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472407B -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 Google Patents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472407B
TW472407B TW089107850A TW89107850A TW472407B TW 472407 B TW472407 B TW 472407B TW 089107850 A TW089107850 A TW 089107850A TW 89107850 A TW89107850 A TW 89107850A TW 472407 B TW472407 B TW 47240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lver
container
electrode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91078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Lewis F Urry
Original Assignee
Eveready Batt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veready Battery Inc filed Critical Eveready Battery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4724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47240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4Cells with aqueous electroly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24Alkaline accumulators
    • H01M10/26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43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nal coating on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4Cells with 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6/06Dry cells, i.e. cells wherein the electrolyte is rendered non-fluid
    • H01M6/08Dry cells, i.e. cells wherein the electrolyte is rendered non-fluid with cup-shaped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08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 Y10T29/49115Electric battery cell making including coating or impregn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13Means to assemble electrical device
    • Y10T29/53135Storage cell or battery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Primary Cell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472407 A7 -------— Β7__ 五、發明說明(1 ) 發明範嗓 本發明與製造像是驗性電池這類電化學電池的方法有 關:其中正電極内混合有少量的氧化銀。溶解在電解液中 =氧化銀會導致在容器表面原位置上沈積出銀層,其中的 容器與正電極相接觸。本發明也與依照此方法製作的電池 有關。 ' 發明背景 在業界内已知鹼性電池通常都是使用鋅陽極、二氧化铦 陰極並且使用氫氧化鉀水溶液當成電解液,這些電池已經 廣泛應用於工業以及家庭中。在傳統的鹼性電池内,二^ 化錳陰極透過密封裝置受到空氣的防護。爲讓電池有最大 的電力輸出,所以電池内就要组合最大量的活性化合物。 對於鹼性電池的陰極容器和集電器而言,過去都使用鋼 當成容器的材質,容器表面的鐵會在高濃度的氫氧化鉀溶 液中氧化形成一層保護層,不過此氧化鐵層並不是一種良 好的電子導體,並且厚度越厚電阻越高。鎳甚至比鐵還 糟,其氧化物是電子的不良導體,不過鐵鎳合金要比單獨 的鐵或鎳來的強一點,而鈷和鎳以及鐵的合金要比鐵或鐵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鎳合金強。所有金屬層都會隨著氧化物的厚度與曰俱增而 增加接觸電阻。 長久以來吾人的認知就是,在電池的設計中,容器與正 電極之間的接觸是一項重要的因素。在先前技藝中,執行 了谷器塗層的實驗並且發現到最好的容器塗層爲硝酸鏟' EMD、石墨以及水的混合物,然後在35〇。