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4434B - En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de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 Google Patents

En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de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4434B
TW384434B TW087104411A TW87104411A TW384434B TW 384434 B TW384434 B TW 384434B TW 087104411 A TW087104411 A TW 087104411A TW 87104411 A TW87104411 A TW 87104411A TW 384434 B TW384434 B TW 38443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signals
signal
mentioned
low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710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yoya Tsutsui
Osamu Shimoyoshi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44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443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HBROADCAST COMMUNICATION
    • H04H20/00Arrangements for broadcast or for distribution combined with broadcast
    • H04H20/86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broadcast information itself
    • H04H20/88Stereophonic broadcast system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00007Time or data compression or expans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6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bandwidth of signal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 H04B1/665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for reducing bandwidth of signals;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using psychoacoustic properties of the ear, e.g. masking effec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2Sampling, masking or truncation of coding units, e.g. adaptive resampling, frame skipping, frame interpolation or high-frequency transform coefficient mas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ression, Expansion, Code Conversion, And Decod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Compression Or Coding Systems Of Tv Signal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Reduction Or Emphasis Of Bandwidth Of Signals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 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Description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 7 B7五、發明説明(1 ) 〔產業上之利用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多通道信號之編碼方法及裝置,將該編 碼資訊解碼之解碼方法及裝置,以及記錄編碼資訊的記錄 媒體。 〔習知技術〕 習知上,可記錄編碼之音響資訊或聲音資訊等信號( 以下稱音頻信號)者,有例如光磁片等之記錄媒體。關於 上述音頻信號之高效率編碼方法有好幾種,例如將時間軸 上之音頻信號依特定時間軍位分割成區塊,再將每一區塊 之時間軸之信號轉換成頻率軸上之信號(頻譜轉換)以分 割成多數頻帶,對各頻帶進行編碼的區塊化頻帶分割方式 (即轉換編碼),或不將時間軸上之音頻信號分割成區塊 (區塊化),而分割成多數頻帶以進行編碼的非區塊化頻 帶分割方式(即頻帶分割編碼,S B C ( Sub-Band-Coding )。另外,亦可將上述頻帶分割編碼與轉換編碼組合成高 效率編碼。此情況下,例如,於頻帶分割編碼進行頻帶分 割後,將各頻帶之信號進行頻譜轉成頻.率軸上之信號,對 該頻譜轉換之各頻譜進行編碼。 上述頻譜分割編號使用之頻帶分割用濾波器有例如 Q M F ( Quadrature Mirror filter )等據波器,該 QMF 減 波器記載於文獻("Digital coding of speech in subbands" R.E.Crochiere, Bell Syst. Tech. J., Vol. 55, No.8 1 976 ) 。該Q M F濾波器係將頻帶2分割爲等頻寬,該濾波器以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將上述分割之頻帶於後續合成時不產生所謂雜訊爲特徵。 又,文獻("Polyphase Quadrature filters-A new subband coding technique", Joseph H. Rothweiler, ICASSP 83, BOSTON )記載關於等頻寬濾波器分割手法。該P Q F以將 信號分割爲等頻寬之多數頻帶時可一次分割爲特徵。 上述頻譜轉換,係例如將輸入音頻信號依設定單位時 間(幀)區塊化,對每一區塊進行離散傅立葉轉換(.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DFT ),離散餘弦轉換(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變形離散餘弦轉換( 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MDCT )等俾將時間 軸轉換爲頻率軸。又,關於MDCT,記載於文獻「使用 以時間領域雜訊消除爲基礎之濾波器區塊設計之頻帶/轉 換編碼("Subband/Transform Coding Using Filter Bank Designs Based on Time Domain Aliasing Cancellation,"J.P.
Princen A.B. Bradley, Univ. of Surrey Royal Melbourne Inst, of Tech. ICASSP 1 987 )。 又,使用上述D F T或D C T作爲將波形信號轉換爲 頻譜之方法時,例如以Μ個取樣資料形成之時間區塊進行 轉換(以下稱該區塊爲轉換區塊),可得Μ個獨立之實’數 資料。此處,爲減輕轉換區塊間之連接失真,通常於兩相 鄰之轉換區塊間分別重疊Μ 1個取樣資料,因此.,於該 DFT或DCT,對平均化之(Μ — Ml)個取樣資料可 得Μ個實數資料,因此,該Μ個實數資料被量化及編碼。 另外,使用上述MD C Τ作爲頻譜轉換方法時,由在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说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ό裝. 、1Τ JU.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3 ) · 兩相鄰之轉換區塊間分別各重疊Μ個取樣資料而成之2 Μ 個取樣,可得獨立之Μ個實數資料。亦即,使用MD C 丁 時,平均Μ個取樣資料可得Μ個實數資料,之後,該Μ個 實數資料被量化及編碼。解碼時,針對使用MD C Τ而得 之碼,依各區塊進行逆轉換,使所得波形要素互相干擾, 混合而構成波形信號。 但是,一般,將上述頻譜轉換之轉換區塊定爲較長時 ,頻率分解能變高,能量集中於特定頻譜信號成分。相較 於使用D F Τ或D C Τ之場合,使用在兩相鄰之轉換區塊 間分別各重疊半分之取樣資料之長度之轉換區塊長進行頻 譜轉換,而所得之頻譜信號成分之個數相對於原時間軸之 取樣資料之個數未增加的上述MD C Τ,可進行更有效之 編碼。另外,使鄰接之轉換區塊具足夠長之重疊時,可減 輕波形信號之轉換區塊間之連接失真。但是,轉換區塊定 爲較長,意味著所需之轉換之作業領域更多,成爲實現再 生裝置之小型化之障礙,特別是半導體之集積度提昇困難 時,採用較長之轉換區塊伴隨著成本之增加。 如上述,藉濾波器或頻譜轉換將依每一頻帶分割之信 號成分進行量化,即可控制量化雜訊產生之頻帶,因此, 可利用所謂掩蔽(Masking )效應等性質進行高效率聽覺之 編碼。又,此處於量化前,依各頻帶以例如該頻帶中之信 號成分之絕對値之最大値進行各取樣資料之正常化,則可 進行更高效率之編碼。 此處,例如將音頻信號分割成頻帶所得之各信號成分 本紙張尺度埴用中國國家揉準1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 ~^ (請先閏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裝· 訂 •d A7 _B7____ 五、發明説明(4 ) 進行量化時之分割頻寬,較好使用考量入之聽覺特性之頻 寬。亦即,一般較好是以所謂越高頻頻寬越寬之臨界頻帶 之頻寬,將音頻信號分割爲多數(例如2 5頻帶)頻帶。 另外,此時對各頻帶之資料作編碼時,係依各頻帶之特定 位元分配,或各頻帶適當之位元分配(bit allocation )進 行編碼。.例如,將上述MD C T處理所得係數資料依上述 位元分配作編碼時,係針對上述各轉換區塊之MD C T處 理所得之各頻帶之MD C T係數資料,以適當之分配位元 數進行編碼。位元分配手法有下述2種方法。 例如,在文獻「聲音信號之適當轉換編碼」(" Adaptive Transform Coding of Speech Signals", R.Zelinski and P. Noll, IEEE Transactions of Accoustics, Speech, and Signal Processing, vol.ASSP-25,No.4,August 1 977 )中, 係依各頻帶之信號大小進行位元分配。此方式,量化雜訊 頻譜平坦,雜訊能量最小。但是,在聽感上未利用掩蔽效 果,實際之雜訊感並非最適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家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另外,例如文獻「臨界頻帶編碼器一關於聽覺系統之 知覺要求-之數位編碼」("The critical band coder…digital encoding of the perceptual requirements of the auditory system”,M.A.Kransner MIT, ICASSP 1980 )中,記載有利 用聽覺掩蔽,獲得各頻帶之必要之信號雜訊比以進行固定 之位元分配的手法。但,此手法,以正弦波輸入來測定特 性時,位元分配爲固定,特性値並非很好之値。 爲解決此等問題,有人提案將作爲位元分配使用之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7-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位元,分割成依各小區塊事定設定之固定位元分配圖型部 分,及進行依各區塊信號之大小設定之位元分配之部分使 用,此時之分割比依輸入信號之關係信號而定,當上述信 號之頻譜圖型越平滑時,使上述固定位元分配圖型部分之 分割比率越大的高效率編碼方法。 依此方法,則如正弦波輸入等,能量集中於特定頻譜 信號成分時,於包含其頻譜信號成分之區塊分配較多之位 元,據此來顯著改善全體之信號雜訊比。一般而言,對具 陡峭頻譜信號成分之信號,人類之聽覺極敏感,故使用此 方法改善信號雜訊特性時,不只可提昇測定上之數値,對 聽感上之音質改善亦有效。 位元分配方法尙有其他多數提案,另外,關於聽覺模 型之精緻化,編碼裝置之能力提昇的話,就聽覺而言,使 高效率之編碼爲可能。 此等方法,一般係計算出實數之位元分配基準値俾使 計算求出之信號雜訊特性儘可能忠實實現,並以與其近似 之整數値作爲分配位元數。 構成寫際之碼列時,首先,對正常化及量化之每一頻 帶,以特定位元數進行量化精度資訊及正常化係數資料之 編碼,其次,對正常化及量化之頻譜信號成分作編碼即可 。另外,於 ISO規格(ISO/IEC 11172 — 3 : 1993 (E) ,1993)中記載有依頻帶將表示 量化精度資訊之位元數設爲不同之高效率編碼方式,依此 規格,隨著高頻化,表示量化精度資訊之位元數變小》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iJL格(210X297公釐).0 . --------0¾.--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Ί訂 JU. 經濟部中央#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_B7__五、發明説明(6 ) 取代直接將量化精度資訊編碼’而於解碼裝置中例如 由正常化係數資訊來決定量化精度資訊之方法爲周知者。 但此方法中,於規格設定之時點’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量化 精度資訊之關係即已決定’故無法依未來之更高度聽覺模 型進行導入量化精度之控制。另外’實現時之壓縮率範圍 大時,需依各壓縮率決定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量化精度資訊 之關係。 又,例如文獻「最小冗長碼之構成方法(HA Method for Construction of Minimum Redundancy Codes" D.A. Huffman:,Proc.I.R.E·,40,p.1098(1952))之記載,使用可 變長碼進行編碼,俾對量化之頻譜信號成分進行更有效之 編碼方法。 又,本案發明人之國際公開W09 4/2 8 6 3 3說 明書及圖面所提案,將頻譜信號成分分離出聽感上特別重 要之音調(Tone )性成分,與其他頻譜信號成分作各別之 編碼之方法。如此則音頻信號等,在不產生聽感上之劣化 情況下,可進行高壓縮率,有效之編碼。 又,上述各編碼方法,可適用於由多數通道構成之音 響信號之各聲道。例如,分別適用於左側揚聲器所對應L 聲道,及右側揚聲道所對應之R聲道,使立體音頻信號之 良好效率編碼爲可能。另外,若理解該音頻信號之L聲道 ,R聲道間之相關性,則可使用該聲道間之相關性進行有 效之編碼。例如,文獻「寬頻立體信號之知覺轉換編碼(_ Perceptual Transform Coding of Wideband Stereo Signals",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_ 9 - A 7 B7 五、發明説明(7 )
James D. Johnston, ICASSP89, ρρ. 1 993- 1 995 )言己載有,求 出輸入之L聲道,R聲道信號之和與差,分別轉換爲頻譜 信號成分,由和之頻譜求出掩蔽曲線,利用該掩蔽曲線, 對和及差兩者之頻譜進行量化,編碼的方法。一般,L聲 道之信號和R聲道之信號近似之情況較多,相當於(L -R )聲道之位準極小,以較少位元數即可有效編碼。此方 法之另一優點爲僅需將相當於(L + R )聲道之信號再生 ,即可再生單聲信號。 又,IS ◦標準(ISO/IEC 1117 2-3 :1993 (E) ,1993)揭示有,藉濾波器將L, R之各聲道信號分割,針對低頻帶,對L,R各聲道之信 號,或相當於(L+R) , (L—R)之各聲道信號進行 編碼,針對高頻帶,波形信號爲兩聲道共用,僅對各頻帶 之正常化係數各別作編碼之方法。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但是,於全頻帶針對相當於(L + R)之聲道及相當 於(L - R)之聲道進行編碼之方法,即使一方之聲道信 號之位準小時,亦需對該2聲道信號作編碼,因此,編碼 壓編效率之提昇有限。另外,於高頻側即使僅對正常化係 數作編碼,乃然需對全頻帶之正常化係數作編碼,對應之 位元數亦爲必荽。 另外,上述方法,需對2聲道之全頻帶信號進行編碼 及解碼之轉換處理及逆轉換處理,儲存演算處理量或臨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〇_ ~~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8 ) 資料之緩衝記憶量較多。 本發明爲解決上述問題點,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減少 編碼資訊量之同時,可以更少演算處理量及更少緩衝記憶 量進行編碼處理及解碼處理的編碼方法及裝置’解碼裝置 ’以及記錄媒體。 〔解決問題之方法〕 本發明之編碼方法’係對輸入信號進行編碼之編碼方 法,其特徵爲具有以下步驟: 根據多數之輸入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 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的分割步驟; 對上述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的低頻編碼步 驟; 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之同時,產生該編碼處理 所得之編碼資訊的高頻編碼步驟;及 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步驟所分別編碼產生之信號 及上述編碼資訊來產生碼列的產生步驟。 本發明之編碼裝置,係對輸入信號進行編碼之編碼裝 置’其特徵爲具有: 根據多數之輸入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 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的分割裝置; 對上述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的低頻編碼裝 置; 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之同時,產生該編碼處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____五、發明説明(9 ) 所得之編碼資訊的高頻編碼裝置;及 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步驟所分別編碼產生之信號 及上述編碼資訊來產生碼列的產生裝置。 