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8828A -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8828A
TW202308828A TW111130746A TW111130746A TW202308828A TW 202308828 A TW202308828 A TW 202308828A TW 111130746 A TW111130746 A TW 111130746A TW 111130746 A TW111130746 A TW 111130746A TW 202308828 A TW202308828 A TW 20230882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ore
mold cavity
foam memb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307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璟浩
葉良輝
陳亭偉
Original Assignee
歐特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歐特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歐特捷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8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82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04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consisting of at least two parts of chemically or physically different materials, e.g. having different densi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08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using several expanding or moulding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12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44/1214Anchoring by foaming into a preformed part, e.g. by penetrating through ho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4/00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 B29C44/02Shaping by internal pressure generated in the material, e.g. swelling or foaming ; Producing porous or cellular expanded plastics articles for articles of definite length, i.e. discrete articles
    • B29C44/12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 B29C44/1266Incorporating or moulding on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or reinforcements the preformed part being completely encapsulated, e.g. for packaging purposes or as reinforc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1/00Use of unspecified rubbers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1/003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04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8Copolymers of ethylene
    • B29K2023/083EVA, i.e. ethylene vinyl acetate copolym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75/00Use of PU, i.e.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06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containing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inserts
    • B29K2105/20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48Wearing apparel
    • B29L2031/50Footwear, e.g. shoe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507Insol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Molding Of Porous Articl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物件,該物件包括一發泡構件,該發泡構件包括一聚合材料;及一核心,其嵌入該發泡構件中,該核心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側壁,該發泡構件覆蓋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一種製造物件的方法包括提供一成型裝置,該成型裝置包括一第一模具與一第二模具,該第一模具包括從一從內壁突出的支撐構件。該方法更包括一核心配置在該支撐構件上;將該第二模具配置在該第一模具上方以形成一模具腔,其中該核心配置在該模具腔中;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模具腔;及形成該第一材料發泡以形成一第一發泡構件,其中該第一發泡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該核心。

Description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物件及其製造方法,尤其係關於一種含有發泡構件和核心的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含有發泡構件和核心的物件具有許多優點,例如高強度、低重量、抗衝擊性、隔熱性等。物件可藉由將發泡構件和核心黏合或將兩者互鎖而製成,如此可暴露出該核心的至少整個表面。因此,仍舊需要對於包括發泡構件和核心的物件結構及其製造方法之改善。
本發明之一目的為提供一種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根據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揭示一種物件。該物件包括:一含有聚合材料的發泡構件、及一嵌入該發泡構件中的核心。該核心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側壁,該發泡構件覆蓋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
根據本發明的一具體實施例,揭示一種製造物件的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成型裝置,其中該成型裝置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對應於該第一模具的第二模具,該第一模具包括一內壁與一從該內壁突出的支撐構件;將一核心配置在該支撐構件上;及將該第二模具配置在該第一模具上方以形成由該第一模具與該第二模具界定的一模具腔,其中該核心配置在該模具腔中;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模具腔;及使該第一材料發泡以形成一第一發泡構件。該第一發泡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該核心。
[相關申請案交叉參照]
本申請案主張2022年6月2日申請第17/831,428號的美國專利申請案,2021年8月23日申請第110130996號的台灣專利申請案、及2021年11月5日申請第110141372號的台灣專利申請案,其全部內容通過引用併入本文供參考。
下列說明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專利標的的不同特徵件之許多不同的具體實施例或範例。以下說明組件和配置的具體範例,以簡化本發明。當然,這些僅為範例,而非限制性。例如,以下描述中在第二特徵件上或之上形成第一特徵件可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件係直接接觸形成的具體實施例,並可亦包括可在第一與第二特徵件之間形成附加特徵件,使得第一和第二特徵不直接接觸的具體實施例。此外,本發明可能在各個範例中重複參考編號及/或字母。該重複之目的在於簡單和清楚,且本身並不表示所討論的各種具體實施例及/或組態之間的關係。
此外,本文可使用空間相關用語,諸如「底下」、「下方」、「之下」、「上方」、「之上」等,以如圖所示描述一元件或特徵件與另外(多個)元件或(多個)特徵件的關係。除了圖式中所描繪方位之外,此類空間相關用語還涵蓋裝置於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該設備可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轉90度或在其他方位上),並可因此解釋本文中使用的空間相關用語。
儘管闡述本發明廣泛範疇的數值範圍和參數是近似值,但具體範例中揭示的數值盡可能精確列舉。然而,任何數值原本就包含必然由對應測試測量中發現的標準偏差所引起之某些誤差。另外,如本文所用,術語「約」通常是指在已知值或範圍的10%、5%、1%或0.5%內。或者,從熟習該項技藝者的思維,術語「約」意指在平均值的可接受標準誤差內。除了在操作/工作範例中,或除非另有明確說明,否則本文說明的所有數值範圍、數量、值和百分比,例如材料數量、持續時間、溫度、操作條件、數量比率等等,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都由用語「大體上」、「大約」或「約」所修飾。因此,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則本發明和文後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數值參數為可根據需要變化之近似值。至少,每個數值參數應根據列舉的有效數字之數量並通過應用普通捨入技術來解釋。在本文中,範圍可表示為從一端點至另一端點或兩端點之間。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所揭示的所有範圍都包括端點。
