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23648A - 紅外線安全系統 - Google Patents

紅外線安全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23648A
TW202323648A TW111126621A TW111126621A TW202323648A TW 202323648 A TW202323648 A TW 202323648A TW 111126621 A TW111126621 A TW 111126621A TW 111126621 A TW111126621 A TW 111126621A TW 202323648 A TW202323648 A TW 20232364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security system
mentioned
subject
desig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6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口麻未
沼田雄大
松田祥一
山本龍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23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2364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9/00Electric permutation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 Mechanical aspects of electronic locks; 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強化紅外線安全系統(300)之安全水準。用以管理鎖定之解鎖之紅外線安全系統(300)具備:至少1個檢測單元(100),其包括光學積層體(110)、及以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及安全系統(200),其基於來自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安全系統構成為,基於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被攝體出射並由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基於時間序列資料將鎖定解鎖。

Description

紅外線安全系統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尤其係關於一種能夠以無法自外部視認之方式設置之紅外線安全系統。
利用紅外線之安全系統(以下,稱為紅外線安全系統)正在被開發並加以實用化。例如,虹膜鑑別、或人臉鑑別、靜脈鑑別等利用紅外線之鑑別技術正加以實用化。紅外線之定義根據技術領域而有所不同。本說明書中,「紅外線」係設為至少包含用於感測之波長處於760 nm以上2000 nm以下之範圍內之光(電磁波)者。又,「可見光」係指波長處於400 nm以上且未達760 nm之範圍內之光。
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一種利用二維資訊之門安全系統。於該門安全系統中利用紅外線,關於印刷於物品之二維資訊,於可見光下印字不可見,而僅於以紅外線照射時可見印字。
專利文獻2中,揭示有一種具備經由網路而相互連接之攝像終端及解析伺服器之人流解析系統。攝像終端例如配置於店鋪或站場內。解析伺服器基於由攝像終端獲取之拍攝影像而解析人流。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開2011-149204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特開2017-224148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如專利文獻1及2所揭示之先前之監控相機係以被人視認出之方式設置。因此,存在如下情形,即,因被第三者辨識出解鎖系統之位置,而產生解鎖之風險,或因監控相機之存在為人所知而引起人原本之行動或動作發生變化,從而於防盜上產生問題。結果,有可能無法實現安全度較高之系統。
因此,自提昇安全性之觀點而言,考慮將監控相機或出射紅外線之光源以無法自外部視認之方式例如隱藏並配置於建築物之構造物。於此情形時,可使用紅外線透過濾光器以免監控相機或光源之存在引起注意。
然而,為了吸收可見光,先前之紅外線透過濾光器之主流呈黑色。因此,有時難以將配置監控相機之周邊部分之顏色與紅外線透過濾光器表面之顏色調和成無法區別之程度,從而存在設計性較低之問題。於此情形時,有即便利用紅外線透過濾光器將監控相機隱藏亦容易特定出監控相機之位置之虞,防盜上可能產生之問題仍未得以消除。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之至少1個而完成,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強化安全水準之紅外線安全系統、或者能夠發揮優異之設計性之紅外線安全系統或設計單元。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提供以下項目所示之解決手段。
[項目1]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 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 上述安全系統構成為, 基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被攝體出射並由上述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上述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 基於上述時間序列資料將上述鎖定解鎖。
[項目2] 如項目1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 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上述被攝體信號,計算出上述被攝體相對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相對位置關係,並 基於上述時間序列資料及上述位置關係將上述鎖定解鎖。
[項目3] 如項目1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進而具備輸入裝置,該輸入裝置將自上述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轉換成資料並輸入至上述安全系統,且 上述安全系統於上述被攝體之移動與所指定之移動圖案一致且所輸入之上述解鎖碼與所指定之碼一致的情形時,將上述鎖定解鎖。
[項目4]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 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及 輸入裝置,其將自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轉換成資料並輸入至上述安全系統; 上述安全系統構成為, 基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上述被攝體出射並由上述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計算出上述被攝體相對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相對位置關係,並 基於所計算出之上述位置關係及所輸入之上述解鎖碼將上述鎖定解鎖。
[項目5] 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設計稱為周邊設計,並將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設計稱為檢測部設計時, 上述檢測部設計與上述周邊設計類似,且 上述安全系統參照空白信號而動作,該空白信號係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參照用紅外線時所產生,不包含被攝體之資訊。
[項目6] 如項目5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每隔固定期間獲取上述空白信號。
[項目7] 如項目5或6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周邊設計及上述檢測部設計包含圖樣,且 該紅外線安全系統進而具備記憶上述圖樣所特有之上述空白信號之記憶裝置。
[項目8] 如項目5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基於上述被攝體信號與上述空白信號之差量而產生上述時間序列資料。
