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6264B -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6264B
TW206264B TW081107211A TW81107211A TW206264B TW 206264 B TW206264 B TW 206264B TW 081107211 A TW081107211 A TW 081107211A TW 81107211 A TW81107211 A TW 81107211A TW 206264 B TW206264 B TW 20626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mpurities
item
sample
induction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81107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riginal Assignee
Zellweger Ust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llweger Uster Inc filed Critical Zellweger Uster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20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6264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5/00Analysing materials by weighing, e.g. weighing small particles separated from a gas or liquid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31/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D01G31/003Detection and removal of impuri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31/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 motions
    • D01G31/006On-line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process and product par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01B11/0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length or width of objects while moving
    • G01B11/043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asuring length or width of objects while moving for measuring length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56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 G01N15/1459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without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texture or inner structure of the particle, e.g. processing of pulse signals the analysis being performed on a sample strea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 G01N33/362Material before processing, e.g. bulk cotton or woo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2015/0042Investigating dispersion of solids
    • G01N2015/0053Investigating dispersion of solids in liquids, e.g. trouble
    • G01N2015/0057Investigating dispersion of solids in liquids, e.g. trouble of filaments in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05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by optical means
    • G01N2015/0238Single particle scat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2015/1027Determining speed or velocity of a particl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97Particle shap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94Investigating contamination, e.g. dus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36Text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Description