本發明之解碼方法,係對碼列進行解碼之解碼方法, 其特徵爲具有以下步驟: 將具有:針對多數信號所產生之,對多數之低頻側信 號分別編碼而成之低頻碼,及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編碼而成之高頻碼,及高頻信號之編碼處理所 得之編碼資訊,的碼列予以分離的分離步驟; 對上述分離出之各低頻碼分別進行解碼的低頻解碼步 驟; 根據上述編碼資訊對上述分離出之高頻碼進行解碼的 高頻解碼步驟;及 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低頻側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 高頻側信號,來產生信號的合成步驟。 本發明之解碼裝置,係對碼列進行解碼之解碼裝置, 其特徵爲具有: 將具有:針對多數信號所產生之,對多數之低頻側信 號分別編碼而成之低頻碼,及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編碼而成之高頻碼,及高頻信號之編碼處理所 得之編碼資訊,的碼列予以分離的分離裝置; 對上述分離出之各低頻碼分別進行解碼的低頻解碼裝 置: 根據上述編碼資訊對上述分離出之高頻碼進行解碼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π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1〇 ) 高頻解碼裝置:及 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低頻側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 高頻側信號,來產生信號的合成裝置。 本發明之記錄媒體,係記錄著具有:針對多數之信號 所產生之多數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而成之低頻碼,及 針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而成之 高頻碼,及高頻側信號之編碼處理所得之編碼資訊,的碼 列。 〔發明之實施形態〕 以下,參照圖面具體說明本發明之實施形態。 首先,圖1爲本發明之一實施形態適用之壓縮資料記 錄及/或再生裝置之槪略構成。 圖1之壓縮資料記錄及/或再生裝置中,記錄媒體使 用藉心軸馬達51旋轉驅動之光碟片1。對光碟片1進行 資料記錄時,例如在藉光磁頭(Η ) 5 3照射雷射光之狀 態下,藉由磁頭5 4施加對應於記錄資料之調變磁場,以 進行所謂磁場調變記錄,沿光碟片1之記錄軌記錄資料。 再生時,藉光磁頭5 3以雷射光掃描光碟片1之記錄軌以 進行光磁性再生。 光磁頭(Η ) 5 3,係由例如雷射二極體等雷射光源 ,平行光管透鏡,對物鏡,偏光束分裂器,圓柱形透鏡等 光學元件及具特定圖型受光部之光檢測器等構成。光磁頭 5 3,係介由光碟片1設在與上述磁頭54對向之位置。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κ)
、1T ,0,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t〉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A7 _B7_____五、發明説明(彳1 ) 將資料記錄於光碟片1時,藉後述之記錄系之磁頭驅動電 路6 6驅動磁頭5 4以施加對應於記錄資料之調變磁場之 同時,藉光磁頭5 3照射雷射光於光碟片1之目的軌,藉 磁場調變方式進行熱磁性記錄。另外,該光磁頭5 3,係 檢測出照射於目的軌之雷射光之反射光,藉例如所謂非點 收差法檢出聚焦誤差。從光碟片1再生資料時,光磁頭 5 3檢出上述聚焦誤差或定軌誤差之同時,檢出來自於雷 射光之目的軌之反射光之偏光角之不同以產生再生信號。 光磁頭5 3之輸出供至RF電路5 5 »該RF電路 5 5,係從光磁頭5 3之輸出抽出上述聚焦誤差信號或定 軌誤差信號並供至伺控制電路5 6之同時,對再生信號進 行2元化處理後供至再生系之解碼器71。 伺服控制電路5 6,係由例如聚焦伺服控制電路或定 軌伺服控制電路,心軸馬達伺服控制電路,線性(thread )伺服控制電路等構成。聚焦伺服控制電路,係進行光磁 頭5 3之光學系之聚焦控制以使聚焦誤差信號爲零。定軌 伺服控制電路,係進行光磁頭5 3之光學系定軌控制以使 定軌誤差信號爲零。又,心軸馬達伺服控制電路,係控制 心軸馬達5 1使光碟片1以特定旋轉速度(例如一定線性 速度)旋轉驅動。線性伺服控制電路,係使光磁頭5 3及 磁頭5 4移至系統控制器5 7指定之光碟片1之目的軌位 置。進行各種控制動作之伺服控制電路5 6,係將用於表 示該伺服控制電路5 6所控制各部之動作狀態的資訊傳至 系統控制器5 7。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1T -1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2 ) 於系統控制器5 7連接鍵盤輸入操作部5 8或顯示部 5 9。系統控制器5 7,係藉鍵盤輸入操作部5 8輸入之 資訊控制記錄系及再生系。另外’系統控制器5 7,係根 據從光碟片1之記錄軌藉由頭部時序或副碼之Q資料等再 生之扇區單位之位址資訊,來管理光磁頭5 3及磁頭5 4 所搜尋之記錄軌上之記錄位置琢再生位置。又’系統控制 器5 7,係依壓縮資料記錄再生裝置之資料壓縮率及記錄 軌上之再生位置資訊來進行將再生時間顯示於顯示部5 9 之控制。 再生時間顯示,係對從光碟片1之記錄軌藉由所謂頭 部時序或副碼之Q資料等所再生之扇區單位之位址資訊( 絕對時間資訊),進行資料壓縮率之相反數(例如1 /4 壓縮時爲4 )之乘法運算,以求出實際之時間資訊,並顯 示於顯示部5 9。又,記錄時,即使例如在光磁片等之記 錄軌事先記錄絕對時間資訊(預格式化)之場合時,藉由 讀出該預格式化之絕對時間資訊進行資料壓縮率之相反數 運算,則可將現在位置以實際之記錄時間顯示。 其次,於該碟片記錄再生裝置之記錄系,來自於輸入 端子6 0之類比音頻輸入信號A i η介由低通濾波器( LPF) 6 1供至A/D轉換器62,該A/D轉換器 6 2將類比音頻輸入信號A i η量化。從A/D轉換器 6 2所得之數位音頻信號被供至ATC ( Adaptive Transform Coding)編碼器6 3。來自於輸入端子6 7之數 位音頻輸入信號D i η介由數位輸入介面電路(數位輸入 ---------〇------#------ΟΙ (請先聞婧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1 1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男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 ______B7 _____ 五、發明説明(η) )68供至ATC編碼器63 "ATC編碼器63,係針 對上述輸入信號A i η經A/D轉換器6 2量化產生之特 定傳送速度之數位音頻P C Μ資料,進行對應特定之資料 壓縮率的位元壓縮(資料壓縮)處理。AT C編碼器6 3 輸出之壓縮資料(A T C資料)供至記憶體6 4。例如資 料壓縮率爲1/8時,資料傳送速度,被減爲上述標準之 CD — DA之格式之資料傳送速度(7 5扇區/秒)之 1/8 ( 9. 375 扇區/秒)。 記憶體6 4 ’其資料之寫入/讀出係由系統控制器 5 7控制’將A T C編碼器6 3供給之A T C資料暫時記 憶’必要時作爲碟片上記錄用之緩衝記億體使用。即,例 如資料壓縮率爲1/8時,ATC編碼器6 3供給之壓縮 音頻資料’其資料傳送速度減爲標準之CD — D A格式之 資料傳送速度(7 5A/D轉換器)之1/8,即 9 · 3 7 5扇區/秒’該資料壓縮被連續寫入記憶體6 4 。該壓縮資料(AT C資料),如上述只需對每8個扇區 進行1扇區之記錄即可。但是,事實上此種隔8扇區之記 錄爲不可能’故進行如後述之扇區之連續記錄。該記錄, 係介由休止期間’以由特定之多數扇區(例如3 2扇區+ 數扇區)構成之群區(Cluster )爲記錄單位,以和標準之 CD — DA格式相同之資料傳送速度(7 5扇區/秒)同 步進行。 即’於記億體6 4,以對應上述位元壓縮速率之 9.375 (=75/8)扇區/秒之低傳送速度連續寫 本紙张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_ 16 · ----------OI—----?τ------Ρ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填离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属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 _87 ___五、發明説明(14 ) 入之資料壓縮率1/8之ATC音頻資料,係作爲記錄資 料以上述7 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同步讀出。關於該讀出 ,記錄之資料,包含記錄休止期間之全體之資料傳送速度 ,爲上述9 . 37 5扇區/秒之低速度。但是,同步.行之 記錄動作時間內之瞬時之資料傳送速度爲上述標準之7 5 扇區/秒。因此,當碟片旋轉速度爲與標準之CD — DA 格式相同之速度(一定線性速度)時,係進行與該CD-D A格式相同之記錄密度,記錄圖型之記錄。 從記憶體6 4以上述7 5扇區/秒之(瞬時)傳送速 度同步讀出之ATC音頻資料,即記錄資料,係供至編碼 器6 5。此處,從記憶體6 4供至編碼器6 5之資料列中 ,一次記錄之連續記錄單位,係設定爲多數扇區(例如3 2扇區)構成之群區及配置於該群區之前後位置之群區連 接用之數扇區。群區連接用扇區,係設爲較編碼器6 5之 交錯長度爲長,即使交錯亦不致影響其他群區之資料。 編碼器6 5,係對從記憶體6 4同步供給之記錄資料 ,施予錯誤訂正等之編碼處理(奇偶附加及交錯處理)或 E FM編碼處理。編碼器6 5編碼處理過之記錄資料被供 至磁頭驅動電路6 6。磁頭驅動電路6 6,接有磁頭5 4 ,係用於驅動磁頭5 4俾將對應上述記錄資料之調變磁場 施加於光碟片1 » 系統控制器5 7,係對記憶體6 4進行上述控制之同 時,進行記錄位置之控制俾使從記億體6 4同步讀出之記 錄資料連續記錄於光碟片1之記錄軌。該記錄位置之控制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1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7___五、發明説明(15 ) ,係管理從記億體6 4同步讀出之上述記錄資料之記錄位 置,並將用以指定光碟片1之記錄軌上之記錄位置的控制 信號供至伺服控制電路5 6。 接著,說明再生系,此再生系,爲將上述記錄系所連 續記錄於光碟片1之記錄軌上之記錄資料再生者,具解碼 器7 1,可藉光磁頭5 3以雷射光掃描光碟片1之記錄軌 ,所得之再生輸出經R F電路5 5作2位元處理。此時, 不僅光碟片’亦進行和CD ( Conpact Disc )再生專用光 碟片相同之讀出。 解碼器7 1,爲對應上述記錄系之編碼器6 5,係對 R F電路作2位元化處理之再生輸出,進行錯誤訂正之解 碼處理或E FM解碼處理,以較正常傳送速度爲快之7 5 扇區/秒之速度將上述資料壓縮率1 /8之A T C音頻資 料予以再生。該解碼器7 1所得之再生資料被供至記憶體 7 2。 記憶體7 2,資料之讀/寫係經由系統控制器5 7控 制’由解碼器7 1以7 5扇區/秒之傳送速供給之再生資 料係以7 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同步被寫入。另外,於記 憶體7 2,以7 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同步被寫入之上述 再生資料,係以對應資料壓縮率1/8之9.375扇區 /秒之傳送速度連續讀出。 系統控制器5 7,進行記憶體之控制,俾將再生資料 以7 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寫入記億體7 2之同時,以 9 . 3 7 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從上述記憶體7 2連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 297公釐).18- ---------ο------tr------Λυ.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 B7___五、發明説明(16 ) 出再生資料。又,系統控制器5 7,對記億體7 2進行筚 制之同時,亦進行再生位置之控制俾將同步寫入之上述再 生資料從光碟片1之記錄軌等以連續再生。此再生位置之 控制,係藉系統控制器5 7管理從記憶體7 2同步讀出之 再生資料之再生位置,並將用於指定光磁碟片1或光碟片 1之記錄軌上之再生位置之控制信號供至伺服控制電路 5 6° 從記億體72以9·375扇區/秒之傳送速度連續 讀出之再生資料之ATC音頻資料,被供至ATC解碼器 7 3。該AT C解碼器7 3,係對應上述記錄系之AT C 編碼器6 3,例如將ATC資料進行8倍之資料擴大(位 元擴大)以再生爲1 6位元之數位音頻資料。來自於 ATC解碼器7 3之數位音頻資料,被供至D/A轉換器 7 ‘ 4 〇 〇/八轉換器7 4,將厶丁(:解碼器7 3供給之數位 音頻資料轉換爲類比信號,形成類比音頻輸出信號 A 〇 u t。由D/A轉換器7 4所得之類比音頻信號 A 〇 u t係介由低通濾波器7 5由輸出端7 6輸出。 以下’說明高效率壓縮編碼。即,參照圖2以後說明 將音頻P CM信號等輸入數位信號,利用頻帶分割編碼( SBC) ’適應轉換編碼(ATC)及適應位元分配等各 技術進行高效率編碼之技術。 實行本發明之資訊(音響波形信號)編碼方法之編碼 裝置(圖1之編碼器6 3 ),如圖2所示,藉轉換電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Ha家縣(CNS ) A4規格(210X297公;ft ) _ 19 _ 一 I ο------1T------AU.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荑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五 、 發明説明(17 ) 1 1 1 1 1 a 將 輸 入 之 信 號 波 形 1 1 0 a 轉換 爲 信號 頻 率 成分 1 | 1 1 0 b > 將所得 之 各 頻 率 成分 1 1 0 b 藉 信號 成 分 編碼 1 1 電 路 1 1 1 b 予 以 編 碼 > 之 後 i 於 碼 列 產 生 電路 1 1 1 C 請 1 1 由 上 述 信 號 成分 編 碼 電 路 1 1 1 b 所 產 生 編碼 信 號 產生 先 閲 讀 1 1 碼 列 1 1 0 d 0 背 面 之 1 1 上 述 轉 換 電 路 1 1 1 a 中 如 圖 3 所 示 ,藉 頻 帶 分割 注 意 畫 1 | 濾 波 器 1 1 2 a 將 輸 入 信 號 1 2 0 a 分 割 成 2個 頻 帶 ,藉 項 再 1 Q I 由 Μ D C T 等 之 順 頻 譜 轉 換 電 路 1 1 2 b 11 2 C 將所 寫 本 得 之 2 個 頻 帶 信 號 1 2 0 b 1 2 0 C 轉 換 爲頻 譜 信 號成 頁 1 1 分 1 2 0 d 1 2 0 e 〇 又 上 述 輸 入 信 號 12 0 a 對應 1 1 上 述 圖 2 之 信 號 波 形 1 1 0 a 頻 譜 信 號 成分1 2 0 d, 1 | 1 2 0 e 則對 應 圖 2 之 信 號 波形 1 1 0 a 頻譜 信 號 成分 訂 I 1 2 0 d 1 2 0 e 則 對 應 圖 2 之 信 號 頻 率 成分 1 1 I 1 1 0 b 〇 於 具 圖 3 所示 構 成 之 轉 換 電 路 1 11 a 上述 1 1 分 割 成 2 個 its 頻 帶 之 信 號 1 2 0 b 1 2 0 C 之頻 寬 爲 輸入 1 1 信 號 1 2 0 a 之 頻 寬 之 1 / 2 該 輸 入 信 號 12 0 a 被分 9 割 爲 1 / 2 0 又 該 轉 換 電 路 1 1 1 a 除 此具 體 例之外 1 I 亦 可考 慮 其他 例如 直 接 藉 Μ D C T 將 輸 入 信號 轉 換爲頻 1 1 譜 信 號 或 藉 D F T 或 D C Τ 轉 換亦 可 〇 另 外, 亦 可 藉頻 1 1 帶 分 割 濾 波 器 將 信 號 分 割 爲 頻 帶 成分 但 本 發明 之 編 碼方 法 中 採取 以 多 數 之 頻 率成分 較 少 之 運 算 量 所得 之 上 述頻 1 譜 轉 換來 轉 換 頻 率 成分 〇 1 I 又 於 上 述 信 號 成分 編 碼 電 路 1 1 1 b 中, 如 圖 4所 1 1 I 示 j 藉 正 常 化 電 路 1 1 3 a 將各 信 號 成 分 1 3 0 a 正 常化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〇 - !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B7 五、發明説明(18 ) 爲特定頻帶之同時,藉量化精度決定電路1 i 3 b,由上 述信號成分1 3 0 a算出量化精度資訊1 3 〇 c,量化電 路1 1 3 c再依該量化精度資訊1 3 〇 c將上述正常化電 路1 1 3 a正常化處理之頻譜係數資料1 3 〇 b予以量化 。又,上述信號成分1 3 0 a對應圖2之信號頻率成分 1 l〇b,於上述圖2之編碼信號1 i〇c,除來自於圖 4之量化電路1 1 3 c之量化之信號成分1 3 0 d之外, 尙包含正常化時之正常化係數資訊1 3 0 e及量化精度資 訊:1 3 0 c。 另一方面,於從上述編碼裝置所產生碼列使音頻信號 再現之解碼裝置中(圖1之例爲解碼器7 3),如圖5所 示,藉碼列分解電路114a,從碼列i4〇a抽出各信 號成分之碼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量化精度資訊,經由信號 成分解碼電路1 1 4 b從該信號1 4 0 b解碼爲各信號成 分1 4 0 e ’再藉逆轉換電路1 1 4 c從解碼之信號成分 1 4 0 c使音響波形信號1 4 0 d再現。 該解碼裝置之逆轉換電路1 1 4 c,係如圖6之構成 ,爲對應圖3之轉換電路者。圖6之逆轉換電路1 1 4 c 中,係於頻譜逆轉換電路115a,115b,對所供給 之輸入信號1 5 0 a,1 5 0 b作頻譜逆轉換以解碼爲各 頻帶之信號,再於頻帶合成濾波器1 1 5 c合成各頻帶信 號。上述輸入信號150a ,150b係對應藉圖5之信 號成分解碼電路1 1 4 b使各信號成分解碼之信號 140c。又,上述頻帶合成濾波器115c之輸出信號 --------Λ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0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_ 2Ί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五、發明説明(19 ) 150e,係對應圖5之音響波形信號140d。 圖5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1 14b,係如圖7之構成 ’係藉量化精度資訊1 6 0 d及正常化係數資訊1 6 0 e 對圖5之碼列分解電路1 1 4 a之信號1 4 O b之中,被 解碼之碼1 6 0 a,即頻譜信號進行逆量化處理及逆正常 化處理。