(:的高溫下烘烤 本紙張尺度適帛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楚) 472407 A7 B7 五、發明說明(2.) 將硝酸短轉化爲施〇2。今日對於容器比較好的導體 局石墨塗料’其爲接合劑與液體載體内 液,該塗料可用嘴、塗、刷等方式塗抹到表= it後留:墨顆粒會彼此相黏並且藉由接合劑黏到金 :應該剛好足夠接合石‘,如此它才不會將石=: 曰::利申請案第8·264193號公侔—種驗 塗抹正電極並且在金屬材科製成的: 的碳材料,而選自包含銀或銀和鎳氧 1物及接合劑材料的導電薄膜則μ於正電極容器的塗層 表面以及正電極上。 主增 而=用石墨塗層的另一個問題是在與正電極結合時很容 易砰衣’日本.專利中請案第8_26號在 緯 :化合物/接合劑溶液來解決此問题,但是此塗層:= :碎!或制離。本質上來説,在正電接插入或在容=: 二:何!加到容器表面上的塗層都會受到電極材料 參考中説明的方法也需要-個額外” 接 板 I二α卩表面t步驟,並且噴上的材料要在正電極插入 ί在容器内形成之前乾燥。因爲該應用方法,所以此參考 需要耗用非常大量的銀,這麼大量的氧化銀都溶解在電h 液中,某些銀離子會游離過分隔板到達陽⑮,並且與陽 舌I·生材料發生反應而產生氫氣。銀離子也會游離到分隔 並且在電池放電時導致短路。 297公釐) 本紙張尺度適財ii^^(CNS)A4規格⑵〇: 472407 Α7 Β7 五、發明說明(3 ) 該申請案也發現噴灑上的導電塗層(像是具有接合劑的 石墨或銀)會傾向於從罐子上分層,導致效能急劇降低。 但是分層不一定會產生這麼顯著的效能降低。塗層與容器 之間很小的分隔距離允許電解液的毛細作用對流,產生不 能有效傳送電子的三明治似結構。三明治結構(在一側上 有分層塗層’電解液在中間,而另一側是罐子表面)變成 非常有效的電絕緣體,就像是雙層氣密窗是很有效的熱絕 緣體一樣。停滯於塗層與罐子表面之間的電解液可避免電 子在兩表面之間流動。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種將正電極容器與電化學電池 組合在一起的方法,其中容器與正電極接觸的内壁表面沈 積有一層銀。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爯填寫本頁)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 池的方法’其生產成本非常低廉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發明之另 具有一壁接觸 正電極之間。 本_發明的另 其在包含正電 本發明的另 之後用於正電 本發明的另 極容器的導電 本發明的另 一目的在於提供一 正電極具有一銀層 一個目的在於提供 極的容器之同位置 一種组合鹼性二氧化錳電 並且容易组合。 電化電池具有一正極容器 而形成於原處而介於壁及 —種驗性二氧化娃電池, 上形成一層銀。 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正電極插入或形成 極容器的導電表面 —個目的在於提供 表面。 一種包含少量銀用於正 電 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不需要其他额外處理 -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ϋ·ϋ1^^Α4規格⑽χ挪公爱) 472407 A7 B7_ 五、發明說明(4 ) 步驟就能製備正電極容器表面之方法。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用於允許消除任何正 電極容器包被的正電極容器之導電表面。 在考慮到下列説明以及附圖之後就能明瞭本發明上述以 及進一步目的。 發明總結 本發明揭示一種组合電化學電池的組件步驟,包含: a. 製備由電化學活性材料構成的電極、由鹽和溶劑構成 的電解液、具有内壁的電導體容器,其内壁具有由第一金 屬構成的内侧表面,以及比第一金屬更具正電性的第二金 屬化合物; b. 將電極、電解液以及金屬化合物組合到容器内,如此 電極會與容器的内壁接觸、電解液與電極混合在一起並且 電解液與金屬化合物和容器内壁相接觸; c. 金屬化合物在電解液内溶解;以及 d. 在容器内壁表面上產生第二金屬的電導體層。 本發明揭示一種製造電化學電池的方法,此電池具有一 擁有内壁的電池容器、與容器内壁接觸的正電極、負電極 -以及電解液,該方法包含: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 在電池内添加定量的銀化合物;以及 b. 用銀至少替換一部分與正電極接觸的容器内壁材質來 形成一層銀,而不用將電池放電。 本發明揭示一種電化學電池,其包含第一電極、第二電 極、第一和第二電極之間的分隔板以及具有内壁的電池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72407 A7 B7 發明說明(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内之電解液,其中容器至少—部分的内侧表面包含一層 二並且其中容器的内側表面在與其他電池組件組合之前 並未塗上銀。 •本發月亦揭不-種具有電極和位於導電外殼内電解液的 4 =電池’其中導電外殼包含位於電極旁邊的内壁,並 且Γ备的内壁包含在電池的放電過程中於同位置上形成的 —層銀。 2請案證實’少量的氧化銀與二氧化摄混合當成驗性 紅y电池的混合物’其電力耐久力要比單獨使用二氧化 '逆長。氧化銀(Ag20和Ag0)可溶於液態复氧化钟以及 ”他適合用來當成驗性叙鋅電池電解液的驗性溶液中,銀 自化物(像是氯化銀)會在液態氫氧化_電解溶液内轉化爲 乳化銀,並且也適合用於使用驗性電解液的電池内。