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31326A -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31326A
TW202331326A TW111146705A TW111146705A TW202331326A TW 202331326 A TW202331326 A TW 202331326A TW 111146705 A TW111146705 A TW 111146705A TW 111146705 A TW111146705 A TW 111146705A TW 202331326 A TW202331326 A TW 202331326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fiber assembly
optical fibers
gravity
cent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467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野正敏
植草拓哉
滝口耕司
淺村尚人
佐藤大典
鯰江彰
大里健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3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326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 Manufacture, Treatment Of Glass Fibers (AREA)

Abstract

光纖集合體具備複數個光纖,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的前述光纖的重心即G all的位置是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Description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依據已於2021年12月27日於日本提出申請的特願2021-212168號主張優先權,並在此引用其內容。
在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抑制光纖的微彎損耗(micro bend loss)的增加之技術。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9-5683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之課題
本案發明人專心致志地進行檢討後,已知若各光纖帶芯線的剖面形狀在長邊方向上為固定時,則微彎損耗可能集中產生在特定的光纖上。當微彎損耗像這樣地集中產生在特定的光纖時,當光纖電纜被彎曲時,產生不滿足關於傳輸損失的規格的光纖之機率會提高,而可能產生光纖電纜的品質降低及成品率的惡化。
本發明是考慮像這樣的情形而完成,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以抑制微彎損耗集中在特定的光纖之光纖集合體及光纖電纜。 用以解決課題之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光纖集合體具備複數個光纖,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的前述光纖的重心即G all(重心all)的位置是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又,本發明的一態樣之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是使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的光纖的重心即G all(重心all)的位置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的上述態樣,可以提供一種可以抑制微彎損耗集中在特定的光纖之光纖集合體及光纖電纜。
以下,依據圖式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光纖集合體1及光纖電纜100。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電纜100具備包含複數個光纖11的光纖集合體1。如圖1所示,光纖電纜100具備包含複數個光纖單元U的光纖集合體1。如圖2所示,各光纖單元U具有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換言之,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是構成複數個光纖單元U。又,各間歇固定帶芯線10包含複數個光纖11。換言之,複數個光纖11構成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各光纖11的外徑例如為250μm。但是,光纖11的外徑亦可為200μm,亦可為其他值。 另外,光纖集合體1並不限定於具有由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所形成的複數個光纖單元U的構造。例如,亦可不形成間歇固定帶芯線10,而是捆束複數條分別未被間歇地固定的光纖11,藉此來形成光纖集合體1。
