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5892A - 佐劑之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佐劑之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5892A
TW202345892A TW112109068A TW112109068A TW202345892A TW 202345892 A TW202345892 A TW 202345892A TW 112109068 A TW112109068 A TW 112109068A TW 112109068 A TW112109068 A TW 112109068A TW 202345892 A TW202345892 A TW 20234589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posome
liposomes
organic phase
cholesterol
saponi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帕里沙 安薩里
艾德法特 維傑 巴德卡
連納 敘里拉姆 貝果
陳波
雷敏 達爾法里
帕拉格 艾修克 寇爾
馬里亞 瑟格葉夫納 拉普席納
雷奇納 高帕爾克里許納 納亞克
納文 帕拉斯
師帥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輝瑞大藥廠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輝瑞大藥廠 filed Critical 美商輝瑞大藥廠
Publication of TW2023458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589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10Dispersions; Emulsions
    • A61K9/127Liposomes
    • A61K9/1277Processes for preparing; Proliposo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9Injectable compositions; Intramuscular, intravenous, arterial,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Compositions to be administered through the skin in an invasive mann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及異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且亦提供自該等方法產生之該等佐劑調配物。

Description

佐劑之製造方法
本發明提供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及異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且進一步提供自該等方法產生之佐劑調配物。
2017年,美國將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及QS-21皂素兩者之商購脂質體佐劑調配物(稱為AS01)用於>50歲的成人作為帶狀疱疹疫苗之佐劑。美國陸軍已開發另一含有MPLA及QS-21皂素兩者之基於脂質體的調配物,其稱為陸軍脂質體調配物Q (Army Liposome Formulation Q;ALFQ)。已顯示ALFQ在嚙齒動物及非人類靈長類動物研究中可有效作為脂質體疫苗佐劑,且其在臨床前研究中亦顯示為非熱解及無毒性的。改良之ALFQ安全概況可歸因於脂質體膽固醇與游離QS-21不可逆地結合以形成複合物,該複合物防止由QS-21與紅血球之結合而導致之溶血。當將可溶性QS-21添加至脂質體中間產物之懸浮液中時,ALFQ之尺寸在ALFQ製造期間自50至100 nm增大至大約30,000 nm。經文獻描述,藉由再水合方法來製備ALFQ脂質體中間產物(Beck等人,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1848 (2015) 775-780;Singh等人,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529 (2020) 362-365;Matyas等人, Methods in Enzymology 373 (2003) 34-50)。在此方法中,將脂質混合且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真空中乾燥,且接著脂質體形成於PBS中且藉由微流體均質機使尺寸縮小至30至100 nm。在此等方法中使用最廣泛的是,將薄脂質膜(來自有機溶劑)沈積於容器壁上,添加待囊封材料之水溶液且攪拌容器(Bangham等人, J. Mol. Biol. 13 (1965) 238-252)。在適當條件下,此方法導致脂質體之多層囊泡之形成。然而,由於所使用設備(亦即旋轉蒸發器)之尺寸限制,此方法通常無法擴展用於製造。
在另一方法中,冷凍乾燥脂質之有機溶液,產生具有容易被待囊封材料之水溶液水合之物理特性的凍乾產物。與此製造方法相關之問題包括各批次間脂質體中之藥物囊封之可變性。舉例而言,Conrad等人(Biochim. Biophys. Acta 332 (1974) 36-46)證實,在使用此方法獨立製備之脂質體製品之間發現囊封效率之標準差為12%至13%。
因此,需要可控制含有MPLA及皂素(包括(但不限於) QS-21)之脂質體佐劑調配物之尺寸及多分散性的可再現方法。另外,需要足夠穩固以大規模使用(亦即可擴展用於臨床及商業製造)之方法。
本發明提供新穎的可再現方法,其可控制包含MPLA及皂素(包括(但不限於) QS-21)之脂質體佐劑調配物之尺寸及多分散性。另外,本發明提供用於大規模製造包含MPLA及皂素之該等脂質體佐劑調配物的方法,其中大規模製造(亦即可擴展製造)產生足以用於臨床及商業用途之量的脂質體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一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濃縮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皂素為QS-21。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二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或有機溶劑之混合物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過濾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皂素為QS-21。
本發明提供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一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溶液;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與水相一起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同時注入以形成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在約17500 psi下藉由微流體均質機處理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10次; (vi)使用0.22 μm膜過濾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i)將步驟(v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二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調配物;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濃縮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v)移除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三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製備包含磷脂、膽固醇及MPLA之凍乾有機相; (ii)使步驟(i)之凍乾有機相與水相再水合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使用微流體均質機縮小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iv)將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藉由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製造的佐劑調配物。
相關申請案之交互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23年2月20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485,964號及2022年3月14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319,418號之權力。前述申請案中之各者的全部內容以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製備佐劑調配物之方法,該等佐劑調配物包含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及至少一種皂素(例如QS-21)。此類無毒性之佐劑調配物之實例描述於美國專利第10,434,167號及PCT國際公開案第WO2015148648號中,其各自分別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此佐劑調配物包含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及至少一種皂素,其中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包含磷脂之脂質雙層及ii)占脂質體組合物之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約50% (mol/mol)之膽固醇。皂素可選自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較佳地,皂素為QS-21。
因此,該佐劑調配物包含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及至少一種皂素,其中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包含磷脂之脂質雙層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約1。皂素可選自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較佳地,皂素為QS-21。本文描述多種方法以製備可擴展用於製造之異質及均質脂質體佐劑調配物。均質方法為可控且穩固之方法,其產生尺寸可控之脂質體。兩種佐劑調配物均包含含有MPLA之脂質體,該含有MPLA之脂質體包含皂素(例如QS-21)。美國專利第10,434,167號中所描述之無毒性之佐劑調配物為高度異質產物,其係由極難擴大至用於臨床或商業製造之方法製造。實例3描述製造此異質脂質體佐劑調配物之三種新穎方法。此等新穎方法為高度可再現的且可容易地擴大以用於臨床及商業製造。
實例1及實例2描述兩種方法,其可擴展用於製造與美國專利第10,434,167號中所描述之異質脂質體佐劑調配物具有相同組分之均質脂質體佐劑調配物。藉由實例1及實例2所描述之方法製造均質調配物,其具有尺寸範圍小於1微米之脂質體及範圍介於0.05至0.3之可控多分散性指數(PDI)。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為可再現及良好控制的,其能夠製造具有限定尺寸之均質脂質體佐劑調配物。
本文亦描述多種新穎溶劑注入方法以製備中間產物脂質體。溶劑注入涉及將於乙醇或其他有機溶劑中之脂質溶液快速注入至水性介質中。該方法在室溫下或在較高溫度(例如60℃)下進行。可產生的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為30 nm至200 nm,其中PDI<0.25。中間產物之尺寸及PDI可藉由調節溶劑注入之參數(諸如:溫度、流動速率、有機相與水相之流動速率比)或藉由微流體均質機之處理來控制。脂質體佐劑調配物之最終尺寸可受本文中所描述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及製造方法(例如,藉由微流體均質機處理之次數等)影響。
此外,本文亦描述使用冷凍乾燥之脂質製備異質脂質體。在此製備中,不同批次中不存在藥物負載變化的問題,因為佐劑調配物中沒有藥物。此方法確保在臨床及商業規模上各批次之間的均勻性且有助於品質控制。
總體而言,本文提供製備佐劑調配物之新穎方法,該等佐劑調配物包含含有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該含有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包含皂素(例如QS-21)。與習知方法相比,此等方法可控制脂質體佐劑調配物之尺寸及多分散性,且可容易地擴展用於臨床及商業製造且具有可再現性。另外,本文提供一種新穎的含有MPLA之均質脂質體組合物,其包含皂素(例如QS-21)。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一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濃縮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皂素為QS-21。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其中在步驟(i)中,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或其組合,較佳藉由加熱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在另一態樣中,將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間的溫度。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水相包含水及視情況選用之緩衝液。在一較佳態樣中,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一較佳態樣中,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另一態樣中,水相處於20℃至60℃之間的溫度下。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0.5 mL/min至400 mL/min或快速添加。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0.5 mL/min至400 mL/min。在另一態樣中,藉由快速注入步驟(i)之有機相來進行步驟(ii)之注入。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以7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16之範圍內。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比率為1:8。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使用高壓擠出機或微流體均質機來縮小步驟(iv)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在一個態樣中,藉由使用介於50 nm至120 nm範圍之膜尺寸或介於17000 PSI與24000 PSI之間的均質化壓力或兩者之組合來縮小步驟(iv)中之脂質體的尺寸。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v)之尺寸縮小之前或在步驟(iv)之尺寸縮小之後移除有機溶劑。在一個態樣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TFF)移除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在另一態樣中,TFF為TFF透濾。在另一態樣中,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超濾進行步驟(v)之濃縮。在一個態樣中,超濾包含生物負荷減少過濾器及無菌過濾器。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vi)之混配係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在一個態樣中,步驟(vi)之混配介於1小時至24小時之範圍內。在另一態樣中,步驟(vi)之混配係在室溫或2至8℃下進行。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30 nm至400 nm之尺寸範圍。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05至0.5之多分散性。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步驟(ii)之注入。在一較佳態樣中,藉由泵進行步驟(ii)之注入。