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2998A - 黏著片及顯示體 - Google Patents

黏著片及顯示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2998A
TW202402998A TW111134895A TW111134895A TW202402998A TW 202402998 A TW202402998 A TW 202402998A TW 111134895 A TW111134895 A TW 111134895A TW 111134895 A TW111134895 A TW 111134895A TW 202402998 A TW202402998 A TW 2024029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adhesive layer
meth
mass
adhesive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4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井結加
髙橋洋一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02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2998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9/00Adhesiv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e.g. glue sticks
    • C09J9/02Electrically-conduct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3/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9J1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the oxygen atom being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C09J7/22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 C09J7/25Plastics; Metallised plastics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255Polyes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C09J7/381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based on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only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J7/385Acrylic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4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 C09J7/403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release lin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f the release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5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a primer layer between the carrier and the adhes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203/00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203/326Applications of adhesives in processes or use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for bonding electronic components such as wafers, chips or semicondu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ly on one side of the carrier, e.g. single-sided adhesive tap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1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 C09J2301/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 C09J2301/12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 C09J2301/124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adhesive tape or sheet by the arrangement of layers the adhesive layer being pres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carrier, e.g. double-sided adhesive tape the opposite adhesive layers being differ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2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parameters being the characterizing fe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3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 C09J2301/314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sive or the carrier the adhesive layer and/or the carrier being conductiv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301/0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2301/40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 C09J2301/408Additional features of 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esence of essential components additives as essential feature of the adhesive lay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433/00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 C09J2433/003Presence of (meth)acrylic polymer in the primer coat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即使在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的情況下,抗靜電性仍優異,同時也能夠發揮良好的段差追隨性的黏著片及顯示體。[解決手段]一種黏著片1,其為具有黏著劑層11的黏著片1,黏著劑層11的厚度為1 μm以上、小於30 μm,構成黏著劑層11的黏著劑含有抗靜電劑,且上述黏著劑的凝膠分率為40%以上、95%以下,其中,在從由ITO-PET膜、積層在上述ITO-PET膜的ITO層上的上述黏著劑層、積層在上述黏著劑層上的PET膜/硬塗層所形成的基材、與積層在上述基材的硬塗層上的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含有0.98質量%六氟磷酸鉀)/PET膜所形成的保護層所形成的積層體中的上述基材,以2.0 m/min的剝離速度剝離上述保護膜,剝離2秒後,測定從上述ITO-PET膜的露出面起算2.0 cm的位置的靜電電位所得到的剝離帶電電壓為0.15 kV以下。

Description

黏著片及顯示體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用於將兩個顯示體構成部件貼合的黏著片,以及使用此黏著片的黏著劑層而得到的顯示體。
近年的手機、智慧型手機、平板終端等的各種移動電子設備中,具備使用了具有液晶元件、發光二極體(LED元件)、有機電致發光(有機EL)元件等的顯示體模組的顯示體(顯示器)。
在這種顯示器中,在顯示體模組的表面側通常設置有保護面板。在保護面板與顯示體模組之間設置有空隙,使得即使保護面板因外力而變形時,變形的保護面板也不會與顯示體模組碰撞。
然而,若存在如上所述的空隙,亦即,空氣層,因保護面板與空氣層之間的折射率差異、以及空氣層與顯示體模組之間的折射率差異而導致的光的反射損失很大,會造成顯示器的畫質變差的問題。
因此,提出了使用黏著劑填充保護面板與顯示體模組之間的空隙,藉此提高顯示器的畫質的提案。但是,在保護面板的顯示體模組側,會有框架狀的印刷層作為段差而存在。如果黏著劑層不追隨此段差,則在段差附近黏著劑層會浮起,因而發生光的反射損失。因此,要求黏著劑層具有段差追隨性。
此外,在上述的保護面板中,在製造過程中可能會產生靜電。若在如此產生靜電的狀態下將保護面板貼合在顯示體模組上,特別是液晶單元(liquid crystal cell)上,則液晶分子的配向可能有發生混亂之虞。
因此,為了得到有效的抗靜電性,提出了在黏著劑組合物中添加抗靜電劑的提案(例如,專利文獻1、2)。 [先前技術文件]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7-316377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申請特開2009-155585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但是,如果在黏著劑組合物中添加如上所述的抗靜電劑的情況時,所得到的黏著劑的耐久性有比通常更低的傾向。因此,如上所述,將含有抗靜電劑的黏著劑層貼合在存在印刷層作為段差的保護面板上的情況時,在高溫高濕條件下黏著劑層的段差附近可能會發生浮起或剝離,而無法得到足夠的段差追隨性。
此外,近年來,隨著顯示器面板的薄型化顯著地進展,也持續要求黏著劑層的薄膜化。當黏著劑層變薄時,變得難以充分地得到上述的段差追隨性及抗靜電性能。
本發明是鑑於這樣的實際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即使在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的情況下,抗靜電性仍優異,同時也能夠發揮良好的段差追隨性的黏著片及顯示體。 [用以解決問題的手段]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第一、本發明提供一種黏著片,其為具有用以將兩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上述黏著劑層的厚度為1 μm以上、小於30 μm,構成上述黏著劑層的黏著劑含有抗靜電劑,且上述黏著劑的凝膠分率為40%以上、95%以下,其中,在由在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摻錫氧化銦(tin-doped indium oxide)層的ITO-PET膜、積層在上述ITO-PET膜的摻錫氧化銦層上的上述黏著劑層、積層在上述黏著劑層上的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硬塗層的基材、以及在積層在上述基材的上述硬塗層上的厚度為38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含有0.98質量%六氟磷酸鉀的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黏著劑層的保護膜所形成的積層體中,將上述保護膜從上述基材以2.0 m/min的剝離速度剝離,剝離2秒後,測定從上述ITO-PET膜的露出面起算2.0 cm的位置的靜電電位所得到的剝離帶電電壓為0.15 kV以下(發明1)。
上述發明(發明1)的黏著片,藉由滿足上述要件,即使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抗靜電性仍優異,同時也能夠發揮良好的段差追隨性。具體而言,即使是將藉由上述黏著劑層貼合具有段差的玻璃板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而形成的積層體置於高溫高濕條件下(例如,85℃、85%RH、500小時)的情況,仍可抑制浮起、剝離等的發生。
在上述發明(發明1)中,上述黏著劑層的段差追隨率,以10%以上為佳(發明2)。
在上述發明(發明1、2)中,上述黏著片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以1 N/25mm以上為佳(發明3)。
在上述發明(發明1~3)中,上述黏著劑,以活性能量射線非固化性的黏著劑為佳(發明4)。
在上述發明(發明1~4)中,上述黏著劑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聯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包含源自於作為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以上的硬單體的結構單元及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發明5)。
在上述發明(發明1~5)中,上述黏著劑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聯物,其中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以包含1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的源自於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發明6)。
在上述發明(發明1~6)中,上述黏著劑是將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交聯劑的黏著性組合物交聯而成,其中在上述黏著性組合物中的上述交聯劑的含量,相對於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以0.1質量份以上、10質量份以下為佳(發明7)。
在上述發明(發明1~7)中,在上述黏著劑中的上述抗靜電劑的含量,以0.1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為佳(發明8)。
在上述發明(發明1~8)中,上述抗靜電劑,以離子性化合物為佳(發明9)。
在上述發明(發明9)中,上述離子性化合物,以含氮鎓鹽或鹼金屬鹽為佳(發明10)。
在上述發明(發明10)中,構成上述含氮鎓鹽或上述鹼金屬鹽的陰離子,以磺醯基醯亞胺系陰離子或鹵化磷酸陰離子為佳(發明11)。
在上述發明(發明1~11)中,較佳為上述黏著片具備2片剝離片,且上述黏著劑層以與上述2片剝離片的剝離面接觸之方式而被夾設在上述剝離片之間(發明12)。
