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5671B -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 Google Patents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5671B
TWI265671B TW93119764A TW93119764A TWI265671B TW I265671 B TWI265671 B TW I265671B TW 93119764 A TW93119764 A TW 93119764A TW 93119764 A TW93119764 A TW 93119764A TW I265671 B TWI265671 B TW I26567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rectifier
switching device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voltage en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19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01672A (en
Inventor
Chao Yan
Hao-Yi Ye
Hong-Yang Wu
Jian-Hong Zeng
Jian-Ping Ying
Original Assignee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ta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Delta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to TW931197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65671B/zh
Publication of TW200601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01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56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567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02B70/1475
    • Y02B70/1491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 Rectifiers (AREA)

Description

1265671 _ 案號93119764__年月曰 修正_____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案係關於切換式電源供應系統,尤指一種用於零電 壓切換直流/直流轉換器之同步控制的方法及電路。 【先前技術】 直流/直流(DC/DC)轉換器的發展趨勢如同大部分的電 源產品一樣,朝著高效率(h i gh e f f iciency)、高功率 密度(high power density)、高可靠性(high reliability)以及低成本(low cost)的方向發展。在傳統 的二極體整流的零電壓切換(ZVS)直流/直流轉換器中,整 流二極體的導通損耗在總損耗中通常會占30〜40%的比例, 若想要進一步提高傳統ZVS DC/DC轉換器的效率,則須應 用同步整流技術以減少整流器的導通損耗。同步整流技術 的應用,可以大大減小輸出整流的導通損耗,但隨之也帶 來了同步整流器在驅動控制方面的問題。 從同步整流器之驅動控制的概念來講,最理想的驅動 方案是:當同步整流器的寄生二極體(body diode) —導 通,即開啟同步整流器,而當同步整流器中的電流從正降 為零時’恰好在電流過零的時刻關閉同步整流器。這種控 制方式的優點在於寄生二極體的導通時間幾乎為零,這樣 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由於寄生二極體所引起的額外導通 損耗(通常’寄生二極體之導通電壓係高於同步整流器的
第11頁 1265671 ~^ 案號93119764__年月 η 修正___ 五、發明說明(2) 導通電壓)和反向恢復損耗。 很顯然,同步整流器的控制包含兩個要素··開啟和關 閉;開啟的時刻如果在同步整流器的VDS還沒有降到零以 及寄生二極體導通之前,會造成同步整流器的寄生電容產 生損耗(P = 0.5CossVDS2fs);若開啟的時刻在寄生二極體 的導通時間之後,則會造成額外的導通損耗 (P=Id(VD-VMOS) τ fs);另外,關閉時刻如果過早,也就是 同步整流器的電流I d還沒有降到零時、寄生二極體即導通 電流,則不僅會增加額外的導通損耗,而且更加嚴重的 是,由於寄生二極體的反向恢復特性通常比較差(同步整 流為的電壓比率越向’寄生二極體的反向恢復特性越 差)’則在關閉時會產生較大的反向恢復電流,從而產生 反向恢復損耗;最後,關閉時刻如果過遲,同步整流器的 電流就會反向,這樣在關斷MOSFET之後,在同步整流器的 源極端和沒極端之間就會產生比較大的電壓過沖 (voltage overshoot ),從而影響了同步整流器的工作 安全。 實際應用中的同步整流器的驅動控制方法通常有電流 型和電壓型控制兩種。電流型控制方法的原理是通過檢^ 流過同步整流器的電流,當電流大於零時開啟同步整流 器,而當電流小於零時即關閉同步整流器。這種控制方法 在理論上疋敢佳的控制方案’因為其可以避免同步整流器 的寄生二極體導通,從而避免了由於寄生二極體之導通所 帶來的額外的導通損耗和反向恢復損耗。檢測功率變壓器 二^欠侧之同步整流 1的電流,可以採用直接檢測和間接;