206264 _____ f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1) (請先閲請背而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本發明係關於監測纖維樣料中雜質之裝置,卽測量在 纖維樣料中的外來物。特別是本方法及裝置用來計數, 測量大小及分類在棉花中可見到的外來物質。這種測量是 依據外來物或雜質的新定義而量度。 棉花中的雜質及塵土來自其收穫時。任何清潔方法的 主要目的是除去此種”可見的外來物” (VFM)及清潔此 外來物至最少的溫度。最近幾年内,棉花産品的軋棉工 廠之産品有戯劇性的增加。對於世界级的紡織廠,清潔 的需要有一穩定的增加,因為近代高産量的紡纱機器只 能容忍較少的雜質及塵土。除去雜質及塵土常常是一個 纖維的損失及損傷之代價。顯然的,在雜質及塵土,棉 粒及短纖維含有率之間的最適宜處,在每一個軋棉及紡 纱過程中,必須予達成。 在紡織纖維中,雜質及塵土代表一種不受歡迎的物質 。不僅此種VFM (可見的外來物)影饗紗的均勻及強度, 而且它降低了製造過程中的效率。 依據歴史,雜質及塵土是利用緩慢的重量測量器的方 法予測量。如此VFM被除去,它的重量是樣料的百分比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土 度因技 塵確,訊 及精受資 質的接的 雜量法日 供測無今 提量成於 法重變由 無。條且。 法料棉,境 方資潔 U 環 的的清0.的 器類的於場 量種日低市 _ 或今常及 量狀於常纱 重形對比紡 種或度分 , 此寸速百棉 。尺及的軋 得或性量了 獲量實重動 可的真其推 就物之為術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國家«毕(CNS) T4規格(210x297公龙) 81. 7. 20,000ft (II) οο 66 ΛΠ 五、發明説明(2) . 更重要的,雜質物的數目與它們的大小、形狀及型態 ,比較於單一的重量會增加對纖維的較佳描述或其加工 效率。 如此依照先前技藝的定義,清楚的需要更精確,更確 實,較快速及有效成本的雜質或外來物的測量。但同時 地明白其需要附加的測量。在不同的處理地點不再僅需 報告外來物的百分比重量;重要的也需報告雜質(樹葉 ,樹皮,草,種籽外表Μ段,等等)的大小及型態或分 類,及如何困難的除去(可清潔的能力)外來物,或雜 質或一特別種類是否有害於所實施的紡織製造過程。 依照所述,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在纖維樣料中對於外 來物的一種新的測量。基本上它可掲示新的物理參數, 計數每公克樣料中的雜質物。改進外來物的敘述,由廣 泛的應用此參數及對於它的大小,形狀及種類的延伸, 如此可達成改良的品質及可有利潤的。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員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對於雜質的每公克之量,大小, 形狀及種類的測量,提供一種基本的不同方法及裝置。 這些方法及裝置具體表現裝置對於光學的感應裝置能表 示外來物的個別之實體。 本發明的一種重要之結果在纖維樣料中的外來物之百 分比重量的改良之測量,改進先前技術敘述的參數,對 於清潔的纖維樣料能提供一種改良的精確度,確實性及 速度。 -4 -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¾ (II) γ2〇626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發明説明(3) 發明簡述 本發明配合對監測雜質之前述及其他的目的,提供一 種裝置,其中雜質物及纖維的樣料先用秤衝重,然後處 理以決定雜質數據。一種代表糸統,最好是一種分離器 ,空氣輸送糸統及管嘴,送出樣料中之全部雜質物於一 感測體積内以符合光學的感測條件。實質上一種光學的 感應器偵測在纖維樣料容積中所存在之實際所有的雜質 物,及産生一輸出信號指出在樣料容積内至少存在之雜 質物。此種輸出信號傳遞到電腦,其包括類比數位的變 換器,其目的是用來接收類比信號。在感應器輸出信號 的基礎上,電腦至少決定雜質物的量及計算每個原始樣 料的單位重中所含有之雜質物的數量。然後電腦輸出形 成於每單位樣料中所含的雜質物之數量的數據。 在提出的實施例中,光學的感應器偵測所存在之每一 及每一雜質物 雜質*#5特性,其中特性是對應於雜質物的大小。利用 光學的感應器産生的一値或多個輸出(V)是對應於此種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Λ-填寫本頁)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C3: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關是的影式大應 有別小投程及感 受特大的方物的 接。同物種雜定 置據不質一小決 裝數於雜用中先 理出對一應其預 處輸,每物,種 提及上算質式 一 所} 礎計雜程的 常 ί 基以小方性 通出的式於種特 。輸 } 程對一應 t)的(V方置另感 ^ 小性的裝用用 Μ 大特同理應利 π 及的不處物同 Η 量應種,質不 數感一地雜的 (¾的在用別大間 積物置應特於之 面質裝物。對物 影雜理質積及質 投於處雜面’雜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國困家«準(CNS) 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張(II) 206264 五、發明説明(4 ) 特性的閎值予規範。換言之,假若輸出(V)較小於関值 ,雜質被分類成小雜質物。荅則它被分類成大雜質物。 在提出的實施例上,處理裝置也計算每單位樣料重的 小雜質數量(最好是每公克所含的量),及計算每單位 樣料重所含的大雜質之個別量。以二個數量也做成數據 輸出。 雜質物的重量也關連到累積的投影面積。如此提出之 處理裝置也計算及輸出在樣料中雜質的全部預知量,及 可見的外來物(V F Μ )在累積的投影面積所佔的百分比。 附言之,處理裝置計算及輸出雜質物的平均投影的有效 直徑。此處所應用之”有效直徑”相關的直徑決定於經驗 上所應用之平方網目或篩網目。雜質將經過有X乘於X 的開口之平方網目,但將不會經過有Υ乘於Υ的開口之 其次較小的網目,所述之有效直徑為(Χ-Υ) 。投影面 積是有效直徑之平方,及後者規範成” E-Ο”(光電)單位 〇 經濟部屮央標準马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在提出的實施例上,放置光源偵測器於由光源所産生 之偵測光源上,當雜質經過光源及偵測器之間時,測量 遮滅的光源而産生一輸出(V)。其他的測量也能成為附 加於或代替遮滅光源,例如像由雜質物所引起之向後散 和/或向前散射之光源。此種測量在各種角度能予完成 及依靠所期望之資訊應用於不同的場合。此種光電技術 透露雜質的附加特性,包括幾何形或形狀,細度,成分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Β国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伥(II)
