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6945A -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6945A
TW202346945A TW111118513A TW111118513A TW202346945A TW 202346945 A TW202346945 A TW 202346945A TW 111118513 A TW111118513 A TW 111118513A TW 111118513 A TW111118513 A TW 111118513A TW 202346945 A TW202346945 A TW 20234694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system
image
imaging
optical axi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8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812226B (zh
Inventor
黃歆璇
蔡承諭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118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12226B/zh
Priority to CN202210857904.0A priority patent/CN117148539A/zh
Priority to US18/193,740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5808A1/en
Priority to BR102023008738-8A priority patent/BR102023008738A2/pt
Priority to EP23173202.5A priority patent/EP4279974A3/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122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12226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46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694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 Cameras In General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

Description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是有關於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及取像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電子裝置上的小型化取像系統鏡頭組及取像裝置。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更加精進,使得電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畫素可達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備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儼然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配備光學鏡頭的電子裝置的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對於光學鏡頭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樣化,但往昔的光學鏡頭較不易在成像品質、敏感度、光圈大小、體積或視角等需求間取得平衡。
近年來電子產品訴求輕薄化,因此傳統的攝影鏡頭難以同時滿足高規格與微型化的需求,特別是大光圈或具望遠特徵的微型鏡頭等。但因光學變焦需求變得更嚴格(加大光學變焦倍率等),已知的先前望遠鏡頭技術漸漸無法滿足需求(總長度太長、光圈太小、品質不足或無法小型化),因此需要不同的光學特徵或具有光軸轉折的配置解決。為解決前述的技術問題及需求,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微型化且具高成像品質的光學鏡頭以符合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透過取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的配置關係,可確保其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2.5 < BL/TD < 10.0;1.0 < Fno < 3.8;4.0 度 < HFOV < 18.0 度;0.01 < f/BL < 1.25;以及0.01 < CT1/BL < 0.12。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段所述的取像裝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2.5 < BL/TD < 10.0;1.0 < Fno < 3.8;0.01 < ImgH/TL < 0.23;以及0.01 < |R8/R6| < 0.42。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的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為塑膠材質。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取像系統鏡頭組所有透鏡中的折射率最大值為Nmax,其滿足下列條件:2.6 < BL/TD < 8.0;1.58 < Nmax < 1.75;以及0.20 < SD/TD < 0.98。
當BL/T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
當Fno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加強進光量來提升影像品質。
當HFOV滿足上述條件時,可讓取像系統鏡頭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
當f/BL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助於發揮長焦小視角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特色。
當CT1/B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控制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與比例,以避免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高度過高。
當ImgH/TL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平衡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總長與成像高度,滿足取像系統鏡頭組微型化的需求。
當|R8/R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有助於匯聚光線以壓縮透鏡體積。
當Nmax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有效平衡透鏡折射率,並有助於發揮小視角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特色。
當SD/T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控制光圈位置,以維持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物側端開口較小。
依據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所述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第一透鏡可具有正屈折力,其有助於壓縮體積。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調整第一透鏡的屈折力。
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凸面,其可增加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對稱性,以提升影像品質。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可為凹面,其可平衡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球差與彗差。
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可為非球面。藉此,可修正離軸像差。
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可包含至少一反曲點。藉此,可修正畸變,避免周邊影像變形。
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為塑膠材質。藉此,可提高透鏡的可塑性,減少製程成本。
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可具有一空氣間距。藉此,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組裝的簡易性,以增加組裝良率。
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可包含一反射元件,其可設置於一被攝物與一成像面之間。藉此,可提供取像系統鏡頭組不同的光路走向,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空間配置更為靈活,有助於減少機構上的限制與鏡頭的小型化。再者,反射元件可位於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再者,反射元件可設置於第五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再者,反射元件可包含至少二反射面。
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可包含一光圈,其可位於被攝物與第三透鏡之間。藉此,可限制成像範圍與光線入射於成像面的入射角度,以同時滿足遠景拍攝功能與高亮度成像效果。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2.5 < BL/TD < 10.0。藉此,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6 < BL/TD < 8.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 < BL/TD < 8.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5 < BL/TD < 8.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7 < BL/TD < 6.0。
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 Fno < 3.8。藉此,可在照度與景深間取得平衡,並加強進光量來提升影像品質。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 < Fno < 3.7。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2 < Fno < 3.6。
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4.0 度 < HFOV < 18.0 度。藉此,可讓取像系統鏡頭組具有適當的視角以配合望遠應用。
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f/BL < 1.25。藉此,有助於發揮長焦小視角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特色。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 < f/BL < 1.20。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CT1/BL < 0.12。藉此,可控制第一透鏡的中心厚度與比例,以避免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高度過高。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3 < CT1/BL < 0.1。
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ImgH/TL < 0.23。藉此,可平衡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總長與成像高度,滿足取像系統鏡頭組微型化的需求。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ImgH/TL < 0.2。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 < ImgH/TL < 0.185。
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R8/R6| < 0.42。藉此,可確保取像系統鏡頭組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有助於匯聚光線以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2 < |R8/R6| < 0.32。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3 < |R8/R6| < 0.26。
取像系統鏡頭組所有透鏡中的折射率最大值為Nmax,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8 < Nmax < 1.75。藉此,可有效平衡透鏡折射率,並有助於發揮小視角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特色。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8 < Nmax < 1.72。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65 < Nmax < 1.70。