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磷脂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之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之該第一方法包含脂質體雙層,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1, 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濃縮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二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或有機溶劑之混合物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過濾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實施例中,皂素為QS-21。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中之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或其他有機溶劑。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在另一態樣中,將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間的溫度。較佳地,在50℃至65℃之間或在45℃至55℃之間。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水相包含水及視情況選用之緩衝液。在一個態樣中,緩衝液包含約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一較佳態樣中,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另一態樣中,水相處於20℃至65℃之間的溫度下。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5 mL/min至15 mL/min。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12 mL/min。在另一態樣中,以100 rpm至1000 rpm之速率攪拌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2至1:16之範圍內。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比率為4:7。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超濾進行步驟(iii)之濃縮。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在一個態樣中,TFF為TFF透濾。在另一態樣中,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v)之過濾包含生物負荷減少過濾器及無菌過濾器。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v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5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50 nm至200 nm之尺寸範圍。較佳地,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100 nm之尺寸。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05至0.5之多分散性。較佳地,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2之PDI。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步驟(ii)之注入。在一較佳態樣中,藉由泵進行步驟(ii)之注入。
在用於製造均質佐劑組合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磷脂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之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之該第二方法包含脂質體雙層,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1, 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或有機溶劑之混合物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過濾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均質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一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溶液;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與水相一起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同時注入以形成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在約17500 psi下藉由微流體均質機處理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10次; (vi)使用0.22 μm膜過濾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i)將步驟(v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中,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或其混合物。在另一態樣中,將脂質調配物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溫度。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水相包含水及視情況選用之緩衝液。在一個態樣中,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一較佳態樣中,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另一態樣中,水相處於45℃至60℃之間的溫度下。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i)中,有機相具有0.5至2 ml/min之流動速率且水相具有5至15 ml/min之流動速率。在第三方法之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i)中,有機相具有1.333 ml/min之流動速率且水相具有10.667 ml/min之流動速率。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以1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8之範圍內。在一較佳態樣中,比率為1:8。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步驟(iii)及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在一個態樣中,TFF為TFF超濾及透濾。在另一態樣中,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超濾進行步驟(iii)之濃縮。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使用微流體均質機來處理步驟(iv)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v)之微流體化之前移除有機溶劑。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將緩衝液添加至步驟(vii)之混配中。在一個態樣中,步驟(vi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5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至48小時或攪拌1小時。在另一態樣中,在步驟(vii)之混配後,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至多48小時。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300 nm至1000 nm之尺寸。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至1.0之多分散性。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Nanoassemblr或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步驟(ii)之注入。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一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磷脂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之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該第一方法包含脂質體雙層,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1, 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溶液;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與水相一起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同時注入以形成脂質體; (iii)濃縮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在約17500 psi下藉由微流體均質機處理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10次; (vi)使用0.22 μm膜過濾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i)將步驟(v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二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調配物;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濃縮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v)移除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中,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包含乙酸乙酯及異丙醇。在另一態樣中,將脂質調配物有機相加熱至50℃至65℃之溫度。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水相包含水及視情況選用之緩衝液。在一個態樣中,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一較佳態樣中,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另一態樣中,水相處於20℃至25℃之溫度下。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10至30 mL/min。在另一態樣中,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20 mL/min。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以1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8之範圍內。在一較佳態樣中,比率為1:8。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vi)之混配之前移除有機溶劑。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步驟(iv)及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在一個態樣中,TFF為TFF超濾及透濾。在另一態樣中,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超濾進行步驟(vi)之濃縮。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將緩衝液添加至步驟(vi)之混配中。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v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在一個態樣中,在步驟(vii)之混配後,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24小時。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300 nm至1000 nm之尺寸範圍。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至1.0之多分散性。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藉由吸管、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步驟(ii)之注入。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二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磷脂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之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該第二方法包含脂質體雙層,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1, 包含以下步驟: (i)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調配物; (ii)將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濃縮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v)移除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及 (vi)將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第三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至少一種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製備包含磷脂、膽固醇及MPLA之凍乾有機相; (ii)使步驟(i)之凍乾有機相與水相再水合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使用微流體均質機縮小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iv)將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在一較佳態樣中,皂素為QS-21。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中,將磷脂、膽固醇及MPLA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有機溶劑中。在一個態樣中,有機溶劑包含三級丁醇(TBA)或其混合物。在另一態樣中,將脂質有機相加熱至25℃至65℃之溫度。在另一態樣中,凍乾有機相溶液。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在一個態樣中,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一較佳態樣中,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在另一態樣中,水相處於20℃至70℃之溫度下。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以100至1000 rpm之速率攪拌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用微流體均質機及處於或約18640 PSI之壓力縮小步驟(iii)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在步驟(ii)之再水合之前移除有機溶劑。在一個態樣中,藉由凍乾移除有機溶劑。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將緩衝液添加至步驟(iv)之混配中。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v)之混配係在RT下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或攪拌1小時。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步驟(iv)之混配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24小時。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300 nm之尺寸。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另一實施例中,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之多分散性。
