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85966B - Secondary air supply system of motorcycle - Google Patents

Secondary air supply system of motorcycl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85966B
TW585966B TW092112689A TW92112689A TW585966B TW 585966 B TW585966 B TW 585966B TW 092112689 A TW092112689 A TW 092112689A TW 92112689 A TW92112689 A TW 92112689A TW 585966 B TW585966 B TW 5859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pipe
secondary air
vehicle body
engin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21126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402506A (en
Inventor
Takeshi Tomiyasu
Mitsunobu Kaneko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4025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4025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85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859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1) (1)585966 玖、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特別是針對 在具備搭載於托架配管的車體托架上的引擎的排氣系統中 的用來供給二次空氣用的通路的一部分形成於前述托架配 管內的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 【先前技術】 這種二次空氣供給裝置,是已經公開於例如由實公平 3 -3 2 742號公報,將塵埃的侵入不易的托架配管內,形成 作爲用來供給二次空氣用的通路的一部分。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欲解決的課題] 但是在上述習知技術中,在托架配管內因爲設有二次 空氣用空氣淸淨器所所以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的維修不 易,且安裝於托架配管的側壁的連接管因爲是與管連接的 結構,所以需要將連接管安裝於托架配管的作業,該部分 會使成本增大。 本發明有鑑於此,其目的是提供一種機車之二次空氣 供給裝置,可容易進行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的維修,並 且將吸氣管連接於托架配管時不需要多餘的零件的安裝而 可降低成本。 (2) (2)585966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爲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 記載的發明爲’一種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是使在具 備搭載於托架配管(30)的車體托架(25)上的引擎(E)的排氣 系統中的用來供給二次空氣用的通路的一部分,形成於前 述托架配管(3)內’其特徵爲:配置於車體托架(2 5)的外部 並在被支撐於該車體托架(2 5)的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 (63) 的吸入口連接有吸氣管(64)的下流端,且該吸氣管 (64) 的上流端,是將防音材(65)介在於托架配管(30)的內 面之間,並插入該托架配管(30)的端部開口。 