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0 < SD/TD < 0.98。藉此,可控制光圈位置,以維持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物側端開口較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35 < SD/TD < 0.95。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5 < SD/TD < 0.90。
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0 < ΣCT/TD < 1.0。藉此,可調和透鏡中心厚度,以壓縮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5 < ΣCT/TD < 0.95。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 (|R1|+|R8|)/(|R1|-|R8|) < 6.4。藉此,可確保第一透鏡與第四透鏡具備較強的偏折能力,以控制光路走向。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 < (|R1|+|R8|)/(|R1|-|R8|) < 5.5。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 (|R1|+|R8|)/(|R1|-|R8|) < 4.5。
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CT3/CT2 < 3.5。藉此,可平衡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中心厚度比例,以控制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大小。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 < CT3/CT2 < 3.0。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5 < T12/T45 < 2.0。藉此,可讓透鏡間相互配合,以壓縮透鏡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6 < T12/T45 < 1.8。
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第五透鏡的阿貝數為V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0 < V4+V5 < 55.0。藉此,有助於加強色差修正。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0.0 < V4+V5 < 45.0。
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為SAG4R2,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4 < |SAG4R2|/CT4 < 5.0。藉此,可使第四透鏡周邊具備控制光束方向的能力,滿足取像系統鏡頭組微型化的需求。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6 < |SAG4R2|/CT4 < 4.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 < Y1R1/Y5R2 < 2.0。藉此,有助於控制光束大小,避免透鏡有效半徑太大而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小型化。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 Y1R1/Y5R2 < 2.0。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85 < Y1R1/Y5R2 < 1.8。
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0 < Y5R2/ImgH < 1.2。藉此,能降低光線於成像面的入射角,以壓縮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外徑。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52 < Y5R2/ImgH < 0.95。
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 < T12/CT2 < 1.0。藉此,可平衡透鏡中心厚度與透鏡間距,有助於維持最佳空間配置。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2 < T12/CT2 < 0.75。
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 < |f2/f5| < 1.5。藉此,可調和屈折力配置,以控制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後焦,進而滿足更多樣的應用。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5 < |f2/f5| < 1.2。
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其可滿足下列條件:4.0 < |f/f1|+|f/f2|+|f/f3|+|f/f4|+|f/f5| < 12.0。藉此,可使各透鏡皆有足夠的屈折力以修正像差,並可讓取像系統鏡頭組修正離軸像差時,仍能維持較小的外徑及保持適當的後焦長度。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0 < |f/f1|+|f/f2|+|f/f3|+|f/f4|+|f/f5| < 10.0。
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 mm < TD < 5.50 mm。藉此,可壓縮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再者,其可滿足下列條件:2.0 mm < TD < 5.0 mm。
所述五片透鏡中至少一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鏡的阿貝數可小於30.0。藉此,可修正取像系統鏡頭組所產生的色差,並有助於發揮小視角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特色。
上述本揭示內容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的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可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如稜鏡或面鏡等,可使空間配置更加靈活。反射元件可設置於被攝物與成像面之間,有利於壓縮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體積。光路透過反射元件可反射至少一次,反射面(的法線)與光軸的夾角並非限於45度,可依空間配置等需求而有其它角度。近物端的光軸向量與近像端的光軸向量之間的夾角可為任意角度,並非限制為0度、90度或180度。此外,為縮減佔用體積等原因,面鏡可長寬不相等,稜鏡的長寬高可互不相等,反射元件依設計需求可為一枚以上的稜鏡組合而成。稜鏡可依設計需求選用材質,如玻璃或塑膠等。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可包含至少一光學鏡片、光學元件或載體,其至少一表面具有低反射層,可有效減少光線在周邊反射產生的雜散光。所述光學鏡片可在面向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物側非有效區、像側非有效區或物側像側連接處的表面具有低反射層;所述光學元件可為遮光元件、環形間隔元件、鏡筒元件、平板玻璃(Cover Glass)、藍玻璃(Blue Glass)、濾光元件(Filter、Color Filter)、光路轉折元件、稜鏡或面鏡;所述載體可為鏡頭組鏡座、設置於感光元件上的微透鏡(Micro Lens)、感光元件基板周邊或是用於保護感光元件的玻璃片。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可在鏡筒或透鏡本身做切割,可加強縮小單軸大小的特色,有利於減少透鏡體積且進一步讓取像系統鏡頭組小型化更容易實施。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的材質可為玻璃或塑膠。若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增加取像系統鏡頭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而玻璃透鏡可使用研磨或模造等技術製作而成。若透鏡材質為塑膠,則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此外,可於鏡面上設置球面或非球面(ASP),其中球面透鏡可減低製造難度,而若於鏡面上設置非球面,則可藉此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縮減透鏡數目,並可有效降低本揭示內容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總長度,而非球面可以塑膠射出成型或模造玻璃鏡片等方式製作而成。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可選擇性地在任一(以上)透鏡材料中加入添加物,產生光吸收或光干涉效果,以改變所述透鏡對於特定波段光線的穿透率,進而減少雜散光與色偏。例如:添加物可具備濾除系統中600 nm~800 nm波段光線的功能,以減少多餘的紅光或紅外光;或可濾除350 nm~450 nm波段光線,以減少系統中的藍光或紫外光,因此,添加物可避免特定波段光線對成像造成干擾。此外,添加物可均勻混合於塑料中,並以射出成型技術製作成透鏡。此外,添加物亦可配置於透鏡表面上的鍍膜,以提供上述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表面為非球面,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光學有效區整個或其中一部分為非球面。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所述凸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所述凹面位置時,則表示所述透鏡表面可於近光軸處為凹面。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若透鏡具有正屈折力或負屈折力,或是透鏡的焦距,皆可指透鏡近光軸處的屈折力或是焦距。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反曲點為透鏡表面曲率正負變化的交點。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依其對應的電子感光元件的不同,可為一平面或有任一曲率的曲面,特別是指凹面朝往物側方向的曲面。另外,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於成像光路上最靠近成像面的透鏡與成像面之間可選擇性配置一片以上的成像修正元件(平場元件等),以達到修正影像的效果(像彎曲等)。所述成像修正元件的光學性質,比如曲率、厚度、折射率、位置、面形(凸面或凹面、球面或非球面、繞射表面及菲涅爾表面等)可配合取像裝置需求而做調整。一般而言,較佳的成像修正元件配置為將具有朝往物側方向的凹面的薄型平凹元件設置於靠近成像面處。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亦可於光路上在被攝物至成像面間選擇性設置至少一具有轉折光路功能的元件,如稜鏡或反射鏡等,以提供取像系統鏡頭組較高彈性的空間配置,使電子裝置的輕薄化不受制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學總長度。進一步說明,請參照第23A圖以及第23B圖,其中第2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23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3A圖以及第23B圖所示,取像系統鏡頭組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係設置於被攝物與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之間,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轉折元件LF的入射面與出射面可以如第23A圖所示係呈平面,或者如第23B圖所示係呈曲面。此外,請參照第23C圖以及第23D圖,其中第23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LF2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第23D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LF1、LF2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3C圖以及第23D圖所示,取像系統鏡頭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1、第二光軸OA2、光路轉折元件LF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1係設置於被攝物與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之間,光路轉折元件LF2係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透鏡群LG與光路轉折元件LF2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轉折元件LF2可以如第23C圖所示係為一稜鏡(Prism),或者如第23D圖所示係為一鏡子(Mirror)。此外,請參照第23E圖,其中第23E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又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3E圖所示,取像系統鏡頭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第二光軸OA2與第三光軸OA3,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係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透鏡群LG與光路轉折元件LF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可以如第23E圖所示於光路轉折元件LF內進行二次轉折。此外,請參照第23F圖,其中第23F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LF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再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如第23F圖所示,取像系統鏡頭組亦可沿光路由被攝物(未繪示)至成像面IMG,依序具有第一光軸OA1、光路轉折元件LF與第二光軸OA2,其中光路轉折元件LF係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透鏡群LG與成像面IMG之間,光路轉折元件LF與成像面IMG之間可具有濾光元件FL,且光路可以如第23F圖所示於光路轉折元件LF內進行四次轉折。取像系統鏡頭組亦可選擇性配置三個以上的光路轉折元件,本揭示內容不以圖式所揭露的光路轉折元件的種類、數量與位置為限。