6 -2 6 ο2 I ΛΠ 五、發明説明(5 ) 及型態。應用此種資訊及已知雜質的特性,例如像棉花 雜質,可能鑑定毎一値雜質物,如像樹葉,種籽外皮, 草,樹皮等等。例如一種可能輸出數據指出毎公克樣料 的雜質數(每公克的量),其中作用的直徑是較大於500 徹米,它就是”樹葉”。其他的實例,一種可能提供每公 克的雜質物較長於1 000撤米,較薄於100撤米,其中 V4〇/V〇的比低於0.85,而V40表示40°向前散射光, V〇表示先在0°遮滅,二者是指相對於光的經過方向。 在做此種測量時,吾人注意到實體的送入方式有便於或 使可能如像雜質物之實體的量,大小及型態之測量。 圖式簡單説明 本發明利用參考下文所提出實例之詳細敘述,連同所 附的圖式,能獲得最好的瞭解,其中: 圖1是雜質監測裝置的方塊圓; 圖2示例小雜質物及感應器; 圖3示例大雜質物及感應器; 圖4是雜質物的側視圖; 圖5是雜質物的頂視圖;
經濟部中央橾準局只工消费合作社印M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畀填寫本頁) 圖6是雜質物的前視圖; 圖7的繪圖在Y軸顯示或然率,在X軸顯示雜質物的 正常化投影面積; 圖8的繪圖在X軸顯示雜質物的直徑,在Y軸顯示雜 質物送至感應器時所産生的電壓; 本紙ft尺度逍用中8 B家楳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¾ (II) 206264 A 6 13 6 五、發明説明(6) ow Ια 圖圖 量 測 所 明 發 ; 本 訊由 資示 的顯 8SI 圖分 於 , 似表 類匾 示及 顯圖 ,繪 画是 割lob 分I 是 及 a 的 薄 代偵。應 間 的 號上者感 之 維 記12二丨 比 纖 考料質 分 看 參樣雜 百 觀 的 Μ 及 物 機 同纖維力 來 及影 相在纖壓 外 .,攝 中有含一 定 例用 圖 1 包處 決 實利 視圖料該 工. 型, 個於樣 . 人 典例 幾示,上 由 的實 的顯1014 及 出的 部,置秤 積 輸換 金分裝天 面 所替 ,部測在 影 置可 式的監置 投 裝一 圖致質放 的 由示。 考一雜先 克;是顯質述參或的首 公性1112雜詳在同質12 每關圖圖及明現相雜料 之相 網發 表測樣 量 && S 或 量比 重類 ΛΜΜ -ΓΓΤ 12當 料適 樣括 於包 當 它 相 , 其 2 , 腦 號電 信到 一 遞 生傳 産是 上號 18信 線的 在'± 68' 1X IX 器線 換在 轉 〇 量 ti s 的 2 11 料 榜 存 儲 及 算 計 號 er信 V 勺 η 白 CO上 8 11 〇 線 t據 (A根 器20 換腦 變電 位 〇 數號 r e 信 量 6 S 的 比 類 受 接 以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經濟部屮央櫺準局貞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該棉 -送 條輸 棉 , 之成 為生 稱工 通手 普用 ,利 成或 1A 形 2 構器 機成 伸形 延條 入棉 進的 12'械 料機 樣用 次利 其條 棉 管器 導別 過個 經之 條售 由 如 例 到 銷 所 司 公 器 離 分 4AK 樣 維 纖 6 2 輸 齒 器 i 離 分 用 使 他予 ί 2 其 3 之及 知30 已管 上導 藝用 技利 在質 内雜 4 2 0 器質 離雜 分離 於分 及中 7 27雒 板纖 蓋由 棉們 梳它 和 , 8 t. 2 件 及組 本紙張尺度边用中B國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釐) 81. 7· 20.000張(II) Λ 6 Π 6 2〇62fvi 五、發明説明(7 ) 收集。在導管30及32内如箭頭所示,在導管30及32内有 一氣流接近於齒輪26及28,其反向於雜質射入導管30及 32的運動方向。此種氣流一般是反方向流動及導管被認 作一反向流氣槽。反向流空氣吹入導管30及32之纖維送 回去,但齒輪給與一充分的速度到逹雜質物,它們克服 反向流及到達轉捩點31及33,該處於導管30及32之内, 雜質物然後被輸入空氣流,巡行於反向流的相反方向上 。吾人清楚於轉捩點31及33在導管30及32之内代表空間 的小體積,其中雜質物也回到圓筒物26, 28或攜帶出去 。也清楚於被撝帶出去的雜質物之大小能予調整。 利用導管34收集生棉(纖維)及輸送到導管36,導管内 有真空傳動空氣流。相同的,在導管38内有真空傳動空 氣流由導管30及32接受及輸送雜質物。設計分離器24以 分離及個別化雜質及纖維二者,如此在某一時間上,實 質上輸送所有的雜質物到導管38上,及在某一時間,實 質上輸送所有的纖雒到導管36。同時雜質物由纖維中以 氣體力學的分離器輸送至分離氣流,吾人確認樣料12的 實體能予機械地個別化,但結合及輸送到單一空氣流, 然後利用光學的裝置予區分或分類。換言之,利用光學 的裝置的分類,實體能被分成雜質及纖維。 輸送在導管38上的雜質到光學的感應器40,在該處它 們利用管嘴46予展現而測量,當它們經過由光源42産生 之光時,利用光學的偵測器44予偵測。雜質然後由吸力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裝 線- 經濟部中央樣準局只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本紙Λ尺度逍用中a S家樣準(CNS> Y4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張(II) A 6 Π 6 206264 五、發明説明(8 ) (請先閱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管嘴48予收集,在導管48内以吸力傳動空氣流予輸送。 在雜質物經過感應器40時,它們經過一感應容積52,在 該處它們展現成一實際地随意的方向。如此當管嘴46加 速雜質物及管嘴48減速雜質物,在感應容積52内,設計 管嘴展現雜質物一實際地隨意的方向。由感應器44感應 的光在線53上成一電壓信號傳遞,其傳遞信號到電腦20 ,有一適當的A/D變換器(類比到數位變換器)用來接收 及輸入信號進入電腦20。在提出的型式上安排感應器44 及光源42偵測由雜質經過感應容積52所遮滅的光。光的 散射也能應用,任何組合也能_用。雖然提出的實例, 其最初的描述傜關於光源熄滅的偵測。吾人瞭解其感應 器44可展現一組合的偵測器,其偵測光之朝前散射,光 的向後散射及由雜質經過感應容積52所引起之光的熄滅 〇 ·- 一種類似的光電感應器50提供在導管36上,當纖維經 過感應器50時以感應纖維的光學特性。在此結構,一種 能餵入單一樣料及在纖維及雜質二者獲得多數的數據 (SS/MD)産物。