第二、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體,其為具備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以及用於將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與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之顯示體,其特徵在於,上述黏著劑層是由上述黏著片(發明1~12)的黏著劑層所形成(發明13)。
在上述發明(發明13)中,較佳為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至少一者至少在藉由上述黏著劑層貼合的一側的面具有段差(發明14)。
在上述發明(發明13、14)中,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任一者可為硬質板(發明15)。 [發明功效]
本發明的黏著片及顯示體,即使在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的情況下,抗靜電性優異,同時也能夠發揮良好的段差追隨性。
[用以實施發明的形態]
在下文中,將針對本發明的實施形態進行說明。 [黏著片]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具有用於將兩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針對黏著片的具體構造及顯示體的構成部件,將於後文中詳述。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的厚度(根據JIS K7130測定的值),以1 μm以上、小於30 μm為佳。再者,構成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層的黏著劑,較佳為含有抗靜電劑,且凝膠分率為40%以上,95%以下。又,凝膠分率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此外,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黏著劑層),如下所述而測量的剝離帶電電壓,以0.15 kV以下為佳。亦即,準備由在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的一面上形成有摻錫氧化銦(ITO)層的ITO-PET膜、積層在上述ITO-PET膜的摻錫氧化銦層上的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積層在上述黏著劑層上的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硬塗層的基材(PET膜側與上述黏著劑接觸)、以及在積層在上述基材的硬塗層上的厚度為38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含有0.98質量%六氟磷酸鉀的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黏著劑層的保護膜(黏著劑層側與硬塗層接觸)所形成的積層體。然後,從上述積層體中的上述基材將上述保護膜以2.0 m/min的剝離速度剝離,剝離2秒後,測定從上述ITO-PET膜的露出面起算2.0 cm的位置的靜電電位,並將其定義為上述剝離帶電電壓。又,剝離帶電電壓的測定方法的細節,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藉由滿足上述要件,即使在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的情況下,抗靜電性優異,同時也能夠發揮良好的段差追隨性。具體而言,即使是將藉由上述黏著劑層貼合具有段差的玻璃板與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而形成的積層體置於高溫高濕條件下(例如,85℃、85%RH、500小時)的情況,仍可抑制浮起、剝離等的發生,而能夠表現出如後文所述的段差追隨率。
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從初期階段及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30%以上為佳,以35%以上為更佳,以38%以上為特佳,以40%以上進一步更佳。再者,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的凝膠分率,從初期階段及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的段差追隨性、並且抑制耐久試驗後的電阻值上升的觀點考慮,以95%以下佳,以85%以下為更佳,以80%以下為特佳,以65%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60%以下為佳,以55%以下為最佳。又,當黏著劑是在貼附於被黏著體後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照射而固化的類型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黏著劑的情況時,只要活性能量射線固化後的凝膠分率的值滿足上述值即可。凝膠分率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層的厚度,從薄膜化的觀點考慮,以小於30 μm為佳,以28 μm以下為更佳,以26 μm以下為特佳。再者,上述的黏著劑層的厚度,從抗靜電性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1 μm以上為佳,以3 μm以上為更佳,以5 μm以上為特佳。
從抗靜電性的觀點考慮,上述剝離帶電電壓,以0.15 kV以下為佳,以0.13 kV以下為更佳,以0.11 kV以下為特佳,以0.1 kV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小於0.1 以下為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可以為0 kV。
在上述積層體中,從積層了厚度為1.1 mm的鈉鈣玻璃板取代ITO-PET膜而得到的積層體,與上述同樣地剝離保護膜時的剝離帶電電壓,以小於0.7 kV為佳,以0.6 kV以下為更佳,以0.5 kV以下為特佳,以0.46 kV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0.42 kV以下為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可以為0 kV,但通常以0.1 kV以上為佳,以0.2 kV以上為特佳,以0.3 kV以上為進一步更佳。
在上述積層體中,從積層了厚度為0.7 mm的鈉鈣玻璃板取代ITO-PET膜而得到的積層體,與上述同樣地剝離保護膜時的剝離帶電電壓,以0.9 kV以下為佳,以0.7 kV以下為更佳,以0.6 kV以下為特佳,以0.55 kV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0.5 kV以下為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可以為0 kV,但通常以0.1 kV以上為佳,以0.2 kV以上為特佳,以0.3 kV以上為進一步更佳。
作為抗靜電劑,只要能夠發揮上述優異的抗靜電性及良好的段差追隨性即可 ,可以列舉例如,離子性化合物、非離子性化合物等,其中,以離子性化合物為佳。離子化合物,可為在室溫下液體(離子性液體),也可以是固體(離子性固體)。在此,在本說明書中的離子性化合物,是指陽離子與陰離子主要藉由靜電引力而結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化合物。又,抗靜電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離子化合物,以含氮鎓鹽、含硫鎓鹽、含磷鎓鹽、鹼金屬鹽或鹼土金屬鹽為佳,從上述剝離耐電壓的觀點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含氮鎓鹽或鹼金屬鹽為特佳。含氮鎓鹽,以由含氮雜環陽離子與其相對陰離子所構成的離子性化合物為佳。
作為含氮雜環陽離子的含氮雜環骨架,以吡啶環、嘧啶環、咪唑環、三唑環、吲哚環等為佳,其中,以吡啶環或咪唑環為佳。再者,作為構成鹼金屬鹽的陽離子,以鋰離子、鉀離子或鈉離子為佳,以鋰離子或鉀離子為特佳。
另一方面,作為構成上述離子性化合物的陰離子,較佳可以列舉鹵化磷酸陰離子或磺醯基醯亞胺系陰離子。作為鹵化磷酸陰離子,較佳可以列舉六氟磷酸鹽等。再者,作為磺醯基醯亞胺系陰離子,較佳可以列舉雙(氟烷基磺醯基)醯亞胺或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等。雙(氟烷基磺醯基)醯亞胺,可以是雙(全氟烷基磺醯基)醯亞胺,較佳可以列舉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
作為具有吡啶環及鹵化磷酸陰離子的含氮鎓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1-丁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己基-3-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己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辛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 1-辛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二烷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四烷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六烷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二烷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四烷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1-十六烷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等。從上述剝離耐電壓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作為具有吡啶環及鹵化磷酸陰離子的含氮鎓鹽,以二烷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為佳,以1-己基-3-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或1-辛基-4-甲基吡啶鎓六氟磷酸鹽為特佳。
作為具有吡啶環及磺醯基醯亞胺系陰離子的含氮鎓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1-癸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乙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己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3-甲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4-甲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己基-3-甲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3,4-二甲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4-甲基-1-辛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等。從上述剝離耐電壓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作為具有吡啶環及磺醯基醯亞胺陰離子的含氮鎓鹽,以二烷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為佳,以4-甲基-1-辛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為特佳。特別是,由於上述抗靜電劑容易滿足上述剝離耐電壓,同時提升段差追隨性,因而較佳。
作為具有咪唑環的含氮鎓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1-乙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丙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己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1-乙基-3-甲基咪唑鎓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1-丙基-3-甲基咪唑鎓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1-丁基-3-甲基咪唑鎓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1-己基-3-甲基咪唑鎓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等。從上述剝離耐電壓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作為具有咪唑環的含氮鎓鹽,以二烷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為佳,以1-乙基-3-甲基咪唑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為特佳。
作為鹼金屬鹽的具體例,可以列舉雙(氟磺醯基)醯亞胺鉀、雙(氟磺醯基)醯亞胺鋰、雙(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鉀、雙(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鋰、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鉀、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酸鋰等。此等之中,從上述剝離耐電壓及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雙(氟磺醯基)醯亞胺鉀或雙(三氟甲磺醯基)醯亞胺鋰為佳。
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中的抗靜電劑的含量,以0.1~10質量%為佳,以0.5~8質量%為更佳,以1~7質量%為特佳,以2~6質量%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2~5質量%為佳,以2.9~4質量%為最佳。藉由使抗靜電劑的含量的下限值成為上述範圍,可以更容易滿足上述剝離耐電壓的值,而使抗靜電性更優異。再者,藉由使抗靜電劑的含量上限值成為上述範圍,段差追隨性成為更良好。
在本實施例中的黏著劑可以是丙烯酸系黏著劑、聚酯系黏著劑、聚胺甲酸乙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矽酮系黏著劑等的任一者。再者,此黏著劑可以是乳膠型、溶劑型或無溶劑型的任一者,並且可以是交聯的或非交聯的任一者。其中,以黏著物性、光學特性等優異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為佳。
作為丙烯酸系黏著劑,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的黏著劑,也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線非固化性的黏著劑,可以是交聯性的黏著劑,也可以是非交聯性的黏著劑,也可以是上述之組合。其中,從抑制電阻值變化的觀點考慮,以活性能量射線非固化性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為佳。作為活性能量射線非固化性的丙烯酸系黏著劑,以交聯型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為特佳,以熱交聯型的丙烯酸系黏著劑為進一步更佳。