另外,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依需求可設置至少一光闌,如孔徑光闌、耀光光闌或視場光闌等,有助於減少雜散光以提升影像品質。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光圈配置可為前置光圈或中置光圈,其中前置光圈意即光圈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中置光圈則表示光圈設置於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若光圈為前置光圈,可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出射瞳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其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電子感光元件的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取像系統鏡頭組的視場角,使其具有廣角鏡頭的優勢。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可變孔徑元件,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為機械構件或光線調控元件,其可以電或電訊號控制孔徑的尺寸與形狀。所述機械構件可包含葉片組、屏蔽板等可動件;所述光線調控元件可包含濾光元件、電致變色材料、液晶層等遮蔽材料。所述可變孔徑元件可藉由控制影像的進光量或曝光時間,強化影像調節的能力。此外,所述可變孔徑元件亦可為本揭示內容的光圈,可藉由改變光圈值以調節影像品質,如景深或曝光速度等。
本揭示內容可適當設置一個或多個光學元件,藉以限制光線通過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形式。所述光學元件可為濾光片、偏光片等,但不限於上述元件,且所述光學元件可為單片元件、複合組件或以薄膜等方式呈現,但不限於上述方式。所述光學元件可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物端、像端或透鏡之間,藉以控制特定形式的光線通過,進而符合應用需求。
本揭示內容提供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亦可多方面應用於三維(3D)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產品、數位平板、智慧型電視、網路監控設備、體感遊戲機、行車紀錄器、倒車顯影裝置、穿戴式產品、空拍機等電子裝置中。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取像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以及電子感光元件,其中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透過取像系統鏡頭組中透鏡的配置關係,可確保其能呈現較佳的望遠功能。再者,取像裝置可進一步包含鏡筒、支持裝置或其組合。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取像裝置。藉此,可提升成像品質。再者,電子裝置可進一步包含控制單元、顯示單元、儲存單元、暫儲存單元或其組合。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以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的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第一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1、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三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 X:非球面與光軸的交點至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垂直距離; R:曲率半徑; k:錐面係數;以及 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 = 17.30 mm;Fno = 2.80;以及HFOV = 7.9度。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BL/TD = 2.92;f/BL = 1.17;以及CT1/BL = 0.0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IMG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ImgH/TL = 0.12。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光圈ST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其滿足下列條件:TD = 5.07 mm;以及SD/TD = 0.88。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E1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第三透鏡E3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ΣCT/TD = 0.86;以及CT3/CT2 = 0.65。在第一實施例中,ΣCT = CT1+CT2+CT3+CT4+CT5。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E1與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第四透鏡E4與第五透鏡E5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第二透鏡E2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T12/CT2 = 0.06;以及T12/T45 = 0.27。在第一實施例中,二相鄰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二相鄰透鏡的二相鄰表面於光軸上的間距。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第一透鏡E1的焦距為f1,第二透鏡E2的焦距為f2,第三透鏡E3的焦距為f3,第四透鏡E4的焦距為f4,第五透鏡E5的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f2/f5| = 1.09;以及|f/f1|+|f/f2|+|f/f3|+|f/f4|+|f/f5| = 9.24。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R8/R6| = 0.08;以及(|R1|+|R8|)/(|R1|-|R8|) = 1.8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為SAG4R2,第四透鏡E4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SAG4R2|/CT4 = 0.91。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Y1R1/Y5R2 = 1.66;以及Y5R2/ImgH = 0.77。
第一實施例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第四透鏡E4的阿貝數為V4,第五透鏡E5的阿貝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V4+V5 = 41.7。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1A以及表1B。
表1A、第一實施例
f(焦距) = 17.30 mm、Fno(光圈值) = 2.80、HFOV(半視角) = 7.9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圈 平面 -0.600
2 第一透鏡 8.4021 ASP 1.093 塑膠 1.544 56.0 12.56
3 -34.8507 ASP 0.067
4 第二透鏡 6.5893 ASP 1.050 塑膠 1.544 56.0 10.94
5 -57.9615 ASP 0.178
6 第三透鏡 -19.3312 ASP 0.679 塑膠 1.530 55.8 -102.53
7 -30.3616 ASP 0.189
8 第四透鏡 -450.8252 ASP 0.777 塑膠 1.639 23.5 -3.95
9 2.5371 ASP 0.251
10 第五透鏡 5.4294 ASP 0.789 塑膠 1.680 18.2 10.02
11 25.1276 ASP 0.748
12 光闌 平面 0.727
13 稜鏡 平面 12.299 玻璃 1.517 64.2 -
14 平面 0.810
15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6 64.1 -
16 平面 0.043
17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2(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1.79 mm
表1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k = 6.030150E-01 5.119940E+01 -4.919760E+00 8.885450E+01 -5.205080E+01
A4 = 1.995500E-04 2.213090E-04 9.616980E-04 9.749530E-05 1.750340E-03
A6 = -7.161700E-05 -2.486760E-05 -4.842130E-05 1.007120E-04 1.163520E-05
A8 = 4.815890E-06 5.403500E-06 1.479110E-05 -2.941050E-06 -2.179480E-05
A10= 4.386610E-07 4.946030E-07 -3.442840E-06 1.795440E-07 -2.162510E-07
A12= 2.654300E-08 8.108090E-08 -8.382430E-08 -6.751350E-10
A14= -4.574060E-09 6.654640E-08 2.820290E-08
A16= -6.845920E-09
表面 7 8 9 10 11
k = 9.238910E+01 3.109210E+01 -7.251640E-01 3.095380E+00 -5.503420E+01
A4 = 3.613540E-03 -1.323560E-02 -9.608890E-03 1.798760E-02 1.387810E-02
A6 = -4.066150E-04 2.231600E-03 7.413370E-04 -1.780740E-03 4.599800E-04
A8 = 1.444530E-04 2.227210E-04 -3.662900E-04 -5.945650E-04 1.075930E-04
A10= -6.104250E-05 -1.287440E-04 1.768170E-04 2.627000E-04 -4.844040E-05
A12= 9.182010E-06 1.769650E-05 -1.413360E-05 -2.980900E-05 -7.410580E-06
A14= -2.171130E-07 -7.194540E-07 -5.619180E-06 1.033930E-07 1.017630E-05
A16= -2.810230E-08 -1.653760E-08 7.817690E-07 4.974720E-08 -1.495220E-06
表1A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7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折射率為於參考波長量測的折射率。表1B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示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4-A16則表示各表面第4-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1A及表1B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以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2的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第二實施例的取像裝置2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1、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2A以及表2B。
表2A、第二實施例
f(焦距) = 22.88 mm、Fno(光圈值) = 2.80、HFOV(半視角) = 9.5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圈 平面 -0.772
2 第一透鏡 10.8291 ASP 0.932 塑膠 1.544 56.0 23.29
3 72.2629 ASP 0.060
