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6709 (1)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邊在矽熔融液施加縱磁場,一邊從矽 熔融液提拉矽單晶棒的裝置及其方法。 【先前技術】 以往,就矽單晶棒的生長方法而言,已知有令半導體 用高純度矽單晶棒從坩堝內的矽熔融液生長的柴氏長晶法 (以下,稱爲CZ法)。CZ法係藉由設置於石英坩堝周圍 的碳加熱器,將石英坩堝內的矽熔融液加熱,而維持在預 定溫度,且令已施行鏡面蝕刻的種晶接觸矽熔融液,然後 ,一邊令該種晶旋轉,一邊提拉,以生長矽單晶棒。該矽 單晶棒的生長方法中,提拉種晶,從矽熔融液形成種晶緊 縮部後,令結晶緩緩地變粗,直到形成目的之矽單晶棒的 直徑爲止以形成肩部,然後,再提拉,形成矽單晶棒的直 胴體部。 另一方面’矽晶中含有雜質。雜質係爲爲了調整電性 電阻率而故意添加的硼、磷等摻雜劑,或者是在提拉中從 石英坩堝壁溶出混入熔融液的氧等。從矽單晶棒形成矽晶 圓時,這些雜質會左右晶圓的品質,故必須適當地加以控 制。尤其,爲了使晶圓中的面內雜質分布均勻化,使矽單 晶棒中之半徑方向的雜質濃度分布均勻化是很重要的。 考慮到這點,近年來,利用柴氏長晶法提拉單晶時, 係使用在坩堝內的熔融液,施加從超傳導線圈產生的靜磁 -4 - (2) 1276709 場’來控制矽熔融液所產生的熱對流之技術 Magnetic Field Applied Czochralski Method) 場而言,一般,已知有橫磁場(例如專利文獻 開昭6 1 — 23 960 5號公報)、縱磁場(例如專禾 本特開平1 0 — 2 793 8 0號公報)、及交點磁場 文獻3 :日本特開2 003 — 2 782號公報)三種 証實,藉由控制矽熔融液的對流,可使該熔融 φ 定,且融熔液所致之坩堝的熔解會減少。 然而,爲橫磁場時,於矽熔融液的表面或 剖面在各旋轉角度皆無法施加均勻的磁場。爲 朝某一方向施加橫磁場,藉由設置電磁鐵產生 鐵朝向另一邊電磁鐵的磁場時,與施加方向平 場分布,係大幅異於與施加方向垂直方向的磁 時,通過矽熔融液中央者最強,隨著遠離中央 此,無法在矽熔融液施加以其中心軸爲軸對稱 •。 縱磁場係藉由具有大於石英坩堝外徑之彼 圏直徑的第1及第2線圈施加,而該第1及第 將石英坩堝的旋轉軸分別作爲線圈中心且在鉛 預定間隔的方式配設。因此,若爲由此種第1 所產生的縱磁場的話,可在矽熔融液均勻地施 磁場。然而,由於矽熔融液的對流係藉由磁場 倫斯力(Lorentz force )控制,故當該磁場爲 法防止從石英坩渦壁溶出混入熔融液中的氧等 (MCZ 法; 。就此靜磁 1 :日本特 fJ文獻2 :日 (例如專利 。MCZ法中 液的溫度穩 任意的水平 了在水平面 從一邊電磁 行方向的磁 場分布,同 而變弱,因 的均勻磁場 此爲相同線 2線圈係以 直方向保持 及第2線圈 加軸對稱的 所產生的勞 縱向時,無 雜質集中於 -5- (3) (3)1276709 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因此,會有因來自矽熔融液之中央 表面的抓入,導致無法充分地降低雜質的氧混入矽單晶棒 的問題。 另一方面,交點磁場係藉由將具有大於石英坩堝外徑 之彼此爲相同線圈直徑的第1及第2線圈,以石英坩堝之 旋轉中心作爲中心,在鉛直方向上保持預定間隔而配設, 藉由在該第1及第2線圈上流通逆向的電流而產生者。因 此,在交點磁場中,在石英坦堝內周面附近的矽熔融液施 加橫磁場,可有效地防止從坩堝壁溶出混入熔融液中的氧 等雜質集中於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而被抓入矽單晶棒。 