(方向定義) 在此,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光纖集合體1(光纖電纜100)的長邊方向簡稱為長邊方向Z。長邊方向Z也是和光纖集合體1(光纖電纜100)的中心軸線O平行的方向。將沿著長邊方向Z的一個方向稱為+Z的方向或前方。將和+Z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稱為-Z的方向或後方。將垂直於長邊方向Z的剖面稱為橫剖面。將從長邊方向Z來觀看橫剖面稱為橫剖面視角。將正交於光纖集合體1(光纖電纜100)的中心軸線O的方向稱為徑方向。沿著徑方向,將接近中心軸線O的方向稱為徑方向內側,將遠離中心軸線O的方向稱為徑方向外側。從長邊方向Z來觀看,將繞著中心軸線O環繞的方向稱為圓周方向。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電纜100是所謂的無槽式(slotless)的光纖。亦即,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電纜100不具有形成容置光纖11(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溝(槽溝)的槽桿。但是,光纖電纜100亦可為具有槽桿的槽型光纖。在此情況下,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集合體1亦可容置於光纖電纜100的槽溝。
如圖1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電纜100具備:上述光纖集合體1、覆蓋光纖集合體1的捲壓件120、及隔著捲壓件120來被覆並容置光纖集合體1的外被件110。亦即,光纖集合體1可以視為在光纖電纜100當中除了外被件110及捲壓件120等的部分。又,有時會將光纖集合體1及捲壓件120統稱為芯材。
捲壓件120是帶狀的構件,且捆束了複數個光纖單元U。只要可以捆束光纖單元U,捲壓件120的種類並沒有特別限定,亦可採用例如不織布或聚酯膠帶等來作為捲壓件120。捲壓件120亦可具有吸水性。捲壓件120亦可對光纖集合體1例如縱向捲繞或橫向捲繞。 例如,在捲壓件120為在長邊方向Z上延伸的膠帶的情況下,捲壓件120亦可形成為包覆光纖單元U的圓筒狀。在此情況下,捲壓件120的圓周方向上的兩端部亦可互相重疊而形成包覆部。又,捲壓件120亦可不是帶狀,而是包覆光纖單元U的管件形成體。由於在長邊方向Z上會藉由捲壓件120來包覆光纖單元U,因此可以保護光纖11。 另外,在長邊方向Z上亦可有未藉由捲壓件120包覆光纖11的位置處,光纖電纜100亦可不具有捲壓件120。
作為外被件110的材質,可以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共聚物(EP)等之聚烯烴(PO)樹脂、聚氯乙烯(PVC)等。又,亦可使用上述樹脂的混合物(合金、混合物)來形成外被件110。又,因應於目的,亦可對外被件110添加各種添加劑。作為添加劑的例子,可列舉阻燃劑、著色劑、劣化防止劑、無機填料等。又,外被件110亦可具有2層構造或其他的複層構造。例如,亦可在圖示的例子中之外被件110(第1外被件)的外側設置覆蓋外被件110的保護層,並且在該保護層的外側設置覆蓋該保護層的第2外被件。保護層亦可為例如金屬製,亦可為纖維強化塑膠(FRP)製。或者,外被件110亦可不具有保護層,而僅藉由複數層的外被件來形成。
本實施形態之外被件110的外形,除了後述的突起110a之外,在橫剖面視角下為大致圓形狀。但是,外被件110的形狀可以適當變更。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形態之外被件110中配置有複數個(在圖示的例子中為4個)抗張力體130及一對撕裂繩140。
抗張力體130是長邊方向Z上的彈簧常數或拉伸強度比外被件110更高的構件。可以使用例如金屬線(鋼線等)、捆束了金屬線的材料、玻璃纖維、或捆束了玻璃纖維的材料等,來作為抗張力體130的材質。或者,亦可使用纖維強化塑膠(FRP)等來作為抗張力體130。當對光纖集合體1(光纖電纜100)施加有沿著長邊方向Z的張力的情況下,抗張力體130具有承受該張力來保護光纖11的作用。 複數個抗張力體130是配置在外被件110。本實施形態之複數個抗張力體130是配置成在徑方向上將光纖集合體1夾於其間。但是,複數個抗張力體130亦可等向性地配置在外被件110,以包圍光纖集合體1(芯材)。另外,抗張力體130亦可不埋設於外被件中。例如,抗張力體130亦可包含在光纖集合體1的中心或芯材中。或者,根據光纖電纜100的用途,光纖電纜100亦可不具有抗張力體130。
撕裂繩140是使用來撕開外被件110的構件。可以使用例如合成纖維(聚酯等)的線、聚丙烯(PP)、或尼龍製的圓柱狀的桿體等,來作為撕裂繩140的材質。 撕裂繩140是配置在外被件110。另外,在橫剖面視角下,撕裂繩140亦可配置成整個埋設在外被件110內,亦可配置成一部分從外被件110的外周面或內周面露出。本實施形態之一對撕裂繩140是配置成在徑方向上將光纖集合體1夾於之間。又,在圓周方向上,各抗張力體130的位置與各撕裂繩140的位置是互相錯開的。另外,撕裂繩140的數量亦可為1條,亦可為3條以上。又,撕裂繩140亦可不埋設於外被件110。例如,撕裂繩140亦可縱向附加在光纖集合體1。或者,光纖電纜100亦可不具有撕裂繩140。
在本實施形態之外被件110中,設置有從外被件110的外周面朝向徑方向外側突出的一對突起110a。圓周方向上的突起110a的位置與撕裂繩140的位置是互相對應。突起110a具有讓使用者容易從光纖電纜100的外部辨識撕裂繩140的位置之標記的作用。另外,外被件110亦可不具有突起110a。在此情況下,亦可用對外被件110的線狀的著色來代替突起110a。但是,外被件110亦可不具有突起110a,且不對外被件110施行著色。
