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429A -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 Google Patents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429A
TW202409429A TW112130092A TW112130092A TW202409429A TW 202409429 A TW202409429 A TW 202409429A TW 112130092 A TW112130092 A TW 112130092A TW 112130092 A TW112130092 A TW 112130092A TW 202409429 A TW202409429 A TW 20240942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lower
blade
side plate
ai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0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弘恭
寺本拓矢
山本圭一
道上一也
山谷貴宏
植田隼治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三菱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9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42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送風機用風扇具備有:圓盤狀的主板;複數片翼片,係配置於主板的周緣部;以及環狀的側板,係與主板相對向,將複數片翼片的與主板側相反側的端部予以固定;複數片翼片各自具有扣合部,該扣合部係突出並固定於側板的與主板的設置側相反側,形成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側板的固定部分,前述扣合部具有朝向複數片翼片的旋轉方向形成為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

Description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本發明係關於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習知的多翼離心送風機係具備有風扇,且該風扇具有圓盤狀的主板、設置於主板的周緣部之複數片翼片以及將翼片的端部予以固定之側板(參照例如專利文獻1)。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8-247094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專利文獻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風扇,其翼片與側板為分開的部件。如專利文獻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送風機用的風扇在將翼片固定至風扇之際,因為強度的考量或因為較容易設計多半將側板設在翼片的上部。專利文獻1之送風機用風扇係藉由經過合成樹脂的浸滲處理的紙而構成,但在大型且必須高速旋轉的送風機用風扇的情況下,會要求旋轉時的風扇的強度所以採用堅固的金屬製的風扇。並且在金屬製的風扇的情況,將翼片固定至側板時,為了固定而設的翼片的突起部會從側板突出,突起部會干涉到流經側板側的氣流,因此會有風扇產生的噪音增大,風扇的空氣動力特性降低之虞。
本發明係用來解決如上述的課題,提供抑制風扇產生的噪音,風扇的空氣動力特性會提高之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解決課題之手段]
本發明之送風機用風扇係具備有:圓盤狀的主板;配置於主板的周緣部之複數片翼片;以及與主板相對向,將複數片翼片的與主板側相反側的端部予以固定之環狀的側板;複數片翼片各自具有扣合部,該扣合部係突出並固定於側板的與主板的設置側相反側,而形成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側板的固定部分;複數片翼片各自在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側板相固定的狀態下,翼片的固定部分係形成為L字形,扣合部係以扣合部的板面朝向旋轉軸的軸方向之方式固定於側板,且具有朝向複數片翼片的旋轉方向形成為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
本發明之多翼離心送風機係具備有:上述的送風機用風扇;以及具有形成為渦形之周壁及至少一個具有形成吸入口的喇叭口之側壁,形成將送風機用風扇所產生的氣流吹出之吹出口,收納送風機用風扇之渦形殼體。
本發明之空調室內機係具備有:上述的多翼離心送風機;以及以上述的多翼離心送風機而流動的空氣會通過之熱交換器。 [發明的效果]
本發明之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複數片翼片各自具有扣合部,且該扣合部係突出並固定於側板的與主板的設置側相反側,形成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側板的固定部分。而且,扣合部具有朝向複數片翼片的旋轉方向形成為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送風機用風扇及多翼離心送風機將扣合部的朝向風扇的旋轉方向的面做成為凸狀的曲面,因此在風扇的旋轉時在側板的與主板的設置側相反側流動的氣流會沿著扣合部的曲面而滑順地通過。送風機用風扇及多翼離心送風機因為氣流會沿著扣合部的曲面滑順地通過,會抑制翼片與側板的固定部分之與氣流的干渉,因此會抑制風扇產生的噪音,風扇的空氣動力特性會提升。
以下,參照圖式等來說明實施型態之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包含圖1之以下提及的各圖,係有各構成部件的相對的尺寸的關係及形狀等與實際物品不相同之情形。另外,在以下的各圖中,標註相同的符號之元件,係表示相同或相當的元件,此在說明書全文均共通。此外,雖然為了讓人容易理解而適當地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語(例如「上」、「下」、「右」、「左」、「前」、「後」等),但該等表現之記載方式只是為了便於說明,並不是要限定裝置或部件的配置及方向。
實施型態1. [多翼離心送風機1] 圖1係示意地顯示從與旋轉軸RA平行的方向觀看時之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構成之外觀圖。圖2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斜視圖。圖1中的實線箭號表示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R,虛線箭號表示送風機用風扇2的周方向CD。另外,圖2係用來說明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外觀之圖,其中將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內部的構成簡化顯示。利用圖1及圖2來說明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基本的構造。
