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9661A -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9661A
TW202339661A TW112102889A TW112102889A TW202339661A TW 202339661 A TW202339661 A TW 202339661A TW 112102889 A TW112102889 A TW 112102889A TW 112102889 A TW112102889 A TW 112102889A TW 202339661 A TW202339661 A TW 20233966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ject
refractive power
answer
lens
vis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2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浦仁志
鈴木榮二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東海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東海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東海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9661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3/00Apparatus for testing the eyes; Instruments for examining the eyes
    • A61B3/02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 A61B3/028Subjective types, i.e. testing apparatus requiring the active assistance of the patient for testing visual acuity; for determination of refraction, e.g. phoropt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課題為提供一種以自覺的簡便的方法,不僅鏡片度數,關於散光度數與散光的軸也能正確求出,也無引起過度矯正之虞,途中的檢查結果也能反映到最終的度數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本發明的解決手段為一種折射度數決定方法,設定眼睛受驗者被屈光矯正的視力的目標值,以此作為目標視力,在讓受驗者配戴試驗鏡片的狀態或裸眼狀態下使其目視朝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向的複數個視標,讓受驗者回答其朝向,在得到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的結果的情形下,根據回答與對應其回答的折射度數的關係並以在對應目標視力的前述視標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推定看得見的折射度數,根據該推定結果決定受驗者的前述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

Description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本發明是關於決定藉由眼用鏡片進行視力矯正時的前述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用的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在重新對使用者(亦即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眼鏡鏡片、隱形眼鏡(contact lens))進行處置時,一般係進行該使用者的視力檢查。
[專利文獻1]:日本國特開2020-199250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國特表2020-518858號公報
但是,為了進行視力檢查並決定鏡片的折射度數而有幾個問題。 首先,在受驗者判斷看得見/看不見的自覺的視力檢查中在折射度數有散光(astigmatism)度數的情形下,有用以決定散光度數(C度數)與散光的軸(Ax)的程序多,且繁瑣複雜之虞,對受驗者及測定受驗者的視力者都是負擔。 而且,依照使用自動折射計(autorefractometer)的他覺的檢查,能以數秒決定受驗者的折射度數。但是,有在窺視像自動折射計的裝置時產生的眼睛的調節(稱為機械近視)的問題。而且,在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時,特意進行低矯正,以得到比透過矯正得到的最高的視力稍微低的視力往往會抑制眼睛疲勞。相對於此,自動折射計為計測原理上得到最高視力用的度數之結構。作為更進一步的問題,若在具有機械近視(因窺視的樣子而產生的調節現象)的狀態下計測得到最高視力用的度數,則有引起過度矯正之虞。因此,許多情形以藉由自動折射計決定的折射度數原封不動地當作眼鏡或隱形眼鏡的度數進行處置可考慮為不適當。 作為解決這種課題的手段之一例如像專利文獻1提出使測定折射和視力檢查自動化的技術。在專利文獻1揭示有以攝影機(camera)讀取被刻印在驗光鏡片(trial lens)的度數等的數值,一併藉由語音辨識受驗者的回答進行自動化的方法。該技術主要是期望減輕視力檢查中的測定的勞力時間,盡可能想簡便以短時間進行,但因該方法使用非常大規模的裝置,故在現實上不能說簡便,導入本身也很困難。 而且,在專利文獻2揭示有使用傑克森交叉圓柱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法,將散光的度數與軸分解為J00/J45,正確地決定散光矯正值的方法。但是,即使是該方法,也不是解決上述的課題的全部。為了決定最終的度數而被利用者只有在作為嘗試錯誤的試驗(trial)的結果的最後進行比較的兩個條件的資訊,故達到最終結論為止的試驗過程的資訊未必被反映而不夠充分。而且,由於讓受驗者判斷[兩個條件造成的看的方法為相同程度],因此其結果受受驗者的主觀影響。 而且,在專利文獻1及2共通,有進行視力檢查的時候受驗者疲勞或看的方法的狀況改變的問題。從該點考慮而有如下的想法:作為為了決定最終的度數而被利用的檢查結果採用作為嘗試錯誤的試驗的結果的最後的結果不合理。 因此,以自覺的簡便的方法,不僅鏡片度數(S度數),關於散光度數(C度數)與散光的軸(Ax)也能正確求出,也無引起過度矯正之虞,途中的檢查結果也能反映到最終的度數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被要求。