4 第二透鏡 7.9990 ASP 1.682 塑膠 1.544 56.0 13.69
5 -99.9862 ASP 0.268
6 第三透鏡 -150.5424 ASP 0.530 塑膠 1.614 26.0 -38.60
7 28.1562 ASP 0.060
8 第四透鏡 6.3471 ASP 0.844 塑膠 1.639 23.5 -8.18
9 2.7175 ASP 0.540
10 第五透鏡 6.2510 ASP 0.925 塑膠 1.680 18.2 20.05
11 10.8505 ASP 1.497
12 光闌 平面 0.730
13 稜鏡 平面 16.000 玻璃 1.517 64.2 -
14 平面 1.286
15 濾光元件 平面 0.333 玻璃 1.516 64.1 -
16 平面 0.298
17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2(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84 mm
表2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k = 4.013860E-01 -1.674690E+01 -2.555370E+00 -9.900000E+01 -9.900000E+01
A4 = 8.182430E-05 1.366750E-04 5.275020E-04 -9.418960E-05 -1.788380E-05
A6 = -1.617130E-05 -6.771770E-06 9.024920E-06 6.614560E-06 1.965180E-05
A8 = 2.779230E-07 1.750060E-07 5.096540E-07 1.506230E-07 -5.989390E-09
A10= 1.141970E-08 1.536260E-08 -7.927950E-08 2.437750E-08 2.165220E-09
A12= 1.340040E-10 2.592260E-10 7.904840E-10 -7.728040E-10 5.024170E-10
A14= -2.950200E-11 2.156570E-10 -8.075560E-12 1.838980E-11
A16= 4.652640E-13 -8.685320E-12
表面 7 8 9 10 11
k = 4.516910E+01 -5.062500E+00 -1.127610E+00 1.727670E+00 4.309520E+00
A4 = 1.534970E-03 -3.368250E-03 -3.731430E-03 5.528620E-03 3.906320E-03
A6 = -7.000120E-05 2.344430E-04 2.530250E-04 -2.719380E-04 -1.395450E-05
A8 = 4.939530E-06 1.066590E-05 -1.592550E-05 -2.286920E-05 4.675590E-06
A10= -8.599090E-07 -1.992610E-06 3.078880E-06 3.707950E-06 -6.783430E-07
A12= 6.037230E-08 1.099700E-07 -7.349220E-08 -1.776820E-07 -1.384650E-07
A14= -6.039070E-10 -1.997190E-09 -9.807430E-09 -6.400940E-10 1.891430E-08
A16= -5.933940E-11 -3.463760E-11 3.285740E-10 1.466520E-10 -4.878260E-10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2A及表2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2C、第二實施例
f [mm] 22.88 T12/CT2 0.04
Fno 2.80 T12/T45 0.11
HFOV [度] 9.5 |f2/f5| 0.68
BL/TD 3.45 |f/f1|+|f/f2|+|f/f3|+|f/f4|+|f/f5| 7.19
f/BL 1.14 |R8/R6| 0.10
CT1/BL 0.05 (|R1|+|R8|)/(|R1|-|R8|) 1.67
ImgH/TL 0.15 |SAG4R2|/CT4 1.52
TD [mm] 5.84 Y1R1/Y5R2 1.48
SD/TD 0.87 Y5R2/ImgH 0.72
ΣCT/TD 0.84 V4+V5 41.7
CT3/CT2 0.32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以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3的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第三實施例的取像裝置3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ST、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1、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3A以及表3B。
表3A、第三實施例
f(焦距) = 21.34 mm、Fno(光圈值) = 2.65、HFOV(半視角) = 10.2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圈 平面 -1.337
2 第一透鏡 6.2865 ASP 1.226 塑膠 1.544 56.0 23.62
3 11.4635 ASP 0.060
4 第二透鏡 6.7974 ASP 1.330 塑膠 1.544 56.0 12.18
5 -244.7252 ASP 0.089
6 第三透鏡 60.5218 ASP 0.530 塑膠 1.614 26.0 -32.97
7 15.1142 ASP 0.060
8 第四透鏡 3.3078 ASP 0.469 塑膠 1.639 23.5 -9.69
9 2.0367 ASP 0.901
10 第五透鏡 7.8633 ASP 0.634 塑膠 1.680 18.2 30.89
11 12.1579 ASP 1.518
12 光闌 平面 0.730
13 稜鏡 平面 13.000 玻璃 1.517 64.2 -
14 平面 1.286
15 濾光元件 平面 0.333 玻璃 1.516 64.1 -
16 平面 1.478
17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2(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84 mm
表3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k = 2.761610E-01 -5.448590E+00 -3.857500E+00 -1.000000E+00 -1.000000E+00
A4 = 2.237350E-04 -7.628150E-05 9.100250E-04 1.131080E-03 7.674250E-04
A6 = -3.269460E-05 -3.854040E-05 7.614650E-05 4.923130E-05 3.704120E-05
A8 = -8.236940E-07 -3.765200E-07 1.259840E-06 1.645600E-06 -5.839610E-07
A10= -2.844460E-08 2.633520E-08 -8.768380E-08 3.657480E-09 3.660290E-08
A12= 4.792300E-10 6.167680E-10 1.954570E-09 -5.504060E-09 4.531410E-09
A14= 3.477860E-11 3.847960E-10 -3.439840E-10 -2.645790E-10
A16= -1.399600E-12 -2.879120E-11
表面 7 8 9 10 11
k = 1.882160E+01 -2.930990E+00 -1.501550E+00 3.566630E+00 8.258380E+00
A4 = 4.837740E-03 -3.818040E-03 -4.417820E-03 8.221290E-03 5.148680E-03
A6 = 2.386040E-05 3.159720E-04 3.355050E-04 -3.715510E-04 -8.791430E-05
A8 = 8.277770E-06 1.876760E-05 -3.320280E-05 -2.519270E-05 -7.254640E-06
A10= -2.974370E-07 -1.718580E-06 3.055750E-06 1.486880E-06 1.055640E-06
A12= 6.210390E-08 7.071460E-08 1.449020E-08 -1.280670E-07 -2.010900E-07
A14= -6.749300E-09 -8.030430E-09 1.700450E-08 2.427480E-08 -2.601080E-08
A16= -2.458440E-10 -1.863670E-10 -3.021880E-09 4.108470E-11 5.356050E-09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3A及表3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3C、第三實施例
f [mm] 21.34 T12/CT2 0.05
Fno 2.65 T12/T45 0.07
HFOV [度] 10.2 |f2/f5| 0.39
BL/TD 3.46 |f/f1|+|f/f2|+|f/f3|+|f/f4|+|f/f5| 6.20
f/BL 1.16 |R8/R6| 0.13
CT1/BL 0.07 (|R1|+|R8|)/(|R1|-|R8|) 1.96
ImgH/TL 0.16 |SAG4R2|/CT4 2.95
TD [mm] 5.30 Y1R1/Y5R2 1.46
SD/TD 0.75 Y5R2/ImgH 0.72
ΣCT/TD 0.79 V4+V5 41.7
CT3/CT2 0.40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以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4的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第四實施例的取像裝置4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E1、光圈ST、第二透鏡E2、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1、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4A以及表4B。
表4A、第四實施例
f(焦距) = 18.73 mm、Fno(光圈值) = 2.65、HFOV(半視角) = 11.5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第一透鏡 3.6831 ASP 1.050 塑膠 1.544 56.0 40.38
2 3.9804 ASP 1.136
3 光圈 平面 -0.790
4 第二透鏡 12.6566 ASP 1.078 塑膠 1.544 56.0 8.65
5 -7.2697 ASP 0.246
6 第三透鏡 -8.2351 ASP 0.850 塑膠 1.639 23.5 -7.14
7 10.6343 ASP 0.060
8 第四透鏡 2.3147 ASP 0.450 塑膠 1.639 23.5 159.72
9 2.1890 ASP 0.214
10 第五透鏡 3.3434 ASP 0.426 塑膠 1.680 18.2 23.71
11 4.0003 ASP 1.702
12 光闌 平面 0.730
13 稜鏡 平面 13.000 玻璃 1.517 64.2 -
14 平面 1.286
15 濾光元件 平面 0.333 玻璃 1.516 64.1 -
16 平面 0.052
17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2(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70 mm
表4B、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4 5 6
k = -1.707790E-01 -3.197340E+00 -1.364990E+00 -1.000000E+00 -1.000000E+00
A4 = -1.876680E-03 3.352150E-04 1.076380E-03 9.032590E-03 8.669880E-03
A6 = -3.999800E-05 -1.041400E-04 2.290530E-04 5.916990E-05 -6.590270E-05
A8 = -3.697510E-06 -5.301680E-06 4.847550E-06 2.729020E-06 -2.893110E-05
A10= -2.334600E-07 -4.553640E-08 -3.428160E-07 -6.360570E-07 -6.449450E-07
A12= -2.943770E-08 5.577490E-09 -2.776910E-08 -1.280370E-07 1.366140E-07
A14= 1.188100E-10 3.408870E-09 3.518650E-09 1.837410E-08
A16= 8.573840E-11 -2.948020E-10 -1.321160E-09
表面 7 8 9 10 11
k = -3.051890E+01 -1.652960E+00 -1.693370E+00 2.062450E-01 8.957790E-01
A4 = 4.863250E-03 -3.444710E-03 -5.638710E-03 -1.290210E-03 5.159890E-03
A6 = -1.161560E-04 -1.832820E-05 3.315590E-04 -9.082710E-04 -1.412530E-03
A8 = 4.098190E-05 -4.040840E-05 -2.903450E-05 -1.437790E-05 -1.108170E-04
A10= -6.081450E-06 -9.445380E-06 1.411820E-06 5.922680E-06 3.122190E-06
A12= -7.169520E-08 1.002230E-07 -2.338410E-07 -1.459500E-07 2.619700E-06
A14= 1.649730E-07 1.640930E-07 -1.874070E-07 1.100200E-07 1.008460E-07
A16= -1.187140E-08 -1.189190E-08 1.919620E-08 -2.533490E-08 -4.695790E-08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4A及表4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4C、第四實施例
f [mm] 18.73 T12/CT2 0.32
