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9173B -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 Google Patents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9173B
TWI269173B TW093116091A TW93116091A TWI269173B TW I269173 B TWI269173 B TW I269173B TW 093116091 A TW093116091 A TW 093116091A TW 93116091 A TW93116091 A TW 93116091A TW I269173 B TWI269173 B TW I26917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ster
data
command
temporary
sto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16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06620A (en
Inventor
Takayuki Suzuki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Publication of TW200506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06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91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917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8Controller constru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 G06F3/0605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storage management by facilitating the interaction with a user or administra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26Reducing size or complex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2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initialisation or re-initialis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73Single storage device
    • G06F3/0674Disk devic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6/00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 G11C16/02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ies 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 G11C16/06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writing into memory
    • G11C16/10Programming or data input circuits
    • G11C16/102External programming circuits, e.g. EPROM programmers; In-circuit programming or reprogramming; EPROM e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Read Only Memor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Description

1269173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控制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先前技術】 一般,在光碟驅動裝置等電腦週邊設備中,裝載有作 爲用以儲存對各電路進行控制用的微電腦動作程式(以下 稱爲微電腦控制軟體)的記憶體之ROM。近年來,作爲 忒ROM,一般使用能電性改寫資料的快閃r〇m。這是因 爲隨著週邊設備的開發中所進行的除錯、週邊設備的功能 提高用的升級(版本升級),該週邊設備的微電腦控制軟體 也必須更新的緣故。 在快閃ROM中寫入兩種軟體,它們是微電腦進行各 包路的控制用的上述微電腦控制軟體和用以更新該微電腦 才二制权體的升級用程式。在週邊設備通常的動作時,微電 腦依照寫入快閃ROM中的微電腦控制軟體對各電路進行 控制。另一方面,當微電腦控制軟體更新時,微電腦依照 寫入快閃ROM中的升級用程式對儲存在快閃R〇M中的微 電腦控制軟體進行改寫。 以上的說明,是已經在快閃ROM中寫入微電腦控制 軟體或升級用程式的狀態的動作。但是,在完全初始的狀 恶下,快閃ROM中當然不會寫入任何資料。即,爲了將 微電腦控制軟體寫入快閃R〇M,至少必需先將升級用程式 寫入快閃ROM,但是,在完全初始狀態下,連該升級用程 式也沒有寫入。 5 315880 1269173 因此以往都疋委吒快閃R〇M薇家,利用寫入 機(ROM writer)等在快閃R〇M單體的狀態下,進行預/ 先決定的初始資料(至少包含升級用程式的資料)的寫入。. 然後’再將該寫入了初始微電腦控制軟體的快閃r〇m的: 晶片用焊接等方法安裝到該機器的印刷電路板上。 [專利文獻1] , 曰本特開平5— 81012號公報 曰但!’在上述方法中,在週邊設備上安裝快閃r〇m 的晶片前,必須另外進行初始的微電腦控制軟體的寫入操# 作,因而使工序複雜化,增加製造成本。 因此’在與上述方法不同的以往技術中,採用先安裝 未寫入資料的快閃ROM,然後再進行微電腦控制軟體的寫· 入之方法。具體地講,在該機器中’至少設有儲存了升級· 用程式的遮罩ROM,且該遮罩R0M連接在微電腦上。然 後,按照遮罩R0M的程式使微電腦動作,該微電腦通過 A/ATAPI $ SCSI等介面將從pc接收的微電腦控制軟體 寫入快閃ROM。 鲁 然而’在該方法中’至少必須有儲存了升級用程式的 遮罩ROM’但該遮罩R〇M在通常的動作中並不使用。所 以,裝載在通常的動作中完全沒有必要的遮罩r〇m,會使 控制晶片(控制用積體電路)的晶片面積增大。 【發明内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種既可以抑制電路面積的 增大及製造成本的增加,又可以將控制電路的動作程式寫 315880 6 1269173 入記憶體内的控制裝置以及資料寫入方法。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點,本發明之第一形態係一種控制 裝置,其内置控制電路,並回應來自主電腦的指示,前述 控制電路進行預定的動作控制,其要旨在於具備:連接前 述主電腦,並儲存從主電腦傳送來的命令及資料的第一暫 存器;連接前述第一暫存器,並在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 中的命令爲第一狀態時,讀取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 資料的功能擴張用的第二暫存器;連接前述第一暫存器, 當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二狀態時,讀取儲 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資料的第三暫存器;以及連接前 述第三暫存器,當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二 狀態時,通過前述第三暫存器,讀取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 器中的資料,並實施規定的解碼處理後提供給記憶體的解 碼器,讀入前述解碼器的資料,包含前述控制電路的動作 程式。 本發明之第二形態係在第一形態的控制裝置中,前述 解碼器,在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二狀態 時,使前述控制電路休眠(sleep)。 本發明之第三形態係一種資料寫入方法,其回應來自 主電腦的指示,控制電路進行預定的動作控制,其主旨在 於,具備:連接前述主電腦,儲存從主電腦傳送來的命令 及資料的第一暫存器;連接前述第一暫存器,當儲存於前 述第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一狀態時,讀取儲存於前述第 一暫存器中的資料的功能擴張用的第二暫存器;連接於前 7 315880 1269173 述第一暫存器的第三暫存器,·以 的解f器,當儲存於前述第—暫存器中暫存器 時,前述解碼器通過前述第 二第-狀態 暫存器的資料,並實 -咳取儲存於前述第一 貝n at只知預疋的解 讀入=解碼器的資料,包含前述控制電路 命令爲第二狀態時,前述解石馬器通過前述第中的 取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第=存器而讀 理後提供給記憶體。由此 以1的解碼處 預先寫人㈣電路的動作程記憶體單料狀態下 以抑制製造成本的增^再進行安裝等操作,因此可 根據毛明之第二形態’當儲存於 :爲第:狀態時’由解碼器使前述控制電以 恶。因此,避免了將資料(控 休民狀 述記憶體的處理受到前_ 、作程式)寫入前 根據發明之;:二=動作妨礙的情況。 爲第二狀態時,前述解應哭 、、 暫存一中的咋令 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第三暫存器而讀取儲 提供給記憶體。