依據這種結構,因爲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是配置於 車體托架的外部所以可以容易維修,且因爲吸氣管的上流 端是插入托架配管的端部開口,所以將吸氣管連接於托架 配管而不需要多餘的零件的安裝而可以降低成本,且因爲 在吸氣管的上流端及托架配管的內面間,配置有空氣可流 通的防音材,所以在托架配管內由可抑制吸氣音是反響而 可以獲得消音效果。 且,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是如申請專利範 圍第1項,其中,設置於前述引擎(E)及二次空氣用空氣淸 淨器(6 3)之間用來支撐前述車體托架(2 5)的二次空氣控制 閥(66),是挾持前述車體托架(2 5)的一部分並配置於前述 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的相反側。依據這種結構,藉 由將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及二次空氣控制閥相互接近配 置,就可以使供連接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及二次空氣控 -5- (3) (3)585966 制閥之間用的構造簡略化。 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j 項’其中’前述車體托架(25),是在其後部設有後端相互 面對開口的左右一對的托架配管(29、30),前述吸氣管 (64)的上流端是插入那些托架配管(29、3〇)的任一方(3〇) 的後端部開口(30c)。依據這種結構,不需要爲了將吸氣 管連接於托架配管而在托架配管上施加多餘的加工,可以 更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項,其中,前述左右一對的托架配管(29、30)之中的他方 的托架配管(2 9)的後端係形成有傾斜面(2 9c),且前述吸氣 管(64)是沿著該傾斜面(2 9c)配置。依據這種結構,吸氣管 不會大彎曲,而可以使吸氣管內的吸氣的流動良好。 【實施方式】 茲佐以圖面說明本發明之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 第1圖〜第23圖是顯示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1圖是速 克達型機車的側面圖。第2圖是顯示在省略車體蓋及收納 盒的狀態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後部立體圖。第3圖是車體 托架的側面圖。第4圖是第3圖的箭頭4的擴大圖。第5圖是 顯示從第4圖除去擋泥構件及防振連桿的狀態的平面圖。 第6圖是第1圖的箭頭6的擴大縱剖面圖。第7圖是第4圖的 7-7線剖面圖。第8圖是防振連桿的平面圖。第9圖是顯示 在省略車體蓋及收納盒的狀態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中間部 -6 · (4) (4)585966 立體圖。第1 〇圖是顯示將空氣淸淨器及接管從上方所見的 平面圖。第11圖是顯示在省略空氣淸淨器的狀態下的沿著 第1 0圖的1 1 -1 1線的側面圖。第1 2圖是顯示將省略車體蓋 的狀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上部從後方所見的圖。第1 3圖是 供顯示往吸氣管的上流端的後托架配管的連接部用的要部 缺口剖面圖。第1 4圖是顯示二次空氣控制閥的結構的縱剖 面圖。第15圖是第6圖的15-15線剖面圖。第16圖是擱腳板 的立體圖。第17圖是擱腳板的部分平面圖。第18圖是擋泥 構件的前視圖。第19圖是第18圖的箭頭19的側面圖。第20 圖是第19圖的箭頭20的平面圖。第21圖是第18圖的21-21 線剖面圖。第22圖是第18圖的22-22線剖面圖。第23圖是 第18圖的23 -23線剖面圖。 首先,對於第1圖〜第5圖,速克達型機車的車體托架 25,是具備:在前端固定有前配管26的主托架配管27、及 在主托架配管27後端被垂直地固定的交叉配管28、及前端 是分別連設在交叉配管2 8的兩端部的左右一對的後托架配 管 29 、 30 。 主托架配管27,是將從前配管26朝後下傾斜的下降托 架部27a、及從下降托架部27a的後端呈幾乎水平地朝後 方延伸的低托架部27b連設成一體,且在低托架部27b的 後端部,形成朝上下方向按壓的筒狀的橡膠支撐部3 1。交 叉配管28是朝車體托架25的左右方向延伸,並使該交叉配 管28的軸方向中央部貫通前述橡膠支撐部31,而使交叉配 管28的軸方中央部是垂直固定在主托架配管27的後端部。 (5) (5)585966 且在交叉配管28及主托架配管27之間,設有供將交叉配管 28及主托架配管27的連設部補強用的上下一對的補強構件 32 、 33 ° 左右一對的後托架配管29、30,是將:從前述交叉配 管28的兩端部朝後上昇延伸的上昇托架部29a、30a、及從 上昇托架部29a、30a的後端幾乎呈水平地朝後方與延伸 且後端部開口是朝相互面對的方式在水平面內彎曲的高托 架部29b、30b連設成一體。 在前述前配管26中橫跨前輪WF的前叉34是可操向地 被支撐,且在前叉34的上端中連結有操向把手35。 車體托架25的兩後托架配管29、30的前部在是,配置 於後輪WR的前方側的引擎E、及配置於後輪WR的左側 方的無段變速機Μ及從成動力元件P是,擺動於上下的 事將可能作爲支撐被,後輪WR是軸支成動力元件Ρ的後 部。然後,引擎Ε,是將汽缸配置成幾乎水平的單氣筒的 4行程引擎,無段變速機Μ,是例如皮帯式。 動力元件Ρ的後部、及左右一對的後托架配管29、30 之中左側的後托架配管29之間是設有後緩衝元件3 6。且來 自導引引擎Ε的排廢氣的排氣管37是從引擎Ε朝後輪WR 的右側方側延伸,此排氣管3 7,是與配置於後輪WR右側 方的排氣消音器8連接。 在兩後托架配管2 9、3 0的前部之間’可收納安全帽等 的收納盒39是,配置於前述引擎Ε的上方的方式被支撐’ 在兩後托架配管2 9、3 0的後部之間是支撐有燃料槽筒4 〇。 -8 - (6) (6)585966 但是,動力元件P是透過防振連桿41而在車體托架25 可上下擺動地被支撐’對於此防振連桿4 1的構造係參照第 6圖〜第8圖說明之。 防振連桿4 1,是具備:設置於動力元件P的靠近前下 部的左右一對的引擎側支架42、42、及分別設置在車體托 架25的兩後托架配管29、30的上昇托架部29a、30a的下 部的左右一對的托架側支架43、43、及配置於前述兩引擎 側支架42、42之間的圓筒狀的轉動筒44、及將該轉動筒44 可轉動地支撐的方式設置於兩引擎側支架42、42之間的連 結軸45、及形成橫斷面矩形的筒狀且一端固定在前述轉動 筒44的左右一対的連桿構件46、46、及配置於前述兩托架 側支架4 3、4 3之間且前述連桿構件4 6、4 6的他端被固定的 圓筒狀的外筒47、及在該外筒47內呈同軸配置的圓筒狀的 內筒48、及在內筒48的兩端部使內周分別被 接且在被壓 入於前述外筒47的兩端部的圓筒狀的殼49使外周分別被 接的橡膠軸套50…、及將前述內筒48可轉動地支撐的方式 設置於前述兩托架側支架43、43之間的擺動支軸51、及固 定於前述外筒4 7的軸方向中間部朝前方延伸的臂5 2 '及裝 設於臂52的先端的停止器橡膠3。 導引閥70,是可開閉前述閥孔93地被支撐在形成具有 中央部的閥孔93圓板狀的閥支撐板94上’且閥支撐板94 ’ 是將前述閥孔93與空氣流通路85的下流端連通’前述殼體 74及被締結於該殼體74的蓋5之間是被氣密地挾持。且在 蓋95及閥支撐板94之間形成有收納前述導引閥70的閥室96 -9 - (7) (7)585966 ,且通過閥室96與蓋95形成一體的連接管部97,是與二次 空氣供給管路98的上流端連接。然後二次空氣供給管路98 的下流端,是通過引擎E的排氣口與引擎E的下部連接 〇 這種二次空氣控制閥66,是使與殼體74形成一體的凸 緣部77a,藉由被締結於支撐物67,被支撐在左側的後托 架配管29的上昇托架部29a的上部。 且左側的後托架配管29的上昇托架部29a的下部,是 設有通過該上昇托架部29a內的連接管部99,供從動力元 件P的無段變速機Μ內導出冷卻空氣用的導管100是與前 述連接管部99連接。 第1圖中,車體托架25,是由合成樹脂製的車體蓋101 所覆蓋,此車體蓋101,是具備:覆蓋駕駛者的腳的前方 的腳護罩102、及載置乘客的腳並與腳護罩1〇2的下部連結 的擱腳板103、及與擱腳板103連結並將車體後部從兩側覆 蓋的側蓋104。 前述收納盒39及燃料槽筒40,是由上述側蓋104所覆 蓋,使乘客可座乘般地將收納盒39從上方覆蓋的座墊105 ,是可開閉地安裝在側蓋1 04的上部。即擱腳板1 03,是以 配置於操向把手3 5及座墊1 〇 5之間的方式形成於車體蓋1 0 1 ,且在擱腳板103的後端更下方,配置有可將動力元件Ρ 擺動地支撐在車體托架25用的托架側支架43…。 在主托架配管27的低托架部27b的前部,固定有支撐 構件106,在前述低托架部27b的上方朝機車的左右方向 -10- (8) (8)585966 延伸的前部支撐配管107的中央部是固定於前述支撐構件 106。且在交叉配管28的兩端部是立設有後部支撐配管1〇8 、:108,在前部支撐配管107的兩端部及後部支撐配管1〇8 、108的上端部,固定有與低托架部27b平行延伸的一對 踏板支撐托架109、109。 如第6圖所示,在擱腳板103的左右兩側的前部及後部 ,與前述踏板支撐托架109、109的前部及後部上面抵接的 轂部103a、103a是一體地朝下方突出形成,那些轂部 103a、103 a…是藉由締結於踏板支撐托架109、109,而使 擱腳板103被支撐在兩踏板支撐托架109、109上。 