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5882A - 升降裝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5882A
TW202415882A TW112125017A TW112125017A TW202415882A TW 202415882 A TW202415882 A TW 202415882A TW 112125017 A TW112125017 A TW 112125017A TW 112125017 A TW112125017 A TW 112125017A TW 202415882 A TW202415882 A TW 2024158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ifting member
springs
slid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50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鴻澤
戴俊平
Original Assignee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瑞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8/480,49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40115048A1/en
Priority to EP23201526.3A priority patent/EP4354007A1/en
Publication of TW202415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882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顯示器的高度。升降裝置包括固定件、升降件以及彈力模組。固定件適於固定於垂直平面上。升降件可滑動地連接於固定件。升降件適以固定於顯示器的背部。升降件適以在第一位置與低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固定件滑動。彈力模組耦接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當顯示器或升降件受到朝滑動方向的作用力時,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朝滑動方向滑離第三位置。彈力模組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施加反向於重力方向的拉力,使升降件與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第四位置。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介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

Description

升降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升降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的升降裝置。
大尺寸顯示器常見於大型場所或公共空間,且大多透過掛置機構固定於牆面或支架上。詳細而言,目前既有的大尺寸顯示器掛置機構在固定後大多無法調整離地高度,通常僅可調整顯示器的傾斜角度,因為大尺寸顯示器的重量達數十公斤以上,使用者若想重新調整高度需要拆卸掛置機構,十分不便。傳統的顯示器調整高度機構都是設計在顯示器支架上,省力的高度調整設計需要在內部整合升降馬達與控制電路,使用者操作內建的控制介面或遙控裝置輸出控制訊號,啟動升降馬達以提供顯示器升降時所需的動力,這類省力支架不僅需要電源,也讓大尺寸顯示器無法直接壁掛使用,除了佔據了額外的配置空間,也提高了建置成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升降裝置,有助於使用者省力地手動調整顯示器的高度位置。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顯示器的高度。升降裝置包括固定件、升降件以及多個第一彈簧。固定件適於固定於垂直平面上。升降件可滑動地連接於固定件。升降件適以固定於顯示器的背部。多個第一彈簧設置於固定件上,且連接於升降件。當顯示器或升降件受到朝滑動方向的作用力時,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朝滑動方向滑動,被升降件拉伸的多個第一彈簧產生第一彈力,使升降件與顯示器不再受力停留在滑動後的高度位置。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第一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且顯示器的背部適於掛置於升降件上。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滑軌與至少一滑座。滑軌固定於升降件,且滑軌的延伸方向平行於滑動方向。滑座固定於固定件,且滑接於滑軌。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滑桿與至少一滑塊。滑桿固定於升降件,且滑桿的延伸方向平行於滑動方向。滑塊固定於固定件,且滑接於滑桿。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至少一摩擦阻力模組。摩擦阻力模組設置於固定件上,並接觸升降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摩擦阻力模組包括底座、摩擦件以及至少一彈性體。底座固定於固定件。摩擦件可動地設置於底座上,並接觸升降件。彈性體設置於底座與摩擦件之間。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多個第二彈簧。多個第二彈簧設置於固定件上,且選擇性地連接於或分離於升降件。當多個第二彈簧連接於升降件且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朝滑動方向滑動時,被升降件拉伸的多個第一彈簧產生第一彈力,而被升降件拉伸的多個第二彈簧產生第二彈力。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彈力調整件。彈力調整件設置於升降件上,且位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彈力調整件適以在關閉位置與開啟位置之間切換。多個第二彈簧分離於位於關閉位置的彈力調整件,或者是,多個第二彈簧連接於位於開啟位置的彈力調整件,並透過彈力調整件連接於升降件。
在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多個第二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
