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4388A -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 Google Patents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4388A
TW202304388A TW110126879A TW110126879A TW202304388A TW 202304388 A TW202304388 A TW 202304388A TW 110126879 A TW110126879 A TW 110126879A TW 110126879 A TW110126879 A TW 110126879A TW 202304388 A TW202304388 A TW 20230438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ture
cutting
surgical suture
molded
barb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26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97686B (zh
Inventor
方旭偉
洪煒
蘇真瑩
江卓培
黃士豪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10126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97686B/zh
Priority to CN202111393092.0A priority patent/CN115670549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4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4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97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97686B/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提供一種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包括複數個縫線單元,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二對模塑倒刺和複數個切割修飾,其中每對模塑倒刺之二模塑倒刺彼此朝相對之方向延伸,該複數個切割修飾位於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且該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介於0 o-180 o

Description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具增強拉力又不會產生組織表面凸起之外科手術縫線。
外科手術縫線為加強拉力,會手術縫線增加模塑倒刺,常用於腹腔鏡微創手術之傷口縫合,因縫線的模塑倒刺構造可將傷口兩邊的組織拉近,免去打結的需求,且縫線本身的抗拉強度可維持傷口的閉合,為目前廣泛使用的外科手術縫線。
但市售具模塑倒刺之縫線雖因縫線上倒刺提高對於組織之抓力,但因彈性不足,使用時卻會對組織表面,例如皮膚表皮,產生凸起之問題。
針對以上問題,亟需具改善組織表面凸起之外科手術縫線。
為解決上述之問題,本揭露係提供一種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包括複數個縫線單元,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2對模塑倒刺和複數個切割修飾,其中每對模塑倒刺之二模塑倒刺彼此朝相對之方向延伸,該複數個切割修飾位於該2對模塑倒刺之間;且該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介於0 o-180 o
於一實施例,該縫線單元之長度等於或小於10mm。
於一實施例,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至少2個切割修飾,例如2-6個。於一特定實施例,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5個切割修飾。
於一實施例,該複數個切割修飾呈螺旋對稱排列。
於一實施例,該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介於0 o-180 o,較佳為介於15 o-90 o,較佳為介於30 o-90 o
於一實施例,其中該該模塑倒刺與該縫線之間具有一銳角θ,θ係小於90 o,較佳為等於或小於45 o,更佳為等於或小於30 o
於一實施例,其中該模塑倒刺20之長度等於或小於5mm,較佳為等於或小於1mm。
於一實施例,其中該縫線單元之長度為等於或小於10mm。