Fno 2.65 T12/T45 1.62
HFOV [度] 11.5 |f2/f5| 0.36
BL/TD 3.62 |f/f1|+|f/f2|+|f/f3|+|f/f4|+|f/f5| 6.16
f/BL 1.09 |R8/R6| 0.21
CT1/BL 0.06 (|R1|+|R8|)/(|R1|-|R8|) 3.93
ImgH/TL 0.18 |SAG4R2|/CT4 2.30
TD [mm] 4.72 Y1R1/Y5R2 1.38
SD/TD 0.54 Y5R2/ImgH 0.68
ΣCT/TD 0.82 V4+V5 41.7
CT3/CT2 0.79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圖以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5的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第五實施例的取像裝置5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2、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四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5A以及表5B。
表5A、第五實施例
f(焦距) = 14.25 mm、Fno(光圈值) = 2.87、HFOV(半視角) = 13.8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闌 平面 -0.645
2 第一透鏡 5.0411 ASP 1.241 玻璃 1.581 40.9 7.36
3 -25.6673 ASP 0.040
4 第二透鏡 14.3060 ASP 0.300 塑膠 1.562 44.6 -9.63
5 3.8959 ASP 0.546
6 光圈 平面 -0.042
7 第三透鏡 9.8686 ASP 0.650 塑膠 1.544 56.0 10.93
8 -14.5995 ASP 0.822
9 第四透鏡 -1.2913 ASP 0.417 塑膠 1.669 19.5 -9.02
10 -1.8557 ASP 0.050
11 第五透鏡 -178.3790 ASP 0.423 塑膠 1.544 56.0 20.46
12 -10.4857 ASP -0.450
13 光闌 平面 0.750
14 稜鏡 平面 15.000 玻璃 1.517 64.2 -
15 平面 0.30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196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55 mm
表面13(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1.99 mm
表5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7
k = 4.009050E-01 8.157230E+01 1.287990E+01 -1.854220E-01 9.479120E+00
A4 = -1.208170E-03 1.311480E-02 1.814730E-02 1.358390E-02 1.162870E-02
A6 = 4.920760E-04 -9.831530E-03 -2.256970E-02 -1.780700E-02 -6.072650E-03
A8 = -2.487680E-04 3.833620E-03 1.000150E-02 7.523830E-03 7.814120E-04
A10= 5.432180E-05 -7.055480E-04 -2.164090E-03 -1.634990E-03 1.016080E-04
A12= -4.108750E-06 5.896030E-05 2.194780E-04 1.865460E-04 -5.641110E-05
A14= -1.746530E-06 -8.134520E-06 -3.900040E-05 5.186890E-06
A16= 1.120260E-05
A18= -1.496460E-06
A20= 7.343000E-08
表面 8 9 10 11 12
k = -1.391790E+01 -3.129750E+00 -4.932990E+00 -9.000000E+01 -1.865430E+01
A4 = 2.258540E-03 -3.560910E-03 -2.086340E-02 -8.158720E-02 -4.677210E-02
A6 = -7.981940E-04 9.671370E-03 2.370200E-02 2.920820E-02 1.261350E-02
A8 = -1.284750E-03 -6.775250E-03 -1.345010E-02 -9.298230E-03 -2.700520E-03
A10= 6.174980E-04 2.916710E-03 5.002900E-03 1.889830E-03 2.202540E-04
A12= -9.741950E-05 -7.302690E-04 -1.160290E-03 -1.258480E-04 8.741690E-05
A14= 5.826570E-06 9.732650E-05 1.518870E-04 -1.182840E-05 -2.286060E-05
A16= -5.215210E-06 -8.350500E-06 1.617840E-06 1.557970E-06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5A及表5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5C、第五實施例
f [mm] 14.25 T12/CT2 0.13
Fno 2.87 T12/T45 0.80
HFOV [度] 13.8 |f2/f5| 0.47
BL/TD 3.60 |f/f1|+|f/f2|+|f/f3|+|f/f4|+|f/f5| 7.00
f/BL 0.89 |R8/R6| 0.13
CT1/BL 0.08 (|R1|+|R8|)/(|R1|-|R8|) 2.17
ImgH/TL 0.17 |SAG4R2|/CT4 1.40
TD [mm] 4.45 Y1R1/Y5R2 1.28
SD/TD 0.52 Y5R2/ImgH 0.57
ΣCT/TD 0.68 V4+V5 75.4
CT3/CT2 2.17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圖以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6的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第六實施例的取像裝置6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2、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6A以及表6B。
表6A、第六實施例
f(焦距) = 13.05 mm、Fno(光圈值) = 3.52、HFOV(半視角) = 15.0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闌 平面 -0.303
2 第一透鏡 7.5113 ASP 1.073 塑膠 1.587 28.3 5.63
3 -5.6018 ASP 0.197
4 第二透鏡 -90.3042 ASP 0.426 塑膠 1.587 28.3 -4.36
5 2.6410 ASP 0.502
6 光圈 平面 -0.165
7 第三透鏡 4.4395 ASP 0.947 塑膠 1.544 56.0 9.31
8 33.3097 ASP 0.537
9 第四透鏡 -1.9652 ASP 0.997 塑膠 1.544 56.0 13.53
10 -1.8284 ASP 0.035
11 第五透鏡 15.2807 ASP 0.304 塑膠 1.669 19.5 -20.87
12 7.2373 ASP -0.200
13 光闌 平面 0.500
14 稜鏡 平面 15.500 玻璃 1.517 64.2 -
15 平面 0.30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039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1.86 mm
表面13(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1.99 mm
表6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7
k = 7.481300E+00 -4.122210E+01 -6.862190E+01 -8.076570E-01 2.257010E+00
A4 = 1.004410E-03 6.494410E-03 3.274440E-02 3.031090E-02 2.011650E-02
A6 = 1.769000E-03 7.323550E-04 -4.838390E-02 -4.787460E-02 -1.437440E-02
A8 = -2.527320E-04 -3.099220E-04 2.749340E-02 -4.473810E-03 -1.202970E-02
A10= 2.867400E-05 3.202410E-04 -7.633170E-03 4.124090E-02 1.227920E-02
A12= 1.426750E-06 -1.126840E-04 8.721150E-04 -3.660900E-02 -3.638760E-03
A14= 1.047340E-05 -2.290450E-05 1.857420E-02 3.450650E-04
A16= -5.911050E-03
A18= 1.070510E-03
A20= -8.275590E-05
表面 8 9 10 11 12
k = -9.000000E+01 -3.952510E+00 -3.277960E+00 -3.328080E+01 -9.000000E+01
A4 = -3.957890E-03 -9.082080E-03 -1.618030E-02 -9.688140E-02 -8.661050E-02
A6 = 1.122690E-02 1.680840E-02 -1.563820E-03 3.098430E-02 3.607670E-02
A8 = -1.297290E-02 -1.337630E-02 4.425960E-03 -8.579140E-03 -1.291670E-02
A10= 5.836980E-03 7.170630E-03 -2.323810E-03 4.681170E-03 4.843980E-03
A12= -1.262390E-03 -2.148460E-03 9.546020E-04 -1.814640E-03 -1.332440E-03
A14= 1.023500E-04 3.741640E-04 -2.341170E-04 3.268250E-04 1.997660E-04
A16= -2.883930E-05 2.443550E-05 -2.151400E-05 -1.195070E-05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6A及表6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6C、第六實施例
f [mm] 13.05 T12/CT2 0.46
Fno 3.52 T12/T45 5.63
HFOV [度] 15.0 |f2/f5| 0.21
BL/TD 3.37 |f/f1|+|f/f2|+|f/f3|+|f/f4|+|f/f5| 8.30
f/BL 0.80 |R8/R6| 0.05
CT1/BL 0.07 (|R1|+|R8|)/(|R1|-|R8|) 1.64
ImgH/TL 0.17 |SAG4R2|/CT4 0.70
TD [mm] 4.85 Y1R1/Y5R2 0.94
SD/TD 0.55 Y5R2/ImgH 0.57
ΣCT/TD 0.77 V4+V5 75.4
CT3/CT2 2.22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圖以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7的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第七實施例的取像裝置7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2、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玻璃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三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7A以及表7B。
表7A、第七實施例
f(焦距) = 16.29 mm、Fno(光圈值) = 3.23、HFOV(半視角) = 12.1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闌 平面 -0.910
2 第一透鏡 3.9528 ASP 1.110 玻璃 1.548 45.8 8.67
3 21.1728 ASP 0.040
4 第二透鏡 6.7881 ASP 0.320 玻璃 1.548 45.8 -13.24
5 3.4488 ASP 0.407
6 光圈 平面 -0.101
7 第三透鏡 9.0812 ASP 0.370 塑膠 1.544 56.0 12.46
8 -26.3444 ASP 0.780
9 第四透鏡 -1.6237 ASP 0.366 塑膠 1.669 19.5 -323.37
10 -1.7838 ASP 0.035
11 第五透鏡 6.8200 ASP 0.323 塑膠 1.660 20.4 -15.58
12 4.0233 ASP 0.040
13 光闌 平面 0.260
14 稜鏡 平面 16.000 玻璃 1.517 64.2 -
15 平面 0.30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511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53 mm
表面13(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1.98 mm
表7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7
k = 3.384040E-01 2.547540E+01 4.060070E+00 -1.248650E+00 6.145220E+00
A4 = -6.127570E-06 2.906190E-02 3.054890E-02 1.921320E-02 1.404060E-02
A6 = -4.403840E-04 -2.277140E-02 -3.297150E-02 -3.230030E-02 -2.499040E-02
A8 = 9.972410E-05 9.458110E-03 1.531150E-02 1.649740E-02 1.486190E-02
A10= -1.469860E-05 -2.207580E-03 -3.887280E-03 -4.223690E-03 -4.248840E-03