[項目9] 如項目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以SCE(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排除鏡面正反射光)方式測定之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L *之值為4以上,且 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配置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與上述表面相反之側,以免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位置被特定出。
[項目10] 如項目9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並將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時,上述周邊色及上述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上述周邊色與上述檢測部色之色差為3以下。
[項目11] 如項目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具備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將紅外線出射至外部之上述發光裝置。
[項目12] 如項目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包含複數個檢測單元。
[項目13]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 安全系統,其構成為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決定鎖定之解除; 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設計稱為周邊設計,並將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設計稱為檢測部設計時, 上述檢測部設計與上述周邊設計相同或類似, 上述安全系統參照空白信號而動作,該空白信號係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參照用紅外線時所產生,不包含被攝體之資訊。
[項目14] 如項目13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檢測部設計及上述周邊設計係整體包含單一圖樣,且 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所包括之上述光學積層體配置於上述單一圖樣之任意部位,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隱藏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背面側。
[項目15] 如項目13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檢測部設計及上述周邊設計包含由所視認之邊界分割之複數個區域, 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所包括之上述光學積層體配置於上述複數個區域中之不同區域,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隱藏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背面側,且 上述複數個區域各自具有任意色彩或圖樣。
[項目16] 如項目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光學積層體包含可見光散射層,該可見光散射層係使成為光散射體之微粒子分散於基質中而成者,且對於760 nm以上2000 nm以下之波長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波長之光具有60%以上之直線透過率。
[項目17] 如項目16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微粒子至少構成膠體非晶集合體。
[項目18] 如項目16或17所記載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可見光散射層之可見光之波長區域之透過率曲線具有直線透過率自長波長側向短波長側單調遞減之曲線部分,且上述曲線部分隨著入射角之增大而朝長波長側偏移。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能夠強化安全水準之紅外線安全系統。
以下,參照圖式說明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紅外線安全系統。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並不限定於以下例示者。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具備: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至少1個檢測單元可具備經由光學積層體將紅外線出射至外部之發光裝置。
該光學積層體包含可見光散射層,該可見光散射層係使成為光散射體之微粒子分散於基質中而成者,且對於760 nm以上2000 nm以下之波長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波長之光具有60%以上之直線透過率。例如,可獲得對於波長950 nm及1550 nm之光之直線透過率為60%以上之可見光散射層。可見光散射層之直線透過率為60%以上之光(近紅外線)之波長範圍例如較佳為810 nm以上1700 nm以下,進而較佳為840 nm以上1650 nm以下。此處,較佳為基質及微粒子均對於可見光透明(以下,簡稱為「透明」)。
進而,該可見光散射層可具有如下光學特性之特徵,即,可見光之波長區域之透過率曲線具有直線透過率自長波長側向短波長側單調遞減之曲線部分,且曲線部分隨著入射角之增大而朝長波長側偏移。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中,使用分光測色計以SCE方式測定之光學積層體表面之L *之值為4以上,紅外線檢測裝置配置於光學積層體之與表面相反之側,以免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位置被特定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中之可見光散射層例如於L *之值為4以上之情形時,呈灰色,例如於L *之值為20以上之情形時,可呈白色。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中,於將配置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並將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時,周邊色及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周邊色與檢測部色之色差為3以下。此處,所謂色差為3以下,係指將L *a *b *表色系統中之周邊之表面之a *值、b *值分別設為a 1 *、b 1 *,並將L *a *b *表色系統中之檢測單元之表面之a *值、b *值分別設為a 2 *、b 2 *時,滿足數1之數式條件之情形。 [數1] |a 1 *-a 2 *|≦3,且|b 1 *-b 2 *|≦3
本發明之另一形態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安全系統可構成為,基於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被攝體出射並由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基於時間序列資料將鎖定解鎖。或者,安全系統可構成為,計算出被攝體相對於紅外線檢測裝置之相對位置關係,並基於所計算出之位置關係將鎖定解鎖。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中之被攝體為人。但是,被攝體可不僅為人,亦包括機器人或動物等。
本發明之一形態之設計單元具備: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收容部,其收容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收容部例如具備建築物之牆壁或支柱、地板、天花板等能夠將檢測單元以無法自外部視認之方式收容之構造。收容部之外表面與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所包括之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位於同一平面或曲面內,使用分光測色計以SCE方式測定之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L *之值為4以上。紅外線檢測裝置配置於光學積層體之與表面相反之側,以免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位置被特定出。藉由將設計單元與安全系統組合,可提供一種能夠發揮優異之設計性之紅外線安全系統。