圖1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物件之示意圖。圖2和圖2A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物件核心之示意圖。該物件的核心可具有如圖3至圖5之任一者所示之各種組態。圖3至圖5為沿圖1中的線條II-II’的示意剖面圖,並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物件之各種組態。請即參考圖1和圖2,物件20包括一含有聚合材料的發泡構件22及一嵌入發泡構件22中的核心21。核心21改善物件20的強度。核心21和發泡構件22的形狀可相互對應,俯視可為圓形、橢圓形、矩形、正方形或其他所需的形狀,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20為鞋類的一部分或鞋類的半成品。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20為鞋類的外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20為鞋類的中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20的厚度等於或大於20 mm。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的厚度等於或大於25 mm。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包括聚合物材料,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熱塑性聚氨酯(TPU)、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等。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包括可回收材料。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的周圍厚度等於或大於20 mm。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的周圍厚度等於或大於25 mm。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更包括發泡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可為熟習該項技藝者已知的任何類型化學或物理發泡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為超臨界流體。超臨界流體可包括惰性氣體,例如處於超臨界狀態的二氧化碳或氮氣。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由包括聚合材料和發泡劑的成型材料所製造。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並無黏著劑。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包括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相對於第一表面211的第二表面212、及一位於第一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12之間的側壁21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覆蓋第一表面211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整個側壁213和整個第二表面21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係接觸第一表面211的至少一部分,並接觸整個側壁213和整個第二表面21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11的一部分透過發泡構件22露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標記374配置在發泡構件22處並且凹入其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11的一部分透過標記374露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從上方看起來,標記374與核心21重疊。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並無標記374,並且核心21被發泡構件22圍繞。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係接觸整個第一表面211、整個側壁213及整個第二表面212。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包括聚合物材料,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SEBS)、熱塑性聚氨酯(TPU)、熱塑性聚酯彈性體(TPEE)等。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為非發泡件。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包括可回收材料。另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為已發泡件。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已發泡件305包括聚合材料和發泡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非發泡件的剛度大於已發泡件的剛度。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和發泡構件22包括相同材料。
為了增強核心21與發泡構件22之間的結合強度,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藉由在第一表面211及/或第二表面212上形成一圖案來增加核心21的表面積,並且發泡構件22的至少一部分係與該圖案共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的特性受到該圖案的影響。該圖案可分佈在核心21上,不限於特定類型,只要核心21的特性滿足實際需要即可。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側壁213之至少一者為粗糙表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具有範圍在230與430 kg/mm2之間的楊氏模量。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A,核心21包括兩或多個工件。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包括一第一層217及一配置於第一層217之上的第二層218。或者,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層217配置於第二層218之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層217附接到第二層218。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層217為非發泡件,並且第二層218為一發泡件。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層217和第二層218包括相同或不同材料。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層217直接黏合到第二層218。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黏著劑塗抹於第一層217與第二層218之間,以將第一層217與第二層218黏合。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和圖3,該圖案為在第一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12之間延伸的一通孔21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的一部分配置於通孔214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通孔214延伸於第一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12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通孔214配置貫穿核心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通孔214的密度、大小和形狀不限,只要核心21的特性符合實際需要即可。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和圖4,該圖案為凹入核心21並配置在第一表面211處的凹部215。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的一部分配置於凹部215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凹部215配置於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及/或側壁213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凹部215的密度、大小和深度不限,只要核心21的特性符合實際需要即可。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和圖5,該圖案為從第一表面211突出的突出部21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環繞突出部21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突出部216配置於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及/或側壁213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突出部216的密度、大小和高度不限,只要核心21的特性符合實際需要即可。
圖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施例的物件之示意性剖面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6,一組件23配置於核心21及發泡構件22上方。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組件23附接到發泡構件22處並配置於其上方。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的一部分配置於組件23與核心21之間,使得核心21不接觸組件2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組件23與核心21相鄰。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面對組件2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組件23是鞋墊、鞋幫或鞋類的任何其他合適的組件。
圖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施例的物件製造方法700之流程圖。方法700包括數個步驟:步驟(701),提供一成型裝置,其中該成型裝置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對應於該第一模具的第二模具,該第一模具包括一內壁與一從該內壁突出的支撐構件;步驟(702),將一核心配置在該支撐構件上;步驟(703),將該第二模具配置在該第一模具上方以形成由該第一模具與該第二模具界定的一模具腔,其中該核心配置在該模具腔中;步驟(704),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模具腔;及步驟(705),使該第一材料發泡以形成一第一發泡構件,其中該第一發泡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該核心。
為了說明本發明的概念和方法700,下面提供各種具體實施例。然而,本發明並不欲受限於特定具體實施例。另外,在不同具體實施例中例示的元件、條件或參數可組合或修改,以形成具體實施例的不同組合,只要所使用的元件、參數或條件不衝突即可。為了便於說明,在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和附圖中,重複具有相似或相同功能和特性的參考編號。注入成型方法的各種操作和由此形成的物件可具有如圖8、圖13、圖14和17至圖21任一者所示之各種組態。圖22為由例示根據本發明一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700所製造的物件20之示意剖面圖。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圖8中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700之步驟701的注入成型系統10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製造物件20的方法700包括步驟701,其包括提供一成型裝置30,其中成型裝置30包括一第一模具33、一對應於第一模具33的第二模具3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為一下模具,並且第二模具32為一上模具。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包括一相鄰於第一模具33和第二模具32的模具基座3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基座34附接到第一模具3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圖8所示提供或接納成型裝置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配置成形成物件20。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和第二模具32在步驟701期間彼此分隔。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和第二模具32彼此互補且可分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和第二模具32彼此互補,以界定一模具腔(未示出)。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界定一下模具腔331,並且第二模具32界定一上模具腔3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包括一內壁332及一從內壁332突出的支撐構件37。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彎曲。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至少一進料口35設置在成型裝置30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配置於第一模具33或第二模具32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可與上模具腔321或下模具腔331連通。為了清楚和簡單起見,圖8只例示一進料口35含在一模具內,但是此範例僅旨在說明,並無意圖限制該等具體實施例。熟習該項技藝者將容易理解,一模具可包括一或多個與上模具腔321或下模具腔331連通的進料口35。