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在手段1中,一種折射度數決定方法,為用以決定藉由眼用鏡片進行視力矯正時的前述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設定受驗者藉由前述眼用鏡片而被屈光矯正(refractive correction)的狀態下的視力的目標值,以此作為目標視力,在讓受驗者配戴試驗鏡片(test lens)的狀態或裸眼狀態下使其目視朝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向的複數個視標,讓受驗者回答其朝向,在得到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的結果的情形下,根據回答與對應其回答的折射度數的關係並以在對應目標視力的前述視標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推定看得見的折射度數,根據該推定結果決定受驗者的前述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 如此,若以在對應目標視力的視標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以目標視力看得見的機率成為同等的方式推定,則能以計算之簡便的手法並根據其結果決定受驗者所求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據此,可提供不僅鏡片度數(S度數),關於散光度數(C度數)與散光的軸(Ax)也能正確且無引起過度矯正之虞的眼用鏡片。 [眼用鏡片]只要是藉由視力檢查決定的折射度數的鏡片即可,例如眼鏡鏡片或隱形眼鏡。[折射度數]是指視力矯正用的適切的眼鏡鏡片或隱形眼鏡用的度數,具體上是訂購鏡片用的[S度數、C度數、散光軸]的值的組(set)。 [試驗鏡片]為例如可拆卸地安裝在暫時鏡框(試鏡架(trial frame))並可更換各式各樣的折射度數的驗光鏡片即可,也可以為安裝於可作為眼鏡配戴的眼鏡框(spectacle frame)之折射度數明確的眼鏡鏡片。而且,[試驗鏡片]也包含沒有折射度數的情形。而且,從取得數據的觀點來看,試驗鏡片不僅是驗光鏡片(trial lens)也可以是受驗者現在配戴的眼鏡鏡片。而且,於在數據取得途中使用試驗鏡片檢查的數據包含以裸眼檢查的數據也可以。 作為使用[試驗鏡片]進行受驗者的視力檢查的主體,扮演指示如習知的視標的角色的檢測者未必需要。例如以像監視器(monitor)的畫面顯示視力檢查表,或者利用使用VR(Virtual Reality:虛擬實境)裝置的虛擬實境的技術之檢查也可以。例如也可以為藉由電腦的軟體執行檢查的場合。而且,即使有檢測者,不存在於與受驗者相同的空間也可以,來自遠端作業(remote work)之遠距離的場所的指示也可以。 以[裸眼狀態]使其目視視標如果是初次使用眼用鏡片的受驗者,首先往往在目前的情況的裸眼視力下進行視力檢查,乃因若不離目標視力相距甚遠,則即使無試驗鏡片也能當作基準。在數據取得途中以裸眼檢查的數據包含使用試驗鏡片檢查的數據也可以。 手段1是藉由根據自覺的視力檢查的結果推定受驗者的目標視力中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而得到的想法。因此,讓受驗者實際上重複目視視標以取得數據。數據是回答與對應其回答的折射度數的組合數據。數據需要複數個,惟為了提高推定的值的精度盡可能得到多數較佳。自覺的視力檢查是自發地回答在僅以所謂的一隻眼睛目視的狀態下檢測者指示的視標的朝向之檢查。
而且,需要以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的方式回答。也就是說,本發明是藉由視標的尺寸和方向並使用看得見或看不見的數據來推定受驗者的目標視力下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因此,此處不設想受驗者對所提示的視標都回答為[看得見]的情形(正答),或相反地都回答為[看不見](誤答)的情形。 因此,讓受驗者配戴試驗鏡片並使其重複目視視標時不使其有這種偏頗的看的方法。也就是說,在決定基本的度數時成為像極端地與受驗者的矯正視力相距甚遠之極端的過度矯正的情形,或像儘管高度近視但仍使其配戴極弱的度數的鏡片的情形。不過,當初即使有成為這種極端的看的方法的情形,一般如果受驗者的裸眼視力不明的話,則因一邊變更驗光鏡片,一邊逐漸接近目標視力而對視力檢查進行嘗試錯誤,故任一回答包含正答、誤答、不能回答。此外,不能回答是指受驗者不清楚視標所朝的方向為哪一個而回答為[不知道]的情形。
而且,以在對應目標視力的前述視標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推定看得見的折射度數乃因以在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看得見就可使受驗者的屈光矯正適切。換句話說,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的比率為值與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一致的折射度數。 [以在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推定看得見的折射度數]是指可以說設想正答機率的值成為規定的機率的機率函數(probability function)式,推定使根據該機率函數式可適用對應的試驗結果(視標的方向、視標的尺寸、回答的正誤)之概度(likelihood)最大的折射度數也可以。該機率函數式使用例如邏輯函數(logistic function)式較佳。由於是推定,故就會推定[在所有的方向上好像成為規定的正答機率的度數]。[所有的方向]是指360度[全部]的意義,但當然不是意味著就[所有的方向]進行檢查以取得數據。實際的計算所使用者僅為進行視力檢查的方向,雖然進行檢查的方向越多越提高精度,但是無須為了計算而使用函數式並使概度最大而進行所有的方向的檢查。終究只是推定[在所有的方向上好像成為規定的正答機率的度數]。 規定的機率是預先決定的,權重(weight)適宜變更也可以。例如使正答的權重與誤答的權重為同等(例如以1),使不能回答的權重為0.5時,以正答與誤答各1個,以各自的權重為0.5進行計算。 藉由重複目視各式各樣的尺寸與朝向不同的視標得到多數個回答(亦即藉由增加數據量),接近在目標視力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根據其結果推定折射度數。 作為推定的具體的方法例如求出概度,進行利用最大概度法(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的推定並以最佳化計算(optimized calculation)算出目標視力下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較佳。求出概度並根據該概度適用表示概度的適切的機率函數的公式較佳,根據該公式進行推定較佳。機率函數的公式例如可藉由邏輯迴歸(logistic regression)式、利用常態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cumulative distribution function)之機率單位迴歸(probit regression)式等而公式化(formulate)。關於機率函數的公式與最大概度法與最佳化計算係於後述。