於圖7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1 1 4 b中,逆量化 電路1 1 6 a係依上述量化精度資訊1 6 0 d對輸入之碼 1 6 0 a作逆量化處理,而逆正常化電路1 1 6 b則依正 常化係數資訊1 6 0 e對上述逆量化所得信號1 6 0 b作 逆正常化處理並輸出信號成分1 6 0 c。上述碼1 6 O a 及量化精度資訊1 6 0 d及正常化係數資訊1 6 0 e係對 應來自於圖5之碼列分解電路1 14a之信號140b, 輸出信號成分1 6 0 c則對應圖5之信號成分1 40 c。 上述編碼裝置之圖3所示轉換電路所得之頻譜信號, 爲例如圖8所示者。圖8之各頻譜成分,係將MDCT處 理之頻譜成分之絕對値位準轉換爲〔d.B〕者。即,於此 編碼裝置中,將輸入信號依特定之轉換區塊轉換爲6 4個 頻譜信號,將其畫分爲圖中〔1〕〜〔8〕所示8個頻帶 (以下稱編碼單元)進行正常化及量化。此處,該頻譜信 號,如上述般爲經頻帶分割濾波器2分割後經順頻譜轉換 而得者。但該編碼單元之頻寬可與上述頻帶分割濾波器之 頻寬獨立設定。又,不經頻帶分割濾波器,直接經順頻譜 轉換爲頻譜信號亦可。又,若設計成使量化精度依頻率成 分之分布模式,依每一編碼單元變化,則可抑制音質之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_ 22 - A7 B7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 五、發明説明(20 ) 化於最小限,實現良好聽感效率之編碼。 圖9爲以上述方法編碼時之碼列之構成例。 於此構成例中,L (左)聲道爲第1聲道,R (右) 聲道爲第2聲道,各轉換區塊(時間區塊)之頻譜信號之 解碼用之資料,分別對應以特定位元數構成之幀而被編碼 ,該幀以L聲道,R聲道交互並排。各幀之先頭部,首先 有同步信號及編碼之編碼單元數等控制資料被以一定位元 數編碼而成之資訊予以配置,其.次各編碼單元之量化精度 資訊及正常化係數資訊分別從低頻側之編碼單元起編碼成 之資訊,最後對每一編碼單元依上述正常化係數資料及量 化精度資料進行正常化及量化而成之頻譜係數資料之從低 頻側起被編碼之資訊被配置。 該轉換區塊之頻譜信號解碼用實際所需之位元數,係 由上述編碼單元之數及各編碼單元之量化精度資訊所示量 化位元數來決定,該量可依各幀而不同。由各幀之先頭起 算僅上述必要之位元數於再生時有意義,各幀之剩餘領域 爲空領域,對再生信號沒有影響》 如此例般使各時間區塊對應一定之位元數之幀進行編 碼,而將該碼列記錄於光碟片等記錄媒體時,可容易算出 任意轉換區塊之記錄位置,容易實現從任意箇所進行再生 之所謂隨機存取。一般而言,爲提昇音質,有效使用更多 之位元,儘量縮小各幀之空領域》 圖1 0及圖1 1爲將圖9所示幀之資料依時系列配置 ,記錄於記錄媒體等時之記錄格式之一例。圖1 〇爲例如 ---------0---II—1T— —----9 (錆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3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1 ) 將L (左),R (右)2聲道之信號依每一幀交互配置之 例,圖11爲將L,R之2聲道信號分割成(L + R)/ 2,將具有所產生之各樣本質之信號(以下稱爲(L + R )聲道,同樣地具有(L — R) /2之一各樣本質之信號 稱爲(L—R)聲道)依每一幀作配置之例》 採用如圖1 0之記錄格式,則於同一記錄踝體可記錄 L,R之2聲道之信號。另外,如圖1 1所示般,採用依 每一幀僅配置上述(L + R) /2之聲道分之記錄格式時 ,和圖1 0所示之將L,R之2聲道依每一幀交互配置之 記錄格式相比,倍數時間之信號之記錄再生爲可能,同時 ,再生電路不複雜,且容易再生。 於上述說明中,針對編碼方法僅以圖9之手法加以記 述,但針對此圖9說明之編碼方法,可更提昇其編碼效率 〇 例如,量化之頻譜信號之中,對出現頻度高者分配較 短之碼長,出現頻度低者分配較長之碼長,即利用所謂可 變長編碼技術,則可提昇編碼效率。 又,例如將輸入信號編碼時之上述特定之轉換區塊, 即頻譜轉換之時間區塊長設爲較長•則可削減相當於1區 塊之量化精度資訊或正常化係數資訊等所謂副資訊之量, 而且,頻率分解能亦提昇,因此,頻率軸上之量化精度可 控制爲更細,可更提昇編碼效率。 又,例如本案申請人之P C T申請之國際公開W 0 9' 4 / 2 8 6 3 3號說明書及圖面所揭示般,從頻譜信號 --------AV------1T—--------0M. (锖先閲讀背面之注意ί項再填寫本頁) 本纸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棣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24 -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2 ) 成分分離出聽感上重要之音調(Tone )成分,即在特定頻 率周邊集中有能量之信號成分,將之與其他頻譜信號成分 採用不同之編碼方法,如此則在不產生音頻信號等聽感上 之劣化之情況下,可以高壓縮率有效進行編碼。 以下,以圖12說明分離出上述音調信號成分之編碼 方法。圖1 2所示爲,從頻譜信號成分分離出3個音調信 號成分之模樣,構成該各音調成分之各信號成分,係與各 音調成分之頻率軸上之各個位置資料同時被編碼。 一般而言,爲不使音質劣化有必要對能量集中之少數 頻譜之上述音調成分之各信號以極高之精度進行量化,但 音調成分分離後之編碼單元內之頻譜係數(非音調性頻譜 信號成分),因聽感上不易有音質劣化現象,故可以較少 級數(Step )進行量化。 圖1 2中,爲簡略起見,僅圖示較少之頻譜信號成分 ,但實際之音調成分,能量係集中於由數十頻譜信號成分 構成之編碼單元內之數個信號成分,故此種分離出音調成 分所導致資料量之增加較少,藉由音調成分之分離,可提 昇全體之編碼效率。 圖1 3爲以圖1 2說明之方法進行編碼時之碼列之構 成例。此構成例中,於各幀之先頭配置有將同步信號及編 碼之編碼單元數等控制資料以特定位元數作編碼的資訊俾 作爲先頭頭,接著配置對音調成分資料編碼而成之資‘訊。 音調成分資料,首先配置有將音調成分內之各信號成 分之個數編碼而成之資訊,接著配置有各音調成分之頻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丰<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25 - ·· 1T—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7 ___B7_______ 五、發明説明(23 ) 軸上之位置資訊,之後配置有對音調成分內之量化精度資 訊’正常化係數資訊,正常化及量化之音調信號成分(頻 譜係數資料)分別作編碼而成之資訊。 上述音調成分資料之後配置有,從原來之頻譜信號成 分減掉上述音調信號成分後剩餘信號(亦可說雜訊信號成 分)之資料被編碼而成之資訊》亦即,配置有,分別從低 頻帶側之編碼單元起,對各編碼單元之量化精度資料及正 常化係數資訊以及依每一編碼單元根據上述正常化係數資 訊及量化精度資訊進行正常化及量化而成之頻譜係數資料 (音調成分以外之信號成分)進行編碼而成之資訊。但是 ,此處音調及其以外之信號成分之頻譜信號成分(.係數資 料)爲經可變長編碼者。 圖1 4爲從上述各信號成分分離出音調信號成分時之 上述圖2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111b之具體例。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系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於信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1 b中,圖2之轉換電路 111a所供給信號成分170a (ll〇b)被送至音 調成分分離電路1 17a。信號成分170a區分爲音調 信號成分及其以外之信號成分(非音調信號成分),音調 信號成分1 7 0 b送至音調成分編碼電路1 1 7 b,非音 調信號成分1 7 0 c送至非音調成分編碼電路1 1 7 c。 於音調成分編碼電路1 1 7 b及非音調成分編碼電路 1 1 7 c,分別對供給之信號成分作編碼,並輸出輸出信 號170d及170e。又,於音調成分編碼電路 1 1 7 b,除將音調信號成分作編碼外,亦產生構成圖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26- "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_____B7____五、發明説明(24 ) 1 3之音調成分資料之各資訊。音調成分編碼電路 1 1 7 b及非音調成分編碼電路1 17 c中之信號編碼之 構成,分別與圖4相同。 圖15爲從上述各信號成分分離音調信號成分時之圖 5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114b之具體例。 於圖1 5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1 14b中,圖5之碼 列分解電路1 1 4 b所供給之碼1 4 0 a,係由音調成分 資料1 8 0 a及非音調信號成分1 8 0 b構成,該資料及 信號成分分別送至對應之音調成分解碼電路1 1 8 a及非 音調成分解碼電路1 1 8 b。於音調成分解碼電路 1 1 8 a,從圖1 3所示音調成分資料解碼出音調信號成 分,並輸出所得之音調信號成分1 8 0 c。另外,於非音 調成分解碼電路1 1 8‘b,將非音調信號成分解碼,並輸 出非音調信號成分1 8 0 d。該音調信號成分1 8 0 c及 非音調信號成分1 8 0 d被同時送至頻譜信號成分合成電 路1 1 8 c。於頻譜信號成分合成電路1 18 c,依上述 位置資料將音調性信號成分及非音調性信號成分予以合成 ,並輸出所得之信號成分1 8 O e。又,音調成分解碼電 路1 1 8 a及非音調成分解碼電路1 1 8 b中之信號解碼 之構成•分別與圖7相同。 以上說明係針對各聲道信號作有效編碼之方法,但利 用聲道間信號之相關性以實現更提昇編碼效率之方法爲所 知者。例如,L聲道與R聲道之信號波形大略相同時’可 以取代L聲道及R聲道.,而對具(L + R) / 2之値之樣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Μ規格(210X297公釐).27 - 7 ---------------ο-----—1Τ------ΟΙ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25 ) 本値信號及具(L - R )/ 2之値之樣本値信號作編碼, 則因(L - R )/ 2之信號値小,故可以較少之位元數作 編碼。 圖16爲以上述方法進行編碼之編碼裝置之構成例》 於圖1 6,聲道轉換電路1 1 9 a係將L聲道信號 1 9 0 a及R聲道信號1 9 0 b分別轉換爲(L + R)聲 道信號(樣本値爲具(L + R) / 2之値之信號) 190a,及(L — R)聲道信號(樣本値爲具(L-R )/2之値之信號)190d。 (L + R)聲道信號190送至轉換電路1 19b, (L — R)聲道信號190d送至轉換電路119c,分 別進行與圖2之轉換電路1 1 1 a之轉換處理相同之轉換 處理。 來自於轉換電路1 1 9 b之信號成分1 9 0 e送至信 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9 e,來自於轉換電路1 1 9 c之信 號成分1 9 0 f送至信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9 f。信號成 分編碼資訊1 1 9 e及1 1 9 f ,均爲和圖2之信號成分 編碼電路1 1 1 b作同樣動作者。轉換電路1 1 9 b及轉 換電路119c之各信號成分190e,190f再送至 控制電路1 1 9 d。 控制電路1 1 9 d,係依轉換電路1 1 9 b及轉換電 路119c之信號成分190e,190f來決定,於信 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9 e中對(L + R)聲道信號成分編 碼時之編碼分配位元數1 9 0 g,及於信號成分Μ碼電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裝 A7 B7__五、發明説明(26 ) 1 1 9 f中對(L — R)聲道信號成分編碼時之編碼分配 位元數1 9 0 h »又,決定之時,可依例如各聲道之能量 比例,來分配全體之位元。 因此,信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9 e及1 1 9 f,係依 控制電路1 1 9 d所決定之分配位元數1 g, 190h,分別對(L + R)聲道信號成分190e及( L 一 R)聲道信號成分1 9 0 f作編碼。 信號成分編碼電路1 1 9 e及1 1 9 ί編碼所得之碼 1 9 0 i及1 9 0 j ,均被送至碼列產生電路1 1 9 g。 於碼列產生電路1 1 9 g,由(L + R)聲道及(L-R )聲道之碼1 9 0 i及1 9 0 j產生碼列1 9 0 k並輸出 之。 圖1 9爲對圖1 6之編碼裝置所產生碼列1 9 0 k作 解碼的解碼裝置之構成例。 圖1 7中,於碼列分解電路2 1 1 a,係從碼列 1 9 Ok之碼列2 1 0 a分離出(L + R)聲道之碼 21 Ob及(L — R)聲道之碼210c。 (L + R)聲道之碼2 1 Ob送至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211b, (L一R)聲道之碼210c則送至信號成分 解碼電路2 1 1 c。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1 lb, 2 1 1 c,係進行和圖5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1 1 4b同 樣之解碼。 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1 1 b,2 1 1 c之解碼所得之 (L + R)聲道信號成分2 1 0 d及(L — R)聲道信號 ^紙張尺度適洧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爱1 -29- ~ --------------Q------^------9 (请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 發明説明(27 ) 1 1 成分 2 1 0 e 9 分別 送 至 對 應 之 逆 轉 換 電路2 1 1 d , 1 1 2 1 1 e 〇 逆 轉 換 電 路 2 1 1 d 9 2 1 1 e係 進 行和圖 5 1 1 I 之 逆轉 換 電 路 1 1 4 C 相 同 之 逆 轉 換 〇 請 1 I 逆 轉 換 電 路 2 1 1 d 之逆 轉換所得 之(L + R )聲 道 先 閱 1 I 讀 1 I 之 信 號 2 1 0 f ’ 及逆轉換 電 路 2 1 1 e之逆 轉 換所得 之 背 Λ 1 I ( L — R ) 聲 道 之 信 號 2 1 0 g > 同 時 送至聲 道 轉換電 路 注 委 1 I 2 1 1 f 〇 於 聲 道 轉 換 電 路 2 1 1 f t 將(L + R )聲 道 ψ 項 再 1 I 及 ( L — R ) 聲 道 之 信 號 轉 換 爲 L 聲 道 之信號 2 1 Oh 及 § 禽 本 9 R 聲 道 之 信 號 2 1 0 i 並 輸 出 〇 頁 1 1 另 外 > 不 同 於 上 述 方 法 利 用 聽 覺 性質對 L R聲 道 1 | 之 信 作有效 編 碼 之 方 法 爲 所知 者 0 此 方法爲 L ,R 聲 1 I 道 之 信 號 相位 差 之 有助於 聽 覺 上 之 --L. 體 效果者主 要 在低 頻 1 訂 1 帶 成 分 利 用 此 現 象 來 實 現有效 之 編 碼 。具體 -j—-- 之 爲, 於 1 1 低 頻 側 分別 對 L R 兩 聲 道 之 信 號 作 編 碼,於 高 頻 側對 ( 1 1 L + R ) 聲 道 之 信 號 波形作 正 常 化 及 量 化處理 僅 使用 不 1 | 同 之 正 常 化 係 數 對 L 聲 道 及 R 聲 道 作 編 碼。 〇 I 圖 1 8 爲 以 此 種 方 法 進 行 編 碼 之 編 碼裝置 之 構 成例 〇 1 1 圖 1 8 之 編 碼 裝 置 中 L 聲 道 信 η占 號 2 2 0 a 及 R聲 道 1 1 信 號 2 2 0 b 被 輸 入 該 信 at 2 2 0 a ,2 2 0 b 分別 經 1 1 對 應 之轉換 電 路 2 2 1 a 2 2 1 b 施 予和圖 2 之 轉換 電 路 1 1 1 a 相 同 之 轉 換 處 理 ο 來 白 於 轉 換電路 2 2 1 a > 1 2 2 1 b 之 各 聲 道 之 信 號 成分 2 2 0 C ,2 2 0 d ,分別 1 1 送 至 對 應 之信 號 成分 編 碼 電 路 2 2 0 f ,2 2 0 g 。以 後 1 1 * 稱 信 號 成 分 編 碼 電 路 2 2 1 f 及 2 2 1 g爲 B 型 信號 成 1 1 1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0 -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簟 A7 _____B7___五、發明説明(28 ) 分編碼電路。於該B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2 1 f, 221g,如上述般,分別對L聲道之信號成分220c 及R聲道之信號成分2 2 0 d之低頻側之信號成分分作編 碼。 來自於轉換電路221a,221b之各聲道之信號 成分220c,220d均送至聲道合成電路221d。 於聲道合成電路2 2 1 d,將L,R聲道之信號成分 220c及220d加算,並輸出所得之(L + R)聲道 之信號成分220h。(L + R)聲道之信號成分 220h送至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21e。以後,稱信號 成分編碼電路2 2 0 e爲A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於此A 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2 0 e中,係如上述,對(L + R )聲道之信號成分2 2 0 h之高頻側信號成分進行正常化 及量化處理,對L聲道及R聲道以不同之正常化係數進行 編碼。 控制電路2 2 1 c係與圖1 6之控制電路1 1 9 d大 致相同,但於圖1 8之控制電路2 1 1 c中,係依2個聲 道(圖1 8之例爲L,R聲道)之信號成分220 c, 220d,來決定對來自於聲道合成電路2 2 1 d之(L + R)聲道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 2 0 e,及對L聲道之信 號成分220c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20f ,及對R聲道 之信號成分2 2 0 d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 2 0 g。 