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0094A -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 Google Patents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0094A
TW202400094A TW111122105A TW111122105A TW202400094A TW 202400094 A TW202400094 A TW 202400094A TW 111122105 A TW111122105 A TW 111122105A TW 111122105 A TW111122105 A TW 111122105A TW 202400094 A TW202400094 A TW 2024000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raoral
ray film
packaging system
item
patent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21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07859B (zh
Inventor
陳孟琪
陳政學
林育駿
陳木熊
Original Assignee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臺大分院,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filed Critical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Priority to TW1111221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7859B/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7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785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4000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0094A/zh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一種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包含一入料口,用以接收一口 內X光片,該入料口連接一第一引道,該第一引道將該口內X光片導引至一定位機構;一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該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用以將一口內X光片套的一開口撐開,以供該口內X光片藉由該開口置入該口內X光片套;一封裝機構,其施加一壓力或熱能於該口內X光片套,以封閉該開口;一檢測機構,用以得知該開口是否密封;一第二引道,該第二引道連接該封裝機構與一儲存部;以及一殺菌機構,設置於該第一引道,該第二引道,或該儲存部;其中該儲存部用以儲存該口內X光片套。

Description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牙科X光底片封裝系統,尤其是一種無須人工介入的無菌牙科X光底片封裝系統。
X光為牙科常用之診療手段之一。在臨床上,牙科在施行口內X光攝影前,大多以藉由人工徒手將X光底片包裝入保護片套,因此即便牙醫師於手術或治療的過程前以及過程中皆盡可能秉持著無菌原則進行消毒作業,也往往無法讓X光底片達到完全無菌的清潔等級;因而在診療期間,常常因為拍攝口內X光而破壞診療無菌的環境,使病患暴露於感染風險之中。由於近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的肆虐,如何避免與杜絕附著於將X光底片表面的病毒已然成了各醫療院所著重的課題。有鑒於此,本案創作人致力於探究感染控制之解決途徑,並提出新型的機械架構以達成無菌封裝X光底片(口內X光片)的目的及功效。
本創作所揭露的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可使口內X光片的包裝達到無菌的等級。本創作具備自動包覆口內X光片,口內X光片表面消毒,以及口內X光片乾淨存放的功能。使用本創作將可讓患者避免接觸到口內X光片表面附著之病毒或細菌,降低感染之風險。
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主要包含:一入料口,用以接收一口內X光片,該入料口連接一第一引道,該第一引道將該口內X光片導引至一定位 機構。口內X光片可藉由重力的方式或是由其他機械的方式(例如,滾輪軸,輸送帶的方式)傳送;一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該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用以將一口內X光片套的一開口撐開,以供該口內X光片藉由該開口置入該口內X光片套;一封裝機構,其施加一壓力或熱能於該口內X光片套,以封閉該開口;一第二引道,該第二引道連接該封裝機構與一儲存部;以及一殺菌機構,設置於該第一引道,該第二引道,或該儲存部。在某些實施例中,本創作可更包含一檢測機構,用以檢測該開口是否密封。該檢測機構可獲取經過該封裝機構的該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以判定該口內X光片套是否完整密封。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檢測機構更包含一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該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將經封裝之該口內X光片套施加一外力以測試該開口是否為密封。在一實施例中,該殺菌機構為一紫外線發射器或殺菌氣體發射器。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本創作可設有一清潔機構以清潔已完成封口之該口內X光片套表面。該清潔機構可包含一馬達以及清潔滾輪。
100:入料口
110:第一引道
120:定位機構
130: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
140:封裝機構
150:檢測機構
160:第二引道
170:儲存部
180:殺菌機構
190:吸力裝置
200:裁切機構
210:排料引道
220: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
230:防偽機構
240:轉向機構
250:口內X光片套總成
260:通訊機制
270:清潔引道
280:按壓控制
290:片套出口
300:出料口
圖1,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方塊圖。
以下所述僅為本創作之示例性說明,使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理解本創作的實施方式,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
請參照圖1,其為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主要包含複數個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130以及/或第 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220),封裝機構140,檢測機構150,以及殺菌機構180。使用者將口內X光片投入本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後,口內X光片將由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自動封裝並存放,封裝流程中無需人為介入或接觸口內X光片,因此可避免病原體的汙染。
