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3320A -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 Google Patents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3320A
TW202313320A TW111120474A TW111120474A TW202313320A TW 202313320 A TW202313320 A TW 202313320A TW 111120474 A TW111120474 A TW 111120474A TW 111120474 A TW111120474 A TW 111120474A TW 202313320 A TW202313320 A TW 202313320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ight
resin film
layer
gla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0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太田祐輔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積水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3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332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54Accessories
    • G03B21/56Projection screens
    • G03B21/60Projection scree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urface
    • G03B21/62Translucent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05Type of plastici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Windows; Windscreen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29/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lcohol, ether, aldehydo, ketonic, acetal, or ketal radical; Hydrolysed polymers of est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with saturated carboxylic acid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
    • C08J2329/1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etals or ketals obtained by polymerisation of unsaturated acetals or ketals or by after-treatment of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81Titan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樹脂膜係當對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本發明之樹脂膜、及一對玻璃構件,樹脂膜配置於一對玻璃構件之間。本發明之螢幕係當對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且實現對比度較高之影像顯示之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Description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例如可較佳用於畫面顯示用螢幕之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層合玻璃即便受到外部衝擊而破損,亦很少有玻璃碎片飛散之情況,較為安全,因此廣泛地用於汽車、軌道車輛、飛機、船舶等各種交通工具之窗玻璃、建築物等之窗玻璃。關於層合玻璃,一般而言,廣為人知的是將由熱塑性樹脂等構成之樹脂膜介置於一對玻璃間並一體化而成者。
又,使自投影機投影出之影像於透明螢幕上映出之技術已得到實用化。近年來,隨著將廣告等投影在汽車等之車輛用窗玻璃、隔板、櫥窗等建築物等之窗玻璃上加以顯示之需求越來越高,業界正嘗試使用層合玻璃作為透明螢幕。例如,於專利文獻1中揭示有將下述層合玻璃用作透明螢幕,該層合玻璃具備玻璃板等2片透明基材、及於透明基材之間作為中間膜配置之樹脂膜,且該樹脂膜含有光擴散性微粒子。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第2016/143566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課題]
然而,作為用於透明螢幕用途之層合玻璃,若欲為了提高藉由投影機被投映至層合玻璃之影像之對比度而增大由光擴散性微粒子所引起之光擴散,則層合玻璃之霧度變高。另一方面,若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則由擴散性微粒子所引起之光擴散變小,藉由投影機被放映至層合玻璃之影像之對比度變低。如此,於以往之具有樹脂膜之層合玻璃中,存在下述問題,即,不易在降低霧度之同時提高藉由投影機所放映之影像之對比度。
因此,本發明之課題在於提供一種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且即便將層合玻璃用於影像顯示用之螢幕亦可實現高對比度之影像顯示的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本發明者等人進行潛心研究,結果發現,藉由以下之構成可解決上述課題,從而完成本發明。本發明之要旨如下所示。 [1]一種樹脂膜,其具備光擴散層,該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熱塑性樹脂, 當對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上述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 [2]如上述[1]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樹脂膜100質量%中,上述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為0.00001質量%以上且1質量%以下。 [3]如上述[1]或[2]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聚乙烯縮醛樹脂。 [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進而含有塑化劑。 [5]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具備各層具有熱塑性樹脂之3層以上的樹脂層, 上述3層以上的樹脂層包含上述光擴散層、第2及第3樹脂層,且 上述光擴散層配置於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之間。 [6]如上述[5]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進而含有塑化劑, 上述光擴散層中塑化劑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多於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塑化劑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 [7]如上述[5]或[6]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聚乙烯縮醛樹脂。 [8]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為含有銀粒子及鈦元素之至少任一者的奈米粒子。 [9]如上述[1]至[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當於沿面方向之一方向上以5 cm間隔測定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時,上述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差為40 μm以下。 [10]如上述[5]或[6]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選自由聚乙烯縮醛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離子聚合物樹脂、聚胺酯樹脂、及熱塑性彈性體所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 [11]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選自由聚乙烯縮醛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離子聚合物樹脂、聚胺酯樹脂、及熱塑性彈性體所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 [12]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透明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霧度值為6%以下。 [13]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透明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穿透率為70%以上。 [14]如上述[1]至[1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當對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上述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45°的方向所測得之亮度為50 cd/m 2以上。 [15]如上述[1]至[1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為核殼粒子。 [16]如上述[1]至[1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為將金屬粒子及金屬氧化物粒子之至少任一者作為核且將含有選自由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所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之材料作為殼的核殼金屬粒子。 [17]如上述[16]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核含有銀元素或鈦元素、或者銀元素及鈦元素兩者。 [18]如上述[16]或[17]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殼含有二氧化矽、氧化鋁及該等之混合物、以及二氧化矽、氧化鋁及該等之混合物與聚合物之複合物之任一者。 [19]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1 nm以上且100 μm以下。 [20]如上述[1]至[18]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為1 nm以上且1000 nm以下。 [21]如上述[1]至[2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在樹脂膜100質量%中之含量為0.0001質量%以上且0.01質量%以下。 [22]如上述[1]至[2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在光擴散層中之含量在光擴散層100質量%中為0.00005質量%以上且2質量%以下。 [23]如上述[1]至[2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在光擴散層中之含量在光擴散層100質量%中為0.0005質量%以上且0.1質量%以下。 [24]如上述[1]至[23]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為20 μm以上且400 μm以下。 [25]如上述[1]至[24]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中,上述樹脂膜之厚度為100 μm以上且3.0 mm以下。 [26]如上述[1]至[25]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其為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27]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上述[1]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及一對玻璃構件,且上述樹脂膜配置於一對玻璃構件之間。 [28]一種螢幕,當對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之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 [29]如上述[28]所記載之螢幕,其霧度值為6%以下。 [30]如上述[28]或[29]所記載之螢幕,其穿透率為70%以上。 [31]如上述[28]至[30]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螢幕,其中,當對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45°的方向所測得之亮度為50 cd/m 2以上。 [32]如上述[28]至[31]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螢幕,其具有樹脂膜,該樹脂膜具備光擴散層,該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熱塑性樹脂之。 [33]一種窗玻璃,其具備上述[1]至[26]中任一項所記載之樹脂膜、上述[27]所記載之層合玻璃或上述[28]至[3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螢幕。 [34]一種影像顯示系統,其具備上述[27]所記載之層合玻璃或上述[28]至[32]中任一項所記載之螢幕、及光源裝置。 [發明之效果]