這樣,不需要在^ =定的解碼處理後 作程式再進行安裝等操作,因此可以抑 ’既可以抑制電路面 將控制電路的動作程 根據發明之第一形態至第三形態 積的增大及製造成本的增大,又可以 式寫入記億體内。 315880 8 1269173 【實施方式】 以下茶照第1圖,對將本發明具體化的一實施形態進 行說明。 第1圖係顯示如CD — ROM驅動裝置等電腦週邊設備 的主要部分方塊圖。如該圖所示,該週邊設備具備控制晶 片(控制用積體電路)11以及快閃r〇M 12。另外,控制 晶片11具備:CPU 21、介面22、解碼器23、介面24、快 閃R0M存取暫存器(以下簡稱存取暫存器)25。介面22 具有ΑΤΑ任務槽案暫存器(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 Task File Register )(以下稱 ΑΤΑ 暫存器)22a 及 ATAPI 暫存器(AT Attachment Package Interface Register) 22b。而且,控制晶片11,在介面22的ATA暫 存器22a中與主電腦30能通信地連接著。 ΑΤΑ暫存器22a是按照規定主電腦30與週邊設備的 信號的交換的ΑΤΑ規格,用以進行信號(命令或要讀寫的 資料)仲介的8位元組暫存器。ΑΤΑ暫存器22a由命令暫 存器以及資料暫存器等構成,且為根據ΑΤΑ的規格而玎以 從主電腦30和CPU 21寫入和讀出資料之構成。 另一方面’ ATAPI暫存器22b是爲了能夠存取硬碟以 外的週邊設備’用以使在規格上被擴張了的功能進行動作 而附加的12位元組暫存器。主電腦30通過將持有由ATA 規格所規定的碼值AOh ( 16進制)的命令寫入ΑΤΑ暫存器 22a的命令暫存器,從而可以通過ΑΤΑ暫存器22 a,將12 位元組的資料寫入ATAPI暫存器22b。以下,當明示碼值 9 315880 1269173 時,在命令中附加該碼值。比如,將持有碼值AOh的命令 作爲命令碼AOh進行說明。即,在ΑΤΑ暫存器22a中,通 過將命令碼AOh的命令寫入命令暫存裔’從而貧料暫存裔 的信號去向被設定爲ATAPI暫存器22b,並將之後的12 位元組資料傳送到ATAPI暫存器22b。 該12位元組的資料包含命令,CPU 21對此命令進行 解碼並執行它。由此,週邊設備依照寫入ATAPI暫存器22b 的12位元組的資料等而動作。 快閃ROM 12在工廠製造完成以後,不寫入初始資料 (微電腦控制軟體以及升級用程式),CPU 21不能進行任 何動作。 以下,就對本實施形態的快閃ROM 12之初始資料的 寫入態樣進行說明。 控制晶片11在介面22中與主電腦30連接,在主電 腦30中儲存著初始資料。 該初始資料的寫入模式,係通過將持有預定碼值的特 殊命令(寫入模式設定命令)從主電腦30傳送到ΑΤΑ暫 存器22a而開始。該特殊命令,是在ΑΤΑ暫存器22a上設 定存取暫存器25的窗口而可以進行來自主電腦30的存取 之命令,在本實施形態中,係持有80h的碼值。介面22, 回應該特殊命令,將動作模式從通常模式切換成寫入模 式。而且,介面22,將緊接該特殊命令傳送的最大256位 元組的資料的去向指定爲存取暫存器25。 特殊命令是在ΑΤΑ規格中沒有規定的命令,亦即廠家 10 315880 1269173 特有(Vendor Unique)的命令,在ATA規格中,沒有設定 持有80h至87h(16進制)的範圍的碼值之命令。廠家可 以自己設定持有該範圍内的碼值的命令並使用。 主電腦30通過將命令碼8〇h的命令寫入ata暫存器 22a的命令暫存器,從而可以通過ATA暫存器22a將資料 j入與ATA暫存器22a連接的存取暫存器h。該資料量 最大容許2 5 6位元組。 攻樣,從主電腦30通過ATA暫存器22a傳送到存取 ^存器25的資料,在解碼器23中進行解碼。由此,解碼 ^ 23,可通過介面24而按照序列在快閃ROM 12内進行 存取,亚且生成將預定的寫人資料寫人預定的寫入位址的 控制仏號’同時生成在寫人時使CPU21的動作休眠的控 制仏虎。攻樣’解碼器23就不會受到CPU 21的阻礙,可 以將預疋的貧料逐次寫入快閃R〇M 12的預定位址。
而且,若所有的寫入資料(微電腦控制軟體)皆寫入, 腦3〇通過介面24、解碼器23、存取暫存器25、ATA 主3二對寫入快閃R〇M的資料進行檢驗。檢驗後, 八 肖ATA暫存器、22a傳送結束寫入初始資料的命 〜由此_閉解碼器23 i介面24的路徑以及A丁A暫 二:2:至存取暫存器25的路徑並結束寫入模式,同時,解 =先前由解碼器23的控制信號所引發的咖21的休眠狀 第2圖疋主要部分的詳細方塊圖。 ATA暫存11 22a,具有多個區域(暫存H ),存取這些 11 315880 !269173 區域以便寫入資料或設定值、或者讀出狀態(status)。暫 存器41是資料的寫入、讀出用的暫存器,稱之爲資料暫存 器41。暫存器42是命令的寫入、狀態的讀出用的暫存器, 在命令寫入時稱之爲命令暫存器42,而在狀態讀出時稱之 爲狀態暫存器42。實際上,命令暫存器42與狀態暫存哭 42雖然爲不同的區域,但是由於存取位址一樣,故若主電 腦30向這個位址寫入,則將資料寫入命令暫存器42,如 果是讀出這個位址,則是讀出狀態暫存器42的内容。 主電腦30將相對於週邊設備的資料寫入資料暫存器 w ’取考從資料暫存器41讀出週邊設備的資料。主電腦 3〇將命令寫入命令暫存器42,週邊設備分析該寫入的%命"1令 並執行之。主電腦3〇讀出狀態暫存器42的内容,從而^ 知週邊設備的狀態。 