參照圖1,對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之構成例進行說明。
圖1中模式性示出本發明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中之紅外線安全系統300之構成例。紅外線安全系統300可具備至少1個檢測單元100及安全系統200,該安全系統200基於來自各個檢測單元100之輸出而動作。各個檢測單元100經由有線或無線之網路70而連接於安全系統200。自降低通訊延遲或分散網路負載之觀點而言,紅外線安全系統300亦可進而具備1個以上邊緣計算器。
圖2中示出檢測單元100之硬體構成例之方塊圖。檢測單元100具備以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圖2中例示之檢測單元100具備經由光學積層體將紅外線出射至外部之發光裝置130。但是,如下所述,發光裝置130可設置於檢測單元100之外側。
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具有光學系統121、紅外線感測器122、信號處理電路123及通訊裝置124。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例如可為AHD(Analog High Definition,類比高解析)、HD-CVI(High Definition Composite Video Interface,高解析度複合視訊界面)或HD-TVI(High Definition Transport Video Interface,高解析影像傳輸界面)法方式等之與類比高解析標準對應之紅外線相機。
光學系統121例如可包含由硫化鋅或硫屬玻璃形成之1個以上透鏡。紅外線感測器122之例包含nGaAs感測器、或InGaAs/GaAsSb感測器、InSb感測器等量子型感測器。
信號處理電路123之例為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數位信號處理器)。信號處理電路123例如可對自紅外線感測器122輸出之輸出資料(影像資料)適用例如依據H.264或H.265標準之壓縮處理而產生壓縮資料。
通訊裝置124係用以經由網路70而與安全系統200進行通訊之通訊模組。例如,通訊裝置124可進行依據Camera Link、IEEE1394(註冊商標)、或乙太網路(註冊商標)等通訊標準之有線通訊。通訊裝置124例如可依據利用2.4 GHz段或5.0 GHz段之頻率之Wi-Fi標準進行無線通訊。
發光裝置130具備出射紅外線之1個以上發光元件131及驅動裝置132。發光元件131之例包含發光二極體或半導體雷射元件。驅動裝置132例如根據自安全系統200輸出之控制信號而對發光元件131供給驅動信號。
圖3中示出安全系統200之概略性硬體構成例之方塊圖。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中之安全系統200為伺服器電腦。但是,安全系統200例如亦可為固定型電腦、膝上型電腦、邊緣運算伺服器或邊緣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伺服器。安全系統200可設置於與檢測單元100分開之位置、例如設置檢測單元100之建築物內之管理中心、或統括進行安全管理之安全公司之建築物內。
安全系統200例如具備處理器210、ROM(Read Only Memory,唯讀記憶體)220、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記憶體)230、記憶裝置240及通訊裝置250。該等構成要素經由匯流排可相互通訊地連接。可將用以使處理器210執行至少1個處理之軟體(或韌體)安裝於ROM220。此種軟體例如可記錄於光碟等電腦可讀取之記錄媒體,並作為套裝軟體售賣,或經由網路70提供給使用者。
處理器210為半導體積體電路,其包含中央運算處理裝置(CPU)。處理器210可藉由微處理器或微控制器而實現。處理器210逐次執行記述有用以執行至少1個處理之命令群之儲存於ROM220之電腦程式,而實現所需處理。
安全系統200可除具備處理器210以外,還具備搭載有CPU之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場可程式化閘陣列)、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單元)、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SP(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Product,應用特定標準產品)、或選自該等電路中之2種以上電路之組合,或者具備上述電路來代替處理器210。
ROM220例如為可寫入之記憶體(例如PROM(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程式唯讀記憶體))、可覆寫之記憶體(例如快閃記憶體)、或唯讀之記憶體。ROM220中記憶有對處理器210之動作進行控制之程式。ROM220無需為單一之記錄媒體,亦可為複數個記錄媒體之集合。複數個集合體之一部分亦可為可拆卸之記憶體。
RAM230提供用以將儲存於ROM220之控制程式於啟動時暫時展開之作業區域。RAM230無需為單一之記錄媒體,亦可為複數個記錄媒體之集合。
記憶裝置240主要作為資料庫之儲存器發揮功能。記憶裝置240例如為磁性記憶裝置或半導體記憶裝置。磁性記憶裝置之例為硬式磁碟機(HDD)。半導體記憶裝置之例為固態硬碟(SSD)。但是,記憶裝置240亦可為經由網路70而連接於伺服器之外部記憶裝置。記憶裝置240例如可儲存自檢測單元100輸出之影像串流資料。
通訊裝置250係用以經由網路70而與檢測單元100進行通訊之通訊模組。與通訊裝置124同樣地,通訊裝置250例如可進行依據Camera Link、IEEE1394(註冊商標)、或乙太網路(註冊商標)等通訊標準之有線通訊。通訊裝置250例如可依據利用2.4 GHz段或5.0 GHz段之頻率之Wi-Fi標準進行無線通訊。
圖4中示出用以說明設置於建築物內之牆壁501之內部之檢測單元100之構造例的圖。圖4中例示有具備門500之室內會議室之入口。
檢測單元100以無法自外部視認之方式,換言之,以無法特定出檢測單元100之位置之方式,設置於與門500相接之牆壁501之空間S之內部,該空間S設置於靠近門把手之位置。光學積層體110以將牆壁501之空間S之開口蓋住之方式配置於橫穿自發光裝置130出射之紅外線之位置。根據此種配置,能夠利用光學積層體110將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及發光裝置130隱藏。光學積層體110之縱及橫之尺寸分別例如為10 cm以上15 cm以下。檢測單元100例如可配置於與地板相距100 cm以上170 cm以下之高度之位置。再者,光學積層體110亦可不僅配置於空間S之開口,還配置於包含開口之牆壁501之一面。
其次,參照圖5至圖8,對光學積層體110之構造及光學特性進行說明。
圖5中示出光學積層體110之模式性剖視圖。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110具有可見光散射層110A、支持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基材層110B、及配置於可見光散射層110A上之設計層110C。
基材層110B具有作為檢測單元100之保護罩之機械強度,且具有較高之紅外線透過率。基材層110B例如可由丙烯酸樹脂等透明之塑膠所形成。為了提昇可見光下之視認抑制能力,基材層110B可呈黑色,亦可包含仿鏡面之介電多層膜。基材層110B之厚度例如為約2 μm以上約10 mm以下。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可見光散射層110A呈並非黑色之無彩色。若CIE1976色空間上之以SCE方式測定之L *為4以上,則可認為係並非黑色之無彩色。可見光散射層110A例如可呈白色。此處,白色係指將標準光設為D65光源時CIE1931色度圖上之x、y座標分別處於0.25≦x≦0.40、0.25≦y≦0.40之範圍內者。當然,越接近x=0.333、y=0.333,則白色度越高,較佳為0.28≦x≦0.37、0.28≦y≦0.37,更佳為0.30≦x≦0.35、0.30≦y≦0.35。又,CIE1976色空間上之以SCE方式測定之L *較佳為20以上,更佳為40以上,進而較佳為50以上,特佳為60以上。只要L *為20以上,便可認為係大致白色。L *之上限值例如為100。例如,SCE方式之測定可使用分光測色計CM-2600-D(日本柯尼卡美能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進行。
圖6中示出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模式性剖視圖。光學積層體110包含可見光散射層110A,該可見光散射層110A係使成為光散射體之微粒子14分散於基質12中而成者。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可見光散射層110A包含對於可見光透明之基質12、及分散於透明之基質12中之透明之微粒子14。微粒子14作為光散射體而動作。微粒子14例如可至少構成膠體非晶集合體。此時,亦可包含不打亂微粒子14所構成之膠體非晶集合體之其他微粒子。