在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第三方法的一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磷脂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之混合物。
在一實施例中,用於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之該第三方法包含脂質體雙層,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1, 包含以下步驟: (i) 製備包含磷脂、膽固醇及MPLA之凍乾有機相; (ii) 使步驟(i)之凍乾有機相與水相再水合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 使用微流體均質機縮小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iv) 將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異質佐劑調配物。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藉由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製造的佐劑調配物。
在一個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莫耳百分比濃度超過50% (mol/mol)、約55%至約71% (mol/mol)或較佳約55% (mol/mol)之膽固醇。在一個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醯膽鹼磷脂(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在另一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醯甘油磷脂(PG):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在另一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i)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醯膽鹼磷脂(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以及(ii)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醯甘油磷脂(PG):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之組合。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具有約0.5:1、約1:1、約2:1、約3:1、約4:1、約5:1、約6:1、約7:1、約8:1、約9:1、約10:1、約11:1、約12:1、約13:1、約14:1或約15:1之PC與PG之比率(mol/mol)。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多層囊泡(MLV)或小單層囊泡(SUV),其中小單層囊泡之直徑為約50至約100 nm,且其中多層囊泡之直徑為約1至約4 μm。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包含PC及PG,其中PC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且PG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具有約9:1之PC與PG之莫耳比(mol/mol)。
在另一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約5 mg或更少、約4 mg或更少、約3 mg或更少、約2 mg或更少、約1 mg或更少、約0.9 mg或更少、約0.8 mg或更少、約0.7 mg或更少、約0.6 mg或更少、約0.5 mg或更少、約0.4 mg或更少、約0.3 mg或更少、約0.2 mg或更少、約0.1 mg或更少、約0.09 mg或更少、約0.08 mg或更少、約0.07 mg或更少、約0.06 mg或更少、約0.05 mg或更少、約0.04 mg或更少、約0.03 mg或更少、約0.02 mg或更少或約0.01 mg或更少之MPLA (按每ml脂質體懸浮液之總重量計)。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具有約1:5.6至約1:880,或約1:88至約1:220之MPLA:磷脂之莫耳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包含PC及PG,其中PC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且PG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具有約1:220、約1:88或約1:5.6,較佳1:88之MPLA:磷脂之莫耳比。
在另一態樣中,佐劑調配物可具有約1 mg或更少、約0.9 mg或更少、約0.8 mg或更少、約0.7 mg或更少、約0.6 mg或更少、約0.5 mg或更少、約0.4 mg或更少、約0.3 mg或更少、約0.2 mg或更少、約0.1 mg或更少、約0.09 mg或更少、約0.08 mg或更少、約0.07 mg或更少、約0.06 mg或更少、約0.05 mg或更少、約0.04 mg或更少、約0.03 mg或更少、約0.02 mg或更少或約0.01 mg或更少之皂素含量(按每ml脂質體懸浮液之總重量計)。在一較佳態樣中,佐劑調配物包含約0.2至0.4 mg/ml之皂素含量。
亦提供一種包含免疫原及佐劑調配物之免疫原性組合物。免疫原性組合物通常可包含生理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免疫原性組合物之免疫原可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天然存在或人工製造之蛋白質、重組蛋白、醣蛋白、肽、碳水化合物、半抗原、全病毒、細菌、原蟲及病毒樣粒子。亦提供一種使動物免疫之方法,其包含投與免疫原性組合物。
另外,提供一種降低皂素作為佐劑之毒性或製備佐劑調配物之方法,其包含向皂素添加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其中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包含磷脂之脂質雙層,其中烴鏈在≥23℃之水中具有解鏈溫度,及ii)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約50% (mol/mol)之膽固醇。皂素可選自由QS-7、QS-18、QS-21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較佳地,皂素為QS-21。脂質體組合物可包含莫耳百分比濃度為約55%至約71% (mol/mol)、較佳為約55% (mol/mol)之膽固醇。
1. 定義「免疫原」為能夠誘導體液及/或細胞介導之免疫反應的藥劑。本文中所描述之免疫原可為抗原、半抗原或不活化病原體。本文中所描述之免疫原性組合物可為例如疫苗調配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均質」應意謂包含脂質體之最終佐劑調配物,該等脂質體具有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方法所測定的約30 nm至400 nm之尺寸範圍,該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動態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透射電子冷凍顯微鏡(Transmission electron cryomicroscopy) (例如冷凍TEM或冷凍EM)、奈米粒子追蹤分析(Nanoparticle Tracking Analysis;NTA,例如ViewSizer)。「均質」佐劑調配物亦可意謂最終佐劑調配物,其包含具有介於約0.05與0.5之間或介於約0.05與約0.3之間,較佳約0.3之多分散性指數(PDI)的脂質體。用於判定尺寸及PDI參數之計算可見於ISO標準文件13321:1996 E及ISO 22412:2008 (Worldwide M.I.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Common Terms Defined. Malvern Instruments Limited; Malvern, UK: 2011.第1至6頁. Inform White Paper)中。如本文中所使用,「均質」佐劑調配物亦應意謂「單分散」佐劑調配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異質」應意謂包含脂質體之最終佐劑調配物,該等脂質體具有藉由此項技術中已知的方法所測定的約30 nm至超過10微米、約30 nm至4微米、約30 nm至1400 nm,較佳約30 nm至1000 nm之各種尺寸範圍,該等方法包括(但不限於)動態光散射(DLS)、透射電子冷凍顯微鏡(例如冷凍TEM或冷凍EM)、奈米粒子追蹤分析(NTA,例如ViewSizer)。「異質」佐劑調配物亦可意謂最終佐劑調配物,其包含具有>0.5之多分散性指數(PDI)之脂質體。用於判定尺寸及PDI參數之計算可見於ISO標準文件13321:1996 E及ISO 22412:2008 (Worldwide M.I.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 Common Terms Defined. Malvern Instruments Limited; Malvern, UK: 2011.第1至6頁. Inform White Paper)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異質」佐劑調配物亦應意謂「多分散」佐劑調配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脂質體」係指含有截留之水體積的閉合雙層膜。脂質體亦可為具有單個膜雙層之單層囊泡或具有多個膜雙層之多層囊泡,各膜雙層係藉由水層與下一膜雙層間隔開。所得膜雙層之結構使得脂質之疏水性(非極性)尾部朝向雙層中心定向,而親水性(極性)頭部朝向水相定向。在通常使用時,脂質體係由層列介相組成,且可由磷脂或非磷脂層列介相組成。Small, HANDBOOK OF LIPID RESEARCH,第4卷, Plenum, N.Y., 1986,第49至50頁最精確地描述層列介相。根據Small,「[當]加熱給定分子時,其並非直接熔化成等向性液體,而是會穿過稱為介相或液晶之中間狀態,其特徵在於在一些方向上殘留有序但在其他方向中缺乏有序。一般而言,液晶之分子稍微長於該等分子之寬度且在沿著分子之長度的某處具有極性或芳族部分。分子形狀及極性-極性或芳族相互作用准許分子以部分有序陣列對齊。此等結構特徵性地存在於一端具有極性基團之分子中。將在分子之長軸方向上具有長程有序之液晶稱為層列、分層或層狀液晶。在層列狀態中,分子可呈單層或雙層,與層平面正交或傾斜,且具有冷凍或熔化之脂族鏈。」
脂質A為一組複雜、大量醯化及醯胺化之二葡萄糖胺二磷酸酯分子且為來自革蘭氏陰性細菌(Gram-negative bacteria)之所有脂多醣(LPS;亦稱為內毒素)所共有的脂質部分。LPS幾乎覆蓋所有革蘭氏陰性細菌之整個外表面,且脂質A將LPS錨定至細菌的外部脂質表面。野生型光滑細菌中之LPS之O-多醣部分係連接至粗糙突變體中表現之相對保守的核心寡醣,且此亦經由高度保守之2-酮-3-去氧辛酸糖連接至脂質A,該等高度保守之2-酮-3-去氧辛酸糖有時為細菌存活所需且僅存在於LPS中之獨特化學結構。參見例如,Alving等人, 2012, Expert Rev. Vaccines 11: 733-44。「單磷醯基脂質A」為脂質A同類物,其中極性頭部基團上之葡萄糖胺-1-磷酸酯基團已移除。亦存在MPLA之大量同類物。
如本文中所使用,脂質體組合物之「膽固醇之莫耳百分比濃度」係指最初用於製備脂質體組合物之膽固醇:總磷脂(亦即磷脂醯膽鹼及磷脂醯甘油)的比率。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生理學上可接受之媒劑」係指適用於活體內投與(例如經口、經皮或非經腸投與)或活體外用途(亦即細胞培養)之媒劑。例示性生理學上可接受之媒劑可為美國專利第4,186,183號及第4,302,459號所揭示之脂質體的此等生理學上可接受之組分。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較佳」及「較佳地」應解釋為僅出於歐洲之申請專利範圍結構之目的。該等術語應自句子及段落之結構中讀出或省略,其中該等術語出於美國申請專利範圍結構之目的而呈現。
如本文中所使用之術語「約」係指參考值之±5%。
除非另外定義,否則本文中所用之所有技術及科學術語均具有如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義。必須注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規定,否則如本文中所使用,單數形式「一(a)」、「一(an)」及「該(the)」包括複數個提及物。因此,舉例而言,提及「抗體」包括複數個此類抗體且提及「劑量」包括提及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的一或多個劑量及其等效物,諸如此類。
2. 皂素對於本發明實施例,適合之皂素為Quil A、其衍生物或其任何純化之組分(例如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Quil A為一種自南美樹木石鹼木( Quillaja Saponaria Molina)中分離之皂素製劑且首次發現其具有佐劑活性。Dalsgaard等人, 1974, Archiv. für die gesanite Virusforschung, 44: 243-254。已藉由HPLC (EP 0 362 278)分離Quil A之純化片段,包含例如QS -7及QS-21 (亦分別稱為QA7及QA21)。QS-21為純化自石鹼木( Quillaja Saponariatree)之樹汁之第21次餾份。據顯示,QS-21誘導CD8+細胞毒性T細胞(CTL)、Th1細胞及主要IgG2a抗體反應。
3. 含有單磷醯基脂質 A ( MPLA ) 之脂質體 ( L ( MPLA ))脂質體為含有截留之水體積的閉合雙層膜。脂質體亦可為具有單個膜雙層之單層囊泡或具有多個膜雙層之多層囊泡,各膜雙層係藉由水層與下一膜雙層間隔開。所得膜雙層之結構使得脂質之疏水性(非極性)尾部朝向雙層中心定向,而親水性(極性)頭部朝向水相定向。用於包圍脂質體之適合親水性聚合物包括(但不限於) PEG、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烯甲基醚、聚甲基㗁唑啉、聚乙基㗁唑啉、聚羥丙基㗁唑啉、聚羥丙基甲基丙烯醯胺、聚甲基丙烯醯胺、聚二甲基丙烯醯胺、聚羥丙基甲基丙烯酸酯、聚羥乙基丙烯酸酯、羥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聚乙二醇、聚天冬醯胺及親水性肽序列,經美國專利第6,316,024號;第6,126,966號;第6,056,973號;及第6,043,094號所描述。脂質體可在無親水性聚合物之情況下製備。因此,脂質體調配物可含有或可不含有親水性聚合物。
脂質體可包含此項技術中已知的任何脂質或脂質組合。舉例而言,形成囊泡之脂質可為天然存在之脂質或合成脂質,包括磷脂(諸如磷脂醯膽鹼、磷脂醯乙醇胺、磷脂酸、磷脂醯絲胺酸、磷脂醯甘油、磷脂醯肌醇及神經鞘磷脂),如美國專利第6,056,973號及第5,874,104號中所揭示。
形成囊泡之脂質亦可為醣脂、腦苷脂或陽離子型脂質,諸如1,2-二油醯氧基-3-(三甲基胺基)丙烷(DOTAP);N-[1-(2,3,-二(十四烷基)氧基)丙基]-N,N-二甲基-N-羥乙基溴化銨(DMRIE);N-[1(2,3,-二油醯氧基)丙基]-N,N-二甲基-N-羥乙基溴化銨(DORIE);N-[1-(2,3-二油醯氧基)丙基]-N,N,N-三甲基氯化銨(DOTMA);3 [[N-(N',N'-二甲基胺基乙烷)胺甲醯基]膽固醇(DCChol);或二甲基二(十八烷基)銨(DDAB),亦如美國專利第6,056,973號中所揭示。膽固醇亦可以適當範圍存在以賦予脂質體囊泡穩定性,如美國專利第5,916,588號及第5,874,104號中所揭示。額外脂質體技術描述於美國專利第6,759,057號;第6,406,713號;第6,352,716號;第6,316,024號;第6,294,191號;第6,126,966號;第6,056,973號;第6,043,094號;第5,965,156號;第5,916,588號;第5,874,104號;第5,215,680號及第4,684,479號中。此等專利描述經脂質體及脂質塗覆之微泡及其製造方法。因此,考慮到本發明及此等其他專利之揭示內容兩者,熟習此項技術者可出於本發明實施例之目的製造脂質體。對於本發明實施例,脂質體組合物通常含有約1 mM至約150 mM之磷脂。
以上例示性脂質體中之任一者包括單磷醯基脂質A (MPLA),或可與其他脂質體及脂質A (MPLA)組合。單獨之MPLA可對人類及動物具有毒性。然而,當存在於脂質體中時,未偵測到毒性。參見例如,Alving等人, 2012。MPLA充當有效佐劑且用以提高脂質體及與脂質體相關之肽、蛋白質或半抗原之免疫原性。
