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520400B - Vacuum arc evaporation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Vacuum arc evaporation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520400B
TW520400B TW90122718A TW90122718A TW520400B TW 520400 B TW520400 B TW 520400B TW 90122718 A TW90122718 A TW 90122718A TW 90122718 A TW90122718 A TW 90122718A TW 520400 B TW520400 B TW 5204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node
cathode
magnetic
vacuum arc
arc evapor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0122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Takashi Mikami
Hiroshi Murakami
Koji Miyake
Original Assignee
Niss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in Electric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5204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520400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009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on of plasma specially adapted for examination or treatment of objects, e.g. plasma sources
    • H01J37/32055Arc dischar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37/00Discharge tubes with provision for introducing objects or material to be exposed to the discharge, e.g. for the purpose of examination or processing thereof
    • H01J37/32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 H01J37/32431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reactor
    • H01J37/3266Magnetic contro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al Vapour Deposition (AREA)
  • Plasma Technology (AREA)

Description

520400 五、發明說明(1) 發明之背景 發明之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可形成薄膜於一 基片上,例如汽車零件、機械零件、工具、鑄模、透鏡、 玻璃、或一半導體基片。更精確地說,本發明係關於一直 J電弧蒸發裝S,其有一可產生磁場之磁性過濾器,以及 在產生磁場下可彎、曲和輸送由一真空電弧蒸發源(川_ ev叩oration 3011]^6)產生之電漿串流(ρΐ^ stream),以及從電漿銘昤如如义丄, 輸送效率時,㉟免發增加而提高電滎串流之 困難。 、准持真工電弧蒸發源之電弧放電的 相關技術之描 源產ίί電的方法,其藉真空電弧蒸發 v〇ltage)^,b.as 藉真空電弧放電蒸發一 。°亥基片。此真空電弧蒸發源 漿。此方法稱為直处雷=三因而產生含陰極材料之電 法之優點為具有高;】或電弧離子電鎮法。此方 高薄膜形成速率迷率和高黏著性能。 極材料從陰極蒸發故二利用真空電弧放電使大量之险 之故。 ^即在負偏壓導致之電場下產生二; C:\2D-CODE\90-ll\90i22718.ptd 第5頁 m 520400 五、發明說明(2) 從真空電弧蒸發源之陰極墓 膜之细Iu t U位瘵哉之陰極材料含適合形成薄 及直徑為數微米“ Π1)至數+饩半y “立 子(亦稱為小滴哎大+ M 数十楗未之粗粒 4的餐瓶主 )° A粗/粒子黏著至基片時會使產 生的溥臈表面的平滑性和黏著性變差。 為了克服此問題,因丨A^L Λ* m 1 1 α, + 此^七、如圖1 1中所示之真空電弧蒸 只^置1〇3。此真工電弧蒸發裝置1〇a 弧蒸發源20,以及一磁性過、清哭u =上述之真工電 曲和輸送-股在產生磁:二此磁性過滤器50可彎 J浆串流38,以及從電聚移除粗链粒子之後== 安裝於陰極架“上 材枓之瘵叙方向)。此陰極30藉發生在 陰極30和1%極36之間的真空電弧放 因此產生含陰極材料(構成該陰測)之=㈣心發’ 此陰極30含-材料[例如鈦金屬或其類似物、鈦鋁合 似物],其視欲形成薄膜之種類而 成。%極36通韦由鋼製成。陰極架24則是由非磁性金屬製 此I置中,陽極36為電接地。從陽極36和陰極3〇之 電弧電源44供應數十Vg〇〇v或其上下之電弧放電電壓, 邊陰極30置於負極。元件編號4〇為一觸發電極,以 一絕緣材料。 4馮 陰極架24經由-絕緣材料26安裝於支樓板28上。此支樓 Μ m ί» \m 第6頁 C:\2D-CODE\90-ll\90122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3) 板2 8 —端覆蓋一輸送管5 2而形成磁性過濾器5 〇。一磁鐵 (水久磁鐵)22藉一置於陰極架24後側之磁場將電弧點(電 弧放電之陰極點)限制在陰極3〇之蒸發面32内。 ,此裝置中,磁性過濾器50包括彎曲輸送管52、一磁性線 、以及一直流(DC)電源56。此磁性線圈54產生一沿著 幸刖达官52彎曲之磁場。直流電源56激發該磁性線圈“。該 磁性線圈54如所示可為複數個環形線圈(t〇r〇idal c〇ii^ ,或為繞線在輸送管52周圍外之電磁鐵線圈(s〇len〇id Φ ⑽1)。圖11中大略說明磁性、線圈54所產生之磁力線58部 伤。此磁力線58如所示沿著輸送管52之内壁延伸。 勺 ^陰極30和陽極36之區域内,該磁力線58如圖12所示分u 輸送管52較佳之彎曲角α為無法從直 夕哈n q η古主X丨“ ▲ ”工包5瓜洛發源2 0内 之陰極30直接看到缚膜形成室6〇内之 4。 之α為約9 0。。 将疋具例 位於靠近磁性線圈54的元件,例 28、和薄膜形成室6 0,為由非磁性材料。52支;板 該磁性線圈54發展出之磁力線58(磁場)。 不k干擾 包括真空弧蒸發源20和磁性過濾器5〇之直 l〇a以輸送管52的另一端直接朝向該基片64、弧置 薄膜形成室6。’由此形成一薄膜形成裂置乂式_,九 60包括一托架62托住該基片64,i上 /專膜形成室 形成裝置稱為真空電弧蒸發裝置或電膜。此薄膜 輸送管52和薄膜形成室60藉一真空 :J鍍裝置。該 里衣置使其成為真空