如圖6模式性所示,可見光散射層110A具有實質上平坦之表面。此處,所謂實質上平坦之表面係指不具有使可見光或紅外線散射(繞射)或漫反射之大小之凹凸構造的表面。又,可見光散射層110A不包含膽固醇狀液晶(其係高分子液晶、低分子液晶、該等之液晶混合物、及將交聯劑與該等液晶材料混合、進行交聯等並固化者,亦廣泛包括呈現膽固醇狀相者)。再者,可見光散射層110A例如為膜狀,但並不限於此。
透明之微粒子14例如為氧化矽微粒子。作為氧化矽微粒子,例如可使用藉由斯德博法合成之氧化矽微粒子。又,作為微粒子,可使用除氧化矽微粒子以外之無機微粒子,亦可使用樹脂微粒子。作為樹脂微粒子,例如較佳為包含聚苯乙烯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之至少1種之微粒子,進而較佳為包含交聯之聚苯乙烯、交聯之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交聯之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之微粒子。再者,作為此種微粒子,例如可適當使用藉由乳液聚合而合成之聚苯乙烯微粒子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粒子。又,亦可使用包含空氣之中空氧化矽微粒子及中空樹脂微粒子。再者,由無機材料形成之微粒子具有耐熱性、耐光性優異之優點。微粒子相對於整體(包含基質及微粒子)之體積分率較佳為6%以上60%以下,更佳為20%以上50%以下,進而較佳為20%以上40%以下。透明之微粒子14亦可具有光學各向同性。
關於基質12,例如可例舉丙烯酸樹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酯、聚(二乙二醇雙(烯丙基碳酸酯))、聚胺酯、環氧樹脂、聚醯亞胺,但並不限於該等。基質12較佳為使用硬化性樹脂(熱硬化性或光硬化性)而形成,自量產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使用光硬化性樹脂而形成。作為光硬化性樹脂,可使用各種(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較佳為包含2官能或3官能以上之(甲基)丙烯酸酯。又,基質12較佳為具有光學各向同性。若使用包含多官能單體之硬化性樹脂,則可獲得具有交聯結構之基質12,故可提昇耐熱性及耐光性。
以樹脂材料形成基質12之可見光散射層110A可為具有柔軟性之膜狀。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厚度例如為10 μm以上10 mm以下。若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厚度例如為10 μm以上1 mm以下、進而為10 μm以上500 μm以下,則可顯著發揮柔軟性。
於使用表面為親水性之氧化矽微粒子作為微粒子之情形時,較佳為例如藉由使親水性之單體進行光硬化而形成。作為親水性單體,例如可例舉: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三(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羥基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羥基丙酯、丙烯醯胺、亞甲基雙丙烯醯胺、乙氧化雙酚A二(甲基)丙烯酸酯,但並不限於該等。又,該等單體可單獨使用1種,或亦可將2種以上混合使用。當然,2種以上之單體可包含單官能單體與多官能單體,或者亦可包含2種以上之多官能單體。
該等單體可適當使用光聚合起始劑而進行硬化反應。作為光聚合起始劑,例如可例舉:安息香醚、二苯甲酮、蒽醌、氧硫𠮿、縮酮、苯乙酮等羰基化合物、或二硫化物、二硫代胺基甲酸酯等硫化合物、過氧化苯甲醯等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過渡金屬錯合物、聚矽烷化合物、色素增感劑等。關於添加量,相對於微粒子與單體之混合物100質量份,較佳為0.05質量份以上3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05質量份以上1質量份以下。
將基質對於可見光之折射率設為n M,並將微粒子之折射率設為n P時,|n M-n P|(以下,有時簡稱為折射率差)較佳為0.01以上,且較佳為0.6以下,更佳為0.03以上,且更佳為0.11以下。若折射率差小於0.03,則散射強度變弱,難以獲得所需光學特性。又,若折射率差超過0.11,則紅外線之直線透過率可能會降低。又,例如於藉由使用氧化鋯微粒子(折射率2.13)與丙烯酸樹脂而使折射率差為0.6之情形時,可藉由減小厚度而調整紅外線之直線透過率。如此,紅外線之直線透過率例如亦可藉由控制可見光散射層之厚度及折射率差而調整。又,根據用途,亦可與吸收紅外線之濾光器重疊使用。再者,對於可見光之折射率例如可以對於546 nm之光之折射率為代表。此處,只要未特別說明,折射率便指對於546 nm之光之折射率。
圖7中示出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剖面TEM像。圖中TEM像中之白色圓為氧化矽微粒子,黑色圓為氧化矽微粒子脫落後之痕跡。如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剖面TEM像所示,氧化矽微粒子大致均勻地分散。
圖8係將曲線圖以最大透過率進行標準化所得之曲線圖,且係表示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直線透過率光譜之入射角依存性之圖。觀察圖8所示之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透過率曲線,直線透過率自可見光向紅外線單調遞增之曲線部分隨著入射角之增大而朝長波長側偏移(約50 nm)。換言之,直線透過率自紅外線向可見光單調遞減之曲線部分隨著入射角之增大而朝長波長側偏移。認為該特徵性之入射角依存性係由於光學膜中所含之氧化矽微粒子構成膠體非晶集合體。再者,可見光散射層110A之構造或光學特性、製造方法之詳情由本申請人記載於國際申請案PCT/JP2021/010413。將國際申請案PCT/JP2021/010413之揭示內容全部以參照之方式引用於本說明書。
如圖5所示,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110於可見光散射層110A上具有設計層110C。本說明書中之「設計」係指物品之圖樣或色彩。圖樣包括花紋或圖案。色彩可為單色,可包含色相相同但彩度不同之顏色之組合。色彩、花紋或圖案亦可為仿瓷磚。再者,關於設計之例將於下文詳細說明。設計層110C較佳為具有較高之紅外線透過率。設計層110C可為加飾膜等膜狀,亦可並非膜狀。設計層110C之厚度例如為1 μm以上150 μm以下。
光學積層體110亦可進而具有發揮特定功能之其他功能層。於此情形時,可使單一功能層發揮2種以上之功能,亦可對上述各層中之至少1層賦予其他功能。可對光學積層體110賦予之功能並無特別限定,但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光學積層體110進而於表面具有圖5所示之表面保護層110D。表面保護層110D構成為,例如發揮耐擦傷性之硬塗層(HC:Hard Coating)功能、防污功能、防眩(AG:Anti-Glare)功能、或抗反射(AR:Anti-Reflection)功能等。
將配置檢測單元100之部位之周邊501P之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將檢測單元100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此處,檢測部色係指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之顏色。此時,周邊色及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周邊色與檢測部色之色差為3以下。具體而言,如上所述,滿足數1之數式之條件。L *a *b *表色系統之例為CIE1976L *a *b *表色系統。自提高周邊色與檢測部色之調和性之觀點而言,色差較佳為1.5以下,更佳為0.4以下。
若色差為3以下,則藉由使周邊色與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之顏色調和成無法區分之程度,發揮優異之設計性。於此狀態下,能夠利用光學積層體110將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及發光裝置130隱藏以免其等自外部被視認出。例如,能夠有效地抑制如下情況:因紅外線檢測裝置120及發光裝置130之存在為人所知,導致人原本之行動或動作有可能根據心理變化而發生變化。
如圖4所例示,於將配置檢測單元100之部位之周邊501P之表面之設計稱為周邊設計,並將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之設計稱為檢測部設計時,檢測部設計與周邊設計相同或類似。檢測部設計及周邊設計可具有相同圖樣或色彩。例如可使用加飾膜,對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圖樣或色彩之設計。於周邊501P之表面,亦可設置上述表面保護層。