因此,A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2 1 e及B型信號成 分編碼電路221 f,221g,係依控制電路221c (請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31 - A7 B7_____ 五、發明説明(29) 所分別決定之分配位元數2 2 0 e,2 2 0 f,2 2 0 g ,對(L + R)聲道之信號成分2 2 O h及L聲道信號成 分2 2 0 c,R聲道信號成分2 2 0 d分別進行編碼。 A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2 1 e及B型信號成分編碼 電路221f,2210g編碼所得之碼220k, 220《,220m均送至碼列產生電路221h。於碼 列產生電路22 lh,係由各碼220k,220之, 2 2 0m產生碼列2 2 0 η並輸出。 圖1 9爲圖1 8之構成中之Α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2 2 1 e之構成例。圖1 9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2 1 e ,基本上與圖4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爲同樣之構成。不同 點爲在輸出信號不含正常化係數資訊。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於圖19,來自於聲道合成電路221d之(L + R )聲道之信號成分220h之信號成分230a ,係介由 正常化電路2 3 1 a依每一特定頻帶作正常化處理之同時 ’送至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 3 1 b。於量化精度決定電路 231b ’·係依信號成分230a及分配位元數220e (即分配位元數2 3 0 b )來計算出童化精度資訊 2 3 0 e ° 正常化電路2 3 1 a正常化處理所得頻譜係數資料 2 3 0 c ’及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 3 1 b之量化精度資訊 2 3 0 e被送至量化電路2 31 c。於量化電路2 3 1 c ,係依量化精度資訊2 3 0 e對正常化處理之頻譜係數資 料2 3 0 c作量化。量化電路2 3 1 c量化所得之碼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闺家梂準(CNS ) A4現格(210 X 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犁 A7 B7 五 '發明説明(30 ) 2 3 〇 f ,係與量化精度資訊2 3 0 e同時作爲圖1 8之 碼22〇k而輸出。 圖2 0爲圖18之B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21 f, 2 2 1 g之構成例。 於圖2 0中,該B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係藉信號分 離電路2 4 1 a將來自圖1 8之轉換電路2 2 1 a之L聲 道信號2 2 0 c或來自轉換電路2 2 1 b之R聲道信號成 分2 2 0 d之信號成分2 4 0 a分離成低頻帶側信號成分 24〇e及高頻帶側信號成分240d » 低頻帶側信號成分2 4 0 c,係經由與圖4相同之正 常化電路241b,量化電路241 e,及量化精度決定 電路24 1 d作編碼,但,於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4 1 d ’係依圖1 8之控制電路2 2 1 c之編碼分配位元數 240b來決定量化精度。 高頻帶側信號成分2 4 0 d則由正常化電路2 4 1 c 作正常化處理,僅正常化所得之頻譜係數資料2 4 0 g被 輸出。 來自低頻帶側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 4 1 d之量化精度 資訊240 f ,及來自量化電路24 1 e之碼240h , 及來自正常化電路2 4 1 b之正常化係數資訊2 4 〇 i , 及來自高頻帶側之正常化電路2 4 1 c之正常化頻譜係數 資料240g,係作爲圖18之碼220《或220m而 送至圖18之碼列產生電路221h。 圖2 1爲圖1 8之碼列產生電路2 2 0 h所產生 本紙張又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_ 33 _ (請先Η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0··
、1T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31 ) 列之構成例。 於圖2 1,碼列係由:由同步信號及低頻帶之編碼單 元數構成之先頭部,及第1聲道(L聲道)之低頻帶側之 編碼資料,及第2聲道(R聲道)之低頻帶側編碼資料, 及高頻帶側之編碼資料所構成。此處,關於低頻帶側;係 於第1聲道(‘L聲道)及第2聲道(R聲道),採用量化 精度資料,正常化係數資料及頻譜係數資料分別作爲獨立 之編碼資料。關於高頻帶側,則除了第1聲道(L聲道) 及第2聲道(R聲道)之正常化係數資料以外,爲該等聲 道(第1聲道及第2聲道)之共用資料。亦即,圖2 1中 ,量化精度資訊及頻譜係數資料,於第1及第2聲道爲共 同資料》 圖22爲對圖21之碼列之編碼資料作解碼的解碼裝 置之構成例。 於圖2 2,圖2 1所示碼列之編碼資料2 5 0 a ’係 於碼列分離電路2 5 1 a,分離爲L聲道及R聲道。但是 ,兩聲道共用之高頻資料則送至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251b及251 c。L聲道之編碼資料250b於信號 成分解碼電路2 5 1 b作解碼,R聲道之編碼資料 2 5 0 c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5 1 c解碼。 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5 lb,25 1 c解碼之信號成 分250d,25〇e,被分別送至對應之逆轉換電路 251d,251e,於逆轉換電路 251d ’ 251e 分別作逆轉換,如此即可得L聲道之時系列信號2 5 0 f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〇呢)八4规格(210父297公釐)-34·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1 A7 B7 經濟部中央梯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装 五、發明説明(32 ) 及R聲道之時系列信號2 5 0 g . 但是,如圖1 6說明般,於全頻帶對相當(L + R) 之聲道及相當(L — R )之聲道編碼之方法,例如即使一 方之聲道之信號位準小時,亦需對該2聲道之信號編碼, 故編碼之壓縮效率有侷限。另外,如圖1 8說明般,即使 於高頻側僅對正常化係數編碼之方法,乃然需對全頻带之 正常化係數作編碼,其對應之位元數爲必要。又,上述方 法中對L,R兩聲道均需進行全頻帶之轉換處理,逆轉換 處理,故較多之演算處理量及緩衝記憶量爲必要。 本發明實施形態中,關於低頻側信號,係對L,R兩 聲道之信號,或可對其解碼之信號作編碼。另一方面,關 於高頻側信號,係使用L,R聲道共用之信號,或者設定 爲僅對L,R聲道共用信號之位準變更者。可再生,據此 可實現效率良好之編碼之同時,可減輕解碼及編碼之處理 。以下,以圖說明之。 圖2 3爲以本實施形態之方法進行編碼之編碼裝置之 構成例。 於圖2 3,L聲道信號2 6 0 a輸入轉換電路 261a ,R聲道信號260b輸入轉換電路261b。 轉換電路26 1 a ,26 lb爲和上述同樣者,對輸入信 號作轉換處理。轉換電路2 6 l a轉換成之L聲道信號成 分260c送至低頻信號分離電路261g,轉換電路 2 6 1 b轉換成之R聲道信號成分2 6 0 d送至低頻信號 争 分離電路2 6 1 h。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5. Λ Α7 Β7 Μ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笨 五、發明説明(33 ) 於低頻信號分離電路261g及261h,僅分離出 所供給之信號成分之低頻側之信號成分,以之作爲低頻信 號成分2 6 0 j及2 6 0 k分別送至對應之信號成分編碼 電路261j及261k。 供給有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6 0 j的信號成分編 碼電路2 6 1 j ,及供給有R聲道之低頻側信號成分 2 6 0 k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6 1 k,係分別對該L, 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編碼。來自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261 j ,260k 之碼 260m,260η,係被送至 碼列產生電路2 6 1 <。 此處,係對L,R之各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作編碼, 但亦可設定爲對L,R兩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可復元之信 號進行編碼。 又,來自於轉換電路261a,261b之各聲道信 號成分26 0 c,260d,同時送至聲道合成電路 26 1 e »於聲道合成電路26 1 e,將R,L聲道之信 號成分260c,260d加算,並輸出所得之(L+R )聲道之信號成分2 6 0 h。該(L + R)聲道之信號成 分260h被送至高頻信號信號分離電路261 f » 於高頻信號分離電路2 6 I f ,僅分離出供給之(L + R)聲道信號成分2 6 0 h之高頻側信號成分,並將該 高頻信號成分2 6 0 i送至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6 1 i。 於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6 1 i ,對( L + R)聲道之 高頻信號成分2 6 0 i作編碼。來自於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 — (婧先《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_ 36 1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A7 B7_五、發明説明(34 ) .2 6 1 i之碼260 <被送至碼列產生電路26 1 <。 又,此處係對R,L聲道共用信號之(L + R)聲道 之高頻信號成分編碼,但亦可設定爲僅對L,R聲道共用 信號之位準變更者作編碼。 控制電路2 61c,係依來自轉換電路261a, 261b之各聲道之信號成分260c,260d,來決 定對(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60 i之編碼分配 位元數2 6 〇 e,及對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6 0 j之 編碼分配位元數2 6 0 f,及對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 2 6 0 k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60g。又,控制電路 2 6 1 c之編碼分配位元數控制之具體方法如後述。 因此,於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6 1 i ,26 1 j , 2 6 1 k,係依控制電路2 6 1 c所決定之分配位元數 260e,260i,260g,分別對所對應之(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 6 0 i,及L聲道之低頻信號 成分2 6 0 j ,及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6 0K編碼》 碼列產生電路2 6 1 <,係由來自各信號成分編碼電 路 2611,2 61],26 11^之碼260<, 2 6 0m,2 6 0 η來產生碼列並輸出之。 圖24爲圖23之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61i , 261 j ,261k之構成例。 於圖24, (L+R)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60i ,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6 0 j ,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 分260k中之任一信號成分270a ’經由正常化電路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7 - ----------QI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訂 9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五、發明説明(35 ) 2 7 1 a依每一特定頻帶進行正常化處理之同時,被送至 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 7 1 b »於量化精度決定電路 271b ’係依信號成分270a,及相當於編碼分配位 元數 260 e ,260 f ’ 260g 中之任一的 270b 來算出量化精度資訊2 7 0 d。 來自正常化電路2 7 1 a之正常化頻譜係數資料 2 7 0 ,及來自量化精度決定電路2 7 1 b之量化精度資 訊2 7 0 d被送至量化電路2 7 1 c。於量化電路 2 7 1 c ’係依量化精度資訊2 7 0 d對正常化之頻譜係 數資料2 7 0 c作量化處理。量化電路2 7 1 c之量化所 得之碼2 7 0 <,與量化精度資訊2 7 0 d及正常化係數 資訊270 f,係同時作爲圖23之碼260《, 260m,260η中之任一而輸出。 圖2 5爲’圖2 3之控制電路2 6 1 c算出,於各幀 分別對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61 i ,261 j ,26 1k 分配使用可能之位元數資料(即分配位元數2 6 〇 e , 2 6 0 f,2 6 0 g所示之位元數)的處理例。又於圖 25中,相對(L+R)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6〇 i之 每幀可使用之位元數資料以B h表示,相對l聲道之低頻 信號成分2 6 0 j之每幀之.可使用位元數資料以b 1表示 ’相對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6 0 k之每幀之可使用位 元數資料以B 2表示.即,位元數資料b h所示位元數相 當於圖23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61i所輸出碼 2 6 0 <之每一幀之位元數,位元數資料b 1所示位元數 I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7^0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榡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相當於圖2 3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6 1 j所輸出碼 2 6 Om之每幀之位元數,位元數資料B 2所示位元數相 當於圖2 3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6 1 k所輸出碼 2 6 Ο η之每幀之位元數。 圖2 5中,於步驟S1 Ο 1算出(L + R)聲道之高 頻信號之能量E h,於步驟S 1 0 2算出L聲道之低頻信 號之能量E 1,於步驟S 1· 〇 3算出R聲道之低頻側信號 之能量E 2 » 於步驟S104,對所求出各能量Eh,El,E2 分別以(L + R )聲道之加權係數A h,L聲道之加權係 數A 1,R聲道之加權係數A 2,進行加權計算以求得演 算結果S。 於步驟S105及S106,將L聲道及R聲道之除 先頭部以外部分所能分配之總位元數B,按信號成分編碼 電路2 6 1 j ,2 6 1 k之各編碼部分之加權能量比例予 以分配作爲位元數資料Bl,B2,於步驟S107,將 剩殘部分作爲位元數資料B h分配爲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261i之編碼部分。 圖2 6爲圖2 3之編碼裝置所輸出之碼列之構成例》 圖2 6中,碼列係由:由同步信號及低頻之瘺碼單元 數所構成之先頭部;第1聲道(L聲道)之低頻側編碼資 料(量化精度資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頻譜係數資料 ):第2聲道(R聲道)之低頻側編碼資料(量化精度資 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頻譜係數資料):及(L + R )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Q-----—tTI-:-----0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镇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梂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袈 A7 B7_ 五、發明説明(37 ) 道之高頻側編碼資料(量化精度資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 頻譜係數資料)構成。於圖2 6中,和圖2 1之碼列相較 ’高頻側之正常化係數資料只需1聲道分,故可以較少之 位元數進行編碼。如此般使高頻側信號共用化,則音域感 多少有影響’但低頻側信號較高頻側信號對立體感之支配 影響更大,因此即使如上述,使用者亦可享受立體音響之 再生。 圖2 7爲將圖2 6之碼列解碼用之解碼裝置之構成例 〇 於圖2 7中,上述圖2 6所示碼列之編碼資料 2 8 0 a,經由碼列分離電路2 8 1 a分離成高頻側之( L + R)聲道及低頻側之L聲道及R聲道。高頻側之(L + R )聲道之編碼資料2 8 0 b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2 8 1 b解碼,低頻側之L聲道之編碼資料2 8 0 c於信 號成分解碼電路2 8 1 c解碼,低頻側之R聲道編碼資料 2 8 0 d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8 1 d解碼。 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8 1 b及2 8 1 c分別解碼之高 頻側之(L+R)聲道及低頻側之L聲道之各信號成分 280e,280f,分別送至信號合成電路281e。 