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顯示器的高度。升降裝置包括固定件、升降件、線性滑動模組以及第一彈力模組。固定件適於固定於垂直平面上。升降件適以固定於顯示器的背部。線性滑動模組耦接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升降件透過線性滑動模組可滑動地連接於固定件,以在第一位置與低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固定件垂直滑動。第一彈力模組耦接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當顯示器或升降件受到朝滑動方向的作用力時,升降件透過線性滑動模組滑動移離第三位置。第一彈力模組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施加第一拉力,使升降件與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第四位置。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介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性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軌與滑接於滑軌的至少一滑座。滑軌固定於升降件,且滑座固定於固定件。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線性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桿與滑接於滑桿的至少一滑塊。滑桿固定於升降件,且滑塊固定於固定件。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彈力模組包括設置於固定件上的多個第一彈簧,且每一個第一彈簧具有連接於升降件的活動端。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第二彈力模組。第二彈力模組設置於固定件上,且位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第二彈力模組選擇性地連接於升降件以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施加第二拉力或分離於升降件以由第一彈力模組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施加第一拉力。
在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插銷。插銷可滑動地設置於升降件上,且位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第二彈力模組包括多個第二彈簧及定位件,其中多個第二彈簧設置於固定件上,且每一個第二彈簧具有活動端。多個第二彈簧的多個活動端固定於定位件。插銷選擇性地插入定位件的定位孔以使多個第二彈簧的多個活動端透過定位件與插銷連接於升降件或移出定位件的定位孔以使多個第二彈簧的多個活動端分離於升降件。
本發明的又一實施例提出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顯示器的高度。升降裝置包括固定件、升降件以及彈力模組。固定件適於固定於垂直平面上。升降件可滑動地連接於固定件。升降件適以固定於顯示器的背部,且升降件適以在第一位置與低於第一位置的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固定件滑動。彈力模組耦接於固定件與升降件之間。當顯示器或升降件受到朝滑動方向的作用力時,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朝滑動方向滑動移離第三位置。彈力模組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施加反向於重力方向的拉力,使升降件與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第四位置。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介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
基於上述,使用者僅需手動上推或下拉升降件或顯示器,便能快速地調整顯示器的高度位置。另一方面,升降件與固定件之間設有彈力模組,隨著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的升降,彈力模組可被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上的拉力,以固定住顯示器的高度位置,並防止升降件與顯示器意外地下墜。此外,彈力模組對升降件所施加的拉力能夠輔助使用者省力地上推升降件或顯示器。
為讓本發明的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圖1B是圖1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1C是圖1A的升降裝置的前視示意圖。請參考圖1A至圖1C,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00適以掛置顯示器(圖中未示),以供使用者手動調整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詳細而言,升降裝置100包括固定件110與可滑動連接於固定件110的升降件120,其中固定件110可固定於垂直平面(例如垂直於地面的牆面或承載物中垂直於地面的表面)上,且升降件120適以固定於顯示器(圖中未示)的背部,或者是說,顯示器(圖中未示)的背部適以掛置於升降件120上。
在一示例中,升降件120可設有掛勾孔121,相應地,顯示器(圖中未示)的背部可設有掛勾,藉由將掛勾卡入掛勾孔121,顯示器(圖中未示)可掛置於升降件120上,使得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彼此固定。在其他示例中,顯示器(圖中未示)與升降件120可透過鎖附、磁吸、卡接或其他適用的安裝方式固定彼此。
圖1D是圖1C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圖1E是圖1D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內部結構配置,圖1D與圖1E的升降件120以虛線繪示。請參考圖1B、圖1D及圖1E,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00更包括線性滑動模組130,其中線性滑動模組130耦接於固定件110與升降件120之間,且升降件120透過線性滑動模組130可滑動地連接於固定件110。具體來說,升降件120可透過線性滑動模組130在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與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固定件110垂直滑動,以調整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可為最高高度位置,且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可為低於第一位置的最低高度位置。
