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65118B -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65118B
TWI265118B TW93137318A TW93137318A TWI265118B TW I265118 B TWI265118 B TW I265118B TW 93137318 A TW93137318 A TW 93137318A TW 93137318 A TW93137318 A TW 93137318A TW I265118 B TWI265118 B TW I2651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wheel
steering
main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3137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19075A (en
Inventor
Jr-Hung Jeng
Original Assignee
Jr-Hung Je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r-Hung Jeng filed Critical Jr-Hung Jeng
Priority to TW931373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2651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0619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19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65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65118B/zh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xle Suspensions And Sidecars For Cycles (AREA)

Description

1265118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尤指於前輪侧邊 穩定性者。 本發明係指一種機車結構改良(二) 設有一對側輪,以俾增機車行駛之安全 【先前技術】 一、二十年刖’台灣經濟尚在起動階段,家庭内的主 要交通工具係為機車,機車在當時發揮了極大的功效,舉 凡送:、運載、接送小孩、交通行駛·.等,發明人年輕時 亦為機車之愛好使用者,但當每天工作疲勞騎機車下班而 巧遇紅綠或遇塞車時,均需暫時以一腳放下做為支撐平衡 用,事實上是一相當消耗體力的情形,並鑑於騎乘機車接 送小孩亦是一件危險的事情,畢竟二輪的機車穩定性差, 更談不上舒適性,唯一讓大家繼續使用的原因在於機車具 良好之機動性一項。有鑑於此,本發明人遂創作出中華民 國專利公告第5 3 4 0 4 6、5 3 4 0 5 6號之專利結構,其主要於機 車後輪兩側之前方,於車架體二侧分別再裝設一側輪,惟 發明人並不因此而自滿,仍精益求精,希望能夠創作出更 具有機車的機動性能’且亦具有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的機 車結構者。 【發明内容】 是之,本發明之機車結構改良主要創意,在於機車前 輪之側邊各配設有侧輪,以達成提高機車騎乘之安全穩定 性及舒適性的目標,其結構創意係於前輪侧邊設有一對側 輪’主要於既有之機車架體另没4底架、轉向連動單元、 侧邊懸吊單元及侧輪單元,該前底架之中央係樞接轉向連
1265118 五、發明說明(2) 動單元之連動元件與轉向桿組,而轉向連動單元之一對連 才干各向侧邊樞接至侧輪單元之主座,而侧邊懸吊單元具有 調節架接合於前底架與侧輪單元之主座間,且調節架^接 合避震器至機車架體之主架,另侧輪單元之主座再樞接側 輪;據此組構,藉由組構之連動,使俾增機車行駛之安 全、穩定性者。 承上,可知本發明之目的在於加設一對侧輪於機車前 輪之侧邊,使成四輪行馳之狀態,且可因應路面之不平 馳而達更穩固、安全之目的,其可實施於現有之機 , 以增進現有機車之使用功能者。 【實施方式】 今為:t審查委員對本發明有更進解 佐以下列實施例說明之。 < 隊解 ^ 請貴審查委員參閲第一圖所示,本發明播 ;改良(二)」,該機車結構主要包括有前輪a後:^ (如引擎或電動馬達)及架體底 :d 1刖方具有主架d 2,主架d 2以前又組d 3樞= 輪另見第二、二圖),而主要於既有之機車架 : 一則底架1 、一轉向連動單元2、一吊罝一另议 侧輪單元4,其中: -惻遺懸吊旱το 3及二 前:架1(見第二、三圖),接設於架體d之底 珂方,其可具有二侧架IX及一迷接架12〇 …、1 轉向連動單元2(見第二、三圖),其包含 件2 1 —轉向桿組2 2及—對連桿2 3,連動 =
