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03005B - Polarizing plate - Google Patents

Polarizing plat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03005B
TWI303005B TW092119346A TW92119346A TWI303005B TW I303005 B TWI303005 B TW I303005B TW 092119346 A TW092119346 A TW 092119346A TW 92119346 A TW92119346 A TW 92119346A TW I303005 B TWI303005 B TW I30300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film
anisotropic layer
liquid crystalline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93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1920A (en
Inventor
Ito Yoji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401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1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030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0300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1Polarizer or d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1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with refractive index ellipsoid inclined, or tilted, relative to the LC-layer surface O pl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1303005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具有由偏光膜與液晶性分子形成的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偏光板。 【先前技術】 液晶顯示裝置係由偏光板與液晶晶胞所構成。 於目前主流之 TN(Twisted Nematic)型 TFT(Thin Film Transistor)液晶顯示裝置中,使光學補償片插入偏光板與鲁 液晶晶胞之間,並達成顯示品質高的液晶顯示裝置。然而 ,藉由該方法會有液晶顯示裝置本身變厚等的問題產生。 於曰本特開举1 - 68940號公報中,係記載使用具有在 偏光膜之一面上爲相位差板,在另一面上具有保護薄膜之 橢圓偏光板,使液晶顯示裝置不會變厚,且可提高正面對 比。該發明之相位差薄膜(光學補償片)容易因熱等之歪斜 情形產生相位差,會有耐久性的問題。因於發生相位差的 液晶顯示裝置上的框邊緣會有漏光情形產生(透過率上升)鲁 、且使液晶顯示裝置之顯示品質降低。 對因歪斜產生相位差之問題而言,於特開平7 - 1 9 1 2 1 7 號公報及歐洲專利09 1 1 65 6A2號說明書中直接藉由在透明 載體上塗設由光碟(圓盤狀)化合物所成光學各向異性層之 光學補償片直接作爲偏光板之保護薄膜,不會使液晶顯示 裝置變厚,且可解決上述耐久性之問題。 【發明內容】 於習知技術中主要考慮1 5吋以下小型或中型液晶顯示 一5- 1303005 裝置’開發光學補償片。然而,近來必須考慮1 7吋以上大 型液晶顯示裝置。 在大型液晶顯示裝置之偏光板中裝置習知技術之光學 補償片作爲保護薄膜時,可知會有因熱變形產生漏光問題 。小型或中型液晶顯示裝置可藉由習知技術解決因熱變形 產生的漏光問題。因此,有關因使用環境變化之耐久性, 可知必須另外改良光學補償片。 本發明之目的係爲使用具有光學補償功能之偏光板以 光學補償液晶晶胞。 而且,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於大型液晶顯示裝置中不 會產生漏光情形,可顯示顯示品質高的影像。 本發明之目的係藉由下述(1 )〜(25)之偏光板、下述(26) 之液晶顯示裝置及下述(2 7 )之偏光板製法予以達成。 (1 ) 一種偏光板,其係於具有由偏光膜與液晶性分子 形成的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偏光板,其中光學各向異性層係 直接或經由配向膜設於偏光膜表面上。 (2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 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 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大於5° 。 (3 )如(2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 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之透過軸方向的角度小於5 ° 。 (4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 液晶性分子爲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 圓盤面)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小於5° 。 一6 - 1303005 (5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偏光膜具有2 0μπι以下 之厚度。 (6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另設置有光擴散層。 (7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另設置有防止反射層。 (8)如(7)記載的偏光板,其中設置有具70μηι以下厚 度之透明載體,且在透明載體上形成有防止反射層。 (9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光學各向異性層係由在 偏光膜側設置的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與於其上設置的第2 光學各向異性層所成,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液晶性 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液 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的角度大於1 0 ° 。 (1 0 )如(9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棒狀液晶性分子長 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小於5° 。 (1 1 )如(1 0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 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小於5 ° 。 (1 2 )如(1 0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性 層所含的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 的角度大於1 5 ° ,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棒狀液晶性 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伴隨棒狀液晶 性分子與偏光膜的距離而變化。 (1 3 )如(1 0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 一7 - 1303005 性層所含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圓盤面)之平均配向方 、 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大於15° ,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 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圓盤面)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 膜面的角度伴隨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與偏光膜的距離而變化 〇 (1 4 )如(1 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性 層所含的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 φ 的角度小於5 ° ,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棒狀液晶性分 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之透過軸方向的角度小於 5。° (1 5 )如(1 0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 性層所含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圓盤面)之平均配向方 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大於85° 。 (1 6 )如(9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鲁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圚盤狀液晶性分子,圓盤狀液晶性分 子長軸(圓盤面)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大於5° 〇 (1 7 )如(1 6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性 層所含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 角度大於1 5 ° ,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棒狀液晶性分子 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伴隨棒狀液晶性分 一 8- 1303005 子與偏光膜的距離而變化。 (1 8 )如(1 6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的液晶性分子爲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 性層所含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 面的角度大於1 5 ° ,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圓盤狀液晶 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伴隨圓盤狀 液晶性分子與偏光膜的距離而變化。 (1 9 )如(1 6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液晶性分子爲棒狀液晶性分子,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所含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 度小於5 ° 。 (2 0 )如(1 9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 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小於5° 。 (2 1 )如(9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 具有作爲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之配向膜的機能。 (22) 如(1)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偏光膜具有20μηι以下 之厚度。 (23) 如(1)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另設置有光擴散層。 (24 )如(1 )記載的偏光板,其中另設置有防止反射層 〇 (25)如(7)記載的偏光板,其中設置有具7〇μηι以下厚 度之透明載體,且在透明載體上形成有防止反射層。 (26 ) —種液晶顯示裝置,其中具有液晶晶胞及偏光板 之液晶顯示裝置’其特徵係偏光板爲(1 )〜(2 5 )中任一項記 一9 一 1303005 載的偏光板。 - (2 7 ) —種具有偏光膜與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偏光板製法 ,其特徵爲藉由在偏光膜表面上塗覆含有液晶性分子之塗 覆液,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的步驟所成。 此外,棒狀液晶性分子之長軸係爲棒狀分子的最大折 射率方向。而且,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長軸係爲圓盤狀分 子的最大折射率方向。 【發明效果】 φ 本發明人等使用由偏光膜與液晶性分子形成的光學各 向異性層(較佳者爲二層以上液晶性分子長軸方向不同的光 學各向異性層)所構成的偏光板,可成功地同時使液晶晶胞 光學補償、且抑制液晶顯示裝置之框緣狀透過率上升情形 〇 爲使液晶晶胞光學補償時,使用由液晶性分子形成的 光學各向異性層。一般而言,使光學各向異性層塗設於聚 合物薄膜上(使用於偏光板時係在保護薄膜之纖維素乙酸酯 φ 薄膜上)’且使用具有光學各向異性層與聚合物薄膜(透明 載體)之光學補償片。 將光學補償片排入液晶顯示裝置時,一般使光學補償 片以黏合劑固定於液晶晶胞上。因此,光學補償片所使用 的聚合物薄膜於膨脹或收縮時會產生變形,光學補償片全 體受到抑制,聚合物薄膜之光學特性產生變化。 , 片 化償 變補 件學 條光 熱 起 濕引 中而 境進 環 ’ 用形 使情 之縮 置收 裝或 示脹 顯膨 晶生 液產 因會 , 膜 往薄 以物 合 聚 - 10 - 1303005 之光學特性變化。而且,藉由液晶顯示裝置內之熱源(例如 背景燈),在光學補償片面內產生溫度分布,因該熱變形而 導致光學特性變化。 特別是如纖維素酯之具有羥基的聚合物,對於環境條 件之變化受到很大的影響。 因此,爲使沒有漏光情形時,以聚合物薄膜全體沒有 產生變形情形,或沒有使用聚合薄膜本身較佳。 一般而言,偏光板係由一對保護薄膜與聚乙烯醇爲主 成分之偏光膜所成。本發明人等硏究的結果發現,藉由液 晶顯示裝置之使用環境的濕熱條件變化,引起原先尺寸變 化者係爲偏光膜所使用的聚乙烯醇。 由於偏光板經由黏合劑貼合於液晶晶胞上,因環境之 尺寸變化或變形應力,傳達給保護薄膜(即光學補償片)。 藉由該應力,保護薄膜(光學補償片)引起光學特性變動。 因此,可知隨著偏光膜之尺寸變化,應力(變形X截面 積X彈性率)變小、具體而言厚度變薄,或因環境之尺寸變 化(變形)變小。 本發明人等發現在偏光膜表面上直接或經由配向膜, 由液晶性分子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具體而言,藉由使含 有液晶性分子之塗覆液塗覆於偏光膜表面上,形成光學各 向異性層。結果,在偏光膜與光學各向異性層之間沒有使 用聚合物薄膜,可實現薄偏光板。本發明之偏光板會隨著 偏光膜之尺寸變化、應力(變形X截面積X彈性率)變小。使 本發明之偏光板裝設於大型液晶顯示裝置時,不會產生漏 -11- 1303005 光等之問題,可顯示顯示品質高的影像。 而且,有關習知偏光板中具有聚合物薄膜之 異性,設置數層由液晶性分子形成的光學各向異 一層(較佳者爲偏光膜側之層)中可賦予與聚合物 的光學各向異性。 【實施方式】 [光學各向異性層] 光學各向異性層以設計爲可補償液晶顯示裝 晶胞之液晶化合物較佳。黑顯示中液晶晶胞的液 之配向狀態,因液晶顯示裝置之型式而不同。有 晶胞中之液晶化合物的配向狀態,如I DW ’ 00、 P41 1〜414記載。 有關各液晶型式中光學各向異性層之較佳形 說明。 (TN型液晶顯示裝置) TN型液晶晶胞大多利用於彩色TFT液晶顯示 多數文獻中有記載。 TN形之黑顯示中液晶晶胞之配向狀態係在晶 使棒狀液晶性分子直立,在晶胞之基板附近使棒 分子成平躺配向狀態。 對晶胞中央部分之棒狀液晶性分子而言可以 ”0 0^011:0?丨〇配向(圓盤狀爲平躺的水平配向)之 晶性分子補償,且對在晶胞之基板附近的棒狀液 而言可以混合式配向(長軸傾斜伴隨與偏光膜之距 光學各向 性層,在 薄膜相同 置中液晶 φ 晶化合物 關該液晶 FMC7-2 、 態如下述 裝置,在 φ 胞中央部 狀液晶性 垂直分割 圓盤狀液 晶性分子 離變化的 -12- 1303005 配向)之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補償。 而且,對晶胞中央部分之棒狀液晶分子而言可以均勻 配向(長軸爲平躺之水平配向)之棒狀液晶性分子補償,且 對在晶胞之基板附近的棒狀液晶性分子而言可以混合式配 向之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補償。 垂直分割配向之液晶性分子係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 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以大於95 °狀態配向。 均勻配向之液晶性分子係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 φ 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以小於5 °狀態配向。 混合式配向之液晶性分子係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 向方向與偏光膜面的角度以大於15°較佳,更佳者爲15° 〜85〇 。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爲垂直分割配向的光學各向異性層 、或棒狀液晶性分子爲均勻配向的光學各向異性層,R t h阻 滯値以4 0 n m〜2 0 0 n m,R e阻滯値以0〜7 0 n m較佳。R t h阻滯 値(R t h )係以下述式(I )所定義之値,R e阻滯値(R e )係以下鲁 述式(I I )所定義之値。 (I) Rth= { (nx + ny) /2~nz} Xd (II) Re= (n x~n y) x d (其中、nx係表示薄膜面內遲相軸方向之折射率,ny 係表示薄膜面內進相軸方向之折射率,nz係表示薄膜厚度 方向之折射率,d係表示薄膜之厚度) 有關垂直分割配向(水平配向)之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層 及均勻配向(水平配向)之棒狀液晶性分子層,於日本特開 -13 - 1303005 平1 2 - 3049 3 1號及同1 2 - 3 049 3 2號各公報記載。有關混合 式配向之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層,於特開平8 - 50206號公報 記載。 (OCB型液晶顯示裝置) OCB型之液晶晶胞係使用使棒狀液晶性分子在液晶晶胞 上部或下部實質上相反方向(對稱)配向的管狀配向型液晶 晶胞之液晶顯示裝置,如美國專利4583825號、同54 1 0422 號之各說明書揭示。由於棒狀液晶分子在液晶晶胞之上部 與下部對稱配向,該液晶型稱爲OCB(光學補償彎曲, Optically Compensatory Bend)液晶型。 OCB型液晶晶胞與TN型相同地,於黑顯示中液晶晶胞 中之配向狀態係在晶胞中央部之棒狀液晶性分子直立,在 晶胞之基板附近的棒狀液晶性分子爲平躺的配向狀態。 爲於黑顯示中TN型與液晶配向爲相同的狀態時,較佳 形態液與TN型對應相同。惟與TN型相比時,0CB型由於在 晶胞中央部分之液晶化合物直立的範圍大,故有關圓盤狀 液晶性分子爲垂直分割配向之光學各向異性層、或棒狀液 晶性分子爲垂直分割配向之光學各向異性層必須稍微調整 阻滯値。具體而言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爲垂直分割配向的光 學各向異性層、或棒狀液晶性分子爲均勻配向的光學各向 異性層,R t h阻滯値以1 5 0 n m〜5 0 0 n m、R e阻滯値以2 0〜7 0 n m 較佳。 (VA型液晶顯示裝置) VA型液晶晶胞於無施加電壓時棒狀液晶性分子實質上 -14- 1303005 垂直配向。 VA型液晶晶胞包含(1 )棒狀液晶性分子沒有受到施加電 壓時實質上垂直配向、有電壓施加時實質上水平配向的狹 義VA型液晶晶胞(特開平2 - 1 76625號公報記載),(2)由於 視野角大、亦包含VA型經多範圍化(MVA型)的液晶晶胞 (SID97、Digest of tech. Papers(預稿集)2 8 ( 1 997 ) 845 記 載),(3 )棒狀液晶性分子在無施加電壓時實質上垂直配向 ,施加有電壓時扭轉多範圍配向型(η - ASM型)之液晶晶胞( 日本液晶討論會之預稿集 58〜59 ( 1 998 )記載),及 (4)SURVAIVAL 型液晶晶胞(LCD international 98 所發表) 〇 於VA型液晶顯示裝置之黑顯示中,由於液晶晶胞中棒 狀液晶性分子幾乎爲直立狀態,以圓盤狀液晶性分子爲垂 直分割配向的光學各向異性層、或棒狀液晶性分子爲均勻 配向的光學各向異性層補償液晶化合物,另外,以棒狀液 晶性分子爲均勻配向,且棒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 方向與偏光膜之透過軸方向的角度小於5°之光學各向異性 層補償偏光板之視角相關性補償較佳。 圚盤狀液晶性分子爲垂直分割配向的光學各向異性層 、或棒狀液晶性分子爲均勻配向之光學各向異性層,R t h阻 滯値爲150nm〜500nm、Re阻滯値以20〜70nm較佳。 (其他液晶顯示裝置) 對ECB型及STN型液晶顯示裝置而言,與上述相同地 可以光學補償。 -15 - 1303005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形成] 光學各向異性層(設置數層光學各向異性層時,偏光膜 側之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係在偏光膜上直接由液晶性形 成,或經由配向膜由液晶性分子形成。配向膜以具有1 Ομπι 以下之膜厚較佳。 光學各向異性層使用的液晶性分子,包含棒狀液晶性 分子及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棒狀液晶性分子及圓盤狀液晶 性分子可以爲高分子液晶或低分子液晶,且包含不具低分 子液晶交聯的液晶性者。 光學各向異性層可以使含有液晶性分子及視其所需聚 合性起始劑或任意成分之塗覆液塗覆於配向膜上予以形成 〇 調製塗覆液時使用的溶劑以使用有機溶劑較佳。有機 溶劑例如醯胺(如Ν,Ν -二甲基甲醯胺)、亞楓(如二甲基亞 碾)、雜環化合物(如吡啶)、烴(如苯、己烷)、烷基鹵化物 (如氯仿、二氯甲烷、四氯乙烷)、酯(如醋酸甲酯、醋酸丁 酯)、酮(如丙酮、甲基乙酮)、醚(如四氫呋喃、1,2 -二甲 氧基乙烷)。以烷基鹵化物及酮較佳。可倂用兩種以上有機 溶劑。 塗覆液之塗覆可以習知方法(例如線棒塗覆法、押出塗 覆法、直接照相凹版塗覆法、可逆照相凹版塗覆.法、塑模 塗覆法)實施。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厚度以〇 . 1〜20μιη較佳、更佳者爲 0.5〜15μιη、最佳者爲1〜ΙΟμπι。 1303005 [棒狀液晶性分子] 棒狀液晶性分子以使用偶氮次甲基類、偶氮氧類、氰 基聯苯基類、氰基苯基酯類、苯甲酸酯類、環己烷羧酸苯 基酯類、氰基苯基環己烷類、氰基取代的苯基嘧啶類、烷 基取代苯基嘧啶類、苯基二噁烷類、二苯乙炔類及烯基環 己基苯腈類較佳。 而且,棒狀液晶性分子亦包含金屬複合物。另外’重 複單位中含有棒狀液晶性分子之液晶聚合物可此用作爲棒 狀液晶性分子。換言之,棒狀液晶性分子亦可以與(液晶) 聚合物鍵結。 有關棒狀液晶性分子如季刊化學總說第22卷液晶化學 (1 994 )日本化學會編第4章、第7章及第1 1章、及液晶顯 示器手冊日本學術振興會第1 42委員會編第3章記載。 棒狀液晶性分子之複折射率以〇 . 〇〇 1〜〇 . 7較佳。 棒狀液晶性分子由於使其配向狀態固定,以具有聚合 性基較佳。聚合性基以不飽和聚合性基或環氧基較佳,更 佳者爲不飽和聚合性基,最佳者爲乙烯性不飽和聚合性基 〇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圓盤狀(向列)液晶性分子包含C.Des t rade等之硏究報 告、Mol. Cryst. 71卷、111頁(1981年)記載的苯衍生物 、C. Destrade 等之硏究報告、Mol. Cryst. 122 卷、141 頁(1985 年)、Physics lett,A,78 卷、82 頁(1990)記載 的三亞蘊衍生物、B. Kohne等之硏究報告、Angew. Chem· 96 1303005 卷、7 0頁(1 9 8 4年)記載的環己院衍生物及j 硏究報告、J. Chem. CommUη.,1794 頁(1985 # 之硏究報告、J. Am. Chem· Soc· 116 卷、 年)記載的吖環狀系或苯乙醯系大環。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包含對分子中心之母 基、烷氧基、取代苯甲醯氧基作爲母核之側 線狀取代的構造之液晶性的化合物。分子或 具有回轉對稱性,以可賦予一定配向的化合 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光學各向異性層,最 異性層所含化合物不需爲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具有以熱或光反應的基, 熱、光反應予以聚合或交聯,高分子量化且 化合物。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較佳例如特開2 公報中記載。而且,有關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平8 - 27284號公報記載。 爲使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藉由聚合予以固 狀液晶性分子之圓盤狀芯上必須使作爲取代 鍵結。惟在圓盤狀芯上直接鍵結聚合性基時 中不易保持配向狀態。其次,在圓盤狀.芯與 導入鍵結基。因此,具有聚合性基之圓盤狀 下述式(I I I )所示化合物較佳。 (III) D (-LQ) η (其中,D係爲圓盤狀芯,L係爲二價鍵結 合性基,η係爲4〜1 2之整數) .Μ. Lehn 等之 年)、J . Zhang 2655 頁(1994 核而言直鏈烷 鏈,具有放射 分子之集合體 物較佳。由圓 終的光學各向 ,例如低分子 結果包含藉由 失去液晶性之 F 8-50206 號 之聚合如特開 定時,在圓盤 基之聚合性基 ,於聚合反應 聚合性基之間 晶性分子以 基,Q係爲聚 1303005 圓盤狀芯(D)之例如下所述。於下述各例中,LQ(或QL) 係指二價鍵結基(L )與聚合性基(Q )之組合。 【化1】