A12= 1.306240E-06 2.770450E-04 5.224700E-04 2.055030E-04 5.504200E-04
A14= -1.432770E-05 -2.922340E-05 1.779090E-04 -2.577800E-05
A16= -5.190280E-05
A18= 6.174820E-06
A20= -2.842220E-07
表面 8 9 10 11 12
k = -9.000000E+01 -3.995830E+00 -4.339700E+00 5.229950E+00 -2.278290E+01
A4 = -5.249890E-03 -3.186770E-02 -3.561000E-02 -1.115330E-01 -6.889090E-02
A6 = 2.908470E-03 4.896520E-02 3.928510E-02 4.253620E-02 3.104060E-02
A8 = 3.659860E-03 -3.429210E-02 -2.350990E-02 -7.928120E-03 -6.284240E-03
A10= -1.735880E-03 1.465400E-02 8.961440E-03 4.207370E-04 3.295730E-05
A12= 2.758430E-04 -3.606870E-03 -1.859690E-03 -2.133920E-05 2.065310E-04
A14= -1.610360E-05 4.739360E-04 1.783950E-04 2.103740E-05 -3.144210E-05
A16= -2.568440E-05 -4.214110E-06 -2.339560E-06 1.423910E-06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7A及表7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7C、第七實施例
f [mm] 16.29 T12/CT2 0.13
Fno 3.23 T12/T45 1.14
HFOV [度] 12.1 |f2/f5| 0.85
BL/TD 4.75 |f/f1|+|f/f2|+|f/f3|+|f/f4|+|f/f5| 5.51
f/BL 0.94 |R8/R6| 0.07
CT1/BL 0.06 (|R1|+|R8|)/(|R1|-|R8|) 2.64
ImgH/TL 0.17 |SAG4R2|/CT4 1.51
TD [mm] 3.65 Y1R1/Y5R2 1.28
SD/TD 0.49 Y5R2/ImgH 0.57
ΣCT/TD 0.68 V4+V5 39.9
CT3/CT2 1.16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15圖以及第16圖,其中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8的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由第15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包含取像系統鏡頭組(未另標號)以及電子感光元件IS。取像系統鏡頭組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闌S1、第一透鏡E1、第二透鏡E2、光圈ST、第三透鏡E3、第四透鏡E4、第五透鏡E5、光闌S2、反射元件E6、濾光元件E7以及成像面IMG,而電子感光元件IS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IMG,其中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E1、E2、E3、E4、E5),所述五片透鏡間無其他內插的透鏡,且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
第一透鏡E1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一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二透鏡E2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二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二反曲點。
第三透鏡E3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四透鏡E4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四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四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第五透鏡E5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另外,第五透鏡物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第五透鏡像側表面包含一反曲點。
反射元件E6為一稜鏡且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第五透鏡E5及濾光元件E7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濾光元件E7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反射元件E6及成像面IMG間且不影響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8A以及表8B。
表8A、第八實施例
f(焦距) = 16.35 mm、Fno(光圈值) = 3.52、HFOV(半視角) = 8.0 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 材質 折射率 阿貝數 焦距
0 被攝物 平面 無限
1 光闌 平面 -0.600
2 第一透鏡 4.5641 ASP 1.189 塑膠 1.562 44.6 7.06
3 -27.3147 ASP 0.046
4 第二透鏡 14.0163 ASP 0.501 塑膠 1.587 28.3 -9.27
5 3.8689 ASP 0.462
6 光圈 平面 -0.169
7 第三透鏡 10.6582 ASP 0.581 塑膠 1.544 56.0 11.79
8 -15.8067 ASP 0.761
9 第四透鏡 -1.6331 ASP 0.639 塑膠 1.544 56.0 -68.74
10 -1.9431 ASP 0.035
11 第五透鏡 9.0375 ASP 0.300 塑膠 1.614 26.0 -19.68
12 5.1041 ASP -0.050
13 光闌 平面 0.505
14 稜鏡 平面 16.000 玻璃 1.517 64.2 -
15 平面 0.500
16 濾光元件 平面 0.210 玻璃 1.517 64.2 -
17 平面 0.077
18 成像面 平面 -
參考波長為587.6 nm(d-line)
表面1(光闌S1)的有效半徑為2.33 mm
表面13(光闌S2)的有效半徑為1.94 mm
表8B、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7
k = 4.180400E-01 7.872050E+01 2.858170E+01 -1.950430E-01 1.323530E+01
A4 = -7.201440E-04 8.173550E-03 -1.681330E-03 -7.453140E-03 7.446810E-03
A6 = -7.491680E-04 -3.069300E-03 5.474670E-03 6.584450E-03 -9.446730E-03
A8 = 3.576140E-04 5.432230E-04 -4.890410E-03 -4.833610E-03 5.334320E-03
A10= -7.441310E-05 -5.046120E-05 1.532340E-03 8.640390E-04 -1.886290E-03
A12= 6.223860E-06 5.779980E-06 -2.165440E-04 1.887220E-04 3.642090E-04
A14= -3.466190E-07 1.140170E-05 -8.316550E-05 -2.889720E-05
A16= 8.944210E-06
A18= -6.409450E-07
A20= 9.045870E-08
表面 8 9 10 11 12
k = -8.438340E+01 -2.834700E+00 -4.809270E+00 1.253470E+01 -2.466660E+01
A4 = 1.157130E-03 -1.503910E-02 -1.843700E-02 -6.791280E-02 -6.575690E-02
A6 = -2.753450E-03 4.461620E-02 3.478660E-02 2.107420E-02 3.013570E-02
A8 = 3.469970E-03 -4.377740E-02 -3.368940E-02 -1.174940E-02 -1.123240E-02
A10= -2.004660E-03 2.240960E-02 1.754010E-02 7.080650E-03 3.338320E-03
A12= 5.245270E-04 -6.312510E-03 -4.935000E-03 -2.667150E-03 -7.773770E-04
A14= -5.201840E-05 9.307200E-04 7.074820E-04 5.117130E-04 1.203730E-04
A16= -5.624540E-05 -3.976040E-05 -3.829390E-05 -8.435220E-06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8A及表8B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表8C、第八實施例
f [mm] 16.35 T12/CT2 0.09
Fno 3.52 T12/T45 1.31
HFOV [度] 8.0 |f2/f5| 0.47
BL/TD 3.97 |f/f1|+|f/f2|+|f/f3|+|f/f4|+|f/f5| 6.54
f/BL 0.95 |R8/R6| 0.12
CT1/BL 0.07 (|R1|+|R8|)/(|R1|-|R8|) 2.48
ImgH/TL 0.11 |SAG4R2|/CT4 0.91
TD [mm] 4.35 Y1R1/Y5R2 1.20
SD/TD 0.49 Y5R2/ImgH 0.84
ΣCT/TD 0.74 V4+V5 82.0
CT3/CT2 1.16
請參照第17A圖及第17B圖,其中第17A圖繪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中配置另一反射元件E6的示意圖,第17B圖繪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8中配置又一反射元件E6的示意圖。由第17A圖及第17B圖可知,第八實施例的反射元件E6可為平行四邊形狀或梯形狀。詳細來說,於第17A圖中,當反射元件E6為平行四邊形狀時,光路於反射元件E6內進行四次轉折;於第17B圖中,當反射元件E6為梯形狀時,光路於反射元件E6內進行二次轉折。必須說明的是,配置不同形狀的反射元件E6有助於將取像裝置8搭載於不同尺寸需求的電子裝置,但並不影響其焦距及成像效果。
<第九實施例>
請參照第18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10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18圖可知,第九實施例的取像裝置100係為一相機模組,取像裝置100包含成像鏡頭101、驅動裝置組102以及電子感光元件103,其中成像鏡頭101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以及一承載取像系統鏡頭組的鏡筒(未另標號)。取像裝置100利用成像鏡頭101聚光且對被攝物進行攝像並配合驅動裝置組102進行影像對焦,最後成像於電子感光元件103,並將影像資料輸出。
驅動裝置組102可為自動對焦模組,其驅動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馬達、微機電系統、壓電系統、或記憶金屬等驅動系統。驅動裝置組102可讓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得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攝物於不同物距的狀態下,皆能拍攝清晰影像。
取像裝置100可搭載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103(如CMOS、CCD)設置於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成像面,可真實呈現取像系統鏡頭組的良好成像品質。此外,取像裝置100更可包含影像穩定模組104,其可為加速計、陀螺儀或霍爾元件(Hall Effect Sensor)等動能感測元件,而第九實施例中,影像穩定模組104為陀螺儀,但不以此為限。藉由調整取像系統鏡頭組不同軸向的變化以補償拍攝瞬間因晃動而產生的模糊影像,進一步提升動態以及低照度場景拍攝的成像品質,並提供例如光學防手震(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電子防手震(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等進階的影像補償功能。
<第十實施例>
請參照第19A圖、第19B圖及第19C圖,其中第1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2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19B圖繪示依照第19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第19C圖繪示依照第19A圖中電子裝置200的系統示意圖。由第19A圖、第19B圖及第19C圖可知,第十實施例的電子裝置2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200包含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閃光燈模組201、對焦輔助模組202、影像訊號處理器203(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使用者介面204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其中取像裝置120、130、140為前置鏡頭。當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204對被攝物206進行拍攝,電子裝置200利用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聚光取像,啟動閃光燈模組201進行補光,並使用對焦輔助模組202提供的被攝物物距資訊進行快速對焦,再加上影像訊號處理器203以及影像軟體處理器205進行影像最佳化處理,來進一步提升影像鏡頭所產生的影像品質。對焦輔助模組202可採用紅外線或雷射對焦輔助系統來達到快速對焦,使用者介面204可採用觸控螢幕或實體拍攝按鈕,配合影像處理軟體的多樣化功能進行影像拍攝以及影像處理。