於一實施例,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二對成對模塑倒刺以及複數個切割修飾,呈螺旋對稱排列,且該螺旋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螺旋切割之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30-90 o。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較佳為有2-6個切割修飾;一特定實施例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為有5個切割修飾。
本揭露之技術特徵,包含特定特徵,係揭示於申請專利範圍,針對本揭露之技術特徵,較佳之理解茲配合說明書、依據本揭露原理之實施例、和圖式將本揭露詳細說明如下。
本揭露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述之所有技術性及科學用語,除非另有所定義,皆為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知曉之定義。其中單數用語「一」、「一個」、「該」、或其近似用語,除非另有說明,皆可指涉多於一個對象。本說明書使用之「或」、「以及」、「和」,除非另有說明,皆指涉「或/和」。此外,用語「包含」、「包括」皆非有所限制之開放式連接詞。前述定義僅說明用語定義之指涉而不應解釋為對創作標的之限制。
本揭露係提供一種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包括複數個縫線單元,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2對模塑倒刺和複數個切割修飾,其中每對模塑倒刺之二模塑倒刺彼此朝相對之方向延伸,該複數個切割修飾位於該2對模塑倒刺之間;且該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介於0 o-180 o
縫線的加工製程上,會利用模塑倒刺提高拉力,以及使用切割增加縫線之彈性。但因切割會損傷線材,因整體縫線損傷,造成線材整體張力強度下降,若張力強度太弱則可能無法維持傷口組織的閉合。而本揭露是利用切割技術修飾具有模塑倒刺之外科手術縫線,解決目前有模塑倒刺之外科手術縫線使用時會造成組織表面凸起不平整之問題。
於本揭露中,縫線係應用模壓製程中透過加熱模具及控制在特定溫度之下加熱並擠壓手術縫線的原料,使縫線表面形塑成倒刺狀結構之手段,透過一組或多組滾輪模具形成單一或多種形態之倒刺在同一段縫線之表面。製成有模塑倒刺之縫線,接著再利用切割製程,在前述已經經過模壓成形之縫線之上進行切割修飾。
本揭露之一具體實施例,係使用切割加工所需之刀具模組與固定線材之夾具,利用刀具將具有模塑倒刺之縫線上進行切割加工,因而降低強度並增加彈性,達縫線整體操作性及功能性最佳性質。
於一特定實施例,本揭露所述之切割製成包括下列步驟: 刀具切割縫線,刀具與線體之切削角度介於15~90度之間,切割位置在模塑倒刺間的縫線體上,並且沿著線體旋轉產生螺旋狀排列之切割修飾。
本揭露之縫線可進一步包含一塗層,提供縫線所欲之性質或功能或療效。
根據本發明,該縫線本體為一生物相容材料;更佳地,可為生物可吸收材料。
於一特定實施例,該線體之材料例示包括但不限於:聚乳酸(PLA)、聚己內酯(PCL)、聚羥基脂肪酸酯(PHA)、聚乙交酯(PGA)、丙交酯(LA)、聚二氧六環酮線(PDS)、聚對二氧環已酮(PPDO)、乳酸-甘醇酸共聚合物(Poly(Lactic Acid-co-Glycolic Acid))(PLGA),或彼等之組合物。於一較佳實施例,該線體為聚對二氧環已酮(PPDO)。
於一特定實施例,該塗層是選自由以下組織群:維生素C、維生素E、膠原蛋白、玻尿酸,和彼等之組合物。於一較佳實施例,該塗層之另一實施例為抗生素。
於一特定實施例,生物可吸收材料係選自生物陶瓷類如碳酸鈣、三鈣磷酸鹽、硫酸鈣、及其組合所構成之群組。於另一特定實施例,生物可吸收材料係選自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如膠原蛋白、澱粉、纖維素、明膠、甲殼素、玻尿酸、及其組合所構成之群組。
根據本揭露,因外科手術縫線帶有模塑倒刺結構,藉由倒刺狀結構將組織拉近,使之用於傷口縫合時不須打結,但縫線置於體內約4周後,其抗拉強度即下降50%,為加強拉力強度,可增加模塑倒刺之數量。但使用時卻會造成組織表面凸起之問題。於本揭露,減少模塑倒刺數量造成之縫線抗拉強度降低之問題,可藉由切割修飾改善,又因提高縫線之彈性,同時改善組織表面凸起之問題。
如圖式3所示實施例1之外科手術縫線,該倒刺20之長度小於5mm;於一更佳實施例,該倒刺20之長度等於或小於1mm。
參照圖1所示前案之參考例1之外科手術縫線,該縫線10具有一縫線單元a,該縫線單元a為10mm;各縫線單元a中包括4對模塑倒刺20。每對模塑倒刺距離2.5 mm;倒刺20之長度可為等於或小於1mm。該模塑倒刺20與該縫線10之間具有一銳角θ,等於或小於45 o。因線材主體與倒刺多而堅硬,拉力強度較強,但使用時卻會對組織表面造成凸起。