【化2】 (D3)
(D4)
LQ
LQ LQ -19- 1303005 【化3】
【化4】
-20 - 1303005 【化5】
LQ LQ
(DIO) QL 〇L 【化6】·
(Dll) LQ
LQ -21- 1303005 【化7】
【化8】 (D13) (D14)
QL LQ
QL LQ
LQ LQ
- 22 - 1303005 【化9】
於式(I I I )中’二價鍵結基(L)係以選自於伸烷基、伸 烯基、伸芳基、_C0_、_NH_、_0-、_s-及此等之組合的二 價鍵結基較佳。二價鍵結基(L)係以組合至少二種選自於伸 烷基、伸芳基、-CO -、-NH -、-0 -及-S -之二價基的二價鍵 結基更佳。 二價鍵結基(L )係以組合至少二個伸烷基、伸 芳基、-C0-及-0-之二價基的二價鍵結基最佳。伸烷基之碳 數以2〜1 2較佳。伸烯基之碳數以2〜1 2較佳。伸芳基之 碳數以6〜10較佳。 二價鍵結基(L )之例如下所述。左側鍵結於圓盤狀芯(D) 上,右側鍵結於聚合性基(Q)上。AL係指伸烷基或伸烯基, AR係指伸芳基。而且,伸烷基、伸烯基及伸芳基可具有取 代基(例如烷基)。 1303005
Ll : —AL — CΟ — Ο — AL— L2:—AL—CO—〇一AL—〇一 L3:~AL-C〇-〇~AL-〇-AL-L4 : 一AL — C〇一〇一AL — 〇一C〇一 L5:-CO-AR-O-AL-L6:—C〇一AR—〇一AL—〇一 L 7 : —~CO一AR一〇一AL一0 — CO — L 8 : —C〇一NH —AL — L 9 : 一NH-AL —O — L10 : — NH —AL — 〇一C〇一 Lll: 一O — AL — L12 :—〇一AL —〇一 L13 : —〇一AL —〇一C〇一 L14: 一〇一 AL — 〇一 C〇一 NH — AL — L15 : —〇一AL— S — AL — L16:—〇一C〇_AR — 〇_AL — C〇一 L17 :—〇一 C〇一 AR —〇一 AL — 〇一C〇一 L18: —Ο — C〇一AR — 〇一AL — 〇一 AL — 〇一C〇一 L 19 :~〇-CO-A R-O-AL-O-AL-O-A L-O-CO- L20: AL*~ L21 : -S—AL—〇一 L22: AL*~〇 — CO~ L23: —S—AL — S—AL — L24 : —S—AR-AL — -24- 1303005 於式(111)之聚合性基(Q)係視聚合反應之種類予以決 定。聚合性基(Q )以不飽和聚合性基或環氧基較佳,更佳者 爲不飽和聚合性基,最佳者爲乙烯性不飽和聚合性基。 於式(III)中,η係表示4〜12之整數。具體的數字係 視圓盤狀芯(D)之種類而決定。而且,組合數個L與Q可以 不同,惟以相同較佳。 混合式配向係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圓盤面)與偏光 膜面之角度,隨著光學各向異性層之深度方向且自偏光膜 面之距離增加而增加或減少。角度以隨著距離增加而減少 較佳。另外,角度之變化係包含連續增加、連續減少、間 歇增加、間歇減少、連續增加與連續減少之變化,或包含 增加或減少之間歇變化。間歇變化包含在厚度方向途中傾 斜角沒有變化的範圍。角度包含角度沒有變化的範圍,可 以全體增加或減少。另外,角度以連續變化較佳。 偏光膜之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方向,一般而 言可藉由選擇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或配向膜之材料,或藉由 選擇積層處理方法予以調整。另外,表面側(空氣側)之圓 盤狀液晶性分子長軸(圓盤面)方向,一般而言可藉由選擇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或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與使用的添加劑種 類予以調整。與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同時使用的添加劑例如 可塑劑、界面活性劑、聚合性單體及聚合物等。長軸之配 向方向變化的程度與上述相同,可藉由選擇液晶性分子與 添加劑調整。 與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同時使用的可塑劑、界面活性劑 -25- 1303005 及聚合物單體以與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具有相溶性、且賦予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傾斜角變化、或不會阻害配向者較佳 。以聚合性單體(例如具有乙燒基、乙烯氧基、丙烯醯基及 甲基丙烯醯基之化合物)較佳。上述化合物之添加量對圓盤 狀液晶性分子而言,一般爲1〜50質量%,較佳者爲5〜30 質量% °而且’聚合性之反應性官能基數爲4以上之單體混 合使用時,可提高配向膜與光學各向異性層間之密接性。 與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同時使用的聚合物,以與圓盤狀 液晶性分子具有相溶性、且可賦予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傾 斜角變化較佳。 聚合物例如纖維素酯。纖維素酯之較佳例如纖維素乙 酸酯、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羥基丙基纖維素及纖維乙酸 酯丁酸酯。在不會阻害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配向下,上述 聚合物之添加量對圓盤狀液晶性分子而言以〇 . 1〜1 〇質量% 較佳、更佳者爲0.1〜8質量%、最佳者爲0.1〜5質量%。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之向列扭轉液晶相-固相轉移溫度以 70〜300 °C較佳、更佳者爲70〜170 °C。 [液晶性分子之配向狀態固定] 可使配向的液晶性分子維持配向狀態、固定。固定化 以藉由聚合反應實施較佳。聚合反應包含使用熱聚合起始 劑之熱聚合反應與使用光聚合起始劑之光聚合反應。以光 聚合反應較佳。 光聚合起始劑例如α -羰基化合物(美國專利2 3 6 7 6 6 1號 、同23 67670號各說明書記載)、偶姻醚(美國專利2448828 -26- 1303005 號說明書記載)、α-烴取代芳香族偶姻化合物(美國專利 2 7225 12號說明書記載)、多核醌化合物(美國專利3046 1 27 號、同29 5 1 7 5 8號各說明書記載)、三芳基咪唑二聚物與對 胺基苯基酮之組合(美國專利3 5493 67號說明書記載)、吖 啶及吩畊化合物(特開昭 6 0 - 1 0 5 6 6 7號公報、美國專利 42 3 9 850號說明書記載)及噁二唑化合物(美國專利42 1 2970 號說明書記載)。 光聚合起始劑之使用量以塗覆液固成分之0 . 0 1〜20質 φ 量%較佳、更佳者爲0.5〜5質量%。 爲使液晶性分子聚合之光照射以使用紫外線較佳。 照射能量以20mJ / cm2〜50 J / cm2較佳、更佳者爲20〜 5000mJ/cm2、最佳者爲 100〜800mJ/cm2。而且,爲促進光 聚合反應時,可在加熱條件下實施光照射。 可使保護層設置於光學各向異性層上。 [偏光膜] 偏光膜以Op tiva Inc.典型的塗覆型偏光膜、或由黏 · 合劑、與碘或二色性色素所成的偏光膜較佳。 偏光膜中碘及二色性色素,藉由在黏合劑中配向具有 偏向性能。碘及二色性色素以沿著黏合劑分子配向、或二 色性色素藉由液晶本身組織化朝一方向配向較佳。 目前,市售的偏光子一般係使延伸的聚合物浸漬於浴 槽中;碘或二色性色素溶液中,在黏合劑中使碘、或二色 性色素浸透於黏合劑中予以製作。 . 市售的偏光膜自聚合物表面約4μΐΏ (兩側合計約8μπι)處 -27 - 1303005 分布碘或二色性色素,爲得充分偏光性能時必須至少爲丨0|Llm 之厚度。浸透度可藉由碘或二色性色素之溶液濃度、同浴 槽之溫度、同浸漬時間予以控制。 上述黏合劑厚度之下限以1 ομηι較佳。厚度之上限,就 液晶顯示裝置之漏光情形而言愈薄愈佳。現在市售的偏光 板(約30μιη)以下較佳,更佳者爲25μιτι以下、最佳者爲20μπι 以下。爲20μιη以下時,漏光現象以17吋液晶顯示裝置無 法觀察。 偏光膜之黏合劑亦可以交聯。 交聯的黏合劑可使用其本身可交聯的聚合物。使具有 官能基之聚合物或聚合物中導入官能基所得的黏合劑可藉 由光、熱或pH直變化,在黏合劑間反應形成偏光膜。 此外,亦可藉由交聯劑使交聯構造導入聚合物中。使 用反應活性高的化合物之交聯劑,在黏合劑間導入交聯劑 由來之鍵結基,藉由使黏合劑間交聯形成。 交聯一般係使含有聚合物或聚合物與交聯劑之混合物 的塗覆液塗覆於透明載體上後,藉由進行加熱予以實施。 爲在最終商品的階段可確保耐久性時,交聯處理可在直至 製得最終偏光板之任意階段進行。 偏光膜之黏合劑可使用其本身可交聯的聚合物或藉由 交聯劑交聯的聚合物。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 丙嫌酸、聚甲基丙烯酸、聚苯乙烯、聚乙烯醇、改性聚乙 烯醇、聚(N -羥甲基丙烯醯胺)、聚乙烯基甲苯、氯化楓化 聚乙條、硝基纖維素、氯化聚烯烴(例如聚氯化乙烯基)、 -28- 1303005 聚酯、聚醯亞胺、聚醋酸乙烯酯、聚乙烯、羧基甲基纖維 素、聚丙烯、聚碳酸酯及此等之共聚物(例如丙烯酸/甲基 丙烯酸共聚物、苯乙烯/馬來醯亞胺共聚物、苯乙烯/乙烯 基甲苯共聚物、醋酸乙烯酯/氯化乙烯基共聚物、乙烯/醋 酸乙烯酯共聚物)。亦使用矽烷偶合劑作爲聚合物。以水溶 性聚合物(例如聚(N -羥甲基丙烯醯胺)、羧基甲基纖維素、 明膠、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較佳,以明膠、聚乙烯醇 及改性聚乙烯醇更佳,最佳者爲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 〇 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之皂化度以70〜100%較佳、 更佳者爲80〜100%、最佳者爲95〜100%。聚乙烯醇之聚合 度以100〜5000較佳。 改性聚乙烯醇對聚乙烯醇而言可藉由共聚合改性、建 鏈移動改性或嵌段聚合改性導入改性基所得。共聚合改性 係導入 COONa、Si (OH)3、N(CH3)3 · Cl、C9H19COO、SH、SC12H25 作爲改性基。連鎖移動改性中可導入COONa、S03Na、C12H25 作爲改性基。改性聚乙烯醇之聚合度以100〜3000較佳。 有關改性聚乙烯醇於特開平8-338913號、同9-152509號 及同9 - 3 1 6 1 2 7號各公報記載。 以皂化度爲85〜95%之未改性聚乙烯醇及烷基硫改性聚 乙烯醇較佳。 聚乙烯醇及改性聚乙烯醇可以兩種以上倂用。 黏合劑之交聯劑添加多量時,可提高偏光膜之耐濕熱 性。惟對黏合劑而言添加50質量%以上交聯劑時,會降低 -29- 1303005 碘、或二色性色素之配向性。交聯劑之添加量對黏合劑而 言以0.1〜20質量%較佳、更佳者爲0.5〜15質量%。 配向膜於交聯反應完成後,仍可含有某種程度未反應 的交聯劑。惟殘留交聯劑之量在配向膜中以1 . 0質量%以下 較佳、更佳者爲0 . 5質量%以下。黏合劑層中含有大於1 · 〇 質量%交聯劑時,會產生耐久性問題。換言之,使交聯劑之 殘留量多的偏光膜組入液晶顯示裝置時,於長期使用、或 在高溫高濕之氣氛下長期間放置時會有偏光度降低的問題 φ 〇 有關交聯劑如美國再發行專利2 3 297號說明書記載。 而且,亦可使用硼化合物(例如硼酸、硼砂)作爲交聯劑。 二色性色素可使用偶氮系色素、芪系色素、吡唑啉-5 -酮系色素、三苯基甲烷系色素、喹啉系色素、噁阱系色素 、噻哄系色素或嗯醌系色素。