銀齒 化物也會溶於酸性電解溶液中,所以它也適合用於使用這 類電解液的電池中。雖然本發明是特別針對於驗性電池, 但是並不限制和預期所有銀化合物(包含但不限制於氧化 銀和銀鹽)都能溶解在電解溶液中。氧化銀的溶解會導致 在與正電極接觸的容器内壁上沈積出一層薄銀層,;需銀 化合物的數量取決於容器上剩餘的單層原予數量。其他正 電力強於容器内侧表面金屬(即是鐵 '鎳和/或鈷)的金屬 化合物若其溶於電解溶液的話,也適用於本發明。—對於使用氧化銀來替代4.4%二氧化盆所製成的電池而 T,若氧化銀的貢獻僅成爲去極劑的話,其效能有所增加 並且有比預期高的短路電流量。電池放電並不會減少^化 >111!111!11 Γ II · 1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V--5 · i綿· -n , -8 本紙張尺度適用尹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472407 A7 --------^___ 五、發明說明(6 ) 銀而變成金屬銀、改善導電性以及短路電流量,但是在未 放電的電池内並不預期會減少氧化銀。因爲依照原理,氧 化銀會溶解於氫氧化鉀液態電解液内,並且銀的正電性= 鐵、鎳和鈷還強,所以在與氧化銀/電解溶液接觸的容器 内銀會至換掉表面上的金屬,結果銀會在容器上形成塗 層,如此可改善正電極與正極容器之間的接觸性。 . 爲確認此原理,將氧化銀溶解於AA (LR6)容器内的9 N 氫氧化鉀溶液一整夜,在倒出溶液後發現容器的内壁上遣 留一層銀。由這些容器製成的電池確實表現出較高的短路 電流量,並且在1.0伏特2·0安培連續測試的情況下有較長 耐久性。 所需的氧化銀劑量最好是能有效在電池容器内壁上形成 銀層的有效劑量,對於大多數的鹼性電池應用情沉而言, 只要在正電極混合物内加入少量的氧化銀,則便足以在與 正電極接觸的容器部份上弗成覆蓋其上的單元子層銀,這 樣的氧化銀重量大約是正電極内活性材料重量的〇. 〇〇〇〇3% 就足夠了。劑量過多會導致銀層延伸到分隔板上導致短 路’ _較佳的範園大約介於0.01重量百分比與U重量百分 比之間,而最佳的範圍大约介於正電極内活性材料的0 02 重量百分比與0.05重量百分比之間。 本發明銀層的最低厚度應該對應於銀原子的原子厚度, 那是2.88埃β —般來説,添加的氧化銀越少,則加入電池 的成本越少。銀層厚度最好是大約0.0005微米到大約3微 米;較好是介於大約〇·〇〇7微米到大約1微米之間;而最好 -9- "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 297公髮) ' ' ------------------^--------訂---------^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72407 A7 B7_ 五、發明說明(7 ) 是介於0.0009微米與0.001微米之間。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正電極混合物内通常會使用像是石墨這類導電材料來提 供與正電極容器的接觸,石墨是電池内的非活性材料,並 且佔據電池内給活性材料使用的空間。本發明的好處是在 正電極混合物内加入氧化銀,透過容器與正電極之間的銀 層提供接觸,如此正電極混合物内石墨的數量就可減少, 這樣會有更多的體積供電池活性材料使用,進而提昇電池 的放電能力。 本發明的電化學電池包含鹼性電解液、内涵氧化銀的陰 極以及位於密封容器内的陽極,其用意在於有效提供電化 學能量,即是當電池置於電路中,電化學能量就能供應到 電路中。該電池具有極性相反的兩個端子,一個端子與陰 極接觸另一個與陽極接觸。將電池密封是爲了將電池成份 容纳於容器内,以便於搬運和使用並且避免空氣進入電池 内。電池的構造可包含一個由適用的鋼或其他金屬所製成 並且整個或邵份包被的金屬容器,該包被可爲任何正電性 比銀低的金屬。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管狀的陰極可以容納活性陰極材料、氧化銀、導體並且 在某些情況下可插入接合劑,如此才能黏著在容器内側表 面上。由合適的非編織纖維素或聚合物纖維、多微孔塑膠 或玻璃紙薄膜製成知分隔板可用來内襯於管狀陰極内側表 面上。在此構造内,該容器會與陰極接觸而成爲正極或陰 極端子。 本發明内使用的較佳陰極是二氧化錳、導電材料以及非 -1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72407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8-) 本 > 量的乳化銀之混合,已知有許多種適合的導電材料, 合成或天然石墨最適用用於本發明的電池内,並且最容易 取得。陰極可進一步包含接合劑,適合的接合劑包括聚四 敗氯乙婦和聚乙烯。最好是陰極主要能夠由大量的二氧化 叙、導電量的石墨和少量的氧化銀以及接合量的接合劑所 構成,通常二氧化錳會佔總陰極重量的80%到97%。在使 用接合劑時,接合劑所佔的重量不超過4 %,氧化銀的重 量則跟上述一樣,剩下才是石墨和電解溶液在陰極内所佔 的重量。當在容器内製備陰極,所添加的電解溶液要足夠 能讓濕潤乾燥的成份,並且造就成可以塑造的混合物。最 好用將成份混合在一起,並且將混合物填充到容器内的方 式來製備陰極,然後讓混合物成形或壓縮抵住容器内壁。 另外也可預先將混合物塑造成環狀,然後將環壓入容器 内。 本發明内使用的較佳電解液是液態鹼性溶液,像是氫氧 化鉀或氫氧化鈉〇對於溶液的濃度而言,只要是可提供離 子導電性的任何濃度皆可。