構成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層的黏著劑,以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其交聯物為佳,具體而言,以將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交聯劑(B)、與抗靜電劑(C)的黏著性組合物(以下有時稱為「黏著性組合物P」)交聯而形成之物為佳。又,在本說明書中,所謂(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兩者。其他類似的術語也是同樣。再者,所謂「聚合物」還包含「共聚物」的概念。
(1) 各成分 (1-1)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含有源自於(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結構單元為佳。藉此,能夠表現出良好的黏著性。又,後述的硬單體並不包括在此(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中。
作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從黏著性的觀點考慮,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佳。作為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舉,例如,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甲基)丙烯酸正癸酯、(甲基)丙烯酸正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肉荳蔻基酯、(甲基)丙烯酸棕櫚基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醯基酯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在上述之中,從進一步提高黏著性的觀點考慮,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1~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佳,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4~1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更佳,以烷基的碳原子數為5~8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為特佳。具體而言,以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異辛酯為佳,以丙烯酸2-乙基己酯為特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從賦予黏著性的觀點考慮,以含有30~95質量%的源自於(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結構單元為佳,以含有45~85質量%為更佳,以含有55~80質量%為特佳;從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含有62~75質量%為進一步更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具有源自於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藉此,源自於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的反應性官能基與交聯劑(B)進行反應而形成交聯結構(三維網狀結構),因而得到具有所期望的凝集力的黏著劑。
作為含反應性基團單體,較佳可以列舉在分子內具有羥基的單體(含羥基單體)、在分子內具有羧基的單體(含羧基單體)、在分子內具有胺基的單體(含胺基單體)。其中,以與交聯劑(B)的反應性優異的含羥基單體或含羧基單體為佳,從抑制電阻值變化的觀點考慮,以含羥基單體為更佳。
作為含羥基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丙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3-羥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羥基烷基酯等。其中,從與交聯劑(B)的反應性以及與其他單體的共聚合性的觀點考慮,以(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4-羥基丁酯為佳。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作為含羧基單體,可以列舉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馬來酸、伊康酸、檸康酸等的乙烯性不飽和羧酸。其中,從與交聯劑(B)的反應性以及與其他單體的共聚合性的觀點考慮,以丙烯酸為佳。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中的源自於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的結構單元的含量,從凝集力的觀點考慮,以1~30質量%為佳,以3~25質量%為更佳,從抑制電阻值變化的觀點、介電常數的觀點等考慮,以5~20質量%為特佳,以10~18質量%為進一步更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含有源自於作為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以上的硬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又,上述的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並不包括在硬單體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藉由含有源自於於上述硬單體的結構單元,所得到的黏著劑可以成為凝集力提升且耐久性優異之物。特別是,在含有源自於烷基的碳原子數為5~8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結構單元的情況下,有凝集力降低的傾向,因此,以含有源自於上述硬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上述作為均聚物的硬單體的玻璃轉移溫度(Tg),以75~200 ℃為佳,以80~180 ℃為特佳,以90~150 ℃為進一步更佳。
作為上述硬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Tg 105 ℃)、丙烯酸異莰基酯(Tg 94 ℃)、甲基丙烯酸異莰基酯(Tg 180 ℃)、丙烯醯基嗎福林(Tg 145 ℃)、丙烯酸金剛烷基酯(Tg 115 ℃)、甲基丙烯酸金剛烷基酯(Tg 141 ℃)、二甲基丙烯醯胺(Tg 89 ℃)、丙烯醯胺(Tg 165 ℃)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在上述硬單體中,從防止對黏著性、透明性等其他特性的不良影響並且進一步發揮硬單體的性能的觀點考慮,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異莰基酯或丙烯醯基嗎福林(morpholine)為更佳,以分子內具有脂環式結構的單體(含脂環式結構單體)的丙烯酸異莰基酯為特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從凝集力及耐久性的觀點考慮,以含有0.5~30質量%的源自於上述硬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以含有1~27質量%為更佳;從更優異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含有3~25質量%為特佳,以含有5~22質量%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含有10~20質量%為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以含有源自於分子內具有氮原子的單體(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為佳。在使用含脂環式結構單體、特別是丙烯酸異莰基酯作為上述硬單體的情況下,以含有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為特佳。藉由存在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可以對黏著劑賦予預定的極性,能夠使段差追隨性更加優異。
作為上述含氮原子單體,從賦予(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適度的剛性的觀點考慮,以具有含氮雜環的單體為佳。再者,從提高所構成的黏著劑的高維結構中上述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部分的自由度的觀點考慮,較佳為此含氮原子單體除了用以形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所使用的一個聚合性基團以外、不含有反應性不飽和雙鍵基團。
作為具有含氮雜環的單體,可以列舉,例如,N-(甲基)丙烯醯基嗎福林、N-乙烯基-2-吡咯啶酮、N-(甲基)丙烯醯基吡咯啶酮、N-(甲基)丙烯醯基哌啶、N-(甲基)丙烯醯基吡咯啶、N-(甲基)丙烯醯基氮丙啶、(甲基)丙烯酸氮丙啶基乙酯、2-乙烯基吡啶、4-乙烯基吡啶、2-乙烯基吡嗪、1-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咔唑、N-乙烯基鄰苯二甲醯亞胺等,其中,以發揮更優異的黏著力的N-(甲基)丙烯醯基嗎福林為佳,以N-丙烯醯基嗎福林為特佳。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當(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時,其含量,從更優異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1~20質量%為佳,以2~17質量%為更佳,以3~15質量%為特佳,以5~12質量%為進一步更佳。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以視需要而包含源自於其他單體的結構單元。作為其他單體,為了不阻礙含羥基單體的作用,以不包含具有反應性的官能基的單體為佳。作為如此的其他單體,可以列舉例如,(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乙酸乙烯酯、苯乙烯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以是溶液聚合所形成之物,可以是無溶劑聚合所形成之物,也可以是乳化聚合所形成之物。其中,以藉由溶液聚合法所得到的溶液聚合物為佳。由於是溶液聚合物,因此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而能夠得到段差追隨性更優異的黏著劑。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態樣,可以是隨機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重量平均分子量,以20萬~200萬為佳,以30萬~150萬為更佳,以35萬~120萬為特佳;從更優異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40萬~100萬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45萬~80萬為佳,以48萬~68萬為最佳。又,在本說明書中的重量平均分子量,是藉由凝膠滲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而測定的標準聚苯乙烯換算值。
又,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含量,以80~99.9質量%為佳,以90~99.5質量%為更佳,以95~99質量%為特佳,以96.7至98質量%為進一步更佳。藉由(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含量為上述範圍內,能夠得到良好的段差追隨性。
(1-2) 交聯劑(B) 交聯劑(B)藉由黏著性組合物P的加熱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交聯,可以良好地形成三維網絡結構的交聯結構。藉此,可以得到具有預定的凝集力的黏著劑,並且段差追隨性變得更加優異。
作為上述交聯劑(B),只要是會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所具有的反應性官能基(羥基或羧基)進行反應的交聯劑即可,可以列舉,例如,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環氧系交聯劑、胺系交聯劑等、三聚氰胺系交聯劑、氮丙啶系交聯劑、肼系交聯劑、醛系交聯劑、噁唑啉(oxazoline)系交聯劑、金屬烷氧化物系交聯劑、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金屬鹽系交聯劑、銨鹽系交聯劑等。在此,當(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源自於含羥基單體的結構單元時,作為交聯劑(B),以使用與羥基的反應性優異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為佳。再者,當(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含有源自於含羧基單體的結構單元時,作為交聯劑(B),以使用與羧基的反應性優異的環氧系交聯劑或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為佳。又,交聯劑(B),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異氰酸酯系交聯劑至少包含多異氰酸酯化合物。作為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舉,例如,甲苯二異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二甲苯撐基二異氰酸酯(xylylene diisocyanate)等的芳香族多異氰酸酯,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等的脂肪族多異氰酸酯,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氫化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等的脂環式多異氰酸酯等,以及此等的縮二脲(biuret)體、三聚異氰酸酯體、以及作為其與乙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三羥甲基丙烷、蓖麻油等的低分子量含活性氫化合物的反應產物的加成物等。其中,從與羥基的反應性的觀點考慮,以三羥甲基丙烷改質的芳香族多異氰酸酯為佳,特別是以三羥甲基丙烷改質的甲苯二異氰酸酯及三羥甲基丙烷改質的二甲苯撐基二異氰酸酯為佳。
作為環氧系交聯劑,可以列舉,例如,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甲基)環己烷、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xylylenediamine)、乙二醇二縮水甘油醚、1, 6-己二醇二縮水甘油醚、三羥甲基丙烷二縮水甘油醚、二縮水甘油苯胺、二縮水甘油胺等。其中,從與羧基的反應性的觀點考慮,以1,3-雙(N,N'-二縮水甘油基胺甲基)環己烷或N,N,N',N'-四縮水甘油基-間-二甲苯二胺為佳。