線性滑動模組130包括滑軌131與滑座132,其中滑軌131固定於升降件120,且滑座132固定於固定件110。詳細而言,滑動滑座132滑接於滑軌131,其中滑座132固定不動,且滑軌131可相對於滑座132滑動。另一方面,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適於受到朝滑動方向SD的作用力下拉,以自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下降至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或下降至位於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與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的中間位置,其中滑軌131的延伸方向ED平行於滑動方向SD,且平行於重力方向GD。舉例來說,線性滑動模組130的數量可為一個或多個,且可採置中配置、側向配置、對稱配置或其他適用的配置方式。
在其他示例中,滑軌131可固定於固定件110,而滑座132可固定於升降件120,故滑軌131固定不動,且滑座132可相對於滑軌131滑動。
如圖1B、圖1D及圖1E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00更包括彈力模組140,且耦接於固定件110與升降件120之間。如圖1D所示,升降件120保持於第一位置,且彈力模組140未被拉伸。此時,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保持於最高高度位置。如圖1E所示,使用者可手動下拉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以快速地調整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例如使升降件120下降至第二位置,以讓顯示器(圖中未示)下降至最低高度位置。此時,彈力模組140被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120上的拉力F1。
進一步來說,使用者僅需手動上推或下拉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便能快速地調整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例如使顯示器(圖中未示)抬升至圖1D所示的最高高度位置、使顯示器(圖中未示)下降至圖1E所示的最低高度位置或使顯示器(圖中未示)在圖1D所示的最高高度位置與圖1E所示的最低高度位置之間升降。
當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朝滑動方向SD移離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彈力模組140便會被升降件120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120上的拉力F1,以固定住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因拉力F1反向於重力方向GD,彈力模組140能夠防止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意外地下墜。另外,當使用者手動上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時,彈力模組140對升降件120所施加的拉力F1能夠輔助使用者省力地上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
舉例來說,當顯示器(圖中未示)掛置於升降件120時,在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作用下,升降件120可自圖1D所示的第一位置略微下降至位於1D所示的第一位置與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的第三位置。使用者可施力下拉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使得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朝滑動方向SD自第三位置滑動至第四位置,其中第四位置高於圖1E所示的第二位置,且低於第三位置。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不再受力後,被拉伸的彈力模組140可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120施加拉力F1,使得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停留在第四位置。
如圖1B、圖1D及圖1E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彈力模組140包括設置於固定件110上的多個彈簧141,且每一個彈簧141具有連接於升降件120的活動端141a。詳細而言,每一個彈簧141的活動端141a隨著升降件120的升降而移動,以改變拉伸長度。舉例來說,每一個彈簧141的活動端141a可透過卡接、扣接、磁吸、鉚接、黏接、焊接、熱熔或其他適用的安裝方式連接於升降件120。
舉例來說,每一個彈簧141可為定力彈簧,每一個彈簧141可在預定行程範圍內被升降件120拉伸並產生恆定的彈力,以對升降件120施加恆定的拉力。在其他示例中,彈簧141可為拉伸彈簧或其他可受拉伸而產生彈力的彈性體。
舉例來說,彈力模組140的數量可為二個,且對稱設置固定件110上。視實際設計,每一個彈力模組140的多個彈簧141可排列成一排、排列成上下二排或排列成上下多排。另外,彈力模組140的數量或彈簧141的數量可依實際設計或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而適度增加或刪減。
圖1F是圖1C的升降裝置沿線段I-I的剖面示意圖。圖1G是圖1F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剖面示意圖。如圖1B、圖1F及圖1G,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00更包括摩擦阻力模組150,其中摩擦阻力模組150設置於固定件110上,且位於彈力模組140的一側。摩擦阻力模組150接觸升降件120並對升降件120產生摩擦阻力,以與彈力模組140對升降件120所施加的拉力F1共同固定住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並防止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意外地下墜。
