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7247A -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7247A
TW202327247A TW111108083A TW111108083A TW202327247A TW 202327247 A TW202327247 A TW 202327247A TW 111108083 A TW111108083 A TW 111108083A TW 111108083 A TW111108083 A TW 111108083A TW 202327247 A TW202327247 A TW 20232724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time
current
estimated value
voltage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0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2934B (zh
Inventor
陳婉珮
小西義弘
陳冠文
賀業翔
何婉如
Original Assignee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filed Critical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Priority to CN2022103815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365904A/zh
Priority to US17/719,789 priority patent/US1175737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2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293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27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7247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2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 H02M1/126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from ac input or output using passiv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4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4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4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7/5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7/53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 H02M7/538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 H02M7/5387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 H02M7/53873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e.g. single switched pulse inverters in a bridge configuration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with digital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Rectifiers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種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狀態觀察器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比較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一電感電壓估算器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

Description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本揭露是有關於一種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直交流轉換器之控制方式相當多,但無論任何控制方法,控制的電流主要有三種:濾波電感電流、濾波電容電流以及負載電流。根據參考文獻的研究結果,控制濾波電容電流的控制方法不僅可以使用較便宜的偵測元件,其動態響應也是最好的。但濾波電容電流本身含有漣波成分,若使用硬體電路之偵測方式則須經過濾波電路濾除漣波,而濾波電路將導致訊號失真且有延遲問題。
應用於併網(On-Grid)模式之直交流轉換器,於交流端需裝設負載電流感測器,藉以控制轉換器輸出電流之大小。硬體感測器的使用,除了需負擔元件使用所帶來的採買、管理、製程等人力與物料的成本,也會因溫度變化造成元件特性改變,以及元件本身或感測線路損壞等因素,影響轉換器系統的可靠度。
數位控制系統中,傳統控制器的設計與計算方式,會於當前取樣時間進行受控變數的取樣與控制器的計算,於下一取樣時間輸出計算後之控制訊號,但此時控制對象已成為經過一個取樣時間後之受控變數,因而造成控制上時間延遲的問題。
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其先以硬體電路來偵測得到直流鏈電壓、電感電流與濾波電容電壓,便可估測濾波電容電壓、濾波電容電流、擾動電壓、負載電流及電感電壓,不須硬體感測器偵測濾波電容電流就可以得到濾波電容電流之估測值,且其值為平均值不受漣波成分干擾之影響。另一方面,整個系統控制流程之回授值皆使用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改善數位控制器之控制時間延遲問題,使系統性能提升。本揭露提出之控制方法,無論併網、獨立(Standalone)運轉或併網-獨立運轉之轉換模式皆適用,狀態觀察器之所有參數皆為可控因數,準確性高且具預測性,且系統為濾波電容電流控制,系統響應佳,並以數位化控制,而使用狀態觀察器的計算結果可減少取樣時間誤差,此外,亦不需負載電流硬體感測器便可預測負載電流,可降低包含產品製造所需物料、人力採買與維修之元件使用成本,並避免受到因溫度變化改變元件特性、元件及線路故障之影響,故能提升系統之可靠度。
根據本揭露之一方面,提出一種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狀態觀察器至少接收一當前取樣時間之一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狀態觀察器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一電感電流運算器至少接收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電感電流運算器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比較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一電感電壓估算器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
根據本揭露之另一方面,提出一種直交流轉換器系統。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包括一狀態觀察器、一電感電流運算器、一第一比較器及一電感電壓估算器。狀態觀察器用以至少接收一當前取樣時間之一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並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電感電流運算器用以接收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並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第一比較器用以比較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電感電壓估算器用以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用以進行前饋控制。
