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1656A -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1656A
TW202401656A TW111122621A TW111122621A TW202401656A TW 202401656 A TW202401656 A TW 202401656A TW 111122621 A TW111122621 A TW 111122621A TW 111122621 A TW111122621 A TW 111122621A TW 202401656 A TW202401656 A TW 20240165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layer
gate structure
gate
me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2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佑諭
林天祿
林瑩嘉
徐春濬
Original Assignee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力晶積成電子製造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22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401656A/zh
Priority to CN202210756959.2A priority patent/CN117293140A/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1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165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 H01L27/0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 H01L27/06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 H01L27/0611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 H01L27/0617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component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 H01L27/0629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with at least one potential-jump barrier or surface barrier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body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in a non-repetitive configuration integrated circuits having a two-dimensional layout of components without a common active region comprising components of the field-effect type in combination with diodes, or resistors, or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or of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of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77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1/78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 H01L21/8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 H01L21/82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olid state components or integrated circui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with subsequent division of the substrate into plural individual devices to produce devices, e.g. integrated circuits, each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components the substrate being a semiconductor, using silicon technology
    • H01L21/8248Combination of bipolar and field-effect technology
    • H01L21/8249Bipolar and MOS technology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半導體裝置包括基底、第一和第二閘極結構、第三和第四閘極結構、導電結構、絕緣層以及蝕刻停止層。第一和第二閘極結構設置在基底的第一區域上。第三和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基底的第二區域上。導電結構設置在基底的第三區域的隔離結構上。絕緣層覆蓋第一、第二和第三閘極結構以及導電結構。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絕緣層上。蝕刻停止層包括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設置在絕緣層和第一、第二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第二部分設置在絕緣層和導電結構之間。