根據本發明,可提供一種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且實現高對比度之影像顯示之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以下,參照實施方式詳細地說明本發明。 <樹脂膜> 本發明之樹脂膜具備光擴散層,該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熱塑性樹脂。如下所述,本發明之樹脂膜較佳用於影像顯示用之螢幕。本發明之樹脂膜由於具備含有光擴散粒子之光擴散層,故而使得照射至樹脂膜之光被光擴散層擴散,因此藉由該擴散光,可使與所照射之光對應之影像於具備本膜之螢幕上顯示。 如下所述,樹脂膜較佳為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其中,更佳用於由層合玻璃所構成之影像顯示用之螢幕。
(亮度) 於介隔本發明之樹脂膜接著2片基準玻璃而獲得層合玻璃之情形時,所獲得之層合玻璃滿足以下條件。當對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 再者,基準玻璃為厚度2.5 mm之透明玻璃,更詳細而言,為依據JIS R 3211(1998)之厚度2.5 mm之透明玻璃,可使用可見光穿透率為90.4%者。 再者,亮度測定時之太陽模擬器之輸出為最大輸出之30%。
若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未達0.1,則擴散並透過樹脂膜之光的與垂直於第1主面之相反側之第2主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較大的方向之亮度變小,因此在使用樹脂膜之影像顯示用之螢幕上所顯示之影像之對比度變低。因此,不易自各種角度清晰視認所顯示之影像。 就此種觀點而言,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較佳為0.2以上,更佳為0.4以上,進而較佳為0.6以上,進而更佳為0.7以上。又,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之範圍之上限值通常為1.0。 可藉由選擇光擴散粒子之種類、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熱塑性樹脂之種類等而將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設為0.1以上。
關於本發明之樹脂膜,當對介隔樹脂膜接著2片基準玻璃所製得之層合玻璃之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45°的方向所測得之亮度較佳為50 cd/m 2以上。若設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則當將本發明之樹脂膜用於畫面顯示用之螢幕時,可清晰地顯示影像。上述亮度更佳為100 cd/m 2以上,進而較佳為150 cd/m 2以上。又,上述亮度較佳為10,000 cd/m 2以下。若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則當將樹脂膜用於窗玻璃等時,可防止外界光等因樹脂膜而過度擴散從而產生雜散光等。上述亮度更佳為8,000 cd/m 2以下。 再者,亮度測定時之太陽模擬器之輸出為最大輸出之30%。
(穿透率) 介隔本發明之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穿透率較佳為70%以上。再者,穿透率意指可見光線穿透率,可藉由依據JIS R3212(2015)進行測定而求出。 若將上述穿透率設為70%以上,則可確保一定透明性,可較佳用於各種窗玻璃,例如,亦可用於汽車之前窗玻璃等。關於穿透率,就確保更高之透明性之觀點而言,穿透率更佳為75%以上,進而較佳為80%以上。 關於穿透率,就確保樹脂膜之透明性之觀點而言,穿透率越高越好,但實用而言為99%以下,又,就在樹脂膜中適當地擴散光之觀點而言,較佳為97%以下。
(霧度值) 介隔本發明之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霧度值較佳為15%以下。藉由將霧度值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確保樹脂膜之透明性。關於霧度值,就使透明性變得更高之觀點而言,霧度值更佳為10%以下,進而較佳為6%以下,進而更佳為4%以下。又,關於上述霧度值,就藉由光擴散粒子擴散一定量之光來適當地進行影像顯示之觀點而言,例如為0.5%以上,較佳為1%以上,更佳為2%以上。再者,霧度值可依據JIS K6714進行測定。
[光擴散粒子] 作為本發明之樹脂膜中所使用之光擴散粒子,可列舉:二氧化矽(silica)等氧化矽(Silicon dioxide)、氧化鋯、氧化鈦、氧化鋁(alumina)等氧化鋁(aluminium oxide)、氧化鎂、氧化鈰等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粒子、鋁、銀、鉑、金、鈦、鎳、錫、銦、錫-鈷合金等金屬粒子、鑽石粒子等。藉由使用該等粒子,而容易確保樹脂膜之透明性,且使光擴散性、影像顯示之對比度等變良好。上述之中,就容易提高透明性、光擴散性、影像顯示之對比度,且使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變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金屬粒子及金屬氧化物粒子。此處,作為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粒子中之金屬元素,較佳使用銀元素或鈦元素,因此,更佳為含有銀元素及鈦元素之至少任一者之粒子,尤其進而較佳為銀粒子、氧化鈦粒子及鈦粒子,尤佳為銀粒子及氧化鈦粒子。
光擴散粒子可為核殼粒子。例如,光擴散粒子可為將上述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粒子、金屬粒子、鑽石粒子等之任一者作為核且被不同材料被膜之核殼粒子。更具體而言,可為將上述金屬粒子作為核且將上述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或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與聚合物之複合體作為殼之金屬粒子(核殼粒子)等。又,亦可為將上述金屬氧化物粒子作為核且將上述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或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與聚合物之複合體作為殼之金屬粒子(核殼粒子)等。於該情形時,亦可為使用含有金屬及金屬氧化物之粒子取代金屬氧化物粒子作為核者。又,亦可為將半金屬或金屬氧化物作為核且將金屬作為殼之核殼粒子。進而,光擴散粒子可為將二氧化矽、氧化鋁及該等之混合物作為殼之核殼粒子,亦可為將二氧化矽、氧化鋁及該等之混合物與聚合物之複合物作為殼之核殼粒子。又,光擴散粒子亦可為含有將上述混合物作為殼之核殼粒子及將上述複合物作為殼之核殼粒子者。該等之中,較佳為將金屬粒子作為核之金屬粒子(核殼粒子)。又,亦較佳為將金屬氧化物粒子作為核之金屬氧化物粒子(核殼粒子)。進而,亦可為將含有金屬及金屬氧化物兩者之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粒子。更具體而言,光擴散粒子可為將含有銀等銀元素之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粒子,亦可為將含有氧化鈦等鈦元素之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粒子,亦可為將含有銀元素及鈦元素兩者之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粒子。 例如,銀粒子(較佳為下述銀奈米粒子)可為將銀粒子作為核且將二氧化矽、氧化鋁或該等之混合物、二氧化矽、氧化鋁或該等之混合物與聚乙烯吡咯啶酮等聚合物之複合物等作為殼之粒子。又,作為核殼粒子,亦可為將二氧化矽作為核且將銀或其他金屬作為殼之粒子。 光擴散粒子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例如較佳為1 nm以上且100 μm以下。藉由為上述範圍內,而使可見光線藉由光擴散粒子被適當擴散,可使在層合玻璃顯示影像時之影像之對比度變良好。就使在層合玻璃顯示之影像之對比度變良好之觀點而言,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3 nm以上且50 μm以下,更佳為5 nm以上且20 μm以下,較佳為10 nm以上且5 μm以下。 再者,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可藉由雷射繞射/散射法進行測定。
關於光擴散粒子,就使可見光線適當地光擴散,使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變高之觀點而言,光擴散粒子較佳為所謂奈米粒子。因此,作為光擴散粒子,更佳為含有銀元素及鈦元素之至少任一者的奈米粒子,進而較佳為銀奈米粒子、氧化鈦奈米粒子。再者,奈米粒子係平均粒徑為1 μm以下(1000 nm以下)之粒子,奈米粒子之平均粒徑較佳為900 nm以下。奈米粒子之平均粒徑之下限值如上述光擴散粒子所述,奈米粒子之平均粒徑可為50 nm以上,亦可為110 nm以上。
光擴散粒子之形狀不受特別限定,可為板狀、鱗片狀等薄片狀,亦可為球狀或近似於球狀之形狀(大致球狀)、多面體狀或近似於多面體之形狀(例如,多面體之一部分為曲面之形狀、大致多面體)、不定形狀等。 關於光擴散粒子,例如,長徑比可為未達3,亦可較佳為2以下。藉由降低光擴散粒子之長徑比,容易減小霧度值,且使光擴散性變良好。再者,一般而言,球狀或大致球狀之光擴散粒子之長徑比為2以下,為接近於1之值。 再者,關於長徑比,可求出粒子之長徑與短徑的比,於薄片狀之光擴散粒子中,可測定長徑/厚度。再者,長徑比係藉由SEM等顯微鏡觀察進行測定,例如可測定50個粒子,將其平均值設為長徑比。
整個樹脂膜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於樹脂膜100質量%中較佳為0.00001質量%以上且1質量%以下。藉由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於樹脂膜中適度地進行光擴散,可適當地進行影像顯示。又,藉由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可確保樹脂膜之透明性而不會被光擴散粒子遮光至所需以上,容易將霧度值及穿透率調整至上述所需之範圍內。就該等觀點而言,光擴散粒子在樹脂膜100質量%中之含量更佳為0.00005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1質量%以上,進而更佳為0.0008質量%以上,又,更佳為0.5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1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0.09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0.05質量%以下,尤佳為0.01質量%以下。
又,光擴散粒子在光擴散層中之含量較佳為在光擴散層100質量%中為0.00005質量%以上且2質量%以下。藉由光擴散層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為上述下限值以上,可於光擴散層中適度地進行光擴散,可適當地進行影像顯示。又,藉由設為上述上限值以下,容易確保樹脂膜之透明性而不會被光擴散粒子遮光至所需以上。就上述觀點而言,光擴散粒子在光擴散層100質量%中之含量更佳為0.0001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0.0005質量%以上,又,更佳為1質量以下,進而較佳為0.5質量%以下,進而更佳為0.1質量%以下,尤佳為0.03質量%以下。
[層構成] 本發明之樹脂膜具有各層具有熱塑性樹脂之1層或2層以上之樹脂層,其中之一層為光擴散層,該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熱塑性樹脂。即,樹脂膜可為僅由光擴散層單層所構成之樹脂膜,亦可具有2層以上之樹脂層,且其中之一層為光擴散層。
以下,使用圖式更詳細地說明樹脂膜之層構成之具體例。圖1表示具有單層樹脂層作為樹脂層之樹脂膜10。樹脂膜10由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11所構成,例如,於用於層合玻璃之情形時,光擴散層11之兩面可與用於構成層合玻璃25之玻璃構件21、22接著。 圖2表示具有2層樹脂層作為樹脂層之樹脂膜16。如圖2所示,樹脂膜16除了具有上述光擴散層11以外,亦具有第2樹脂層12。第2樹脂層12設置於第1樹脂層11之一個面。例如,於用於層合玻璃之情形時,於樹脂膜16中,第2樹脂層12之與光擴散層11側相反之側之面、及光擴散層11之與第2樹脂層12側相反之側之面可為與用於構成層合玻璃20之玻璃構件21、22接著之接著面。