仟 存取暫存器25,具有多個區域(暫存器)51至58, 存取各▲暫存器,以便進行動作模式的設定或位址、資料的 的::。這些存取’在寫入模式時是通過ata暫存器 1的_貝料暫存器41進行的。即,通過ATA暫存器22a 5的 1貝枓暫存器41將從主電腦3〇輸出的資料寫入各暫存哭 存哭各暫存器51至58内的資料,通過資料; 41而由主電腦30讀出。 暫,H 54 54是用以設定動作模式的暫存器。暫存 二是=是否連續進行資料的寫入的暫存器。暫存器 是否進行單—資料的寫人的暫存器,暫存器53 叹疋疋否進行單—資料的讀㈣暫存器。暫存器54是巧 315880 12 1269173 定是否自動使存取的地址增量的暫存器。 暫存器55是儲存要存取的快閃ROM 12的位址的暫存 器(存取位址暫存器),暫存器56是用以暫存要寫入該位 址的資料或者從該位址讀出的資料的暫存器(存取資料暫 存器)。 暫存器57,是寫入對快閃ROM的存取所必需的周期 數(計數值)的暫存器,設定有對應於快閃ROM 12的電 氣特性和時鐘信號的頻率的計數值(周期數)。 快閃ROM 12根據設置(setup)或保持(hold)的時 間,在其存取間隔中需要預定期間。比如,當連續地向快 閃ROM 12寫入資料時,從寫入一個資料到寫入下一個資 料爲止必須等待預定期間。這個預定期間取決於快閃ROM 12的電氣特性。 解碼器23爲了等待該時間而使用時鐘信號。即,解 碼器23通過對時鐘信號的脈衝數進行計數,從而計測預定 期間(等待時間)。而且,時鐘信號的頻率係依搭載該控制 晶片11的週邊設備而不同。所以,從主電腦30將對應於 快閃ROM 12的電氣特性與時鐘信號頻率的計數值寫入暫 存器57,解碼器23依照從計數值而計測得到的等待時間 對快閃ROM 12進行存取。 暫存器58是儲存對快閃ROM 12進行動作用的命令組 的暫存器,由多個區域構成。用以使快閃ROM 12動作(模 式切換)的命令由複數位元組構成,稱之爲命令組。這是 爲了防止將快閃ROM 12通常時寫入的資料或者雜訊誤認 13 315880 1269173 令。命令組由多對命令位址及命令資料構成,不同 、〒令具有的對數也各不相同。 4圖在第這5裏円二圖所示者是快閃記憶體的-般命令,第 . 圖表不日守序圖。如第3圖所示,在抹除、寫入 動作之際,向快閃rom 12輸人由就的位址及 八1 、的命令。輸入該命令需要幾個周期,該周期數依 〒々之不同而不同。 如’在抹除動作時,如第4圖所示,在六個周期中 =輪入抹除用的命令位址和命令資料。而且,依昭在第中 二輸入的抹除位址(區段位址)及資料地而開 次輸二: 動作時’在第5圖所示的4個周期中依 期==位址和命令資料。而且依照在第四個周 輪人的寫人位址及寫人資料,開始寫入動作。 由二t二在如第3圖所示的寫入命令的情況下,命令组 由四對命令位址及命令資、、、 八個暫存器内,解碼器3:成二電瞄3°將它們健存在 R〇M 12。 3將其依次讀出並輸出到快閃 如第2圖所示,解碼器2 circuit) 6卜計數哭r 工制电路(control 控制電路6 i與計;二:)62、正反器()63。 面叫正反器:3二=,正反器63而與介 ROM 12之間的多個信號。…控制電路61與快閃 控制電路61根據寫入存取暫存器h的内容而動作, 14 315880 1269173 讀出從主電腦30寫入到存取暫存器25的程式資料,並且 將其寫入快閃ROM 12。而且,控制電路61將先前寫入蕲 存器57内的計數值設定到計數器62内。 計數器62,例如是增量計數器,計算圖中未示出的美 準時鐘信號的脈衝數。而且,計數器6 2在其計數值盥控^ 電路6〗的設定值一致的情況下,向控制電路61輪出定 準位的計數完了信號,以重設計數值。控制電路61回應預 定準位的計數完了信號,進行對快閃R〇Ml2的下一個*'存 取。 介面24具有切換電路71、介面(I/F)電路η。. 電路72及切換電路71對應於控制電㈣和快閃職η 之間的多個信號而設置。 切換電路71是切換快閃R〇Ml2、cpU2i㈣碼器 之間的連接之切換電路,根據控制晶片U 狀 將快閃議12的連接對象 乍狀心’ 動作灿r及从丄 承7供局iru 21或解碼器23。 動作狀悲係猎由對ATA暫存器2 2 具體地講,切換雷踗71 . 2 ^ 〕冩入末,交更。 再刀換屯路71,在通常動作中, 和咖2!。而且,若爲㈣决閃咖!2 _寫入命令暫㈣42 ^拉式’即主電腦%將命令碼 甘伟42 ’則切換電路71辦姑祖 控制信號S1,連接银% 根據對應而生成的 逆接快閃rOM 12和解 寫入模式的解除,gi7 士+ 馬23。另外,若爲 、日7鮮除,即主電腦3〇將 八 態是叫寫入命令暫存器4切々碼(本實施形 生成的控制、、包路71根據對應而 接著H連接快閃議12和咖2卜 X弟2圖所示的構成,說明將程式寫入快閃 315880 15 1269173 R〇M 12的方法。 ”主電腦30將持有用以開始之預 二石馬馬人ΑΤΑ暫存器、仏的命令暫存器42。由此/ 腦扣對存取暫存器25進行;4取):Γ41 ’從主電 運仃存取)亚且由切換電路71將 、、的連接從CPU21切換到解碼器23。 2.通過ΑΤΑ暫存$ 22&的資料暫存器4 %將=的資料寫人存取暫存器25中對應的暫存哭Μ (1) 將選擇程式寫入模式的資 二 選擇位址增量的資料寫入暫存器54貝抖寫入暫存盗51 ’將 (2) 將計數值寫入暫存器57。 (3 )將對快閃R〇M 12進 作用命令組寫人暫存器58。‘,,、 “%的初始化動 (4)將存取地址寫人暫存器55。 