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86466B - Process for este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k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 Google Patents

Process for este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k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86466B
TW486466B TW088119352A TW88119352A TW486466B TW 486466 B TW486466 B TW 486466B TW 088119352 A TW088119352 A TW 088119352A TW 88119352 A TW88119352 A TW 88119352A TW 486466 B TW486466 B TW 4864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split
patent application
scope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8119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einrich Aichinger
Holger Herbst
Gerhard Nestler
Juergen Schroeder
Stefan Beckmann
Original Assignee
Basf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Ag filed Critical Basf Ag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864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86466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08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reacting carboxylic acids or symmetrical anhydrides with the hydroxy or O-metal group of 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67/0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 C07C67/30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 C07C67/31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 C07C67/327Preparation of carboxylic acid esters by modifying the acid moiety of the ester, such modification not being an introduction of an ester group by splitting-off hydrogen or functional groups; by hydrogenolysis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elimina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oxygen only in singly bound for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Description

A7
五、發明說明(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於酯化觸媒存在下,以烷醇使(甲基) 丙烯酸酯化之方法,其中係將未經轉化之起始化合物與所 形成之(甲基)丙烯酸酯,藉蒸餾自反應混合物中移除,留 下含氧基酯之塔底產物,分離此塔底產物,接著於至少一 種酸觸媒存在下,藉由高溫之作用,使包含於其中之氧基 酉旨分裂。 在本申請案中,”(甲基)丙烯酸”一詞係爲丙烯酸或甲基 丙烯酸之縮寫。 再者,於本申請案其他過程中使用之”寡聚合(甲基)丙 烯酸"一詞,係意謂(甲基)丙烯酸與本身及與所形成之二 級產物之Michael加成物。此種Mchael加成物可以式(吗表示 其特徵 R, R,
_丨 I CH2= C — C02— (CH2— CH— C02)z—H 《III), 其中Z爲1至5之整數, 及爲Η或CH3, 且於此處係欲與(單體性)(甲基)丙烯酸及與(甲基)丙晞酸 聚合體(其可經由(甲基)丙烯酸之自由基聚合反應獲得)區 別。其基本特徵是(甲基)丙烯酸與本身及其所形成二級產 物之Michael加成反應,係爲可逆的。寡聚合(甲基)丙烯酸 ,係在例如塔底產物中之(例如粗製)(甲基)丙晞酸(”粗製,, 一詞表示少量之特別是醛性雜質仍然存在)之蒸餾處理中 獲得(參閱,例如DE-A 22 35 326)。 通常,於高溫下,經由以烷醇使(甲基)丙烯酸酯化,製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χ 297公釐) : ----_---r-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Α7 Β7 五、發明說明(2) 備(甲基)丙烯酸之烷基酯,係於液相中,使用或未使用溶 劑,及於作爲觸媒之(甲基)丙缔酸以外之酸存在下進行( 參閱,例如DE-A 23 39 519)。此製備方法之缺點爲在上述酯 化條件下,以下述作爲二級反應,意即仍未經轉化之起始 醇,會在已形成之(甲基)丙烯酸烷基酯(Michael加成反應) 之乙晞系不飽和雙鍵處’進行加成,並形成下式I化合物 ’以及仍未經轉化之(甲基)丙晞酸,會在該雙键上進行加 成,並形成式Π化合物。 連續多重加成亦可能。再者,可發生混合型式。此等加 成物(烷氧基酯類與^氧基酯類)係被簡稱爲氧基酯類: R· ’ R0 (CH2——CH ——C02);