參照圖9A至圖9D,對於可對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配置檢測單元100之部位之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的設計之例進行說明。圖9A中示出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有連續圖樣之設計之例。該例中,於周邊501P之表面及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附加有單一圖樣(設計)。該設計使用1片加飾膜即可實現。因此,不存在物理之膜之邊界。光學積層體110位於單一圖樣之任意部位,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100各自隱藏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背面側。
圖9B中示出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有仿瓷磚之圖樣的設計之例。該例之設計為包含圖案之仿瓷磚之圖樣,可藉由將複數片加飾膜排列配置於包含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之平面或曲面而實現。因此,存在物理之膜之邊界作為各膜之接縫。仿瓷磚之設計不僅包括圖9B所示之將同一形狀規律地排列而構成之圖樣,亦包括將不同形狀以邊界之寬度並不固定之狀態不規律地排列而構成之圖樣。光學積層體110可配置於邊界,亦可以跨越邊界之方式配置。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100各自隱藏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背面側。於圖9B所示之例中,以跨越將星型形狀規律地排列而構成之圖樣內之邊界之方式配置光學積層體110。
圖9C中示出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有仿瓷磚之圖樣的設計之另一例。該例之設計係包含色相相同但彩度不同之顏色之組合的仿瓷磚之色彩,可藉由將複數片加飾膜排列配置於包含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之平面或曲面而實現。因此,存在物理之膜之邊界作為各膜之接縫。該設計包含由所視認之邊界102分割之複數個區域101。光學積層體110配置於複數個區域101中之1個區域。檢測單元100隱藏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背面側。於具有複數個檢測單元100之情形時,複數個光學積層體110分別配置於複數個區域101中之不同區域。複數個區域101各自可具有任意色彩或圖樣。
圖9D中示出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及周邊501P之表面附加有仿瓷磚之圖樣的設計之又一例。該設計包含由所視認之邊界102分割之複數個區域101,複數個區域101各自具有任意圖樣。光學積層體110配置於複數個區域101中之1個區域。檢測單元100隱藏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背面側。
(第1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中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可作為例如移動追蹤系統、或虹膜鑑別、或人臉鑑別、靜脈鑑別等利用紅外線之鑑別系統廣泛地發揮功能。於以下說明中,紅外線安全系統作為移動追蹤系統發揮功能。移動追蹤系統例如可辨識手勢、或者進行人流之解析、或者測量行駛之車輛之交通量或速度等。又,紅外線安全系統可自動偵測可疑人員之進入並進行跟蹤或記錄。
由自發光裝置130出射且透過光學積層體110之紅外線照射被攝體。由被攝體反射之光一部分透過光學積層體110入射至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紅外線感測器122。安全系統200構成為,基於來自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輸出而動作。
本實施方式中之安全系統200構成為,基於紅外線檢測裝置120經由光學積層體110接收自發光裝置130朝1個以上被攝體出射並由1個以上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1個以上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基於時間序列資料解析1個以上被攝體之移動。
圖10中示出用以說明藉由手勢管理會議室之上鎖之例之圖。
僅預先瞭解檢測單元100設置於牆壁501之何處之人可靠近該部位並朝檢測單元100進行手勢之動作。於手勢之移動軌跡與規定圖案一致之情形時,將鎖定解鎖。與此相對,不瞭解檢測單元100設置於牆壁501之何處之人無法於門500之前進行手勢之動作,故無法將鎖定解鎖。根據該例,可利用手勢來管理鎖定之解鎖,故無需如先前之識別(ID)卡或鑰匙等,從而能夠使安全系統合理化。即便假設人已瞭解手勢之圖案,但由於無法特定出設置檢測單元100之部位,故亦難以將鎖定解鎖。如此,藉由將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以無法視認之方式配置,能夠強化安全水準。
圖11中模式性示出於牆壁501之內部設置有複數個檢測單元100之情況。本實施方式中之紅外線安全系統300可具備複數個檢測單元100。於圖示之例中將2個檢測單元100配置於門500之兩側。例如,藉由配置複數個檢測單元100,於被攝體10移動之情形時可追蹤其移動。即便在藉由1台相機進行拍攝時產生例如被他人之影子遮住而無法檢測出被攝體10之移動等之所謂「遮擋」問題之情形時,亦能夠解決該問題。
根據本實施方式,提供具備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100、及收容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100之牆壁501之設計單元400(參照圖4)。紅外線安全系統300具備該設計單元、及基於來自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輸出而動作之安全系統200。此處,亦可將牆壁501稱為「收容部」。收容部之外表面包含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100各自所包括之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於收容部之外表面及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可分別附加有相同或類似之圖樣或色彩。
紅外線檢測裝置120配置於光學積層體110之與表面相反之側,以免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位置被特定出。於將外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並將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時,周邊色及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周邊色與檢測部色之色差為3以下。如此,藉由使周邊色與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之顏色調和成無法區分之程度,可提供一種發揮優異之設計性之設計單元。
如參照圖9A或圖9B所說明,可對收容部之外表面及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可附加連續圖樣之設計。光學積層體110配置於連續圖樣之任意部位。如參照圖9C或圖9D所說明,可對收容部之外表面及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附加包含由所視認之邊界分割之複數個區域之仿瓷磚之設計。1個或複數個光學積層體110配置於複數個區域中之不同區域。複數個區域101各自可具有任意色彩或圖樣。
圖12中示出用以說明將檢測單元100設置於牆壁501之內部並將1個以上光源單元105以無法自外部觀察到之方式配置於天花板之例的圖。
光源單元105具備光學積層體110及發光裝置130。光源單元105之動作由發光控制系統控制。發光控制系統之硬體構成例與圖3所示之硬體構成例相同。圖12所示之例中,發光裝置130設置於與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不同之位置。於將配置光源單元105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並將光源單元105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時,周邊色及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周邊色與檢測部色之色差成為3以下。根據此種配置,由自設置於天花板之光源單元105出射之紅外線LB照射被攝體10,檢測單元100接收由被攝體10反射之光。
