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383523B - Amplified sensor arrays - Google Patents

Amplified sensor array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383523B
TW383523B TW086109833A TW86109833A TW383523B TW 383523 B TW383523 B TW 383523B TW 086109833 A TW086109833 A TW 086109833A TW 86109833 A TW86109833 A TW 86109833A TW 383523 B TW383523 B TW 38352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us
sensor
optical
retur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61098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raig W Hodgson
Jefferson L Wagener
Michel J F Digonnet
H John Shaw
Original Assignee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filed Critical Univ Leland Stanford Junior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3835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38352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5/00Details relating to vessels or to leading-in conductors common to two or more basic types of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5/02Vessels; Containers; Shields associated therewith; Vacuum locks
    • H01J5/16Optical or photographic arrangements structurally combined with the vess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33Signal power control considering the whole optical path
    • H04B10/2939Network aspec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2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D5/3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 G01D5/3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 G01D5/353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influencing th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an optical fibre
    • G01D5/35383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transfer means, i.e. usin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with attenuation or whole or partial obturation of beams of light the beams of light being detected by photocells influencing the transmission properties of an optical fibre using multiple sensor devices using multiplexing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9/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 G01H9/004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using fibre optic sens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Optical Transform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Description

~WW\ 第中頁號專利ΐ.年2月修正 明(7 ) iW—㈣f% (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是感知器數N-1之回返功率最低。由方程式2 , 此功率決定於耦合率c且當 C--J- (4) N-1 時最大。利用方程式1與2,且假設一最佳耦合率(方程 式4),最差感知器之雜訊指數爲: (5) 圖4 b表示當感知器數量增加時,最佳被動式陣列(實曲 線)之雜訊指數。假設感知器損失爲L s = 6 d B,且與現 行感知器技術一致。假設超出損失爲L X =每一耦合器區段 0 . 2 d B。圖4 brf示當感知器數量增加時雜訊指數準 快速上升,顯示被動式陣列架構之限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爲得到較長之感知器陣列,’被動式光陣列必須接受各 個別感知器可用功率之降低,且因此產生S NR之退降。 謹記這些限制在心,則在T D Μ感知器陣列中放大S N R 已經是困難的。一解決方案爲增加光源之功率,在短促雜 訊有限之條件下,功率將增加所有回返訊號之S N R。然 而,分佈匯流排能傳輸之最大功率受限於光纖內之非線性 效應。因此被動式陣列設計要提升光源之啓始功率用以補 償耦合器在各感知器內之低功率之能力有限。 發明摘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 Οχ 297公釐)-1〇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 五、發明説明(彳) 相關申請案< ‘ 本申請案爲1 9 9 7年三月十一日所歸檔之美國專利 申請案,編號0 8/8 1 4 5 4 8之連續部分申請,其自 1 9 9 6年七月十二日所歸檔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編號 60/021699,1997年元月二曰所歸檔之美國 臨時申請案,編號60/034804,以及199 7年 元月十七日所歸檔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編號6 0/0 3 6 114中申請優先性·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光纖干涉感知器陸列以及在多工時域 之感知器陣列中將訊號雜訊比加以放大之裝置。 發明背景 光纖干渉感知器陣列在尺寸,電氣介面,及電磁偵測 使電子感知器變.成不切實際之申請案中顯示了希望。這種 干涉感知器能測量一具備非常高動態範圍(如1 2 0 d B )之參數(即,測量値)。光感知器陣列藉萆接一 f使用 光纖電源之感知器加以形成。如一陣列中之各感知器需要 一專用纖維來攜載偵測訊號,則當感知器數量增加時’所 需之大量纖維即快速變成難以處理。於是,因光陣列中之 感知器數量增加,欲維持低纖維數則時域多工是必要的。 已嘗試過電氣與光頻域多工器但不好管理含數百感知器之 陣列。結果,將大感知器陣列組織成長串感知器’其以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297公釐)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五、發明説明(15) 輸至一陣列外之偵測器(未示出)。 由於像梯形之陣列1 0 ’從分佈匯流排1 0 〇經由— 感知器1 1 0至回返匯流排1 2 0之各路徑常被指爲一橫 梯。 因訊號必須行經陣列之距離決定於訊號被耦合進來之 感知器,輸出自感知器1 1 0之修改過訊號以不同時距被 放在回返匯流排1 2 0上,其中之時距依感知器1 1 0與 來源間之距離而定。愈接近來源之感知器比那些位於分佈 匯流排1 0 0沿線遠些的感知器較早将修改過之訊號回返 至處理器。依此方式,即將來自光感知器之訊號在回返匯 流排1 2 0作分時多工處理。偵測器以由來源脈衝長度, 脈衝重複率及各感知器間之光距所決定之時距依序接收修 改過之訊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在一被動式陣列中,當陣列中之感知器數量成長時’ SNR遭受到一重大之退降。圖4 b表示’就被動式陣列 而言,雜訊指數位準單調地隨陣列中之感知器數量而增加 。這是因爲各連續感知器耦合器在行至下一耦合前即減弱· 了來源訊號。如耦合率爲0 . 1,則來源訊號之1 0 %即 被耦合入第一感知器,且訊號之9 0 %即被一塊傳送至下 一感知器。串列中之第二耦合器將剩下訊號之1 0 %耦合 入只有原訊號9 %之第二感知器,並將剩下訊號之9 0 % 傳送至只有原訊號8 1 %之下一感知器。於是,提供給感 知器陣列稍後汲中感知器之功率自其原來強度有重大之退 降。於是,如耦合率爲〇 . 1,則第1.0 0個感知器將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1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 ) 返自以分散間隔放置之感知器之資訊加以施行TDM。一 手丨丨用Τ Γ>Μ之典洇被動式感知器陣列之結構爲梯型架構。 這種設計只有一些光電線且允許小型佈置。預期提供一 種在一陣列中含大量干涉感知器之多工器設計而可保留感 知器之高動態範圍並維持高訊號雜訊比(SNR)。 如圖1所示,利用分離耦合器1 4 0形成一使用 TDM之傳統被被動式光陣列1〇將一分佈匯流排10 0 ψ 耦合器至一光感知器1 1 0之第一端點第二分離耦合 器1 4 2將回返匯流排1 2 0耦合至光感知器1 1· 0之第 二端點。從一來源處(未示出)傳送一偵測信號,此來源 則部分被耦合至一 η個感知器陣列中之第一感知器1 1 0 。剩π >偵測信號繼續沿分佈排至後續之耦合器,其各將 偵測赁r亏斷加以耦合至連續之感知器內。 各感知器根據欲偵測之外來(如聲音的)干擾,從分 庐皤流排1 η η將與它耦合之光訊號加以修改。然後以耦I 合器1 4 2將干墦訊號耦合至回返匯流排1 2 0。然後回 返匯流排自陣列中傳送出干擾訊號加以_處理。 TDM之基本原理如下,光訊號取自來源,沿分佈匯 流排100,經由耦合器14 0,感知器1 10,耦合器 1 4 2及沿回返匯流排1 2 0回返之路徑長度隨各感知器 而不同。因此,回返信號以決定於路徑長度之不同時間間 隔抵達偵測器。爺垮近訊號源之感知器比捺沂陣列端未夕 .,.:〆,·..··一,'、..... . · ·. 感知器有較短之路徑。於是,接近來源之感知器比陣歹IL遠 處之感知器會稍里將回返信號放在回返匯流排上。這假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 I 革-;-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IT 五、發明説明(19) ,在每一級都有增益與損失功率,但卻得到最小之整體增 益與損失。在回返匯流排上設置一類似之架構。 圖2所示之架構稱爲耦合器,放大器架構。 本發明避免一般在圖1之被動式陣列所碰上之訊號退 降之問題。即使感知器1 1 0可能遠遠沿著分佈匯流排 1 0 0且訊號也可能已遭上許多先前感知器之耦合,但各 感知器1 1 0卻接收實質上具有相同功率之來源訊號。本 發明也能保持光訊號之功率位準在一可管理之位準,因此 可避免纖維內之非線性效應,當纖維內之光功率增加時就 會發生此效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第二方面爲如圖3所示之陣列1 4。在此實例 中,如圖2中,沿著分佈匯流排1 〇 〇長度插入E D F A 1 3 0,而將其放在耦合器1 4 0之前,使得在招致耦合 損失前可放大來源訊號。設定各放大器1 3 0之增益加以 補償跟在放大器1 3 0後之耦合器1 4 0中之預期訊號功 率損失。在此架構中,光訊號在損失前遭受一可改變耦合 器雜訊特性與最佳値之一項增益。這種架構稱爲放大器-耦合器架構。 圖4 a表示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在每一橫梯一個感知 器及每一陣列1 0 0個橫梯(即,陣列中總共有1 0 〇個 感知器)之耦合器,放大器以及放大器一耦合器之架構下 之最佳分佈匯流排稱合率。圖4 a所示之陣列有一損失 Lx=0 . 2 dB及一感知器損失1^=6 dB。放大式陣 列利用一最佳化之分佈匯流排耦合率加以降低雜訊指數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 ~ 請 ▲ 閱 背 面 之 注 意 事 項 再( 填 寫 本 頁 A7 ____ B7 五、發明説明(3 ) 經由各感_知器之時間延遲相當均等。然後將訊號傳送至陣 列外,以其它硬體加以依序處理,抽取所感知到之資訊。 根據感知器與來源間之不同距離,因各回返訊號有不同之 萨間延遲,故可能以脈衝形成式加以使用光訊號。根據前 述,各感知器1 1 0回返一脈衝,此脈衝是稍微延遲自由 先前感知器所回返之訊號脈衝,且因此使各種訊號脈衝可 被暫時隔離在偵測器上。爲避免回返信號在回返匯流排 1 2 0與偵測器上重疊,而選取光訊號之略衝長度與鎇率 使得回扳信號弁回返確流棑上不會重疊。 圖8說明一感知器陣列之時序圖,其使用TDM將回 返信號在回返匯流排上多工劃分來作偵測與處理。'在時距 1中,訊號源輸出一長度爲t之偵測脈衝。訊號漉在重置 其本身與重複偵測脈衝前(如時距1 >所示)則等待一 T ^之時距。一.曰已從訊號源發出偵測脈衛,吐脈輕即蓋 分Si谁入各感知;§§。根據各感知器雜訊號源之個別距離, 訊號以不同時間自各感知器加以回返。小心選擇路徑長度 使得可以箸管閏.隔將回返信號放在回返晻流排上,並在回 返信號間只具有一短介入保護帶(T*sw)加以防止訊號丨 _____ 方 重疊。一旦最後一個感知器已回返一訊號N至偵測器,系 統則等待一重疊時距(Τ ί 然後程序重新開始。選取時 距丁$*碓信自最後感知器之回返脈衝Ν含在自第一感知器 之回返Μ衝1/抵達前抵達偵測器加以回應第二偵測脈衝 i 。T8^之典範時距約等於Tsslff。於是,之重複週 期約爲Ν X ( τ + Τ»»*)。例如,就兩相鄰感知器間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6 - A7 B7 正 補充 五、發明説明(20) 3 d B之回返匯流排耦合率。圖4 a表示對於圖2與3所 示之放大式陣列,分佈匯流排上之耦合率不存在一最佳耦 合率且對耦合器,放大器與放大器-耦合器之架構,當感 知器數量增加時,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器即降低。 圖4 b表示兩放大式陣列架構展現相同雜訊指數之相 依性,當N等於2 0 0個感知器時可快速增加至·雜訊指數 3 0 d B,然後由此慢慢成長。達到只有4 4 d B。依比 較,被動式陣列雜訊指數(畫自方程式5 )在整個有興趣 之範圍內成長快速,造成在2 0 0個感知器時非常高的雜 訊指數位準1 4 0 dB。就大感知器陣列(1 〇 〇或更多 感知器)而言,放大式陣列比標準被動式陣列在S N R +上 提供較大之改善。如雜訊指數只能接受不超過,如4 0 d B,則最佳被動式陣列只能有約1 2個感知器,但是放 大式陣列能容納1 0 0個感知器之多,即,接近相同雜訊 指數之被動式陣列之10倍。 本發明之第三方面中,圖2和3所示之各對耦合器 140,142間之單一感知器110爲圖5a所示陣列 1 6中之感知器的次陣列所取代。如上所述,分佈匯流排 1 0 0從外界來源接收一訊號並沿其長度加以攜載。如以 上架構’一部分訊號爲耦合器1 4 0加以分離。然而,星 型纖維耦合器1 5 0則將大槪相等之訊號份數耦合至次陣 列1 6 0之各感知器1 1 〇中,次陣列1 6 0爲一含小量 感知器1 1 0之被動式陣列。星型纖維耦合器1 5 0在次 陣列之感知器中將偵測訊號作等量分離。由星型纖維耦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23 - ----------装--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鱗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___ B7_ 五、發明説明(4 ) 徑差約爲j . 2米之系統而言,選擇r約爲4 0奈秒而 T保**約爲1奈秒。當陣列架構含3 0 0個感知器(即N = 300)時則T*統約爲12 . 3微秒。就此典範架構而 言,約8 Ο Κ Η z之重複率確信回應偵測脈衝之最後回返 信號不會與回應下一偵測脈衝之第一回返信號重疊。留意 到在圖8中並未示出偵測脈衝與第一回返脈.衝間之時間偏 置,因竭置隨自來源至第一感知器,經第一感知器並返回 偵測器之光路徑長度而不同。 T DM之好處爲它允許簡單之質詢技術。不需交換式 硬體,允許降低陣列之成本與尺寸》然而,TDM之其中 一問題爲它降低各感知器可偵測之時間。如各感知器指定 —專用纖維加以報告其偵測之結果,它就可提供一連續之 資訊流。然而,當實旆τ Γ) Μ用以降低纖維數量時’不可 會Ρ有這種連續報告。任何一個咸知器被取樣之時間量降低 至一連續被取樣之感知器的1 /Ν。當感知器數量成長時— ,任一p知器被取樣之時間量與頻率就更降低。 有限之取樣時間增加,訊號雜訊比(SNR)更有意 義。因在TDM下,對一不足樣品作插補運算。表示出一 更長之時距(爲其實際取樣時間之N倍長)’各樣品更必 要被偵測器加以正確解譯。雜訊爲解譯錯誤之一電要來源 _ ........... ,因此須儘可能保持高SNR ’儘可能沿感知器陣列有較. 少S N R之退降。高S N R降低偵測系/統之解譯錯誤數量. 。 / 當偵測訊號經由被動式陣列傳播時會遭受到,大之損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ί)Χ 297公釐) ·Ί 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ί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we: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 至2,增至4時,最佳耦合率値就〇 · 2變至0 . 35 ’ 變至〇.55而雜訊指數保持固定’恰在40dB下。 回返匯流排耦合器1 4 2沒有一最佳耦合率,但如圖 6 c所示,耦合愈高則結果愈佳。雜訊指數位準是針對放 大器一耦合器與耦合器-放大器之架構與次陣列之不同尺 寸來表示。.就所有架構而言’分佈匯流排之親合率最佳且 感知器總數量爲1 〇 〇。當回返匯流排耦合率由〇 . 2增 至〇 . 9 5時,就圖6 c所示之任一架構及每一次陣列有 1,2或4個感知器者而言,其雜訊指數位準退降小於 1 d B。因此可根據放大器泵之考量(較低之耦合率意爲 較低之泵功率要求)’可自由選取回返匯流排耦合。不同 陣列架構之雜訊指數位準分佈,如圖6 a所示,是由於選 取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而成。 下列定義系統參數: n =次陣列數量 j =每一次陣列之感知器數量 n j =感知器總數量 C d =分佈匯流排(耦合器1 4 0 )之耦合率 Cr =回返匯流排(耦合器1 4 2 )之耦合率 L X =各耦合器區段內之接合與插入損失 L s =感知器損失 n s p =放大器倒轉參數 由於可將放大之自然放射(A S Ε )加進訊號之光放 大器1 3 0與1 3 2之存在,放大式陣列之輸出不再如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26 - I--------^----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s Τ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 ) 失。損失)砌湎含,例如,(1 )纖維損失,接合損尖與 耦会器插人損失,(2 )感知器損失,以及(3 )各耦合 器在分佈與回返匯流排上之電源分離。 用以將光感知器耦合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之簡單分離 方法(損失項目(3))導致大量損失與SNR之嚴重退 降。從回返匯流排耦合至感知器之偵測訊號中之光線量決 定於耦合器之耦合率。f親合率大槪代表被分至感知器之光 線分數且大槪一減掉耦合率爲從分佈匯流排往下傳至下一 耦合器之光線的分數。高耦会率造成更多功率自分佈睡流 排被傳送至各感知器,但也造成下游感知器之劝窜量較少 。低耦合率增加傳毛下游之功率,但卻限制了各感知器用> 之功率。結果,如以下之討論有一耦合率値,其將來自最 遠感知器之回返功率加以放大。 在一含N個感知器之陣列中,回返自第m個感知器之 功率隨m之增加而隆低(其中,感知器m= 1爲最接近來 源之感知器)。例外的是來自最後之感知器數N之訊囅, 因無耦合率連接且訊號之全部剩餘部分皆通過第N感知器 ,故它沒遭受到分離損失。在圖1所示之被動式光陸列t ,回扳訊號最弱的畏感知器數N— 1 <'欲在一被動式陣列 中達成最佳輸出訊號雜訊比,偵測器(1 )之訊號儘量攜 載光匯流排中非線性效應所允許之功率且偵測器(2 )之 訊號應爲有限之短促雜訊(源自訊號源之大量雜訊支配訊 號雜訊特性之狀況)。‘ 未指定特殊光功率,整合次數,脈衝寬度’重複率,.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榡準(CNS ) A4規格(21〇X297公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β A7 B7 88. 2 . 2 3c y'Lj 五、發明説明(26) 數位準之效應。方程式8和9表示對於回返匯流排1 2 0 無最佳耦合率。系統對於CN之選擇非常不敏感。如圖4 a 所示,對於分佈匯流排上之耦合器1 4 0存在一最佳耦合 率。選取超出之損失爲0 . 2 dB,選取感知器損失爲 6dB,以及選取放大器倒轉參數nSP爲1 . 5。在各次 陣列具兩個放大器1 1 0之情況下,在回返匯流排1 2 0 上使用3 d B之耦合器。當陣列中感知器1 1 〇之數量加 時,兩種架構之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C d皆下降。在每一橫 梯一放大器之情形下(每一感知器,每一匯流排一個放大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可表示,對於大數量之感知器,最佳耦合率接近(10)
Cd(amplifier-coupler) 訂 以及,對於耦合器-放大器架構
Cd (coupler -amplifitr) 卿-(卜(:祕 (Π)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兩種架構中Cd之最佳値不只決定於系統中感知器 1 1 0之數量,也決定於感知器損失,超出損失,次陣列 中感知器之數量,以及放大器之倒轉。與圖1中被動式陣 列之近似値1 / N比較,兩個最佳耦合率落在1 / η 1 / 2 。放大器,耦合器架構需要較高之最佳耦合率,對於低數 量之感知器則接近1。下列分析中,因Cd太接近1將需要 具不切實際高增益之分佈放大器1 3 0,就η之値,預測 Q之最佳値接近1,其實際上被限制爲〇 . 9 5。類似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_ 2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 _ 五、發明説明(6 ) 以及需要決定絕對輸出SNR之濾光,下列方程式定義可 用以比龄不同陣列架構之系統雜訊指數成份。有興趣之雜 訊指數爲除以陣列中最差感知器(第N—1個感知器)輸 出SNR之輸入源SNR。系統雜訊指數(NF)定義爲