多翼離心送風機1係利用由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而產生的離心力來送風之機器,係為例如多葉片式風扇(sirocco fan)等。多翼離心送風機1係為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假想的旋轉軸RA的軸方向從渦形殼體(scroll casing) 4的兩側將空氣吸入之兩側吸入型的離心送風機。多翼離心送風機1並不限定於兩側吸入型的離心送風機,亦可為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從渦形殼體4的單側吸入空氣之單側吸入型的離心送風機。多翼離心送風機1係如圖1及圖2所示,具有使氣流產生之送風機用風扇2以及將送風機用風扇2收納於內部之渦形殼體4。
(送風機用風扇2) 圖3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斜視圖。圖4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平面圖。而且,圖3係從圖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下側觀看所見之送風機用風扇2的斜視圖,圖4係從圖1的紙面的裏側觀看所見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平面圖。另外,圖4係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觀看時之送風機用風扇2之圖。利用圖1至圖4來說明送風機用風扇2。
送風機用風扇2係為離心式的風扇。送風機用風扇2係連接至具有驅動軸之馬達(未圖示)。送風機用風扇2在馬達的驅動下旋轉,利用旋轉所產生的離心力,強制地將空氣往徑向外側送出。送風機用風扇2在馬達等的驅動下,往實線箭號表示的旋轉方向R旋轉。送風機用風扇2為板金製。送風機用風扇2並不限定為板金製,亦可用樹脂等其他的材料形成。
送風機用風扇2係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圓盤狀的主板2a、設置於主板2a的周緣部2a1之複數片翼片2d以及圓環狀的側板2c。送風機用風扇2藉由主板2a、配置於主板2a之複數片翼片2d及側板2c而形成為有底的圓筒形狀。
送風機用風扇2係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在與主板2a相反側的側板2c側的部分形成有風扇吸入口2e。風扇吸入口2e係供要流入送風機用風扇2的內部之空氣流入之送風機用風扇2的開口部,讓空氣流入由主板2a及複數片翼片2d所圍住的空間。
(主板2a) 主板2a係如圖3及圖4所示形成為圓盤狀。主板2a在圖3及圖4所示的型態中,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看的情況係形成為圓形,但亦可為例如多角形等之圓形以外的形狀。主板2a的厚度可為在以旋轉軸RA為中心之徑向都形成為一定的厚度,亦可為在以旋轉軸RA為中心之徑向形成為厚度從外周側往中心逐漸變厚的型態。
主板2a並不限於由一片板狀部件構成,亦可將複數片板狀部件固定成一體而構成。另外,主板2a可形成為平板狀,亦可具有折彎的部分。主板2a還可具有相對於在以旋轉軸RA為中心之徑向延伸的平面而傾斜的部分。此外,主板2a的板面可形成為平面狀,亦可具有凹凸。
在主板2a的中心部,設有與馬達的驅動軸連接之轂部2b。轂部2b形成有供馬達的驅動軸插入之軸孔2b1。轂部2b係形成為例如圓柱形狀,但轂部2b的形狀並不限定於圓柱形狀。轂部2b只要形成為柱狀即可,亦可形成為例如多角柱狀。主板2a經由轂部2b而在馬達的驅動下旋轉。
(側板2c) 送風機用風扇2係如圖3及圖4所示,具有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安裝於複數片翼片2d的與主板2a相反側的端部之環狀的側板2c。側板2c係形成為板狀,且形成為圓環狀。側板2c係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中間隔著複數片翼片2d而與主板2a相對向配置。側板2c係設於從主板2a往旋轉軸RA方向突出的複數片翼片2d的前端部2g。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假設主板2a側為下方,側板2c側為上方的情況,側板2c係設於翼片2d的上部。
側板2c係將複數片翼片2d的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與主板2a側相反側的端部予以固定。亦即,側板2c係將翼片2d的上部的位置予以固定,而將複數片翼片2d予以固定。側板2c藉由連結複數片翼片2d而維持各翼片2d的前端的位置關係。而且,側板2c藉由連結複數片翼片2d而補強複數片翼片2d的強度。另外,側板2c形成作為送風機用風扇2的氣體的吸入口之風扇吸入口2e。
如圖3所示,側板2c係具有與主板2a相對向而配置的環狀的第一側板2c1,以及相對於主板2a而言在配置有第一側板2c1之側的相反側與主板2a相對向而配置的環狀的第二側板2c2。側板2c為第一側板2c1及第二側板2c2的總稱,送風機用風扇2係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在主板2a的一側具有第一側板2c1,在另一側具有第二側板2c2。
(翼片2d) 複數片翼片2d係如圖3及圖4所示,設置於主板2a的周緣部2a1。複數片翼片2d係一端與主板2a連接,另一端與側板2c連接,且排列在以旋轉軸RA為中心之周方向上。複數片翼片2d分別配置於主板2a與側板2c之間。複數片翼片2d配置成以轂部2b為中心之圓周狀,且基端固定在主板2a的板面上。
各翼片2d係在主板2a的周緣部2a1相互隔著一定的間隔而沿著周方向CD配置。各翼片2d設成從主板2a立起,且形成為板狀。各翼片2d係設成相對於主板2a大致垂直地立起,但並不特別限定於此,各翼片2d亦可相對於主板2a的垂直方向而傾斜地設置。如圖3所示,在翼片2d,旋轉方向側的面為正壓面2d1,與旋轉方向R相反側的面為負壓面2d2。
如圖3所示,翼片2d的基端部2h係為翼片2d的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的一方向側的端部,係主板2a側的端部。翼片2d的前端部2g係為翼片2d的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的另一方向側的端部,係與主板2a相反側的端部。翼片2d的基端部2h係與主板2a連接,翼片2d的前端部2g係與側板2c連接。
翼片2d的前緣24a係由翼片2d的內周端24所形成。內周端24係在與旋轉軸RA垂直的剖面上的翼片2d的內周側的端部,前緣24a係內周端24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相連而成的部分。翼片2d的後緣25a係由外周端25所形成。外周端25係在與旋轉軸RA垂直的剖面上的翼片2d的外周側的端部,後緣25a係外周端25沿旋轉軸RA的軸方向相連而成的部分。