第15圖〜第17圖中,在擱腳板103的略中央部,使上 部開放的箱形的電池收納盒1 1 〇,是從擱腳板1 〇3 —體地朝 下方突出形成,此電池收納盒1 1 〇的上部開口端,是在擱 腳板1 03由可裝卸地被安裝的合成樹脂製的蓋板1 1 1所閉鎖 〇 在電池收納盒11 〇內中,是收納、固定有:電池11 2、 CDI元件1 13、起動繼電器1 14及保險絲盒1 15等。且在電 池收納盒1 1〇的後壁1 l〇a中,設有將與:前述電池1 12、 CDI元件1 13、起動繼電器14及保險絲盒1 15等連接的配線 1 1 8插入電池收納盒1 1 〇內用的開口部1 1 7。 在車體托架25之中通過前述擱腳板1〇3的下方的低托 架部2 7b的後端,是設有防止泥水等濺起至引擎E側的合 成樹脂製的擋泥構件120。 此擋泥構件120,是將固定於低托架部27b的後端的 -11 - (9) (9)585966 交叉配管28以至少從前方覆蓋的方式安裝在該交叉配管28 上。 在第18圖〜第23圖,擋泥構件120,是將固定於低托 架部27b的後端的交叉配管28至少從前方覆蓋,且一體地 具備:將交叉配管28從前方側覆蓋前壁120a、及從前壁 120a的上端朝後方幾乎水平延伸形成的上壁120b、及與 前壁120a及上壁120b連結的一對側壁120c、120d、及具 有朝下方張開呈略U字狀的橫斷面形狀並從前壁120a的 略中央部朝前方延伸的蓋部120e。 前述上壁12 Ob是將交叉配管28從上方覆蓋,且由兩 側壁120c、120d覆蓋前述交叉配管28的兩端。即擋泥構 件120,是將交叉配管28,其從前方、上方及兩側覆蓋。 且低托架部27b的後部是由蓋部120e從上方覆蓋。 但是,在爲了補強交叉配管28及主托架配管27的連設 部而設置於交叉配管28及主托架配管27之間的上下一對的 補強構件3 2、3 3之中下方的補強構件3 3中,從下方抵接的 一對的支撐腕部3 3 a、3 3 a是一體地設在前述擋泥構件1 2 0 的上壁120b的左右兩側,在那些的支撐腕部33a···固定有 滾邊螺帽121…。一方面,對應於支撐腕部33a··.的部分即 前述上壁120b是設有一對插通孔122、122,藉由將插通 那些插通孔122···的螺絲構件123…與前述滾邊螺帽121 .·· 螺合旋緊而使擋泥構件120安裝於兩支撐腕部33a···上。 在前述蓋部120e的右側且在前壁120a的上部,設有 供收納電池收納盒1 1 0的右側後部用的收納凹部1 24。 -12- (10) (10)585966 此擋泥構件120的前面的至少下部,即在此實施例中 除了前述收納凹部124的前壁120a的前面,是形成朝前上 昇傾斜的傾斜面125。且覆蓋交叉配管28的兩端開口部的 兩側壁120c、120d的下部,也形成愈朝下向方愈位在內 方位置的傾斜面126、126,且交叉配管28的兩端下部也被 切除成斜面以對應那些傾斜面126···。 但是,在一體地設在擱腳板1〇3的電池收納盒1 10的後 壁110a上,雖設有插入電池收納盒110內的配線U8用的 開口部1 17,但在擋泥構件120的上壁120b,將前述開口部 1 17從後方側覆蓋的遮蔽壁127是一體地朝上方突出形成。 進一步在前述兩插通孔122、122之中比左側的插通孔 122更前方且在上壁12 Ob的前部,是一體地形成在周方向 1處具有開縫129並形成圓形的保持部128,且在此保持部 128中,藉由從前述開縫129插入,就可保持線束及線類。 接著對於此實施例的作用說明的話,爲了將動力元件 P的前部可上下擺動地支撐在車體托架25用的一對連桿構 件46···,是連結:配置於擱腳板103的後端更下方並構成 車體托架25的一部分的托架側支架43…、及設置於動力元 件P的下部的一對的引擎側支架42…,在這些的連桿構件 46…,分別固定有膨出至該連桿構件46…更下方的導引構 件54…。且導引構件54…,是位在動力元件P更前方的各 構件之中最低位置且朝下方膨出比托架側支架43更低。 因此跨越緣石等的障礙物時,因爲在接觸到動力元件 P之前障礙物是先接觸導引構件54...,而使連桿構件46... -13- (11) (11)585966 將動力元件P朝上方拱起而轉動,所以可以回避障礙物直 接與動力元件P衝突。且只是在連桿構件46…固定導引構 件5 4…的非常簡単的構造就可以回避動力元件p朝障礙物 衝突。 但是,在動力元件P及座墊105之間,由該座墊105上 端閉鎖開口部地配置收納盒3 9,且將具備:與引擎E的上 部連接的吸氣管5 8、與該吸氣管5 8的上流端連接的氣化器 59、配置於該氣化器59更後方的空氣淸淨器60、連結空氣 淸淨器60及氣化器59之間的吸氣系統57,是配置於引擎E 及收納盒3 9之間。