進料口35配置成將成型材料(未示出)接納到上模具腔321及/或下模具腔3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數個進料口35配置在成型裝置30處。成型材料可透過進料口35輸送到成型裝置30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將成型材料注入上模具腔321和下模具腔331中,然後在一段時間後在上模具腔321與下模具腔331中形成發泡構件2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配置於第一模具33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可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側壁處或任何其他合適的位置處,只要進料口35與下模具腔331連通即可。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進料口35可配置於第二模具32處來進出上模具腔321,而不是在第一模具33處配置進料口35。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一進料開口351與進料口35連接。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成將成型材料輸從進料口送到成型裝置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在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處,用於將成型材料從進料口35輸送到下模具腔3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側壁333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底壁334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於第二模具32的內壁322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配置成與支撐構件37相鄰並與其分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與複數個進料開口351連通。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進料開口351分別與進料口35連接。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開口351可具有不同的寬度或直徑。進料開口351的多個位置沒有特別限制,其可配置在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和第二模具32的內壁322之不同區域。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口35與上模具腔321及/或下模具腔331連接的一端具有複數個引導通道352,其中每個引導通道352連接一對應的進料開口351和進料口35。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基座34包括開口341。該等開口341之每一者延伸通過模具基座34。模具基座34可藉由螺釘、夾具、扣件裝置等固接在第一模具33或第二模具32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基座34的材料與第一模具33的材料相同。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基座34的高度H1大於或等於第一模具33或第二模具32的高度H2。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更包括一或多個壓力調節系統3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接合點367可連接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複數個接合點367可連接上模具腔321或下模具腔3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接合點367配置成允許流體或氣體進入或離開成型裝置30。接合點367的位置、形狀和數量沒有特別限制,並且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接合點367之每一者為一孔。
壓力調節系統36可包括一第一氣體導管361、一第二氣體導管362、一氣體源363、一第一閥364、一第二閥365及一壓力感測單元36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氣體導管361的一端連接到連接點367,並且第一氣體導管361的另一端連接到氣體源36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氣體源363配置成供應流體或氣體,其中根據需要可供應合適的流體或氣體;例如,該流體或氣體可為空氣、惰性氣體等,但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氣體導管361的一端耦接到接合點367。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接合點367配置成供應氣體或排放氣體。第一閥364置於第一氣體導管361處,並且配置成控制來自氣體源363的氣體是否通過第一氣體導管361和接合點367進入下模具腔331及/或上模具腔3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第一閥364打開而第二閥365關閉時,將流體或氣體供應到下模具腔331及/或上模具腔321;當第一閥364關閉而第二閥365打開時,排出下模具腔331及/或上模具腔321內的至少一部分流體或氣體。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氣體導管362耦接到接合點367。第二閥365配置於第二氣體導管362處,並且配置成控制來自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的氣體是否通過第二氣體導管362經由接合點367排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氣體導管362耦接到接合點367。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氣體導管362的一端與壓力小於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中壓力的空間連通;例如,外部環境或負壓空間;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閥364和第二閥365不同時打開。
壓力感測單元366配置成感測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內的壓力。壓力感測單元366不限於任何特定類型,只要其可感測壓力並在感測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內的壓力之後提供壓力資訊即可。壓力調節系統36根據壓力資訊改變氣體從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離開/進入其中的條件,從而調節下模具腔331或上模具腔321內的壓力,如此由此獲得的複合材料具有期望的預定形狀和性質。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壓力感測單元366配置於下模具腔、上模具腔321、第一氣體導管361或第二氣體導管362內。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壓力感測單元366配置於下模具腔331和上模具腔321內,並且遠離進料開口35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壓力調節系統36具有多個壓力感測單元366。多個壓力感測單元366的數量和位置不受特別限制,例如,其可配置在第一模具33的內壁322與第二模具32的內壁332並且彼此間隔,及/或在第一氣體導管361中的任何位置處,及/或第二氣體導管362中的任何位置處;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構件37用於支撐核心21並防止核心21係接觸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核心21可配置在支撐構件37上,隨後填充到成型裝置30中的成型材料可接觸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和側壁21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構件37的頂面之表面積小於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之表面積。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構件37和進料開口351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處。支撐構件37、進料開口351和接合點367彼此分開。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構件37包括從內壁332突出的複數個支撐單元371、372、373。支撐單元371、372、373彼此分開。支撐單元371、372、373的位置和數量沒有特別限制,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例如配置在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之不同區域。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單元371、372、373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底壁334處並從此突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單元371、372、373之至少兩者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之相對側。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接合點367的數量大於支撐單元371、372、373的數量。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每一者的高度可相同或不同,只要核心21可配置在支撐單元371、372、373上即可。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每一者的高度都相同。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從剖面圖看起來,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每一者配置成與對應進料開口351相鄰。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從剖面圖看起來,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每一者配置成與對應接合點367相鄰。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一者配置在對應進料開口351與對應接合點367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一者配置相鄰於對應進料開口351與對應接合點367。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進料開口351之一者配置在對應接合點367與對應支撐單元371之間。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為了維持排放通道50與成型裝置30之間的溫度差,注入成型系統100更包括配置於排放通道50與成型裝置30之間的絕緣體7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配置於排放通道50與模具基座34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配置於模具基座34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置於出口51與進料口35之間。