圖3表示具有3層樹脂層作為樹脂層之樹脂膜17。樹脂膜17除了具有光擴散層11、第2樹脂層12以外,亦具有第3樹脂層13。第3樹脂層13設置於光擴散層11之與設置有第2樹脂層12之一個面相反之側之面(另一個面)。即,光擴散層11配置於第2樹脂層12及第3樹脂層13之間。例如,於用於層合玻璃之情形時,樹脂膜17之第2樹脂層12、第3樹脂層13之外側之面(即,與設置有光擴散層11之側之面相反之側之面)可為與構成層合玻璃27之玻璃構件21、22接著之面。 又,樹脂膜可具有4層以上之樹脂層,於該情形時,亦可於第2及第3樹脂層12、13之一者或兩者之更外側具有1層以上之樹脂層,該最外層之樹脂層可為與玻璃構件之接著面。
又,作為樹脂膜,如樹脂膜19所示,較佳為具有至少3層樹脂層之態樣。根據此種態樣,由於在第1樹脂層(光擴散層)11之兩面設置有其他樹脂層,故而層合玻璃中,除含有光擴散粒子之光擴散層11以外之樹脂層與玻璃構件21、22接著,對玻璃構件21、22之接著性良好。又,藉由調整各樹脂層之塑化劑之量、或聚乙烯縮醛系樹脂之羥基量等,容易對樹脂膜賦予隔音性等。
但,樹脂膜亦可具有除上述樹脂層以外之層,例如,可於各樹脂層之間配置接著層、阻障層等其他層。又,亦可於各玻璃構件與樹脂層之間配置接著層等其他層。
又,於以上之層構成之說明中,對樹脂膜作為層合玻璃用中間膜用於層合玻璃之例進行說明,但樹脂膜無需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例如,樹脂膜亦可用於所謂外貼用途。即,可樹脂膜之一個面與玻璃構件之表面接著,另一方面,另一個面不與玻璃構件接著。
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如上所述含有熱塑性樹脂,光擴散粒子分散於熱塑性樹脂中。藉由光擴散層含有熱塑性樹脂,容易將第1樹脂層與其他樹脂層、玻璃構件等接著。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存在將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以熱塑性樹脂(1)之形式進行說明之情形。
作為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1),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聚乙烯縮醛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離子聚合物樹脂、聚胺酯樹脂(polyurethane resin)、及熱塑性彈性體等。藉由使用該等樹脂,容易確保第1樹脂層對其他樹脂層、玻璃構件等之接著性,可較佳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上述之中,作為熱塑性樹脂(1),較佳為聚乙烯縮醛樹脂。藉由使用聚乙烯縮醛樹脂,容易使對玻璃構件之接著性、特別是玻璃構件為無機玻璃之情形時之接著性變良好,可尤其較佳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又,容易獲得耐貫通性、隔音性等層合玻璃所需之特性。 第1樹脂層中用作熱塑性樹脂(1)之熱塑性樹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再者,第1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之詳情如下所述。
本發明之第1樹脂層較佳為進而含有塑化劑。再者,有時第1樹脂層中所含之塑化劑稱為塑化劑(1)。第1樹脂層藉由含有塑化劑(1)而變得柔軟,結果,容易提高層合玻璃之柔軟性,提高耐貫通性或隔音性。又,藉由含有光擴散粒子及塑化劑,當將層合玻璃用於影像顯示用之螢幕時,可更加提高所顯示之影像之對比度。認為其原因在於,藉由含有塑化劑而使第1樹脂層與光擴散粒子之折射率差變大。 又,藉由第1樹脂層具有塑化劑,可提高對構成層合玻璃等之玻璃構件、或構成樹脂膜之其他樹脂層等之接著性。關於塑化劑(1),若於使用聚乙烯縮醛樹脂(1)作為熱塑性樹脂(1)之情形時含有塑化劑(1),則塑化劑(1)特別有效。關於塑化劑(1)之詳情,如下所述。
於第1樹脂層中,塑化劑(1)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100質量份之含量(以下,有時記載為含量(1))例如為20質量份以上,較佳為30質量份以上,更佳為40質量份以上。若將含量(1)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樹脂膜之柔軟性變高,樹脂膜之操作變得容易。又,關於含量(1),就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時之隔音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變得更多,就此種觀點而言,含量(1)進而更佳為50質量份以上。再者,於如此將含量(1)設為50質量份以上之情形時,樹脂膜較佳為具有第2樹脂層,進而較佳為具有第2及第3樹脂層。 又,塑化劑(1)之含量(1)較佳為10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90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85質量份以下,尤佳為80質量份以下。若將含量(1)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變得更高。
又,於第1樹脂層中,熱塑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及塑化劑為主成分,熱塑性樹脂及塑化劑之合計量以第1樹脂層總量基準計較佳為70質量%以上,更佳為8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以上。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 於樹脂膜中,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為含有熱塑性樹脂之層。若使用熱塑性樹脂作為各樹脂層之樹脂,則容易將各樹脂層與其他樹脂層或玻璃構件等接著。 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有時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稱為熱塑性樹脂(2)、熱塑性樹脂(3)。
作為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例如,熱塑性樹脂(2)、(3)),並無特別限定,可分別自例如作為可用作熱塑性樹脂(1)之樹脂所列舉者中適當選擇來使用。又,上述之中,較佳為聚乙烯縮醛樹脂。藉由使用聚乙烯縮醛樹脂,容易使對玻璃構件之接著性、特別是玻璃構件為無機玻璃之情形時之接著性變良好,可較佳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又,容易獲得耐貫通性、隔音性等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所需之特性。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於各樹脂層中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關於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就提高接著性之觀點等而言,較佳為與熱塑性樹脂(1)同種之樹脂。因此,於樹脂膜具有第1及第2樹脂層,且熱塑性樹脂(1)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情形時,熱塑性樹脂(2)亦較佳為聚乙烯縮醛樹脂。又,熱塑性樹脂(3)較佳為與熱塑性樹脂(1)及熱塑性樹脂(2)同種之樹脂。因此,於樹脂膜具有第1~第3樹脂層,且熱塑性樹脂(1)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情形時,熱塑性樹脂(2)、(3)均較佳為聚乙烯縮醛樹脂。 再者,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熱塑性樹脂之詳情如下所述。
於樹脂膜中,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亦較佳為含有塑化劑。即,較佳為於樹脂膜中,第2樹脂層含有塑化劑。又,第3樹脂層較佳為含有塑化劑。因此,於樹脂膜具有複數個樹脂層之情形時,較佳為第1及第2樹脂層兩者含有塑化劑。又,於樹脂膜具有第1、第2及第3樹脂層之情形時,進而較佳為第1、第2及第3樹脂層均含有塑化劑。 再者,有時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所含之塑化劑稱為塑化劑(2)、塑化劑(3)。 又,有時第2樹脂層中之塑化劑(2)相對於熱塑性樹脂(2)100質量份之含量記載為含量(2),有時第3樹脂層中之上述塑化劑(3)相對於熱塑性樹脂(3)100質量份之含量記載為含量(3)。
樹脂膜藉由上述各樹脂層含有塑化劑而變得柔軟,結果,當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時,提高層合玻璃之柔軟性,亦提高耐貫通性。進而,亦可發揮玻璃板等玻璃構件或樹脂膜對其他樹脂層之較高之接著性。又,於在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均分別使用聚乙烯縮醛樹脂作為熱塑性樹脂之情形時,若含有塑化劑,則特別有效。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例如,塑化劑(2)、(3))分別可為與塑化劑(1)相同之種類,亦可為與塑化劑(1)不同之種類。又,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例如,塑化劑(2)、(3))可相互為同一種類,亦可為不同種類。 又,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可分別僅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塑化劑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例如,含量(2)、(3))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上。若將塑化劑之含量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樹脂膜之柔軟性變高,樹脂膜之操作變得容易。就該等觀點而言,上述塑化劑之含量分別更佳為15質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份以上,尤佳為24質量份以上。 又,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塑化劑之含量(例如,含量(2)、(3))較佳為6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50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45質量份以下。若將該等含量分別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樹脂膜之彎曲剛度等機械特性變良好。
為了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較佳為第1樹脂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1)多於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即,較佳為塑化劑之含量(1)多於含量(2),又,較佳為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3)。 並且,關於含量(1),於樹脂膜具有第1~第3樹脂層之情形時,進而較佳為含量(1)多於上述含量(2)及(3)之兩者。 又,於含量(1)分別多於各樹脂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之情形時,含量(1)與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之塑化劑之含量(例如,含量(2)、(3))的差之絕對值分別較佳為10質量份以上,更佳為15質量份以上,進而較佳為20質量份以上。如此,若使含量之差之絕對值變大,則容易更加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又,上述差之絕對值分別較佳為70質量份以下,更佳為60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50質量份以下。
又,於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各層中,熱塑性樹脂、或熱塑性樹脂及塑化劑為主成分,熱塑性樹脂及塑化劑之合計量以各樹脂層總量基準計較佳為70質量%以上,更佳為80質量%以上,進而較佳為90質量%以上。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第3樹脂層)可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亦可不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只要設計為整個樹脂膜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成為上述範圍內即可。因此,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較佳為即便含有上述光擴散粒子,上述光擴散粒子之含量亦少量,或不含有光擴散粒子,更佳為不含有光擴散粒子。 藉由如上所述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中不含有光擴散粒子,或即便含有光擴散粒子亦為少量,而於各樹脂層中幾乎不發生光擴散。藉此,當將樹脂膜用於影像顯示用之螢幕時,可提高所顯示之影像之對比度。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第3樹脂層之各層)中之光擴散粒子之含量並無特別限定,例如為未達0.1質量%,較佳為未達0.0005質量%,更佳為未達0.00001質量%,進而較佳為0質量%。