如上述,光纖集合體1具有複數個(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為12個)光纖單元U。如圖1所示,包含本實施形態之複數個光纖單元U的光纖集合體1具有2層構造。亦即,複數個光纖單元U包含複數個(在圖示的例子中為9個)外層單元Uout以及複數個(在圖示的例子中為3個)內層單元Uin。各外層單元Uout是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周。複數個內層單元Uin是被複數個外層單元Uout從徑方向外側包圍。亦即,複數個內層單元Uin在橫剖面視角下是位於光纖集合體1的中心部。但是,內層單元Uin的數量及外層單元Uout的數量可以適當變更。又,光纖集合體1亦可不具有2層構造。
如圖2所示,本實施形態之光纖單元U具備上述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及將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捆束的束材20。1個光纖單元U所包含的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數量只要是2個以上即可,亦可為例如6個等。
束材20是可以將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捆束的構件。可以採用例如線狀、繩狀、或帶狀的構件等來作為束材20。本實施形態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是被束材20捲繞而捆束。但是,束材20捆束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構成並不限定於圖示的例子。例如,束材20亦可對間歇固定帶芯線10螺旋狀地捲繞。或者,光纖單元U亦可不具有束材20。在此情況下,例如,亦可在光纖單元U中將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撚合,藉此來捆束間歇固定帶芯線10。
另外,光纖集合體1亦可不具有光纖單元U。換言之,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亦可不構成光纖單元U。亦即,光纖集合體1亦可具有捲壓件120或外被件110直接地覆蓋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構造。
又,當光纖集合體1是藉由分別未被間歇地固定的光纖11來形成的情況下,亦可用束材20捆束光纖11之光纖11的部分集合體來形成光纖單元U。亦可對光纖11進行SZ撚轉或往單一方向撚合,藉此形成光纖11的部分集合體,並且將該光纖11的部分集合體當作光纖單元U。 又,當分別未被間歇地固定的光纖11所形成的光纖集合體1具有2層構造的情況下,內層單元Uin及外層單元Uout是由分別未被間歇地固定的複數個光纖11所形成的單元。
又,在圖1所示的例子中,內層單元Uin是形成為扇形,外層單元Uout是形成為四角形。不限定於圖示的例子,光纖單元U的剖面形狀亦可形成為圓形、橢圓形、或多角形。又,光纖11即使是已被束材20捆束的狀態,也會一邊使束材20變形一邊在外被件110的內部中適當地移動至空著的空間。因此,例如如圖5所示,光纖單元U的剖面形狀亦可縐彎。
如圖3所示,各間歇固定帶芯線10包含複數個(在圖示的例子中為12個)光纖11及複數個固定部12。各光纖11具有芯材及包覆材。在包覆材的外周設置有例如樹脂等被覆層。在構成光纖集合體1之前的狀態下,間歇固定帶芯線10中的複數個光纖11是排列成一列。藉此,間歇固定帶芯線10具有帶狀的形狀。以下,為了較容易說明,有時會將光纖11在間歇固定帶芯線10中排列的方向稱為帶寬度方向W。
各固定部12是將帶寬度方向W上相鄰的2個光纖11互相固定。在相鄰的2個光纖11彼此之間亦可設置有間隙。在此情況下,複數個固定部12是在長邊方向Z上間歇地配置在該間隙中。或者,相鄰的2個光纖11彼此之間亦可沒有間隙。又,2條光纖11亦可在長邊方向Z上被連續地固定而構成光纖組,複數個光纖組被複數個固定部12間歇地固定。 如圖3所示,複數個固定部12是在長邊方向Z及帶寬度方向W上以二維的方式間歇地配置。另外,固定部12的配置並不限定於圖3的例子,而可以適當變更。又,固定部12的配置型樣在長邊方向Z或帶寬度方向W上不是固定的型樣亦可。固定部12的配置型樣在不同的間歇固定帶芯線10之間不是固定的型樣亦可。亦可採用例如UV硬化型樹脂來作為固定部12的材質。但是,只要可以固定相鄰的光纖,固定部12的材質並無特別限定,可以適當變更。
在光纖集合體1中,複數個光纖11是被撚合成SZ狀。在SZ撚轉中,包含順撚轉部與逆撚轉部的週期是在前述長邊方向上重複,前述順撚轉部是光纖11繞著中心軸線O撚合,前述逆撚轉部是光纖11以和順撚轉部相反的方向繞著中心軸線O撚合。在此,當複數個光纖11被撚合成SZ狀的情況下,複數個光纖11所形成的間歇固定帶芯線10及光纖單元U也會被撚合成SZ狀。另外,內層單元Uin的撚轉角(捲繞角)與外層單元Uout的撚轉角(捲繞角)亦可為相等,亦可為不同。
以下,使用具體的實施例來說明上述實施形態。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定於以下的實施例。
(實施例1) 準備具有3個內層單元Uin與9個外層單元Uout的光纖集合體1。內層單元Uin及外層單元Uout分別是以束材來捆束6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各間歇固定帶芯線10分別具有12條光纖11。亦即,實施例1中的光纖集合體1具有合計864條光纖11。各光纖11的外徑是設為250μm。以捲壓件120包覆此光纖集合體1,並且進一步被覆外被件110,來製作光纖電纜100。外被件110的外徑是設為18.2mm,外被件110的內徑是設為11.5mm。捲壓件120的厚度是設為0.2mm。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為約11.1mm。
