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802535A -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802535A
CN116802535A CN202280012350.2A CN202280012350A CN116802535A CN 116802535 A CN116802535 A CN 116802535A CN 202280012350 A CN202280012350 A CN 202280012350A CN 116802535 A CN116802535 A CN 116802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optical fiber
tear
sheath
fiber c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1235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引间大辅
佐藤真之介
竹田大树
大里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802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802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Fibres Or Filaments (AREA)

Abstract

光纤线缆具备:纤芯;护套,收容上述纤芯;以及撕裂绳,配置在上述纤芯与上述护套之间。上述纤芯具有多个光纤和包裹上述多个光纤的压卷部。在上述压卷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纤芯的径向的内侧凹陷。上述撕裂绳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凹部内。

Description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
本申请基于2021年6月23日向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21-103969号来主张优先权,将其内容援引至此。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光纤线缆,其具备:具有多个光纤的纤芯;收容纤芯的护套;以及用于撕裂护套的撕裂绳(lip cord)。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34365号公报
例如在专利文献1的光纤线缆中,撕裂绳配置于在周向上连续的空间。因此,撕裂绳能够在周向上移动。在撕裂绳在周向上意外移动了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欲使用撕裂绳来撕裂护套时撕裂绳卷入纤芯,光纤有可能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撕裂绳在周向上的移动的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具备:纤芯,具有多个光纤和包裹上述多个光纤的压卷部;护套,收容上述纤芯;一对抗张力体,以将上述纤芯夹在该一对抗张力体之间的方式埋设于上述护套;以及撕裂绳,配置在上述纤芯与上述护套之间,在上述压卷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朝向上述纤芯的径向的内侧凹陷,上述撕裂绳的至少一部分位于上述凹部的内侧。
另外,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准备:纤芯,通过用压卷部包裹多个光纤而形成;撕裂绳;以及接头,具有纤芯孔及撕裂绳孔,在将上述纤芯插通于上述纤芯孔的内部并挤出、并且将上述撕裂绳插通于上述撕裂绳孔的内部并挤出时,在上述压卷部形成朝向上述纤芯的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并且将通过了上述撕裂绳孔的上述撕裂绳在上述纤芯孔的内部导入至上述凹部内。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可抑制撕裂绳在周向上的移动的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的横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2B是沿着图2A所示的IIB-IIB线的剖视图。
图2C是沿着图2A所示的IIC-IIC线的剖视图。