.此定義與放大器雜訊之古典定義一致,但此處用以說 明整個系統爲一放大損失之轉換。 爲決定系統之雜訊指數,必須計算與系統各種元件相 關聯之損失(如,接合損失,分離損失,耦合器損失等) 。這些損失(L)以dB (特別是負dB)作考量。這些 損失亦可以傳輸作爲考量。例如,_3 失爲5 0 %之傳輸而一10 dB之損失爲10%之傳輸°假設各感 知器分送相同之損失L s給訊號而由於接合與耦合器插入 造成之超出損失對於所.有稱合器區段皆相.问且等於L X。 當所有耦合器皆表現出相同之耦合率c時則表示從感知器. 數r-回至偵測器之功率爲: P,U-C^f2C2L· for m<N (2) 就圖1所示之實例而言,因感知器Nl接連接至分佈 纖維而非加以耦合器,故感铂器N比感知-器N — 1接收更 多之光功率。感知器N之功_爲: -----Γ----—裝---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X 297公釐) _ 9 - A7 B7 修止.紙2, 23 e、本年另曰 --- 立、|明訊仴(27 ) ,匕Q太接近1將需要一具不切實際高增益之回返放大器 13 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感知器損失數字也影響最佳耦合率。以上情況中,假 設感知器損失爲6 d B。這樣的選擇說明在非平衡Mach-Zehnder感知器中3 d B之損失及線圈式感知器中3 d B纖 維之彎曲損失。對於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而言,圖7 a表 示不同之感知器損失對具備1 0 0個感知器之陣列中最差 感知器之雜訊指數的效應。當感知器損失增加時,被動式 與放大式陣列皆遭受訊號之雜訊指數退降。在感知器損失 爲0至15dB之範圍中,放大式陣列最多退降8dB, 而被動式陣列退降1 5 d B。如圖7 a所示,放大器,耦 合器陣列架構比耦合器-放大器架構多一個好處。當感知 器損失爲零時,兩架構開始只離開0 . 3 d B。然而,感 知器損失爲1 5 d B時一放大器-耦合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位準幾乎在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下面2 d B。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7 b表示在每一次陣列具一個感知器之1 〇 0個感 知器陣列中,超出損失對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之效應。當 匯流排上之超出損失,在每一耦合器區段上由0增加至1 d B時,放大式陣列只受到2 d B雜訊指數位準之退降。 最好,在放大式陣列中,當遇到額外損失時即加入額外之 增益使得增益總是等於損失。在沒有超出損失下,被動式 陣列雜訊指數位準以1 .d B之接合與耦合器損失,從5 5 dB增加至2 5 5 dB之多。這表示被動式陣列對於零件 損失極度的敏感性,而當零件損失增加時,只要預先知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釐) ~WW\ 第中頁號專利ΐ.年2月修正 明(7 ) iW—㈣f% (3)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於是感知器數N-1之回返功率最低。由方程式2 , 此功率決定於耦合率c且當 C--J- (4) N-1 時最大。利用方程式1與2,且假設一最佳耦合率(方程 式4),最差感知器之雜訊指數爲: (5) 圖4 b表示當感知器數量增加時,最佳被動式陣列(實曲 線)之雜訊指數。假設感知器損失爲L s = 6 d B,且與現 行感知器技術一致。假設超出損失爲L X =每一耦合器區段 0 . 2 d B。圖4 brf示當感知器數量增加時雜訊指數準 快速上升,顯示被動式陣列架構之限制。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爲得到較長之感知器陣列,’被動式光陣列必須接受各 個別感知器可用功率之降低,且因此產生S NR之退降。 謹記這些限制在心,則在T D Μ感知器陣列中放大S N R 已經是困難的。一解決方案爲增加光源之功率,在短促雜 訊有限之條件下,功率將增加所有回返訊號之S N R。然 而,分佈匯流排能傳輸之最大功率受限於光纖內之非線性 效應。因此被動式陣列設計要提升光源之啓始功率用以補 償耦合器在各感知器內之低功率之能力有限。 發明摘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 Οχ 297公釐)-1〇 - 修王 補充 祖 本 A7 B7 經濟部中央操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8) 這些損失且包含足夠之增益用以補償較高之插入損失,放 大式陣列保持十分穩定。典型之接合與插入損失約爲 〇 . 2 d B,這給予被動式陣列增加4 0 d B之雜訊指數 卻使放大式陣列相當地不加變動。 放大式陣列淸楚地超越標準被動式陣列,當耦合率爲 最佳時,在偵測器造成一較低之系統雜訊指數及改善之 ' S NR。就實際之接合與插入損失位準,放大式陣列顯示 具許多感知器之陣列有對等之S N r待性,並比被動式陣 列之感知器數量大小大一階。最佳耦合率決定於陣列架構 及陣列之感知器數量,並提供優選設計參數使放大式感知 器陣列之S NR達最大。在所有狀況下,放大器—耦合器 架構已表示出超越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並在所有相關之 參數中表示稍低之雜訊指數位準。對於慮及纖維數與系統 複雜性之大型感知器之佈署而言,放大式T D Μ陣列比傳 統被動式T D Μ陣列表現出重大之希望。 雖然以上說明與感知器陣列有關,其中,各感知器有 一輸入及一輸出且其中,感知器陣列含一分佈匯流排與一 回返匯流排,我們應了解到感知器能以雙向感知器加以操 作並以作爲分佈匯流排與回返匯流排之雙向匯流排加以操 作。圖9中說明這種陣列2 0 0。陣列2 0 0含一單一光 匯流排2 0 4 (如,光纖),配合圖2之如上說明,單一 光匯流排2 0 4延伸在泵雷射來源1 0 2與泵雷射來源 1 0 4之間。上面亦說明訊號源1 0 6之輸出,且將泵雷 射來源1 0 4經由分波長多工器2 0 8耦合至光匯流排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t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31 · A7 B7 五、發明説明(8 ) 因S_N R在一 T DM光崽知器陣列之效能上爲一大因 素,如在造成偵測訊號內之雜訊位準爲高,則無法接近現 行感知器技術之限制且永遠無法開拓高感度感知器之利益 。爲此緣故,必須笋@感知器陣列之架構與設計參數加以 縮小S N R因分離、,其它纖維損失及其它雜訊存在造成之 退降》本發明在耦合器之間加入光放大器,重大改善被動 式陣列中之S N R用以補償耦合器之分離損失。 本發明之一有利實例中,沿訊號路徑在耦合器間棰夂 光放大器》將放大器增含势計成可補償由於先前耦合器與 其它纖維損失造成之損失。依此方式,當陣列中之感知器 數量增加時可維持總S NR沒有重大之退降。本發明第一 方面,放大婴沿著分佈與回返匯流排,直接位於耦合器後 (最後感知器除外)。本發明第二方面,放大器直接位於 耦合器前。 在一實例中,光放大器含接合在分佈?回遮匯流排勺 之短長度之摻餌纖維。對摻餌纖維而言可在1 4 8 0 nm 或9 8 0 nm下且對摻餌/鏡纖維而言可在1 0 6 0 nm 下,利用不昂貴之泵源,從陣列之一或兩端末對放大器加 -· ' 以激勵。 當設置分佈匯流排耦合率爲最佳婷避司改普S N R。 最佳耦合率値決定於放大器架構,超出損失與其它架構參 數。 沿分佈及回返匯流排將感知器編組成平行架構可達到 額外利益。依此方式,可重大增加感知器數量而不需對應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 先 閲 背 I面 之 注 意 二事 項 再(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11 - - ΓΚ7 本年月 A7 B7 ϋ明説切(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訊號脈衝(即,一光輸入訊號)發放至分佈匯流排 3 0 0內。以增益爲G d之第一放大器3 0 2對脈衝加以放 大,第一耦合器3 0 4運送脈衝之一部分Dd至第一橫梯 3 0 6,且將剩下部分(1, 一 C d )傳送至後續放大器 3 0 2。將各放大器3 0 2之增益設定成在下一個放大器 之前可正確地補償所有的後續損失(多半爲耦合器之分離 損失及接合損失)。訊號脈衝依此方.式開始沿分佈匯流排 3 0 0進行且將一等量之訊號功率提供給所有的感知器 3 1 0。類似地,經由耦合率Cr之耦合器3 1 4將來自各 感知器3 1 0之訊號脈衝(即,一光回返訊號)耦合至一 回返匯流排3 1 2上。已在回返匯流排3 1 2上之訊號碰 上一耦合器並將其功率之分數(Ι-Cr)傳輸至增益爲Cr 之後續放大器。再來,各放大器正確地加以補償介於放大 器間之損失並提供沿回返匯流排3 12至一偵測器(未示出 )之訊號的整體傳輸。各感知器回返大且類似量之訊號至 偵測器作爲輸出訊號,使得所有感知器相同SNR及相同敏 感度。適當選取訊號脈衝寬度與耦合器間之距離,就不會 有兩回返訊號脈衝在回返匯流排300上重疊。(見,例如 ,1987年7月,第LT-5冊之光波技術報誌,第1 0 1 4 — 1 0 2 3 頁中’由 J.L_Brooks,B.Moslehi,B.Y..Kim,及 H.J.Sh aw所寫之 '' 遠地光纖干涉感知器陣列之時域定址〃)。回 返自第一感知器之訊號脈衝首先抵達,而回返自最後感知 器之訊號脈衝最後抵達。將後讀訊號脈衝發放至分佈匯流 排3 00內,使得由後讀訊號脈衝產生之輸出訊號不會與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5 - A 7 B7 五、發明説明(9 ) 增加所需负大器之數量。多重感知器之平行編組可增加感 知器密度而不需對應地增加放大器或耦合器之數量。藉降 低放大器與耦合器之總數量,此設計可改善SNR,因此 降低放大器之自然發射雜訊與耦合損失。也降低泵功率之 需求。對於一相當數量之感知器,本發明這方面也允許較 小尺寸之陣列。 本發明一方面爲一贪許多感知器之光感知器架構’這 些感知器接收光訊號並輸出干擾光訊號。將一分佈匯流排 耦合至各感知器將光訊號分佈至各感知器。將一·回返匯流 排耦合至各感知器,加以從各感知器接收干擾光訊號並加 以包含作爲回返訊號之一部分。許多第一光放大器'分併在· 沿分佈匯流排長度之選取位置,維持分佈光訊號之功率在 一選取位準。許多第二.光筚大器分佈在沿回i應流排長 之選取位置,維持回返訊號干擾光訊號之功率。.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含許多感知器組之光感知器架構8 各感知器組含至少一個可接收光訊號與輸出干擾光訊號之
I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感知器。胳一芬佈匯流排耦合至各感知器組並將光訊號分 佈至反感知器組。將一回返匯流排耦合至各感知器組加以 從各感知器組接收干璦訊號。許汐弟一光放大器分佈在笔L 分佈匯流排長度之選取位置,維持各咸知器組光訊號之動 力在一適當位準。許多笛二来放大器分佈在沿回返匯流排_ 長度之選取位置,維持在回返匯_逋排上之干攝平訊號之勲 力。 v 本發明再一方面爲一光感知架構’其含許多感知參數 -1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修一 本 A7 B7 五、發明説明(33) 先前發放之訊號脈衝所產生之輸出訊號重疊,因此,允許 暫時解決個別之脈衝。訊號脈衝沿著匯流排3 0 0及 3 1 2兩者行進,在每一級均獲得及損失功率,但未遭到 整體之增益或損失。藉著週期性地將訊號加以再生,克服 了被動式陣列之基本限制。以來自一(或多)個泵雷射之 泵訊號(見圖1 0 )可從陣列3 2 0之前端在遠地即可激 勵所有放大器。耦合器在設計上爲分波長多工使得泵僅沿 匯流排3 0 0及3 1 2傳播而永遠不會被耦合至橫梯 3 1 0內。第一放大器3 0 2之泵功率甚大於放大器之泵 臨界値;因此,第一放大器處於高泵飽和狀態。它吸收小 分數之投射泵功率並將大量剩餘功率傳輸至亦在高泵飽和 狀態下運作之下游放大器。栗功率需求爲將足夠之功率發 放至各匯流排使得最後一個放大器仍有夠高之栗功率作適 當運作。最後結果爲可從一遠地位置對數十個低增益之放 大器激勵適量之泵功率(在14 8 Omm處爲1W)。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欲維護陣列3 2 0之模組設計,在分佈匯流排3 0 0 上之所有耦合器3 0 4最好一樣(相同之耦合率C d )且所 有放大器最好有相同長度(相同增益Gd)。類似地,在回 返匯流排3 1 2上之耦合器3 1 4 (耦合率Cr)與放大器 3 1 6 (增益Gr)最好一樣,雖然<3<1與(:『可能不同, 且Gd與Cr可能相異。在各匯流排上之第一放大器(亦即 最接近個別泵源之放大器)比最後的放大器接收及吸收更 多之泵功率,所以第一放大器之增益大於最後的放大器之 增益。然而,這些增益差對高泵功率而言爲小且可被忽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36 - B7 五、發明説明(10 ) B7 之裝置 二光訊 隔開之 裝置隔 本 法,此 方法利 至各感 號被耦 /將第一光訊號分佈茧各感知器裝置之 號從各感知裝置加以回返之裝置;將沿 第一光訊號加以放+之許多裝置;以及 開之第二光訊號加以放大之許多裝置。 發明再一方面爲降低訊號中雜訊指數位 訊號係回返自一感知器架構並用以產生 用許多感知器加以產生輸出訊號。光訊 t 知器之分佈匯流排加以傳輸。自各感知 裝置;將箪 者分佈裝置 將沿著回返 準之一種方 光輸出。本 號經由耦合 -請 「先 閲 讀 背 面 之 注 % 項 再丨 器之輸出訊 合至一回返訊號,此回返訊號是經由一耦合至各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知器之回返匯流排加以攜載。光與回返訊號沿著分佈與回 返匯流排作多汲放大,增大感知器架構內之訊號雜訊比。 本發明再一方面爲一光感知器陣列之最佳化方法。本 方法提供一種位於分佈纖維與回返纖維_軋.之冉惑笫器陣落-,其中,分佈纖維傳播來自來源之輸入光訊號,而回返纖 維將干擾光訊號回返至一偵測器。以一個別輸入耦合器將 各光感知耦合至分佈纖維且以一個別輸出耦合器將各光感 知器耦合至回返纖維》許多放大器被插入在輸入分佈纖維 與回返纖維上之選取位置》放大器可補償陣列^損失。選 取耦合器之耦合比與放大器之增益使系統雜訊指數達最佳 化。系統之雜訊指數爲輸入光訊號__之訊號-朝比對具最低 ..- ..· -·.·.· ·' -- --- 訊號雜訊比之感知器中之光訊,號的訊號雜訊比的hh率。 本發明又再一方面爲一光感知器陣列之最佳化方法。 本方法提供一種以許多耦合器耦合至一光纖之光感知陣列 。以許多放大器將在光纖內傳播之光訊號加以放大’用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13 修三 補亦. 磁年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64) 圖1說明未加以放大之被動式感知器陣列。 圖2說明如本發明第二方面所說明之放大器-耦合器 架構中之放大式陣列。 ' 圖3說明如本發明第二方面所說明之放大器一耦合器 架構中之放大式陣列。 圖4 a.針對每一橫梯一個感知器之耦合器一放大器與 放大器-耦合器架構說明被動式陣列與放大式陣列的最佳 分佈匯流排耦合率。 圖4 b說明針對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而言,當感知器 數量增加時,最差感知器之雜訊指數,其中,就放大式之 陣列而言’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圖5 a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方面之一放大式陣列,其 在次陣列與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中具備多重感知器,本架 構利用星型纖維耦合器在各次陣列中加以分佈訊號。 圖5 b說明類似於圖5 a之一放大式之陣列,其中, 在各次陣列中有設置一分佈匯流排與一回返匯流排。 圖6 a就各種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與1 〇 〇個感知器長 之放大器,耦合器架構中之感知器次陣列中之各種感知器 數量說明圖5 a中所示感知器陣列之最差感知器的雜訊指 數,其中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圖6 b就各種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與1 〇 〇個感知器長 之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中之感知器次陣列中之各種感知器 數量說明圖5 a中所示感知器陣列之最差感知器的雜訊指 數,其中,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67 - _!!1!,、裝!| 訂·!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貧本頁) 線 ¥ 經濟部中央樣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五、發明説明(11 ) 補償陣列> 之損失。選取耦合器之耦合率及放大器之增益 使系統雜訊指數達最佳化。系統之雜訊指數爲輸入光訊號 之訊號雜訊比對具最低訊號雜訊比之感知器中之光訊號的 訊號雜訊比的比率。 本發明又再一方面爲一光感知器架構。本架構含接收 輸入光訊號以及回應所感知到之參數加以輸出干擾光訊號 之許多感知器。至少一光纖將光訊號分佈至各感知器年回 訊號。許多光放大器分佈在沿至 少一光纖長度之選取位置,維持分佈光訊號與回返干擾光 訊號之功率在一選取位準。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一含接收與分佈光輸入訊號·之分佈 匯流排的一種光感知器陣列架構。分佈匯流排傳播一_分佈 匯流排泵訊I。回扳匯流排接收許多光回返訊號並提供光 回扳訊號作爲輸出訊號》回返匯流排傳播一回返匯流排泵 訊號》許多橫梯耦合在分佈匯流排與回返匯流排之間。各 橫梯舍至少一感知嚴,其接收光輸入訊號之一個別部分並 產生其中之一光回返訊號。許多在分佈匯流辨中立皂λ I-故女器會對分佈匯流棑S訊號加以[ϋ應。輸入光放大器將 光輸入訊號加以放大並具備增益用以對各橫梯來維持光輸 入訊號在一選取之訊號位準》許多在回返匯流排中之輸出 光放大器會對回返匯流排泵訊號加回應。輸出光放大.择瞪 在横梯中之感知號加以放大並具備*_琶上 大小等於光回尾訊號之it名二般而言,放大器之增益以 較大之泵能量加以激勵時較大。最好,分佈匯流排泵訊號 ^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0灿)八4規格(210父297公釐) 77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五、發明説明(12) 與回返匯^流排泵訊號進入分怖匯流排與回返匯流排之各端 。分佈栗訊號可能導致輸入光放大器之不均等激勵以及輸 入光放大器個別增益之差異。回返匯流排泵訊號可能導致 輸出光放大器之不均等激勵以及輸出光放大器個別增益之 差異。輸入光放大器,輸出光放大器與橫梯之位置使得此 架構定義許多包含輸入光放大器與輸出光放大器不同組合 之光路徑,這些光放大器有個別之累積增益。選取輸入光 t 放大器與輸出光放大器之增益使得在光路徑間之累積增益 差降低,因此可降低架構之雜訊指數。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一種降低光感知架構雜訊指數之方 法。本方法含提供分佈與回返匯流排,而泵能量則'經由這 ' , L · 些匯流排傳播。栗能量提供增益猞位於分佈與回返匯流挖 沿線之光放大咢。本方法更含提供許多橫梯與耦合器。耦 合器將各橫梯連接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橫棒含至少一 個感知器,它可接收發送至分佈匯流排內之光輸入訊號之 一個別部分。感知器產生進入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 號。本方法更含選取各橫梯中之橫梯數量以及感知器數量 用以提供大槪等於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感知器總數量。選 取橫梯中之橫梯數量與感知器數量,降低光感知器架構之 . ·,* I ----- ' ' 雜訊指齡。根據本方法之某一實例中,選取撗梯中之橫梯 數量與感知器數量甩以降俾,但非降低最小’雜訊指數’ 使亦降低分佈與回返泵功率之需求。在某些實例中也選取 輸入訊號之份數用以針對光輸入訊號以及分佈與回返泵訊 號之某些位準降低光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其中’光輸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 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5-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13) 入訊號是-以分佈匯流排中之耦合器耦合至橫梯中。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一種降低光感知器架構雜訊指數之 方法。本方法含提供分佈與回返匯流排,而泵能量則經由 這些匯流排傳播。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於分佈與回返匯流 棑沿線之光放大器。本方法更含提供許多橫梯與耦合器。 耦合器將各橫梯連接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橫梯含至少 —個感知器,它可接畋發送至分佈匯流排內之光輸入訊號 之一個別部分。感知器產生進入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 訊號。本方法更含選取以分佈匯流排之耦合器耦合至橫梯 之光輸人訊號的個別份數W号以冋返匯流排之耦合器耦合_ 至回返匯流排之光回返訊號的個別份數,闬以針對大槪等 矜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感知器數暈加以降低允靡 产之雜訊指數。、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一種含傳播泵能量之分佈匯流排與 回返匯流排之光感知器架構》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於分佈 與回返匯流排沿線之光放大器。本架構含許多橫梯與許多 耦合器。耦合器將各橫梯連接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橫 梯含至少一個感知器,它可接收發送至分佈匯流排內之光 輸入訊號之一個別部分。感知器產生進入回返匯流排之個 別光回返訊號β各橫梯中之橫梯數量與感知器數量提^共_友、 槪等於總感知器預期數量之感知器總敷_骨。選取橫梯中1 橫楝敷量趄感知器數量用以降低光感知翠刼構之雜訊指靆 --............. 〇 本發明另一方面爲一種含傳播泵能量之分佈匯流排與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6 - A7 B7 五、發明説明(14 ) 回返匯流^排之光感知器架構。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於分佈 與回返匯流排沿線之光放$器。許多橫梯與許多耦合器將 各橫梯連接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橫梯含至少一感知器 ,它可接收發送至分佈匯流排內之光輸入訊號之一個別部 分。感知器產生進入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號。選W 以分佈匯流排之耦合器耦合至橫梯之光輸入訊酽的個別份 _數以及以回返匯流排之耦合器耦合至回坂匯歡避之半返 餌號的個别份數,用以釙對大槪筝於嘎1總感知器數量之 _ . I . 感知器總數量加以降低光感知架構之雜訊指數。 優選實例詳細說明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將被動式陣列1 0依圖1所示分式加以建置即可將被 動式陣列設計成可施行訊號之分時多工(TDM)。分佈 匯流排1 0 0沿其長度攜載一來自已知來源之偵測訊號。 分佈匯流排1 0 0連接至許多耦合器14 0,耦合器將偵 測訊號從分佈匯流排1 0 0耦合至以固定間距位於分佈匯 流排1 0 0長度沿線之許多感知器1 1 0。各耦合莩 1 4 〇胺μ測訊號從分佈確流排1 〇 〇部分地耦合至各感 知器1 1 0之第一端點。然後各感知器1 1 搾外界之 干摁〈未示出),諸如,在地震探測活動時所偵測到之聲 音訊號,對偵測訊號加以修改。各感知器1 1 η +笛—, 點經由一耦合器1 4 2連接到一同返匯流排1 〇 η。冋返 〆·-〆 匯流排於是從允感知器1 1 0接收修改過之訊號並將其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15) 輸至一陣列外之偵測器(未示出)。 由於像梯形之陣列1 0 ’從分佈匯流排1 0 〇經由— 感知器1 1 0至回返匯流排1 2 0之各路徑常被指爲一橫 梯。 因訊號必須行經陣列之距離決定於訊號被耦合進來之 感知器,輸出自感知器1 1 0之修改過訊號以不同時距被 放在回返匯流排1 2 0上,其中之時距依感知器1 1 0與 來源間之距離而定。愈接近來源之感知器比那些位於分佈 匯流排1 0 0沿線遠些的感知器較早将修改過之訊號回返 至處理器。依此方式,即將來自光感知器之訊號在回返匯 流排1 2 0作分時多工處理。