而且,在手段2中,在讓受驗者配戴前述試驗鏡片的狀態下使其目視前述視標時,為了使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而變更前述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並讓受驗者配戴,使其重複目視前述視標。 即使是一個試驗鏡片也能取得數據,但藉由變更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並讓受驗者配戴,可取得更多樣種類的數據,可提高推定的數值的計算的精度。 而且,在手段3中,以在讓受驗者配戴前述試驗鏡片的狀態下使其目視前述視標時,使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用的前述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作為受驗者的常用的眼鏡鏡片的折射度數或接近其折射度數的折射度數。 藉由以檢查的基本的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作為受驗者的常用的眼鏡鏡片的折射度數,防止與受驗者的矯正視力相距甚遠之極端的數據混合,檢查次數少就能辦到,也能提高所推定的數值計算的精度。 [接近折射度數的折射度數]例如以比受驗者的常用的眼鏡鏡片的折射度數稍微正側的度數,或者相反地稍微負側的度數較佳。而且,以減弱散光並使其接近球面度數之度數較佳。也就是說,稍微改變了受驗者的常用的眼鏡鏡片的折射率之折射度數。
而且,在手段4中,前述試驗鏡片係在所有的目視與回答中讓受驗者配戴同一折射度數的試驗鏡片並使其重複目視前述視標。 藉由如此使其目視,受驗者不改變試驗鏡片就能進行檢查,有助於迅速且簡便的視力檢查。 而且,在手段5中,在配戴前述試驗鏡片時,依照檢查狀況讓受驗者配戴不同的折射度數的試驗鏡片並使其重複目視前述視標。 藉由如此使其目視,可取得更多樣種類的數據,可提高推定的數值的計算的精度。 檢查狀況是指例如在讓受驗者目視視標得到其回答時,依照回答的內容變更試驗鏡片。例如由於是過度矯正的試驗鏡片,因此為就視力檢查表所提示的所有的視標正答的情形,或例如相反地所有的視標誤答或不能回答的情形。 而且,在手段6中,使受驗者目視的前述視標為包含對應目標視力的前述視標的尺寸不同的複數個視標。 據此,可取得更多數種類不同的的數據,可提高推定的數值的精度。
而且,在手段7中,前述視標是以圖表(chart)形式的視力檢查表顯示,以便能一覽不同的尺寸。 據此,可一覽尺寸不同的視標。再者,由於一看就能掌握視標群的看得見的尺寸與看不見的尺寸的概要,因此感覺上容易理解從哪一尺寸看得見的判斷。圖表既可以是實際上以表(table)配置於受驗者的前方的情形,也可以是像雙眼直視儀(horopter)裝置以通過光學系統的影像在裝置內被目視的情形。配置於圖表的尺寸不同的視標群的朝向(方向)的模式(pattern)準備幾種類不同的朝向者較佳。 而且,在手段8中,前述視力檢查表所顯示的前述視標群中的視標的朝向由某一方向,與對該某一方向朝180度反方向的方向之2種類的朝向構成。 也就是說,視力檢查表所顯示的視標群不是朝向各式各樣的方向,而是僅由某一固定的朝180度反方向之2方向構成。據此,因即使受驗者不預定多方向的視標也可以,故就回答也能不躊躇而迅速地進行判斷。 而且,在手段9中,前述視標的朝向的種類為6~16個。 乃因若視標的朝向的種類過少,則得到的數據的種類就會變少,推定的精度就低劣。另一方面,除了一下子顯示朝180度反方向的方向之2種類的做法以外若視標的朝向的種類過多,則難以判明微妙的方向的差異,會格外費勞力時間。而且,在視標看不見的情形下誤答變多,但低頻度且隨機產生的[僥倖猜中]的數據給予折射度數的推定結果的比率變大,從該意義上精度就低劣。若是一下子顯示2種類的方向的做法,則因[僥倖猜中]以1/2的機率發生,故對推定結果的影響被消除。此外,視標的朝向的間隔為等間隔較佳。 而且,在手段10中,依照前述視標的尺寸的視力值為logMAR形式。 logMAR具有log(1/小數視力(decimal visual acuity))的關係。例如小數視力1.0相當於logMAR視力0.0。因若使用logMAR,則與小數視力比較,數值就會等間隔排列,故若在檢查中使用logMAR視標,則因得到在圖表(graph)上等間隔排列的數據,故效率高。 而且,在手段11中,前述視標為藍道爾環(Landolt ring)。 作為視標,藍道爾環是最一般的且使用藍道爾環從與習知的視力檢查的整合來看也最妥當。但是,視標使用藍道爾環以外的圖形也可以。
而且,在手段12中,前述推定是藉由利用最大概度法的最佳化計算進行。 也就是說,在推定計算中求出概度,使表示該概度的機率函數的公式的值成為最大較佳。藉由最大概度法(假定為得到了似乎最合乎道理的結果而推定參數的方法)執行該推定。在本手段中藉由最佳化計算進行,作為最佳化的手法以眾所周知的最陡下降法(steepest descent method)、準牛頓法(quasi-Newton method)、共軛梯度法(conjugate gradient method)等較佳。 而且,在手段13中,在最佳化計算中算出概度的計算藉由邏輯迴歸進行,根據概度進行推定較佳。 邏輯迴歸為在最大概度法中決定概度函數(likelihood function)的公式的手法之一,可當作計算容易的近似式而公式化。該邏輯迴歸與適用例如常態分布的累積分布函數之機率單位迴歸比較,可簡化計算。 本案發明不被限定於以下的實施的形態所記載的構成。各實施的形態或實施例的元件任意選擇組合而構成也可以。而且,各實施的形態或變形例的任意的元件與用以解決發明的手段所記載的任意的元件或使用以解決發明的手段所記載的任意的元件具體化的元件任意組合而構成也可以。關於該等在本案的補正或分割申請等中也具有取得權利的意思。
依照本發明,能以計算之簡便的手法並根據其結果決定受驗者所求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據此,可提供不僅鏡片度數(S度數),關於散光度數(C度數)與散光的軸(Ax)也能正確且無引起過度矯正之虞的眼用鏡片。
以下說明本發明的折射度數決定方法的實施的形態的一例。 首先,就在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中計算利用邏輯迴歸的機率函數,用以進行利用最大概度法的最佳化計算之周邊裝置的一例的概略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在算出用電腦1連接有監視器(monitor)2與鍵盤(keyboard)3。鍵盤3在本實施的形態中被當作輸入數值用的輸入手段。 此外,作為輸出手段除了監視器2以外可舉印表機(printer)或將數據轉送到其他裝置之輸出手段等。而且,作為輸入手段除了鍵盤3以外可舉輸入從被LAN(Local Area Network:區域網路)連接的其他電腦或數據儲存裝置等的其他裝置轉送的數據的手段等。 算出用電腦1係作為電的構成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及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及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等的周邊裝置構成。CPU根據儲存在ROM內的算出程式,根據藉由視力檢查取得的數據組(data group)進行邏輯迴歸,執行使概度最大的計算。然後,根據得到的數值決定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的決定用的折射度數。
接著,就到具體的實施例的折射度數決定為止的程序的一例進行說明。 A、關於視力檢查中的數據的取得 此處係就取得視標的朝向最終到16方向的情形為止的數據的例子進行說明。 a、基本的折射度數的取得 該階段是粗略地決定基本的折射度數的階段。因此,實際上即使不使用驗光鏡片進行嘗試錯誤而以例如像自動折射計的裝置進行他覺測定也可以,而且,設定為與現在配戴的眼鏡相同的度數也可以。在該階段中,以粗略的度數也無妨,故不知道散光度數與散光軸的情形也可以無散光度數。根據如此得到的度數將看得見1.0的視標程度的驗光鏡片設置在暫時鏡框而配戴。若受驗者有散光度數,則將散光度數加到球面度數也可以。