图2D是沿着图2A所示的IID-II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光纤线缆)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光纤线缆1具备:纤芯10;收容纤芯10的护套20;一对撕裂绳30以及一对抗张力体40。
(方向定义)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沿着纤芯10的中心轴线O的方向称为长度方向。将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称为横截面。在横剖观察下,将连结一对抗张力体40的中心的线称为中立线L。将沿着中立线L的方向称为中立线方向X。将沿着中立线方向X的一个朝向称为+X的朝向或者右方。将与+X的朝向相反的朝向称为-X的朝向或者左方。将与长度方向及中立线方向X双方正交的方向称为垂直方向Y。将沿着垂直方向Y的一个朝向称为+Y的朝向或者上方。将与+Y的朝向相反的朝向称为-Y的朝向或者下方。从长度方向观察时,将与中心轴线O交叉的方向称为径向,将绕中心轴线O环绕的方向称为周向。在横剖观察下,将接近中心轴线O的朝向称为径向内侧,将远离中心轴线O的朝向称为径向外侧。
纤芯10具有多个光纤11和包裹多个光纤11的压卷部(wrapping member)12。除了形成有凹部12a(后述)的部分以外,本实施方式的纤芯10的形状在横剖观察下为大致圆状。此外,“大致圆状”也包括如果消除制造误差则可看作圆状的情况。
作为光纤11,能够使用光纤芯线、光纤裸线、光纤带芯线等。作为光纤带芯线的一种,多个光纤11可以构成所谓的间歇固定带芯线。在间歇固定带芯线中,多个光纤11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排列方向上排列。在排列方向上邻接的各2个光纤11通过在长度方向上间歇地配置的多个连结部而相互连结。另外,在排列方向上邻接的各2个连结部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互不相同。由此,若间歇固定带芯线沿着排列方向被拉伸,则多个光纤11扩展为网眼状(蜘蛛网状)。此外,纤芯10所包括的光纤11的形态并不局限于间歇固定带芯线,能够适当地变更。
压卷部12也可以是相对于多个光纤11被横向卷绕的带(片)。换言之,压卷部12也可以是绕多个光纤11被卷绕成SZ状或者螺旋状的带(片)。或者,压卷部12也可以是相对于多个光纤11被纵向卷绕的带(片)。在这些情况下,作为压卷部12(带、片),例如,能够使用无纺布、聚酯带等。作为压卷部12(带、片),也可以使用对无纺布、聚酯带等赋予了吸水性的吸水带。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光纤线缆1的防水性能。
或者,压卷部12也可以是无缝形成的管(保护层)。在该情况下,作为形成压卷部12(管)的材质,例如,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共聚物(EP)等聚烯烃(PO)树脂、聚氯乙烯(PVC)等。也可以使用上述的树脂的混和物(alloy、mixture)来形成压卷部12(管)。
在压卷部12的外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形成有凹部12a。换言之,压卷部12在凹部12a处朝向径向内侧屈曲。更具体而言,压卷部12的外周面在凹部12a中朝向径向内侧凹陷。压卷部12的内周面在凹部12a处朝向径向内侧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有2个凹部12a。在各凹部12a的内部各配置有一个撕裂绳30。凹部12a例如通过相对于纤芯10按压撕裂绳30而形成。多个光纤11被压卷部12包裹,因此即使在相对于纤芯10按压撕裂绳30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多个光纤11散开。压卷部12的厚度(径向的尺寸)可以小于撕裂绳30的外径。
作为护套20的材质,能够使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乙烯-丙烯共聚物(EP)等聚烯烃(PO)树脂、聚氯乙烯(PVC)等。也可以使用上述的树脂的混和物(alloy、mixture)来形成护套20。
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一对抗张力体40中的位于右方的抗张力体40称为第一抗张力体40A,将位于左方的抗张力体40称为第二抗张力体40B。
一对抗张力体40以在中立线方向X上使纤芯10位于它们之间的方式埋设于护套20。各抗张力体40沿着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与护套20相比,抗张力体40的长度方向上的弹簧常数或拉伸强度高。作为抗张力体40的材质,例如能够使用金属丝(钢丝等)及纤维增强塑料(FRP)等。在抗张力体40为FRP的情况下,作为形成FRP的纤维,例如能够采用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等。抗张力体40具有在对光纤线缆1施加了沿着长度方向的张力的情况下承受该张力来保护光纤11的作用。抗张力体40不易在长度方向上伸缩,因此光纤线缆1不易在中立线方向X上弯曲。另一方面,光纤线缆1易在与中立线方向X垂直的垂直方向Y上弯曲。