(樹脂膜之厚度) 樹脂膜之厚度(即,整個樹脂膜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00 μm以上且3.0 mm以下。藉由將樹脂膜之厚度設為100 μm以上,可使樹脂膜之接著性、及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時之層合玻璃的耐貫通性等變良好。又,藉由設為3.0 mm以下,容易防止樹脂膜之厚度變得過大,亦容易確保透明性。樹脂膜之厚度更佳為20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400 μm以上。又,更佳為2.0 mm以下,進而較佳為1.5 mm以下。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關於樹脂膜之厚度、光擴散層之厚度、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厚度,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則意指平均厚度,具體而言,可藉由實施例所記載之測定方法進行測定。
(光擴散層之厚度) 於本發明中,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之厚度較佳為20 μm以上且400 μm以下。藉由將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之厚度設為上述範圍內,而會因光擴散層產生一定光擴散,從而在用於影像顯示用之螢幕之情形時,容易以適度之亮度進行影像顯示。就該等觀點而言,光擴散層(第1樹脂層)之厚度更佳為4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60 μm以上,又,更佳為25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00 μm以下。
光擴散層之厚度較佳為於樹脂膜中大致固定。具體而言,當於沿面方向之一方向上以5 cm間隔測定光擴散層之厚度時,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差較佳為40 μm以下,更佳為30 μm以下,進而較佳為25 μm以下。如此,若使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差變小,則穿透率及霧度值變均勻,從而在用於畫面顯示螢幕之情形時,可均勻地顯示影像。 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差越小越好,只要為0 μm以上即可。 再者,所謂沿面方向之一方向,於判明光擴散層之MD(Machine Direction,機械方向)之情形時為MD,於未判明MD之情形時為任意一方向。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之厚度)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或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50 μm以上且1.3 mm以下。藉由設為50 μm以上,可使樹脂膜之接著性、及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時之層合玻璃的耐貫通性等變良好。又,藉由設為1.3 mm以下,容易防止樹脂膜之厚度變得過大,亦容易確保透明性。就該等觀點而言,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各樹脂層之厚度更佳為100 μm以上,進而較佳為150 μm以上,又,更佳為1 mm以下,進而較佳為650 μm以下。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或第2及第3樹脂層)之厚度較佳為分別大於第1樹脂層之厚度。藉由使該等樹脂層變厚,容易於層合玻璃中確保隔音性,又,亦容易提高樹脂膜對玻璃構件之接著性。就該等觀點而言,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或第2及第3樹脂層)之厚度相對於第1樹脂層之厚度的比分別較佳為1.2以上,更佳為1.4以上,進而較佳為1.8以上,又,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8以下,進而較佳為5以下。
(聚乙烯縮醛樹脂) 以下,對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之詳情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對於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共通構成,簡單描述為「聚乙烯縮醛樹脂」。對於第1、第2、及第3樹脂層之各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個別之構成,描述為「聚乙烯縮醛樹脂(1)」、「聚乙烯縮醛樹脂(2)」、「聚乙烯縮醛樹脂(3)」。
聚乙烯縮醛樹脂係藉由醛使聚乙烯醇(PVA)縮醛化而獲得。即,聚乙烯縮醛樹脂較佳為聚乙烯醇(PVA)之縮醛化物。聚乙烯醇(PVA)例如可藉由使聚乙酸乙烯酯等聚乙烯酯皂化而獲得。一般而言,聚乙烯醇之皂化度為70~99.9莫耳%。聚乙烯縮醛樹脂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平均聚合度較佳為200以上,更佳為500以上,進而較佳為1000以上,進而更佳為1500以上。若將平均聚合度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變高。又,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平均聚合度較佳為5000以下,更佳為4000以下,進而較佳為3500以下。若將上述平均聚合度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容易成形樹脂膜。 又,於使塑化劑之含量變多之情形時,較佳為使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平均聚合度變高。因此,於第1樹脂層中,例如,於將塑化劑之含量(1)設為55質量份以上之情形等時,亦較佳為將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設為2000以上,亦可設為2500以上。 又,可為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低於其他樹脂層中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各層之平均聚合度,亦可設為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與其他樹脂層中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各層之平均聚合度相同,亦可設為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高於其他樹脂層中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各層之平均聚合度。但,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較佳為高於用於形成其他樹脂層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平均聚合度。如此,若使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平均聚合度變高,則於第1樹脂層中,例如,即便使塑化劑之含量變多,亦容易維持各種性能。 再者,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平均聚合度與成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原料之PVA之平均聚合度相同,PVA之平均聚合度可藉由依據JIS K6726「聚乙烯醇試驗方法」之方法求出。
縮醛化中所使用之醛並無特別限定,較佳使用碳數1~10之醛,更佳為碳數3~5之醛,進而較佳為碳數4或5之醛,尤佳為碳數4之醛。 上述碳數1~10之醛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可列舉:甲醛、乙醛、丙醛、正丁醛、異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苯甲醛等。其中,較佳為乙醛、丙醛、正丁醛、異丁醛、正己醛或正戊醛,更佳為丙醛、正丁醛、異丁醛或正戊醛,進而較佳為正丁醛或正戊醛,最佳為正丁醛。上述醛可僅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聚乙烯縮醛樹脂中所含之縮醛基之碳數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1~10,更佳為3~5,進而較佳為4或5,尤佳為4。作為縮醛基,具體而言,尤佳為丁醛基,因此,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較佳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即,於本發明中,第1樹脂層中之熱塑性樹脂(1)較佳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第1及第2樹脂層中之熱塑性樹脂(1)、(2)均更佳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又,於具有第1~3樹脂層之情形時,第1~第3樹脂層中之熱塑性樹脂(1)、(2)、(3)均較佳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即,於樹脂膜具有複數個樹脂層之情形時,所有樹脂層中之熱塑性樹脂較佳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
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羥基之含有率(羥基量)較佳為17莫耳%以上,更佳為20莫耳%以上,又,例如為38莫耳%以下,較佳為34莫耳%以下。若將上述羥基之含有率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樹脂膜之接著力變得更高。又,就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1)吸收塑化劑,提高層合玻璃之隔音性之觀點而言,更佳為30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27莫耳%以下。又,若將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羥基之含有率設為20莫耳%以上,則反應效率較高,生產性優異。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之羥基之各含有率分別例如為20莫耳%以上,較佳為25莫耳%以上,更佳為28莫耳%以上。若將上述羥基之含有率設為下限以上,則可維持隔音性,且使彎曲剛度變得更高。又,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之羥基之各含有率較佳為38莫耳%以下,更佳為36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34莫耳%以下。若將上述羥基之含有率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聚乙烯縮醛樹脂合成時,容易析出聚乙烯縮醛樹脂。
就使隔音性變得更高之觀點而言,較佳為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羥基之含有率低於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之羥基之含有率。因此,較佳為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羥基之含有率低於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2)之羥基之含有率。又,較佳為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羥基之含有率低於上述聚乙烯縮醛樹脂(3)之羥基之含有率。
聚乙烯縮醛樹脂之羥基之含有率係用羥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所求出之莫耳分率以百分率表示的值。上述羥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例如可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進行測定。
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縮醛化度較佳為47莫耳%以上,更佳為55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60莫耳%以上,又,較佳為85莫耳%以下,更佳為80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75莫耳%以下。若將上述縮醛化度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聚乙烯縮醛樹脂(1)與塑化劑之相容性變高。若將上述縮醛化度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減少樹脂中之殘留醛量。再者,關於縮醛化度,縮醛基為丁醛基,聚乙烯縮醛樹脂(1)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之情形時,意指丁醛化度。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之各縮醛化度(於為聚乙烯縮丁醛樹脂之情形時為丁醛化度)較佳為55莫耳%以上,更佳為60莫耳%以上,進而較佳為63莫耳%以上。又,較佳為85莫耳%以下,更佳為80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75莫耳%以下。若將上述縮醛化度設為上述下限以上,則聚乙烯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之相容性變高。若將上述縮醛化度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可減少樹脂中之殘留醛量。 上述縮醛化度係指用自主鏈之總伸乙基量減去羥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與乙醯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所得之值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所求出之莫耳分率以百分率表示的值。縮醛化度(丁醛化度)可根據藉由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之方法所測得之結果算出。