信號成分解碼電路2 8 1 b及2 8 1 d分別解碼之高頻側 (L+R)聲道及低頻側R聲道之各信號成分280e, 2 8 O g分別送至信號成分合成電路2 8 1 f。 於信號成分合成電路281e,將(L + R)聲道之 高頻信號成分2 8 0 e與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8 0 f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规格(2丨OX297公釐)~~. 4〇 . ~一 ο裝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d 經濟部中央標準扃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_B7_五、發明説明(38 ) 相加,將低頻及高頻予以合成,將合成所得之全頻帶之L 聲道之信號成分2 8 0 h送至逆轉換電路2 8 1 h。 於信號成分合成電路281 f,將(L + R)聲道之 高頻信號成分2 8 0 e與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 8 0 g 相加,將低頻及高頻予以合成,將合成所得之全頻帶之R 聲道之信號成分280 i送至逆轉換電路281 i。 於逆轉換電路281h,281i ,對全頻帶之L聲 道,R聲道信號成分分別作逆轉換,以回復L聲道之時系 列信號280 j及R聲道之時系列信號280k。 由以上說明可知,使用本發明實施形態之方法,可以 更少之位元數進行立體信號之之編碼。 又,利用下述本發明之方法,可有效減少處理量或緩 衝記憶量。以下,說明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減少處理量 或緩衝記億量之例。 圖2 8爲本發明上述另一實施形態之編碼裝置之構成 例。又,於該另一實施形態之方法,以組合頻帶分割濾波 '器及順頻譜轉換電路之處理爲例。 於圖2 8,L聲道之信號2 9 0 a輸入頻帶分割濾波 器29 1 a,R聲道之信號290b輸入頻帶分割濾波器 2 9 1 b。頻帶分割濾波器2 9 1 a將L聲道信號 2 9 0 a分割成低頻及高頻,頻帶分割濾波器2 9 1 b則 將R聲道信號2 9 0 B分割成低頻及高頻。 頻帶分割濾波器2 9 1 a分割而成之L聲道低頻信號 2 9 0 d被送至順頻譜轉換電路29 1 e,頻譜分割濾波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_ 41 - ~ ---------ο裝I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Τ 1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39 ) 器2 9 1 b分割成之R聲道低頻信號2 9 1 f送至順頻譜 轉換電路291f。 另一方面,頻譜分割濾波器2 91a,291b分割 成之L,R聲道之高頻信號2 9 〇 c,2 9 0 e係同時送 至聲道合成電路291c ’於聲道合成電路2 9 1 c合成 (L + R)聲道高頻信號290g,並送至順頻譜轉換電 路 2 9 1 d。 於順頻譜轉換電路29 1 d,29 1 e ’ 29 1 f ’ 分別對輸入信號進行順頻譜轉換,並將所得各信號成分 290h,290 i,290 j分別送至對應之信號成分 編碼電路29lh,291i,291j。 來自順頻譜轉換電路29 1 d ’ 29 1 e ’ 290 ί 之各信號成分29〇h,290 i ,290 j亦被送至控 制電路291g。於控制信號291g,係和圖23之場 合同樣地,依來自順頻譜轉換電路29 1 d,29 1 e, 290f之各信號成分290h,290i ,290j , 來決定對(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 9 0 h之編碼 分配位元數2 9 0 k,及對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 2 9 0 i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 9 0 <,及對R聲道之低頻 信號成分2 9 0 j之編碼分配位元數2 9 〇m。 於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2 9 1 h,2 9 1 i , 2 9 1 j ,係依控制電路2 9 1 g所決定之分配位元數 290 k,290之,290m,分別對對應之(L + R )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2 9 0 h,及L聲道之低頻信號成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42 -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裝. 訂 .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40 ) 分290 i ,及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290 j作編碼。 碼列產生電路2 9 l k,係由來自於各信號成分編碼 電路291h,291i ,291j之碼290η, 290〇,290ρ,來產生和圖2 6相同之碼列 290q並輸出之。 圖2 8之構成需注意者爲,高頻側之順頻譜轉換爲兩 聲道共用((L + R)聲道),編碼處理只需1次即可, 因此可節省處理演算量及緩衝記憶量.即,於圖2 1之碼 列輸出方法中,即使轉換電路使用如上述之頻帶分割濾波 器及順頻譜轉換電路組合成者,正常化係數資料亦需依L ,R聲道獨立算出,故包含高頻側之轉換需針對2聲道分 作處理。相對於此,使用圖2 8之構成之方法,則高頻側 之信號之順頻譜轉換處理,對2聲道只需1次即可,情況 較好。 圖2 9爲對圖2 8之編碼裝置所產生碼列作解碼的解 碼裝置之構成例。 於圖2 9,和圖2 6相同之碼列之編碼資料3 1 0 a ,經由編碼分離電路3 1 1 a,分離成高頻側之(L+R )聲道及低頻側之L聲道及R聲道,高頻側之(L + R) 聲道之編碼資料3 1 0 b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1 1 b解 碼,低頻側之L聲道之編碼資料3 1 0 c則於信號成分解 碼電路3 1 1 c解碼,低頻側之R聲道之編碼資料 3 1 0 d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1 1 d解碼。 各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1 lb,3 1 1 c,3 1 1 d ϋ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d規格(210X 297公釐)~~. 43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訂 d 1 1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 _B7___ 五、發明説明(41 ) 解碼產生之高頻側(L + R )聲道,低頻側L聲道,低頻 側R聲道之各信號成分310e,310f ,31〇g, 分別送至對應之逆頻譜轉換電路311e,311f, 3llg,進行逆頻譜轉換》 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11e之高頻側(L + R)聲 道之信號3 1 Oh,及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1 1 f之低 頻側L聲道信號3 1 0 i,係送至頻帶合成濾波器 3 1 1 h。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1 1 h,對(L + R)聲 道之高頻信號3 1 Oh,及L聲道之低頻信號31 0 i進 行濾波合成以產生低頻及高頻,並將所得之全頻帶之L聲 道之時系列信號3 1 0 k輸出。 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1 1 e之高頻側之(L + R) 聲道之信號31 0 h,及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1 1 g之 低頻側R聲道信號3 1 0 j,係送至頻帶合成濾波器 311i。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11i ,對(L+R)聲 道之高頻信號3 1 Oh,及R聲道之低頻信號3 1 0 j進 行濾波合成以產生低頻及高頻,並將所得之全頻帶之R聲 道之時系列信號3 1 0 <輸出。 圖2 9之解碼裝置中,高頻側之逆頻譜轉換係兩聲道 共用((L + R)聲道),僅需進行1次即可。於上述圖 2 2之碼列之解碼方法,即使使用逆頻譜轉換及頻帶合成 濾波器組組合成者作爲逆轉換電路,因各個聲道之正常化 係數不同’故乃需對全頻帶,針對L,R聲道獨立進行逆 轉換處理。但是,依另一實施形態之解碼方法,則可減少 本紙法尺度適财關家鮮(CNS ) ( 2丨GX297公釐)~. 44 _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页)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属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 _ 五、發明説明(42 ) 處理演算量及緩衝記憶體量。 爲提昇立體感,亦可將圖2 6之碼列再生,使高頻側 之L,R聲道之信號位準不同。 圖3 0爲進行此種方法之解碼裝置之構成例。 於圖3 0中,和圖2 6相同之碼列之編碼資料 3 2 0 a,係經由碼列分離電路3 2 1 a分離成高頻側( L + R)聲道及低頻側L聲道及R聲道。高頻側之(L十 R )聲道之編碼資料3 2 0 b係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3 2 1 b解碼,低頻側L聲道之編碼資料3 2 0 c於信號 成分解碼電路3 2 1 c解碼,低頻側R聲道之編碼資料 3 2 0 d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2 1 d解碼。 各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21b,3 21c,32 I d 解碼產生之高頻側(L + R )聲道,低頻側L聲道,低頻 側R聲道之各信號成分3 20e,320f ,320g分 別送至對應之逆頻譜轉換電路321e,321f, 3 2 1 g,以進行逆頻譜轉換。 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2 1 f之L聲道低頻信號 3 2 0 i ,及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2 1 g之R聲道低頻 信號3 2 0 j ,分別送至對應之頻帶合成濾波器3 2 l k 及321 <之同時,亦送至加權決定電路321h。該加 權決定電路3 2 1 h,係決定L聲道及R聲道之加權係數 ,並將所決定之L聲道,R聲道之加權係數3 2 0 k, 320<,分別送至對應之加權電路321 i ,321j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45 -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ό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A7 B7 ___ 五、發明説明(43 ) 於加權電路3 2 l i及3 2 1 j供給有來自逆轉換電 路3 2 1 e之(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 20h·。於加 權電路3 2 1 i及3 2 1 j ,係使用丄聲道’ R聲道之加 權係數,針對(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2 Oh ’分別 計算L,R聲道之權値。於加權電路3 2 1 i對L聲道附 加有權値之(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 2 〇m係被送至 頻帶合成濾波器32 1 k,於加權電路3 2 1 j對R聲道 附加有權値之(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 2 0 η被送至 頻帶合成濾波器3 2 1 <。 亦即,於圖3 0之解碼裝置,加權決定電路3 2 1 h 係由L聲道,R聲道之低頻側信號位準來決定加權係數 3 2 0 k,3 2 0之,於加權電路3 2 1 i ,3 2 1 j則 按該加權係數3 2 0 k,3 2 0 <之比例對各個信號之樣 本値作補正。 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2 1 k,則將附加有L聲道之權 値的(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 2 〇m,及L聲道之低 頻信號3 2 0 i進行濾波合成,以合成低頻及高頻,並將 合成所得全頻帶之L聲道之時系列信號3 2 0 〇輸出。 另一方面,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2 1 <,則將附加有 R聲道權値的(L + R)聲道高頻信號320η,及R聲 道低頻信號3 2 0 j進行濾波合成以形成低頻及高頻,並 將合成所得全頻帶之R聲道之畤系列信號3 2 0 p輸出。 圖3 1所示爲,圖3 0之解碼裝置之加權決定電路 321h決定第1聲道(L聲道)之加權係數320k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搞準(CNS ) A4規格(21 OX 297公釐)-46 - -------·10〒-----•訂----—d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属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 7 B7 五、發明説明(44 ) 圖31以加權參數r1表示),及第2聲道(R聲道)之 加權係數3 2 0 <(圖3 1以加權參數r 2表示)時之處 理例。 於此處理例,係將高頻側之信號之能量亦分配於L * R聲道,俾使與低頻側信號之能量成比例。因此,首先, 於步驟S201,使用L聲道之低頻信號320i ,來算 出L聲道之高頻側之信號能量EI1,俾使與該L聲道之 低頻信號320 i之能量成比例,同樣,於步驟S202 ,使用R聲道之低頻信號,算出R聲道之高頻側之信號能 量E I 2,俾使與該R聲道之低頻信號3 2 0 j之能量成 比例。 其次,於步驟S 2 0 3,算出L聲道之高頻側信號能 量E I 1及R聲道之高頻側信號能量E I 2之和S I。於 步驟S204,以信號能量E I 1除以和S I之結果之平 方根作爲第1聲道(L聲道)之加權參數r1。又,第2 聲道(R聲道)之加權參數r 2亦爲信號能量E I 2除以 和S I之結果之平方根。但由加權參數r 1與r 2之關係 可知,由步驟S 2 0 5之式可算出加權參數r 2。 於上述例,係設計成令高頻側之碼爲L,R兩聲道共 用,但亦可設計成令L聲道,R聲道之位準控制之資料( 例如加權參數)包含於碼列。如此則可實現更忠實之立體 感。另外,亦可設計爲令低頻側信號,並非維持L,R聲 道之信號,而是轉換爲(L + R)聲道’ (L — R)聲道 之信號後再進行編碼。如此則特別在L聲道與R聲道之相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h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4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5) 關性強時,(L - R)聲道之信號位準小’更有效之編碼 爲可能。 圖3 2爲上述2種方法組合成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 之編碼裝置之構成例。 於圖3 2中’ L聲道信號3 3 0 a輸出頻帶分割濾波 器3 3 1 a,R聲道信號3 3 0 b則輸入頻帶分割濾波器 3 3 1 b。頻帶分割濾波器3 3 1 a將L聲道信號 3 3 0 a分割成低頻與高頻,頻帶分割滅波器3 3 1 b則 將R聲道信號3 3 Ob分割成低頻與高頻。 頻帶分割濾波器3 3 1 a分割產生之L聲道低頻信號 3 3 0 d及頻帶分割濾波器3 3 1 b分割產生之R聲道低 頻信號3 3 0 ί同時送至聲道逆轉換電路3 3 1 d。 聲道轉換電路3 3 1 d,係將L聲道低頻信號 3 3 0 d與R聲道低頻信號3 3 0 f轉換爲(L + R)聲 道低頻信號3 3 Oh及(L-R)聲道低頻信號.3 3 0 i 〇 (L + R)聲道低頻信號3 3 0 h送至順頻譜轉換電 路331 f,(L — R)聲道低頻信號330 i則送至順 頻譜轉換電路331g。 另一方面,頻帶分割濾波器3 3 1a,331b分割 產生之L,R聲道之高頻信號330c,330 e,同時 送至聲道合成電路3 3 1 c,於該聲道合成電路3 3 1 c 合成爲(L + R)聲道高頻信號3 3 0 g,並送至順頻譜 轉換電路3 3 1 e。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48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ο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46 ) 於順頻譜轉換電路331e,331 f,331g, 係對所輸入信號分別進行順頻譜轉換,並將所得各信號成 分330 j ,330k,330 <分別送至對應之信號成 分編碼電路331 i ,331 j ,331k» 來自順頻譜轉換電路331e,331f,331g 之各信號成分33〇j ,330k,330之亦被送至控 制電路3 3 1 h。於控制電路3 3 1 h,係依來自順頻譜 轉換電路331e,331f ,331g之各信號成分 330 j ,330k,330 之,來決定(L + R)聲道 之高頻信號成分3 3 0 j之編碼分配位元數3 3 0m,及 (L + 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3 3 Ok之編碼分配位元 數330η,及(L — 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330< 之編碼分配位元數330〇。 因此,於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331 i ,331 j, 3 3 1 k,係依控制電路3 3 1 h所分別決定之分配位元 數 330m,330η,330〇,對對應之(L + R) 聲道之高頻信號成分3 3 0 j及(L + R)聲道之低頻信 號成分330k,(L — R)聲道之低頻信號成分 3 3 0 <進行編碼。 另一方面,頻帶分割濾波器3 3 1 a ,3 3 1 b分割 產生之L,R聲道之高頻信號330c,33〇e,亦送 至加權決定電路3 3 lm。於該加權決定電路3 3 lm, 藉由後述之方法來決定L聲道及R聲道之加權係數(加權 參數)3 3 0 s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49 · (請先《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裝.
