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0382A -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 Google Patents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0382A
TW202310382A TW111124464A TW111124464A TW202310382A TW 202310382 A TW202310382 A TW 202310382A TW 111124464 A TW111124464 A TW 111124464A TW 111124464 A TW111124464 A TW 111124464A TW 202310382 A TW202310382 A TW 2023103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ight
mentioned
semiconductor layer
pilla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44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納土晋一郎
名取太知
山本篤志
大井上昂志
黒木佳奈
福島航平
横地界斗
岩瀬寿仁
竹内幸一
松谷弘康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索尼半導體解決方案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0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0382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9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5Process for coatings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32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32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31/02327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the optical elements being integrated or being directly associated to the device, e.g. back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8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 H01L31/1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in which radiation controls flow of current through the device, e.g. photoresistors characterised by potential barriers, e.g. phototransis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在於抑制柱之倒塌。 本發明之光檢測裝置具備將複數個像素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而且,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個像素具備: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超穎表面構造體,其配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光電轉換部。而且,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及透明支持體,其將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支持。

Description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本技術(本發明之技術)係關於一種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尤其是關於一種可有效應用於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之技術。
近年來,藉由被稱為超穎表面,較光之波長小之構造體來控制光之透過率、相位、偏光、波面之技術備受關注。該超穎表面存在各種構造。專利文獻1中揭示了包含複數個柱之柱型超穎表面構造體。又,專利文獻2中揭示了將柱型超穎表面構造體應用於色分離透鏡陣列之影像感測器。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特表2020-537193號公報 [專利文獻2]WO2019/046827號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但柱型超穎表面構造體需要使複數個柱逐個散佈而形成。因此,單純地存在柱倒塌之虞,自光檢測裝置之製造良率之觀點而言,尚有改良之餘地。
本技術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抑制柱之倒塌之技術。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1)本技術之一形態之光檢測裝置具備複數個像素呈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配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加以支持。
(2)本技術之另一形態之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之複數個柱;及 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形成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加以支持之透明支持體。
(3)本技術之另一形態之電子機器具備光檢測裝置、使來自被攝體之像光成像於上述光檢測裝置之攝像面上之光學透鏡、及對自上述光檢測裝置輸出之信號進行信號處理之信號處理電路, 上述光檢測裝置具備複數個像素呈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設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加以支持。
以下,參照圖式,對本技術之實施方式詳細地進行說明。 再者,於以下說明所參照之圖式之記載中,對相同或類似之部分標註了相同或類似之符號。但應注意,圖式係模式性者,厚度與平面尺寸之關係、各層之厚度之比率等與實際情況不同。因此,具體厚度及尺寸應斟酌以下說明予以判斷。
又,當然,各圖式之間亦包含彼此之尺寸關係或比率不同之部分。又,本說明書中所記載之效果終歸僅為例示,並不限定,且亦可為其他效果。
又,本說明書中之透明之定義係表示如下狀態,即,相對於光檢測裝置所受光之假定波長區域而言,該構件之透過率接近100%。例如,即便相對於假定波長區域而言,材料本身具有吸收性,只要為被加工得極薄,從而透過率接近100%之構件,即為透明。例如,若為用於近紅外區域之光檢測裝置,則即便為於可見光區域中吸收性較大之構件,只要於近紅外區域中透過率接近100%,即可稱之為透明。或者,即便存在若干吸收成分或反射成分,只要其影響處於對照光檢測裝置之感度規格而言能夠容許之範圍內,即可視為透明。
又,以下實施方式係例示用以將本技術之技術思想具體化之裝置及方法者,並不將構成特定為下述情況。即,本技術之技術思想可於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之技術範圍內,實施各種變更。
又,以下說明中之上下等方向之定義僅為方便說明之定義,並不限定本技術之技術思想。例如,若將對象旋轉90°加以觀察,則當然可將上下替換成左右來解讀,若旋轉180°加以觀察,則當然可將上下對調來解讀。
又,以下實施方式中,將於空間內相互正交之三個方向中,在同一平面內相互正交之第1方向及第2方向分別設為X方向、Y方向,將與第1方向及第2方向分別正交之第3方向設為Z方向。而且,以下實施方式中,將下述半導體層之厚度方向作為Z方向而進行說明。
〔第1實施方式〕 該第1實施方式中,關於光檢測裝置,對將本技術應用於作為背面照射型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補金氧半導體)影像感測器之固體攝像裝置之一例進行說明。
《固體攝像裝置之整體構成》 首先,對固體攝像裝置1A之整體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係將俯視時二維平面形狀為方形形狀之半導體晶片2作為主體而構成。即,固體攝像裝置1A搭載於半導體晶片2。該固體攝像裝置1A(201)如圖86所示,經由光學透鏡202攝取來自被攝體之像光(入射光206),將成像於攝像面上之入射光206之光量以像素為單位轉換成電氣信號,然後將其作為像素信號而輸出。
如圖1所示,搭載有固體攝像裝置1A之半導體晶片2於包含相互正交之X方向及Y方向之二維平面中,具備設置於中央部之方形形狀之像素陣列部2A、及包圍像素陣列部2A而設置於該像素陣列部2A之外側之周邊部2B。
像素陣列部2A係收受例如藉由圖86所示之光學透鏡(光學系統)202而聚集之光之受光面。而且,像素陣列部2A於包含X方向及Y方向之二維平面中,呈矩陣狀(陣列狀)配置有複數個像素3。換言之,像素3於二維平面內沿著相互正交之X方向及Y方向各方向反覆配置。
如圖1所示,於周邊部2B配置有複數個接合墊14。複數個接合墊14例如分別沿著半導體晶片2之二維平面內之4條邊中之各邊排列。複數個接合墊14分別為將半導體晶片2與外部裝置電性連接時所使用之輸入輸出端子。
如圖2所示,半導體晶片2(固體攝像裝置1A)具備像素陣列部2A、垂直驅動部4、行信號處理部5及控制部8。像素陣列部2A係像素3呈2維格子狀配置而構成者。此處,像素3係產生與所照射之光相應之圖像信號者。該像素3具有產生與所照射之光相應之電荷之光電轉換部21(參照圖3)。又,像素3進而具有圖3所示之像素電路29。該像素電路29產生基於藉由光電轉換部21而產生之電荷之圖像信號。圖像信號之產生利用藉由下述垂直驅動部4而產生之控制信號來控制。
如圖2所示,於像素陣列部2A呈XY矩陣狀配置有信號線11及12。信號線11係傳遞像素3之像素電路29(參照圖3)之控制信號之信號線,針對每列像素陣列部2A而配置,且對各列所配置之像素3共通地配線。信號線12係傳遞藉由像素3之像素電路29而產生之圖像信號之信號線,針對每行像素陣列部2A而配置,且對各行所配置之像素3共通地配線。該等光電轉換部21及像素電路29搭載於半導體晶片2。
垂直驅動部4係產生像素3之像素電路29之控制信號者。該垂直驅動部4將所產生之控制信號經由信號線11傳遞至像素3。
行信號處理部5係處理藉由像素3而產生之圖像信號者。該行信號處理部5進行經由信號線12自像素3傳遞之圖像信號之處理。例如,將於像素3中產生之類比圖像信號轉換成數位圖像信號之類比數位轉換即屬於行信號處理部5中之處理。經行信號處理部5加以處理後之圖像信號作為固體攝像裝置1A之圖像信號而輸出。
控制部8係控制整個固體攝像裝置1A者。該控制部8藉由產生並輸出控制垂直驅動部4及行信號處理部5之控制信號,而進行固體攝像裝置1A之控制。藉由控制部8而產生之控制信號利用信號線8a及8b分別向垂直驅動部4及行信號處理部5傳遞。
再者,有時亦將包括垂直驅動部4、行信號處理部5及控制部8在內之部件稱為邏輯電路。
如圖3所示,像素3具備光電轉換部21及像素電路29。像素電路29具備電荷保持部22、及MOS(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金氧半導體)電晶體23至26。
光電轉換部21之陽極接地,陰極連接於MOS電晶體23之源極。MOS電晶體23之汲極連接於MOS電晶體24之源極、MOS電晶體25之閘極電極及電荷保持部22之一端。電荷保持部22之另一端接地。
MOS電晶體25及26各自之汲極共通連接於電源線Vdd,MOS電晶體25之源極連接於MOS電晶體26之汲極。MOS電晶體26之源極連接於輸出信號線OUT。MOS電晶體23、24及26之閘極電極分別連接於傳輸信號線TR、重設信號線RST及選擇信號線SEL。
再者,傳輸信號線TR、重設信號線RST及選擇信號線SEL構成信號線11。又,輸出信號線OUT構成信號線12。光電轉換部21如上所述,係產生與所照射之光相應之電荷者。作為該光電轉換部21,例如可使用光電二極體。又,電荷保持部22、及MOS電晶體23至26構成像素電路29。
MOS電晶體23係將藉由光電轉換部21之光電轉換而產生之電荷傳輸至電荷保持部22之電晶體。MOS電晶體23中之電荷傳輸利用藉由傳輸信號線TR而傳遞之信號來控制。
電荷保持部22係保持藉由MOS電晶體23而傳輸之電荷之電容器。MOS電晶體25係產生基於電荷保持部22中所保持之電荷之信號之電晶體。MOS電晶體26係將藉由MOS電晶體25而產生之信號作為圖像信號輸出至輸出信號線OUT之電晶體。該MOS電晶體26利用藉由選擇信號線SEL而傳遞之信號來控制。
MOS電晶體24係藉由將電荷保持部22中所保持之電荷排出至電源線Vdd而重設電荷保持部22之電晶體。該MOS電晶體24所進行之重設利用藉由重設信號線RST而傳遞之信號來控制,且於MOS電晶體23傳輸電荷之前執行。
再者,實施該重設時,藉由使MOS電晶體23導通,亦能進行光電轉換部21之重設。如此,像素電路29將藉由光電轉換部21而產生之電荷轉換成圖像信號。
再者,MOS電晶體23~26分別為包含閘極絕緣膜、閘極電極、以及作為源極區域及汲極區域發揮功能之一對主電極區域,且閘極絕緣膜由氧化矽膜構成之電場效應電晶體。亦可使用MIS(Metal Insulator Semiconductor,金屬絕緣體半導體)電晶體,以此取代MOS電晶體。
《固體攝像裝置之具體構成》 其次,對固體攝像裝置1A之具體構成進行說明。 如圖4所示,半導體晶片2具備半導體基體30、及設置於該半導體基體30之與光入射面側相反之側之支持基板41。
<半導體基體> 半導體基體30具備:半導體層31,其設置有複數個光電轉換部21;及多層配線層35,其設置於在該半導體層31之厚度方向上彼此位於相反側之第1面S1及第2面S2中之第1面S1側。 又,半導體基體30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進而具備自該第2面S2側依序積層之固定電荷膜45、絕緣膜46、遮光膜47及絕緣膜48。 又,半導體基體30進而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50,該超穎表面構造體50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且相對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而言,設置於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
此處,有時亦將半導體層31之第1面S1稱為元件形成面或主面,將第2面S2稱為光入射面或背面。該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藉由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電轉換部21,對自半導體層31之第2面(光入射面、背面)S2側入射之光進行光電轉換。 又,所謂俯視係指,自沿著半導體層31之厚度方向(Z方向)之方向觀察之情形時。
<半導體層> 如圖4所示,於半導體層31,設置有第1導電型(於該第1實施方式中,為p型)之半導體區域33、及第2導電型(於該第1實施方式中,為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作為半導體層31,例如可使用Si基板、SiGe基板、InGaAs基板等。於該第1實施方式中,例如使用Si基板。半導體層31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
如圖4所示,p型之半導體區域33遍及半導體層31之厚度方向(Z方向)之全域,換言之,遍及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及第1面S1而設置。而且,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俯視下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且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
n型之半導體區域34針對每個像素3,設置於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之中,且遍及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及第1面S1側而設置。即,於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中,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之上表面部、半導體層31之第1面S1側之下表面部、及側面部被p型之半導體區域33包圍。
此處,上述光電轉換部21主要由n型之半導體區域34構成,且構成為由p型之半導體區域33與n型之半導體區域34所形成之pn接合型之光電二極體。
位於n型之半導體區域34(光電轉換部21)之上表面部側及下表面部側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換言之,面朝半導體層31之正背兩面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兼作用以抑制暗電流之電洞電荷儲存區域。
位於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之側面部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作為將彼此相鄰之n型之半導體區域34電性分離之分離區域32發揮功能。即,該第1實施方式之分離區域32由p型之半導體區域33構成。而且,包含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之光電轉換部21藉由分離區域32而劃分開來,與彼此相鄰之光電轉換部21電性分離。對分離區域32例如施加0 V之接地電位作為基準電位。
此處,上述像素電路29中包含之MOS電晶體22~26配置於半導體層31之第1面S1側,但圖4中未予圖示。於該第1實施方式中,MOS電晶體22~26係針對每個像素3而設置,但其實亦可由複數個像素共有而具備。
<多層配線層> 如圖4所示,多層配線層35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與光入射面(第2面S2)側為相反側之第1面S1側,為隔著層間絕緣膜36積層有複數段包含配線37之配線層之構成。
多層配線層35係傳遞藉由像素3而產生之圖像信號者。又,多層配線層35進而進行要對像素電路29施加之信號之傳遞。具體而言,多層配線層35構成圖3中所說明之信號線(輸出信號線OUT、傳輸信號線TR、重設信號線RST及選擇信號線SEL)及電源線Vdd。多層配線層35與像素電路29之間藉由介層插塞而連接。又,多層配線層35之配線層間亦藉由介層插塞而連接。多層配線層35例如可由鋁(Al)、銅(Cu)等金屬構成。介層插塞例如可由鎢(W)、Cu等金屬構成。多層配線層35之層間絕緣膜36例如可使用氧化矽膜等。
經由該多層配線層35之配線37驅動各像素3之像素電晶體。因多層配線層35配置於半導體層31之與光入射面側(第2面S2側)相反之側,故配線37之走線自由度提高。多層配線層35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
<固定電荷膜> 如圖4所示,固定電荷膜45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固定電荷膜45具有藉由氧之偶極而為負的固定電荷,發揮強化釘紮之作用。固定電荷膜45例如可由包含Hf、Al、鋯、Ta及Ti中之至少一者之氧化物或氮化物構成。又,亦可由包含鑭、鈰、釹、鉕、釤、銪、釓、鋱、鏑、鈥、銩、鐿、鎦及釔中之至少一者之氧化物或氮化物構成。又,固定電荷膜45亦可由氮氧化鉿或氮氧化鋁構成。又,亦可向固定電荷膜45中添加無損於絕緣性之量之矽或氮。藉此,能提高耐熱性等。固定電荷膜45較佳為藉由控制膜厚或多層地積層,而兼具針對折射率較高之Si基板之抗反射膜之作用。
<絕緣膜> 如圖4所示,絕緣膜46鄰接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而設置,係使半導體層31絕緣之膜。該絕緣膜46例如由SiO 2構成,使半導體層31之背面側(第2面S2側)絕緣,並且對其進行保護。絕緣膜46亦可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進而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
<遮光膜> 如圖4所示,遮光膜47配置於較超穎表面構造體50靠半導體層31側之處,並且配置於俯視下與像素3之邊界重疊之區域,遮蔽自相鄰之像素3漏入之雜散光。該遮光膜47只要為能遮光之材料即可。例如,作為遮光性強,且可微細加工,例如可藉由蝕刻而精度良好地加工之材料,較佳為以Al、W或銅等金屬膜而形成。除此以外,亦可由銀、金、鉑、Mo、Cr、Ti、鎳、鐵及碲等、或包含該等金屬之合金構成。又,亦可將該等材料中之複數種積層而構成。為了提高與作為基底之絕緣膜46之密接性,亦可於遮光膜47之下具備障壁金屬層,例如Ti、Ta、W、Co、Mo、或其等之合金、或其等之氮化物、或其等之氧化物、或其等之碳化物。又,亦可使該遮光膜47兼顧決定光學黑位準之像素之遮光,還可使其兼顧用以防止雜訊傳向周邊電路區域之遮光。遮光膜47較佳為接地,以免因加工過程中儲存電荷所造成之電漿損傷而受到破壞。接地構造亦可形成於像素排列內,還可在所有導體全部電性相連之基礎上,於圖4所示之有效區域之外側區域具備接地構造。即,如圖4所示,亦可採用將周邊部2B之遮光膜47與半導體層31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電性連接之構成。遮光膜47位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第2面S2側)與超穎表面構造體50之間,且於像素3內之至少一部分具有開口。
<絕緣膜> 如圖4所示,絕緣膜48係鄰接於絕緣膜46及遮光膜47而配置之膜。該絕緣膜48使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背面側、光入射面側)絕緣,並且將其平坦化。該絕緣膜46例如由透光性優異之氧化矽膜構成。絕緣膜48亦可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進而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
<支持基板> 如圖4所示,支持基板41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支持基板41係於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步驟中補強、支持半導體層31等之基板,例如由矽基板等構成。支持基板41藉由電漿接合,或利用接著材料與半導體基體30貼合,而支持半導體層31等。支持基板41亦可具備邏輯電路,且藉由在基板間形成連接通孔,能將各種周邊電路功能縱向集成,從而縮小晶片尺寸。
<翹曲矯正膜> 如圖4所示,於多層配線層35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設置有翹曲矯正膜42,該翹曲矯正膜42用以減輕將半導體基體30與支持基板41貼合時晶圓之翹曲。該翹曲矯正膜42覆蓋整個晶圓。
<超穎表面構造體> 如圖4所示,超穎表面構造體50針對每個像素3,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第2面S2側),且將入射光導向光電轉換部21。即,像素3具備:光電轉換部31,其設置於半導體層31;及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其配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光電轉換部21。而且,光電轉換部21對藉由超穎表面構造體50而導入之入射光進行光電轉換。