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一对撕裂绳30中的位于右方的撕裂绳30称为第一撕裂绳30A,将位于左方的撕裂绳30称为第二撕裂绳30B。
在横剖观察下,本实施方式的各撕裂绳30位于以中立线L为基准绕中心轴线O旋转-45°~+45°的范围内。各撕裂绳30与一对抗张力体40中的一方在径向上重叠。即,第一撕裂绳30A与第一抗张力体40A在径向上重叠。第二撕裂绳30B与第二抗张力体40B在径向上重叠。在图1的例子中,一对撕裂绳30配置为在中立线方向X上夹持纤芯10。即,各撕裂绳30配置于以中立线L为基准绕中心轴线O旋转0°的位置。各撕裂绳30沿着长度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各撕裂绳30配置于纤芯10与护套20的径向上之间。更具体而言,各撕裂绳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纤芯10的2个凹部12a内。也可以是2根撕裂绳30中的一根整体收容于凹部12a内。也可以是2根撕裂绳双方整体收容于2个凹部12a内。或者,也可以是2根撕裂绳30双方从2个凹部12a向径向外侧突出。
可以将2个凹部12a中的位于右方的一方的凹部12a称为第一凹部12aA,可以将位于左方的另一方的凹部12a称为第二凹部12aB。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纤芯10与护套20之间形成有2个间隙G。2个间隙G中的一方是由第一凹部12aA和护套20的内表面围起来的空间。2个间隙G中的另一方是由第二凹部12aB和护套20的内表面围起来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间隙G的径向上的尺寸比间隙G的周向上的尺寸短。撕裂绳30在间隙G中被纤芯10与护套20夹持。此外,间隙G的径向及周向上的尺寸能够适当地变更。
撕裂绳30用于撕裂护套20。在撕裂护套20时,使用者把持撕裂绳30,使撕裂绳30朝向径向外侧屈曲。因此,希望撕裂绳30由柔软的材质形成。撕裂绳30使用不易产生因撕裂护套20时的应力引起的变形、断裂的材质。即,撕裂绳30使用具有高杨氏模量及高断裂强度的材质。另外,撕裂绳30的粗细(直径)能够根据撕裂绳30撕裂的对象(部件)来设计。例如,希望撕裂绳30的杨氏模量为300kgf/mm2以下。特别优选杨氏模量为140~180kgf/mm2的撕裂绳30。作为撕裂绳30,例如能够使用合成纤维(聚酯等)的丝等。另外,作为撕裂绳30,也可以使用聚丙烯(PP)、尼龙制的圆柱状的杆等。
(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光纤线缆1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接头50及模具60分别为筒状的部件。模具60配置为从径向外侧包围接头50的至少一部分。在接头50与模具60之间设置有径向的间隙。接头50及模具60配置为各自的中心轴线彼此大致一致。此外,“大致一致”也包括如果消除配置时的误差则可看作两中心轴线一致的情况。在光纤线缆的制造装置中,将沿着接头50及模具60的各中心轴线的方向称为挤出方向Z。在附图中,将挤出方向Z的下游侧(一侧)表示为+Z侧,将上游侧(另一侧)表示为-Z侧。此外,挤出方向Z与上述的长度方向大致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中,进行一边将纤芯10、撕裂绳30及抗张力体40向下游侧送出一边将护套20朝向下游侧进行挤出成形的工序(挤出工序)。
接头50具有位于径向的中央的纤芯孔52、和包围纤芯孔52的周壁51。纤芯孔52的内径沿着挤出方向Z大致恒定。此外,“大致恒定”也包括如果消除制造误差则可看作沿着挤出方向Z恒定的情况。纤芯孔52是在挤出工序中供纤芯10插通的部分。纤芯孔52的内径也可以不沿着挤出方向Z大致恒定。
周壁51的外径沿着挤出方向Z变化。更详细而言,周壁51的上游侧的端部(-Z侧的端部)的外径大于周壁51的下游侧的端部(+Z侧的端部)的外径。在挤出方向Z的周壁51的中间部,周壁51的外径随着趋向下游侧而变小。换言之,周壁51的外周面包含锥面S1。在模具60的内周面设置有锥面S2。锥面S1与锥面S2之间的间隙沿着挤出方向Z恒定。在周壁51形成有一对撕裂绳孔53及一对抗张力体孔54。
各撕裂绳孔53从周壁51的上游侧的端部(-Z侧的端部)朝向下游侧呈直线状延伸,在挤出方向Z的接头50的中间部朝向径向内侧屈曲,并与纤芯孔52连通。撕裂绳孔53是供撕裂绳30插通的孔。
各抗张力体孔54以沿着挤出方向Z将与周壁51的外周面之间的距离保持为恒定的方式延伸。各抗张力体孔54在周壁51的下游侧的端面及上游侧的端面开口。各抗张力体孔54在接头50的下游侧的端部与模具60的内部空间连通。抗张力体孔54是供抗张力体40插通的孔。