、1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掣 A7 B7 五、發明説明(47 ) 於碼列產生電路3 3 1 <,係使用來自各信號成分編 碼電路 331i ,331j ,331k 之碼 330p, 3 3 0 q,3 3 0 r,及來自加決定電路3 31m之加權 係數330s ,來產生碼列330t並輸出之。 又,此處亦可將(L + R)聲道之信號及(L — R) 聲道之信號之編碼方法設爲互異。例如,(L+R)聲道 之編碼方法使用固定長碼,編碼及解碼可以較少之處理量 進行》而(L - R )聲道之編碼方法使用可變長碼,編碼 及解碼之處理量較多,但編碼效率佳。如此則例如以非立 體聲再生即可之場合時,可簡單之硬體構成再生,而且亦 可立體再生,可構成效率佳之碼列。此種編碼效率佳之編 碼方法,不只可採用可變長碼,例如亦可採用將信號能量 集中之音調成分分離而編碼之方法。又,(L+R)聲道 及(L- R)聲道亦可使用不同轉換區塊長之頻譜轉換。 圖3 3爲圖3 2之加.權決定電路3 3 1 m決定加權係 數330s (於圖33係以加權參數R1表示)之方法之 處理例。 於圖33 *首先,於步驟S302,分別算出L聲道 之高頻信號330c之能量Ehl,於步驟S 3 02,算 出R聲道之高頻信號3 3 0 e之能量E h 2。 於步驟S 3 0 3,算出L聲道高頻信號之能量E h 1 及R聲道高頻信號之能量E h 2之和S h,於步驟 S304,算出能量Ehl或Eh2除以和Sh之結果之 平方根作爲R 1。以該R 1之値作爲加權參數送至碼列產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5〇.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項萇填寫本K) 訂 α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褽 A7 _____£7__ 五、發明説明(48 ) 生電路3 3 1 作爲碼列之一部分被編碼. 圖3 4爲圖3 2之碼列產生電路3 3 1 <產生之碼列 之例。 於圖3 4 ’碼列係由:由同步信號及低頻之編碼單元 數及加權參數R 1構成之先頭部,及第1聲道(L + R聲 道)之低頻側之編碼資料(量化精度資訊,正常化係數資 訊及頻譜係數資料),及第2聲道(L一R聲道)之低頻 側之編碼資料(量化精度資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頻譜係 數資料)’及(L + R)聲道之高頻側之編碼資料(量化 精度資訊’正常化係數資訊及頻譜信號資料)所構成。 圖3 5爲對圖3 2之編碼裝置所產生碼進行解碼的解 碼裝置之構成例。 . 圖35中,圖34之碼列之編碼資料340a,經由 碼列分離電路3 4 1 a分離爲高頻側之(L + R)聲道及 4 低頻側之(L + R )聲道以及同樣低頻側之(L 一 R )聲 道之各編碼資料。高頻側之(L + R)聲道之編碼資料 3 4 0 b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4 1 b解碼,低頻側之( L + R)聲道之編碼資料3 4 0 c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3 4 1 c作解碼,低頻側之(L_R)聲道之編碼資料 3 4 0 d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4 1 d解碼。 各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41b,341c,341d 所解碼產生之高頻側(L + R)聲道’低頻側(L + R ) 聲道,低頻側(L — R)聲道之各信號成分3 4 0 e ’ ^40 f ,34〇g,分別送至對應之逆頻譜轉換電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丨〇><297公釐1 -51 - ~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__ 五、發明説明(49 ) 341e,341f ,341g,進行逆頻譜轉換。 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41 f之(L + R)聲道之低 頻信k 340i ,及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41g之(L 一 R)聲道之低頻信號3 4 0 j ,係被送至聲道轉換電路 341i ,於此轉換成L聲道之低頻信號340m及R聲 道之低頻信號3 4 0 η。L聲道之低頻信號3 4 〇m及R 聲道之低頻信號3 4 Ο η分別送至對應之頻帶合成濾.波器 341^ 及 341m。 另一方面,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4 1 e之(L + R )聲道之高頻信號340h,係送至加權電路34 1 j及 加權電路341k。 於加權電路3 4 l j供給有在上述碼列分離電路 3 4 1 a由上述碼列分離出之加權係數3 4 0 (加權參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數R 1 ),另外,於加權電路3 4 1 k供給有上述加權係 數算出電路3 4 1 h由上述加權係數3 4 0 k (加權參數 R1)所算出之加權係數340< (加權參數R2)。加 權係數340k (加權參數R1)與加權係數340 < ( 加權參數R 2 )之關係,係具有和圖3 1之加權參數r 1 ,r 2相同之關係,分別對應高頻側L聲道及R聲道之加 權係數(加權參數)。即,於圖35之解碼裝置,係按L 聲道,R聲道分別對應之加權係數(加權參數R 1,R2 )之比例,分別設定權値以對各信號樣本値作補正。 相對於(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 4 0 h,於加權 電路3 4 1 j附加有權値之(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52-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簟 五、發明説明(5〇 ) 3 4 0 〇,係送至供給有來自上述聲道轉換電路3 4 1 i 之L聲道之低頻信號3 4 0m之頻帶合成電路341 <, 另一方面,於加權電路3 4 1 k附加有權値之(l + R) 聲道之高頻信號3 4 0 ρ,係送至供給有來自聲道轉換電 路3 4 l i之R聲道之低頻信號3 4 0 η之頻帶合成電路 3 4 1m。 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41<,將附加有L聲道之權値 之(L + R )聲道之高頻信號3 4 0 〇,及L聲道低頻信 號3 4 0m予以濾波合成以形成低頻及高頻,並輸出合成 所得之全頻帶之L聲道之時系列信號3 4 0 q。另一方面 ’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4 1 m,將附加有R聲道之權値的 (L + R)聲道之高頻信號340p,及R聲道之低頻信 號3 4 Ο η予以濾波合成以形成低頻及高頻,並輸出合成 所得全頻帶之R聲道之時系列信號3 4 0 r。 圖3 6爲於圖3 5之加權係數算出電路3 4 1 h算出 加權係數3 4 0 <(加權參數R 2 )時之處理例。 於圖36,於步驟S401,使用加權係數340k (加權參數R1),以1減掉R1之平方。再以該結果値 之平方根作爲R 2。以該R 2之値作爲加權係數340p 送至頻帶合成濾波器3 4 lm。 在使用圖3 2及圖3 5說明之方法例中,藉由使用所 得之加權參數R 1,R 2,則僅以些許之碼位元之追加, 即可以高頻側之能量比例本身來決定高頻側之信號分配, 因此,可藉原始音響信號實現忠實之立體_感再現。此處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_ 53: 一 I-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訂 a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1 ) 注意者爲,採用此方法時,編碼裝置之順頻譜轉換電路, 解碼裝置之逆頻譜轉換電路,於高頻側L,R聲道可共用 。因此和上述方法比較,可減少演算處理量及緩衝記憶體 容量。 以上,爲簡單起見,以將頻帶分割成高頻及低頻等2 個之分割濾波器爲例說明。但,本發明之方法,亦適用於 藉頻帶分割濾波器分割成多數頻帶之場合。 圖3 7及圖3 8爲藉頻帶分割濾波器分割成4個頻帶 時之本發明之方法適用之編碼裝置(圖3 7 )及解碼裝置 (圖3 8 )之構成例。又,如以圖8所說明般,施予正常 化處理之編碼單元雖設定爲與頻帶分割濾波器之分割頻寬 無關係,但與上述依編碼單元變化L,R兩聲道之位準之 方法不同,圖37,38所示場合之本發明之方法中,高 頻側順頻譜轉換,逆頻譜轉換係設定爲兩聲道共用,故可 減少演算處理量及緩衝記億體容量。 圖3 7之編碼裝置中,L聲道信號3 5 0 a輸入頻帶 分割濾波器3 5 1 a,R聲道信號3 5 0 b輸入頻帶分割 濾波器3 51 b。頻帶分割濾波器3 5 1 a將L聲道信號 350a分割成4個頻帶信號350cl,350c2, 35〇c3,350d。頻帶分割濾波器351b將R聲 道信號350b分割成4個頻帶信號35〇el ’ 35〇e2,35〇e3,35〇f° 頻帶分割濾波器3 5 1 a分割成之L聲道之最低頻信 號3 5 0 d,及頻帶分割濾波器3 5 1 b分割成之R聲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 210 X297公釐)-54-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 裝_ 、?τ 經濟部中夾摞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掣 A7 B7五、發明説明(52 ) 之最低頻信號3 5 0 f同時被送至聲道轉換電路3 51 c 〇 聲道轉換電路3 5 1 C將L聲道最低頻信號3 5 0 d 及R聲道最低頻信號3 5 0 f轉換爲(L + R)聲道最低 頻信號350h及(L 一 R)聲4最低頻信號350 i。 (L + R)聲道最低頻信號3 5 0 h送至順頻譜轉換 電路351d,(L — R)聲道最低頻信號350 i送至 順頻譜轉換電路3 5 1 e。來自該順頻譜轉換電路 3 5 1 d,3 5 1 e之信號成分分別送至對應之信號成分 編碼電路351k,351 另一方面,頻帶分割濾波器3 5 1 a,3 5 1 b分割 成之L,R聲道之各其餘3個高頻側信號3 50 c 1, 350c2,350c3 及 350el,350e2, 3 5 0 e 3 ’係分別送至對應各分割頻帶設置之聲道合成 信號351 f 1,351f2,351f3。於聲道合成 電路3 5 1 f 1 ’將L,R聲道之各最高頻側信號 35 0 c 1及350e 1合成產生(L + R)聲道最高頻 信號350gl。於聲道合成電路35 1 f 2,將L,R 聲道之各第2高頻側信號3 5 0 c 2及3 5 0 e 2合成產 生(L + R)聲道之第2高頻信號3 50g2。於聲道合 成電路3 5 1 f 3,將L,R聲道之各第3高頻側信號 350c3及350e3合成產生(L + R)聲道之第3 高頻側信號3 5 0 g 3。 來自聲道合成電路351 f 1,351 f2, (請先W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IOX297公釐).55 鯉濟部中央梯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 —— _ 一' ' , 一 五、發明説明(53 ) 351 f3之各高頻信號350gl,350g2, 3 5 0 g 3分別送至對應設置之順頻譜轉換電路 351gl ’ 351g2 ’ 351g3,進行順頻譜轉換 。於各順頻譜^換電路351gl,351g2, 3 5 1 g 3進行順頻譜轉換成之各信號成分3 5 Om 1, 3 5 0m2,3 5 0m3分別送至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3 5 1 j ° 又,來自各順頻譜轉換電路351d,351e, 351gl,351g2,351g3之各信號成分 350j,350k,350ml,35〇m2, 3 5 Omg 3亦送至控制電路3 5 1 i。於控制電路 351 i ,係依來自各順頻譜轉換電路351d, 35le ,351gl ,351g2,351g3 之各信 號成分 350j ,35〇k,350ml,35〇m2, 3 5 Omg 3來決定(L + R)聲道之各高頻側信號成分 350ml,350m2,350mg3之編碼分配位元 數350η,及(L + R)聲道之最低頻信號成分 35〇j之編碼分配位元數350〇,及(L — R)聲道 最低頻信號成分3 5 0 k之編碼分配位元數3 5 Ο p。 因此,於各信號成分編碼電路35 1 j ,35 lk, 3 5 1 <,係依控制電路3 5 1 i所決定之分配位元數 350η,3 5 0〇,3 50p,分別對對應之(L + R )聲道之各高頻側信號成分350ml,350m2, 350mg3,及(L+R)聲道最低頻信號成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 - — (請先Μ讀背面之注f項异填寫本頁) 訂
IF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ec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4 ) 3 5 0 j及(L — R)聲道最低頻信號成分3 5 0 k進行 編碼。 另一方面,頻帶分割減波器3 5 1 a,3 5 1 b分割 成之L,R聲道之高頻側之各3頻帶之信號3 5 0 c 1, 35〇c2,35〇c3 及 350el,350e2, 3 5 0 e 3,亦分別送至加權決定電路3 5 1 h。於加權 決定電路3 5 1 h,依上述同樣方法,來決定各頻帶之L 聲道及R聲道之加權係數(加權參數)3 5 0 <。 於碼列產生電路351/ ,係使用來自各信號成分編 碼電路351j ,351k,351<之碼350q, 350r,350s,及來自加權決定電路351h之加 權係數350<,來產生碼列350t並輸出之。 其次,於圖3 8之解碼裝置中,圖3 7之編碼裝置產 生之碼列之編碼資料3 6 0 a,係於碼列分離電路 361a,分離成高頻側之各3個頻帶之(L + R)聲道 及最低側之(L + R )聲道以及同樣地最低頻側之(L -R)聲道之各編碼資料。高頻側之3個頻帶之(L+R) 之編碼資料360hl,360h2,360h3,係分 別於對應設置之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6 1 g 1, 361g2,361g3,進行解碼。另外,最低頻側之 (L + R )聲道之編碼資料3 6 0 b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 3 6 1 b進行解碼,最低頻側之(L — R)聲道之編碼資 料3 6 0 c則於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 6 1 c作解碼。 各信號成分解碼電路361gl,361g2,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楚Ί"". 57 - _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 裝------訂 經濟部中央揉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 7 ___B7___五、發明説明(55 ) 361g3,361b,361c分別解碼產生之高頻側 3頻帶之(L + R)聲道,最低頻側之(L+R)聲道, 最低頻側之(L — R)聲道之各信號成分3 60 i 1, 360i2,3 60i3,360d,360e,分別送 至對應之逆頻譜轉換電路36 1hl,36 1h2, 361h3,361d,361e,進行逆頻譜轉換》 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 6 1 d之(L + R)聲道最低 頻信號360f,及來自逆頻譜轉換電路361e之(L - R)聲道最低頻信號360g,係送至聲道轉換電路 3 6 I f,於此轉換成L聲道最低頻信號3 6 0m及R聲 道最低頻信號3 6 Ο η。L聲道最低頻信號3 6 Om及R 聲道最低頻信號3 6 Ο η,被送至對應之頻帶合成濾波器 360< 及 361m。 另一方面,來自各逆頻譜轉換電路3 6 1 h 1, 361h2,361h3之(L + R)聲道之高頻側3個 信號3 6 0 j 1,3 6 0 j 2,3 6 0 j 3,分別送至對 應設置之加權電路361 j 1,361 j 2,361 j 3 及 361kl,361k2,361k3。 於各加權電路361 j 1,361 j 2,361 j 3 供給有上述碼列分離電路3 6 1 a由上述碼列分離出之加 權係數360k。又,於各加權電路361kl, 361k2,361k3分別供給有,加權係數算出電路 3 6 1 i由上述加權係數3 6 0 k所算出之加權係數 3 6 0 <。加權係數3 6 0 k與加權係數3 6 Ο z之關係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搞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58 -
經濟部中央搮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L A7 B7___五、發明説明(56 ) ,係和圖3 5之加權係數3 40 k,3 40 <具同樣之關 係。 針對(L + R)聲道之高頻側3頻帶信號3 6 0 j 1 ,360 j 2,360 j 3,分別於對應之加權電路 361 j 1,361 j 2,361 j 3附加權値而成之( L + R)聲道之高頻側3頻帶之信號3 6 0 〇1, 360〇2,360〇3,係分別送至供給有來自聲道轉 換電路3 6 1 f之L聲道之最低頻信號3 6 〇m之頻帶合 成電路3617,另一方面,於加權電路361kl, 3 6 1 k 2,.3 6 1 k 3分別附加權値而成之(L+R) 聲道之高頻側3頻帶信號360P1,360p2, 3 6 Ο p 3,係分別送至供給有來自聲道轉換電路 3 6 1 f之R聲道之最低頻信號3 6 Ο η之頻帶合成電路 3 6 1m。 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6 1 <,係對附加有L聲道權値 之(L + R)聲道之高頻側3頻帶之信號360〇1, 360〇2,360〇3,及L聲道之最低頻信號 3 6 Om進行濾波合成以合成低頻及高頻,並將合成所得 全頻帶之L聲道之時系列信號3 6 0 g輸出。另一方面, 於頻帶合成濾波器3 6 1 m,係對附加有R聲道權値之( L + R)聲道之高頻側3頻帶之信號360P1, 360p2,360p3,及R聲道之低頻信號360η 進行漉波合成,以形成低頻及高頻,並輸出該合成所得全 頻帶之R聲道之時系列信號3 6 0 r。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丨0X297公釐)~_ 59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ό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装 A7 B7五、發明説明(57 )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係使用R,L兩聲道之信號作說 明。但,本發明亦可適用於3聲道以上之音響信號。又, 上述實施形態之編碼裝置所產生之碼列(編碼產生之位元 串)可記錄於光碟片或磁碟片,磁帶,半導體記憶體等記 錄媒體,或使用光纖等傳送線,電波,紅外線等等以傳送 0 又,以上係對利用頻譜轉換加以說明,但本發明之方 法亦可適用於例如僅使用頻帶分割濾波器之場合。 〔發明之效果〕 由以上說明可知,依本發明之編碼方法及裝置,於多 數聲道之音響信號分割而成之低頻側,係對各聲道債號或 以後解碼時可復元之信號進行壓縮編碼,另一方面,於高 頻側產生較低頻側少數之聲道信號,至少對其正常化係數 資訊進行壓縮編碼,如此則可減少編碼資訊量之同時,可 以較少之演算處理量及緩衝記憶容量進行編碼。 又,依本發明之編碼方法及裝置,對被編碼而成之低 頻碼及高頻碼進行解碼,以使低頻側及高頻側之各聲道信 號復元,合成多數聲道之音響信號,如此則可以較少之演 算處理量及較少之緩衝記憶容量進行解碼處理。 又,依本發明之記錄媒體,可將本發明編碼方法及裝 置所產生碼列予以記錄,可以較少之記錄容量儲存高品質 之音響信號》 如上述般,依本發明,可充分保有音體音效等多聲道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梂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60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58 ) 效果,且可以較少位元數進行音響信號之編碼。又,可減 少編碼及解碼所需之演算處理量,緩衝記億容量。 〔圖面之簡單說明〕 圖1:本發明之壓縮資料記錄再生裝置之一實施形態 之記錄再生裝置之構成例之方塊電路圖。 圖2:本發明之編碼電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電路圖 0 · 圖3:本發明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 塊電路圖。 圖4本發明之轉換電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電路圖》 圖5本發明之解碼電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電路画。 圖6本發明之逆轉換電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電路圖 〇 圖7本發明之信號成分解碼電释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 電路圖。 圖8:基本編碼方法說明之圖。 圖9 :以基本編碼方法編碼而成之.幀之碼列之構成之 說明圖。 圖10:依每一幀配置L,R聲道之例示圖。 圖1 1 :將(L + R ) / 2聲道配置於幀之例示圖。 P 1 2 :將信號成分分成音調,(Tan e )成分及雜 訊成分以進行編碼之編-碼方法之說明圖。 圖1 3 :利用將信號成分分成音調(To n e )成分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2(M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Q1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ΒΊ__五、發明説明(59 ) 及雜訊成分以進行編碼之編碼方法進行編碼產生之碼列之 構成之說明圖。 圖1 4 :將信號成分分成音調(To n e )成分及雜 訊成分以進行編碼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之具體構成例L之方 塊電路圖\ — 圖1 5 ·對將信號成分分成音調(Τ ο n e )成分及 雜訊成分以進行編碼產生之信號作解碼的信號成分解碼電 路之具體構成例之方塊電路圖。 圖16 :對(L + R)/2及(L — R)/2聲道之 信號進行編碼之編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17:對(L + R)/2及(L — R)/2聲道之 信號進行編碼而成之碼列作解碼的解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 方塊電路圖。 圖18 :於低頻側對L,R聲道,於高頻側對(L + R)/2聲道之信號進行編碼之編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 塊電路圖。 圖19:圖18之編碼電路之A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之具體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2 0 :圖1 8之編碼電路之B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 之具體構成之方塊電路圖β 圖2 1 :於低頻側對R聲道,於高頻側對(L + R ) /2聲道之信號進行編碼時之碼列之構成之說明圖。 圖2 2 :對於低頻側對R聲道,於高頻側對(L + R )/2聲道之信號進行而成之碼列作解碼的解碼電路之槪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現格(2丨0X297公釐>~_ 62 _ ~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1Τ a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__五、發明説明(6〇 ) 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2 3 :於低頻側對R聲道,於高頻側對R聲道之共 用信號進行編碼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編碼電路之槪略構成 之方塊電路圖。 圖2 4 :圖2 3之編碼電路之信號成分編碼電路之具 體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2 5 :圖2 3之編碼電路之控制電路之處理例之流 程圖。 圖2 6 :於低頻側對L,R聲道,於高頻側對L,R 聲道之共用信號進行編碼時之碼列之構成之說明圖。 / 圖2 7 ··對.於低頻側對L,R聲道,於高頻側對L, I R聲道之共用信號進行編碼而成之碼列作解碼時之解碼電 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2 8 :於低頻側對L,R聲道,於高頻側對L,R 聲道之共用信號進行編碼時之本發明另一實施形態之編碼 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2 9 :對於低頻側對L,R聲道,於高頻側對L, R聲道之共用信號進行編碼而成之碼列作解碼時之本發明 另一實施形態之解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3 0 :對使高頻側之L,R聲道之信號位準互異地 進行編碼而成之碼列作解碼之本發明之另一實施形態之解 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31:圖30之解碼電路之加權決定電路決定加權 參數之方法之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Y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63- 一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項再填寫本頁) 一裝. ύ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WC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 7 ___B7_五 '發明説明(61 ) 圖3.2 :於低頻側對(L + R ) / 2及(L 一 R ) / 2聲道之信號進行編碼,於高頻側對L,R_道之共用信 號及加權參|[進行編碼的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編碼電路之槪 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3 3 :圖3 2之編碼電路之加權決定電路決定加權 參數時之>法之處理流程之流程圖。 圖34 :於低頻側對(L + R)/2及(L — R)/ 2聲道之信號作編碼,於高頻側對L,R聲道之共用信號 及加權參數作編碼時之碼列之構成之說明圖。 圖35 :對於低頻側對(L + R)/2及(L— R) /2聲道之信號作編碼,於高頻側對L,R聲道之共用信 號及加權參數作編碼而成之碼列進行解碼的解碼電路之槪 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36:圖35之解碼電路之加權係數算出電路之處 理流程圖。 圖3 7 :頻帶分割數爲4假時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編 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圖38:頻帶分割數爲4個時之本發明實施形態之解 碼電路之槪略構成之方塊電路圖。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α'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搞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嫠)-64 -

Claims (1)