b、開始的度數的決定 以上述a、決定的驗光鏡片作為暫定的開始度數並使用顯示有作為視標的複數個藍道爾環之圖2的視力檢查表5開始視力檢查。然後,求出藉由視力檢查看得見1.0的藍道爾環之驗光鏡片。在後述的計算使用從該b、的階段由視力檢查取得的數據。 此時,將藍道爾環的方向限定為8方向或4方向,而不是16方向較佳。乃因如此藍道爾環的方向的種類越少,受驗者就越能有自信進行看得見/看不見的判斷。圖2的視力檢查表5顯示8方向的藍道爾環。圖2的視力檢查表5實際上配置於受驗者的前方也可以,或者藉由雙眼直視儀顯示也可以。圖2的視力檢查表5係8個尺寸不同的藍道爾環以上下兩段並在各段4個藍道爾環略以等間隔配置。以藍道爾環從左側朝右側尺寸變小的順序配置,上段左端的藍道爾環最大,下段右端的藍道爾環最小。各藍道爾環顯示小數視力下的視力值。視力檢查表5的藍道爾環的朝向(方向)係以右水平方向為0度,如 右 0 度、左 180 度 上90度、下270度 右上45度、左下225度 左上135度、右下315度 所示為均等的角度間隔之8 個方向。
此處受驗者[看得見]是指可正確地回答視標(藍道爾環)的朝向的情形。在本實施的形態中在試驗時設定時間,例如在3秒以內回答也可以,而且附加例如僅提示視標3秒鐘等的條件也可以。而且,[看不見]是指無法正確地回答視標的朝向的情形。也包含回答錯的方向,或回答為[不知道],或未能在限制時間內回答的情形。 在該狀態下,一邊更換被設置於暫時鏡框的驗光鏡片,一邊進行讓受驗者回答的試驗(trial)並調整球面度數的鏡片的值,以便看得見1.0的視標。使用雙眼直視儀的情形為操作雙眼直視儀的檢測者操作雙眼直視儀並調整驗光鏡片的度數。 作為具體的視力檢查的手法,藉由調整驗光鏡片的度數(更換鏡片的種類),選擇看得見上面的4列,下面的4列之中看不見最小的藍道爾環的度數。下面的4列之中從左數3個藍道爾環看得見或看不見都可以。因在小數視力0.7的藍道爾環看得見,1.5的藍道爾環看不見的條件下有幅度,故許多情形可不勉強地決定鏡片的度數。受驗者的眼睛到藍道爾環的距離因視力檢查表5而異,但一般大都以5m,也有以3m測定的情形。
c、第一檢查與第一度數的取得 在第一檢查中,根據圖3進行視力檢查。圖3的視力檢查表6係8個尺寸不同的藍道爾環以上下兩段並在各段4個藍道爾環略以等間隔配置。以藍道爾環從左側朝右側尺寸變小的順序配置,上段左端的藍道爾環最大,下段右端的藍道爾環最小。各藍道爾環以logMAR形式顯示視力值。小數視力1.0相當於logMAR視力0.0。 視力檢查表7的藍道爾環的朝向(方向)係以右水平方向為0度,僅 右 0 度、左 180 度 的180度對應的兩個方向。 作為具體的視力檢查的手法,藉由調整驗光鏡片的度數(更換鏡片的種類),當作看得見0.2的藍道爾環,看不見-0.2的藍道爾環的狀態。看不見0.2的藍道爾環的情形係加強球面度數鏡片的負數(minus)。例如將驗光鏡片的度數每0.25D改變為負數看看。看得見-0.2的藍道爾環的情形係減弱球面度數鏡片的負數。例如將驗光鏡片的度數每0.25D改變為正數(plus)看看。此外,為了讓受驗者不記住藍道爾環的朝向,在讓受驗者目視監視器2進行檢查的情形下每次更換鏡片,重設藍道爾環的朝向並重新顯示較佳。將如此調整的得到的折射度數當作[第一度數]。
調整完成的話,在配戴該第一度數的驗光鏡片的狀態下就視力檢查表7的所有的藍道爾環再次讓受驗者回答朝向,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該等的意義為 ○:正答・・・・・包含受驗者可正確看見視標的情形與偶然正答的情形。 ×:誤答・・・・・受驗者無法正確看見視標的情形。 △:不知道・・・・・受驗者感覺到[看不見目標]的情形。 即使受驗者感覺到[看不見視標],也藉由猜測推測回答的情形係1/2的機率成為○或×,而不是△。即使是該情形,最終推定的折射度數也大致相同。 在視力檢查表7中會一下子記錄8個數據,但此處係設想就0.5~0.2的4個藍道爾環幾乎都是正答。設想關於-0.2 的藍道爾環,受驗者自覺為[不知道]的情形,以及作為結果誤答的情形。 在該第一檢查的步驟中,即使是對調整完了之以前的[第一度數]進行調整的階段,也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利用其結果也可以。乃因計算所使用的數據越多,得到好的結果的可能性就越高。
d、第二檢查與第二度數的取得 在第二檢查中,根據圖4進行視力檢查。圖4的視力檢查表7係8個尺寸不同的藍道爾環以上下兩段並在各段4個藍道爾環略以等間隔配置。以藍道爾環從左側朝右側尺寸變小的順序配置,上段左端的藍道爾環最大,下段右端的藍道爾環最小。各藍道爾環以logMAR形式顯示視力值。小數視力1.0相當於logMAR視力0.0。 視力檢查表7的藍道爾環的朝向(方向)係以右水平方向為0度,僅 上 90 度、下 270 度 的180度對應的兩個方向。 作為具體的視力檢查的手法,藉由調整驗光鏡片的度數(更換鏡片的種類),當作看得見0.2的藍道爾環,看不見-0.2的藍道爾環的狀態。此時,若要更換的鏡片不改變垂直方向的度數,僅改變水平方向的度數為可能的話,則較理想。例如僅球面度數鏡片設置於暫時鏡框的話就很容易。乃因可藉由加入散光度數鏡片以加強水平方向的負數,或者減弱球面度數鏡片的負數並加入垂直方向的負數散光度數鏡片,維持垂直方向的度數。 即使是已經將球面度數鏡片與散光度數鏡片重疊當作驗光鏡片的情形,若散光軸為180度或90度,則可以對應。散光軸為傾斜的情形在鏡片更換時水平方向的度數即使改變也是不得已,但依照藉由將SC軸分解成利用傑克森交叉圓柱鏡(Jackson cross cylinder)得到的mdp、J00、J45,調整mdp與J00,再次返回到SC軸的方法,可維持水平方向的度數。 mdp = S度+ 0.5×C度數 J00=-0.5×C度數×cos(2×散光軸×π/180) J45=-0.5×C度數×sin(2×散光軸×π/180) 乘以π再除以180從度換算成弧度(radian)。 將如此調整的得到的折射度數當作[第二度數]。
調整完成的話,與上述c、的第一度數一樣在配戴該第二度數的驗光鏡片的狀態下就視力檢查表8的所有的藍道爾環再次讓受驗者回答朝向,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在調整完了以前的度數中也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利用其結果也可以。而且,為了增加數據,在該狀態下再次顯示圖3的視力檢查表6,顯示右0度與左180度的藍道爾環,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也可以。