然而,在交點磁場中,由於矽單晶棒正下方之固液界面附 近的磁場強度會變成零,所以會產生無法藉由磁場來控制 固液界面形狀的不良情形。尤其,近年來,正試著控制固 液界面形狀,以製造內部不存有晶格間矽型點缺陷之凝集 體的矽單晶棒的,控制固液界面形狀的重要性逐漸增加中 〇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獲得在矽熔融液以其中 心軸爲軸對稱的均勻磁場,而可防止氧等雜質集中於矽熔 融液的中央表面,且可有效地控制矽單晶棒正下方之固液 界面形狀的矽單晶提拉裝置及其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之矽單晶提拉裝置,係令設置於處理室內且儲 存矽熔融液的石英坩堝以預定的旋轉速度旋轉’令矽單晶 -6- (4) 1276709 棒以預定的旋轉速度旋轉而從矽熔融液提拉時,將以上述 石英坩堝之旋轉軸在作爲線圈中心的第1及第2線圈在鉛 直方向上保持預定間隔而配設,藉由在第1及第2線圈分 別流通相同方向的電流’使第1及第2線圈之間產生磁場 。本發明係藉由將上述構成之矽單晶提拉裝置的第1線圏 設置於處理室外,將第2線圈設置於處理室內來進行改良 〇 g 上述矽單晶提拉裝置中,在第1及第2線圈分別流通 相同方向的電流時,線圏所產生的磁場,從橫向來看時磁 力線所描繪的曲線係形成朝下直徑變小的圓錐狀。該圓錐 狀磁場中,可均勻地施加朝向矽熔融液中央的磁場,結果 ,可在矽熔融液施加以其中心軸作爲軸對稱的均勻磁場。 該Η錐狀磁場分別具有縱向fe場與橫向磁場的特性。 藉由磁場的橫向成分,可防止從石英坩堝壁溶出混入熔融 液中的氧等雜質集中於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可充分地降 φ 低雜質的氧混入矽單晶棒。 即使圓錐狀磁場是在矽單晶棒正下方的固液界面附近 ,其磁場強度也不會變成零,故可藉由磁場控制上述固液 界面的形狀。 上述構成的矽單晶提拉裝置亦可以是,第1線圈與第 2線圈之錯直方向的間隔T超過0、爲10000mm以下,第 1線圈的直徑Di爲100mm以上、10000mm以下,第2線 圈的直徑D2爲5mm以上、5000mm以下,第1線圈的直 徑D!與第2線圈的直徑D2的比爲1以上、2000以下,且 (5) 1276709 將處理室周圍的壁厚設爲t時,第1線圈的直徑D】除以 ’ 第2線圈的直徑I的値爲2t以上。 • 上述矽單晶提拉裝置中,可有效地調整矽單晶棒正下 方之固液界面附近的磁場強度,且藉由該磁場可有效地控 制固液界面形狀。較佳的條件亦可以是,T超過0、爲 8 000mm以下,第 1線圈的直徑 Dl爲 5 00mm以上、 50000mm以下’第 2線圈的直徑D2爲 50mm以上、 • 5 00mm 以下 〇 本發明之矽單晶的提拉方法,係令設置於處理室內且 儲存矽熔融液的石英坩堝以預定的旋轉速度旋轉,令矽單 晶棒以預定的旋轉速度旋轉而從矽熔融液提拉時,以石英 坩堝的旋轉軸作爲線圏中心,將具有大於處理室外徑之線 圈直徑的第1線圈設置於處理室外,將以石英坩堝之旋轉 軸在作爲線圈中心的第2線圈以與第1線圏在鉛直方向上 保持預定間隔T的方式設置於處理室內,藉由在第1及第 φ 2線圈分別流通相同方向的電流,使第1及第2線圈之間 產生磁場。 上述單晶提拉方法中,將第1及第2線圈之預定間隔 T的中間位置與矽熔融液表面的距離設成Η時,以滿足 0mm$ | Η | S 1 0000mm的方式,將中間位置控制在矽熔融 液的表面或其下方。 上述矽單晶提拉方法中,係以中間位置與矽熔融液表 面的距離滿足OmmS |H| SlOOOOmm的方式,一邊將中間 位置控制在矽熔融液的表面或其下方’一邊提拉矽單晶棒 (6) 1276709 時,會在矽熔融液產生預定的對流。