R (I), R* R_ CH2= C-C〇2-(CH2-CH-C〇2)y-
R (II).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x與y爲1至5之整數, R爲烷基,及 Rf 爲 Η 或 CH3。 氧基酯形成之問題,在丙烯酸酯類之製 » … 啊工’係特別顯 耆,所形成之氧基酯類主要爲烷氧基丙酸酯類與醯氧基丙 酸酯類,其中X與丫爲丨。在甲基丙晞酸酯類之製備中 基酯形成係發生達較小程度。氧基酯類之 氧 、 V成,係特別粑 述於 DE-A 23 39 529 及 US-A 5 734 075 中。上谏八 4 β 田 氧基S旨類之形成,基本上與特殊酯化條件裊 ^ 別重要性之氧基酯形成,係在^-至。8_燒醇姓,、有極特 8蚝知,特別是c4_ -5-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I---··---------------Γ"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3 ) 至cs-燒醇之丙烯酸酯類之製備上,極特別是在丙烯酸正_ 丁酿與丙烯酸2-乙基己酯之製備上(因此之故,本發明係 特別使用於與此等酯化作用有關聯者)。 氧基酿類之典型事項,係爲其沸點高於起始酸、起始醇 、所形成之所要酯類及任何存在之有機溶劑之沸點。 任何所要酯化反應混合物之處理,通常係以下述方式進 行’藉蒸餾自反應混合物中分離未經轉化之起始化合物與 所形成之所要酯類,若需要則利用水及/或鹼水溶液萃取 ’預先分離出用於酯化之酸觸媒(參閲,例如之工 業化學百科全書,第A1卷,第5版,VCH,第167頁及其後文)。 在此種藉蒸餾處理中留下之塔底產物,係含有氧基酯類, 其會造成頗爲較低之產率。 因此’先前技藝(例如 DE-A 19 701 737, DE-A 19 536 191,DE-A 19 536 184, DE-A 19 547 485, DE-A 19 547 459 及 CN-A 1063678)包含各 種方法’其係使包含在已被分離出之塔底產物中之氧基酯 類,於至少一種酸觸媒存在下,藉由高溫之作用而分裂, 並分離出所形成之分裂產物,較佳係藉蒸發。所建議之適 當酸性分裂觸媒,係爲單體性與寡聚合(甲基)丙烯酸以外 之★子酸(酸強度 > (甲基)丙烯酸),例如礦酸,譬如硫酸 或磷酸,及有機酸,譬如甲烷磺酸或對_甲苯磺酸。此等 定義亦適用於本申請案。 但是,先前技藝分裂方法之缺點,係爲所形成之分裂殘 留物一般爲高度黏稠性,且通常含有固體。 因此,分裂之殘留物幾乎不能抽送,且因此僅能夠極困 -6- -------------1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TTL / r V -T- 不 Ϊ /
御4GG ---------------Β7____ 五、發明說明(4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難=加以處置。再者,大致上似焦油之固體,係在過程中 沈和於土表面上(積垢),其例如會降低熱之通過,或可能 導致阻塞,使得必須時常清理壁表面。 US-A 5 734 075建議在酸性分裂觸媒不存在下,而替代地於 寡聚合(甲基)丙烯酸存在下,進行此分裂方法,以減少上 述問題。但是,此程序之缺點係爲此分裂作用,特別是在 塔底產物來自以相對較長鏈烷醇行酯化作用之情況中,係 相當緩慢地進行,且僅獲得比較低之轉化率。 DE-A 19 536 184建議在分裂之前,藉蒸餾自塔底產物中分 離出氧基酯類,以減少該問題。此程序之缺點爲必須另一 個蒸餾步驟。 添加落劑作爲稀釋劑以減少黏度問題,亦已被提出。但 是’需要另一種成份同樣是不利的。 本發明之一項目的係爲提供一種於酯化觸媒存在下,以 烷醇使(甲基)丙烯酸酯化之方法,其中係藉蒸餾,自反應 混合物中移除未經轉化之起始化合物與所形成之(甲基)丙 烯酸酯,留下含氧基酯之塔底產物,分離此塔底產物,接 著於至少一種酸觸媒存在下,藉由高溫之作用,使包含於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之氧基酯類分裂,此方法未具有所述先前技藝方法之 缺點。 吾人已發現此項目的係藉由一種於酯化觸媒存在下,以 烷醇使(甲基)丙烯酸酯化之方法達成,其中係藉蒸餾,自 反應混合物中移除未經轉化之起始化合物與所形成之(甲 基)丙晞@曰’留下含乳基酯之塔底產物,分離此塔底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S4GG A7 B7 五、發明說明(5) 使 物,接著於至少一種酸觸媒存在下,藉由高溫之作用,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包含於其中之氧基酯類分裂,其中至少一種式IV芳族磺酸 (S〇3h)v (lv> , 其中 R”互相獨立地各爲六主二十個碳原子之烷基, u 爲1至3整數,及 v 爲1或2, 係存在作爲至少一種使氧基酯類分裂之酸觸媒。 上文提及之式(IV)磺酸,係揭示於例如EP_A 521 488中。u 可爲1或2或3,及v可爲1或2。通常,『基團係爲8至16或 10至14個碳原子之烷基。因此,適當之典型化合物(IV)係 爲例如辛基苯磺酸類,譬如正-辛基苯磺酸,壬基苯磺酸 類,譬如正-壬基苯磺酸,癸基苯磺酸類,譬如正-癸基苯 磺酸,十一基苯磺酸類,譬如正-十一基苯磺酸,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二基 二基笨續酸類,孽 ,譬如正-十四基苯 基苯橫酸,十六基 七基苯續酸類,嬖 ,譬如正-十八基苯 基癸基表續酸,及 酸。根據本發明, 使用僅具有工業級 苯續酸類,譬如正-十二基苯續酸’十 如正-十三基苯續酸,十四基苯橫酸類 磺酸,十五基苯磺酸類,譬如正-十五 苯磺酸類,譬如正-十六基苯磺酸,十 如正-十七基苯續酸,十八基苯績類 磺酸,壬基癸基苯磺酸類,譬如正-壬 二十基苯磺酸類,譬如正-二十基苯磺 當然亦可使用化合物(IV)之混合物。當 -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6 ) 純度之化合物(IV)時,通常係使用此種混合物。