偵測器以由來源脈衝長度, 脈衝重複率及各感知器間之光距所決定之時距依序接收修 改過之訊號。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在一被動式陣列中,當陣列中之感知器數量成長時’ SNR遭受到一重大之退降。圖4 b表示’就被動式陣列 而言,雜訊指數位準單調地隨陣列中之感知器數量而增加 。這是因爲各連續感知器耦合器在行至下一耦合前即減弱· 了來源訊號。如耦合率爲0 . 1,則來源訊號之1 0 %即 被耦合入第一感知器,且訊號之9 0 %即被一塊傳送至下 一感知器。串列中之第二耦合器將剩下訊號之1 0 %耦合 入只有原訊號9 %之第二感知器,並將剩下訊號之9 0 % 傳送至只有原訊號8 1 %之下一感知器。於是,提供給感 知器陣列稍後汲中感知器之功率自其原來強度有重大之退 降。於是,如耦合率爲〇 . 1,則第1.0 0個感知器將收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1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_五、發明説明(16 ) 到只有偵ll訊號原來強度Ο . 9 9 9 x Ο . 1 (即, 0 . 0 0 3 % ),之偵測訊號。而且,回返偵測器之功率 只有偵測訊號原來強度(假設在感知器中無損失)之( 0 . 0 9 9 9 X 0 . 1) 2 (即, 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〇 9%) » 圖2表示本發明第一方面爲一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之 陣列1 2,其利用摻雜餌之纖維放大器(E D F A ) 130,132加以預防SNR之退降。當EDFA 1 3 0,1 3 2經過睦列時可週期性地黄新產生光訊號。 接合一段摻餌之纖維至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內加以形成 EDFA1 30,1 3 2。利用放大器泵雷射,摻·餌之纖 維可作爲一光坤大器用。也可使用任何數量之不同型纖維 波導光放大器。鏡:餌:玻璃纖維與摻鈸之L i N b' 0 3 波導處在許多不同型之光放大器中,本發明可有利地利用 這些光放大器加以取代摻餌之纖維放大器。 理想上,摻餌之纖維應從各匯流排(即,分佈匯流排 1 0 0與回返匯流排1 2 0 )兩端,以1 4 8 0 n m之波 長被加以激勵。這降低所需之整體泵功率,確信每一放大 器都有足夠之功率》特別是,將第一泵雷射1 0 2耦合至 分佈匯流排1 0 0之第一端點使得實質上所有的泵光源皆 被耦合至分佈匯流排1 0 0內,並沿分佈匯流排1 Q 0作 前向傳播。將第二泵雷射1 0 4耦合至分佈匯流排10 0 之相對端使得從第二泵雷射1 0 4之泵光源可由分佈匯流 排1 0 0作反向傳播。分佈匯流排1 0 0沿其長度攜載賴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19-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______B7 ___五、發明説明(17) 合自訊號源1 0 6之光訊號。訊號源1 0 6經由一分波長 多工器1 0 8加以親合至分佈匯流排。在所示之實例中, 選取分波長多工器1 0 8實質上將來自訊號源1 0 6之所 有訊號光源耦合至分佈匯流排1 0 0。如本技藝中已明知 ,實質上沒有來自泵源1 0 2之光源被分波長多工器 1 0 8加以耦合,使得泵光源保留在分佈匯流排1 0 0中 〇 .分佈匯流排1 0 0般連接至耦合器1 4 0,耦合器 1 4 0將分佈耦合器,i 0 0耦合至以固定間距位於分佈匯 -流排1 ο 〇長度沿線之号ri感知器1 1 〇。分佈匯流排也 被連接至許多摻餌之纖維放大器1 3 0,這些放大器位於 分佈匯流排1 0 0沿線並直接位於各耦合器1 4 0後。各 耦合器1 4 0將來自分佈匯流排1 0 0之偵測訊號部分地 耦合器至各感知器1 1 0之第一端點。最佳實用之放大式 陣列之耦合率一般比最佳實用被動式陣列大許多。各感知 器1 1 0則根據外界輸入(如,聲音訊號,未示出)加以 修改訊號。 各耦合器1 4 2將各感知器1 1 〇之第二端耦合至回 返匯流排1 2 0,回返匯流排1 2 0從感知器1 10接收 修改過之訊號並將其回返至感知器陣列外界之偵測器 1 2 6 »以放大器1 3 2將回返匯流排訊號加以放大加以 補償回返耦合器1 4 2所作之訊號分離。放大器1 3 2從 第三泵雷射1 2 2接收泵功率,第三泵雷射1 2 2將泵光 源耦合至回返匯流排1 2 0之第一端點,在回返匯流排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0 · A 7 ______B7__ 五、發明説明(18 ) 1 2 0中_之第一方向並從第0泵雷射1 2 4加以傳播,第 四泵雷射1 2 4將光源耦合至回返匯流排1 2 0之相對端 在來自第三泵源1 2 4光源之相反方向加以傳播。以分波 長多工器1 2 8將偵測器1 2 6耦合至緊鄰第一端之回返 匯流排1 2 0,多工器1 2 8以訊號波長將光源從回返匯 流排1 2 0耦合至偵測器1 2 6,但偵測器1 2 6並不以 泵波長加以耦合光源》, 在本發明之一有利實例中,將光訊號耦合至與自個別 感知器之訊號耦合器]40,142的是分波長。 將分渖長多工器建構成R將預選之波長耦合至感知器15。 未在預選波長中其中之一波長之光線則不加以耦合而穿經 過分波長多工器。藉預選訊號波長爲要加以耦合之波長, 本發明只能將光訊號耦合至感知器內,允許放大器泵光源 穿經未加以耦合器之多工器。當沿著分佈匯流排前進時, 這就防止了放大器泵光源之重大退降。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一旦來源訊號穿經第一耦合器1 4 0至第一光感知器 1 1 0時,留在分佈匯流排1 0 0上之訊號則被其中之一 EDFA1 30加以放大,EDTA1 30有選取一增益 用以增加光訊號之功率使其回至原來光訊號之近似功率( 如90〜110%)。選取EDFA130之增益,實質 上用以補償由前述立即耦合與外界損失造成之訊號功率損 失。當訊號連續自分佈匯流排之長度往下走時,即以另一 耦合器1 4 0及光放大器1 3 0,對訊號加以連續耦合器 與放大器。依此方式,輸入脈衝沿分佈匯流排1 〇 〇行走 -21 -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19) ,在每一級都有增益與損失功率,但卻得到最小之整體增 益與損失。在回返匯流排上設置一類似之架構。 圖2所示之架構稱爲耦合器,放大器架構。 本發明避免一般在圖1之被動式陣列所碰上之訊號退 降之問題。即使感知器1 1 0可能遠遠沿著分佈匯流排 1 0 0且訊號也可能已遭上許多先前感知器之耦合,但各 感知器1 1 0卻接收實質上具有相同功率之來源訊號。本 發明也能保持光訊號之功率位準在一可管理之位準,因此 可避免纖維內之非線性效應,當纖維內之光功率增加時就 會發生此效應。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第二方面爲如圖3所示之陣列1 4。在此實例 中,如圖2中,沿著分佈匯流排1 〇 〇長度插入E D F A 1 3 0,而將其放在耦合器1 4 0之前,使得在招致耦合 損失前可放大來源訊號。設定各放大器1 3 0之增益加以 補償跟在放大器1 3 0後之耦合器1 4 0中之預期訊號功 率損失。在此架構中,光訊號在損失前遭受一可改變耦合 器雜訊特性與最佳値之一項增益。這種架構稱爲放大器-耦合器架構。 圖4 a表示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在每一橫梯一個感知 器及每一陣列1 0 0個橫梯(即,陣列中總共有1 0 〇個 感知器)之耦合器,放大器以及放大器一耦合器之架構下 之最佳分佈匯流排稱合率。圖4 a所示之陣列有一損失 Lx=0 . 2 dB及一感知器損失1^=6 dB。放大式陣 列利用一最佳化之分佈匯流排耦合率加以降低雜訊指數及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2 - ~ A7 B7 正 補充 五、發明説明(20) 3 d B之回返匯流排耦合率。圖4 a表示對於圖2與3所 示之放大式陣列,分佈匯流排上之耦合率不存在一最佳耦 合率且對耦合器,放大器與放大器-耦合器之架構,當感 知器數量增加時,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器即降低。 圖4 b表示兩放大式陣列架構展現相同雜訊指數之相 依性,當N等於2 0 0個感知器時可快速增加至·雜訊指數 3 0 d B,然後由此慢慢成長。達到只有4 4 d B。依比 較,被動式陣列雜訊指數(畫自方程式5 )在整個有興趣 之範圍內成長快速,造成在2 0 0個感知器時非常高的雜 訊指數位準1 4 0 dB。就大感知器陣列(1 〇 〇或更多 感知器)而言,放大式陣列比標準被動式陣列在S N R +上 提供較大之改善。如雜訊指數只能接受不超過,如4 0 d B,則最佳被動式陣列只能有約1 2個感知器,但是放 大式陣列能容納1 0 0個感知器之多,即,接近相同雜訊 指數之被動式陣列之10倍。 本發明之第三方面中,圖2和3所示之各對耦合器 140,142間之單一感知器110爲圖5a所示陣列 1 6中之感知器的次陣列所取代。如上所述,分佈匯流排 1 0 0從外界來源接收一訊號並沿其長度加以攜載。如以 上架構’一部分訊號爲耦合器1 4 0加以分離。然而,星 型纖維耦合器1 5 0則將大槪相等之訊號份數耦合至次陣 列1 6 0之各感知器1 1 〇中,次陣列1 6 0爲一含小量 感知器1 1 0之被動式陣列。星型纖維耦合器1 5 0在次 陣列之感知器中將偵測訊號作等量分離。由星型纖維耦合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23 - ----------装-- (讀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鱗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21) 器1 5 (Γ所分離之訊號經由感知器1 1 0之個別訊號加以 傳播並以另一星型耦合器1 5 2與耦合器1 4 2加以耦合 回至回返匯流排1 2 0上。亦次陣列1 6 0之各纖維選取 一不同長度,經過次陣列1后_0各訊號路徑之長度是唯一 的。當使用分時多工時,這防止來自次陣列1 6 0中各感 知器1 1 0之脈衝在時間上重疊在回返匯流排1 2 0。而 且,自次陣列中最後一脲感知器之總路徑長徑必須小於下 一次陣列中第一感知器之總路徑長度。這將防止兩個感知 器有相同之總路徑長度及在時間上重疊在回返匯流排。 —旦在回返匯流排1 2 0上,干擾訊號經由增益,損 失循環前進,直到其抵達偵測器與一處理裝置(宋示出) 。本發明這方面有降低陣列中所需放大器數量之好處。額 外之好處含較低之泵功率要求及至某一點之較佳訊號雜訊 比(SNR),以及支援陣列多達400個感知器之能力 圖5, 3 .說明圖5 a之替代實例,其中,纖 器1 50,1 52被一分佈匯流排1 10與一 1 7 2所取代,在各次陣列中,分佈匯流排1 匯流俳1 7 2是經由個別之分佈耦合器1 7 4 器1 7 6加以耦合至感知器1 10。我們應了 用星型耦合器與一回返匯流排之組合,或一分 星型耦合器加以耦合至與自次排列中之感知器 圖6a說明改變在放大器,耦合器架構中 之耦合率與感知器數量對於一具有總共1 0 0 請 η 閲 % 背 之 注 項 再 填 窝 本 頁 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維星型耦合 回返匯流排 7 0與回返 與回返耦合 解到也可利 佈匯流排與 〇 ,各次陣列 個感知器之 本纸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4- 經濟部中央榇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__ 五、發明説明(22 ) 陣列在系統雜訊指數上之效應。就每一次陣列有1和2個 感知器而言,有一最佳耦合率使得雜訊指數達最小。就每 一次陣列有一個感知器而言,在耦合率爲0 . 2 8下,最 小雜訊指數爲3 9 d B。在每一次陣列有2或4個感知器 時,雜訊指數則更低。在具兩個感知器之架構中,當耦合 率爲0 . 55時,雜訊指數有一最小値38 dB。這結果 表示利用每一次陣列有^個感知器而非1個感知器之狀況 ,在相Ί感知器總數量下,需要一半數量放大器之系統甲 也能得到相同的雜訊指數位準。這降低雜訊指數之原因爲 ,由於降低對等數量感知器之放大器數量而降低了整體放 大之自然放射(ASE)雜訊。 當訊號一 AS E跳動雜訊取代短促雜訊限制了 SNR 時,降低所偵測之功率對於輸出S N R並無強烈之效應。 雖舞气一次陣列有2個感知器並不會造良較低之偵測功率 (低1 / 4 ),铲也隆低了訊號一A S E跳動雜訊量,稍 微產生較佳之效能。圖6 a表示每一次陣列具4個感知器 之情形下,當耦合率接近1時,雜訊指數則繼續改善。在 0 . 95之高耦合率,系統雜訊指數可降至36dB。於 是,加倍次陣列中之感知器數^ 半排放大器與_ 耦合器之數量,可降低零件總數與總泵功率需求而維蔚 S iN JK系統效能。 圖b表系對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之相同分析。同上 ,最佳耦合率之値決定於次陣列中之感知器數量,但雜訊 指數則非如此.圖6 b表示當次陣列之感知器數量從1增 ----------„.1 装>_-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5-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we: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3 ) 至2,增至4時,最佳耦合率値就〇 · 2變至0 . 35 ’ 變至〇.55而雜訊指數保持固定’恰在40dB下。 回返匯流排耦合器1 4 2沒有一最佳耦合率,但如圖 6 c所示,耦合愈高則結果愈佳。雜訊指數位準是針對放 大器一耦合器與耦合器-放大器之架構與次陣列之不同尺 寸來表示。.就所有架構而言’分佈匯流排之親合率最佳且 感知器總數量爲1 〇 〇。當回返匯流排耦合率由〇 . 2增 至〇 . 9 5時,就圖6 c所示之任一架構及每一次陣列有 1,2或4個感知器者而言,其雜訊指數位準退降小於 1 d B。因此可根據放大器泵之考量(較低之耦合率意爲 較低之泵功率要求)’可自由選取回返匯流排耦合。不同 陣列架構之雜訊指數位準分佈,如圖6 a所示,是由於選 取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而成。 下列定義系統參數: n =次陣列數量 j =每一次陣列之感知器數量 n j =感知器總數量 C d =分佈匯流排(耦合器1 4 0 )之耦合率 Cr =回返匯流排(耦合器1 4 2 )之耦合率 L X =各耦合器區段內之接合與插入損失 L s =感知器損失 n s p =放大器倒轉參數 由於可將放大之自然放射(A S Ε )加進訊號之光放 大器1 3 0與1 3 2之存在,放大式陣列之輸出不再如同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 X 297公釐)-26 - I--------^---- (請先閔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存填寫本頁) -'s Τ # Α7 Β7 五、發明説明(24) 衲動式陣列,只限於短促雜與訊^, A S Ε跳動雜訊則是最主要項目。欲得到最差感知器之雜 訊指數,雜訊指數之計算現在必須靠來自所有放大器之 A S E。 假設在分佈匯流排上之各放大器1 3 0相同且有相同 之增益。同樣的,假設在回返匯流排上之放大器1 3 2有 相同之增益,以及倒轉參數等於分佈匯流排上放大器之倒 轉參數。雖然自各匯流排端,放大器1 30,1 3 2之遠 地激勵允許系統接近此狀況,但是由於製造容許度與不均 —之泵與訊號功率,實際上放大器稍微不同。增益被設定 爲等於匯流排上之損失,造成增益爲: 對於分佈匯流排放大器1 3 0而言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Lx(l-C^ ⑹ 對於回返匯流排上之放大器1 3 2而言,增益爲 (7)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假設輸入訊號爲脈衝,且連續打開泵,造成連續之 A S E。於是,雖然每一感知器1 1 0之i 同 行徑一感知器1 10之AS E能影響來苜不J5感知器 110之訊號的雜訊特性。 由於強烈之訊號功率,在系統設計時可忽略A S E: A S E跳動雜訊與a έ E短促雜訊。就圖3所示之架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27- A7 B7 五、發明説明(25 ) 將放大器130,132放在兩個匯流排100與120 上之第一耦合器前,雜訊指數位準爲:_ NF. j2L^l-Cr)a-Cd) ampler-cooler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留意到不像被動式陣列之架構 * 1 1 0這式子皆一樣。每感知器 A S E跳動雜訊之影響v '可有利地利用方程式8,對於 加以選!橫梯數量與每一撗梯之麋 特別是,將整數値η (次陣列或橫 或等於所需感知器數量之產品的j 數量)代入方程式8以及計算各種 。然後選取產生最低雜訊指數位準 數量之最佳組合。 利用如方程式8相同之方法, 系統之雜訊指數位準現在爲:
NF coupler -amplifier (8) ,對於每一感知器 之回麼均等地考訊號- 一所需之感知器數量, --—-------------- -- - _知器數量的最隹組合' 梯數量)及具備一接近 (每一次陣列之感知器 組合之雜訊指數位準値 之組合作爲所需感知器 可表示耦合器,放大器 w, α-% (9) 爲使放大式陣列效能達到最佳,必須如同對被動式陣 列之所爲,檢查分佈及回返匯流排親合率對於系統雜訊指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28-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88. 2 . 2 3c y'Lj 五、發明説明(26) 數位準之效應。方程式8和9表示對於回返匯流排1 2 0 無最佳耦合率。系統對於CN之選擇非常不敏感。如圖4 a 所示,對於分佈匯流排上之耦合器1 4 0存在一最佳耦合 率。選取超出之損失爲0 . 2 dB,選取感知器損失爲 6dB,以及選取放大器倒轉參數nSP爲1 . 5。在各次 陣列具兩個放大器1 1 0之情況下,在回返匯流排1 2 0 上使用3 d B之耦合器。當陣列中感知器1 1 〇之數量加 時,兩種架構之最佳分佈匯流排耦合C d皆下降。在每一橫 梯一放大器之情形下(每一感知器,每一匯流排一個放大 ----------裝—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器)可表示,對於大數量之感知器,最佳耦合率接近(10)
Cd(amplifier-coupler) 訂 以及,對於耦合器-放大器架構
Cd (coupler -amplifitr) 卿-(卜(:祕 (Π)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兩種架構中Cd之最佳値不只決定於系統中感知器 1 1 0之數量,也決定於感知器損失,超出損失,次陣列 中感知器之數量,以及放大器之倒轉。與圖1中被動式陣 列之近似値1 / N比較,兩個最佳耦合率落在1 / η 1 / 2 。放大器,耦合器架構需要較高之最佳耦合率,對於低數 量之感知器則接近1。下列分析中,因Cd太接近1將需要 具不切實際高增益之分佈放大器1 3 0,就η之値,預測 Q之最佳値接近1,其實際上被限制爲〇 . 9 5。類似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_ 29 - A7 B7 修止.紙2, 23 e、本年另曰 --- 立、|明訊仴(27 ) ,匕Q太接近1將需要一具不切實際高增益之回返放大器 13 2。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感知器損失數字也影響最佳耦合率。以上情況中,假 設感知器損失爲6 d B。這樣的選擇說明在非平衡Mach-Zehnder感知器中3 d B之損失及線圈式感知器中3 d B纖 維之彎曲損失。對於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而言,圖7 a表 示不同之感知器損失對具備1 0 0個感知器之陣列中最差 感知器之雜訊指數的效應。當感知器損失增加時,被動式 與放大式陣列皆遭受訊號之雜訊指數退降。在感知器損失 爲0至15dB之範圍中,放大式陣列最多退降8dB, 而被動式陣列退降1 5 d B。如圖7 a所示,放大器,耦 合器陣列架構比耦合器-放大器架構多一個好處。當感知 器損失爲零時,兩架構開始只離開0 . 3 d B。然而,感 知器損失爲1 5 d B時一放大器-耦合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位準幾乎在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下面2 d B。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圖7 b表示在每一次陣列具一個感知器之1 〇 0個感 知器陣列中,超出損失對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之效應。當 匯流排上之超出損失,在每一耦合器區段上由0增加至1 d B時,放大式陣列只受到2 d B雜訊指數位準之退降。 最好,在放大式陣列中,當遇到額外損失時即加入額外之 增益使得增益總是等於損失。在沒有超出損失下,被動式 陣列雜訊指數位準以1 .d B之接合與耦合器損失,從5 5 dB增加至2 5 5 dB之多。這表示被動式陣列對於零件 損失極度的敏感性,而當零件損失增加時,只要預先知道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297公釐) 修王 補充 祖 本 A7 B7 經濟部中央操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8) 這些損失且包含足夠之增益用以補償較高之插入損失,放 大式陣列保持十分穩定。典型之接合與插入損失約爲 〇 . 2 d B,這給予被動式陣列增加4 0 d B之雜訊指數 卻使放大式陣列相當地不加變動。 放大式陣列淸楚地超越標準被動式陣列,當耦合率爲 最佳時,在偵測器造成一較低之系統雜訊指數及改善之 ' S NR。就實際之接合與插入損失位準,放大式陣列顯示 具許多感知器之陣列有對等之S N r待性,並比被動式陣 列之感知器數量大小大一階。最佳耦合率決定於陣列架構 及陣列之感知器數量,並提供優選設計參數使放大式感知 器陣列之S NR達最大。在所有狀況下,放大器—耦合器 架構已表示出超越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並在所有相關之 參數中表示稍低之雜訊指數位準。對於慮及纖維數與系統 複雜性之大型感知器之佈署而言,放大式T D Μ陣列比傳 統被動式T D Μ陣列表現出重大之希望。 雖然以上說明與感知器陣列有關,其中,各感知器有 一輸入及一輸出且其中,感知器陣列含一分佈匯流排與一 回返匯流排,我們應了解到感知器能以雙向感知器加以操 作並以作爲分佈匯流排與回返匯流排之雙向匯流排加以操 作。圖9中說明這種陣列2 0 0。陣列2 0 0含一單一光 匯流排2 0 4 (如,光纖),配合圖2之如上說明,單一 光匯流排2 0 4延伸在泵雷射來源1 0 2與泵雷射來源 1 0 4之間。上面亦說明訊號源1 0 6之輸出,且將泵雷 射來源1 0 4經由分波長多工器2 0 8耦合至光匯流排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装-