如圖4及圖5所示,該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相對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而言,設置於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光入射面側。該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包含:複數個柱54,其等相互隔開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而配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及透明材55,其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之間。又,該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亦可進而包含:抗反射膜51,其設置於柱54之半導體層31側;抗反射膜53,其設置於柱54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及透明保護膜57,其設置於透明材55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 超穎表面構造體50亦可配備於周邊部2B,而並不限定於像素陣列部2A。周邊部2B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之目的在於防止反射,以免來自模組透鏡之入射光、或來自安裝殼體之雜散光等於周邊部2B反射,造成眩光(flare)或重影(ghost),從而引起畫質劣化。即,設計宗旨與用以提高像素特性之像素陣列部2A不同,較理想為區別制定佈局。例如,若於周邊部2B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之下具備碳黑等吸收體,則亦能以藉由傾斜入射使吸收體內之光路長度變長,從而提高吸收效率之方式,來設計超穎表面構造體50。或者,亦可考慮到安裝殼體等全體,而以形成為來自周邊部2B之反射光不會再次沖入至像素陣列部2A之角度之方式,來配備超穎表面構造體50。
<抗反射膜> 如圖4及圖5所示,抗反射膜51亦可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進而遍及周邊部2B而設置。為了抑制柱54之底部(半導體層31側)之折射率界面對光之反射,抗反射膜51係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其中將光檢測中所假定之波長設為λ,將抗反射膜之折射率設為n。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再者,該抗反射膜51亦可作為藉由乾式蝕刻加工柱形成膜而形成柱54時之蝕刻終止層發揮功能。抗反射膜51由相對於柱54而言具備一定蝕刻選擇比之材料構成。
<柱> 如圖4及圖5所示,複數個柱54中之各柱54被加工成柱狀,且自抗反射膜51之上表面側向上方延伸。而且,複數個柱54包括粗細、或排列間距、或形狀不同之柱54。圖7中示出了複數個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包含複數個柱54之柱群)之一例。因包含上述複數個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柱群),故光之相位差局部不同,從而能根據柱54之佈局(配置圖案)而控制光之方向。
再者,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可針對每個像素3而設定,又,亦可使複數個像素3共有1個平面佈局圖案。又,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可於所有像素3中共通,又,亦可使特定像素3中混合存在不同之平面佈局圖案。圖12中示出了複數個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之另一例。
<抗反射膜> 如圖4及圖5所示,抗反射膜53設置於柱54之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一端。為了抑制柱54之上部之折射率界面對光(入射光)之反射,抗反射膜53係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亦可藉由在加工柱54之前成膜出抗反射膜53,而使其僅配備於折射率較高之柱54之部分。
<透明材> 如圖4及圖5所示,透明材55亦可作為將柱與柱之間連接並加以支持之透明支持體,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進而分別覆蓋複數個柱54及抗反射膜53。透明材55例如亦可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進而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藉由該透明材55,能抑制柱54塌陷、或因組裝過程中保護膠帶之接著劑殘留而發生不良。透明材55與柱54之折射率不同。
透明材55之自抗反射膜51算起之厚度尺寸等於或大於柱54之自抗反射膜51算起之高度加上抗反射膜53之厚度所得之尺寸。
<透明保護膜> 如圖4所示,透明保護膜57亦可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進而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透明保護膜57由無機材料構成。於該第1實施方式中,透明保護膜57例如由氧化矽膜構成。
<柱之材料> 作為柱54之材料,若主要用於NIR(近紅外光),則使用非晶矽(a-Si)、多晶矽、鍺(Ge)中之任一種材料較佳。
又,若主要用於可見光區域,則使用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將該等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至少2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較佳。
<柱之平面形狀> 超穎表面構造體50之柱54之平面形狀係除了要考慮有效折射率之控制以外,亦要考慮偏光成分之各向異性控制、與面積率相關聯之反射成分、工序加工性、圖案倒塌耐性而決定。圖11中示出了柱之平面形狀之變化。
於圖11中,(1)~(3)之偏光控制之各向同性優異。或者,自偏光角度而言,(4)~(8)相對於與水平垂直、或成45度及135度之方向之軸,具有4次對稱性或鏡面反轉對象性。或者,自偏光角度而言,(9)~(21)發揮單軸性之特性。進而,若於使(12)之短邊變細而進行控制時發生圖案倒塌,則較理想為如(22)、(23)般配置防倒塌輔助圖案。於相同之剖面面積下進行比較時,(3)、(5)、(11)、(13)、(17)、(19)能避免圖案倒塌風險,獲得較小之有效折射率差。進而,於同一間距下進行比較時,相對正方排列而言,(4)、(5)對欲提高柱填充率,而獲得相位差之情形時有利,於蜂巢構造中,(1)~(3)對上述情形時有利。
<柱之高度> 柱54之高度較佳為相對於由波長、柱與透明材之折射率、柱之形狀或高度等規定之相位差庫,可在工序中所能加工之柱徑之範圍內,轉動下述2π以上相位之高度。 圖16中示出了非晶Si之350 nm間距下的圓形柱之相位差庫之例。於工序加工極限為250 nm柱徑之情形時,將柱高設定為800 nm較佳。
<抗反射膜之折射率與厚度> 較佳為於柱54之上部、或柱54之下部、或兩者,以反射波之相位彼此抵消之膜厚,配備折射率不同之抗反射膜51、53。具體而言,抗反射膜51、53之厚度大致為λ/(4n)較佳。實際上,需要考慮到多層膜之干涉效應、及傾斜入射特性,較佳為藉由光學模擬或實測加以優化。
<相位之回折方式> 如圖17所示,相位之回折部會導致散射而產生雜散光。進而,若每個像素3中面積率不同,則反射成分(感度損耗)不同。因此,較佳為按照下述規則(a)、(b)來使相位回折。 (a)以像素為單位進行回折 (b)於像素中心附近進行像素內回折 規則(a)藉由使位於附近之像素之面積率一致,能抑制反射率之不同。規則(b)係若來自回折部之雜散光超出像素邊界,則會造成串擾,從而導致特性劣化,故較理想為保持回折點與各像素邊界之距離。即,根據對稱性,像素內回落較佳為以通過像素中心附近之方式設定。
<抗反射膜之形狀> 如圖6所示,抗反射膜51包含:主體部51a,其遍及柱54之正下方及周圍呈二維狀擴展;及突起部51b,其於柱54之正下方自主體部51a突出,且寬度較柱54之底之寬度窄。而且,柱54及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被透明材55包圍。即,於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之外側,柱54之抗反射膜51側之端面(下表面)與抗反射膜51之主體部51a之間亦填充有透明材55。藉由如此使柱54及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被透明材55包圍,能利用投錨效應抑制透明材55之剝離。進而,被加工得較柱之底之寬度細之突起部51b因剛性變弱,故較理想為採用帶有弧度之形狀,以使應力集中得到緩和。
<有效折射率> 如圖5所示,自折射率之不連續界面之影響小,能抑制反射之角度而言,較理想為:將考慮到柱54之一端側的上表面之面積率之有效折射率設為n1,將考慮到柱54之另一端側之下表面正下方的抗反射膜51之面積率之有效折射率設為n2,將抗反射膜51之折射率設為n3時,有效折射率滿足n1>n2且n3>n2。且較佳為以來自各界面之反射波之相位彼此抵消之方式,設定n2之高度與n3之高度。
<透明材之材料> 為了獲得光之相位差,柱54與透明材55之折射率差較佳為0.3以上。透明材55由有機材料或無機材料構成。作為有機材料,例如可使用矽氧烷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或於矽氧烷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內含有氟之材料、或於矽氧烷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內填入折射率較該等樹脂低之顆粒之材料。
作為無機材料,可使用氧化矽、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至少任一種材料。又,可由將該等氧化矽、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至少任兩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構成。
再者,此處所揭示之固體攝像裝置1A顯示為背面照射型,但並不限定於此,亦可應用於正面照射型固體攝像裝置,進而可應用於使用有機光電轉換膜之固體攝像裝置等。
《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次,使用圖8A及圖8B、以及圖9A至圖9L,對該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圖8A係表示半導體晶圓之平面構成之圖,圖8B係將圖8A之A區域放大而表示晶片形成區域之構成之圖。 又,圖9A至圖9L係表示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此處,如圖8A及圖8B所示,固體攝像裝置1A製作於半導體晶圓60之晶片形成區域62。晶片形成區域62藉由劃線61而劃分開來,且呈矩陣狀配置有複數個。圖8B中示出了沿著X方向及Y方向兩個方向各配置3個(3×3)之9個晶片形成區域62。然後,藉由將該等複數個晶片形成區域62沿著劃線61逐個單片化,即會形成搭載有固體攝像裝置1A之半導體晶片2。晶片形成區域62之單片化在實施以下所說明之製造步驟而於各晶片形成區域62形成固體攝像裝置1A之後進行。 再者,劃線61並非物理形成。
首先,如圖9A所示,於半導體層31,形成藉由分離區域32而劃分開來之複數個光電轉換部21。分離區域32及光電轉換部21可藉由在半導體層31形成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並且在該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之中形成相互隔開而相鄰之複數個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來構建。位於n型之半導體區域34(光電轉換部21)之上表面部側及下表面部側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兼作用以抑制暗電流之電洞電荷儲存區域。位於n型之半導體區域34之側面部之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作為將彼此相鄰之n型之半導體區域34電性分離之分離區域32發揮功能。
此處,於該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工序中,該步驟之後包含研削步驟,即,研削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使半導體層31之厚度變薄。因此,p型之半導體區域33係以半導體層31之研削步驟後之厚度以上之深度形成。
其次,於半導體層31之第1面S1,形成像素電路29中包含之MOS電晶體22~26,並且形成邏輯電路中包含之MOS電晶體,但對此未詳細圖示。
其次,如圖9B所示,於半導體層31之第1面S1側形成多層配線層35。多層配線層35為隔著層間絕緣膜36積層有複數段包含配線37之配線層之構成。 藉由該步驟,形成包含半導體層31及多層配線層35之半導體基體30。
其次,如圖9C所示,經由翹曲矯正膜42使半導體基體30之多層配線層35側與支持基板41之主面側貼合。該貼合藉由電漿接合而進行。該貼合亦可利用接著材而進行。翹曲矯正膜42已預先設置於支持基板41之接合面側。 藉由該步驟,形成包含半導體基體30及支持基板41之半導體晶圓60。
其次,如圖9D所示,使半導體層31之厚度變薄。具體而言,藉由濕式蝕刻或乾式蝕刻,蝕刻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使半導體層31之厚度變薄,然後進而藉由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學機械拋光)法,研削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使半導體層31變薄至特定厚度。半導體層31之厚度根據所要處理之波長區域來設定。例如,若僅可見光區域要檢測,則2~6 μm之範圍較佳,若近紅外線區域亦要檢測,則3~15 μm之範圍較佳,但並不限定於上述情況。
其次,如圖9E所示,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依序形成固定電荷膜45、絕緣膜46、遮光膜47及絕緣膜48。 固定電荷膜45可藉由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化學氣相沈積)法、濺鍍法或原子層蒸鍍(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法而形成。於採用ALD法之情形時,能以原子層級別獲得良好之覆蓋性,且能於固定電荷膜48之成膜過程中同時形成降低界面能階之氧化矽膜,因此較佳。固定電荷膜48較佳為藉由控制膜厚或多層地積層,而兼具針對折射率較高之Si半導體層之抗反射膜之作用。 於以例如藉由ALD法而成膜之氧化矽膜構成絕緣膜46之情形時,若使其變薄,則容易因起泡現象而導致膜剝離,故而絕緣膜46宜為至少20 nm以上,較佳50 nm以上之厚度。
遮光膜47係使用CVD法或濺鍍法等將上述材料成膜而形成。再者,若於電性浮動狀態下加工金屬,則有可能發生電漿損傷,因此較佳為於像素陣列部2A之外側區域,轉印例如寬度達數μm之抗蝕劑之空心圖案,藉由各向異性蝕刻或濕式蝕刻形成溝槽部,使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暴露,於此基礎上使遮光材料接地於半導體層31而進行成膜。被遮光材料接地之半導體層31之區域例如較佳為使p型之半導體區域33成為接地電位。遮光材料亦可由複數種積層而構成,例如將鈦、氮化鈦、或其等之積層膜作為針對絕緣膜46之密接層。或者,亦可僅使用鈦、氮化鈦、或其等之積層膜作為遮光膜47。又,遮光材料亦可兼作用以算出圖像信號之黑位準之像素即黑位準計算像素(未圖示)之遮光膜、或用以防止周邊電路之誤動作之遮光膜。
遮光膜47可藉由如下操作而形成:針對遮光材料,例如於用以將光導向光電轉換部之開口部、及焊墊部、劃線部等形成抗蝕劑之空心圖案,然後藉由各向異性蝕刻等將遮光材料部分地去除。視需要,藉由藥液洗淨將殘渣去除。
絕緣膜48係藉由如下操作而形成:以於絕緣膜46上覆蓋遮光膜之方式,利用例如CVD法或濺鍍法等成膜出氧化矽膜。絕緣膜48於成膜後,藉由CMP加以平坦化。
其次,如圖9F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51、柱形成膜52及抗反射膜53。具體而言,抗反射膜51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Si 3N 4)膜而形成。柱形成膜52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800 nm左右之非晶矽膜而形成。抗反射膜53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膜而形成。作為柱形成膜52,除了非晶矽以外,亦可使用上述材料。
其次,如圖9G所示,於抗反射膜53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形成具有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之抗蝕遮罩RM1。該抗蝕遮罩RM1藉由周知之光微影技術而形成。抗蝕遮罩RM1之平面佈局圖案規定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
其次,將抗蝕遮罩RM1用作蝕刻遮罩,依序蝕刻抗蝕遮罩RM1之外側之抗反射膜53及柱形成膜52,如圖9H所示,形成柱狀之柱54及抗反射膜45。複數個柱54於每個像素3中構成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抗反射膜53針對每個柱54,形成於柱54之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一端。
該步驟中,抗反射膜53及柱形成膜52之蝕刻例如使用各向異性乾式蝕刻而進行。而且,柱形成膜52之蝕刻係於相對抗反射膜53及51而言具有選擇性之蝕刻條件下進行。
於抗蝕遮罩RM1之選擇比不充分之情形時,亦可藉由硬質遮罩工序進行加工,該硬質遮罩工序係指將抗蝕圖案暫且轉印至硬質遮罩例如氧化矽膜,隔著硬質遮罩進行蝕刻。
再者,位於柱54之下部之抗反射膜51係以光學抗反射為目的而具備,但除了該功能以外,亦可作為蝕刻時之蝕刻終止層。或者,抗反射膜51亦可不進行抗反射設計,僅作為蝕刻終止層而具備。雖然會導致反射增強,感度降低,但能削減成膜之步驟數。
其次,進行濕式藥液洗淨,如圖9I所示,將抗蝕遮罩RM1去除,並且將加工殘渣去除。進行藥液洗淨後,於通常之脫甩乾燥中,實施藥液乾燥時因表面張力之失衡而導致圖案倒塌之風險會提高。作為其應對措施,可置換成表面張力較弱之IPA後再進行乾燥,進而亦可採用超臨界洗淨。
該步驟中,抗反射膜51被各向同性地蝕刻,如圖9J所示,形成抗反射膜51,該抗反射膜51包含:主體部51a,其遍及柱54之正下方及周圍呈二維狀擴展;及突起部51b,其於柱54之正下方自主體部51a突出,且寬度較柱54之底之寬度窄,並帶有弧度。藉由帶有弧度且邊緣外擴之形狀,能使應力集中得到緩和,從而抑制以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為起點之圖案倒塌。
其次,如圖9K所示,於彼此相鄰之柱54之間形成透明材55。透明材55為透明,採用與柱54之折射率差較大之材料。透明材55例如係藉由旋轉塗佈法,塗佈含氟矽氧烷系樹脂而形成。作為透明材55,可使用上述有機材料及無機材料。透明材55係以較柱54之高度厚之膜厚形成。
該步驟中,柱54由透明材55支持,因此能避免在撕除組裝時之保護膠帶之際使柱破損之現象、或接著劑進入至柱之間隙而殘留之不良狀況,且能避免因在市場中掉落撞擊而進入故障模式之情況。
又,該步驟中,於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之外側,柱54之抗反射膜51側之端面(下表面)與抗反射膜51之主體部51a之間亦填充了透明材55,且使柱54及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被透明材55包圍,因此能利用投錨效應抑制透明材55之剝離。
其次,如圖9L所示,於透明材55之與半導體層側相反之側(透明材55之光入射面側),藉由CVD法形成例如由氧化矽膜構成之透明保護膜57作為無機材料。 藉由該步驟,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大致完成。
其後,形成將圖1所示之接合墊14露出之接合開口部,藉此圖4所示之固體攝像裝置1A大致完成。雖然該接合開口部之形成係使用抗蝕遮罩而進行,但因去除該抗蝕遮罩時透明材55被無機材料之透明保護膜57覆蓋,故能避免去除該抗蝕遮罩時使透明材55受損。
又,藉由該步驟,圖8A及圖8B所示之半導體晶圓60大致完成。於半導體晶圓60之複數個晶片形成區域62分別形成固體攝像裝置1A。
其後,將半導體晶圓60之複數個晶片形成區域62沿著劃線61逐個單片化,藉此形成搭載有固體攝像裝置1A之半導體晶片2。
《第1實施方式之主要效果》 其次,對該第1實施方式之主要效果進行說明。 該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50。而且,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具備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之透明材55。因此,柱54由透明材55支持,故而能抑制柱54之塌陷。
又,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具備抗反射膜51。而且,抗反射膜51包含:主體部51a,其遍及柱54之正下方及周圍呈二維狀擴展;及突起部51b,其於柱54之正下方自主體部51a突出,且寬度較柱54之底之寬度窄,並帶有弧度。而且,柱54及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被透明材55包圍。因此,能利用投錨效應抑制透明材55剝離。進而,藉由帶有弧度且邊緣外擴之形狀,能緩和應力集中,從而抑制以抗反射膜51之突起部51b為起點之圖案倒塌。
該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具備在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填充透明材55之填充步驟。因此,能提供具有由透明材55支持柱54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的固體攝像裝置1A。
《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 於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對作為柱54之基底層之抗反射膜51為包含主體部51a及突起部51b之構成之情形時進行了說明。相對於此,該變化例中,如圖10所示,作為柱54之基底層之抗反射膜51為於俯視下彼此相鄰之柱54之間之部分具有凹部51c之構成。
該情形時,藉由將柱54之一端側之上表面之折射率設為n1,將柱54之另一端側之下表面之折射率設為n2,將抗反射膜51之凹部51c之底面之折射率設為n3時,使有效折射率滿足n1>n2且n3>n2,能形成階段性地進行高度折曲之構成,自折射率之不連續界面之影響得到緩和,能抑制反射之角度而言,與無凹部51c之形狀相比較佳。此種形狀亦可藉由在底部之加工中控制氣種,以使前端變細之方式進行蝕刻而形成,或亦可預先藉由微影步驟與各向異性蝕刻,對抗反射膜51形成凹部51c。