520400 五、發明說明(4) 狀態。 被產生之電漿串流38在磁性過濾、器5〇内 膜形成室6〇内的基月64。電漿串流38内所含: 電Γ不受磁場之影響,因此該粒子不帶直接往ί 拉早计=7,亚且會和輸送管52之内壁碰撞。因此,該粗 場内粗粒因此無法到達該基片“。磁 即使帶雷r ί 半徑(拉曼半徑,Raman radius), 粒子撞擊;送;ί大增加該粗粒子的質量比例。因此,該 突出並、、肖奂r之内壁,並且有翼片(未顯示)從該内壁 :二其上)。結果,該含極少粗粒子之電漿串 此j杻拉子亚無機會附著在基片64上。 口 二應流38之電位時,例 位ί;;…基片64:故該離内之離子藉電 在真空弧瘵發裝置1 〇 a中, 性線圈54所產生之磁場強声:強磁性過濾器5〇之磁 50輸送電漿串流38的效率^石、社、度)會增加磁性過濾器 性過濾器50的輸出量,因+ ^在,增加電漿串流38從該磁 薄膜形成速率。 W加一薄膜形成於基片64上的 當增加電場強度,陰極Μ 陽極36的磁場亦隨之增加。附近和真空電弧蒸發源2〇内之 discharge)從陰極30發射之圖12所不,藉電弧放電(arc 〈冤子37被磁性線圈54產生之磁
IH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8頁 520400
力線58牢牢捕捉,故該電子通過-陽極36内之空間,而益 法到達該陽極36。當磁場強度被磁性線圈54加強時 : ^磁性線圈54產生之磁力線58通過該陽極36内之。紝 = 陽極Ι並且很容易地通過亀 .η . " ° ^射之電子3 7不易到達陽極3 6時,在陴極 30和1%極36之間彳艮難維持其電弧放電。換士之, :才 和陽極36之間很難發生初始放電。甚者,、:==3。 的放電。 ^、…、法、、隹持其後
因此,先前的真 磁性過濾器5 0以加 率時,其在真空電 此’其在真空電弧 輸送效率和電弧放 空電弧蒸發技術裝 強磁場強度來增加 弧蒸發源2 0中很難 蒸發源2 0中很難同 電。 置10a中,當嘗試藉 電漿串流3 8的輸送效 維持電弧放電。因 時維持電漿串流38之 、特別是當陰極3 0由碳或主要含碳之 濾器5 0内之電場強度增加時,更難維;衣成,當磁性過 由為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的電弧放雷=其電弧放電。其理 如上所述從陰極30發射之電子37很京本就有困難,以及 此,幾乎不可能發生電弧放電。、到達該陽極36,因
”玄陰極30由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士 電弧放電,或即使當其由其它材料掣:成時,其很難維持 體,例如,惰性氣體或反應氣體,=成時,其仍需借助氣 藉此增加該陰極30附近之氣體壓力。^該輸送管52内,而 其它的困難。電漿串流38中會因電然而,此方法會產生 體離子,因此在薄膜的形成過程中::電而含有大量的氣 曰產生不良的影響。由
第9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6) ___ =大量的氣體離子進人該基片64,故其會改 64表面上之薄膜的品質,其會增加薄膜之内應力^成於基片 l^kStreSS),或該基片64被不必要地:熱。 :此吉2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真空電 包括一真空電弧蒸發源和一磁性過濾器,你^衣置,其 入氣體或即使在加強磁性過濾器發展出的f ς在不需弓丨 能維持其真空電弧蒸發源内之電弧放電。穷強度之下仍 Π::明之第一個真空電弧蒸 目的,其包括:-含有陰極和位於陰極 ^到上述之 ,真空電弧蒸發源,此真空電弧蒸發源在心,耵的陽極 之電㈣、-磁性過遽器,其藉一磁:以=特料 Ϊ粒子彎曲和輸送由真空電弧蒸發源產生:工:::除 机,以及輪出此不含粗粒子之電 电水串 :極其置於該陰極蒸發面之前和靠近真空二之 此第-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在 磁性過濾器發展出之磁力線(即磁通量)分’ ::内陰極至陽極之區域範圍,而使其構造適 之間的電弧放電。特別是,在靠近陽極之磁2= 的:應下,該磁性過濾'器發展出之磁力線被一部 :: :件所吸引。此現象亦發生於增加磁性過遽器之 二 #。因此’增加從真空電弧蒸發源之陰極通過該 = 第10頁 C: \2D-CODE\90-11\90122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7) 附近之磁力線的數目。其結 、 加藉電弧放電而從陰極發射二杧加磁通密度,同時亦增 及到達陽極而被磁力線捕捉之::的=:陽極和其附近以 ,弧蒸發源内易於維持其初始電弧放電和维2在真空 放電,因而穩定其電弧放電。 、,持其後之電弧 流ϊί送=磁Ϊ過渡器發展出之電場強度可改善電锻串 以在不需引人氣體之不仍可穩定其電弧放電 、准持在真空電弧蒸發源内。因此,在带^ * =遽器内電梁串流之輪送效率和在真空 电狐洛發源内維持其電弧放電。 因,^在移除粗粒子時,由薄膜形成裝置所構建之直命 電弧瘵叙裝置可在高電漿串流輸送效 ^ 之不^ ΐ 以及能藉引入氣體進-步消除形成薄膜上 吟專衫0 ;藉由很簡單之構建方法即可獲得上述之優f 增。’即’磁性元件的供應。其亦可減少該裴置體積的“ 陰= =蒸發裝置中’陽極以位於磁性元件和 在第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該磁性元件拍本件 極和陰極的蒸發面之間。因此’從陰極發射之電子被^陽 線捕捉’故报容易到達陽極。以此可报方 力 之放電。 择符3電弧 置中,其真空電弧蒸發 該陽極圍繞於陰極之前 此外’在第一個真空電弧蒸發裝 源之陽極以構建於適當位置較佳,
J^〇4〇〇 五、發明說明(8) 置於靠近陽極:外“::,磁性元件被 前。 飞其附近而使其位於陰極之 力===:件:此大部份磁性過“產生之磁 通過陽極…和陽產;产從=射之電子可輕易 當如上述使用該磁;生置力圍=極前部之位置。 其附近。其和第-個真空電弧:發Γΐ:; J至陽極或 其效果。 ^衣置比較,更能顯示出 在此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該真* 2多個棒狀元件,當其位於該陰極蒸發陽:: l者該陰極之蒸發面置放。 可其被 極從ΓΓί:;::可ΐ易通過陽極之間而不碰撞該陽 t果不使用磁性兀件,t磁性過濾器產生— 、守,其可如陽極圍繞該陰極前部而置於適當之位二 2加強。根據本發明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配人:: :之:Η性過濾器產生之磁場被吸引至該“或= 、因此,增加朝向陽極之磁力線的數目,而能在1 =維㈣電弧放電。因此,此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之= 可寻同於第一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 /果 亦可藉根據本發明之第二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達 之目,,其包括:一含有陰極和位於陰極蒸發面之前的陽 極之真空電弧蒸發源,此真空電弧蒸發源在陰極和陽極之 第12頁 C:\2D-CODE\90-ll\90122718.ptd 520400
