需及 "未限制各向異性” A兩者以完全地顯示出照射之應變及光 學變化。兩個數值能夠以下列公式與應變一般分i相關 D=5 Fyy+fzz) (1)及 Α=(ξ!Κ+ξϊν-2ξ22) (2) ,中fy為應變分量(位移梯度)以及選擇座標軸使ζ位於沿 著照射光線雜經由離,及χ及y轴為沿著橢圓形偏極: 橢圓長短軸。(線性偏極為橢圓偏極特別情況;當考慮橢圓 偏極時,各別線性分量為D及A不同的線性組合,其^定於橢 圓形形狀。對任意橢圓形偏極保持D及A定義)。在已知數 值的D及A,對於雷射損壞其通常約為1〇'進行有限元素分 析以計算最終彈性應變(以及應力),其由D及A最初應變所 形成。即需要彈性分析以補償試樣幾何形狀及邊界條7牛。 在該步驟中,加入實際照明分佈。當初始及彈性應變已知, 則使用應變-光學公式以計算”不滲透性張量"Μ之變化’ ΔΒϋ=ρϋϋΔ ε ki+rijki ε °ki (3) 其中Pijki為應變-光學張量,△ ε kl為彈性效應應變,其決 定於初始應變及試樣幾何形狀以及照明分佈,rijkl為與永 久性應變相關之分離應變-光學張量,以及ε °kl為出現於 公式⑴及⑵之初始或限制應變。包含重複指數之總和。 需要依據永久性應變與彈性應變觀察到光學效應間之差值 使用異於彈性應變之永久性應變的特別應變-光學張量。 雖然應變-光學張量pijkl在文獻中為人熟知以及在矽石波 第20 頁 1312768 徵!^f應變光學張量_未良好地建 。在ΛΒ-«直; 值產生雙折射性緩慢轴。由於彈性;=學 ί:;^ί^形狀及照 上顿有77析祕為兩個簡單的關係. (5(nL)/L=aD+bA ⑷及 ’、♦ R=cD+dA (5) 為光學路徑/單目關係氣5(111)几 =小。书數a,b,c及d隨著試樣表面不同的點不同以及決 ^照射偏極性。例如,線性偏極情況以及照射區域中央, 雙折射性大小(偏極感應雙折射性《piB) PIB=d’ A (6) · 其中使用d,賴分比例常數不同於d。此產生非常有用的 結果:PIB直接軸絲制各項異性A錢完全地與 未限制I度D完全地不相關。a, b,e及d決定於彈性特性(揚 氏模數及波松比)以及應變-光學常數Piju以及張量ΓιΜ 。後面兩個張量均在等向性玻璃中只具有兩個獨立常數; 其表示為pii及pi2,以及類似的^及η。存在這些應變_ 光學常數使得線性係數a,b,c,以及d亦決定於量測光線之 波長。 使用卩1及卯文獻數值,以及使用合理的几及以猜 測,在試驗量測中由公式⑵推論出試樣幾何形狀之A數值 永遠是負的。此情況來自於公式(2)A之定義,應變-光學常 數假設數值,以及試驗觀察,PIB緩慢軸永遠地垂直於照射 雷射線性偏極性。我們看到例如兩者壓密及膨脹試樣,即 每一種符號之D。 重複圓形偏極照射處理過程使ΡΙΒ=0。橢圓形偏極些 第21 頁 1312768 微地產生較大PIB以及線性PIB產生最大PIB。傾向隨機累 積照射偏極之任何偏極平均值將比例地減小PIB。 〜 試驗數據與模擬之比較: 二、使用先前區段(應變-光學解譯)中所說明形式以標定 試驗雙折紐雜。改變紐對b D及各向異性A持續 驗與所tf#鑛雜關最小二財總和為最小。此處理1 過程顯示出在特定照射度下感應雙折射性以及顯示出如何 可實祕各向異性應變之假設。注個雙折射性大小以 ,緩慢軸方向之二維圖配合單一數對(D,A)。在此並不嘗 試由於系列照射發展出損壞之模擬。 圖9顯示出所計算之結果為二維雙折雛圖形式如對 3中顺數據之標定得到。良好地再產生微數據 €狀雙折雜最蛾顧射點外側 徑向圖案,以及在娜區域t央處非零雙折射性。圖9之水 垂,面顯示於圖10中。在圖10中所顯示水平斷面在 緣呈現出兩個下降。辦及計算圖兩者由於使用 二:::旦^致在雙折射性分佈中大梯度部份取樣不足, 旦:'月里'貝1雷射之光束寬度。選擇模擬較小方格以符合 蘑 度(大約0· 5麵),以及模擬計算結 禾匕3興重測先束分佈成比例地光滑。 显柹2試驗數據之標定。此為具有明顯各向 目:^度變化之試樣。如先前範例,再產生試'驗 外側實際上*存在雙折射性以及垂直對 準緩If軸為強烈中央雙折射性。 如光从衫術照射之偏極狀態,例如本發明之浸潤式 礼週期性地由平行改變為垂直位置,有關 折射私昭$之累積效應應該減小,因為偏極感應雙 垂直之偏4广、、、射後實際地開始立即地減小,偏極改變為 第22 頁 1312768 熟知此技術者能夠對本發明作出許多變化及改變而並 不會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圍。因而,本發明各種變化及 改變均含蓋於下列申請專利範圍及其同等情況範圍内。 第23 頁 1312768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為暴露於193nm圓形偏極準分子雷射光束下合 成矽石玻璃試樣在633nm下量測之二維雙折射性圖。 第二圖為暴露於193nm線性偏極準分子雷射光束下合 成矽石玻璃試樣在633nm下量測之二維雙折射性圖。 第三圖為暴露於193nm線性偏極準分子雷射光束下另 一合成矽石玻璃試樣在633nm下量測之二維雙折射性圖。 第四圖為曲線圖,其顯示出經由第三圖之雙折射性圖 垂直斷面(x=15. 5mm)及水平斷面(y=13mm),其中垂直斷面 由貫際曲線向上偏移〇. 4nm/cm。 第五圖顯示出一組多個合成矽石玻璃試樣由於暴露於 線性偏極準分子雷射光束在193nm下量測中央之雙折射性 為脈衝數目之函氣玻璃試樣具有不同的OH濃度,压濃度及 Ha負載溫度,光束脈衝長度為25ns以及不同的照射度。每 一曲線代表試樣之特性。 胁ίϊϊ〒示出'组多個合成矽石玻璃試樣*於暴露於 照射縣束之制巾央撕雛為雷射光束 二:,光束具有脈衝長度為25nS以及不同的照射 ^。對於母—曲線,〇H濃度,H2負載温度及脈衝數目為相同 號大小 光學算圖f::據使用應變- 成4:5^= 極二應二折射性為-組多個合 、维雙折射性圖 第24 頁 1312768 第十圖顯示出第九圖顯示出二維雙折射性圖水平斷面 及垂直斷面。 第十一圖為藉由依據第二圖中相同一組數據使用應變 光學模擬及有限元素分析計算之二維雙折射性圖。

Claims (1)

  1. 131276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合成矽石玻璃材料,其能夠使用於低於300nm光微影 術裝置中光微影術照射光學路徑中,其經過193nm照射度為 40微焦耳· cm—2/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ns之5xl〇9線性偏極 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633nm下量測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 為低於lnm/cm。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合成矽石玻璃材料,其中經過 193nm照射度為4〇微焦耳· cm2/脈衝以及脈衝長度烈耶之 5xl09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633nm下量測之偏極 感應雙折射性為低於0. 。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合成矽石玻璃材料,其中經過 193nm照射度為40微焦耳· cnf2/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ns之 lxl〇1°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633nm下量測之偏 極感應雙折射性為低於〇. 