藉由這些對流 大幅朝下凸出的固液界面形狀會與液面位在相同的 ‘接近平坦。結果,矽單晶棒之鉛直方向的溫度梯度 均勻,可容易地製造幾乎全長無缺陷且局品質的石夕 。當丨Η |超過1 00 0 0mm時,融熔液內磁場強度( 度)不足,難以控制氧及固液界面形狀。較佳的範 爲 OmmS 丨 Η 丨 €500mmo φ 上述單晶提拉方法中,將流通於第1線圈的電 I!,將流通於第2線圈的電流設爲12時,以將I i ;; 在〇·1至l〇3GA的範圍,且滿足0.001 S ( Ii/ 12) 的方式,在第1線圈及第2線圏流通電流,以將與 置之石英坩堝的內徑同等位置的磁束密度控制在〇. 1 ·0Τ ( Wb/ m2 )。 上述矽單晶提拉方法中,可有效地調整矽單晶 方之固液界面附近的磁場強度,而可製造內部不存 φ 間矽型點缺陷的凝集體。若與中間位置之石英坩堝 同等位置的磁束密度未滿0.001T ( Wb / m2 )時, 內磁場強度(磁束密度)會不足,無法充分地控制 超過l.OT ( Wb / m2 )時,融熔液內對流無法充分 ,故無法充分地控制固液界面形狀。較佳的範圍亦 ,I!及12爲1〇〇至l〇1GA,且與中間位置之石英坩 徑同等位置的磁束密度爲0.01至0.5T ( Wb / m2 ) 本發明的矽單晶提拉裝置中,由於係將第1線 於處理室外,將第2線圈設置於處理室內,故在第 ,以往 高度且 也接近 單晶棒 磁束密 圍亦可 流設爲 泛12設 g 1 000 中間位 001至 棒正下 有晶格 的內徑 融熔液 氧,若 地進行 可以是 堝的內 圈設置 1及第 -9 - (7) 1276709 2線圈分別流通相同方向的電流時’可獲得從橫向來看磁 力線所描繪的曲線形成朝下直徑變小的圓錐狀磁場。在上 述圓錐狀磁場中,可均勻地施加朝向矽熔融液中央的磁場 ,結果,可在矽熔融液施加以其中心軸作爲軸對稱的均勻 磁場。圓錐狀磁場分別具有縱向磁場與橫向磁場的特性, 藉由橫向成分,可防止從石英坩堝壁溶出而混入矽溶融液 中的氧等雜質集中於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再者,即使圓 B 錐狀磁場是位在矽單晶棒正下方的固液界面附近,磁場強 度也不會變成零,故可使用在固液界面的形狀的控制。 上述矽單晶的提拉方法中,將第1及第2線圈之預定 間隔T的中間位置與矽熔融液表面的距離設成Η時,以滿 足OmmS |H| SlOOOOmm的方式,將中間位置控制在矽熔 融液的表面或其下方,所以會在矽熔融液產生預定的對流 。藉由這些對流,以往大幅朝下凸出的固液界面形狀會與 液面位在相同的高度且接近平坦。結果,矽單晶棒之鉛直 φ 方向的溫度梯度也接近均勻,可容易製造幾乎全長無缺陷 且高品質的矽單晶棒。此時,將流通於第1線圈的電流設 爲h,將流通於第2線圈的電流設爲12時,以將I!及12 設在 0.1至103GA的範圍,且滿足 0.001S (Ii/I2) S 1 000的方式,在第1線圈及第2線圈流通電流,將與中 間位置之石英坩堝的內徑同等位置的磁束密度控制在 0.001至l.OT ( Wb / m2 )時,即可有效地調整矽單晶棒正 下方之固液界面附近的磁場強度,而可製造內部不存有晶 格間砂型點缺陷之凝集體的矽單晶棒。 -10- (8) 1276709 【實施方式】 ~ 繼之,依據圖面,說明用以實施本發明的最佳型態。 但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各實施例。 第1圖係本發明的矽單晶提拉裝置1 0。在該裝置1 〇 的處理室11內,設置用以儲存矽熔融液1 2的石英坩堝1 3 ’且該石英坩堝1 3的外周面係藉由石墨接收容器1 4被覆 φ 。石英坩堝1 3的下面係經由上述石墨接收容器1 4固定於 支軸1 6的上端,且該支軸1 6的下部係連接於坩堝驅動機 構1 7。