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9714B -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9714B
TWI269714B TW093105677A TW93105677A TWI269714B TW I269714 B TWI269714 B TW I269714B TW 093105677 A TW093105677 A TW 093105677A TW 93105677 A TW93105677 A TW 93105677A TW I269714 B TWI269714 B TW I26971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liquid
layer
discharge device
flow pat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5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0981A (en
Inventor
Chia-Cheng Chiao
Shyh-Haur Su
Chien-Tsung Wu
Chiu-Neng Chen
Lung-Yu Hung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halanx Biotech Grou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Phalanx Biotech Group Inc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05209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09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9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971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43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 B41J2/17546Cartridge presence detection or type identification electronical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016Structure of bubble jet print heads
    • B41J2/14072Electrical connections, e.g. details on electrodes, connecting the chip to the outs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202/00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or thermal heads
    • B41J2202/01Embodiments of or processes related to ink-jet heads
    • B41J2202/17Readable information on the head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 Ink Jet (AREA)
  • Micromachines (AREA)

Description

^7MΊ^A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具有多流道卡匣之噴液骏 別是有關於一種可偵測其流道間之漏液之噴液裝^置’特 [先前技術] 傳統在生化分析領域的應用上,往往需要將多 的試劑,同時進行分析檢驗或其他化學、生化的^種不同 就是將多樣性的試劑,傳輸到特定方式排列的位置應’也 試片或工具,以進行後續的反應或分析。例如,義’級成 (DNA Chip)之製造方法之一就是以微喷液頭佈放^因晶片 的基因探針在經表面化學處理過的基材上,以作:數眾多 測的工具。 作為後續檢 從可靠度的觀點來看,在噴液中,防止不同試 交互污染是很重要的,例如,在具有多孔道的嘴液^間的 中,如何防止交真/亏染的產生,即為一重要的課題。匣 除了噴液時有可能發生交互污染之外,交互污染也。 能因為喷液頭中的流道間的漏液而產生。一般而t卞 可 微喷液頭的結構是由多層元件貼合而成,其中包含多孔道 卡匣、喷液晶片、微流道阻障層、以及喷孔片等,而墨= 會有侵入性或是會隨著時間從原本侷限的區域中、;戈漏^ 來,舉例來說,裹水會從噴液晶片與微流道阻障層貼合 處,或是從微流道F且障層與喷孔片貼合處洩漏,甚至是卡’ 匿與喷液晶片的姑合處,然而這些洩漏出來的墨水可能會 造成控制電路間的短路、相異墨水間的交互污染,或是其 他喷液頭功能上的故障。
ρΜΊλά _ __ 五、發明說明⑵ '—""~' - 美國專=第6, 431,678號揭露一種漏液偵测裝 考第la和lb…檢測器21形成在接觸塾片22附近、,去參 至檢測器21和電源線或控制線24上時,將經由旦§漏液 的墨水23導致在檢測器21上產生電壓。檢測^ 2 ,電性 測電路電性連接’其在收到來自控制線24等的電 輸出一漏液訊號,藉此進行漏液偵測。應了解捋,會 20包括晶片25、阻障層26、以及噴孔片27。 疋噴液頭 雖然美國專利第6, 431,678號中揭露的裝置可 些喷液頭進打漏液偵測,但其並不適用於且有 十蚪一 液卡匣的噴液裝置。詳而言之,在第“和。圖中道微噴 測裝置不能決定是哪個孔道漏液。另外,此裝置^不的偵 測晶片和喷液卡匣之間的漏液。 、’無法偵 [發明内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噴液 可偵測流道間的漏液。 £ ’其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噴液頭結構 法,其可使漏液偵測便利化。 衣造方 根據本發明,提供一種喷液裝置,其包括—卡 晶片、以及一控制器,其中卡匠具有一第一流道和—三— 流道,且第一流道容納一第一液體於其中,而第二、☆弟二 納/第二液體於其中;晶片設置於卡匣上,且包括」,各 導體和一第二導體,而第一導體與第一液體接觸,^ 一 導體與第二液體接觸;控制器與第一導體和第二導弟二 連接,用以偵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間之漏液。 —電性