二色性色素以具有水溶性較 佳。二色性色素以具有親水性取代基(例如磺基、胺基、羥 基)較佳。 φ 二色性色素例如C . I .直接•黃色1 2、C . I .直接•橘 色3 9、C · I ·直接•橘色7 2、C . I .直接•紅色3 9、C · I ·直 接•紅色79、C. I ·直接•紅色81、C . I ·直接•紅色83、 C.I.直接•紅色89、C.I.直接•紫色48、C.I.直接· 藍色67、直接•藍色90、直接•綠色59、C.I.酸性•紅 色37。有關二色性色素如特開平1- 1 6 1 202號、同1 - 1 7 2906 號、同 1-172907 號、同 1-183602 號、同 1-248105 號、同 卜26 520 5號、同7 - 26 1 024號之各公報中記載。二色性色素 -30- 1303005 可使用游離酸、或鹼金屬鹽、銨鹽或胺鹽。藉由配合二種 以上一色性色素’可製造具有各種色相之偏光膜。使偏光 軸直交時,使用呈現黑色之化合物(色素)的偏光膜、或呈 現黑色之各種配合二色性分子之偏光膜或偏光板,同時具 有優異的單板透過率及偏光率,故爲企求。 爲提高液晶顯示裝置之對比時,偏光板之透過率高者 較佳、偏光度高者亦較佳。偏光板之透過率在波長550nm 之光中以30〜50%較佳、更佳者爲35〜50%、最佳者爲40〜 50%。偏光度於波長550nm之光中以90〜100 %較佳、更佳者 爲95〜100%、最佳者爲99〜100%。 偏光膜與光學各向異性層、或偏光膜與配向膜可經由 黏合劑配置。黏合劑可使用聚乙烯醇系樹脂(包含藉由乙醯 基乙醯基、磺酸基、羧基、環氧烷基改性的聚乙烯醇)或硼 化合物水溶液。以聚乙烯醇系樹脂較佳。黏合劑層之厚度 於乾燥後以0.01〜10 μπι較佳,更佳者爲〇.〇5〜5μπι。 [偏光板之製造] 就處理性而言,偏光膜係使黏合劑對偏光膜之長度方 向(MD方向)而言以1〇〜80度傾斜延伸(延伸法)、或積層( 積層法)後’以碘、二色性染料染色較佳。傾斜角度以貼合 於構成LCD之液晶晶胞兩側之二張偏光板的透過軸符合液 晶晶胞之縱或橫方向所成的角度予以延伸較佳。 通常傾斜角度爲45。。然而,最近於透過型、反射型 及半透過型LCD中,開發不需爲45。之裝置,延伸方向以 符合LCD設計予以任意調整較佳。 -31- 1303005 爲延伸法時,延伸倍率以2 . 5〜3 0 · 0倍較佳、更佳者 爲3.0〜10.0倍。延伸可在空氣中乾式延伸予以實施。而 且,亦可以在浸漬於水的狀態下濕式延伸予以實施。乾式 延伸之延伸倍率以2 · 5〜5 . 0倍較佳,濕式延伸之延伸倍率 以3 · 0〜1 0 · 0倍較佳。延伸步驟可以含有傾斜延伸、分成 數次進行。藉由分成數次,可以比高倍率延伸較爲均勻地 延伸。傾斜延伸前,亦可進行稍許的橫或縱延伸(防止寬度 方向收縮之程度)。 φ 延伸可以使藉由二軸延伸之拉幅器延伸左右不同的步 驟進行。上述二軸延伸係與一般薄膜製膜中進行的延伸方 法相同。二軸延伸由於藉由左右不同的速度延伸,故延伸 前之黏合劑薄膜的厚度必須左右不同。流延製膜可藉由在 塑膜中附有錐度,可使黏合劑溶液之流量左右不同。 如上所述,對偏光膜之MD方向而言製造10〜80度傾 斜延伸的黏合劑薄膜。 積層法可應用LCD液晶配向處理步驟廣爲採用的積層 φ 處理方法。換言之,使膜之表面藉由使用紙或玻璃紙、毛 毯、橡膠或耐龍、聚酯纖維朝一定方向擦拭,可得配向。 一般而言,使長度及粗細均勻的纖維使用平均植毛的布, 進行數次積層予以實施。使用輥本身之真圓度、圓筒度、 震動(偏芯)皆爲30μιτι以下之積層輥予以實施較佳。薄膜對 積層輥之積層角度以0.1〜90°較佳。惟特開平8 - 1 6043 0 號公報中記載,藉由3 60 °以上捲附,可得安定的積層處理 - 32 - 1303005 使長尺薄膜積層處理時,使薄膜藉由搬送裝置以一定 張力狀態、1〜l〇〇m/m in之速度搬送較佳。積層輥以爲任意 設定積層角度時對薄膜進行方向而言水平方向回轉自在較 佳。在〇〜6 0 °之範圍內選擇積層角度較佳。使用於液晶顯 示裝置時以40〜50°較佳,更佳者爲45° 。 在與偏光膜之光學各向異性層相反側之表面上以配置 聚合物薄膜(光學各向異性層/偏光膜/聚合物薄膜之配置) 較佳。 $ [聚合物薄膜] 聚合物薄膜以光透過率爲8 0%以上較佳。構成薄膜之聚 合物例如纖維素酯(例如纖維素乙酸酯、纖維素二乙酸酯) 、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亦可使用市售 的聚合物(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爲亞頓(譯音)、人歐奈庫斯( 譯音))。 纖維素酯以纖維素之低級脂肪酸酯更佳。低級脂肪酸 係指碳數6以下之脂肪酸。碳數以2 (纖維素乙酸酯)、3 (纖 φ 維素丙酸酯)或4 (纖維素丁酸酯)較佳。以纖維素乙酸酯更 佳。可使用纖維素乙酸酯丙酸酯或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之 混合脂肪酸酯。 而且,習知聚碳酸酯或聚碉之容易具複折射率的聚合 物,如WOOO/ 2670 5號說明書記載,可使用藉由修飾分子使 複折射率降低之聚合物薄膜。 聚合物薄膜以使用醋化度55.0〜62.5%之纖維素乙酸酯 較佳。醋化度以57.0〜62.0%更佳。 - 33- 1303005 醋化度係酯纖維素單位質量之鍵結醋酸量。醋化度係 以ASTM : D-8 17-91(纖維素乙酸酯等之試驗法)中乙醯基化 度之測定及計算爲基準。 纖維素乙酸酯之黏度平均聚合度(DP)以250以上較佳 '更佳者爲290以上。而且,纖維素乙酸酯以藉由凝膠滲 透色層分析法測定Mw/Mn (Mw爲質量平均分子量、Μη爲數量 平均分子量)之分子量分布狹窄較佳。具體的Mw/Μη之値以 1·〇〜广7較佳、更佳者爲1.0〜1.65、最佳者爲1.0〜1.6 〇 纖維素乙酸酯不是在纖維素之2位、3位、6位之羥基 均等被取代,係6位之取代度有較小的傾向。本發明使用 的聚合物薄膜以纖維素之6位取代度與2位、3位相比時爲 同等或較多者較佳。 對2位、3位、6位之取代度合計而言,6位之取代度 比例以30〜40 %較佳、更佳者爲31〜40%、最佳者爲32〜40% 。6位之取代度以〇 . 88以上較佳。 各位置之取代度可藉由NMR測定。 6位取代度高的纖維素乙酸酯可參照特開平1 1 - 585 1號 公報中段落號碼0043〜0044記載的合成例卜段落號碼0048 〜0 0 49記載的合成例2、及段落號碼005 1〜0052記載的合 成例3之方法予以合成。 聚合物薄膜以具有減少偏光膜之尺寸變化機能較佳。 爲實現該機能之物性値以調整厚度與彈性率(爲體積彈性率) 積之應力較佳。藉由使聚合物薄膜之厚度變厚,可減少偏 -34- 1303005 光膜之尺寸變化,惟近年來考慮較爲薄型的傾向時,以厚 度一定下使彈性率提高者較佳。 彈性率係爲使用微小表面硬度計(菲歇斯克浦(譯音 )H100VP-HCU、菲歇•因斯茲梅茲(譯音)公司製)所求得彈 性率之値。具體而言,使用鑽石製四角錐壓子(前端對面角 度;1 36 ° ),在試驗荷重下押入、測定深度,使試驗荷重 以其試驗荷重產生壓子的幾何形狀計算壓痕之表面積除以 使用者硬度的値。押入深度爲ίμιη。表面彈性率係與整體 φ 之彈性率相關値,直接使用表面彈性率之値作爲整體彈性 率。 爲使聚合物薄膜之彈性率爲4GPa時,以使用金屬氧化 物微粒子較佳。 金屬氧化物微粒子係以摩斯硬度Μ 7以上之金屬氧化 物粒子較佳。金屬氧化物之例包含二氧化矽、二氧化鈦、 氧化鉻及氧化鋁。金屬氧化物以與聚合物薄膜之聚合物的 折射率差小較佳。與纖維素乙酸酯之折射率差小的金屬氧 φ 化物爲二氧化矽及氧化鋁。 金屬氧化物微粒子之平均粒徑以1〜400nm較佳、更佳 者爲5〜200nm、最佳者爲10〜l〇〇nm。平均粒徑爲lnm以 下時’不易分散、容易凝聚粒子、透明性降低。爲400nm 以上時’霧度變大、同樣地透明性降低,不爲企求。 微粒子之添加量以聚合物之1〜9 9體積%較佳、更佳者 爲5〜80體積%、尤佳者爲5〜50體積%、最佳者爲5〜20 體積%。 1303005 一般而言,金屬氧化物微粒子之表面親水性大,與纖 維素乙酸酯之親和性不佳。因此,聚合物爲纖維素乙酸酯 時’不僅使金屬氧化物微粒子與纖維素乙酸酯混合,且界 面容易遭破壞、膜被割裂、不易改善耐傷性。爲改良無機 微粒子與纖維素乙酸酯之親和性時,使無機微粒子表面以 表面修飾劑表面處理較佳。 表面修飾劑以與金屬氧化物(無機微粒子)鍵結的段及 纖維素乙酸酯具有高親和性之具有有機段較佳。與金屬氧 φ 化物鍵結生成的官能基以金屬(例如矽、鋁、鈦、鉻)之烷 氧基、無機酸之酯基(例如磷酸單酯、磷酸二酯、硫酸單酯) 、酸基(例如磷酸基、磺酸基、羧酸基)、其鹽或其酸鹽化 物、胺基及醯胺基較佳。 有機段以包含與纖維素乙酸酯之具有親和性的構造較 佳。包含極性基(例如酯鍵、環氧基、醚鍵)較佳。 金屬環烷氧化物以具有陰離子基、且具有酯基、環氧 基或醚基之化合物作爲表面修飾劑較佳。 φ
較佳的表面修飾劑例如矽烷偶合劑(例如H2 C = C (CH 3.) COOCs He S i (OCHs ) 3 , H2 C = CHCOOC3 H6 S i (O CH3 ) 3、シク少一 CH2 OC3 H6 S i (OCH3 ) 3、C 1 CH2 C Ha ~CH2 OCs He S i. (OCH3 ) 3 > R (OCH2 CH2 ) n 0C3 H 6 S i (OCHa ) 3 , R (OCH2 CH (CH3 ) ) n OCs He S i (OC H3 ) 3 > ROCO (CH2 ) n Si (OCH3 ) 3 CH3 C0CH2 COOC 3 Hs S i (〇CH3 ) 3、 (CHs CH2 O) 3 POC3 He S i (OCH2 CH3 ) 3 )、鈦酸酯偶合劑(例如 Cl7H34COOTi(OCH(CH3)2)3) - 36 - 1303005 、鋁偶合劑、飽和羧酸(例如 CH3C00H、C2H5C00H、CnH2n+1C00H) 、不飽和羧酸(例如油酸)、羥基羧酸(例如檸檬酸、酒石酸) 、二元酸(例如草酸、馬來酸、琥珀酸)、芳香族羧酸(例如 苯甲酸)、末端羧酸酯化合物(例如RC00(C5H1QC00)nH、 H2C = CHCOO(C5H1QCOO)nH、磷酸單酯(例如 H2C = C(CH3)COOC2H4OCOC5H1GOPO(OH)2)、磷酸二酯(例如 h2c=c(ch3)cooc2h4ococ5h1()o)2pooh、含膦酸之有機化物(例 如苯基臉酸)、硫酸單酯(例如h2c=c(ch3)cooc2h4oso3h)、 含膦酸基之有機化合物(例如苯磺酸)、聚環氧乙烷衍生物( 例如聚環氧乙烷芳醚、聚環氧乙烷烷醚、聚環氧乙烷芳酯 、聚環氧乙烷烷酯)。上述η係指1〜1 0 (較佳者爲1〜5、 更佳者爲1〜3)之整數。R係指碳物1〜4之烷基(甲基、乙 基、丙基、丁基)。 市售的鈦酸酯偶合劑(布雷亞克頓(譯音)KRTTS、KR46B 、KR55、 KR41B、 KR38S、 KR138S、 KR238S、 338X、 KR44、 KR9SA 、味素(股)製)或市售的鋁偶合劑(布雷亞克頓AL - Μ、味素( 股)製)。 此等微粒子之表面修飾以在溶液中實施較佳。在使表 面修飾劑溶解的溶液中添加金屬氧化物之微粒子、予以攪 拌、分散且處理。攪拌及分散藉由超音波、啓動器、均混 器、預混器、顏料混合器、砂磨器或混練器實施。 表面修飾劑溶液之溶劑以極性大的有機溶劑較佳。有 機溶劑以醇、酮或酯較佳。聚合物爲纖維素乙酸酯時以與 溶液之溶劑相同的溶劑較佳。 -37- 1303005 金屬氧化物微粒子添加於纖維素乙酸酯之溶液予 合及分散。使事前先表面處理的微分散金屬氧化物微 添加於纖維素乙酸酯之溶液中的方法更佳。以添加後 分散較佳’。添加後之分散使用分散器(例如均混器、預 、砂磨器、混練器、輥磨器),均勻混合及分散較佳。 [光擴散層] 爲使液晶顯示裝置之視野角更爲擴大時,以在偏 設置光擴散層較佳。 藉由在偏光板中組合光散射層,可達成維持顯示左 不會有畫像呆滯情形)與改良視野角。換言之,自背景 射的光以在辨識側之偏光板表面上設置的光擴散薄膜 時,視野角特性佳。惟過於擴散時,後方散射變大, 明亮度減少。或散射過大時會產生影像鮮明性不佳的 。以往,光擴散層設置於辨識側之偏光板表面,影性 與視野角有交換關係。然而,藉由使光擴散層接近液 胞附近,可解除影像呆滯情形。光擴散層之霧度以30%〜 較佳、更佳者爲35〜70%。 使內部散射霧度提高的方法可採用提高透光性微 之濃度方法、使膜厚變厚的方法、及使粒子之折射率 合劑之折射率變大的方法。 粒徑小時可提高散射能,惟散射準確率降低。粒徑以 〜2 · 0 μιη較佳。而且,粒子之折射率以較黏合劑之折 小較佳。 光散射層之黏合劑的折射率爲1 . 5 1〜2 . 0 0。粒子 - 3 8 - 以混 粒子 另外 混器 光板 匕質( 光出 擴散 正面 問題 呆滯 晶晶 ^ 95% 粒子 與黏 0.5 射率 之折 1303005 射率以1 · 4 0〜1 · 6 8較佳。作爲較佳聚合物薄膜使用的纖維 素乙酸酯的折射率爲1 . 48。 黏合劑爲提局散射效率時’折射率局者較佳。折射宇 高的黏合劑例,包含由鍩分散之DPHA單體所成的樹脂(平 均折射率1 · 6 2 )。爲使因反射之光損失變小時,在光散射層 上設置低折射率層(折射率1 . 3 5〜1 . 4 5 )。 粒子以透光性較佳,例如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子( 平均粒徑:1 · 5 μιη、折射率:1 · 5 1 )更佳。粒子形狀不需爲 球形。薄膜法線方向之光儘可能不要繞射,爲使傾斜方向 之光更有效地繞射時,可使用長短徑比爲2〜5 0、更佳者爲 5〜3 0之平板或棒狀粒子。 透光性微粒子與構成光擴散層全體之黏合劑的折射率 差以0 · 02〜0 · 15較佳。若折射率差小於0 · 02時,光擴散 效果不充分。