感應器50及40實質上是相同的,但下列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员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設時絶進事 其維是質 。 ,纖不雜置 58量它使位 嘴'測但要角 管當 ,需的 氣。用不殊 吸向有它特 及方的,何 56定別下任 嘴一特況於 管有是情向 出時力的朝 噴50能質質 一 器的雜雜 括應向在使 包感方是前 50過定別以 器經確特52 應維維。積 感纖纖的容 ,使種要應 外在此需感 除計 ,對入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明軀家«毕(CNS)肀4規格(210X297公龙) 81. 7. 20.000¾ (I!) 6 2 6 ΑΠ 五、發明説明(9) 實上所提及之雜質,實際上是隨意的方向。 感應器40連接經過導管49及感應器50連接經過導管60 到達真空唧筒62,為了建立上面所描述之空氣流,該真 空卿筒提供吸力及真空的需要。濾塵器59放置在唧筒62 的上游之導管4S上,用來收集所有的雜質物,濾塵器61 放置在導管6 0上以收集所有的纖雒。任何所給的樣料1 2 中,其纖維及雜質利用人工的分析能由濾塵器59及61中 値別的獲得,而在天秤14上予秤重。此種人工的分析首 先應用於校準工具,根據感應器4 0及5 0的輸出而予測量 及計算,證實此種光學的測量或補充它們。 現在參考圖2 ,顯示有一小雜質物64接近於光學的感 應器44。吾人注意到此小雜質物64有一實質上較小於感 應器44的寬度之面積。如此雜質物64經過感應器44之前 時,吾人注意到雜質物64所遮滅的光依賴雜質物的投影 面積而定。 參考圖3 ,顯示大雜質物66接近感應器44。當雜質物 經濟部中央樣準J,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填寫本頁) 66經過感應器44以前,吾人注意到雜質物將跨過感應器 44。如此雜質物66遮滅光的童,由感應器44所偵測者將 是不同的,其與雜質物66的有效直徑將有相同的比例。 現在參考圖4, 5及6,典型的雜質物68相對地顯示於 側視圖,頂視圖及前視圖上。大部分的雜質物有一薄片 形狀,類似繪圖所示,吾人注意到所看到或展現的雜質 物68當它經過感應器時,依賴薄片的朝向將有戯劇性地 -1 1 -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Η家«毕(CNS) T4規格(210X297公;«:) 81. 7 . 20.000¾ (II) 206264 經濟部中央橾準扃β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Λ 6η β__ 五、發明説明(10) 不同。此種可能的建議,其數據,特別是先遮滅的數據 是由感應器40所産生將有應用上的限制。 在圖7 ,繪圖顯示雜質物的或然率,例如像雜質物68 ,將展現本身於正常的或垂直的朝向,如圖5所示。曲 線70顯示當雜質物允許自由迴轉在一軸,由正常的觀點 預知其發生稍為超過14¾的時間,其雜質物的各種朝向 之或然率。因此可看到十分之一的正常投影面積是預知 其僅發生在3 的時間。 當兌許雜質物在兩垂直軸自由迴轉時,雜質物68的正 常觀察由曲線72預知,其發生低於2¾的時間,同時展現 近乎10%的正常投影面積是預知其發生大約9¾的時間。 相同地,15¾的正常投影面積之圖像將發生於大約7.5% 的時間,同時20¾的正常投影面積之圖像將出現大約7SK 的時間。根據曲線72,在雜質物展現.在随意方向的情況 上,看到雜質物的正常圖像是非常罕有。如此一次實質 地隨意地朝向之雜質物到達光學的感應器上之出現能産 生一種偵測信號者,其是不包括有用的尺寸之資訊,因 為一種在正常投射到雜質的方向是非常罕見。 無論如何,經驗上的結論,其顯示於圖8 ,顯示感應 器44的光遮滅輸出與雜質物的作用直徑有很好的關連, 如此與雜質物的投影面積也將有很高的相關。在圖8的 Y軸上,由感應器44的尖峰電壓之平均值相對旒在X軸 的雜質物的直徑而予繪出。為了此測試的目的,利用人 -1 2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_ 線. 本紙ft尺度遑用中Β國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 81. 7. 20.000張(H)
五、發明説明<11) Λ 6 工將雜質物經過遞增的小開孔之網目而決定雜質物的真 正之有效直徑。圓形符號的繪圖顯示玻璃珠的數據,其 是球狀的,鑽石符號的繪圖顯示雜質物的數據。吾人注 意到尖峰電壓的平均值對於雜質物及玻璃球二者的直徑 有很好的相關性。(顯示於圖8的電壓信號實質上是兩 種敏感度,有較高放大器能獲得較低者之12. 5倍增益。 其讀數是對高放大级正常化需要兩级以涵蓋寬擴之動能 範圍)。 在圖9 ,曲線部分74及76類似於圖8的曲線,但為了 清楚起見,曲線部分有虛線部分。參考画9 ,吾人注意 到感應器44的輸出及雜質物的大小之間的作用關係,其 小的及大的樣料是不相同。在小的雜質物上,感應器44 輸出電壓(V )相關於雜質物的大小形成的方程式為 V = a + bX + cX 2 ,其中X是一次元雜質物大小,例如像有 效直徑。特別是原棉雜質物較小於大約4 8 8微米(m i c r ο n s ) 時,相關式規範如下:V=0.0000303X2+0.00475X-0.0403 。在大的雜質物上,其關傜形成的方程式為:V = mX + b。 特別是在原棉的雜質物其直徑超過488徹米,其關傺式 成為下列公式:V = 0.313X-5.78。 迅速的概述:描述於圖2〜6的値別之雜質物及相關之 本文,當它們經過圖1的光學之感應器40時,在線53上 産生信號。電腦2 0至少計數這些信號,其當然是代表雜 質物,再結合了樣料的重量,由每公克的樣料中的雜質 -1 3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經濟部屮央榣準局貝工消t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國困家樣準(CNS)甲4規格(210><29/公放) 81, 7, 20.000張⑻ 206264 Λ 6 Π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U2) 量産生一新的,基本的數據。 但在線53上的這些信號,不但代表毎公克樣料的雜質 物,而且它們包括的資訊有大小,形狀,成份及所朝向 的方向。可參考國際轉利申請VI0-A-91/14169 ^這些,教 述,能應用光電資訊以決定每一個雜質物的重量。在恃 別的大小範圍及總結所有雜質物大小的範圍乘以每公克 的數量就能得到雜質物的全部重量。除以樣料重量然後 得到之可見的外來物的百分比(VFM5K)之估計數。 幸蓮地,我們的研究僅應用平均遮滅光模式的信號, 掲露了更簡單及更簡潔的方法以估計VFM%。