複數片翼片2d係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設於主板2a的兩側。送風機用風扇2係如圖3所示,具有第一翼片部12a及第二翼片部12b。第一翼片部12a及第二翼片部12b各由複數片翼片2d所構成。更詳言之,第一翼片部12a係由配置於主板2a與第一側板2c1之間之複數片翼片2d所構成。第二翼片部12b係由配置於主板2a與第二側板2c2之間之複數片翼片2d所構成。
第一翼片部12a配置於主板2a的一個板面側,第二翼片部12b配置於主板2a的另一個板面側。亦即,複數片翼片2d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設於主板2a的兩側,第一翼片部12a及第二翼片部12b中間隔著主板2a而背對背設置。圖3中,第一翼片部12a係相對於主板2a配置在上側,第二翼片部12b係相對於主板2a配置於下側。然而,第一翼片部12a及第二翼片部12b只要中間隔著主板2a而背對背設置即可,亦可為第一翼片部12a相對於主板2a配置在下側,第二翼片部12b相對於主板2a配置於上側。在以下的說明中,除非特別註明,則翼片2d均視為構成第一翼片部12a之翼片2d與構成第二翼片部12b之翼片2d的總稱而記載。
如圖3所示,送風機用風扇2係藉由配置於主板2a之複數片翼片2d而構成為筒狀。而且,送風機用風扇2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與主板2a相反側的側板2c側的部分,形成有用來讓氣體流入由主板2a與複數片翼片2d所圍成的空間之風扇吸入口2e。送風機用風扇2係在構成主板2a之板面的兩側都配置有翼片2d及側板2c,在構成主板2a之板面的兩側都形成有送風機用風扇2的風扇吸入口2e。
以上利用圖3而說明了送風機用風扇2為具有第一翼片部12a及第二翼片部12b之構成,但送風機用風扇2亦可為只具有第一翼片部12a之構成。在多翼離心送風機1為單側吸入型的離心送風機之情況,可只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的主板2a的單側設置翼片2d。
複數片翼片2d係各自具有扣合部20,扣合部20係突出並固定於側板2c的與主板2a的設置側相反側,形成複數片翼片2d各自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亦即,送風機用風扇2在側板2c的與主板2a的設置側相反側的部分,具有突起狀的複數個扣合部20,該扣合部20係複數片翼片2d各自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複數個扣合部20各自具有朝向複數片翼片2d的旋轉方向R形成為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20a。
各個扣合部20係設於各個翼片2d的前端部2g。扣合部20係翼片2d與側板2c的連接部分。扣合部20係翼片2d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係從側板2c往與主板2a相反側突出的部分。扣合部20係用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製造之突起。送風機用風扇2藉由使設於翼片2d的前端部2g之扣合部20扣合於側板2c而使翼片2d與側板2c相連接固定。
圖5係放大顯示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扣合部20之概念圖。圖5係從側面觀看時之扣合部20之概念圖,其中省略了翼片2d的整體形狀。利用圖3至圖5來說明扣合部20。扣合部20係由設於翼片2d的本體部21的前端部2g側之突出片所形成。扣合部20係形成為板狀。翼片2d的本體部21係在翼片2d旋轉的情況主要的使氣流產生的部分。在側板2c形成有複數個貫通孔22,分別用來固定各個翼片2d。
複數個扣合部20分別插穿過設於側板2c的各貫通孔22而被固定。翼片2d與側板2c相組合後從扣合部20的貫通孔22突出的部分,係往翼片2d的旋轉方向R彎折而緊扣並固定於側板2c。扣合部20在送風機用風扇2中以緊扣的狀態將翼片2d與側板2c相固定。
曲面部20a係朝向旋轉方向R而形成凸狀的曲面。扣合部20的曲面部20a係由扣合部20的前端部20b所形成。亦即,曲面部20a係扣合部20的與本體部21相反側的端部。曲面部20a係扣合部20被彎折的方向的前端部分。亦即,曲面部20a係由複數個扣合部20的旋轉方向R的前端部20b所形成。曲面部20a構成朝向旋轉方向R之側的面。曲面部20a在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觀看的情況,係形成為曲線狀,例如形成為圓弧狀。曲面部20a係為在送風機用風扇2往旋轉方向R旋轉的情況承受氣體,而受到氣體衝撞的部分。
送風機用風扇2係在馬達(未圖示)的驅動下,以旋轉軸RA為中心而被旋轉驅動。藉由送風機用風扇2旋轉,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外部的氣體就會通過後述的形成於圖1所示的渦形殼體4之吸入口5、以及送風機用風扇2的風扇吸入口2e,而被吸入主板2a及複數片翼片2d所圍成的空間。而且,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下,被吸入主板2a與複數片翼片2d所圍成的空間之空氣會通過翼片2d與鄰接的翼片2d之間的空間而往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外側送出。
(渦形殼體4) 利用圖1及圖2來說明渦形殼體4。渦形殼體4係將送風機用風扇2收納於其內部,對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的空氣進行整流。渦形殼體4係於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在主板2a的兩側具有形成有後述的吸入口5之側壁4a之兩側吸入式的殼體。渦形殼體4並不限定於兩側吸入式的殼體,亦可為於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在主板2a的單側具有形成有後述的吸入口5之側壁4a之單側吸入式的殼體。
渦形殼體4係具有渦形部41及吹出部42。渦形殼體4具有形成為渦形之周壁4c,以及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設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兩側之側壁4a。
(渦形部41) 渦形部41係形成將送風機用風扇2所產生的氣流的動壓轉換為靜壓之風路。渦形部41具有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覆蓋送風機用風扇2之側壁4a,以及從轂部2b的旋轉軸RA的徑向圍住送風機用風扇2之周壁4c。
另外,渦形部41具有舌部43,該舌部43係位於渦形部41與吹出部42之間且構成為曲面,將送風機用風扇2所產生的氣流經由渦形部41而導引到吹出口42a。由周壁4c及側壁4a所構成的渦形部41的內部空間,係形成為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的空氣會沿著周壁4c流動之空間。