折射率差大於0 · 1 5時光擴散性過高,薄膜全 體有白化情形。折射率差以0 . 03〜0 . 1 3更佳、最佳者爲〇 . 〇4 〜0 · 1 0 〇 爲使光繞射之較度分布調整於最適値時,透光性微粒 子之粒徑以0 . 5〜2 . 0 μπι較佳。 爲提高顯示品質(改善下方相視野角)時,必須使某種 程度入射的光擴散。擴散效果愈大時愈可提高視野角特性 。然而,就顯示品質而言爲維持正面之亮度時,必須儘可 能提高透過率。 粒徑爲0 . 5 μπι以下時,繞射效果大、視野角特性亦大 爲提高,惟後方繞射變大時亮度大爲減小。另外,爲2.0 μιη - 3 9 - 1303005 以上時,繞射效果變小、視野角特性之提高效果小。因此 ,粒徑以0 . 6〜1 · 8 μπι更佳、最佳者爲0 · 7〜1 · 7 μιτι。 透光性微粒子可以使用無機微粒子取代如上述聚甲基 丙烯酸甲酯微粒子之有機微粒子。粒子大小分布以單分散 較佳。粒徑沒有分散不齊情形者,繞射特性不齊情形變小 ,曇價之設計較爲容易。 透歸性微粒子接近球時,以塑膠珠較佳。以由透明度 高、與透光性樹脂之折射率差爲上述數値的塑膠所成珠子 較佳。 形成塑膠珠之聚合物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折射率爲 1 · 5 1 )、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折射率爲1 · 5 5 )、蜜胺(折射 率爲1.57)、聚碳酸酯(折射率爲1.57)、聚苯乙烯(折射率 爲1 · 6 0 )、交聯聚苯乙烯(折射率爲1 . 6 1 )、聚氯化乙烯(折 射率爲1 · 60)及苯并鳥糞胺甲醛(折射率爲1 . 68)。 珠子之粒徑以0 · 5〜5 μίϊΐ較佳。珠子對1〇〇質量份黏 合劑而言以5〜3 0質量份較佳。 透光性微粒子由於在黏合劑中容易沉澱,爲防止沉澱 時可添加無機塡充劑(例如二氧化矽)。無機塡充劑之添加 量多時,可有效地防止透光性微粒子沉澱,惟對塗膜之透 明性有不良影響。不會損害塗膜之透明性範圍內對黏合劑 而言以添加粒徑0 . 5 μιη以下之無機塡充劑(小於〇 . 1質量%) 較佳。 光擴散層之厚度以0.5〜50μπι較佳、更佳者爲1〜20μπι 、尤佳者爲2〜10 μηι、最佳者爲3〜7 μιτι。 1303005 黏合劑之折射率以1 · 5 1〜2 · 00較佳、更佳者爲1 . 5 3〜 1.95、尤佳者爲1.57〜1.90、最佳者爲1.64〜1.80。而且 ,黏合劑之折射率係爲測定不含透光性微粒子之値。 黏合劑之折射率過小時’防止反射性降低。黏合劑之 折射率過大時,反射光之色味強。 黏合劑以具有飽和烴或聚醚爲主鏈之聚合物較佳,更 佳者爲以具有飽和烴爲主鏈之聚合物。而且,以黏合劑交 聯較佳。具有飽和烴爲主鏈之聚合物以藉由乙烯性不飽和 φ 單體之聚合反應製得較佳。爲製得交聯的黏合劑時,以使 用具有二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較佳。 具有二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例如多元醇與(甲 基)丙烯酸之酯(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 -二環己 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 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羥甲 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 、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 馨 儲酸酯、1,3,5 -環己烷三醇三甲基丙儲酸酯、聚胺甲酸 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乙烯苯之衍生物(如i , 4 -二乙烯苯、4 -乙烯基苯甲酸-2-丙烯醯基乙酯、1,4 -二 乙烯基環己酮)、乙烯基碾(如二乙烯碾)、丙烯醯胺(如伸 甲基雙丙烯醯胺)及甲基丙烯醯胺。至少具有3個官能基之 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單體(更佳者爲至少具有5個官能 基之丙烯酸酯單體),就膜硬度、即耐傷性而言較佳。以二 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與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之混合物的 -4 1 - 1303005 市售品更佳。 具有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可使各種聚合起始劑及其 他添加劑、溶解於溶劑中,予以塗覆、乾燥後,藉由電離 放射線或熱予以聚合反應、硬化。 取代使用具有二個以上乙烯性不飽和基之單體、或除 此之外,可藉由交聯性基之反應以在黏合劑中導入交聯構 造°交聯性官能基例如異氰酸酯基、環氧基、吖啶基、噁 嗤啉基、醛基、羰基、噠畊基、羧基、羥甲基及活性伸甲 基。乙烯基磺酸、酸酐、氰基丙烯酸酯衍生物、蜜胺、醚 化羥甲基、酯、胺甲酸酯、金屬烷氧化物(例如四甲氧基矽 院)可利用作爲爲導入交聯構造時之單體。亦可使用如嵌段 異氰酸酯基之具有交聯性官能基作爲分解反應結果。換言 之’交聯性官能基可沒有直接爲具有反應性之官能基、亦 可具有反應性之官能基作爲分解的結果。 具有交聯性官能基之黏合劑,可於塗覆後、藉由加熱 形成交聯構造。 以使具有高折射率之單體或具有高折射率之金屬氧化 物超微粒子加熱黏合劑聚合物中,形成光擴散層較佳。 高折射率單體例如雙(4 -甲基丙烯醯硫基苯基)硫醚、 乙烯基萘、乙基基苯基硫醚、仁甲基丙烯醯氧基苯基 甲氧基苯基硫醚。 形成具有高折射率之金屬氧化物超微粒子的金屬例, 包含鉻、鈦、鋁、銦、鋅、鍚及銻。微粒子之粒徑以1〇〇nm 以下較佳、更佳者爲50nm以下。金屬氧化物以Zr〇2、Ti〇2 '42- 1303005 、A 1 20 3、Ιη203、Ζη02、Sn02、Sb 203、ITO 較佳,更佳者爲 Z r 02。 高折射率之單體或金屬氧化物超微粒子之添加量以透 光性樹脂全質量之10〜90質量%較佳、更佳者爲20〜80質 量% 〇 塗設黏合劑時之溶劑例如碳數3〜1 2之醚(例如二丁醚 、二甲氧基甲烷、二乙氧基乙烷、丙烯氧化物、1,4 -二噁 烷、1,3 -二噁唑、1,3,5,-三唑、四氫呋喃、苯甲醚、 苯乙醚)、碳數3〜12之酮(例如丙酮、甲基乙酮、二乙酮 、二丙酮、二異丁酮、環戊酮、環己酮、甲基環己酮)、碳 數3〜1 2之酯(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正戊酯、醋酸甲 酯、醋酸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醋酸正戊酯、γ- 丁 內酯)及具有二種類以上官能基之有機溶劑(例如2-甲氧基 醋酸甲酯、2 -乙氧基醋酸甲酯、2 -乙氧基醋酸乙酯、2 -乙 氧基丙酸乙酯、2 -甲氧基乙醇、2 -丙氧基乙醇、2 -丁氧基 乙醇、1,2 -二乙醯氧基丙酮、乙烯基丙酮、二丙酮醇、丙 酮基醋酸甲酯、丙酮基醋酸乙酯)。亦可倂用二種以上之溶 劑。 電離放射線硬化形組成物可藉由電子線或紫外線照射 予以硬化。 可利用自各種電子線加速器(例如克庫龍夫瓦魯頓(譯 音)型、棒迪古拉夫(譯音)型、共振變壓型、絕緣芯變壓器 型、直線型、負阻管型、高周波型)所放出的電子線。電子 線之能量以50〜lOOOKeV較佳、更佳者爲100〜300KeV。 -43- 1303005 可利用來自各種紫外線光源(例如超高壓水銀燈、高壓 水銀燈、低壓水銀燈、碳電弧、氙電弧、金屬鹵化燈)之紫 外線。 光擴散層可設於光學各向異性層上或光學各向異性層 與偏光膜之間。光學各向異性層與偏光膜間之配向膜可具 有光擴散機能。可經由聚合物薄膜,設置光擴散層與光學 各向異性層。 [防止反射層] 於偏光板中,以在液晶顯示裝置之最表面側上配置防 止反射層(較佳者爲低折射率層)較佳。低折射率層以防止 因反射之光損失爲目的時亦可設於光擴散層上。 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以1 · 3 5〜1 · 4 5較佳。 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以滿足下述式(丨)較佳。 (1) (ηιλ/4) X 0 · 7 < n 1 d 1 < (m 儿/4) X 1 · 3 其中,m係爲正奇數(一般爲1 ),η 1係爲低折射率層之 折射率,d 1係爲低折射率層之膜厚。而且,λ係爲可視光 線之波長,在450〜6 50 (nm)範圍之値。 滿足上述式(1 )係指於上述波長範圍內存在有滿足式(1 ) 之m(正奇數、通常爲1)。 於低折射率層中,熱硬性或電離放射線硬化型交聯性 含氟化合物可使用硬化的含氟樹脂。硬化含氟樹脂與氟化 鎂或氟化鈣相比,使用於最外層時之耐傷性優異。熱硬性 或電離放射線硬化型交聯性含氟化合物之折射率以1 . 3 5〜 1.45較佳。硬化的含氟樹脂之動摩擦係數以0.03〜0.15較 一 4 4 - 1303005 佳、對水而言之接觸角以90〜120°較佳。 交聯性含氟化合物以使用含過氟化烷基之矽烷化合物( 例如(十七氟-1,1,2,2 -十四烷基)三乙烷氧基矽烷)或以 含氟單體與爲賦予交聯性基之單體位構成單位的含氟共聚 物較佳。 含氟單體例如氟化烯烴(例如氟化乙烯、次乙烯基氟化 物、伺氟化乙烯 '六氟化乙烯、六氟化丙烯、過氟-2, 二甲基-1 ’ 3 -二噁唑)、(甲基)丙烯酸部分或完全氟化烷酯 衍生物、完全或部分氟化乙烯醚。亦可使用市售的(甲基) 丙烯酸之部分或完全氟化烷酯衍生物(比斯克頓(譯音)6FM 、大阪有機化學(股)製;M- 2020、賴金(譯音)(股)製)。 爲賦予交聯性基之單體可使用在分子內預先具有交聯 性官能基之(甲基)丙烯酸酯單體(例如環氧丙基甲基丙烯酸 酯)。而且,具有羧基、羥基、胺基或磺基之(甲基)丙烯酸 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羥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羥基烷基 (甲基)丙烯酸酯、烯丙基丙烯酸酯)於共聚合後可導入交聯 構造。有關共聚合後導入交聯構造如特開平1 0 - 2 5 3 88號、 同1 0 - 1 47 7 3 9號各公報中記載。 除含氟之單體與爲賦予交聯性基之單體外,亦可與其 他單體共聚合。其他單體例如烯烴(例如乙烯、丙烯、異戊 烯、氯化乙烯、氯化次乙烯)、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甲酯 、丙烯酸乙酯、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 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乙 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苯乙烯衍生物(例如二乙 一 4 5 - 1303005 烯苯、乙烯基甲苯、α -甲基苯乙烯)、乙烯画 烯醚)、乙烯酯(例如醋酸乙烯酯、丙酸乙烯 烯酯)、丙烯醯胺(Ν -第3 - 丁基丙烯醯胺、Ν · 胺)、甲基丙烯醯胺及丙烯腈衍生物。 低折射率層使用的含氟樹脂中,爲賦予 加矽酸化物超微粒子較佳。超微粒子之平均 以下較佳、更佳者爲0 . 001〜0 . 05μπι。就防 以折射率愈低愈佳。惟含氟樹脂脂折射率降 惡化。因此,藉由使含氟(樹脂之折射率與5夕 子之添加量調整於最適量,可使耐傷性與低 性最佳。 矽酸化物超微粒子可直接使用市售的分 中之二氧化矽凝膠(添加於塗覆液中)。亦可 化矽粉體分散於有機溶劑中使用。 爲賦予與設於低折射率層下方之層的密 下層單體與低折射率層中氧化微粒子表面雙 單體較佳。單體例如包含矽烷偶合劑與具有 基之單體(ΚΒΜ5103、信越化學(股)製)、及具 甲基丙烯酸酯官能基之單體(ΜΟΙ、昭和電工( 防止反射之效果以5 °入射之鏡面反射 6 5 Onm之波長範圍內平均値以2 . 5%以下較佳、 以下、最佳者爲1 . 1 %以下。 5 °入射之鏡面反射率係爲對自試樣之法) 射的光而言以法線方向-5 °入射的光強度之 迷(例如甲基乙 酯、肉桂酸乙 •環己基丙烯醯 耐傷性時以添 粒徑以 Ο.ΐμπι 止反射性而言 低時,耐傷性 酸化物超微粒 折射率之平衡 散於有機溶劑 使市售的二氧 接性時,以在 方添加反應的 丙烯酸酯官能 有異氰酸酯與 股)製)。 率在 45 Onm〜 更佳者爲1 . 2% 泉方向+ 5度入 比例,藉由背 -46- 1303005 景之鏡面反射映入的尺度。使用於防眩性防止反射薄膜時 ’僅爲賦予防眩性時設置的表面凹凸起因的繞射光部分, 以法線方向-5 °反射的光強度變弱。因此,鏡面反射率係 指使防眩性與防止反射性兩方反映的測定法。 而且,5°入射的積分反射率在450nm〜6 5 0nm之波長 範圍內平均値以2.5%以下較佳,更佳者爲2.3%以下。 5 °入射之積分反射率係爲對自試樣之法線方向+ 5度入 射的光而言完全反射的光強度積分値之比例。使用於防止 反射薄膜時,由於不會引起藉由防眩性之反射光減少情形 ,故可測定僅反映防止反射性。 藉由使上述兩方之反射率在450nm〜6 5 0nm之波長範圍 內平均値以2 · 5%以下(鏡面反射率)、2 · 5%以下(積分反射率) ,可同時滿足防眩性與防止反射性。 而且,該防止反射薄膜之5°入射的鏡面反射率在450nm 〜650nm之波長範圍內平均値大於2.5 %時,背景映入,使 用於顯示裝置表面薄膜時之確認性降低。 