e、度數的調整~第三度數的取得 根據到目前為止得到的數據,決定水平、垂直都是0.0的視標的正答率接近75%之鏡片的折射度數。因到目前為止關於水平方向、垂直方向的視標有充分的數量的數據,故暫且在此階段進行邏輯迴歸,算出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當然,藉由追加之後的數據算出精度更高的折射度數被期待。推定折射度數以決定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的手法在後述的[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說明。 而且,因該階段是所有的數據取得的途中階段,故不特意以邏輯迴歸算出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大致以其檢討設想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也可以。例如在朝向水平方向的藍道爾環不會正答0.0,僅有正答0.0的藍道爾環或0.1的藍道爾環的話,則相較於該條件使垂直度數為0.25D負側。或者,可考慮在朝向水平方向的藍道爾環到-0.1都是正答的數據的話,則相較於以垂直度數作為最正側進行試驗的條件使垂直度數為0.25D正側之手法。 將如此執行邏輯迴歸而算出的度數,或者大致以其檢討調整後的度數當作[第三度數]。 第三度數為水平、垂直都是[看得見0.2的視標,看不見-0.2的視標]的狀態較佳。但是如果做不到,則因即使看不見0.2的視標也無妨,故進行調整以看不見-0.2的視標。在調整第三度數的階段,為了對應這種狀態,例如提示0.7到-0.4的12個視標,在[看得見0.3的視標,看不見-0.3的視標]的狀態下進行試驗也可以。
f、第三檢查 第一檢查與第二檢查其主要目的是對受驗者的驗光鏡片的度數進行嘗試錯誤並決定受驗者的驗光鏡片的度數(雖然使用取得的數據),但此處其目的是使用第三度數以取得用以算出精度更高的折射度數的多數個數據。 在第三檢查中的視力檢查中,使用像在c第一檢查與d第二檢查進行之僅朝向180度對應的兩個方向的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在第三檢查中,以 1)  右0度與左180度 2) 上90度與下270度 3) 右上45度與左下225度 4) 左上135度與右下315度 的4個條件的對向的朝向的藍道爾環的組合構成的視力檢查表的各個,讓受驗者回答所有的藍道爾環的朝向,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圖5的視力檢查表8是其中的藍道爾環為3)的情況的舉例說明。
g、度數的推定 根據到目前為止得到的數據,進行邏輯迴歸,就所有的方向決定0.0的藍道爾環朝向的正答率接近75%之鏡片的度數。進行邏輯迴歸以決定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的手法在後述的[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說明。 此時,若數據的量不充分,則可將應推定的參數的幾個固定於預先設定的值(根據眾多的受驗者決定的值)而進行計算。將如此推定的度數當作[第四度數]。
h、第四檢查~度數的推定 在此以下的程序係為了使作為結果得到的度數的精度更良好。因此,該步驟不是必須的。 將在[g、度數的推定]推定的第四度數的鏡片設置於暫時鏡框,重新以4個條件的各個進行試驗,利用到那時為止的結果進行邏輯迴歸。關於邏輯迴歸係在[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說明。新的4個條件是指使用由下一個對向的朝向的藍道爾環的組合構成的視力檢查表並讓受驗者回答所有的藍道爾環的朝向,記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區分。 因該角度的方向難以表達且以口頭回答視標的朝向很煩雜,故例如在了解稍微傾斜後,使其以右、左、上、下的形式回答較佳。為 右上22.5度與左下202.5度 右上67.5度與下下247.5度 左上112.5度與右下292.5度 左上157.5度與右下337.5度 藉由包含該等,總體上可就16方向以均等的角度取得數據。作為圖6係舉例說明朝向右上22.5度與左下202.5度的180度對向的方向之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9。 在該階段的推定係在到已經進行的[f、第三檢查]為止的數據包含該等結果並進行邏輯迴歸。關於邏輯迴歸係在[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說明。 此時,加大較新的數據的權重進行推定也可以。乃因新的數據是在接近最終決定的度數的狀態下進行試驗而得到的。
i、變化 在上述中,[b、開始的度數的決定]的步驟不是必須的。從一開始執行[c、第一檢查與第一度數的取得]的步驟也可以。而且,因以藉由得到許多數據而提高精度為目的,故上述的b~f的所有步驟並非都是必要。例如在c、或d、或e、不調整第一、第二、第三度數的任意度數而執行[g、度數的推定]也可以。在[f、第三檢查]中僅取得傾斜方向的數據也可以。 而且,為了更提高精度,也可以更進一步推定度數,求出第五度數。作為e、中的第三度數,使用藉由自動折射計測定的值,或以前的檢查結果,或現在配戴的眼鏡鏡片的度數也可以。在此情形下,為了得到精度佳的結果,重複第三檢查與度數的推定、第四檢查與度數的推定較佳。 彙整在[f、第三檢查]與[g、度數的推定]取得的第三度數與第四度數的檢查結果以使用於第五度數的推定也可以。
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 就使用在上述A、取得的數據具體地進行推定的例子進行說明。 首先,說明在1、中使用在上述獲得的數據推定受驗者的視力的計算。最終求出的推定值為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但因視力也可使用在上述取得的數據進行推定,故在推定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前,首先就推定視力的情形進行說明。 1、受驗者的視力的推定 根據在A、取得的視力檢查的數據進行邏輯迴歸,藉由最大概度法求出使邏輯迴歸式的值最大的條件,由該條件求出受驗者的視力的推定值。更具體而言如公式2所示,進行使關於全部的數據將取邏輯迴歸式的值的對數的值加起來的結果的值最大的計算。 某一個視力檢查的數據是由如下構成: 1) 配戴的鏡片的度數 2) 視力值 3) 藍道爾環的朝向(方向) 4) 正答○、誤答×、不知道△的任一個的回答。 在1、受驗者的視力的推定中,由該數據使用2)與4)進行計算。
就[正答]、[誤答]、[不知道]考慮如下。 因在配戴某一度數的鏡片的狀態下,某一視力的視標(藍道爾環)以一半的比率正確看得見時,看不見的其餘的一半之中1/2也猜中,故以正答率成為3/4(0.75)的視力當作推定值。在使得到的數據的概度最大的條件下,如圖7所示決定邏輯曲線。在該邏輯曲線中,1減去曲線~數據間的縱向的距離(取0~1的值)後的值成為[概度]。也就是說,曲線一通過數據的附近,概度就變大。將所有的關於各數據的概度相乘後的值為關於全數據的概度。因此,求出使取在下列公式1的式子表示的全數據的概度的對數的值最大的條件。公式1為邏輯函數式。邏輯函數式如上述是以0.75作為推定值的式子。公式2為適用邏輯函數式進行最佳化計算用的函數式。在公式2中,各數據是取各數據的概度的各個的對數的值之和,稱為對數概度(logarithmic likelihood)和。當受驗者正確回答藍道爾環的方向時原封不動使用g的值,當回答錯誤時則使用1-g的值。[不知道]的情形在計算時係將[不知道]之結果的數據當作兩個正答與誤答的數據處理,各個權重以一半(0.5)。也就是說,在sigma(Σ)之中將原封不動使用g的結果的值與作為1-g使用的結果的值相加,以相加時的權重為0.5。然後,執行使如此取概度的對數的值最大的最佳化計算。該計算係由上述的算出用電腦1執行。最佳化計算是依照眾所周知的最佳化計算。關於最佳化計算的一例係在[2、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的推定]中於後述。
[公式1]
[公式2]