(側壁4a) 實施型態1中,渦形殼體4係包含兩個側壁4a。側壁4a係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配置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兩側。配置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兩側之兩個側壁4a,係形成為經由周壁4c而相對向。在側壁4a形成有吸入口5,使得空氣可在送風機用風扇2與渦形殼體4的外部之間流通。
吸入口5係與風扇吸入口2e連通,係讓氣體流入主板2a與複數片翼片2d所圍成的空間之空氣的進入口。吸入口5係形成於與主板2a的板面相對向的位置。
如圖2所示,渦形殼體4係在側壁4a方面,係包含第一側壁4a1及第二側壁4a2。亦即,渦形殼體4具有至少一個側壁4a,且該側壁4a具備有喇叭口(bellmouth)3,該喇叭口3形成與主板2a及複數片翼片2d所形成的空間連通之吸入口5。
設於側壁4a之吸入口5係由喇叭口3所形成。亦即,喇叭口3形成使渦形殼體4的外部的空間與由主板2a及複數片翼片2d所形成的空間相連通之吸入口5。喇叭口3使被吸入送風機用風扇2的氣體整流並使其流入送風機用風扇2的風扇吸入口2e。
喇叭口3形成為從渦形殼體4的外部往內部其開口徑逐漸縮小。喇叭口3形成為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延伸。形成喇叭口3的內緣之內周端部係位於渦形殼體4的內部。吸入口5附近的空氣沿著喇叭口3順暢地流動,有效率地從吸入口5流入送風機用風扇2。
(周壁4c) 周壁4c係使送風機用風扇2所產生的氣流沿著彎曲的壁面流動而將之導引到吹出口42a之壁。周壁4c形成為渦形。周壁4c形成為其與旋轉軸RA的距離係以舌部43為始點並隨著往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R前進而逐漸變遠。周壁4c係形成為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R上,從舌部43到吹出部42,周壁4c與送風機用風扇2的外周的間隙按照預定的比率擴大,並且使空氣的流路面積逐漸變大。
周壁4c的渦形,有例如按照等角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或漸伸線(involute)等之形狀。周壁4c的內周面構成從作為渦形的始點之舌部43到作為渦形的終點之終捲部41b沿著送風機用風扇2的周方向滑順地彎曲之彎曲面。藉由如此的構成,使從送風機用風扇2送出的空氣從送風機用風扇2往吹出部42的方向滑順地流通過送風機用風扇2與周壁4c的間隙。因此,在渦形殼體4內,會使空氣的靜壓有效率地從舌部43往吹出部42的方向提高。
周壁4c係設於彼此相對向的側壁4a之間之壁,構成沿著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之彎曲面。周壁4c與旋轉軸RA的軸方向平行地配置而圍住送風機用風扇2。周壁4c亦可為相對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軸RA的軸方向而傾斜的型態,並不限定於與旋轉軸RA的軸方向平行地配置之型態。
周壁4c構成與送風機用風扇2的外周面2f (參照圖3)相對向之內壁面。周壁4c與構成送風機用風扇2的外周面2f之複數片翼片2d的外周側的端部相對向。周壁4c與送風機用風扇2的翼片2d的空氣吹出側相對向。如圖1所示,周壁4c係從作為渦形的始點部分之舌部43,到位於從舌部43離開之側的吹出部42與渦形部41的交界之終捲部41b為止,沿著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而設置。
在由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而沿著周壁4c在渦形殼體4的內部空間內流動之氣體的流動方向中,舌部43為構成彎曲面之周壁4c的上游側的端部。在由於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而沿著周壁4c在渦形殼體4的內部空間內流動之氣體的流動方向中,終捲部41b為構成彎曲面之周壁4c的下游側的端部。
(舌部43) 渦形殼體4具有舌部43,該舌部43係在周壁4c的靠近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軸RA之始點部分構成曲面,將送風機用風扇2所產生的氣流導引到吹出口42a。周壁4c係在吹出部42側的端部包含舌部43。舌部43形成於渦形的周壁4c的始點部分。
舌部43係設於與後述的吹出部42的擴散板42c的交界部分。舌部43形成為具有曲面,且在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觀看時形成為弧狀。舌部43係以預定的曲率半徑形成,周壁4c經由舌部43而平滑地連接於擴散板42c。舌部43在從吹出口42a觀看時為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上大致相同形狀,且為沿著旋轉軸RA的軸方向之形狀。
舌部43係抑制渦形殼體4的內部之空氣從渦形流路的捲終部分往始點部分流入。舌部43係設於通風路的上游部,具有使朝向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之空氣的流動與從通風路的下游部往吹出口42a之吹出方向的空氣的流動分流之作用。流入吹出部42之氣流,其靜壓會在通過渦形殼體4的期間升高而變為高壓。因此,舌部43具有區隔出如此的壓力差之機能。舌部43具有區隔出壓力差的機能,並且具備藉由曲面將流入吹出部42之空氣導引到各流路之機能。
(吹出部42) 吹出部42係形成將送風機用風扇2所產生且通過渦形部41之氣流吹出之吹出口42a。吹出部42係由在與沿著周壁4c流動的空氣的流動方向正交之剖面為矩形之中空的管所構成。但是,吹出部42的剖面形狀並不限定於矩形。吹出部42形成:將從送風機用風扇2送出並流經周壁4c與送風機用風扇2的間隙之空氣導引成往渦形殼體4的外部排出之流路。
吹出部42的一方的端部係形成流入口(未圖示)讓空氣從渦形殼體4流入到吹出部42。吹出部42的另一方的端部係形成吹出口42a將流動於吹出部42內的流路之空氣排出到外部。
如圖2所示,吹出部42係具有延設板42b、擴散板42c、第一側板部42d及第二側板部42e。延設板42b係從周壁4c的下游側的終捲部41b平滑地連續與周壁4c一體地形成。擴散板42c係與渦形殼體4的舌部43一體地形成,並與延設板42b相對向。擴散板42c係例如相對於延設板42b具有預定的角度而形成,以使流路的剖面積沿著吹出部42內的空氣的流動方向逐漸擴大,但不限定於此構成。
第一側板部42d係與渦形殼體4的一方的側壁4a一體形成,第二側板部42e係與渦形殼體4的另一方的側壁4a一體形成。而且,第一側板部42d及第二側板部42e係形成於延設板42b與擴散板42c之間。如上所述,吹出部42藉由延設板42b、擴散板42c、第一側板部42d及第二側板部42e而形成剖面為矩形的流路。
[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動作] 利用圖2來說明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動作。多翼離心送風機1係在馬達(未圖示)驅動時,與馬達軸連接的主板2a就旋轉,並經由主板2a使複數片翼片2d以旋轉軸RA為中心而旋轉。當送風機用風扇2旋轉,在渦形殼體4的外部之空氣就會通過吸入口5而被吸入到渦形殼體4的內部。