520400 五 發明說明(10) 極〇 ^第二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即使當加強磁性過濾器 出之磁场強度以及磁性線圈所發展出之磁力線以垂 =瘵1面的方向通過該蒸發面時,該磁力線可輕易捕捉 而至達°亥陽極,而由於該陽極位於磁力線之交叉位置 因此,即使藉加㈣ =;:==::電裝串流之輸送效率的情況下, 之電弧放電。矹脰之下仍能維持其真空電弧蒸發源内 滤ΐ第kg 裝置’可進-步包括一磁性過 性元件和陰極^面‘;棒:陽極而使該棒狀陽極位於磁 裝置中,該棒狀或,在此第三個真空電弧蒸發 在此真空電:;=性材料製成較佳。 磁力線的數目,“‘,中,增加通過該陽極或其附近之 磁場内仍可輕易電弧放電广易地到達該陽極。因此’在強 亦可藉根據本於明 之目的,其包括;一含有::真空電弧蒸發裝置達到上述 極之真空電弧-發 二二口位於陰極蒸發面之前的陽 間的電弧放雷Γ 真空電弧蒸發源在险極釦胳技 門的電弧放電之下藉從陰極蒸發 @桎和%極之 料之電漿串流、一磁性過滤器,:磁,產生含陰極材 除粗粒子之下彎曲和輸送由直空電7 %從電漿串流移 流,以及輸出此不含粗粒子i電嘴串,產生之電漿串 蒸發源之陽極至少包括一棒狀陽極,:以:中該真空電弧 〃 M棒狀陽極之一端 C:\2D-C0DE\90-ll\90122718.ptd 第14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11) 面朝=該陰極蒸發面之前的方式放置。 在第四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即使當加強磁性過濾哭 所發展出之磁場強度以及磁性線圈所發展出之磁力線^ Ϊ i垂ί該蒸發面的方向通過該蒸發面時,該磁力線可輕 之你ΐ电17到達該陽極,而由於該陽極位於沿著磁力線 、尚、廣哭產“:維持其電弧放電。因1^,即使藉加強磁性 、牙ί i易強度來增加該|漿串流之輸送效率的情 ί:電如其它裝置中必需引入氣體才能維持^ …工電弧疾、4源内之電弧放電。 =:陽極放置就緒,t子會撞擊極 拉曼半徑不同於磁場内之離子(前 二於1子: 此可維持相當好的電弧放電。當大部份未撞擊該陽2時因 ;電焚内之電子可能依项流的方式輸送。.Γ 個 率。 直比啟日守,其可改善電漿串流之輸送效 此第四個真空電弧蒸發 濾器,其置於靠近至少_ ^ ,θ P 一 ^匕括··一磁性過 性元件和陰極$發面之門=%#而使該棒狀陽極位於磁 ^ ^ '^間。或,在此第四個直办雷2rT\ V旅 裝置中’該陽極由磁性材料所製成。《1固真工電弧条發 在此真空電弧基發梦罢忐 磁力線的數目,:電足增加通過該陽極或其附近之 磁場内仍可輕易電弧放電易地到達該陽極。目此,在強 在第一至第四個直空雷% 位可相等於該陽極^電^。ή裝置巾,在磁性元件之電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15頁 a 52〇4〇〇 五、發明說明(12) ^在此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不需對其進行電絕緣的測 疋。在此態樣下,其絕緣之設計报簡單。 弧ΐ ί ΐ空電弧蒸發裝置+,該則生元件以安裝於真空電 狐瘵發源内之陽極上較佳。 在此真空電弧承發梦罢 撐。因此-Γ ±_ '2 ,置中,遠除極亦充當磁性元件之支 牙因,’:輕易地支撐該磁性元件。 在弟一至第四個真空雷 位亦可為一浮動電位。玉弧瘵电I置中,該磁性元件之電 在此真空電弧蒸發裝置 ^ 。因此,不會因帶φ ’ V電粒子不易接近該磁性元 Λ π. ’因此可輕易 里 磁性元件上而導致過熱 w Μ冷卻玆威Μ二,, 件 該磁性元件不會 或該陽極不會因 該陰極可由碳或 的情形,因此可駟县4 y、子撞擊在磁性 在第一至第四‘真处=卻,磁性元件 因過熱而導致變形、二弧瘵發裝置中 過熱而導致變形、f ^晨或其類似情形 在第-至第四個其類似情形。 主要含碳之材料製成:電弧添發裝置中 ______& , „π % 當該陰極由碳或主人山 術很難維持其電狐 :妷之材料製成時, 弧基發步署Ρ 放電。換言之,钿:應用先則的技 體,心㈣Ρ使該陰極由碳之材料f據本發明之真空電 具有更多優點之效:乃能維持電弧之放電成此f引入氣 果。 此特性可產生 圖1為顯示含一拒擔 之薄膜形成裝置的横~本發明而構建的真空h 只口丨J面圖。圖2為圖】 電弧瘵發裝置 ,寻膜形成裝置内 第〗6頁 C:\2D-O0DE\90-m90j227J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13) 顯示一陰極、一陽極、和一磁性元件之放大前視圖。在此 圖中,使用相似的元件編號依照圖丨丨中之先前技術薄膜形 成裝置内之相似或相等的部份加以編號,以及將描述重點 放在與先前薄膜形成裝置不相同的部份。 在此元件編號為1 〇c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中,一圓柱形 或環形磁性元件4 6安裝於一如上所述真空電弧蒸發源2 〇内 之圓柱形或環形陽極3 6的外周圍部位。此磁性元件4 6之 位設定和該陽極36相同(具體例中其為接地)。 一 以及置於陰極30蒸發面32之前的圓柱形或環形磁性元件 46安裝於一如上所述真空電弧蒸發源2〇内之圓柱形或产 陽極36的外周圍部位。此磁性元件46之電位設定 == 36相同(具體例中其為接地)。 μ &極 如上所述,該陽極36位於該陰極3〇蒸發面32之前。 此,安裝於陽極36外周圍部位之磁性元件46亦位於該蒗 面32之前。由於磁性元件46為安裝於該陽極36之外^鬥、: 位,因此該陽極36位於磁性元件46和該陰極3〇之蒸發面u 此磁性兀件4 6可由鐵磁材料製成,例如鐵、鎳、鈷、八 其成份之合金、或鐵酸鹽。可被使用於構建磁性元 各 特定實例為碳鋼(例如JIS2SS4〇〇)、鐵酸鹽不銹鋼、邑^ 體(martensitic)不銹鋼(兩者均為磁性不銹鋼)、、馬氏 (NiFe)、和鈷鉑(CoPt)。 鐵 此磁性兀件4 6之位置構成一由磁性過濾器5 〇 (其一 性線圈54)發展出之磁力線58分佈於真空電弧蒸發源μ石内 第17頁 C:\2D-CODE\90-ll\90122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14) ,陰,30至陽極36之間的區域’故可適當地維持該陰測 和該陽極3 6之間的電弧放電。 明確地說,由於該磁性元件46安裝於該陽極36之外周圍 /位’該磁性過濾器50之磁性線圈54發展出之磁力線如圖 3所示被吸引至該磁性元件46。因此,該磁力線58直接朝 向该真空電弧蒸發源20内之陽極36或其附近,更精確地 =’、增加通過該真空電弧蒸發源内從陰極30至陽極36的 :^其附近之磁力線5 8的數目。當加強該磁性過滤器5 〇 之磁場強度時亦會發生此現象。 因:匕磁力線58的分佈結構可有效維持真空電弧蒸發源2〇 弧放電而從陰極發】時亦增加藉: 塔把二、丄 町I 4于通過1W極和其附近以及到達 力ί捕捉之電子的數目。以圖3之模型說明到 之電子37。循此’在真空電弧蒸發源内易於維 ΐ放和維持其後之電弧放電,因而穩定其電 性過遽器5°之磁場強度時亦會有同樣 串H t加磁性過濾器5°發展出之電場強度以改善電漿 體m:效?的情況下’可在不需引入排放穩定氣 電以及二m體’至該輸送管内而仍可穩定其電弧放 氣體電弧蒸發源2〇内。因&,在不需引入 率和在直1:二°磁性過濾器5〇内電漿串流38之輸送效 因Ϊ ΐ電弧蒸發源2°内維持其電弧放電。 矛夕除粗粒子時’由薄膜形成裝置所構建之真空