3·通過ΑΤΑ暫存器22a的資 30將(5)存取資料曰存态41,從主電腦 子取貝㈣人存取暫存H 25的暫存哭肉 4·解碼器23的控制雷败™内。 出存取暫存器25的模式設定回^存取資料的寫入,讀 式,控制電路61,將於選料是程式寫入模 初始化動作用命令组依次讀出, 動作所需的 對快閃ROM 12進行存取。 反态63、介面24 取巾,# # ώ ϋ Τ,控制電路6 1,在每< # Η #待由計數器在時鐘信 寸人存 (預定期間)。 Α β /乘以計數值的期間 5·控制電路61,從暫存 咳出用以進行對快 315880 16 1269173 間ROM 12的寫入動作之存取位 正反㈣、介面對快閃咖12=存=,然後通過 6·主電腦3〇,在經過將資料寫入:存取。 間(向快物M U輪出命令组的购U的期 所需要的期間)後,通過鋭存S ^取貧料的寫入 41,將下一個位址的存取 ^时2仏的貪料暫存器 56。 胃科寫入存取暫存器25的暫存器 7.控制電路61 ’回應存取資料 存器址2 5的模式設定值。由於選擇了程’ ^出存取暫 電路6卜將對㈣峨12進行寫人^^式,控制 作用命令組依次讀出,以通過正反 而的初始化動 ROM 12進行存敢 ^ w ;丨面24對快閃 制電路:::? ,由於選擇了位址增量模式,控 暫存盗55的存取位址增量( + 1)。 入^ Λ制電路61 ’讀出用以進行對㈣R 〇 Μ ! 2的寫 :=:r:取資料’連同增量…)後的存取位址,4 通過正反㈣、介面24龍閃峨12進行絲。…、後 9 ·控制電路61會;彡-乂、丄、 有的程式資料的寫入完成爲止月。6、7、8 ’直到所 一:二從主電腦30將持有用以結束的預定值(87h)的 P二…馬入ATA暫存1^ 22a的命令暫存器42。由此,關 暫广器25的窗口,同時將快閃職12的連接從解 碼-23切換到CPU 21。 這樣’在快閃ROMU中’就寫入了 cpu21進行週 邊設備的各電路的控制所需的微電腦控制軟體(控制電路 315880 17 1269173 =動作程式)和CPU 21進行對微電腦控制程式的更新所 需的升級用程式之兩種程式。因此,CPU21通過介面24 讀出先前寫入快閃ROM 12的微電腦控制軟體,並根據它 對各電路進行控制。比如,在週邊設備爲cd—r〇m驅動 裝置時,將用以照射雷射的讀寫頭(pickup)移動到光碟 的預心立置’或讀取雷射的反射光’以讀出記錄在光碟上 的貝料。另一方面,在微電腦控制軟體的更新時,CPU 2 i 依照升級用程式,進行微電腦控制軟體的資料改寫。 士以上所4述的,根據本實施形態,可以得到以下前 述的效果。 (1)在本實施形態中,通過將命令碼80h等特殊命 令從主電腦3〇傳制ATA暫存器22a,從㈣過ATA暫 存器22a將從主電腦傳送來的資料傳送到存取暫存器乃。 然後’用解碼H 23對傳送到存取暫存_ 25❸資料進行解 碼γ生成用以進行對快閃尺〇]^12的寫入之寫入位址及寫 入資料。這樣’通過向ATA暫存g 22a傳送特殊的命令, 攸^以只⑨置儲存傳送到ATA暫存器22a的資料的存取暫 存器25二及對該資料進行解碼的解碼器23的電路構成,即 :生成前述寫入位址及寫入資料,而可對快閃r〇m 12進 打初始資料的寫人。即’只對以現存的介面爲主體的若干 电路進仃變更’沒有必要設置供寫入微電腦控制軟體的遮 罩ROM可以抑制控制晶片j】的電路面積的增大。而且, 也不需要在快閃R〇M 12單體的狀態下預先寫入初始資 料。後再對其進行安裳等操作,因此可以抑制製造成本 315880 18 1269173 的增加。 (2 )在本實施形態中,利用設定在ATA規格上的空 置區域的資料處理(命令),可以進行對快閃R〇M 12的資 料(微電腦控制軟體)的寫入。因而,也可以減輕用於微 電腦控制軟體的寫入的電路設計的負擔。特別,由於主電 月® 30和控制晶片丨丨,即使在進行前述初始資料的寫入時 也可以依照已有的規格進行連接,故可減輕開發專用介面 的負擔。 (3) 在本只把形悲中,通過向am暫哭a專 特殊的命令,㈣由存取暫存器25通過解碼;23使cpu 21處於休眠狀態。因政匕,可以避免對快閃r〇m η之微電 腦控制軟體的寫人處理受到cpu21 _作的干擾。 (4) 在本實施形態中,由於沒有必要在快閃^ 予:先儲,資料,故例如可以一體地集成在一個控制晶片 、種f月況下’可以減少週邊設備整體的電路面積。 存取斬^在本貫施形態巾’將與ATA暫存11 22a連接的 _ : : ^不像ATAPI暫存器22b那樣受規格 器22a的次祖子、。〇 * ^匕,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ATA暫存 快閃ROIU貝:匯流排’藉由存取暫存器25將初始資料寫入 軟體的寫入Γ,因可I’/力㈣存器25進行的微電腦控制 等的自由度。 曰加例如擴張能設定的功能(命令) 需的數個位元組的寫入用命令 315880 19 1269173 。(用於舄入用命令的寫入地址及寫入資料)、寫入用命令的 周J日守間以及寫入地址的初始值。於是,只要通過ata暫 存為22a從主電腦3〇將要寫入快閃R〇M 12的資料傳送到 2取暫存态25,解碼器23就可生成每次寫入上述資料所 需的寫入用命令、用於寫入的增量後位址以及寫入資料, 並進行對快閃ROM 12的寫入。 帝由此,由於沒有必要每次都通過ΑΤΑ暫存器22a從主 電腦30傳送每次寫入時所需的寫入用的命令及資料,因此 可以高速地將初始資料寫入快閃R〇M 12。 