排放通道50可延伸到絕緣體70中,從而被絕緣體70部分環繞。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包括配置成接納排放通道50的開口71。絕緣體70的開口71與模具基座35的開口341以及進料口35對準。開口71延伸通過絕緣體70。絕緣體70可諸如藉由螺絲固接在模具基座34上。絕緣體70可包括非導熱材料,諸如玻璃纖維。絕緣體70可完全由非金屬材料構成。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的熔點大體上高於流過排放通道50的混合物溫度。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絕緣體70的熔點大體上大於180℃。
圖9至圖12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施例之方法700的步驟701之注入成型系統100之一部分之示意俯視圖。該部份每一者的大小與形狀可彼此相同或不同,俯視可為圓形、橢圓形、矩形、方形、彎曲、帶狀或其他所需的形狀,但不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9,支撐單元371、372、373的形狀彼此類似。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每一者從俯視圖看都為條形。此外,支撐單元371與支撐單元372之間的距離D1和支撐單元372與支撐單元373之間的距離D2可相同或不同。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距離D1等於距離D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距離D1不等於距離D2。支撐單元371的長度L1、支撐單元372的長度L2和支撐單元373的長度L3可彼此相同或不同。L1、L2、L3的長度不受限制,只要核心21可配置在支撐構件37上即可。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0,支撐單元371、372、373的形狀都不同。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單元372配置於支撐單元371與支撐單元373之間。支撐單元371的形狀與支撐單元373的形狀相似,而支撐單元372的形狀與支撐單元371的形狀不同。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單元371、372、373配置成列狀。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1,支撐單元371、372、373配置弧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2,該等支撐單元371、372、373之至少一者為彎曲形狀。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進料開口351之至少一者與該等接合點367之一者配置在支撐單元371與支撐單元373之間。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更包括提供一擠壓系統10,其配置成產生成型材料(未示出),以及提供可與擠壓系統10連通並包括配置在擠壓系統10遠端出口51以及配置成排出成型材料之排放通道5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的進料口35可相對與出口51接合。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擠壓系統10和排放通道50配置相鄰於成型裝置30的進料口35。成型裝置30配置成從排放通道50的出口51接納成型材料。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的製造方法700包括步驟702,其包括將核心21支撐於支撐構件37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3,核心21配置於支撐單元371、372、373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配置於下模具腔331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係接觸支撐單元37。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單元37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核心21與內壁332之間。由於支撐單元37,配置在成型裝置30內的核心21可不覆蓋進料開口351和接合點367。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重新參考圖2A和圖13,步驟702包括將核心21的第一層217配置在支撐構件37上方,以及將核心21的第二層218配置在第一層217上方。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將第一層217和第二層218逐層配置在成型裝置30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層218附接到第一層217。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將第一層217黏合到第二層218,以及將第一層217和第二層218同時配置到成型裝置30中。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的製造方法700包括步驟703,其將第二模具32配置在第一模具33上方,以形成由第一模具33與第二模具32界定的一模具腔31,其中核心21配置在模具腔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4,成型裝置30處於閉合狀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成型裝置30此於閉合組態下,形成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成型裝置30閉合,第一模具33與第二模具32緊密接合。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將出口51與成型裝置30的進料口35接合。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重新參考圖8和圖13,在步驟701和702的開始,擠壓系統10和排放通道50遠離成型裝置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出口51與成型裝置30的進料口35接合之前,排放通道50移動到與成型裝置30相鄰的第一位置。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排放通道50已移動到與成型裝置30相鄰的第一位置。在第一位置處,排放通道50與成型裝置30的模具基座34之開口341對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出口51與模具基座34之間的距離大於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位置處,排放通道50與絕緣體70的開口71以及模具基座341的開口341對準。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4,在排放通道50與開口341對準之後,排放通道50朝向成型裝置30移動,由模具基座34的開口341接納,然後出口51與進料口35對接。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排放通道50朝向成型裝置30移動,由模具基座34的開口341接納。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排放通道50朝向成型裝置30移動,由絕緣體70的開口71及模具基座34的開口341接納。
在出口51與進料口35對接之後,出口51和進料口35形成成型材料流動路徑,從而使排放通道50可透過進料口35與模具腔31連通。出口51必須與進料口35緊密接合,以防止成型材料從成型裝置30洩漏出來。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將排放通道50固定至成型裝置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裝置40施力以防止擠壓系統10與成型裝置30分離。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擠壓系統10將成型材料注入成型裝置30時,成型裝置30可產生與注入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並且該反作用力可傳遞至排放通道50和擠壓系統10,如此排放通道50傾向與成型裝置30分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裝置40提供支撐,抵抗與注入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排放通道50藉由將支撐裝置40的第一元件41相對於支撐裝置40的第二元件42接合,以將排放通道50與成型裝置30固定,其中第一元件41從擠壓系統10突出,而第二元件42配置於成型裝置30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接合後支撐裝置40提供力,以防止排放通道50與成型裝置30分離。
圖1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注入成型系統100之一部分之示意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5,支撐裝置40包括配置成彼此接合的第一元件41和第二元件42,其中第一元件41從擠壓系統10或排放通道50突出,並且第二元件42配置於成型裝置30上,但是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和第二元件42可彼此夾緊;例如,第二元件42配置成接納第一元件4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支撐裝置40配置成與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相鄰。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配置於排放通道50上,並且第二元件42配置於成型裝置30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元件42配置於成型裝置30的模具基座34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是擠壓系統10或排放通道50的一部分,而第二元件42是成型裝置30的一部分。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是擠壓系統10的一部分,同時配置於排放通道50附近,並且第二元件42配置於或面向成型裝置30的模具基座3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和第二元件42可彼此接合,從而將排放通道20與成型裝置30的模具基座34緊密接合。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在注入期間擠壓系統10和成型裝置30分離,已接合的第一元件41受力以抵住第二元件42。該力等於或大於一臨界值。可根據模具腔31內的壓力和出口51的直徑或根據其他因素來調整該臨界值。
第一元件41的位置和數量可根據需要調整,沒有特別限制。第二元件42的位置和數量也可根據需要調整,沒有特別限制。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元件42的位置和數量對應於第一元件41的位置和數量。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可置於排放通道50上任何合適的位置處,並且第二元件42可配置於成型裝置30上任何合適的位置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元件42配置成與上模具32相鄰。