Description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半導體結構及其形成方法。
雙極(bipolar)-互補式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雙擴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double-diffused MOS,DMOS)製程(簡稱為BCD製程)是一種能夠在單一晶片上製作雙極裝置、CMOS裝置和DMOS裝置的製程。雙極裝置適用於類比電路,CMOS裝置適用於數位電路,而DMOS裝置適用於處理高壓操作,故BCD製程綜合了上述三種裝置的優點而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本領技術人員仍持續改善BCD製程,以避免其製程過於複雜而失去如工業化生產之目的,例如良率不佳 而無法實現量產。
本發明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其藉由將蝕刻停止層設計為包括設置在絕緣層和第一、第二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第一部分以及設置在絕緣層和導電結構之間的第二部分,如此可改善形成接觸件所採用的製程,以提升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半導體裝置,其包括基底、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第三閘極結構和第四閘極結構、導電結構、絕緣層以及蝕刻停止層。基底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基底包括設置在第三區域中的隔離結構。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設置在第一區域上。第三閘極結構和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第二區域上。導電結構設置在第三區域的隔離結構上。絕緣層設置在基底的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上且覆蓋第一閘極結構、第二閘極結構、第三閘極結構和導電結構。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絕緣層上。蝕刻停止層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設置在絕緣層和第一閘極結構、第二閘極結構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第二部分設置在絕緣層和導電結構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絕緣層間隔開來。
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與第一閘極結構、第二閘極結構、第三閘極結構和導電結構直接接觸。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更包括矽化物阻擋層,其設置在第三閘極結構上且包括配置在蝕刻停止層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部分以及絕緣層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層包括配置在第三閘極結構和導電結構之間的凹口。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凹口中且包括設置在凹口底部上的第一金屬閘極和設置在凹口側壁上的第二金屬閘極。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彼此間隔開來。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閘極結構包括設置在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上的硬罩幕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更包括金屬層,其設置在第三區域的絕緣層上。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在第一區域中形成第一元件的一部分。第三閘極結構和第四閘極結構在第二區域中形成第二元件的一部分。導電結構、金屬層以及設置在導電結構和金屬層之間的絕緣層在第三區域中形成第三元件的一部分。
本發明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提供基底,其中基底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且基底包括設置在第三區域中的隔離結構;在第一區域上形成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在第二區域上形成第三閘極結構;在第三區域的隔離結構上形成導電結構;在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上形成蝕刻停止層以覆蓋第一閘極結構、第二閘極結構、第三閘極結構和導電結構;在蝕刻停止層上形成第一絕緣層;移除位在第二區域的一部分上的第一絕緣層及蝕刻停止層,以形成暴露出第二區域的部分的開口;在第一絕緣層上和開口的側壁和底面上形成第二絕緣層,其中第二絕緣層包括與開口位置對應的凹口;以及在凹口中形成第四閘極結構。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第四閘極結構的步驟包括:於第二絕緣層上形成金屬材料層,其中金屬材料層形成於凹口的側壁和底面上;於金屬材料層上形成硬罩幕材料層;以及圖案化硬罩幕材料層和金屬材料層,以分別於凹口的底面和側壁上形成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並在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上形成硬罩幕層。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形成為彼此間隔開來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圖案化硬罩幕材料層和金屬材料層的步驟中,金屬層形成位在第三區域上的第二絕緣層上,其中: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在第一區域中形成第一元件的一部分;第三閘極結構和第四閘極結構在第二區域中形成第二元件的一部分;導電結構、金屬層以及設置在導電結構和金屬層之間的第二絕緣層在第三區域中形成第三元件的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更包括:在形成開口之前,對第一絕緣層進行平坦化製程。