坩堝驅動機構1 7並未圖示,其具有令石英坩堝13 旋轉的第1旋轉用馬達、和令石英坩堝13昇降的昇降用 馬達,而藉由這些馬達可使石英坩堝13朝預定的方向旋 轉,同時可移動於上下方向。石英坩堝13的外周面係藉 由與石英坩堝1 3保持預定間隔的加熱器1 8包圍,且該加 熱器1 8.係被保溫筒1 9包圍。加熱器1 8將投入石英坩堝 φ 1 3的高純度矽多晶體予以加熱•熔解,而形成矽熔融液 12。 在處理室11的上端,連接圓筒狀的罩(casing) 21。 在該罩21上設置提拉機構22。提拉機構22具有:在罩 2 1的上端部以可在水平狀態旋轉的方式設置的提拉頭(未 圖示);和令該頭旋轉的第2旋轉用馬達(未圖示);和 從頭朝石英坩堝1 3的旋轉中心垂下的拉線2 3 ;用以將設 置於上述頭內的拉線23捲繞或放出的提拉用馬達(未圖 示)。在拉線2 3的下端,安裝有浸漬於矽熔融液1 2且用 -11 - (9) (9)1276709 以提拉矽單晶棒25的種晶24。 在處理室1 1中,於該處理室1 1的矽單晶棒側,連接 用以供給非活性氣體且將上述非活性氣體從處理室n的 坩堝內周面側排出的排氣給氣機構2 8。排氣給氣機構2 8 具有··供給管2 9,其一端係連接於罩2 1的周壁,另一端 係連接於用以儲存上述非活性氣體的槽(未圖示);和排 出管3 0,其一端係連接於處理室1 1的下壁,另一端係連 接於真空泵(未圖示)。供給管2 9及排出泵3 0上分別設 置第1及第2流量調整閥3 1、3 2,而該第1及第2流量調 整閥3 1、3 2係用以調整流通於這些管2 9、3 0之非活性氣 體的流量。 另一方面,在提拉用馬達的輸出軸(未圖示)上設置 編碼器(未圖示),且在坩堝驅動機構1 7上設置用以檢 測支軸16之昇降位置的編碼器(未圖示)。兩個編碼器 的各檢測輸出係連接於控制器(未圖示)的控制輸入,而 控制器的控制輸出則分別連接於提拉機構22的提拉用馬 達及坩堝驅動機構的昇降用馬達。又,控制器設有記憶體 (未圖示),在該記憶體中,將拉線2 3相對於編碼器之 檢測輸出的捲繞長度,即,將矽單晶棒2 5的提拉長度記 憶爲第1圖像(map )。又,在記憶體中,將石英坩堝1 3 內之矽熔融液12的液面高度相對於矽單晶棒25的提拉長 度記憶爲第2圖像。控制器係依據提拉用馬達之編碼器的 檢測輸出,控制坩堝驅動機構1 7的昇降用馬達,使石英 ί甘渦1 3內之砂溶融液1 2的液面經吊保持一疋的局度( -12- (10) 1276709 level ) ° ' 在矽單晶棒2 5的外周面與石英坩堝i 3的內周面之間 • ,設置用以包圍矽單晶棒25外周面的熱遮蔽構件36。該 熱遮蔽構件3 6係形成圓筒狀,且具有:用以遮蔽來自加 熱器1 8之輻射熱的筒部3 7 ;和連設於該筒部3 7的上緣, 而朝外側突出於大致水平方向的凸緣部3 8。藉由將上述凸 緣部3 8載置於保溫筒1 9上,使筒部3 7的下緣與砂熔融 • 液1 2表面僅隔著預定距離而位於上方的方式,將熱遮蔽 構件3 6固定於處理室1 1內。接著,在該筒部3 7的下部 ,設置朝筒內的方向膨出的膨出部3 9。 提拉裝置1 0中,以石英坦禍1 3之旋轉軸分別作爲線 圈中心的第1線圈41及第2線圈4 2係在鉛直方向保持預 定間隔T而配設。 第1線圈41係設置於處理室1 1的外部,第2線圈42 係設置於處理室1 1的內部。如第2圖所示,可使用第1 φ 線圈4 1與第2線圏4 2之鉛直方向的間隔T爲0以上、 1 0 000mm以下,第1線圈41的直徑Dl爲1〇〇mm以上、 1 0000mm以下,第2線圈42的直徑D2爲5mm以上、 5 000mm以下者。而且,第1線圏41與第2線圏42係以 第1線Η 41之直徑D i與第2線圈之直徑D2的比爲}以 上' 2000以下,且將處理室1 1周圍的壁厚設爲t時(第 1圖)’第1線圈41的直徑D i除以第2線圈42的直徑 Da 爲2t以上的方式設置。