口內X光片由入料口100投入本系統,入料口100連接第一引道110,該第一引道110將該口內X光片導引至定位機構120。口內X光片可由重力或是其他機械機構(例如,但不侷限於,滾輪,履帶...等)被導向定位機構120。定位機構120主要功能在於使口內X光片的空間位置與方向與口內X光片套的開口對位,以便置放口內X光片至口內X光片套中。舉例而言(但不侷限於此),定位機構120可包含馬達以及夾具;可藉由馬達以及夾具將口內X光片夾放至進行置放口內X光片至口內X光片套的預備位置,使該口內X光片置於口內X光片套開口的一側。
口內X光片套的開口是藉由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130撐開,以供口內X光片藉由該開口置入該口內X光片套內。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130可包含一吸力裝置190以施加一外力將該口內X光片套之該開口打開。例如,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130的吸力裝置190可吸附於口內X光片套的兩個相對面,將口內X光片套的兩個相對面以相反的方向施加吸力,使口內X光片套開口打開,以便放置口內X光片。在其他實施例中也可以僅透過一個吸力裝置190或其他的制動機構施加外力於口內X光片套的一側,將口內X光片套開口打開。另外,可藉由馬達以及夾具將口內X光片夾放至該口內X光片套之中;在其他實施例之中,也可以藉由重力使口內X光片直接落入口內X光片套之中。
在口內X光片置入口內X光片套內之後,可藉由封裝機構140施加一壓力或熱能於該口內X光片套,以封閉該開口,以達到密封口內X光片套的目的。在某些實施例中,封裝機構140也可包含抽氣機構,使口內X光片套內呈現近乎真空的狀態後,再進行封裝,進一步抑制細菌孳生的可能性。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也可包含檢測機構150,用以得知開口是否密封。舉例而言,檢測機構150可獲取經過封裝機構140的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使用者可檢視影像資訊觀察口內X光片套的封裝狀態。使用者亦可自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下載該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並進行編輯。或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可藉由其他自動化的光學機制達到自動偵測以及判別口內X光片套開口是否為密封,而不須由人員檢視。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檢測機構150更包含一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220,該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220將經封裝之口內X光片套施加一外力以測試該開口是否為密封。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也可包含裁切機構200,在該封裝機構140封閉該開口後可將過長的該口內X光片套材料裁切,裁切下來之材料會掉入一材料蒐集盒。
於封裝機構140完成封裝後的口內X光片套將通過第二引道160輸送至儲存部170。該第二引道160設置有殺菌機構180,封裝後的口內X光片套在輸送至儲存部170的途中藉由殺菌機構180進行消毒清潔,以去除表面病原。在某些實施例中,第一引道110也具備有殺菌機構180。舉例而言,殺菌機構180為一紫外線發射器或殺菌氣體發射器。殺菌氣體可為臭氧等具有去除病原效果的氣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口內X光片套將通過第二引道160輸送至儲存部170之前將通過清潔引道270,該清潔引道270連結該第二引道160或該儲存部170。該 潔引道設有清潔機構以清潔已完成封口之口內X光片套的表面。舉例來說,清潔機構包含一馬達以及清潔滾輪。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該清潔引道270可獨立於本創作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而設置;且獨立與該第二引道160或該儲存部170連結。
此外,經由該檢測機構150得知封裝失敗或未完全密封的口內X光片套被導向至一排料引道210進行丟棄。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創作可包含轉向機構240,用以改變口內X光片套的該開口方向,或是口內X光片及口內X光片套在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中的傳輸導向。轉向機構240可旋轉,翻轉口內X光片或口內X光片套,使口內X光片或口內X光片套得以在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各個機構之間順利傳輸。舉例而言,該轉向機構240包含一馬達以及一夾持機構,該馬達用以驅動該夾持機構,使該夾持機構夾持該口內X光片套。
在本創作中,每一個口內X光片套可包含有防偽件。使用者必須使用與本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匹配或對應的口內X光片套來封裝口內X光片。因此,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可更包含防偽機構230,防偽機構230用以判別並排除未具有一防偽件之該口內X光片套或未具有對應該防偽機構230的該防偽件之該口內X光片套。或者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的外殼可設置該防偽件。例如,該防偽件可為防偽條碼;防偽機構230可偵測於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外殼之防偽條碼,用以判別並排除未具有一防偽件之該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舉例而言,該防偽件為一條碼,該防偽機構230為一條碼掃描器。本創作中所述的未使用的複數個口內X光片套可置於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中。另外在某些實施例中,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外殼之防偽條碼可經由防偽機構230偵測成功後,促使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進行運作。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口內X光片套總成250可包含口內X光片套出口(未示出);使用者可藉由按壓控制280(如按鈕)取出口內X光片套,由出料口300取出。
另外,在某些實施例中,本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通訊機制260。通訊機制260可包含WIFI,藍芽,或其他無線及有線通訊能力。本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在口內X光片套即將用盡時可發出訊號詢問一使用者是否需要訂購該口內X光片套,或主動與一伺服器連線並訂購口內X光片套。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下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涵蓋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0:入料口
110:第一引道
120:定位機構
130: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
140:封裝機構
150:檢測機構
160:第二引道
170:儲存部
180:殺菌機構
190:吸力裝置
200:裁切機構
210:排料引道
220: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
230:防偽機構
240:轉向機構
250:口內X光片套總成
260:通訊機制
270:清潔引道
280:按壓控制
290:片套出口
300:出料口

Claims (20)