本實施方式中之檢測單元100及/或光源單元105亦可設置於道路或十字路口、停車場等室外,而並不限定於店鋪或設施、機場、站場內等室內。例如,藉由在將展覽會場之入口與展覽廳相連之通道配置複數台檢測單元100及/或光源單元105,可解析人流。進而,藉由安全系統之合理化,獲得可削減接待人員或巡邏警備人員等人員之效果。例如適宜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7-224148號公報中記載之人流解析之演算法。日本專利特開2017-224148號公報之揭示內容全部以參照之方式引用於本說明書。例如,藉由在隔開間隔地設置於高速公路之複數個標誌桿配置複數個檢測單元100及/或光源單元105,可測量行駛之車輛之交通量或速度等。
圖13中示出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安全系統200進行移動體之移動追蹤之情形時處理器210所執行之處理之方塊圖。圖14中示出表示用以進行移動體之移動追蹤之處理順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處理器210執行空白信號獲取211、被攝體信號獲取213、差量運算214、時間序列資料產生215及移動解析216之處理。典型而言,各個功能區塊之處理(或任務)以軟體之模組為單位記述於電腦程式中。
(步驟S301) 安全系統200之處理器210參照紅外線檢測裝置120經由光學積層體110接收參照用紅外線時所產生之空白信號而動作。空白信號不包含被攝體之資訊。於紅外線檢測裝置120(或紅外線感測器122)之視角內無被攝體時,發光裝置130響應自安全系統200輸出之控制信號而出射紅外線。將此時之紅外線稱為「參照用紅外線」。紅外線檢測裝置120輸出與透過光學積層體110之參照用紅外線之強度相應之大小之空白信號。
如圖9A至圖9D所例示,本實施方式中之周邊設計及檢測部設計分別包含圖樣。此時,自紅外線檢測裝置120輸出與透過於表面具有圖樣之光學積層體110之參照用紅外線之強度相應之大小之空白信號。該空白信號表示圖樣所特有之強度。記憶體212(例如ROM220)記憶圖樣所特有之空白信號。例如,可於檢測單元100之校準時自發光裝置130出射參照用紅外線。或者,亦可每隔固定期間、亦即定期自發光裝置130出射參照用紅外線。於此情形時,處理器210每隔固定期間獲取空白信號,並將所獲取之空白信號記憶於記憶體212。藉此,記憶於記憶體212之空白信號可每隔固定期間進行更新。
(步驟S302) 紅外線檢測裝置120輸出與由被攝體10反射並透過光學積層體110之紅外線之強度相應之大小之被攝體信號。被攝體信號包含被攝體10之資訊。
(步驟S303) 處理器210基於被攝體信號與空白信號之差量而動作,該被攝體信號係於紅外線檢測裝置120經由光學積層體110接收自發光裝置130朝1個以上被攝體10出射並由1個以上被攝體10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者。減法器例如可針對每一圖框,進行自記憶體212讀出空白信號並將被攝體信號減去空白信號之運算。
(步驟S304、305) 處理器210基於被攝體信號與空白信號之差量,產生表示1個以上被攝體10之移動(例如手勢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基於時間序列資料解析1個以上被攝體10之移動。處理器210基於自減法器輸出之被攝體信號與空白信號之差量,產生表示被攝體10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時間序列資料包含關於複數個圖框間之被攝體之移動之資訊。處理器210例如可使用時間序列資料檢測被攝體之移動向量,並基於移動向量進行被攝體10之移動之解析。或者,處理器210於解析被攝體10之移動時,可適用例如日本專利第4148281號所記載之動作捕捉之演算法。將日本專利第4148281號之揭示內容全部以參照之方式引用於本說明書。
(步驟S306) 於需要更新空白信號之情形時,處理器210定期獲取空白信號並進行更新(步驟S306之是(Yes))。於無需更新空白信號之情形時,處理器210獲取被攝體信號(步驟S306之否(No))。
根據本實施方式之信號處理,即便在光學積層體110之表面附加有圖樣之情形時,亦可藉由計算出被攝體信號與圖樣所固有之空白信號之差量,而自被攝體信號中去除因透過圖樣部分之紅外線所產生之偏移成分,故可提昇被攝體10之移動解析之精度。
安全系統200可構成為進行虹膜鑑別、或人臉鑑別、靜脈鑑別等而並不限定於移動追蹤。例如,分別適宜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20-160757號公報中記載之虹膜鑑別之演算法、日本專利特開2020-129175號公報中記載之人臉鑑別之演算法、及日本專利特開2019-159869號公報中記載之靜脈鑑別之演算法。將該等公報之揭示內容全部以參照之方式引用於本說明書。
(第2實施方式) 本實施方式中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係用以管理鎖定之解鎖之系統。紅外線安全系統具備: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該安全系統構成為,基於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被攝體出射並由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基於時間序列資料將鎖定解鎖。
先前,存在因被第三者辨識出解鎖系統之位置而導致解鎖之風險增加之問題。根據本實施方式,例如可藉由將選自被攝體之位置檢測、被攝體之移動檢測、及自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中之任意兩者組合而實現二因子鑑別。例如藉由將被攝體之位置檢測與被攝體之移動檢測組合,可提供一種無法自外部視認且非接觸之解鎖系統。
圖15中示出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1例之安全系統200A中之處理器210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
該例中之安全系統200A所具有之處理器210除執行空白信號獲取211、被攝體信號獲取213、差量運算214、時間序列資料產生215及移動解析216之處理以外,進而執行被攝體位置檢測217及鎖定解鎖判定218之處理。
處理器210基於自紅外線檢測裝置120輸出之被攝體信號計算出被攝體相對於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相對位置關係。例如,處理器210可使用紅外線檢測裝置(相機)120之外部參數,將世界座標系統轉換成相機座標系統。處理器210藉由進行此種座標轉換,可計算出被攝體相對於紅外線檢測裝置120之相對位置關係。例如適宜使用日本專利特開2017-224148號公報中記載的人之相對位置之檢測方法。
處理器210基於時間序列資料及位置關係將鎖定解鎖。例如,於被攝體之移動與所指定之移動圖案一致且相機座標系統中之被攝體於固定時間之期間位於規定之範圍內的情形時,處理器210將鎖定解鎖。被攝體之移動之例為手勢。固定時間可設定為例如3秒以上10秒以下。
根據該例,藉由將被攝體之位置檢測與被攝體之移動檢測組合,可提供一種無法自外部視認且非接觸之解鎖系統。僅預先被允許上鎖之人可瞭解所隱藏之檢測單元之位置。無需物理之鑰匙或卡式鑰匙等。除非人在指定之位置採取指定之行動,否則鎖定無法解鎖。
將例如虹膜鑑別、或人臉鑑別、靜脈鑑別代替被攝體之移動檢測來與被攝體之位置檢測組合,亦可實現二因子鑑別,從而能夠強化安全水準。
圖16中模式性示出於牆壁501之內部設置有檢測單元100,進而於牆壁501設置有輸入裝置150之情況。圖17中示出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2例之安全系統200B中之處理器210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
輸入裝置150將自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轉換成資料並輸入至安全系統200B。輸入裝置150可具備用以輸入解鎖碼之按鈕、及顯示所輸入之數值之顯示部分。輸入裝置150例如可作為自卡式鑰匙讀取解鎖碼之讀卡器發揮功能,亦可作為讀取顯示於智慧型手機等終端裝置之二維碼之裝置發揮功能。
該例中之安全系統200B所具有之處理器210除執行空白信號獲取211、被攝體信號獲取213、差量運算214、時間序列資料產生215及移動解析216之處理以外,進而執行解鎖碼獲取219及鎖定解鎖判定218之處理。
處理器210獲取自輸入裝置150輸出之解鎖碼之資訊。於被攝體之移動與所指定之移動圖案一致且解鎖碼與所指定之碼一致的情形時,處理器210將鎖定解鎖。如此,雖先前僅輸入解鎖碼便有解鎖之風險,但藉由將被攝體之移動檢測及解鎖碼組合,可實現二因子鑑別,從而能夠強化安全水準。
圖18中示出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3例之安全系統200C中之處理器210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該例中之安全系統200C所具有之處理器210除執行空白信號獲取211、被攝體信號獲取213、差量運算214、時間序列資料產生215及被攝體位置檢測217以外,進而執行解鎖碼獲取219及鎖定解鎖判定218之處理。
處理器210獲取自輸入裝置150輸出之解鎖碼之資訊。於相機座標系統中之被攝體於固定時間之期間位於規定之範圍內且解鎖碼與所指定之碼一致的情形時,處理器210將鎖定解鎖。如此,雖先前僅輸入解鎖碼便有解鎖之風險,但藉由將被攝體之位置檢測及解鎖碼組合,可實現二因子鑑別,從而能夠強化安全水準。