此種工業 級市購可得化合物(IV)之實例,係爲烷基苯磺酸Bi〇_s〇ft® S-100 (平均分子量約318,平均R,,鏈長=H 5個碳原子;製造 者= Stepan公司),AAS-985 (線性烷基苯磺酸,具有平均烷基 鏈長爲Ci 1 ·& 2 ’製造者=Continental化學公司),Vista SA 697 與Vista SA 597 (線性烷基苯磺酸,個別具有平均分子量爲342 興318,製造者=vista化學公司),stepantan®H_100 ( —種分枝 巧^二基苯磺酸,製造者^沿印⑽公司),及工業級烷基苯 磺酸,得自Alfa產物公司,其中J重量% R”包含& 〇,4〇重 1%包含Cu,28重量%包含Ci2,及31重量%包含。 在此新頑方法中,根據本發明使用之續酸(以),可以單 獨酸性分裂觸媒採用,及與所引述之先前技藝中所建議之 酸性分裂觸媒之混合物採用(例如硫酸、磷酸、 及/或對-甲苯磺酸),意即新穎化合物(Ιγ)之莫耳量可爲 例如莫耳。/❹,莫耳%,10莫耳%,M5莫耳%,$ :5莫耳% ’ $ 50莫耳。/〇,^ 75莫耳%,^ 9〇莫耳%^ 95 莫耳。/。或100莫耳,以使用於此新穎方法中之酸性分裂觸 媒之總量爲基準。較佳情況是,上述新穎化合物(ιν)之量 ’係馬至少25莫耳%,特佳爲至少%莫耳%,極特佳爲至 少75莫耳%,且特別有利爲i⑻莫耳%。 旦通常’此新穎分裂係於酸性分裂觸媒存在下進行,其總 量爲1至5〇,經常爲1至4〇或 氧基醋類量爲基準。重里%,以欲被分裂之 再者,此新穎分裂可根據DE_A19547459或DE_A 19547485
本紙張尺度_ T關家鮮(CNs)A4規格— X 297公釐) -------------------:---.—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6466 A7 五、發明說明(7 ) ,於另外存在之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中進行 。此種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之量,可爲高達 50重里%或更鬲,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酯量爲基準。通常, 上述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之量,係爲5至% 或10至40或20至35重量%。 通常係將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以利用聚 泛抑制劑士足化之習用形式,加入欲接受分裂之塔底產物 中。在一特別簡單方式中,所使用之寡聚合(甲基)丙烯酸 可爲塔底產物,其係在粗製(甲基)丙晞酸之蒸餾純化中獲 传且主要包含式(辽〇化合物(參閲,例如DE-A 22 35 326)。 訂 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存在於此新穎分裂中, 會特別造成減少醚與烯烴副產物形成。 此外,根據DE-A 19 701 737,此新穎塔底產物分裂,可於 水存在下進行。上述水量通常爲〇丨至2〇,經常爲1至1〇重 量%,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酯量爲基準。 線 欲被分裂之塔底產物及欲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化合物(ιν) ,以及任何其他同樣欲被添加之酸性分裂觸媒,及單體性 及/或暴聚合(甲基)丙晞酸與任何水,均可在塔底產物被 轉移至分裂反應器之前,加入欲被分裂之塔底產物中。但 是,其亦可個別餵入分裂反應器中。根據本發明所需要之 一部份或全部酸性分裂觸媒,亦可爲酸性酯化觸媒。根據 本發明之有利具體實施例,此新穎分裂係於分子氧存在下 進行。 若使汽提氣體(其較佳係含有分子氧)作爲分裂產物之運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S64GG 五、發明說明(8) 部 智 慧 局 員 工 消 費 社 印 製 运劑,通過此新穎方法中欲被分裂之混合物,則是特別有 利的。所使用心汽提氣體,可有利地爲空氣或空氣與惰性 氣體(例如氮)之混合物。 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分裂溫度,通常爲14〇至26〇1,經常 為180至230°c。此新穎分裂較佳係在大氣壓或減壓(< i巴) 下進仃,典型上係在500至7〇〇,經常爲4〇至3〇〇毫巴下(因 此’分裂產物會立即蒸發)。 右在为裂期間使汽提氣體通過分裂混合物,則其量通常 爲每小時每升剛升。通常,此分裂需要!至15小時之反 應時間。此分裂之轉化率經常&9〇重量%。 例如,-種具有雙 <套加熱或加熱盤管或強制循環签發 R簡易型可加熱檀拌反應器,例如與停留槽桶聯 賴器或閃蒸器,可用以進行此新穎分裂。爲更良好: 自%底產物中分離出分裂g % _ ,. _ 4^衣產物’可能最好使用裝載在分裂 二广精餾裝置,例如填充或盤式塔。此精餾裝置 聚合抑制劑⑼㈣㈣、氫料甲基醚、氣酿當然,欲被分裂且得自醋化作用之塔 底屋物,不利用聚合抑制劑安定化,以防止聚合。在此新穎分裂中之反庠你兹 “ 凫係猎例如以下程序進行,里中d:之塔底產物,自醋化混合物之蒸餾處理中連 :私::並與欲根據本發明使用之分裂觸媒、任何單體性 器中。但是,此反應亦可分批進彳;二==;應,其中係將欲被分裂之塔底產物,及任; 訂 L. ____ 11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兩(CNS)A4規格⑽x 297公^>