C:\2D-OODE\90-n\9〇1227i8<ptd 第18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15) 電弧洛發裝置可在高電裝串 片6 4上形成一薄膜,以及能 膜上之不良影響。藉由报^ 優良效果’即’磁性元件4 6 積的擴增。 當该陰極30由碳或主要含 應用先前的技術很難維持其 陰極由碳之材料所製成並且 之下仍能維持其電弧放電。 效果。 流3 8輸送效率下以高速度在基 藉引入氣體進一步消除形成薄 單之構建方法即可獲得上述之 的供應。其亦可減少該裝置體 碳之材料製成時,如上所述, 電弧之放電。換言之,即使該 I弓I入氣體,本發明在強磁場 此特性可產生具有更多優點之 磁性元件46之電位可相等於 一 位、或一介於該陽極36和該降°之電位、一洋動電 由為最重要並非該磁性元件4=3:之間的中等電位。其理 58之功能以及導引其至陽極36之,位’而是其吸引磁力線 使該磁性元件46和該陽極36 ;它具體例亦相同。 是如圖i中所示將磁性元件46安有壯相同之電位較簡單的方法 方法是將其置於不同之位置並/甘在該陽極36上。另外的 元件46設定成和該陽極36有相"相互電連接。當該磁^ 行電絕緣的敎。在此態之電位時,則不其進 圖5顯示磁性元件46之電位执〜其絕緣之设计很間早。 造。如此構造中所示,該磁f-疋在浮動電位的—實例幡 ㈣外周圍部位的附近。在匕件46置於靠近和圍繞該; 陽極36之間可插入一絕緣材。下,該磁性元件46:: 動電位時,帶電荷粒子,二離當該磁性元件46設定在: J々離子,不易接近該磁性7C件
520400 五、發明說明(16) =处不會因帶電粒子撞擊在該磁性元件46上而導鼓 過f的情形,因此可輕易地冷卻該磁Ή件46。 ^致 朽“上:斤f ’该石兹性元件46以位於該陽極36之外(從今陽 “之移動方向觀窣或::朝著該陽極36(從陰極材料 :使:;=36位於其和該陰極36的蒸發面3 置 =件二並未插入該陰極3◦的蒸發面陽: 58捕捉f ^陰極3G發射之電子37(圖3)被磁力線 位為浮動電心極36。當磁性元件46之電 #46., ^ = I寺電位恰,以上述之方法放置該磁性元 :匕6…當该磁性元件46和該陽㈣有相 - :磁=件46:電學的角度來看可被視為該陽極:, 習ΓΛ 然以上述之方法置放該磁性元件“。 白ί貝上,如圖4所示,該陰極3〇之 =材環形電弧點限制板48心繞=、: ’该電弧點限制板48埋入該陰極 = 於该電弧點限制板48由磁性材 :^由 22之磁通(magnetic: flux)成开所、^成,其使源自於磁鐵 限制在該陰極3。之蒸發面32内將-電狐點之移動 元=該結:;r 和㈣性元件46在位置和功能上有斤:當=點 二。口:夕提供電弧點限制板48而不提供磁性元件46 %,貝“亥電弧點限制板48無法似該磁性元件46產生操作以 第20頁 C:\2D-CODE\90-ll\90122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17)
及其優點。電弧點限制板4 8之位置不同於磁性元件4 6的位 置,即,在該陰極30蒸發面32之前和靠近該陽極36。因 此,電弧點限制板48並無增力0朝向該陽極36之磁力線的 目而在一強磁場下仍維持其電弧放電的功能。 如果該陰極30蒸發面32和該陽極36之間的距離為u, 該瘵發面32和該磁性元件46的距離L2過小時,則該電弧 電之散播範圍較小。如果該距離過大時,則很難維持其 弧放電。為了避免此現象,該距離以3 〇 _至丨2 〇 _之間‘ 較佳’以5 0 m m至8 0 m m更佳。 以下將描述本發明之另一或第 個具體例 …. ,…,,一在上述第一 ,具體例中,該磁性元件46不同於該陽極36。然而,在也 第,個具體例中,如圖6中所#,在真空電弧蒸發源2〇中 之陽極36為磁性材料(如上所述之鐵磁材料,其它且體例 亦相同)所製成,並且其具有磁性元件之功能。/、 以此方法構建時,該陽極3 6本身可吸引由磁性線圈5 4戶) 生的磁力線58。因此,可增加朝向該陽極36之磁力線白< 欠目、故在強磁場之下可維持其電弧放電。同樣,當加安 石f性過濾器50之磁場強度而提高電漿串流38之輸送效率 ^汶輸达官5 2在不需引入氣體之情況下可維持其電弧方 電〇 一當該磁性元件46不同於該陽極36時,可獨立選擇適合言 元件之材料,即可選擇適合該磁性元件4 6之材料以及選本 ίΓίΓ亟36之材料。在-特定的實例中,可選擇具“ 電和”、、V性之鋼做為該陽極36之材料,以及選擇價廉而^
520400 五、發明說明(18) "" " ^面電磁穿透性之結構碳鋼做為磁性元件4 6之材料。當該 1%極3 6由鐵磁材料所製成而使其具有磁性元件之額外功能 時’可減少所需要之組成零件並且亦可簡化其構造。其餘 之具體例亦相同。 =磁性元件4 6被帶電荷穿透而加熱,來自該陰極表面和 其類似物之輻射熱亦使溫度增加。為了克服此問題,較佳 的方法是藉冷凍劑,例如冷凝劑,之冷凝機構來冷卻該磁 性兀件。如此處理之後,該磁性元件不會因過熱而導致變 形]損壞或其類似情形。解決此問題之特殊方法是沿著磁 性兀件46之周圍表面將流經其間之冷凝管置於其上。其餘 之具體例亦應用此相同之方法。 ’、” 如圖6中之實例,當該陽極36由磁性材料所製成而使其 具有磁性元件之額外功能時,該陽極36以應用如最後所述 之冷凝機構較佳。如此處理之後,該陽極36不會因過熱而 導致變形、損壞或其類似情形。其餘之具體例亦應用此相 同之方法。 " ,真空電弧蒸發源20可具有多個陰極30。在此情況時,
L系乂上述方法構建該陰極3 0之陽極3 6和磁性元件4 6。圖 7為使用兩個陰極3〇之實例的說明。該陽極36和磁性元件 4 6之、、、σ合,如說明或省略,為卵圓形之平面形狀。當該陽_ 極36由磁性材料所製成而使其具有磁性元件之 S 亦有同樣情形。 〜在2 具體例中,該真空電弧蒸發源2 0之陽極3 6當構連 方、L ¥之位置日守,其圍繞於該陰極3 〇之前面部位。當磁性
520400
五、發明說明(19) 元件46圍繞於陰極3〇前部時,該磁性元件46被置於靠近該 陽極3 6之外周圍部位或其上而使其位於該陰極3 6之前。另 方法為’該陽極3 6由磁性材料製成’並且亦充當為磁性 元件。該陽極3 6或磁性元件4 6具有圍繞該陰極3 〇前面部位 之形狀,其可為橫剖面為圓形、印圓形、橢圓形、或方形 之管狀元件,或一環形元件(其上含孔之板)。 陽極36之所以成為該形狀之理由為該陽極36不易截斷 (阻礙)來自該陰極3 〇之蒸潑^面3 2蒸發的陰極材料3 4以及來 自其之電漿串流38。當該陽極36如所述之形狀時,如果加 強4磁性過滤裔5 0之磁場強度,藉磁性線圈5 4產生之磁力 線58會如圖12所示通過該陽極36内之空間。依此,從陰極 發射之電子37可輕易通過陽極36而不致和陽極36產生碰 才里:因此,可明顯產生從提供該磁性元件46或當該陽極36 =磁性材料製成而亦被視為該磁性元件所導致的有益影 另-種陽極36之構造和其在真空電弧 =於圖所示,當其位於陰極峨面^ 該陰測之前面部☆列中,當實例中之陽極36圍繞於 強度,則從該陰極3 〇發料=加強°亥磁性過濾态5 0之磁場 致撞擊該陽極36。 '之電子可輕易通過該陽極36而不 同樣’在此實例中
3°之蒸發面32之前以及= = = = =
520400
8A和8B中之實例,該磁性元 性元件4 6和陰極3 0蒸發面3 2 36°另一選擇中,該陽極36 而使其具有磁性元件之額外 件4 6。 件4 6置於使該陽極3 6位於該磁 之間的位置並且靠近該陽極 可由一磁性(鐵磁)材料所製成 功能’而因此可取代該磁性元
樣:严實例巾,由磁性材料製成之磁性元件46或陽 ^ 、藉其本身拉延該磁性過濾器5 0之磁性線圈5 4所發展 的磁力線58至該陽極36或其附近。結果,增加朝向陽極 、力、、泉的數目,並且其能在強磁場内維持其電弧放電。 =^,如上述之實例,當加強磁性過濾器5 〇之磁場強度而 電㈣流38之輸送效率日夺,該輸送管52在不需引入氣 肢之6況下亦可維持其在真空電弧蒸發源2〇内之電弧放 圖9A和9B中為又另一陽極36之構造和其配置。此構造 =,如圖所示,當其沿著該蒸發面32延伸時(例如與其平 行)在j陰極3 〇之蒸發面3 2之前置有一或多個棒狀陽極 3/(此實例中有一棒狀陽極)。在此實例中,並不必然使用 該磁性元件46,並且由磁性材料製成該陽極36。