藉由將被攝體之位置檢測、被攝體之移動檢測、及解鎖碼組合,可實現多因子鑑別,從而能夠進一步強化安全水準。進而,藉由追加虹膜鑑別、或人臉鑑別、靜脈鑑別等其他因子,能夠更進一步強化安全水準。
本發明之實施方式之紅外線安全系統例如可用於利用紅外線之鑑別技術或移動追蹤技術等。
10:被攝體 12:基質 14:微粒子 70:網路 100:檢測單元 101:區域 102:邊界 105:光源單元 110:光學積層體 110A:可見光散射層 110B:基材層 110C:設計層 110D:表面保護層 120:紅外線檢測裝置 121:光學系統 122:紅外線感測器 123:信號處理電路 124:通訊裝置 130:發光裝置 131:發光元件 132:驅動裝置 150:輸入裝置 200:安全系統 200A:安全系統 200B:安全系統 200C:安全系統 210:處理器 211:空白信號獲取 212:記憶體 213:被攝體信號獲取 214:差量運算 215:時間序列資料產生 216:移動解析 217:被攝體位置檢測 218:鎖定解鎖判定 219:解鎖碼獲取 220:ROM 230:RAM 240:記憶裝置 250:通訊裝置 300:紅外線安全系統 400:設計單元 500:門 501:牆壁 501P:周邊 LB:紅外線 S:空間
圖1係模式性表示紅外線安全系統之構成例之圖。 圖2係例示檢測單元之硬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3係例示安全系統之概略性硬體構成之方塊圖。 圖4係用以說明設置於建築物內之牆壁之內部之檢測單元之構造例的圖。 圖5係光學積層體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6係可見光散射層之模式性剖視圖。 圖7係表示可見光散射層之剖面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穿透式電子顯微鏡)像之圖。 圖8係將曲線圖以最大透過率進行標準化所得之曲線圖,且係表示可見光散射層之直線透過率光譜之入射角依存性之圖。 圖9A係表示連續圖樣之設計之例之模式圖。 圖9B係表示連續圖樣之設計之另一例之模式圖。 圖9C係表示仿瓷磚之設計之例之模式圖。 圖9D係表示仿瓷磚之設計之另一例之模式圖。 圖10係用以說明利用手勢管理會議室之上鎖之例之圖。 圖11係表示在牆壁之內部設置有複數個檢測單元之情況之模式圖。 圖12係用以說明將檢測單元設置於牆壁之內部並將1個以上光源單元以無法自外部觀察到之方式配置於天花板之例的圖。 圖13係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安全系統進行移動體之移動追蹤之情形時處理器所執行之處理之方塊圖。 圖14係表示用以進行移動體之移動追蹤之處理順序之一例的流程圖。 圖15係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1例之安全系統中之處理器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 圖16係表示在牆壁之內部設置有檢測單元,進而在牆壁設置有輸入裝置之情況之模式圖。 圖17係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2例之安全系統中之處理器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 圖18係以功能區塊為單位例示出第3例之安全系統中之處理器所執行之處理的方塊圖。
70:網路
100:檢測單元
200:安全系統
300:紅外線安全系統

Claims (18)

  1.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 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且 上述安全系統構成為, 基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被攝體出射並由上述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產生表示上述被攝體之移動之時間序列資料,並 基於上述時間序列資料將上述鎖定解鎖。
  2. 如請求項1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 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上述被攝體信號,計算出上述被攝體相對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相對位置關係,並 基於上述時間序列資料及上述位置關係將上述鎖定解鎖。
  3. 如請求項1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進而具備輸入裝置,該輸入裝置將自上述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轉換成資料並輸入至上述安全系統,且 上述安全系統於上述被攝體之移動與所指定之移動圖案一致且所輸入之上述解鎖碼與所指定之碼一致的情形時,將上述鎖定解鎖。
  4.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 安全系統,其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動作;及 輸入裝置,其將自被攝體輸入之解鎖碼轉換成資料並輸入至上述安全系統; 上述安全系統構成為, 基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自發光裝置朝上述被攝體出射並由上述被攝體反射之紅外線時所產生之被攝體信號,計算出上述被攝體相對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相對位置關係,並 基於所計算出之上述位置關係及所輸入之上述解鎖碼將上述鎖定解鎖。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設計稱為周邊設計,並將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設計稱為檢測部設計時, 上述檢測部設計與上述周邊設計類似,且 上述安全系統參照空白信號而動作,該空白信號係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參照用紅外線時所產生,不包含被攝體之資訊。
  6. 如請求項5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每隔固定期間獲取上述空白信號。
  7. 如請求項5或6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周邊設計及上述檢測部設計包含圖樣,且 該紅外線安全系統進而具備記憶上述圖樣所特有之上述空白信號之記憶裝置。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安全系統基於上述被攝體信號與上述空白信號之差量而產生上述時間序列資料。
  9.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以SCE方式測定之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L *之值為4以上,且 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配置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與上述表面相反之側,以免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位置被特定出。
  10. 如請求項9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顏色稱為周邊色,並將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表面之顏色稱為檢測部色時,上述周邊色及上述檢測部色均非黑色,且以SCE方式測定時上述周邊色與上述檢測部色之色差為3以下。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具備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將紅外線出射至外部之上述發光裝置。
  12. 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包含複數個檢測單元。
  13. 一種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係管理鎖定之解鎖者,且具備: 至少1個檢測單元,其包括光學積層體、及以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紅外線之方式配置之紅外線檢測裝置;及 安全系統,其構成為基於來自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之輸出而決定鎖定之解除; 於將配置上述至少1個檢測單元之部位之周邊之表面之設計稱為周邊設計,並將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表面之設計稱為檢測部設計時, 上述檢測部設計與上述周邊設計相同或類似, 上述安全系統參照空白信號而動作,該空白信號係於上述紅外線檢測裝置經由上述光學積層體接收參照用紅外線時所產生,不包含被攝體之資訊。