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乙醯化度(乙醯基量)較佳為0.01莫耳%以上,更佳為0.1莫耳%以上。又,就聚乙烯縮醛樹脂與塑化劑之相容性變高,容易大量摻合塑化劑之觀點而言,上述乙醯化度進而較佳為7莫耳%以上,尤佳為9莫耳%以上。又,聚乙烯縮醛樹脂(1)之乙醯化度較佳為30莫耳%以下,更佳為25莫耳%以下,進而較佳為24莫耳%以下,尤佳為20莫耳%以下。若將上述乙醯化度設為上述上限以下,則樹脂膜之耐濕性變高。
除第1樹脂層以外之樹脂層中所使用之聚乙烯縮醛樹脂(例如,聚乙烯縮醛樹脂(2)、(3))之各乙醯化度較佳為10莫耳%以下,更佳為2莫耳%以下。若上述乙醯化度為上述上限以下,則樹脂膜之耐濕性變高。又,雖並無特別限定,但較佳為0.01莫耳%以上,更佳為0.1莫耳%以上。 上述乙醯化度係指用乙醯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除以主鏈之總伸乙基量所求出之莫耳分率以百分率表示的值。上述乙醯基所鍵結之伸乙基量例如可依據JIS K6728「聚乙烯醇縮丁醛試驗方法」進行測定。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 作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可為非交聯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又,亦可為高溫交聯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又,作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亦可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乙烯-乙酸乙烯酯之水解物等之類的乙烯-乙酸乙烯酯改質體樹脂。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樹脂之依據JIS K 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樹脂試驗方法」所測得之乙酸乙烯酯含量較佳為10~50質量%,更佳為20~40質量%。藉由將乙酸乙烯酯含量設為該等下限值以上,容易使對玻璃板等之接著性變良好,進而,當使用樹脂膜作為層合玻璃用中間膜時,容易使層合玻璃之耐貫通性變良好。又,藉由將乙酸乙烯酯含量設為該等上限值以下,而使樹脂膜之斷裂強度變高,使層合玻璃之耐衝擊性變良好。
(離子聚合物樹脂) 作為離子聚合物樹脂,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各種離子聚合物樹脂。具體而言,可列舉:乙烯系離子聚合物、苯乙烯系離子聚合物、全氟碳系離子聚合物、遙爪離子聚合物、聚胺酯離子聚合物等。該等之中,就螢幕之機械強度、耐久性、透明性等變良好之方面,及於玻璃板為無機玻璃之情形時與玻璃板之接著性優異之方面而言,較佳為乙烯系離子聚合物。
作為乙烯系離子聚合物,由於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之透明性及強韌性優異,故而可較佳使用。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係至少具有來自乙烯之構成單元及來自不飽和羧酸之構成單元之共聚物,亦可具有來自其他單體之構成單元。 作為不飽和羧酸,可列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順丁烯二酸等,較佳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又,作為其他單體,可列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1-丁烯等。 作為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若將該共聚物所具有之總構成單元設為100莫耳%,則較佳為具有75~99莫耳%之來自乙烯之構成單元,較佳為具有1~25莫耳%之來自不飽和羧酸之構成單元。 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係利用金屬離子使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所具有之羧基之至少一部分中和或交聯所獲得之離子聚合物樹脂,該羧基之中和度通常為1~90%,較佳為5~85%。
作為離子聚合物樹脂中之離子源,可列舉:鋰、鈉、鉀、銣、銫等鹼金屬、鎂、鈣、鋅等多價金屬,較佳為鈉、鋅。
作為離子聚合物樹脂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先前公知之製造方法進行製造。例如,於使用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作為離子聚合物樹脂之情形時,例如,使乙烯與不飽和羧酸於高溫、高壓下進行自由基共聚,製造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然後,藉由使該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與上述含有離子源之金屬化合物反應,可製造乙烯-不飽和羧酸共聚物之離子聚合物。
(聚胺酯樹脂) 作為聚胺酯樹脂,可列舉:使異氰酸酯化合物與二醇化合物反應所獲得之聚胺酯、使異氰酸酯化合物與二醇化合物、進而聚胺等擴鏈劑反應所獲得之聚胺酯等。又,聚胺酯樹脂可為含有硫原子者。於該情形時,可將上述二醇之一部分或全部設為選自聚硫醇及含硫多元醇者。聚胺酯樹脂可使與有機玻璃之接著性變良好。因此,於玻璃板為有機玻璃之情形時,可較佳使用。
(熱塑性彈性體) 作為熱塑性彈性體,可列舉: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脂肪族聚烯烴。作為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並無特別限定,可使用公知者。一般而言,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具有成為硬鏈段之苯乙烯單體聚合物嵌段、成為軟鏈段之共軛二烯化合物聚合物嵌段或其氫化嵌段。作為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之具體例,可列舉:苯乙烯-異戊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二嵌段共聚物、苯乙烯-異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異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以及其氫化物。 上述脂肪族聚烯烴可為飽和脂肪族聚烯烴,亦可為不飽和脂肪族聚烯烴。上述脂肪族聚烯烴可為將鏈狀烯烴作為單體之聚烯烴,亦可為將環狀烯烴作為單體之聚烯烴。就有效提高樹脂膜之保存穩定性及隔音性之觀點而言,上述脂肪族聚烯烴較佳為飽和脂肪族聚烯烴。 作為上述脂肪族聚烯烴之材料,可列舉:乙烯、丙烯、1-丁烯、反-2-丁烯、順-2-丁烯、1-戊烯、反-2-戊烯、順-2-戊烯、1-己烯、反-2-己烯、順-2-己烯、反-3-己烯、順-3-己烯、1-庚烯、反-2-庚烯、順-2-庚烯、反-3-庚烯、順-3-庚烯、1-辛烯、反-2-辛烯、順-2-辛烯、反-3-辛烯、順-3-辛烯、反-4-辛烯、順-4-辛烯、1-壬烯、反-2-壬烯、順-2-壬烯、反-3-壬烯、順-3-壬烯、反-4-壬烯、順-4-壬烯、1-癸烯、反-2-癸烯、順-2-癸烯、反-3-癸烯、順-3-癸烯、反-4-癸烯、順-4-癸烯、反-5-癸烯、順-5-癸烯、4-甲基-1-戊烯、及乙烯基環己烷等。
(塑化劑) 以下,對於各樹脂層之各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之詳情進行說明。再者,於以下之說明中,對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例如,塑化劑(1)~(3))進行彙總說明。 作為各樹脂層中所使用之塑化劑,例如可列舉:一元有機酸酯及多元有機酸酯等有機酯塑化劑、以及有機磷酸酯塑化劑及有機亞磷酸酯塑化劑等磷系塑化劑等。其中,較佳為有機酯塑化劑。上述塑化劑較佳為液狀塑化劑。再者,液狀塑化劑係指於常溫(23℃)、常壓(1個大氣壓)為液狀之塑化劑。
作為一元有機酸酯,可列舉:二醇與一元有機酸之酯。作為二醇,可列舉:各伸烷基單元為碳數2~4、較佳為碳數2或3且伸烷基單元之重複數為2~10、較佳為2~4之聚伸烷基二醇。又,作為二醇,可為碳數2~4、較佳為碳數2或3且重複單元為1之單伸烷基二醇。 作為二醇,具體而言,可列舉:乙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四丙二醇、丁二醇等。 作為一元有機酸,可列舉:碳數3~10之有機酸,具體而言,可列舉:丁酸、異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2-乙基戊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正壬酸及癸酸等。
作為較佳之一元有機酸酯,可列舉:以下式(1)所表示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1
上述式(1)中,R1及R2分別表示碳數2~10之有機基,R3表示伸乙基、伸異丙基或正伸丙基,p表示3~10之整數。上述式(1)中之R1及R2分別較佳為碳數5~10,更佳為碳數6~10。R1及R2之有機基較佳為烴基,更佳為烷基。
又,作為具體之二醇酯,可列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2-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3-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4-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1,2-丁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二乙二醇二辛酸酯、二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二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辛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戊酸酯、三乙二醇二正庚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四乙二醇二正庚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四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等。
又,作為多元有機酸酯,例如可列舉: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等碳數4~12之二元有機酸與碳數4~10之醇之酯化合物。碳數4~10之醇可為直鏈,亦可具有支鏈結構,亦可具有環狀結構。 具體而言,可列舉:癸二酸二丁酯、壬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己基環己酯、己二酸二異壬酯、己二酸庚基壬酯、二-(2-丁氧基乙基)己二酸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混合型己二酸酯等。又,可為油改質癸二酸醇酸等。作為混合型己二酸酯,可列舉:由選自碳數4~9之烷基醇及碳數4~9之環狀醇之2種以上之醇所製得之己二酸酯。 作為有機磷系塑化劑,可列舉:磷酸三丁氧基乙酯、磷酸異癸基苯酯及磷酸三異丙酯等磷酸酯等。 塑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上述之中,塑化劑較佳為選自二(2-丁氧基乙基)己二酸酯(DBEA)、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更佳為選自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3GH)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丙酸酯,進而較佳為選自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及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尤佳為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其他添加劑] 本發明之樹脂膜較佳為含有選自由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及光穩定劑所組成之群中的至少1種添加劑。本發明之樹脂膜藉由含有該等添加劑,可提高耐久性,即便於太陽光等光照射環境下長期使用後,影像顯示亦良好。就更加提高耐久性之觀點而言,樹脂膜更佳為至少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氧化劑,進而較佳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及光穩定劑全部。