93119764_^ 修正 1265671 _案號 五、發明說明(3) 測的方法;間接檢測的方法是通過檢測變壓器一次側的電 流信號,再減去變壓器一次侧的磁化電流,通過變換得到 二次侧同步整流器的電流,間接方法的缺點在於檢測的精 確度不是很高。另外,直接檢測就是利用霍氏感應器 (Hall sensor)、電流變壓器(current transformer)、或 是感測式電阻(sensing resistor)等方法,直接獲得同步 整流器的電流資訊,但是這些檢測手段都會遇到諸如成本 高、體積大、及損耗大等困難,在實際的產品應用中相對 較少。 然而 用,電 來自於 的控制 組,而 使用來 步整流 的信號 第一 電路。 結構。 ’就是 接兩個 時,就 第四 撲,第 常 用 點 繞 是 同 到 分 撲 時 連 壓 拓 ,1厂、·,·、/似…丨 呓/王王炫列乃沄更為 壓型控制方法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使 功率變壓器之繞組(winding)或是電路之某些節 ^號,這裏的繞組可以是主功率的繞組或是輔助 電路的節點一般可以是橋臂的中點等;另一種則 。自於一次側同步整流器之控制信號,並對一次侧 器的控制信號進行邏輯組合或是延時變換, 可對二次側同步整流器進行控制。 于 Γ+ i f傳統的零電避切換直流/直流轉換器的部 當從::不同連接方法會產生不同的電路拓 j 一圖所示的不對稱控制半橋括 、广 :㈡效電晶體⑽則分別至母電 圖‘;:所:的移相零電壓切換全橋拓撲。、 _ 種採用先前技術的同步整流不1 i
n麵 第13頁 1265671 __案號 93119764 五、發明說明(4) 年———月 日 修正 以看出,同步整流器S1的開啟時刻是在S2和31換流結束 之後,而關閉時刻是tb.。同步整流器S1之寄生二極碰°的導 通時間可以分為三部份;同步整流器S1導通前的換流階 段、同步整流器S1關閉後的一次侧諧振階段(tb〜tc )、 以及同步整流器si關閉’後的線性換流階段(tc〜td )。 第六圖是Vi jay Gangadhar Phadke 在us patent
No. 6, 504, 739中提出的一種控制移相全橋的同步整流器的 控制方法。gQl〜gQ4是四路一次侧同步整流器的控制信π 號,經過邏輯組合後得到的gSbgS2是二次側同步整&器 的控制信號,第七圖係為第六圖的主要波形時序圖工。從α該 :序圖t可以看出’同步整流器S1之寄生二極體的導通時 ,可以/刀為兩部份;同步整流器S1關閉後的一次側諧振階 段(ta〜tc )、以及同步整流器S1關閉後的線性換流階段 【發明内容】 法,是一種改良的電壓型同步整流器之控制方 時門,ί點是這種控制方法延長了同步整流器的導通 =減;ΐ;有同步整流器之電流資訊的情況下,最大程 寄生〜極體的導通時間。 解.本案得藉由下列圖式及詳細說明,俾得一更深入之了 案號 93119764 !265671 五 '發明說明(5) 【實施方式】 為了清楚的說明先前 詳細技術特徵,這裏首先要分析一次: = 技術的 的電流電壓變化情況。第十圖是詳細的主二::閉後 J二圖是該波形時序圖所對應的主功率不對稱‘“:拓
請參閱第二圖,其為不對稱控制半橋電路拓撲社 圖。其中,切換式電源轉換器具有一輪入電壓源ViW 一 第一開關裝置Q1和一第二開關裝置q2、一變壓器丁、以及 具有一第一同步整流器S2和一第二同步整流器s丨的一整漭 電路。第一開關裝置Q1係連接於輸入電壓源Vin的高壓 端,第二開關裝置Q2係連接於輸入電壓源Vin的低壓端, 兩個開關裝置Q1和Q2係彼此串聯、並共同並聯於輸入電壓 源V i η,為了貝貝上產生零電壓切換不對稱控制之半橋轉 換電路,尚須於輸入電壓源Vin的高壓端及低壓端之間串 聯連接二個電容,此外,該電容更連接於一次側繞組的高 壓端。
變壓器T具有一 一次側繞組和一二次側繞組,一次側 繞組的高壓端係連接於輸入電壓源v i η、而低壓端係經由 一谐振電感Lr (其係由變壓器τ的漏感以及外部串聯電感所 構成)而連接於兩個開關裝置和“,另外,第一同步整 流器S1係連接於二次侧繞組的低壓端,而第二同步整流器 S2係連接於一次側繞組的高壓端。 第15頁 1265671 修正 號 931197B4 五、發明說明(6) m路的運作以分析成如下三個階段模式: 點A在r ^ 對於不對稱控制的半橋拓撲,節 在:上 時的電位為:,其中_是㈣占空比。 在ta钋刻’一次侧同步整流器“關閉,由於此 =的方向為從B到A,Q 2的結電容放電,的結電::電 在變壓器T上的電塵基本上電^下降到UA之前,加 电i丞枣上疋⑽―1^,廷個階段二次 啟、S2關閉、。一次側電流1?基本上保持不變。 幵 一 (2)杈式2(tb〜tc) ··當B點的電壓下降到^時, τ紐路’變換器τ二次側的從步整流器S1*S2的寄生二極; 同時導通,此時,電壓差UB —UA全部加在諧振電感“上。 此時,諧振電感Lr和S1和S2的結電容、以及電容C1 ( 於電壓源UA )發生串聯諳振,使得Lr的電流下降,而b點 的電壓也開始下降。當B點的電壓下降到零時,即開啟同 步整流器Q2,以實現Q2的零電壓切換開啟。 (3)模式3(1:(:4(1):在1:(:時刻開啟(32,一次側電流11) 開始線性下降,其下降斜率為。此時,二次側兩個=步 整流器之間開始線性換流,電流從8丨換到S2,換流速度為 ’其中N是變壓器一次侧與二次侧的繞組匝數比。 … 從第二圖可以看出,在tc時刻,當S2的電流達到輸 出濾波電感的電流iLf時,S1關閉,變壓器τ結束短路,此 時變壓器T上的電壓變為UA,一次側開始向二次側傳遞能