〔第2實施方式〕 使用圖13A至圖13J,對本技術之第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13A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得膜48之光入射面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51及透明材55。抗反射膜51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膜而形成。透明材55為透明,使用與下述柱形成膜52(柱54)之折射率差較大之材料。透明材55例如係藉由CVD以氧化矽膜而形成。作為透明材55,並不限於氧化矽膜,可使用上述無機材料及有機材料。透明材55係以較下述柱54略厚之膜厚形成。
其次,如圖13B所示,於透明材55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透明材55之光入射面側),形成具有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之抗蝕遮罩RM2。該抗蝕遮罩RM2藉由周知之光微影技術而形成。抗蝕遮罩RM2之平面佈局圖案規定下述柱54之平面佈局圖案。
其次,將抗蝕遮罩RM2用作蝕刻遮罩,蝕刻抗蝕遮罩RM2之外側之透明材55,於透明材55形成用以形成柱54之貫通孔Th1,其後,如圖13C所示,將抗蝕遮罩RM2去除。
其次,如圖13D所示,於透明材55之貫通孔Th1之中形成柱形成膜52。柱形成膜52係藉由如下操作而形成:使用被覆性較高以免貫通孔Th1之中產生孔隙之方法,例如CVD法,例如將非晶矽成膜。柱形成膜52因係使用被覆性較高之方法嵌埋於透明材55之貫通孔Th1中,故成膜至較透明材55之上端高之位置。作為柱形成膜52,除了非晶矽以外,亦可使用上述材料。
其次,藉由蝕刻或CMP法研削柱形成膜52之光入射面側,如圖13E所示,使柱形成膜52之厚度與透明材55之厚度大體相同。 該步驟中,形成由柱形成膜52構成,且相互隔開而配置之複數個柱54,並且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以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形成透明材55。該柱群之平面佈局圖案例如係針對每個像素3而形成。
其次,如圖13F所示,於柱54及透明材55各自之與抗反射膜51側相反之側(柱54及透明材55各自之光入射面側),形成遍及柱54及透明材55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抗反射膜53。抗反射膜53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膜而形成。
藉由該步驟,能形成在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填充有透明材55之超穎表面構造體。
於該第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3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3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B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A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14所示,於該第3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B中,超穎表面構造體50呈2段積層。
2段中之下段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包含:複數個柱54,其等相互隔開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而配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透明材55,其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抗反射膜51,其設置於柱54之半導體層31側;及抗反射膜53,其設置於柱54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
而且,2段中之上段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包含:複數個柱54,其等相互隔開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而配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透明材55,其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抗反射膜51,其設置於柱54之半導體層31側;抗反射膜53,其設置於柱54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及透明保護膜57,其設置於透明材55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
若如此將超穎表面構造體50呈2段積層,則藉由改變各段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之設計並加以組合,能實現波長之寬帶化、多光譜化。進而,能實現偏光控制。
又,有時會因濕式藥液洗淨導致柱54倒塌等緣由而難以達成柱54之高背化,但藉由如該第3實施方式般將超穎表面構造體50呈2段積層,能避免柱54之高背化之問題。
再者,於該第3實施方式中,對將超穎表面構造體50呈2段積層之情形時進行了說明,但其實超穎表面構造體50亦可呈2段以上(複數段)積層。
〔第4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C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A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15所示,於該第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C中,透明材55係針對每個像素3藉由溝槽部58而劃分開來。而且,透明保護膜57亦可遍及溝槽部58之中之側壁面及底面、以及透明材55之上表面(光入射面)而設置。
若如此針對每個像素3藉由溝槽部58將透明材55劃分開來,則除了柱54之控制以外,亦能藉由透明材55與大氣(空氣)之折射率差,將像素3之邊界附近之光(入射光)導向自體像素。
又,若針對每個像素3藉由溝槽部58將透明材55劃分開來,則能使透明材55具備透鏡作用,從而享受到混色抑制、感度提高之效果。透明保護膜57較佳為以遵從λ/(4n)定理之方式來選擇材料與膜厚,從而防止反射。
〔第5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A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18及圖19所示,該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70,以此取代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4及圖5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其他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大致相同,故而省略此處之說明。
<超穎表面構造體> 如圖18及圖19所示,該第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同樣地,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且相對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側而言,設置於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光入射面側。而且,該第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包含:複數個柱79,其等相互隔開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而配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及透明之補強樑77,其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支持柱79。
又,該第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亦可進而包含:抗反射膜71,其設置於柱79之絕緣膜48側;及抗反射膜80,其設置於柱79之與絕緣膜48側相反之側。該第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亦為針對每個像素3,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第2面S2側),且將入射光導向光電轉換部21。
<抗反射膜> 抗反射膜71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抗反射膜51同樣地,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且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抗反射膜71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抗反射膜51同樣地,為了抑制柱79之底部(半導體層31側)之折射率界面對光之反射,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
再者,該抗反射膜71作為進行形成柱54時之乾式蝕刻、或用以嵌入柱形成膜之透明材55之乾式蝕刻時之蝕刻終止層發揮功能。抗反射膜71由相對於柱79而言具備一定蝕刻選擇比之材料構成。
<柱> 如圖18及圖19所示,複數個柱79中之各柱79被加工成柱狀,且自抗反射膜71之上表面側向上方延伸。而且,複數個柱79包括粗細、或排列間距、或形狀不同之柱79。該第5實施方式之包含複數個柱79之柱群例如亦為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包含複數個柱54之柱群相同之平面佈局圖案。因包含上述由複數個柱79構成之柱群之平面佈局圖案,故光之相位差局部不同,從而能根據柱79之佈局(配置圖案)而控制光之方向。
再者,包含複數個柱79之柱群之平面佈局圖案可針對每個像素3而設定,又,亦可使複數個像素3共有1個平面佈局圖案。又,包含複數個柱79之柱群之平面佈局圖案可於所有像素3中共通,又,亦可使特定像素3中混合存在不同之平面佈局圖案。
<抗反射膜> 如圖18及圖19所示,抗反射膜80亦可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抗反射膜53同樣地,針對每個柱79,設置於柱79之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一端。為了抑制柱79之上部之折射率界面對光(入射光)之反射,抗反射膜80係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亦可藉由在加工柱79之前成膜出抗反射膜80,而使其僅配備於折射率較高之柱79之部分。
<透明之補強樑> 如圖18及圖19所示,透明之補強樑77作為將柱與柱之間連接並加以支持之透明支持體,以支持彼此相鄰之柱79,且與抗反射膜71之間存在空隙部81之方式,與抗反射膜71隔開而設置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而且,透明之補強樑77於包含X方向及Y方向之二維平面中,將複數個柱79彼此之間相連,藉此提高柱全體之強度。
《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次,對該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20A至圖20H,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20A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得膜48之光入射面側),自絕緣膜48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71、第1犧性膜72、支持體形成膜(支持膜、補強樑形成膜)73、第2犧性膜74、非晶質碳膜75及抗反射膜76。抗反射膜71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Si 3N 4)膜而形成。第1犧性膜72及第2犧性膜74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氧化矽膜而形成。支持體形成膜73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氮化矽膜而形成。抗反射膜76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氮化矽膜而形成。
支持體形成膜73可列舉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其等之積層構造體等,較理想為於被光檢測器當作對象之波長區域內無吸收。
其次,如圖20A所示,於抗反射膜76之與非晶質碳膜75側相反之側(抗反射膜之光入射面側),形成具有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之抗蝕遮罩RM4。該抗蝕遮罩RM4藉由周知之光微影技術而形成。抗蝕遮罩RM4之平面佈局圖案規定柱79之平面佈局圖案。
其次,將抗蝕遮罩RM4用作蝕刻遮罩,藉由乾式蝕刻依序蝕刻抗蝕遮罩RM4之外側之抗反射膜76、非晶質碳膜75、第2犧性膜74、支持體形成膜73及第1犧性膜72,如圖20B所示,形成用以形成柱79之貫通孔Th1。貫通孔Th1係以自抗反射膜76之上表面到達抗反射膜71之深度形成。貫通孔Th1因尺寸及位置係根據光學特性而規定,故未必等間隔地排列。 該步驟中,於貫通孔Th1之周圍,形成由支持體形成膜73構成之透明之補強樑77。
其次,如圖20C所示,將抗蝕遮罩RM4、抗反射膜76、非晶質碳膜75選擇性地去除。
其次,如圖20D所示,以藉由ALD、CVD等覆蓋性較高之成膜方法,不產生孔隙地嵌埋於貫通孔Th1之中之方式,於第2犧性膜74之與透明之補強樑77側相反之側形成柱形成膜78。
其次,如圖20E所示,以使貫通孔Th1之中殘存柱形成膜78之方式,藉由CMP法或整面回蝕法將第2犧性膜74側之柱形成膜78選擇性地去除,使第2犧性膜74露出。 該步驟中,於貫通孔Th1之中形成由柱形成膜78構成之柱79。
其次,若欲於柱79之上部形成抗反射膜,則如圖20F所示,於柱79及第2犧性膜74各自之與透明之補強樑77側相反之側,形成遍及柱79及第2犧性膜74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抗反射膜80。
抗反射膜80係藉由將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其等之積層構造體成膜而形成。
此處,於柱79之表面,光反射變大,因此較佳為形成抗反射膜80。作為抗反射膜80,例如於以折射率為3.5左右之a-Si構成柱79之情形時,較理想為形成與空氣折射率相較而言處於中間程度之1.8左右之折射率的氮化矽膜,藉此抑制反射,且較佳為以考慮到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
其次,將抗反射膜80圖案化,如圖20G所示,於複數個柱79上形成逐個配置之抗反射膜80。抗反射膜80之圖案化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乾式蝕刻技術而進行。
其次,如圖20H所示,將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去除。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之去除可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 該步驟中,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支持彼此相鄰之柱79,且與抗反射膜71隔開之透明之補強樑77,並且於抗反射膜7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形成空隙部81。空隙部81作為空氣層發揮功能,折射率為1,因此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填充有透明材55之情形時相比,能進一步提高與柱79之折射率差。 藉由該步驟,該第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大致完成。
於該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6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為基本上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該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具備圖21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A,以此取代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18及圖19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而且,該第6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A與超穎表面構造體70不同,如圖21所示,於柱79之高度方向上,透明之補強樑77相互隔開而呈2段設置。其他構成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以下,關於該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使用圖22A至圖22C,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A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22A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得膜48之光入射面側),自絕緣膜48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71、第1犧性膜72、支持體形成膜(支持膜、補強樑形成膜)73、第1犧性膜72、支持體形成膜(支持膜)73、第2犧性膜74、非晶質碳膜75及抗反射膜76。
其次,將抗反射膜76、非晶質碳膜75、第2犧性膜74、支持體形成膜73、第1犧性膜72、支持體形成膜73及第1犧性膜72依序圖案化,如圖22B所示,形成用以形成柱79之貫通孔Th1。貫通孔Th1係以自抗反射膜76之上表面到達抗反射膜71之深度形成。該等圖案化使用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相同之光微影技術及乾式蝕刻技術而進行。
將抗反射膜76及非晶質碳膜75選擇性地去除後,如圖22C所示,以嵌埋於貫通孔Th1之中之方式,於第2犧性膜74之與透明之補強樑77側相反之側形成柱形成膜78。
其後,實施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相同之步驟,藉此能形成該第6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A。
於該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又,該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因具備相互隔開而呈2段積層之透明之補強樑77,故與具備1段透明之補強樑77之情形時相比,能進一步抑制柱79之變形。透明之補強樑77之2段配置在柱79之高度較高之情形時尤其有用。
再者,於該第6實施方式中,對將透明之補強樑77呈2段積層之情形時進行了說明,但其實透明之補強樑77亦可呈2段以上(複數段)積層。
〔第7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為基本上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該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具備圖23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B,以此取代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18及圖19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而且,該第7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B與超穎表面構造體70A不同,如圖23所示,柱79之一端側由透明之補強樑77之薄膜部77a被覆。其他構成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以下,關於該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使用圖24A至圖24H,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B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24A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得膜48之光入射面側),自絕緣膜48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71及柱形成膜78。抗反射膜71作為形成柱時之終止膜發揮功能,又,作為基底膜即絕緣膜48與柱79之界面之抗反射膜發揮功能,相關說明見下文。作為抗反射膜71,例如使用氧化矽膜。作為柱形成膜78,例如使用非晶矽、多晶矽、鍺等。
其次,將柱形成膜78圖案化為特定之平面佈局圖案,如圖24B所示,形成由柱形成膜78構成之柱79。柱形成膜78之圖案化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乾式蝕刻技術而進行。
其次,如圖24C所示,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以較柱79之高度薄之膜厚形成第1犧性膜72。第1犧性膜72係藉由塗佈法或CVD法等成膜而形成。
其次,如圖24D所示,藉由回蝕法將柱79之一端側之第1犧性膜72選擇性地去除,使柱79之一端側之上表面及側面露出。
其次,如圖24E所示,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之第1犧性膜72上,成膜而形成透明之補強樑77。該透明之補強樑77係以較柱79之一端側所露出之部分之高度薄之膜厚形成。 該步驟中,透明之補強樑77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支持柱79。 又,該步驟中,柱79之一端側由透明之補強樑77之薄膜部77a被覆。
其次,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之透明之補強樑77上成膜出第2犧性膜74後,將透明之補強樑77之薄膜部77a用作終止膜,如圖24F所示,例如藉由CMP法去除第2犧性膜74,直至薄膜部77a露出為止。
其次,如圖24G所示,於柱79及第2犧性膜74各自之與透明之補強樑77側相反之側,形成遍及柱79及第2犧性膜74呈二維狀擴展之抗反射膜80。
其次,將抗反射膜80圖案化,如圖24H所示,於複數個柱79上形成逐個配置之抗反射膜80。抗反射膜80之圖案化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乾式蝕刻技術而進行。