將上述光纖電纜100切出SZ撚轉中的8個間距量。在此,SZ撚轉中的1個間距是指在長邊方向Z上重複的SZ撚轉構造的週期的尺寸。在長邊方向上以預定的間隔切斷該8個間距量的光纖電纜100,而得到合計28個橫剖面。在這些橫剖面中,求出3個內層單元Uin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重心in)、9個外層單元Uout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重心out)、3個內層單元Uin及9個外層單元Uout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重心all)。重心in也可以說是僅包含3個內層單元Uin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構造之重心。以下,也將重心in稱為「G in」。重心out也可以說是僅包含9個外層單元Uout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構造之重心。以下,也將重心out稱為「G out」。重心all也可以說是僅包含光纖集合體1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構造之重心。以下,也將重心all稱為「G all」。
另外,長邊方向的各位置上的重心in等的位置之特定是藉由以下順序來進行。亦即,在長邊方向上的各位置切斷光纖集合體1後,以環氧樹脂固定,研磨該已固定的光纖集合體1以使橫剖面變得清楚後,以顯微鏡來對橫剖面的圖像進行攝影。在藉由顯微鏡所得到的圖像上,在xy平面上描繪各光纖11的位置,來特定出重心in等。另外,亦可在以環氧樹脂固定光纖集合體1後,在長邊方向的各位置上切斷光纖電纜100。在此情況下,亦可例如從光纖電纜100的長邊方向的一邊的端部注入環氧樹脂,並且從另一邊的端部吸引環氧樹脂,藉此將環氧樹脂充填於外被件110內。
圖4~6是描繪了從各橫剖面的圖像所求出的重心in、重心out、及重心all的圖表。在長邊方向Z上,以切斷光纖集合體1的位置的排列順序,用線連結已描繪的點。圖4~6中的橫軸、縱軸是在上述橫剖面中設定的正交座標系統(XY座標系統)。XY座標系統在各橫剖面中是共通的。因此,圖4~6的各資料是表示重心in、重心out、及重心all的各位置在長邊方向上是如何變化的。如上述,由於只要可以掌握各重心在長邊方向上的變化即可,因此X軸及Y軸的位置的設定可為任意。 圖4是描繪了從各橫剖面的圖像所求出的重心in、重心out、及重心all的全部的圖表。
圖5是從圖4所示的資料摘錄了位於SZ撚轉的反轉部的標繪之圖表。所謂SZ撚轉的反轉部是SZ撚轉的順撚轉部及逆撚轉部切換的位置。圖6是從圖4所示的資料摘錄了從1個反轉部到相鄰於此的反轉部為止的1個區間中的標繪之圖表。如圖4~圖6所示,重心all是在長邊方向上變化。又,重心in及重心out的位置都是相對於重心all而錯開。這表示在內層單元Uin及外層單元Uout的雙方中剖面形狀會縐彎,且縐彎的狀態會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像這樣,在長邊方向上,使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形狀的縐彎狀態變化,藉此即可以抑制因光纖電纜100的彎曲而使得較強的應力僅作用在某個特定的光纖11之情形。換言之,因光纖電纜100的彎曲而可能作用有較強的應力之光纖11,在長邊方向上的各位置上是不同的。藉此,因光纖電纜100的彎曲而產生在各光纖11的微彎損耗的發生風險便會被分散。
在圖4~圖6中,重心in的移動量是比重心out的移動量更大。換言之,內層單元Uin的剖面形狀在長邊方向上會比外層單元Uout的剖面形狀更大幅地變化。像這樣,當使內層單元Uin的剖面形狀在長邊方向上大幅地變化時,在光纖集合體1中的徑方向內側的區域(接近中心軸線O的區域)會變得容易產生空隙。當徑方向內側的區域產生空隙時,外層單元Uout會變得容易朝向該空隙進入。 在此,一般而言,當光纖電纜100彎曲時,位於距離彎曲的中立線越遠的位置之光纖11,就會變得越容易產生伸長應變及微彎損耗。從而,外層單元Uout是比內層單元Uin更容易產生因光纖電纜100的彎曲所造成的微彎損耗。 如上述,在本實施例中,可以在光纖集合體1的徑方向內側的區域產生空隙,使外層單元Uout進入該空隙,藉此來設置外層單元Uout接近於中立線的部位。像這樣,藉由重心in的移動量比重心out的移動量更大,可以抑制產生伸長應變及微彎損耗的風險僅集中在特定的光纖11的情形。
另外,各重心在長邊方向上的移動量Δ可以依據求出2點間的距離之公式,藉由以下的數式(1)來計算。 Δ=√((X(n+1)-X(n))^2+(Y(n+1)-Y(n))^2) …(1) 在數式(1)中,n為自然數,且顯示橫剖面的位置。例如,由於在本實施例中可得到合計28個橫剖面,因此對於各個橫剖面,分配n=1~27(當n=27時,n+1是對應於第28個橫剖面)。X(n)是第n個橫剖面中的X座標,X(n+1)是第n+1個橫剖面中的X座標。同樣地,Y(n)是第n個橫剖面中的Y座標,Y(n+1)是第n+1個橫剖面中的Y座標。在圖4的資料中,重心in的移動量(表示為Δin)的平均值為0.504mm(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為4.54%),重心out的移動量(表示為Δout)的平均值為0.416mm(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為3.75%)。亦即,Δin的平均值比Δout的平均值更大。在圖4~圖6中,雖然可從圖表的形狀看到Δin比Δout更大的情形,但是亦可如上述地求出兩者的平均值來定量地比較。 在本實施例中是從SZ撚轉中的8個間距的長度來切出合計28個橫剖面,從第n個橫剖面與第n+1個橫剖面來求出移動量Δ。因此,當將SZ撚轉的1個間距的長邊方向Z上的尺寸設為P的情況下,移動量Δ亦可考慮為在長邊方向Z上分開了8/(28-1)×P的2點間的重心的移動量Δ。 在表1、表2中顯示針對Δin的平均值的較理想範圍進行檢討後的結果。