如圖1F與圖1G所示,摩擦阻力模組150包括底座151、摩擦件152以及至少一彈性體153,其中底座151固定於固定件110,且摩擦件152可動地設置於底座151上。彈性體153可為壓縮彈簧或其他種類彈簧,亦或是聚氨酯、橡膠或塑膠之類材料形成的彈性結構,且設置於底座151與摩擦件152之間。彈性體153的相對兩端分別抵接底座151與摩擦件152,且彈性體153保持於壓縮狀態,以產生彈力。彈性體153所產生的彈力形成施加於摩擦件152上的推力,以推動摩擦件152抵住升降件120,並對升降件120產生摩擦阻力。摩擦件152的整體或與升降件120接觸的局部可由耐磨材質構成,例如聚甲醛(POM),但不以此為限。
舉例來說,摩擦阻力模組150的數量可為二個,且對稱設置固定件110上。另外,摩擦阻力模組150的數量可依實際設計或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而適度增加或刪減。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內部結構配置,圖2的升降件120以虛線繪示。請參考圖2,本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A與第一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的結構設計或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倘若彈簧141提供的彈力與升降件120所承載的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足夠接近或是線性滑動模組130提供足夠的摩擦力,使升降件120所承載的顯示器(圖中未示)於未受力時可維持靜止狀態,則可如本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A不配置摩擦阻力模組150(參見圖1B、圖1F或圖1G)。
圖3A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圖3B是圖3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3C是圖3A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圖3D是圖3A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內部結構配置,圖3C與圖3D的升降件120以虛線繪示。請參考圖3A至圖3D,本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B與第一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的結構設計或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線性滑動模組1301包括滑桿1311與滑塊1321,其中滑桿1311固定於升降件120,且滑塊1321固定於固定件110。詳細而言,滑塊1321可滑動地套接於滑桿1311,其中滑塊1321固定不動,且滑桿1311可相對於滑塊1321滑動。另一方面,滑桿1311的延伸方向ED1平行於升降件120的滑動方向SD,且平行於重力方向GD。
舉例來說,線性滑動模組1301的數量可為一個或多個,且可採置中配置、側向配置、對稱配置或其他適用的配置方式。另外,滑塊1321可設有滾輪1322,以與滑桿1311滑動接觸,提高升降件120的升降順暢度。
圖4A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圖4B是圖4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圖4C是圖4A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內部結構配置,圖4C的升降件120以虛線繪示。請參考圖4A至圖4C,本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C與第三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B的結構設計或設計原理大致相同,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在於:在本實施例中,升降裝置100C更包括彈力模組160,其中彈力模組160設置於固定件110上,且位於固定件110與升降件120之間。詳細而言,彈力模組140作為主要拉力來源,而彈力模組160作為輔助拉力來源。也就是說,彈力模組140保持於啟用狀態,而使用者可視實際情況或依據升降件120所承載的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選擇啟用或停用彈力模組160,由此可適用於承載重量差距相對較大或不同大小的各種顯示器。
圖4D是圖4C的升降裝置在另一視角的透視示意圖。圖4E是圖4D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圖4F是圖4D的升降裝置加大拉力的透視示意圖。圖4G是圖4F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為清楚呈現內部結構配置,圖4D至圖4G的固定件110以虛線繪示。如圖4B至圖4D所示,彈力模組160可設置於彈力模組140的一側(例如下方),且包括多個彈簧161。多個彈簧161設置於固定件110上,且每一個彈簧161具有活動端161a。為便於使用者調整施加於升降件120的拉力,升降裝置100C更包括設置於升降件120上的彈力調整件170,其中彈力調整件170位於固定件110與升降件120之間,且對應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設置。
如圖4C至圖4E所示,彈力調整件170處於關閉位置,且分離於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也就是說,處於關閉位置的彈力調整件170未對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產生拘束或結構干涉,故彈力模組160被停用。在彈力模組160被停用的情況下,僅由彈力模組140於升降件120升降時對升降件120產生拉力F1。
如圖4F所示,當升降件120保持於第一位置時,彈力調整件170可切換至開啟位置,以連接於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也就是說,處於開啟位置的彈力調整件170可對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產生拘束或結構干涉,使得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透過彈力調整件170連接於升降件120,以啟用彈力模組160。
如圖4F所示,升降件120保持於第一位置,且彈力模組140與彈力模組160皆未被拉伸。此時,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保持於最高高度位置。如圖4G所示,使用者可手動下拉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以快速地調整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例如使升降件120下降至第二位置,以讓顯示器(圖中未示)下降至最低高度位置。此時,彈力模組140被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120上的拉力F1。另外,彈力模組160也被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120上的拉力F2。