基於上述,在上述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中,其藉由將蝕刻停止層設計為包括設置在絕緣層和第一、第二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第一部分以及設置在絕緣層和導電結構之間的第二部分,如此可改善形成接觸件所採用的製程,以提升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參照本實施例之圖式以更全面地闡述本發明。然而,本發明亦可以各種不同的形式體現,而不應限於本文中所述之實施例。圖式中的層與區域的厚度會為了清楚起見而放大。相同或相似之參考號碼表示相同或相似之元件,以下段落將不再一一贅述。
應當理解,當諸如元件被稱為在另一元件「上」或「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與另一元件連接,或者也可存在中間元件。若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直接連接到」另一元件時,則不存在中間元件。如本文所使用的,「連接」可以指物理及/或電性連接,而「電性連接」或「耦合」可為二元件間存在其它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電性連接」可包括物理連接(例如有線連接)及物理斷接(例如無線連接)。
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包括所提到的值和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確定之特定值的可接受的偏差範圍內的平均值,考慮到所討論的測量和與測量相關的誤差的特定數量(即,測量系統的限制)。例如,「約」可以表示在所述值的一個或多個標準偏差內,或±30%、±20%、±10%、±5%內。再者,本文使用的「約」、「近似」或「實質上」可依光學性質、蝕刻性質或其它性質,來選擇較可接受的偏差範圍或標準偏差,而可不用一個標準偏差適用全部性質。
使用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僅為闡述例示性實施例,而非限制本揭露。在此種情形中,除非在上下文中另有解釋,否則單數形式包括多數形式。
圖1至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的剖面示意圖。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第四閘極結構的剖面示意圖。圖5所示的區域A與圖7所示的區域A對應。
首先,請參照圖1,提供基底100。基底100包括第一區域R1、第二區域R2以及第三區域R3。第一區域R1可包括摻雜區102。第二區域R2可包括摻雜區104和摻雜區106。第三區域可包括隔離結構108。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區域R2可設置在第一區域R1和第三區域R3之間。基底100可為任何類型的半導體主體(例如矽、SiGe、SOI等)以及與其相關聯的任何其他類型的半導體層及/或磊晶層。隔離結構108可包括一或多個介電材料。所述介電材料可包括氧化物(例如氧化矽)、正矽酸四乙酯(tetraethyl orthosilicate;TEOS)、氮化物(例如氮化矽、氮氧化矽等)、碳化物(例如碳化矽、碳氧化矽等)或類似者。
接著,在第一區域R1上形成第一閘極結構GS1和第二閘極結構GS2、在第二區域R2上形成第三閘極結構GS3以及在第三區域R3的隔離結構108上形成導電結構CS。
第一閘極結構GS1可包括形成於基底100上的閘極110a、形成於閘極110a的側壁上的間隙壁112a以及形成於閘極110a的頂表面上的矽化物層114a。第二閘極結構GS2可包括形成於基底100上的閘極110b、形成於閘極110b的側壁上的間隙壁112b以及形成於閘極110b的頂表面上的矽化物層114b。在一些實施例中,摻雜區102可形成於閘極110a和閘極110b之間且位於彼此面對的間隙壁112a和間隙壁112b下方。閘極110a或閘極110b的材料可包括多晶矽。間隙壁112a或間隙壁112b可為單層或多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壁112a或間隙壁112b可形成為包括氮化層、氧化層和氮化層的多層。矽化物層114a或矽化物層114b的材料可包括矽化鎢、矽化鈦、矽化鈷、矽化鋯、矽化鉑、矽化鉬、矽化銅或矽化鎳等金屬矽化物。
第三閘極結構GS3可形成於摻雜區104和摻雜區106之間且可包括形成於基底100上的閘極110c、形成於閘極110c的側壁上的間隙壁112c以及形成於閘極110c的頂表面上的矽化物層114c。閘極110c的材料可包括多晶矽。間隙壁112c可為單層或多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壁112c可形成為包括氮化層、氧化層和氮化層的多層。矽化物層114c的材料可包括矽化鎢、矽化鈦、矽化鈷、矽化鋯、矽化鉑、矽化鉬、矽化銅或矽化鎳等金屬矽化物。
導電結構CS可包括形成於隔離結構108上的導電層110d、形成於導電層110d的側壁上的間隙壁112d以及形成於導電層110d的頂表面上的矽化物層114d。導電層110d的材料可包括多晶矽。間隙壁112d可為單層或多層。在一些實施例中,間隙壁112d可形成為包括氮化層、氧化層和氮化層的多層。矽化物層114d的材料可包括矽化鎢、矽化鈦、矽化鈷、矽化鋯、矽化鉑、矽化鉬、矽化銅或矽化鎳等金屬矽化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化物層114a、矽化物層114b、矽化物層114c和矽化物層114d可藉由對閘極110a、閘極110b、閘極110c和導電層110d的頂面進行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salicide process)形成。在一些實施例中,摻雜區102、摻雜區104和摻雜區106也可藉由上述的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而形成矽化物層,亦即摻雜區102、摻雜區104和摻雜區106又可稱為矽化物層102、矽化物層104和矽化物層106。