且在接管6 1的上部一體地朝上方突出形 成的立起上昇壁6 1 a、及在收納盒3 9的下部一體地朝下方 垂下形成的垂下壁39a,是將防止從後輪WR濺起泥水等 侵入接管61更前方的迷路62形成於立起上昇壁61a及垂下 壁3 9a之間的方式配置成前後重疊的位置。 因此可以極力阻止由後輪WR濺起的泥水等朝向接管 6 1更前方的引擎E側,且因爲不需要收納盒3 9及接管6 1以 外的零件,所以可以達成零件點數的降低’並且可以達成 組裝作業時數的降低。 且在接管6 1的下部’因爲使阻止從後輪WR濺起的泥 水等朝向前方的擋泥壁6 1 b是從接管6 1 —體地朝下方垂下 形成,所以藉由前述擋泥壁6 1 b就可以更確實阻止由後輪 W R激起的泥水等朝向接管6 1更前方側。 且車體托架25,是具備通過擱腳板103下方的低托架 部27b,且在此低托架部27b的後端’是設有防止濺起的 -14- (12) (12)585966 泥水等濺至引擎E側的擋泥構件1 20。 因此與使用大型的底蓋的習知技術相比,可以降胃 件成本,且可以防止泥水等濺至引擎Ε側。 且車體托架25,是具備朝車體托架25的左右方向延伸 而固定於前述低托架部2 7b的後端的交叉配管2 8 ’且擋 '泥 構件120,因爲是至少從前方覆蓋交叉配管28,所以橫跨 車體托架25的左右方向的幾乎整體皆可以防止泥水_至弓1 擎E側。 且在擋泥構件120的前面的至少下部,形成有朝前± 昇傾斜的傾斜面125,並藉由將與擋泥構件120衝突的泥水 等由前述傾斜面125導引至擋泥構件120的後方及下方’就 更可確實地防止濺往引擎E側的泥水等。 但是,在擱腳板103中,設有收納電池1 12等的電池收 納盒1 1 0,且在該電池收納盒1 1 〇的後壁1 1 〇 a,雖設有插入 電池收納盒1 1 〇內的配線1 1 8用的開口部1 1 7,但,從後方 側覆蓋其開口部Π 7的遮蔽壁1 2 7是一體地形成在前述擋泥 構件1 20。因此不需設置專用的零件就可防止泥水等侵入 電池收納盒1 1 〇內。 且擋泥構件120,因爲是由覆蓋交叉配管28的兩端開 口部,所以不需要關閉交叉配管28的兩端的加工,而可以 降低加工時數。 且由合成樹脂所構成的擋泥構件1 20,是使線束及線 類的保持部128形成一體,而可以由擋泥構件120保持配置 於擋泥構件120的附近的線束及線類,而不需要供保持線 -15- (13) (13)585966 束及線類用的專用的零件作,因此可以使零件點數降低。 進一步將供給至引擎E的排氣系統的二次空氣淸淨化 用的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是配置於車體托架25的外 部並被支撐在左側的後托架配管2 9,而使二次空氣用空氣 淸淨器63的維修容易。 且在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的吸入口連接吸氣管64 的下流端’此吸氣管6 4的上流端,是將防音材6 5介在右側 的後托架配管3 0的內面之間,並插入該後托架配管3 0的後 端部開口 30c。 因此將吸氣管6 4連接於後托架配管3 〇時不需要多餘的 零件的安裝而可以降低成本,且在吸氣管64的上流端及後 托架配管3 0的內面之間,因爲配置有空氣可流通的防音材 6 5,所以可以獲得可抑制後托架配管3 0內的吸氣音的反響 的消音效果。 且設置於引擎E及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之間並被 支撐於車體托架25的二次空氣控制閥66,因爲是挾持車體 托架25的一部分的後托架配管29的上昇托架部29a而配置 於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的相反側,所以可將二次空氣 用空氣淸淨器63及二次空氣控制閥66接近配置,而可以簡 略化連接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及二次空氣控制閥66之 間用的構造。 進一步車體托架25,因爲是將後端相互面對開口的左 右一對的後托架配管29、30設在後部,且使吸氣管64的上 流端插入那些後托架配管29、30任一方的後托架配管30的 -16- (14) (14)585966 後端部開口,所以不需要爲了將吸氣管64連接於後托架配 管3 0的而在後托架配管3 0施加多餘的加工,因此可以更降 低成本。 且將後端相互面對開口的左右一對的後托架配管2 9、 3 0之中他方的後托架配管29的後端,因爲是形成有傾斜面 29c,且吸氣管64是沿著傾斜面29c配置,所以不需要大 彎曲吸氣管64就可以插入前述後托架配管30的後端部開口 3 0 c,而可以改善吸氣管6 4內的吸氣的流動。 