這個模 式也就 是通 常所說的 空比丟失的階段。 1265671
----案號 93llQ7fi/| 五、發明說明(7) 一圖的差別在於:第二圖的切姑斗、兩、 關裝置Q3和Q4,其係彼此串聯連: 具有二個開 和半橋拓撲I ΐ 侧繞組的高壓端。 ,千衢拓撲相比,·在一次側同整 由於一次側同步整流器S1是開啟的,而^壓哭丨才之後, 點A的電位保持在Vin,所以接 ^ -T紐路,節 析的模式1,也就是說ta=tb 過;f有上文分 拓撲是一樣的。 而核式2和拉式3是和半橋 很明顯,上述分析的模式3所持續的 =載電流相關的,負載電流越大,模式3持續的時:是 下,j ;m\oss time)也越長,在完全無負載的情、、兄 下杈式3所持續的時間幾乎為零。 /况 (t c ί發Π 3術?尤是在一次側同步整流器Q 2開啟時 欠)才關閉一二人側同步整流器S1。在沒有負載電、★沾 、:其可以保證在-次側諧振階段,二次側的 同步整流器是開啟的。 w的 =圖7^本案不對稱零電壓七刀換半橋轉換器之控制方 2邏輯電路圖,其係利用一對二極體組合、一電阻、一 谷以及一緩衝電路驅動兩個同步整流器81和32,圖中 關閉延時電4的延時時間係設計為tc_tb。帛九圖是這個 I施例T的主要波形時序圖,從w+可以看出,㈤步整流 器S1的寄生二極體導通時間只有一塊、即同步整流器S1關 閉後的線性換流階段(tc〜td)。和第四圖相比,寄生二 極體導通時間縮短了’所以由寄生二極體導通帶來的額外 IHI麵 » 帆πη观他丨州_:: ----------
第17頁 1265671
的導通損耗也就減小了 率 0 如此就可以大幅提高轉換器的效
n半ί十一圖是本發明的另-個實施例,其為移相全挎W =流器的控制方法。gQ1〜gQ4是四路 二王橋的 =制信號’經過邏輯組合後得到的gs卜gs2是 主流控制信號。而第十二圖是這個實施例之下的 κ要波形^序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同步整流器S1的 body diode導通時間只有—塊,即同步整流器_閉後的 線性換流階段(tc〜td)。和第四圖相比,寄生二極體的 導通時間縮短了 tc-ta,所以由寄生二極體的導通所帶來 的額外的導通損耗也就減小了。 第八圖和第十一圖所示的邏輯控制圖是本案的實施 例,然而,只要付合這種控制時序的控制方法、亦即不同 的邏輯控制圖’皆係包含在本案的發明概念之内。 苐十二圖疋本案具有倍流(current doubler)同步整 流器之另一移相全橋轉換器的電路圖;第十四圖是本案具 有全橋同步整k器之另一移相全橋轉換器的電路圖,其 中,同步整流器S1和S4的驅動信號相同,而同步整流器S2 和S 3的驅動信號相同。第八圖和第十一圖之控制方式亦能 夠被應用於第十三圖及第十四圖的電路結構中,以減少寄 生二極體的導通時間、額外的導通損耗、以及改善轉換器 的效率。 本案可由熟悉月景技藝之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 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保護者。
第18頁 1265671 -----^^93119764 圖式簡單說明 【圖式簡單說明】 、以:傳統的零電壓切換直流/直流轉 修正
換器的部分電路 第二圖:不對 稱控制半橋電路,拓撲結 裳二闰· 你, ’ f % 扣状托構圖; 相零電壓切換全橋電路拓撲 圖;四/: Α前技術之同步整流不對稱半橋電路拓撲結構d 圖=主要波形時序圖; 路結構圖;剛技術之控制移相全橋的同步整流器的控制電 ί:!:::圖的主要波形時序圖; 邏輯電路圖;、不對稱零電壓切換半橋轉換器之控制方法的 =圖之主要波形時序圖; 第十圖n方法之完整波形時序圖; γ邏以電=移相零電壓切換全橋轉換器之控制方法的 第十二圖:本案移相 零電壓切換全橋轉換器之控 制方法的 主要波形時序圖; 第十三圖:本案具有倍流同步整流哭 杰 器的電路圖;以及 正版之另一移相全橋轉換 第十四圖:本案具有全橋同步整流器之另 器的電路圖。 移相全橋轉換
1265671 案號 93119764 年月曰 修正 圖式簡單說明 圖式符號說明
Id 、 iP 、 iLf 電流 A節點 SI、S2同步整流器 ta、tb、tc、td 時刻 gQl〜gQ4控制信號 gSl〜gS2控制信號 V i n輸入電壓源 Ql、Q2開關裝置 Τ變壓器 SI、S2、S3、S4同步整流器 Lr諧振電感 C1電容
第20頁

Claims (1)