圖8及9代 表精確的需要及充分的校準,其結果在樣料中知道雜質 之大小,形狀及成份的待性。所朝向的方向也當然包括 在校準内。 測量未知樣料的第一步驟是計算每一雜質電壓信號的 有效直徑D * 特別地,圖1的電腦2 0應用感應器4 0的遮 滅偵测器輸出以計算毎一雜質的一長度大小之測量D (有 效直徑)。例如由圖8或9 ,平均值9.5伏待的尖峰遮 滅電壓匹配於雜質物有一有效直徑為D = 488撤米。重要 的,此種平均數包括所有一般的大小,形狀,成分及朝 向的方向。由圖8可知電壓轉移成作用直徑D是利用電 腦20經過可査的表或經過上面所描述之二次方程式及線 性的方程式而予處理。 第二步驟是依照下列定義以計算E - 0單位: -14-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線- 本紙張疋度遑用中《國家«毕(CNS) T4規格(210x297公釐) 81. 7. 20.000张(11) 06264 Λ 6 η 6 五、發明説明(11)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社印製 E-Ο 單位=(D/1000)2 此是每一雜質物在平方毫米的投影面積之解釋。第三步 驟在樣料中所有雜質物的分佈之E-0單位的總和。 為了證實此方法對於雜質是有用的,確認圖10a及b。 圖l〇a的¥軸代表應用重量測定可見外來物的重量, VFM!i。該雜質物材料是以画1的濾塵器59收集者。 在X軸上的E-0單位,包含廣泛範圍的雜質,可看到 與VFMS;的高機關性。此結果支持了該假設,其每一雜質 物的重量例於它的E - 0單位。此種假設在物理基礎上 也是合理的。最後毎公克的全部E-0單位有一直覺的湓意 解釋:在平方毫米的金部E-0單位代表由一公克樣料中 除去的雜質之投影面積。 現在參照画11,顯示原棉纖維的五個重覆之樣料的典 型輸出。第一獮名稱"Rep”顯示樣料號或重複號。在”樣 料大小”下,為所給的原始原棉樣料的重,以公克表示 。在其次的欄上標記”總數”,顯示每公克的原始樣料中 所含雜質物的數量。在其次的欄上,”平均大小”是每一 樣料的所有雜質物之平均有效直徑,以徹米表示。其次 ”塵土”橱資料以每公克的數量表示。電腦20計算雜質在 某種大小下(有一感應器輸出(V)較小於閾值)的量及該 數量除以原始樣料的金部公克重而決定這些數目。在其 次欄標記”雜質”指出每公克的雜質量,該雜質較大於預 定尺寸(有一感應器輸出(V)較大於閨值)。在原棉上, -15 本紙張尺度逍用中國B家«毕(CNS)甲4規格(210X297公«) 8Ϊ. 7. 20.000伥(II)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_ 20626 A 6 Π 6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貝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五、發明説明(14) 雜質的平均尺寸低於500徹米時,通常認定其為塵土, 超過此尺寸時通常認為其為雜質。因此在提出的實例上 ,有塵土及雜質二者的輸出。無論如何,吾人需記得項 目”雜質”在此處上下文中是關於在樣料中之非纖維物, 如此包括塵土及雜質的定義由早期的測量裝置及定義, 誤認術語的結果,不幸地,在工業界普遍的如此認定。 在最後一攔,顯示計算的可見外來物的百分比(VFM), 是在原棉纖維中測量雜質的傳統單位。計算是根據上文 所描述之光電單位而獲得。 上面所述每一欄下面的三個數字,顯示五値重複數的 平均值,標準差及變異傜數百分比(percent CV)。 顯示於圖1 1的下側部分,有兩圖顯示在X軸為每公克 的數量及在Y軸為大小(有效直徑)。在頂部左手角的苐 一圖應用的刻度顯示繪圖的左手側及頂側。第二圖顯示 於下側右手角,應用的刻度顯示在陳列圖的下側及右側 。這些繪圖顯示在_雒樣料中雜質物的大小分配,但數 據對於每公克樣料的量之一每一雜質物大小已經予正常 化。在頂側右手角一正方形的繪圖表示E - 0單位,其代 表在樣料中雜質的投影面積。 上面所描述的輸出是由装置10提供可做為模範的輸出 型態。吾人注意到全部樣料所獲得的每公克雜質量及雜 質的特別分類,即大小的分類。相似地,每公克的雜質 量能提供成其他的分類或雜質的型態或橡料。例如電腦 -1 6 -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裝· 訂 線-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國《家«準(CNS) T4規格(210父297公釐) 81. 7. 20.000¾ (II) Λ 6η 6 五、發明説明(13) 潔的纗維 裝置10能 雒的雜質 述之裝置 是僅限制 別的分開 吾人瞭解 圖12 ,纖 情況纖維 感應容積 所有的雜 度界定在 容積内, 影機在可 乎紅外線 樣料90之 ,在樣料 ,應用傳 20也由 決定量 質量或 雖然 本發明 吾人提 別的分 此目的 薄平面 使雜質 利用攝 料90的 料90展 的雜質 的資訊 波長中 供來照 88來照 感應器 及重量 每公克 本發明 的主要 及由纖 別測量 。例如 的形式 成為個 影機可 面積及 現時, 。我們 。特別 提供圖 明,如 明。在 50在清 。如此 清潔纖 最初描 觀念不 維中個 它們, 顯示於 。在此 體及在 以看到 樣料厚 在感應 瞭解攝 包括近 像。在 需要時 本實例 上接受 輸出每 量能交 顯示於 於這些 雜質物 到應用 維80及 及雜質 内缕維 質物。 此實例 攝影機 見光譜 的圖像 上有一 之下提 統的數 光電數據 個清潔纖 替的輸出 圖1 ,吾 特殊的裝 及在随意 其他裝置 雜質82 — 充分的分 層充分的 由攝影機 之感應容 84實際上 之内及外 裝置及在 個或多個 供一個或 位圖像分 ,及光電 維量的雜 Ο 人瞭解到 置。例如 的情況個 也能達到 起展現於 散,如此 薄,如此 8 4看到樣 積,當樣 看到所有 提供圖像 光的眾多 光源86提 多個光源 析技術, (請先閲讀背而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β工消费合作杜印製 及種目剔屬 構此的被所 結於維粒82 何合纖棉物 幾會除旦質 一常剔一雜 有通以。用 ,粒析粒利 物棉分棉20 標。步的腦 目質一熟電 的雜進成及 有的須或量 所成必粒計 明組物棉以 認能標的予 上可目光物 積其有發標 面足所像目 見滿此如的 可積如例下 在面,,留 先影準物 , 首投標標除 本紙Λ尺度逍用中Β國家«準(CNS)甲4規格(210X297公货) 81. 7. 20.000張⑻ 20626^ — 五、發明説明(1句 影據 投數 的 質望 雜期 一 他 每其 定 , 決定 而決 量經 計己 的積 丨面 影 投 件及 組量 像數 圖旦 的一 別 0 各積 之面 片 照 數 新 數 物 的 量 質 雜 。料 來樣 出的 算克 計公 以每 可在 就意 法注 方需 之時 述用 所應 前後 先最 在 應16 感14 維 1 纖-9 ! A 用- 利W0 是諳 量申 重利 的專 料際 樣國 維考 0 參 之可 上 , 1 之 圖定 在決 —1 , ΙζΠΙΓ 0 時光者 生的示 産50掲 據器所 (請先閲請背面之ii意事唷再填寫本頁) 裝_ 打_ 線. 經濟部屮央標準局貝工消伢合作社印製 本紙張尺度遑用中國困家《準(CNS)肀4規格(210X297公釐) 81. 7. 20t000ik(II)