防止反射薄膜係對CIE標準光源D65之5°入射光而言 正反射光之色味以 CIE1976L*a*b*色空間之L*、a*、b*値 定量化時,使各設計於L*‘10、0‘a*€2、-5Sb*S2之範 圍較佳。滿足此等之正反射光的色味係爲中色色味。 對CIE標準光源D65之5°入射光而言正反射光之色味 可藉由自對5°入射波長3 80nm〜780nm範圍之鏡面反射率 的測定値與光源D65之各波長的分光分布之積所得的分光 反射光譜,各計算CIE 1 97 6L*a*b*色空間之L*値、a*値、b* 1303005 値予以定量化。 L*値大於10時,防止反射性不充分。a*大於2時反射 光之紅斑色味強,小於0時反之綠色強,故不爲企求。另 外,b *値小於5時藍味強,大於2時黃色強,故不爲企求 〇 具有中色色味之反射光、且具有低反射率之防止反射 薄膜可藉由使低折射率層之折射率與防眩性之黏合劑原料 的折射率之平衡性最適化而得。 一般而言,藉由3層以上蒸熔、濺射之光學薄膜所成 的防止反射膜,鏡面反射率之平均値減至0 . 3%以下,因此 L*値減至3以下,惟a*値爲10以上、b*値小於-10之値時 ,反射光之色味非常強,具有上述折射率層之防眩性的防 止反射薄膜就反射光之色味而言大爲改善。 【實施例】 [實施例1] (偏光膜之製作) 使平均聚合度4000、皂化度99 . 8莫耳%之聚乙烯醇薄 膜在40°C之溫水中約延伸6倍。使其在30°C下浸漬於〇.5g/l 碘、50g/1碘化鉀之水溶液中1分鐘。然後,在70°C下浸 漬於l〇〇g/1硼酸、60g/1碘化鉀之水溶液中5分鐘。另外 ,在20°C下、於水洗槽中水洗10秒鐘,在80°C下乾燥5分 鐘,製得碘系偏光膜。偏光膜之寬度爲13 3 0mm、厚度爲20 μπι 〇 (垂直分割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1光學各 -4 8 - 1303005 向異性層之形成) 使90質量份下述圓盤狀液晶性分子、1 0質量份環氧乙 烷改性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V#3 60、大阪有機化學( 股)製)、0 . 6質量份蜜胺甲醛/丙烯酸共聚物(亞魯頓里積( 譯音)試藥)、3·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衣魯卡其亞907、 曰本千葉機械(股)製)及1.0質量份光增感劑(衣魯卡其亞 DETX、日本化藥(股)製)溶解於甲基乙酮中,調製固成分濃 度爲38質量%之塗覆液。 【化1 〇】 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使塗覆液塗覆於碘系偏光膜之一面上並予以乾燥。在 130°C下加熱1分鐘,使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配向。然後,在 室溫下冷卻,照射500mJ/cm2之紫外線,使圓盤狀液晶性 分子聚合,使配向狀態固定。所形成的第1光學各向異性 層之厚度爲1 . 7 μηι。 以耶里布(譯音)測定器(日本分光(股)製)測定第1光 學各向異性層之阻滯角度相關性。結果,圓盤狀液晶性分 子之長軸(圓盤面)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0.2° 、厚度方向之 阻滯値(R t h )爲8 8 n m。 1303005 (配向膜之形成) 在由垂直分割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1光 學各向異性層上,以#16線棒塗覆器、以28ml /m2塗覆下述 組成之塗覆液。以60 °C之溫風乾燥60秒、以90t之溫風乾 燥1 50秒。在所形成的膜上實施積層處理,形成配向膜。 配向膜塗覆液組成 下述改性的聚乙烯醇 1 0質量份 水 371質量份 甲醇 1 1 9質量份 戊醛(交聯劑) 0 · 5質量份 【化1 1】 改性聚乙烯醇
—(CH2-CH)87 8 OH
—(ch2-ch)〇<2 Ο — CO —(CH2~CH)i2〇 — 0-CO -€Η, 0-(CH2)4-0-C0-CH =ch2 (混合式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2光學各向 異性層之形成) 使4 1 . 0 1 g光學各向異性層使用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4.06g環氧乙烷改性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V# 3 6 0、大 阪有機化學(股)製)、〇.35g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CAB531-1 、衣斯頓滿(譯音)公司製)、1 · 35g光聚合起始劑(衣魯卡其 亞907、日本千葉機械(股)製)及0.45g光增感劑(衣魯卡其 - 50- 1303005 亞DETX、日本化藥(股)製)溶解於102g甲基乙酮中,調製 塗覆液。 使塗覆液以#3線棒塗覆於配向膜上。使其貼合於金屬 框上,在1 30°C之恆溫槽中加熱2分鐘,使圓盤狀化合物配 向。然後,在130°C下使用120W/cm高壓水銀燈,UV照射1 分鐘以使圓盤狀化合物聚合。然後,冷卻至室溫。如此形 成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 以波長546nm測定的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之Re阻滯値 爲3 8nm。而且,混合式配向的向列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 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40° 。 (TN型用偏光板之製作) 在設置偏光膜之光學各向異性層側,在相反表面上使 用聚乙烯醇系黏合劑,使厚度80 μιη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 富士照相軟片(股)製)貼合,在60°C下乾燥15分鐘以作成 偏光板。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作) 使用TN型液晶晶胞之液晶顯不裝置(AQUOS.LC20C1S 、s h a r p (股)製)上設置的一對偏光板剝離,在液晶晶胞側 經由黏合劑各在觀察者側及背景光側貼合一張取代製作的 偏光板之光學各向異性層。觀察者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 與背景光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以0型配置。 有關製作的液晶顯示裝置係使用測定機(EZ_
Contrastl60D、ELDIM公司製),以黑顯示(L1)〜白顯示(l8) 等8階段測定視野角。結果如表1所示。 -51- 1303005 [實施例2 ] (纖維素乙酸酯薄膜之製作) 調製由下述組成所成的內層及表面層用溶液(dope)。 溶解係使用一般的溶解法。纖維素乙酸酯之醋化度爲60 . 7% 纖維素乙酸酯溶液組成 內層用溶液 表面相用溶液 纖維素乙酸酯 100質量份 100質量份 三苯基磷酸酯 7.8質量份 7.8質量份 聯苯二苯基磷酸酯 3.9質量份 3.9質量份 二苯甲酮系紫外線吸收劑 0.7質量份 0.7質量份 氯化伸甲基 450質量份 481質量份 甲醇 39質量份 42質量份 然後,使所得溶液在50t下使表面層用溶液以絕對過 濾精度〇.〇〇25mm之濾紙(FH025、伯魯(譯音)公司製)過濾 。同樣地,內曾用溶液亦以絕對過濾精度0 . 0 1 mm之濾紙(#6 3 、東洋濾紙(股)製)過濾。 使此等容易使用三層共流延塑模,內層用溶液配置於 內側、表面層用溶液配置於兩外側,同時吐出於金屬載體 上予以重疊流延。使流延膜自載體剝取、乾燥,製作纖維 素乙酸酯薄膜。乾燥係在70°C下3分鐘,在120°C下5分鐘 後,自載體剝取薄膜,在130 °C下階段式乾燥30分鐘,使 溶劑蒸發,製得纖維素乙酸酯薄膜。殘留溶劑量爲〇 · 9%。 而且,朝巾方向任取10點測定100mm之表面粗度時,平均 値爲 0 · 1 3 μ m。 1303005 (光擴散層之形成) 使1 00質量份市售含氧化锆分散物之硬性塗覆液(迪索 賴頓(譯音)KZ-7 1 14A、〗SR(股)製)、43質量份透光性樹脂 (DPHA、日本化藥製)、及5質量份硬化起始劑(衣魯卡其亞 1 84、千葉機械公司製),以氣體分散器攪拌且混合,溶解 於甲基乙酮/甲基異丁酮(20 / 80質量比)混合溶劑。使所得 溶液塗覆於透明載體上,予以紫外線硬化,測定所得塗膜 之折射率爲1 . 64。 於上述溶液中混合30質量份作爲透光性微粒子之聚甲 基甲基丙烯酸酯系珠子(綜硏化學製 MX150、粒徑1 . 5 μιη 、折射率1.53),藉由甲基乙酮/甲基異丁酮(20/80質量比) 使固成分調整成5 3質量%,製得塗覆液。使塗覆液以乾燥 膜厚爲4 · Ομπι塗覆於纖維素乙酸酯薄膜上,使溶劑乾燥後 ,使用160W/cm之空冷金屬鹵化燈(艾古拉非斯(譯音)(股) 製),照射照度400mW/cm2、照射量300nJ/cm2之紫外線, 形成使塗覆層硬化的光擴散層。 在玻璃板上以相同方法形成光擴散層,以〗I S - K · 7 1 0 5 爲基準,使用霧度測定器MODEL 1001 DP(日本電色工業(股) 製),測定霧度(曇價)爲59%。 (低折射率層之形成) 在2240g折射率1.42之含熱交聯性的氟聚合物(丨1 7 228、JSR(股)製、固成分濃度6質量%、甲基乙酮溶液)中 ,添加192g粒徑1〇〜20nm、固成分濃度30質量%之Si02 凝膠之甲基乙酮分散物(MEK-ST、日產化學(股)製)、2 22 4g - 53- 1303005 甲基乙酮、144g環己酮,於攪拌後以孔徑ΐμπι之聚丙烯製 過濾器(ΡΡΕ-01 )過濾,調製低折射率層塗覆液。 在光擴散層上使用棒塗覆器塗覆低折射率層用途覆液 ,在80°C下乾燥後,另在120°C下熱交聯8分鐘,形成厚度 0· 09 6 μπι低折射率層。低折射率層之平均積分反射濾爲 1.25%° (ΤΝ型用偏光板之製作) 於實施例1之偏光板製作中,使設有光散射層與低折 φ 射率層之纖維素乙酸酯薄膜取代厚度80 μπι之纖維素乙酸 酯薄膜(富士照相軟片(股)製),在偏光膜側貼合纖維素乙 酸酯薄膜,在6(TC下乾燥15分鐘,作成偏光板。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作) 在使用TN型液晶晶胞的液晶顯示裝置(AQUOS LC20C1S 、s h a r p (股)製)上所設置的一對偏光板剝離,且使取代的 偏光板經由黏合劑、在液晶晶胞側貼附於光學各向異性層 ’貼附於觀察者側。背景光側使以實施例1製作的偏光板 φ 與實施例1相同地貼附。觀察者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背 景光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成〇型配置。 有關製作的液晶顯示裝置,使甩測定機(EZ-Contrastl60D、ELDIM公司製),以黑顯示(L1)〜白顯示(L8) 之8階段測定視野角。結果如表1所示。 [比較例1 ] 有關使用TN型液晶晶胞的液晶顯示裝置(QUOS LC20C1S 、sharp(股)製),使用測定機(EZ-Con t ras 1160D、ELDIM 公 一 54- 1303005 司製),以黑顯示(L1)〜 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白顯不(L8)之 8階段測定視野角 液晶 視野角ί對比爲 10以h之黑側沒有階調反轉的節圍、 顯示裝置 上 下 左右 實施例1 75。 43。 80° 實施例2 80° 60。 80° 比較例1 70° 42° 80° (注)黑側之階調反轉:L 1與L2之間的反轉 (框緣斑之評估) 在溫度25°C、相對溼度60%之環境條件下,連續點背 景燈5小時且在暗室中以目視觀察全面黑顯示狀態予以評 估光漏光。結果,使用實施例1及2之液晶顯示裝置沒有 漏光情形產生,惟於比較例1之顯示晝面上有框緣狀漏光 情形。 (畫像之呆滞評估) 顯示文字大小「6」之文字、以官能評估比較文字之呆 滯情形,實施例1、2、及比較例1間沒有差別。於明亮視 野中螢光燈反射少的實施例2之顯示最容易辨識。 [實施例3] (偏光膜之製作) 使平均聚合度2500、皂化度99 · 5莫耳%之聚乙烯醇薄 膜延伸。使其在30°C下浸漬於0 . 2g/1碘、60g/l碘化鉀之 -55 - 1303005 水溶液中5分鐘。然後,在6 0 °C下浸漬於1 〇 〇 2 / 1硼酸、3 0 g / 1 碘化鉀之水溶液中,朝4 5度傾斜且在6 0 °C下處理1 0分鐘 。薄膜寬度爲1 500mm、厚度大約爲15μηι。 使聚乙烯醇薄膜在20°C下、於水洗槽中浸漬1〇秒鐘後 ,在0 . lg/1碘、20g/1碘化鉀之水溶液中、在30°C下浸漬 於1 5秒鐘,在室溫下乾燥24小時,製作碘系偏光膜。 (垂直分割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1光學各 向異性層之形成) 使90質量份以實施例1使用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1 0 質量份環氧乙烷改性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V#3 60、 大阪有機化學(股)製)、0.6質量份蜜胺甲醛/丙烯酸共聚物 (亞魯頓里積(譯音)試藥)、3 · 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衣魯 卡其亞907、曰本千葉機械(股)製)及1.0質量份光增感劑( 衣魯卡其亞DETX、日本化藥(股)製)溶解於甲基乙酮中,調 製固成分濃度爲38質量%之塗覆液。 