1265671 案號 93119764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種用於一切換式電源轉換器中一第一同步整流器及一 第一同步整流裔的控制方法,該切換式電源轉換器包括一 變壓器、以及一第一開關裝置和一第二開關裝置,該一 開關裝置和該第二開關裝置係彼此串聯、並共同並聯於一 輸入電壓源,其中,該第一同步整流器係連接於該變壓器 之一二次側繞組之一低壓端,該第二同步整流器係連二 該變壓器之一二次側繞組之一高壓端,該第一開關裴置係 連接於該輸入電壓源之一高壓端,該第二開關裝置係套 於該輸入電壓源之一低壓端,該控制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驅動該第一開關裝置於開啟狀態、及驅動該關 裝置於關閉狀態;以及 句關 二於該第二開關裝置被驅動於開啟狀態之後,驅動唁第 步整流器於關閉狀態,使得一電源自該一次側= 1寻迗至該二次側繞組。 饭 轉::ί ί利範圍第1項之控制方法,其中該切換式電源 3 、為係為一零電壓切.換(ZVS)不對稱控制半橋轉換器。 使田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控制方法,更包括步驟如下: 該第一對二極體、—電阻、一電容、以及一緩衝電路驅動 4第一同步整流器及該第二同步整流器。 轉ϊ:ϊ ί利範圍第1項之控制方法,其中該切換式電源 5 、為係為一零電壓切換(ZVS)移相全橋轉換器。 使t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控制方法,更包括步驟如下: 整流^個NAND邏輯閘驅動該第一同步整流器及該第二同步
第21頁 1265671 t號 六、申請專利範圍 曰 修正 b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控制方法,更包括步驟如下: 使用一諧振電感的一串聯諧振驅動該第二開關裝置於開啟 狀態。 7· 一種用於零電壓切換直流/直流轉換器之同步整流器的 控制電路,包括: 一輸入電壓源,具有一高壓端及一低壓端;
一第一開關裝置及一第二開關裝置,其係彼此串聯、 並共同並聯於該輸入電壓源,該第一開關裝置係連接於該 輸入電壓源之該高壓端,該第二開關裝置係連接於該輸入 電壓源之該低壓端; 一變壓器,具有--次侧繞組及一二次側繞組,該一 次側繞組之一高壓端係連接於該輸入電壓源,該一次側繞 組之一低壓端係連接於該第一開關裝置及該第二開關裝 置; 一整流電路,包括一第一同步整流器及一第二同步整 流器,該第一同步整流器係連接於該二次側繞組之一低壓 端’遠第二同步整流器係連接於該二次侧繞組之一高壓 端;以及
一控制電路,連接於該第一開關裝置、該第二開關裝 置、=及該整流電路,用以於該第二開關裝置被驅動於開 啟狀悲之後,驅動該第二同步整流器於關閉狀態,使得一 電源自該一次側繞組被傳送至該二次側繞組。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切換式電源 轉換器係為一零電壓切換(ZVS)不對稱控制半橋轉換器。 1265671 1 號 931l·^ 六、申請專利範圍 曰 此g _,專利範圍第8項之控制電路,更包括二電容,彼 祐二連接於該輪入電壓源之該高壓端及該低壓端之間、 ίο如於2亥一次側繞組之該高壓端。 勹括·申印專利範圍第9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控制電路更 ‘由上對一極體、一電阻、一電容、以及一緩衝電路。 Μ施w 〃凊專利範圍第7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切換式電源 係為一零電壓切換(zvs)移相全橋轉換器。 •,/申印專利範圍第11項之控制電路,更包括二開關裝 ’彼此串聯連接於該輸入電壓源之該高壓端及該低壓端 之間、並連接於該一次側繞組之該高壓端。 1 3 ·如申印專利範圍第1 2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控制電路 更包括:四個NAND邏輯閘。 1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第一開關裝 置及4第二開關裝置係為金氧半場效電晶體以〇31^了)。 #如申明專利範圍第7項之控制電路,其中該第一同步整 μ為及该第二同步整流器係為金效電晶體 (MOSFET)。 16·如巾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控制電路,更包括一諧振電 感,連接於該一次側繞組之該低壓端、以 及該第-和該第二開關裝置之連接節點之間。 V·二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控制電路,纟中該諧振電减 係由該變壓器的-漏感以及-外部串聯電感所構成 第23頁 1265671
第9頁
TW93119764A 2004-06-30 2004-06-30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TWI26567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3119764A TWI265671B (en) 2004-06-30 2004-06-30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3119764A TWI265671B (en) 2004-06-30 2004-06-30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1672A TW200601672A (en) 2006-01-01