[表1]
[表2]
在表1中,彎曲試驗中的外層單元Uout的最大損失增加量是依據ICEA S-87-640 -2016(項號7.21 Cable Low and High Temperature Bend Test,電纜低溫和高溫彎曲試驗),用以下條件來測定。在光纖電纜100的外徑的約30倍的心軸(直徑540mm)上,將光纖電纜100捲繞4圈。測定波長是設為1550nm。溫度是設為-30℃。 在表2中,光纖電纜100的試樣的長度是設為1000mm。在長邊方向上以100mm的間隔,對該試樣中的光纖電纜100的最大外徑及最小外徑,測定了合計10個位置處。表2所示的「光纖電纜的非圓率」是上述10個位置處的非圓率的平均值。各位置處的非圓率是藉由最小外徑÷最大外徑×100來算出。
從表1的結果可知,Δin的平均值較理想的是0.010mm以上(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為0.090%以上)。藉此,可以將彎曲試驗中的外層單元Uout的最大損失增加量設為0.15dB以下。 從表2的結果可知,Δin的平均值較理想的是2.250mm以下(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為20.27%以下)。藉此,可以將光纖電纜100的非圓率設為80%以上。
綜合以上,Δin的平均值宜設為0.010mm~2.250mm(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為0.090%~20.27%)的範圍內。若Δin的平均值太小,則抑制伴隨於光纖電纜100的彎曲之外層單元Uout的損失增加之效果會降低。若Δin的平均值太大,則光纖電纜100的非圓率會降低,而產生其他課題(光纖電纜100的起伏、操作處理容易度的降低等)。
(實施例2) 在實施例1中是以束材捆束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來構成內層單元Uin、外層單元Uout。相對於此,在本實施例2中,對分別具有12個光纖11的24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不以束材捆束而是進行SZ撚轉,來製作光纖集合體1。以捲壓件120包覆此光纖集合體1,並且進一步被覆外被件110,來製作光纖電纜100。亦即,本實施例2的光纖電纜100合計具有288條光纖11。又,在本實施例2中,光纖11並未被分成內層、外層。外被件110的外徑是設為11.8mm,外被件110的內徑是設為7.0mm。捲壓件120的厚度是設為0.2mm。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為約6.6mm。
針對如上述製作的光纖電纜100,將藉由和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求出重心all的結果顯示於圖7。圖7所示的圖表中的重心all的描繪方法和圖4~6是同樣的。如圖7所示,在本實施例2中,重心all的位置也是在長邊方向上變化。像這樣,即使間歇固定帶芯線10不被束材捆束,又,即使光纖11不分成內層、外層,仍然可以使重心all的位置變化。
如以上說明,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的位置即重心all(G all)會在長邊方向上變化,藉此可以抑制因光纖電纜100的彎曲而微彎損耗集中產生在特定的光纖11的情形。亦即,對於複數個光纖,傳輸損失增大的風險會分散,當以光纖電纜100整體來觀看時,可以抑制不滿足關於傳輸損失的規格之光纖11的出現。從而,可以謀求對光纖電纜100的彎曲之性能的提升及成品率的提升。
又,複數個光纖11的至少一部分亦可SZ撚轉。根據此構成,可以更確實地抑制應變集中在特定的光纖11的情形,而可以更確實地抑制光纖集合體1的最大傳輸損失的增大。
又,複數個光纖11亦可形成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10分別包含複數個光纖11當中的二條以上的光纖11以及在長邊方向上間歇地固定該二條以上的光纖11的複數個固定部12。 在光纖11構成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情況下,根據上述構成,也可以更確實地抑制應變集中在特定的光纖11之情形。
又,複數個光纖11亦可形成內層單元Uin、及位於比內層單元Uin更靠徑方向外側的外層單元Uout,橫剖面視角下之內層單元Uin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的位置即G in,比外層單元Uout所包含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的位置即G out在長邊方向Z上更大幅地移動。 藉此,由於當光纖電纜100已被彎曲時,可以在光纖集合體1的徑方向內側的區域產生空隙,使外層單元Uout進入該空隙,因此可以抑制產生伸長應變及微彎損耗的風險僅集中在特定的光纖11的情形。
又,G in的長邊方向Z上的移動量即Δin的平均值亦可相對於光纖集合體1的外徑而在0.090%~20.27%的範圍內。 藉此,可以抑制伴隨於光纖電纜100的彎曲之外層單元Uout的損失增加、及光纖電纜100的非圓率的降低。