第6頁 1265118 五、發明說明(3) 樞接於β底架1之連接架1 2,I向上抱接轉向桿組 22,轉向桿組22可於上、下端具有萬向接頭221, 上方之萬向接頭2 2 1接至架體d之主架d 2,下方之萬 向接頭2 2 1接至連動元件2 1,另該對連桿2 3之内相·ι 端係接設於連動元件2 1。 侧邊懸吊單元3(見第二、三、四圖),其包含 架31及避震器32,調節架31可為上、下各一之& 置,其内侧端係樞接於前底架1之侧架1丄,使調節= 3 1可以内側端為基端而擺動(另見第五圖),而器 3 2之底端係與調節架3 1接合,如可接合於下方之調^ ^31,另該避震器32之頂端則藉一支臂321接至= 體d之主架d 2,俾使避震器3 2伸縮作動時,調節架’、 3 1亦以内側端為基端而擺動。 ’、 侧輪單元4(見第二、三圖),其包含有一主座彳 :侧輪4 2,主座4 1係供調節架3工之外側端 供連桿2 3之外侧端樞接,另該主座41可於 伸臂411,而連桿23之外側端係樞接於延另-延 ,J 1 ’而主座4 1於外側另具軸桿4丄2, 4 2樞接。 即狗 另外,經實際測試,側輪4 2之軸心與前輪a之轴心 距離D在〇 - 48cm之間為最佳狀態(如第一圖)。 承上構件組成,即構成前輪a側邊設有側輪4 2之機 j結構’而其實施時如第四、五、六、七g,直線行駛時 该侧輪4 2構成穩定輔助〃 1265118 五、發明說明(4) 由側邊懸吊皁 性,而於轉向 4 2同步轉向 連桿2 3即同 時轉勳角度, 向而轉向’且 再者,同時該 轉向侧壓掣, 端為基端而擺 安全之機車結 據上結構 4 2加設前輪 元3因 # (如 ,此時 時分別 又讀侧 由連桿 側邊懸 非轉向 $。據 構者。 級成及 a之側 標: 應地面而調 第六、七圖 該轉向連動 擺動、連動 輪單元4之 2 3拉掣, 吊單元3之 侧即拉伸) 此,而構成 即’以促進行騎乘之平穩 L二因為前輪a及側輪 單元2之連動元件21及 ’且該轉向桿組2 2亦適 主座4 1亦因侧輪4 2轉 而達到轉向連動之功能, 避震器3 2伸縮作動(即 ’且调節架3 1亦以内侧 一提增行駛、轉彎平穩、 實施說明,本發明主要係利用二侧輪 邊,而至少具有如下所述之進步性目 、 加設 性,使塞車、 以提增舒適性 二、本發 有之良好機動 能。 一侧輪4 2,俾增行逕中之穩定性、安全 暫停紅綠燈時,騎乘者無需將腳放於地面, 〇 月之機車整體體積增加不大,仍保有機車既 性,停車不占空間,且兼具省油、省錢之功 組,而傳统ίϊ 般巡邏機車係二員警構成- 時,員之安全性、穩定性不佳,而遇追捕歹徒 容易,i在t性即不夠,而本發明之穩定性高,且停車 四 追捕歹徒時在時效上之爭取增益良多。 四、可替代汽車,省錢安全,因機車之稅率較低、省
1265118 五、發明說明(5) 油,但保有汽車之平穩性、安全性。 綜上所述,當知本案所發明之新穎結構已具有產業利 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符合發明專利要件。惟以上所述 者,僅為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來限定本發 明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的均等變 化與修飾,皆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1265118 圖式簡單說明 第一圖係本發明之部分結構實施例側視圖。 第二圖係本發明之主要部分組合立體圖。(前視角) 第三圖係本發明之主要部分組合立體圖。(後視角) 第四圖係本發明之主要部分組合前視圖。 第五圖係本發明之側邊懸吊單元作動參考圖。 第六、七圖係本發明之轉向作動結構俯視圖。 元件符號說明: a • · · · 前 輪 b 鲁· •後 輪 C • _ · · 動 力 裝 d • · · •架 體 d 1 · · * · 底 架 d 2. •.. 主 架 d 3· · • · 前 叉組 1 » · · •前 底 架 1 1 · · •. 侧 架 1 2. • · · 連接 架 2 .. 轉 向 連動單元 2 1 · • ·. 連 動 元 件 2 2· · .. 轉 向桿組 2 2 : L · · • · 萬 向 接頭 2 3· · .. 連桿 3 * .. •側 邊 懸 吊 單元 3 1 · · .. 調 節架 3 2. * · · 避 震 器 3 2 1 •. •. 支臂 4 .·. •侧 輪 單 元 4 1 ·. • » 主 座 4 1 ; L .. • · 延 伸 臂 4 12 軸桿 4 2. 癱· 侧 輪
第10頁