  1. SMi r 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M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修更fr彳丨¾.是否准thi正β 々、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1 : 第87 1 044 1 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7月修正 1 . 一種編碼方法,係對輸入氣號進行編碼之編碼方 ,其特j数爲具有以下步驟: ; 根據多數之輸入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 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的分割步驟; 對上述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的低頻編碼步 驟;· 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之同時,產生該編碼處理 ·. 所得之編碼資訊的高頻編屬步驟;及 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步驟所分別編碼產生之信號 及上述編碼資訊來產生碼列的產生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高頻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正常化 處理,編碼處理之同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之正常 化係數釣編碼資訊。 r-'........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根據上述多數輸入信號來產生相對 於該多數輸入信號爲同一高頻側之信號: 上述高頻側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編碼之同 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正常化係數資訊之編碼資訊 本紙張尺度適川中围國家榡华(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寫本5 )
    SMi r 之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M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修更fr彳丨¾.是否准thi正β 々、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1 : 第87 1 044 1 1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7月修正 1 . 一種編碼方法,係對輸入氣號進行編碼之編碼方 ,其特j数爲具有以下步驟: ; 根據多數之輸入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 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的分割步驟; 對上述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的低頻編碼步 驟;· 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之同時,產生該編碼處理 ·. 所得之編碼資訊的高頻編屬步驟;及 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步驟所分別編碼產生之信號 及上述編碼資訊來產生碼列的產生步驟。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高頻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正常化 處理,編碼處理之同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之正常 化係數釣編碼資訊。 r-'........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根據上述多數輸入信號來產生相對 於該多數輸入信號爲同一高頻側之信號: 上述高頻側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編碼之同 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正常化係數資訊之編碼資訊 本紙張尺度適川中围國家榡华(CNS ) Α4規格(210Χ 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寫本5 )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園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根據上述多數輸入信號來產生相對 於該多數輸入信號爲同—高_側之信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以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信 號爲輸入信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齒驟_,係根據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 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rt側信號,及較輸入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根據,依上述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 聲道之信號之和所產生之信-號,及依上述音響成分之右聲 道及玄_聲道之氣號之差所產生之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 側信號及較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另具.有加權算出步驟,用以算出上述高頻側信號之對 應於上述各輸入信號之加權資訊: y 上述產生步驟係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裝置所分 別編碼産生之信號’及上述編碼資訊,及加權資訊來產生 碼列。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對上述多數輸入信號進行頻帶分割 ,並根據頻帶分割產生之多數頻帶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 本紙張尺度適丨丨]中國國家標华(CNS ) A4規格(2ΙΟΧ2ς>7公鳘)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楨筠本頁) 經濟部智葸財產局員工的費合作杜印製 A8 B8 C8 _—_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側信號,琴較輸入信號爲少數的高頻側信號: 上述低頻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頻帶分割產生之低頻側信 號進行順頻譜轉換以產生頻譜信號成分; 上述高頻編碼步驟係對上述頻帶分割產生之高頻側信 藏進fr順頻譜轉換以產生頻譜信號成分。 1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另具有加權算出裝置,用以算出上述高頻側信號之對 應於上述各輸入信號之加權資訊; 上述產生裝置係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裝置所分 別編碼產生之信號,及上述編碼資訊,及加權資訊來產生 碼列。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編碼方法,.其中 上述低頻編碼步驟係對上述多數低頻側信號,藉由不 同之編碼方式進行編碼。 1 2 . —種編碼裝置,係對輸入信號進行編碼之編碼 裝置,其特徵爲具有以下步驟: 根據多數之輸入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 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的分割裝置: 對上述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的低頻編碼裝 置, 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之同時,產生該編碼處理 所得之編碼資訊的高頻編碼裝置;及 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步驟所分別編碼產生之信號 及上述編碼資訊來產生碼列的產生裝置。 (#·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K ) —4. 訂 本紙張尺度速用巾國國家標率(CNS > Λ4規格(210 X 297公釐) _ 3 - 經濟部智慧財雇局員工"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高頻編碼裝置,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進行正常化 處-理,編碼處理之同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之正常 化係數的編碼資訊。 1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3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裝置,係根據上述多數輸入信號來產生相對 於該多數輸入信號爲同一 i頻側之信號; 上述高頻側編碼裝置,係對上述高頻側信號編碼之同 時,產生包含該編碼處理所得正常化係數資訊之編碼資訊 〇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步驟,係根據上述多數輸入信號來產生相對 於該多數輸入信號爲同一高頻側之信號。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裝置,係以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信 號爲輸入信號。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裝置,係根據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 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側信號,及較輸入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6項之U馬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裝置係根據,依上述音響成分之右聲道及左 聲道之信號之和所產生之信號,及-依^述音響成分之右聲 道及左聲道之信號之差所產生之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 :本紙張尺度適圯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祝格(210X297公釐) 7T1 "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恚事項再續寫本黃) A8 B8 C8 D8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g(工"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側信號及較輸入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另具有加權算出裝置,用以算出上述高頻側信號之對 .應於上述各.輸入信號之加權資訊; 上述產生裝置係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裝置所分 別編碼產生之信號,及上述編碼資訊,及加權資訊來產生 碼歹IJ。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分割裝置,係對上述多數輸入信號進行頻帶分割 ,並根據頻帶分割產生之多數頻帶信號來產生多數之低頻 側信號,及較輸入信號爲少數的高頻側信號; 上述低頻編碼裝置係對上述頻帶分割產生之低頻Jij信 號進行順頻譜轉換以產生頻譜信號成分: 上述高頻編碼裝置係對上述頻帶分割產生之高頻側信 號進行順頻譜轉換以產生頻譜信號成分。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0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另具有加權算出裝置,用以算出上述高頻側信號之對 應於上述各輸入信號之加權資訊; ' 上述產生裝置係根據,上述低頻及高頻編碼裝置所分 別編碼產生之信號,及上述編碼資訊,及加權資訊來產生 碼列。 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2項之編碼裝置,其中 上述低頻編碼裝置係對上述多數低頻側信號,藉由不 同之編碼方式進行編碼。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囡國家#準(CNS ) A4規格(2丨Ο X 297公釐) -5-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2 3 .—種解磾方法,係對碼列進行解碼之解碼方法 ,其特徵爲具有以下步驟: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將具有:針對多數信號所產生之,對多數之低頻側信 號分別褊碼而成之低頻碼’及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編碼而成之高頻碼,及高頻信號之編碼處理所 得之編碼資訊,的碼列予以分離的分離步驟;' 對上述分離出之各低頻碼分別進行解碼的低頻解碼步 驟; 根據上述編碼資訊對上述分離出之高頻碼進行解碼的 高頻解碼步驟;及 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低頻側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 高頻側信號,來產生信號的合成步驟。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高頻解碼步驟,係根據上述編碼資訊所包含正常 X. 化係數資訊對上述高頻碼進行逆正常化處理,以進行解碼 〇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2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4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根據使用同一正常化係數資訊作逆 正常化處理,解碼而成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多數輸出信 號。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使用同一高頻側信號針對上述多數 之低頻側信號,而產生輸出信號。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Λ4規格(210X297公釐) -6-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園 上述合成步驟,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侧信號,來產生音響信號之右聲 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將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號 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合成而產生音響成分之右聲 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根據,依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 信號之和所產生之信號,及依各個低頻側信號之差所產生 之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音響信號 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3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另具有加權資訊產生步驟,俾依上述低頻側產生用於 控制對應上述多數信號之高頻側信號之位準的加權資訊; 上述合成步驟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依上述加權資訊控制位準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輸 出信號。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依上述編碼資訊所包含加權資訊控制位準之高頻側 信號,來產生輸出信號。 3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合成步驟係, dt.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f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針對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號之低頻頻譜信號 成分進行逆頻譜轉換以產生低頻時間信號; 針對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之高頻頻譜信號成分 進行逆頻譜轉換以產生高頻時間信號; 對上述各個低頻時間信號及高頻時間信號進行頻帶合 成以產生輸出信號。 3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3項之解碼方法,其中 上述低頻解碼步驟,係對上述多數低頻碼,分別以不 同解碼方式進行解碼。 3 4 . —種解碼裝置,係對碼列進行解碼之解碼裝置 ,其特徵爲具有: 將具有:針對多數信號所產生之,對多數之低頻側信 號分別編碼而成之低頻碼 > 及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 高頻側信號編碼而成之高頻碼,及高頻信號之編碼處理所 得之編碼資訊,的碼列予以分離的分離裝置: 對上述分離出之各低頻碼分別進行解碼的低頻解碼裝 置: 根據上述編碼資訊對上述分離出之高頻碼進行解碼的 高頻解碼裝置;及 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低頻側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 高頻側信號,來產生信號的合成裝置。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高頻解碼裝置,係根據上述編碼資訊所包含正常 化係數資訊對上述高頻側進行逆正常化處理,以進行解碼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d-.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樣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__六、申請專利範圍 〇 3 6 .如申請專利範圔第3 5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根據使用同一正常化係數資訊作逆 正常化處理,解碼而成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多數輸出信 號。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使用同一高頻側信號針對上述多數 之低頻側信號,而產生輸出信號。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音響成分之右聲 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將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號 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予以合成而產生音響成分之 右聲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4 Q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根據,依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 信號之和所產生之信號,及依各個低頻側信號之差所產生 之信號,及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音響信號 之右聲道及左聲道之信號》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另具有加權資訊產生裝置,俾依上述低緝側產生用於 控制對應上述多數信號之高頻側信號之位準的加權資訊; 本^張;中關家鱗(CNS ) A4規格(21GX297公釐):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 Α8 Β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合成裝置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依上述加權資訊控制位準之高頻側信號,來產生輸 出信號。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根據,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 號,及依上述編碼資訊所包含加權資訊控制位準之高頻側 信號,來產生輸出信號。 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合成裝置係, 針對上述解碼產生之各個低頻側信號之低頻頻譜信號 成分進行逆頻譜轉換以產生低頻時間信號; 針對上述解碼產生之高頻側信號之高頻頻譜信號成分 進行逆頻譜轉換以產生高頻時間信號; 對上述各個低頻時間信號及高頻時間信號進行頻帶合 成以產生輸出信號。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4項之解碼裝置,其中 上述低頻解碼裝置,係對上述多數低頻側,分別以不 同解碼方式進行解碼。 4 5 · —種記錄媒體,係記錄著具有:針對多數之信 號所產生之多數低頻側信號分別進行編碼而成之低頻碼, 及針對較上述多數信號爲少數之高頻側信號進行編碼而成 之高頻碼,及高頻側信號之編碼處理所得之編碼資訊,的 碼列。 4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項之記錄媒體,其中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_ 1〇 - ABCD 夂、申請專利範圍 上述編碼資訊係包含於上述高頻側信號之正常化處理 所得之正常化係數資訊。 4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之記錄媒體,其中 上述編碼資訊係包含有加^資訊用於控制對應上述多 數信號之高頻側信號之位準。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5項之記錄媒體,其中 針對上述多數信號記錄著同一之上述高頻信號及編碼 資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梯準< 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TW087104411A 1997-03-31 1998-03-24 En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de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TW384434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8120897 1997-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4434B true TW384434B (en) 2000-03-11

Family

ID=13740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7104411A TW384434B (en) 1997-03-31 1998-03-24 En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de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6169973B1 (zh)
EP (1) EP0875999B1 (zh)
KR (1) KR100689637B1 (zh)
CN (1) CN1104689C (zh)
AT (1) ATE362168T1 (zh)
AU (1) AU735150B2 (zh)
BR (1) BR9806692B1 (zh)
CA (1) CA2233521C (zh)
DE (1) DE69837738T2 (zh)
ES (1) ES2283034T3 (zh)
ID (1) ID20092A (zh)
MY (1) MY122169A (zh)
PL (1) PL325654A1 (zh)
RU (1) RU2226712C2 (zh)
SG (1) SG73504A1 (zh)
TR (1) TR199800587A3 (zh)
TW (1) TW38443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7902B (zh) * 2004-03-01 2013-06-01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用以將n輸入音訊聲道編碼成m個經編碼的音訊聲道及用以解碼代表n個音訊聲道之m個經編碼音訊聲道的方法及用以解碼之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1439A (ja) * 1998-09-24 2000-04-07 Sony Corp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提供媒体
US6463410B1 (en) * 1998-10-13 2002-10-08 Victor Company Of Japan, Ltd.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SE519981C2 (sv) 2000-09-15 2003-05-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Kodning och avkodning av signaler från flera kanaler
SE519985C2 (sv) 2000-09-15 2003-05-0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Kodning och avkodning av signaler från flera kanaler
US6704387B1 (en) * 2001-09-11 2004-03-09 Oak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ormalized bit counting
US7106672B1 (en) 2001-09-11 2006-09-12 Zora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frequency difference to adjust a target bit for bit counting
JP3925144B2 (ja) * 2001-10-12 2007-06-0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EP1444688B1 (en) * 2001-11-14 2006-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Encoding device and decoding device
US7376159B1 (en) * 2002-01-03 2008-05-20 The Directv Group, Inc. Exploitation of null packets in packetized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US7286473B1 (en) 2002-07-10 2007-10-23 The Directv Group, Inc. Null packet replacement with bi-level scheduling
DE10255687B4 (de) * 2002-11-28 2011-08-11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85579 Verfahren zur Verringerung des Crestfaktors eines Multiträgersignals