  14. 如請求項13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檢測部設計及上述周邊設計整體係包含單一圖樣,且 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所包括之上述光學積層體配置於上述單一圖樣之任意部位,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隱藏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背面側。
  15. 如請求項13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檢測部設計及上述周邊設計包含由所視認之邊界分割之複數個區域, 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所包括之上述光學積層體配置於上述複數個區域中之不同區域,上述1個或複數個檢測單元各自隱藏於上述光學積層體之背面側,且 上述複數個區域各自具有任意色彩或圖樣。
  16. 如請求項1至15中任一項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光學積層體包含可見光散射層,該可見光散射層係使成為光散射體之微粒子分散於基質中而成者,且對於760 nm以上2000 nm以下之波長範圍內之至少一部分波長之光具有60%以上之直線透過率。
  17. 如請求項16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微粒子至少構成膠體非晶集合體。
  18. 如請求項16或17之紅外線安全系統,其中上述可見光散射層之可見光之波長區域之透過率曲線具有直線透過率自長波長側向短波長側單調遞減之曲線部分,且上述曲線部分隨著入射角之增大而朝長波長側偏移。
TW111126621A 2021-07-30 2022-07-15 紅外線安全系統 TW2023236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7413P 2021-07-30 2021-07-30
US63/227,413 2021-07-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23648A true TW202323648A (zh) 2023-06-16

Family

ID=85087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6621A TW202323648A (zh) 2021-07-30 2022-07-15 紅外線安全系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07858A1 (zh)
CN (1) CN117751224A (zh)
TW (1) TW202323648A (zh)
WO (1) WO202300785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89458B2 (ja) * 1996-04-04 2007-03-07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キーレスエントリシステム
JP4148281B2 (ja) 2006-06-19 2008-09-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モーションキャプチャ装置及びモーションキャプチャ方法、並びにモーションキャプチャプログラム
JP5297397B2 (ja) 2010-01-22 2013-09-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ドア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03201449B (zh) * 2011-07-29 2016-04-13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用于控制车辆开/关元件的装置
JP2017224148A (ja) 2016-06-15 2017-12-21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人流解析システム
JP2019219698A (ja) * 2016-09-16 2019-12-26 日本電産リード株式会社 虹彩認証装置
JP2019159869A (ja) 2018-03-14 2019-09-1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静脈認証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CN208594817U (zh) * 2018-10-16 2019-03-12 广东骏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面识别的门禁控制系统
JP2020129175A (ja) 2019-02-07 2020-08-27 OFILM.Japan株式会社 3次元情報生成装置、生体認証装置および3次元画像生成装置
JP2020160757A (ja) 2019-03-26 2020-10-0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虹彩認証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07858A1 (ja) 2023-02-02
CN117751224A (zh) 2024-03-22
JPWO2023007858A1 (zh)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51046B (zh) 光学指纹传感器及封装
US10482361B2 (en) Op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system and tags
CN208861297U (zh) 光学传感器模块和电子设备
US10289824B2 (en) Security system for facility access control
CN100417223C (zh) 基于全方位视觉传感器的智能安保装置
CN109154959A (zh) 具有非接触成像能力的光学指纹传感器
CN1184497C (zh) 双面敞开式回射棱镜结构
CN109196524A (zh) 具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屏幕或其他屏幕的设备中用于屏上指纹感测的屏下光学传感器模块中经由成像透镜和成像针孔的光学成像
TWI514426B (zh) Intermediate substrate film and touch panel sensor
US201800956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jecting graphical objects
CN110312952B (zh) 光学制品和与其交互的系统
CN109791622A (zh) 回射性多尺度代码
CN107924470A (zh) 增加设置在光学活性制品上的字符的相异性
WO2020087241A1 (zh) 具三维指纹防伪感测功能的屏下光学指纹装置及手持装置
US10393885B2 (en) Gamma radiation stand-off detection, tamper detection, and authentication via resonant meta-material structures
TW202323648A (zh) 紅外線安全系統
KR20160067139A (ko) 장식 미소구체 물품
WO2023008087A1 (ja) 赤外線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赤外線発光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意匠ユニット
CN117751396A (zh) 红外线安全系统、红外线发光控制系统以及设计单元
US10917558B1 (en) Detecting overexposure in images from illumination
JP2003109001A (ja) 人物検出システム、及び人物検出プログラム
US10867492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creet imaging of a scene
US10650246B1 (en)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camera radiance
Alvine et al. Optically resonant subwavelength films for tamper-indicating tags and seals
Siegmund et al. Verifying isolation in a mantrap portal via thermal imag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