此%,對於快閃R〇M 12之每一地址的資料的寫入時 間之管理如下··主電腦3〇等待寫入動作能充分進行的時間 後立即达出下一個寫入資料。或者,由解碼器Μ利用觸發 位(togglebit)或輪詢(p〇出ng)檢測快閃r〇mi^^ 入結束,並且通過ATA暫存器22a將此通知給主電腦, 接到這個通知以後,主電腦3G再送出下—個寫人資料, 外,通過利用ATA規格的信號I〇RDy (圖中未示出)。 以削減從主電腦30肖篇暫存器、❿傳送下一個寫入’次可 料%的不必要的等待時間,從而使對快閃r〇 1 可以有 本务月的貝施形悲並未不限於前述實施形態 以下的變更。 、 心 在前述實施形態中, 一體地集成。這種情況下 面積。 快閃ROM 12可以與控制晶 ,可以減少週邊設備整體的 片11 電路 315880 20 1269173 在韵述貫施形態中’記憶體採用的是快閃r〇M,但是 只要是能夠寫入資料,也可以採用其他的可編程r〇m (PROM ·· Programmable ROM)。 在前述實施形態中,暫存器採用的是ATA暫存器 22a’但是,也可以採用遵循其他規格的暫存器。在這種情 況下,可以根據規格設定能進行同樣的資料處理的特殊命 令。 在前述實施形態中,週邊設備不限於CD_R〇M驅動 裝置,只要與電腦連接且可以進行資料交換,任何設備都 可以。比如,MD、DVD —RAM等光碟驅動裝置、M〇那 樣的光磁片驅動裝置、硬碟那樣的磁碟驅動裝置等都可 以。還有,也不限於此類資訊記錄裝置,比如,印表機那 樣的輸出裝置、掃描器那樣的讀取裝置、數據機或la 樣的通信裝置等也可以。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一實施形態的主要部分方塊圖。 第2圖係一實施形態的詳細的主要部分方塊圖。 第3圖係顯示快閃記憶體(freshm〇m〇ry)的 說明圖。 ' 第4圖係快閃記憶體的抹除動作的時序圖。 第5圖係快閃記憶體的編程動作的時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1 控制晶片
12 作爲記憶體之快閃ROM 315880 1269173 21 作爲控制電路之CPU 22,24 介面 22a 作爲第一暫存器之ΑΤΑ暫存器 22b 作爲第二暫存器之ΑΤΑΡΙ暫存器 23 解碼器 25 作爲第三暫存器之快閃ROM存取暫存器 30 主電腦 41,42 暫存器 51 〜58 暫存器 61 控制電路 62 計數器 63 正反器 71 切換電路 72 介面電路 22 315880

Claims (1)

1269173 十、申請專利範圍: h:種控制裝置,其内置控制電路,並回應來自主 指不,前述控制電路進行預定動作的控制,复::、 於,具備: 徵在 腦僂第t—暫存器’其連接於前述主電腦,並儲存從主電 月自傳达來的命令及資料; 兔 存於I:第暫存二其係連接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並在儲 子於别述弟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一狀態 於前述第-暫存器中的資料的功能擴張用暫存器取儲存 〜暫存$ ’其連接於前述第—暫存ϋ,當儲存於 月’J逑苐一暫存器中的命 ; 述第—暫存器中的歸取儲存於前 第-暫解其連接㈣述第三暫存11,切存於前述 ^ 的°ρ令爲第二狀態時,通過前述第三暫存 口。,碩取儲存於前述第一 的解碼處理後提供給記憶Γ 並實施預定 程式讀人前述料㈣㈣,包含前述㈣電路的動作 2·如申請專利範圍要 在儲存於一" 的控制裝置,其中,前述解碼器, ^ —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二狀態時,使前 述控制電路休眠。 。了從月J 3· —種資料寫入方 電路進行預定… 電腦的指示,控制 1的動作控制,其特徵在於,具備·· 、妾於w ι4主電腦’並儲存從主電腦傳送來的命令 315880 1269173 及資料的第一暫存器; 連接於前述第一暫存器,在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 中的命令爲第一狀態時,讀取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 的資料的功能擴張用的第二暫存器; 連接於前述第一暫存器的第三暫存器;以及 連接於前述第三暫存器的解碼器, 當儲存於前述第一暫存器中的命令爲第二狀態 時,前述解碼器通過前述第三暫存器讀取儲存於前述第 一暫存器的資料,並實施預定的解碼處理後提供給記憶 體, 讀入前述解碼器的資料,包含前述控制電路的動作 程式。 24 315880
TW093116091A 2003-06-26 2004-06-04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TWI26917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82418 2003-06-26
JP2004003081A JP2005038382A (ja) 2003-06-26 2004-01-08 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06620A TW200506620A (en) 2005-02-16
TWI269173B true TWI269173B (en) 2006-12-21