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注入成型系統100之一部分之示意圖。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6,支撐裝置40可處於兩狀態之一,即鎖定狀態和解鎖狀態。在解鎖狀態下,第一元件41進入對應的第二元件42內,但尚未被第二元件42鎖定。換句話說,當支撐裝置40處於解鎖狀態時,第一元件41仍然可從第二元件42中抽出。在鎖定狀態下,第一元件41進入並以對應的第二元件42鎖定,使得第一元件41不能從第二元件42退出。圖16例示支撐裝置40在鎖定狀態下。支撐裝置40可手動或自動操作和控制。支撐裝置40可手動或自動在兩狀態之間切換。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旋轉固定至擠壓系統1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包括一細長部分411和一臂部分412。細長部分411和臂部分412可沿箭頭A所示方向旋轉。細長部分411固定至擠壓系統10,並沿第一方向Z朝向上模具32延伸。臂部分412耦接到細長部分411,並且在基本垂直於該第一方向Z的第二方向X上,或在基本垂直於該第一方向Z的第三方向Y上延伸。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元件41具有倒T形。在第一元件41進入第二元件42之後,藉由旋轉第一元件41的臂部分412,支撐裝置40從解鎖狀態變為鎖定狀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藉由將第一元件41的臂部分412旋轉約90度,則第一元件41與第二元件42鎖定。圖16例示在將臂部分412旋轉約90度之後,臂部分412與第二元件42鎖定。因此,支撐裝置40處於鎖定狀態,並且排放通道20與成型裝置30緊密接合,並因此混合物可開始從擠壓系統10和排放通道50注入成型裝置30。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4至圖16,排放通道50藉由將支撐裝置40變成鎖定狀態,諸如相對於支撐單元40的第二元件42並在中旋轉支撐裝置40的第一元件41,同時將出口51與進料口35接合,來將排放通道20固定到成型裝置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出口51對接至進料口35時,第一元件41進入第二元件42,然後與第二元件42鎖定。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排放通道50藉由旋轉支撐裝置40的第一元件41之細長部分411和臂部分412而固定到成型裝置30,細長部分411固定到擠壓系統10並且在朝向成型裝置30的第一方向Z上延伸,並且臂部分412耦接到細長部分411並且在不同於第一方向Z的第二方向X上延伸。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7,方法700更包括通過與模具腔31連接的壓力調節系統36,將氣體G注入模具腔31,直到在將成型材料注入模具腔31之前,感測到模具腔31具有第一預定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氣體G通過第一氣體導管361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取決於需要,氣體G為任何合適的氣體;例如,空氣;然而,本發明並不受限於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出口51和進料口35接合之後,將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內之壓力調整到第一預定壓力。在成型裝置30具有第一預定壓力之後,開始注入。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壓力感測單元366感測模具腔31中的壓力為大氣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閥364已打開,如此氣體G通過第一氣體導管361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進料口35已關閉,氣體G通過壓力調節系統36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氣體G透過進料口35注入模具腔3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將氣體G注入模具腔31的處理中,連續感測模具腔31中的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壓力感測單元366持續感測模具腔31內的壓力,並且將氣體G注入模具腔31,直至感測到模具腔31具有第一預定壓力為止;然後,壓力調節系統36的第一閥364和第二閥365已關閉,並且氣體G停止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預定壓力大於大氣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預定壓力小於大氣壓力。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步驟704之前,模具腔31具有第一預定壓力,並且壓力調節系統36的第一閥364和第二閥365都關閉。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步驟704,其包括將第一材料M1注入模具腔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由擠壓系統10製成的成型材料為第一材料M1。第一材料M1包括聚合材料和發泡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8,第一材料M1透過出口51和進料口35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步驟704包括從排放通道50將第一材料M1通過出口51和進料口35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一材料M1注入時,排放通道50至少部分被成型裝置30環繞。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與核心21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支撐單元371、372、373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核心21的凹部215或通孔214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至少一部分環繞核心21的突出部216。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步驟704中,在將第一材M1注入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期間,模具腔31中的壓力迅速變化,並且壓力感測單元366連續感測模具腔31中的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將第一材料M1從進料口35注入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中,並且將第一預定壓力施加給第一材料M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和氣體G配置於模具腔31中,並且第一材料M1將在模具腔31中膨脹並發泡。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將第一材料M1從進料口35注入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中,從而提高模具腔31內的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內之壓力升高到第一預定壓力以上。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成型裝置30的模具腔31內之壓力從第一預定壓力上升至第二預定壓力。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將第一材料M1注入具有第一預定壓力的模具腔31之後,模具腔31內的壓力增加,因此,第二預定壓力的設定確保模具腔31保持在合適的壓力範圍內。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模具腔31達到第二預定壓力時,停止向模具腔31中注入第一材料M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將第一材料M1注入具有第一預定壓力的模具腔31內之過程僅持續少於1秒。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由於模具腔31具有第一預定壓力,使得第一材料M1之填充完成持續時間可少於0.5秒。在該注入期間或注入完成時,壓力感測單元366即時感測模具腔31內的壓力,並且提供壓力資訊,從而壓力調節系統36能夠根據壓力資訊調整模具腔31內的壓力,因此能夠將模具腔31內的壓力保持在預定壓力範圍內。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注入過程期間,排放通道50的溫度高於成型裝置30的溫度。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使用絕緣體70來維持溫度差。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19,在步驟705中,方法700包括將第一材料M1發泡來形成第一發泡構件221。第一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核心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第一表面211的至少一部分,並接觸核心21的整個側壁213和整個第二表面21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11包括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該第一部分係接觸第一發泡構件221,該第二部分係接觸支撐構件37。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與核心21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支撐單元371、372、373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核心21的凹部215或通孔214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環繞核心21的突出部21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形成第一發泡構件221之後形成物件20-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1包括核心21和第一發泡構件22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更包括在注入第一材料M1期間或之後,將支撐構件37收回至第一模具33中或將支撐構件37從模具腔31中移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至少支撐單元371、372、373之一者在第一發泡構件221發泡之後收回或移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支撐構件37收回或移除後,於第一發泡構件221上形成標記37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與支撐構件37的位置對應之位置處形成標記37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支撐單元371、372、373收回或移除之後,分別在與支撐單元371、372、373的位置相對應之位置處形成標記374、375、37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1包括標記374、375、37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1並無標記374、375、376。物件20-1的第一發泡構件221環繞核心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1可另從成型裝置30中取出。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之第二部分透過標記374暴露出來,並且進料開口351配置在標記374附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等進料開口351之每一者配置在標記374、375、376的對應一者附近。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更包括從模具腔31排出氣體G,以將模具腔31中的壓力降低到第三預定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將氣體G注入模具腔31之後,從模具腔31排出一部分氣體G。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步驟705期間,氣體G在小於1秒的時間內通過壓力調節系統36從模具腔31排出,同時第一材料M1在模具腔31中發泡。由於氣體G排出,在發泡過程後模具腔31中第一材料M1可具有較低密度。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氣體G通過接合點367從模具腔31排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氣體G在模具腔31中第一材料M1的發泡過程期間或之後,從模具腔31排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腔31中的壓力從第二預定壓力降低。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壓力感測單元366感測到模具腔31中的壓力大於第二預定壓力時,模具腔31中的氣體G之一部分排出,直到模具腔31內的壓力在預定壓力範圍內。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預定壓力範圍在第一預定壓力與第二預定壓力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閥365打開,並且模具腔31內的一部分氣體透過第二氣體導管362排出。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0,方法700更包括在移除或收回支撐構件37之後,將第二材料M2注入模具腔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中聚合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基本上等於第二材料M2中聚合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的成份與第二材料M2的成份類似。