2、受驗者的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的推定 使用在此處取得的數據的1)~4)的全部進行計算。然後,與上述[1、受驗者的視力的推定]一樣使用邏輯函數式之公式3的式子。公式 3 的基本的想法如下。 藉由推定的度數(SC軸),決定某一方向的的度數Rθ。計算關於對應該度數方向的藍道爾環(藍道爾環的朝向成為正交的方向)的檢查結果的對數概度和。 如圖8所示,此時對應推定的度數的邏輯曲線通過點(0.0,0.75)而構成。也就是說,作為實現logMAR視力0.0的度數。若實際檢查所使用的度數Tθi與Rθ不同,則將其差反映到概度計算。此成為藉由使用公式4的式子的exp之中的-a(Rθ-Tθi)項通過點(0.0,0.75)的推定。例如在對作為目標的0.0藉由度數Tθi得到的視力弱的情形下,若鏡片的度數為更負側,則因看得見0.0的視標,故Rθ應為比Tθi還負的值,在此情形下exp之中的-a(Rθ-Tθi) 的值需成為正。也就是說,虛線的邏輯曲線就會移位(shift)到左側的實線。
如此在移位的狀態下,根據公式4藉由最佳化計算求出對應各數據的概度,取其對數,乘以權重,藉由最佳化計算求出使其結果的和最大的參數mdp、J00、J45的值。公式4表示16個θ方向與θ方向的第i個檢查與在第i個的8個視標(藍道爾環)j的組合之總和。最佳化計算使用上述的例如最陡下降法。度數Rθ和參數a、b的值是藉由進行最佳化計算而推定。參數a、b也可以適用已知的值。 在公式4中,各數據是取各數據的概度的各個的對數的值之和,稱為對數概度和。與公式2一樣,當受驗者正確回答藍道爾環的方向時原封不動使用g的值,當回答錯誤時則使用1-g的值。[不知道]的情形在計算時係將[不知道]之結果的數據當作兩個正答與誤答的數據處理,各個權重以一半(0.5)。也就是說,在sigma(Σ)之中將原封不動使用g的結果的值與作為1-g使用的結果的值相加,以相加時的權重為0.5。然後,執行使如此取概度的對數的值最大的最佳化計算。該計算係由上述的算出用電腦1執行。 與上述[1、受驗者的視力的推定]不同,ME 的值在公式4中固定為0.0。此乃因決定得到0.0的鏡片的度數當作logMAR的值。而且,在公式3的邏輯函數中有在公式1的邏輯函數沒有的度數的項。乃因在公式1中,使用了配戴在檢查使用的鏡片的結果的正答、誤答、不知道的數據,故不需要度數的資訊,但在用以得到公式3的基本的數據的檢查中,使用各式各樣的度數的鏡片,需要反映該鏡片的度數(在檢查使用的鏡片的度數,依照θ不同之方向別的值)與應推定的度數Rθ的不同。
接著,就將公式3適用於公式4的最佳化計算的實際的例子根據下列的表1A~1C及表2具體地說明。 表1A~1C是根據在進行了16次的檢查的階段取得的全數據並使用公式3與公式4進行的計算結果。推定度數Rθ、函數g(θ,i,j)、對數概度是根據重新得到的數據並根據每4次執行檢查取得的數據計算並適宜更新。此處係舉例說明根據在進行了16次的檢查後的階段推定的S度數、C度數、散光軸AX的數值,如何算出推定度數Rθ、函數g(θ,i,j)、對數概度等。 例如說明在第8次的檢查的logMAR視力為0.2下的回答與0.1下的回答的計算。該等的回答為在0.2下以[○]為正答,在0.1下以[×]為誤答。 從表2,參數a、b為a:5.14、b:21.46。 而且,推定度數Rθ:-1.06(D)、檢查度數Tθi:-0.75(D)。 Mθij:0.2與0.1。ME:0.0(目標視力)。 推定度數Rθ:-0.106 (D) 計算如下。 推定的JCC如在表2所示為(-0.81、0.11、-0.25)。 在最佳化計算中,改變各種JCC的值以使概度成為最大。因此,根據變化後的JCC的值算出SC軸,更進一步據此進行下列計算以算出推定度數Rθ。從SC軸算出JCC的情形係進行相反的計算,以根據JCC的值求出S度數、C軸度數、散光軸。根據JCC的值乃因與數值變化在180度到0度之間變化的SC軸比較為連續的,故有利於最佳化計算。 S度數+C度數・sin 2(π・(散光軸-度數方向)/180) =-0.54-0.54・sin 2(π・(147-67.5)/180) =-0.106 藉由將該等的值代入函數g(θ,i,j)的公式,亦即公式3的式子,求出函數g的值。此處如表1B所示,分別成為0.969與0.818。 因求出函數g(θ, i, j)的具體的數值,故依照公式4,適用該數值進行以下的計算。 ln(0.969)=-0.032 ln(1-0.818)=-1.703 其結果記載於對應的表1C。 在本實施形態中,每檢查4次包含過去的數據更新並同時執行這種計算。
[公式3]
[公式4]
接著,就實際上如上述藍道爾環的朝向為16方向的情形,使用顯示8個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分別進行一次合計16次的視力檢查,亦即取得16×8=128個檢查數據並將計算的一例顯示於以下的表。在表1A-1C顯示分別將就某一受驗者執行的16次的檢查的結果開列於橫方向且根據具體的16次的檢查執行最佳化計算的值(該例為L眼)。表1A~1C實際上應該連續地顯示,但因是長條,故在途中切斷而顯示。該例子是logMAR的值成為0.0的鏡片,參數a、b也同時推定的例子。在表2顯示推定結果。而且,在表3顯示達到16次的途中的4次為止、8次為止、12次為止的各個推定計算的結果,與固定參數a、b的情形的16次的推定計算的結果。作為數值的精度係數據越多越好,次數越多越高精度。 數據少的情形a、b的推定往往不穩定。因此,此處僅使用16次檢查的數據的情形同時推定a、b。可考慮為a、b的值因人而異或因度數而異。因此,例如先根據眾多的受驗者求出平均的a、b的值,檢查的數據少的情形(4次為止或8次為止的情形)固定a、b的值進行推定較佳。
【表1A】
【表1B】
【表1C】
【表2】
【表3】
而且,雖然上述為近視的受驗者的例子,但是在以下表4及表5顯示就遠視的受驗者執行視力檢查的結果。省略計算結果的途中,僅顯示檢查條件、視力檢查中的回答結果及最終推定結果。該例是始終以相同驗光鏡片進行檢查的例子。在途中階段的推定省略了4次與12次。在該例子中,到1次~8次為止使用相同度數的驗光鏡片,在9次~16次使用另一度數的驗光鏡片進行檢查。 在該例子中,並不進行檢查到16次為止,雖然精度低劣,但8次完成也可以。此情形,在到8次為止的所有的檢查中受驗者會配戴相同鏡片。若在途中不變更鏡片的度數,則例如受驗者配戴現在配戴的眼鏡,將其考慮為試驗鏡片進行檢查也可以。那樣的話,因不另外使用試驗鏡片就辦得到,故可非常簡便地實施。當然,在途中使用驗光鏡片(改變鏡片),進行檢查到12次或16次為止也可以,在此情形下在精度方面更有利。進而,若受驗者現在不配戴眼鏡,則使其配戴沒有折射度數的無度數的驗光鏡片進行檢查也可以。而且,不需要配戴這種沒有折射度數的無度數的驗光鏡片,使其以裸眼進行檢查也可以。
【表4】
【表5】
上述實施的形態不過是為了舉例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及其概念之以具體的實施的形態記載。也就是說,本發明不是被限定於上述的實施的形態。本發明例如也可以藉由如下變更的態樣具體化。 ・在上述的實施的形態中[A、關於視力檢查中的數據的取得]的[b、開始的度數的決定]中雖然使用了小數視力,但是在該階段中使用以logMAR顯示的視標(藍道爾環)也可以(全部logMAR)。相反地,全部使用小數視力進行視力檢查也可以。 •使用藍道爾環以外的視標也可以。 ・在[c、第一檢查與第一度數的取得]中雖然藍道爾環顯示右0度、左180度的組進行了視力檢查,但在該階段中,使用上下的組和右上與左下的組等成為180度朝向不同的對之藍道爾環也可以。藍道爾環的朝向原則上是隨機選擇2方向的任一個。 ・省略[c、第一檢查與第一度數的取得]與[d、第二檢查與第二度數的取得]的任一個也可以,[c、第一檢查與第一度數的取得]與[d、第二檢查與第二度數的取得]的兩方都完全不進行而從[b、開始的度數的決定]的步驟立即執行[f、第三檢查]的步驟也可以。 ・在上述實施的形態中雖然分別各進行了一次16方向的視力檢查,但是進行兩次以上也可以。而且,關於所有的方向即使不均等地進行相同次數的視力檢查,而是隨機地就幾個方向重複進行視力檢查也可以。