作為金屬螯合物系交聯劑,可以是例如,金屬原子為鋁、鋯、鈦、鋅、鐵、錫等的螯合化合物,從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反應性的觀點考慮,以鋁螯合化合物為佳。
作為鋁螯合物,可以列舉例如,二異丙氧基鋁單油醇基乙醯乙酸酯、單異丙氧基鋁雙油醇基乙醯乙酸酯、單異丙氧基鋁單油酸單乙基乙醯乙酸酯、二異丙氧基鋁單月桂基乙醯乙酸酯、二異丙氧基鋁單硬脂醯基乙醯乙酸酯、二異丙氧基鋁單異硬脂醯基乙醯乙酸酯、單異丙氧基鋁單-N-月桂醯-β-丙胺酸單月桂基乙醯乙酸酯、三乙醯丙酮鋁、單乙醯丙酮鋁雙(異丁基乙醯乙酸酯)螯合物、單乙醯丙酮鋁雙(2-乙基己基乙醯乙酸酯)螯合物、單乙醯丙酮鋁雙(十二烷基乙醯乙酸酯)螯合物、單乙醯丙酮鋁雙(油醇基乙醯乙酸酯)螯合物等。上述之中,從反應性、所得到的黏著劑容易具有期望的黏著力等的觀點考慮,以三乙醯丙酮鋁為特佳。
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交聯劑(B)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質量份,從凝集力的點考慮,以0.01~10質量份為佳,以0.04~5質量份為更佳,以0.08~1質量份為特佳,從更優異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0.1~0.5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以0.12~0.2質量份為最佳。
(1-3)抗靜電劑(C) 抗靜電劑(C)的種類及在黏著劑中的抗靜電劑的含量(質量%),如上文所述。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抗靜電劑(C)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質量份,以0.1~10質量份為佳,以0.5~8質量份為更佳,以1~6質量份為特佳,以2~4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藉由使抗靜電劑的含量成為上述範圍,可以更容易滿足上述剝離耐電壓的值,進而使抗靜電性能更優異,同時使段差追隨性更良好。
(1-4)矽烷偶合劑(D) 黏著性組合物P,以進一步含有矽烷偶合劑(D)為佳。藉此,當被黏著體為玻璃部件時,提升所得到的黏著劑與此玻璃部件的密著性。再者,即使被黏著體是塑膠板,也提升所得到的黏著劑與塑膠板的密著性。藉此,所得到的黏著劑成為段差追隨性更優異之物。再者,對金屬佈線等的金屬電極的密著性優異,具有有助於抑制電阻值變化率的傾向。
作為矽烷偶合劑(D),較佳為在分子內具有至少1個烷氧基矽烷基的有機矽化合物,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相容性良好、且具有透光性。
作為這樣的矽烷偶合劑(D),可以列舉例如,乙烯基三甲氧基矽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丙烯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含聚合性不飽和基團的矽化合物,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環氧丙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矽烷、2-(3,4-環氧基環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具有環氧結構的矽化合物,3-巰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3-巰基丙基二甲氧基甲基矽烷等的含巰基的矽化合物,3-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乙基)-3-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N-(2-胺乙基)-3-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矽烷等的含胺基的矽化合物,3-氯丙基三甲氧基矽烷、3-異氰酸基丙基三乙氧基矽烷或此等中的至少一種與甲基三乙氧基矽烷、乙基三乙氧基矽烷、甲基三甲氧基矽烷、乙基三甲氧基矽烷等的含烷基的矽化合物的縮合物等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矽烷偶合劑(D)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質量份,以0.01~1質量份為佳,以0.1~0.7質量份為更佳,以0.2~0.5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
(1-5) 活性能量線固化成分(E) 黏著性組合物P,可以進一步含有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含有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黏著劑,在固化前段差追隨性變得更優異,且固化後的黏著劑的段差追隨性變得更優異。
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只要是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而固化並能夠發揮上述效果的成分,就沒有特別限制,可以是單體、寡聚物或聚合物之中的任一種,也可以是上述之混合物。其中,較佳可以列舉段差追隨性較優異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單體。
作為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單體,以列舉,例如,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二(甲基)丙烯酸酯、羥基三甲基乙酸(pivalic acid)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酯、己內酯改質二(甲基)丙烯酸二環戊烯酯、環氧乙烷改質二(甲基)丙烯酸磷酸酯、二(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烯丙基化二(甲基)丙烯酸環己酯、乙氧基化雙酚A二丙烯酸酯、9,9-雙[4-(2-丙烯醯氧基乙氧基)苯基]芴等的二官能型;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丙酸改質二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環氧丙烷改質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參(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ε-己內酯改質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等的三官能型;二甘油四(甲基)丙烯酸酯、新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四官能型;丙酸改質二新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等的五官能型;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內酯改質二新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六官能型等。上述之中,從所得到的黏著劑的段差追隨性的觀點考慮,以二(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參(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ε-己內酯改質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等的分子內含有三聚異氰酸酯(isocyanurate)結構的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單體為佳,以三官能以上且分子內含有三聚異氰酸酯結構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單體系單體為更佳,以ε-己內酯改質參-(2-(甲基)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為特佳。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再者,從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相容性的觀點考慮,多官能丙烯酸酯系單體,以分子量小於1,000者為佳。
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含量,從使所得到的黏著劑的凝集力提升,且使段差追隨性優異的觀點考慮,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100質量份,以1~20質量份為佳,以3~12質量份為特佳,以4至8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
(1-6) 各種添加劑 黏著性組合物P,可以視需要而含有丙烯酸系黏著劑中通常使用的各種添加劑,例如,紫外線吸收劑、增黏劑、抗氧化劑、光安定劑、軟化劑、填充劑、折射率調節劑等。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列舉,例如,二苯基酮系、苯並三唑系、苯甲酸酯系、苯並㗁酮(oxazinone)系、三嗪(triazine)系、柳酸苯酯系、氰基丙烯酸酯系、鎳錯鹽系等的化合物,此等之中,以使用二苯基酮系化合物、苯並三唑系化合物及三嗪系化合物之中的至少一種為佳。
作為上述二苯基酮系化合物的具體例,可以列舉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4-二羥基二苯基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2-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5-磺酸水合物、2-羥基-4-n-辛基氧基二苯基酮等,其中,以使用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為佳。以上的紫外線吸收劑,可以單獨使用一種,也可以組合使用兩種以上。
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紫外線吸收劑的含量,相對於(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質量份,以0.1~20質量份為佳,以0.5~15質量份為更佳,以1~10質量份為特佳,以2~5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
黏著性組合物P含有活性能量線固化性成分(E)且使用紫外線作為活性能量線的情況下,以含有光聚合起始劑為佳。藉由含有光聚合起始劑,可以效率良好地使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固化,並且可以減少聚合硬化期間及紫外線的照射量。
作為光聚合起始劑,可以列舉,例如,苯偶姻、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異丙醚、苯偶姻正丁醚、苯偶姻異丁醚、苯乙酮、二甲基胺基苯乙酮、2,2-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2,2-二乙氧基-2-苯基苯乙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福林基(morpholino)-丙烷-1-酮、4-(2-羥基乙氧基)苯基-2-(羥基-2-丙基)酮、二苯基酮、對-苯基二苯基酮、4,4'-二乙胺基二苯基酮、二氯二苯基酮、2-甲基蒽醌、2-乙基蒽醌、2-三級丁基蒽醌、2-胺基蒽醌、2-甲基噻噸酮(2-methyl-thioxanthone)、2-乙基噻噸酮、2-氯噻噸酮、2,4-二甲基噻噸酮、2,4-二乙基噻噸酮、芐基二甲基縮酮、苯乙酮二甲基縮酮、對-二甲基胺基苯甲酸酯、寡聚[2-羥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雙(2,4,6-三甲基苯甲醯基)-苯基膦氧化物等。這些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組合兩種以上而使用。
在黏著性組合物P中的光聚合起始劑的含量,相對於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100質量份,以2~20質量份為佳,以4~18質量份為特佳,以6~15 質量份為進一步更佳。
(2) 黏著性組合物的製造 黏著性組合物P,可以藉由製造(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並將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交聯劑(B)與抗靜電劑(C)混合,同時可以根據需要而添加矽烷偶合劑(D)、活性能量線固化性成分(E)、添加劑等而進行製備。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可以藉由將構成聚合物的單體的混合物藉由通常的自由基聚合法進行聚合而製造。(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較佳為依據期望而使用聚合起始劑,且藉由溶液聚合法進行。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也可以在沒有溶劑的情況下進行聚合。作為聚合溶劑,可以列舉例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乙酸異丁酯、甲苯、丙酮、己烷、甲基乙基酮等,並且可以合併使用兩種以上。
作為聚合起始劑,可以列舉,例如,偶氮系化合物,有機過氧化物等,並且可以合併使用兩種以上。作為偶氮系化合物,可以列舉,例如,2,2'-偶氮雙異丁腈、2,2'-偶氮雙(2-甲基丁腈)、1,1'-偶氮雙(環己烷1-甲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雙(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2,2'-偶氮雙(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雙(4-氰戊酸)、2,2'-偶氮雙(2-羥甲基丙腈)、2,2'-偶氮雙[2-(2-咪唑啉-2-基)丙烷]等。
作為有機過氧化物,可以列舉,例如,過氧化苯甲醯、過氧化苯甲酸三級丁酯、異丙苯過氧化氫、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基)酯、過氧化新癸酸三級丁酯、過氧三甲乙酸(pivalate)三級丁酯、(3,5,5-三甲基己醯基)過氧化物、過氧化二丙醯、過氧化二乙醯等。
又,在上述聚合步驟中,可以藉由配合2-巰基乙醇等的鏈轉移劑,而調整所得到的聚合物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得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之後,在(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溶液中加入交聯劑(B)、抗靜電劑(C),以及根據需要加入矽烷偶合劑(D)、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成分(E)、添加劑、稀釋溶劑等,充分混合,藉此得到以溶劑稀釋後的黏著性組合物P(塗佈溶液)。又,在上述各成分的任一者中,如果使用固體狀之物,或者在未稀釋狀態下與其他成分混合時發生沉澱的情況時,則可以預先將此成分單獨地溶解或稀釋在稀釋溶劑中,之後再與其他成分混合。
作為上述稀釋溶劑,可以使用例如,己烷、庚烷、環己烷等的脂肪族烴;甲苯、二甲苯等的芳香族烴;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的鹵化烴;甲醇、乙醇、丙醇、丁醇、1-甲氧基-2-丙醇等的醇;丙酮、甲基乙基酮、2-戊酮、異佛爾酮、環己酮等的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的酯;乙基賽珞蘇等的賽珞蘇系溶劑等等。