又,本實施形態之光纖電纜100具備上述光纖集合體1、及容置光纖集合體1的外被件110。根據此構成,可以抑制光纖電纜100的最大傳輸損失的增大。
根據以上,在本實施形態中,提出一種光纖集合體1或光纖電纜100的製造方法,其是使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光纖11的重心即重心all的位置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另外,為了使重心all在長邊方向上錯開,在光纖集合體1的製造過程中,可使用例如以下所示的手法。第1手法是在將間歇固定帶芯線10撚合成SZ狀的過程中,使施加於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張力在時間上變化的手法。第2手法是使夾板的旋轉速度在時間上變化的手法,前述夾板是在將間歇固定帶芯線10撚合成SZ狀時所使用的夾板。第3手法是針對形成在上述夾板且分別插通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複數個貫穿孔,使各貫穿孔與夾板的中心之間的距離不同之手法。第4手法是針對上述複數個貫穿孔,使各貫穿孔的形狀或大小不同之手法。第5手法是調整使撚合的方向反轉時的(上述夾板的旋轉的)暫時停止的時間長度之手法。第6手法是使芯數互相不同的光纖單元彼此相鄰配置的手法。 根據這些手法,可以使橫剖面中的各間歇固定帶芯線10的縐彎狀態在長邊方向上變化。從而,也可以使重心all的位置在長邊方向上變化。另外,上述第1手法~第6手法僅為一例,只要可以製造上述關係成立的光纖集合體1,亦可使用其他手法。又,亦可組合上述手法當中的幾個手法來使用。
另外,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並不限定於前述實施形態,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中可以加上各種變更。 例如,在實施例1中,雖然顯示了光纖集合體1被分成內層與外層的例子,但被分成外層、中層、內層等3層以上的情況下也可考慮為同樣。亦即,也可以將實施例1中的說明內容擴展到外層與中層、中層與內層的各個相對關係中。
又,在不脫離本發明的主旨之範圍內,可適當地將上述實施形態中的構成要素替換成周知的構成要素,又,亦可適當組合上述實施形態或變形例。
1:光纖集合體 10:間歇固定帶芯線 11:光纖 12:固定部 20:束材 100:光纖電纜 110:外被件 110a:突起 120:捲壓件 130:抗張力體 140:撕裂繩 G:重心 O:中心軸線 U:光纖單元 Uin:內層單元 Uout:外層單元 W:帶寬度方向 X,Y:位置 Z:長邊方向 +Z,-Z:方向
圖1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光纖集合體及光纖電纜的剖面圖。 圖2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光纖單元的立體圖。 圖3是顯示本發明的實施形態之間歇固定帶芯線的立體圖。 圖4是顯示實施例1之重心in、重心out、及重心all之長邊方向上的位置的變化的圖表。 圖5是從圖4所示的資料摘錄了SZ撚轉的反轉部中的標繪之圖表。 圖6是從圖4所示的資料摘錄了從SZ撚轉的1個反轉部到相鄰於此的反轉部為止的1個區間中的標繪之圖表。 圖7是顯示實施例2之重心all的長邊方向上的位置的變化的圖表。
1:光纖集合體
10:間歇固定帶芯線
11:光纖
20:束材
100:光纖電纜
110:外被件
110a:突起
120:捲壓件
130:抗張力體
140:撕裂繩
O:中心軸線
U:光纖單元
Uin:內層單元
Uout:外層單元

Claims (7)

  1. 一種光纖集合體,具備複數個光纖, 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的前述光纖的重心即G all的位置是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2. 如請求項1之光纖集合體,其中前述複數個光纖的至少一部分是SZ撚轉。
  3. 如請求項1或2之光纖集合體,其中前述複數個光纖形成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 前述複數個間歇固定帶芯線分別包含前述複數個光纖當中的二條以上的光纖、以及在長邊方向上間歇地固定前述二條以上的光纖的複數個固定部。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光纖集合體,其中前述複數個光纖形成內層單元、及位於比前述內層單元更靠徑方向外側的外層單元, 橫剖面視角下之前述內層單元所包含的全部的前述光纖的重心的位置即G in,比前述外層單元所包含的全部的前述光纖的重心的位置即G out在長邊方向上更大幅地移動。
  5. 如請求項4之光纖集合體,其中前述G in的前述長邊方向上的移動量即Δin的平均值是相對於前述光纖集合體的外徑而在0.090%~20.27%的範圍內。
  6. 一種光纖電纜,具備: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之光纖集合體;及 外被件,容置前述光纖集合體。
  7. 一種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使橫剖面視角下的全部的光纖的重心即G all的位置在長邊方向上變化。
TW111146705A 2021-12-27 2022-12-06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TW2023313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212168 2021-12-27