Claims (1)

  1. AT . BT 206264 c~ _ D7_ 六、申請專利範圍 1 . 一種裝置,使用於雜質及纖維樣料中監測雜質,其包 括: 一衡重裝置,以決定€料的重量及以重量單位産生 數據; 一感應容積; 一展現裝置,在實質上展現樣料中所有的雜質物到 所述之感應容積内並合乎光學的感應之條件; 一光學感應裝置,其是應用於當雜質物展現在所述 之感應容積時,實質上感應所有的雜質物,及産生輸 出信號其相對於感應容積内至少所展現之雜質物;及 一處理裝置其是用來接受重量數據及所述之光學感 應裝置的輸出信號,用於決定雜質物一部分的數量, 用於將此數量除以樣料的重量,以及用於輸出數據, 該數據是每單位樣料中所含的雜質物數量之形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其中所述的光學感應 裝置又以光學的感應顯現的雜質物及相當於雜質物的 投影有效直徑的特擻之二者,該光學感應裝置又産生 一輸出(V)相當於感應之特性;及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請先閱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所述之處理裝置又操作以輸出數據相當於雜質物的 數量及感應特性。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置 又根據每一雜質物的感應特性計算出每一雜質物的投 影面積。 -1 9 - 本紙张尺度適川tram家標平(CNS)VM規格(210x297公i) _ 81. 4. 5,000 (Η) 206264 B7 D7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六、申請專利範s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置 又計算雜質物的投影有效直徑,産生一高於預定閾值 之感應器輸出(V)時僳根據公式:V = mX + b的形式,以 及計算雜質物的投影有效直徑,産生一低於預定閎值 之感應器輸出(v)時,傜根據公式:V = aX2+cX + d的 形式,其中a, b, c, d及m是常數,X是每一雜質 物的投影有效直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置 又估計至少一部分的雜質物之重量,傜根據在該部分 上每一雜質物的感應特性,及在該部分上之雜質物的 數量。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置 估計可見外來物(VFM)的百分比,係根據實際上所有 雜質物的數量及感應特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置 依據感應特性計算每一雜質物的大小,在第一種尺寸 範圍上計算每單位樣料重量中所含的第一雜質物的數 量,在第二種尺寸範圍上,計算每單位樣料重量中所 含的第二雜質物的量,及輸出每單位樣料重量中所含 的第一及第二雜質之數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裝置,其中所述的第一種尺 寸範圍包括雜質的感應特性較小於一預定值,該值相 當於能被認為是塵土的最大之雜質物。 (請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窍本頁 •发· .訂. •線. 本紙诋尺度適;丨】中《 W家楯準(CNS) Ψ4規格(210父297公犮) 81. 4. 5.000 (H)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AT206^64 r~ _______ D;_ 六、申請專利苑® 9.如申諳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 置計數雜質物,該雜質物置歸入於一預定範圍内且 産生一感應恃性,及計算每單位樣料重量中於一預 定範圍内有一感應待性的雜質物的數量,以及輸出 該每單位樣料重量中所含的雜質數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處理裝 置計算在樣料中實質上所有雜質物的平均大小值, 及輸出該平均大小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又包括: 所述之處理裝置分類雜質物成為至少一個別的種 類,在個別的種類上計數雜質物以産生一種分類的 數量及輸出相當於該分類數量之數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裝置,其中所#之數據包 括單位樣料重量中所含之一種分類的數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裝置,又包括: 僅決定纖維特性的裝置,以産生纖維數據,並輸 入該纖維數據進入所述之處理裝置;及 所述之處理裝置計算及輸出為數量形式的數據, 成為一種纖雒數據的函數。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特性是 纖維的數量,及所述之處理裝置計算及輸出每單位 纖雒數量中所含之雜質數暈之形成的數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裝置,其中所述之特性是 -2 1- (凊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頁) 木紙诋尺度適;1】中闷Μ家標準(CNS),P4规格(210x297公~货)' 81. 4. 5,000 (H) A? B7 206264_ 六、申汸專利範園 清潔孅維的重量,及所述之處理裝置計算及輸出每 單位清潔纖維的重量中所含雜質物的數量之形式的 數據。 -先閲讀背面之注意事項再填寫本百 •打. 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員工消費合作社印製 •線- -22- 木紙诋尺度適丨丨]中W W家標準(CMS) >P4规格(210x297公¥) 81. 4. 5.000 (H)