在組合的電池内,液態驗性溶 液的濃度範圍大約從30%到45%,另外電解液可爲酸性 中性溶液。 一 最佳的陽極是由活性陽極材料、電解液和不—定會有的 電解液可膨脹接合劑所製成,像是聚壓克力酸,其=分隔 板包覆起來將陰極與陽極分離。而陽極内會 : 集電器样。 3播入陽極電流 本發明的電池内最好使用鋅當成活性陽極 π针,鋅爲低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豕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47240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說明(9 汽化辞並且爲冑末狀。料末與接合劑此 結合形成凝膠,陽極凝膠在放電時通常會膨脹。=岭成 内也可包含其他成份。 力外陽極 對於任何銀化合物或來自銀化合物的銀離子 都不希望會與陽極接觸。若有銀離子存在的話,:們^ ::產生反應,耗用部份的鋅並且產生氫氣。在陽二 電池之前讓可在陰㈣溶解的銀有足夠時間沈積於容^ 壁上’或者使用玻璃紙這類不會讓銀離子從陰極 的分隔材料,如此就可讓銀化合物和銀離子遠離陽 該電池將蓋上蓋板並且密封,蓋板會與陽接電流集電 捍相接觸,成爲電池的負極或陽極端子,任何傳統的密 物都能使用。該電池結構並未設計可自由透氣的通氣 置,迢是由於在正常放電過程中,電池内部不备 的壓力。 《 # 里^之簡單韻_^ 單獨的張圖式爲本發明轉化驗性電池的截面視圖。 屬式.之詳細説明 請參閲圖式,在傳統導電鋼質容器4内組合出鹼性電 2 ,並且也形成—個電池的外部端子。電池2的陰極6 ~ 氧化窥氧化銀、電解液以及有時是一些接合劑或添加 劑之混合物。 在陰極6形成或插入容器4後,將加入分隔板8讓陽極材 料10與陰極6和容器4隔離,但是仍舊可讓離子在電極之 陽 器 封 装 常 池 爲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2- ο 4 2 7 五、發明說明(扣) 間通行。分隔板8可由兩條彼此平行的分隔材料所製成, 並且插入陰極管狀開口中,藉以形成一個具有中央開口的 分隔板區,然後將陽極混合物丨〇加入電池内襯以分隔板 的凹穴中。在電池内會留下一個開放區域i 2,提供空間 給陽極混合物1〇膨脹之用。陽極電流集電器22會置於其 中並且穿出陽極混合物1Q之外。 爲了完成電池的組合,在鋼質容器4内會安裝一個外部 底蓋30,並且用密封物34的週邊壁32來阻隔底蓋與容器 4接觸。該底蓋30將與電流集電器22接觸,讓底蓋3〇成 爲電池2的外邵負極端子。鋼質容器4的邊緣會捲起來包 住底蓋30的上翻部份36,然後固定於電池2的底部上。在 將陰極敲入定位之後,可利用銲接點42將上蓋4〇固定於 容器上。 ' 在 成 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同上面所説明的,在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中, 電池組合期間,氧化銀是陰極的成份之一。在電池内形 陰極或者將陰極插入並固定於容器4的内侧表面附近之 後,陰極就會接觸到電解液。氧化銀或其他銀化合物將會 溶解於電解液中,分離成爲離子成份,並且從陰極擴散到 谷器4的内側表面。如此所描述的,容器的内側表面可 鍍上或包覆鎳、鎳钴合金或生鐵。銀離子的正電性要高於 鐵、鎳或姑,所以會取代這些離子而在容器内部表面上形 成塗層。置換會造成擴散電位,驅使離子進一步轉移到内 側表面上。此溶解 '擴散以及置換的過程會持續直到用完 銀化合物内所有銀或電池已經放電。在放電期間氧化銀會 13- 472407 五、發明說明(11 ) 減少變成金屬銀並且停止此過程。 依照電池的設計、φ π u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池的材料以及製造考量(像是方领 性、效率和製造過程以B _r _、. 表桎以及已經使用的設備等),銀化合物 用許多方式放入電池内 %必円,例如:粉禾狀銀化合物可與其 他乾陰極原料混合之德x 便再加入電解液,而在這之前或之後 p可將其他陰極成份放入容器内。另外,也可在銀化合物 加^乾原料之前溶料電解液中。添加銀化合物的方法的 和私序的精確私度與否並不特別重要,重要的是銀化合物 或办解的銀化合物是否未與陽極接觸,如此可避免銀離子 與陽極活性材料產生反應,而喪失了銀的原有用處,減少 了電池的放電能力並且有可能產生非預期的反應產物。 每個溶解、擴散和置換過程都能利用提昇溫度來增加速 度二經過試驗證實這些過程在室溫中可持續幾個小時,電 池谷器在室溫下只消幾分鐘就足以產生塗層;不過累積於 容器上的銀數量會持續增加。使用加熱的電解液會加速過 程’如此在較短的時間内就能在容器的内側表面上累積大 量的銀。其他加速過程的加熱方式或裝置都—樣,並且可 達成相同的結果。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内側表面上的銀塗層用來增加陰極與容器之間的接觸 面,在陰極形成之後於原位置上形成此塗層,因此並不會 危害陰極的形成。成形的過程中僅需要在電池内添加少量 的銀即可,.這比先前技藝的塗層更具成本效益。在現有的 電池結構處理中並不需要修改形成的過程,事實上,它可 用來消除容器包被’造就成另一項成本效益a -1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72407 A7