在一些實施例中,矽化物阻擋層120可形成於閘極110c的頂表面的一部分上並延伸至摻雜區106的一端而未覆蓋摻雜區106。如此一來,在執行上述自對準金屬矽化物製程的步驟中,矽化物層不會形成於被矽化物阻擋層120所覆蓋的部分上,例如上述閘極110c的頂表面的所述部分、間隙壁112c的面對摻雜區106的部分以及第二區域R2的位於間隙壁112c和摻雜區106之間的部分。矽化物阻擋層120的厚度可為約20 nm。
然後,在第一區域R1、第二區域R2及第三區域R3上形成蝕刻停止層130以覆蓋第一閘極結構GS1、第二閘極結構GS2、第三閘極結構GS3和導電結構CS。蝕刻停止層130可為接觸件蝕刻停止層(contact etch stop layer,CESL)。蝕刻停止層130的材料可包括氮化矽。蝕刻停止層130可與第一閘極結構GS1、第二閘極結構GS2、第三閘極結構GS3、導電結構CS、摻雜區102、摻雜區104、摻雜區106和隔離結構108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130可與矽化物阻擋層120直接接觸。蝕刻停止層130的厚度可為約30 nm。
然後,請參照圖2,在蝕刻停止層130上形成第一絕緣層140。第一絕緣層140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矽。第一絕緣層140可為層間介電層(ILD)。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對第一絕緣層140進行例如化學機械研磨(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CMP)等的平坦化製程。
而後,請參照圖3,移除位在第二區域R2的一部分上的第一絕緣層140及蝕刻停止層132,以形成暴露出第二區域R2的所述部分的開口OP。從上視的角度來看,開口OP可位於第三閘極結構GS3和摻雜區106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開口OP未暴露出摻雜區106。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採用圖案化製程來形成開口OP。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矽化物阻擋層120形成於閘極110c的頂表面的一部分上並延伸至摻雜區106的一端而未覆蓋摻雜區106的實施例中,矽化物阻擋層120的位於間隙壁112c和摻雜區106之間的部分在形成開口OP的步驟中也跟著被移除。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開口OP可暴露出矽化物阻擋層122的一部分以及蝕刻停止層132的一部分。
接著,請參照圖4,在第一絕緣層142上和開口OP的側壁和底面上形成第二絕緣層150。第二絕緣層150包括與開口OP位置對應的凹口150R。也就是說,凹口150R可配置在第三閘極結構GS3和導電結構CS之間的第二區域R2上方。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絕緣層150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物,例如高深寬比製程(high aspect ratio process,HARP)氧化物。第二絕緣層150的厚度可為約80 nm。
然後,請參照圖4和圖5,在凹口150R中形成第四閘極結構GS4。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閘極結構GS4可藉由以下步驟形成。
首先,請參照圖4,在第二絕緣層150上形成金屬材料層160。金屬材料層160填入凹口150R中並形成於凹口150R的底面和側壁上。金屬材料層160未將凹口150R填滿而保留凹口150R的中央部分。也就是說,金屬材料層160可共形地形成於第二絕緣層150的表面上。金屬材料層160的材料可包括銅、鎢、釕、鋁及/或類似者。
接著,在金屬材料層160上形成硬罩幕材料層170。硬罩幕材料層170填入凹口150R中並形成於凹口150R的底面和側壁上方。硬罩幕材料層170未將凹口150R填滿而保留凹口150R的中央部分。也就是說,硬罩幕材料層170可共形地形成於金屬材料層160的表面上。硬罩幕材料層170的材料可包括氮化矽。
然後,請參照圖4和圖5,對硬罩幕材料層170和金屬材料層160進行圖案化製程,以在凹口150R的底面和側壁上分別形成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並在第三區域R3的第二絕緣層150上形成金屬層164,其中硬罩幕層172形成於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上,而硬罩幕層174形成於金屬層164上。如此一來,包括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以及硬罩幕層172的第四閘極結構GS4可形成在凹口150R中。第一閘極結構GS1和第二閘極結構GS2可在第一區域R1中形成第一元件(如圖6所示的元件D1,後稱為第一元件D1)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元件D1可例如是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第三閘極結構GS3和第四閘極結構GS4可在第二區域D2中形成第二元件(如圖6所示的元件D2,後稱為第二元件D2)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元件D2可例如是橫向雙擴散金氧半場效電晶體(LDMOS)。導電結構CS、金屬層164以及設置在導電結構CS和金屬層164之間的蝕刻停止層132、第一絕緣層142和第二絕緣層150可在第三區域R3中形成第三元件(如圖6所示的元件D3,後稱為第三元件D3)的一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三元件D3可例如是金屬-絕緣體-多晶矽(metal-insulator-poly,MIP)電容。
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與金屬層164彼此間隔開來。在一些實施例中,硬罩幕層172和硬罩幕層174彼此間隔開來。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可如圖5所示形成為連續的膜層。在另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可如圖7所示形成為彼此間隔開來的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其中硬罩幕層172’形成於第一金屬閘極162a’上且未接觸第二金屬閘極162b’。
接著,於第二絕緣層150、第四閘極結構GS4和硬罩幕層174上形成第三絕緣層180。第三絕緣層180覆蓋第四閘極結構GS4且填滿凹口150R。第三絕緣層180的材料可包括氧化物。