在挤出工序中,将用压卷部12包裹了多个光纤11的纤芯10插通于接头50的纤芯孔52,并朝向下游侧被挤出。此外,也可以事先进行用压卷部12按压卷绕多个光纤11的工序。另外,多个光纤11也可以在压卷部12的内部被绞合成SZ状或螺旋状。
成为护套20的材质(树脂等)在被加热而软化的状态下流入至模具60的内部空间,并朝向下游侧被挤出。各撕裂绳30相对于2个撕裂绳孔53各插入一个,并朝向下游侧被挤出。各抗张力体40相对于2个抗张力体孔54各插入一个,并朝向下游侧被挤出。图2B是上述的各部件10、30、40相对于各孔52、53、54被插入的地点处的光纤线缆的制造装置的横剖视图。
各撕裂绳孔53与纤芯孔52连通,因此通过了各撕裂绳孔53的撕裂绳30在纤芯孔52中与纤芯10汇合。此时,各撕裂绳30在径向上被相对于纤芯10按压。由此,在纤芯10形成2个凹部12a,凹部12a在径向上朝向内侧凹陷。并且,各撕裂绳30一个一个地被导入至2个凹部12a的内部。在横剖观察下,既可以是撕裂绳30的整体位于凹部12a的内侧,也可以是撕裂绳30的一部分从凹部12a向径向外侧突出。图2C是上述的地点处的光纤线缆的制造装置的横剖视图。
各抗张力体孔54与模具60的内部空间连通,因此各抗张力体40在该内部空间与护套20汇合。图2D是上述的地点处的光纤线缆的制造装置2的横剖视图。在图2A的例子中,抗张力体40与护套20汇合的地点位于比撕裂绳30与纤芯10汇合的地点靠下游侧。此外,抗张力体40与护套20汇合的地点也可以位于比撕裂绳30与纤芯10汇合的地点靠上游侧。或者,该2个地点的挤出方向Z上的位置也可以相同。
模具60的下游侧的端部位于比接头50的下游侧的端部靠下游侧,因此护套20在模具60的内部空间与纤芯10汇合。由此,光纤线缆1的成形完成。此外,在模具60的内部空间,也可以适当地调整护套20的形状。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光纤线缆1的作用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撕裂绳30配置在形成于压卷部12的凹部12a的内部。由此,例如与在压卷部12未形成凹部12a的情况相比,撕裂绳30的周向上的移动被抑制。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撕裂绳30被纤芯10和护套20夹持,因此撕裂绳30在周向上的移动被更有效地抑制。
如上述那样,光纤线缆1在中立线方向X上不易弯曲,在垂直方向Y上易弯曲。这里,假设在撕裂绳30配置为在垂直方向Y上将纤芯10夹在中间的情况,若光纤线缆1在垂直方向Y上被弯曲,则撕裂绳30在纤芯10与护套20之间被压缩。此时,纤芯10被撕裂绳30压迫,从而侧压作用于光纤11,光纤线缆1的传输损耗有可能增大。
相对于此,在横剖观察下,本实施方式的撕裂绳30位于以中立线L为基准绕中心轴线O旋转-45°~+45°的范围内。特别是在图1的例子中,撕裂绳30与抗张力体40在径向上重叠。由此,撕裂绳30在垂直方向Y上不与纤芯10对置。因此,防止撕裂绳30压迫纤芯10而导致侧压作用于光纤11,能够抑制光纤线缆1的传输损耗的增大。
撕裂绳30配置于由纤芯10的凹部12a和护套20围起来的间隙G的内部。这里,间隙G的周向上的尺寸比间隙G的径向上的尺寸长,因此使用者能够抓住撕裂绳30来在周向上挪动撕裂绳30。由此,例如在撕裂绳30与抗张力体40在径向上重叠的情况下,使用者也能够使用撕裂绳30来撕裂护套20。
压卷部12的凹部12a向径向内侧突出,因此凹部12a咬入多个光纤11而起到楔的作用。由此,例如与在压卷部12未形成凹部12a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多个光纤11在纤芯10的内部沿长度方向偏移。在多个光纤11在压卷部12的内部被绞合了的情况下,多个光纤11变得难以退绞。
在压卷部12具有吸水性的情况下,若在压卷部12形成有凹部12a,则压卷部12与纤芯10的中心轴线O接近,压卷部12能够从纤芯10的中心轴线O附近高效地吸水。因此,例如与在压卷部12未形成凹部12a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光纤线缆1的防水性能。
如以上说明过那样,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1具备:纤芯10,具有多个光纤11和包裹多个光纤11的压卷部12;护套20,收容纤芯10;以及撕裂绳30,配置在纤芯10与护套20之间,在压卷部12形成有凹部12a,凹部12a朝向径向内侧凹陷,撕裂绳30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凹部12a内。通过该结构,撕裂绳30在周向上的移动被抑制。
另外,还具备一对抗张力体40,一对抗张力体40以使纤芯10位于中间的方式埋设于护套20,在横剖观察下,撕裂绳30位于以中立线L为基准绕纤芯10的中心轴线O旋转-45°~+45°的范围内。通过该结构,防止因撕裂绳30而导致侧压作用于纤芯10内的光纤11,能够抑制光纤线缆1的传输损耗的增大。