為了對本揭露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詳細說明如下:
本揭露提出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其不須藉由外部硬體感測器及偵測電路來偵測濾波電容電流及負載電流,可降低元件使用成本及提升系統可靠度,狀態觀察器所計算出來的濾波電容電流訊號為平均值不含漣波成分,且計算所得濾波電容電流及負載電流均為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訊號,於控制上沒有取樣誤差時間之問題,使整體系統性能提升。
請參照第1~2圖,第1圖繪示開迴路狀態觀察器(Open-Loop State Observer)之控制方塊圖,第2圖繪示閉迴路狀態觀察器(Closed-Loop State Observer)之控制方塊圖。狀態觀察器可分成開迴路狀態觀察器與閉迴路狀態觀察器。由第1~2圖可知,兩者差別在於閉迴路觀察器有回授訊號來減少計算誤差,其計算誤差低於開迴路狀態觀察器,本揭露之狀態觀察器係為閉迴路狀態觀察器。開迴路狀態觀察器之公式如式(1),而閉迴路狀態觀察器之公式如式(2)。要求得閉迴路狀態觀察器就需先推導出開迴路狀態觀察器,本文將有詳細的推導流程。第1圖與第2圖中虛線框為狀態觀察器之控制方塊圖。k為當前取樣時間,k+1為下一取樣時間,x則為濾波電容電壓、濾波電容電流及擾動電壓之參數元素。 式(1) 式(2)
本揭露提出使用狀態觀察器之濾波電容電流及負載電流無感測器控制方法,並應用於直交流轉換器系統,而以下將以三相全橋轉換器來做說明,但本揭露不侷限於此。請參照第3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三相直交流轉換器架構。如第3圖所示,三相全橋電路架構包括六個開關元件 Q i1 ~ Q i6 、直流鏈電容及濾波電路。 Q i1 ~ Q i6 每兩個開關 Q i1 ~ Q i6 即組成獨立相位。開關元件 Q i1 ~ Q i2 組成a相位、開關元件 Q i3 ~ Q i4 組成b相位、開關元件 Q i5 ~ Q i6 組成c相位。直流鏈電容由兩個電容 C dc1 C dc2 串聯組成。濾波電路由三個濾波電感 L f 與三個濾波電容 C f 組成。另外, E d 為直流鏈電壓, v n 為電容中性點電壓, v Ia 為轉換器a相交流電壓, i Ia 為轉換器a相電感電流, v Ca 為a相濾波電容電壓, i Ca 為a相濾波電容電流,而 i La 則為a相負載電流,其餘b相及c相之參數依此類推,此為相元素之參數定義;線元素之參數為ab線元素及bc線元素;D-Q軸元素參數則為D軸元素及Q軸元素。本揭露提出之控制方法適用於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相元素、線元素、D-Q軸元素以及單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將分別說明如後。
根據第3圖藉由電路原理可得到式(3)至式(5),其中 v La 為a相電感電壓, 為電感電壓公式,而 為濾波電容電壓公式, u a 為a相之系統調變因數(Modulation Index),三相系統參數方程式彙整後可以表示如式(6)所示。 式(3) 式(4) 式(5) 式(6)
將式(3)改以線元素表示,ab線元素代表a相元素減去b相元素,可求得式(7)。請參照第4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為了更清楚每個參數的關係,將式(7)圖示化為直交流轉換器模型如第4圖所示。使用 i Cab v Cab 作為控制參數,可改寫為式(8),式(8)考慮死區(Dead Time)、電感電阻以及電壓誤差情況下,重新整理如式(9)所示,其中, U DT 為死區因子、 v α 為不確定成分之電壓誤差、 R f 為包含電感繞組之電感阻值。將這些新增考慮之變數以擾動電壓(Disturbance Voltage) v D 取代,如式(10)所示,其中, v error 為電壓誤差補償。最後可整理獲得式(11)及式(12),此為考慮誤差以及擾動成分之方程式。請參照第5圖,其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若轉換為圖示化之直交流轉換器模型則如第5圖所示。假設在一個取樣週期內,電壓誤差補償為定值且小於電容電壓,可表示如式(13),且將式(11)及式(12)調整為以電容電壓、電容電流及擾動電壓為狀態變數之方程式則如式(14)及式(15)所示。 式(7) 式(8) 式(9) 式(10) 式(11) 式(12) 式(13) 式(14) 式(15)
將狀態方程式式(14)與式(15),參照開迴路狀態觀察器式(1)轉化成離散型態如式(16),並利用式(16)之轉換公式以及拉普拉斯轉換法求得 A d B d C d ,最後將式(16)重新代入與整理成式(17)至式(19),即為開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其中, T為取樣週期。 式(16) , 式(17) 式(18) 式(19)
假定 v C 為回授訊號,閉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2),將之轉化成離散公式如式(20),其中 K為增益的修正項如式(21),使用無差拍控制法(Deadbeat Control Law)並令 為零來求得增益項K,其 K之計算結果如式(22),最後,將已求得參數全部代入閉迴路觀察器公式如式(20)並重新整理取得最後的閉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23)與式(24)。 式(20) 式(21) 式(22) 式(23) 式(24)
關於負載電流之估測值計算,本次取樣時間點之負載電流可由式(25)求得,另外,電感電流估測值的計算,由式(12)可推導得到式(26),轉化為離散型態則如式(27),故可透過式(28)求得負載電流下一取樣時間點之估測值。 式(25) 式(26) 式(27) 式(28)
關於電感電壓之計算,由式(29)之關係式以及高頻限制器(High Frequency Limiter)方法,可求得式(30)之電感電壓連續時間方程式,其中, γ L 為高頻限制因子。電感電壓離散形式使用如式(31)之雙線性轉換(Bilinear Transformation)方式,轉換求得於本次取樣時間點之方程式如式(32),於下一次取樣時間點之方程式則如式(33)。另外,請參照第6圖,其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根據第6圖之直交流轉換器模型的調整方式,可得知前饋補償控制計算如式(34)所示。 式(29) 式(30) 式(31) 式(32) 式(33) 式(34)
上述已詳細說明狀態觀察器及各參數之推導過程,由求得之方程式可知,只要偵測直流鏈電壓 E d 、濾波電容電壓 v C k 與電感電流 i I k 再加上調變因數控制 u k ,就可得到下一取樣時間的濾波電容電壓 v C k+1 、濾波電容電流 i C k+1 、負載電流 i L k+1 、電感電壓 v L k+1 以及擾動電壓 v D k+1 ,所推導出來的狀態觀察器及控制器參數,可適用於併網模式、獨立運轉模式及併網-獨立運轉之轉換模式應用之直交流轉換器。請參照第7A圖,其繪示線元素系統控制方塊圖。檢視第7A圖中各控制參數,可清楚發現所有的控制回授值皆為狀態觀測器100所計算的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包含前饋補償也是使用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來計算取得,整個控制流程無取樣時間的誤差,使整體系統性能提升。
總結推導所得狀態觀察器及各參數計算,線元素之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27)、式(35)至式(40),線元素之前饋補償控制計算用方程式如式(41)至式(43)。 , 式(35) 式(36) 式(37) 式(38) 式(39) 式(40) 式(41) 式(42) 式(43)
使用式(44)即可將線元素方程式轉換至相元素方程式,轉換後可得相元素之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45)至式(57),相元素之前饋補償控制計算用方程式如式(58)至式(66)。 式(44) 式(45) 式(46) 式(47) 式(48) 式(49) 式(50) 式(51) 式(52) 式(53) 式(54) 式(55) 式(56) 式(57) 式(58) 式(59) 式(60) 式(61) 式(62) 式(63) 式(64) 式(65) 式(66)