作為如此所製備的塗佈溶液的濃度.黏度,只要在能夠塗佈的範圍內,就沒有特別限制,可以根據狀況而適當地選擇。例如,以使黏著性組合物P的濃度成為10~60質量%之方式而進行稀釋。又,在得到塗佈溶液時,稀釋溶劑等的添加不是必要條件,若黏著性組合物P是能夠塗佈的黏度等,則可以不添加稀釋溶劑。在這種情況下,黏著性組合物P成為直接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聚合溶劑直接當成稀釋溶劑的塗佈溶液。
(3) 黏著劑的製造 將上述的黏著性組合物P塗佈到所期望的對象物上之後將其交聯,藉此可以得到黏著劑(黏著劑層)。
黏著性組合物P的交聯,能夠藉由加熱處理而進行。此加熱處理也可以兼作黏著性組合物P的塗佈後的乾燥處理。加熱處理的加熱溫度,以50~150℃為佳,以70~120℃為特佳。再者,加熱時間,以10秒~10分鐘為佳,以50秒~2分鐘為特佳。
在加熱處理之後,根據需要,可以在常溫(例如,23℃、50%RH)下提供約1至2週的熟化期間。如果需要此熟化期間,則在經過熟化期間後形成黏著劑,如果不需要熟化期間,則在熱處理結束後形成黏著劑。
藉由上述加熱處理(及熟化),(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經由交聯劑(B)而充分地交聯。如此一來,所得到的黏著劑層可以得到良好的段差追隨性。
又,在黏著性組合物P含有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情況下,如上述將黏著性組合物P塗佈在所期望的對象物上,進行加熱處理之後,可以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使黏著性組合物P固化而形成黏著劑(黏著劑層),也可以在活性能量線照射前的狀態下貼附於被黏著體,之後照射活性能量線。藉此,初期階段的段差追隨性變得更加優異。
(4) 黏著劑(黏著劑層)的物性 (4-1) 黏著力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作為下限值,以1~100 N/25mm為佳,以5~60 N/25mm為更佳,以10~40 N/25mm以上為特佳,以15~35 N/25mm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20~30 N/25mm為佳,以25~27 N/25mm為最佳。若黏著片的黏著力的下限值如上所述,則段差追隨性更加優異。再者,若黏著力的上限值如上所述,則在良好地保持段差追隨性的同時,也可以使再加工性優異。
又,在黏著性組合物P為含有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黏著劑的情況下,只要使活性能量射線照射後的黏著力滿足上述值即可。活性能量射線照射前的黏著力則沒有特別限制。
在此,上述黏著力,基本上是指根據JIS Z0237:2009的藉由180度剝離法所測定的黏著力,具體的試驗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4-2) 霧度值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的霧度值,以1%以下為佳,以0.6%以下為更佳,以0.4%以下為特佳,以0.2%以下為進一步更佳。若黏著劑層的霧度值如上所述,則透明度非常高,適合用於光學用途(顯示體用)。另一方面,黏著劑層的霧度值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制。此下限值即使為0%也無所謂,但考慮到測定精度等的關係,通常為0.1%左右。在此,在本說明書中的霧度值,是根據JIS K7136:2000所測定的值。
(4-3) 全光線穿透率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的全光線穿透率,作為下限值,以70%以上為佳,以80%以上為佳,以90%以上為特佳,以99%以上為進一步更佳。藉由使黏著劑層的全光線穿透率成為上述範圍,作為顯示器的視認性良好。另一方面,黏著劑層的全光線穿透率的上限值,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100%以下。在此,在本說明書中的全光線穿透率,是根據JIS K7361-1:1997所測定的值。
(4-4) 表面電阻率 在23℃、50%RH的環境下,對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黏著劑層/剝離片)施加100 V的電壓10秒時的黏著劑層的露出面的表面電阻率,作為其上限值,以1.0×10 13Ω/sq以下為佳,以5.0×10 12Ω/sq以下為更佳,以1.0×10 12Ω/sq以下為特佳,以5.0×10 11Ω/sq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2.0×10 11Ω/sq以下為佳。藉由使上述表面電阻率的上限值如上所述,可發揮優異的抗靜電性,且可容易地滿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上述表面電阻率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通常以1.0×10 5Ω/sq以上為佳,以1.0×10 6Ω/sq以上為特佳,以1.0×10 7Ω/sq以上為進一步更佳。又,黏著劑層的表面電阻率的測定,是根據JIS K6911:2006所測定,具體而言,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4-4) 體積電阻率 在23℃、50%RH的環境下,對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黏著劑層/剝離片)施加100 V的電壓10秒時的黏著劑層的露出面的體積電阻率,作為其上限值,以1.0×10 12Ω/sq以下為佳,以1.0×10 11Ω/sq以下為更佳,以5.0×10 10Ω/sq以下為特佳,以1.0×10 10Ω/sq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5.0×10 9Ω/sq以下為佳,以1.8×10 9Ω/sq以下為最佳。藉由使上述體積電阻率的上限值如上所述,可發揮優異的抗靜電性,且可容易地滿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上述體積電阻率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通常以1.0×10 5Ω/sq以上為佳,以1.0×10 6Ω/sq以上為特佳,以1.0×10 7Ω/sq以上為進一步更佳。又,黏著劑層的體積電阻率的測定,是根據JIS K6911:2006所測定,具體而言,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4-6) 電阻值變化率 一般而言,當將導電層與黏著劑層以相互接觸的狀態積層並投入到耐久條件時,可觀察到導電層的電阻值增加的現象。然而,雖然原因尚不清楚,但若為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則可以將如此的電阻值增加抑制到最小程度。
具體而言,將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層貼附在玻璃板上,在此黏著劑層的與玻璃板接觸的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上積層導電層(例如,由摻錫氧化銦(ITO)所形成的透明導電膜)。在導電層的與黏著劑層接觸的面為相反側的表面上,設置保持導電層的基材(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將如此的玻璃板/黏著劑層/導電層/基板的構成體投入到85℃、85%RH的濕熱條件下放置500小時(耐久試驗),測定其耐久前後的導電層的電阻值。在此情況下,耐久後的電阻值相對於耐久前的電阻值的比率(電阻值變化率:(耐久後的電阻值/耐久前的電阻值)×100),以300%以下為佳,以200%以下為更佳,以150%以下為特佳,以130%以下為進一步更佳。另一方面,上述電阻值變化率的下限值沒有特別限定,為1%左右。又,在上述試驗中,使用基板作為保持導電層的部件,但推測無論此基板是玻璃板還是樹脂板,所得到的結果都是相同。電阻值變化率的詳細的試驗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4-7) 介電常數 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的在0.1 MHz的介電常數,以2.0~14.0為佳,以4.0~12.0為更佳,以5.0~10.0為特佳,以6.0~9.0為進一步更佳,其中,以7.0~8.0為佳。藉由使介電常數成為上述範圍,可發揮優異的抗靜電性,且可容易地滿足上述剝離帶電電壓。
(4-8) 段差追隨率 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的以下述算式所表示的段差追隨率(%),以10~80%為佳,以20~70%為佳,以30~60%為特佳,以40~50%為進一步更佳。 段差追隨率(%) ={(在預定的耐久試驗後,沒有浮起、剝離等而保持埋入狀態的段差高度(μm))/(黏著劑層的厚度)}×100 又,段差追隨率的測定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5) 黏著片的具體構造 作為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一個示範例的具體結構顯示於圖1。 如圖1所示,一個實施形態的黏著片1由兩片剝離片12a、12b、及以與此兩片剝離片12a、12b的剝離面分別接觸之方式而被夾設在此兩片剝離片12a、12b之間的黏著層11所形成。又,在本說明書中,所謂剝離片的剝離面,是指在剝離片中具有剝離性的面,包括施行了剝離處理的面及就算未進行剝離處理仍表現出剝離性的面。
上述剝離片12a、12b保護黏著劑層直到黏著片的使用時,而在使用黏著片(黏著劑層)時被剝離。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片1中,剝離片12a、12b中的一方或雙方不是必須的。
作為剝離片12a、12b,可以使用例如,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丁烯膜、聚丁二烯膜、聚甲基戊烯膜、聚氯乙烯膜、氯乙烯共聚物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膜、聚胺甲酸乙酯膜、乙烯乙酸乙烯酯膜、離子聚合物樹脂膜、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膜、乙烯.(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膜、聚苯乙烯膜、聚碳酸酯膜、聚醯亞胺膜、氟樹脂膜等。再者,也可使用這些膜的交聯膜。此外,也可以使用這些膜的積層膜。
較佳為對上述剝離片12a、12b的剝離面(特別是與黏著劑層11接觸的面)實施剝離處理。作為剝離處理所使用的剝離劑,可以列舉,例如,醇酸系、矽酮系、氟系、不飽和聚酯系、聚烯烴系、蠟系用的剝離劑等。
針對剝離片12a、12b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制,通常為20~150 μm左右。
在上述兩片剝離片12a、12b之中,較佳為其中一個剝離片是剝離力較大的重剝離型剝離片,而另一個剝離片是剝離力較小的輕剝離型剝離片。特別是,由於在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的厚度較薄,操作性容易惡化,因此較佳為兩片剝離片12a、12b分別具有所預定的剝離力,再者,較佳為在兩片剝離片12a、12b具有所預定的剝離力差。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剝離時的剝離力,以10~150 mN/25mm為佳,以30~120 mN/25mm為更佳,以50~100 mN/25mm以上為特佳,以60~80 mN/25mm為進一步更佳。
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從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剝離時的剝離力,以20~300 mN/25mm為佳,以50~200 mN/25mm為更佳,以90~150 mN/25mm以上為特佳,以105~125 mN/25mm為進一步更佳。
輕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力與重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力的剝離力差,以5~150 mN/25mm為佳,以20~100 mN/25mm為更佳,以40~70 mN/25mm為特佳,以44~52 mN/ 25mm為進一步更佳。
藉由使各自的剝離力及剝離力差成為上述範圍,能夠抑制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剝離時的所謂撕裂的發生,並且能夠在黏著劑層不會從重剝離型剝離片剝離的情況下平順地將輕離型剝離片剝離。再者,能夠抑制各剝離片的不預期剝離,進而也能夠良好地進行重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
在此,上述剝離力,基本上是指根據JIS Z0237:2009的藉由180度剝離法所測定的黏著力,具體的試驗方法,如後述的試驗例所示。
(6) 黏著片的製造 作為黏著片1的一個製造例,是在一片剝離片12a(或12b)的剝離面上塗佈上述黏著性組合物P的塗佈液,進行加熱處理以將黏著性組合物P熱交聯,形成塗佈層之後,將另一片剝離片12b(或12a)的剝離面重疊在此塗佈層上。如果需要熟化期間,則設置熟化期間後使上述塗佈層形成黏著劑層11,如果不需要熟化期間,則直接使上述塗佈層保持原樣而形成黏著劑層11。藉由上述步驟得到黏著片1。針對加熱處理及熟化的條件,如上文所述。
作為塗佈黏著性組合物P的塗佈液的方法,可以利用例如,棒式塗佈法、刮刀塗佈法、滾軸塗佈、刀片塗佈法、模具塗佈法、凹版塗佈法等。
[顯示體] 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顯示體,具備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以及用於將此等的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與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此黏著劑層是由上述的實施形態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所形成。
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至少在藉由上述黏著劑層貼合的一側的面具有段差。由於在本實施形態中的黏著劑層的段差追隨性優異,因此即使在高溫高濕的條件下,也能夠抑制在段差附近發生浮起、剝離等。
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任一者可以皆為硬質板。當將兩片硬質板相互貼合時,由於硬質板是硬的而不會彎曲,因此,以將黏著劑層貼附在其中一個硬質板的狀態下,將兩片硬質板在垂直方向上壓合,藉此使各個硬質板與黏著劑層彼此緊密接觸,而將兩片硬質板相互貼合。藉由使本實施形態的黏著劑層的凝膠分率成為上述的範圍,能夠在上述的貼合方法中將兩片硬質板良好地貼合。
將參照圖式而說明本發明的一個實施形態的顯示體。 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的顯示體2具備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以及位於其間用於將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及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11。
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及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中的至少一者,可以至少在藉由上述黏著劑層11貼合的一側的面具有段差。在如圖2所示的本實施形態中,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在黏著劑層11側的面上具有印刷層3等的段差。