<t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_ 31 · Α7 Β7 經濟部4-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29 ) 2 0 4,分波長多工器2 0 8類似於圖2之分波長多工器 1 0 8 ^也將以上說明之偵測器1 2 6經由耦合器2 1 4 及分波長多工器2 0 8加以耦合至光匯流排2 0 4 °替代 性地,耦合器214可以一傳統之光循環器(未示出)加 以取代,此光循環器是將來自訊號雷射106之光線經由 分波長多工器2 0 8耦合至光匯流排2 0 4 »光循環器也 可將接收自光匯流排2 0 4之光線經由分波長多工器 2 0 8加以耦合至偵測器1 2 6。 如圖9所說明,將光匯流排2 0 4經由相當多之耦合 器1 4 0耦合至許多的感知器2 1 0。配合圖2之姐上說 明,相鄰耦合器間之放大器1 3 0可操作加以放大分佈訊 號。不像圖2中陣列1 2之感知器1 1 0,感知器2 1 0 爲雙向的,因他們只有一單一之輸入/輸出淳。進入感知 器輸入/葬?出埠之光源爲一諸如,聲音訊號之争數所干擾 ’且光源由同一輸入/輸出埠,以相反方向傳播並出去。 耦合器14 0爲雙向的且將來自感知器2 1〇之光線耦合 回至光匯流排2 0 4,但朝向分波長多工器2 〇 8作反向 傳播。放大器1 3 0也是雙向的,如圖2之回返匯流排放 大器1 3 2般,依相同方式加以放大回返訊號。因此可看 到圖9中之陣列2 0 〇如圖2中之陣列1 2般依類似方式 加以操作’但只有一單一光匯流排2〇4。 依相同方式,利用具單—輸入/輸出追之感知器可將 圖3由之陣列1 4和亂^轉換成雙向陣 (未示出)^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格(2ΐ〇χ297‘ϋ---------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訂· « 線 A7 B7 五、發明説明(30 ) 以下^討論指向大型纖維感知器陣列訊號雜訊比之最佳 化,其中,大型纖維感知器陣列針對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 量,每一陣列之放大器數量以及纖維匯流排與橫梯間之耦 合率使用摻餌纖維之放大器遙感勘測法。找到寬廣之最隹 區域,提供設計彈性使泵功率需求減至最小。模擬中預測 可在一纖維對上對3 0 0個感知器加以作多工處理,而對 具有適度輸入泵功率(<1W)之所有感知器維持一高度 之敏感性(l//rad/ Hz)。 干涉光纖音波感知器已達到大於1 # r e a 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Hz之敏感度,它可轉成優於10dB,在海洋中低於 典型之聲音雜訊位準。(見例如,1 9 9 6年6月,第 143冊之IEE會刊,雷達,聲納及航海,第204— 2 0 9頁,由P.Nash所寫之"干涉光纖水診器技術"及 1 9 9 6年7月,第2冊之光纖技術:材料,_置及系統 ,第291-317頁,由A.D. Kersey所寫之*光纖感知 器技術最近發展之回顧")。許多水診器之應用,特別是 海面下石油蕰藏量之探勘,需里將大量之這種感知 笔織維上作多工處理,並且將感J0器放在離接收電子設備 —层距雜處(1 一 5 0公里)。如上所述,含多重低增益 • · -------- · ··· 纖維放大器夕時域多T式(TDM)感知器可支援在一 |寸 纖維上之數百干涉感知器》本方法維持現存纖維干涉水診 器感知器固有之大動態範圍(>120dB/ Hz) ^ 如上所示,結合1 0個橫梯與2 0個摻餌纖維放大器( EDFAS)之陣列原則上可支援多於100個感知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五、發明説明(31 ) 實驗上已經驗明含6 4個感_知器與使用兩個EDF A之陣 列。(见’例如,1 9 9 6年0 S A技術文摘系列,第2 冊,〇FC'96 中,文件 Thp5 由 A.D.Kersey;A.Daudr idge,A.R.Dvis,C.K.Kirdendal.M.J.Marrone 及 D.G.Gross 所寫 之、具EDFA遙感勘測法之6 4 —元件分時多工式干渉 感知器陣列〃)。 如上所說明,一基声之陣列架構中,各橫梯支援一個 感知器。下列說明指向陣列架構,其中,在各橫梯上(利 用TDM)置放數個感知器。適當地選取陣列參數,這種 陣列架構即產生在每—橫梯一感知器架構之上的改售效能 ^特別是,改善所有感知器之訊號雜訊比(S N R·),就 降低放大器之總數量(就一指定感知器總數量而言),且 降低放大器所需之總泵功率。以此拓樸,在一對纖維上笔. 一匯流排只有約2 5個纖維放大器可支彥3 0 0调感知I 。而所有的威知實質上展·現' B之對等> S N R。稍後討論此型陣列之泵功率需求,並顯示,適當 地選擇陣列參數,這種需求可減至最小而不會重大改變到 SNR。由於與首先將一訊號自—第一纖維分佈至許多感 知器,以及第二將所有訊號重新組合至—第二纖維上有關 聯之被動式分離損失’使用典型被動式多工方法之感知器 陣列被嚴重限制在可被加以多工處理至—纖維對上之感知 器數量。如上所討論’欲補償這些被動式分離損失並增加 每一纖維對之最大感知器數量之一個方法爲’如圖1 0所 示,在爾虱流之名稱合器前加土一光放大器。將一單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 X 297公釐) .34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ΓΚ7 本年月 A7 B7 ϋ明説切(3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訊號脈衝(即,一光輸入訊號)發放至分佈匯流排 3 0 0內。以增益爲G d之第一放大器3 0 2對脈衝加以放 大,第一耦合器3 0 4運送脈衝之一部分Dd至第一橫梯 3 0 6,且將剩下部分(1, 一 C d )傳送至後續放大器 3 0 2。將各放大器3 0 2之增益設定成在下一個放大器 之前可正確地補償所有的後續損失(多半爲耦合器之分離 損失及接合損失)。訊號脈衝依此方.式開始沿分佈匯流排 3 0 0進行且將一等量之訊號功率提供給所有的感知器 3 1 0。類似地,經由耦合率Cr之耦合器3 1 4將來自各 感知器3 1 0之訊號脈衝(即,一光回返訊號)耦合至一 回返匯流排3 1 2上。已在回返匯流排3 1 2上之訊號碰 上一耦合器並將其功率之分數(Ι-Cr)傳輸至增益爲Cr 之後續放大器。再來,各放大器正確地加以補償介於放大 器間之損失並提供沿回返匯流排3 12至一偵測器(未示出 )之訊號的整體傳輸。各感知器回返大且類似量之訊號至 偵測器作爲輸出訊號,使得所有感知器相同SNR及相同敏 感度。適當選取訊號脈衝寬度與耦合器間之距離,就不會 有兩回返訊號脈衝在回返匯流排300上重疊。(見,例如 ,1987年7月,第LT-5冊之光波技術報誌,第1 0 1 4 — 1 0 2 3 頁中’由 J.L_Brooks,B.Moslehi,B.Y..Kim,及 H.J.Sh aw所寫之 '' 遠地光纖干涉感知器陣列之時域定址〃)。回 返自第一感知器之訊號脈衝首先抵達,而回返自最後感知 器之訊號脈衝最後抵達。將後讀訊號脈衝發放至分佈匯流 排3 00內,使得由後讀訊號脈衝產生之輸出訊號不會與由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35 - 修一 本 A7 B7 五、發明説明(33) 先前發放之訊號脈衝所產生之輸出訊號重疊,因此,允許 暫時解決個別之脈衝。訊號脈衝沿著匯流排3 0 0及 3 1 2兩者行進,在每一級均獲得及損失功率,但未遭到 整體之增益或損失。藉著週期性地將訊號加以再生,克服 了被動式陣列之基本限制。以來自一(或多)個泵雷射之 泵訊號(見圖1 0 )可從陣列3 2 0之前端在遠地即可激 勵所有放大器。耦合器在設計上爲分波長多工使得泵僅沿 匯流排3 0 0及3 1 2傳播而永遠不會被耦合至橫梯 3 1 0內。第一放大器3 0 2之泵功率甚大於放大器之泵 臨界値;因此,第一放大器處於高泵飽和狀態。它吸收小 分數之投射泵功率並將大量剩餘功率傳輸至亦在高泵飽和 狀態下運作之下游放大器。栗功率需求爲將足夠之功率發 放至各匯流排使得最後一個放大器仍有夠高之栗功率作適 當運作。最後結果爲可從一遠地位置對數十個低增益之放 大器激勵適量之泵功率(在14 8 Omm處爲1W)。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欲維護陣列3 2 0之模組設計,在分佈匯流排3 0 0 上之所有耦合器3 0 4最好一樣(相同之耦合率C d )且所 有放大器最好有相同長度(相同增益Gd)。類似地,在回 返匯流排3 1 2上之耦合器3 1 4 (耦合率Cr)與放大器 3 1 6 (增益Gr)最好一樣,雖然<3<1與(:『可能不同, 且Gd與Cr可能相異。在各匯流排上之第一放大器(亦即 最接近個別泵源之放大器)比最後的放大器接收及吸收更 多之泵功率,所以第一放大器之增益大於最後的放大器之 增益。然而,這些增益差對高泵功率而言爲小且可被忽略。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36 - A7 B7 五、發明説明(34 ) 於是所有感知器回返幾乎相同量之訊號功率°要比較各種 架構,利用先前定義之系統雜訊指數(NF): NF. systrn
SNR (12) cut \ 因各放大器提供低增益,故其以放大器式自然放射( A S E )之形式只連續$卩入一小量雜訊。而且,如上所述 ,因各感知器最好回返相同之訊號功率且受CW A S E 之相同影響,所有感知器之S N R相同。 圖10之架構中每一橫梯有一感知器且總共有N個感 知器,且因此每一感知器有一對放大器》即陣列總共有 2 N個放大器。圖1 0之架構產生適當之雜訊指數,但它 需要大量之放大器(每一感知器二個)且因此需要一大浆 功率預算。爲降低放大器數量,如具有一分佈匯流排 3 4 4之圖_1 1之陣列3 3 1电齡示,利用星型耦合器 3 3 0,回返匯流排3 4 6以及多數橫梯3 3 4可將多重 感知器置放在各橫梯上。在各橫梯3 3 4中利用一對1 X j星型耦合器3 3 0加以取代j感知器332,降低一個 因子j之分佈匯流排感知器3 3 6數量及回返匯流排放大 器3 3 7之數量。這造成較低泵功率之需求及回返訊號之 不同雜訊指數。兩對立效應影響此雜訊指數。第一效應爲 當降低放大器3 3 6,3 3 7放大器之數量時,回返至偵 測器(未示出)之ASE即掉落,而改善雜訊指數。第二 效應爲,當j增加時’星型親合器3 3 0之分離損失增加 -----〕---------装-7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B7___ 五、發明説明(35) ,使得自洛感知器回返之訊號功率降低一個j 2之因子( 每一橫梯有兩耦合器),且雜訊指數更糟。 對雜訊指數之進一步影響爲分別位於分佈匯流排 3 44與回返匯流排3 4 6上之耦合器3 4 0與3 4 2之 耦合率。各分佈與回返匯流排放大器3 3 6及3 3 7之增 益依需求直接與這些耦合率有關,此需求爲,從一放大器 至下一放大器之分佈匯流排傳輸Td與回返匯流排傳輸Tr 一 爲1 , Td = GJLxa-Cd) = 1 (12a) ΓΓ = (?人(卜 ς) » 1 ⑽) 其中,Lx爲由於接合與耦合器之關係而在放大器哑_造成 - ' - r—. · * -- 之超出損失。此單一傳輸之需求是必要的使各感知器回返 —等量之訊號功率。當耦合率增加時,有更多之訊號功率 被輸送至各橫梯並回返至偵測器,而改善s N R。增加耦 合率部分補償在各橫梯L = LS . L j 2上之訊號損失 ,其中Ls爲一單一感知器之傳輸損失?而Lj爲一1 X j 星型耦合器之分離損失。從分佈匯流排3 4 4至一橫梯3 3 4上,經由一感知器3 3 2,且至回返匯流排3 4 6上 之傳輸爲: L_r = 九叫G人Cr = K (13) 其中之用法由方程式1 2構成。當cd> ( l_cd)且 C r > ( 1 — c r )時,’例如,當 c d > 5 0 % 且 c r > 5 0 %時滿足此條件,則傳輸大於L r u n s。以耦合率之這 (諳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38-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6 ) 個選擇,一進入及離開有補償L r u n s趨勢之一橫梯時, 訊號即遭受整體之增益。而且,這選擇增加回返至偵測器 之訊號功率並改善雜訊指數。但增加耦合率及放大器增益 也增加泵功率預算。於是,雜訊指數與泵功率需求間必須 有某些妥協。 欲分析圖1 1中所說明之新技術之雜訊效能,當利用 合理訊號與泵功率時,#須決定產生總數爲N之感知器的 最低雜訊指數之架構(j與η値,及耦合率C d與C r )。 對圖1 1中陣列3 3 1雜訊指數之兰個主要貢獻_爲( 1 )訊號衰減,(2 )由分佈匯流排放大器所產生之累穑 A S E,其中,分佈匯流排放大器經由感知器達及'偵測器 並造成訊號一 ASE跳動雜訊,以及(3)由回返匯流棑 放大器所產主之累積A S E,其中,回返匯流排放大器達 及偵測器且亦造成訊號一 A S E跳動雜訊。累槙A S E也 產生ASE.ASE農動雜g及A S E短J足雜訊,但因訊 號功率遠大於A S E功率,這些雜訊數項_目簋小旦甩被签 _略。比起在典型點對點具單一路徑之通信系統中,A S E 在本發明中有不同之累積,因有一分開路徑經過每一感知 器且許多A S E之貢獻皆合計在回返匯流上。例如,只考 慮由圖11中分佈匯流排344上第一放大器306所產 生之ASE,ASE之一部分被耦合至第一感知器,且剩 餘者行走下至分佈匯流排3 4 4。由於沿分佈匯流排 3 4 4之單一傳輸,A S E之相等部分即被耦合至所有其 它感知器。在偵測器收集到之ASE隨著陣列3 3 1中之 ------------裝,-Γ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ΤΓ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10Χ297公釐) -39- A7 B7 五、發明説明(37) 橫梯η之數量而增加’其中,偵測器只啓始自 流排放大器3 3 6。回返匯流排放大器3 3 7 貫(無干涉效應)加入在回返匯流排3 4 6上 號。如上所述,可加入這些不同貢獻加以在偵 A S Ε功率,而從偵測器可加以計算雜訊指數 分佈匯流排耦合器之係數Cd皆相同,且同樣 返匯流排耦合器之係數/ r也相同,所有分佈 放大器之增益Gd相同,且所有回返匯流排放 Gr相同,且假設完全滿足方程式1 2,前所 方程式8中對所有感知器皆同並等於: 第一分怖匯 也產生不連 之A S E訊 測器得到總 。假設所有 的,所有回 回返匯流排 大器之增益 示之N F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NF ⑻ 經濟部中央操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其中,N=j ,η爲每一陣列感知器之總數量,j爲每一 橫梯之感知器數量,η爲每一陣列之橫梯數,且n 3P爲放 大器倒轉參數,從以上泵功銮增加時n s p會接沂1。三個 __ ____^ _一-.. 一. 一. N F條件分別*於訊號短促-訊,對分佈p流排放大華 中産先^ AS E的訊號一AS E跳動雜奶,以及對在回返 匯流排放大器中產生之A S E的訊號一 A S E跳動雜訊。 — ------------ 其它雜訊項目’如ASE — ASE跳動雜訊,ASE短促 雜訊,偵測器電子雜訊,訊號雷射相對強度雜訊,經感知 器之不平衡,轉換成振幅雜訊之相位雜訊等,典型上非非 小而未加以涵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0- A7 B7 五、發明説明(38 ) 就感知器所需之總數而言,可利用方程式8加以選擇 每一橫梯感知器之數量與每一橫梯數量义昜佳組合使雜訊 指數降至最/丨、。如此做,具備接近或等於所需N之乘積之 > * ' 整數値j和η被帶入方程式8加以計算各種組合之雜訊指 數》然後選擇產生最低雜訊指數之組合丨j ,η_丨丄乍爲最 "~ ~ .,一 » - I · * "
佳架構。圖12表示NF對具備不同感知器N總數之陣列 ,其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之四條曲線,假設Cd=80 %,Cr=50%,Ls=5〇dB 1Lx=〇 . 4dB 。稍後表示耦合率之這些値使雜訊指數達最佳化卻維持一 ' .....'............................ 合理之泵功率預算。値L s = 5 d B產生目由干涉感知器 造成之3 d B損失,器在求積時被加以偏倚以求得·最大敏 感度,以及纖維彎曲損失’對於包在直徑3 c m或短些之 心軸上之數百米纖維,此彎曲損失典型上爲2 d B。Lx 含一匯流排耦合器(典型上爲〇 . 3 dB)之超出損失以 及一摻餌纖維與一標準單一模式纖維接合之插入損失(典 型上爲0.05dB)。圖12表示對於曼二f f感知雙」 之固定數量,當每一陣列感知器總數量增加時,雜訊指It 、·.·... —"·-— -- ------------ - - .. — - 1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j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Bp增加。各曲線在每一橫梯感知器之某些最佳數寰下展繞 出一最小値。當方程式8之兩訊號一 A S E跳動雜訊項目 (第二與第三項目)相等時,各曲線總發生最小値。在最 小値左邊,啓始在分佈匯流排(第二項目)之A s E在接 收器產生主要一雜訊項目。在最小値右邊,由在回返匯流 排上啓始之A S E (第三項目)產生主要的雜訊項目。考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嫠) -41 _ T—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39 ) 量方程式_8,第二項目與降爲N. (n + 1)之j ·η. (η+1)成比例,而第三項目與降爲N. j之j2.η 成比例。在最小値左邊,有回返至偵測器之足夠訊號,但 卻有太多放大器。在偵測器處,自分佈匯流排放大器之 A SE累積與η. (η + 1)成比例。降低放大器η之數 量重大地降低回返之A S Ε。在最小値之右邊,當j增加 時,橫梯L rung之衰減增加,其逐漸衰減來自分佈匯流 排之訊號與A S E。在此種情況下,回返訊號不足夠且由 回返匯流排放大器產生之A S E產生雜訊指數最主要部分 之訊號- A S E跳動雜訊。最小値之位置可對方程式8之 j取導函數(忽略微小之第一項目)加以求値,其產生:卜pw卜(卜cjZJ 對於有6 0個感知器之陣列(圖12之底部曲線)’ 可預測得到含每一橫梯一感知器以及因此每一匯流排6 0 個放大器,一相當高N F ( 3 5 . 7 d Β )之架構。如以 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增爲2代之(即每一匯流排3 0個 放大器),NF即改善至33 . ldB。對於N=60 ’ 當每一橫梯具j = 5時,NF達到最小値3 1 . 3 dB。 如j再加倍至1 0且放大器數量減半至6 (使N仍等於 60)時,NF則更槽(至32.1dB)。圖12中各 曲線之最小,値甚寬,其實際上允許很大之設計彈性使其它 如下所述,諸如泵功率預算之其它參數達最隹化。對於具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莧)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MS ) A4規格(210 X 297公釐) -42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4〇) 3 2 0個感知器之陣列(圖1 2之上部曲線),每一匯流 排約爲2 7個放大器。如代之,陣列含每一橫梯1 8個感 知器且每一匯流排3 2 0/1 8〜1 8個放大器,則雜訊 指數將無重大意義地更美0 . 25dB。另一方面,因放 大器數量從2 7降至1 8,故泵功率需求將有重大降低。 因此,可重大降低泵功率需求並藉著降低橫梯數量及增加 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由此可得到最佳之架構而只帶來 在雜訊指數上小小的懲處。 圖1 3中表示每一橫梯之最佳感知器數量(j )與i “匯流排最佳放大器數量(η)對每一陣列感知雜縷觳氣^ (Ν )。圖1 3中之兩曲線得自圖1 2中最小値之·軌跡。 較低曲線爲較高曲線之補餘。那就是,對於圖1 3中座標 Ν之任何値,兩曲線縱座標之乘積等於Ν »這些曲線指定 j與η之最佳値建構具有最小雜訊指數之陣列。例如,如 需要一 2 0 0個感知器之陣列,最佳架構將含每一橫梯 10個感知器(較低曲線)與2 0個橫梯(較高曲線)。 這些曲線依選取特定之C〇,Cr,1^8與1^3[有其功能》 我們應了解到在圖1 3中,就其大部分情況’最佳値非爲 整數値。於是,選取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爲接近最佳値之 整數値,並選取放大器數量(即橫梯數)加以.大槪設置感 知器之預期數量。 考慮將雜訊指數加以最佳化之之第二組參數爲匯流排 耦合器(Cd與Cr)之耦合率以及放大器(0<!與0【) 之對應增益。爲最小雜訊指數與泵需求加以決定最佳耦合 (請先W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 〇 X 297公釐) _ 43 _ A7 ____B7 ___— 五、發明説明(41 ) 率,針對―一 2 0 0個感知器之陣列’考慮到圖1 4所示’ 在分佈匯流排耦合率(Cd)與回返匯流排耦合率(Cr) 上系統雜訊指數之相依性》爲計算N F對C d之相依性( 實曲線),設定爲5 0%而針對各選取每一橫梯之 感知器數量j使能將雜訊指數減至最小。此每一橫梯感知1 器之最佳數量表示在圖1 4之較低部分(實線經過整數縱 座標時爲一平順接合線)。爲計算NF對Cr之相依性( t 虛曲線),設定Cd爲80%及j爲1〇,由圖14之較 低部分看來,此C〇値爲每一橫梯感知器之最佳數量。 C、增加時,雜訊指數有重大改善,於是預期分佈匯流排 放大器之G、愈大愈好。對於Cd小於大槪3 0%時,不足 夠之訊號功率即被耦合在一橫梯內加以支援每一橫梯大於 一或兩個感知器(依部實曲線)。每一橫梯只具一些感知 器時,在陣列中有大量之放大器且N F爲高。藉著增加/ Cd,將更多訊號功率加以耦合入各橫梯內且因此在各橫 梯上能支援更多之感知器(底部曲線增加)並改善NF ( 上部曲線下降)。選取Cd〜80%與放大器增益Gd〜 7 . 4 d B可降低總泵功率需求。具重大意義較大增益之 放大器將不與此處所討論之遠地激勵設計相容,因單一遠 地泵來源無法提供足夠功率給數十較大增益之放大器。另 一方面,當Cr> 4 0%時(虛曲線)雜訊指數對於Cr就 十分固定。此寬廣固定範圍允許在選取最佳c r値時包含 泵功率預算之考量。當增加時,Gr相對應增加,因此 增加泵功率需求。因此C r愈小愈好,不要太強烈影響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訂 -44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__ 五、發明説明(42) N F,這—就是選取C r = 5 0%上達至此點之理由。如代 之,取Cr爲2 5%,進一步降低泵功率需求’ NF更差 利只有〇 . 4dB。當選取Cd=8 0%.與Cr=5 0%時 ,爲將NF減至最小的N = 2 0 〇個感知器之最佳架構爲 各J = 1 0之各感知器有n = 2〇之橫梯。 圖1 5中皆考慮所有這些效應’並對放大式陣列(實 曲線)表示雜訊指數對#知器之總數字。如圖1 3中’就 一指定之感知器N之總數量,選取每一橫梯感知器之最佳 數量與每一陣列(j ’ n )之橫梯加以產生最小値N F ’ 並利用C d = 8 0 %及G r = 5 〇 %之固定耦合率。表示一 典型被動式梯型陣列之雜訊指數(虛曲線)加以比較。爲 在具一適當輸入訊號功率(5mW)之1 H z頻寬中維持 1 2 0 dB之SNR ’系統雜訊指數必須低於圖1 5中之 虛水平線(NF<4 5 dB )。具此最佳架構’可在一單 —對纖維上支援多於3 0 0個感知器,而—被動被陣列只 能支援約20個感知器。 當圖1 5中之曲線沒有交叉1 2 0 dB之SNR線時 ,有兩個理由使.得要在總共要寞_援約3 0 0 .個以.上之感知_ 器變得逐漸困難。第一理由爲對感知器加以取樣之.負赘-惺二 '—. ------- ~ 環變得太小,就复共1 知器而^’負載循環約爲 1/300且這影響輸入訊號。具此負載循環之5mW平 均輸入訊號功率需要1.5W之尖峰訊號輸入功率。訊號 功率受諸如自然RAMAN離散與自然 BR I L L OU I N離散之纖維非源性效應而大槪被侷限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45- A7 B7 五、發明説明(43 ) 於此位準_。第二理由爲對於沿著陣列之小S N R差異應有 - · · --------- — .......- ............ 允許之界限。由於所做之槪算,特別是假設所有放大器具 相等之增益,即使沿著陣列消耗泵功率,預期在感知器之 岑NR中會有一些dB之差異。圖15中表示所有感知器 之平均SNR。平均SNR最好稍微高於12 0 dB使得 >最差"之感知器仍優美1 2 0 dB。 當建構一實際陣列時,耦合器會有一耦合率之固有分 * 佈圍繞其理論値。在一特殊之橫梯上,預期耦合率0<!與 C r與其個別理論値C d °與C r °有一小量之不同。這種 不符合有兩個效應,第一個在各匯流排上之訊號傳輸,而 第二個在自分佈匯流排經由一橫梯至回返匯流排之、訊號傳 輸出- 第一個效應可藉調整對應放大器之增益簡單地ί卩以避 —..... ... . "" 免,使得仍然滿足單一增益之條件(方程式1 2 a與 12b)。在分佈匯流排上,如個別之耦合器與其理論耦 合率,即C d ° ( 1 — 5 d )差一(1 + 5 ι )之因子則相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鄰放大器之增益必須自其理論增益Gd°調整一因子(1 + ε d )加以維持沿著匯流排之單一傳輸。同樣地,在囪 返匯流排上,如耦合器與其理論値,即C, ( 1 + 5 r ) 差一因子(1 + 5 r )則相鄰放大器之增益必須自其理論 增益G r °調整一因子(l + <5r)。於是分佈與回返匯流 排傳輸(方程式12 a與12b)變成: C 喝1 (15a) 7/ ^ = 1 (15b) -4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五、發明説明(44 ) 以5解出方程式 A7 B7 與1 5b之ε產生: (16) 以及ε r之一類似公式。留意到5與e有相同之符號。如 耦合器將一小額外訊號如以耦合加入一橫梯,對應之放大 器需有一稍高之增益加以補償。 第二效應爲,經由一橫梯自分佈匯流排至回返匯流排 之傳輸(方程式13)變成 (17)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留意利用因5與ε有相同符號,故Td-r <莩兩次之多 之影響。