對於本發明實施例,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L(MPLA))可為最初稱為Walter Reed脂質體但目前稱為陸軍脂質體調配物(ALF) (作為疫苗佐劑)之脂質體。參見例如,Alving等人, 2012。ALF佐劑脂質體包含(1)包含磷脂之脂質雙層,其中烴鏈在≥23℃之水中具有解鏈溫度,該等磷脂通常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例如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膽鹼)及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例如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基-(1'-rac-甘油));(2)作為穩定劑之膽固醇(Chol):以及(3)作為免疫刺激劑之單磷醯基脂質A (MPLA)。在人類臨床試驗中,證明ALF型脂質體佐劑在針對瘧疾、HIV-1及癌症之候選疫苗中為安全且有效的。參見例如,Fries等人, 1992, Proc. Natl. Acad. Sci. USA, 89: 358-62;Alving, 2002, Vaccine, 20: S56-64。添加QS-21以形成ALFQ之ALF的特定組合物包含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約50% (mol/mol)、較佳約55%至約71% (mol/mol)或更佳約55% (mol/mol)之膽固醇。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中,包含皂素(例如QS-21)之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L(MPLA))可為本文中所描述之均質LiNA-2佐劑調配物或異質LiNA-2佐劑調配物。
對於本發明實施例,L(MPLA)可包含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磷脂醯膽鹼(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L(MPLA)亦可包含選自以下之磷脂醯甘油(PG):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脂質體之PC與PG之比率(mol/mol)可為約0.5:1、約1:1、約2:1、約3:1、約4:1、約5:1、約6:1、約7:1、約8:1、約9:1、約10:1、約11:1、約12:1、約13:1、約14:1或約15:1。脂質體可具有約5 mg或更少、約4 mg或更少、約3 mg或更少、約2 mg或更少、約1 mg或更少、約0.9 mg或更少、約0.8 mg或更少、約0.7 mg或更少、約0.6 mg或更少、約0.5 mg或更少、約0.4 mg或更少、約0.3 mg或更少、約0.2 mg或更少、約0.1 mg或更少、約0.09 mg或更少、約0.08 mg或更少、約0.07 mg或更少、約0.06 mg或更少、約0.05 mg或更少、約0.04 mg或更少、約0.03 mg或更少、約0.02 mg或更少或約0.01 mg或更少之MPLA含量(按每ml脂質體懸浮液之總重量計)。或者,脂質體可具有約1:5.6至約1:880,較佳約1:88至約1:220之MPLA:磷脂之莫耳比。在添加皂素之前,脂質體可包含多層囊泡(MLV)或小單層囊泡(SUV)。小單層囊泡之直徑可為約50至約100 nm,而多層囊泡之直徑可為約1至約4 μm。
4. 包含含有 MPLA 之脂質體 ( L ( MPLA )) 及皂素的佐劑調配物GlaxoSmithKline先前引入稱為AS01 (亦稱為AS01B或AS01E)之佐劑調配物。在AS01中,脂質雙層包含在室溫下為「非結晶」之中性脂質,諸如二油醯基磷脂醯膽鹼、膽固醇、MPLA及QS-21。參見美國專利第10,039,823號。在製造AS01期間,首先產生小單層脂質體囊泡(SUV),且隨後將純化之QS-21添加至SUV中。QS-21具有獨特特性,因為其結合至脂質體膽固醇,其中QS-21在脂質體中引起穿孔(孔洞)或其他永久性結構變化。參見例如,Paepenmuller等人, 2014, Int. J. Pharm., 475: 138-46。減少量之游離QS-21可能使得通常由游離QS-21引起之局部注射疼痛減少。參見例如,Waite等人, 2001, Vaccine, 19: 3957-67;Mbawuike等人, 2007, Vaccine, 25: 3263-69。產生用於疫苗之AS01B調配物,其中需要誘導仍舊更強之T細胞介導之免疫反應。參見Garçon等人, 2007, Expert. Rev. Vaccines, 6: 723-39。正開發AS01調配物作為佐劑以用於各種疫苗。參見Garcon & Mechelen, 2011, Expert. Rev. Vaccines, 10: 471-86。經美國專利第10,039,823號所描述,ASO1調配物可含有莫耳百分比濃度為1至50% (mol/mol)、較佳為20至25% (mol/mol)之膽固醇(固醇)。
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製造之佐劑調配物,其包含含有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及至少一種皂素,其中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脂質雙層,其包含磷脂(例如,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及/或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其中烴鏈在≥23℃之水中具有解鏈溫度,及ii)膽固醇,其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約50% (mol/mol),或較佳約55%至約71% (mol/mol),或更佳約55% (mol/mol)。至少此等兩個特徵不同於如上文所論述之AS01之特徵。皂素可選自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或皂素較佳可為QS-21。佐劑調配物可含有每ml脂質體懸浮液約1 mg或更少、約0.9 mg或更少、約0.8 mg或更少、約0.7 mg或更少、約0.6 mg或更少、約0.5 mg或更少、約0.4 mg或更少、約0.3 mg或更少、約0.2 mg或更少、約0.1 mg或更少、約0.09 mg或更少、約0.08 mg或更少、約0.07 mg或更少、約0.06 mg或更少、約0.05 mg或更少、約0.04 mg或更少、約0.03 mg或更少、約0.02 mg或更少、約0.01 mg或更少之皂素。在一較佳態樣中,佐劑調配物包含約0.2至0.4 mg/ml之皂素含量。
在一個態樣中,該佐劑調配物包含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包含磷脂之脂質雙層及ii)膽固醇,其中膽固醇與磷脂之莫耳比大於約1。
在一較佳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包含PC及PG,其中PC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且PG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具有約9:1之PC與PG之莫耳比(mol/mol)。
在另一態樣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可具有約1:5.6至約1:880,或約1:88至約1:220之MPLA:磷脂之莫耳比。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之脂質體組合物包含PC及PG,其中PC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且PG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具有約1:220、約1:88或約1:5.6,較佳1:88之MPLA:磷脂之莫耳比。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藉由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製造之佐劑調配物,其中佐劑調配物包含具有脂質體雙層之單層脂質體,該脂質體雙層係由以下組成:(a)作為磷脂之至少一種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該等磷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及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b)膽固醇;(c)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以及(d)皂素;且其中膽固醇(b)與磷脂(a)之莫耳比大於約50:50;且其中單層脂質體具有如藉由光散射分析所偵測之測微計範圍內的中值直徑尺寸。在一個態樣中,皂素為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較佳為QS-21。在另一態樣中,膽固醇(b)與磷脂(a)之莫耳比為約55:45至約71:29。在另一態樣中,膽固醇(b)與磷脂(a)之莫耳比為約55:45。在另一態樣中,選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作為磷脂,其中另外選擇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作為磷脂。在另一態樣中,選擇PC與PG兩者作為磷脂,且其中PC與PG之比率(mol/mol)為約0.5:1、約1:1、約2:1、約3:1、約4:1、約5:1、約6:1、約7:1、約8:1、約9:1、約10:1、約11:1、約12:1、約13:1、約14:1或約15:1。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脂質體懸浮液,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佐劑調配物及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 (pH 7.4),其中脂質體懸浮液包含(i) 1.272 mM至50 mM之磷脂(a)及(ii)約5 mg/ml或更少之MPLA (c)。在另一態樣中,MPLA (c)與磷脂(a)之莫耳比為約1:5.6至約1:880。在另一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脂質體懸浮液,其包含本文中所描述之佐劑調配物及磷酸鹽緩衝生理鹽水(PBS) (pH 7.4),其中脂質體懸浮液包含(i) 1.272 mM至50 mM之磷脂(a)及(ii)約1 mg/ml或更少之皂素(d)。在另一態樣中,MPLA (c)與磷脂(a)之莫耳比為約1:88至約1:220。
包含含有MPLA之脂質體組合物及至少一種藉由本文所描述之方法製備之皂素(例如QS-21)的佐劑調配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描述於美國專利第10,434,167號中之佐劑調配物(例如ALFQ)及兩種本文中所描述之脂質體新型佐劑-2 (Liposomal Novel Adjuvant-2;LiNA-2)佐劑調配物,亦即LiNA-2均質佐劑調配物及LiNA-2異質佐劑調配物。在一個態樣中,LiNA-2佐劑包含合成TLR4促效劑、單磷醯基脂質A (MPLA)、三萜類醣苷皂素(QS-21)、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膽鹼(亦稱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 (DMPC)、1,2-二肉豆蔻醯基-sn-甘油-3-磷酸基-(1'-rac-甘油) (亦稱為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 (DMPG)及膽固醇。在一較佳態樣中,LiNA-2包含MPLA (例如3D-PHAD ®)、QS-21、DMPC、DMPG及膽固醇。在另一較佳態樣中,LiNA-2在包含氯化鈉(NaCl)之磷酸鹽緩衝液中包含MPLA (例如3D-PHAD ®)、QS-21、DMPC、DMPG及膽固醇。在一個態樣中,LiNA-2佐劑經設計以復原凍乾粉末調配物用於投藥。在另一態樣中,LiNA-2經設計以與液體調配物混合用於投藥。
在另一態樣中,與經本文所描述之ALFQ濃度相比,LiNA-2均質或LiNA-2異質佐劑調配物可為1X濃度之LiNA-2 (1XLiNA-2)或2X濃度之LiNA-2 (2XLiNA-2)。在一個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為ALFQ,其包含(i) 7.0 mg/mL DMPC、(ii) 0.78 mg/ml DMPG、(iii) 5.4 mg/ml膽固醇、(iv) 0.2 mg/mL MPLA (3D-PHAD)及(v) 0.1 mg/ml QS-21。在另一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為1XLiNA-2,其中1XLiNA-2可為均質或異質的,其包含(i) 14 ± 7 mg/mL DMPC、(ii) 1.6 ± 0.8 mg/ml DMPG、(iii) 11 ± 6 mg/ml膽固醇、(iv) 0.40 ± 0.20 mg/mL MPLA (3D-PHAD)及(v) 0.20 ± 0.10 mg/ml QS-21。在另一實施例中,佐劑調配物為2XLiNA-2,其中2XLiNA-2可為均質或異質的,其包含(i) 28 ± 14 mg/mL DMPC、(ii) 3.2 ± 1.6 mg/ml DMPG、(iii) 22 ± 11 mg/ml膽固醇、(iv) 0.80 ± 0.40 mg/mL MPLA (3D-PHAD)及(v) 0.40 ± 0.20 mg/ml QS-21。
5. 包含含有 MPLA 之脂質體 ( L ( MPLA )) 及皂素之佐劑調配物的用途
本發明實施例之佐劑調配物可用於與免疫原混合以獲得免疫原性組合物,例如疫苗。免疫原性組合物可包含生理學上可接受之媒劑,例如美國專利第5,888,519號中所描述之媒劑中之任一者。免疫原性組合物可包含天然存在或人工製造之蛋白質、重組蛋白質、醣蛋白、肽、碳水化合物、核酸、半抗原、全病毒、細菌、原蟲或病毒樣粒子或其結合物作為免疫原。免疫原性組合物可適當地用作針對水痘或帶狀疱疹、人類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RSV)、巨細胞病毒感染(CMV)、人類間質肺炎病毒、1型或3型人類副流行性感冒病毒、萊姆病(Lyme disease)、肺炎鏈球菌、艱難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或肺炎克雷伯氏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流感、HIV-1、A型肝炎、B型肝炎、人類乳頭狀瘤病毒、A型腦膜炎球菌腦膜炎、B型腦膜炎球菌腦膜炎、C型腦膜炎球菌腦膜炎、破傷風(Tetanus)、白喉(Diphtheria)、百日咳(Pertussis)、脊髓灰質炎(Polio)、B型流感嗜血桿菌、登革熱(Dengue)、手足口病、傷寒(Typhoid)、肺炎球菌、日本腦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炭疽(Anthrax)、帶狀疱疹、瘧疾(Malaria)、諾羅病毒(Norovirus)或癌症之疫苗。免疫原性組合物可適當地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中由與感染性疾病相關之病原體引起之疾病或感染的方法,較佳其中個體為人類,其中病原體係選自鮑曼氏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 baumannii)、無形體屬( Anaplasma genus)、嗜吞噬細胞無形體( 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巴西鉤蟲( Ancylostoma braziliense)、十二指腸鉤蟲( Ancylostoma duodenale)、溶血隱秘桿菌( Arcanobacterium haemolyticum)、蛔蟲( Ascaris lumbricoides)、曲黴菌屬( Aspergillusgenus)、星狀病毒科( Astroviridae)、焦蟲屬( Babesiagenus)、炭疽桿菌( Bacillus anthracis)、臘狀桿菌( Bacillus cereus)、漢賽巴爾通體( Bartonella henselae)、BK病毒、人芽囊原蟲( Blastocystis hominis)、皮炎芽生菌( Blastomyces dermatitidis)、百日咳博德氏桿菌( Bordetella pertussis)、博氏疏螺旋體( Borrelia burgdorferi)、疏螺旋體屬( Borrelia genus)、疏螺旋體屬( Borreliaspp)、布魯氏菌屬( Brucellagenus)、馬來絲蟲( Brugia malayi)、布尼亞病毒科家族(Bunyaviridae family)、洋蔥伯克氏菌( Burkholderia cepacia)及其他伯克氏菌種、鼻疽伯克氏菌( Burkholderia mallei)、類鼻疽伯克氏菌(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杯狀病毒科家族(Caliciviridae family)、彎曲桿菌屬( Campylobactergenus)、白色念珠菌( Candida albicans)、念珠菌屬( Candidaspp)、沙眼披衣菌( Chlamydia trachomatis)、肺炎嗜衣原體( Chlamydophila pneumoniae)、鸚鵡披衣菌( Chlamydophila psittaci)、CJD普里昂蛋白、華支睾吸蟲( Clonorchis sinensis)、肉毒桿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艱難梭菌( Clostridium difficile)、產氣莢膜梭菌( Clostridium perfringens)、產氣莢膜梭菌、梭菌屬( Clostridiumspp)、破傷風梭菌( Clostridium