364GG Α7 Β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五、發明說明(9 ) 底產物中之添加劑,連續添加至含有酸性分裂觸媒之分裂 反應器中’且僅在分裂結束後’使在分裂中獲得之塔底產 物,以批次方式自分裂反應器中移除。 在此新穎分裂中形成之分裂產物(烷醇、(甲基)丙烯酸烷 酯及(甲基)丙烯酸),通常係以蒸氣形式連續分離,且與 US-A5 734075之方法大不相同,可直接再循環至酯化反應 中,無需中間純化。但是,此再循環當然亦可根據us_ A 5 734 075 進行。 若進行此酯化作用,因此在酷化作用中形成之水,係經 由裝載在醋化反應器上之精餾塔連續分離,則分裂產物^ 循環至醋化反應中,較佳係經由此精餾塔進行(再循環最 好在精餘塔之下半邵達成)。 此新穎分裂方法當然亦可在多個階段中進行(例如在級 聯中,例如按CN_A 1063678中所述)。 此新穎分裂較佳係在兩階段中進行,酸性分裂觸媒之含 量,在第一個分裂階段中,通常係爲1至2〇重量%,而二 第二個階段中爲5至40重量%,以欲被分裂氧基酯之包本 量爲基準。在個別階段中之停留時間,可爲相同或不同: 其較佳係從第一階段增加至最後一階段。在兩階段程序中 ,分裂混合物在第一個階段中之停留時間,最好爲〗至Μ 小時,而在第二個階段中爲10至4〇小時。 再者,於多階段程序中之分裂溫度,較佳係朝向最後階 段增加:在此兩階段情況中,於第一個階段中之分裂溫度 ,最好爲160至200°C,而在第二個階段中爲18〇至22〇^。 ----------------,---1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細4GG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五、發明說明(10) 上述逐步分裂之優點,爲在酯化作用中獲得之塔底產物 ,通常仍含有可觀數量之所要酯,其在高分裂溫度下,特 別谷易艾到(自由基)聚合,且即使對酸性分裂觸媒亦不爲 惰性。在比較溫和之分裂條件下,於第一個階段中,此等 所要酯之量,可在隨後階段中於較嚴厲分裂條件下完成分 裂之前,與所形成之分裂產物,基本上未改變地以溫和^ 式分離出。當連續進行多階段分裂時,在連續階段中之壓 力可爲相同或不同。於恒壓情況中,從一個階段輸送至另 一個,可以簡單方式藉液位控制之溢流達成。在不同壓力 下,最好利用泵送輸送混合物。 在多階段分裂中,更有利的是,若最後分裂階段之殘留 物係至少部份再循環(最好爲其重量之1〇至8〇%)至第—= 分裂階段。 再者,可將不同量之單體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 、水及酸性分裂觸媒,餵至個別階段。 此新穎分裂方法之應用性,並不限於酯化方法之特殊性 質,其副產物爲氧基酯類,意即加成化合物1與11。通常, 此酯類係藉習用方法製備(參閲U!lmann之工業化學百科全 書,第A1卷,第5版,VCH,第167頁及其後文)。利用離子交二 劑催化之酯化方法,當然亦適合。 在氧基酯分裂之前,可用以進行酯化之條件,其典型實 例可簡略地描述如下: 醇:(甲基)丙烯酸 1 : 〇·7_1·2 (莫耳濃度) 觸媒· 硫酸或續酸(例如對·甲苯續酸) -13- 私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364GG A7 五、發明說明(11 11 觸媒量: αΐ_10重量% (較佳爲0.5-5重量% ), 以起始物質爲基準 200·2000 ppm酚ρ塞畊(以起始物質之重量爲基準) 8(M60°C,較佳爲 9〇-130°C M0小時,較佳爲!_6小時 若需要,則使用運送劑(例如環己烷或甲苯),以移除酯 化作用 < 水。此酯化作用可在大氣壓、超大氣壓或減壓下 ,以連續方式及批次方式進行。 供酯化使用之丙烯酸,可藉由例如丙烯及/或丙烯醛或 丙烷之催化氣相氧化作用製成,且典型上可含有〇〇5至〇5 重量%醛類,αι至5重量%醋酸,α〇5至2重量%順丁烯二 酸/順丁烯二酐,0J至5重量%水,〇^至1重量%聚合抑 制劑(例如酚嘧畊),〇.1至5重量%寡聚合丙烯酸及8〇至99 重量%丙晞酸。 在丙烯酸與烷醇之酸催化酯化作用中,於移除酸性酯化 觸媒、未經轉化之起始物質及丙缔酸酯後,所形成之塔底 產物,通常具有下列組成: 安定化作用: 反應溫度: 反應時間: ---------I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20重量% 40-80 重量。/〇 5-30重量% 其餘部份: 0.1至2重量。/〇 丙烯酸酯 烷氧基丙酸酯(參閱式D 醯氧基丙酸酯(參閱式Π) 主要爲安定劑(酚嘧畊)與聚合體 順丁烯二酸酯可同樣存在。 此新穎方法之進一步細節與優點,係由下文所述之具體 -14- 646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12) 實施例証實。 此新穎程序之優點,爲在分裂產物分裂與單離後留下之 殘留物,通常具有可抽送之稠度,且至多含有最低限度之 固體負載。 實例與比較實例 實例1 在由玻璃組成(1升體積)而利用加熱筒加熱之第一個循環 反應器中,充填500克來自丙烯酸丁酯之製備且已去除酸 性酯化觸媒之含氧基酯塔底產物(下文,丁基係一般性地 爲正-丁基)。此塔底產物含有15重量%丙烯酸丁酯、60.5 重量% 丁氧基酯I (R = C4H9)及Π重量。/。醯氧基酯Π (R = C4H9) 。其餘部份包含(自由基)聚合體、寡聚物及聚合抑制劑( 酉分p塞畊)。 然後’將60克十二基苯續酸與95克丙晞酸(以已使用 300 ppm酚嘧畊安定化之丙烯酸重量爲基準)添加至循環反 應器中。 每小時將180克上述塔底產物、40克按上述安定化之丙晞 故及20克十一基豕續酸’連績銀入依此方式充填之猶環反 應器中,進料係經液位控制。 分裂溫度爲175°C,且壓力爲700毫巴。經由裝載在循環 反應器上之填充塔(50公分(填充高度)χ2·8公分(内徑),〇8 公分(直徑)拉西環)作爲喷濺防護器,以蒸氣形式移除分 裂產物,並使其凝結。每小時獲得148克冷凝液。 將第一個循環反應器之分裂殘留物,餵至相同設計之第 _ -15- 本紙張尺度過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裝----“---ΙΊ ^---------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564GG A7 B7 五、發明說明(13) 二個循環反應器中’進料係經液位控制(溢流)。此外,將 4〇克/小時上逑經安定化之丙烯酸餵至後述反應器中。在 第二個循環反應器中之分裂溫度爲20(TC。壓力同樣爲7〇〇 :巴。按第一個猶環反應器中之情況,將第二個循環反應 条中 < 分裂產物移除,並使其凝結。每小時獲得% $克冷 凝液。使所獲得之兩種冷凝液流合併,並藉氣相層析法; 析。據此,合併之冷凝液含有(以其重量爲基準)·· 64.8重量% 丙晞酸丁酯, 4.2重量% 丁醇, 0.2重量。/。 二丁基醚,及 1.4重量% 丁晞類。 因此,於分裂中之轉化率爲98重量%,以包含在塔底產 物中之氧基酯類之量爲基準。分裂殘留物(第二個循環反 應茶之塔底排出物)爲可抽送’且未含有固體。即使在分 裂殘留物已於25°C下被儲存24小時後,仍無固體分離出來 〇 實例2 在由玻璃組成(1升體積)而利用加熱筒加熱之循環反應器 中,充填500克來自丙烯酸丁酯之製備且已去除酸性酯化 觸媒之實例1含氧基酯塔底產物。然後,將60克十二基苯 磺酸與95克丙烯酸(以已使用300 ppm酚嘍畊安定化之丙缔 酸重量爲基準)添加至循環反應器中。 每小時將95克實例1來自丙烯酸丁酯製備之塔底產物、 20克按上述安定化之丙晞歐及克十一基苯橫酸,連續銀 -16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訂---------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297公釐)