使塗覆液塗覆於碘系偏光膜之一面上並予以乾燥。在 13 0°C下加熱1分鐘,使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配向。然後,在 室溫下冷卻,照射500mJ/cm2之紫外線,使圓盤狀液晶性 分子聚合,使配向狀態固定。所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厚 度爲 3 · 1 μπι。 以耶里布(譯音)測定器(日本分光(股)製)測定第1光 學各向異性層之阻滯角度相關性。結果,圓盤狀液晶性分 子之長軸(圓盤面)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〇.5° 、厚度方向之 阻滯値(Rth)爲175nm。 -56- 1303005 (配向膜之形成) 在由垂直分§!!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層上施予電晕 放電處理。 在電暈放電處理面上塗覆改性聚醯亞胺(日產化學(股) 製)之2質量%溶液、並予以乾燥,形成厚度〇.5μπι之配向 膜。配向膜之表面經積層處理。 (均勻配向的棒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2光學各向異性 層之形成) φ 使20質量份丙烯酸系samo液晶聚合物液晶聚合物溶 解於80質量份酸基氯化乙烷,調製塗覆液。 使塗覆液塗覆於配向膜上,在160°C下加熱5分鐘,在 室溫下放冷,使液晶性分子之配向狀態固定。所形成第1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厚度爲〇 . 5μπι。 使波長633nm之光學補償片全體之阻滯値以耶里布索( 譯音)測定器(Ml 50、日本分光(股)製)測定。結果,棒狀液 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0 . 8 ° , φ 面內阻滯値(Re)爲40nm,厚度方向之阻滯値(Rth)爲175nm 〇 (配向膜之形成) 以# 1 6線棒塗覆器、以2 8 m 1 / m2塗覆下述組成之塗覆液 。以60°C之溫風乾燥60秒、以90°C之溫風乾燥150秒。在 所形成的膜上,朝與上述水平配向的棒狀液晶性分子層之 積層軸成45度之角度方向實施積層處理。 -57 - 1303005 配向膜塗覆液組成 以實施例1使用的改性聚乙烯醇 10質量份 水 371質量份 甲醇 119質量份 戊醛(交聯劑) 0 . 5質量份 (混合式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第3光學各向異 性層之形成) 使4 1 · 0 1 g實施例1使用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4 . 〇 6 g 環氧乙烷改性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V#3 60、大阪有 機化學(股)製)、0 · 17g纖維素乙酸酯丁酸酯(CAB53 1 - 1、衣 斯頓滿(譯音)公司製)、1 · 35g光聚合起始劑(衣魯卡其亞907 、曰本千葉機械(股)製)及〇 · 4 5 g光增感劑(衣魯卡其亞 DETX、日本化藥(股)製)溶解於l〇2g甲基乙酮中,調製塗 覆液。 使塗覆液以#3 . 6線棒塗覆於配向膜上。使其在130°C 之恆溫槽中加熱2分鐘,使圓盤狀化合物配向。然後,在 6(TC之氣氛下使用120W/cm高壓水銀燈,UV照射1分鐘以 使圓盤狀化合物聚合。然後,冷卻至室溫。 以波長546nm測定的混合式配向的向列液晶性分子層 之Re阻滯値爲43nm。而且,混合式配向的向列液晶性分子 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表面之角度爲32° 。 (0CB型用偏光板之製作) 在與設置偏光膜之光學各向異性層側相反的表面上, - 58- 1303005 使用聚乙烯醇黏合劑與厚度80μηι之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 富士照相軟片(股)製)貼合,在60°C下乾燥15分鐘,製作 偏光板。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作) 在附有I T0電極之玻璃基板上設置作爲配向膜之聚醯 亞胺膜,在配向膜上進行積層處理。使所得的二張玻璃基 板朝積層方向平行配置組合,晶胞間隙設定爲6 A m。在間 隙中注入Δη爲0 · 1 3 96之液晶性化合物(ZLI 1 132、梅魯克 公司製),製作管狀配向液晶晶胞。液晶晶胞之大小爲20 吋。 在可夾住所製作的管狀配向晶胞下使製作的偏光板貼 合。偏光板之光學各向異性層對向於晶胞基板,液晶晶胞 之積層方向與其對面之光學各向異性層的積層方向反平行 配置。 在液晶晶胞上施加55Hz之矩形波電壓。白顯示2V、黑 顯示5V之原白型。透過率之比(白顯示/黑顯示)作爲對照 比,使用測定器(EZ-Cont ras tl60D、ELDIM公司製),以黑 顯示(L1 )至白顯示(L8)之8階段測定視野角。 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 -59- 1303005 ___表 2 __________ 液晶 視野角(對比爲】0以上之黑側沒有階調反轉的範匮! 顯示裝置 上 下 左右 nrnrn 3_8〇^_8〇^_8〇° (注)黑側之階調反轉·· L1與L2之間的反轉 (框緣斑之評估) 在溫度25 t、相對溼度60%之環境條件下,背景燈連 續點5小時且在暗室中以目視觀察予以評估漏光情形。結 果,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沒有漏光情形。 [實施例4 ] (偏光膜之製作) 使平均聚合度1 700、皂化度99.5莫耳%之聚乙烯醇薄 膜(厚度80μπι、寬度2500mm)在4(TC之溫水中縱-橫延伸8 倍。使其在30°C下浸漬.於0.2g/l碘、60g/l碘化鉀之水溶 液中5分鐘。然後,浸漬於l〇〇g/l硼酸、30g/l碘化鉀之 水溶液中。薄膜寬度爲1 3 00mm、厚度爲17μπι。 使聚乙烯醇薄膜在2 0 °C下、於水洗槽中浸漬1 0秒鐘後 ,在O.lg/l碘、20gM碘化鉀之水溶液中、在30°C下浸漬 於1 5秒鐘,在室溫下乾燥24小時,製作碘系偏光膜。 (垂直分割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1光學各 向異性層之形成) 使90質量份以實施例1使用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1 0 質量份環氧乙烷改性的三羥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V#3 60、 一 6 0 - 1303005 大阪有機化學(股)製)、0 · 6質量份蜜胺甲醛/丙烯酸共聚物 (亞魯頓里積(譯音)試藥)、3 · 0質量份光聚合起始劑(衣魯 卡其亞907、日本千葉機械(股)製)及1.〇質量份光增感劑( 衣魯卡其亞DETX、日本化藥(股)製)溶解於甲基乙酮中,調 製固成分濃度爲38質量%之塗覆液。 使塗覆液塗覆於碘系偏光膜之一面上並予以乾燥。在 1 30°C下加熱1分鐘,使圓盤狀液晶性分子配向。然後,在 室溫下冷卻,照射500m J/cm2之紫外線,使圓盤狀液晶性 · 分子聚合,使配向狀態固定。所形成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厚 度爲 2 . 8 fx in。 以耶里布(譯音)測定器(日本分光(股)製)測定第1光 學各向異性層之阻滯角度相關性。結果,圓盤狀液晶性分 子之長軸(圓盤面)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0.3° 、厚度方向之 阻滯値(Rth)爲150nm。 (配向膜之形成) 在由垂直分割配向的圓盤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1光 φ 學各向異性層上施予電暈放電處理。 在電暈放電處理面上塗覆改性聚醯亞胺(日產化學(股) 製)之2質量%溶液、並予以乾燥,形成厚度〇 . 5μπι之配向 膜。配向膜之表面經積層處理。 (由均勻配向的棒狀液晶性分子所成的第2光學各向異 性層之形成) 使20質量份丙烯酸系熱向型(thermotropic)液晶聚合 物溶解於80質量份酸基氯化乙烷,調製塗覆液。 -61- 1303005 使塗覆液塗覆於配向膜上,在160°C下加熱5分鐘,在 室溫下放冷,使液晶性分子之配向狀態固定。所形成第2 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厚度爲〇 . 7μιη。 使波長6 3 3 nm之光學補償片全體的阻滯値以耶里布索( 譯音)測定器(Ml 50、日本分光(股)製)測定。結果,棒狀液 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向與偏光膜面之角度爲0 . 4 ° , 面內阻滯値(Re)爲45nm,厚度方向之阻滯値(Rth)爲150nm (VA型用偏光板之製作) 在設有偏光膜之光學各向異性層側相反的表面上使用 聚乙烯醇系黏合劑,貼合厚度80μηι之纖維素三乙酸酯薄膜 (富士照相軟片(股)製),在60°C下乾燥15分鐘,製作偏光 板。 (液晶顯示裝置之製作) 在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的液晶顯示裝置(VL- 1 5 3 0S 、富士通(股)製)上所設置的一對偏光板及一對相位差剝離 ,且使取代的偏光板經由黏合劑、在液晶晶胞側貼附於光 學各向異性層。觀察者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朝上下方向、 背景光側之偏光板的透過軸朝左右方向交叉線圈配置。 有關製作的液晶顯示裝置,使用測定機“冗-Cont ras t 160D、ELDIM公司製),以黑顯示(L1 )〜白顯示(L8) 之8階段測定視野角。結果如表3所示。 [比較例2] 有關使用垂直配向型液晶晶胞的液晶顯示裝置(VL- - 62 - 1303005 1 53 0S、富士通(股)製),使用測定機(EZ-Cont r as t 160D、 ELDIM公司製),以黑顯示(U )〜白顯示(L8)之8階段測定 視野角。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液晶 視野角ί對比爲10以 卜之黑側沒有階調反轉的範圍) 顯示裝置 透過軸方向 自透過軸之45°方向 實施例4 >80° >80° 比較例2 >80° 44。 (注)黑側之階調反轉:L 1與L2之間的反轉 (框緣斑之評估) 在溫度25 °C、相對溼度60%之環境條件下,背景燈連 續點5小時且在暗室中以目視觀察予以評估漏光情形。結 果’實施例4之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畫面所製作的1 7吋液 晶板沒有漏光情形產生,而比較例2之顯示畫面有框緣狀 漏光情形。 【圖式簡單說明】··無 -63-

Claims (1)

1303005
m Η 9 3 4 6號「偏光板」專利案丨3二: (2007年11月23日修正)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偏光板’其特徵爲:其係具有由黏合劑及碗所成自勺偏 光膜、與由液晶性分子所形成的光學各向異性層之偏 板;且光學各向異性層係在偏光膜表面上直接或經由配向 膜而設置,以及由在偏光膜側上所設置的第1光學各向異 性層、與於其上所設置的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成;第1 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配向方 向、與第2光學各向異性層所含的液晶性分子長軸之平均 配向方向的角度係較1 0 °大,並且第1光學各向異性層所 含的液晶性分子係圓盤狀液晶性分子。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偏光板,其在第2光學各向異性 層所含的液晶性分子係棒狀液晶性分子。
一 1 一
TW092119346A 2002-07-17 2003-07-16 Polarizing plate TWI303005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208822A JP4234960B2 (ja) 2002-07-17 2002-07-17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1920A TW200401920A (en) 2004-02-01
TWI303005B true TWI303005B (en) 2008-11-11

Family

ID=301128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9346A TWI303005B (en) 2002-07-17 2003-07-16 Polarizing plate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165918A1 (zh)