被吸入渦形殼體4的內部之空氣,會在喇叭口3的導引下被吸入到送風機用風扇2。被吸入送風機用風扇2之空氣,會在通過複數片翼片2d之間的過程中,成為附加有動壓及靜壓的氣流而往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外側吹出。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的氣流係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升壓作用下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到渦形殼體4的內部。
在渦形殼體4內流動的氣流係流動於藉由渦形的周壁4c從始點側到終捲側逐漸擴大的風路而被升壓。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到渦形殼體4的內部之空氣在由渦形殼體4的周壁4c所形成的擴大風路會減速使得靜壓得到恢復,然後從圖1所示的吹出口42a吹出到外部。
[送風機用風扇2及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作用效果] 送風機用風扇2係形成為複數片翼片2d各自具有扣合部20,該扣合部20係突出並固定於側板2c的與主板2a的設置側相反側,形成複數片翼片2d各自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而且,扣合部20係具有朝向複數片翼片2d的旋轉方向R形成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20a。送風機用風扇2將扣合部20的朝向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方向R的面做成為曲面,因此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時在側板2c的與主板2a的設置側相反側流動的氣流會沿著扣合部20的曲面而滑順地通過。送風機用風扇2中,氣流沿著扣合部20的曲面滑順地通過,會抑制翼片2d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之與氣流的干渉而抑制送風機用風扇2產生的噪音,送風機用風扇2的空氣動力特性會提升。
另外,送風機用風扇2係複數個扣合部20分別插穿過側板2c的複數個貫通孔22,然後將從複數個貫通孔22突出的部分往複數片翼片2d的旋轉方向R彎折而被固定於側板2c。送風機用風扇2藉由將扣合部20往風扇的旋轉方向R彎折,而使側板2c在風扇的旋轉時不會從翼片2d脫離,可強化側板2c與翼片2d的固定。亦即,送風機用風扇2可抑制噪音之產生,可使空氣動力特性提升,還可強化側板2c與翼片2d的固定。
再者,曲面部20a係由複數的扣合部20的旋轉方向R的前端部20b所形成。送風機用風扇2中,氣流會沿著扣合部20的前端部分的曲面滑順地通過,會抑制翼片2d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之與氣流的干渉而抑制送風機用風扇2產生的噪音,送風機用風扇2的空氣動力特性會提升。
此外,多翼離心送風機1由於具備有送風機用風扇2,故多翼離心送風機1可得到與送風機用風扇2一樣的效果。亦即,多翼離心送風機1會因為抑制翼片2d與側板2c的固定部分之氣流的干渉而抑制送風機用風扇2產生的噪音,送風機用風扇2的空氣動力特性會提升。以及,多翼離心送風機1會因為使得扣合部20往風扇的旋轉方向R彎折,在風扇的旋轉時不會有側板2c從翼片2d脫離的情形,可強化側板2c與翼片2d的固定。
實施型態2. 圖6係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立體圖。圖7係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平面圖。圖7中,為了顯示翼片2d的形狀而穿透過側板2c來顯示出翼片2d。具有與圖1至圖4的多翼離心送風機1相同的構成之部位都標以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型態2的送風機用風扇2係更具體指定翼片2d的構成者。
如圖6所示,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翼片2d係隨著從主板2a側的部分往側板2c側的部分,前緣24a以離開旋轉軸RA之方式傾斜。翼片2d的前緣24a係以隨著從主板2a側的部分往側板2c側的部分葉片內徑就變大之方式傾斜。
如圖6及圖7所示,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翼片2d係具有包含內周端24且構成為後向葉片之渦輪(turbo)翼片部26,以及包含外周端25且構成為前向葉片之西洛可(sirocco)翼片部27。渦輪翼片部26係為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之複數片翼片2d各自的內周側的部分構成後向葉片之部分。西洛可翼片部27係為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之翼片2d的外周側的部分構成前向葉片之部分。
如圖6及圖7所示,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翼片2d係渦輪翼片部26與西洛可翼片部27一體形成。翼片2d係在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從旋轉軸RA往外周側按渦輪翼片部26、西洛可翼片部27之順序連續地一體形成。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翼片2d係具有徑向內周側為渦輪翼片外周側為西洛可翼片之渦輪西洛可複合式(turbo in sirocco)翼片形狀。
[送風機用風扇2及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作用效果] 複數片翼片2d係各自具有渦輪翼片部26及西洛可翼片部27,該渦輪翼片部26係在以主板2a的旋轉軸RA為中心之徑向的內周側的部分構成為後向葉片,該西洛可翼片部27在徑向的外周側的部分構成為前向葉片。送風機用風扇2即使為渦輪西洛可複合式翼片形狀也可得到與實施型態1之送風機用風扇2一樣的效果。此外,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具備有實施型態2之送風機用風扇2,因此可得到與實施型態2之送風機用風扇2一樣的效果。
實施型態3. 圖8係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的放大圖。圖8係將送風機用風扇2的翼片2d放大顯示之概念圖。具有與圖1至圖6的多翼離心送風機1相同的構成之部位都標以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型態3的送風機用風扇2係更進一步具體指定翼片2d的構成者。
在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中,複數片翼片2d每個都形成為前端部2g的前緣24a位於比側板2c還要靠內側。前端部2g係為在旋轉軸RA的軸方向的靠近側板2c的一方的端部。送風機用風扇2係在從旋轉軸RA的軸方向觀看時,形成為翼片2d的前端部2g的前緣24a從側板2c往內側突出。亦即,複數片翼片2d各自形成為在送風機用風扇2中,在主板2a的旋轉軸RA的軸方向的靠近側板2c的部分,翼片2d的前緣24a係從側板2c往內側突出。