TWI265671B true TWI265671B (en) 2006-11-01

Family

ID=3812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19764A TWI265671B (en) 2004-06-30 2004-06-30 Control method and circuit for synchronous rectifiers used in ZVS DC/DC converte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26567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19B (zh) * 2022-01-04 2023-09-11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全橋整流器電路及其整流開關控制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15719B (zh) * 2022-01-04 2023-09-11 立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步全橋整流器電路及其整流開關控制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01672A (en) 2006-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A novel zero-voltage-switching PWM full bridge converter
EP3058648B1 (en) Gate drive apparatus for resonant converters
JP5088386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JP5397024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制御回路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463759B2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および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制御回路
US9118259B2 (en) Phase-shifted dual-bridge DC/DC converter with wide-range ZVS and zero circulating current
CN101170279B (zh) 双桥直流-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JP4835087B2 (ja) Dc−dcコンバータ
WO2015106701A1 (zh) 一种交流-直流变换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206067A1 (zh) 开关电源电路
Song et al. Current-fed dual-bridge DC–DC converter
KR101240746B1 (ko) 플라이백 컨버터가 통합된 전력 컨버터
US9362831B2 (en) Fly-forward converter with energy recovery snubber
KR101000561B1 (ko) 직렬 공진형 컨버터
WO2021238140A1 (zh) 一种双端输出充电电路及其辅路开关控制方法
TWI481181B (zh) 直流轉交流電力轉換裝置及其方法
JP6667750B1 (ja) Dc−dcコンバータ
Ghodke et al. ZVZCS, dual, two-transistor forward DC-DC converter with peak voltage of Vin/2, high input and high power application
TWI495245B (zh) 相移全橋轉換器輕載控制方法
JP2002238257A (ja) 共振型dc−dcコンバータの制御方法
US7952334B2 (en) DC-DC converter
CN113676057B (zh) 一种基于二次电流模拟的llc同步整流电路
TW202247587A (zh) 適用於寬範圍輸出電壓的變換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64473A (zh) 一种高效率高压电源变换电路
Chen et al. Analysis and design of LLC converter based on SiC MOSF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