同樣在一實例中,如圖12中所示,當加強磁性過濾器5〇 所發展出之磁場強度以及磁性線圈54 以垂直該蒸發面32的方向通過該蒸發面時,該磁力^^ 輕易捕捉電子37而到達該陽極36,而由於該陽極36位於磁 力線5 8之父又位置因此可維持其電弧放電。因此,即使藉 加強磁性過濾器50所產生之磁場強度來增加該電漿串流“
第24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21) 之輪送效率的情況下,該輪 能% i± t π π π # 、 迗e 52在不需引入氣體之下仍 二持真工电弧瘵發源2 〇内之電弧放電。 同樣,在圖9 A和9B的實你丨φ -如圖8A和8R之與彻张-; 其可提供一磁性元件46或 在Ξ用t “ 性(1载磁)材料製成該陽極36。 在使用磁性元件4 6的實例中,甘a人 ^ ^ θ ^ ^ y T 其位於該陰極30蒸發面32之 則亚且罪近每一個陽極36。如> 斑从—L 如圖9 A和9B中之實例所示,該
磁性7L件4 6之位置足以僅兮嗒托9 D 险托w “ 便4除極36位於該磁性元件46和該 陰極30蒸發面32之間。 =果循此配置,可增加通過之磁力線58的數 f %極36,並且電子37可輕易到達該陽極36。 輕易於強磁場内維持其電弧放電。
目並且接近 因此,其可 圖10A和10B中顯示更進一步之陽極構造和其配置。至少 ^ 一棒狀陽極36(此說明實例巾有—陽極)之配置使其棒狀 =極之一端面35朝向該陰極3〇蒸發面32之前。同樣,在此 只例中,並不必然使用該磁性元件4 6或該陽極3 6可用磁性 材料製成。如果需要時,可增加該陽極3 6之 圖10A和10B中之陽極。 /、
同樣在一實例中,如圖丨2中所示,當加強磁性過濾器5 〇 所$展出之磁場強度以及磁性線圈54所發展出之磁力線58 以實質上垂直該蒸發面32的方向通過該蒸發面32時,該磁 力線5 8可輕易捕捉電子3 7而到達該陽極3 6,而由於如圖 10B中所示,該陽極36位於沿著該磁力線58之位置,因此 可維持其電弧放電。因此,即使藉加強磁性過濾器5 〇所產 生之磁場強度來增加該電漿串流3 8之輸送效率的情況下,
520400 五、發明說明(22) "— 該輸送管52在不需引入氣體之下仍能維持真空電弧蒸發源 2 0内之電弧放電。 當循此配置該陽極36時,在磁場内從該蒸發面32發射之 電子37的拉炅半徑(Raman racjius)很小。因此,該電子μ 撞擊至該陽極3 6,故可維持良好的電弧放電。換言之,電 漿串流38内的離子較重,並且其遠大於電子37之拉曼半徑 (視該磁場之強度其半徑為丨cm或以上)。因此,該離子不 會撞,該陽極3 6,因此,該離子以順流方式輸送的可能性 相當高。基於此理由,該電漿串流38的輸送效率較高於 9 A和9 B中之實例。
在圖1 0A和1 0B以及圖9A和9B之實例中,為了減少該陽極 36和該磁性元件46阻礙該電漿串流38之輸送速率,建議形 成之陽極36和磁性元件46在能獲得穩定電弧放電之厚度值 的範圍内儘量以越薄越佳。 同樣’在圖10A和10B之實例中,可提供磁性元件46或如 圖9A和9B中之實例以磁性材料製成該陽極36。在使用磁性 =件4 6的貫例中’其位於該陰極3 〇蒸發面3 2之前並且靠近 每一個陽極3 6。特別是,如圖丨〇 A和丨〇 b中之實例,該磁性 元件4 6之位置足以使该陽極3 6位於該磁性元件4 6和該陰極 3 0蒸發面3 2之間。
=果循此配置,可增加通過之磁力線5 8的數目並且接近 遠陽極36 ’並且電子37可輕易到達該陽極36。因此,其可 輕易於強磁場内維持其電弧放電。 同木:ic在圖8 A至1 〇 B之實例中,在設定該磁性元件4 6之
520400 五、發明說明(23) m:二論?磁性元件46是否耦合至該陽極36,以及不 論该冷卻機構是否搞合至兮 前具體例中之陽極36。;;則生元件46,可將其視為如先 以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製:B:當該陰極3口〇如先前之具體例 至於該磁性過據器50,參:’可明顯呈現出其優點。 線圈54之位置可使形成之用f個永f f鐵置於該磁性 曲。在此實例中,直不兩=沿者該輸达官52延伸和彎 〆、1而農流電源$ β 〇 該磁性過濾器5 〇之輸送;^ ζ /Ν 該輸送管52。 可電連接地或供應一偏壓至 [實例] 〈實例1 > ΐ 2 : Ϊ有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1 0 c之薄膜形成穿置、隹, 繼以之㈣,如圖!所示其有一磁性元件行 ρ極36之外周圍部位。其測試條件如 牛牛女裂 結果列於表1。 Μ及其測試 JIS之SS40 0為一種結構碳鋼。有相同之 線圈54的4個線圈。表中之薄 机通過該磁性 T Τ疋溥膜形成速率為和如圖]q 不使用-無磁性過濾器之真空電弧蒸發裝幻 3中所 ▲不使用磁性過渡器時’如圖13中所#,做 ^比率。 實例和比較實例中之距離D為3 5 〇 陰極3 0 :碳材料(圓柱形,直徑6 〇 距離D為從該陰極30之蒸發面32至該基片64的距旱又之用的 用磁性過濾器50時,如圖i和其它圖中所示,其二當使 ,過濾器50出口至該基片64之距離。兩者實例、、\從該石兹 實例和比較實例中之距籬D為:^ fl m Hi。 Μ及其它 mm) mm X 長 3 〇 520400 發明說明(24) "^--- 電弧電流:80 A 石兹性線圈5 4之電流:列於表内 薄膜形成室内之真空度:1 X 1 0〜3pa 陽極3 6 ··銅材料(圓柱形,直徑80 _ _),水冷式 X長5 磁性材料46 : JIS之SS4 0 0 (圓柱形 _ X厚2 _),陽極電位 引入該輸送管52之氣體:無 [表1 ] 五 mm X 厚 2 直也84 mm X長5 流(A) 1電i放電維H:
薄膜形成速率 1/10 1/4 1/3 1/5 1/2 從表 1 可知,即 一'一~~〜' 便藉加強邊磁性線 150A來增加由磁性過濾器5〇產 、艮圈54之電流從ι〇Α至 之每一種電流值均可維g A 〃 之磁場強度,該磁性線圈 1 5 0 A時,有非常快的薄膜升^ $ ^放電。當該線圈之電流為 态50的1/2速率。其原因為士 、、率 其為不使用磁性過濾 50内之電漿串流38的輪送、、、效4強磁場可增加該磁性過濾器 〈比較實例〉 *率。 有一真空電弧 之測試比較。 使用如圖1 1中所示具 形成裝置進行薄膜形成 蒸發裝置1 0 a之薄膜 此真空電弧蒸發裝置
\\3l2\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28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25) 1 0 a並未使用該磁性元件,除卩μ —从甘〜 |禾此之外其它條件灼知膏你π中 相同。其測試結果列於表2。 1千均和κ例i甲 [表2] 磁性線圈電流(A ) 10 20 50 100 150
Hii_膜形成速率
從表2可知’當該磁性%圈54之電流超了 真空電孤蒸發舰之電弧放電。此比 膜形成速率為1 /8。此值恰為麻“]山 /例中琅大的溥 (1/2)的1/4(25%)。 …、⑧歹1 之取大薄膜形成速率 〈實例2 > 使用具有-真空電弧蒸發裝置1〇 薄膜形成之測試,如圖5所示苴右_ 胰烙成裝置進各 其 和圍繞該陽極36之外周圍部位。在杏 ^件46置於靠近 46由JIS之SS400所製成,其形狀為;』中^亥磁性元件 匪X長5 _x厚2關。其和該陽極36雷二=積為直徑“ 電位為浮動電位。其餘之條件和實例「$七冰’因此 其測試結果列於表3。 Θ