。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其中經過 193=照射度為40微焦耳· cm-2/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ns之 2xl〇1°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633nm下量測之偏 極感應雙折·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帛4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其中經過 193=照射度為4〇微焦耳.cm V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阳之 2x10線丨生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哪咖下量測之 極感應雙折射性為低於0· 04nm/cm 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S 1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复中經、尚 193唧照射度為叫致焦耳· cm 2/雌以及脈衝長度=之 第26 頁 1312768 2x1⑼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633nm下量測之偏 極感應雙折射性為高於0. Olnm/cm。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砍石玻璃材 料,其中經過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在照射區域中 偏極感應雙折射性飽和之前玻璃具有偏極感應雙折射性線 性地決定於已知脈衝長度下脈衝之照射度及數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砍石玻璃材 料,其中具有OH濃度小於500ppm重量比,優先地小於300 PPm重量比,更優先地小於1〇〇ppm重量比。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矽石玻璃材 料’其中在暴露於線性偏極脈衝雷射光束之前在633nm下量 測之初始雙折射性小於5nm/cm,優先地小於0. 5nm/c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矽石玻璃材 料,其中經過193nm照射度為40微焦耳· cnT2/脈衝以及脈 衝長度25ns之5x101°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邊緣感 應雙折射性為低於0.5nm/cm。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其中經 過193咖照射度為4〇微焦耳· cm_V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ns 之lxl011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邊緣感應雙折射性 為低於0. 5nm/cm。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其中經 過193nm照射度為40微焦耳· cm_2/脈衝以及脈衝長度25ns 之2xlOu線性偏極雷射光束脈衝照射後邊緣感應雙折射性 為低於0· 5nm/cm。 第27 頁 1312768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ι_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 料,其中包含小於50ppm之C1。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 料,其中玻璃暴露於193nm線性偏極脈衝雷射照射時具有偏 極感應雙折射性符合下列公式:PIB=a · F · N,其中piB為633 nm下量測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ρ為193nm照射之照射度,n為 百萬脈衝婁史目,以及a<5. 0x10—7平方公分/微焦耳。
    15.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ι_6項任何一項之合成石夕石玻璃材 ,其中玻璃暴露於193蘭線性偏極脈衝雷射照射時在633服 里測下之標準化偏極感應雙折射性為小於1〇。 16. -種製it合财;5麟材权紐,财糖料能夠使 用於低於300nm光微影術裝置中光微影術照射光學路徑中, 其I過暴祕1編線性雛冑射絲脈衝後具有低數值 之偏極感應雙折射性,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1)提供亂純度固結合成石夕石玻璃材料,其具有OH濃度為小 於SOOppm重量比;以及 石玻璃 =)假如步驟⑴巾提供固結_具有&濃度為小於ΐχΐ〇16 子/立方Α刀,在溫度低於8〇〇<^存在压下處理固結合成矽 17. 純声步驟⑴中’高 5成石夕石玻璃材料藉由使用粉塵-至-玻璃之處理 過程形成。 17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中,包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含下列步驟: 第 28 頁 1312768 :::::......................... (A)形成;ε夕石粉塵預製件; - (Β)利用乾燥劑燥矽石粉塵預製件;以及 (C)在存在含有恥大氣中在控制H2〇分壓下固結乾燥之石夕 石粉塵預製件。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⑻中,乾 蜍货丨由CL·,Bn,含有鹵素化合物⑴,⑴2以及其相匹配混 合物選取出。 2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⑻後,在 ,健膽种㈤敍小於G.lPpm重量比。 r 2L如申請專利細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C)後,在 口、、σ玻璃中〇H》辰度小於或等於150ppm重量比。 ’ 2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⑹中,粉 塵固結預製件之大氣更進一步包含&。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⑹中,粉 塵固結預製件之大氣更進一步包含沁。 24. 如申請專利細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⑴中,包 含下列步驟: (A1)形成石夕石粉塵預製件; (B1)利用惰性氣體在提尚溫度下乾燥石夕石粉塵預製件至㈤ 濃度超過20ppm重量比。 25. 如申請專利綱第}6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㈤中, 固結合成矽石玻璃在溫度高於3〇〇°c及存在扭下處理。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6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土 土)之前 ,固結合成矽石玻璃具有Η2濃度低於lxl〇1e分子/立方公分。 第29 頁 2768 27.如申請專利範園第卜6項之任何 ^料製触—顧赋触影#料,該玻璃 1兀件於光微影照射之照射光學路經中、。匕含至少一個 第27項之破璃材料,其 29.^=為線性或擴圓形地偏極。 影術4· & 員之玻璃材料,其中浸潤式光微 T4置之光微影賴射為線性地偏極。 影^請專利範_7項之玻璃材料,其中浸潤式光微 3 ^置之光微影術照射波長為248nffl。 景專利祀圍第27項之玻璃材料,其中浸潤式光微 彡韻崎長為193nra。 第 30 頁