然後,請參照圖6,於第一區域R1中形成與第一元件D1電性連接的接觸件CT1。於第二區域R2中形成與第二元件D2電性連接的接觸件CT2、接觸件CT3和接觸件CT4。於第三區域R3中形成與第三元件D3電性連接的接觸件CT5。在一些實施例中,接觸件CT1、接觸件CT2、接觸件CT3、接觸件CT4和接觸件CT5可於相同製程中同時形成。接觸件CT1、接觸件CT2、接觸件CT3、接觸件CT4和接觸件CT5可包括導電材料,例如銅、鎢、釕、鋁及/或類似者。
一般而言,在傳統的BCD製程中,CESL與第一元件D1、第二元件D2和第三元件D3之間存在氧化層,故與第一元件D1、第二元件D2和第三元件D3電性連接的接觸件要穿過形成於CESL上方的氧化層、CESL以及在CESL下方的氧化層才能與第一元件D1、第二元件D2和第三元件D3接觸。也就是說,在形成上述接觸件的步驟中需頻繁地切換移除氧化物和氮化物的製程。另一方面,在CESL下方的氧化層在不同位置處的厚度並不相同,導致上述接觸件在形成時需考量到一些問題。舉例來說,接觸件於氧化層較薄的位置處可能會有過度蝕刻的問題;而接觸件於氧化層較厚的位置處可能會因殘留在第一元件D1、第二元件D2或第三元件D3與接觸件之間的氧化層而無法實現良好的電性連接。
然而,接觸件CT1、接觸件CT2、接觸件CT3、接觸件CT4和接觸件CT5分別穿過在蝕刻停止層132上的氧化層(例如第三絕緣層180、第二絕緣層150和/或第一絕緣層142)以及由包括氮化矽的材料所形成之蝕刻停止層132、硬罩幕層172或硬罩幕層174,以與對應的第一元件D1、第二元件D2和第三元件D3接觸。如此一來,在形成接觸件CT1、接觸件CT2、接觸件CT3、接觸件CT4和接觸件CT5的步驟中,不需要頻繁的切換移除氧化物和氮化物的製程,並且蝕刻停止層132與摻雜區102、104之間、硬罩幕層172與第一金屬閘極162a之間以及硬罩幕層174和金屬層164之間不存在厚度不同的氧化層,因此可改善形成接觸件所採用的製程,以提升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以下,將藉由圖6來說明半導體裝置10。應注意的是,圖6所示出的半導體裝置10可藉由上述的方法形成,但不限於此方法。
請參照圖6,半導體裝置10包括基底100、第一閘極結構GS1和第二閘極結構GS2、第三閘極結構GS3和第四閘極結構GS4、導電結構CS、絕緣層150和蝕刻停止層132。基底100包括第一區域R1、第二區域R2及第三區域R3,其中基底100包括設置在第三區域R3中的隔離結構108。第一閘極結構GS1和第二閘極結構GS2設置在第一區域R1上。第三閘極結構GS3和第四閘極結構GS4設置在第二區域R2上。導電結構CS設置在第三區域R3的隔離結構108上。絕緣層150設置在基底100的第一區域R1、第二區域R2及第三區域R3上且覆蓋第一閘極結構GS1、第二閘極結構GS2、第三閘極結構GS3和導電結構CS,其中第四閘極結構GS4設置在絕緣層150上。蝕刻停止層132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設置在絕緣層150和第一閘極結構GS1、第二閘極結構GS2和第三閘極結構GS3之間,且第二部分設置在絕緣層150和導電結構CS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13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絕緣層150間隔開來。在一些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132與第一閘極結構GS1、第二閘極結構GS2、第三閘極結構GS3和導電結構CS直接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10更包括設置在第三閘極結構GS3上的矽化物阻擋層120,其中矽化物阻擋層120包括配置在蝕刻停止層132和第三閘極結構GS3之間的部分以及絕緣層150和第三閘極結構GS3之間的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半導體裝置10更包括設置在第三區域R3的絕緣層150上的金屬層164,其中第一閘極結構GS1和第二閘極結構GS2在第一區域R1中形成第一元件D1的一部分、第三閘極結構GS3和第四閘極結構GS4在第二區域R2中形成第二元件D2的一部分,且導電結構CS、金屬層164以及設置在導電結構CS和金屬層164之間的絕緣層150在第三區域R3中形成第三元件D3的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絕緣層150包括配置在第三閘極結構GS3和導電結構CS之間的凹口150R。第四閘極結構GS4設置在凹口150R中且包括設置在凹口150R底部上的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設置在凹口150R側壁上的第二金屬閘極162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可如圖7所示形成為彼此間隔開來的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在一些實施例中,第四閘極結構GS4包括設置在第一金屬閘極162a和第二金屬閘極162b上的硬罩幕層172。
綜上所述,在上述實施例中的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中,其藉由將蝕刻停止層設計為包括設置在絕緣層和第一、第二和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第一部分以及設置在絕緣層和導電結構之間的第二部分,如此可改善形成接觸件所採用的製程,以提升半導體裝置的可靠性。
10:半導體裝置 100:基底 102、104、106:摻雜區/矽化物層 108:隔離結構 110a、110b、110c:閘極 110d:導電層 112a、112b、112c、112d:間隙壁 114a、114b、114c、114d:矽化物層 120、122:矽化物阻擋層 130、132:蝕刻停止層 140、142:第一絕緣層 150:第二絕緣層/絕緣層 150R:凹口 160:金屬材料層 162a、162a’:第一金屬閘極 162b、162b’:第二金屬閘極 164:金屬層 170:硬罩幕材料層 172、172’、174:硬罩幕層 180:第三絕緣層 CS:導電結構 CT1、CT2、CT3、CT4、CT5:接觸件 D1:第一元件/元件 D2:第二元件/元件 D3:第三元件/元件 GS1:第一閘極結構 GS2:第二閘極結構 GS3:第三閘極結構 GS4:第四閘極結構 OP:開口 A:區域 R1:第一區域 R2:第二區域 R3:第三區域