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由第一材料M1和第二材料M2環繞。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由擠壓系統10製成的成型材料為第二材料M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透過出口51和進料口35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從排放通道50透過出口51和進料口35注入模具腔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第二材料M2注入時,排放通道50係至少部分被成型裝置30環繞。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的配置位置對應於支撐構件37的位置。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配置於標記374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分別對應於支撐單元371、372、373的多個位置之各位置處形成標記374、375、376之後,將第二材料M2配置在標記374、375、376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發泡構件221環繞第二材料M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材料M2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第一發泡構件22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更包括使第二材料M2發泡以形成第二發泡構件22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核心21由第一發泡構件221和第二發泡構件222環繞。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發泡構件222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核心21的第一表面21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發泡構件221環繞第二發泡構件22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發泡構件222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第一發泡構件2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2在形成第一發泡構件221和第二發泡構件222之後形成。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包括核心21、第一發泡構件221和第二發泡構件222。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形成第二發泡構件222之後,第二模具32離開第一模具33,並且排放通道50脫離成型裝置30並從其抽出,如圖21所示。出口51脫離進料口35。成型裝置30從閉合組態(圖17至圖20)改變成脫開組態(圖2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2,在形成物件20-2之後,然後從第一模具33取出物件20-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2由人手動拾取,或者由機器人、機械手臂、抓握器等自動拾取。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更包括在注入第一材料M1之前,將組件23配置在第二模具32的開口322內。圖23至圖26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一些具體實施例方法700的步驟701至705之注入成型系統200的示意剖面圖。圖27和圖28為由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具體實施例的方法700所製造物件20-3之示意剖面圖。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3,第二模具32處於包括開口322的另一組態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模具32包括相對於第一模具33配置的一開口322。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4,一組件23可由開口322接納並配置其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模具腔31由第一模具33、第二模具32和組件23所界定,如圖25所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材料M1注入組件23與第一模具33的內壁332間之模具腔31,如圖26所示,類似於圖18所示的操作。在第一發泡構件221的形成期間,組件23與第一材料M1係接觸。如此,如圖26所示製造物件20-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3為包括組件23和第一發泡構件221的產品或半產品,第一發泡構件221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核心21與組件23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組件23是鞋墊、鞋幫或鞋類的任何其他合適的組件。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7,物件20-3更包括標記37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物件20-3更包括複數個標記374、375、376。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8,物件20-3更包括由第二材料M2形成的第二發泡構件222。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方法700包括將第一材料M1和第二材料M2從擠壓系統10注入排放通道50中。圖29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態樣的擠壓系統示意圖。擠壓系統10包括一熔融單元120及一混合單元13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擠壓系統10包括熔融單元120、混合單元130、一發泡劑供應單元140、一注入單元150、一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一第二流動控制元件162及一監控模組180。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9,熔融單元120配置成輸送聚合物材料。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熔融單元120包括一加壓匣121、一第一進料通道122、一第一排放通道123及一推動構件124。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熔融單元120更包括一進料斗125。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進料通道122和第一排放通道123分別配置在加壓匣121的兩端。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進料通道122與加壓匣121的內部空間1211連通,並且第一排放通道123與加壓匣121的外部空間連通,其中第一進料通道122配置成用於輸送聚合物材料至加壓匣121的內部空間121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進料斗125配置成透過第一進料通道122將聚合物材料輸送到加壓匣121的內部空間1211。
推動構件124配置成將聚合物材料從第一進料通道122輸送到第一排放通道12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推動構件124配置在加壓匣121的內部空間121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推動構件124配置在第一進料通道122和第一排放通道123之間加壓匣121的內部空間1211中,並且用於將聚合材料推向第一排放通道12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推動構件124可相對於加壓匣121旋轉。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藉由推動構件124的旋轉將聚合材料從第一進料通道122輸送到第一排放通道12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推動構件124無法沿與加壓匣121的縱軸平行之方向移動。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推動構件124的長度沿加壓匣121的長度延伸,加壓匣121的內側壁1212與推動構件124之間的最短距離D5與推動構件124的直徑D6之比例在約1:1500至約1:4500之範圍內,並且可由熔融單元120均勻熔融聚合物材料。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加壓匣121的內側壁1212與推動構件124之間的最短距離D5大致等於或小於0.3 mm。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加壓匣121的內側壁1212與推動構件124之間的最短距離D5介於0.01與0.05 mm之間。
混合單元130配置成從熔融單元120接納該聚合物材料,並配置成將該聚合物材料與一發泡劑混合,以形成該聚合物材料與該發泡劑的混合物。混合單元130包括一中空混合匣131、一第二進料通道132、一第二排放通道133及一混合轉子134。
第二進料通道132和第二排放通道133分別配置在混合匣131的兩端。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進料通道132配置成輸送聚合物材料。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二排放通道133配置成輸送排放該混合物。
混合轉子134配置成將聚合物材料與發泡劑混合,以在混合匣131內形成混合物。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轉子134配置於混合匣131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轉子134配置在第二進料通道132與第二排放通道133之間的混合匣131中,以攪拌混合匣中的混合物。混合轉子134可旋轉將聚合物材料與發泡劑混合,並將聚合物材料和發泡劑的混合物從第二進料通道132輸送到第二排放通道133。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轉子134無法沿與混合匣131的縱軸平行之方向移動。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轉子134的長度沿中空混合匣131的長度延伸,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與混合轉子134之間的距離D3與混合轉子134的直徑D4之比例在約1:1500至約1:4500之範圍內,並且可由擠壓系統10均勻準備混合物。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物可分成多個部分,並且由擠壓系統10所準備的混合物每一部分之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基本上恆定。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物第一部分中的聚合物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基本上等於混合物第二部分中的聚合物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與混合轉子134之間的最短距離D3大致等於或小於0.3 mm。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與混合轉子134之間的最短距離D3介於0.01與0.09 mm之間。