另外,还具备一对抗张力体40,一对抗张力体40以使纤芯10位于中间的方式埋设于护套20,在纤芯10与护套20之间形成由凹部12a和护套20围起来的间隙G,间隙G的径向上的尺寸比间隙G的周向上的尺寸短,撕裂绳30在间隙G的内部被凹部12a及护套20夹持,撕裂绳30与一对抗张力体40中的至少一方在径向上重叠。根据该结构,撕裂绳30被凹部12a及护套20在径向上夹持,因此撕裂绳30的周向上的移动更加被抑制。另外,使用者能够抓住撕裂绳30来在周向上挪动,因此使用者能够使用撕裂绳30来撕裂护套20。
另外,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准备:纤芯10,通过用压卷部12包裹多个光纤11而形成;撕裂绳30;以及接头50,具有纤芯孔52及撕裂绳孔53,并具有将纤芯10插通于纤芯孔52并挤出、并且将撕裂绳30插通于撕裂绳孔53并挤出的挤出工序,在挤出工序中,在压卷部12形成朝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12a,并且将通过了撕裂绳孔53的撕裂绳30在纤芯孔52的内部导入至凹部12a内。根据该结构,能够制造可抑制撕裂绳30在周向上的移动的光纤线缆1。
实施例
以下,使用具体的实施例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例。
准备了比较例及实施例1~3的4种光纤线缆。各光纤线缆具备:用压卷部包裹了288根光纤的纤芯、护套、一对抗张力体以及一对撕裂绳。各光纤线缆间的差异仅为形成于压卷部的凹部的形状(深度),除此之外的结构在各光纤线缆间彼此相同。此外,在比较例中,在压卷部未形成凹部。在将径向内侧的凹部的内端部12aa与护套之间的径向的距离设为B、将护套的外径设为A时,表1中的凹率C是由C=(2B/A)×100%定义的值。
针对比较例及实施例1~3的每一个,将确认了防退绞性能、防水性能、芯线抽拉耐性及传输损耗的结果在以下的表1中示出。
在防退绞性能的确认中,对所制造的光纤线缆进行了解体。在维持了光纤的绞合的情况下设为“OK”,在未维持光纤的绞合的情况下设为“NG”。
按照IEC 60794-1-22F5B在规定的条件下执行了防水性能的确认。将进水长度为规定的距离以下的情况设为“OK”,将超过了规定的距离的情况设为“NG”。
在芯线抽拉耐性的确认中,对各线缆所包含的多个光纤施加了抽拉力。将移动该多个光纤所需的抽拉力的大小超过了规定的值的情况设为“OK”,将不足规定的值的情况设为“NG”。
在传输损耗的确认中,通过OTDR(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er:光时域反射仪)测定了规定的波长下的传输损耗。将测定值为规定的值以下的情况设为“OK”,将超过了规定的值的情况设为“NG”。
根据表1可知,凹率C为10%~30%的光纤线缆在防退绞性能、防水性能、芯线抽拉耐性及传输损耗方面全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因此,通过在压卷部形成凹部并将凹率C设定在10%~30%的范围内,从而能够提高光纤线缆的实用性。
此外,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加入各种变更。
例如,除了形成有凹部12a的部分以外,纤芯10的形状在横剖观察下也可以为大致椭圆状。此外,“大致椭圆状”也包括如果消除制造误差则在横剖观察下可看作椭圆状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压卷部12的凹部12a可以位于纤芯10的长轴上。纤芯10在横剖观察下为椭圆状,从而光纤线缆1不易在纤芯10的长轴延伸的方向上弯曲。即,光纤线缆1不易在一对撕裂绳30A、30B(2个凹部12aA、12aB)排列的方向上弯曲。由此,撕裂绳30压迫纤芯10而导致侧压作用于光纤11的情况更加被抑制。特别是在一对撕裂绳30排列的方向与中立线方向X大致一致的情况下,光纤线缆1在一对撕裂绳30排列的方向(中立线方向X)上更不易弯曲。由此,撕裂绳30压迫纤芯10而导致侧压作用于光纤11的情况被更加可靠地抑制。此外,语句“一对撕裂绳30排列的方向与中立线方向X大致一致”更具体而言意味着撕裂绳30在横剖观察下位于以中立线L为基准绕中心轴线O旋转-45°~+45°的范围内。
并且,在纤芯10如上述那样为大致椭圆状、且多个光纤11在压卷部12的内部被绞合了的情况下,例如与纤芯10在横剖观察下为圆状的情况相比,多个光纤11更不易退绞。
此外,纤芯10中的除了形成有凹部12a的部分以外的部分的形状例如能够如以下那样进行推断。首先,从纤芯10的轮廓(外周)中的除凹部12a以外的部分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选定3个点。接下来,制作通过所选定的3个点的假想圆。此外,假想圆的制作例如能够使用基恩士(keyence)制的数码显微镜(VHX-6000)的3点作圆功能来进行。接下来,将所制作的假想圆与实际的纤芯10的轮廓进行比较,由此能够判断纤芯10的形状是否为椭圆。另外,能够推断纤芯10的轮廓向假想圆的外侧凸出的方向为长轴,纤芯10的轮廓位于假想圆的内侧的方向为短轴。