請同時參照第7A圖及第7B圖,第7B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1000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第7A圖係以ab線元素為例做說明,但不以此為限。在步驟S101中,以狀態觀察器100至少接收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以第7A圖為例,狀態觀察器100接收的是直流鏈電壓與系統調變因數之運算結果 E k d u k ab /2、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及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然後,在步驟S102中,狀態觀察器100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以第7A圖為例,狀態觀察器100係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與系統調變因數之運算結果 E k d u k ab /2、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與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
然後,在步驟S103中,以一電感電流運算器200接收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以第7A圖為例,電感電流運算器200接收的是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與系統調變因數之運算結果 E k d u k ab /2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然後,在步驟S104中,電感電流運算器200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電感電流運算器200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與系統調變因數之運算結果 E k d u k ab /2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輸出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接著,在步驟S105中,比較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以第一比較器510比較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與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以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然後,在步驟S106中,電感電壓估算器300至少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電感電壓估算器300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 及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輸出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接著,在步驟S107中,至少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以第7A圖為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1000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直流鏈電壓 E k d 、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及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進行前饋控制。其中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用以進行前饋控制的補償。
透過上述步驟S101~S107之電感電壓前饋補償優化技術,電壓總諧波失真的情況能夠有效降低。根據實驗結果,在獨立運轉模式下,電壓總諧波失真的情況能夠降低2.5%。
此外,在上述步驟S105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之步驟中,無須採用負載電流感測器即可獲得下一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取得方式不受溫度、元件損毀影響,不僅可降低建置成本,更可提升系統可靠度。
然後,在步驟S108中,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獲得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延遲器610依據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接著,在步驟S109中,比較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與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以獲得當前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第二比較器520比較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與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以獲得當前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然後,在步驟S110中,電感電壓計算器400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獲得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以第7A圖為例,電感電壓計算器400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負載電流估測值 ,獲得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用以回授至狀態觀察器100,以執行上述步驟S102。
透過上述步驟S108~S110,狀態觀察器100被導入電感電壓成分,使得狀態觀察器100之精確度能夠提升。
此外,上述採用狀態觀察器100之技術能夠直接取得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故可改善電容電流回授時的漣波與控制時間延遲問題,提升單相或三相系統的性能。
請參照第8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單相直交流轉換器架構。 ,其餘推導方式與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線元素控制和相元素控制推導過程相同,所得之單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67)至式(71),單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前饋補償控制計算用方程式如式(72)至式(74)。 式(67) 式(68) 式(69) 式(70) 式(71) 式(72) 式(73) 式(74)
本揭露以下亦針對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D-Q軸元素控制進行推導。D-Q元素之D軸元素及Q軸元素可藉由a相元素、b相元素及c相元素以及關係式式(75)轉換求得,依電路原理如式(6)以及利用式(75),轉換求得之D-Q軸元素狀態方程式與關係式如式(76)至式(78)所示。 式(75) 式(76) 式(77) 式(78)