圖30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態樣的擠壓系統之一部分之放大圖。為了使熔融化的聚合物材料和發泡劑在混合匣131中均勻混合,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參考圖29和圖30,混合轉子134更包括一可轉動配置在混合匣131中呈圓柱形的柱狀體1341、及一環形配置在柱狀體1341外圍的凹部1342。因此,當柱狀體1341旋轉時,聚合物材料和發泡劑由凹部1342攪動,從而獲得期望的混合效果。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最短距離D3為凹部1342與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間之最短距離。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最短距離D3為凹部1342與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間之最短距離時,最短距離D3介於0.01與0.09 mm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轉子134的直徑D4介於45至75 mm之間的範圍內。表1列出最短距離D3、直徑D4及凹部1342與中空混合匣131的內側壁1311間之最短距離D3與混合轉子134的直徑D4之對應比例。
表1
直徑D4(mm) 45 55 65 75
最短距離D3(mm) 0.01 0.02 0.02 0.03 0.03 0.04 0.04 0.05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最短距離D3基本上小於0.01 mm時,混合物中預定量的發泡劑基本上大於0.8/cm 3,如圖31所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果預定量混合物中的發泡劑顯著大於0.8/cm 3,則在發泡後預定量混合物中的氣泡密度顯著大於180000/cm 3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最短距離D3與距離D4的比例介於1:1500與1:4500之間的範圍內時,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均勻度最佳化。換言之,通過混合轉子134對發泡劑和聚合物材料的混合是平均且均勻。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最短距離D3與距離D4的比例介於1:1500與1:4500之間的範圍內時,如圖32所示,在預定量的混合物中,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在4:1至3:1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預定量的混合物中,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約為1: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如果在預定量的混合物中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介於4:1與3:1之間,則在發泡之後,在預定量的混合物中,氣泡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也介於4:1與3:1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發泡之後,在預定量的混合物中,氣泡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約為4:1。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請即重新參考圖29,熔融單元120包括一配置成容納聚合物材料並具有第一壓力的中空加壓匣121,並且混合單元130包括一具有第二壓力的中空混合匣1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回流,第一壓力大於第二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藉由第一壓力與第二壓力之間的差,將聚合材料從熔融單元120抽向混合單元130。
發泡劑供應單元140連接到混合單元130,並配置成將發泡劑輸送到混合單元130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供應單元140位於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與第二流動控制元件162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供應單元140配置成靠近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並且遠離第二流動控制元件162。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源(未顯示)連接到發泡劑供應單元140,並配置成供應熟習該項技藝者已知的任何類型發泡劑。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發泡劑在由發泡劑供應單元140導入混合單元130之後處於超臨界流體狀態。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在將熔融單元120連接到混合單元130的第一接口171處。第一接口171配置成將聚合物材料從熔融單元120導入混合單元130。第一接口171位於熔融單元120與混合單元130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接口171配置成將聚合物材料從熔融單元120的加壓匣121導入混合單元130的混合匣13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利用第一壓力與第二壓力之間的差,將聚合材料從熔融單元120透過第一接口171輸送及/或抽向混合單元130。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在熔融單元120與混合單元130之間,並配置成控制該聚合物材料從熔融單元120到混合單元130的流動。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可為閥門、活動蓋等。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成在打開組態與閉合組態之間切換。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的打開組態允許聚合物材料從熔融單元120流入混合單元130,並且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的閉合組態防止聚合物材料從混合單元130流回到熔融單元120。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成維持熔融單元120與混合單元130之間的壓力差。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成通過在打開組態與閉合組態之間進行切換,來維持熔融單元120和混合單元130之間的壓力差,使得聚合物材料不能從混合單元130的混合匣131流回到熔融單元120的加壓匣121。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配置成調節第一壓力及/或第二壓力,以維持第一壓力與第二壓力之間的壓力差。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當第一壓力類似於第二壓力時,第一流動控制元件161處於閉合組態。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注入單元150配置成接納從混合單元130的第二排放通道133排出之混合物,並將該混合物從注入單元150排出。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注入單元150配置成注入混合物,並且排放通道50與注入單元150連通。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注入單元150包括一配置成容納混合物的中空計量匣151。計量匣151具有中空的內部空間1511,其中內部空間1511與第二排放通道133連通並配置成容納混合物。注入單元150更包括一連通計量匣151的內部空間1511之連接通道152;及一排放構件153,其可滑動配置在計量匣151的內部空間1511中並配置成透過出口154將混合物從計量匣151排出。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物從注入單元150流入排放通道50。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混合物為第一材料M1及/或第二材料M2。
本發明的一態樣關於一種物件。該物件包括:一發泡構件,其包括一聚合材料;及一核心,其嵌入該發泡構件中;其中該核心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側壁,該發泡構件覆蓋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包括在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延伸的一通孔。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一凹部凹入核心中並配置於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或側壁處。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包括從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或側壁突出的突起部,並且該突起部由發泡構件所環繞。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物件更包括配置在核心和發泡構件上的組件,且該發泡構件的一部分配置於組件與核心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由該發泡構件所環繞。
本發明的一態樣關於一種製造物件之方法。該方法包括:提供一成型裝置,其中該成型裝置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對應於該第一模具的第二模具,該第一模具包括一內壁與一從該內壁突出的支撐構件;將一核心配置在該支撐構件上;將該第二模具配置在該第一模具上方以形成由該第一模具與該第二模具界定的一模具腔,其中該核心配置在該模具腔中;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模具腔;及使該第一材料發泡以形成一第一發泡構件,其中該第一發泡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該核心。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在注入該第一材料期間或之後,將該支撐構件收回至該第一模具中或將該支撐構件從該模具腔中移除。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在移除或收回該支撐構件之後,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模具腔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中的聚合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基本上等於該第二材料中的聚合材料與發泡劑之比例。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在該第一發泡構件上對應於該支撐構件的位置處形成一標記。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在注入該第一材料之前,將一氣體注入該模具腔,以將該模具腔的壓力提高至一第一預定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從該模具腔排出一氣體,以將該模具腔中的壓力降低到一第二預定壓力。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該核心的一凹部或一通孔中。
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該內壁與該核心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支撐構件包括從該內壁突出的複數個支撐單元,並且該第一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該等支撐單元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核心包括一與該支撐構件係接觸的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側壁,該第一發泡構件係接觸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在注入該第一材料之前,將一組件配置於該第二模具的一開口中。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在注入該第一材料之後,該第一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該組件與該核心之間。在一些具體實施例中,該方法更包括:提供一擠出系統,其配置成產生該第一材料並具有一熔融單元和一混合單元;及提供一排放通道,其與該擠壓系統連通並包括配置在該擠壓系統遠端並配置成排放該成型材料的一出口,其中該成型裝置的一進料口係對應接合該出口。