tetani)、球孢子菌屬( Coccidioidesspp)、冠狀病毒、白喉棒狀桿菌( 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伯納特氏柯克斯氏體( Coxiella burnetii)、克里米亞-岡果出血熱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新型隱球菌( Cryptococcus neoformans)、隱孢子蟲屬( Cryptosporidiumgenus)、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登革熱病毒(DEN-1、DEN-2、DEN-3及DEN-4)、脆弱雙核阿米巴( Dientamoeba fragilis)、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BOV)、棘球屬( Echinococcusgenus)、查菲艾利希體( Ehrlichia chaffeensis)、尤溫艾利希體( Ehrlichia ewingii)、艾利希體屬( Ehrlichia genus)、痢疾阿米巴( Entamoeba histolytica)、腸球菌屬( Enterococcusgenus)、腸病毒屬( Enterovirusgenus)、腸病毒(主要為柯薩奇A病毒(Coxsackie A virus)及腸病毒71 (EV71))、表皮癬菌屬( Epidermophytonspp)、埃-巴二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大腸桿菌O157:H7、大腸桿菌0111及大腸桿菌0104:H4、大腸桿菌菌毛抗原H、肝片吸蟲( Fasciola hepatica)及巨大肝蛭( Fasciola gigantica)、FFI普里昂蛋白、絲蟲總科超家族(Filarioidea superfamily)、黃病毒屬(Flaviviruses)、土倫病法蘭西斯桿菌(Francisella tularensis)、細梭菌屬( Fusobacteriumgenus)、念珠狀地絲菌( Geotrichum candidum)、腸賈第蟲( Giardia intestinalis)、頷口蟲屬( Gnathostomaspp)、GSS普里昂蛋白、瓜納瑞托病毒(Guanarito virus)、杜克雷嗜血桿菌( Haemophilus ducreyi)、流感嗜血桿菌( Haemophilus influenzae)、幽門螺旋桿菌( Helicobacter pylori)、亨尼帕病毒(Henipavirus) (亨德拉病毒尼帕病毒(Hendra virus Nipah virus))、A型肝炎病毒、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D型肝炎病毒、E型肝炎病毒、單純疱疹病毒1及2 (HSV-1及HSV-2)、莢膜組織胞漿菌( Histoplasma capsulatum)、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威尼克外瓶黴( Hortaea werneckii)、人類波卡病毒(Human bocavirus;HBoV)、人類疱疹病毒6 (HHV-6)及人類疱疹病毒7 (HHV-7)、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人類副流行性感冒病毒(HPIV)、日本腦炎病毒、JC病毒、胡寧病毒(Junin virus)、金氏金氏菌(Kingella kingae)、肉芽腫克雷伯氏桿菌( Klebsiella granulomatis)、肺炎克雷伯氏桿菌、庫魯普里昂蛋白(Kuru prion)、拉沙病毒(Lassa virus)、退伍軍人症嗜肺桿菌( Legionella pneumophila)、利什曼原蟲屬( Leishmaniagenus)、鉤端螺旋體屬( Leptospiragenus)、李斯特單胞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淋巴球性脈絡叢腦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omeningitis virus;LCMV)、馬丘波病毒(Machupo virus)、馬拉色菌屬( Malasseziaspp)、馬堡病毒(Marburg virus)、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橫川後殖吸蟲( Metagonimus yokagawai)、微孢子門(Microsporidia phylum)、傳染性軟疣病毒(Molluscum contagiosum virus;MCV)、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麻風分支桿菌( Mycobacterium leprae)及彌漫型麻風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lepromatosis)、結核分支桿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潰瘍分枝桿菌( Mycobacterium ulcerans)、肺炎黴漿菌( Mycoplasma pneumoniae)、變形纖毛蟲( Naegleria fowleri)、美洲鉤蟲( Necator americanus)、淋病奈瑟氏球菌( Neisseria gonorrhoeae)、奈瑟氏腦膜炎菌( Neisseria meningitidis)、星形土壤絲菌( Nocardia asteroides)、土壤絲菌屬( Nocardiaspp)、人蟠尾絲蟲( Onchocerca volvulus)、恙蟲東方體(Orientia tsutsugamushi)、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 family) (流感病毒)、巴西副球孢子菌( Paracoccidioides brasiliensis)、並殖吸蟲屬( Paragonimusspp)、衛氏並殖吸蟲( Paragonimus westermani)、小病毒B19 (Parvovirus B19)、巴氏桿菌屬( Pasteurellagenus)、瘧原蟲屬( Plasmodiumgenus)、傑氏肺囊蟲( Pneumocystis jirovecii)、脊髓灰質炎病毒(Poliovirus)、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鼻病毒(Rhinovirus)、鼻病毒(rhinoviruses)、痘立克次體( Rickettsia akari)、立克次體屬( Rickettsia genus)、普氏立克次體( Rickettsia prowazekii)、落磯山熱立克次體( Rickettsia rickettsii)、傷寒立克次體( Rickettsia typhi)、裂谷熱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輪狀病毒(Rotavirus)、德國麻疹病毒(Rubella virus)、薩比亞病毒(Sabia virus)、沙門氏菌屬( Salmonella genus)、疥蟎( Sarcoptes scabiei)、SARS冠狀病毒、住血吸蟲屬( Schistosomagenus)、志賀氏桿菌屬( Shigellagenus)、辛諾柏病毒(Sin Nombre virus)、漢他病毒(Hantavirus)、申克孢子絲菌( Sporothrix schenckii)、葡萄球菌屬( Staphylococcus genus)、葡萄球菌屬、無乳鏈球菌( 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化膿性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yogenes)、糞擬圓蟲( 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絛蟲屬( Taenia genus)、有鉤條蟲( Taenia solium)、蜱傳腦炎病毒(Tick-borne encephalitis virus;TBEV)、犬蛔蟲( Toxocara canis)或貓蛔蟲( Toxocara cati)、弓蟲( Toxoplasma gondii)、梅毒螺旋體( Treponema pallidum)、旋毛蟲( Trichinella spiralis)、陰道毛滴蟲( Trichomonas vaginalis)、髮癬菌屬( Trichophytonspp)、毛首鞭形線蟲( Trichuris trichiura)、布氏錐蟲( Trypanosoma brucei)、克氏錐蟲( Trypanosoma cruzi)、溶尿尿素黴漿菌( Ureaplasma urealyticum)、水痘-帶狀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大天花(Variola major)或小天花(Variola minor)、vCJD普里昂蛋白、委內瑞拉馬腦炎病毒(Venezuela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霍亂弧菌( Vibrio cholerae)、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西部馬腦炎病毒(Western equine encephalitis virus)、潘氏絲狀蟲( Wuchereria bancrofti)、黃熱病病毒(Yellow fever virus)、小腸大腸炎耶氏桿菌( Yersinia enterocolitica)、鼠疫耶氏桿菌( Yersinia pestis)及假結核耶氏桿菌( Yersinia pseudotuberculosis)。
本發明提供一種免疫原性組合物,其包含免疫原及本文中所描述之佐劑調配物。
實例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闡述以下實例。此等實例僅出於說明之目的且不應理解為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之範疇。以下實例說明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
在以下實例中,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及合成單磷醯基脂質A (MPLA) (3D-PHAD™)可購自Avanti Polar Lipids (Alabaster, Ala., USA)。純化之QS-21可購自Desert King International (San Diego, Calif., USA)。
此外,在以下實例中,可藉由已確立之方法分析膽固醇含量以確認脂質體組合物之膽固醇濃度,且間接地確認磷脂濃度。參見例如,Zlatkis等人, 1953, J . Lab . Clin . Med ., 41: 486-492。可由膽固醇標準曲線確定脂質體組合物之膽固醇濃度。
實例 1 均質佐劑調配物之製備使用溶劑注入方法產生各種尺寸之脂質體。藉由音波處理、熱或兩者之組合將脂質(DMPG、DMPC、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乙醇或異丙醇)中形成脂質體(有機相)。將有機溶劑中之脂質(有機相)加熱至65℃。將有機相泵抽至在RT (22℃至25℃)下或在加熱狀態(至多60℃)下保持之緩衝液(水相)中。緩衝液(水相)為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脂質(有機相)之引入可慢至0.5 mL/min至400 mL/mim或將脂質(有機相)快速添加至緩衝液(水相)中。
藉由控制向緩衝液中添加脂質之速率以及改變有機溶劑與水相(緩衝液或水)之比率使得所形成之脂質體之尺寸介於40 nm至400 nm之尺寸範圍內。所測試之比率介於1:4至1:16之範圍內。藉由在室溫下或在加熱狀態下以700 rpm攪拌緩衝液以及控制緩衝液之溫度來控制脂質體形成。使用高壓擠出機或微流體均質機減小在此方法期間形成之脂質體之尺寸。藉由選擇介於50 nm至120 nm範圍內之篩孔尺寸或使用在17000與24000 PSI之間的均質化壓力來控制尺寸。在此縮小尺寸方法後,所形成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介於40至100 nm之範圍內,使其能夠進行無菌過濾。
1提供來自所形成之多個批次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資料。 1
中間產物脂質體批次 尺寸 (nm) PDI
批次1 93.58 0.09
批次2 88.83 0.069
批次3 94.4 0.06
批次4 90.65 0.094
批次5 95.08 0.074
批次6 91.93 0.057
批次7 96.07 0.125
批次8 56.89 0.101
批次9 93.01 0.078
批次10 68.77 0.087
可在縮小尺寸之前或在縮小尺寸之後移除脂質體中之有機溶劑。使用中空纖維膜或卡匣膜,用切向流過濾移除乙醇。可藉由控制超濾及透濾步驟來調節最終產物之濃度。用於TFF之膜的截留分子量(MWCO)介於100 kDa至500 kDa之範圍內。TFF之後,使脂質體再懸浮於緩衝液中且穿過生物負荷減少過濾器(0.45微米)及無菌過濾器(0.22微米)。
含有MPLA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係以無菌(無菌環境)方式與皂素(例如QS-21)混配(組合、混合或改變之過程)以產生最終佐劑藥品。最終佐劑之尺寸具有50至200 nm之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3。在混配期間,將混合速度設定為300 rpm。混合過程介於1小時至24小時之範圍內,其中混合可在室溫下或在2℃至8℃下完成。
有機相製備之實例 稱量兩倍最終濃度(1X)量之脂質(DMPC、DMPG及膽固醇),且添加至玻璃小瓶中並用所需體積之乙醇達到足量(qs)。將45 ml 2X脂質溶液以1:8之比率添加至具有150 mM NaCl之360 ml 10 mM磷酸鹽緩衝液(pH 6.2)中。在50℃下加熱50 ml玻璃注射器。根據 2選擇脂質之質量以用於製備50 ml脂質儲備溶液:將40 mg MPLA (3D-PHAD)添加至各小瓶之2 ml乙醇中且進行音波處理,同時在48℃下在水浴音波振盪器中加熱30分鐘。然後,將此等MPLA (3D-PHAD)溶液添加至經稱重之其他脂質之燒杯中,且將脂質儲備溶液之總體積調整至50 ml。 2 脂質儲備液 ( 50 mL 乙醇中 )
化學名稱 濃度 (mg/ml)-2X 脂質sln 所需質量 (mg) 量測之質量 (mg)
DMPC 28 1400 1403.1
DMPG 3.16 158 158.2
膽固醇 21.64 1082 1083.2
MPLA 0.8 40 40 (5 mg×8小瓶)
用於批次製備之步驟1. 將360 ml PB倒入含有白色磁體之500 mL派熱司(Pyrex)介質儲存瓶中。 2. 以(速率=900 µl/min,注射器直徑=X mm (基於手動泵選取適當直徑之注射器)、體積=45.00 ml)設定注射泵。 3.用扁平螺旋加熱墊包裹注射器且將墊連接至溫度控制器/加熱器。將加熱器溫度設定在50℃。 4. 使用針將50 mL乙醇脂質溶液取出至50 ml包裹之玻璃注射器中且移除內部之任何氣泡或氣體。移除針並立即蓋上注射器。切割25 cm尺寸為16之導管且自一側蓋上。 5. 自注射器移除蓋且立即將導管尖端之開口端連接至注射器。 6.將含有PB之介質儲存瓶置放於加熱板上,同時使磁體在RT (22℃至25℃)下以-900 rpm在內部進行攪拌。 7.打開導管的另一端且將其放在介質儲存瓶中。 8.用脂質溶液填充導管。避免在內部形成任何氣泡,且在確保脂質準備好添加至PB緩衝液後再次蓋上導管末端。 9.打開導管末端且將其置放於介質儲存瓶中。以900 ul/min開始注射直至將45.00 ml脂質溶液添加至反應瓶中。 10. 藉由DLS量測尺寸。950 µl之milli Q水及50 µl之樣品。(DF=20)。
使用100 ml擠出機擠出所得樣品。第一循環使用一個100 nm膜,第二及第三循環使用50 nm膜完成各循環。
用於擠出之壓力在第2及第3循環中介於400 psi與500 psi之間,且在擠出之第一循環中介於600 psi與700 psi之間。
使用100、300或500 kDa MWCO mPES中空纖維膜在擠出樣品上完成TFF。將275 ml樣品濃縮回50 ml且對其進行10 DV洗滌(使用500 ml緩衝液),其後將樣品濃縮回35 mL。
將經擠出之脂質體負載於中空纖維切向流系統(500 kDa mPES膜)上。將負載之總體積濃縮至最終體積以匹配脂質溶液之體積。完成透濾體積洗滌(10至12次)以移除所有乙醇。在無菌過濾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前完成最終尺寸及濃度量測。中間產物脂質體之濃度應為最終產物的兩倍。
將中間產物脂質體儲存在2℃至8℃下,隨後進行無菌過濾。
稱量適當量之QS-21 (0.5 mg/mL至2 mg/mL)且使用pH 6.2之含有150 mM氯化鈉之10 mM磷酸鹽緩衝液進行復原,以與形成之脂質體中間產物混合且在佐劑藥品中達成0.2 mg/mL或0.4 mg/mL QS-21之最終目標濃度。QS-21之溶液經無菌過濾且與中間產物脂質體混配以產生最終佐劑藥品。
3概述根據此實例中所描述之方法製造的多個批次之最終佐劑調配物的尺寸及PDI。 3
最終佐劑調配物 尺寸 (nm) PDI
批次1 102.6 0.204
批次2 135.3 0.464
批次3 110.8 0.276
批次4 111.2 0.279
批次5 100.1 0.141
批次6 112.1 0.218
批次7 103.6 0.169
批次8 165 0.165
批次9 114.4 0.281
批次 10 105.9 0.223
實例 2 均質佐劑調配物之製備 在不縮小尺寸之情況下使用溶劑注入製備 40 150 nm 中間產物脂質體之方法A. 40 150 nm 中間產物脂質體之製備在新鮮玻璃瓶中稱量脂質(DMPG、DMPC、膽固醇及MPLA)且添加100 ml乙醇以製備 4中所描述之脂質儲備液(有機相)。攪拌脂質儲備液且在45℃下在燒杯中之水浴中加熱玻璃瓶。在脂質溶解後,使用乙醇將脂質儲備液稀釋2.5倍。 4 脂質儲備液 ( 100 mL 乙醇中 )
組分 MPLA - 3D-PHAD DMPC DMPG Chol   
所添加之實際重量(mg) 80 2800.7 316.3 2164.1   