TW081107211A 1991-09-19 1992-09-14 TW20626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7/762,905 US5321496A (en) 1990-03-14 1991-09-19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rash in a fiber sampl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6264B true TW206264B (zh) 1993-05-21

Family

ID=25066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81107211A TW206264B (zh) 1991-09-19 1992-09-14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5321496A (zh)
EP (1) EP0533079B1 (zh)
JP (1) JP3218411B2 (zh)
KR (1) KR930006441A (zh)
CN (1) CN1039364C (zh)
AU (1) AU662554B2 (zh)
DE (1) DE69223109T2 (zh)
ES (1) ES2108721T3 (zh)
RU (1) RU2060500C1 (zh)
TW (1) TW206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9253A (en) * 1990-03-14 1995-11-21 Zellweger Uster,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esting multiple characteristics of single textile sample with automatic feed
US5430301A (en) * 1990-03-14 1995-07-04 Zellweger Uster,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generalized neplike entities in fiber samples
EP0606620B1 (en) * 1993-01-11 2000-02-09 Zellweger Uster,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easurement and classification of trash in fiber samples
AT399400B (de) * 1993-03-15 1995-04-25 Binder Co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reinheit von aufbereitetem altglas
AT400906B (de) * 1994-10-25 1996-04-25 Binder Co Ag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r bestimmung der reinheit von aufbereitetem altglas
GR960100084A (el) * 1995-04-13 1996-12-31 Trutzschler Gmbh & Co Kg Μηχανισμος για ενα λαναρι για τον εντοπισμο οχλουντων σωματιδιων, ιδιαιτερως σωματιδιων προς απορριψη, κομβων, θυλακωτων κομβων, θηλειων και παρομοιων.
US6029316A (en) * 1997-01-08 2000-02-29 Premier Polytronics Limite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materials testing: rapidcon and rapidair
US5890264A (en) * 1997-10-06 1999-04-06 Premier Polytronics Limited Aeromechanical individualizer
US5929460A (en) * 1997-10-06 1999-07-27 Premier Polytronics Limited High throughput nep measurement
US6088094A (en) * 1997-12-23 2000-07-11 Zellweger Uster, Inc. On-line sliver monitor
US6848149B1 (en) * 1999-12-16 2005-02-01 Uster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nd expelling foreign material in a stream of fibers consisting of compressed textile fibers
WO2002042753A1 (en) * 2000-11-27 2002-05-30 Jensen Denmark A/S A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of inspecting pieces of cloth
SE0004523L (sv) * 2000-12-07 2002-06-08 Svante Bjoerk Ab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bestämning av förekomsten av föroreningar i ett material
DE10063861B4 (de) * 2000-12-21 2014-08-28 Trützschler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an einer Spinnereivorbereitungsmaschine, z. B. Reiniger, Öffner, Karde o. dgl. zur Erfassung von ausgeschiedenem Abfall
WO2003031699A1 (de) * 2001-10-05 2003-04-17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Verfahren und prüfgerät zum prüfen von fasermaterial auf dessen kennwerte.