定義新的參數符號 i Cdx 以及 i Cqx ,其定義如式(79)所示,重新將狀態方程式表示如式(80)以及式(81)。考慮死區、電感電阻以及電壓誤差成分後可得式(82),其中, 為包含耦合因子(Couple Factor)之不確定成分電壓誤差。再將這些新增考量之成分使用擾動電壓來表示,如式(83)所示,所以式(82)可以重新整理如式(84)與式(85)。另外,假設在一個取樣內,電壓誤差補償為定值且小於電容電壓,可表示如式(86)。最後將這些求得之關係式整理如式(87) 與式(88),即為以電容電壓、電容電流以及擾動電壓為狀態變數之連續性時域系統狀態方程式。對D軸元素而言,各關係式如式(89)。請參照第9圖,其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D-Q軸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式(89)若轉換為圖示化之直交流轉換器模型則如第9圖所示。 式(79) 式(80) 式(81) 式(82) 式(83) 式(84) 式(85) 式(86) 式(87) 式(88) 式(89)
接下來以D軸元素說明推導過程,式(87)對照開迴路狀態觀察器公式之結果如式(90),並利用式(16)之離散系統狀態方程式轉換公式以及拉普拉斯轉換法求得 A d B d C d ,如式(91), 並將求得之 A d B d C d 重新帶入式(16),整理後可獲得轉化為離散型態之開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92)及式(93)。 式(90) 式(91) 式(92) 式(93)
v C 為回授參數,離散型態之閉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20),使用無差拍控制法並令 為零來求得增益項K,計算結果如式(94)與式(95),最後整理得離散系統閉迴路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96)與式(97),其中式(97)由式(98)關係式推導而來。 式(94) 式(95) 式(96) 式(97) 式(98)
關於負載電流之估測值計算,本次取樣時間點之負載電流可由式(99)求得,另外,電感電流估測值的計算方式,式(100)為電感電流連續性時域狀態方程式及其離散轉換所需計算,求得之電感電流離散式狀態方程式如式(101),最後可透過式(102)求得負載電流於下一取樣時間點之估測值。 式(99) 式(100) 式(101) 式(102)
關於電感電壓之計算,式(103)為電感電壓連續型態關係式,使用高頻限制器以及雙線性轉換方法,可以求得如式(104)之電感電壓離散式狀態方程式。另外,請參照第10圖,其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D-Q軸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由第10圖之直交流轉換器模型調整方式,可得知前饋補償控制計算如式(105)所示。 式(103) 式(104) 式(105)
根據上述推導過程,總結所得狀態觀察器及各參數計算,D-Q軸元素之狀態觀察器方程式如式(106)至式(109),D-Q軸元素之前饋補償控制計算用方程式如式(110)至式(113)。 式(106) 式(107) 式(108) 式(109) 式(110) 式(111) 式(112) 式(113)
請參照第11~13圖,第11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負載電流模擬驗證波形,第12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流模擬驗證波形,第13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壓模擬驗證波形。由第11圖與第13圖可看出,計算所得之負載電流及濾波電容電壓為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由第12圖可看出,計算所得之濾波電容電流為不具漣波成分之平均值。請參照第14~18圖,第14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負載電流實例驗證波形,第15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流實例驗證波形,第16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壓實例驗證波形,第17圖繪示未使用電感電壓成分前饋控制之整流性負載實測驗證波形,第18圖繪示使用電感電壓成分前饋控制之整流性負載實測驗證波形。第14圖至第18圖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於滿載情況下之實測驗證波形。由第14圖至第16圖可看出估測之負載電流、濾波電容電流與濾波電容電壓的正確性,且估測之濾波電容電流為不具漣波成分之平均值;第17圖與第18圖則為驗證於獨立運轉模式及整流性負載情況下,加入電感電壓成分之前饋控制結果,濾波電容電壓之電壓總諧波失真(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 THD)為3.01%,顯著優於未使用電感電壓成分之前饋控制結果5.46%。
綜合前述說明,本揭露之控制方法適用於單相及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而三相系統可使用於相元素控制、線元素控制以及D-Q軸元素控制。本揭露所提的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濾波電容電流及負載電流無感測器控制方法,先以硬體電路來偵測得到直流鏈電壓、電感電流與濾波電容電壓,便可估測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濾波電容電流、擾動電壓、負載電流及電感電壓,不須硬體感測器偵測濾波電容電流就可以得到濾波電容電流之估測值,且其值為平均值不受漣波成分干擾之影響。另一方面,系統控制流程可參考第7A圖之系統控制方塊圖,整個控制流程之回授值皆使用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無取樣時間誤差,使系統性能提升。本揭露提出之控制方法,無論併網、獨立運轉或轉換模式皆適用,狀態觀察器之所有參數皆為可控因數,準確性高且具預測性,且系統為濾波電容電流控制,系統響應佳,並以數位化控制,而使用狀態觀察器的計算結果可減少取樣時間誤差,此外,亦不需負載電流硬體感測器便可預測負載電流,可降低包含產品製造所需物料、人力採買與維修之元件使用成本,並避免受到因溫度變化改變元件特性、元件及線路故障之影響,故能提升系統之可靠度。
綜上所述,雖然本揭露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揭露。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揭露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揭露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u(k):系統調變因數 Ad ,Bd ,Cd :數值 Z-1:延遲器 x(k):當前取樣時間之實際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估測值 x(k+1):下一取樣時間之實際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估測值 vc (k):當前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Ed :直流鏈電壓 Qi1 ~Qi6 :六個開關元件 Cdc1,Cdc2 :電容 vIa :轉換器a相交流電壓 iIa :轉換器a相電感電流 vn :電容中性點電壓 vCa :a相濾波電容電壓 iCa :a相濾波電容電流 iLa :a相負載電流 Cf :濾波電容 uab ,ux_ab,ureg_ab:ab線系統調變因數 vIab :ab線交流電壓 Lf:濾波電感 :代號 iIab :ab線電感電流 iLab :ab線負載電流 iCab :ab線交流濾波電容電流 vCab :ab線交流濾波電容電壓 vDab :ab線擾動電壓 vDTab :ab線死區成分誤差補償電壓 ,:下一取樣時間系統調變因數 :當前取樣時間系統調變因數 ACR, AVR:控制器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參考命令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獨立運轉模式濾波電容電壓參考命令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併網模式濾波電容電壓參考命令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流參考命令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擾動電壓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電感電壓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電感電壓估測值 