這是由於如一耦合器之耦合率稍高則其對應放大 器將具稍高之增益且可將此兩效應加起來。然而,藉著選 取與其具負號之理論値不同之耦合器對Cd與Cr,則實際 之傳輸(方程式1 7 )可等於理論上之傳輸(方程式1 3 )»欲符合需求滿足此相等性之條件爲 (18) 以(5得到<5 r之槪略解答爲: b. ~δΐΙ (19)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Α4規格(2VOX297公釐) _ 47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_____ B7 _五、發明説明(45 ) 留意到6 與5r符號相反。當滿足方程式1 9時,從分佈 匯流排至橫梯之傳輸差異抵銷了從橫梯至回返匯流排之傳 輸差異。當每對耦合器滿足方程式1 9時,所有感知器回 返同量之訊號功率並具相同之SNR。 然而,如放大恶都硕得t長,則沿各匯流排設置一小 淨增益,訊號功率將稍微成長且於是稍微壓縮放大器之增 益。另一方面,如放大器做得太短,則沿各匯谛排產宅一 小淨損失,訊號位準將沿匯流排田應地加以下降。具較低 之訊號位準,放大器有提供稍多增益之趨勢且訊號位準將 不會快速下降。於是系統本身會自我調整,且訊號功率將 不會無限制成長。 下列說明如何將大型纖維感知器陣列所需之泵功率減 至最小,這些纖維感知器陣列針對每一匯流排之放大器數 量,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以及每一放大器之增益,使 用摻餌纖維放大器之遙感勘測法。就一大棚陣列而言Λ..Μ. 功率之需嗜9要#沿著,孙之被動式零件之損失。此處說 - . —. - 、 明降低功率需求之一些方法(含選擇性陣列拓樸)而將此 降低對於訊號雜訊比之影響減至最小。一/舆殲Μ匯流排藤― 支援300個高敏感度ClArad/ HZ)之導知屋、 ,並具每一匯流排低於1 4 8 0 #m 1W之泵功率及合理 並可以雷射二極體達成之要求。 纖維水診器之普及應用對有效之多工設計產生一項需 求。爲能作大型之多工處理,上面已表示加入光放大器至 纖維感知器之梯型結構可急劇改善感知器陣列之效能並增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B7__五、發明説明(46 ) 加陣列大> 至每一纖維對達藪百個毎感知器。也已經表示 這種方法爲對大量感知器作多工處理之實際解決方法。如 上所述,可將一陣列加以最佳化,提供卓越之訊號雜訊比 (S N R ),卻增加每一纖維對之感知器數量。剩下之討 論與一放大式陣列之泵功率需求有關。第一目的在理上評 估含數百個感知器之實際陣列之功_氮,並表示陣列之 --------------~~-—·.—________________----------- 泵功率消耗主要爲耦合P與纖維之被動式損失,且對大型 陣列而言,此要求是合理的且可以雷射二極體加以達成a 第二目的在降低功率篆漆,此需求要求在泵功率與回返自 —·***· 感知器訊號之訊號雜訊比間尋求一妥協。討論包含選擇性 陣列拓樸之一些方法加以降低功率需求而使這種降低對 S N R之影響減至最小。以這種方法及目前纖維零件技術 .,一對纖維匯流排可支援3 0 0個高敏感度(1 β r a d / Η z )之感知器並具每一匯流排低於1 4 8 Ο nm 1W之泵功率。 如圖1 6中所示,上面表示這種分時多工(TDM) 陣列運作之完整說明。而且,例如,見J.L.Brooks,B.Mosle hi,B.Y.Kim,及HJ.Sham在1 9 8 7年光波技術報誌第L T 一 5冊,第1 Ο 1 4 — ΓΟ 2 3頁中所寫之 >遠地光纖干 涉感知器陣列之時域定址'。對所有感知器加以取樣,發 放大一訊號脈衝(即,一光輸入訊號)進入陣列4 〇 2之 分佈匯流排4 0 0,並且利用一纖維耦合器4 0 6週期性 地將訊號脈衝之一大分數(典型上> 50%)加以耦合入 梯子之各橫梯4 0 4。各橫梯4 0 4支援一或數個感知器 本^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〇阳)人4規格(210父297公釐了 -49-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47 ) 4 0 8。>各感知器4 0 8以萁本身之時間窗回返一訊號( 即,一光回返訊號)脈衝,且將所有脈衝收集在一回返匯 流排4 2 0上並加以傳輸至一接收器(未示出)作爲輸出 訊號。沿著分佈與回返匯流排4 0 0與4 2 0加以分佈之 光放大器4 2 2與4 2 4,補償耦合器406之分離損‘失 並補償任何額外之散發漏失。於是,放大器4 2 2與 4 2 4沿著各匯流排提併單一之傳輸,運送等量之訊號功 率給所有感知器4 0 8,且陣列4 0 2從所有感知器回返 等量之訊號功率至接收器。陣列4 0 2最好以1 5 5 0 n m範圍內之訊號波長來運作並使用摻餌纖維之放大器( EDFAS) »因每一放大器之損失小(3 — 8cTB), 低增益之放大即足夠,且放大器4 2 2與4 2 4只是接合 入匯流排4 0 0與4 2 0內之摻餌纖維(EDF)之短區 段。以EDF之長度設定各放大器422,424之增益 。各匯流排上之所有放大器以來自諸如雷射之單一遠地來 源之泵訊號加以激勵。耦合器4 0 6與4 2 6最好是分波 長多工之熔合纖維耦合器,將其設計成泵沒有被耦合器並 單獨保持在匯流排4 0 0與4 2 0上,但是沿分佈匯流排 4 0 0之訊號部分地被耦合器在橫梯4 0 4內並將剩餘部 分加以傳輸至後續之橫梯。所有放大器4 2 2與4 2 4皆 .處於泵飽和之高狀態,使得(1 )其雜訊指數爲低,以及 (2)不是爲一放大器所消耗之泵功率被傳輸至後續之放 大器。以需求來設定泵功率預算,此需求爲鏈中之最後放 大器必須接收足夠之泵功率。在一佈署好之通信系統中已 (請先閣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一-·*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0- A7 B7
I30HS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五 '發明説明(48) 經展示及1行單一,大增益,E D F A之遠地激勵(見’ 例如,1997年OSA技術文摘系列,文件TuLl ’ ◦ FC一9 7,第六冊中,由E.Brandon,A.Gladston,A.,及J .P.Blondel所寫之’ Cayman-Jamaica纖維系統:安裝最長 2 . 5 G b i t / s無訊號加強器之海中鏈結"。如下討 論,同樣實際地以一適當之泵功率在遠地對一由數十低增 益放大器組成之陣列加私激勵。 陣列之一重要運作需求爲模組化,其影響設計與泵功 率之需求。就實際理由而言,在船上如此處理及維護—陣 列,陣列最好是被切成輕量之區段並加以連接,使其在區 ---------——-^-一 段失去功能時可加以取代一瑕。於 ___--^ -----〜 ^~ : 是,含他們所包含放大器之所有區段最好相同,使得標準 區段在沿著陣列之任何地方皆可被加以替代。然而’具相 同長度之放大器不正確提供相同之增益,因下游放大器接 收較少之泵功率。因此,訊號功率之不同量有自不同感知 器被加以回返之趨勢,且感知器有稍微不均勻之敏感度。 以下說明將所有感知器之敏感度加以等化之幾個方法。 計算整個放大式陣列之泵功率預算’此陣列如圖1 6 中所示,首先必須考慮單一放大器汲之功率消耗。圖1 7 表示一典型放大器式陣列之一汲,其含一橫梯4 4 0 ’ 一 分佈放大器4 4 2及一分佈匯流排4 5 0上之纖維賴合器 4 4 6,及一回返放大器4 4 4以及一在回返匯流排 4 5 2上之纖維耦合器4 4 8。L *表示一摻餌纖維( EDF)與單一模式纖維(SMF)間接合之插入損失。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ιτ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1 Α7 Β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負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49) 1^表示耦合器4 4 6之背景。1^丨表示8皿?之傳輸損 失。L c表示耦合器4 4 6之插入損失。以泵波長對所有 參數加以評估。設定在分佈匯流排4 5 0上之E D F長度 用以提供一增益G d,在下一放大器前,即G d = 1 /〔 L X κ 2 L 〇 ^ ( 1 - C d ) L f ^ ) ,Gd可正確補.償後續 訊號之損失,其中,C d爲分佈匯流排耦合率且主要之參 數皆以訊號波長加以評,估。爲增益Gr之回返匯流排放大 器4 4 4而保持一類似之關係,除外的是,耦合器4 4 8 具一不同之耦合率C r。 圖18中就各種輸入訊號功率表示放大器增益對泵功率 之相依性。這些曲_線得自一單一放大器之電Jp模擬i並以 典型上爲通信EDTA之EDF製成。所模擬之纖維有 1 . 4 # m 之核心半^. dL· 濃度 5 0摩爾p p m之氧化餌,以及 3 · 5米,之長度。利 用1 5 36nm之訊號波長及1480c/zm之泵波長。 圖18所示之輸入訊號功率將這些系統有興趣之範圍括弧 起來。放大器具PPth=l . 5mW(G = 0dB)之臨 界輸入栗功率,且它對大輸入泵功率提供6 · 1 dB之小 訊號增益。泵功率(1W)之上限爲實際之考量加以設定 ,此考量含泵雷射成本與當在數公里纖維引線與匯流排傳 輸較大功率時所碰到之非線性效應。引線纖維典型上爲1 至10公里長,且典型上以14 8 0nm有0 . 3dB/ 尺111以及以9 8〇111111有1.5(18//1$_111之傳輸損失。 因此,遠地激勵使用1 4 8 0 之泵來源具有關鍵性,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9 爾 r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__ B7_五、發明説明(5〇 ) 使得一重沃量之泵功率實際挺達放大器。以1 4 8 0 nm 具一高功率泵以及一接近1 5 5 0 nm之訊號在相同引線 纖維中加以傳播,此訊號將遭遇Roma η放大。在至分 佈匯流排之引線中,泵及訊號共同傳播且這種放大將會非 常吵雜。於是,最好使用分開之引線纖維。另一方面,在 至回返匯流排之引線纖維中,泵與訊號反傳播而 R 〇 m a η放大即低雜p。於是,在回返匯流排之引線中 可使用一種纖維。 當設計一陣列時必須決定在各匯流排上之平均訊號功 率以及各匯流排之泵功率預算,以及所有放大器之可接受 之增益變化,因泵功率沿著陣列加以消耗》如下說明,每 —橫梯大槪爲0.5dB之泵損失爲一合理之估算。如上 說明,大槪2 0個橫梯之陣列最佳。於是,作爲第一估算 ,:L 0 d B之總泵損失預算是合理的,即,泵功率沿陣列 從1W至1 〇 0 nW減低。對於低訊號功率(< lmW) ,放大器增益在此泵功率範圍內(見圖1 8 )減低少於 0 . 5 d B »當平均訊號功率增加時,此增益差增加, 一 10mW之訊號即達2dB。當輸入泵功率隨一固定泵 功率預算而增加畤,增益差即降低。以如圖1 8中所給予 之圖,可能決定所需最小輸入泵功率用以保持所有放大器 之增益變化在預期限制之下。 現說明單一放大器汲泵功率預算之更準確定義。以泵 波長加以作用並關於圖17來討論之損失裝置含以放大器 之餌離子來吸收泵功率(pabs),耦合器之插入損失,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3-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51 ) 兩接合點乏插入損失,以及E b F之傳輸損失及匯流排纖 維。在強烈飽和狀態下,離開一指定放大器汲之泵功率量 PQUt與發放至此汲內之泵功率Pin有關:ρ〇. (20) 使用此輸出泵功率作爲後續放大器之輸入泵功率。 圖1 9中表示一單汲所發散之泵功率(Pin — P〇ut )。這些曲線得自如上所討論之相同放大器的電腦模擬》 以放大器所吸收之功率開始,可個別考慮各泵功率損失裝 置用以轉換爲訊號功率。對於具平均功率爲P 8之輸入訊 號而言,E b F A加入一平均功率至訊號(G — 1 ) · Ps ’ 並消耗一等於(λ8/λΡ) . (G-1)-Ps 之 泵功率量,其中,爲訊號波長而λΡ爲泵波長。假如輸 入泵功率Ρ ρ甚大於Ρ Ρ 1 h與P s則此轉換與輸入泵功率無· 關,使得當P P大於大槪1 Ο 0 m W (見啤/i 8 7時所吸 收之泵功率爲固定。各放大器也產生放大式自放射( A S E )並將啓始於其它放大器之A S E加以放大。因爲 所產生之A S E功率位準可容許甚至數打放大器以及亦由 於額外之成本,最好不要使用消除在訊號相反方向傳播之 A S E的隔離器。因此,A S E在整個陣列內作雙向傳播 。一個別放大器將2 — 3 之新A S E功率加入雙向之 投射ASE,並將總ASE加以放大。沿著各匯流排, A S E功率以線性累積放大器之數量,而轉換成a S E功 率之泵劝率則增加爲放大器數量之平方。泵功率預算中,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八4規格(210X297公釐) 口.:: m···—· HL·— nn —1 In n«· n^i I , -- I ΙΊΙ ·1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一線 娌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杜印製 A7 - ___B7_五、發明説明(52 ) 在整個陣刿中,典型上小於藪mW之泵功率被轉換成 A S E功率且因此可加以忽略。 以現行科技而言(對於1 4 8 0/1 5 5 0 n m W D Μ之熔合纖維耦合器,L c = 0 . 3 d B ),如 圖1 9所示,泵功率之最大發散損失爲Wb Μ耦合器插入 損失。因爲當Ρ Ρ非常大時,P a b s與Ρ ρ無關,小耦合器 損失就支配著大E D F之吸收,而由於L。發散之功率則 與P P成比例。耦合器損失傾向於與兩多工處理之波長分 離有相反關係,故帶有泵與訊號波長間之相當小的差異, 欲重大降低L c將具挑戰性。這是要縮減之最關鍵性項目 β要如此做之一個方法爲降低各匯流排上之耦合器’數量, 即,使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j )達最大。但當j增加 時,在各橫梯上之訊號所遭受之分離損失增加一 J 2之因 子(見圖16,每一橫梯兩個星型耦合器)。妗是在匯流 排上泵上耦合器插入損失與橫梯上訊號之分離損失之間必 須找到妥協之處。 第二大之發散泵損失產生自E D F與匯流排纖維間之 兩接合處。由於E D F與SMF間模式範圍直徑之不脗合 ,這種接合比SMF之接合有較大插入損失之傾向。匯流 排纖維爲一低NAL典型上爲0.12)之標準SMF下 以及一大模式區域。對於低傳輸損失(良好之SM?達成 在1550nm下小於0.2dB/km之傳輸損失)以 及要使非線性效應減至最小,這是具關鍵性的。另一方面 ,對於EDF,最好有較高之NA (典型上大於〇 . 20 -----,-------裝-.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5-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rialltul·: -'-:ΒΜ5·Ι ... 五、發明説明(53 ) )加以降低放大器栗功率之需求。比較於SMF對SMF 接合之0 . 02dB (見,例如,1 994年三月,第 1 2冊之光波技術報誌4 3 0 — 4 3 5頁中由W.Zheng,0, Hultem,R.與Rylander所寫之、摻餌纖維接合與接合損失估 算〃),目前,良好之商業熔合接合物可產生在1 5 5 0 mm下,每一接合具一典型插入損失爲lx=〇 . 0 5 d B之EDF對SMF接食。圖19中表示由兩EDF對 SMF接合所發散之泵功率(各爲〇 . 〇5dB) » 第三泵功銮搢失裝置爲纖維傳輸損失。後者有隨纖維 . ·· 、-· —- 一^·-·*--------------- NA呈指數函數增加之趨勢。(見,例如,1 9 9 0年紐 約Marcel Dekker所出第二版,第1 〇 1頁中,由L_.B.Jeun -homme所寫之單模式光纖)。於是,每公里之背景損失對 標準之SMF比對一E D F有較大之趨勢。具高NA (大 於0 . 3 0 )之E D F,比較於低N A (小於Q . 1 7 ) EDF之低於0·5dB/km之背景損失,典型上在 1 5 5 0 nm下有大於3 . 5 d B/km之背景損失。放 大器間之掘流排纖維對傳輸損失也有貢獻。—感知器陣列 典型上在感知器間有2至4米之纖維且每一橫梯有8至 1 6個感知器,或Lf〜0 . 0 l dB。圖1 9之較低曲 線是就背景損失爲Le = 0 . OldB (3dB/fcm及 3 . 5#EDF)與Lf = 0 · OldB而畫成。此處假 設無引線纖維。然而’當使用典型上爲1_10公里長之 引線時,必須含引線之#輸損失。 目前,已經假設固定之平均訊號功率爲5mW。圖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6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k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_ 五、發明説明(54 ) 2 〇表示m號功率對總發散窠功率之效應。針對各四個輸 .入訊號功率加以設置曲線。各曲線表示單放大器汲之總泵 散發功率對輸入泵功率之關係。爲了比較,虛曲線表示單 、. 獨由耦合器所散發之泵功率。轍入泵功率在1 0 Om W.总 上時,實曲線爲平行,表示EDFA功率||換與某一位進 以上之泵功率無關,且如稍旱所討論,與輸入訊號功率成 比例》對於高平均訊號功率(1 OmW)與低輸入泵功率 * (<300mW) ,l〇mW曲線與OmW曲線間之比較 表示放大器對泵功率之吸收大於所有其它損失項目之總和 。爲更降低泵功率預算,可降低平均訊號功率,但這會直 接降低S N R。 所考慮之最後損失裝置產生自連接器。如上說明,最 好將陣列分成區段再加以連接器,且連接器在典型應用之 嚴酷環境中(例如,在海中),最好是強韌的。栗功率預 算對連接器之重大與可變損失應是不敏感的。一個良好的 連接器可能有低如〇 . 2 d B之插入損失,且一陣列可能 由多至5 0個區段組成。這會對每一陣列之泵預算增加多 達1 0 d B之損失,且增加訊號損失預算多達2 0 d B ( 來回)。 鑑於單一放大器之泵功率預算,可建構一大陣列放大 器之預算,所有預算皆由一單一來源之前端加以激勵。從 方程式2 0,投射第k放大器上之泵功率pk與前(第k —1個)放大器所傳輸之泵功率Pk-i有關: pk = (21)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5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5) 其中,P、b S爲投射在第k放大器之訊號功率之函數。 輸入泵功率p pjX、須夠大,使得抵達最後一個放t器之泵 功率P n大於某最小噶。設定後者加以確定最後一個放大 器提供足夠的增益,即它甚大於。當pn增加 時,所有放大器接收更多泵功率且跨所有放大器之增益更 均勻(見圖18),且因此跨陣列之回返訊號功率就更均 句了。因此,設定Pn成可在所有放大器之間將增益之變 化保持在某預期位準下。依序,Ρ η決定必須被供應給第 一放大器Pi之泵功率。在此分析中,設定Ρη等於1 0 0 mW,其大於放大器臨界功率或平均訊號功率許多倍。 利用方程式2 1與圖1 9中詳細指定之損失預算,圖 2 1表示沿著具1 3個放大器之陣列,投射在各放大器上 之泵功率之沿革。圖21所用之參數爲5mW之輸入訊號 功率,1536nm之訊號波長,1480nm之栗波長 ,每一橫梯1 5個感知器,每一感知器5 d B之插入損失 ,8 0%之分佈匯流排耦合率Cd ’以及一5 0%之回返 匯流排耦合率C r »如上說明,選取最後兩値將雜訊指 數减至最小。_兩曲線蠢丰要部分爲耦合耦合_器插入損失。 分佈匯流排所需輸入泵功率爲1 1 〇 〇 m $,_而回返匯流 —·· —'— ' ·· -. 排爲450mW(見圖21)。由於在此匯流排上較大之 平均訊號功率與較大之耦合率’故這兩種需求之差異爲將 泵功率作較大之轉換成分佈匯流排上之訊號功率。所需之 聯合輸入泵功率約爲1 · 5W,這是一合理的値,且從包 覆激勵,分段連接式Raman纖維雷射中隨時可取得° (見 -----,------裝—;-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4.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Μ規格(21〇Χ297公釐) -58- B7 五、發明説明(56) ,例如,_1 9 9 5年,技術女摘光放大器與其應用中,第 19 7 — 199頁中,由5.0.〇131)1),1.5匕385&1',界.丫.(:1^1111 g, W.A.Reed,V.Mizrahi,T.Erdogan,P.J.Lemaire,A.M.Vengsarka manosilicate纖維之高功率1 . 48#m分段連接式 圖2 2表示圖2 1中所塑造陣列之SNR對感知器數 量之關係。所有感知器之SNR大於1 2 0dB。在陣列 任一端之感知器回返最少之訊號功率量,而陣列中間部分 的感知器則回返最大的於是,在任一端之感知器有最 ’ .....— - ' 低之感知器,而中間部分之感知器則最高。最佳與最差感 知器間之SNR差異只有4 . 3 dB,對大部分之應用而 言這應足夠。然而,以下將說明在跨陣列中提供較均勻 SNR之一些方法。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如利用一大泵功率無法實際將跨陣列之增益變化減至 最小,則必須使用某些額外之方法。一個這種方法爲在各 匯流排之遠端加入一纖維Bragg光柵加以反射泵訊號。( 見,圖23b,並討論如下)。這將回收非爲各極流排上 最後一個放大器所消耗之任何泵功率且增加投射在最後幾 個放大器上之泵功率量。雖然這是一有效與經濟之設計, 在朝向等化所有感知器之SN R上,它只提供一小改善。 第二個方法爲稍微使用較長放大器長度給連續 E D F A。根據預測投射之泵功率調整各放大器之長度產 生正確之增益。對於跨陣列之泵功率以及跨陣列之每一感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59-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_B7_五、發明説明(57 ) 知器之最次敏感度均勻性,這方法真的達到最低之增益變 化,但其代價爲失去完全之模組性。 第三種方法爲利用圖2 3 a中所示之向前饋入拓樸。 (見,例如,1 9 8 7年由J.L.Horner所編輯,加州聖地 牙哥學院公報之光訊號處理中由K.D.Jackson,與H.J.Shaw 所寫之a光纖延遲線訊號處理〃,以及1 9 9 5年OSA 技術文摘系列,OFC<96,第二冊之文件ThP5中 产 ',由 A.D. Kersey,A.Dandridge,A.R.Davis,C.K.Kirdendall,M.J. Marrone,及D.G.Gross所寫之"具E D F A遙感勘測術之 6 4 —元件分時多工式干涉感知器陣列")。與圖1 6最 主要之差異爲光輸入訊號被發放入一分佈匯流排4· 60之 背端內且在分佈匯流排4 6 0與回返匯流排4 6 4上朝陣 列4 6 2之前面向前傳播,其中,兩匯流排由橫梯4 6 8 所鏈結。如每一匯流排有η個放大器4 6 6,則行經橫梯 上之訊號會經由分佈匯流排4 6 0上之k放大器及回返匯 流排462上之(η - k + Ι)放大器,即總共(n + 1 )個放大器,加以傳播。於是所有訊號行經相同數量之放 大器。在此處指的是向後饋入(圖1 6 )之先前拓樸中, 自第一橫梯感知器之訊號只行經兩放大器而自最後一個橫 梯放大器之訊號則行經兩匯流排上之所有放大器(即2 η 個放大器)。對於兩陣列拓樸,A S Ε以相同速率加以累 積,且因此方程式1 3同時保持向前饋入拓樸。對於兩拓 樸而言,從前端供應泵功率給放大器使得在前面之放大器 接收最大量之泵功率而在後面之放大器接收最小量之泵功 —I n !1 n 1 - I - 1 - n - n - - n n n 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58 ) 率。沿著#匯流排以相同方式消耗泵功率,且各泵功率之 增益以相同方式隨泵功率變動。然而’就向後饋入之情況 而言,放大器之增益變動有累積之趨勢’而自各感知器之 回返訊號功率則不同。對照之下,就向前饋入之情況而言 ,每一橫梯之任何小淨增益或小淨損失有取消之趨勢’使 得在光感知器中對任何光路徑之累積增益或損失大大降低 。於是,回返自所有感绅器之功率在跨陣列中有更均勻之 趨勢。 對向.前饋入陣列有兩事歲。第一爲需要_ —.額$夕_ .流 排纖維將訊號帶至1fi之違端。因此,每一陣列有三個匯 流排,且每個連接器需要一額外之:ϋ遷植,這增·加其尺 寸,重量,及成本。第二壞處爲如圖2 3 a所示,必需將 延遲4 7 0加進一匯流排中。就兩拓樸而言,可質詢一感 知器之最大時間等於訊號之路徑長度差,此訊辑行經一比 較於毗鄰感知器之一個感知器。在向後饋入拓樸中(圖 16),感知器之間隔提供一固有之路徑差。在向前饋入 拓樸中(圖2 3 a )在感知器之間無固有路徑差。因此, 必須將延遲纖維加進一(且只有一)匯流排中加以產生一 路徑長度差並提供一時間窗對一感知器加以取樣(如圖 2 3 a之回返匯流排上所示)。例如,如需要一 Γ 4 . 6 n s之時間窗則必須加進3米之額外纖維。兩個環庳造成 訊號具較長之路徑長度使得L f較大且非線性效應更大。 