〇338-A2〇229TWF(Nl);08-920093.ptd 第7頁 T76Q714 五、發明說明(3)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喷液裝置更包括一第一端子以及 一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與第一導體電性連接,使控制 器經由第一端子與第一導體電性連接;第二端子與第二導 體電性連接,使控制器經由第二端子與第二導體電性連 接。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晶片包括一絕緣層以及一導電 層,其中絕緣層由氮化矽和碳化矽所形成,且具有複數個 接觸孔,而第一導體和第二導體設置於其上;導電層由鋁 所形成,且在其上設置有絕緣層,而第一導體和第二導體 經由接觸孔與導電層電性連接;導電層與控制器電性連 接,使第一導體和第二導體經由導電層與控制器電性連 接0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晶片更包括一致動器,其係為 一加熱層,且由銘化组形成。 應注意的是第一導體和第二導體可由钽形成。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喷液裝置更包括一阻障層以及 一喷孔片,其中阻障層設置於晶片上,而喷孔片設置於阻 障層上,且係由聚亞醯胺(ρ ο 1 y i m i d e )所製成,並具有複 數個孔口,其分別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連通。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晶片係由玻璃製成,或由矽製 成,且具有一電隔絕層。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控制器包括一電壓供給裝置, 其供給電壓至第一導體和第二導體;又,控制器可為一三 用電表。
0338 - A20229TW( N1); 08 - 920093. p t d 第8頁
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 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示,作 為了讓本發明之上述 明顯易懂,下文特舉一較 詳細說明如下。 [實施方式]
參考第2a〜2c圖,其揭露本發明之喷液裝置1〇〇。噴液 裝置100包括-卡匣110、一晶片12〇 '一阻障層13〇、一噴 孔片1 4 0、一控制器1 5 〇、以及複數個端子j 6 〇。 曰f匣11 0具有複數個流道111、1 1 2於其中,應注意的 疋在第2 a圖中,僅有兩個流道被顯示,其中一個以下稱為 第一流道111 ’而另一個稱為第二流道丨丨2。不同的流道分 別谷納不同種類的液體,例如,在第2 a圖中,第一流道 111容納一第一液體11於其中.而第二流道丨丨2容納一第二 液體1 2於其中。 晶片1 2 0經由黏膠1 7 0而被設置於卡匣1 1 〇上,且包括 複數個導體121a、121b、一絕緣層122、一導電層123、-致動層124、以及一基材125。詳而言之,以下參考第 3a〜3d圖說明製造晶片120的方法。如第3a圖所示,提供基 材1 2 5,且形成致動層1 2 4在基材1 2 5上;之後,形成導電
0338-A20229TWF(Nl);08-920093.ptd 第9頁 T26Q714 五、發明說明(5) 層123在致動層124上,且其形狀· 成絕緣層122在導電層123上,且絕淡旦=叙接著,形 122a於其中,如第3c圖所示;义數個接觸孔 …、後,形成稷數個導體 121a、121b在絕緣層122上,且導體121a、121b經 孔122 a與導電層123電性連接,如第_所示。接觸 導體121a、121b在噴液裝置1〇〇喷液時,可用以保 晶片120,應注意的是在第2。圖巾,僅顯示兩個導體,: 中一個以下稱為第一導體121a,而另個稱為一第二導體、 1 2 1 b,且每一導體可分別與一種液體接觸,例如,第一 體121a可與第一液體11接觸,而第二導體121b可與第二液 體12接觸;另外,導體12ia、121b可由鈕(Ta)形成。 絕緣層122可由氮化矽(SiN)和碳化矽(SiC)所形成, 而導電層123與端子160電性連接,且可由鋁(A1)形成;致 動層1 24係作為一致動器,用以產生氣泡來喷射液體,其 可為由紹化組(T a A 1)形成的加熱層。基材1 2 5可由玻璃製 成,或由矽製成,且具有一電隔絕層於其中。 如第2a圖所示,阻障層130設置於晶片120上,而喷孔 片140設置於阻障層13〇上,且可由聚亞醯胺(p〇lyimide) 所製成,並具有複數個孔口 1 4 1,其可分別與第一流道111 和第二流道1 1 2連通。 應了解的是從卡匣1 1 〇流到晶片1 2 0的液體係儲存在阻 障層130中,如第2b圖所示。 控制器1 5 0係以可拆裝的方式,經由端子1 6 0與導體 1 21a、1 21b電性連接,用以偵測流道111、11 2間之漏液。
五、發明說明(6) 體制器15°可包括—電壓供給裝置,其可供給電壓 至導體1 一21a、121b ;或者,控制器15〇可為一三用電表。 123Λ7^160係設置於晶片120上,且分別經由導電層 、、mb電性連接;另外,每一端子160可與 1态1 9冑性連接’使控制器1 5 0可供給電壓至導體 „ 1 lb。例如,其中一端子可稱為第一端子161,而 稱為第二端子162,而卜端子161與第一導體 辦、接使控制器15〇可經由第一端子161與第一導 垃,=性Ϊ接;第二端子162與第二導體121b電性連 /控制器15G可經由第二端子162與第二導體121b電性 連接。 伯、目f Ϊ Ϊ裝置的構造如上所述,以下說明其流道間的漏液 1貝列万法。 t 了偵測漏液,控制器150每次與端子160中的任兩個 逼性連接’直到所有的端子160均已被檢杳 可與第-端子161和1二端子162電㈣接後,= :藤和,第二端子162供給電壓至第一導體121“。第 一 V體121b。在正常的狀況下,因為第一流道ηι和第二 流道11 2〃之間是獨立的通道,量測各端子時,第一導體 121a和第二導體121b間的電阻值極高,呈現開路狀能合 為试浏會¥電,使得第一導體121&經由液體丨丨、12而盥第 一導體121b電性連接,而形成一迴路,因此
量測出電阻值或電流值。 為ibl) T
T26Q714__ 五、發明說明(7) 由本發明提供之方法和裝置,不但可以知道任意兩孔 道間是否發生試劑滲漏之現象,亦可確定是哪個孔道間發 生漏液的問題,可以防止試劑間的交互污染,且有效確保 所佈放之試劑的正確性;另外,本發明也可偵測喷液裝置 中之卡匡和晶片間的漏液。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 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 和範圍内,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 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0338-A20229TWF(Nl);08-920093.ptd 第12頁 J?M714_ 圖式簡單說明 第la圖係為美國專利第6, 431,678號中的喷液頭之示 意圖,其中部分被切開; 以及 第〜3d圖係本發明之喷液頭結構製造方法之示意 第1 b圖係為第1 a圖中之喷液頭之上視圖 第2a圖係為本發明之喷液裝置之示意圖 第2b圖係為第2a圖之喷液裝置之平面圖 第2c圖係為沿著第2b圖中的線c-c之剖面圖 圖 符號說明: 11〜第一液體 1 2〜第二液體 2 0〜喷液頭 2 1〜檢測器 22〜接觸墊片 2 3〜墨水 2 4〜電源線或控制線 25〜晶片 2 6〜阻障層 2 7〜噴孔片 I 0 0〜喷液裝置 110〜卡匣 111〜第一流道 II 2〜第二流道
0338-A20229TW(Nl) ;08-920093. ptd 第13頁 1269714 曰曰 圖式簡單說明 120〜 121a 121b 122〜 122a 123〜 124〜 125〜 130〜 140〜 150〜 160〜 16卜 162〜 170〜 片 〜第一導體 〜第二導體 絕緣層 〜接觸孔 導電層 致動層 基材 阻障層 喷孔片 控制器 端子 第一端子 第二端子 黏膠
0338-A20229TWF(Nl);08-920093.ptd 第14頁

Claims (1)