在彈力模組160被啟用的情況下,當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朝滑動方向SD移離圖4F所示的第一位置,彈力模組140與彈力模組160便會同時被升降件120拉伸以個別產生彈力,並個別形成施加於升降件120上的拉力F1與拉力F2,以固定住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高度位置。因拉力F1與拉力F2反向於重力方向GD,彈力模組140與彈力模組160能夠防止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意外地下墜。另外,當使用者手動上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時,彈力模組140對升降件120所施加的拉力F1與彈力模組160對升降件120所施加的拉力F2能夠輔助使用者省力地上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
舉例來說,每一個彈簧161可為定力彈簧,每一個彈簧161可在預定行程範圍內被升降件120拉伸並產生恆定的彈力,以對升降件120施加恆定的拉力。在其他示例中,彈簧161可為拉伸彈簧或其他可受拉伸而產生彈力的彈性體。
如圖4B至圖4D所示,彈力模組160更包括定位件162,其中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固定於定位件162,且定位件162對應彈力調整件170設置。舉例來說,每一個彈簧161的活動端161a可透過卡接、扣接、磁吸、鉚接、黏接、焊接、熱熔或其他適用的安裝方式固定於定位件162。
如圖4B所示,彈力調整件170可為滑動設置於升降件120上的插銷,且定位件162具有對應插銷設置的定位孔162a。如圖4B、圖4D及圖4E所示,插銷處於關閉位置,且分離於定位件162或移出定位件162的定位孔162a,使得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與定位件162分離於升降件120。也就是說,處於關閉位置的插銷未能與定位件162產生結構干涉,隨著升降件120的升降,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與定位件162保持不動,使得多個彈簧161未能隨升降件120的升降而被拉伸。
如圖4B與圖4F所示,當升降件120保持於第一位置時,使用者可撥動插銷以將插銷移至開啟位置並插入定位件162的定位孔162a,使得插銷與定位件162產生結構干涉。如圖4F與圖4G所示,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透過定位件162與插銷連接於升降件120,隨著升降件120的升降,多個彈簧161的多個活動端161a與定位件162可隨升降件120的升降而移動,使得多個彈簧161能隨升降件120的升降而被拉伸。
舉例來說,當顯示器(圖中未示)掛置於升降件120時,在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作用下,升降件120可自圖4F所示的第一位置略微下降至位於4F所示的第一位置與圖4G所示的第二位置之間的第三位置。使用者可施力下拉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使得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朝滑動方向SD自第三位置滑動至第四位置,其中第四位置高於圖4G所示的第二位置,且低於第三位置。在升降件120或顯示器(圖中未示)不再受力後,被拉伸的彈力模組140可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120施加拉力F1,且被拉伸的彈力模組160可對移離第三位置的升降件120施加拉力F2,使得升降件120與顯示器(圖中未示)停留在第四位置。
圖5A與圖5B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升降裝置在二個不同狀態下的示意圖。圖5C是圖5A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圖5D是圖5C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5A與圖5B,不同於上述實施例的是,本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D的固定件1101可為中空支撐架,且包括並列的二個立柱1102、第一橫樑1103及並列於第一橫樑1103的第二橫樑1104。第二橫樑1104設置於第一橫樑1103的上方,其中第一橫樑1103的相對兩端連接於二個立柱1102,且第二橫樑1104的相對兩端連接於二個立柱1102。另一方面,升降件1201可滑動地連接於二個立柱1102,以在第一橫樑1103與第二橫樑1104之間滑動。
在本實施例中,彈力模組1401可包括設置於二個立柱1102之間的二個伸縮桿1402,其中每一個伸縮桿1402可為液壓式伸縮桿或氣壓式伸縮桿,且每一個伸縮桿1402的相對兩端分別樞接於第一橫樑1103與升降件1201。在升降件1201下降的過程中,二個伸縮桿1402可對升降件1201施加緩衝阻力。相對地,在升降件1201上升的過程中,二個伸縮桿1402可對升降件1201施加輔助抬升力。
如圖5A與圖5C所示,二個伸縮桿1402在第一橫樑1103上的樞接位置可依據實際狀況或顯示器(圖中未示)的重量適度調整。隨著二個伸縮桿1402的在第一橫樑1103上的樞接位置越靠近二個立柱1102,每一個伸縮桿1402與第一橫樑1103之間的夾角自圖5C所示的90度逐漸縮減。
如圖5A與圖5B所示,每一個伸縮桿1402與第一橫樑1103之間的夾角為銳角,且每一個伸縮桿1402施加於升降件1201的作用力可分為垂直分力與水平分力。隨著每一個伸縮桿1402與第一橫樑1103之間的夾角越小,垂直分力越小,適以支撐重量越輕的顯示器(圖中未示)。
如圖5C與圖5D所示,每一個伸縮桿1402與第一橫樑1103之間的夾角為直角(即90度角),且每一個伸縮桿1402施加於升降件1201的作用力全為垂直力,適以支撐重量較重的顯示器(圖中未示)。此外,圖5A至圖5D所示的升降裝置100D可作為支架使前述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100A、100B或100C掛載在升降件1201上,提供前述實施例的升降裝置100、100A、100B或100C承載的大型顯示器更大的行程範圍。