又,上述添加劑只要至少含有於光擴散層中即可,亦較佳為除了含有於光擴散層中,亦含有於其他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或第2及第3樹脂層)中。 又,上述之中,光擴散層更佳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氧化劑,進而較佳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及光穩定劑全部。又,更佳為除了光擴散層以外,其他樹脂層(例如,第2樹脂層、或第2及第3樹脂層)亦含有紫外線吸收劑及抗氧化劑,進而較佳為含有紫外線吸收劑、抗氧化劑、及光穩定劑全部。
(紫外線吸收劑) 作為紫外線吸收劑,例如可使用:具有丙二酸酯骨架之化合物、具有草酸醯苯胺骨架之化合物、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具有二苯甲酮骨架之化合物、具有三
Figure 111120474-001
骨架之化合物、具有苯甲酸酯骨架之化合物、具有受阻胺骨架之化合物等。該等之中,較佳為具有苯并三唑骨架之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 紫外線吸收劑吸收太陽光等所含之紫外線,防止因太陽光等之照射而使樹脂膜劣化,提高耐久性。
作為苯并三唑系化合物之較佳之具體例,可列舉:以下通式(2)所表示之化合物。
Figure 02_image003
(於式(1)中,R 1表示氫原子、碳數1~8之烷基、或碳數4~20之烷氧基羰基烷基,R 2表示氫原子、或碳數1~8之烷基。X為鹵素原子或氫原子。Y 1及Y 2分別獨立地為羥基或氫原子,Y 1及Y 2之至少任一者為羥基)
於式(1)中,R 1、R 2之烷基可為具有直鏈結構者,亦可為具有支鏈結構者。烷氧基羰基烷基可為具有直鏈結構者,亦可為具有支鏈結構者。作為R 1、R 2,例如可列舉:氫原子、甲基、乙基、正丙基、異丙基、正丁基、第三丁基、戊基、己基、辛基。作為R 1,除該等以外,亦可列舉:甲氧基羰基丙基、辛氧基羰基丙基等。其中,R 1較佳為氫原子或烷基,尤其較佳為氫原子、甲基、第三丁基、戊基、辛基。R 1與R 2可相同,亦可不同。 作為X之鹵素原子,可列舉: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較佳為氯原子。 Y 1及Y 2可僅一者為羥基,亦可兩者為羥基。又,較佳為Y 2至少為羥基。 又,作為式(1)所示之化合物之具體例,可列舉:2-(3-第三丁基-5-甲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3,5-二第三丁基-2-羥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3-[3-第三丁基-5-(5-氯-2H-苯并三唑-2-基)-4-羥基苯基]丙酸辛酯、3-(5-氯-2H-苯并三唑-2-基)-5-(1,1-二甲基乙基)-4-羥基苯基丙酸甲酯、2-(3,5-二第三戊基-2-羥基苯基)苯并三唑、2-(2,4-二羥基苯基)-2H-苯并三唑等。 紫外線吸收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各樹脂層(例如,光擴散層、第2及第3樹脂層)中之紫外線吸收劑之含量較佳為0.01質量份以上且2質量份以下。藉由設為0.01質量份以上,可適當防止各樹脂層因太陽光所含之紫外線而劣化,可提高耐久性。又,藉由設為2質量份以下,可防止因紫外線吸收劑而著色於樹脂層,亦容易發揮與含量匹配之效果。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紫外線吸收劑之上述含量更佳為0.05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0.1質量份以上且1.1質量份以下。
(抗氧化劑) 作為抗氧化劑,可列舉:酚系化合物、磷酸系化合物、硫系化合物等。抗氧化劑防止樹脂膜氧化而劣化,提高耐久性。上述之中,就提高耐久性之觀點而言,較佳為酚系化合物。
作為上述酚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2,6-二第三丁基-對甲酚(BHT)、丁基化羥基甲氧苯(BHA)、2,6-二第三丁基-4-乙基苯酚、硬脂基-β-(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2,2'-亞甲基雙(4-甲基-6-丁基苯酚)、2,2'-亞甲基雙(4-乙基-6-第三丁基苯酚)、4,4'-亞丁基-雙(3-甲基-6-第三丁基苯酚)、1,1,3-三(2-甲基-羥基-5-第三丁基苯基)丁烷、四[亞甲基-3-(3',5'-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3-三(2-甲基-4-羥基-5-第三丁基苯酚)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苄基)苯、及雙(3,3'-第三丁基苯酚)丁酸二醇酯及新戊四醇四[3-(3,5-二第三丁基-4-羥基苯基)丙酸酯]等。
作為上述磷酸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亞磷酸三壬基苯酯、亞磷酸十三烷基酯、2-乙基-2-丁基伸丙基-4,6-三第三丁基苯酚亞磷酸酯、9,10-二氫-9-氧雜-10-磷雜菲、四(十三烷基)亞異丙基二酚二亞磷酸酯、三[2-第三丁基-4-(3-第三羥基-5-甲基苯硫基)-5-甲基苯基]亞磷酸酯等。
作為上述硫系化合物,例如可列舉: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硫代二丙酸二肉豆蔻酯、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等二烷基硫代二丙酸酯類、或新戊四醇四(β-十二烷基巰基丙酸酯)等多元醇之β-烷基巰基丙酸酯等。 抗氧化劑可單獨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各樹脂層(例如,光擴散層、第2及第3樹脂層)之抗氧化劑之含量較佳為0.01質量份以上且2質量份以下。藉由設為0.01質量份以上,可適當防止樹脂膜之氧化劣化,可提高耐久性。又,藉由設為2質量份以下,亦容易發揮與含量匹配之效果。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紫外線吸收劑之上述含量更佳為0.04質量份以上且1.5質量份以下,進而較佳為0.06質量份以上且1.1質量份以下。
(光穩定劑) 作為光穩定劑,較佳為受阻胺光穩定劑。光穩定劑防止樹脂膜因太陽光等所含之紫外線等之照射而劣化。 作為上述受阻胺光穩定劑,可列舉: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基、烷氧基或氫原子之受阻胺光穩定劑等。就更加抑制劣化之觀點而言,較佳為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基或烷氧基之受阻胺光穩定劑。上述受阻胺光穩定劑較佳為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基之受阻胺光穩定劑,亦較佳為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氧基之受阻胺光穩定劑。 光穩定劑可僅使用1種,亦可併用2種以上。
作為上述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基之受阻胺光穩定劑,可列舉: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765」及「Tinuvin622SF」、以及ADEKA公司製造之「Adekastab LA-52」等。 又,作為上述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烷氧基之受阻胺光穩定劑,可列舉: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XT-850FF」及「TinuvinXT-855FF」、以及ADEKA公司製造之「Adekastab LA-81」等。 作為上述在哌啶結構之氮原子上鍵結有氫原子之受阻胺光穩定劑,可列舉:BASF公司製造之「Tinuvin770DF」、及Clariant公司製造之「Hostavin N24」等。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各樹脂層(例如,光擴散層、第2及第3樹脂層)中之光穩定劑之含量較佳為0.001質量份以上且0.5質量份以下。藉由設為0.001質量份以上,可適當防止樹脂膜因紫外線等而劣化,而可提高耐久性。又,藉由設為0.5質量份以下,亦容易發揮與含量匹配之效果。 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光穩定劑之上述含量較佳為0.005質量份以上且0.4質量份以下,更佳為0.01質量份以上且0.2質量份以下。
構成樹脂膜之各樹脂層可視需要除了含有上述添加劑以外,亦適當含有紅外線吸收劑、螢光增白劑、結晶成核劑、羧酸金屬鹽、隔熱材料等。
[樹脂膜之製造方法] 樹脂膜可藉由下述方式製造,即,獲得用於形成各層之樹脂組成物,由樹脂組成物成形構成樹脂膜之各層(第1樹脂層、第2樹脂層、第3樹脂層等),視需要積層各層並一體化。又,於為複數個層之情形時,亦可藉由下述方式製造,即,藉由共擠出等成形構成樹脂膜之各層,同時積層各層,進行一體化。 用於形成各層之樹脂組成物可藉由下述方式獲得,即,藉由公知方法,將熱塑性樹脂、視需要摻合之光擴散粒子、塑化劑、其他添加劑等構成樹脂組成物之成分利用混練裝置等加以混合。例如,於使用共擠出機等擠出機成形構成樹脂膜之各層之情形時,可藉由擠出機將構成樹脂組成物之成分加以混合。
<層合玻璃> 本發明進而提供一種層合玻璃。本發明之層合玻璃具備一對玻璃構件、及配置於一對玻璃構件之間之樹脂膜。樹脂膜可用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一對玻璃構件只要介隔樹脂膜接著即可。再者,由於層合玻璃中之樹脂膜之構成如上述所說明,故而省略其說明。層合玻璃如下所述,典型用作螢幕。
於層合玻璃中,各玻璃構件分別積層於樹脂膜10之兩個表面。例如,如圖1所示,於具有單層第1樹脂層11之樹脂膜10中,可在第1樹脂層11之兩個表面分別積層玻璃構件21、22。如圖2所示,於具有第1樹脂層11及第2樹脂層12之樹脂膜10中,可在第2樹脂層12之表面積層一個玻璃構件21,在第1樹脂層11之表面積層另一個玻璃構件22。如圖3所示,於具有第1~第3樹脂層11、12、13之樹脂膜17中,可在第2樹脂層12之表面積層一個玻璃構件21,在第3樹脂層13之表面積層另一個玻璃構件22。
(玻璃構件) 作為層合玻璃所使用之玻璃構件,使用玻璃板即可。玻璃板可為無機玻璃、有機玻璃之任一種,較佳為無機玻璃。作為無機玻璃,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透明玻璃、透明浮法玻璃、浮法平板玻璃、強化玻璃、著色玻璃、拋光板玻璃、壓花玻璃、嵌絲平板玻璃、夾線平板玻璃、紫外線吸收板玻璃、紅外線反射板玻璃、紅外線吸收板玻璃、綠色玻璃等。 又,作為有機玻璃,一般而言,可使用被稱為樹脂玻璃者,並無特別限定,可列舉由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聚酯板等所構成之有機玻璃。 2片玻璃構件可由相互同種之材質構成,亦可由其他材質構成。例如,可一片為無機玻璃,另一片為有機玻璃,較佳為2片玻璃構件之兩者為無機玻璃或有機玻璃。 上述玻璃構件各層之厚度並無特別限定,較佳為0.5 mm以上且5 mm以下,更佳為0.7 mm以上且3 mm以下。
層合玻璃之製造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例如,將樹脂膜夾入至2片玻璃構件之間並通過擠壓輥,或放入至橡膠袋中進行減壓吸引,對殘留於2片玻璃構件與樹脂膜之間之空氣進行脫氣。其後,於約70~110℃進行預接著,獲得積層體。其次,將積層體放入至高壓釜中,或進行加壓,於約120~150℃及1~1.5 MPa之壓力進行壓接。如此,可獲得層合玻璃。又,上述層合玻璃製造時,例如可積層複數個樹脂層使之一體化成形樹脂膜,同時製造層合玻璃。
[螢幕] 於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中,樹脂膜用於螢幕。螢幕為影像顯示用螢幕。具體而言,可為來自構成投影機等之光源裝置之光被照射至層合玻璃之一個面,該所照射之光被樹脂膜擴散,在螢幕上顯示為影像。螢幕較佳為上述層合玻璃,但只要具備上述樹脂膜,則無需為層合玻璃。螢幕例如可為所謂外貼螢幕,即,於玻璃構件之一個面接著有樹脂膜,且該樹脂膜不與其他玻璃構件接著。於除層合玻璃以外之螢幕中,玻璃構件可使用與上述所說明之玻璃構件相同者。
影像顯示螢幕可為背投影型,亦可為正投影型,較佳為背投影型。藉由用作背投影型,容易實現高對比度之影像顯示。 再者,背投影型影像顯示螢幕係向層合玻璃之一個面照射來自光源裝置之光,且自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進行影像觀察之螢幕。又,正投影型影像顯示螢幕係向層合玻璃之一個面照射來自光源裝置之光,且自層合玻璃之一個面(即,照射有來自光源裝置之光之面)進行影像觀察之螢幕。
本發明之螢幕可為,當對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若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未達0.1,則擴散並透過螢幕之光中的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較大的方向之亮度變小,因此顯示在螢幕之影像之對比度變低。因此,不易自各種角度清晰視認所顯示之影像。又,若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未達0.1,則未顯示影像時之螢幕之霧度變高。 就此種觀點而言,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較佳為0.2以上,更佳為0.4以上,進而較佳為0.6以上,進而更佳為0.7以上。又,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之範圍之上限值通常為1.0。 再者,亮度測定時之太陽模擬器之輸出為最大輸出之30%。 藉由選擇螢幕中所使用之上述樹脂膜中之光擴散粒子之種類、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熱塑性樹脂之種類等,可將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設為0.1以上。
