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80196B -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 Google Patents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80196B
TW480196B TW089108969A TW89108969A TW480196B TW 480196 B TW480196 B TW 480196B TW 089108969 A TW089108969 A TW 089108969A TW 89108969 A TW89108969 A TW 89108969A TW 480196 B TW480196 B TW 48019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temperature
casting method
scope
sol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8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u-Jian Jung
Original Assignee
Metal Ind Res & Dev C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tal Ind Res & Dev Ct filed Critical Metal Ind Res & Dev Ct
Priority to TW089108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480196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801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80196B/zh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Description

480196 A7 B7 -—---_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一種金屬結合之方法,尤其係有關— 種以鑄造方式將二金屬結合’以形成一雙金屬材料 者。 先前技藝說明 目前雙金屬材料之製造方法有電弧銲接法(“Ο Welding)、硬銲法(Brazing)、軟銲法(s〇ldering)、 摩擦壓接法(Friction Welding )、擴散接合法 (Diffusion Joining )、爆炸銲接法(
Welding )、軋覆法(Clading )、離心鑄造法 (Centrifugal Casting)等。銲接法可以是固態對固態, 也可以是液態對固態,但使用電弧銲接法進行液^對 固態之金屬結合時需使用昂貴之銲條。銲條係金屬溶 液凝固後,再經重重加工而得,銲接時,再溶解一次 使之成為液體,再與固態金屬結合。硬銲、軟銲、摩 擦壓接、擴散接合及爆炸銲接法則為固態對固態之金 屬接合方法。軋覆法(Clading)之狹義定義為在一固 態金屬材料A上,用軋延(R〇uing)的方法,將另一種 固態金屬材料B軋覆在A上面使之結合,因此,也是固 態金屬對固態金屬之結合方法。廣義的覆面法則包括 爆炸知接、表面銲覆(Surface Welding)及硬銲。以下 分別說明上述列舉之各種成份金屬材料之結合方法: (1)電弧銲接法: O:\63\6358Q.DOC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關家標準規格⑵G χ撕公髮)~~—---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I 奢 -— — — — — — I— ·11111111 — — — — — — — — l·— — — — — — — — — — — — — — — 4^0196
五、發明說明(2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O:\63\63580.DQr 本紙^度適用(CNS_)A4規格⑵〇 Χ 使用包弧銲接法製作雙金屬材料之應用例之一為鍛 迈杈?:銲補成形。目前鍛造模具一般係採銲補成形 万法製造;其中,該鍛造模具係採用4 3 4 0鋼或SKT4鋼 之基,,並在該基材上先挖出一模穴。再利用手工操 t^銲方式以SKD61或SKH51等高合金鋼銲條,將 j穴鲜補填平。再放電加工該已銲補高合金鋼材料之 模穴之S㊆ < 所需之形狀,以使該模穴具有耐磨耗 f生’、且不需使用太多昂貴之高合金鋼材料。 、然而’ ϋ㈣造模具之銲補成形方法其缺點為鲜補 :速度非常緩慢。以一個專業熟練之電銲作業員而 言,銲補成形一副模具(上下各一個)約需花用4小時 的作業時間,故生產效率相當低。 另外,目前之銲補成形方法必須依賴技術熟練之銲 接技術員才能順利完成。而且銲接是—件很辛苦之工 作、尤其是模具之銲接。因為模具材料通常是具高硬 化性能<材料,為避免模具在銲接時發生龜裂,在銲 =程中’模具需預熱到很高之工作溫度。銲接技術 貝在如此高溫之模具旁進行銲接乃格外辛苦。 、另—方面,由於模具之銲接極易發生龜裂,因此 接技術困難度很高’而鋅接過程又備極辛苦且困難, f導致銲接技術員極為難求。這種現象除了增加模具 銲接 < 人工成本外,也將可能造成交貨期限延誤,產 能不具彈性且無法提昇,並影響正常之生產計劃。