EP (1) EP1546772A4 (zh)
JP (1) JP4234960B2 (zh)
KR (1) KR20050021505A (zh)
CN (1) CN100335922C (zh)
AU (1) AU2003281114A1 (zh)
TW (1) TWI303005B (zh)
WO (1) WO20040081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35620B2 (ja) * 2003-09-08 2009-09-3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位相差板、円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567432B (zh) * 2004-11-09 2017-01-21 Zeon Corp A polarizing plate,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511758A1 (en) 2005-08-19 2012-10-17 RealD Inc. Stereoscopic eyewear
KR100710738B1 (ko) * 2005-09-14 2007-04-23 주식회사 에이스 디지텍 박막형 오엘이디 광학필터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박막형 오엘이디 광학필터
DE112006002503B4 (de) 2005-09-29 2015-05-21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ptischer Funktionsfilm, Verzögerungsfilm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ischen Funktionsfilms
JP2007171756A (ja) * 2005-12-26 2007-07-05 Teijin Ltd 位相差フィルム
US8193253B2 (en) * 2006-10-20 2012-06-05 Nissan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Organosol of fluoride colloid p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2012113124A (ja) * 2010-11-25 2012-06-14 Nitto Denko Corp 光学積層体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13160775A (ja) * 2012-02-01 2013-08-1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光学部材
KR20130111155A (ko) * 2012-03-30 2013-10-1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유기전자소자용 기판
JP2015072439A (ja) * 2013-09-03 2015-04-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6667983B2 (ja) 2014-05-30 2020-03-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有機el表示装置
JP2016197219A (ja) * 2015-04-06 2016-11-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17067964A (ja) * 2015-09-29 2017-04-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液晶表示装置
WO2017069252A1 (ja) 2015-10-23 2017-04-2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光学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444973B1 (ko) * 2019-06-19 2022-09-19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광학표시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73100B (en) * 1996-07-01 1999-11-01 Merck Patent Gmbh Compensation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aining the same
ATE404902T1 (de) * 1997-03-10 2008-08-15 Fujifilm Corp Optischer kompensationsfilm für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
US6778242B1 (en) * 1997-10-20 2004-08-1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compensatory sheet comprising cellulose acetate support and optically anisotropic layer, an ellipsoidal polarizing plat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TE288085T1 (de) * 1997-10-20 2005-02-15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sche kompensationsfolie und flüssigkristall- anzeigevorrichtung
CN1142451C (zh) * 1997-12-16 2004-03-17 “尼奥匹克”俄罗斯联邦全国科技中心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元件
EP0926533B1 (en) * 1997-12-25 2001-08-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Optical compensating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heet
US6400433B1 (en) * 1998-11-06 2002-06-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linearly polarizing membrane and quarter wave plate
JP4148611B2 (ja) * 1999-09-22 2008-09-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補償シート、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1183643A (ja) * 1999-12-27 2001-07-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522260B (en) * 2000-04-03 2003-03-01 Konishiroku Photo Ind Optical compensation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1337225A (ja) * 2000-05-29 2001-12-07 Nitto Denko Corp 積層光学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031717A (ja) * 2000-07-14 2002-01-31 Nippon Mitsubishi Oil Corp 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196139A (ja) * 2000-12-25 2002-07-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372607A (ja) * 2001-06-15 2002-12-26 Daicel Chem Ind Ltd 透過型光拡散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4008197A1 (en) 2004-01-22
KR20050021505A (ko) 2005-03-07
TW200401920A (en) 2004-02-01
AU2003281114A1 (en) 2004-02-02
CN1668945A (zh) 2005-09-14
JP4234960B2 (ja) 2009-03-04
EP1546772A4 (en) 2012-05-09
EP1546772A1 (en) 2005-06-29
JP2004053770A (ja) 2004-02-19
US20060165918A1 (en) 2006-07-27
CN100335922C (zh) 2007-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54822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of ocb or va mode
TWI303005B (en) Polarizing plate
JP4667109B2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723077B1 (ja) 位相差板、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2016139566A (ja)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8209872A (ja) 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用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垂直配向型液晶表示装置
JP4190275B2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5879277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48122A (ja) 楕円偏光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21216A (en) Laminated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417579B (zh) 具有光學補償膜之偏光板及使用它之液晶顯示裝置
JP2003248121A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79411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7213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1326990A (zh) 液晶顯示裝置
JP2009086378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22043A (ja) 光学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67628A (ja)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091701A (ja) 偏光板と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333852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41125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101658A (ja) 光学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7248487A (ja) 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TW201323988A (zh) 液晶顯示裝置
TW201321807A (zh) 液晶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