圖8所示的線L係與旋轉軸RA平行的線,係表示在徑向的側板2c的內周緣2c3的位置之線。送風機用風扇2係如圖8所示,形成為:翼片2d的前端部2g的前緣24a位於比表示在徑向的側板2c的內周緣2c3的位置之線L還要靠旋轉軸RA側。
[送風機用風扇2及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作用效果] 複數片翼片2d各自形成為在主板2a的旋轉軸RA的軸方向的靠近側板2c的部分,翼片2d的前緣24a係從側板2c往內側突出。實施型態3之送風機用風扇2使側板2c側的部分的翼片2d從側板2c往內周側突出,使翼片面積相較於並未從側板2c突出的情況較為增大,翼片面積增大會使吹出的風量增加。另外,實施型態3之送風機用風扇2可得到與實施型態1之送風機用風扇2一樣的效果。此外,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具備有實施型態3之送風機用風扇2,因此可得到與實施型態3及實施型態1之送風機用風扇2一樣的效果。
實施型態4. [空調機100] 圖9係顯示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的構成之概念圖。具有與圖1至圖8的多翼離心送風機1相同的構成之部位都標以相同的符號而省略其說明。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係表示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使用例的一例。
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係使熱經由冷媒而在外部空氣與室內空氣之間移動,使室內成為暖房或冷房而進行空氣調和。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係具有空調室外機110及空調室內機120。空調機100係用冷媒配管106來連接空調室外機110與空調室內機120,構成有冷媒在其中循環之冷媒迴路。空調機100的冷媒迴路中,經由冷媒配管106而依序連接有壓縮機101、流路切換裝置102、室外熱交換器103、膨脹閥104及室內熱交換器105。空調機100亦可不具有流路切換裝置102。
(空調室外機110) 空調室外機110係具有壓縮機101、流路切換裝置102、室外熱交換器103及膨脹閥104。壓縮機101將吸入的冷媒壓縮後送出。流路切換裝置102係為例如四通閥,係進行冷媒流路的方向的切換之裝置。空調機100根據來自控制裝置(未圖示)的指示,利用流路切換裝置102切換冷媒的流動,而可實現暖房運轉或冷房運轉。
室外熱交換器103係進行冷媒與室外空氣的熱交換。室外熱交換器103在暖房運轉時發揮蒸發器的作用,在從膨脹閥104側的冷媒配管106流入的低壓的冷媒與室外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而使冷媒蒸發氣化。室外熱交換器103在冷房運轉時發揮冷凝器的作用,在從流路切換裝置102側的冷媒配管106流入的經壓縮機101予以壓縮過的冷媒與室外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使冷媒凝結液化。
在室外熱交換器103,為了提高冷媒與室外空氣之間的熱交換的效率而設有室外送風機108。膨脹閥104係為節流裝置(流量控制手段),藉由調節流經膨脹閥104之冷媒的流量,而發揮作為膨脹閥的機能,藉由改變開度,而調整冷媒的壓力。例如,膨脹閥104由電子式膨脹閥等構成之情況,膨脹閥104根據控制裝置(未圖示)的指示而進行開度調整。
(空調室內機120) 圖10係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所包含的空調室內機120的斜視圖。圖10中,為了顯示空調室內機120的內部構成,省略了覆蓋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一部的機殼的圖示。圖10中顯示的空白箭號A1表示流入機殼121的氣流的流入方向,空白箭號A2表示從機殼121流出的氣流的流出方向。
如圖9及圖10所示,空調室內機120係具備有多翼離心送風機1,以及利用多翼離心送風機1而流動的空氣會通過的室內熱交換器105。此外,空調室內機120如圖9所示,具備有使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旋轉之馬達107。實施型態4之空調室內機120具備有設置於要進行空調的空間(空調對象空間)之機殼121。
室內熱交換器105調整被吸入機殼121內,然後從機殼121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之空氣的溫度及濕度。室內熱交換器105在暖房運轉時發揮冷凝器的作用,在從流路切換裝置102側的冷媒配管106流入的經壓縮機101予以壓縮過的冷媒與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使冷媒凝結液化。室內熱交換器105在冷房運轉時發揮蒸發器的作用,在藉由膨脹閥104而成為低壓狀態之冷媒與室內空氣之間進行熱交換,使冷媒帶走空氣的熱而蒸發氣化。
多翼離心送風機1係調整室內熱交換器105進行熱交換之際的空氣的流動。多翼離心送風機1經由馬達軸107a而連接到馬達107。空調室內機120可於馬達107安裝反相器(inverter)裝置,而可改變馬達107的運轉頻率而變更送風機用風扇2的旋轉速度。
機殼121係形成為立方體狀。機殼121的形狀並不限定於立方體狀,亦可為例如圓柱形狀、角柱狀、圓錐狀、具有複數個角部的形狀、具有複數個曲面部的形狀等之其他的形狀。
機殼121具有吸入壁部121a,在該吸入壁部121a形成有殼體吸入口122。殼體吸入口122係為形成於機殼121之貫通孔,係在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驅動下從機殼121的外部吸入到內部的空氣通過的部分。在殼體吸入口122,可配置用來去除空氣中的塵埃之濾網。機殼121具有吹出壁部121b,在該吹出壁部121b形成有殼體吹出口123。殼體吹出口123係為形成於機殼121之貫通孔,係在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驅動下從機殼121的內部吹出到外部之空氣通過的部分。
在機殼121的內部收容有多翼離心送風機1及室內熱交換器105。機殼121的內部還收容有馬達107。馬達107具有與送風機用風扇2連接之馬達軸107a。多翼離心送風機1使從殼體吸入口122吸入機殼121內然後從殼體吹出口123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之空氣的流動形成。室內熱交換器105係在機殼121內配置於多翼離心送風機1所吹出的空氣的風路上。
馬達107旋轉使得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送風機用風扇2旋轉,就將空調對象空間內的空氣經由殼體吸入口122而吸入機殼121的內部。吸入機殼121的內部之空氣由送風機用風扇2吸入,送風機用風扇2將吸入的空氣往送風機用風扇2的徑向外側吹出。從送風機用風扇2吹出的空氣會通過渦形殼體4(參照圖1)的內部,然後從渦形殼體4的吹出口42a吹出,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105。供給到室內熱交換器105之空氣在通過室內熱交換器105之際,會在與流通於室內熱交換器105的內部之冷媒之間進行熱交換,其溫度及濕度會受到調整。通過室內熱交換器105之空氣從殼體吹出口123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