1000: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 100:狀態觀察器 200:電感電流運算器 300:電感電壓估算器 400:電感電壓計算器 510:第一比較器 520:第二比較器 610:延遲器 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107,S108,S109,S110:步驟 Cdc :電容 vI :轉換器交流電壓 vC :濾波電容電壓 ud ,uxd :D軸系統調變因數 iC :濾波電容電流 iL :負載電流 vLd :D軸電感電壓 :角頻率 iCqx :Q軸交流濾波電容電流 vDd :D軸擾動電壓 verror_d:D軸電壓誤差補償 vDTd :D軸死區成分誤差補償電壓 Lfx :濾波電感 iLd :D軸負載電流 iCdx :D軸交流濾波電容電流 vCd :D軸濾波電容電壓 ureg_d ,ud :D軸系統調變因數 :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ic :電容電流實際值 :電容電流估測值 vC :電容電壓實際值 :電容電壓估測值 iL :負載電流實際值 :負載電流估測值
第1圖繪示開迴路狀態觀察器(Open-Loop State Observer)之控制方塊圖。 第2圖繪示閉迴路狀態觀察器(Closed-Loop State Observer)之控制方塊圖。 第3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三相直交流轉換器架構。 第4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 第5圖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 第6圖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線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 第7A圖繪示線元素系統控制方塊圖。 第7B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第8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單相直交流轉換器架構。 第9圖繪示根據一實施例之D-Q軸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 第10圖繪示根據另一實施例之D-Q軸元素直交流轉換器模型。 第11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負載電流模擬驗證波形。 第12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流模擬驗證波形。 第13圖繪示三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壓模擬驗證波形。 第14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負載電流實例驗證波形。 第15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流實例驗證波形。 第16圖繪示單相直交流轉換器電容電壓實例驗證波形。 第17圖繪示未使用電感電壓成分前饋控制之整流性負載實測驗證波形。 第18圖繪示使用電感電壓成分前饋控制之整流性負載實測驗證波形。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1
,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2
:下一取樣時間系統調變因數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3
:當前取樣時間系統調變因數
ACR,AVR:控制器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4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參考命令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5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2-6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獨立運轉模式濾波電容電壓參考命令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7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併網模式濾波電容電壓參考命令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8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9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流參考命令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0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1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擾動電壓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2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電感電壓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3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4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5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電感電流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6
:下一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39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負載電流估測值
Figure 111108083-A0304-11-0003-18
:當前取樣時間之ab線電感電壓估測值
1000: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
100:狀態觀察器
200:電感電流運算器
300:電感電壓估算器
400:電感電壓計算器
510:第一比較器
520:第二比較器
610:延遲器
S101,S102,S103,S104,S105,S106,S107,S108,S109,S110:步驟

Claims (18)

  1. 一種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包括: 一狀態觀察器至少接收一當前取樣時間之一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 該狀態觀察器至少依據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 一電感電流運算器至少接收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 該電感電流運算器至少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比較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 一電感電壓估算器至少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以及 至少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更包括: 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比較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與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以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 