其次,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同樣地,將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去除。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之去除可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 該步驟中,如圖23所示,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支持柱79,與抗反射膜71隔開,且由薄膜部79a被覆柱79之一端側的透明之補強樑77,並且於抗反射膜7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形成空隙部81。
藉此,能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由透明之補強樑77支持柱79,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設置有空隙部81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B。
於該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8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為基本上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該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具備圖25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C,以此取代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18及圖19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而且,該第8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C與超穎表面構造體70A不同,如圖25所示,抗反射膜80為遍及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呈二維狀擴展之構成。其他構成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以下,關於該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使用圖26A至圖26C,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C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實施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20A至圖20D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如圖26A所示,以嵌埋於貫通孔Th1之中之方式,於第2犧性膜74之與透明支持體膜73側相反之側形成柱形成膜78。
其次,如圖26B所示,以使貫通孔Th1之中殘存柱形成膜78之方式,藉由CMP法或回蝕法將第2犧性膜74側之柱形成膜78選擇性地去除,使第2犧性膜74露出。 該步驟中,於貫通孔Th1之中形成由柱形成膜78構成之柱79。
其次,如圖26C所示,於柱79及第2犧性膜74各自之與透明之補強樑77側相反之側,形成遍及柱79及第2犧性膜74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抗反射膜80。
其次,如圖25所示,將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選擇性地去除。 藉由該步驟,能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由透明之補強樑77支持柱79,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設置有空隙部81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C。
於該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9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為基本上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該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具備圖27A及圖27B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D,以此取代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18及圖19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而且,該第9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D與超穎表面構造體70A不同,如圖27A及圖27B所示,抗反射膜80之構成為遍及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呈二維狀擴展,且呈反映出了柱79之一端側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所形成之階差的凸凹形狀。其他構成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以下,關於該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使用圖28A至圖28C,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D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實施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20A至圖20D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如圖28A所示,以嵌埋於貫通孔Th1之中之方式,於第2犧性膜74之與透明支持體膜73側相反之側形成柱形成膜78。
其次,如圖28B所示,以使貫通孔Th1之中殘存柱形成膜78之方式,藉由CMP法或回蝕法將第2犧性膜74側之柱形成膜78選擇性地去除,使第2犧性膜74露出。 該步驟中,於貫通孔Th1之中形成由柱形成膜78構成之柱79。
其次,如圖28C所示,將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去除。該第2犧性膜74及第1犧性膜72之去除例如可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 該步驟中,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支持彼此相鄰之柱79,且與抗反射膜71隔開之透明之補強樑77,並且於抗反射膜7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形成空隙部81。空隙部81作為空氣層發揮功能,折射率為1,因此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填充有透明材55之情形時相比,能進一步提高與柱79之折射率差。
其次,如圖27A及圖27B所示,形成抗反射膜80,該抗反射膜80遍及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呈二維狀擴展,且呈反映出了柱79之一端側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所形成之階差的凸凹形狀。 抗反射膜80係藉由利用P-CVD(plasma-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電漿-化學氣相沈積)法、PVD(Physical Vaper Deposition,物理氣相沈積)法、蒸鍍法等將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其等之積層構造體成膜而形成。 該步驟中,基於光學特性之考慮,抗反射膜80較佳為僅成膜於柱上表面,但只要考慮到各成膜方法之覆蓋性而進行光學設計,即可將特性劣化抑制於最小限度。
藉由該步驟,能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由透明之補強樑77支持柱79,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設置有空隙部81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D。
於該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再者,關於抗反射膜之目標折射率,例如於以折射率為3.5左右之a-Si構成柱之情形時,較理想為形成與空氣折射率相較而言處於中間程度之1.8左右之折射率的氮化矽膜,且較佳為以考慮到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
《變化例》 再者,藉由ALD、CVD等成膜出抗反射膜80之情形時,如圖29所示,於透明之補強樑77之半導體層31側及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兩處(透明之補強樑77之空隙部81側及光入射面側兩處)形成抗反射膜80。
其次,對該第9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於該變化例中,亦使用圖30A至圖30C,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70E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圖20A至圖20D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及與上述第9實施方式之圖28A至圖28B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30A所示,將透明之補強樑77之上表面側(透明之補強樑77之與半導體層側相反之側)之第2犧性膜74選擇性地去除。
其次,如圖30B所示,形成抗反射膜80,該抗反射膜80遍及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呈二維狀擴展,且呈反映出了柱79之一端側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所形成之階差的凸凹形狀。
該步驟中,柱79除了自透明之補強樑77向上方突出之部分以外,其他部分被透明之補強樑77及第1犧性膜72覆蓋,因此於透明之補強樑77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透明之補強樑77之光入射面側)選擇性地形成抗反射膜80。
其次,如圖30C所示,將第2犧性膜72選擇性地去除。 藉由該步驟,能形成於彼此相鄰之柱79與柱79之間由透明之補強樑77支持柱79,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之補強樑77之間設置有空隙部81之超穎表面構造體70E。
於該第9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9實施方式之變化例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柱之縱橫比> 圖31A及圖31B係用以說明柱之倒塌之圖。 於對縱橫比較高之柱構造進行濕式洗淨之情形時,有因柱PP之間之藥液乾燥時序存在偏差,而導致局部之表面張力失衡,柱塌陷之虞。 對該柱PP之間施加之局部之力作為拉普拉斯壓力而為人所知,於將拉普拉斯壓力設為ΔP,將藥液之表面張力設為γ,將接觸角設為θ,將圖案間之距離設為D時,其藉由ΔP=2γ・cosθ/D而定式化。 於將柱高設為H,將寬度設為W時,對柱之圖案施加之最大應力σmax藉由σmax=3ΔP(H/W) 2而定式化,若柱之縱橫比較高,則對圖案施加之力變大。 面對該最大應力σmax,若柱材料之剛性不充分,則柱PP會塌陷。
本發明之技術藉由為了於超穎表面設計中獲得相位差而高背化之柱構造發揮效力,且藉由具備補強樑,能防止濕式洗淨之藥液乾燥導致圖案塌陷之現象。 再者,作為將柱與柱之間連接並加以支持之透明支持體,亦可使透明材55與補強樑77組合。該情形時,補強材77與透明材55之折射率差較佳為0.2以下。
〔第10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A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32及圖33所示,該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90,以此取代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4及圖5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其他構成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大致相同,故而省略此處之說明。
<超穎表面構造體> 如圖32及圖33所示,該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50同樣地,設置於作為基底層之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光入射面側。而且,該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包含:複數個柱93,其等相互隔開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而配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及透明保護膜97,其支持複數個柱93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又,該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進而包含設置於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之間之空隙部99。進而,亦可具備設置於柱93之絕緣膜48側之抗反射膜91。該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亦為針對每個像素3,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第2面S2側),且將入射光導向光電轉換部21。
<抗反射膜> 抗反射膜91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抗反射膜51同樣地,設置於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且遍及像素陣列部2A及周邊部2B而設置。抗反射膜91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抗反射膜51同樣地,為了抑制柱93之底部(半導體層31側)之折射率界面對光之反射,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再者,該抗反射膜91作為藉由乾式蝕刻加工柱形成膜而形成柱93時之蝕刻終止層發揮功能。抗反射膜91由相對於柱93而言具備一定蝕刻選擇比之材料構成。
<柱> 如圖32及圖33所示,複數個柱93中之各柱93被加工成柱狀,且自抗反射膜91之上表面側向上方延伸。而且,複數個柱93包括粗細、或排列間距、或形狀不同之柱93。該第10實施方式之包含複數個柱93之柱群例如亦為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包含複數個柱54之柱群相同之平面佈局圖案。因包含上述由複數個柱93構成之柱群之平面佈局圖案,故光之相位差局部不同,從而能根據柱93之佈局(配置圖案)而控制光之方向。
<透明保護膜> 如圖32及圖33所示,透明保護膜97為遍及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呈二維狀擴展之構成。而且,透明保護膜97支持彼此相鄰之柱93各自之另一端側,且以與抗反射膜91之間存在空隙部81之方式與抗反射膜91隔開而設置。即,複數個柱93之一端側由抗反射膜91支持,與一端側為相反側之另一端側由透明保護膜97支持。
透明保護膜97可遍及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而設置,亦可針對每1個像素3而設置,又,亦可由複數個像素3共有。於該第10實施方式中,遍及像素陣列部2A之全域而設置有透明保護膜97。
為了抑制柱93之上部之折射率界面對光(入射光)之反射,透明保護膜97亦能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進而,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亦可使折射率不同之膜積層。即,透明保護膜97能於柱93之另一端側之端面支持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並且兼具抗反射功能。
《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 其次,對該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33A至圖33E,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90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34A所示,於絕緣膜48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自絕緣膜48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91及複數個柱93。
反射射防止膜91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膜厚為125 nm左右之氮化矽(Si 3N 4)膜而形成。複數個柱93可藉由如下操作而形成:於抗反射膜91上成膜出柱形成膜後,使用特定圖案之蝕刻遮罩將該柱形成膜圖案化。
柱形成膜係藉由利用ALD(Atomic layer Deposition)法、CVD(Chemical Vaper Depos ition)法、PVD(Physical Vaper Deposition)法或塗佈法(Spin Coat),將非晶質矽(a-Si)、多晶矽(Poly Si)、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成膜,或將其等之積層構造體成膜而形成。
其次,如圖34B所示,以嵌埋於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之間之方式,於抗反射膜91之柱93側形成犧性膜95。犧性膜95例如係藉由利用CVD法成膜出氧化矽膜而形成。犧性膜95係以較柱93之高度厚之膜厚形成。
其次,如圖34C所示,以使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之間殘存犧性膜95之方式,藉由CMP法或整面回蝕法將犧性膜95之與抗反射膜91側相反之側(犧性膜95之上表面側)選擇性地去除,使柱93之一端側露出。
其次,如圖34D所示,於柱93及犧性膜95各自之與抗反射膜91側相反之側,形成遍及柱93及犧性膜95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透明保護膜97。 透明保護膜97係藉由將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其等之積層構造體成膜而形成。於該實施方式中,使用氮化矽膜。較佳為使透明保護膜97具備反射功能,作為透明保護膜97,例如於以折射率為3.5左右之a-Si構成柱93之情形時,較理想為形成與空氣折射率相較而言處於中間程度之1.8左右之折射率的氮化矽膜,且較佳為以考慮到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
其次,如圖34E所示,將犧性膜95選擇性地去除。犧性膜95之去除使用相對於抗反射膜91、柱93及透明保護膜97而言選擇比較高之濕式蝕刻法或乾式蝕刻法而進行。於該實施方式中,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去除犧性膜95。
該步驟中,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各自之另一端側由透明保護膜支持,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保護膜97之間形成空隙部99。空隙部99作為空氣層發揮功能,折射率為1,因此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中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填充有透明材55之情形時相比,能進一步提高與柱93之折射率差。 藉由該步驟,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大致完成。 再者,為了形成該中空構造,需要提高加工後要殘存之柱93、透明保護膜97、抗反射膜91與加工後要去除之犧性膜95之間之蝕刻選擇比,因此材料與去除方法之組合有所限定。列舉具體例而言,以SiO 2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氫氟酸之濕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氧化鈦、氮化矽等。除此以外,Ge、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以鋁、或包含AlCu、AlSi等之鋁合金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硝酸、磷酸、硫酸、鹽酸、及其等與過氧化氫水之混合液、SC-1等之濕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 2O 5、Ge、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純粹以鋁、鈦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使用氯氣之乾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 2O 5、ZrO 2、Al 2O 3、HfO 2、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以Cu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使用磷酸、硫酸、鹽酸與過氧化氫水之混合液之濕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氧化鈦、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 2O 5、Ge、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以SOG(Silicon On Glass,矽-玻璃鍵合材料)膜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使用AZ清除劑等之濕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氧化鈦、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 2O 5、ZrO 2、Ge、HfO 2、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以鎢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使用SF6氣體之乾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氧化鈦、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 2O 5、ZrO 2、Al 2O 3、HfO 2、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 或者,以有機膜構成犧性膜95時,去除方法可列舉使用氧氣之乾式蝕刻、使用硫酸與過氧化氫水等氧化劑之混合液之濕式蝕刻等,能殘存之材料較佳為非晶矽、多晶矽、氧化鈦、氮化矽等。除此以外,Nb2O 5、ZrO 2、Ge、HfO 2、SiO 2、SiON、SiC、SiOC、SiNC亦可成為能殘存之材料。關於Al 2O 3,只要藉由使用氧氣之乾式蝕刻即能殘存。 再者,上述材料與去除方法揭示了筆者們藉由實驗而發現之蝕刻選擇比高、殘渣等導致之不良幾乎不存在之組合,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於該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A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中,亦與上述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同樣地,能進一步提高與柱93之折射率差。