・在上述實施的形態中雖然就朝向16方向的藍道爾環進行視力檢查的例子進行了說明,但是也可以為16方向以下的視力檢查。相反地,在比16方向多的情形下推定的精度未必提高,檢查的勞力時間增加了。而且,若方向過多,則有受驗者無法(或難以)特定視標的方向,檢查發生錯誤之虞。 例如使用12方向的視標(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讓受驗者如圖9所示根據時鐘的錶盤的數目回答藍道爾環的朝向也可以。乃因時鐘的錶盤剛好在以等角度(30度步階(step))被12等分的位置有數字。若與以16方向的視力檢查的方法比較,則精度低劣。但是,因實施的勞力時間與精度所要求的平衡因實施者而異,故該方法也有用。 即使是此情形,從[b、開始的度數的決定]到在[f、第三檢查]決定第三度數為止也與以16方向進行檢查的方法相同。在第三檢查中使用2-8點鐘方向與11-5點鐘方向的藍道爾環,在第四檢查中使用1-7點鐘方向與10-4點鐘方向的藍道爾環。180度對向的兩個藍道爾環與12方向係如圖10所示。根據所得到的數據的計算與上述[B、折射度數推定的方法]的計算一樣。
將使用這種12方向的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執行視力檢查的結果顯示於表6及表7。省略計算結果的途中,僅顯示檢查條件、視力檢查中的回答結果及最終推定結果。此為使用如圖10的朝向12方向的藍道爾環的視力檢查表,藉由以在1個驗光鏡片下的檢查作為6次不同的3個驗光鏡片進行檢查的例子。 【表6】
【表7】
・而且,以8方向進行視力檢查也可以。雖然精度比以16方向、12方向進行檢查的方法低劣,但是因勞力時間少,故若考慮平衡,則有實務上的優點。在此情形下仿照以16方向進行視力檢查的方法,不使用22.5度步階的藍道爾環,可藉由使用到45度步階的藍道爾環為止而實現。與上述一樣,進行第三檢查與第四度數的推定,然後重複利用8方向的藍道爾環的檢查與度數的推定。 ・以6方向進行視力檢查也可以。雖然精度比上述低劣,但是具有使勞力時間最小的效果。這可藉由以12方向進行檢查的方法不使用30度步階的視標,藉由使用到60度步階的視標(藍道爾環)為止而實現
1:算出用電腦 2:監視器 3:鍵盤 4:測定裝置 5、6、7、8:視力檢查表
圖1是說明用以執行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中的折射度數決定方法的計算的周邊裝置之方塊圖。 圖2是說明用以決定本發明的實施的形態中的視力檢查的開始的度數而使用的視力檢查表之說明圖。 圖3是說明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用以執行視力檢查的第一檢查而使用的視力檢查表之說明圖。 圖4是說明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用以執行視力檢查的第二檢查而使用的視力檢查表之說明圖。 圖5是說明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用以執行視力檢查的第三檢查而使用的視力檢查表之說明圖。 圖6是說明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用以執行視力檢查的第四檢查而使用的視力檢查表之說明圖。 圖7是顯示根據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得到的數據的受驗者的logMAR視力與正答比率的關係的邏輯曲線(logistic curve)之圖表。 圖8是將關於推定的度數的邏輯曲線加到顯示根據在相同實施的形態中得到的數據的受驗者的logMAR視力與正答比率的關係的邏輯曲線之圖表。 圖9是說明在其他的實施的形態中使用的朝12方向的藍道爾環與時鐘的錶盤的數字的關係之說明圖。 圖10是說明在其他的實施的形態中的視力檢查表使用的藍道爾環的朝向與配置方向之說明圖。

Claims (13)

  1. 一種折射度數決定方法,為用以決定藉由眼用鏡片進行視力矯正時的該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其特徵在於: 設定受驗者藉由該眼用鏡片而被屈光矯正的狀態下的視力的目標值,以此作為目標視力,在讓受驗者配戴試驗鏡片的狀態或裸眼狀態下使其目視朝各式各樣不同的方向的複數個視標,讓受驗者回答其朝向,在得到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的結果的情形下,根據回答與對應其回答的折射度數的關係並以在對應目標視力的該視標的周向上的所有的方向上預先設定的規定的機率推定看得見的折射度數,根據該推定結果決定受驗者的該眼用鏡片的折射度數。
  2. 如請求項1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在讓受驗者配戴該試驗鏡片的狀態下使其目視該視標時,為了使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而變更該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並讓受驗者配戴,使其重複目視該視標。
  3. 如請求項1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以在讓受驗者配戴該試驗鏡片的狀態下使其目視該視標時,使正答與誤答或正答與不能回答,或正答與誤答與不能回答混合用的該試驗鏡片的折射度數作為受驗者的常用的眼鏡鏡片的折射度數或接近其折射度數的折射度數。
  4.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3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試驗鏡片係在所有的目視與回答中讓受驗者配戴同一折射度數的試驗鏡片並使其重複目視該視標。
  5. 如請求項1或請求項2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在配戴該試驗鏡片時,依照檢查狀況讓受驗者配戴不同的折射度數的試驗鏡片並使其重複目視該視標。
  6.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使受驗者目視的該視標為包含對應目標視力的該視標的尺寸不同的複數個該視標。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視標是以圖表形式的視力檢查表顯示,以便能一覽不同的尺寸。
  8. 如請求項7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視力檢查表所顯示的該視標群中的該視標的朝向由某一方向,與對該某一方向朝180度反方向的方向之2種類的朝向構成。
  9.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視標的朝向的種類為6~16個。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依照該視標的尺寸的視力值為logMAR形式。
  11.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視標為藍道爾環。