圖2 3 b表示在意義上與圖2 3 a類似之感知器陣列 ,此意義爲所有訊號行經相同之放大器數量。分佈匯流排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裝丨丨----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59) 4 9 〇與®返匯流排4 9 2乏泵功率以及輸入訊號進入裝 置之前面。而且,在各匯流排4 9 0與4 9 2之末端含纖 維Bragg光柵4 8 0加以反射未用之功率。 圖2 4表示圖2 3 a中陣列之S N R對感知器敫量之 關係,但包含各匯流排遠端之9 0 %泵反射器’如那些表 示在圖2 3 b者,且除具重大意義較小之泵功率外’使用 如圖2 1與2 2之相同哼列參數,特別是P p = 7 0 0 mW (分佈匯流排)與Pp=3 0 OmW (回返匯流排) 。所有感知器S N p大,1 2 〇 . d R。所有感知器幾乎逗I 返同量之訊號功率,且因此提,象爷银囘t S N R乂最佳 與最差感知器間之SNR差共有3 · 1 dB ’這小於僵 22中之SNR差。 降低沿著陣列每一放大器增益變化之第四個方法爲雙 向激勵,如圖2 5中所示之向前饋入拓樸。這暉列含具有 多數分佈匯流排放大器4 9 2之分佈匯流排4 9 0以及具 有多數回返匯流排放大器4 9 3之回返匯流排4 9 1。多 數橫梯4 9 4位在兩匯流排4 9 0與4 9 1之間。以向後 饋入拓樸可施行一類似之雙向激勵設計。從分佈匯流排 4 9 0兩端加以激勵,放大器4 9 2就在兩近及遠端接收 最高之泵功率,而在中間部分之放大器接收最低之泵功率 。而且,端末與中間部分放大器之間的泵功率差甚低於單 向激勵之陣列(圖16與2 3 a),因此降低端末與中間 部分放大器之間每一放夫器之增益差。此方法也有降低整 體泵功率預算之趨勢。雙向激勵之成本爲一額外之匯流排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本纸張尺度逋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〇Χ297公釐) -62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__B7 _. _五、發明説明(60 ) 纖維用以—將泵功.率傳輸至陣列之遠端及一 3 d B之耦合器 加以將泵動力分離至兩匯流排,即,對於向後饋入,每一 陣列有三個匯流排纖維或對於向前饋入有四個匯流排纖維 。在每一連接器中,有一額外之纖維連結,這再次增加了 尺寸傳輸損失與非線性效應更大。 爲使這些陣列之效能達最佳化,最好將泵功率之需求 減至最小而將所有感知择之S N R增至最大。控制功率需 求與雜訊指數之主要參數爲耦合率C 〇與C r及每一橫梯之 感知器數量j或其補餘,如上所說明,補餘爲每一匯流排 之放大器數量或每一陣列之橫梯數η。圖2 6表示雜訊指 數(NF )與對Cd之輸入泵功率需求(ΡΡ)所計算出來 的相依性》四對曲線塑造η與j之各種組合使得感知器之 總數量大槪固定(N〜2 0 0 )。回返匯流排耦合率Cr 被設成5 0 %,如上所說明,這幾乎使N F達刹最小。當 Cd增加時,NF穩定減少而PP增加。當(d大時’這種 增加快速。對於j =1 0與n = 20诗,如上說明’這是 被確認出之最隹架構,此雜訊指數較佳,但泵功率比所有 其它狀況爲高。相反地,對於j =20與η = 10,雜訊 指數較高,但泵功率比所有其它狀況爲低。於是,對一固 定之Cd而言,增加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與降低每一匯 流排之放大器數量,可改善泵功率需求’卻以退降之雜訊 指數爲代價。藉著稍微增加C d,可補償雜訊指數之增加 而仍降低泵功率之需求。 圖2 6表示對於具以上所說明之最佳架構之—2 0 0 I 1 ij· , 1.i < n I n ——訂一~ 111. 、r*l#l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揉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3-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_B7__五、發明説明(61 ) 個感知器一陣列(j=10與n = 20),對Cd=80% 時,NF爲3 9 d B,但分佈匯流排功率需求大於2W » 對照之下,j=15與n = 13時,NF增加ldB,但 分佈匯流排泵功率需求降至9 5 OmW,這是合理的量且 可得自包覆激勵之纖維雷射。如C d增至8 5 %,N F之 罰點就消失了,增益Gd必須增加1 . 25dB,而泵功 率需求則變成1 . 2W。當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量j增加 超出以上討論之最佳値時(j = 1 0與η = 2 0 ),對於 固定之Cd而言,雜訊指數增加(見圖12)。且當j增 加時,對固定之Cd而言,泵功率需求減低。當每一匯流 排一放大器時(η = 1且j = N ),發生最小之泵·功率需 求,但雜訊指數卻令人無法接受地大大成長。 爲進一步協助比較雜訊指數與泵功率需求間之妥協, 圖2 7表示N F對所需泵功率之關係。這些曲線直接得自 圖2 6,其中,C d沿各曲線增加而各種曲線係針對上述 j與η之相同組合。這些曲線表示當每一橫梯之感知器數 量增加時,泵功率需求連續降低。於是,每一匯流排之放 大器數量也被減至最小。而且’當Cd增加時(見圖2 6 ),雜訊指數連續降低,故各放大器之增益應被增至最大 。但當較大量之泵功率被轉換至訊號功率時’對大Cd® 言,泵功率需求則快速增加。於是,以遠地激勵之設計’ 對於究竟C d能多大就有一極限。如遠地激勵不是關鍵且 如果對陣列無電氣連結之運作需作可以減緩,則可以放大 器身之泵雷射二極體對各放大器加以激勵。於是’各放大 -----------丨裝--------訂---^---線----: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4-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裝 A7 __;___B7_________五、發明説明(62 ) 器比實際1以遠地激勵之設計能有較大之增益且可達成一 較低之N F。 在圖2 8所示之第二組曲線中,畫出NF與pP對 C r之關係。四對曲線塑造如圖2 6之η與j之相同組合 ,再次,N〜200 »對各曲線選取Cd値(從圖26) 使得當Cr = 50%時,所有曲線之NF = 40dB。類 似於分佈匯流排,當(:%增加時,PP也增加。對於j = 1 0及n = 2 0時,如亦適用於圖2 6般,泵功率比其它 狀況差。對於j=20及n=10時,如同圖26般,泵 功率低於其它狀況。對於j =1 5及n = l 3時,回返匯 流排泵功率需求爲4 0 OmW,這是一非常合理的量。 圖2 6與2 8—表示對泵功率需求表現之兩有興趣範圍 。在第一節圍中,耦合率低,泵功銮需求十分固宙。在泵 波長下之被動式零件損失支配泵功率預算,即散發損失比 餌離子顯著消耗更多之泵功率。在第二ϋ圍中,多夕 ,泵功率需求快速增加。當放大器將掌戈婁之泵功率餺換 成訊號功率,用以補償耦合器時,放大器所消耗之泵功率 支配著泵預算二 爲降低功率需求,必須在泵功率預算與訊號雜訊比之 間取得妥協。藉降低每一匯流排之放大器數量大槪1 / 3 ,這超出稍前所說明(j = 1 0及η = 2 0 )之最佳架構 ,可降低泵預算大於5 0%,將其往下帶至實際位準,而 僅稍微增加NF (1 . 5dB)。然而,藉增加分佈匯流 排耦合率加以增加供應至橫梯之訊號功率。緩和了 N F之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5-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棣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B7_______五、發明説明(63 ) 上升且稍撤提升泵功率之需求。一對纖維匯流排以大槪 1W之泵功率可因此支援3 0 0個高敏感度(1 # r a d /Hz)之感知器。 在本發明最一般應用之文中,現在對本發明加以說明 。圖29表示供遠地用,具有放大器501,50 2及感 知器503之一般感知器陣列500»近端504 (陸地 或船上系統之一部分)含光源5 0 5與一接收器5 0 6。 t 遠端5 0 7 (在水中)含感知器與放大器5 0 2。一引線 508將近端504與遠端507連接一起。 圖3 0表示一具有1 0 0 0個感知器5 2 2之全尺寸 水診器陣列5 2 0,感知器5 2 2各含2 5 0個感知器之 陣列524。所有1000個感知器522以一8 —纖維 之電纜線加以支援,此電纜線之直徑小於3公分。需要8 個泵雷射526與4個訊號雷射528 »替代地,可在四 個感知器陣列5 2 4中分享一訊號雷射。使用4個接收器 5 3 0,與一被動式系統所含之數百接收器比較,顯著節 省了成本,特製地板空間與體積(例如,在船板上)》 只要不偏離本發明之精神或基本特性,可以其它特定 形式將本發明加以具體化。所說明之實例,僅如圖示將以 所有方面作考量而非只限於此。因此本發明之範圍以附加 申請專利範圍項目所表示而非先前說明。意義內與申請專 利項目對等範圍之所有改變將被包含在那範圍內。 圖式簡述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规格(210χ297公釐) · 66 - (讀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修三 補亦. 磁年 A7 B7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說明(64) 圖1說明未加以放大之被動式感知器陣列。 圖2說明如本發明第二方面所說明之放大器-耦合器 架構中之放大式陣列。 ' 圖3說明如本發明第二方面所說明之放大器一耦合器 架構中之放大式陣列。 圖4 a.針對每一橫梯一個感知器之耦合器一放大器與 放大器-耦合器架構說明被動式陣列與放大式陣列的最佳 分佈匯流排耦合率。 圖4 b說明針對被動式與放大式陣列而言,當感知器 數量增加時,最差感知器之雜訊指數,其中,就放大式之 陣列而言’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圖5 a說明根據本發明第三方面之一放大式陣列,其 在次陣列與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中具備多重感知器,本架 構利用星型纖維耦合器在各次陣列中加以分佈訊號。 圖5 b說明類似於圖5 a之一放大式之陣列,其中, 在各次陣列中有設置一分佈匯流排與一回返匯流排。 圖6 a就各種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與1 〇 〇個感知器長 之放大器,耦合器架構中之感知器次陣列中之各種感知器 數量說明圖5 a中所示感知器陣列之最差感知器的雜訊指 數,其中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圖6 b就各種分佈匯流排耦合率與1 〇 〇個感知器長 之耦合器,放大器架構中之感知器次陣列中之各種感知器 數量說明圖5 a中所示感知器陣列之最差感知器的雜訊指 數,其中,所有感知器正常上有相同之雜訊指數。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 X 297公釐)-67 - _!!1!,、裝!| 訂·! I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貧本頁) 線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65 ) 圖6 _c就各種回返匯流排耦合率與次陣列中之各種感 知器數量,說明感知器陣列最差感知器之雜訊指數。 圖7 a對於每一次陣列具備一個感知器以及回返匯流 排耦合率爲0 . 5之1 0 0個感知器的被動式與放大式之 陣列,說明感知器損失對於系統雜訊指數之效應。 圖7 b對於1 〇 〇個感知器之被動式與放大式之陣列 ,說明接合與耦合器入損失對於系統雜訊指數之效應。 圖8說明利用分時多工方式之偵測訊號與回返訊號的 時序圖。 _ 圖9說明具備雙向感知器與雙向匯流排之陣列,其中 ,匯流排之功能爲分佈匯流排與回返匯流排。 圖10說明具備分時多工方式之槪念上之放大式感知 器。 圖1 1說明一槪念上放大式感知器陣列,其中,多重 感知器(例如,4)利用兩個I X j之星型耦合器在各橫 梯中加以作多工處理。 圖1 2陣列對於每一纖維對總感知器爲6 0,1 2 0 ,150及320並具備參數値爲Cd=80%, Cr=50%,Ls = 5dB,及 Lx〇 . 5dB 之陣列 ’說明雜訊指數對每一橫梯感知器數量之關係。 圖13之較低曲線說明每一橫梯之最隹感知器數量對 陣列中總感知器數量之關係,將雜訊指數減至最小(得自 圖感知器陣列中最小値乏軌跡),且較高曲線說明每一陣 列中橫梯之最佳數量(對等於每一匯流排上放大器之最佳 (讀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β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率(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68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__ _B7___五、發明説明(66 ) 數量)對每一陣列中感知器總數量之關係。 圖1 4之較高曲線對於_ 2 0 0個感知器之陣列,說 明雜訊指數(NF )對分佈匯流排耦合率Cd及回返匯流 排耦合率Cr之關係,NF對Cr以Cd=80%及j =1 0之虛線表示,而NF對Cd以Cr = 5 0%之實曲線表示 ,並在底下實曲線中說明每一橫梯之最佳感知器數量,其 就一特定之Cd而言使NF減至最小。 圖1 5對於一最佳放大之陣列(實曲線)與一最佳被 動式陣列(虛曲線),說明雜訊指數對感知器總數量之關 係。 . 圖1 6說明具備分時多工方式之槪念上之放大式感知 器及在各橫梯上加以作多工處理之多重感知器。 圖1 7說明具備圖1 6放大器之單一橫梯之細節,表 示泵功率之重大損失裝置。 圖1 8說明單一短長度摻餌纖維放大器(EDFA) 增益對輸入泵功率有興趣範圍內之各種輸入訊號功率之泵 功率的關係,其中,輸入泵功率被纖維之非線性效應限定 在高處且藉著將橫跨陣列之增益差減至最小將輸入泵功率 限定在低處。 圖1 9說明單一放大器汲中之發散泵功_、率對投射泵功 率之關係,其中,耦合器超出損失,接合插入損失,及纖 維傳輸損失皆與投射泵功率成比例,且典型上主要耦合器 損失。 圖20說明OmW,lmW’ 5mV,及平均輸入訊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69 - A7 B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五、發明説明(67 ) 號功率爲V〇 mW之總泵功率損失,並示以耦合器漏失供 參改。 圖21對於每一匯流排具13個放大器且每一橫梯, 具15個感知器(即,總共195個感知器),且具參數 値 Cr = 5 0%,Ls = 5dB,與 Lx = 0 . 4dB, 且具輸入泵功率之一陣列,說明投射在各放大器之泵功率 ,其中,輸入泵被選取@使得1 0 0 m W投射在最後一個 放大器上。 圖2 2說明訊號雜訊比對圖2 1陣列感知器數量之關 係。 圖2 3 a說明具放大向前饋入拓樸之感知器陣列,並 具一額外之匯流排纖維與在一匯流排上之纖維延遲源,其 中,向前饋入拓樸有等於回返自所有感知器之訊號功率的 .傾向。' ^ 圖2 3 b說明一感知器陣列,其也有等於回返自所有 感知器之訊號功率的傾向,並在各匯流排末端加入纖維 BRAGG光柵用以反射未用之泵功率。 圖2 4說明向前饋入拓樸之訊號雜訊比對感知器數量 之關係。 圖2 5說明類似於圖1 6之槪念上之放大式感知器陣 列,具放大器之雙向激勵用以降低橫跨陣列中,投射在各 放大器之泵功率範圍並等於回返自所有感知器之訊號功率 0 圖2 6說明雜訊指數與分佈匯流排輸入泵功率需求對 ^^1- nn (I ih f ί I j— I4H n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❹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70-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7 B7 五、發明説明(68 ) 每一匯流-排具10,13,17與20個放大器及每一橫 梯有對等20,15,12,10個感知器(即每一陣列 有N 2 0 0個總感知器)及回返匯流排耦合率被設成 5 0 %之陣列的分佈匯流排耦合率之關係》 圖2 7說明曲線得自圖2 6之雜訊指數對泵功率之關 係,其中,C d沿著個別曲線而變,而j與η則維持固定 〇 圖28說明每一匯流排具10,13,17及20個 放大器及每一橫梯有對等20,1 5,1 2,1 0個感知 器(即每一陣列有Ν 2 0 0個總感知器)之陣列之回返 匯流排輸入泵功率需求對回返匯流排耦合率之關係,.其中
,分佈匯流排被設成使Cr=50%時,NF = 40dB 6 圖2 9說明本發明之一應用,其中,含光渾與一接收 器之乾的一端在陸地上或者在板子上有一導管,且含感知 器陣列之濕的一端部分在水面下。 圖3 0說明含1 0 0 0個感知器之水診器,其中, 1 0 0 0個感知器是佈置在四個陣列中’每個陣列有 250個感知器。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Α4規格(210X297公釐) -71 - -----r--HI-^ -,丨裝--------訂---;--、線 , -^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Claims (1)

  1. «本正充 修_ 年 曰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t、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习 第86 1 09833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2月修正 1 . 一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許多感知器,其接收一光訊並輸出干擾光訊號; 一分佈匯流排,其被耦合至各感知器加以將光訊號分 佈至各感知器; —回返匯流排,其被耦合器至各感知器,加以接收來 自各感知器之干擾光訊號,並包含此訊號作爲回返訊號之 —部分; 許多第一光放大器,其沿著分佈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將分佈光訊號之功率維持在一選取位準; 以及 . I 丨.1. 許多第二光放大器,其沿著回返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維持回返訊號中干擾光訊號之功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一與第二光放大器含摻餌光纖維之一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來自各感知器之干擾光訊號在回返訊號內被加以作分時多 工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一光放大器沿著分佈匯流排設置,使得各個別第一光 放大器在將光訊號加以耦合至各個別感知器內前先立即將 光訊號加以放大。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本正充 修_ 年 曰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t、申請專利範圍 附件习 第86 1 09833號專利申請案 中文申請專利範圍修正本 民國88年2月修正 1 . 一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許多感知器,其接收一光訊並輸出干擾光訊號; 一分佈匯流排,其被耦合至各感知器加以將光訊號分 佈至各感知器; —回返匯流排,其被耦合器至各感知器,加以接收來 自各感知器之干擾光訊號,並包含此訊號作爲回返訊號之 —部分; 許多第一光放大器,其沿著分佈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將分佈光訊號之功率維持在一選取位準; 以及 . I 丨.1. 許多第二光放大器,其沿著回返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維持回返訊號中干擾光訊號之功率。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一與第二光放大器含摻餌光纖維之一部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來自各感知器之干擾光訊號在回返訊號內被加以作分時多 工處理。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一光放大器沿著分佈匯流排設置,使得各個別第一光 放大器在將光訊號加以耦合至各個別感知器內前先立即將 光訊號加以放大。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感知器奧構,其中, 選取各第一光放大器之增益,實質上彌補光訊號所遭受之 損失。 .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一光放大器沿著分佈匯流排設置,使得各個別第一光 放大器在將光訊號一部分加以耦合至各個別感知器內後立 即將光訊號加以放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感知器罘構,其中, 選取各第一光放大器之增益,實質上彌補光訊號所遭受之 損失。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契構,其中, 各第二光放大_沿著回返匯流排設置,使得各個別第一光 放大器在將干擾光訊號從各個別感知器加以耦合至回返匯 流排上後,立即.將回返訊號加以放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選取沿著回返匯流排上各第二光放大器之增益,實質上彌 補回返訊號所遭受之損失。 1 〇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中 ,各第二光放大器沿著回返匯流排設置,使得各個別第二 光放大器在將干擾光訊號從各個別感知器加以耦合至回返 匯流排上前,立即將已在回返匯流排上之回返訊號加以放 大。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〇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選取沿著回返匯流排上各第二光放大器之增益,實質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2 -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上彌補回返訊號所遭受之損失。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辱..却器架構,其中 ,各光感知器與分佈匯流排間之耦合率在大槪〇 . 2與 0 · 4之間。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感甩舉架樓,其中 ,使用一分波長多工器將各感知器加以耦合至分佈匯流排 以及使用一分波長多工器將各感知器加以耦合至分佈匯流 排。 1 4 . 一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許多感知器組,‘各感光器組含至少一個感知器,其接 收一光訊號並輸出一干擾光訊號; 一分佈匯流排,其被耦合至各感光器組加以將光訊號 分佈至各感知器組; 一回返匯流排,其被耦合器至各感光器組,加以接收 來自各感光器組之干擾光訊號; 許多第一光放大器,其沿著分佈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對各感知器組之光訊號功率維持在一適 當位準;以及 許多第二光放大器,其沿著回返匯流排長度分佈在所 選定之位置用以維持回返匯流排上,干擾光訊號之功率。 1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定義之光感知器架 — I,,, , . 構,其中,各感知器組藉耦合含個別感知器組之各感知器 之個別第一端以及藉耦合含個別感知器組之各感知器之個 別第二端而形成,該第一端被耦合至該分佈匯流排,該第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ΓΤΙ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ABCD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Η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園 二端被耦合至該回返匯流排。 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5項所定義之光感知器架 _,其中,一星型纖維耦合器耦合各個別感知器組中各感 知器之第一端且一星型纖維親合器耦合各個別感知器組中 各感知器之第二端。 