第29頁 [表3 ] 磁性線圈電流(A ) 電弧放電維持 L 10 可能
C:\2D-C0DE\9CM1 \90122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26) 20 _ 同上 50 ^^17 100 同上 15^0 同上 從此表可知’其測
〈實例3 > 使用具有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丨〇 c之 薄膜形成之測試,如圖6所干1q 、乂成衣置進行 並且亦充當為磁性元件所:實 她所製成’其形狀為環形,㈣為二 随X厚2 _。該陽極36為水冷式。1 x長5 相同。其測試結果列於表4。 -餘之條件和貫例1中 [表4 ]
薄膜形成速率 T7TY 磁性線圈電流(A ) 攸此表可知’八測§式結果實質上和實例"目同。明確地 說,即使藉加強該磁性線圈54之電流從1〇八至15(^來增加 由磁性過遽器50產生之磁場強度,該磁性線圈之每一種電 流值均可維持其電弧放電。當該線圈之電流為15〇人時,有 非常快的薄膜形成速率,其為不使用磁性㈣器5◦的1/3
第30頁 C:\2D-CODE\90-ll\90m718.ptd 520400 五、發明說明(27) 速率。 元件編號說明 10a 真 空 電 弧 蒸 發 裝 置 10b 真 空 電 弧 蒸 發 裝 置 10c 真 空 電 弧 蒸 發 裝 置 20 真 空 電 弧 蒸 發 源 22 磁 鐵 24 陰 極 架 26 絕 緣 材 料 28 支撐 板 30 陰 極 32 陰 極 蒸 發 面 34 陰 極 35 棒 狀 陽 極 之 一 端 面 36 陽 極 37 從 陰 極 發 射 之 電 子 38 電 漿 串 流 40 觸 發 電 極 42 絕 緣 材 料 44 電 弧 電 源 46 磁 性 元 件 48 電 弧 點 限 制 板 50 磁 性 過 濾、 器 52 送 管
C:\2D-CDDE\90-11\90122718.ptd 第31頁 520400 五、發明說明(28) 54 磁性線圈 56 直流(DC)電源 58 磁力線 60 薄膜形成室 62 托架 64 基片 圓画_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32頁 520400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顯示含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之薄膜形成裝置的橫 剖面圖; 圖2為顯示一部份包括一陰極、一陽極、和一磁性元件 之放大前視圖, 圖3為顯示在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包括陰極和陽極以及 其附近區域的磁力線分佈簡圖; 圖4為顯示另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之關鍵部份的橫剖面 圖; 圖5為顯示另一磁性元件之配置的簡圖; 圖6為顯示又另一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之關鍵部份的橫剖 面圖 ; 圖7為顯示在一使用兩個陰極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的 一部份包括一陰極、一陽極、和一磁性元件之放大前視 圖; 圖8A為顯示在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之陽極和一磁性元件 另一配置的前視圖; 圖8B為顯示如圖8A之側視圖; 圖9A為顯示在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之陽極和一磁性元件 又另一配置的前視圖; 圖9B為顯示如圖9A之側視圖; 圖1 0A為顯示在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之陽極和一磁性元 件之額外配置的前視圖; 圖1 0B為顯示如圖1 0A之側視圖; 圖1 1為顯示含一先前技術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之薄膜形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33頁 520400 圖式簡單說明 成裝置的橫剖面圖; 圖1 2為顯示在圖1 1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内包括陰極和陽 極以及其附近區域的磁力線分佈簡圖; 圖1 3為顯示含一先前技術不使用磁性過濾器之真空電弧 蒸發裝置之薄膜形成裝置的橫剖面圖。 讀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34頁

Claims (1)

  1. 六 、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真空電弧蒸發裝置,苴 一真空電弧蒸發源,A勺/、G 5 · 之前的一陽極,該真空;:=一—陰極和位於該陰極蒸發面 電弧放電之下藉從陰極】2 =發源在該陰極和陽極之間的 電漿串流; 〜^極材料而產生含陰極材料之 一磁性過濾器,供蠻+ 之電滎串☆,其藉::該真空電弧蒸發源產生 出此已移除粗粒子之電將击=水串流移除粗粒子,以及輪 -磁性元件,1置;以及 弧蒸發源内之陽極。、Μ陰極蒸發面之前和靠近該真空電 2.如申清專利範圍第 陽極位於該磁性元件和,/二電f蒸發裝置’其中該 〇 , ^ 卞7 4陰極之蒸發面之間。 嗲直* Φ 了 “利靶圍第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i,其中火 弧咖、之陽極置於適當之位置時,該陽極二 極…部位,並且該磁性元件被置於該陽極:: :件::13附近而當圍繞該陰極之前面部位時使該礙性 兀件位於該陰極之前。 兹性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 ”空,弧蒸發源之陽極可包括多個棒狀元件,當其位於^ 陰極蒸發面之外時,其被沿著該陰極之蒸發面置放。、^ 5· —種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包含: 真空電弧瘵發源,其包括一陰極和位於該陰極蒸發 之前的一陽極,該真空電弧蒸發源在該陰極和陽極之^ 電弧放電之下藉從陰極蒸發陰極材料而產生含陰極材料之 Η C:\2D-OODE\90-ll\90122718.ptd 第35頁 520400
    電衆串流;以及 一磁性過濾 之電漿串流, 出此已移除粗 其中該真空 6 ·如申請專 該真空電弧蒸 在该陰極之前 7 ·如申請專 真空電弧蒸發 陰極蒸發面之 8 · —種真空 一真空電弧 之前的一陽極 電弧放電之下 電漿串流;以 一磁性過濾 之電漿串流, 出此已移除粗 其中該真空 其沿著該蒸發 9.如申請專 步包含: ^ ^弓曲和輸送由該真空電弧蒸發源產生 粒;::::電漿串流移除粗粒子,以及輪 丁·^包漿串流;以及 電弧某恭、、塔七代日p t …、X源之%極係由磁性材料所製成。 員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當 面部位。°置於適當之位置時,該陽極圍繞 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該 多個棒狀元*,當其位於該 —被/〇著该陰極之蒸發面置放。 電弧蒸發裝置,其包含: 瘵::包括一陰極和位於該陰極 :以弧蒸發源在該陰極和陽極:;二 ^攸陰極療發陰極材料而產生含陰極材料之 :藓::曲和輸送由該真空電弧蒸發源產生 3 一磁場從電漿串流移除粗粒子,以 粒子之電漿串流;以及 輸 面=:V原之陽極至少包括-棒狀陽極,當 利範圍第8項之真空電弧蒸發面裝之置'。更進— 一磁性過濾器 其被置於靠近至少 棒狀陽極而使該棒