該提拉裝置10係以藉由在 第1及第2線圈4 1、42分別流通相同方向的電流,使第1 -13- (11) 1276709 及第2線圈4 1、4 2之間產生磁場4 3,而提拉單晶;( ' 方式構成。 • 繼之,說明使用該矽單晶提拉裝置的提拉方法 令儲存矽熔融液1 2的石英坩堝1 3以預定的旋 R i旋轉,令從矽熔融液1 2提拉的矽單晶棒2 5以預 轉速度R2旋轉,且使用第1及第2線圏41、42 — 熔融液1 2施加磁場4 3,一邊從上述砂熔融液1 2提 φ 矽單晶棒25。當第1及第2線圈4 1、42分別流通 向的電流時,由於如第2圖所示第1線圏4 1係設 理室1 1外,第2線圈42係設置於處理室1 1內, 及第2線圈41、42所產生的磁場43,從橫向來看 線所描繪的曲線係形成朝下直徑變小的圓錐狀。 第3圖係表示施加上述圓錐狀磁場之矽熔融液 水平方向剖面的磁場4 3的狀態。由第3圖清楚地 可在矽熔融液均勻地施加朝向熔融液中央的磁場。 φ 可在矽熔融液施加以其中心軸作爲軸對稱的均勻磁 錐狀磁場分別具有縱向磁場與橫向磁場的特性,藉 成分可防止從石英坩堝壁溶出混入熔融液中的氧等 中於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結果,可充分地減少作 的氧混入矽單晶棒25。 即使在矽單晶棒正下方的固液界面附近,上述 磁場的強度也不會變成零。因此,可控制該固液界 狀,且藉由依據沃倫科夫(Voronkov)理論之預定 速度曲線,藉由從矽熔融液1 2提拉矽單晶棒2 5, 25的 轉速度 定的旋 邊在矽 拉上述 相同方 置於處 故第1 時磁力 12在 得知, 結果, 場。圓 由橫向 雜質集 爲雜質 圓錐狀 面的形 的提拉 可製造 -14- (12) 1276709 內部不存有晶格間矽型點缺陷之凝集體的矽單晶棒。在此 ‘ ,沃倫科夫的理論,係爲了使缺陷數較少的高純度矽單晶 > 棒25生長,而將矽單晶棒的提拉速度設爲V ( mm/分) ,石夕單晶棒與砂熔融液1 2界面附近之砂單晶棒中的溫度 梯度設爲G ( °C / m πι )時,得以控制V / G ( m m2 /分·。c )° 在沃倫科夫的理論中,如第4圖所示,說明以v/ G φ 爲橫軸,以空孔型點缺陷濃度與晶格間矽型點缺陷濃度爲 同一縱軸,用圖式來表現 V/ G與點缺陷濃度的關係,而 空孔區域與晶格間矽區域的交界係由 V/ G決定。更詳言 之,V / G比在臨界點以上時,可形成空孔型點缺陷濃度 較優勢的矽單晶棒,相反地,V/ G比在臨界點以下時, 可形成晶格間矽型點缺陷濃度較優勢的矽單晶棒。第4圖 中,〔I〕係表示晶格間矽型點缺陷具有支配性,晶格間 矽型點缺陷之凝集體存在的區域((V/ G )!以下),〔 φ V〕係表示矽單晶棒內的空孔型點缺陷具有支配性,空孔 型點缺陷之凝集體存在的區域((V/G) 2以上)’ 〔P 〕係表示空孔型點缺陷的凝集體及晶格間矽型點缺陷的凝 集體不存在的完美區域((V/G) 1至(V/G) 2)。在 與區域〔P〕鄰接的區域〔V〕,存在有形成OSF核的區 域((V/ G) 2 至(V/ G) 3 )。 該完美區域〔P〕又可分類成區域〔Pi〕與區域〔Pv 〕。〔PI〕係V / G比從上述(V / G ) !至臨界點的區域 。〔Pv〕係V/ G比從臨界點至上述(V/ G) 2的區域。 -15- (13) 1276709 〔Pi〕係鄰接於區域〔I〕,其具有未滿於可形成侵入型位 錯之最低晶格間矽型點缺陷濃度的晶格間矽型點缺陷濃度 之區域,而〔P V〕係鄰接於區域〔V〕,其具有未滿於可 形成OSF之最低晶格空孔型點缺陷濃度的空孔型點缺陷濃 度之區域。