以上,雖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但本發明不限定於上 述實施例,是可以進行不脫離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所揭 示各種的設計變更。 [發明的效果]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的結構,因爲二次空氣用 空氣淸淨器是配置於車體托架的外部所以可以容易維修, 且因爲吸氣管的上流端是插入托架配管的端部開口,所以 將吸氣管連接於托架配管而不需要多餘的零件的安裝而可 以降低成本’且因爲在吸氣管的上流端及托架配管的內面 間,配置有空氣可流通的防音材,所以在托架配管內由可 抑制吸氣音是反響而可以獲得消音效果。 且’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的結構,藉由將二次空 氣用空氣淸淨器及二次空氣控制閥相互接近配置,就可以 使供連接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及二次空氣控制閥之間用 的構造簡略化。 -17- (15) (15)585966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的結構,不需要爲了將吸氣 管連接於托架配管而在托架配管上施加多餘的加工,可以 更降低成本。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的結構,吸氣管不需大彎曲 ,而可以使吸氣管內的吸氣的流動良好。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速克達型機車的側面圖。 [第2圖]在省略車體蓋及收納盒的狀態下的速克達型 機車的後部立體圖。 [第3圖]車體托架的側面圖。 [第4圖]第3圖的箭頭4的擴大圖。 [第5圖]從第4圖除去擋泥構件及防振連桿的狀態的平 面圖。 [第6圖]第1圖的箭頭6的擴大縱剖面圖。 [第7圖]第4圖的7_7線剖面圖。 [第8圖]防振連桿的平面圖。 [第9圖]在省略車體蓋及收納盒的狀態下@ $達$ 機車的中間部立體圖。 [第1〇圖]將空氣淸淨器及接管從上方所見的平面圖° [第1 1圖]在省略空氣淸淨器的狀態下的沿著11 1〇Η @ Π -1 1線的側面圖。 [第1 2圖]將省略車體蓋的狀態的速克達型機車的上部 從後方所見的圖。 -18- (16) (16)585966 [第1 3圖]供顯不住吸氣营的上流端的後托架配管的連 接部用的要部缺口剖面圖。 [第14圖]顯示二次空氣控制閥的結構的縱剖面圖。 [第15圖]第6圖的15-1 5線剖面圆。 [第16圖]擱腳板的立體圖。 [第17圖]擱腳板的部分平面圖。 [第18圖]擋泥構件的前視圖。 [第19圖]第18圖的箭頭19的側面圖。 [第20圖]第19圖的箭頭20的平面圖。 [第21圖]第18圖的21·21線剖面圖。 [第22圖]第18圖的22-22線剖面圖。 [第23圖]第18圖的23 -23線剖面圖。 [符號的說明] 101車體蓋 102腳護罩 103擱腳板 l〇3a轂部 104側蓋 1 05 座墊 106支撐構件 107前部支撐配管 108後部支撐配管 109踏板支撐托架 -19- (17) (17)585966 1 1 0電池收納盒 1 1 0 a後壁 1 1 1蓋板 1 1 2 電池 1 1 3 C DI元件 1 14起動繼電器 1 1 5保險絲盒 1 1 7開口部 1 1 8配線 120擋泥構件 1 20a 前壁 120b 上壁 1 2 0 c、1 2 0 d 側壁 120e蓋部 1 2 1滾邊螺帽 1 2 2插通孔 1 2 3螺絲構件 124收納凹部 1 2 5傾斜面 1 2 6傾斜面 127遮蔽壁 1 2 8保持部 1 2 9開縫 14起動繼電器 -20- (18) (18)585966 25托架 25車體托架 26前配管 2 7主托架配管 27a下降托架部 27b低托架部 2 8交叉配管 2 9、3 0托架配管 29a、30a上昇托架部 29b、30b高托架部 2 9 c傾斜面 3停止器橡膠 3 0c後端部開口 3 1橡膠支撐部 3 2、3 3補強構件 3 3a支撐腕部 34前叉 3 5操向把手 3 6後緩衝元件 37排氣管 3 9收納盒 39a 垂下壁 4吸引蓋 40燃料槽筒 -21 - (19)585966 4 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 50 5 1 52 53 54 57 58 59 60 61 61 61 62 63 防振連桿 引擎側支架 托架側支架 轉動筒 連結軸 連桿構件 外筒 內筒 殻 橡膠軸套 擺動支軸 臂 停止器橡膠 導引構件 吸氣系統 吸氣管 氣化器 空氣淸淨器 接管 立起上昇壁 擋泥壁 迷路 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 -22- (20)585966 64 65 66 67 68 69 69 70 7 1 72 73 74 76 77 77a 78 79 8 ί 80 8 1 82 84 85 86 吸氣管 防音材 二次空氣控制閥 支撐物 隔膜致動器 閥 開閉閥 導引閥 外殼 隔膜 桿 殼體 負壓室 大氣壓室 凸緣部 節流孔 連接管部 巾氣消音器 負壓取出管路 閥外殼 閥體 吸引蓋 空氣流通過路 連通孔 -23- (21)585966