在上述顯示體2中的黏著劑層11,是上述黏著片1的黏著劑層11本身,或者,是將上述黏著片1的黏著劑層11藉由活性能量射線照射而固化之物。
作為顯示體2,可以列舉例如,液晶(LCD)顯示器、發光二極體(LED)顯示器、有機電致發光(有機EL)顯示器、電子紙等,也可以是觸控面板。
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較佳為由玻璃板、塑膠板等之外、包含此等的積層體所形成的保護面板。在這種情況下,印刷層3通常在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的黏著劑層11側形成為框架狀。
作為上述玻璃板,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列舉例如,化學強化玻璃、無鹼玻璃、石英玻璃、鈉鈣玻璃、含鋇.鍶玻璃、鋁矽酸鹽玻璃、鉛玻璃、硼矽酸鹽玻璃、硼矽酸鋇玻璃等。玻璃板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0.1~5 mm,以0.2~2 mm為佳。
作為上述塑膠板,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列舉例如,丙烯酸板、聚碳酸酯板等。塑膠板的厚度,沒有特別限定,通常為0.2~5 mm,以0.4~3 mm為佳。
又,可以在上述玻璃板、塑膠板的一面或兩面上設置各種的功能層(透明導電膜、金屬層、氧化矽層、硬塗層、防眩光層等),也可以積層光學部件。再者,透明導電膜及金屬層可以被圖案化。
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較佳為預計貼合到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的光學部件、顯示體模組(例如,液晶(LCD)模組、發光二極體(LED)模組、有機電致發光(有機EL)模組等)、作為顯示體模組的一部分的光學部件或包含顯示體模組的積層體。
作為上述光學部件,可以列舉例如、防碎膜、偏光板(偏光膜)、偏光器、相位差板(相位差膜)、視角補償膜、亮度增強膜、對比度增強膜、液晶聚合物膜、擴散膜、半透射式反射膜、透明導電性膜等。作為透明導電性膜,較佳可以列舉,例如,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形成有摻錫氧化銦(ITO)層的ITO-PET膜。
構成印刷層3的材料沒有特別限定,可以使用印刷用的習知材料。印刷層3的厚度,亦即,段差的高度以0.5~50 μm為佳,以1~30 μm為更佳,以3~20 μm為特佳。藉由使印刷層3的厚度成為上述範圍,可以有效地發揮藉由黏著劑層11的段差追隨性,再者,能夠充分地確保印刷層3所期望的隱蔽性。又,印刷層3通常在顯示部件構成部件的黏著劑層11側形成為框架狀。
關於製造顯示體2,作為一個示範例,可以將黏著片1的其中一個剝離片12a剝離,將黏著片1的露出的黏著劑層11貼合到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的印刷層3所存在的一側的面上。此時,由凝膠分率受到控制的黏著劑所構成的黏著劑層11,其初期的段差追隨性優異,因此能夠抑制在因印刷層3而引起的段差附近產生間隙、浮起等。
之後,從黏著片1的黏著劑層11剝離另一個剝離片12b,將黏著片1的露出的黏著劑層11與第二顯示部件構成部件22貼合,而得到顯示體。再者,作為另一個示範例,可以改變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及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的貼合順序。
在此,在黏著性組合物P含有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情況下,較佳為將第1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及黏著劑層11的積層體與第2顯示體構成部件22貼合之後,藉由越過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及/或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對黏著劑層11照射活性能量射線,而使黏著劑層11固化。藉此,段差追隨性變得更加優異。
所謂活性能量射線,是指具有能量量子的電磁波或帶電粒子射線,具體而言,可以列舉紫外線、電子束等。在活性能量射線中,以易於操作的紫外線為特佳。
紫外線的照射,可以使用高壓水銀燈、熔融氫燈、氙燈等而進行,紫外線的照射量,以照度50~1000 mW/cm 2左右為佳。又,光量以50~10000 mJ/cm 2為佳,以80~5000 mJ/cm 2為更佳,以300~2000 mJ/cm 2為特佳。另一方面,電子束的照射可以藉由電子束加速器等進行,電子束的照射量以10~1000 krad左右為佳。
在上述顯示體2中,由於黏著劑層11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的段差追隨性優異,因此即使是顯示體2被放置在,例如高溫高濕條件下(例如,85℃、85%RH、500小時)的情況,也可以抑制在段差附近發生浮起、剝落等。
由於黏著劑層11的抗靜電性能優異,因此,例如,在將貼附於第一顯示部件構成部件21(保護面板)的表面(露出面)的保護膜從第一顯示部件構成部件21剝離時,能夠有良好地抑制靜電的產生。藉此,可以抑制在顯示體2內部的部件中發生因靜電而引起的問題。作為具體例,抑制由ITO所形成的電極劣化或破壞,以及觸控面板的回應性惡化(延遲或無回應等)的問題等。
以上所說明的實施形態是為了更容易理解本發明而記載,並非意圖限定本發明而記載。因此,上述實施形態所揭示的各要素旨在包括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的所有設計變更及均等物。
例如,可以省略黏著片1的剝離片12a、12b中的任一者或兩者,再者,也可以積層所期望的光學部件而取代剝離片12a及/或12b。再者,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可以不具有段差。此外,不僅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21,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22也可以在黏著劑層11側具有段差。
又,在本說明書中,當記載「X~Y」(其中X、Y為任意的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是指「X以上Y以下」的意思,同時亦包含「較佳為比X更大」或「較佳為比Y更小」的意思。再者,當記載「X以上」(其中X為任意的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含「較佳為比X更大」的意思;當記載「Y以下」(其中Y為任意的數字)時,除非另有說明,否則包含「較佳為比Y更小」的意思。 [實施例]
在下文中,將藉由實施例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的範圍並非受到這些實施例所限定。
[實施例1] 1.(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製備 藉由溶液聚合法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60質量份、甲基丙烯酸甲酯20質量份及丙烯酸2-羥乙酯20質量份共聚合,調配(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藉由後述的方法測定此(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分子量時,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70萬。
2.黏著性組合物的製備 將上述步驟1中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100質量份(固體成分換算值,以下亦同)、作為交聯劑(B)的異氰酸酯系交聯劑(B1;三井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TAKENATE D-101E」) 0.25質量份、作為抗靜電劑(C)的4-甲基-1-辛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C1) 1.0質量份、及作為矽烷偶合劑(D)的3-環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矽烷0.25質量份混合,充分攪拌,並用甲基乙基酮稀釋,藉此得到黏著劑組合物的塗佈溶液。
在此,表1顯示將(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設定為100質量份(固體成分換算值)時的黏著性組合物的各組成成分(固體成分換算值)。又,表1中所記載的縮寫等的細節如下所述。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2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MMA:甲基丙烯酸甲酯 HEA:丙烯酸2-羥基乙酯 BA:丙烯酸正丁酯 MA:丙烯酸甲酯 IBXA:丙烯酸異莰基酯 ACMO:N-丙烯醯基嗎福林 EA:丙烯酸乙酯 AA:丙烯酸 [交聯劑(B)] B1: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三井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TAKENATE D-101E」) B2:三乙醯丙酮鋁(綜研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M-5A」) [抗靜電劑(C)] C1:4-甲基-1-辛基吡啶鎓雙(氟磺醯基)醯亞胺(離子性液體) C2: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鋰(離子性固體) C3:甲基三正丁基銨雙(三氟甲基磺醯基)醯亞胺(離子性液體)
3.黏著片的製造 將在上述步驟2中所得到的黏著劑組合物的塗佈溶液,利用刮刀塗佈機塗佈到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一面經過矽酮系剝離劑進行剝離處理的重剝離型剝離片(琳得科公司製造,產品名「SP-PET752150」)的剝離處理面。然後,在90℃下對塗佈層進行加熱處理1分鐘,而形成塗佈層。
之後,將上述所得到的重剝離型剝離片上的塗佈層與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經過矽酮系剝離劑進行剝離處理的輕剝離型剝離片(琳得科公司製造,產品名「SP-PET382120」)、以使此輕剝離型剝離片的剝離處理面與塗佈層接觸之方式進行貼合,並在23℃、50%RH的條件下熟化7天,藉此製造由重剝離型剝離片/黏著劑層(厚度:25 μm)/輕剝離型剝離片的結構所形成的黏著片。又,黏著劑層的厚度,是根據JIS K7130,使用定壓厚度測定器(Teclock公司製造,產品名「PG-02」)所測定的值。
4.積層體的製造 4-1.基材的製作 作為硬塗層形成用的塗佈液,將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產品名「NK Ester A-DPH」) 100質量份(以固體成分換算值表示。在下文中、其他各成分亦相同)、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4.3質量份、氧化矽微粒子(富士Silysia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SYLOPHOBIC 702」、平均粒徑4.1 μm) 11 質量份、調平劑(東麗.道康寧公司製造,產品名「SH28」) 0.01 質量份與氧化矽奈米粒子(日産化學工業公司製造,產品名「MIBK-ST」、平均粒徑:10 nm) 8.3質量份混合,並用丙二醇單甲醚稀釋,製備固體成分濃度為30%的塗佈液。
將上述塗佈液用邁耶棒(Meyer bar)#10塗佈在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東麗公司製造,產品名「125-U403」、厚度125 μm)的一面上,在70℃下乾燥1分鐘。之後,在氮氣環境下,使用高壓水銀燈,進行照度200 mW/cm 2、光量300 mJ/cm 2的紫外線照射,以形成厚度為1.5 μm的硬塗層(丙烯酸系硬塗層)。將如此所得到的附有硬塗層的PET膜(拉伸模數:5.0 GPa,霧度值:4.0%)作為基材。
4-2.保護膜的製作 藉由溶液聚合法使丙烯酸2-乙基己酯65質量份、丙烯酸正丁酯25質量份及丙烯酸4-羥基丁酯10質量份共聚合,而製備(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藉由後述的方法測定此(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分子量時,重量平均分子量(Mw)為120萬。
將上述所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固體成分換算值,以下亦同)、異氰酸酯系交聯劑(三井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TAKENATE D-170N」)0.72質量份與六氟磷酸鉀1.0質量份混合,充分攪拌,並用甲苯稀釋,藉此得到黏著劑組合物的塗佈溶液。
將在上述所得到的黏著劑組合物的塗佈溶液,利用刮刀塗佈機塗佈到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三菱化學公司製造,產品名「DIAFOIL T100」、厚度38 μm)的一面上。然後,在90℃下對塗佈層進行加熱處理1分鐘,而形成塗佈層。之後,在23℃、50%RH下進行熟化14天,使塗佈層成為厚度15 μm的黏著劑層(丙烯酸系黏著劑層)。將如此所得到的附有黏著劑層的PET膜作為保護膜。
4-3.積層體的製造 將在上述步驟4-2中所得到的保護膜經由此保護膜的黏著劑層而貼合到在上述步驟4-1中所得到的基板的硬塗層上。之後,從上述步驟3中所得到的黏著片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合在上述基材中的PET膜上。如此,可得到由保護膜/基材/黏著劑層/重剝離型剝離片所形成的第一積層體。
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從上述所得到的第一積層體的黏著劑層剝離,而得到由保護膜/基材/黏著劑層所形成的第二積層體。經由露出的黏著劑層,將此第二積層體分別貼附到鈉鈣玻璃(日本板硝子公司製造,厚度:1.1 mm)、鈉鈣玻璃(日本板硝子公司製造,厚度:0.7mm)及透明導電性膜(尾池工業公司製造,PET膜與ITO層的積層體(ITO-PET膜),總厚度125 μm)的ITO層側的面。然後,在50℃、0.5 MPa的條件下進行高壓釜處理30分鐘,在常壓、23℃、50%RH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如此一來,可得到將第二積層體(第二積層體中的基材相當於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與玻璃板(1.1 mm/0.7 mm)或ITO-PET膜(第二顯示體部件)貼合而成的積層體。
[實施例2~17、比較例1] 根據表1所示而變更構成(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的各單體的種類及比例、交聯劑(B)的種類及調配量、抗靜電劑(C)的種類及調配量、以及黏著劑層的厚度,除此之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製造黏著片及積層體。
又,在實施例4中,在黏著性組合物中進一步添加作為紫外線吸收劑的2,2-二羥基-4-甲氧基二苯基酮(SOLVAY公司製造,產品名「CYASORB UV-24」) 3.0質量份。
再者,在實施例15及比較例6中,進一步添加作為活性能量射線固化性成分(E)的ε-己內酯改質參-(2-丙烯醯氧基乙基)三聚異氰酸酯5.0質量份、及作為光聚合起始劑的2,4,6-三甲基苯甲醯基-二苯基-膦氧化物0.5質量份。
然後,在實施例15及比較例6中,對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所製造的積層體的黏著劑層,越過保護膜及基材,在以下的條件下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紫外線),而使此黏著劑層固化。