[空調機100的動作例] 接著,說明空調機100的一個動作例之冷房運轉動作。經壓縮機101壓縮後送出的高溫高壓的氣體冷媒係經由流路切換裝置102而流入室外熱交換器103。流入室外熱交換器103之氣體冷媒會因為與室外送風機108所吹送的外部空氣的熱交換而凝結,成為低溫的冷媒而從室外熱交換器103流出。
從室外熱交換器103流出的冷媒在經膨脹閥104使之膨張及減壓後,成為低溫低壓的氣液兩相冷媒。此氣液兩相冷媒流入空調室內機120的室內熱交換器105,會因為與多翼離心送風機1所吹送的室內空氣的熱交換而蒸發,成為低溫低壓的氣體冷媒從室內熱交換器105流出。此時,被冷媒吸熱而冷却的室內空氣成為空調空氣,從空調室內機120的殼體吹出口123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從室內熱交換器105流出的氣體冷媒,會經由流路切換裝置102而被吸入壓縮機101,再度受到壓縮。空調機100在冷房運轉時係重複以上的動作。
接著,說明空調機100的一個動作例之暖房運轉動作。經壓縮機101壓縮後送出的高溫高壓的氣體冷媒係經由流路切換裝置102而流入空調室內機120的室內熱交換器105。流入室內熱交換器105之氣體冷媒會因為與多翼離心送風機1所吹送的室內空氣的熱交換而凝結,成為低溫的冷媒從室內熱交換器105流出。此時,從氣體冷媒受熱而加溫的室內空氣成為空調空氣,從空調室內機120的殼體吹出口123吹出到空調對象空間。
從室內熱交換器105流出的冷媒在經膨脹閥104使之膨張及減壓後,成為低溫低壓的氣液兩相冷媒。此氣液兩相冷媒流入空調室外機110的室外熱交換器103,會因為與室外送風機108所吹送的外部空氣的熱交換而蒸發,成為低溫低壓的氣體冷媒從室外熱交換器103流出。從室外熱交換器103流出的氣體冷媒,會經由流路切換裝置102而被吸入壓縮機101,再度受壓縮。空調機100在暖房運轉時係重複以上的動作。
[空調機100及空調室內機120的作用效果] 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100具備有實施型態1至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因此可得到與實施型態1至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一樣的效果。另外,空調室內機120具備有實施型態1至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因此可得到與實施型態1至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1一樣的效果。
以上,針對較佳的實施型態等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並不受上述的實施型態等所限制,而是可在未脫離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圍內,對上述的實施型態等做各種變化及置換。關於多翼離心送風機1的使用例,雖然是針對使用於空調用途的情況進行說明,但多翼離心送風機1並不限定於使用於空調用途。多翼離心送風機1可使用於例如冷藏庫或冷凍庫、自動販賣機、冷凍裝置、熱水器等之利用冷凍循環的裝置。
1:多翼離心送風機 2:送風機用風扇 2a:主板 2a1:周緣部 2b:轂部 2b1:軸孔 2c:側板 2c1:第一側板 2c2:第二側板 2c3:內周緣 2d:翼片 2d1:正壓面 2d2:負壓面 2e:風扇吸入口 2f:外周面 2g:前端部 2h:基端部 3:喇叭口 4:渦形殼體 4a:側壁 4a1:第一側壁 4a2:第二側壁 4c:周壁 5:吸入口 12a:第一翼片部 12b:第二翼片部 20:扣合部 20a:曲面部 20b:前端部 21:本體部 22:貫通孔 24:內周端 24a:前緣 25:外周端 25a:後緣 26:渦輪翼片部 27:西洛可翼片部 41:渦形部 41b:終捲部 42:吹出部 42a:吹出口 42b:延設板 42c:擴散板 42d:第一側板部 42e:第二側板部 43:舌部 100:空調機 101:壓縮機 102:流路切換裝置 103:室外熱交換器 104:膨脹閥 105:室內熱交換器 106:冷媒配管 107:馬達 107a:馬達軸 108:室外送風機 110:空調室外機 120:空調室內機 121:機殼 121a:吸入壁部 121b:吹出壁部 122:殼體吸入口 123:殼體吹出口 CD:周方向 R:旋轉方向 RA:旋轉軸
圖1係示意地顯示從與旋轉軸平行的方向觀看時之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構成之外觀圖。 圖2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立體圖。 圖3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送風機用風扇的立體圖。 圖4係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送風機用風扇的平面圖。 圖5係放大顯示實施型態1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扣合部之概念圖。 圖6係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送風機用風扇的立體圖。 圖7係實施型態2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送風機用風扇的平面圖。 圖8係實施型態3之多翼離心送風機的送風機用風扇的放大圖。 圖9係顯示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的構成之概念圖。 圖10係實施型態4之空調機所包含的空調室內機的立體圖。
2:送風機用風扇
2a:主板
2a1:周緣部
2b:轂部
2b1:軸孔
2c:側板
2c1:第一側板
2c2:第二側板
2d:翼片
2d1:正壓面
2d2:負壓面
2e:風扇吸入口
2f:外周面
2g:前端部
2h:基端部
12a:第一翼片部
12b:第二翼片部
20:扣合部
20a:曲面部
21:本體部
22:貫通孔
24:內周端
24a:前緣
25:外周端
25a:後緣
CD:周方向
R:旋轉方向
RA:旋轉軸

Claims (7)