五、發明說明(12 ) 範例 許多AA SR6液態驗性電池在製造時使用包含二氧化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音?事項再填寫本頁) 錳、石墨和接合劑的陰極、包含鋅和氫氧化鉀溶液的電解 液以及分隔板,這些全都裝入鋼質容器和導電蓋板内。電 池範例1和1 0都以標準方式製備。在電池範例i内,内壁 並未有塗層,而在電池範例i 〇内,則在電池容器内側表 面上電鍍一層金塗層。這兩種標準代表著陰極到容器接點 的效能界限。在電池範例2和3内,在電池容器的内側表 面上噴灑一層石墨塗層。在電池範例4和5内,會在加入 陰極之前讓銀沈積於電池容器上。在範例4内,會在鹼性 氫氧化鉀溶液内添加氧化銀,並且在溶液於容器内侧表面 f沈澱析出銀塗層之前凝固。在電池範例5内,銀_化物 氯化銀會溶解在酸性溶液中並添加至罐子内;在凝固之後 溶液就會沈澱。在其他範例中(未包含於下列表格中),硝 酸银會溶解於酸性溶液中。已經高度溶解的靖酸銀可造成 非常厚的銀塗層,這樣非常溶液剝離因此不用測試。範例 6和7依照本發明來製備’並且在陰極混合物内分別加入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t 〇_19和〇.〇〇2克的氧化銀。在範例8和9内,銀會以不同 厚度電鍍到電池容器上。 電池會以2.0安培放電到!伏特時切斷,短路電流量(s c Amp)會連同電池以2 ()安培連續放電時到達切斷電壓所需 的時間-起測量。在測試後,電池將遭到分解並且測量電 =1^内侧表面上沈積的金屬量。此資科顯示在下列表格
代張尺度適用中關豕標準(CNS)A4規格咖X挪公爱) 472407 A7 五、發明說明(13 ) 電池範例 1 S. C. Amp 15.4 .3 2 17.: 3 20.5 4 18.7 5 20.8 6 20.5 7 16.4 8 19.7 9 24.1 10 24.8 上面的資料顯示 到達1伏 3 5分鐘 8.〇分鐘 7·0分鐘 8·5分鐘 1〇_〇分鐘 10.2分鐘 11.5分鐘 U.0分鐘 US分鐘 12.0分鐘 塗層種類 A 石墨 石墨 銀 銀 銀 銀 銀 銀 金 i層重量 0.34 mg 0.78 mg 0.46 _ _ _ mg 10.0 mg 0.20 mg 0.50 mg 田甸池以2·0安培持續放電到1伏特切 斷時,容器内壁上的銀塗層各 ^ 長的使用壽命。 層日比使用石墨塗層的電池有更 該資料亦顯示在陰極混合物内添加非常少量的氧化銀會 導致電池效能増加,並且增加到接近鍍金參考範例所產生 的效π雖然本發明以關於此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做説明, 但是精通此技藝的人士將會了解到許多變化和修改。因此 本發明將以先前技藝的觀點,盡可能廣泛地説明待審中的 申請專利範圍,包含所有這類變化和修改。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6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Claims (1)

  1. 472407
    六、申請專利範圍 ' 種組合電化學電池組件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驟: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備一包含一電化學活性材料的電極、一包含—鹽和 落劑的電解液、—由第一金屬構成具有内側表面的 内壁之導電容器以及一正電性比該第一金屬還強的 弟一金屬化合物; b. 將電極、電解液和金屬化合物組合到容器内,如此 電極將與容器的内壁接觸,該電解液與電極混合, 並且電解液會與金屬化合物和容器内侧表面相接 觸; c•讓金屬化合物溶解於電解液内;以及 d'在容器内壁的内側表面上形成第二金屬導電層。 2. 如申请專利範圍第1項之方法,其中以該第二金屬置換 容器内側表面上至少一部分第一金屬來產生該第二金屬 層。 3.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丄項之方法,其中該金屬化合物爲銀 化合物並且該第二金屬層爲銀層?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化合物爲氧化 银。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銀層的厚度介於大 約0.0001微米與大約3微米之間。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方法,其中電極内銀化合物的 量介於大約電極内活性材料的〇 〇〇1重量百分比與〇 5重 量百分比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方法,其中.電極内銀化合物的 -17-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472407