一電感電壓計算器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係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擾動電壓估測值及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感電流運算器更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擾動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電感電壓估算器更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與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係為一單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或一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之控制方法,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使用於一併網模式、一獨立運轉模式或一併網-獨立運轉之轉換模式。
  10. 一種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包括: 一狀態觀察器,用以至少接收一當前取樣時間之一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並至少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壓實際值,輸出一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係為無漣波之一平均電流值; 一電感電流運算器,用以接收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並至少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及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一第一比較器,用以比較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與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以獲得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以及 一電感電壓估算器,用以至少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其中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用以進行前饋控制。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更包括: 一延遲器,用以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一第二比較器,用以比較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與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實際值,以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負載電流估測值; 一電感電壓計算器,用以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獲得該當前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容電流估測值。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濾波電容電壓估測值。
  13.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狀態觀察器更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一擾動電壓估測值。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係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直流鏈電壓、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擾動電壓估測值及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進行前饋控制。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電感電流運算器更依據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擾動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流估測值。
  16.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電感電壓估算器更依據該當前取樣時間之該負載電流估測值與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輸出該下一取樣時間之該濾波電感電壓估測值。
  17.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係為一單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或一三相直交流轉換器系統。
  18. 如請求項11所述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其中該直交流轉換器系統使用於一併網模式、一獨立運轉模式或一併網-獨立運轉之轉換模式。
TW111108083A 2021-12-27 2022-03-04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TWI7929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1558.3A CN116365904A (zh) 2021-12-27 2022-04-12 使用状态观察器的直交流转换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17/719,789 US11757375B2 (en) 2021-12-27 2022-04-13 DC-AC inverter system using state observ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93852P 2021-12-27 2021-12-27
US63/293,852 2021-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92934B TWI792934B (zh) 2023-02-11
TW202327247A true TW202327247A (zh) 2023-07-01

Family

ID=8668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083A TWI792934B (zh) 2021-12-27 2022-03-04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57375B2 (zh)
CN (1) CN116365904A (zh)
TW (1) TWI7929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12402A (zh) * 2021-08-09 2021-11-05 山特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逆变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US11855545B1 (en) * 2023-09-10 2023-12-26 Lee Fredrik Mazurek Single stage synchronous generalized regul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88073C (zh) 2008-06-05 2010-02-03 上海交通大学 柔性直流输电变流器的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US8285502B2 (en) * 2008-11-21 2012-10-09 L&L Engineering, Llc Digital compensator for power supply applications