TW094147460A 2004-12-30 2005-12-29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TWI31276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4069604P 2004-12-30 2004-12-30
US64986005P 2005-02-02 2005-02-02
US69610605P 2005-06-30 2005-06-30
US11/241,075 US7589039B2 (en) 2004-12-29 2005-09-30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704604A TW200704604A (en) 2007-02-01
TWI312768B true TWI312768B (en) 2009-08-01

Family

ID=36293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47460A TWI312768B (en) 2004-12-30 2005-12-29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538679B2 (zh)
DE (1) DE112005003341B4 (zh)
TW (1) TWI312768B (zh)
WO (1) WO20060740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5658B2 (en) * 2005-11-07 2009-12-22 Corning Inc Deuteroxyl-doped silica glass, optical member and lithographic system comprising sam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2013075827A (ja) * 2005-11-07 2013-04-25 Corning Inc デューテロキシルドープ石英ガラス、このガラスを有する光学部材及びリソグラフィシステム並びにこのガラスの作成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5230A (en) 1989-06-09 1994-06-28 Shin-Etsu Quartz Products Co., Ltd. Optical members and blanks of synthetic silica glass and method for their production
DE69015453T3 (de) 1989-06-09 2001-10-11 Heraeus Quarzglas Optische Teile und Rohlinge aus synthetischem Siliziumdioxidglas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5410428A (en) 1990-10-30 1995-04-25 Shin-Etsu Quartz Products Co. Ltd. Optical member made of high-purity and transparent synthetic silica glas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or blank thereof
US5616159A (en) 1995-04-14 1997-04-01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forming high purity fused silica having high resistance to optical damage
JPH0959034A (ja) * 1995-08-22 1997-03-04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合成石英ガラス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03317B2 (ja) * 1997-05-20 2003-05-06 信越石英株式会社 高出力真空紫外線用合成シリカガラス光学材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1999038814A1 (fr) * 1998-01-30 1999-08-05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ments optiques en verre de silice synthetique et leur procede de production
JPH11232681A (ja) 1998-02-13 1999-08-27 Fujitsu Ltd 光学的情報記憶装置
JP3893816B2 (ja) * 1998-10-28 2007-03-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合成石英ガラ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499317B1 (en) 1998-10-28 2002-12-31 Asahi Glass Company, Limited Synthetic quartz glas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thereof
JP3069562B1 (ja) * 1999-10-19 2000-07-24 信越石英株式会社 エキシマレ―ザ及びエキシマランプ用のシリカガラス光学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330679A4 (en) * 2000-10-03 2006-09-06 Corning Inc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ES AND SYSTEMS