    申請專利範圍 量介於大約電極内活性材料的〇 〇〖重量百 量百分比之間。 與0.1重 C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8.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3項之方法,其中該第—金 鐵、鎳和鈷其中至少一金屬。 選自 9.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丄項之方法, ,.^ 升T瀛冤化學活性材料 包含二氧化疑。 竹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纟中該電解液 態驗性溶液。 4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0項之方法,其 丹甲适履慼鹼性溶液 包含氫氧化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電極組合入容 器之前會先將該金屬化合物加入電極内。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項之方法,其中在該電解液與電極 組合到容器内之前會先讓該金屬化合物溶解於電解液 内.。 · 14. 如申請專利範園第1 3項之方法,.其中在電極组合到容 器内之前先將電解液加入電極内。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5. —種製作電化學電池的方法,此電池包含一具有内壁的 電池容器、一與容器内壁相接觸的正電極、一負電極以 及一電解液,該方法包含: (a) 將定量銀化合物加入電池内;以及 (b) 用銀將與正電極接觸的容器内壁之至少一部分材料 置換出來形成一層銀,而不用讓電池放電。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化合物會加 18-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72407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入正電極内。 17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化合物會加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入電極内。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化合物會與 液體添加到容器内,並且在銀層形成後會將液體從容器 内排除。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形成的銀層包含 純銀。 20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層包含至少 一單原子層銀原子。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i 5項之方法,其中在步驟(b )之前, 孩方法進一步包含將銀化合物溶解於液體内的步驟,如 此銀化合物會分離成銀離子,讓銀離子擴散過液體到達 容器内壁表面,並且降低銀離子成份成爲金屬銀。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項之方法,其中該液體已經加熱 過0 23. 如申凊專利範園第2 1項之方法,其中該銀化合物至少 選自氧化銀和氣化銀構成的群組其中之一,並且該液體 爲鹼性液體。 經 濟 部 智 慧 財 產 局 員 工 消 費 合 作 社 印 製 24. —種電化學電池,包含—第 電極 第二電極、一介 於該第一和第二電極之間的分隔板以及位於具有内侧表 面的電池容器内之電解液,其中至少一部分容器内側表 面包含了層銀,並且其中容器在還沒有與其他電池組件 組合之前容器的内側表面並未包覆銀。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472407 8888 ABCD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第一電極 包含一銀化合物。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銀化合物 包含氧化銀u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第一電極内 銀化σ物的量介於大約第—電極内活性材料的〇咖1重 量百分比與0.5重量百分比之間。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銀層包含 至少一單原子層銀原子。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8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銀層的厚度 介於大約0.0001與大約3微米之間。 30_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第一電極 包含二氧化錳,並且電解液包含一液態鹼性溶液。 31.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〇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第二電極 包含鋅。 3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之電化學電池,其中該銀層由純 銀構成。 33. —種具有一電極以及一位於導電外殼内的電解液之電化_ 學電池,其中該導電外殼包含一位於電極旁邊的内壁, 並且該外殼的内壁包含產生在未放電電池内原位置上之 一層銀。 -2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爱〉 i裝--------訂---------綠、 f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TW089107850A 1999-04-27 2000-04-26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TW472407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300,631 US6258132B1 (en) 1999-04-27 1999-04-27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72407B true TW472407B (en) 2002-01-11