圖1至圖6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另一實施例的第四閘極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10:半導體裝置
100:基底
102、104、106:摻雜區/矽化物層
108:隔離結構
110a、110b、110c:閘極
110d:導電層
112a、112b、112c、112d:間隙壁
114a、114b、114c、114d:矽化物層
122:矽化物阻擋層
132:蝕刻停止層
142:第一絕緣層
150:第二絕緣層/絕緣層
162a:第一金屬閘極
162b:第二金屬閘極
164:金屬層
172、174:硬罩幕層
180:第三絕緣層
CS:導電結構
CT1、CT2、CT3、CT4、CT5:接觸件
D1:第一元件/元件
D2:第二元件/元件
D3:第三元件/元件
GS1:第一閘極結構
GS2:第二閘極結構
GS3:第三閘極結構
GS4:第四閘極結構
R1:第一區域
R2:第二區域
R3:第三區域

Claims (13)

  1. 一種半導體裝置,包括: 基底,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其中所述基底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區域中的隔離結構; 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區域上; 第三閘極結構和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二區域上; 導電結構,設置在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隔離結構上; 絕緣層,設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第一區域、所述第二區域及所述第三區域上且覆蓋所述第一閘極結構、所述第二閘極結構、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導電結構,其中所述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所述絕緣層上;以及 蝕刻停止層,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所述第一部分設置在所述絕緣層和所述第一閘極結構、所述第二閘極結構和所述第三閘極結構之間,且所述第二部分設置在所述絕緣層和所述導電結構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蝕刻停止層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被所述絕緣層間隔開來。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蝕刻停止層與所述第一閘極結構、所述第二閘極結構、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導電結構直接接觸。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更包括: 矽化物阻擋層,設置在所述第三閘極結構上且包括配置在所述蝕刻停止層和所述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部分以及所述絕緣層和所述第三閘極結構之間的部分。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絕緣層包括配置在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導電結構之間的凹口,所述第四閘極結構設置在所述凹口中且包括設置在所述凹口底部上的第一金屬閘極和設置在所述凹口側壁上的第二金屬閘極。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第一金屬閘極和所述第二金屬閘極彼此間隔開來。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半導體裝置,其中所述第四閘極結構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一金屬閘極和所述第二金屬閘極上的硬罩幕層。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半導體裝置,更包括: 金屬層,設置在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絕緣層上,其中: 所述第一閘極結構和所述第二閘極結構在所述第一區域中形成第一元件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第四閘極結構在所述第二區域中形成第二元件的一部分; 所述導電結構、所述金屬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導電結構和所述金屬層之間的所述絕緣層在所述第三區域中形成第三元件的一部分。
  9. 一種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包括: 提供基底,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區域、第二區域及第三區域,且所述基底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三區域中的隔離結構; 在所述第一區域上形成第一閘極結構和第二閘極結構; 在所述第二區域上形成第三閘極結構; 在所述第三區域的所述隔離結構上形成導電結構; 在所述第一區域、所述第二區域及所述第三區域上形成蝕刻停止層以覆蓋所述第一閘極結構、所述第二閘極結構、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導電結構; 在所述蝕刻停止層上形成第一絕緣層; 移除位在所述第二區域的一部分上的所述第一絕緣層及所述蝕刻停止層,以形成暴露出所述第二區域的所述部分的開口; 在所述第一絕緣層上和所述開口的側壁和底面上形成第二絕緣層,其中所述第二絕緣層包括與所述開口位置對應的凹口;以及 在所述凹口中形成第四閘極結構。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第四閘極結構的步驟包括: 於所述第二絕緣層上形成金屬材料層,其中所述金屬材料層形成於所述凹口的側壁和底面上; 於所述金屬材料層上形成硬罩幕材料層;以及 圖案化所述硬罩幕材料層和所述金屬材料層,以分別於所述凹口的所述底面和所述側壁上形成第一金屬閘極和第二金屬閘極,並在所述第一金屬閘極和所述第二金屬閘極上形成硬罩幕層。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金屬閘極和所述第二金屬閘極形成為彼此間隔開來的。