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120、130、140中至少一者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且可與前述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第十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11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超廣角取像裝置,亦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與望遠取像裝置,而取像裝置120、130、1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超廣角取像裝置以及TOF模組(Time-Of-Flight;飛時測距模組),但並不以此配置為限。另外,取像裝置110、120、130、140與其他構件的連接關係皆可與第19C圖中繪示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依照取像裝置的類型適應性調整,在此不另繪示及詳述。
<第十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20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3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300包含取像裝置310、320、330以及閃光燈模組301。
第十一實施例的電子裝置3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310、320、330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一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310、320、33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且皆可與前述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310可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20可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330可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1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4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400包含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
第十二實施例的電子裝置4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以及閃光燈模組401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第十二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皆可包含本揭示內容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且皆可與前述第九實施例中的取像裝置100相同或具有類似的結構,在此不另贅述。
詳細來說,取像裝置410、420可分別為超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30、440可分別為廣角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50、46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取像裝置470、480可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可包含光路轉折元件),取像裝置490可為TOF模組,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第十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22A圖以及第22B圖,其中第2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500的一側的示意圖,第22B圖繪示依照第22A圖中電子裝置500的另一側的示意圖。由第22A圖以及第22B圖可知,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500包含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
第十三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0可包含與前述第十實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元件,且取像裝置510、520、530、540以及使用者介面504與其他元件的連接關係也可與第十實施例所揭露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另贅述。詳細來說,取像裝置510可對應電子裝置外側的一非圓形開口進行取像,取像裝置520、530、540則分別為望遠取像裝置、廣角取像裝置以及超廣角取像裝置,或另可為其他種類的取像裝置,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
雖然本揭示內容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示內容,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揭示內容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示內容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0,300,400,500:電子裝置 1,2,3,4,5,6,7,8,100,110,120,130,140,310,320,33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0,510,520,530,540:取像裝置 101:成像鏡頭 102:驅動裝置組 103:電子感光元件 104:影像穩定模組 201,301,401:閃光燈模組 202:對焦輔助模組 203:影像訊號處理器 204,504:使用者介面 205:影像軟體處理器 206:被攝物 ST:光圈 S1,S2: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第五透鏡 E6:反射元件 E7,FL: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OA1:第一光軸 OA2:第二光軸 OA3:第三光軸 LF,LF1,LF2:光路轉折元件 LG:透鏡群 f: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2:第二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f5:第五透鏡的焦距 Fno: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 HFOV: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BL: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D: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4: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ΣCT: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 ImgH: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 TL: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SD:光圈至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T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8: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SAG4R2: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至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 Y1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 Y5R2: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 V4:第四透鏡的阿貝數 V5:第五透鏡的阿貝數
第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3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示意圖; 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球差、像散及畸變曲線圖; 第17A圖繪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中配置另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7B圖繪示第八實施例的取像裝置中配置又一反射元件的示意圖; 第18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取像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第19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19B圖繪示依照第19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19C圖繪示依照第19A圖中電子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第20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一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1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二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十三實施例的一種電子裝置的一側的示意圖; 第22B圖繪示依照第22A圖中電子裝置的另一側的示意圖; 第2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3B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3C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3D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二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另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第23E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又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以及 第23F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的光路轉折元件在取像系統鏡頭組中的再一種配置關係示意圖。
1:取像裝置
ST:光圈
S1:光闌
E1:第一透鏡
E2:第二透鏡
E3:第三透鏡
E4:第四透鏡
E5:第五透鏡
E6:反射元件
E7:濾光元件
IMG:成像面
IS:電子感光元件

Claims (32)

  1. 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 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該取像系統鏡頭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1,其滿足下列條件: 2.5 < BL/TD < 10.0; 1.0 < Fno < 3.8; 4.0 度 < HFOV < 18.0 度; 0.01 < f/BL < 1.25;以及 0.01 < CT1/BL < 0.12。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ImgH/TL < 0.2。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透鏡於光軸上厚度的總和為ΣCT,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0.60 < ΣCT/TD < 1.0。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R1|+|R8|)/(|R1|-|R8|) < 6.4。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CT3/CT2 < 3.5。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頭組中各二相鄰的透鏡之間於光軸上皆具有一空氣間距,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四透鏡與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45,其滿足下列條件: 0.05 < T12/T45 < 2.0。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四透鏡的阿貝數為V4,該第五透鏡的阿貝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 20.0 < V4+V5 < 55.0。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為SAG4R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4 < |SAG4R2|/CT4 < 5.0。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其滿足下列條件: 0.8 < Y1R1/Y5R2 < 2.0。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0.50 < Y5R2/ImgH < 1.2。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反射元件,設置於一被攝物與該成像面之間。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反射元件位於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物側或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像側。