Family

ID=23159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9107850A TW472407B (en) 1999-04-27 2000-04-26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58132B1 (zh)
EP (1) EP1192677B1 (zh)
AT (1) ATE233948T1 (zh)
AU (1) AU4490200A (zh)
DE (1) DE60001580T2 (zh)
TW (1) TW472407B (zh)
WO (1) WO20000656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2166A (zh) * 2012-11-26 2013-03-1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涂膜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23833A1 (en) * 2003-12-08 2005-06-09 Schubert Mark A. Separator for electrochemical cells
JP6167114B2 (ja) 2012-01-31 2017-07-19 カウンシル オブ サイエンティフィック アンド インダストリアル リサーチ ナノ構造の酸化銀膜使用の水性ボルタンメトリー農薬センサおよびその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1116A (en) 1957-04-09 1958-11-18 Gen Electric Primary cell
NL276185A (zh) 1961-04-28
JPS5248021A (en) 1975-10-14 1977-04-16 Toshiba Ray O Vac Mercury battery
DE2757583C2 (de) 1977-12-23 1984-10-25 Varta Batterie Ag, 3000 Hannover Galvanische Zelle mit alkalischem Elektrolyt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S4298506A (en) 1978-11-03 1981-11-03 Duracell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of treating silver oxide powder and the product formed therefrom
US4555457A (en) 1983-09-28 1985-11-26 Acr Electronics Inc. Battery cell containing potassium monoperoxysulfate in the cathode mix
US4581305A (en) * 1984-06-25 1986-04-08 Cordis Corporation Electrochemical cell
DE3543455A1 (de) 1985-12-09 1987-06-11 Varta Batterie Stromableiter fuer eine mit alkalischem elektrolyten in verbindung stehende metalloxidelektrode
CA1307818C (en) 1987-10-27 1992-09-22 Karl Kordesch Catalytic recombination of corrosion evolved hydrogen in alkaline cells
US5162169A (en) 1987-10-27 1992-11-10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 Catalytic recombination of hydrogen in alkaline cells
CA1295364C (en) 1988-07-08 1992-02-04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 Rechargeable alkaline manganese cells with zinc anodes
HUT67932A (en) 1991-12-19 1995-05-29 Environmental Batteries System Alkaline manganese dioxide cell of low mercury content or withot mercury
WO1993018557A1 (en) 1992-03-09 1993-09-16 Battery Technologies Inc. High capacity rechargeable cell having manganese dioxide electrode