〔第11實施方式〕 對本技術之第1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35A至圖35D,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及與第10實施方式之圖34A至圖34C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35A所示,藉由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相同之方法,於柱93及犧性膜95各自之與抗反射膜91側相反之側,形成遍及柱93及犧性膜95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透明保護膜97。該第11實施方式之透明保護膜97係以較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透明保護膜97薄之膜厚形成。
其次,如圖35B所示,於透明保護膜97,形成遍及該透明保護膜97之正背面而貫通之貫通孔97a。貫通孔97a係用以在去除犧性膜95時易於將蝕刻液或蝕刻氣體供給至犧性膜95之孔,較佳為將其開設於像素邊界或無效區域等。貫通孔97a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而形成。貫通孔97a形成於俯視下與犧性膜95重疊之位置。
其次,如圖35C所示,將犧性膜95選擇性地去除。犧性膜95之去除使用相對於抗反射膜91、柱93及透明保護膜97而言選擇比較高之濕式蝕刻法或乾式蝕刻法而進行。於該實施方式中,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去除犧性膜95。 該步驟中,蝕刻藥液係自透明保護膜97之外周側供給,並且自透明保護膜97之貫通孔97a供給,故而於殘渣或處理時間等存在問題之情形時有用。 該步驟中,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各自之一端側由透明保護膜97支持,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保護膜97之間形成空隙部99。
其次,如圖35D所示,於透明保護膜97之上表面成膜出膜,將貫通孔97a堵住。貫通孔97a之堵塞於藉由覆蓋性較低之成膜法,例如濺鍍法等而進行時有用。藉由用以進行該貫通孔97a之堵塞之成膜,透明保護膜97之膜厚變厚。又,貫通孔97a之痕跡雖會有所殘留,但藉由將其開設於像素邊界或無效區域等能避免特性影響。 藉由該步驟,該第11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大致完成。 再者,貫通孔97a之堵塞並非必須進行,若於後續步驟中無殘渣等問題,則亦可不進行貫通孔97a之堵塞。
於該第1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12實施方式〕 對本技術之第1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36A至圖36F,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於上述第10實施方式中,對形成柱後再形成犧性膜之工序進行了說明,但於該第12實施方式中,對在犧性膜形成柱之負正反轉圖案之開口部,並向該開口部內嵌入柱形成膜(柱材)而形成柱之工序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36A所示,於絕緣膜48上,自絕緣膜48側依序形成抗反射膜91及犧性膜95。
其次,如圖36B所示,於犧性膜95形成複數個開口部95a。複數個開口部95a係以柱之負正反轉圖案形成。複數個開口部95a可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而形成。
其次,如圖36C所示,藉由ALD、CVD等覆蓋性較高之成膜方法,以不產生孔隙之方式,將柱形成膜92嵌埋於複數個開口部95a各自之內部。柱形成膜92係以較開口部95a之深度厚之膜厚,覆蓋犧性膜95而形成。
其次,如圖36D所示,以使複數個開口部95a各自之中殘存柱形成膜95a之方式,藉由CMP法或整面回蝕法將犧性膜95上之柱形成膜92選擇性地去除,使犧性膜95露出。
該步驟中,於複數個開口部95a各自之中,形成由柱形成膜92a構成之柱93。
其次,如圖36E所示,形成透明保護膜97。透明保護膜97較佳為以形成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抗反射條件之方式進行膜厚設計。又,透明保護膜97亦可由多層膜構成而強化抗反射功能。其後,如圖36F所示,將犧性膜95去除。
藉由該步驟,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各自之一端側由透明保護膜支持,且於抗反射膜91與透明保護膜97之間形成空隙部99。又,藉由該步驟,第12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大致完成。
於該第1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2實施方式中,因係採用向犧性膜95之開口部95a內嵌入柱形成膜(柱材)92而形成柱93之工序,故於使用氧化鈦等難蝕刻性之材料而形成柱93之情形時有用。
〔第13實施方式〕 對本技術之第13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37A至圖37D,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該第13實施方式之製造工序係將上述第12實施方式之製造工序與上述第211實施方式之製造工序組合而成者。
首先,實施與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及與第12實施方式之圖34A至圖34D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後,如圖37A所示,形成透明保護膜97,其後,如圖37B所示,於透明保護膜97形成貫通孔97a。貫通孔97a係用以在去除犧性膜95時易於將蝕刻液或蝕刻氣體供給至犧性膜95之孔,較佳為將其開設於像素邊界或無效區域等。貫通孔97a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而形成。其後,如圖37C所示,將犧性膜95選擇性地去除。 而且,其後,如圖37D所示,於透明保護膜97之上表面成膜出膜,將貫通孔97a堵住。該圖37A至圖37D之步驟與上述第11實施方式之圖35A至圖35D之步驟相同。 藉由該步驟,該第13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大致完成。再者,貫通孔97a之堵塞並非必須進行,若無殘渣或處理時間等問題,則亦可不進行貫通孔97a之堵塞。
於該第13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14實施方式〕 對本技術之第1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此處,使用圖38A至圖38D,特對超穎表面構造體之製造方法進行說明。
首先,實施與第1實施方式之圖9A至圖9E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及與第12實施方式之圖36A至圖36C所示之步驟相同之步驟,形成圖38A所示之狀態。
其次,如圖38B所示,於俯視下與柱形成膜92之犧性膜95重疊之位置,形成自柱形成膜92之表面到達犧性膜95之貫通孔92b。貫通孔92b係用以在去除犧性膜95時易於將蝕刻液或蝕刻氣體供給至犧性膜95之孔,較佳為將其開設於像素邊界或無效區域等。貫通孔92b使用周知之光微影技術及蝕刻技術而形成。
其次,如圖38C所示,將犧性膜95選擇性地去除,而形成空隙部99。犧性膜95之去除使用相對於抗反射膜91及柱形成膜92而言選擇比較高之濕式蝕刻法或乾式蝕刻法而進行。於該實施方式中,使用將氫氟酸(HF)作為蝕刻藥液之濕式蝕刻法去除犧性膜95。 該步驟中,蝕刻藥液係自柱形成膜92之外周側供給,並且自柱形成膜92之貫通孔92b供給,故而於殘渣或處理時間等存在問題之情形時有用。 該步驟中,形成由柱形成膜92構成,被空隙部99包圍,且另一端側以柱形成膜92連結之複數個柱93。
其次,如圖38D所示,於柱形成膜92之與抗反射膜91側相反之側,形成呈二維狀(面狀)擴展之透明保護膜97,並且藉由該透明保護膜97將貫通孔92b堵住。透明保護膜97藉由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透明保護膜97相同之方法而形成。若柱形成膜92呈面狀殘留,則容易因折射率差而引發反射,故而較佳為配備具有反射功能之透明保護膜97。 藉由該步驟,該第14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大致完成。
再者,貫通孔92b之堵塞亦可藉由覆蓋性較低之成膜法,例如濺鍍法等而進行。又,貫通孔92b之痕跡雖會有所殘留,但藉由將其開設於像素邊界或無效區域等能避免特性影響。
於該第1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相同之效果。 又,於該第1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之製造方法相同之效果。
〔第15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1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F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E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39及圖40所示,該第1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F具備超穎表面構造體90A,以此取代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圖32及圖33所示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其他構成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該第1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A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之不同點在於,超穎表面構造體90A具備抗反射膜94。即,該第15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90A於柱93之另一端側與透明保護膜97之間具備抗反射膜94。 如圖39及圖40所示,抗反射膜94針對每個柱93,設置於柱93之與半導體層31側為相反側之另一端。為了抑制柱93之上部之折射率界面對光(入射光)之反射,抗反射膜94係以考慮到所謂λ/(4n)定理之膜厚構成。而且,於該第15實施方式中,為了提高抗反射效果,將折射率不同之透明保護膜97積層。
於該第1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E中,亦能獲得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D相同之效果。
〔第16實施方式〕 本技術之第1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G為基本上與上述第1實施方式之固定攝像裝置1A相同之構成,僅以下構成不同。
即,如圖41所示,該第1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1G具備呈2段積層之超穎表面構造體。其他構成與上述第10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此處,將2段中之下段設為超穎表面構造體90,其包含:抗反射膜91,其設置於絕緣膜48之光入射面側;複數個柱93,其等相互以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於該抗反射膜91之光入射面側;空隙部99,其設置於彼此相鄰之柱93與柱93之間;及透明保護膜97,其設置於柱93之與半導體層31側相反之側。
而且,將2段中之上段設為超穎表面構造體50,其包含:複數個柱54,其等相互以較所要處理之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於透明保護膜97之光入射面側;抗反射膜53,其設置於柱54之一端側;透明材55,其填充於彼此相鄰之柱54與柱54之間;及透明保護膜57,其設置於透明材55之光入射面側。
若如此將超穎表面構造體呈2段積層,則藉由改變各段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設計並加以組合,能實現波長之寬帶化、多光譜化等。進而,能實現偏光控制。
又,雖然有時會因濕式藥液洗淨導致柱54倒塌等而難以達成柱之高背化,但藉由如該第16實施方式般將超穎表面構造體呈2段積層,能避免柱之高背化之問題。
再者,於該第16實施方式中,對將超穎表面構造體積層成2段之情形時進行了說明,但其實超穎表面構造體亦可積層成2段以上(複數段),進而可採用上述實施方式中之任意超穎表面構造體之組合。
〔第17實施方式〕 圖4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7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43係表示圖42之遮光膜之一構成例之俯視圖,圖44、圖45、圖46係表示遮光膜之變化例之俯視圖。
圖43中,於鄰接之光電轉換部21之間形成有遮光膜47。藉此,能利用像素間遮光來抑制串擾。進而,如圖42及圖43所示,黑基準像素亦進行遮光。
圖44示出了無像素間遮光之構造。圖44中,藉由柱93控制像素邊界之雜散光,無像素間遮光,以求提昇感度。
圖45示出了包含像面相位差像素之構造。圖45中,藉由形成因遮光膜47而視差不同之像素,能根據像之偏移量算出被攝體距離,從而實現相機透鏡之高速聚焦處理及測距(感測)。若為交換式相機,則每個透鏡之視角端之入射角度不同,因此需要根據各角度來配備相位差像素。於先前技術之晶載透鏡中,無法針對每個像素3來改變光瞳修正,因此會產生遮光膜47之開口尺寸變窄之像素,從而導致感度下降。 而若使用本實施方式,則無論面對任何入射角均能聚光於像素中心,因此不會產生狹小之開口尺寸,從而能避免感度下降。
圖46示出了針孔構造。圖46中,將遮光膜47針孔化而具備,以一面針對各像素逐一藉由超穎表面構造體90使入射光聚集一面使其通過針孔之方式來導光。再者,此處之針孔較理想為具有25%以下之開口率。藉由如此配備,能使通過針孔後於半導體層31之第2面S2反射而未到達光電轉換部21之光於針孔下表面再次反射,返回至光電轉換部21,從而使感度提高。或者,即便穿透半導體層31之光於第1面S1或多層配線層35再次反射,而自相反側之第2面2透射,亦能使該光於針孔下表面再次反射,返回至光電轉換部21,從而使感度提高。 由該針孔實現之封閉構造能抑制自光檢測裝置向外部釋出之反射光,減輕被稱為眩光或重影之畫質劣化。進而,不僅能抑制光檢測裝置中所產生之反射光,亦能享受到遮蔽向光檢測裝置意外沖入之無用光之效果。 該針孔構造對容易穿透半導體基體30之近紅外線之光檢測裝置有效。另一方面,為了凝聚波長較長之近紅外光,需要由折曲率較高之材料,例如非晶矽、多晶矽、鍺等構成之晶載透鏡,但若存在折射率差較大之平面上之界面,則會發生較強之反射。對於該晶載透鏡之反射,並不藉由曲面之透鏡形狀來聚光,而是進行柱化,藉此能調整為合適之有效折射率,從而能抑制透鏡界面之反射。
本實施方式藉由使聚光點對準針孔而提昇感度。另一方面,亦可改變每個像素100之柱設計,使其散焦,藉此產生低感度像素與高感度像素,從而實現高動態範圍(HDR,Hight Dynamic Range)。或者,改變每個像素之針孔尺寸亦能實現HDR。
圖47係表示圖42之分離區域之一構成例之縱剖視圖,圖48至圖52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
超穎表面設計係藉由光之波長以下之對稱之微細構造來控制光之相位/波面,但於不連續之物質界面會產生不少微觀雜散光。於光檢測器搭載超穎表面元件之情形時,必須強化元件分離,以免該等雜散光造成像素間之串擾。此處,將對為了抑制超穎表面構造體所引發之串擾而必備之分離區域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圖47示出了如下構造:於半導體層31之正上方,具備藉由遮光膜47實現像素間遮光分離之部件,且半導體層31側以藉由離子注入所達成之電位使電荷串擾減輕。雖無法抑制沖入至半導體層31之雜散光之串擾,但對半導體層31造成之加工損傷低,且對暗時特性有利。
圖48示出了如下構造:將半導體層31加工出深溝渠,或使其貫通,藉由固定電荷膜強化側壁之釘紮,並嵌入絕緣膜33a。相較於圖47而言,電荷串擾強化,藉由半導體層31與絕緣膜33a之折射率差,能使雜散光之一部分返回至自體像素之光電轉換部21。但有步驟數增加,且因溝渠加工導致之界面損傷而使暗時特性變差之虞。
圖49示出了如下構造:將半導體層31加工出寬度微細(例如100 nm以下)之溝渠,於側壁形成固定電荷膜45時將溝渠上端部堵住,而形成空隙部33b。折射率差較圖48之絕緣膜33a大,容易引發界面反射,從而能提高雜散光之自體像素封閉效應。但存在堵塞性之差異較大之課題。
圖50示出了如下構造:將半導體層31加工出淺溝渠 (例如100~400 nm),於具備固定電荷膜45與絕緣膜46之基礎上,使遮光膜47之一部分沒入至半導體層31側。相較於圖47而言,能阻斷遮光膜47與半導體層31之間之串擾路徑,但有加工損傷及污染加劇導致暗時特性變差之虞。
圖51示出了如下構造:將半導體層31加工出深溝渠,或使其貫通,藉由固定電荷膜45強化側壁之釘紮,並嵌入絕緣膜,且於絕緣膜之間隙內嵌入遮光金屬。相較於圖48而言,能藉由遮光膜吸收雜散光而抑制串擾,但有雜散光之自體像素返回成分減少,感度有所下降,加工損傷及污染導致暗時特性變差之虞。
圖52示出了如下構造:針對線寬較細之深挖溝渠、及線寬較該深挖溝渠粗且形成得較淺之溝渠,藉由固定電荷膜54強化側壁之釘紮,並嵌入絕緣膜46,且僅於淺溝渠內嵌入遮光金屬。相較於圖47而言,能於阻斷遮光膜47與半導體層31之間之串擾路徑之基礎上,強化處於較深位置之半導體層31內之電荷串擾之抑制,且於較深位置亦發揮雜散光之自體像素封閉效應,從而減輕圖51中所發生之感度損耗。但有步驟數增加,且加工損傷及污染導致暗時特性變差之虞。
〔第18實施方式〕 圖5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8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54A係表示沿著圖53之a54-a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圖54B係表示沿著圖53之b54-b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圖54C係表示沿著圖53之c54-c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圖54D係表示沿著圖53之d54-d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
如圖53、圖54A至圖54D所示,該第1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具備半導體層31、針對每個像素3而設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電轉換部21、固定電荷膜45、絕緣膜46、遮光膜47、絕緣膜48、多層配線層35及超穎表面構造體90。又,該第1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於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具備設置有週期性凹凸之繞射/散射元件101。多層配線層35亦可於俯視下與光電轉換21重疊之區域具備由配線37之一部分構成之反射板47a。
由於為了抑制超穎表面構造體90上所產生之雜散光,強化了元件分離,故而對除此以外之雜散光亦發揮抑制效果。即,若與為了提高沖入至基板之光之感度而傾斜升高之基板表面之加工技術組合,則藉由1個元件分離部213,即能同時抑制超穎表面元件上所產生之雜散光、及基板表面上所產生之雜散光。
<半導體層之受光面側之構成> 圖55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繞射/散射元件之圖((a)為縱剖視圖,(b)為橫剖視圖)。圖56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a)為縱剖視圖,(b)為橫剖視圖)(其1),圖57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a)為縱剖視圖,(b)為橫剖視圖)(其2),圖58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a)為縱剖視圖,(b)為橫剖視圖)(其3)。
圖55((a)、(b))中,於形成有光電轉換部21之半導體層31之光入射面側(受光面側)之界面,構成了設置有週期性凹凸之繞射/散射元件101。該凹凸成為繞射光柵,能使高次成分沿著傾斜方向繞射,從而延長光電轉換部21內之光路長度,尤其能提高近紅外光成分之感度。具體而言,該繞射/散射構造例如可應用四角錐,該四角錐係藉由使用AKW(Alkali Water,鹼性水)之Si(111)面之濕式蝕刻而形成。但並不限於此,繞射/散射構造亦可藉由乾式蝕刻而形成。進而,藉由採用剖面面積於深度方向上改變之形狀,而抑制反射,且使感度亦有所提高。
圖56((a)、(b))中,藉由利用嵌入有氧化膜之淺溝槽使光分支而帶有角度,能使0次光減少而提高感度。光分支部係於光電轉換部21之頂部形成溝渠,並藉由ALD等向其中嵌入固定電荷膜45、及絕緣膜46例如SiO 2而形成。光分支部102於自入射光側觀察之情形時,可俯視下呈線狀地配備於聚光位置,或亦可使其等以90°之角度交叉而設置。此時,交叉角度並不限定於90°。
又,如圖57、圖58所示,亦可設置交叉之光分支部102、及與光分支部102不同之光分支部。交叉部因微負載效應,蝕刻速率會變快,因此亦可於交叉部設置間隙,使之分離,叢而提高深度方向之均一性。 向該光分支部102之槽渠中嵌入固定電荷膜45或氧化膜之工序亦可與分離區域(元件分離部)32之嵌入同時進行,從而削減步驟。
〔第19實施方式〕 <稜鏡功能之偏向部與晶載透鏡> 圖59係於本技術之第19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稜鏡功能之偏向部與晶載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超穎表面設計除了稜鏡功能以外,亦能賦予透鏡功能,但相應地,需要獲得更大相位差。於因柱高之制約而需要相位差回折之情形時,有因回折部之散射而產生雜散光之虞。 作為避免該問題之對策,亦可使柱93僅專用於向光電轉換部21垂直地導光之稜鏡功能,而另行具備晶載透鏡103來實現聚光。 藉由如此配備,能減小像素內所需之相位差,從而避免像素內發生極限回折。 進而,藉由在偏向部106之上具備晶載透鏡103,能減少撞上像素3之像素邊界之回折點之光量,從而減輕雜散光。