使用具有 5中所列舉之條件的NanoAssemblr篩選所得脂質體之尺寸。選擇流比4:7用於進一步進行下文B部分中所描述之注射器注入方法。 5
水溶液 / 有機溶劑之溫度( ℃) 有機溶劑 / 水溶液之流動速率比率 總流動速率(ml/min) 中間產物脂質體尺寸(nm) PDI
45/45 1:8 12 40 0.162
45/45 1:8 12 39 0.144
45/45 1:4 12 47 0.124
45/45 1:2 12 62 0.023
45/45 4:7 12 87 0.070
45/45 2:3 12 107 0.084
45/45 2:3 17 111 0.054
45/45 4:5 12 134 0.055
45/45 1:1 12 127 0.019
55/55 5:1 12 47 0.06
B. 注射器注射 [ 使用具有 40 150 nm 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上文A部分中所描述之於乙醇中之脂質溶液(有機相)加熱至40℃至65℃且負載於60 mL塑膠/玻璃注射器(具有10 mL額外空間)中。將注射器包裹於加熱墊中以使溫度維持在45℃與55℃之間。將總共60 mL脂質溶液負載於有機注射器中。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水加熱至45℃且負載至120 mL塑膠注射器中。使用加熱墊使注射器維持在45℃。藉由Upchurch不鏽鋼三通組件(Upchurch Stainless Steel Tee assembly) (Idex)連接水相及有機相。將兩個注射器連接至泵,該等泵使用軟體同時啟動以遵循 6中之條件產生20 ml脂質體。所得脂質體為40至140 nm,其中PDI為0.04至0.2。
藉由TFF純化所得脂質體且濃縮以製備尺寸為40至91 nm且PDI為0.05至0.1之脂質體中間產物。 6
總體積: 水相之體積: 有機相之體積:
150 ml 95.45 ml 54.55 ml
總流動速率: 水相之流動速率: 有機相之流動速率:
12 ml/min 7.636 ml/min 4.363             ml/min
C. QS - 21 之製備將11 mg QS-21稱量至50 mL錐形管中。添加6.629 mL PBS緩衝液(10 mM磷酸鹽,150 mM NaCl,pH 6.2)以製備1.5 mg/mL QS-21溶液。搖晃QS-21溶液直至QS-21完全溶解。使用0.22 μM PES steri-flip過濾器過濾QS-21儲備溶液。將儲備溶液收集於50 mL錐形管中且儲存於5℃下並用鋁箔覆蓋。
D. 佐劑產物之製備將1 mL來自方法B之脂質體中間產物與0.219 mL QS-21溶液及0.421 ml PBS緩衝液混合。立即用鋁箔覆蓋經合併之溶液以避免光暴露。接著在RT下以350 rpm搖晃1小時,接著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23小時。將尺寸為102 nm且PDI為0.18之最終調配物作為最終調配物保存於2℃至8℃下。最終佐劑藥品之濃度含有0.2至0.4 mg/mL QS-21之目標範圍。
可使用基於泵之設定按比例擴大所定義之方法,其中如在此實例之B部分中闡述的注射器設定中所完成,控制流動速率及混合參數。
實例 3 用於製備異質佐劑調配物之方法 A. 方法 I 使用溶劑注入及微流體均質機之方法1) 中間產物之製備在新鮮玻璃瓶中稱量脂質且添加100 ml於乙醇中之脂質儲備液。脂質之量係按照下文所提及之表格之量。將磁性攪拌棒置放於瓶中。在65℃下在燒杯中之水浴中加熱玻璃瓶。在脂質溶解後,使用乙醇將樣品稀釋2.5倍。 7
組分 MPLA - 3D-PHAD DMPC DMPG Chol 乙醇(ml)
所添加之實際重量(mg) 80 2800.7 316.3 2164.1 100
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脂質溶液加熱至65℃且負載於60 mL塑膠注射器(具有10 mL額外空間)中。藉助於包覆於周圍之加熱墊將注射器維持在65℃,該加熱墊係藉助於拉鏈固定。將60 mL脂質溶液負載於有機注射器中。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WFI加熱至60℃且負載於兩個100 mL塑膠注射器(具有10 mL額外空間)中。藉助於包覆於周圍之加熱墊將注射器維持在60℃,該加熱墊係藉助於拉鏈固定。
在Adagio軟體/系統上所使用之有機相之設定闡述於 8中。 8
設定 指定之有機溶液值 指定之WFI值
注射器模型 Becton Dickinson Plasti-Pak 60 mL Becton Dickinson 玻璃(所有類型) 100 mL
注射器之數目 1 1
流動方向 抽出 注入
流動速率 1.330 mL/min 10.668 mL/min
體積 22.5 mL 90 mL
時間 00:16:52 00:16:52
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上文A部分中所描述之於乙醇中之脂質溶液(有機相)加熱至65℃且負載於65 mL塑膠/玻璃注射器中。將注射器包裹於加熱墊中以使溫度維持在約65℃。將總共60 mL脂質溶液負載於有機注射器中。在置放於熱板上之燒杯中將水加熱至60℃且負載至120 mL塑膠注射器中。使用加熱墊使注射器維持在60℃。藉由upchurch鋼三通組件連接水相及有機相。將兩個注射器連接至泵,該等泵使用軟體同時啟動以遵循 8中之條件產生20 ml脂質體。捨棄初始5%之操作樣品。確保收集之樣品不混濁且收集於玻璃容器中。所得脂質體為40至70 nm,其中PDI為0.04至0.2。
在濃縮步驟中,將來自少數不同批次之尺寸約45 nm且PDI約0.04至0.1之1200 ml樣品逐漸負載至TFF系統以獲得60 mL脂質體。在透濾步驟期間,流動速率在10X點處自500 ml/min降低至400、300、200及100,接著在100 ml/min時保持穩定10x至20x,在14 psi下饋入,在7.5 psi下進行TMP。pH 6.2之約10倍稀釋體積之PBS緩衝液適用於以100 ml/min開始之緩衝液更換,流動速率在200、300、400、500 ml/min時逐漸增加,接著保持500 ml/min,在12 psi下饋入,在8 psi下進行TMP。以約200 ml/min之流動速率收穫,僅得到60至64 mL之滲餘物。使用具有220 nm膜之steriflip 50 mL過濾系統過濾在TFF後所收集之樣品,以製備尺寸為約55 nm且PDI為約0.13之脂質體。
進一步使脂質體溶液穿過微流體均質機之Y形腔室約10次,隨後過濾以製備具有58 nm之尺寸及0.12之PDI的中間產物。
2) QS - 21 之製備將11 mg QS-21稱量至50 mL錐形管中。添加6.629 mL PBS緩衝液(10 mM磷酸鹽,150 mM NaCl,pH 6.2)以製備1.5 mg/mL QS-21溶液。搖晃QS-21溶液直至QS-21完全溶解。使用0.22 μM PES steri-flip過濾器過濾QS-21儲備溶液。將儲備溶液收集於50 mL錐形管中且儲存於5℃下並用鋁箔覆蓋。
3) 佐劑產物之製備將1 mL中間產物及0.219 mL QS-21溶液與0.421 ml PBS緩衝液混合。立即用鋁箔覆蓋經合併之溶液以避免光暴露。接著在RT下以350 rpm搖晃1小時,接著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48小時。將尺寸為645 nm且PDI為0.62之最終調配物作為最終調配物保存於2℃至8℃下。使用基於泵之設定按比例擴大所定義之方法,其中如在注射器設定中所完成,控制流動速率及混合參數。
B. 方法 II 乙酸乙酯注入方法1) 中間產物之製備稱量脂質且添加至具有所需體積之155 mL乙酸乙酯及5 mL異丙醇(IPA)的玻璃瓶中。在55℃下於水浴中培育脂質30分鐘以製備澄清溶液。將澄清脂質溶液負載至包裹有加熱墊之50 mL玻璃注射器中以使溫度維持在由溫度感測器控制之55℃。使用具有20 mL/min之流動速率的注射泵將4.5 mL脂質溶液添加至pH 6.2之36 mL PBS緩衝液中。純化調配物且藉由TFF濃縮至5至6 mL,隨後對pH 6.2之PBS進行10 DV。藉由離心將其進一步濃縮至1.7 mL以製備脂質體中間產物。 9:根據下表選擇脂質之質量以用於製備160 ml脂質溶液
名稱 實際量 (mg)
DMPC 1127.2
DMPG 129.0
膽固醇 869.3
MPLA 34.1
10:不同方法之尺寸及分佈
樣品 添加方法 脂質溶液之EA 及乙醇 有機溶劑 / 緩衝液 尺寸 ,nm PDI 在TFF / 連接之後的尺寸 ,nm 在TFF / 連接之後的PDI 具有QS -21 之尺寸 ,nm 具有QS -21 之PDI
1 吸管 僅EA,在50至55℃下混濁,0.5X脂質 4ml/0.5ml 756.9 0.847
2 吸管 於EA中之3% IPA,在50至55℃下澄清,0.5X脂質 4ml/0.5ml 622.7 0.627
3 吸管 4ml/0.5ml 877.1 0.641
4 吸管 4ml/0.5ml 580.1 0.726
5 注射器,20 ml/min 36ml/4.5ml 805.9 0.774 549 0.650 564 0.957
6 注射器,20 ml/min 36ml/4.5ml 637.1 0.604 462 0.695 582 0.623
7 注射器,20 ml/min 36ml/4.5ml 675.7 0.649 757 0.993 844 0.584
2) 佐劑產物之製備將0.2 mL之1.2 mg/mL QS-21溶液添加至0.4 mL中間產物中,隨後添加pH 6.2之2.25 mL PBS緩衝液。在300 rpm、室溫(RT)下藉由搖床搖晃瓶子1小時。在RT下再培育溶液24小時。在5℃下保存最終佐劑調配物。 11:各方法之後的尺寸及PDI
方法階段 尺寸(nm) PDI
乙酸乙酯注入 637 0.60
TFF 478 0.552
藉由離心進行濃縮 462 0.695
添加QS-21 582 0.623
在5℃下1週 542 0.649
在5℃下2週 567 0.930
C. 方法 III 使用冷凍乾燥之脂質及微流體均質機再水合之方法1) 中間產物之製備調配物之製造涉及稱量脂質MPLA (3D-PHAD)、DMPC、DMPG及膽固醇,且用預溫熱(55℃至65℃)之純淨三級丁醇(TBA)向下溶解且以300 rpm攪拌>30分鐘以完全溶解。將最終溶液負載於凍乾器上以用於冷凍/乾燥過程。在完全冷凍步驟之後,接著用1/3體積之55℃至60℃預溫熱緩衝液(PBS,pH 6.2)再懸浮凍乾脂質以便再水合。可藉由改變緩衝液體積來控制濃度。在攪拌之情況下,再水合在55℃至60℃下以300 rpm持續至少1小時,以形成介於nm至10微米範圍內之大型脂質體。使用LM10微流體均質機使脂質體之尺寸縮小且在35℃至45℃水浴中施加約18,640 psi之壓力(設定=17,500 psi),且使全部體積之脂質體溶液通過大約5至12次以產生小脂質體(50至100 nm)。使用0.22 μm PES無菌過濾器過濾最終脂質體中間產物係用於產生具有大約40至70 nm粒徑及低多分佈性(PDI為約0.2)之均質脂質體群體。呈中間產物形式之最終經過濾之脂質體可儲存於5℃下或進一步用於產生最終佐劑產物。
2) 佐劑產物之製備為了進一步製造最終調配物,將中間產物平衡至RT且與添加之PBS緩衝液及於PBS緩衝液中之QS-21溶液(亦即1.5 mg/mL時之QS-21)混配以製備最終佐劑調配物。在RT下以300 rpm搖晃1小時,隨後在RT下再儲存(避光) 24小時產生粒徑>300 nm且PDI>0.5之最終異質佐劑產物。最終產物儲存於5℃下且避光。尺寸及PDI可在 12中所示之三次重複製備中再現。 12
調配物批次 1 2 3
中間產物 方法步驟 尺寸(nm) PDI 尺寸(nm) PDI 尺寸(nm) PDI
再水合 2673 0.87 2614 0.57 3207 0.11
MF之次數 12
尺寸縮小後 6 0.40 89 0.37 67 0.42
過濾後 56 0.22 54 0.21 57 0.22
最終調配物 藉由DLS在RT下進行24小時 576 0.52 590 0.49 706 0.46
藉由Horiba Viewsizer在RT下進行24小時 平均 397 NA 380 NA 351 NA
D10 122 NA 177 NA 106 NA
D50 350 NA 342 NA 280 NA
D90 752 NA 702 NA 714 NA
實例 4 佐劑調配物本發明提供用於製備可擴展量之包含皂素(例如QS-21)之MPLA-脂質體佐劑調配物的方法。包含皂素(例如QS-21)之例示性MPLA-脂質體佐劑調配物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專利第10,434,167號中所描述之MPLA-脂質體調配物(例如ALFQ)及兩種本文中所描述之脂質體新型佐劑-2 (Liposomal Novel Adjuvant-2;LiNA-2)佐劑調配物(亦即LiNA-2均質佐劑調配物及LiNA-2異質佐劑調配物),其可為1XLiNA-2濃度或2XLiNA-2濃度。此等佐劑調配物之組成闡述於下 13中: 13 :佐劑調配物
ALFQ* 1XLiNA-2**濃度 2XLiNA-2***濃度
DMPC DMPG 膽固醇 MPLA (3D-PHAD) QS-21 7.0 mg 0.78 mg (0.8 mg) 5.4 mg 0.2 mg 0.1 mg 14 ± 7 mg/mL 1.6 ± 0.8 mg/mL 11 ± 6 mg/mL 0.40 ± 0.20 mg/mL 0.2 ± 0.10 mg/mL 28 ± 14 mg/mL 3.2 ± 1.6 mg/mL 22 ± 11 mg/mL 0.80 ± 0.40 mg/mL 0.4 ± 0.20 mg/mL
*描述於Alving, C.R.等人, Expert Review of Vaccines19:3 (2020) 279-292;及Hutter, J.N.等人, Vaccine40 (2022) 5781-5790中。 **LiNA-2均質佐劑調配物及LiNA-2異質佐劑調配物兩者之調配物。 ***LiNA-2均質佐劑調配物及LiNA-2異質佐劑調配物兩者之調配物。
實例 5 用不同 LiNA - 2 佐劑調配之艱難梭菌疫苗抗原之免疫原性在大鼠中比較用氫氧化鋁(Al(OH) 3)及不同LiNA-2佐劑調配物(均質及異質)調配之艱難梭菌類毒素抗原的相對免疫原性。均質及異質LiNA-2佐劑描述於本文及 14中。藉由使用pH 6.2之PBS緩衝液以1:5稀釋度稀釋1X濃度之LiNA-2來製備最終大鼠LiNA-2佐劑劑量。 14. LiNA-2佐劑調配物
組分 LiNA-2 均質 (1X mg/mL) LiNA-2 異質 (1X mg/mL)
3D-PHAD 0.4 0.4
QS-21 0.2 0.2
DMPC 14 14
DMPG 1.58 1.58
膽固醇 10.82 10.82
所有均在pH 6.2之10 mM磷酸鹽、150 mM NaCl溶液中
下文所描述之毒素中和分析法(TNA)係用於量測免疫接種後多個時間點處之血清的功能性細胞毒活性。
根據 15中之研究設計對威斯達韓(Wistar Han)大鼠(每組10隻,8至10週齡,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進行肌內免疫接種(IM)。第1組接受用Al(OH) 3調配之艱難梭菌疫苗抗原。第2及第3組分別接受用均質及異質的LiNA-2佐劑調配之艱難梭菌疫苗抗原。
在多個時間點處收集血清且在TNA中量測中和毒素細胞毒活性的能力。來自個別動物之血清之毒素B的中和效價展示於 1中,且繪示用均質及異質LiNA-2調配之類毒素引發的類似免疫反應,該等免疫反應能夠中和毒素B之細胞毒性。 15 .使用LiNA-2佐劑調配物之大鼠研究設計
小組 調配物 組合物 (每劑量,mg/mL ) 劑量體積 途徑 給藥時程 分析法時程
1 Al(OH) 3 0.04 mg之各毒素A及B 0.4 mg Al(OH) 3 250 µl IM 第0週、第4週、第8週 第0週、第2週、第6週、第10週
2 LiNA-2 均質 0.04 mg之各毒素A及B 0.08 mg 3D-PHAD ®0.04 mg QS-21 2.8 mg DMPC 0.316 mg DMPG 2.16 mg膽固醇 250 µl IM 第0週、第4週、第8週 第0週、第2週、第6週、第10週
3 LiNA-2 異質 0.04 mg之各毒素A及B 0.08 mg 3D-PHAD ®0.04 mg QS-21 2.8 mg DMPC 0.316 mg DMPG 2.16 mg膽固醇 250 µl IM 第0週、第4週、第8週 第0週、第2週、第6週、第10週
毒素中和分析法 ( TNA )可使用毒素中和分析法(TNA)、ELISA或更佳地細胞毒性分析法(諸如WIPO專利申請案WO/2012/143902、美國專利第9187536號及WIPO專利申請案WO/2014/060898中所描述之分析法)測定藉由投與本發明之組合物所誘導之免疫反應,該等申請案各自分別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毒素中和分析法(TNA)可用於定量中和艱難梭菌毒素之抗體。在此分析法中,可使用固定量之艱難梭菌毒素A或毒素B培育連續稀釋之血清。接著可添加測試細胞(例如維羅(Vero)細胞)及在適合之條件(例如37℃持續6天)下培育的血清-毒素-細胞混合物。血清中和艱難梭菌毒素之細胞毒性作用的能力可藉由細胞之存活率確定且與細胞之存活率相關。分析法利用封閉培養孔中之酸代謝物之積聚作為正常細胞呼吸之指示。在暴露於毒素之細胞中,代謝及CO 2產生降低;因此,pH上升(例如至7.4或更高),如在細胞培養基中藉由酚紅pH指示劑所指示。在此pH下,培養基呈現紅色。然而,細胞對照物或暴露於已藉由抗體中和之毒素的細胞以正常量代謝及產生CO 2;因此,pH維持(例如在7.0或更低),且在此pH下,培養基呈現黃色。因此,艱難梭菌毒素中和抗體與血清中和艱難梭菌毒素在細胞上之代謝作用的能力相關,如藉由其維持某一pH(例如7.0或更低)之能力所證明。培養基之顏色變化可使用酶標儀量測(例如在562 nm至630 nm處)以進一步計算在艱難梭菌毒素介導的細胞毒性之50%抑制下抗毒素中和抗體效價。在一個態樣中,組合物誘導毒素中和抗體效價,當在毒素中和分析法中以相同條件量測時,個體接受組合物之劑量後的該毒素中和抗體效價比個體接受該劑量前的毒素中和抗體效價大至少1倍,諸如至少1.01倍、1.1倍、1.5倍、2倍、3倍、4倍、5倍、6倍、7倍、8倍、9倍、10倍、11倍、12倍、13倍、14倍、15倍、16倍、32倍或更高。