  1. J7M714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喷液裝置,包括: 一卡匣,具有一第一流道和一第二流道,其中該第一 流道容納一第一液體於其中,且該第二流道容納一第二液 體於其中 曰曰 二導體, 體與該第 片’設 其中該 二液體 置於該卡匣上,且包括一第一導體和一第 第一導體與該第一液體接觸,且該第二導 接觸; 與該第一導體和該第二導體電性連接,用 以偵測該第一流道和該第二流道間之漏液。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更包括: 與該第一導體電性連接,使該控制器經 該第一導體電性連接;以及 與該第二導體電性連接,使該控制器經 該第二導體電性連接。 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晶 控制器 由該第 由該第 第一端子 第 3 ·如 片更包括 一絕 第二導體 一導 該第二導 4 ·如 緣層係由 5 ·如 電層係由 端子與 二端子 端子與 申請專 緣層,具有複數個接觸孔,其中該第一導體和該 設置於其上;以及 電層,其上設置有該絕緣層,其中該第一導體和 體經由該等接觸孔與該導電層電性連接。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絕 氮化矽和碳化矽所形成。 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導 鋁所形成。
    0338-A20229TWF(Nl);08-920093.ptd 第15頁 T26Q714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導 電層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使該第一導體和該第二導體經 由該導電層與該控制器電性連接。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晶 片更包括一致動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致 動器係為一加熱層,且由銘化组形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第 一導體和該弟二導體係由组形成。 1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更包括: 一阻障層,設置於該晶片上;以及 一喷孔片,設置於該阻障層上,且具有複數個孔口, 其分別與該第一流道和該第二流道連通。 1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 喷孔片係由聚亞醯胺所製成。 1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晶 片係由玻璃製成。 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晶 片由石夕製成,且具有一電隔絕層。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噴液裝置,其中該控 制器包括一電壓供給裝置,其供給電壓至該第一導體和該 第二導體。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喷液裝置,其中該控 制器為 用電表
    03 38 -A20229TWF(N1);08-920093.p t d 第16頁 T26Q714_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6. —種喷液頭結構的製造方法,包括: 提供一基材; 形成一致動層在該基材上; 形成一導電層在該致動層上; 形成一絕緣層在該導電層上,其中該絕緣層具有複數 個接觸孔於其中;以及 形成複數個導體在該絕緣層上,其中該等導體經由該 等接觸孔與該導電層電性連接。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基材 係由玻璃製成。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絕緣 層係由氮化石夕和碳化石夕所形成。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導電 層係由銘所形成。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致動 層由銘化組形成。 2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所述的方法,其中該等導 體係由鉅形成。
    0338-A20229TWF(Nl);08-920093.ptd 第17頁
TW093105677A 2003-12-29 2004-03-04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TWI26971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47,491 US7163274B2 (en) 2003-12-29 2003-12-29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0981A TW200520981A (en) 2005-07-01
TWI269714B true TWI269714B (en) 2007-01-01

Family

ID=3470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5677A TWI269714B (en) 2003-12-29 2004-03-04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7163274B2 (zh)
CN (1) CN100526886C (zh)
TW (1) TWI26971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2423B2 (en) * 2003-12-08 2007-02-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Leakag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inkjet cartridge
JP4144637B2 (ja) 2005-12-26 2008-09-0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材収容体、基板、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材収容体を準備する方法
US20120091121A1 (en) * 2010-10-19 2012-04-19 Zachary Justin Reitmeier Heater stack for inkjet printheads
WO2015041365A1 (ja) * 2013-09-18 2015-03-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JP6433153B2 (ja) * 2014-05-22 2018-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及び該ヘッドのクリーニング方法、並びに該ヘッドを備える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3064A (en) * 1988-03-18 1994-08-30 Spangler Leland J Fully integrated single-crystal silicon-on-insulator process, sensors and circuits