<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條件> .使用高壓水銀燈 .照度200 mW/cm 2,光量1000 mJ/cm 2.UV照度.光量計使用EYE GRAPHICS公司製造的「UVPF-A1」
在此,上述重量平均分子量(Mw),是使用凝膠滲透層析法(GPC)在以下條件下測定(GPC測定)的聚苯乙烯換算的重量平均分子量。 <測定條件> .測定裝置:東曹公司製造;HLC-8320 .GPC管柱(按以下順序通過):東曹公司製造 TSK gel super H-H TSK gel super HM-H TSK gel super H2000 .測定溶劑:四氫呋喃 .測定溫度:40℃
[試驗例1] (凝膠分率的測定) 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裁切成80 mm × 80 mm的尺寸,將此黏著劑層包覆在聚酯製網(網眼尺寸200)中,以精密天平秤量其質量,減去上述網的單獨質量,藉此計算黏著劑的單獨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定為M1。
之後,將包覆在上述聚酯製網中的黏著劑在室溫(23℃)下浸漬於乙酸乙酯中24小時。之後,取出黏著劑,在溫度23℃、相對濕度50%的環境下風乾24小時,再放入80℃的烘箱中乾燥12小時。乾燥後,以精密天平秤量其質量,減去上述網的單獨質量,藉此計算黏著劑的單獨質量。將此時的質量設定為M2。凝膠分率(%)由(M2/M1)×100表示。結果顯示於表2。
又,針對實施例15及比較例6的黏著片,測定在越過輕剝離型剝離片而對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紫外線;UV)之後的凝膠分率。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條件如下所述。
<活性能量射線照射條件> .使用高壓水銀燈 .照度200 mW/cm 2,光量1000 mJ/cm 2.UV照度.光量計使用EYE GRAPHICS公司製造的「UVPF-A1」
[試驗例2] (霧度值的測定) 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貼合到玻璃上,以作為測定用樣品。以玻璃進行背景測定之後,針對上述測定用樣品,根據JIS K7136:2000,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社製造,產品名「NDH-5000」)測定霧度值(%)。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3] (全光線穿透率的測定) 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的黏著劑層貼合到玻璃上,以作為測定用樣品。以玻璃進行背景測定之後,針對上述測定用樣品,根據JIS K7361-1:1997,使用霧度計(日本電色工業社製造,產品名「NDH-5000」)測定全光線穿透率(%)。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3] (黏著力的測定)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合在具有易接著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東洋紡公司製造,產品名「PET A4300」、厚度:100 μm)的易接著層上,以得到重剝離型剝離片/黏著劑層/PET膜的積層體。將所得到的積層體裁切成25 mm寬、100 mm長,並將此作為樣品。
在23℃、50%RH的環境下,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從上述樣品上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附在鈉鈣玻璃(日本板硝子公司製造)上,在栗原製作所公司製造的高壓釜中以0.5 MPa、在50℃施加壓力20分鐘。然後,在23℃、50% RH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之後使用拉伸試驗機(Orientec公司製造,產品名「TENSILON」),在剝離速度300 mm/min、剝離角度180°的條件下測定黏著力(N/25mm)。此處描述的條件以外的條件是根據JIS Z0237:2009而進行測定。結果顯示於表2。
又,針對實施例15及比較例6的黏著片,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貼附到鈉鈣玻璃上,藉由高壓釜加壓後,越過上述PET膜而對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紫外線;UV),之後,針對與上述同樣地放置24小時後的黏著力進行測定。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條件與試驗例1相同。
[試驗例4] (剝離力的測定) 針對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以與試驗例3相同的方式製作樣品(重剝離型剝離片/黏著劑層/PET膜)。使用雙面黏著膠帶將此樣品的PET膜側貼合在不銹鋼板上,並固定在萬能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造,產品名稱「TENSILON UTM-4-100」)上。在溫度23℃、50%RH的條件下,根據JIS Z0237:2009,以300 mm/min的拉伸速度將樣品的重剝離型剝離片沿180°方向拉伸,測定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從黏著劑層剝離時的力,並將其設定為剝離力(重面剝離力;mN/25mm)。結果顯示於表2。
再者,將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裁切成25 mm寬、100 mm長,並將此作為樣品。使用雙面黏著膠帶將此樣品的重剝離型剝離片側貼合在不銹鋼板上,並固定在萬能拉伸試驗機(Orientec製造,產品名稱「TENSILON UTM-4-100」)上。針對此樣品,以與上述相同的方式,測定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黏著劑層剝離時的剝離力(輕面剝離力;mN/25mm)。結果顯示於表2。
藉由上述所得到的重面剝離力減去輕面剝離力,而計算剝離力差。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5] (表面電阻率的測定)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剝離,針對露出的黏著劑層的黏著面,根據JIS K6911:2006而測定表面電阻率。具體而言,在23℃、50%RH的環境下,使用電阻率測定器(三菱分析科技公司製造,產品名「Hiresta UP MCP-HT450型」),在對剝離了輕剝離型剝離片的黏著片(100 mm × 100 mm)施加100 V的電壓10秒之後,測定黏著劑層的黏著面的表面電阻率(Ω/sq)。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6] (體積電阻率的測定)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的黏著面貼合到電阻率測定器(三菱分析科技公司製造,產品名「Hiresta UP MCP-HT450型」)的測定用平台上。之後,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剝離,將此作為樣品。針對此測定樣品,根據JIS K6911:2006而測定體積電阻率。具體而言,在23℃、50%RH的環境下,使用上述電阻率測定器,在對黏著劑層(100 mm×100 mm)施加100 V的電壓10秒之後,測定黏著劑層的體積電阻率(Ω/sq)。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7] (介電常數的計算) 在厚度50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以與實施例及比較例相同的方式形成厚度100 μm的黏著劑層,在此黏著劑層上貼合厚度50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之後,裁切成50 mm× 50 mm。
針對所得到的積層體,使用阻抗分析儀(Hewlett-Packard Japan公司製造,「HP-4194A」),在測定頻率0.1 MHz的條件下測定静電電容(C1)。再者,將上述厚度50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2片重疊並裁切成50 mm×50 mm,同樣地測定靜電電容(C2)。然後,由C1及C2的值,基於串聯電容的計算式 1/C1=1/C2+1/C3, 計算黏著劑的静電電容(C3)。基於此静電電容C3,由下述算式計算黏著劑的介電常數εs。結果顯示於表2。
εs = (C3×d)/(ε0×S) εs:黏著劑的介電常數 ε0:真空的介電常數(8.854×10 -12) C3:黏著劑的静電電容 S:黏著劑層的面積 d:黏著劑層的厚度
[試驗例8] (電阻值的測定)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附於玻璃板(鈉鈣玻璃、厚度1.1 mm)上。然後,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從上述黏著劑層剝離,使黏著劑層露出,將透明導電性膜(尾池工業公司製造,PET膜與ITO層的積層體(ITO-PET膜),總厚度125 μm)以其ITO層側與上述黏著劑層接觸之方式進行積層,而得到樣品。針對此樣品,使用非接觸電阻測定器(Napson公司製造,產品名「EC-80」),測定透明導電層的電阻值(Ω/sq;耐久前)。結果顯示於表2。
再者,將上述樣品投入85℃、85%RH的濕熱條件下500小時(耐久試驗),與上述同樣地測定在此之後的透明導電層的電阻值(Ω/sq;耐久後)。結果顯示於表2。
然後,計算耐久後的電阻值相對於耐久前的電阻值的比率,即,電阻值變化率(%;(耐久後的電阻值/耐久前的電阻值)×100),基於以下的基準,針對電阻值變化率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於表2。 ◎…電阻值變化率為150%以下 ○…電阻值變化率為大於150%、300%以下 ╳…電阻值變化率為大於300%
[試驗例9] (剝離帶電電壓的測定) 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三種積層體(25 mm×100 mm)的基材上,藉由手動方式以2.0 m/min的剝離速度將保護膜從基材上剝離,剝離2秒後,使用靜電測定器(SIMCO JAPAN公司製造,產品名「FMX-003」),測定距離玻璃板或ITO-PET膜的露出面2.0 cm位置處的靜電電位(剝離帶電電壓;kV)。結果顯示於表2。
[試驗例10] (段差追隨率的測定) 在玻璃板(NSG Precision公司製造,產品名「Corning Glass Eagle XG」,縱90 mm×橫50 mm×厚度0.5 mm)的表面上,將紫外線固化型油墨(帝國Ink公司製造,產品名「POS-911墨」)網版印刷成框架狀(外形:縱90 mm×橫50 mm×寬度5 mm)。然後,照射紫外線(80 W/cm 2,金屬鹵化物燈2個,燈高15 cm,帶速10~15 m/分),使已經印刷的上述紫外線固化型油墨固化,而製作具有因印刷而引起的段差(段差的高度:1 μm、5 μm、10 μm、20 μm、40 μm、60 μm中的任一種)的附有段差的玻璃板。
將輕剝離型剝離片從在實施例及比較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剝離,將露出的黏著劑層貼合在具有易接著層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東洋紡公司製造,產品名「PET A4300」、厚度:100 μm)的易接著層上。然後,將重剝離型剝離片剝離而露出黏著劑層,使用層壓機(FUJIPLA公司製造,產品名「LPD3214」),以使黏著劑層覆蓋框架狀的印刷全體表面之方式而層壓各個附有段差的玻璃板。之後,在50℃、0.5 MPa的條件下進行高壓釜處理30分鐘,在常壓、23℃、50%RH的條件下放置24小時。
又,針對實施例15及比較例6的黏著片,越過上述PET膜對黏著劑層照射活性能量射線(紫外線),而使黏著劑層固化。活性能量射線的照射條件與試驗例1相同。
然後,保管在85℃、85%RH的濕熱條件下500小時(耐久試驗),之後,評價段差追隨性。段差追隨性,是根據印刷段差是否被黏著劑層完全掩埋而判斷,當在印刷段差與黏著劑層的界面處觀察到浮起、剝離等時,則判斷為無法追隨印刷段差。在此,段差追隨性,作為由下述算式所表示的段差追隨率(%)而進行評價。結果顯示於表2。 段差追隨率(%)={(耐久試驗後,沒有浮起、剝離等而保持埋入狀態的段差高度(μm))/(黏著劑層的厚度)}×100
[表1]
(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A) 交聯劑(B) 抗靜電劑(C) 矽烷偶合劑 (D) 活性能量射線 固化性成分(E) /光聚合起始劑 紫外線 吸收劑 黏著劑層 厚度
組成 Mw 種類 質量份 種類 質量份 質量份 質量份 質量份 μm
實施例1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1.0 0.25 - - 25
實施例2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 25
實施例3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 5
實施例4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3.0 25
實施例5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2 1.0 0.25 - - 25
實施例6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2 3.0 0.25 - - 25
實施例7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2 3.0 0.25 - - 5
實施例8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3 3.0 0.25 - - 25
實施例9 BA/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 25
實施例10 BA/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 5
實施例11 BA/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2 1.0 0.25 - - 25
實施例12 BA/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2 3.0 0.25 - - 25
實施例13 2EHA/IBXA/ACMO/HEA =65/10/10/15 50萬 B1 0.15 C1 3.0 0.25 - - 25
實施例14 2EHA/IBXA/ACMO/HEA =65/10/10/15 50萬 B1 0.15 C2 3.0 0.25 - - 25
實施例15 2EHA/IBXA/ACMO/HEA =65/10/10/15 50萬 B1 0.15 C2 3.0 0.25 5.0/0.5 - 25
實施例16 BA/EA/AA =70/20/3 80萬 B2 0.70 C1 3.0 0.25 - - 25
實施例17 BA/EA/AA =70/20/3 80萬 B2 0.70 C2 3.0 0.25 - - 25
比較例1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 - 0.25 - - 25
比較例2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 - 0.25 - - 5
比較例3 2EHA/M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C1 3.0 0.25 - - 200
比較例4 BA/MA/HEA =60/20/20 70萬 B1 0.25 - - 0.25 - - 25