又,於本發明之螢幕中,當自垂直於一個面之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螢幕之另一個面的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45°的方向所測得之亮度之較佳值與介隔樹脂膜接著上述2片基準玻璃所製得之層合玻璃中所述之較佳值相同。又,螢幕之穿透率及霧度值之較佳值與介隔樹脂膜接著上述2片基準玻璃所製得之層合玻璃中所述之值相同,亦省略該等記載。再者,螢幕之穿透率可藉由依據JIS R3212(2015)進行測定而求出,霧度值可依據JIS K6714進行測定。 再者,亮度測定時之太陽模擬器之輸出為最大輸出之30%。
如上所述,本發明亦提供一種使用層合玻璃作為影像顯示用之螢幕之影像顯示系統。影像顯示系統具備上述層合玻璃、及向層合玻璃之一個面照射光之光源裝置,藉由來自光源裝置之光使影像顯示於層合玻璃。如上所述,影像顯示系統可為背投影型,亦可為正投影型,較佳為背投影型。 以下,對於背投影型影像顯示系統之一實施方式,參照圖4且進行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影像顯示系統30具備層合玻璃31、光源裝置32。層合玻璃31可為具有上述層合玻璃之任何結構者。影像顯示系統30之光源裝置32向層合玻璃31之一個面(背面31B)照射光,藉由該所照射之光自層合玻璃31之另一個面(前表面31F)顯示影像。顯示在前表面31F側之影像可被居於層合玻璃31之前方之觀察者OB視認到。由前表面31F顯示之影像可為動畫等影像,亦可為靜態影像、或由字元、圖符、商標等所構成之訊息、標誌等,並無特別限定。
光源裝置32可使用以往用於背投影型影像顯示系統之光源,例如,使用可放映影像等各種影像之投影機。作為投影機,較佳使用作為所謂DLP(註冊商標)投影機而被眾所周知的使用數位微鏡裝置之影像顯示系統等。 又,於不改變放映之影像之情況顯示固定圖符、固定訊息等之情形時,無需使用投影機,可使用向層合玻璃31照射與影像對應之固定光之光源裝置。 再者,於背投影型中,照射至層合玻璃31之光係與相對於顯示影像左右反轉之影像對應之光。照射與左右反轉之影像對應之光之方法並無特別限定,可藉由調整影像訊號而使之左右反轉,亦可使用反轉鏡等。
於影像顯示系統30中,自光源裝置32發出之光可直接照射至層合玻璃31,亦可介隔反射鏡、反轉鏡等光學構件照射至層合玻璃31。
本發明之樹脂膜及層合玻璃可用於各種領域,例如,用於各種窗玻璃。更具體而言,可用於汽車、軌道車輛、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用窗玻璃、或建築用窗玻璃等。樹脂膜或層合玻璃可藉由用於各種窗玻璃而使窗玻璃顯示影像、訊息、標誌等各種影像。又,亦可用作家庭用電氣設備等各種電氣設備之顯示器。該等之中,較佳為用於窗玻璃,更佳為用於汽車之窗玻璃。作為汽車之窗玻璃,如上所述,由於可提高穿透率,故而可用於前窗玻璃、側窗玻璃、後窗玻璃之任一者。 例如,於用於建築用窗玻璃之情形時,可為,於建築物內部設置光源裝置,向窗玻璃之內側之表面照射來自光源裝置之光,於窗玻璃之外側之面顯示各種影像。同樣地,於用於交通工具用窗玻璃之情形時,可為,於交通工具內部設置光源裝置,於窗玻璃之外側之面顯示各種影像。
又,亦可向建築、交通工具用窗玻璃之外側之面照射來自光源裝置之光,於窗玻璃之內側之面顯示影像。具體而言,亦可於汽車之引擎蓋、行李箱等設置光源裝置,自外側向前窗玻璃、側窗玻璃、後窗玻璃等照射光,於該等玻璃之內側之面顯示影像。 [實施例]
藉由實施例進一步詳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並不受該等例任何限定。
再者,各種物性之測定及評價如下所示進行。
[各樹脂層之厚度] 各樹脂層之厚度係使用奧林巴斯公司製造之顯微鏡「DSX500」,藉由10點平均進行測定。
[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及最小厚度] 關於光擴散層,使用奧林巴斯公司製造之顯微鏡「DSX500」,沿著MD以5 cm間隔測定厚度,將其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別設為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及最小厚度。
[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 光擴散粒子之平均粒徑係使用堀場製作所公司製造之「LA-960」,藉由雷射繞射/散射法進行測定。
[穿透率] 各實施例、比較例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穿透率係依據JIS R3212(2015),使用分光光度計(日立高新公司製造之「U-4100」)測定可見光線穿透率。
[霧度值] 各實施例、比較例所獲得之霧度值係使用JIS K6714,使用村上色彩公司製造之HAZE METER「HM-150N」進行測定。
[亮度] 於暗室下,如圖5所示,將太陽模擬器(朝日分光公司製造,「HAL-320 W」)之出射端50配置於距離與層合玻璃51之一個面51A垂直之方向30 cm(距離L1)之位置,向層合玻璃51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藉由配置在距離層合玻璃51之另一個面51B之測定位置之距離L2為35 m之位置的亮度計52(Topcon Technohouse公司製造,「SR-3AR」),測定層合玻璃51之另一個面51B中之亮度。再者,測定位置係與所照射之光之光束中心一致之位置,關於亮度,自相對於另一個面51B之垂直方向之角度θ為30°、45°、60°及75°的位置,藉由亮度計52分別測定亮度。 再者,亮度測定時之太陽模擬器之輸出為最大輸出之30%。
[顯示影像之對比度] 自投影機(RICOH公司製造,商品名「IPSiO PJ X3241N」)向各實施例、比較例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照射影像,自另一個面觀察層合玻璃。此時,將清晰觀察到影像之情形評價為「〇」,將不能清晰觀察到影像之情形評價為「×」。
各實施例、比較例所使用之成分如下所示。 (聚乙烯縮醛樹脂) PVB1:聚乙烯縮丁醛樹脂,平均聚合度1700,羥基量30.5 mol%,乙醯化度1 mol%,縮醛化度68.5 mol% PVB2:聚乙烯縮丁醛樹脂,平均聚合度3000,羥基量24 mol%,乙醯化度12 mol%,縮醛化度64 mol% (塑化劑) 3GO: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 (光擴散粒子) 銀奈米粒子:具有將銀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結構之粒子(Lux Labs, Inc.製造之「銀奈米球體」) 氧化鈦粒子:具有將氧化鈦粒子作為核之核殼結構之粒子(Lux Labs, Inc.製造之「氧化鈦奈米球體」)
[實施例1] (樹脂膜之製作) 於共擠出機中,將100質量份的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PVB1、40質量份的作為塑化劑之3GO、及作為光擴散粒子之銀奈米粒子進行混練,獲得第1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此處,以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成為0.01質量%之方式加入銀奈米粒子。又,於共擠出機中,將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PVB1 100質量份、及作為塑化劑之3GO 40質量份進行混練,獲得第2及第3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 於上述共擠出機中,藉由共擠出所獲得之第1~第3層用之樹脂組成物,獲得由厚度325 μm之第2樹脂層、厚度110 μm之第1樹脂層、及厚度325 μm之第3樹脂層所構成之3層結構之樹脂膜。樹脂膜之尺寸為30 cm×30 cm。
(層合玻璃之製作) 準備依據JIS R3202(2011)之2片透明玻璃(縱5 cm×橫5 cm×厚2.5 mm,可見光穿透率90.4%,Central Glass公司製造)、及5 cm×5 cm之樹脂膜,藉由2片透明玻璃夾住樹脂膜,獲得積層體。將該積層體放入至橡膠袋內,於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其後於脫氣之狀態移至烘箱內,進而於90℃保持30分鐘進行真空加壓,暫時壓接積層體。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對暫時壓接之積層體壓接20分鐘,獲得由玻璃板/第2樹脂層/第1樹脂層/第3樹脂層/玻璃板所構成之層合玻璃。
[實施例2] 將第1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中之塑化劑之摻合量自40質量份變更成60質量份,將第2及第3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中之塑化劑之摻合量自40質量份變更成38質量份,將第2及第3樹脂層之厚度自325 μm變更成345 μm,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實施。
[實施例3] (樹脂膜之製作) 於擠出機中,將100質量份的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PVB1、40質量份的作為塑化劑之3GO、及作為光擴散粒子之氧化鈦粒子進行混練,獲得第1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此處,以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成為0.0015質量%之方式加入氧化鈦粒子。 於上述擠出機中,藉由擠出所獲得之第1層用之樹脂組成物,而獲得僅由厚度760 μm之第1樹脂層所構成之單層結構之樹脂膜。樹脂膜之尺寸為30 cm×30 cm。
(層合玻璃之製作) 準備依據JIS R3202(2011)之2片透明玻璃(縱5 cm×橫5 cm×厚2.5 mm,可見光穿透率90.4%,Central Glass公司製造)、及5 cm×5 cm之樹脂膜,藉由2片透明玻璃夾住樹脂膜,獲得積層體。將該積層體放入至橡膠袋內,於2.6 kPa之真空度脫氣20分鐘,其後於脫氣之狀態移至烘箱內,進而於90℃保持30分鐘進行真空加壓,暫時壓接積層體。於高壓釜中,於135℃及壓力1.2 MPa之條件,對暫時壓接之積層體壓接20分鐘,獲得由玻璃板/第1樹脂層/玻璃板所構成之層合玻璃。
[實施例4] (樹脂膜之製作) 於共擠出機中,將100質量份的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PVB1、60質量份的作為塑化劑之3GO、及作為光擴散粒子之氧化鈦粒子進行混練,獲得第1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此處,以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成為0.01質量%之方式加入氧化鈦粒子。又,於共擠出機中,將100質量份的作為聚乙烯縮醛樹脂之PVB1、38質量份的作為塑化劑之3GO進行混練,獲得第2及第3樹脂層用之樹脂組成物。 於上述共擠出機中,藉由共擠出所獲得之第1~第3層用之樹脂組成物,獲得由厚度345 μm之第2樹脂層、厚度110 μm之第1樹脂層、及厚度345 μm之第3樹脂層所構成之3層結構之樹脂膜。樹脂膜之尺寸為30 cm×30 cm。
(層合玻璃之製作) 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製作層合玻璃。
[實施例5] 將氧化鈦粒子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自0.0015質量%變更成0.0008質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之方式實施。
[實施例6] 將氧化鈦粒子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自0.0015質量%變更成0.0040質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之方式實施。
[實施例7] 將氧化鈦粒子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自0.0015質量%變更成0.0080質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3相同之方式實施。
[實施例8] 將氧化鈦粒子相對於第1樹脂層總量之含量自0.01質量%變更成0.05質量%,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4相同之方式實施。
[比較例1] 使用螢幕用透明膜(商品名「KALEIDO SCREEN」,ENEOS股份有限公司製造)作為樹脂膜,除此以外,以與實施例1相同之方式實施。
[表1]
  
   實施例1 實施例2 實施例3 實施例4 實施例5 實施例6 實施例7 實施例8 比較例1
樹脂膜 光擴散層 (第1樹脂層) 熱塑性 樹脂 種類 PVB1 PVB2 PVB1 PVB2 PVB1 PVB1 PVB1 PVB2 KALEIDO SCREEN (奈米鑽石)
塑化劑 種類 3GO 3GO 3GO 3GO 3GO 3GO 3GO 3GO
份數/phr 40 60 40 60 40 40 40 60
光擴散 粒子 種類 銀奈米粒子 銀奈米粒子 氧化鈦粒子 氧化鈦粒子 氧化鈦粒子 氧化鈦粒子 氧化鈦粒子 氧化鈦粒子
份數/wt% 0.01 0.01 0.0015 0.01 0.0008 0.0040 0.0080 0.05
擴散層之厚度 μm 110 110 760 110 760 760 760 110
擴散層之最大厚度 μm 120 120 770 120 770 770 770 120
擴散層之最小厚度 μm 100 100 750 100 750 750 750 100
第2及第3樹脂層 熱塑性樹脂 種類 PVB1 PVB1    PVB1          PVB1 PVB1
塑化劑 種類 3GO 3GO    3GO          3GO 3GO
份數/phr 40 38    38          38 40
各樹脂層之厚度 μm 325 345    345          345 325
層構成 圖3 圖3 圖1 圖3 圖1 圖1 圖1 圖3 圖3