    52〇4〇〇 /、、申請專利範圍 、ΐ??立:該磁性元件和該陰極蒸發面之門 a 1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直〜t面之間。 棒狀陽極由磁性材料所製成。一電弧蒸發裝置,其中讀 一種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包人· 一真空電弧蒸發源,其包括一陰3 · $前的-陽極,該真空電弧蒸發;在‘:::亥,極蒸發运 Ϊ =電之下藉從陰極蒸發陰極材料 電滎串流;以及 產生3陰極材料之 一磁性過濾器,供彎曲和輸送由允 之電漿串流,1 ^ Ρ ^ #將&二,、工電弧蒸發源產生 出此已私除粗粒子之電漿串流;以及 及輪 ^中孩真空電弧蒸發源之陽極至少包括一棒狀 砰於使該棒狀陽極之一端面朝向該陰極蒸發面之扩。八 一1 步2·包如含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置,V進 磁ϋ過;慮态,其被置於靠近至少一棒 狀陽極位於該磁性元件和該陰極蒸發面之間。°而使°玄棒 ,其中 其申該 其中該 ^其中 上1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 该陽極由磁性材料所製成。 1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 磁性元件之電位相等於該陽極之電位。 1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 磁性元件之電位為一浮動電位。 1 6 ·如申晴專利範圍第1 4項之真空電弧蒸發拿置
    C:\2D-CODE\90-ll\901227I8.ptd 第37頁 520400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磁性元件安裝於該真空電弧蒸發源内之陽極上。 1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更進一 步包含: 藉一冷凝劑冷卻該磁性元件之冷凝機構,其結合該磁性 元件而放置。 1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更進一 步包含: 藉一冷凝劑冷卻該陽極之冷凝機構,其結合該陽極而放 置。 1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該 陰極由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所製成。 2 0.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該 陰極由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所製成。 2 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該 陰極由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所製成。 2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真空電弧蒸發裝置,其中 該陰極由碳或主要含碳之材料所製成。
    C:\2D.CODE\90-ll\90122718.ptd 第 38 頁
TW90122718A 2000-09-18 2001-09-13 Vacuum arc evaporation apparatus TW520400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82012A JP4000764B2 (ja) 2000-09-18 2000-09-18 真空アーク蒸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520400B true TW520400B (en) 2003-02-11

Family

ID=18766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0122718A TW520400B (en) 2000-09-18 2001-09-13 Vacuum arc evaporation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189258A3 (zh)
JP (1) JP4000764B2 (zh)
SG (2) SG133405A1 (zh)
TW (1) TW5204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732A (zh) * 2020-10-16 2021-01-15 廖斌 一种薄膜沉积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0337B4 (de) * 2002-08-27 2007-11-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Separation von Partikeln aus einem von einem Target zur Beschichtung eines Substrates erzeugten Plasma im Vakuum
JP2005029855A (ja) 2003-07-08 2005-02-03 Fuji Electric Device Technology Co Ltd 真空アーク蒸着装置、真空アーク蒸着法、および磁気記録媒体
US20100190036A1 (en) * 2009-01-27 2010-07-29 Kyriakos Komvopoulo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by Filtered Cathodic Vacuum Arc
HUE038729T2 (hu) * 2010-06-22 2018-11-28 Oerlikon Surface Solutions Ag Pfaeffikon Ív gõzõlõ forrás meghatározott elektromos térrel
EP2607517A1 (en) * 2011-12-22 2013-06-26 Oerlikon Trading AG, Trübbach Low temperature arc ion plating coating
WO2013099058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キヤノンアネルバ株式会社 成膜装置