簡言之,在此實例中,用充當毒素介導之細胞毒性之標靶的IMR-90細胞接種384孔微量滴定盤。分別分析各測試血清樣品中和毒素A或毒素B之能力。在含濕氣培育箱(37℃/5% CO 2)中將測試血清之四種連續稀釋液與固定濃度之毒素A (TcdA)或毒素B (TcdB)混合60分鐘以允許毒素出現中和。所有盤包括參考標準及品質對照,其係由已知效價之抗毒素抗體組成以監測分析法效能。在60分鐘之培育後,將毒素-抗血清混合物施用至IMR-90細胞單層上且再培育盤72小時。接著,使用基於螢光素酶之CellTiter-Glo®試劑測試IMR-90細胞單層之存活率,該試劑提供代謝活性細胞中ATP水平之量度且報告為相對冷光單位(RLU)。高ATP水平指示高細胞存活率及抗體介導之TcdA或TcdB中和。藉由使用常規統計分析系統(SAS®)程式對來自抗毒素A或B參考標準之測試樣品的RLU值與校準曲線進行比較來測定中和抗體濃度。功能性抗體濃度表示為任意單位/毫升(或中和單位/毫升)之血清。TcdA及TcdB TNA分析法之定量下限(LLOQ)分別為75.9及249.7中和單位/毫升之血清。
1展示用不同LiNA-2佐劑(均質及異質)調配之艱難梭菌( C . difficile)類毒素抗原進行免疫接種之個別動物(大鼠)的中和效價。

Claims (114)

  1. 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該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該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該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該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濃縮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該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該均質佐劑調配物。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3.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中該皂素為QS-21。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步驟(i)中之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或其組合溶解於該有機溶劑中。
  5.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
  6. 如請求項4之方法,其中將該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間的溫度。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
  9.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中該水相處於20℃至60℃之間的溫度下。
  10.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0.5 mL/min至400 mL/min或快速添加。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以7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1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16之範圍內。
  1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使用高壓擠出機或微流體均質機來縮小該步驟(iv)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14. 如請求項13之方法,其中藉由使用尺寸範圍介於50 nm至120 nm之膜或介於17000 PSI與24000 PSI之間的均質化壓力或兩者之組合來縮小該步驟(iv)中之脂質體之尺寸。
  1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v)之尺寸縮小之前或在步驟(iv)之尺寸縮小之後移除該有機溶劑。
  1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angential Flow Filtration;TFF)移除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TFF為TFF透濾。
  18.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19.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超濾進行該步驟(v)之濃縮。
  20. 如請求項19之方法,其中該超濾包含生物負荷減少過濾器及無菌過濾器。
  2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之混配係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
  2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之混配介於1小時至24小時之範圍內。
  2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之混配係在室溫或2℃至8℃下進行。
  2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30 nm至400 nm之尺寸範圍。
  2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05至0.5之多分散性。
  2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藉由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該步驟(ii)之注入。
  27. 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均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或有機溶劑之混合物中以形成有機相; (ii)將該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該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該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濃縮該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過濾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將該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以形成具有約30至400 nm之尺寸範圍且多分散性為0.05至0.5的最終佐劑調配物, 由此製造該均質佐劑調配物。
  2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該皂素為QS-21。
  30.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步驟(i)中之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該有機溶劑中。
  31.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或其他有機溶劑。
  32. 如請求項30之方法,其中將該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間的溫度,較佳為在50℃與65℃之間或在45℃與55℃之間。
  33.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
  34.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
  35. 如請求項33之方法,其中該水相處於20℃至65℃之間的溫度下。
  36.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12 mL/min。
  37.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以100 rpm至1000 rpm之速率攪拌該步驟(v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38.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2至1:16之範圍內,較佳為4:7。
  39.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40. 如請求項39之方法,其中該TFF為TFF透濾。
  41. 如請求項40之方法,其中該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42.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藉由超濾進行該步驟(iii)之濃縮。
  43.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之過濾包含生物負荷減少過濾器及無菌過濾器。
  44.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5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
  45.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50 nm至200 nm之尺寸範圍。
  46.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05至0.5之多分散性。
  47. 如請求項27之方法,其中藉由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該步驟(ii)之注入。
  48. 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至少一種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溶液; (ii)將該步驟(i)之有機相與水相一起以特定流動速率及該有機相與該水相之特定比率同時注入以形成脂質體; (iii)濃縮該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iv)移除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v)在約17500 psi下藉由微流體均質機處理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10次; (vi)使用0.22 μm膜過濾該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及 (vii)將該步驟(v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該異質佐劑調配物。
  4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50. 如請求項49之方法,其中該皂素為QS-21。
  51.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步驟(i)中之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該有機溶劑中。
  52.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溶劑為乙醇或異丙醇或其混合物。
  53. 如請求項51之方法,其中將該脂質調配物有機相加熱至45℃至65℃之溫度。
  54.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
  55. 如請求項54之方法,其中該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
  56. 如請求項54之方法,其中該水相處於45℃至60℃之間的溫度下。
  57.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中之有機相具有1.333 ml/min之流動速率,且該水相具有10.667 ml/min之流動速率(有機相:水相=1:8,使用兩個注射器)。
  58.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以1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5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8之範圍內。
  60.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該步驟(iii)及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61.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藉由使用微流體均質機來處理該步驟(iv)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62.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在步驟(v)之微流體化之前移除該有機溶劑。
  63.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該TFF為TFF超濾及透濾。
  64. 如請求項60之方法,其中該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65.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藉由超濾進行該步驟(iii)之濃縮。
  66.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將緩衝液添加至該步驟(vi)之混配中。
  67.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5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至48小時或攪拌1小時。
  68. 如請求項67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vii)之混配後,該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至多48小時。
  69.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約300 nm至1000 nm之尺寸。
  70.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至1之多分散性。
  71. 如請求項48之方法,其中藉由Nanoassemblr或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該步驟(ii)之注入。
  72. 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將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溶解於有機溶劑中以形成作為有機相之脂質調配物; (ii)將該步驟(i)之有機相以特定流動速率及該有機相與水相之特定比率注入該水相中以形成脂質體; (iii)攪拌該步驟(ii)之脂質體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v)濃縮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v)移除該步驟(i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及 (vi)將該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該異質佐劑調配物。
  73.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74. 如請求項73之方法,其中該皂素為QS-21。
  75.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步驟(i)中之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該有機溶劑中。
  76. 如請求項75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溶劑包含乙酸乙酯及異丙醇。
  77. 如請求項75之方法,其中將該脂質調配物有機相加熱至50℃至65℃之溫度。
  78.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
  79. 如請求項78之方法,其中該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
  80. 如請求項78之方法,其中該水相處於20℃至25℃之溫度下。
  81.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流動速率為20 mL/min。
  82.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以100 rpm至900 rpm之速率攪拌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83.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i)之有機相與水相之比率介於1:4至1:8之範圍內。
  84.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vi)之混配之前移除該有機溶劑。