此 外’由於鮮接工作非常辛苦且困難度高,故當需趕交 •5- ---------------------訂---------線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80196 A7 B7 五、發明說明(3 ) 貨期限時,將使品質降低。 ⑵硬銲法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硬銲係將兩種成份相同或相異之固態金屬a與B加 熱,使工件A、B溫度高於4 5 0 °C,將放置於A與β之間 隙或附近之助銲劑與銲條熔解。通常,助銲劑熔點車^ 低,先熔解,銲條熔點較高,後熔解。熔解後,助銲 劑先把Α與Β界面間之氧化物還原,助銲劑停留在介面 間,保護A、B界面間之表面,不再氧化,然後銲條再 流進間隙(或預先置放於△與8之界面間),將助銲劑 趕出間隙,再與A、B反應而結合,待硬銲完成再將助 銲劑清除。硬銲法之缺點如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硬銲需要銲條作為固態金屬a與β結合之媒介, 銲條通常價昂,而且成分必需與固態金屬Α與β 相異,以達到銲條炫解而母材A與β不溶解之目 的,因此,硬銲時,銲條通常會與固態金屬八與 Β形成脆性的介金屬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使工件的機械性質大大降低,例 如3 0 4對3 0 4或3 0 4對3 1 6不銹鋼硬銲時,工件 若欲在高溫下使用,則通常選用鎳基合金鮮 條’規範為A W S Β N I系列者’為使銲條溶點低 於母材’鲜條内通常添加可降低溶解溫度之合 金元素,硼、矽或磷,這種元素極易與鐵或鎳 等形成珊化物、碎化物或濟化物等脆性的介金 屬化合物,而使硬銲層的強度韌性降低,因而 O:\63\63580.DOC " 6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训196 A7 B7 五 、發明說明( 4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降低工件的機械性質。 硬知時,助婷劑很交展 d很合易殘留一小部份在A與B間之間隙,這不借陳^ ' 不僅降低硬銲層之機械性賀 (亦即降低了工件的機械性質),同時,因助 銲劑之腐姓性很強,殘留的助鮮劑將腐姓金屬A 與B,而使工件提早報廢。 硬銲時,固態金屬A、B及鲜條都需保護,使不 被氧化,這增加助銲劑選擇的困難。 以上為硬銲的主要缺點,其它的次要缺點像局部加 熱引起的變形問題等,因較不具普遍性(如在爐中加 熱時,這種問題就變得較輕微),故不贅述。 ⑶軟銲法 軟銲法的原理與硬銲法一樣,除了作業溫度較低, 低於4 5 0 °C,其他的原理都跟硬銲法一樣,因此,硬 銲法的缺點也是軟銲法的缺點。 ⑷摩擦壓接法 摩擦壓接法雖不必使用銲條和助銲劑,但用來做摩 ‘壓接的設備通常很貴,例如,一部用來做3 5 m m必普 通碳鋼之摩擦壓接設備,台灣製的大約3 5 〇萬台幣, 日本製的大約5 0 0萬,德製大約7 〇 〇萬,對於較大面積 的結合,如3 5 0 mm 0 ’則設備費更是上億。本專利的 方法所用的設備只需數百萬元。如果欲結合之工件是 非對稱形狀(如長方形或橢圓形,而非圓形),則又 需另一項周邊設備來做定位用,又需一筆額外投資。 (b) (c) O:\63\63S80DQr
· n n ϋ n n n 一-°JI ϋ ϋ n ϋ ϋ I ϋ n n ϋ I i I l·— ϋ n I n ϋ ϋ n I— 1— I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80196 A7 B7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__O:\63\6358Q.doc_ 本紙巧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⑽χ撕公爱) 五、發明說明(5 除了接合面積和形狀外,體積也是一種限制,體積 太大,受限於夹治具之夾持能力,將無法進行摩擦壓 接。 ⑸擴散接合(真空中) 擴散接合是將兩塊固態金屬A與B上下緊密疊在一 起,中間插一層金屬作過渡層,在真空加熱到某一適 當溫度,在加熱過程中,並對接合面施加一定的壓 力,經過一段時間後,由於原子的互相擴散,A與B乃 結合在一起。因此,擴散接合的缺點是(丨)要在真空 中進行’所以生產效率低;(i i )接合面要很平坦,因 此接$面的率備工作很重要,不能有一點點疏忽; (1 1 1 )因屬固態擴散反應,所以反應速率慢。(丨v ) 設備成本通常很高。(v)工件尺寸受到嚴格限制。 ⑹爆炸銲接 爆炸銲接是將固態金屬A (置於下面)與6 (置於上 面)保持一個間隙,在B上置放炸藥,炸藥點燃後,、爆 炸的力量乃將B往下壓’使與A結合。爆炸銲接的接合 面王要是機械結合’雖然接合面間總是會有局部小區 域(冶金鍵結。因為是機械結合,故可進行銘對鋼或 鈇對鋼的結合。這種全屬# 、種金屬配對,右用電弧銲接或擴散 接5寺万法進行冶金鍵結時,極易形成脆性的介 ::合Γ金屬而ί:件變得很脆弱。但爆炸銲接也非無缺 二受尺寸限制,β金屬置於上 取子吊不超過3 1.8mm。另外,爆炸銲接使用炸 --------f--------^---------線 P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 A7 A7 B7 發明說明( 樂個炸藥有危險性,是管制品。通 —個很空曠的場所進行 要在 保持很乾淨。同時ml爆炸可的界面要 於冶金結合。