DE102015204592B4 (de) * 2015-03-13 2016-12-08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orrichtung zum Beeinflussen einer Ausbreitung eines bei einem Vakuumlichtbogenprozess gebildeten Plasma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5003954A1 (en) * 1984-03-02 1985-09-12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ontrolled vacuum arc material deposi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2232364A (ja) * 1989-03-02 1990-09-14 Kobe Steel Ltd 真空アーク蒸着装置
US5269898A (en) * 1991-03-20 1993-12-14 Vapor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ating a substrate using vacuum arc evaporation
US5480527A (en) * 1994-04-25 1996-01-02 Vapor Technologies, Inc. Rectangular vacuum-arc plasma source
DE19546827C2 (de) * 1995-12-15 1999-03-2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Einrichtung zur Erzeugung dichter Plasmen in Vakuumprozessen
RU2113538C1 (ru) * 1996-07-09 1998-06-20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ядерной физики при Томском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ом университете Способ импульсно-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й ионной и плазмен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издел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WO1998045871A1 (en) * 1997-04-04 1998-10-15 Alexander Igorevich Dodonov Producing electric arc plasma in a curvilinear plasmaguide and substrate coating
DE19739527C2 (de) * 1997-09-09 2003-10-16 Rossendorf Forschzent Vakuumbogen-Plasmaquelle mit Magnet-Partikelfilter
JPH11335832A (ja) * 1998-05-20 1999-12-07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イオン注入方法及びイオン注入装置
TWI242049B (en) * 1999-01-14 2005-10-21 Kobe Steel Ltd Vacuum arc evaporation source and vacuum arc vapor deposition apparatus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26732A (zh) * 2020-10-16 2021-01-15 廖斌 一种薄膜沉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SG111029A1 (en) 2005-05-30
JP2002088466A (ja) 2002-03-27
EP1189258A2 (en) 2002-03-20
JP4000764B2 (ja) 2007-10-31
EP1189258A3 (en) 2005-02-09
SG133405A1 (en) 2007-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97132B (en) Coaxial electromagnet in a magnetron sputtering reactor
TW520400B (en) Vacuum arc evaporation apparatus
TW486718B (en) High-density plasma source for ionized metal deposition
JP5160730B2 (ja) ビーム状プラズマ源
JP2001502468A (ja) イオン銃
JPH04504025A (ja) イオン銃
TW201125025A (en) Plasma ion implantation process for patterned disc media applications
JP2002352765A (ja) イオン注入装置
JP5264168B2 (ja) 基板を被覆するためのコーティング装置及び被覆方法
Hu et al. Design of neutral beam-line of EAST
TW200427854A (en) Sputtering source for ionized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of metals
JP2015078440A (ja) カソードユニット及びこのカソード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スパッタリング装置
TW200947496A (en) Ion source
US647183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film uniformity in a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 system
JP3481953B2 (ja) 基板をコーティングするための装置
JPH03193871A (ja) 薄膜スパツタ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TW508370B (en) Arc type ion plating apparatus
JPH04503889A (ja) 金属イオン源および金属イオン生成方法
TW200822161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ions and radicals
JP5962979B2 (ja) 成膜装置
CN100591797C (zh) 提高电弧离子镀沉积薄膜质量的装置
JP2003321769A (ja) 蒸着装置
JP2009170355A (ja) イオンガン及び成膜装置
JP3064214B2 (ja) 高速原子線源
JPS6046368A (ja) スパツタリングタ−ゲツ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