Family

ID=33543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16091A TWI269173B (en) 2003-06-26 2004-06-04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092301B2 (zh)
JP (1) JP2005038382A (zh)
KR (1) KR100606306B1 (zh)
CN (1) CN1293460C (zh)
TW (1) TWI2691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71560A (ja) * 2003-08-01 2005-03-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DE102004063757A1 (de) * 2004-12-29 2006-07-13 Francotyp-Postalia Ag & Co. K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Manipulieren des Inhalts eines Datenspeichers
JP4442523B2 (ja) * 2005-06-30 2010-03-3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転送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6679887B (zh) * 2023-07-24 2023-10-24 合肥奎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用于NAND Flash的通用控制模块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63901A (en) * 1991-04-11 1997-09-02 Sandisk Corporation Computer memory cards using flash EEPROM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and memory-controller systems
JPH0728772A (ja) * 1993-06-25 1995-01-31 Hitachi Ltd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JPH08305561A (ja) * 1995-04-28 1996-11-22 Nec Corp ファームウエアダウンロード方法とその装置
JPH09101887A (ja) * 1995-10-06 1997-04-15 Nissin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スクアレイ装置
US5794054A (en) * 1996-07-19 1998-08-11 Compaq Computer Corporation Flash ROM sharing between a processor and a controller
US5920884A (en) * 1996-09-24 1999-07-06 Hyundai Electronics America, Inc. Nonvolatile memory interface protocol which selects a memory device, transmits an address, deselects the device, subsequently reselects the device and accesses data
TW344059B (en) 1997-06-14 1998-11-0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updating firmware of CD-ROM driver through ATA/IDE interface
GB9713094D0 (en) 1997-06-21 1997-08-27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disc drive
JPH11353170A (ja) * 1998-06-09 1999-12-24 Canon Inc フラッシュメモリ制御装置およびフラッシュメモリ制御装置のメモリアクセス方法
TW374883B (en) * 1998-10-06 1999-11-21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Microcontroller featuring engraving functions on chips
US6507881B1 (en) 1999-06-10 2003-01-14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gramming a peripheral flash memory via an IDE bus