王要屬於機械結合,故強度小 ⑺軋覆法 的氣覆二係將一薄板固態金屬B,用滾軋U〇lling) I法軋延於固態金屬A上面,使結合在_起。這 法的缺點與爆炸鮮接法相$,即B不能太厚。 ⑻離心鑄造法 液現中t:用離心鑄造之雙金屬成形法,則係在金屬溶 :二、、加還原劑’使在固態與液態之界面間形成一保 :二广’減低固態金屬之氧化速率,而本專利技術 山系將已在金屬表面生成之氧化膜去除,故兩者之原 理不同,且離心鑄造主要用於圓狀對稱之物件。此 外,離心鑄造之雙金屬一開始時皆為液態,若一開 始,雙金屬中有一種為固態,則離心鑄造法即無法使 用0 、以上所述各種習用之傳統接合法為同種或異種金屬 接合之主流,其他尚有使用場合較少之超音波接合 法、黏著法,或設備與生產成本皆很貴之電子束銲接 和雷射銲接等,此處不再贅述。但不管是何種接合方 法,其所能接合之金屬種類大致都有或多或少之限 制,例如前述之電弧銲接法,生產效率差;摩擦壓接 與擴散接合受限於尺寸及設備;而爆炸銲接,使用機 O:\63\63S8Q.doc ___ 霸 g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〇 χ 297公釐 t---------^ i^w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發明說明(7 ) 械結合而非冶金結合的方法,強度較小。 因此,貫有需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富進步性之方法 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璧11月概述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金屬結合之鑄造方法, 特別提供一種成形模具之鑄造方法,首先在一模具上 加工形成一模穴,再將該模具預熱或降溫至工作= 度^覆還原劑於該模穴表面,使模穴之表面保持浐 淨。覆盍一已預熱之澆注模於該模穴上。澆注金屬唆 於澆注模,使金屬液經由澆注模注入模穴内。液態= 金屬液與固態之模具結合,使該模具鑄造成形。利= 本發明之方法可將生產效率提昇1〇倍以上。如先前技 藝說明中所描述,一個專業熟練之銲接作業員銲補成 形一副模具(上下各一個)約需花用4小時的作業時 間。然而,利用本發明之鑄造方法,熔化25£忌之 SKH5 1高合金鋼成鋼液大約需40-6〇分鐘,若一副模 具需4-6Kg鋼液,一爐2 5Kg鋼液約可澆注三副模具。 就結合高合金鋼於模具之模穴之操作而言,本發明之 生產效率較習用之銲補方法提升丨〇倍以上。若需成形 之模具量多,一爐5 0 K g鋼液,熔煉時間一樣是4 〇 一 6 〇 分鐘,但可澆注六副模具,則生產效率將可提升2〇倍 以上。 另一方面,以成本而言,利用習用之銲補方法銲補
O:\63\63580.DOC A7 A7 B7 五、發明說明(8 田】板具連工γ料大約需要新台幣1 8,㈣◦元。若利用 發明〈鑄造万法,25Kg鋼液之成本··包含電費約 丄〇兀、人工費用約需I 〇㈣元(以8, 〇。〇元/人天 ^以及材料費約1,0 0 0元,共約需要新台幣2, 1〇〇 兀。每副模具則約2,100元+ 3 = 7 0 0元/副。當然, 使用本發明 < 万法尚需一些前處理和後處理之費用, 例如’模穴加工和後熱處理。模穴加工不超過 =副’後熱處理可能只需作回火而不需淬火。即使作 年火及回火處理,也不會超過i,㈣◦元/副。因此,使 用本發明纟方法之總成本约每副3,0 0 0元至4,_ 凡,約為利用習用銲補方法所需成本的四分之— 所需之成本大為降低。 另^ ’&用本發明之鑄造方法取代習用銲補方法1 ’即不必受限於w用銲補方法必需使; :條’且銲條之成份固$,而無法改變之限制。本發 明<鑄造方法其金屬液之成份可隨使用: 調整。而且銲條成本以叫計約4〇,〇〇〇元= 鋼液的ι,_元。因此,材料成本可節省4〇倍^於 综上所述’與習料補方法相&,本發明之 去具有下列經濟效益·· ’了" ⑴即省人工,生產效率可提升丨〇倍以上。 ⑵總成本約為習用銲補方法之四分之一。 (3)材料成本可節省4 〇倍。 ⑷可解決銲接專業人員缺乏問。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O:\63\63580.DOC 48019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說明(9 ) (5) 可解決交貨期限延誤之問題。 (6) 可使模具品質安定。 (7) 可依實際需求,調整金屬液成份,增加模具壽 命。 圖示簡單說明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鑄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固態金屬之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澆注模之立體圖; 圖4為覆蓋澆注模於模穴上之剖面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已鑄造成形之剖面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鑄造方法之流程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上、下鑄模之立體分解圖; 圖8為覆蓋上鑄模於下鑄模之上之剖面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已鑄造成形之剖面示意圖; 元件編號說明 2 :第一固態金屬 2 1 :模穴 3 :澆注模 3 1 :澆口 3 2 :進模口 d :相鄰進模口間之底部與第一固態金屬之頂端平面 間之距離 _O:\63\6358Q.DOC_~ 12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s-—-_ 五、發明說明(1〇 ) 6 :第一固態金屬 7 :下鑄模 8 :上鑄模 8 1 :澆口 9 :第二金屬 詳述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鑄造方法,如圖丨所示, 首先將於一第一固態金屬上加工形成一模穴。