CN101505109B (zh) 2009-02-27 2010-12-08 华中科技大学 瞬时电压电流双环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
CN101557174B (zh) 2009-04-22 2012-05-09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状态跟踪数字控制的逆变电源
CN101938221B (zh) * 2009-06-30 2012-11-07 财团法人交大思源基金会 多相直/交流转换器的驱动装置及驱动方法
WO2011098099A1 (de) * 2010-02-11 2011-08-1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Regelung eines modularen umrichters mit verteilten energiespeichern mit hilfe eines beobachters für die ströme und einer schätzeinheit für die zwischenkreisenergie
JP5971707B2 (ja) 2011-08-29 2016-08-17 株式会社東芝 同期電動機のセンサレス制御装置ならびにインバータ装置
JP5637155B2 (ja) 2012-02-22 2014-12-1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制御方法
CN103346585B (zh) 2013-07-08 2015-05-27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并网逆变器控制方法
CN103684028B (zh) 2013-12-16 2016-08-03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多变压器推挽型光伏逆变器
TWI513154B (zh) 2014-04-23 2015-12-11 Nat Univ Tsing Hua 可允許電感值變化之換流器負載阻抗估測控制方法
CN104022511B (zh) 2014-05-28 2016-08-24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用于lcl并网逆变阻尼控制的降维观测器
US9729085B2 (en) * 2014-09-26 2017-08-08 Majid Pahlevaninezhad Observer-based control system for grid-connected DC/AC converters with LCL-filter
TWI626459B (zh) * 2016-08-17 2018-06-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濾波電容電流無感測器偵測方法與裝置
US10840825B2 (en) 2017-10-26 2020-11-1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Voltage balance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ree-phase DC-AC inverter
TWI668458B (zh) * 2018-06-13 2019-08-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狀態觀察器用於三相直交流轉換器之濾波電容電流無感測器控制裝置與方法
US10632999B2 (en) * 2018-08-21 2020-04-28 Deere & Company Observer based load power estimation method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208318A1 (en) 2023-06-29
TWI792934B (zh) 2023-02-11
CN116365904A (zh) 2023-06-30
US11757375B2 (en) 202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2934B (zh)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直交流轉換器系統及其控制方法
USRE45880E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ultiphase current sensing
CN101604172B (zh) 基于解耦多坐标系统锁相环的电压控制方法
CN107611971B (zh) 针对网压谐波畸变的网侧逆变器谐振全阶滑模控制方法
TW201807421A (zh) 使用狀態觀察器之濾波電容電流無感測器偵測方法與裝置
CN106487016B (zh) 一种三相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Study on PWM rectifier without grid voltage sensor based on virtual flux delay compensation algorithm
CN110034699B (zh) 一种逆变电源及控制方法
CN106374459B (zh) 一种三相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的自抗扰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5006828A (zh) 一种并网变流器负序电流补偿方法
US11611286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rectifier-stage output current or grid-side currents of a frequency converter
KR101768800B1 (ko) 3상 계통연계형 인버터의 전원 위상각 검출에 따른 옵셋 및 스케일 오차영향 저감 방법
CN110011524B (zh) 一种谐波抑制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666131B2 (en) Dead-time voltage compensation apparatus and dead-time voltage compensation method
Wang et al. Dc voltage sensorless control method for three-phase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CN107370402B (zh) 一种基于离散Lyapunov函数的切换控制方法
CN115241912A (zh) 一种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并网逆变器模型失配补偿方法
CN109066712B (zh) 一种三相四线并联式三电平svg的分相控制方法及系统
KR102142288B1 (ko) 분산전원 계통연계 장치의 제어 시스템
TWI668458B (zh) 狀態觀察器用於三相直交流轉換器之濾波電容電流無感測器控制裝置與方法
CN113809948B (zh) 一种分流器采样电流条件下并网逆变器反馈电流补偿方法
TWI657634B (zh) 電力變換裝置及電力變換方法
Choi et al. A Simple Modula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of Single-Phase HERIC Active Power Filter
Hassan et al. Model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Self-Tuning Adaptive Controller of an Inverter in a Grid-Connected Microgrid
Wang et al. A new control strategy for voltage-type PWM inverter to realize zero steady-state control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