1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所定義之光感知器架 構,其中,從分佈匯流排經一單一感知器組中各感知器至 回返匯流排之纖維路徑長度與各個別感知器組中之各感知 器不同。 1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各光感知器組含至少兩個光感知器。 1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各光感知器組含至少四個光感知器。 2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光威知裝®樽,其 中,各感知器組第一端與分佈匯流排間之耦合率在大槪 0 . 4與0 . 9 5之間。 2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 4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各感知器組含耦合在該分佈匯流排與該回返匯流排間 之許多感知器,且選取各感知器組中之感知器數量對該干 擾光訊號提供最大之訊號雜訊比。 2 2 . —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許多裝置,用以感知一參數; 裝置,用以將第一光訊號分佈至各該感知器裝置; 裝置,用以從各該感知裝置將第二光訊號加以回返; ---------:农--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S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榇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A8 B8 C8 D8 經濟部t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許多裝置,用以將沿著該分佈裝置以間距隔開之該第 —光訊號加以放大;以及 許多裝置,用以將沿著該回返裝置以間距隔開之該第 二光訊號加以放大。 2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各該感知器裝置含許多耦合在該分佈裝置與該回返裝 置間之感知器以及選取各感知器裝置中之感知器數量,對 該第二光訊號提供最大之訊號雜訊比。 2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2項之光感知器架青”其 中,該參數爲一音波輸入。 2 5 · —種降低雜訊指數之方法,在一回返自一感知 器架構之訊號中,用以降低雜訊指數位準,加以產生光輸 出,包含下列步驟: 利用許多感知器加以產生輸出訊號; 經由一耦合至各感知器之分佈匯流排,傳輸一光訊號 , 將各感知器將輸出訊號加以耦合入一回返訊號內,該 回返訊號經由一耦合至各感知器之回返匯流排加以攜載’ 以及 以及汲放大器沿著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將光與回返訊號 加以放大,增加感知器架構內之訊號雜訊比。 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該許 多感知器係配置成耦合在該分佈匯流排與該回返匯流排之 間的次陣列,且其中,該方法更含對各次陣列選取感知器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丨装_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 5 - u ABCD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圍 最佳數量之步驟。 2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藉著 將各感知器與分佈匯流排間之耦合率加以最佳化可進一步 改善訊號雜訊比。 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7項之方法,其中,藉著 將各感知器與回返匯流排間之耦合率加以最佳化可進一步 改善訊號雜訊比。 2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 5項之方法,其中,藉著 將各感知器與回返匯流排間之耦合率加以最佳化可進一步 改善訊號雜訊比。 3 0 . —種光感知器陣列最佳化之方法,包含: 設置光感知器陣列,該光感知器陣列位於從一來源傳 播一輸入光訊號之分佈纖維與將干擾之光訊號回返至一偵 測器之回返纖維之間,各光感知器被一個別之輸入親合器 耦合至該分佈纖維且被一個別輸出稱合器稱_合至該回返纖 維; 在該輸入分佈纖維與該回返纖維之選取位置插入許多 放大器,該放大器補償該陣列中之損失;以及 對該耦合器選取耦合率且對該放大器選取增益使系統 雜訊指數達最佳化,該系統雜訊指數爲輸入光訊號之訊號 雜訊比對具有一最低訊號雜訊比之感知器中光訊號之訊號 雜訊比的比率。 3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0項之方法,其中,該陣 列包含許多耦合在該分佈纖維與該回返纖維間之次陣列,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ΓβΤ ~ ~~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百) -—^- I —訂 V mu —^n fm · MW—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六、申請專利範圍 且其中,該方法更包含對各次陣列選取最佳感知器數量之 步驟。 3 2 . —種光感知器陣列達最佳化之方法:,包含: 設置光感知器陣列’其中,光感知器被許多耦合器耦 · . · 合至一光纖; 以許多放大器將在該光纖內傳播之一光訊號加以放大 ,用以補償該陣列內之損失;以及 對該耦合器取耦,合率且對該放大器選取增益使系統雜 訊指數達最佳化,該系統雜訊指數爲輸出光訊號之訊號雜 訊比對具有一最低訊號雜訊比之感知器中光訊號之訊號雜 訊比的比率。 33.—種光感知器架構,包含: 許多感知器’其接收一輸入光訊號並回應一感知參數 輸出干.擾之光訊號; .至少一光纖,其將一光訊號分佈至感知器並從各感知 器回返一干擾光訊號;以@ 許多光放大器,其沿著該至少一光纖之長度分佈在選 取位置’用以維護分佈光訊號與回返干擾光訊號之功率在 選取位準。 3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 /該至少一光纖含將該輸入光訊號傳播至該感知器之一 分佈纖維與從該感知器接收該干擾光訊號之一回返纖維; 以及 (請先閎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經濟部中央標率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許多放大器含在該分佈纖維內之第一組放大器與在 該回返纖維內之第二組放大器。 3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3項之光感知器架構’其 中: 該至少一光纖以第一方向將該輸入光訊號傳播至該感 知器並以相反於該第一方向之第二方向將該干擾光訊號從 該感知器加以傳播;以及 該許多放大器在該至少一光纖內含一單組放大器,該 許多放大器將以該第一方向在該至少一光纖內傳播之該輸 入光訊號加以放大器並將以該第二方向在該至少一光纖內 傳播之該干擾光訊號加以放大。 3 6 . —種光感知器暉列架構,包含: 一分佈匯流排,其接收與分佈一光輸入訊號,該分佈 匯流排傳播一分佈匯流排泵訊號; 一回返匯流排,其接收許多光回返訊號並提供該光回 返訊號作爲輸出訊號,該回返匯流排傳播一回返匯流排泵 訊號; 許多橫梯,其耦合在該分佈匯流排與該回返匯流排之 間,各該橫梯含至少一感知器,此感知器接收該光輸入訊 號一個別部分並產生該光回返訊號之其中之一; 回應該分佈匯流排泵訊號之該分#匯流%中之許多輸 入光放大器,該輸入光放大器將該光輸入訊號加以放大, 並具有對各該橫梯,維持該光輸入訊號在一選取訊號位 準之增益;以及 — I I II I - -I --:-1 I I . I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1T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1〇Χ297公釐) -8-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回應該回返匯流排泵訊號之該回返匯流排中之許多輸 出光放大器,該輸出光放大器將由該橫梯中之該感知器所 產生之該回返訊號加以放大,並具有實質上將該光回返訊 號之大小加以等化之增益。 3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6項之架構,其中: 當以較大之泵能量施加功率時,該放大器之增益較大 ,以及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間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該分佈匯流排泵訊號與該回返匯流排泵訊號進入該分 佈匯流排與該回返匯流排之個別端,該分佈泵訊號導致對 該輸入光放大器施加功率之不均等以及該輸入光放大器之 個別增益差,該回返匯流排泵訊號導致對該輸出光放大器 施加功率之不均等以及該輸出光放大器之個別增益差,該 輸入光放大器,該輸出光放大器與該橫梯在這種位置上使 得該架構界定許多光路徑,這些光路徑含該輸入光放大器 與該輸出光放大器之不同組合,這些瑜入/出光放大器有 個別之累積增益,選取該輸入光放大器與該輸出光放大器 之增益使得可降低該光路徑間之該累積增益差,因此,降 低該架構之雜訊指數。 3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架構,其中,該放 大器位於沿著該匯流排,使得該光路徑含一等數量之放大 器。 3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頂之架構,其中,該光 輸入訊號在該分佈匯流排之該個別端Z相對端進入該分佈 匯流排,且該光回返訊號離開該回返匯流排之該個別端。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橾準(CNS ) Α·4規格(210X297公釐) -9 -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ττ、申請專利乾圍 4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8項之架構,其中,該光 輸入訊號進入該分佈匯流排之該個別端,且該光回返訊號 與該回返匯流排泵訊號離開該回返匯流排該個別端之相對 -Z.IU 牺。 4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架構,其中,調整 該放大器之個別增益用以補償該光感知器架構內之漏失並 沿該匯流排加以維持接近均一之傳輸》 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架構,其中,至少 一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泵訊號進入其個別匯流排之一端以 上。 4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架構,其中,利用 星型耦合器將多重感知器在該橫梯上作多工處理。 4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 7項之架構,進一步含許 多延遲源,其位在沿著該匯流排之至少其中之一加以允許 各該光回返訊號之解釋與偵測。 4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 7項之架铸,其中,該匯 流排至少其中之一進一步在端含一纖維布拉格光柵加以反 — —. 射任何未使用之功率。 4 6 . —種降低光感知器架構雜訊指數之方法,包含 設置分佈與回返匯流排,泵能量可經由此匯流排加以 傳播,該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在沿著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 之光放大器; 設置許多橫梯與許多耦合器,該耦合器連接各該橫梯 -----I---装--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Α4規格(2丨0Χ297公釐) -10-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至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該橫梯包含至少一感知器,此 感知器接收一發放至該分佈匯流排內之光輸入訊號之一個 別部分,該感知器產生進入該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 號;以及 選取該橫梯之數量及各橫梯中;感知器數量,以提供 大槪等於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該感知®之總數量,選取橫 梯之該數量與該橫梯中感知器之該數量,以降低該光感知 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 4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之方法,其中,選取 該橫梯之該數量及該橫梯中該感知器之該數量,用以降低 ,但非降至最小,雜訊指數,使得也降低分佈與回返功率 需求。 4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R項之方法,其中,選取 被該分佈匯流排中該耦合器加以耦合入該橫梯之該光輸入 訊號之份數,對某位準之光輸入訊號與分佈與回返訊號降 低該光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4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 6項之方法,其中,該橫 梯中之感知器之該數量對每一橫梯而言是相等。 5 0 · —種降低光感知器架構雜訊指數之方法,包含 設置分佈與回返匯流排,泵能量可經由此匯流排加以 傳播,該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住在沿著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 之光放大器; 設置許多橫梯與許多耦合器,該耦合器連接器各該橫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_切_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表. 訂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梯至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該橫梯含至少一感知器,此 感知器接收一發放至該分佈匯流排內之光輸入訊號之一個 別部分,該感知器產生進入該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 i 號;以及 選取被該分佈匯流排中之該耦合器加以耦合器入該橫 梯之該'光輸入訊號之個別份數以及被該回返匯流排中之該 耦合器加以耦合入該回返匯流排之該光回返訊號之個別分 數,對大槪等於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該感知器之總數量加 以降該光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5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0項之方法,其中,選取 該橫梯之數量與各橫梯中該感知器之數量,加以降低該光 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5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方法,其中,該橫 梯中感知器之該數量相等。 5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方法,其中,選取 該橫梯之該數量,該橫梯中該感知器之該數量,以及該耦 合器分數用以降低雜訊指數,但非降至最小,使得亦降低 分佈與回返泵功率需求。 5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客方法,其中,該橫 梯之該分佈匯流排耦合份數實質上皆相等。 __ 5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方法,其中,該回 - — * 返匯流排耦合器分數實質上皆相等。 5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1項之方法,其中,該選 取步驟含選取一預期位準之輸入光訊號與預期位準之分佈 ----------衣!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梯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2-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泵訊號及回返泵訊號之步驟。 5 7 ·-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一分佈匯流排與一回返匯流排,兩匯流排傳播栗能量 ,該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在沿著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之光 放大器;以及 _、許多橫梯與許多耦合器,該耦合器連接各該橫梯至該 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該橫梯含至少一感知器,此感知器 接收一發放入該分佈匯流排之光輸入訊號之個別部分,該 感知器產生進入該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號; 該橫梯之數量與各橫梯中感知器之數量,橫梯提供大 槪等於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該感知器總數量,選取橫梯之 該數量與該橫梯中感知器之該數量用以降低該光感知器架 構之雜訊指數。 5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7項之架構,其中,該橫 梯之該數量與該橫梯中之該感知器之該數量降低,但非降 至最小,雜訊指數,用以降低分佈與回返泵動力需求。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5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7項之架構,其中,被該 分佈匯流排中之該耦合器加以耦合入該橫梯之該光輸入訊 號之分數,對於某些位準之光輸入訊號及分佈與回返栗訊 號降低該光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6 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 7項之架構,其中,對於 各橫梯,該橫梯感知器之該數量爲相等。 61.—種光感知器架構,含: 一分、佈匯流排與一回返匯流排,兩匯流排傳播泵能量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 ) A4規格(210X297公釐) -13- 經濟部中央標隼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8 B8 C8 D8 六、申請專利範圍 ’該泵能量提供增益給位在沿著該分佈與回返匯流排之光 放大器;以及 許多橫梯與許多耦合器’該耦合器連接各該橫梯至該 分佈與回返匯流排,各該橫梯含至少一感知器,此感知器 接收一發放入該分佈匯流排之光輸入訊號之個別部分,該 感知器產生進入該回返匯流排之個別光回返訊號; .被該分佈匯流排中之該耦合器加以耦合入該橫梯之該 光輸入訊號之個別分數以及被該回返匯流排中該耦合器加 以耦合入該回返匯流排之該光回返訊號之個別分數,其中 ,選取該個別份數對大槪等於預期總感知器數量之該感知 器之總數量加以降低該光感知器架構之雜訊指數。 6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1項之恕構,選取該橫梯 之數量與各橫梯中該感知器之數量用以降低該光感知器架 構之雜訊指數。 6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架構,其中’該橫 梯中感知器之該數量相等。. 6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架構,該橫梯之該 數量,該橫梯中該感知器之該數量,及該耦合分數降低雜 訊指數,但非降至最低,使得亦降低分佈與回返泵功率需 求。 6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架構,其中,該分 佈耦合分數相等。 6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 2項之架構,其中’該橫 梯之該回返匯流排耦合分數相等。 ---------i衣— (請先聞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訂 # 本紙張尺度適用中國國家標準(CNS〉A4規格(210X297公釐) -14
TW086109833A 1996-07-12 1997-07-11 Amplified sensor arrays TW383523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169996P 1996-07-12 1996-07-12
US3480497P 1997-01-02 1997-01-02
US3611497P 1997-01-17 1997-01-17
US08/814,548 US5866898A (en) 1996-07-12 1997-03-11 Time domain multiplexed amplified sensor array with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ratio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383523B true TW383523B (en) 2000-03-01

Family

ID=27487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6109833A TW383523B (en) 1996-07-12 1997-07-11 Amplified sensor arrays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4) US5866898A (zh)
EP (1) EP0910863B1 (zh)
JP (1) JP4112012B2 (zh)
KR (1) KR100471336B1 (zh)
AU (1) AU717505B2 (zh)
CA (1) CA2260119C (zh)
DE (1) DE69725145T2 (zh)
IL (1) IL128004A (zh)
NO (1) NO317569B1 (zh)
TW (1) TW383523B (zh)
WO (1) WO19980028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66898A (en) * 1996-07-12 1999-02-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Time domain multiplexed amplified sensor array with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ratios
US6200309B1 (en) * 1997-02-13 2001-03-13 Mcdonnell Douglas Corporation Photodynamic therap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a phased array raman laser amplifier
US5898801A (en) * 1998-01-29 1999-04-27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Optical transport system