JP2021-212168 2021-12-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31326A true TW202331326A (zh) 2023-08-01

Family

ID=86998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46705A TW202331326A (zh) 2021-12-27 2022-12-06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31326A (zh)
WO (1) WO20231274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33899A1 (en) * 2011-09-21 2014-08-21 Afl Telecommunications Llc Optical trunk cable
JP6021224B2 (ja) * 2013-04-18 2016-11-0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間欠接着型光ファイバテープ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ケーブル
JP6139264B2 (ja) * 2013-05-22 2017-05-3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テープ心線及び光ケーブル
JP2020106734A (ja) * 2018-12-28 2020-07-09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製造装置
JP2021157154A (ja) * 2020-03-30 2021-10-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ユニット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27421A1 (ja) 2023-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5816B1 (en) Optical cable
JP490258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1728930A (zh) 光纜
US20230161125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JP6013891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US11513302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cable core production method
JP2007233252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US6529662B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JP4871008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06162703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TW202331326A (zh)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JP2020042175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TW202331325A (zh)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TW202344881A (zh)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US20220373753A1 (en) Optical Fiber Cable
WO2023135808A1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WO2023007881A1 (ja) 光ケーブル及び光ケーブル製造方法
WO2023120727A1 (ja) 光ケーブル及び光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TW202334680A (zh)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JPS6273216A (ja) 光フアイバケ−ブル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16075760A (zh) 光缆以及光缆制造方法
JP2004233572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95572A (ja) 光ファイバコー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232374A (ja) 多心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6802535A (zh)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