<兼具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晶載透鏡> 圖60係表示兼具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晶載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於上述將遮光膜47以針孔形式配備之構成中,藉由增強透鏡功率而進一步凝聚光,能縮小針孔直徑。只要能縮小針孔直徑,便能提高光之封閉效應及眩光感度抑制效果。作為該增強透鏡功率之方法,可考慮使柱93具備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於此基礎上具備晶載透鏡103。進而,為了於視角端之像素3中減少光撞上柱93之像素3之邊界所造成之雜散光,亦可對晶載透鏡103施以光瞳修正。
圖59及圖60中,晶載透鏡103均可由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系樹脂及矽氧烷系樹脂等有機材料構成。又,亦可使氧化鈦粒子分散於上述有機材料或聚醯亞胺系樹脂中而構成。還可由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等無機材料構成。又,亦可於晶載透鏡103之表面,配置折射率與用以防止反射之晶載透鏡103不同之材料膜。又,若用於NIR,則亦可使用非晶Si、多晶Si、鍺等材料。 再者,偏向部106亦可由上述實施方式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中之任一者構成。於圖59及圖60、以及下述圖61至圖66、圖69、圖70、圖72、圖74及圖76中,圖示出了超穎表面構造體90作為一例,但並不限定於此。
<稜鏡功能之偏向部與內透鏡> 圖61係表示稜鏡功能之偏向部106(超穎表面構造體90)與內透鏡104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超穎表面設計除了稜鏡功能以外,亦能賦予透鏡功能,但需要具備相位差。於因柱高之制約而需要相位差回折之情形時,有因回折部之散射而產生雜散光之虞。
作為避免該問題之對策,亦可使柱93僅專用於向光電轉換部21垂直地導光之稜鏡功能,而另行具備內透鏡104來實現聚光。
藉由如此配備,能減小像素內所需之相位差,從而避免像素內發生極限回折。
<兼具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內透鏡> 圖62係表示兼具稜鏡功能(超穎表面構造體90)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內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於上述將遮光膜47以針孔形式配備之構成中,藉由增強透鏡功率而進一步凝聚光,能縮小針孔直徑。只要能縮小針孔直徑,便能提高光之封閉效應及眩光感度抑制效果。作為該增強透鏡功率之方法,可考慮使柱93具備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於此基礎上具備內透鏡104。
圖61及圖62中,內透鏡均亦可由氮化矽或氮氧化矽等無機材料構成。又,亦可於內透鏡104之表面,配置折射率與用以防止反射之內透鏡104不同之材料膜105。
又,若用於近紅外光,則亦可對內透鏡104使用非晶Si、多晶Si、鍺等材料。進而,內透鏡104亦可採用剖面形狀呈矩形之盒式透鏡而具備。即便為矩形,亦能藉由與盒式透鏡間之材料之折射率差使波面彎曲而帶來透鏡作用。
〔第20實施方式〕 <遮光壁之構成例> 圖63至圖66係於本技術之第20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遮光壁之構成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於拉開偏向部106例如超穎表面構造體90與半導體層31之距離而加以高背化之情形時,比如使聚光點對準針孔構造,或將偏向部106呈多段構成之情形時,偏向部106與半導體層31之間之串擾路徑會變寬,從而有特性劣化之虞。作為其對策,亦可於偏向部106與半導體層31之間具備遮光壁或包覆部。
圖63之構造具備遮光壁108,該遮光壁108係將絕緣膜107溝渠加工至遮光膜47為止,再嵌入遮光材料例如鎢,並實施CMP而形成。藉由如此配備,能阻斷半導體層31與偏向部106之間之串擾路徑。
圖64之構造係為了降低遮光壁108之上端部之遮蔽性,使遮光壁108之上端部與偏向部106隔開距離而具備。雖串擾有所變差,但能抑制感度下降。
圖65之構造係以折射率較絕緣膜107低之材料構成包覆部109而具備。藉由如此配備,包覆部109不再吸收光,從而能抑制感度下降。但串擾之阻斷性降低。再者,亦可使該包覆部109為空隙,藉由覆蓋性較差之成膜方法成膜出絕緣膜107而將空隙上端堵住。
圖66之構造係包覆部109例如空隙跨及偏向部106而具備。藉由如此配備,能提高導波效應。但構造之脆弱性令人擔憂。
〔第21實施方式〕 <光電轉換部之分割之構成> 圖67係於本技術之第21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光電轉換部之分割之構成之俯視圖。
藉由將像素3之光電轉換部21分割成複數個,使其等具有差,能根據像之偏移量算出被攝體距離,從而實現相機透鏡之高速聚焦處理及測距(感測)。進行成像之信號處理時,亦可藉由像素100內之輸出加法來提高S/N(Signal/Noise,信號雜訊比),或對視差不同之像執行位移加法來減少模糊量。
光電轉換部21之分割可考慮各種變化例,於如圖67所示分割成左右2個部分之情形時,可對縱紋對比度之被攝體進行測距。又,於如圖68所示上下左右地分割之情形時,無論是對縱紋還是對橫紋,均能進行測距。光電轉換部212之分割並不限定於其等。
又,像素3內之分離區域32可列舉與針對像素3之邊界所列舉之事例相同之派生例。進而,若增加步驟數,則亦能採用像素3內之元件分離與像素3間之元件分離不同之組合。例如,藉由如圖51所示般將遮光膜47嵌入至像素3間之分離區域32而具備,且如圖48所示般將氧化矽膜嵌入至像素3內之元件分離區域而具備,既能維持像素3內之感度,又能抑制像素間串擾。再者,組合並不限定於此。
〔第22實施方式〕 <彩色濾光片之構成> 包含偏向元件之柱型之超穎表面構造體原則上最佳設計因波長而異,因此較理想為儘量以單一波長為對象。例如於感測中,適於主動使單色之IR-LED(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mitting Diode,紅外線發光二極體)投光而檢測所反射之光之情形時等。
另一方面,基於寬帶連續波長之光源拍攝被攝體之情形時,難以直接進行超穎表面設計,但若於像素內具備濾光片來限制波長帶,則容易找到超穎表面元件之設計方案。
圖69係於本技術之第22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於偏向元件之下具備由普通顏料或染料構成之彩色濾光片110的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藉由具備彩色濾光片110,能縮小波長範圍,且能提高光之控制性。該情形時,偏向部106較理想為除了稜鏡功能以外亦具有透鏡功能。再者,該情形時,需要針對每種像素顏色設計各不相同之柱。偏向部106例如超穎表面構造體90隔著絕緣膜11配置於彩色濾光片110之上。
圖70係表示於偏向部之上具備彩色濾光片之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由顏料或染料構成之彩色濾光片110因相對於傾斜入射而言透過光譜之變動較少,故能實現此種構成。該構成之情形時,亦可針對視角端之傾斜入射光,於彩色濾光片110之上具備晶載透鏡103而實施光瞳修正。能減輕像素間遮光所導致之感度損耗。彩色濾光片110隔著平坦化膜112配置於偏向部106例如超穎表面構造體90之上。
其次,圖71(a)~(d)示出了彩色濾光片之排列例。圖71(a)列舉了由RGB三原色構成之拜耳(Bayer)排列,圖71(b)列舉了具備不搭載彩色濾光片之像素之GRB-W排列,圖71(c)列舉了能實現2×2像素加法及個別輸出之正方形拜耳(Quad-Bayer)排列,圖71(d)列舉了藉由旋轉45度之排列而提高解像度之ClearVid排列等,但其實例如亦可為補色系排列,還可兼具原色系與補色系,但並不限定於其等。
<彩色濾光片之變化例> <與電漿子濾光片之組合> 圖72係表示與電漿子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圖73係俯視電漿子濾光片之模式性俯視圖。
電漿子濾光片113係利用表面電漿子共振而獲得光之過濾效果之光學元件,使用金屬製之導體薄膜作為基材。為了效率良好地獲得表面電漿子共振效應,需要使導體薄膜表面之電阻極低。作為該金屬製之導體薄膜,大多使用電阻低,加工容易之鋁或其合金(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8-98641)。
已知電漿子濾光片113相對於傾斜入射而言透過率譜線會改變,故而較理想為於電漿子濾光片113之上具備本技術之偏向元件(超穎表面構造體),並以相對於0度入射之光譜之峰值波長,使來自相機透鏡之主光線垂直入射之方式設計偏向元件。電漿子濾光片113被絕緣膜114覆蓋。而且,偏向部106隔著絕緣膜114配置於電漿子濾光片113之光入射面側。藉由如此配備,能提高視角內之透過光譜之均一性。
<與GMR濾光片之組合> 圖74係表示與GMR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圖75係俯視GMR濾光片之俯視圖。
GMR(Guided Mode Resonance)濾光片115係藉由使繞射光柵(A)與包層/核芯構造(B)組合,能僅透過狹窄波長帶(窄帶)之光之光學濾光片(例如,參照日本專利特開2018-195908)。其利用導波路上所產生之導波模式與繞射光之共振,光之利用效率高,能獲得陡峭之共振譜線。
已知GMR濾光片115相對於傾斜入射而言透過率譜線會改變,故而較佳為於GMR濾光片115之上具備本實施方式之偏向部106,並以使來自相機透鏡之主光線向GMR濾光片115垂直入射之方式,逐個像素地設計偏向元件。藉由如此配備,能提高視角內之透過光譜之均一性。
<與折射率不同之積層濾光片之組合> 圖76係表示與折射率不同之積層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圖77係將折射率不同之積層濾光片之一部分放大之圖。
積層濾光片117係控制折射率不同之膜厚而交替積層者,能藉由光之干涉效應而具有特定之透過/反射光譜。又,亦能藉由設定利用被稱為光子晶體之技術來擾亂週期性之疑似缺陷層,而設計窄帶之光譜。 然而,若光傾斜入射至積層濾光片117,則有效膜厚變厚,緣於此故,光譜會發生短波位移。
針對此種積層濾光片117,較佳為於積層濾光片117之上具備偏向部106,並以使來自相機透鏡之主光線向積層濾光片117垂直入射之方式,逐個像素地設計偏向元件。
如上所述,根據該實施方式,藉由將柱93針對每個像素3而具備不同之稜鏡功能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作為偏向部106配備於光電轉換部21之光入射面側,能針對視角端之傾斜入射所導致之串擾、感度或透過光譜之不均一性而改善光學特性。又,無需改變晶載透鏡103之形狀之工序,從而能以使用超穎表面元件之簡單工序,針對視角端之傾斜入射所導致之串擾、感度或透過光譜之不均一性而改善光學特性。
又,根據該實施方式,藉由將偏向部106隔著平坦膜呈至少2段以上配備,即便以單層無法獲得充分之相位差,亦能針對視角端之傾斜入射所導致之串擾、感度或透過光譜之不均一性而改善光學特性,還能按連續波長光譜之每種顏色分別進行控制。
又,根據該實施方式,折射率較高之柱93容易發生反射,因此藉由在柱93具備折射率不同之抗反射膜,自感度與眩光角度而言,能實現反射防止。
〔柱之構成例〕 <超穎表面設計之導出(稜鏡功能)> 其次,對稜鏡功能之超穎表面設計之導出進行說明。 (步驟1)    逐個像素地導出相位差映射表 如圖78所示,將某像素3中之光之入射角設為θ,將像素尺寸設為D,將假定波長設為λ,將像素內之柱位置設為x時,垂直入射所需之相位差可藉由式(1)而求出。
[數1]
Figure 02_image003
…式(1)
此處,簡單起見,示出了x方向之稜鏡角之情形時,但其實如圖79所示,能製作出呈2維擴張,與任意方位之稜鏡角對應之相位差映射表。
再者,稜鏡設計只要使柱93間獲得相對相位差即可,因此容許常數具有不定性。
(步驟2)     導出相位差庫 對於搭載在光檢測器1之構造,要考慮到柱之間距、高度、折射率、消衰係數、形狀、柱附近之膜構成等,如圖80所示,製作將相位差與柱徑建立關聯之相位差庫。
該相位差庫亦可藉由FDTD(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有限差分時域)或RCWA(Rigorous Coupled-Wave Analysis,嚴格耦合波分析)等光學模擬而算出,或藉由實驗而求出。再者,相位差α之光與α+2π×N(N為整數)等價。即,即便需要2π+ϕ之相位差,亦只要獲得ϕ之相位差即可。將此種向等價相位之置換稱為「2π回折」。
(步驟3)    導出柱佈局 根據相位差映射表,使用相位差庫,能將各柱93之相位差置換成柱徑,但受到微影之解像力或高縱橫比柱之圖案倒塌等各種因素所導致之工序極限之制約,故而要將其等作為設計規則加以規定,並以使所產生之柱93滿足設計規則之方式進行控制。
具體而言,對於相位差,可考慮藉由圖81(a)所示之常數項之調整(全面位移處理)、圖81(b)所示之2π回折處理,將圖81(c)所示之各柱93之相位差置換成柱徑之處理。欲藉由該等處理而控制於設計規則內之情形時,要實施以下應對。
第1個應對係進行2π以外之強制回折。進行了該處理之情形時,有於回折部發生散射而產生雜散光之虞。
第2個應對係針對設計規則外之圖案,近似於設計規則內之最近相位之柱徑地強制進行捨入處理。捨入部分有可能造成誤差,但只要其程度不對像素特性造成影響,便可容許。
〔柱之構成之變化例〕 其次,對兼具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之超穎表面設計之導出進行說明。
圖82係表示該實施方式之光檢測器之視角之俯視圖。
圖82中,偏向部106為了有效利用光檢測器之視角端之光,藉由根據像高而聚光於像素中心之透鏡設計、及與各像高所需之稜鏡角匹配之偏向設計之組合,而逐個像素地設計柱93。即,如圖82(1)所示,模組透鏡之主光線垂直入射至位於視角中央部(像高中心)之像素3,與像素3對應之偏向部106-1如圖83(1)所示,相對於像素中心部呈點對稱地配置,越往外側相位越早,即,通過偏向部106-1之光向像素3之中心聚集。因柱93呈點對稱地配置,故主光線之方向不會改變。
於圖82(2)所示之像高(2)下,主光線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10 deg而入射,於與像高(2)對應之像素3具備偏向部106-2。偏向部106-2如圖83(2)所示,除了上述像高中心之透鏡設計以外,亦以與使相對於水平方向呈10 deg角而入射之光變成垂直之稜鏡角對應之方式,使相位差沿著水平方向呈線形偏移而配置柱93。藉由如此配置,能同時兼具聚光於像素中心之透鏡功能、及形成10 deg稜鏡角之稜鏡功能。
於圖82(3)所示之像高(3)下,主光線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20 deg而入射,於與像高(3)對應之像素3具備偏向部106-3。偏向部106-3如圖83(3)所示,除了上述像高中心之透鏡設計以外,亦以與使相對於水平方向呈20 deg角而入射之光變成垂直之稜鏡角對應之方式,使相位差沿著水平方向呈線形偏移而配置柱93。該相位差之線形之斜率為10 deg時之斜率之約2倍。藉由如此配置,能同時兼具聚光於像素中心之透鏡功能、及形成20 deg稜鏡角之稜鏡功能。
於圖82(4)所示之像高(4)下,主光線相對於水平方向傾斜30 deg而入射,於與像高(4)對應之像素3具備偏向部106-4。偏向部106-4如圖83(4)所示,除了上述像高中心之透鏡設計以外,亦以與使相對於水平方向呈30 deg角而入射之光變成垂直之稜鏡角對應之方式,使相位差沿著水平方向呈線形偏移而配置柱93。藉由如此配置,能同時兼具聚光於像素中心之透鏡功能、及形成30 deg稜鏡角之稜鏡功能。再者,該等圖82(1)至(4)僅為一例,亦可藉由相位差之2π回折或位移處理而採用不同之佈局。重要的是柱203間之相對相位差。
<超穎表面設計之導出> (步驟1)    逐個像素地導出相位差映射表 若能求出作為透鏡發揮功能之相位差映射表、及作為稜鏡發揮功能之相位差映射表,則藉由將其等逐個柱地單純相加,便能合成出兼具透鏡功能與稜鏡功能之相位差映射表(圖84(c))。圖84(a)所示之稜鏡之相位差映射表已於上文予以說明,故而省略導出過程。關於圖84(b)所示之透鏡之相位差映射表,只要已知假定之透鏡形狀與折射率,便能根據與各柱位置對應之透鏡厚度及假定波長算出相位差。或者,亦可藉由FDTD或RCWA等光學模擬而算出,或藉由實驗而求出。再者,亦可不對各像素3分別進行稜鏡設計,而使其等僅具有透鏡功能。
更泛化而言,只要能提供欲搭載使各像素具有某功能之光學元件時的材料之折射率與幾何形狀,便能將該形狀重新印製於相位差映射表,若藉由利用相位差庫而進行之轉換規定各柱之直徑,從而製作柱元件(超穎表面構造體),則能實現該功能。進而,亦可將如此設計之複數個相位差映射表合成,而同時實現複數個功能。
如圖85所示,若相對於柱之位置(x,y),列出基於幾何形狀而獲得之透鏡之厚度T(x,y)之函數,則將透鏡之折射率設為n 1,將透鏡上部之折射率設為n 2(例如大氣)時,透鏡之相位差映射表可藉由式(2)而求出。
[數2]
Figure 02_image005
…式(2)
〔第23實施方式〕 《於電子機器上之應用例》 本技術(本發明之技術)例如可應用於數位靜態相機、數位攝錄影機等攝像裝置、具備攝像功能之便攜式電話機、或具備攝像功能之其他機器等各種電子機器。
圖8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3實施方式的電子機器(例如,相機)之概略構成之圖。
如圖86所示,電子機器200具備固體攝像裝置201、光學透鏡202、快門裝置203、驅動電路204及信號處理電路205。該電子機器200表示將本技術之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及測距感測器作為固體攝像裝置201,用於電子機器(例如相機)之情形時之實施方式。
光學透鏡202使來自被攝體之像光(入射光206)成像於固體攝像裝置201之攝像面上。藉此,持續一定期間地於固體攝像裝置201內儲存信號電荷。快門裝置203控制對固體攝像裝置201之光照射期間及遮光期間。驅動電路204供給控制固體攝像裝置201之傳輸動作及快門裝置203之快門動作之驅動信號。藉由自驅動電路204供給之驅動信號(時序信號),進行固體攝像裝置201之信號傳輸。信號處理電路205對自固體攝像裝置201輸出之信號(像素信號)進行各種信號處理。經過信號處理之影像信號記憶於記憶體等記憶媒體中,或輸出至監視器。
於固體攝像裝置201中具有超穎表面構造體,能逐個像素地控制自光學透鏡202傾斜入射之主光線之方向,例如無論像高如何,均能使其向光電轉換部垂直入射。藉由此種構成,於第19實施方式之電子機器200中,能改善視角內之感度不均一性、及遮光、串擾變差等問題。
再者,作為能應用上述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電子機器200,並不限於相機,亦可應用於其他電子機器。例如,亦可應用於面向便攜式電話機或平板式終端等移動機器之相機模組等攝像裝置。
〔第24實施方式〕 〔於電子機器上之應用例〕 該實施方式係將本發明之像素之構造應用於利用光反射進行測距之測距裝置之受光部之例。圖87係表示使用可應用於本實施方式之測距裝置的電子機器之一例之構成之方塊圖。電子機器300包含測距裝置301及應用程式部320。
應用程式部320例如係藉由使程式於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單元)上運行而實現,請求測距裝置301執行測距,並自測距裝置301收取作為測距結果之距離資訊等。
測距裝置301包含光源部310、受光部311及測距處理部312。光源部310例如包含發出紅外區域之波長之光之發光元件、及驅動該發光元件使其發光之驅動電路。作為光源部310所包含之發光元件,例如可應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發光二極體)。但並不限於此,作為光源部310所包含之發光元件,亦可應用複數個發光元件呈陣列狀形成之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
受光部311例如包含能檢測出紅外區域之波長之光之受光元件、及向該受光元件輸出與所檢測出之光相應之像素信號之信號處理電路。作為受光部311所包含之受光元件,可應用第1實施方式中所說明之像素3。
測距處理部312例如根據來自應用程式部320之測距指示,執行測距裝置301中之測距處理。例如,測距處理部312產生用以驅動光源部310之光源控制信號,並將其供給至光源部310。
又,測距處理部312與向光源部310供給之光源控制信號同步地,控制受光部311之受光。例如,測距處理部312使控制受光部311中之曝光期間之曝光控制信號與光源控制信號同步產生,並將其供給至受光部311。受光部311於該曝光控制信號所示之曝光期間內,輸出有效之像素信號。
測距處理部312基於隨著受光而自受光部311輸出之像素信號、及用以驅動光源部310之光源控制信號,算出距離資訊。又,測距處理部312亦能基於該像素信號產生特定之圖像資訊。測距處理部312將基於像素信號而算出及產生之距離資訊及圖像資訊傳遞至應用程式部320。
於此種構成中,測距處理部312例如按照來自應用程式部320之執行測距之指示,產生用以驅動光源部310之光源控制信號,並將其供給至光源部310。與此同時,測距處理部312基於與光源控制信號同步之曝光控制信號,控制受光部311之受光。
於測距裝置301中,光源部310根據測距處理部312所產生之光源控制信號而發光。光源部310中所發出之光作為射出光330自光源部310射出。該射出光330例如於被測定物331反射,而作為反射光332由受光部311收受。
受光部311將與反射光332之受光相應之像素信號供給至測距處理部312。測距處理部312基於光源部310發光之時序、及受光部311受光之時序,測定距被測定物331之距離D。此處,作為使用反射光之測距方式,已知有直接ToF(Time of Flight,飛行時間)方式及間接ToF方式。
直接ToF方式基於光源部310發光之時序與受光部311受光之時序之差量(時間差),進行距離D之測定。又,間接ToF方式基於光源部310所發出之光之相位與受光部311所收受之光之相位之相位差,進行距離D之測定。 於直接ToF中,大多使用雪崩元件進行電子放大,但若於視角端光傾斜入射至光電轉換部212,則經過光電轉換後之電子到達雪崩元件之時間於像素間產生差異,從而會導致測距誤差。而若應用本實施方式,則無論像高如何,均能使其向光電轉換元件垂直入射,從而能減小到達雪崩元件之時間於像素間之差異。 於間接ToF中,會具備2個被稱為FD(Floating Difusion,浮動擴散部)之電荷儲存部,交替地進行讀出而算出相位,但若於視角端光傾斜入射至光電轉換部212,則被稱為PLS之串擾於2個FD間不同,會產生輸出差,從而所算出之相位偏移,測距出現誤差。而若應用本實施方式,則無論像高如何,均能使其向光電轉換元件垂直入射,從而2個FD間不會產生串擾差量,能實現少誤差之測距精度。本實施方式對該等直接ToF及間接ToF中之任一種方式之受光部311均可應用。