DE69111936T2 (de) * 1990-08-16 1996-04-11 Hewlett Packard Co Photo-ablatierte Bauteile für Farbstrahldruckkopf.
GB9021677D0 (en) * 1990-10-05 1990-11-21 Xaar Ltd Method of testing multi-channel array pulsed droplet deposition apparatus
JPH07156409A (ja) * 1993-10-04 1995-06-20 Xerox Corp 一体形成した流路構造を有す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
US5660739A (en) * 1994-08-26 1997-08-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producing substrate for ink jet recording head, ink jet recording head and ink jet recording apparatus
EP0752314B1 (en) * 1995-07-07 2002-12-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method
JPH09109392A (ja) * 1995-10-13 1997-04-28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同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EP0893259B8 (en) * 1997-07-25 2003-03-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jet print head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431678B2 (en) * 1998-09-01 2002-08-13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leakage detecting apparatus
AUPR292401A0 (en) * 2001-02-06 2001-03-0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ART101)
US6623109B2 (en) * 2001-08-23 2003-09-23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Structure of printhead
JP2004058633A (ja) 2002-07-31 2004-02-26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及びそのインク漏れ検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40751A1 (en) 2005-06-30
CN1637419A (zh) 2005-07-13
US7163274B2 (en) 2007-01-16
US20060181559A1 (en) 2006-08-17
CN100526886C (zh) 2009-08-12
TW200520981A (en) 200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5428B (en) Electrochemical test strip
EP2010870B1 (en) Flip-chip flow sensor
US8393785B2 (en) Nanocalorimeter based on thermal probes
WO2003104788A1 (ja) 細胞外電位測定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31328B2 (en) Multilayer structure having a microfluidic channel and a system for detecting leakage from the microfluidic channel,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leakage in a microfluidic device
JP4185323B2 (ja) エッチングプロセスをモニタする方法
EP2749422A1 (en) Substrate for inkjet print head, inkjet print hea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nkjet print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US8870337B1 (en) Printhead die with damage detection conductor between multiple termination rings
TWI269714B (en) Inkjet dispensing apparatus
US9555653B2 (en) Insp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liquid discharge head and liquid discharge head
JP2018523091A (ja) 流体試験セル用ライトガイド
JP2004069309A (ja) 細胞外電位測定デバイ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721609U (zh) 电化学传感器
US10632748B2 (en) Liquid ejection head
TWI251548B (en) Leakage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ulti-channel inkjet cartridge
TW202033966A (zh) 高電壓探針卡系統
EP3488196A1 (en) Liquid level sensing
TWI302604B (en) Electrochemical test strip,electrochemical sensing system,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115112720A (zh) 流体喷射头、数字分配系统、及检测是否存在流体的方法
US7494596B2 (en) Measurement of etching
CN115106146A (zh) 数字分配系统和使用数字分配系统的方法
US6696959B2 (en) Broken bag sensing feature for a metallized ink bag
CN219417708U (zh) 一种校正检测仪器的芯片
US20240131504A1 (en) Fluid detection circuit for fluid ejection head
Bruschia et al. Postprocessing technologies, interface circuits and packaging strategies for CMOS compatible gas flow sens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