如圖2所 不,在第一固態金屬2上加工挖出一模穴21,該模穴 21略低於第一固態金屬2之表面。再使該第一固態金 屬2之溫度調整至預定工作溫度,其中該第一固態金屬 2可以是由常溫預熱至預定工作溫度,或是由高溫狀態 降至預足工作溫度。該第一固態金屬2之工作溫度為 5 0 °C至1 2 0 〇 °C間,視該第一固態金屬之材質而定。 為使模K 2 1之接合面保持乾淨,需在模穴之表面塗 覆還原劑,該還原劑可以是固態、液態或氣態。該還 原劑之成分為氟化物、氯化物、硼化物及上述之混合 物等,以還原模穴2 1表面之氧化銹皮層,使模穴2丨之 表面乾淨。 如圖3所示為本發明之澆注模3。澆注模3具有一洗口 3 1及複數個進模口 3 2。澆口 3 1與進模口 3 2連通。洗注 模3覆蓋在模穴2 1上,如圖4所示。該洗注模3需預熱 至適當之溫度,該澆注模3之預熱溫度為5 0 °C至1 2 0 0 _O:\63\6358Q.DOC___ _ _ 13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酬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________-------線 —Aw-----.---- I ---------------- 480196
五、發明說明(11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t:間。 將溫度為16〇t至1 6 5 0 t;間之第二金屬液由洗注模3 :堯口 31注入,經由複數個進模口 32分別注入第一固 怨金屬2之模穴2 1内。由於本發明係以鑄造之方法, 將固態之第-固態金屬2與液態之第二金屬液結合,因 此其結合方式為強固的冶金鍵結,而非一般熱熔射 (Thermal spray )或爆炸銲接(Expi〇si〇n
Welding)等之機械鍵結;亦不必使用傳送式電漿電 弧(PTA)銲接法所需之昂貴合金粉末狀銲條。 另外,在澆注模3之相鄰進模口 3 2間之底部,其與該 第一固悲金屬2之頂端平面間之距離為d,亦即第二金 屬液需注入模穴21内,填滿該模穴21外,需再注入第 二金屬液使其高出第一固態金屬2之頂端平面一距離 d。當該第二金屬液凝固,取下澆注模3後,如圖5所 示,凝固之第二金屬液高出第一固態金屬2之頂端平面 一距離d ’該距離d即為所需再加工之預留高度。 為使該第二金屬液凝固後儘速冷卻,可以高壓氮、 歲或液悲氣等喷吹於該凝固之金屬液表面,使其急速 冷卻,以縮短鑄造之時間,提高效率。 另外’當第二金屬液凝固且溫度降至適當之溫度 後,視第二金屬之種類及其使用所需之性質,以適當 之回火溫度及時間回火熱處理該第二金屬。 如圖6所示,為依據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鑄造方法之 流程圖。配合參考圖7。首先製作一恰可容納第一固態
OA63\63580.DOC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210 X 297公爱 -14 --------------------訂---------線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糊196 五 '發明說明(12 B7 金屬6之下鑄模7。將筮 使謗第-固態金屬6之二固態金屬6置於下鑄模7内。 今望 m ^ /进度1周整至預定工作溫度,其中 w弟一固怨金屬6可以是火 4' e , ^ 由吊溫預熱至預定工作溫度, 4疋由南溫狀態降至預定 、 乏了仏、 頂疋工作溫度。該第一固態金屬6 間,視該第一固態金屬6 〈工作溫度為5(TC至l20()t: 之材質而定。 為使二金屬之接合面保持乾淨,因此,在第一固態 志屬(表面塗覆延原劑’該還原劑可以是固態、液態 或氣態。該還原劑之成分為氣化物、氯化物、测化物 及上述之混合物等,以還原第一固態金屬6表面之氧化 銹皮層,使第一固態金屬6之表面乾淨。 如圖8所示,將上鑄模8覆蓋在下鑄模7上。該上鑄模 8而預熱至適當之溫度,該上鑄模8之預鼽 至mot間。該上轉模8内具有一空間:/;= 造成形之形狀而定。該上鑄模8具有一澆口 8 1,洗口 8 1與該空間連通。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將溫度為160 °C至1 6 5 0 °C間之第二金屬液由上鑄模8 之澆口 8 1注入該空間,第二金屬液注入第一固態金屬 6上’並與弟^一固悲金屬6結合。上鋒模8中之第二金 屬液逐漸冷卻凝固而與第一固態金屬結合成一體。達 到利用鑄造方法使二金屬結合之目的。 如圖9所示’第二金屬液已/邊固成第二固態金屬9並 結合於第一固態金屬6,為使該第二金屬液凝固後儘速 冷卻,可以高壓氮、氬或液態氮等喷吹於該凝固之第 -15 _ O:\63\63S8Q.DOC ________ΓΤ--—---I_____