DE10214657A1 (de) * 2001-10-05 2003-04-10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und Prüfgerät zum Prüfen von Fasermaterial auf dessen Kennwerte
US6870897B2 (en) * 2001-11-14 2005-03-22 Texas Tech University System Method for identification of cotton contaminants with x-ray microtomographic image analysis
US7518716B2 (en) * 2002-12-20 2009-04-14 J.M. Canty Inc. Granular product inspection device
DE102007039067A1 (de) * 2007-08-17 2009-02-19 TRüTZSCHLER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an einer Kämmmaschine zur Überwachung des Kämmlingsanteils
US9201056B2 (en) 2008-12-22 2015-12-01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sation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measuring properties
US8199319B2 (en) * 2009-06-29 2012-06-12 Uster Technologies Ag Fiber property measurement
US8301410B2 (en) * 2010-05-06 2012-10-30 Uster Technologies Ag Visual weight compensation
WO2011137554A1 (en) 2010-05-06 2011-11-10 Uster Technologies A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weight of impurities in a mixed volume of fibers and impurities
CN102234928A (zh) 2010-05-06 2011-11-09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双刺辊机构的纤维杂质重量分析装置
US8496114B1 (en) * 2012-06-14 2013-07-30 Uster Technologies Ag Trash separator
CN106104251A (zh) * 2015-03-03 2016-11-09 株式会社爱发科 膜厚监视装置用传感器、具备该膜厚监视装置用传感器的膜厚监视装置以及膜厚监视装置用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US11402335B2 (en) 2017-09-14 2022-08-02 Uster Technologies Ag Fiber blend identification and ratio measurement
IT201900006671A1 (it) * 2019-05-09 2020-11-09 Marzoli Machines Textile Srl Dispositivo e metodo per la misura del peso di scarti di una lavorazione tessile per la preparazione alla filatura
CN111537379A (zh) * 2020-05-09 2020-08-14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破碎废钢杂质率的获取方法
CH717716A1 (de) * 2020-08-05 2022-02-15 Rieter Ag Maschf Erfassung des Abganges in einer Faservorbereitungsanlage.
CH718505A1 (de) * 2021-04-01 2022-10-14 Rieter Ag Maschf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alyse von Komponenten einer Fasermasse.
CN114112781B (zh) * 2021-11-10 2024-04-19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生丝纤度检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95828B (en) * 1981-03-31 1985-12-18 Wool Dev Int Detection of defects in fibrous arrays
US4631781A (en) * 1982-09-30 1986-12-30 Ppm, Inc. Conditioned gas flow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nd cleaning fiber, including aeromechanical and electrodynamic release and separation
US4512060A (en) * 1982-09-30 1985-04-23 Pp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eromechanical and electrodynamic release and separation of foreign matter from fiber
US4686744A (en) * 1982-09-30 1987-08-18 Ppm, Inc. Methods for aeromechanical and electrodynamic release and separation of foreign matter from fiber
EP0226430A3 (en) * 1985-12-13 1988-03-23 Unisearch Limited Measurement of foreign matter in fibre assemblies
AU6640386A (en) * 1985-12-13 1987-06-18 Unisearch Limited Measurement of foreign matter in fibre assemblies
DE3644535A1 (de) * 1986-12-24 1988-07-14 Truetzschler & Co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von fremdkoerpern wie fremdfasern, bindfaeden, kunststoffbaendchen, draehten o. dgl. innerhalb von bzw. zwischen textilfaserflocken
ATE103069T1 (de) * 1988-10-11 1994-04-15 Rieter Ag Maschf Erkennung von fremdgut in textilfasern.
DE3928279C2 (de) * 1989-08-26 1998-05-14 Truetzschler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rkennen von störenden Partikeln, insbesondere Trashteilen, Nissen, Schalennissen, Noppen u. dgl., in textilem Fasergut, z. B. Baumwolle, Chemiefasern u. dg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010A (zh) 1993-04-14
JPH06213827A (ja) 1994-08-05
DE69223109T2 (de) 1998-03-12
ES2108721T3 (es) 1998-01-01
AU662554B2 (en) 1995-09-07
AU2458792A (en) 1993-03-25
US5321496A (en) 1994-06-14
KR930006441A (ko) 1993-04-21
JP3218411B2 (ja) 2001-10-15
EP0533079A2 (en) 1993-03-24
DE69223109D1 (de) 1997-12-18
CN1039364C (zh) 1998-07-29
RU2060500C1 (ru) 1996-05-20
EP0533079B1 (en) 1997-11-12
EP0533079A3 (en) 1993-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6264B (zh)
Wang et al. A novel optical instrument for estimating size segregated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in real time
Andersen A sampler for respiratory health hazard assessment
US933524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optical diameters of aerosol particles to mobility and aerodynamic diameters
JPH07500660A (ja) 繊維又はその他の試料の単独の存在物を測定する電気光学装置
Baron et al. Aerosolization of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an inhalation study
Klemm et al. Aerosol research and inhalation epidemiological study (ARIES): Air quality and daily mortality statistical modeling—Interim results
Corbin et al. Systematic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of particle filtration efficiency test methods for commercial respirators and face masks
US8215491B2 (en) Evaluation of particulate material
Timbrell The terminal velocity and size of airborne dust particles
Thorpe et al. Direct-reading inhalable dust monitoring—an assessment of current measurement methods
Thorpe Assessment of personal direct-reading dust monitor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airborne inhalable dust
Astrakianakis et al. Cotton dust and endotoxin exposure levels in three Shanghai textile factories: a comparison of samplers
WILLEKE et al. Sampling and interpretation errors in aerosol monitoring
Thomasson et al. Cotton mass flow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ith two optical devices
Baron Direct-reading instruments for aerosols. A review
Case et al. Evaluation of a direct personal coarse particulate matter monitor
LEITH et al. Uncertainty in particle counting and sizing procedures
Emilia et al. The Structural Influence of Airborne Particles on their Toxicity
Gettz Development of an impinger method for sampling airborne nanocellulose
Haselden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irborne brake wear debris
DE10030134B4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r Konzentration von Mikroorganismen in einem Gas
Lewin Instrumentation for particle size analysis. Part one
Funk et al. Mass flow measurement of seed cotton
Burdett A Comparison of Historic Asbestos Measurements Using a Thermal Precipitator with the Membrane Filter-Phase Contrast Micoroscopy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