  14. 一種取像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以及 一電子感光元件,設置於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該成像面。
  15.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4所述的取像裝置。
  16. 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 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光圈值為Fno,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6,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 2.5 < BL/TD < 10.0; 1.0 < Fno < 3.8; 0.01 < ImgH/TL < 0.23;以及 0.01 < |R8/R6| < 0.42。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光圈,位於一被攝物與該第三透鏡之間。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一透鏡的至少一表面包含至少一反曲點。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 0.01 < T12/CT2 < 1.0。
  20.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1,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為R8,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R1|+|R8|)/(|R1|-|R8|) < 6.4。
  21.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f2/f5| < 1.5。
  22.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的焦距為f2,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該第五透鏡的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 4.0 < |f/f1|+|f/f2|+|f/f3|+|f/f4|+|f/f5| < 12.0。
  23.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與光軸的交點至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位置平行於光軸的位移為SAG4R2,該第四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4,其滿足下列條件: 0.4 < |SAG4R2|/CT4 < 5.0。
  24.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其滿足下列條件: 0.8 < Y1R1/Y5R2 < 2.0。
  25. 如請求項1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0.50 < Y5R2/ImgH < 1.2。
  26. 一種取像系統鏡頭組,包含五片透鏡,該五片透鏡由光路的物側至像側依序為: 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一第四透鏡以及一第五透鏡,各該透鏡皆具有一物側表面朝向物側以及一像側表面朝向像側; 其中,該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 其中,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的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其中,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二透鏡為塑膠材質; 其中,該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至一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L,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該取像系統鏡頭組所有透鏡中的折射率最大值為Nmax,其滿足下列條件: 2.6 < BL/TD < 8.0; 1.58 < Nmax < 1.75;以及 0.20 < SD/TD < 0.98。
  27.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該取像系統鏡頭組的最大像高為ImgH,其滿足下列條件: 0.50 < Y5R2/ImgH < 1.2。
  28.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至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mm < TD < 5.50 mm。
  29.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1R1,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最大有效半徑的高度為Y5R2,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 Y1R1/Y5R2 < 2.0。
  30.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其中該五片透鏡中至少一具有正屈折力的透鏡的阿貝數小於30.0。
  31.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反射元件,設置於該第五透鏡與該成像面之間。
  32. 如請求項26所述的取像系統鏡頭組,更包含: 一反射元件,設置於一被攝物與該成像面之間,且該反射元件包含至少二反射面。
TW111118513A 2022-05-18 2022-05-18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22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8513A TWI812226B (zh) 2022-05-18 2022-05-18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202210857904.0A CN117148539A (zh) 2022-05-18 2022-07-20 取像系统镜头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8/193,740 US20230375808A1 (en) 2022-05-18 2023-03-31 Imag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BR102023008738-8A BR102023008738A2 (pt) 2022-05-18 2023-05-08 Conjunto de lentes do sistema de imagem, aparelho de imagem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P23173202.5A EP4279974A3 (en) 2022-05-18 2023-05-12 Imaging system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118513A TWI812226B (zh) 2022-05-18 2022-05-18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12226B TWI812226B (zh) 2023-08-11
TW202346945A true TW202346945A (zh) 2023-12-01

Family

ID=86378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8513A TWI812226B (zh) 2022-05-18 2022-05-18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5808A1 (zh)
EP (1) EP4279974A3 (zh)
CN (1) CN117148539A (zh)
BR (1) BR102023008738A2 (zh)
TW (1) TWI81222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748B (zh) * 2019-07-19 2020-04-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48620B (zh) * 2019-08-30 2021-12-01 南韓商三星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
TWI748795B (zh) * 2020-12-11 2021-1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頭組及電子裝置
CN113253545A (zh) * 2021-05-17 2021-08-13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长焦镜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KR20220168423A (ko) * 2021-06-16 2022-12-2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148539A (zh) 2023-12-01
US20230375808A1 (en) 2023-11-23
TWI812226B (zh) 2023-08-11
EP4279974A3 (en) 2024-02-07
BR102023008738A2 (pt) 2023-11-28
EP4279974A2 (en) 2023-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43721B (zh) 取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85675B (zh) 成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028799A (zh) 攝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89748B (zh) 取像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12897A (zh) 電子裝置
TWI783891B (zh) 成像光學鏡片系統
TWI737458B (zh) 光學影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1888B (zh)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1904B (zh) 影像擷取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22015B (zh) 光學影像透鏡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7255B (zh) 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48703A (zh)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2226B (zh) 取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27073B (zh)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9545B (zh)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6366B (zh) 攝影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69719B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43144B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43281B (zh) 影像系統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84885B (zh) 光學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40840B (zh) 影像鏡片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97960B (zh) 成像光學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819551B (zh) 影像擷取系統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338423A (zh) 成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403375A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