4S64GG A7 B7 61.3 重量。/。 4.0重量。/。 〇·3重量。/。 2.1重量。/。 五、發明說明(14) 入依此方式充填之循環反應器中,進料係經液位控制。分 裂溫度爲195X:,且壓力爲7〇〇毫巴。經由裝載在分裂反應 器上 < 填充塔(50公分(填充高度),2.8公分(内徑),0.8公 分(直彳至)拉西環)作爲噴濺防護器,以蒸氣形式,按實例1 移除分裂產物,並使其凝結。每小時獲得73克冷凝液。 根據氣相層析分析,此冷凝液含有(以其重量爲基準): 丙烯酸丁酯, 丁醇, 二丁基醚,及 丁烯類。 因此’於分裂中之轉化率爲97重量%,以包含在塔底產 物中之氧基醋類之量爲基準。分裂殘留物(塔底排出物)爲 可抽送’且未含有固體。即使在分裂殘留物已於25X:下被 儲存24小時後,仍無固體分離出來。 比較實例1 按實例1,惟將十二基苯磺酸以等莫耳量之對-甲苯磺酸 取代。 丙烯酸丁酯, 丁醇, 二丁基酸,及 丁烯類。 因此,於分裂中之轉化率爲97重量%,以包含在塔底產 物中之氧基酯類之量爲基準。此分裂殘留物爲可抽送,但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 —— —-----#裝----.---、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合併之冷凝液含有 64.2重量% 4.5重量。/。 0.2重量。/。 1.5重量。/。
含有約i重量%之固體,當分裂殘留物於抓下 , 其中一部份會分離出來。 比較實例2 在1升攪摔式反應器中,將180克來自丙烯酸丁酯製備之 實例1塔底產物,與12〇克以酚安定化之寡聚合丙烯^ 之混合物(粗製丙烯酸蒸餾之塔底產物),於700毫巴與195 QC下加熱。經由裝載在分裂反應器上之填充塔(3〇公分(填 充咼度)X 2.8公分(内徑),0.8公分(直徑)拉西環)作爲噴藏 防護器,移除所形成之分裂產物,並使其凝結。在6 5小時 過程中獲得160克冷凝液。 此冷凝液含有 64.0重量% 丙晞酸, 26.8重量% 丙烯酸丁酯, 0.8重量。/。 丁醇,及 6.0重量% 丁氧基丙酸丁酯。 因此,在此分裂中之轉化率係< 1〇重量%,以包含在塔 底產物中之氧基酯類之量爲基準。 裝----.---訂---------線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88 文 卿 號專利申請案 利範圍修正本(90年11月) A 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一種於醋化觸媒存在下以烷醇使(甲基)丙晞酸酯化之方 法’其中係藉蒸餾,自反應混合物中移除未經轉化之起 始化合物與所形成之(甲基)丙晞酸酯,留下含氧基酯之 %底產物’分離此塔底產物,然後於至少一種酸觸媒存 在下’藉由高溫之作用,使包含於其中之氧基酯分裂, 其中至少一種式IV芳族磺酸
    (S〇3H)v (IV), 其中 R”互相獨立地各為六至二十個碳原子之烷基, U為1至3之整數,及 v 為1或2, 係存在作為至少一種用以使氧基酯分裂之酸觸媒;其中 式(IV)芳族橫酸之量為至少50莫耳%,以用於使氧基酯 分裂之酸觸媒總量為基準;分裂溫度為140至260°C且分 裂係於500毫巴至1巴下進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式(IV)芳族磺酸之量 為至少75莫耳%,以用於使氧基酯分裂之酸觸媒總量為 基準。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式(IV)芳族磺酸之量 為1〇〇莫耳%,以用於使氧基酯分裂之酸觸媒總量為基 準。 4·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酸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X 297公釐) 御4GG
    分裂觸媒之總量為丨至50重量%,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醋 量為基準。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酸性 分裂觸媒之總量為5至20重量%,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醋 量為基準。 ^ •裝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存在 於塔底產物中之氧基酯之分裂,係於至高5〇重量%單體 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烯酸存在下達成,以欲被分裂 之氧基醋量為基準。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存在 於塔底產物中之氧基酯之分裂,係於10至4〇重量%單體 性及/或寡聚合(甲基)丙缔酸存在下達成,以欲被分裂 之氧基醋量為基準。 m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存在 於塔底產物中之氧基酯之分裂,係於〇·1至2〇重量%水存 在下達成,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酯量為基準。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存在 於塔底產物中之氧基酯之分裂,係於丨至10重量%水存 在下達成,以欲被分裂之氧基酯量為基準。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係存 在十二基苯磺酸,作為至少一種式(IV)芳族磺酸。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分裂 溫度為180至230 C。 1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係使 ___-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A8 B8