  12. 如請求項10所述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其中在圖案化所述硬罩幕材料層和所述金屬材料層的步驟中,金屬層形成位在所述第三區域上的所述第二絕緣層上,其中: 所述第一閘極結構和所述第二閘極結構在所述第一區域中形成第一元件的一部分; 所述第三閘極結構和所述第四閘極結構在所述第二區域中形成第二元件的一部分; 所述導電結構、所述金屬層以及設置在所述導電結構和所述金屬層之間的所述第二絕緣層在所述第三區域中形成第三元件的一部分。
  13. 如請求項9所述的形成半導體裝置的方法,更包括: 在形成所述開口之前,對所述第一絕緣層進行平坦化製程。
TW111122621A 2022-06-17 2022-06-17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TW2024016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621A TW202401656A (zh) 2022-06-17 2022-06-17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CN202210756959.2A CN117293140A (zh) 2022-06-17 2022-06-29 半导体装置及其形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621A TW202401656A (zh) 2022-06-17 2022-06-17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1656A true TW202401656A (zh) 2024-01-01

Family

ID=89250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2621A TW202401656A (zh) 2022-06-17 2022-06-17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93140A (zh)
TW (1) TW202401656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93140A (zh) 2023-1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35251B2 (en) Formation of high sheet resistance resistors and high capacitance capacitors by a single polysilicon process
TWI548096B (zh) 於鰭式場效電晶體半導體裝置上形成接觸結構的方法及其所產生的裝置
US9401359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JP2008004738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070096212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6196821A (ja) 半導体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12065377A1 (zh) 一种半导体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2022036727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070145491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WI226667B (en) Transistor fabrication method
JP4086099B2 (ja) 半導体素子の形成方法
US20100117157A1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20080128819A1 (en) Lateral mos transis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reof
JP2009021269A (ja) 半導体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401656A (zh) 半導體裝置及其形成方法
US11715687B2 (en) Contact structures for reducing electrical shor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JP2011044625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6806174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9059017B2 (en) Source/drain-to-source/drain recessed strap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of same
JP4457426B2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7141889A (ja) 半導体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230326849A1 (en) Contact structures for reducing electrical shor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the same
WO2023024721A1 (en) Vertical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inverter with single fin device
JPH10200096A (ja) Mos型電界効果トランジス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2347842A (zh) 半導體元件的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