綜上所述,使用者僅需手動上推或下拉升降件或顯示器,便能快速地調整顯示器的高度位置。另一方面,升降件與固定件之間設有彈力模組,隨著升降件相對於固定件的升降,彈力模組可被拉伸以產生彈力,並形成施加於升降件上的拉力,以固定住顯示器的高度位置,並防止升降件與顯示器意外地下墜。此外,彈力模組對升降件所施加的拉力能夠輔助使用者省力地上推升降件或顯示器。在部分示例中,升降件與固定件之間設有多個彈力模組,使用者可依據的顯示器的重量選擇啟用部分的彈力模組或全部的彈力模組,以提高操作上的便利性與可靠度。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100A~100D:升降裝置 110、1101:固定件 1102:立柱 1103:第一橫樑 1104:第二橫樑 120、1201:升降件 121:掛勾孔 130、1301:線性滑動模組 131:滑軌 132:滑座 1311:滑桿 1321:滑塊 140、1401、160:彈力模組 141、161:彈簧 141a、161a:活動端 1402:伸縮桿 150:摩擦阻力模組 151:底座 152:摩擦件 153:彈性體 162:定位件 162a:定位孔 170:彈力調整件 ED、ED1:延伸方向 F1、F2:拉力 GD:重力方向 I-I:線段 SD:滑動方向
圖1A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 圖1B是圖1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1C是圖1A的升降裝置的前視示意圖。 圖1D是圖1C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 圖1E是圖1D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 圖1F是圖1C的升降裝置沿線段I-I的剖面示意圖。 圖1G是圖1F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剖面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 圖3A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 圖3B是圖3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3C是圖3A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 圖3D是圖3A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 圖4A是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升降裝置的示意圖。 圖4B是圖4A的升降裝置的爆炸示意圖。 圖4C是圖4A的升降裝置的透視示意圖。 圖4D是圖4C的升降裝置在另一視角的透視示意圖。 圖4E是圖4D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 圖4F是圖4D的升降裝置加大拉力的透視示意圖。 圖4G是圖4F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透視示意圖。 圖5A與圖5B是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升降裝置在二個不同狀態下的示意圖。 圖5C是圖5A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模式的示意圖。 圖5D是圖5C的升降裝置轉換至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100:升降裝置
110:固定件
120:升降件
121:掛勾孔
130:線性滑動模組
131:滑軌
132:滑座
140:彈力模組
141:彈簧
141a:活動端
150:摩擦阻力模組
ED:延伸方向
GD:重力方向
SD:滑動方向

Claims (20)

  1. 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一顯示器的一高度,該升降裝置包括: 一固定件,適於固定於一垂直平面上; 一升降件,可滑動地連接於該固定件,該升降件適以固定於該顯示器的一背部;以及 多個第一彈簧,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且連接於該升降件,當該顯示器或該升降件受到朝一滑動方向的一作用力時,該升降件相對於該固定件朝該滑動方向滑動,被該升降件拉伸的該些第一彈簧產生一第一彈力,使該升降件與該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一高度位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且該顯示器的該背部適於掛置於該升降件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滑軌,固定於該升降件,其中該至少一滑軌的一延伸方向平行於該滑動方向;以及 至少一滑座,固定於該固定件,且滑接於該至少一滑軌。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滑桿,固定於該升降件,其中該至少一滑桿的一延伸方向平行於該滑動方向;以及 至少一滑塊,固定於該固定件,且滑接於該至少一滑桿。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摩擦阻力模組,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並接觸該升降件。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摩擦阻力模組包括: 一底座,固定於該固定件; 一摩擦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底座上,並接觸該升降件;以及 至少一彈性體,設置於該底座與該摩擦件之間。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多個第二彈簧,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且選擇性地連接於或分離於該升降件,當該些第二彈簧連接於該升降件且該升降件相對於該固定件朝該滑動方向滑動時,被該升降件拉伸的該些第一彈簧產生該第一彈力,而被該升降件拉伸的該些第二彈簧產生一第二彈力。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一彈力調整件,設置於該升降件上,且位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其中該彈力調整件適以在一關閉位置與一開啟位置之間切換,該些第二彈簧分離於位於該關閉位置的該彈力調整件,或者是,該些第二彈簧連接於位於該開啟位置的該彈力調整件,並透過該彈力調整件連接於該升降件。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些第二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