JP2001350625A (ja) * 2000-06-08 2001-12-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
JP2002269065A (ja) * 2001-03-08 2002-09-2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プログラム可能な不揮発性メモリを内蔵した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JP2005071560A (ja) * 2003-08-01 2005-03-17 Sanyo Electric Co Ltd 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書き込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038382A (ja) 2005-02-10
CN1577255A (zh) 2005-02-09
KR100606306B1 (ko) 2006-07-31
CN1293460C (zh) 2007-01-03
US20040264261A1 (en) 2004-12-30
KR20050001443A (ko) 2005-01-06
TW200506620A (en) 2005-02-16
US7092301B2 (en) 2006-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99021B1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および記憶装置
US20070045425A1 (en) Memory card
KR100899511B1 (ko) 컴퓨터 주변기기에 저장 기능을 부가하는 방법 및 그 구조
KR100986884B1 (ko) 외부 접속 기기, 호스트 기기 및 데이터 통신 시스템
WO2001013214A1 (fr) Dispositif de stockage externe avec memoire a semi-conducteur non volatile
US2009019877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updating codes in controller
KR100296199B1 (ko) 메모리 카드
WO2003071437A1 (f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externe, dispositif hote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de donnees
US7788454B2 (en) Controller including electrically rewritable nonvolatile memory
KR20020036717A (ko) 마이크로컴퓨터 및 그 제어 방법
TWI269173B (en) Control device and data writing method
EP1220149B1 (en) Entertainment device,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portable storage device
JP2008027326A (ja) 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該システムコントローラを有する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システム、フラッシュメモリモジュールの制御方法
JP3729591B2 (ja) 記憶装置およびクロック発振停止時のデータ受け付け制御方法
JP5325650B2 (ja) 半導体チップ
KR100686280B1 (ko) 제어 장치 및 데이터 기입 방법
US8595417B2 (en) Memory configuring method, memory controller and memory storage apparatus
JP4793798B2 (ja) マイクロコンピュータ
JP2006127407A (ja) 半導体集積回路
JPH11328089A (ja) Pciバスインタフェース用デバイスにおけるid情報書き込み回路
JP3147110B2 (ja) Atm通信制御装置
JP2010108497A (ja) ディスクアレイ制御装置および記憶装置
JP2011048691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制御装置
CN115480706A (zh) 一种执行指令的方法及介质接口控制器
JPH11212862A (ja)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装置のデータ書換え処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