總層厚度 mm 0.76 0.8 0.76 0.8 0.76 0.76 0.76 0.76 0.76
光擴散粒子之含量(整個中間膜) 質量% 0.0015 0.0015 0.0015 0.0015 0.0008 0.0040 0.0080 0.0080 -
評價 穿透率 % 84.4 84 83.4 83.1 87.8 79 73 72.5 80
霧度 % 2.7 2.5 2.8 2.8 1 4.72 5.81 5.88 3.2
亮度(30°) cd/m 2 1138 1138 1319 1277 638 2419 3145 3147 966
亮度(45°) cd/m 2 1000 1000 1081 1041 533 2005 2546 2451 724
亮度(60°) cd/m 2 897 897 991 935 460 1788 2360 2166 414
亮度(75°) cd/m 2 828 828 849 831 411 1521 1673 1597 69
亮度比率(最小值/最大值) - 0.73 0.73 0.64 0.65 0.64 0.63 0.53 0.51 0.07
顯示影像之對比度 ×
※表1中之「份數/phr」係各樹脂層中之相對於聚乙烯縮醛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質量份)。 ※表1中之「份數/wt%」係光擴散粒子在光擴散層中之含量(質量%)。
如上所示,於各實施例中,使用特定之光擴散粒子。並且,調整為,當自垂直於層合玻璃之一個面之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擴散並透過層合玻璃之光中的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之亮度中之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其結果,可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同時提高畫面顯示之對比度。 與此相對,比較例之層合玻璃雖含有光擴散粒子,但未調整為上述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因此無法降低層合玻璃之霧度,同時提高畫面顯示之對比度。
10,16,17:樹脂膜(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11:第1樹脂層(光擴散層) 12:第2樹脂層 13:第3樹脂層 21,22:玻璃構件 25,26,27,31:層合玻璃(螢幕) 30:影像顯示系統 32:光源裝置 OB:觀察者
[圖1]係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膜、及層合玻璃之一實施方式之示意性剖視圖。 [圖2]係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膜、及層合玻璃之一實施方式之示意性剖視圖。 [圖3]係表示本發明之樹脂膜、及層合玻璃之一實施方式之示意性剖視圖。 [圖4]係表示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之影像顯示系統之示意圖。 [圖5]係表示亮度之測定方法之示意圖。

Claims (12)

  1. 一種樹脂膜,其具備光擴散層,該光擴散層含有光擴散粒子及熱塑性樹脂, 當對介隔上述樹脂膜接著2片厚度2.5 mm之基準玻璃所獲得之層合玻璃的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上述層合玻璃之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的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
  2. 如請求項1之樹脂膜,其中,上述樹脂膜100質量%中,上述光擴散粒子之含量為0.00001質量%以上且1質量%以下。
  3. 如請求項1或2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聚乙烯縮醛樹脂。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層進而含有塑化劑。
  5.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其具備各層具有熱塑性樹脂之3層以上的樹脂層, 上述3層以上的樹脂層包含上述光擴散層、第2及第3樹脂層,且 上述光擴散層配置於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之間。
  6. 如請求項5之樹脂膜,其中,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進而含有塑化劑, 上述光擴散層中塑化劑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多於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塑化劑相對於熱塑性樹脂100質量份之含量。
  7. 如請求項5或6之樹脂膜,其中,上述第2及第3樹脂層各層中所含之熱塑性樹脂為聚乙烯縮醛樹脂。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其中,上述光擴散粒子為含有銀元素及鈦元素之至少任一者的奈米粒子。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其中,當於沿面方向之一方向上以5 cm間隔測定上述光擴散層之厚度時,上述光擴散層之最大厚度與最小厚度的差為40 μm以下。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其為層合玻璃用中間膜。
  11. 一種層合玻璃,其具備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樹脂膜、及一對玻璃構件,且上述樹脂膜配置於一對玻璃構件之間。
  12. 一種螢幕,當對一個面自垂直方向照射利用太陽模擬器之模擬太陽光時,自與垂直於另一個面之方向所形成之角度為30°、45°、60°及75°之方向測得的亮度中,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為0.1以上。
TW111120474A 2021-06-01 2022-06-01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TW2023133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2628 2021-06-01
JP2021-092628 2021-06-01
JP2021098219 2021-06-11
JP2021-098219 2021-06-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3320A true TW202313320A (zh) 2023-04-01

Family

ID=8432344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0475A TW202311025A (zh) 2021-06-01 2022-06-01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TW111120474A TW202313320A (zh) 2021-06-01 2022-06-01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0475A TW202311025A (zh) 2021-06-01 2022-06-01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2) EP4349794A1 (zh)
JP (2) JPWO2022255393A1 (zh)
KR (2) KR20240017349A (zh)
TW (2) TW202311025A (zh)
WO (2) WO2022255393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3566A1 (ja) 2015-03-06 2016-09-15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透視可能な積層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投影装置
JP6334055B2 (ja) * 2015-06-24 2018-05-30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シート状透明成型体、それを備えた透明スクリーン、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映像投影システム
JP6736958B2 (ja) * 2016-04-26 2020-08-05 Agc株式会社 透過型透明スクリーン、映像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映像表示方法
US20210170719A1 (en) * 2017-12-05 2021-06-10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mage display system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JP2020122809A (ja) * 2019-01-29 2020-08-13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可視光散乱性被膜形成用塗布液、及び可視光散乱性被膜形成基材
JP7240918B2 (ja) * 2019-03-25 2023-03-16 日本化薬株式会社 熱線遮蔽構造体、透明基材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WO2021107062A1 (zh) * 2019-11-28 2021-06-03
CN114364529B (zh) * 2019-11-28 2023-09-26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图像显示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5393A1 (ja) 2022-12-08
KR20240017349A (ko) 2024-02-07
TW202311025A (zh) 2023-03-16
KR20240016275A (ko) 2024-02-06
JPWO2022255393A1 (zh) 2022-12-08
EP4349794A1 (en) 2024-04-10
JPWO2022255392A1 (zh) 2022-12-08
EP4349793A1 (en) 2024-04-10
WO2022255392A1 (ja)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53439B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11648754B2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AU2016374397A1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roll body, and laminated glass
TW201726384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JPWO2009123016A1 (ja) ホスホン酸銅化合物、並びにこれを含む赤外吸収材料及び積層体
US20180326706A1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WO2019111825A1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WO2017057334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WO2022260084A1 (ja)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JPWO2017200053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JP5350733B2 (ja) ホスホン酸、ホスホン酸銅化合物、樹脂組成物及び積層体
JP2011088785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20180264786A1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TW202313320A (zh) 樹脂膜、層合玻璃及螢幕
TW201930079A (zh) 層合玻璃
JPWO2019131494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2011088784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WO2022260083A1 (ja)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JPWO2018070461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7425634A (zh) 树脂膜、夹层玻璃及屏幕
JP2022184685A (ja) 樹脂フィルム、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スクリーン
TW202342281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WO2021200961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202330436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TW202337696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