87 88 89 90 9 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E Μ P : WF 閥孔 閥座 支撐筒部 閥室 連接管部 管路 閥孔 閥支撐板 蓋 閥室 連接管部 二次空氣供給管路 連接管部 無段變速機 訪力元件 前輪 WR後輪

Claims (1)

  1. (1)585966 拾、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是使在具備搭載於 托架配管(30)的車體托架(2 5)上的引擎(E)的排氣系統中的 用來供給二次空氣用的通路的一部分,形成於前述托架配 管(3)內,其特徵爲:配置於車體托架(2 5)的外部並在被支 撐於該車體托架(25)的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的吸入 口連接有吸氣管(64)的下流端,且該吸氣管(64)的上流端 ,是將防音材(65)介在於托架配管(30)的內面之間,並插 入該托架配管(30)的端部開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 ,其中,設置於前述引擎(E)及二次空氣用空氣淸淨器(63) 之間用來支撐前述車體托架(2 5)的二次空氣控制閥(66), 是挾持前述車體托架(25)的一部分並配置於前述二次空氣 用空氣淸淨器(6 3 )的相反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之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 ,其中,前述車體托架(25),是在其後部設有後端相互面 對開口的左右一對的托架配管(29、30),前述吸氣管(64) 的上流端是插入那些托架配管(29、30)的任一方(30)的後 端部開口(30c)。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機車之二次空氣供給裝置 ,其中’前述左右一對的托架配管(29、30)之中的他方的 托架配管(29)的後端係形成有傾斜面(29c),且前述吸氣管 (6 4)是沿著該傾斜面(2 9 c)配置。 •25-
TW092112689A 2002-05-24 2003-05-09 Secondary air supply system of motorcycle TW58596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51389A JP4210472B2 (ja) 2002-05-24 2002-05-24 自動二輪車の二次空気供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402506A TW200402506A (en) 2004-02-16
TW585966B true TW585966B (en) 2004-05-01

Family

ID=2970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2112689A TW585966B (en) 2002-05-24 2003-05-09 Secondary air supply system of motorcycle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210472B2 (zh)
CN (1) CN1270057C (zh)
ES (1) ES2264293B1 (zh)
IT (1) ITTO20030352A1 (zh)
TW (1) TW5859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6823B2 (ja) * 2002-05-24 2008-07-0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泥よけ構造