  1. 一種送風機用風扇,係具備有: 圓盤狀的主板; 複數片翼片,係配置於前述主板的周緣部;以及 環狀的側板,係與前述主板相對向,將前述複數片翼片的與前述主板側相反側的端部予以固定; 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具有扣合部, 前述扣合部係突出並固定於前述側板的與前述主板的設置側相反側,而形成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前述側板的固定部分, 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在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與前述側板相固定的狀態下,前述翼片的固定部分係形成為L字形, 前述扣合部係以前述扣合部的板面朝向旋轉軸的軸方向之方式固定於前述側板,且前述扣合部係具有朝向前述複數片翼片的旋轉方向形成為凸狀的曲面之曲面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送風機用風扇,其中, 前述扣合部係在前述主板的旋轉軸的軸方向,設於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的前端部, 在前述側板形成有用來分別固定前述複數片翼片之複數個貫通孔, 前述扣合部係分別插穿過前述側板的前述複數個貫通孔, 且前述扣合部的從前述複數個貫通孔突出的部分係往前述複數片翼片的前述旋轉方向彎折而固定於前述側板。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送風機用風扇,其中, 前述扣合部係形成為板狀, 前述曲面部係由前述扣合部的前述旋轉方向的前端部所形成。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送風機用風扇,其中, 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具有渦輪翼片部及西洛可翼片部, 前述渦輪翼片部係在以前述主板的旋轉軸為中心之徑向的內周側的部分構成為後向葉片,前述西洛可翼片部係在前述徑向的外周側的部分構成為前向葉片。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送風機用風扇,其中, 前述複數片翼片各自形成為在前述主板的旋轉軸的軸方向的靠近前述側板的部分,翼片的前緣係從前述側板往內側突出。
  6. 一種多翼離心送風機,係具備有: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送風機用風扇;以及 渦形殼體,係具有形成為渦形之周壁及至少一個具有形成吸入口的喇叭口之側壁,並形成將前述送風機用風扇所產生的氣流吹出之吹出口,且收納前述送風機用風扇。
  7. 一種空調室內機,係具備有: 如請求項6所述之多翼離心送風機;以及 藉由前述多翼離心送風機而流動的空氣會通過之熱交換器。
TW112130092A 2022-08-19 2023-08-10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TW2024094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2/031326 WO2024038573A1 (ja) 2022-08-19 2022-08-19 送風機用ファン、多翼遠心送風機、及び、空調室内機
WOPCT/JP2022/031326 2022-08-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429A true TW202409429A (zh) 2024-03-01

Family

ID=89941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30092A TW202409429A (zh) 2022-08-19 2023-08-10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409429A (zh)
WO (1) WO202403857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62220B2 (ja) * 1999-10-29 2003-01-07 三井工業株式会社 加締めによる結合方法およびその結合構造
JP6987940B2 (ja) * 2019-04-25 2022-0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羽根車、多翼送風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US20240026899A1 (en) * 2020-10-23 2024-01-2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Multi-blade centrifugal air-send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38573A1 (ja) 2024-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085B (zh)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TWI676741B (zh) 離心式送風機、送風裝置、空調裝置以及冷凍循環裝置
CN113195902B (zh)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JP7031061B2 (ja)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TWI716681B (zh) 離心式送風機、送風裝置、空調裝置以及冷凍循環裝置
TWI832906B (zh) 離心式送風機、空調裝置以及冷凍循環裝置
US11885339B2 (en) Turbo fan, air sending device, air-conditioning device,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TW202409429A (zh) 送風機用風扇、多翼離心送風機及空調室內機
CN113195903B (zh)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301236B2 (ja) 遠心送風機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こ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4111021A1 (ja)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WO2017085889A1 (ja) 遠心ファン、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5558449B2 (ja) 送風機、室外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EP4098885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and air conditioner provided with same
US20230358417A1 (en) Indoor unit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device
WO2023058228A1 (ja) 遠心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1181695A1 (ja) 室内機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TW202421971A (zh) 室內機及空氣調和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