前面概述數個具體實施例的特徵件,使得熟習該項技藝者可更佳理解本發明的多個態樣。熟習該項技藝者應明白,其可容易使用本發明作為設計或修改其他操作和結構之基礎,以實現相同目的及/或實現本文所引用具體實施例的相同優點。熟習該項技藝者亦應明白,這類同等構造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疇,且在不悖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疇之情況下,可進行各種改變、替換與變更。
再者,本發明之範疇並不受限於本說明書中所說明之程序、機器、製造、物質組成、構件、方法及步驟之特定具體實施例。從本發明之揭示內容,熟習此項技術者將容易明白,依據本發明可使用目前已存在或以後將要開發的實行與本文所說明之對應具體實施例相同之功能或獲得基本上相同結果之程序、機器、製造、物質組成、構件、方法或步驟。因此,希望文後申請專利範圍在其範疇內包括此類程序、機器、製造、物質組成、構件、方法和步驟。
10:擠壓系統 20、20-1、20-2、20-3:物件 21:核心 22:發泡構件 23:組件 30:成型裝置 32:第二模具 33:第一模具 34:模具基座 35:進料口 36:壓力調節系統 37:支撐構件 40:支撐裝置 41:第一元件 42:第二元件 50:排放通道 51:出口 70:絕緣體 100:注入成型系統 120:熔融單元 121:壓力匣 122:第一進料通道 123:第一排放通道 124:推動構件 125:進料斗 130:混合單元 131:中空混合匣 132:第二進料通道 133:第二排放通道 134:混合轉子 140:發泡劑供應單元 150:注入單元 151:中空計量匣 152:連接通道 153:排放構件 154:出口 161:第一流動控制元件 162:第二流動控制元件 171:第一接口 180:監控模組 211:第一表面 212:第二表面 213:側壁 214:通孔 215:凹部 216:突出部 217:第一層 218:第二層 221:第一發泡構件 222:第二發泡構件 321:上模具腔 331:下模具腔 332:內壁 333:內側壁 334:內底壁 341、71、322:開口 351:進料開口 352:引導通道 361:第一氣體導管 362:第二氣體導管 363:氣體源 364:第一閥 365:第二閥 366:壓力感測單元 367:接合點 371、372、373:支撐單元 374、375、376:標記 411:細長部分 412:臂部分 700:方法 701、702、703、704、705:操作 1211、1511:內部空間 1212:內側壁 1311:內側壁 1341:柱狀體 1342:凹部 D1、D2、D3、D4、D5、D6:距離 G:氣體 H1、H2:高度 L1、L2、L3:長度 M1:第一材料 M2:第二材料
當結合附圖閱讀時,從以下實施方式可最佳理解本發明態樣。應注意,根據工業中的標準實踐,各種特徵件並未按比例繪製。事實上,為了清晰起見,各種特徵件的尺寸可能任意放大或縮小。
圖1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示範物件之示意圖。
圖2和圖2A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示範物件之一部分之示意圖。
圖3至圖6為沿圖1中線條II-II’的示意剖面圖,並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示範物件。
圖7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製造物件的方法流程圖。
圖8、圖13、圖14、圖17至圖21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製造物件的方法之示範操作的示意剖面圖。
圖9至圖12為用於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製造物件的方法之注入成型系統之一部分之示意俯視圖。
圖15和圖16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注入成型系統100之一部分之示意圖。
圖22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示範物件之示意圖。
圖23至圖26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製造物件的方法之示範操作的示意剖面圖。
圖27和圖28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示範物件之示意圖。
圖29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圖1的注入成型系統之一部分之示意圖。
圖30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之圖29中由虛線圈起的該注入成型系統之一部分之放大圖。
圖31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混合物中的發泡劑量與最短距離之行為圖表。
圖32為例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的發泡劑與聚合物材料的比例對最短距離與混合轉子直徑的比例之行為圖表。
20:物件
21:核心
22:發泡構件
374:標記

Claims (10)

  1. 一種物件,其包含: 一發泡構件,其包括一聚合材料;及 一核心,其嵌入該發泡構件中; 其中該核心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側壁,該發泡構件覆蓋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物件,其中該核心包括一凹部,其凹入該核心中並配置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二表面或該側壁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物件,其更包含配置在該核心和該發泡構件上方的一組件,並且該發泡構件的一部分配置於該組件與該核心之間。
  4. 一種物件製造之方法,其包含: 提供一成型裝置,其中該成型裝置包括一第一模具、一對應於該第一模具的第二模具,該第一模具包括一內壁與一從該內壁突出的支撐構件; 將一核心配置在該支撐構件上; 將該第二模具配置在該第一模具上方以形成由該第一模具與該第二模具界定的一模具腔,其中該核心配置在該模具腔中; 將一第一材料注入該模具腔;及 使該第一材料發泡以形成一第一發泡構件, 其中該第一發泡構件的至少一部分係接觸該核心。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 在注入該第一材料期間或之後,將該支撐構件收回至該第一模具中或將該支撐構件從該模具腔中移除。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 在移除或收回該支撐構件之後,將一第二材料注入該模具腔中。
  7.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 在該第一發泡構件上對應於該支撐構件的位置處形成一標記。
  8.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更包含: 從該模具腔排出一氣體,以將該模具腔中的壓力降低到一第二預定壓力。
  9.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材料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於該核心的一凹部或一通孔中。
  10.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核心包括一與該支撐構件係接觸的第一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及一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之間的側壁,該第一發泡構件係接觸該第一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並覆蓋該整個側壁與該整個第二表面。
TW111130746A 2021-08-23 2022-08-16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230882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0996 2021-08-23
TW110130996 2021-08-23
TW110141372 2021-11-05
TW110141372 2021-11-05
US17/831,428 US20230062429A1 (en) 2021-08-23 2022-06-02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7/831,428 2022-06-0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828A true TW202308828A (zh) 2023-03-01

Family

ID=8528860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866U TWM637383U (zh) 2021-08-23 2022-08-16 複合物及製備複合物的成型裝置
TW111130746A TW202308828A (zh) 2021-08-23 2022-08-16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8866U TWM637383U (zh) 2021-08-23 2022-08-16 複合物及製備複合物的成型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62429A1 (zh)
JP (1) JP7471676B2 (zh)
TW (2) TWM637383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21745A (en) * 1980-02-29 1981-09-24 Toyoda Gosei Co Ltd Foaming resin injection molding method
WO2001079624A1 (en) * 2000-04-14 2001-10-25 Kim Woo Hyun Architectural flooring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6787091B2 (en) * 2002-10-23 2004-09-07 Acushnet Company Reaction injection and compression molding of a golf ball
US9138062B2 (en) * 2013-02-22 2015-09-22 Mark Todd Molded seat
US20140084663A1 (en) * 2012-09-22 2014-03-27 Mark Todd Molded seat
DE102013002519B4 (de) 2013-02-13 2016-08-18 Adidas Ag Herstellungsverfahren für Dämpfungselemente für Sportbekleid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37383U (zh) 2023-02-11
US20230062429A1 (en) 2023-03-02
JP2023082653A (ja) 2023-06-14
JP7471676B2 (ja) 2024-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8348B (zh) 射出成型系統及射出成型方法
US20210069949A1 (en) Molding device and molding method
JP7108170B2 (ja) 射出成型方法
CA2164211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ticles made of polyurethane
CN112208053A (zh) 射出成型系统及射出成型方法
TW202308828A (zh) 物件及其製造方法
WO2009099129A1 (ja) 多層樹脂形成ダイヘッドとこれをそなえた押出成形機
CN218083830U (zh) 物件及其制备物件的成型装置
EP4140687A1 (en) Articl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I832238B (zh) 射出成型系統及射出成型方法
CN115891023A (zh) 物件及其制造方法
KR20230029535A (ko) 성형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TWI834253B (zh) 複合物及其製備方法
EP4321320A1 (en) Molding device and molding method
TWM637387U (zh) 複合物及製備複合物的成型裝置
EP3974147B1 (en) Molding method
US20220227086A1 (en)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method
EP4257328A1 (en)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23031287A (ja) 複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53651U (zh) 注入成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