再者,本技術亦可採用如下構成。 (1) 一種光檢測裝置,其具備複數個像素呈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設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加以支持。 (2) 如上述(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填充於上述複數個柱之間而具備之透明材,且 上述透明材與上述柱之折射率不同。 (3) 如上述(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設置於與上述柱之端部不同之高度位置之補強樑。 (4) 如上述(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於上述複數個柱之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為相反側之端部作為平面進行支持之透明保護膜,且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設置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之空隙部。 (5) 如上述(1)至(4)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像素之至少一部分於上述像素內包含粗細、或排列間距、或形狀不同之柱。 (6) 如上述(1)至(5)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呈複數段積層。 (7) 如上述(1)至(6)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自上述複數個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之基底層於俯視下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之部分具有凹部。 (8) 如上述(1)至(7)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抗反射膜, 上述抗反射膜設置於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及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相反之側中之至少任一側,且折射率與上述柱不同。 (9) 如上述(8)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設置於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之上述抗反射膜由相對於上述柱而言蝕刻選擇比較高之材料構成。 (10) 如上述(1)至(9)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進而具備遮光膜, 上述遮光膜位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與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之間,且於上述像素內之至少一部分具有開口。 (11) 如上述(1)至(10)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於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光入射面側、及與上述光入射面側相反之側中之至少任一側,設置有曲面形狀之透鏡部。 (12) 如上述(1)至(11)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像素之至少一部分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具有凹凸形狀。 (13) 如上述(1)至(12)中任一項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柱包含非晶矽、多晶矽、鍺、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及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將上述非晶矽、上述多晶矽、上述鍺、上述氧化鈦、上述氧化鈮、上述氧化鉭、上述氧化鋁、上述氧化鉿、上述氮化矽、上述氧化矽、上述氮氧化矽、上述碳化矽、上述碳氧化矽、上述碳氮化矽及上述氧化鋯中之至少任兩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 (14) 如上述(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之基底層包含: 主體部,其遍及上述柱之正下方及周圍呈二維狀擴展;及 突起部,其於上述柱之正下方自上述主體部突出,且寬度較上述柱之底之寬度窄;且 上述柱與上述抗反射膜之上述突起部被上述透明材包圍。 (15) 如上述(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材於每個上述像素中藉由溝槽部而劃分。 (16) 如上述(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材由矽氧烷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或於上述矽氧烷系樹脂、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上述丙烯酸系樹脂、上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內含有氟之材料、或於上述矽氧烷系樹脂、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上述丙烯酸系樹脂、上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內填入折射率較該等上述樹脂低之顆粒之材料構成。 (17) 如上述(2)或(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材或上述補強樑由氧化矽、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至少任一種材料、或將上述氧化矽、上述氧化鈮、上述氧化鉭、上述氧化鋁、上述氧化鉿、上述氮化矽、上述氮氧化矽、上述碳化矽、上述碳氧化矽、上述碳氮化矽、上述氧化鋯中之至少任兩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構成。 (18) 如上述(1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透明保護膜, 上述透明保護膜設置於上述透明材之與上述半導體層相反之側,且由無機材料構成。 (19) 如上述(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透明材, 上述透明材由與上述補強樑不同之材料構成,且填充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 (20) 如上述(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補強樑於上述柱之高度方向上,相互隔開地設置有複數段。 (21) 如上述(4)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保護膜由折射率與上述柱不同之材料構成,且具有抗反射功能。 (22) 如上述(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柱與上述透明材之折射率差為0.3以上。 (23) 如上述(3)之光檢測裝置,其進而具備填充於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透明材,且 上述補強材與上述透明材之折射率差為0.2以下。 (24)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之複數個柱;及 向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填充透明材。 (25)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透明支持體;及 形成複數個柱,該等複數個柱設置於上述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彼此相鄰之兩者被上述透明支持體支持。 (26)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複數個柱;及 於與上述柱之端部不同之高度位置,形成俯視之補強樑。 (27)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之複數個柱;及 以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存在空隙部之方式,形成透明保護膜,該透明保護膜支持各上述柱之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相反之側。 (28) 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光檢測裝置、使來自被攝體之像光成像於上述光檢測裝置之攝像面上之光學透鏡、及對自上述光檢測裝置輸出之信號進行信號處理之信號處理電路, 上述光檢測裝置具備複數個像素呈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設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加以支持。
本技術之範圍並不限定於所圖示及所記載之例示性實施方式,亦包括具有與本技術之目的等同之效果之所有實施方式。進而,本技術之範圍並不限定於藉由請求項而描述之發明特徵之組合,而可藉由所揭示之全部特徵中特定特徵之一切所欲組合來描述。
1A,1B,1C:固體攝像裝置 2:半導體晶片 2A:像素陣列部 2B:周邊部 3:像素 4:垂直驅動部 5:行信號處理部 8:控制部 8a,8b:信號線 11,12:信號線 21:光電轉換部 22:電荷保持部 23,24,25,26:MOSFET 29:像素電路 30:半導體基體 31:半導體層 32:分離區域 33:p型之半導體區域 33b,81,99:空隙部 34:n型之半導體區域 35:多層配線層 36:層間絕緣膜 37:配線層 41:支持基板 42:翹曲矯正膜 45:固定電荷膜 46,48,107:絕緣膜 47:遮光膜 50,70,70A,70B,70C,70D,70E,90,90A:超穎表面構造體 51,53:抗反射膜 51a:主體部 51b:突起部 52:柱形成膜 54:柱 55,56:透明材 57,97:透明保護膜 58:溝槽部 60:半導體晶圓 61:劃線 62:晶片形成區域 71:抗反射膜 72,74,95:犧性膜 73:支持體形成膜 75:非晶質碳膜 77:補強樑 90,90A:超穎表面構造體 91:抗反射膜 92:柱形成膜 93:柱 94:抗反射膜 95:犧性膜 97:透明保護膜 99:空隙部 101:繞射/散射元件 102:光分支部 103:晶載透鏡 104:內透鏡 106:偏向部 107:絕緣膜 108:遮光壁 109:包覆部 110:彩色濾光片 112:平坦化膜 113:電漿子濾光片 114:絕緣膜 115:GMR濾光片 117:積層濾光片 200:電子機器 201:固體攝像裝置 202:光學透鏡 203:快門裝置 204:驅動電路 205:信號處理電路 300:電子機器 301:測距裝置 310:光源部 311:受光部 312:測距處理部 320:應用程式部 330:射出光 331:被測定物 332:反射光 RST:重設信號線 S1:第1面 S2:第2面 SEL:選擇信號線 TR:傳輸信號線 Vdd:電源線
圖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之晶片佈局圖。 圖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之方塊圖。 圖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之一構成例之等效電路圖。 圖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5係將圖4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部分放大之主要部分放大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6係將圖5之一部分放大之主要部分放大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係表示柱之平面佈局圖案之一例之圖。 圖8A係表示半導體晶圓之平面構成之圖。 圖8B係將圖8A之A區域放大而表示晶片形成區域之構成之圖。 圖9A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B係接續於圖9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C係接續於圖9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D係接續於圖9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E係接續於圖9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F係接續於圖9E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G係接續於圖9F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H係接續於圖9G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I係接續於圖9H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J係將圖9I之一部分放大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9K係接續於圖9I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9L係接續於圖9K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0係表示第1實施方式之變化例的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部分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11係表示柱之平面形狀之種類之圖。 圖12係表示柱之平面佈局圖案之另一例之圖。 圖13A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包含的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3B係接續於圖13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3C係接續於圖13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3D係接續於圖13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3E係接續於圖13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3F係接續於圖13E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14係表示本技術之第3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15係表示本技術之第4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一構成例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16係柱徑與相位偏移之相關圖。 圖17係用以說明相位之回折之圖。 圖18係表示本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一構成例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19係將圖18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部分放大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20A係於本技術之第5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B係接續於圖20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C係接續於圖20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D係接續於圖20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E係接續於圖20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F係接續於圖20E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G係接續於圖20F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0H係接續於圖20G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6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22A係於本技術之第6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2B係接續於圖22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2C係接續於圖22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7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24A係於本技術之第7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B係接續於圖24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C係接續於圖24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D係接續於圖24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E係接續於圖24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F係接續於圖24E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G係接續於圖24F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4H係接續於圖24G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5係於本技術之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26A係於本技術之第8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6B係接續於圖26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6C係接續於圖26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7A係於本技術之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27B係圖27A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主要部分模式性俯視圖。 圖28A係於本技術之第9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8B係接續於圖28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8C係接續於圖28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29係於本技術之第9實施方式之變化例1之固體攝像裝置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一構成例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30A係於本技術之第9實施方式之變化例2的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0B係接續於圖30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0C係接續於圖30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1A係用以說明柱之倒塌之圖。 圖31B係用以說明柱之倒塌之圖。 圖3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0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33係將圖32之超穎表面構造體之部分放大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34A係於本技術之第10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4B係接續於圖34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4C係接續於圖34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4D係接續於圖34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4E係接續於圖34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5A係於本技術之第11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5B係接續於圖35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5C係接續於圖35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5D係接續於圖35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A係於本技術之第12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B係接續於圖36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C係接續於圖36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D係接續於圖36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E係接續於圖36D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6F係接續於圖36E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7A係於本技術之第13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7B係接續於圖37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7C係接續於圖37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7D係接續於圖37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8A係於本技術之第14實施方式之固體攝像裝置之製造方法中,表示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形成步驟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8B係接續於圖38A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8C係接續於圖38B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8D係接續於圖38C之模式性步驟縱剖視圖。 圖39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5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40係將圖39之超穎表面構造體放大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41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6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42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7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及周邊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43係表示圖42之遮光膜之一構成例之俯視圖。 