撕裂绳30及抗张力体40的数量能够适当变更。撕裂绳30及抗张力体40只要各自为1根以上即可,可以是任意根。光纤线缆1也可以不具备抗张力体40。
除此之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公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适当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光纤线缆;10…纤芯;11…光纤;12…压卷部;12a…凹部;20…护套;30…撕裂绳;40…抗张力体;50…接头;52…纤芯孔;53…撕裂绳孔;G…间隙;L…中立线。

Claims (6)

1.一种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具备:
纤芯,具有多个光纤和包裹所述多个光纤的压卷部;
护套,收容所述纤芯;以及
撕裂绳,配置在所述纤芯与所述护套之间,
在所述压卷部形成有凹部,该凹部朝向所述纤芯的径向的内侧凹陷,所述撕裂绳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凹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一对抗张力体,以使所述纤芯位于该一对抗张力体之间的方式埋设于所述护套,
在与所述纤芯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横剖观察下,所述撕裂绳位于以连结所述一对抗张力体的中心的中立线为基准绕所述纤芯的中心旋转-45°~+45°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
除了形成有所述凹部的部分以外,所述纤芯的形状在与所述纤芯的中心轴线正交的横剖观察下为椭圆状,
所述凹部位于所述纤芯的长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一对抗张力体,以使所述纤芯位于该一对抗张力体之间的方式埋设于所述护套,
在所述纤芯与所述护套之间形成由所述凹部和所述护套围起来的间隙,
所述间隙在所述径向上的尺寸比所述间隙在所述纤芯的周向上的尺寸短,
所述撕裂绳在所述间隙的内部被所述凹部及所述护套夹持,
所述撕裂绳与所述一对抗张力体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径向上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纤线缆,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径向上的所述凹部的内端部与所述护套之间的所述径向的距离设为B、将所述护套的外径设为A时,
由C=(2B/A)×100%定义的所述凹部的凹率满足10%≤C≤30%。
6.一种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
纤芯,通过用压卷部包裹多个光纤而形成;
撕裂绳;以及
接头,具有纤芯孔及撕裂绳孔,
在将所述纤芯插通于所述纤芯孔的内部并挤出、并且将所述撕裂绳插通于所述撕裂绳孔的内部并挤出时,在所述压卷部形成朝向所述纤芯的径向的内侧凹陷的凹部,并且将通过了所述撕裂绳孔的所述撕裂绳在所述纤芯孔的内部导入至所述凹部内。
CN202280012350.2A 2021-06-23 2022-03-08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68025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03969 2021-06-23
JP2021103969 2021-06-23
PCT/JP2022/010083 WO2022270028A1 (ja) 2021-06-23 2022-03-08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および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802535A true CN116802535A (zh) 2023-09-22

Family

ID=845448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12350.2A Pending CN116802535A (zh) 2021-06-23 2022-03-08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61692A1 (zh)
JP (1) JPWO2022270028A1 (zh)