  1. 一種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包含:
    一入料口,用以接收一口內X光片,該入料口連接一第一引道,該第一引道將該口內X光片導引至一定位機構;
    一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該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用以將一口內X光片套的一開口撐開,以供該口內X光片藉由該開口置入該口內X光片套;
    一封裝機構,其施加一壓力或熱能於該口內X光片套,以封閉該開口;
    一檢測機構,用以得知該開口是否密封;
    一第二引道,該第二引道連接該封裝機構與一儲存部;以及
    一殺菌機構,設置於該第一引道,該第二引道,或該儲存部;
    其中該儲存部用以儲存該口內X光片套。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該第一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更包含一吸力裝置以施加一外力將該口內X光片套之該開口打開。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裁切機構,在該封裝機構封閉該開口後可將過長的該口內X光片套材料裁切。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若經由該檢測機構得知該開口非為密封,該口內X光片套被導向至一排料引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檢測機構可獲取經過該封裝機構的該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為可編輯,一使用者可修改該口內X光片套的影像資訊。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檢測機構更包含一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該第二口內X光片套制動機構將經封裝之該口內X光片套施加一外力以測試該開口是否為密封。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殺菌機構為一紫外線發射器或殺菌氣體發射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防偽機構,該防偽機構用以判別並排除未具有一防偽件之該口內X光片套或未具有對應該防偽機構的該防偽件之該口內X光片套。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防偽件為一條碼,該防偽機構為一條碼掃描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轉向機構,用以改變該口內X光片套的該開口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轉向機構包含一馬達以及一夾持機構,該馬達用以驅動該夾持機構,使該夾持機構夾持該口內X光片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口內X光片套總成,該口內X光片套總成包含複數個口內X光片套。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口內X光片套總成可包含一口內X光片套出口。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口內X光片套總成外殼之表面可包含一防偽條碼,該防偽條碼經由一防偽機構偵測後,促使該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運作。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通訊機制,該通訊機制在該口內X光片套即將用盡時可發出訊號詢問一使用者是否需要訂購該口內X光片套,或主動訂購該口內X光片套。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清潔引道,其連結該第二引道或該儲存部。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潔引道設有一清潔機構以清潔已完成封口之該口內X光片套表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其中該清潔機構包含一馬達以及清潔滾輪。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更包含一清潔引道,該潔引道設有一清潔機構以清潔已完成封口之該口內X光片套表面。
TW111122105A 2022-06-15 2022-06-15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TWI807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105A TWI807859B (zh) 2022-06-15 2022-06-15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22105A TWI807859B (zh) 2022-06-15 2022-06-15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859B TWI807859B (zh) 2023-07-01
TW202400094A true TW202400094A (zh) 2024-01-01

Family

ID=88149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2105A TWI807859B (zh) 2022-06-15 2022-06-15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78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683955U (zh) * 2020-01-07 2020-10-16 温州市沃普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x光片包装袋印刷机
CN216272482U (zh) * 2021-10-18 2022-04-12 三亚安斯特口腔器材技术服务中心(个人独资) 一种x光片包装袋的包装盒
TWM639581U (zh) * 2022-06-15 2023-04-1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台北長庚紀念醫院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7859B (zh) 2023-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7148B2 (en) Dental device having a sensor film holder with tooth clamp
KR102526234B1 (ko) 원격 자동 상기도 검체 채취 장치
KR102394884B1 (ko) 검체 채취 방법, 로봇 및 시스템
MacDonald et al. Infection control in digital intraoral radiography: evaluation of micro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of photostimulable phosphor plates in barrier envelopes
TWM639581U (zh)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KR20160026679A (ko) 구강 센서 자동 살균 및 포장 시스템
ES2520042T3 (es) Métodos para empacar dispositivos médicos
EP3768190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rocessing reusable medical instruments
TW202144145A (zh) 機器人系統及機器人系統的控制方法
Kalathingal et al. An evaluation of microbiologic contamination on a phosphor plate system: is weekly gas sterilization enough?
TW202400094A (zh) 口內x光片封裝系統
JP6105654B2 (ja) 画像プレート読み出し装置の洗浄システム
JPH02143241A (ja) 口内のx線撮影のための遮蔽具
JP5744400B2 (ja) 画像プレート読み出し装置
CN114631840A (zh) 包装更换装置
TWM644359U (zh) 口內x光片清消及控管系統
TWI831591B (zh) 口內x光片層壓封裝設備
JP2003260119A (ja) 滅菌インジケータ装置
JP2023020090A (ja) 口内法x線撮影用の感光体の保護カバー
WO2024056834A1 (fr) Système de retraitement de dispositifs médicaux
TWM618402U (zh) 醫療器材的自動消毒殺菌機
Lin Simple and Effective Way to Alleviate Cross-Infection During Taking Intraoral Radiography
JPS63281655A (ja) 歯科用器具の消毒殺菌装置
JP2001145641A (ja) 歯科用ユニットの排気回路
JP2009136614A (ja) 内視鏡包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