圖44係表示遮光膜之變化例之俯視圖(其1)。 圖45係表示遮光膜之變化例之俯視圖(其2)。 圖46係表示遮光膜之變化例之俯視圖(其3)。 圖47係表示圖42之分離區域之一構成例之縱剖視圖。 圖48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其1)。 圖49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其2)。 圖50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其3)。 圖51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其4)。 圖52係表示分離區域之變化例之縱剖視圖(其5)。 圖53係表示本技術之第18實施方式的固體攝像裝置之像素陣列部之概略構成之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54A係表示沿著圖53之a54-a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 圖54B係表示沿著圖53之b54-b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 圖54C係表示沿著圖53之c54-c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 圖54D係表示沿著圖53之d54-d54線之橫剖面構造之圖。 圖55(a)、(b)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繞射/散射元件之圖。 圖56(a)、(b)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其1)。 圖57(a)、(b)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其2)。 圖58(a)、(b)係表示設置於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之界面之光分支部之圖(其3)。 圖59係於本技術之第19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稜鏡功能之偏向部(超穎表面構造體)與晶載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60係表示兼具稜鏡功能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晶載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61係表示稜鏡功能之偏向部(超穎表面構造體)與內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62係表示兼具稜鏡功能(超穎表面構造體)與透鏡功能之偏向部與內透鏡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63係於本技術之第20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遮光壁之構成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其1)。 圖64係表示遮光壁之構成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其2)。 圖65係表示遮光壁之構成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其3)。 圖66係表示遮光壁之構成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其4)。 圖67係於本技術之第21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光電轉換部之分割之構成之俯視圖(其1)。 圖68係表示光電轉換部之分割之構成之俯視圖(其2)。 圖69係於本技術之第22實施方式之光檢測裝置中,表示將由普通顏料或染料構成之彩色濾光片配置於偏向部之上之構成例的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0係表示將彩色濾光片配置於偏向部之上之構成例的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1(a)~(d)係表示彩色濾光片之排列例之俯視圖。 圖72係表示與電漿子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3係電漿子濾光片之模式性俯視圖。 圖74係表示與GMR(Guided Mode Resonance,導波模式共振)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5(A)、(B)係表示GMR濾光片之繞射光柵與包層/核芯構造之模式性俯視圖。 圖76係表示與折射率不同之積層濾光片之組合之主要部分模式性縱剖視圖。 圖77係將折射率不同之積層濾光片之一部分放大之圖。 圖78係為了說明垂直輸入所需之相位差而表示之圖。 圖79係表示與某方位之稜鏡角對應之相位差映射表之圖。 圖80係表示將相位差與柱徑建立關聯之相位差庫之特性圖。 圖81(a)~(c)係為了說明將各柱之相位差替換成柱徑之處理而表示之圖。 圖82係表示光檢測器之視角之俯視圖。 圖83(1)~(4)係表示每種像高之柱之配置例之俯視圖。 圖84係表示兼具透鏡功能與稜鏡功能之相位差映射表之圖。 圖85係為了說明透鏡之相位差映射表而表示之圖。 圖86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3實施方式的電子機器之概略構成之圖。 圖87係表示本技術之第24實施方式的電子機器之概略構成之圖。
1A:固體攝像裝置
2:半導體晶片
2A:像素陣列部
2B:周邊部
3:像素
21:光電轉換部
30:半導體基體
31:半導體層
32:分離區域
33:p型之半導體區域
34:n型之半導體區域
35:多層配線層
36:層間絕緣膜
37:配線層
41:支持基板
42:翹曲矯正膜
45:固定電荷膜
46,48:絕緣膜
47:遮光膜
50:超穎表面構造體
51,53:抗反射膜
54:柱
55:透明材
57:透明保護膜
S1:第1面
S2:第2面

Claims (28)

  1. 一種光檢測裝置,其具備將複數個像素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個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設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更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與其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支持。
  2.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填充於上述複數個柱之間而備置之透明材,且 上述透明材與上述柱之折射率不同。
  3.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設置於與上述柱之端部不同之高度位置之補強樑。
  4.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支持體係於上述複數個柱之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為相反側之端部作為平面進行支持之透明保護膜,且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設置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之空隙部。
  5.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像素之至少一部分於上述像素內包含粗細、排列間距或形狀不同之柱。
  6.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呈複數段積層。
  7.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自上述複數個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之基底層於俯視下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之部分具有凹部。
  8.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抗反射膜, 上述抗反射膜設置於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及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相反側之至少任一側,且折射率與上述柱不同。
  9. 如請求項8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設置於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之上述抗反射膜由蝕刻選擇比相對於上述柱較高之材料構成。
  10.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進而具備遮光膜, 上述遮光膜位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與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之間,且於上述像素內之至少一部分具有開口。
  11.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於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之光入射面側、及與上述光入射面側相反側之至少任一側,設置有曲面形狀之透鏡部。
  12.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像素之至少一部分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具有凹凸形狀。
  13. 如請求項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柱包含:非晶矽、多晶矽、鍺、氧化鈦、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氧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及氧化鋯中之任一種材料,或將上述非晶矽、上述多晶矽、上述鍺、上述氧化鈦、上述氧化鈮、上述氧化鉭、上述氧化鋁、上述氧化鉿、上述氮化矽、上述氧化矽、上述氮氧化矽、上述碳化矽、上述碳氧化矽、上述碳氮化矽及上述氧化鋯中之至少任兩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
  14. 如請求項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之基底層包含: 主體部,其遍及上述柱之正下方及周圍呈二維狀擴展;及 突起部,其於上述柱之正下方自上述主體部突出,且寬度較上述柱之底之寬度窄;且 上述柱與上述抗反射膜之上述突起部被上述透明材包圍。
  15. 如請求項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將上述透明材就每個上述像素藉由溝槽部予以劃分。
  16. 如請求項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材包含以下而構成:矽氧烷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或於上述矽氧烷系樹脂、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上述丙烯酸系樹脂、上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內含有氟之材料;或於上述矽氧烷系樹脂、上述苯乙烯系樹脂、上述丙烯酸系樹脂、上述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系樹脂中之任一者內填入折射率較該等上述樹脂低之顆粒之材料。
  17. 如請求項2或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材或上述補強樑包含以下而構成:氧化矽、氧化鈮、氧化鉭、氧化鋁、氧化鉿、氮化矽、氮氧化矽、碳化矽、碳氧化矽、碳氮化矽、氧化鋯中之至少任一種材料;或將上述氧化矽、上述氧化鈮、上述氧化鉭、上述氧化鋁、上述氧化鉿、上述氮化矽、上述氮氧化矽、上述碳化矽、上述碳氧化矽、上述碳氮化矽、上述氧化鋯中之至少任兩種以上之材料積層而成之積層構造體。
  18. 如請求項11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透明保護膜, 上述透明保護膜設置於上述透明材之與上述半導體層相反之側,且由無機材料構成。
  19. 如請求項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進而包含透明材, 上述透明材為與上述補強樑不同之材料,且填充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
  20. 如請求項3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補強樑於上述柱之高度方向上相互隔開地設置有複數段。
  21. 如請求項4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透明保護膜為折射率與上述柱不同之材料,且具有抗反射功能。
  22. 如請求項2之光檢測裝置,其中上述柱與上述透明材之折射率差為0.3以上。
  23. 如請求項3之光檢測裝置,其進而具備填充於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透明材,且 上述補強材與上述透明材之折射率差為0.2以下。
  24.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配置之複數個柱;及 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填充透明材。
  25.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透明支持體;及 形成複數個柱,該等複數個柱設置於上述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彼此相鄰之兩者被上述透明支持體支持。
  26.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複數個柱;及 於與上述柱之端部不同之高度位置,形成俯視之補強樑。
  27. 一種光檢測裝置之製造方法,其包含如下步驟: 於基底層之光入射面側,形成相互以較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配置之複數個柱;及 以於彼此相鄰之上述柱之間存在空隙部之方式,形成透明保護膜,該透明保護膜支持各個上述柱之與上述半導體層側相反之側。
  28. 一種電子機器,其具備光檢測裝置、使來自被攝體之像光成像於上述光檢測裝置之攝像面上之光學透鏡、及對自上述光檢測裝置輸出之信號進行信號處理之信號處理電路, 上述光檢測裝置具備複數個像素呈二維狀配置而成之像素陣列部,且 上述複數個像素中之各個像素具備: 光電轉換部,其設置於半導體層;及 超穎表面構造體,其設置於上述半導體層之光入射面側,且將入射光導向上述光電轉換部; 上述超穎表面構造體包含: 複數個柱,其等相互以較上述入射光之波長短之距離配置; 基底層,其自上述柱之上述半導體層側相接;及 透明支持體,其於與上述基底層不同之高度位置,將上述複數個柱之間之至少一部分連接並支持。
TW111124464A 2021-08-06 2022-06-30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TW2023103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0077 2021-08-06
JP2021-130077 2021-08-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0382A true TW202310382A (zh) 2023-03-01

Family

ID=8515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4464A TW202310382A (zh) 2021-08-06 2022-06-30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4383333A1 (zh)
JP (1) JPWO2023013521A1 (zh)
KR (1) KR20240037964A (zh)
CN (1) CN117678073A (zh)
TW (1) TW202310382A (zh)
WO (1) WO20230135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7439C (zh) * 2004-09-01 2009-10-0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一种固体摄像器件
JP2011040441A (ja) * 2009-08-06 2011-02-24 Panasonic Corp 固体撮像装置
JP5197823B2 (ja) * 2011-02-09 2013-05-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電変換装置
JP2015028960A (ja) * 2011-12-01 2015-02-12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10403668B2 (en) * 2015-07-29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e sensor including the same
WO2018092632A1 (ja) * 2016-11-21 2018-05-2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素子、製造方法
JP2018098641A (ja) 2016-12-13 2018-06-21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6987529B2 (ja) 2017-05-15 2022-01-05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電子機器、及び、撮像モジュール
JPWO2018230186A1 (ja) * 2017-06-15 2020-04-16 株式会社ニコン 撮像素子、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方法
EP3676973A4 (en) 2017-08-31 2021-05-05 Metalenz, Inc. INTEGRATION OF LENS WITH PERMEABLE METAL SURFACE
CN111357112B (zh) * 2017-12-22 2024-06-18 索尼半导体解决方案公司 固态成像装置和电子装置
US11158661B2 (en) * 2019-09-19 2021-10-26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micro-structured color fil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78073A (zh) 2024-03-08
KR20240037964A (ko) 2024-03-22
JPWO2023013521A1 (zh) 2023-02-09
EP4383333A1 (en) 2024-06-12
WO2023013521A1 (ja) 2023-0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03803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320462B1 (en) Image sensor having waveguides formed in color filters
JP6103301B2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TWI387101B (zh) 固態攝影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TWI581414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US9219092B2 (en) Grids in backside illumination image sensor chip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CN108369949B (zh) 固态成像元件、成像设备和用于制造固态成像元件的方法
US20090189055A1 (en) Image senso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7550797B2 (en) Photoelectric conversion layer stack type color solid-state image sensing device
TW201639137A (zh) 背面感光式影像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
KR20130105223A (ko) 후면 조명 이미지 센서 칩 내의 그리드 및 이러한 그리드를 형성하기 위한 방법
WO2021005851A1 (ja) 光電変換素子および光電変換装置
US20150179692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3069718A (ja) 固体撮像装置
JP2011151421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撮影装置
JP2016031993A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TW202310382A (zh) 光檢測裝置及其製造方法以及電子機器
WO2023013408A1 (ja) 光検出器、光検出器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WO2020075391A1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1151420A (ja) 固体撮像素子および固体撮像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撮影装置
US20240055456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WO2024029383A1 (ja) 光検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678056B1 (ko) 이미지 센서들을 위한 트렌치 격리 구조물
WO2024018934A1 (ja) 撮像装置
TWI776415B (zh) 影像感測器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