本紙張尺度綱中關家標準(CNS)A4祕(21ί) X 297 W A7 ^------- B7 Τη 1 - _____ 一 五、發明說明(13 ) 至屬液表面’使其急速冷卻,以縮短鑄造之時間, 提高效率。 另外’當第二金屬液凝固成第二固態金屬9且溫度降 至適當之溫度後,視第二金屬之種類及其使用所需之 ’以週當之回火溫度及時間回火熱處理該第二金 屬。 利用本發明上述之方法,使一固態金屬與一液態金 屬以铸造之方法結合,解決習用之各種銲接法結合二 金屬之缺點,使生產效率提高、成本降低及提高品 質。 唯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 效’而非限制本發明,因此,習於此技術之人士對上 述實施例所做之修改及變化仍不達背本發明之精神。 本發明之權限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 --------------------^---------^ —^_wl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O:\63\63580.DOC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16-

Claims (1)

  1. 480196 A8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金屬結合之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製作一容納第一固態金屬之下鐸模; (b) 使該第一固態金屬之溫度調整至工作溫度; (c) 塗覆還原劑於該第一固態金屬之表面; (d) 覆盍一已預熱之上鑄模於該下鏵模之上; (e) 澆注第二金屬液至該上鑄模;及 (Ο使在上鑄模中之第二金屬液冷卻凝固而與第一 固悲金屬結合成一體。 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鑄造方法,另包括在該 第一金屬液減固後,以高壓氣體噴吹於該凝固第二 金屬液之表面之步驟。 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鑄造方法,另包括鑄造完 成後,在該第二金屬液凝固且溫度降至適當溫度 後,回火熱處理該第二金屬之步驟。 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匕) 中之該第一固態金屬之工作溫度為5 〇它_丨2 0 〇它。 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d) 中之該上鑄模之預熱溫度為5 〇它_丨2 〇 〇。 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 之第二金屬液之溫度為160 °C-1650 °C。 7·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鑄造方法,其中在步驟 (b)中使該第一固態金屬由常溫預熱至工作溫度。 8.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鑄造方法,其中在步驟 (b)中使該第一固態金屬由高溫狀態降溫至工作溫 —— PQC_____ _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r!l·.-----螻------訂------#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 經濟部智擎?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種金屬結合之鑄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 於—第一固態金屬加工形成一模穴; (b) 使該第一固態金屬之溫度調整至工作溫度; (c) 塗覆還原劑於該第一固態金屬之模穴表面; (d) 覆蓋一已預熱之澆注模於該模穴上; (e) 澆注第二金屬液於澆注模,使第二金屬液經由 澆注模注入該模穴内;及 (f) 使澆注於模穴中之第二金屬液冷卻凝固而與第 一固態金屬結合成一體。 10·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另包括在第 二金屬液凝固後,以高壓氣體喷吹於該凝固第二金 屬液之表面之步驟。 11·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另包括鑄造完 成後,在該第二金屬凝固且溫度降至適當溫度後, 回火熱處理該第二金屬之步驟。 12·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b) 中之該第一固態金屬之工作溫度為5 〇。〇 - 1 2 〇 〇 °c。 13·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d) 中之該澆注模之預熱溫度為5 〇 °c _丨2 0 0 °C。 14·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其中步驟(e) 之第二金屬液之溫度為1601^650 1。 15·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其中在步驟 (b)中使該第一固態金屬由常溫預熱至工作溫度。 --------4------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 ) A4規格(21〇 X 297公董) 18 480196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16.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鑄造方法,其中在步驟 (b)中使該第一固態金屬由高溫狀態降溫至工作溫 度0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Q \63\63S8Q DOC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TW089108969A 2000-05-11 2000-05-11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TW480196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89108969A TW480196B (en) 2000-05-11 2000-05-11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89108969A TW480196B (en) 2000-05-11 2000-05-11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80196B true TW480196B (en) 2002-03-21

Family

ID=21659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8969A TW480196B (en) 2000-05-11 2000-05-11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48019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4949B (zh) * 2008-02-29 2015-12-21 Fih Hong Kong Ltd 金屬殼體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14949B (zh) * 2008-02-29 2015-12-21 Fih Hong Kong Ltd 金屬殼體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77996B (zh) 用于铝青铜/不锈钢钎焊的活性耐热铜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322664B2 (ja) 高温度材料の摩擦攪拌接合用アンビル
CN113732560B (zh) 一种有效控制热裂的镍铬基焊丝及方法与坡口形式
TW480196B (en) Casting method for joining metals
CN1054734A (zh) 钢锭模焊补用熔敷金属型铝热焊剂
JP2825249B2 (ja) 多層ろう付け箔
WO2009036520A1 (en) Repair method and alloy
JP2021090978A (ja) ダイキャスト装置及びダイキャスト製品の製造方法
CN104452488A (zh) 一种双金属液态熔覆模锻道岔滑床台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008983A1 (en) Process for making an erosion and wear resistant shot chamber for die casting application
JPS62188707A (ja) 鉄系金属板の表面に超硬質層を一体的に形成するハ−ドフエ−シング法
JP3161857B2 (ja) 鋳物と異種合金の接合方法
KR102310275B1 (ko) 표면 산화 방지를 위한 브레이징 결합체 및 방법
JPH03433A (ja) 金型の補修方法
WO2023058780A1 (ja) 複雑な内部形状を有する製品の製造方法
JPS63157793A (ja) Ni基結晶質ろう薄帯
JP2005034846A (ja) 金属機械部品の液晶拡散接合装置
JP3085794B2 (ja) 複合素材の製造方法
JPH01179768A (ja) セラミックス材と金属材との接合方法
JPS58135782A (ja) 拡散接合方法
JPS59207885A (ja) 金属部材にセラミツク部材を接合する方法
JP2004202521A (ja) 溶接方法、及び溶接装置
JP2642661B2 (ja) 高熱伝導性複合金型の製造方法
JP2013146755A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ブレージング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ルミニウム製熱交換器のろう付け方法
JPH03226361A (ja) プラズマ液相拡散ろう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K4A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n invention pa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