  10. 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一顯示器的一高度,該升降裝置包括: 一固定件,適於固定於一垂直平面上; 一升降件,該升降件適以固定於該顯示器的一背部; 一線性滑動模組,耦接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該升降件透過該線性滑動模組可滑動地連接於該固定件,以在一第一位置與低於該第一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該固定件垂直滑動;以及 一第一彈力模組,耦接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當該顯示器或該升降件受到朝一滑動方向的一作用力時,該升降件透過該線性滑動模組滑動移離一第三位置,該第一彈力模組對移離該第三位置的該升降件施加一第一拉力,使該升降件與該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一第四位置,該第三位置與該第四位置介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線性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軌與滑接於該至少一滑軌的至少一滑座,該至少一滑軌固定於該升降件,且該至少一滑座固定於該固定件。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線性滑動模組包括至少一滑桿與滑接於該至少一滑桿的至少一滑塊,該至少一滑桿固定於該升降件,且該至少一滑塊固定於該固定件。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第一彈力模組包括設置於該固定件上的多個第一彈簧,且每一該第一彈簧具有連接於該升降件的一活動端。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些第一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
  15.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至少一摩擦阻力模組,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並接觸該升降件。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至少一摩擦阻力模組包括: 一底座,固定於該固定件; 一摩擦件,可動地設置於該底座上,並接觸該升降件;以及 至少一彈性體,設置於該底座與該摩擦件之間。
  17.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一第二彈力模組,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且位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該第二彈力模組選擇性地連接於該升降件以對移離該第三位置的該升降件施加一第二拉力或分離於該升降件以由該第一彈力模組對移離該第三位置的該升降件施加該第一拉力。
  18. 如請求項17所述的升降裝置,更包括: 一插銷,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升降件上,且位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該第二彈力模組包括多個第二彈簧及一定位件,其中該些第二彈簧設置於該固定件上,且每一該第二彈簧具有一活動端,該些第二彈簧的該些活動端固定於該定位件,該插銷選擇性地插入該定位件的一定位孔以使該些第二彈簧的該些活動端透過該定位件與該插銷連接於該升降件或移出該定位件的該定位孔以使該些第二彈簧的該些活動端分離於該升降件。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升降裝置,其中該些第二彈簧包括多個定力彈簧。
  20. 一種升降裝置,適以調整一顯示器的一高度,該升降裝置包括: 一固定件,適於固定於一垂直平面上; 一升降件,可滑動地連接於該固定件,其中該升降件適以固定於該顯示器的一背部,且該升降件適以在一第一位置與低於該第一位置的一第二位置之間相對於該固定件滑動;以及 一彈力模組,耦接於該固定件與該升降件之間,當該顯示器或該升降件受到朝一滑動方向的一作用力時,該升降件相對於該固定件朝該滑動方向滑動移離一第三位置,該彈力模組對移離該第三位置的該升降件施加反向於一重力方向的一拉力,使該升降件與該顯示器不再受力後停留在滑動後的一第四位置,該第三位置與該第四位置介於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
TW112125017A 2022-10-11 2023-07-05 升降裝置 TW2024158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480,498 US20240115048A1 (en) 2022-10-11 2023-10-03 Lifting device
EP23201526.3A EP4354007A1 (en) 2022-10-11 2023-10-04 Lif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414,909 2022-10-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5882A true TW202415882A (zh) 2024-04-16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4121B1 (en)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US8186634B2 (en) Cable management arm supporting device
JP6602953B2 (ja) 昇降作業台
KR20070109009A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용 지지장치
EP1832801A2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display units
JP2007322592A (ja) モニタースタンド
JP2014151531A (ja) スライド式ボード
TWI721676B (zh) 彈性伸縮模組及使用該模組之升降裝置
US10768512B2 (en) Picture display apparatus
KR102243377B1 (ko) 보행 자동화 로봇 시스템
US20070085402A1 (en) Adjustable armrest assembly
TW202415882A (zh) 升降裝置
KR101703230B1 (ko) 스탠딩 책상의 높이조절장치
KR200386693Y1 (ko) 대형 디스플레이의 승하강 기구
KR101563328B1 (ko) 경사조절상판을 구비한 독서실 책상
US20240115048A1 (en) Lifting device
CN117869742A (zh) 升降装置
KR20030004967A (ko) 엘씨디의 높낮이 조절장치
KR20100012517A (ko) 디스플레이 기기의 지지장치
KR102541184B1 (ko) 높이조절 장치
KR101357219B1 (ko) 모니터 승강장치
KR102656781B1 (ko) 가변형 거치대
JP3207712U (ja) 任意の位置に停止可能な表示デバイス昇降設置フレーム
CN219414101U (zh) 一种具有锁扣结构的显示屏支架
KR200279716Y1 (ko) 영상 표시 기기의 고정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