US7650277B2 (en) * 2003-01-23 2010-01-19 Ittiam Systems (P) Lt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st quantization in perceptual audio coders
AU2003222397A1 (en) 2003-04-30 2004-11-23 Nokia Corporation Support of a multichannel audio extension
US7647221B2 (en) * 2003-04-30 2010-01-12 The Directv Group, Inc. Audio level control for compressed audio
DE10328777A1 (de) * 2003-06-25 2005-01-27 Coding Technologies Ab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Codieren eines Audiosignals und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Decodieren eines codierten Audiosignals
US7912226B1 (en) 2003-09-12 2011-03-22 The Directv Group, Inc. Automatic measurement of audio presence and level by direct processing of an MPEG data stream
CN1914669A (zh) * 2004-01-28 2007-02-14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复数值数据的音频信号解码
FR2891100B1 (fr) * 2005-09-22 2008-10-10 Georges Samake Codec audio utilisant la transformation de fourier rapide, le recouvrement partiel et une decomposition en deux plans basee sur l'energie.
JP4876574B2 (ja) * 2005-12-26 2012-02-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信号復号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548348B2 (ja) * 2006-01-18 2010-09-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音声符号化装置及び音声符号化方法
US20100017199A1 (en) * 2006-12-27 2010-01-21 Panasonic Corporation Encoding device,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GB0705328D0 (en) * 2007-03-20 2007-04-25 Skype Lt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045295B2 (ja) * 2007-07-30 2012-10-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8630848B2 (en) * 2008-05-30 2014-01-14 Digital Rise Technology Co., Ltd. Audio signal transient detection
EP2447943A4 (en) * 2009-06-23 2013-01-09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ENCODING METHO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PROGRAM USING THE METHODS
KR101569702B1 (ko) * 2009-08-17 2015-11-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레지듀얼 신호 인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KR101599884B1 (ko) * 2009-08-18 2016-03-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채널 오디오 디코딩 방법 및 장치
EP2369861B1 (en) * 2010-03-25 2016-07-27 Nxp B.V. Multi-channel audio signal processing
KR101733205B1 (ko) 2010-04-05 2017-05-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오디오 디코딩 시스템 및 그것의 오디오 디코딩 방법
JP5609591B2 (ja) * 2010-11-30 2014-10-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符号化装置、オーディオ符号化方法及びオーディオ符号化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9729120B1 (en) 2011-07-13 2017-08-08 The Directv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monitor audio loudness and provide audio automatic gain control
KR101842258B1 (ko) * 2011-09-14 2018-03-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신호 처리 방법, 그에 따른 엔코딩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디코딩 장치
EP2720222A1 (en) * 2012-10-10 2014-04-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synthesis of sinusoids and sweeps by employing spectral patterns
US9520141B2 (en) * 2013-02-28 2016-12-13 Google Inc. Keyboard typing detection and suppression
US9319249B2 (en) 2014-08-27 2016-04-19 eTopus Technology Inc. Receiver for high speed communication channel
KR102465286B1 (ko) * 2015-06-17 2022-11-10 소니그룹주식회사 송신 장치, 송신 방법, 수신 장치 및 수신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440613C1 (de) 1984-11-07 1986-04-10 Institut für Rundfunktechnik GmbH, 8000 München Verfahren zum digitalen Übertragen eines Rundfunk-Programmsignals
DE3506912A1 (de) 1985-02-27 1986-08-28 Telefunken Fernseh Und Rundfunk Gmbh, 3000 Hannover Verfahren zur uebertragung eines audiosignals
DE3639753A1 (de) 1986-11-21 1988-06-01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uebertragen digitalisierter tonsignale
NL8700985A (nl) 1987-04-27 1988-11-16 Philips Nv Systeem voor sub-band codering van een digitaal audiosignaal.
US5109417A (en) 1989-01-27 1992-04-28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Low bit rate transform coder, decoder, and encoder/decoder for high-quality audio
US5042069A (en) 1989-04-18 1991-08-20 Pacific Communications Scienc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ng non-quantized adaptively transformed voice signals
NL9000338A (nl) * 1989-06-02 1991-01-02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igitaal transmissiesysteem, zender en ontvanger te gebruiken in het transmissiesysteem en registratiedrager verkregen met de zender in de vorm van een optekeninrichting.
US5539829A (en) * 1989-06-02 1996-07-23 U.S. Philips Corporation Subband coded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 using some composite signals
JP2913731B2 (ja) * 1990-03-07 1999-06-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高能率符号化方法
DE4020656A1 (de) 1990-06-29 1992-01-02 Thomson Brandt Gmbh Verfahren zur uebertragung eines signals
BR9204799A (pt) 1991-03-29 1993-07-13 Sony Corp Processo de codificacao para um sinal digital
JP3134338B2 (ja) 1991-03-30 2001-0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音声信号符号化方法
JP3134337B2 (ja) 1991-03-30 2001-0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符号化方法
JP2766919B2 (ja) 1991-06-07 1998-06-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再生装置、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装置、ディジタル信号再生装置
KR100268623B1 (ko) 1991-06-28 2000-10-16 이데이 노부유끼 압축 데이타 기록 재생 장치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EP0522219B1 (en) * 1991-07-11 1997-10-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mproved method for subband coding images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said method
US5521713A (en) 1991-08-29 1996-05-28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ata compression and expansion using hybrid equal length coding and unequal length coding
DE69231369T2 (de) 1991-09-30 2001-03-29 Sony Corp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Audiodatenkompression
US5349549A (en) * 1991-09-30 1994-09-20 Sony Corporation Forward transform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verse processing apparatus for modified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spectral and temporal analyses including simplified forward and inverse orthogonal transform processing
JP3134455B2 (ja) 1992-01-29 2001-02-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高能率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
US5682360A (en) 1992-01-29 1997-10-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an optical recording layer and magnetic recording layer
US5757927A (en) 1992-03-02 1998-05-26 Trifield Productions Ltd. Surround sound apparatus
DE4209544A1 (de) 1992-03-24 1993-09-30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oder Speichern digitalisierter, mehrkanaliger Tonsignale
JP3508146B2 (ja) 1992-09-11 2004-03-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信号符号化復号化装置、ディジタル信号符号化装置及びディジタル信号復号化装置
JP3358627B2 (ja) 1992-10-16 2002-12-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DE4239506A1 (de) 1992-11-25 1994-05-26 Inst Rundfunktechnik Gmbh Verfahren zur bitratenreduzierenden Quellcodierung für die Übertragung und Speicherung von digitalen Tonsignalen
JP3186307B2 (ja) 1993-03-09 2001-07-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圧縮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EP0653846B1 (en) * 1993-05-31 2001-12-19 Sony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ding or decoding signals, and recording medium
AU689506B2 (en) * 1993-11-04 1998-04-02 Sony Corporation Signal encoder, signal decoder, recording medium and signal encoding method
US5724612A (en) 1993-11-29 1998-03-03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transfer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ransfer control means for determining a transfer sequence of plural information blocks
KR960012475B1 (ko) 1994-01-18 1996-09-20 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디지탈 오디오 부호화장치의 채널별 비트 할당 장치
US5731767A (en) 1994-02-04 1998-03-24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KR100352351B1 (ko) 1994-02-05 2003-01-06 소니 가부시끼 가이샤 정보부호화방법및장치와정보복호화방법및장치
JP3186412B2 (ja) 1994-04-01 2001-07-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化方法、情報復号化方法、及び情報伝送方法
EP0713295B1 (en) 1994-04-01 2004-09-15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coding inform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coding information
JP3186413B2 (ja) 1994-04-01 2001-07-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圧縮符号化方法、データ圧縮符号化装置及びデータ記録媒体
JP3277682B2 (ja) 1994-04-22 2002-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情報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伝送方法
EP0775389B1 (en) * 1994-05-02 2002-12-18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coding system and encoding method for encoding a digital signal having at least a first and a second digital signal component
TW295747B (zh) * 1994-06-13 1997-01-11 Sony Co Ltd
JP3277692B2 (ja) 1994-06-13 2002-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化方法、情報復号化方法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JP3250376B2 (ja) 1994-06-13 2002-01-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情報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JP3341474B2 (ja) * 1994-07-28 2002-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符号化方法及び復号化方法、情報符号化装置及び復号化装置、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US5654952A (en) * 1994-10-28 1997-08-05 Sony Corporation Digital signal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dium
EP0738441B1 (en) * 1994-11-04 2002-03-1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ncoding and decoding of a wideband digital information signal
JP3557674B2 (ja) * 1994-12-15 2004-08-2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高能率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
JP3371590B2 (ja) * 1994-12-28 2003-01-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高能率符号化方法及び高能率復号化方法
JPH08190764A (ja) * 1995-01-05 1996-07-23 Sony Corp 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方法、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3453898B2 (ja) * 1995-02-17 2003-10-06 ソニー株式会社 音声信号の雑音低減方法及び装置
JP3393242B2 (ja) 1995-03-30 2003-04-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送信方法及び装置
JP3189660B2 (ja) * 1996-01-30 2001-07-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符号化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7902B (zh) * 2004-03-01 2013-06-01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用以將n輸入音訊聲道編碼成m個經編碼的音訊聲道及用以解碼代表n個音訊聲道之m個經編碼音訊聲道的方法及用以解碼之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69973B1 (en) 2001-01-02
EP0875999B1 (en) 2007-05-09
EP0875999A2 (en) 1998-11-04
TR199800587A2 (xx) 1998-10-21
DE69837738T2 (de) 2008-01-31
BR9806692B1 (pt) 2010-08-24
EP0875999A3 (en) 2002-02-13
KR100689637B1 (ko) 2007-11-09
MY122169A (en) 2006-03-31
CN1197958A (zh) 1998-11-04
ES2283034T3 (es) 2007-10-16
AU5970598A (en) 1998-10-01
AU735150B2 (en) 2001-07-05
PL325654A1 (en) 1998-10-12
CA2233521C (en) 2007-06-26
RU2226712C2 (ru) 2004-04-10
ID20092A (id) 1998-10-01
CA2233521A1 (en) 1998-09-30
BR9806692A (pt) 2000-09-05
TR199800587A3 (tr) 1998-10-21
CN1104689C (zh) 2003-04-02
ATE362168T1 (de) 2007-06-15
DE69837738D1 (de) 2007-06-21
SG73504A1 (en) 2000-06-20
KR19980081208A (ko) 1998-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84434B (en) En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decoding method, device therefor and recording medium
KR100276788B1 (ko) 디지탈 신호 처리 장치와 방법 및 기록 매체
US6314391B1 (en) Information en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de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204227B2 (ja) マルチチャネル・オーディオ・エンコーダおよびマルチチャネル・オーディオ・デコーダ
EP1210712B1 (en) Scalable coding method for high quality audio
JP3123286B2 (ja) 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又は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6353807B1 (en) Information co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de transform method and apparatus, code transform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rogram providing medium
JP4925671B2 (ja) デジタル信号の符号化/復号化方法及びその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TW486886B (en) En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recording medium and decoding device and method
WO1998046045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da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decodage et support d'enregistrement
JPH1132399A (ja) 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211166B2 (ja) 符号化装置及び方法、記録媒体、並びに復号装置及び方法
JP4470304B2 (ja) 圧縮データ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圧縮データ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WO2000051243A1 (en) A backward decoding method of digital audio data
JPH09102742A (ja) 符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復号化方法およ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3175456B2 (ja) 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
JPH06338861A (ja) ディジタル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010048B2 (ja) 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復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記録媒体
JP4123632B2 (ja) 情報符号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プログラム供給媒体
MXPA98002431A (en) Method and coding device,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medium of regis
JPH06250699A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記録媒体
JPH11272294A (ja) エンコード方法、デコード方法、エンコード装置、デコード装置、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方法、ディジタル信号記録装置、記録媒体、ディジタル信号送信方法及びディジタル信号送信装置
KR20030033404A (ko) 오디오 cd에 기록된 데이터를 메모리에 압축, 저장하여재생하는 휴대용 cd 플레이어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