    項之方法,其中所使 項之方法,其中所獲 反應中。 項之方法,其中烷醇 項之方法,其中坑醇 項之方法,其中分裂 挺氣體通過塔底產物。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 用之汽提氣體為含氧氣體。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 仔之刀裂產物係立即再循環至g旨化 1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 為Ci -至Cg -燒醇·。 1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 為正-丁醇或2-乙基己醇。 1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 係逐步進行。 1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3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分裂 係在兩個階段中進行。 19. 如申凊專利範圍第is項之方法,其中在第一個階段中之 分裂溫度為160至200 °C,而在第二個階段中則為180至 220〇C。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方法,其中在第一個分裂階段 中之停留時間為1至15小時,而在第二個階段中為1〇至 40小時。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π項之方法,其中最後分裂階段之殘 留物係至少部份再循環至第一個分裂階段。 -3-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
    *裝 訂
    486466
    修. 六、申請專利範圍 第 87108830 號 Λ申請專利範圍: 具制癌活性之羥基環戊酮」專利案 (90年8月7日修正) 1_ 一種2,3,4 -三羥基環戊酮之非對映體,係選自如下 式〔I〕2,3,4-三羥基環戊酮,下式〔瓜〕化合物及 其對掌體(Antipode)之混合物以及下式〔IV〕化合 物及其對掌體之混合物 0 〔I〕 H0 OH OH HO
    OH 〔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lill 0 H Η O tin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V〕 2.—種2,3,4-三羥基環戊酮[I]之非對映體之製法,其 特徵爲包括下列製程: (A)將選自下列(a),(b),(c)之一種以上物加熱處理 ,而生成2,3,4-三羥基環戊酮, U)糖醛酸或糖醛酸衍生物, (b)含有糖醛酸及/或糖醛酸衍生物之糖化合物,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86466 A8 B8 C8 D8 、申請專利範圍 (C)含有糖醛酸及/或糖醛酸衍生物之糖化合物含 有物,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從所得之加熱處理物單離2,3,4-三羥基環戊酮之製 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法,其中糖醛酸爲半乳 糖醛酸,葡糖醛酸,榖糖醛酸,甘露糖醛酸及/或 艾杜糖醛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法,其中糖醛酸衍生物 爲糖醛酸之鹽,或糖醛酸之內酯,酯,醯胺或此等 之鹽。 5·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製法,其中糖化合物爲果 膠,果膠酸,藻酸,玻糖醛酸,肝素,岩藻依多糖 ,軟骨素硫酸,軟骨素,皮膚素硫酸及/或其分解 物所選出之糖化合物。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中任一項之製法,其中加 熱處理物爲60〜35°C加熱處理10分〜24小時而得。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中任一項之製法,其中力口 熱處理物爲在酸性〜中性條件下加熱處理而得。 8·—種如下式〔I〕2,3,4-三羥基環戊酮之非對映體之 製法,其特徵爲從如下式〔II〕4,5-二羥基-2-環戊 烯-1-酮轉變成式〔I〕2,3,4-三羥基環戊酮之製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86466 '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II〕 經濟部智慧財/!.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HO -J-L OH 〔I〕 9. 一種具抑制癌症之醫藥組成物,內含有效成分爲一 種以上化合物選自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2,3,4-三羥基環戊酮之非對映體。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2,3,4-三羥基環戊酮之非對 映體,其係用於食品。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