Claims (1)

126511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機車結構改良(二),該機車結構包 輪、後輪、動力裝置及架體,架體之底¥么 有刖 主条以前叉組樞接前輪,而其特徵係在:一 一轉向連動單元、二侧邊懸吊單元及前 連接ί底架,接設於架體之底架前方,其具有二侧架及- 轉向連動單元,其包含有一連動元件、一轉 樞?:前底架之連接架,且向上樞i 轉向扣組,轉向桿組之上方接至架體之主架,下方= 連動元件,另該對連桿之内侧端接設於連動元件; 侧邊懸吊單元,其包含有調節架及避震器,調 2側端係樞接於前底架之側架,使調節架以内侧端為基端 可擺動,而避震器之底端係與調節架接合, 之頂端接至架體之主架; 年之單兀’其包含有一主座及一侧輪,主座係供調節 外侧端組接及供連桿之外側端樞接,而主座於外側 丹釉桿,以供側輪樞接者。 ^ (二2、如申请專利範圍第丄項所述之「機車結構改良 尸曰1一兔i,其中,側輪之軸心與前輪之軸心距離在〇-48cm之 曰j 佳。 (二3、如申請專利範固第丄項所述之「機車結構改良 一 ^ ,其中,轉向桿組可於上、下端具有萬向接頭者。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結構改良
麵 IM 第11頁 1265118 六、申請專利範圍 (二)」,其中,調節架可為上、下各一之設置,而避震器 之底端係與下方之調節架接合者。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結構改良 (二)」,其中,避震器之頂端可藉一支臂接至架體之主架 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機車結構改良 (二)」,其中,主座可於後侧另設延伸臂,以供連桿之外 侧端樞接者。
第12頁
TW93137318A 2004-12-03 2004-12-03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TWI265118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3137318A TWI265118B (en) 2004-12-03 2004-12-03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3137318A TWI265118B (en) 2004-12-03 2004-12-03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9075A TW200619075A (en) 2006-06-16
TWI265118B true TWI265118B (en) 2006-11-01

Family

ID=38122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3137318A TWI265118B (en) 2004-12-03 2004-12-03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26511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659A (zh) * 2014-07-15 2017-04-19 金容郁 具有提高的转弯稳定性的两轮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22156B1 (fr) * 2021-04-24 2024-01-19 Philippe Girardi Eléments latéraux mobile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3659A (zh) * 2014-07-15 2017-04-19 金容郁 具有提高的转弯稳定性的两轮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19075A (en) 2006-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31973B (en) Three-wheel rolling vehicle with two front steering wheels
EP2703270B1 (en) Vehicle
TWI650263B (zh) 三輪以上之車輛用車架機構
CN103192914B (zh) 一种小轮径电动车
TWI265118B (en) Improvement on structure of a motorcycle
CN202011448U (zh) 一种可侧倾的正三轮车
CN105314040A (zh) 折叠三轮电动车
TW201542413A (zh) 人力推進式車輛
CN208559650U (zh) 带有稳定装置的滑板车
TWI428252B (zh) Tricliner tilting device
CN205675158U (zh) 一种设有可整体倾斜行驶的倒三轮前转向机构
CN107639988A (zh) 机动车前轮可正立跳动的独立悬架机构及转向机构
CN203391926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自行车
CN201300677Y (zh) 摩托三轮车分体式连接装置
CN101554904A (zh) 自行车
JP3162127U (ja) 独立懸架効果を有する2車輪傾斜機構
CN2930682Y (zh) 单手驱动残疾人车
JP2005119450A (ja) 前二輪後一輪の三輪車
CN106005174A (zh) 一种三轮车
TWM590560U (zh) 電動車
TWI753817B (zh) 三輪車結構及其可傾斜式輪架
CN103350733B (zh) 一种车辆前轮悬挂及车把总承的组合结构
CN102501931A (zh) 一种可折叠双座四轮电动车
CN203020478U (zh) 手摇车
CN202243771U (zh) 倒三轮车辆底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