此外’上述〇 s F在結晶成長時,會導入其核的 微小缺陷,在製造半導體裝置時的熱氧化步驟等會明顯化 ,而成爲所製成之裝置的漏洩電流增加等的不良原因。 _ 第2圖中,將第1線圈41和第2線圈42之預定間隔 T的中間位置4 3 a、與矽熔融液1 2表面的距離設爲Η時, 以滿足OmmS | Η | S 1 0000mm的方式,將中間位置43a控 制在矽熔融液1 2的表面或其下方。接著,將流通於第1 線圈4 1的電流設爲I i,將流通於第2線圏4 2的電流設爲 12時,以將I!及12設在0.1至103GA的範圍,且滿足 0.001$ (Ii/l2) S 1 000的方式,在第1線圈41及第2 線圈42流通電流,以將與中間位置43 a之石英坩堝1 3的 Φ 內徑同等位置的磁束密度控制在0.001至l.OT ( Wb/ m2 )。在此,之所以規定中間位置43與矽熔融液12表面的 距離T,是因爲當|H|超過1 000 0mm時,磁場強度變得 過弱,難以控制矽熔融液12之對流的緣故。又,之所以 控制第1及第2線圈41、42的電流,是因爲使矽熔融液 12產生對流的洛倫茲力(lorentz force),必須隨著石英 坩堝1 3直徑的變大而變大的緣故。而且,若設定偏離此 等範圍之數値時,熔融液中的對流無法將獲得理想的圖案 ,且無法控制固液界面之故。 -16- (14) (14)1276709 如上所述,控制第1及第2線圈41、42之間隔T的 中間位置4 3 a與縱磁場4 3的強度時,如第2圖所示,在 矽熔融液1 2會產生預定的對流4 4、4 5,藉由這些對流4 4 、4 5,以往大幅朝下凸出之固液界面2 5 a形狀會與液面位 在相同高度且接近平坦。接著,一邊令石英坩堝13以預 定的旋轉速度旋轉’一邊提拉矽單晶棒2 5時,矽單晶棒 2 5之鉛直方向溫度梯度G的直徑方向分布會均勻化,且 V / G可降低直徑方向之距離所產生的變化。結果,藉由 沃倫科夫的 V/ G模型(model ),可容易地製造大致全 長無缺陷且高品質的矽單晶棒2 5。 〔產業上利用之可能性〕 使用本發明之單晶提拉裝置,進行矽單晶之提拉時, 可防止從石英坩堝壁溶出混入熔融液中的氧等雜質集中於 矽熔融液的中央表面,且可充分地防止雜質的氧混入矽單 晶棒。本發明的單晶提拉裝置中,可控制矽單晶棒正下方 的固液界面形狀,且藉由依據沃倫科夫(Voronkov)理論 之預定的提拉速度曲線,藉由從矽熔融液提拉矽單晶棒, 可製造內部不存有晶格間矽型點缺陷之凝集體的矽單晶棒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表示本發明實施型態之矽單晶提拉裝置的構 成之槪念圖。 -17- (15) 1276709 第2圖係表示該裝置之線圈與坩堝的關係之放大圖。 '第3圖係表示施加於該坩堝之矽熔融液的磁場方向之 ‘第2圖的A — A線剖面圖。 第4圖係表示依據沃倫波夫理論,當V / G比在臨界 點以上時形成空孔型點缺陷濃度較優勢的晶錠,當V / G 比在臨界點以下時形成晶格間矽型點缺陷濃度較優勢的晶 錠之圖。 【主要兀件符號說明】 I 0 :矽單晶提拉裝置 II :處理室 1 2 :矽熔融液 1 3 :石英坩堝 1 4 :石墨接收容器 16 :支軸 φ 1 7 :驅動機構 1 8 :加熱器 1 9 :保溫筒 2 1 ··罩 22 :提拉機構 2 3 :拉線 2 4 :種晶 25 :矽單晶棒 28 :排氣給氣機構 -18- (16) 1276709
29 : 30 : 3 1: 32 : 36 : 37 : 38 : 39 : 41 : 42 : 43 : 4 3a 44、 供給管 排出管 第1流量調整閥 第2流量調整閥 熱遮蔽構件 筒部 凸緣部 膨出部 第1線圈 第2線圈 磁場 :中間位置 45 :對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