US5435874A (en) * 1993-11-01 1995-07-25 Wilson Greatbatch Ltd. Process for making cathode components for use in electrochemical cells
US5486215A (en) * 1993-11-19 1996-01-23 Medtronic, Inc. Electrode assembly and method
GB9425030D0 (en) 1994-12-09 1995-02-08 Alpha Metals Ltd Silver plating
JPH08264193A (ja) 1995-03-27 1996-10-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ルカリマンガン電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2166A (zh) * 2012-11-26 2013-03-1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石墨涂膜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01580D1 (de) 2003-04-10
WO2000065673A1 (en) 2000-11-02
EP1192677A1 (en) 2002-04-03
EP1192677B1 (en) 2003-03-05
AU4490200A (en) 2000-11-10
US6258132B1 (en) 2001-07-10
ATE233948T1 (de) 2003-03-15
DE60001580T2 (de) 200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hivkumar et al. Studies with porous zinc electrodes with additives for secondary alkaline batteries
TW522599B (en) Battery
US4415636A (en) Secondary batteries having a zinc negative electrode
JP2003502808A (ja) 改良されたアノードを有するアルカリ電池
US20050238960A1 (en) Non-sintered type positive electrode and alkaline storage battery using the same
JP3617203B2 (ja) ニッケル水素二次電池の製造方法
TW472407B (en) A process for producing in an alkaline cell an in situ silver layer on a cathode container
JPH09120817A (ja) 非焼結式ニッケル正極及びその正極を用いたアルカリ蓄電池
US4022953A (en) Zinc electrodes for secondary batteries
JPS6196665A (ja) 亜鉛アルカリ一次電池
JPS60220555A (ja) 電気化学電池
JPS5931177B2 (ja)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亜鉛極
JP2000030713A (ja)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電極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アルカリ蓄電池
JPS61208755A (ja) 密閉型アルカリ蓄電池用ペ−スト式カドミウム陰極板
US20120070739A1 (en) Galvanic element having a mercury-free negative electrode
JPH05182670A (ja) 電池用電極
JP4147761B2 (ja) 活物質複合体と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JP2002042810A (ja) アルカリ二次電池正極用金属コバルト被覆コバルト化合物粉末
JP3550228B2 (ja) 二次電池用負極活物質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極ならびに二次電池
US6171728B1 (en) Nickel electrode for akaline storage cel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CN114068940A (zh) 一种正极复合集流体、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JP2931316B2 (ja) アルカリ亜鉛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2001167758A (ja) アルカリ2次電池用の電極及びアルカリ2次電池及びアルカリ2次電池用の電極の製造方法
JPH0513078A (ja) アルカリ蓄電池用ニツケル正極
JPH0765814A (ja) アルカリ亜鉛蓄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