US6678211B2 (en) 1998-04-03 2004-01-1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mplified tree structure technology for fiber optic sensor arrays
US6034924A (en) * 1998-04-03 2000-03-07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isity Folded sagnac sensor array
US6667935B2 (en) 1998-04-03 2003-12-2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optical signals from two delay coils to increase the dynamic range of a sagnac-based fiber optic sensor array
US6097486A (en) * 1998-04-03 2000-08-0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Fiber optic acoustic sensor array based on Sagnac interferometer
US6278657B1 (en) 1998-04-03 2001-08-2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Folded sagnac sensor array
US6249622B1 (en) 1998-06-26 2001-06-19 Litton Systems, Inc. Architecture for large optical fiber array using standard 1×2 couplers
US6711359B1 (en) * 1999-03-10 2004-03-23 Tyco Telecommunications (Us) Inc.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doped optical fiber and Raman amplification
US6507679B1 (en) * 1999-05-13 2003-01-14 Litton Systems, Inc. Long distance, all-optical telemetry for fiber optic sensor using remote optically pumped EDFAs
US6282334B1 (en) 1999-05-13 2001-08-28 Litton Systems, Inc. Large scale WDM/TDM sensor array employing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s
CA2320453A1 (en) * 1999-10-29 2001-04-29 Litton Systems, Inc. Acoustic sensing system for downhole seismic applications utilizing an array of fiber optic sensors
US6724319B1 (en) 1999-10-29 2004-04-20 Litton Systems, Inc. Acoustic sensing system for downhole seismic applications utilizing an array of fiber optic sensors
US6728165B1 (en) 1999-10-29 2004-04-27 Litton Systems, Inc. Acoustic sensing system for downhole seismic applications utilizing an array of fiber optic sensors
US6269198B1 (en) 1999-10-29 2001-07-31 Litton Systems, Inc. Acoustic sensing system for downhole seismic applications utilizing an array of fiber optic sensors
US6746066B2 (en) * 2000-02-22 2004-06-08 Harry F. Reed Truck bed extension
CA2414951C (en) 2000-07-10 2010-09-21 Mpb Technologies Inc. Cascaded pump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istributed raman amplification in optical fiber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020101874A1 (en) * 2000-11-21 2002-08-01 Whittaker G. Allan Physical layer transparent transport information encapsul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US20030035205A1 (en) * 2001-08-20 2003-02-20 Zisk Edward J. Fiber optic sensor signal amplifier
US6771865B2 (en) * 2002-03-20 2004-08-03 Corning Incorporated Low bend loss optical fiber and components made therefrom
US7085497B2 (en) * 2002-04-03 2006-08-01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Vehic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39796B1 (fr) * 2002-05-15 2004-11-26 Ermme Systeme d'acquisition multi-voies synchrones pour la mesure de grandeurs physiques, module d'acquisition utilise et procede mis en oeuvre dans un tel systeme
US6995899B2 (en) * 2002-06-27 2006-02-07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Fiber optic amplifier for oilfield applications
GB2417627B (en) * 2002-07-18 2006-07-19 Pgs Americas Inc Fiber-optic seismic array telemetry system, and method
US6850461B2 (en) * 2002-07-18 2005-02-01 Pgs Americas, Inc. Fiber-optic seismic array telemetry, system, and method
US20040046109A1 (en) * 2002-09-05 2004-03-11 Chen Peter 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speed interrogation of fiber optic detector arrays
US20040076434A1 (en) * 2002-09-27 2004-04-22 Whittaker G. Alla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RF and other analog signals
US7570887B2 (en) * 2003-03-31 2009-08-04 Lockheed Martin Corporation Optical network interface systems and devices
US7379236B2 (en) * 2003-07-04 2008-05-27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remote pumping
US6827597B1 (en) 2003-11-20 2004-12-07 Pgs Americas, Inc. Combined electrical and optical cable connector particularly suited for marine seismic sensor streamers
DE102004047745A1 (de) * 2004-09-30 2006-04-27 Siemens Ag Ermittlung der verstärkten spontanen Emission in einem optischen Faserverstärker
JP4290128B2 (ja) * 2005-02-25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
US7310464B2 (en) * 2005-06-21 2007-12-18 Litton Systems, Inc. Multi-wavelength optical source
FR2889305B1 (fr) * 2005-07-28 2007-10-19 Sercel Sa Reseau d'interferometres a fibre optique
GB0606010D0 (en) * 2006-03-25 2006-05-03 Qinetiq Ltd Fibre-Optic Sensor Array
GB2449941B (en) * 2007-06-08 2011-11-02 Stingray Geophysical Ltd Seismic cable structure
JP4724798B2 (ja) * 2007-06-25 2011-07-13 独立行政法人海洋研究開発機構 光ファイバ広域センサシステム
US7622706B2 (en) 2008-01-18 2009-11-24 Pgs Geophysical As Sensor cable and multiplexed telemetry system for seismic cables having redundant/reversible optical connections
US20100013663A1 (en) 2008-07-16 2010-01-21 Halliburton Energy Services, Inc. Downhole Telemetry System Using an Optically Transmissive Fluid Media and Method for Use of Same
US9784642B2 (en) * 2008-09-23 2017-10-10 Onesubsea Ip Uk Limited Redundant optical fib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monitoring the condition of a pipeline
GB2478915B (en) * 2010-03-22 2012-11-07 Stingray Geophysical Ltd Sensor array
US8864374B2 (en) * 2010-08-13 2014-10-21 Qorex Llc Low profile, high temperature, hydrogen tolerant optical sensing cable
US9059799B2 (en) * 2011-04-21 2015-06-1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calculate a noise figure of an optical amplifier for wavelength channels in a partial-fill scenario to account for channel loading
US9234790B2 (en) 2012-03-19 2016-01-1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Apparatus and methods utilizing optical sensors operating in the reflection mode
GB2500717A (en) * 2012-03-30 2013-10-02 Stingray Geophysical Ltd Optical sensing system with amplification
DE102013212665B4 (de) 2013-06-28 2015-06-25 Laser Zentrum Hannover E.V. Verfahren zum Laserbohren oder Laserschneiden eines Werkstücks
DE102015209261A1 (de) * 2015-05-21 2016-11-24 Robert Bosch Gmbh Verfahren zum Laserbohren oder Laserschneiden eines Werkstücks und System zum Laserbohren oder Laserschneiden
US20180045542A1 (en) * 2015-06-22 2018-02-15 Omnisens Sa A method for reducing noise in measurements taken by a distributed sensor
CN105258781B (zh) * 2015-09-24 2018-11-16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振动检测系统及光纤振动检测方法
KR102271034B1 (ko) * 2016-03-10 2021-07-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레이저 레이더 시스템
GB201700266D0 (en) 2017-01-06 2017-02-22 Silixa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sensing
DE102017116943B4 (de) 2017-07-26 2019-04-11 Laser Zentrum Hannover E.V. Verfahren zum Laserbohren oder Laserschneiden eines Werkstückes
RU2701182C1 (ru) * 2019-03-18 2019-09-2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иплай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роса 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RU192122U1 (ru) * 2019-03-28 2019-09-0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иплай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роса 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RU192121U1 (ru) * 2019-03-28 2019-09-04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Киплайн"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проса чувствительного элемента
US11193801B2 (en) 2019-05-22 2021-12-07 Nec Corporation Amplifier dynamics compensation for brillouin 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ry
EP3994427A1 (en) * 2019-07-02 2022-05-11 Technology Innovation Momentum Fund (Israel) Limited Partnership Interrogation of arrays of equally spaced weak reflectors in optical fibers
CN111044138A (zh) * 2019-12-26 2020-04-21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一种光纤激光水听器时分波分混合复用阵列系统
CN115987399B (zh) * 2023-03-20 2023-08-11 北京神州普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水听器传输系统及光信号传输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68850A (en) * 1984-06-20 1988-09-06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Cascaded fiber optic lattice filter
US4928004A (en) * 1988-06-20 1990-05-22 Center For Innovative Technolog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strain
US5173743A (en) * 1991-05-28 1992-12-22 Litton Systems, Inc. Fiber optical time-division-multiplexed unbalanced pulsed interferometer with polarization fading compensation
US5534993A (en) * 1994-06-15 1996-07-09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Dual-wavelength frequency-chirped microwave AMCW ladar system
US5866898A (en) * 1996-07-12 1999-02-02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Time domain multiplexed amplified sensor array with improved signal to noise rati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5866898A (en) 1999-02-02
EP0910863B1 (en) 2003-09-24
CA2260119A1 (en) 1998-01-22
AU717505B2 (en) 2000-03-30
EP0910863A4 (en) 2001-01-17
KR100471336B1 (ko) 2005-03-07
DE69725145D1 (de) 2003-10-30
NO317569B1 (no) 2004-11-15
KR20000023748A (ko) 2000-04-25
JP4112012B2 (ja) 2008-07-02
US6365891B1 (en) 2002-04-02
NO990103L (no) 1999-03-09
JP2002509606A (ja) 2002-03-26
AU3795397A (en) 1998-02-09
DE69725145T2 (de) 2004-08-05
IL128004A0 (en) 1999-11-30
US6040571A (en) 2000-03-21
US6084233A (en) 2000-07-04
CA2260119C (en) 2006-05-30
EP0910863A1 (en) 1999-04-28
NO990103D0 (no) 1999-01-11
IL128004A (en) 2002-04-21
WO1998002898A1 (en) 1998-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383523B (en) Amplified sensor arrays
JP4535614B2 (ja) 直列ファイバーブラッグ回折格子干渉計を利用するための改善された配列構成
EP1177412B1 (en) Large scale wdm/tdm sensor array employing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s
US20060038115A1 (en) Frequency division and/or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ed recursive fiber optic telemetry scheme for an optical sensor array
US2006025142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pump failures using an optical line interface
CN100542081C (zh) 光发送器和光接收器
JP2016127241A (ja) マルチコア光増幅器及び光伝送システム
EP1175744B1 (en) LONG DISTANCE, ALL-OPTICAL TELEMETRY FOR FIBER OPTIC SENSOR USING REMOTE OPTICALLY PUMPED EDFAs
JP2007525882A (ja) Cotdrを用いて海底の光伝送路に沿って位置する光増幅器に関して状態情報を得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Hodgson et al.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 fiber sensor arrays incorporating multiple optical amplifiers. I. Signal-to-noise ratio
Wagener et al. Novel fiber sensor arrays using erbium-doped fiber amplifiers
Hodgson et al. Optimization of Large-Scale Fiber Sensor Arrays Incorporating Multiple Optical Amplifiers--Part II: Pump Power
US20050226622A1 (en) Underwater repeater employing rare earth element doped fiber amplifier, Raman assist and optical pump source sparing
CN102907016A (zh) 无中继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
TW407218B (en) Multi-channel optical fiber dispersion compensator
CN202373846U (zh) 一种半导体光放大器宽带光源
JP2004334712A (ja) 長距離伝送fbgセンサシステム
JP4368520B2 (ja) 偏波面保持型利得等化器
Vakoc et al. Demonstration of a 16-sensor time-division-multiplexed sagnac-interferometer-based acoustic sensor array with an amplified telemetry and a polarization-based biasing scheme
JP3016355B2 (ja) 通信・観測融合海底ケーブルシステム
CN115361065A (zh) 一种长距离无中继光信号频率传输方法及系统
JP3740058B2 (ja) 双方向光増幅中継器
Liao Next generation heavily multiplexed interferometric sensor arrays
JPH0545209A (ja) 光音響センサアレイ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D4A Issue of patent certificate for granted invention patent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