JP5020680B2 (ja) * 2007-03-29 2012-09-0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32439B2 (ja) * 1997-04-24 2007-06-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小型自動二輪車の排気系への2次空気供給装置
JP2000320326A (ja) * 1999-05-14 2000-11-21 Yamaha Motor Co Ltd 自動二輪車
JP3835115B2 (ja) * 2000-05-11 2006-10-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強制空冷式エンジンの排気用2次空気供給装置
JP3582497B2 (ja) * 2001-03-29 2004-10-27 スズキ株式会社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3580268B2 (ja) * 2001-05-01 2004-10-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の二次エア供給装置
CN1275825C (zh) * 2001-10-19 2006-09-2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两轮摩托车中的排气用2次空气控制阀的配置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0057C (zh) 2006-08-16
ES2264293B1 (es) 2007-11-16
ES2264293A1 (es) 2006-12-16
CN1460779A (zh) 2003-12-10
JP4210472B2 (ja) 2009-01-21
JP2003343258A (ja) 2003-12-03
TW200402506A (en) 2004-02-16
ITTO20030352A1 (it) 2003-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06957B2 (ja) 車両の吸気構造
JP4546352B2 (ja) 揺動三輪車
JP4574415B2 (ja) 鞍乗型車両
JP5317617B2 (ja) 車両の排気管構造
JP2011011599A (ja) 自動2輪車
US9394860B2 (en) Motorcycle
JP5546897B2 (ja) 自動二輪車の吸気温センサ配置構造
JP2014141921A (ja) 車両における蒸発燃料処理装置
JPWO2014208177A1 (ja) 鞍乗型車両の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TWI221130B (en) Scooter-type vehicle
JP2021167605A (ja) エアクリーナ
TW585966B (en) Secondary air supply system of motorcycle
JP2003335281A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の吸気系構造
JP5778947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排気浄化装置
JP5932865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TWI288727B (en) Scooter type motorcycle
JP4116823B2 (ja) スクータ型車両における泥よけ構造
JP4367879B2 (ja) 車両用エアクリーナ
JP2009073287A (ja) 自動二輪車
JP6285340B2 (ja) 鞍乗り型車両の吸気構造
EP4023874B1 (en) Saddle-type vehicle
JP2014025393A (ja) 蒸発燃料供給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自動二輪車
JP6366193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WO2020116091A1 (ja)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ホース支持構造
JP4386304B2 (ja)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