TW088119352A 1998-11-11 1999-11-05 Process for este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k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TW486466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851984A DE19851984A1 (de) 1998-11-11 1998-11-11 Verfahren zum Verestern von (Meth)acrylsäure mit einem Alkanol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86466B true TW486466B (en) 2002-05-11

Family

ID=7887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8119352A TW486466B (en) 1998-11-11 1999-11-05 Process for este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k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617470B1 (zh)
EP (1) EP1129062B1 (zh)
CN (1) CN1222503C (zh)
AU (1) AU1651200A (zh)
BR (1) BR9915230B1 (zh)
DE (2) DE19851984A1 (zh)
MY (1) MY123466A (zh)
TW (1) TW486466B (zh)
WO (1) WO20000277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127941A1 (de) 2001-06-08 2002-05-29 Basf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Meth)acrylsäureestern
CN1318374C (zh) * 2001-11-28 2007-05-30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制备(甲基)丙烯酸化合物的方法
WO2005007609A1 (de) 2003-07-11 2005-01-27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isches trennverfahren zur abtrennung wenigstens eines (meth)acrylmonomere angereichert enthaltenden stoffstroms
BRPI0500615B1 (pt) * 2004-03-10 2015-07-14 Rohm & Haas Catalisador modificado, e, sistema de catalisador modificado
BRPI0500617A (pt) * 2004-03-10 2005-12-06 Rohm & Haas Processos para a conversão de alcanos a seus ésteres correspondentes de ácidos carboxìlicos insaturados, para a conversão de um alcano a seus produtos correspondentes e para a produção de ácidos carboxìlicos insaturados ou nitrilas insaturadas
CN102105432B (zh) * 2008-11-19 2013-10-16 Lg化学株式会社 回收(甲基)丙烯酸酯的方法
FR2982258B1 (fr) * 2011-11-04 2013-11-15 Arkema France Procede de production d'acrylate de 2-octyle par esterification directe
CN109942424A (zh) * 2019-04-19 2019-06-28 泰兴金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丙烯酸正丁酯重组分回收工艺及装置
FR3126416B1 (fr) 2021-08-25 2023-07-14 Arkema France Procede perfectionne de fabrication d’acrylate de butyle de purete elevee
FR3128459B1 (fr) 2021-10-25 2023-09-22 Arkema France D’acrylate de butyle de purete elevee
FR3141174A1 (fr) 2022-10-19 2024-04-26 Arkema France Procede perfectionne de fabrication d’acrylate de butyle de purete eleve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226829A1 (de) * 1972-06-02 1973-12-20 Knapsack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acrylsaeureestern
JPS5914018B2 (ja) * 1976-08-10 1984-04-02 ジェイエスアール株式会社 メタクリル酸エステルの製造方法
JPS54106412A (en) * 1978-02-08 1979-08-21 Kyowa Yuka Kk Method of purifying ester
JPS5562047A (en) * 1978-10-31 1980-05-1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epar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