CN (1) CN116802535A (zh)
AU (1) AU2022296983A1 (zh)
CA (1) CA3220819A1 (zh)
WO (1) WO202227002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19411U (ja) * 1991-04-03 1992-10-26 藤倉電線株式会社 光フアイバケーブル
JPH08220395A (ja) * 1995-02-16 1996-08-30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H10104475A (ja) * 1996-09-26 1998-04-2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ファイバ送通用パイプ
JP2004029382A (ja) * 2002-06-26 2004-01-29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移動用ケーブル
KR100492957B1 (ko) * 2003-02-25 2005-06-02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루즈 튜브형 광케이블
JP5719052B1 (ja) * 2014-03-06 2015-05-1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ケーブル
JP6134365B2 (ja) 2015-10-09 2017-05-24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EP3465299A4 (en) * 2016-05-26 2020-01-22 Corn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s LLC FIBER OPTICAL CABLE WITH LENGTHENED REINFORCEMENT ELEMENT SOLD IN A ARMOR LAYER
JP2021103969A (ja) 2019-12-26 2021-07-26 井関農機株式会社 移植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70028A1 (ja) 2022-12-29
EP4361692A1 (en) 2024-05-01
CA3220819A1 (en) 2022-12-29
AU2022296983A1 (en) 2023-12-14
JPWO2022270028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026037B1 (ko) 광 케이블
US9213158B2 (en) Optical cable for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ing thereof
AU2018277435B2 (en) Optical fiber cab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optical fiber cable
JP2015516599A (ja) ポリエチレン・バインダを用いた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CN116299923A (zh) 光纤电缆
CN116802535A (zh) 光纤线缆以及光纤线缆的制造方法
JP7495267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23020683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TW202338414A (zh) 光纜、光纜構造體以及光纜的製造方法
JP6151580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TW202331326A (zh) 光纖集合體、光纖電纜、及光纖集合體的製造方法
JP201818036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04287221A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
JP2004012573A (ja) 平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012572A (ja) 平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95015A (ja) 平型光ファイバコー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