DE10159961C2 (de) * 2001-12-06 2003-12-24 Heraeus Quarzglas Quarzglasrohling für ein optisches Bauteil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sselben
JP4104338B2 (ja) * 2002-01-31 2008-06-18 信越石英株式会社 ArF露光装置用合成石英ガラス素材
US7534733B2 (en) * 2004-02-23 2009-05-19 Corning Incorporated Synthetic silica glass optical material having high resistance to laser induced damage
DE102004017031B4 (de) * 2004-04-02 2008-10-23 Heraeus Quarzglas Gmbh & Co. Kg Optisches Bauteil aus Quarzgla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s Bauteils und Verwendung desselb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526672A (ja) 2008-07-24
WO2006074083A1 (en) 2006-07-13
DE112005003341T5 (de) 2008-02-28
DE112005003341B4 (de) 2019-01-31
TW200704604A (en) 2007-02-01
JP5538679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5309B (en) Synthetic silica glass optical material having high resistance to laser induced damage
US7589039B2 (en)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JP4889230B2 (ja) 石英ガラスの光学素子、この光学素子の製造法そしてそれの使用
Canning Fibre gratings and devices for sensors and lasers
TWI308557B (en) High refractive index homogeneity fused silica glass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TW546266B (en) Silica glass optical material for projection lens to be utilized in vacuum ultraviolet radiation lithography,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jection lens
TW593191B (en) Silica glass optical material for excimer laser and excimer lamp,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TWI320032B (en) Synthetic silica material with low fluence-dependent-transmiss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JP4874700B2 (ja) 石英ガラスの光学部材、この光学部材の製造方法そしてそれの利用
TW507118B (en) Photolithography methods and systems
TW200817292A (en) Quartz glass jig for processing semiconductor wafer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jig
TWI312768B (en) Synthetic silica having low polarization-induced birefringence,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ithograph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Krishnaiah et al. Development of Yb3+-doped oxyfluoride glass-ceramics with low OH− content containing CaF2 nanocrystals for optical refrigeration
CN107250071A (zh) 掺杂的超低膨胀玻璃及用于制造其的方法
Chiodini et al. Photorefractivity in nanostructured tin-silicate glass ceramics: a radiation-induced nanocluster size effect
TWI681940B (zh) 二氧化矽玻璃構件及其製造方法
Boulard et al. Photonic glass-ceramics: consolidated outcomes and prospects
Amrehn et al. High-temperature stable indium oxide photonic crystals: transducer material for optical and resistive gas sensing
JP2016528138A (ja) 耐レーザ損傷性が向上した溶融石英ガラス品
Jinbo et al. Dry and F-doped fused silica for photomask substrate in 157-nm lithography
Nogami Room temperature persistent spectral hole burning of Eu3+ ions doped in sol–gel derived glasses
JP5091128B2 (ja) マイクロリソグラフィ用の投影レンズおよびそのための端部素子
JPH054830A (ja) 光学用シリカ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JP2007277045A (ja) シリカガラスの精密アニール用部材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精密アニール方法
Takahashi et al. Photochemical process of divalent germanium responsible for photorefractive index change in GeO2–SiO2 glas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