比較例5 2EHA/IBXA/ACMO/HEA =65/10/10/15 70萬 B1 0.15 - - 0.25 - - 25
比較例6 2EHA/IBXA/ACMO/HEA =65/10/10/15 50萬 B1 0.15 - - 0.25 5.0/0.5 - 25
比較例7 BA/EA/AA =70/20/3 80萬 B2 0.70 - - 0.25 - - 25
[表2]
  凝膠分率 (%) 霧度值 (%) 全光線 穿透率 (%) 黏著力 (N/25mm) 剝離力 (mN/25mm) 剝離力差 (mN/25mm) 表面電阻率 (Ω/sq) 體積電阻率 (Ω.cm) 介電常數 0.1MHz 電阻值 剝離帶電電壓(kV) 段差追隨率 (%)
輕面 重面 耐久前 (Ω/sq) 耐久後 (Ω/sq) 電阻值 變化 鈉鈣玻璃 [1.1mm] 鈉鈣玻璃 [0.7mm] ITO-PET 膜
實施例1 63 0.2 99≦ 22 43 55 12 1.4E+11 5.5E+10 5.5 93 102 0.40 0.50 < 0.1 20
實施例2 69 0.1 99≦ 21 54 90 36 7.8E+10 1.2E+09 8.3 95 105 0.38 0.50 < 0.1 20
實施例3 63 0.2 99≦ 10 25 35 10 4.1E+11 1.0E+10 5.5 91 108 0.48 0.59 < 0.1 20
實施例4 67 0.2 99≦ 20 55 85 30 8.0E+10 1.3E+09 8.3 94 112 0.37 0.50 < 0.1 20
實施例5 71 0.3 99≦ 21 53 90 37 1.4E+11 3.0E+09 5.4 94 106 0.39 0.51 < 0.1 20
實施例6 70 0.3 99≦ 25 50 93 43 4.2E+10 1.1E+09 6.1 90 103 0.37 0.46 < 0.1 20
實施例7 63 0.2 99≦ 8 25 33 8 2.1E+11 6.2E+09 5.4 90 105 0.45 0.58 < 0.1 20
實施例8 62 0.2 99≦ 33 35 90 55 1.1E+11 8.6E+08 6.8 91 108 0.40 0.49 < 0.1 20
實施例9 64 0.2 99≦ 28 40 60 20 1.2E+10 7.3E+08 11.5 92 108 0.35 0.44 < 0.1 20
實施例10 62 0.2 99≦ 11 25 33 8 6.1E+10 4.9E+09 8.8 90 102 0.47 0.55 < 0.1 20
實施例11 60 0.2 99≦ 24 38 48 10 1.1E+09 8.4E+08 9.3 91 107 0.40 0.48 < 0.1 20
實施例12 61 0.2 99≦ 22 38 50 12 4.0E+09 1.1E+09 11.2 92 108 0.38 0.48 < 0.1 20
實施例13 50 0.1 99≦ 25 68 115 47 1.9E+11 1.2E+09 7.7 91 110 0.40 0.47 < 0.1 40
實施例14 43 0.2 99≦ 27 68 119 51 6.5E+10 1.5E+09 7.4 94 115 0.39 0.50 < 0.1 40
實施例15 68 0.2 99≦ 40 65 130 65 6.8E+10 2.0E+09 7.6 93 195 0.37 0.45 < 0.1 40
實施例16 77 0.3 99≦ 14 28 43 15 2.1E+10 1.0E+10 8.9 89 186 0.38 0.50 < 0.1 20
實施例17 75 0.2 99≦ 15 28 45 17 4.3E+10 9.5E+09 8.8 90 191 0.40 0.49 < 0.1 20
比較例1 71 0.1 99≦ 19 50 103 53 >1.0E+13 2.2E+12 5.2 90 112 0.80 1.43 0.32 20
比較例2 70 0.2 99≦ 10 24 35 11 >1.0E+13 1.0E+12 5.2 85 103 0.85 1.55 0.40 20
比較例3 64 0.2 99≦ 32 50 115 65 1.0E+10 6.1E+08 11.5 88 101 0.79 0.97 0.20 20
比較例4 60 0.2 99≦ 24 35 54 19 2.3E+12 6.1E+10 8.4 92 115 0.85 1.52 0.35 20
比較例5 49 0.2 99≦ 30 68 120 52 >1.0E+13 5.8E+12 4.9 91 185 0.75 1.32 0.30 40
比較例6 70 0.3 99≦ 42 70 135 65 >1.0E+13 6.2E+12 5.2 90 378 0.70 1.25 0.21 40
比較例7 76 0.2 99≦ 16 28 45 17 >1.0E+13 8.0E+12 6.5 94 480 0.83 1.40 0.33 20
由表2可知,在實施例中所製造的黏著片抗靜電性及段差追隨性皆優異。 [產業利用性]
本發明的黏著片,可以適合使用於,例如在顯示體的製造時將具有段差的硬質的保護板與所期望的顯示體構成部件之間的貼合。
1: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剝離片 12b:剝離片 2:顯示體 21:第一顯示體構成部件 22:第二顯示體構成部件 3:印刷層
[圖1]是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例的黏著片的剖面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一實施形態例的顯示體的剖面圖。
1:黏著片
11:黏著劑層
12a:剝離片
12b:剝離片

Claims (15)

  1. 一種黏著片,其為具有用以將兩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的黏著片,其特徵在於, 上述黏著劑層的厚度為1 μm以上、小於30 μm, 構成上述黏著劑層的黏著劑含有抗靜電劑, 上述黏著劑的凝膠分率為40%以上、95%以下,其中, 在由在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摻錫氧化銦層的ITO-PET膜、積層在上述ITO-PET膜的摻錫氧化銦層上的上述黏著劑層、積層在上述黏著劑層上的厚度為125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硬塗層的基材、以及在積層在上述基材的上述硬塗層的在厚度為38 μm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的一面上形成有含有0.98質量%六氟磷酸鉀的厚度為15 μm的丙烯酸系黏著劑層的保護膜所形成的積層體中,將上述保護膜從上述基材以2.0 m/min的剝離速度剝離,剝離2秒後,測定從上述ITO-PET膜的露出面起算2.0 cm的位置的靜電電位所得到的剝離帶電電壓為0.15 kV以下。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劑層的段差追隨率為10%以上。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片對鈉鈣玻璃的黏著力為1 N/25mm以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劑為活性能量射線非固化性的黏著劑。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劑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聯物,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源自於作為均聚物的玻璃轉移溫度(Tg)為70℃以上的硬單體的結構單元及源自於含氮原子單體的結構單元。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劑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的交聯物, 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包含1質量%以上、30質量%以下的源自於含反應性官能基單體的結構單元。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劑是將含有(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及交聯劑的黏著性組合物交聯而成, 在上述黏著性組合物中的上述交聯劑的含量,相對於上述(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100質量份,為0.1質量份以上、10質量份以下。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在上述黏著劑中的上述抗靜電劑的含量,為0.1質量%以上、10質量%以下。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抗靜電劑為離子性化合物。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離子性化合物為含氮鎓鹽或鹼金屬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黏著片,其中,構成上述含氮鎓鹽或上述鹼金屬鹽的陰離子為磺醯基醯亞胺系陰離子或鹵化磷酸陰離子。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黏著片,其中,上述黏著片具備2片剝離片, 上述黏著劑層以與上述2片剝離片的剝離面接觸之方式而被夾設在上述剝離片之間。
  13. 一種顯示體,其為具備 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 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以及 用於將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與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相互貼合的黏著劑層之顯示體, 其特徵在於,上述黏著劑層是由如請求項1~12中任一項所述之黏著片的黏著劑層所形成。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顯示體,其中,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至少一者至少在藉由上述黏著劑層貼合的一側的面具有段差。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顯示體,其中,上述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及上述另一個顯示體構成部件中的任一者皆為硬質板。
TW111134895A 2022-03-31 2022-09-15 黏著片及顯示體 TW202402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9823A JP2023150617A (ja) 2022-03-31 2022-03-31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表示体
JP2022-059823 2022-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2998A true TW202402998A (zh) 2024-01-16

Family

ID=88295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34895A TW202402998A (zh) 2022-03-31 2022-09-15 黏著片及顯示體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0617A (zh)
KR (1) KR20230142318A (zh)
CN (1) CN116891699A (zh)
TW (1) TW20240299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6377A (ja) 2006-05-26 2007-12-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粘着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JP5384005B2 (ja) 2007-12-27 2014-01-08 サイデン化学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物品、光学用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142318A (ko) 2023-10-11
CN116891699A (zh) 2023-10-17
JP2023150617A (ja) 2023-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54997B (zh) 活性能量线固化性粘接片以及层叠体
TWI634186B (zh) Adhesive sheet and laminated body
JP6066937B2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及び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
TWI691570B (zh) 黏著性組成物、黏著片及顯示體
JP5789350B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CN112961610B (zh)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以及压敏粘合片
WO2020111232A1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08690519B (zh) 压敏粘合性组合物、压敏粘合剂、压敏粘合片及显示体
WO2015155844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WO2021192423A1 (ja)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WO2020188872A1 (ja)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202035625A (zh) 反覆彎折裝置用黏著劑、黏著片、反覆彎折積層部件及反覆彎折裝置
TWI812696B (zh) 黏著片及積層體
TW202402998A (zh) 黏著片及顯示體
JP2022125728A (ja) 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TW202124634A (zh) 顯示體及黏著片
TWI746441B (zh) 黏著性組成物、黏著劑、黏著片及顯示體
JP2020095263A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0160428A (ja)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831423B2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及び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
JP2017082227A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及び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
JP2009237037A (ja) 光学フィルム貼合ガラス基板
JP2024026484A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及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TW201702251A (zh) 遷移防止劑、黏著劑及黏著片
JP2018100416A (ja) 光拡散粘着剤層、及び光拡散粘着フィル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