  85.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藉由切向流過濾(TFF)移除該步驟(iv)及步驟(v)之中間產物脂質體的有機相。
  86. 如請求項85之方法,其中該TFF為TFF超濾及透濾。
  87. 如請求項85之方法,其中該TFF包含具有介於100 kDa至500 kDa範圍內之截留分子量(MWCO)的膜。
  88.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藉由超濾進行該步驟(vi)之濃縮。
  89.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將緩衝液添加至該步驟(vi)之混配中。
  90.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步驟(vi)之混配係在RT下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1小時。
  91. 如請求項90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vii)之混配後,該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24小時。
  92.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300 nm至1000 nm之尺寸範圍。
  93.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至1.0之多分散性。
  94. 如請求項72之方法,其中藉由吸管、泵或注射器注射進行該步驟(ii)之注入。
  95. 一種用於製造包含脂質體雙層之異質佐劑調配物的方法,該脂質體雙層包含(a)單磷醯基脂質A (MPLA)、(b)皂素及(c)脂質體組合物,該脂質體組合物包含(i)至少一種選自磷脂醯膽鹼(PC)及/或磷脂醯甘油(PG)之磷脂,其中該磷脂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膽鹼(DMPC)、二軟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PPC)、二硬脂醯基磷脂醯膽鹼(DSPC)、二肉豆蔻醯基磷脂醯甘油(DMPG)、二軟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PPG)、二硬脂醯基磷脂醯甘油(DSPG)及其組合,以及(ii)膽固醇,其中該脂質體組合物中之膽固醇的莫耳百分比濃度大於50% (mol/mol), 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i)製備包含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之凍乾有機相; (ii)使該步驟(i)之凍乾有機相與水相再水合以形成中間產物脂質體; (iii)使用微流體均質機縮小該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iv)將該步驟(i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與皂素混配, 由此製造該異質佐劑調配物。
  96.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該皂素係選自由QS-7、QS-18、QS-21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97. 如請求項96之方法,其中該皂素為QS-21。
  98.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步驟(i)中之該等磷脂、膽固醇及MPLA係藉由音波處理、加熱、攪拌或其組合溶解於該有機溶劑中。
  99. 如請求項98之方法,其中該有機溶劑包含三級丁醇(TBA)或其混合物。
  100. 如請求項99之方法,其中將該脂質有機相加熱至25℃至65℃之溫度。
  101.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凍乾該有機相溶液。
  102.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該水相包含水或緩衝液。
  103. 如請求項102之方法,其中該緩衝液包含pH 6.2之含有150 mM NaCl之10 mM磷酸鹽。
  104. 如請求項102之方法,其中該水相處於20℃至70℃之溫度下。
  105.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以100 rpm至1000 rpm之速率攪拌該步驟(ii)之中間產物脂質體。
  106.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用微流體均質機及18640 PSI之壓力縮小該步驟(iii)中之中間產物脂質體之尺寸。
  107.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在步驟(ii)之再水合之前移除該有機溶劑。
  108.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藉由凍乾移除該有機溶劑。
  109.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將緩衝液添加至該步驟(iv)之混配中。
  110.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該步驟(iv)之混配係在RT下以300 rpm之混合速度進行或攪拌1小時。
  111. 如請求項110之方法,其中在該步驟(iv)之混配後,該中間產物脂質體在不攪拌之情況下在RT下儲存24小時。
  112.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300 nm之尺寸。
  113. 如請求項95之方法,其中該最終佐劑調配物具有>0.4之多分散性。
  114. 一種佐劑調配物,其係由如請求項1至113之方法中之任一者製備。
TW112109068A 2022-03-14 2023-03-13 佐劑之製造方法 TW2023458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19418P 2022-03-14 2022-03-14
US63/319,418 2022-03-14
US202363485964P 2023-02-20 2023-02-20
US63/485,964 2023-02-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5892A true TW202345892A (zh) 2023-12-01

Family

ID=8605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9068A TW202345892A (zh) 2022-03-14 2023-03-13 佐劑之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5892A (zh)
WO (1) WO202317545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6183A (en) 1978-03-29 1980-01-29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Liposome carriers in chemotherapy of leishmaniasis
US4302459A (en) 1980-03-19 1981-11-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Liposome carriers in leishmaniasis chemotherapy with 8-aminoquinoline derivatives
US5231112A (en) 1984-04-12 1993-07-27 The Liposome Company, In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ris salt of cholesterol hemisuccinate and antifungal
US5916588A (en) 1984-04-12 1999-06-29 The Liposome Company, Inc. Peptide-containing liposomes, immunogenic liposome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and use
US4684479A (en) 1985-08-14 1987-08-04 Arrigo Joseph S D Surfactant mixtures, stable gas-in-liquid emuls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uch emulsions from said mixtures
US6759057B1 (en) 1986-06-12 2004-07-06 The Liposome Company, Inc. Methods and compositions using liposome-encapsulate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E60901B1 (en) 1986-08-21 1994-08-24 Vestar Inc Improved treatment of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 with phospholipid particles encapsulating polyene antifungal antibiotics
US6406713B1 (en) 1987-03-05 2002-06-18 The Liposome Company, Inc. Methods of preparing low-toxicity drug-lipid complexes
EP0362278A4 (en) 1987-06-05 1990-05-14 Us Health FACTORS OF AUTOCRINE MOTILITY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AU598958B2 (en) 1987-11-12 1990-07-05 Vestar, Inc. Improved amphotericin b liposome preparation
US5888519A (en) 1988-06-02 1999-03-30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Army Encapsulated high-concentration lipid a compositions as immunogenic agents to produce human antibodies to prevent or treat gram-negative bacterial infections
US5215680A (en) 1990-07-10 1993-06-01 Cavitation-Control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medical-grade lipid-coated microbubbles, paramagnetic labeling of such microbubbles and therapeutic uses of microbubbles
JP2001501173A (ja) 1996-08-23 2001-01-30 アルザ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シスプラチン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リポソーム
US6056973A (en) 1996-10-11 2000-05-02 Sequus Pharmaceuticals, Inc. Therapeutic liposom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preparation
AU4907897A (en) 1996-10-11 1998-05-11 Sequus Pharmaceuticals, Inc. Therapeutic liposom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NZ336538A (en) 1996-10-15 2001-11-30 Liposome Co Inc N-acyl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mediated liposomal drug delivery
TWI457133B (zh) 2005-12-13 2014-10-21 Glaxosmithkline Biolog Sa 新穎組合物
RU2592686C2 (ru) 2011-04-22 2016-07-27 ВАЙЕТ ЭлЭлСи Композиции, относящиеся к мутантному токсину clostridium difficile,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BR122016023101B1 (pt) 2012-10-21 2022-03-22 Pfizer Inc Polipeptídeo, composição imunogênica que o compreende, bem como célula recombinante derivada de clostridium difficile
SG11201607396WA (en) 2014-03-25 2016-10-28 Government Of The Us Secretary Of The Army Non-toxic adjuvant formulation comprising a monophosphoryl lipid a (mpla)-containing liposome composition and a saponin
BR112019025193A2 (pt) * 2017-05-30 2020-06-23 Glaxosmithkline Biologicals S.A. Métodos de fabricação de um adjuvante lipossomal, de fabricação de um concentrado lipossomal, para a preparação de uma composição imunogênica com adjuvante e para a preparação de uma solução, adjuvante lipossomal, composição imunogênica com adjuvante, e, solução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5454A1 (en)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9229B (zh) 制备囊泡的方法和由其产生的制剂
CN107124869B (zh) 包含含有单磷酰脂质a(mpla)的脂质体组合物和皂苷的无毒佐剂制剂
CA2592437C (en) Lyophilization of virosomes
CN107296792B (zh) 囊泡及由其产生之制剂的制备方法
US20130177629A1 (en) Liposomal compositions
EP0831780B1 (en) Improved liposomal formulation
US20210162042A1 (en) Novel methods for manufacturing an adjuvant
US20170072033A1 (en) Liposomal compositions for mucosal delivery
US11278494B1 (en) Manufacturing of bupivacain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
US11357727B1 (en) Manufacturing of bupivacaine multivesicular liposomes
JP6466571B2 (ja) アジュバント添加ビロソームを提供す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アジュバント添加ビロソーム
US20180036237A1 (en) Oil/surfactant mixtures for self-emulsification
CN88101864A (zh) 低毒性药物类脂制剂
CN110035770B (zh) 新方法
TW202345892A (zh) 佐劑之製造方法
KR20170016315A (ko) 알루미늄 염-흡착 백신의 면역자극 효력의 증진 방법
EP3016679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virosomes
Pires et al. Controlled lipid self-assembly for scalable manufacturing of next-generation immune stimulating complexes
CN117323427A (zh) 脂质体佐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
US20160151479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virosomes
US20220000779A1 (en) Immunogenic compositions
KR20160098452A (ko) 바이로좀용의 개선된 제형
Carlson et al. SELF-ASSEMBLED PRODRUG TUBULES FOR CONTINUOUS RE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