  12.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3中任一項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該推定是藉由利用最大概度法的最佳化計算進行。
  13. 如請求項12之折射度數決定方法,其中在最佳化計算中算出概度的計算藉由邏輯迴歸進行,根據概度進行推定。
TW112102889A 2022-03-31 2023-01-23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TW20233966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58460 2022-03-31
JP2022058460A JP2023149724A (ja) 2022-03-31 2022-03-31 屈折度数決定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9661A true TW202339661A (zh) 2023-10-16

Family

ID=88200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2889A TW202339661A (zh) 2022-03-31 2023-01-23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49724A (zh)
TW (1) TW202339661A (zh)
WO (1) WO202318871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90902A (ja) * 1992-09-16 1994-04-05 Canon Inc 自覚眼屈折計
JP2740936B2 (ja) * 1993-12-01 1998-04-1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自覚的屈折力検査装置
KR100729889B1 (ko) * 2001-11-13 2007-06-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탑콘 검안장치
JP6168514B2 (ja) * 2013-05-21 2017-07-26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暗所屈折度数測定方法
JP6535899B2 (ja) * 2013-10-08 2019-07-03 東海光学株式会社 眼鏡レンズの評価方法及びレンズを通して物体を目視する際の被験者の見え方の特性の算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88710A1 (ja) 2023-10-05
JP2023149724A (ja) 2023-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426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ve corrections of human eyes for eyeglasses
Miller et al. Effect of small focal errors on vision
TW200304364A (en) Optometry apparatus, optometry method, and optometry server
CN106461966B (zh) 用于提供高分辨率矫正眼科镜片的系统和方法
WO2004034893A1 (ja) 検眼装置および検眼方法
CA3044515C (en) Progressive power and single focus lenses, an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nd ordering spectacle lenses
Kollbaum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ghosting produced with presbyopic contact lens correction
Fedtke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ultifocal soft contact lens decentration and visual performance
TW202038846A (zh) 測量視力功能的裝置及方法
Harvey et al. Accommodation in astigmatic children during visual task performance
CN112449687A (zh) 用于确定受试者的全局敏感性参数的值的方法、使用此值的方法以及用于确定所述值的系统
WO2015139919A1 (en) Methods for augmented reality
US20170325682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termining Refractive Corrections of Human Eyes for Eyeglasses
JP2023531694A (ja) 自覚的屈折検査システム
Anderson et al. Impact of pupil diameter on objective refraction determination and predicted visual acuity
TW202339661A (zh) 折射度數決定方法
US20240148245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determining a sensitivity of at least one eye of a test subject
CN115956271A (zh) 用于提供对执行视觉任务的受试者的疲劳状态的变化的自动预测的方法和设备
KR20220156812A (ko) 피험자의 눈에 맞게 조정된 적어도 하나의 교정 렌즈의 광학적 특징의 주관적 값을 결정하기 위한 시스템 및 연관된 방법
CN110062598B (zh) 用于眼睛中期评估的方法和装置
JP3728279B2 (ja) 検眼システムおよび検眼プログラム
US2023026619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rounded value of an optical feature of an ophthalmic lens adapted to provide a dioptric correction for improving the vision of a subject
EP4183320A1 (en) Method for comparing two ophthalmic lenses having different optical designs
Perches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ubjective refraction simulator
Rijal Optical and Visual Performance in Typically-sighted and Highly Aberrated E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