US4733004A (en) * 1986-06-23 1988-03-22 Ashland Oil, Inc. Continuous esterification of methacrylic acid and product recovery
DE19536191A1 (de) * 1995-09-28 1997-04-03 Basf Ag Verfahren zum Verestern von (Meth)acrylsäure mit einem Alkanol
SG81213A1 (en) * 1995-12-15 2001-06-19 Rohm & Haas Process for producing butyle acrylate
DE19547485A1 (de) * 1995-12-19 1996-05-09 Basf Ag Verfahren zum Verestern von (Meth)acrylsäure mit einem Alkanol
DE19701737A1 (de) * 1997-01-20 1998-07-23 Basf Ag Verfahren zum Verestern von (Meth)acrylsäure mit einem Alkan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29062A1 (de) 2001-09-05
EP1129062B1 (de) 2004-04-28
DE19851984A1 (de) 2000-05-18
WO2000027789A1 (de) 2000-05-18
AU1651200A (en) 2000-05-29
CN1222503C (zh) 2005-10-12
US6617470B1 (en) 2003-09-09
BR9915230B1 (pt) 2011-05-31
BR9915230A (pt) 2001-07-31
DE59909357D1 (de) 2004-06-03
MY123466A (en) 2006-05-31
CN1326432A (zh) 2001-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0309B2 (en) Methylidene malonate process
US8106234B2 (en) Methylidene malonate process
US3868410A (en) Conversion of oligomeric acrylates to acrylate monomers
TW486466B (en) Process for esterifying (meth)acrylic acid with alkanol in the presence of esterification catalyst
US2926188A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alpha-cyanoacrylates
RU2645214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метакролеина и его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е/обезвоживание для прямой окислительной этерификации
Patrick Jr The free radical addition of aldehydes to unsaturated polycarboxylic esters
JPH09110789A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のアルキルエステルを連続的に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066710C (zh) (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连续制备方法
US9776946B2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2-propylheptyl acrylate by transesterification
JP6779288B2 (ja) アクリル酸オリゴマーの合成方法
CZ369096A3 (en) (neth)acrylic acid esterification by alkanol
JP2001508076A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とアルカノールとのエステル化方法
CA2030321C (en) Method for removing hydrogen fluoride from mixtures comprising aromatic ketones
KR20150060665A (ko) 하이드록시알킬아크릴레이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362635B1 (ko) 변색 효과에 관하여 안정화된 n,n-디메틸아미노에틸 아크릴레이트 조성물
US6437172B1 (en) Preparation of (meth) acrylates
US2510423A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lkyl esters of alpha-beta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froma beta-lactone and an alcohol
JP3953133B2 (ja) α−ヒドロキシアルキルアクリル酸類の安定化方法
JP5002905B2 (ja) (メタ)アクリル酸エステル中の揮発性物質の除去方法
US3745182A (en) Process of producing terephthalic acid reaction products
CN117279885A (zh) 含有用于降低和稳定黄度指数的添加剂的不饱和酯
CN113597423A (zh) 生产羧酸的方法
JPS6320416B2 (zh)
JPH06192172A (ja) 4−アセトキシスチレン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