參照圖2,係提供前案之參考例2,該縫線10沿A-A’之剖面圖可如圖3所示。該縫線10具有一縫線單元a,該縫線單元a為10mm;各縫線單元a中包括2對模塑倒刺20。每對模塑倒刺距離10 mm;倒刺20之長度可為等於或小於1mm。該模塑倒刺20與該縫線10之間具有一銳角θ,等於或小於45 o。因倒刺減少而改善表面凸起問題,但拉力強度降低,因拉力不足而臨床上傷口縫合之應用受限。
如圖4所示,為本揭露縫線10之具體實施態樣,該縫線10沿B-B’之剖面圖可如圖5所示。縫線單元a具有2對模塑倒刺202,各縫線單元a之長度為10 mm,該縫線單元a具有之模塑倒刺202係朝彼此相對之方向延伸,彼此相鄰的二縫線單元a之間,各縫線單元a所設置的倒刺20係朝相同方向配置,因此於B-B’之剖面圖中,僅可觀察到一對倒刺20。
於實施例1,各縫線單元a具有一對倒刺202(圖3);於本實施例,各縫線單元a之該2對模塑倒刺202間有複數個切割修飾204,數量可介於2至6,本實施例為5個。相鄰之切割修飾204之間彼此相距約0.1-10 mm;於一較佳實施例,為相距約0.5-7.5 mm;於一較佳實施例,相鄰之倒刺20之間彼此相距約1-5 mm;各切割修飾之間的間距可為相同或相異。
自B-B’之剖面圖觀看,該切割修飾204彼此呈一夾角δ,並且任相鄰二切割修飾204之間的夾角δ均相同以螺旋對稱排列。換言之,各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之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夾角δ可為介於0 o-180 o,較佳為介於15 o-90 o,更佳為介於30 o-90 o
因此,自B-B’之剖面圖觀看,該成對模塑倒刺202以及該些切割修飾204實質上係呈旋轉對稱排列,縫線單元a中有二對模塑倒刺202,期間有切割修飾 204,切割修飾 204之數量為6,且δ為45 o
實施例1中,該些切割修飾204的長度可為0.5-1 mm,較佳地為0.6-0.9 mm,更佳地為0.61-0.7 mm。
比較參考例1、參考例2、和實施例1之外科手術縫線之性質,其對人體組織抓力以及造成表面凸起程度比較如下表1所示(以分數1-10評分,10表示最佳,1表示最低): 表1
  參考例1 參考例2 實施例1
每10mm有模塑倒刺對之數量 5對 2對 2對
每2對模塑倒刺對間切割修飾之數量 6
對人體組織抓力 10 4 8
表面凸起程度 10 4 5
整體評估 表面凸起問題嚴重 雖改善表面凸起問題但抓力不足 提升抓力又改善表面凸起問題
如上比較,本揭露提供之外科手術縫線解決了目前模塑倒刺外科手術縫線因不具彈性造成組織表面凸起之問題,同時提供相當之抓力,大大改善了外科手術縫線之整體性質。
於本說明書實施例揭示之內容,本揭露所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明顯得知前述實施例僅為例示而非限制;具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通常知識者可藉由諸多變換、替換而實施,並不與本揭露之技術特徵有所差異。依據說明書實施例,本揭露可有多種變換仍無礙於實施。在不衝突之情況下,各實施例之教示可彼此組合。本說明書提供之請求項界定本揭露之範圍,該範圍涵蓋前述方法與結構及與其相等之創作。
10:縫線 20:模塑倒刺 202:模塑倒刺 204:切割修飾 A:縫線單元 θ:銳角 δ:夾角 A-A’:剖面切線 B-B’:剖面切線
本揭露以下列圖式進 一步說明: 圖1係相關前案之參考例1之示意圖。 圖2係相關前案之參考例2之示意圖。 圖3係相關前案之參考例2之剖面圖。 圖4係本揭露之實施例1之示意圖。 圖5係本揭露之實施例1之剖面圖。
10:縫線
A:縫線單元
202:模塑倒刺
204:切割修飾
θ:銳角
B-B’:剖面切線

Claims (21)

  1. 一種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包括複數個縫線單元,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2對模塑倒刺和複數個切割修飾,其中每對模塑倒刺之二模塑倒刺彼此朝相對之方向延伸,該複數個切割修飾位於該2對模塑倒刺之間;且該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切割修飾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介於0 o-180 o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縫線單元之長度等於或小於10mm。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至少2個切割修飾。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2-6個切割修飾。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5個切割修飾。
  6.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複數個切割修飾呈螺旋對稱排列。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夾角δ為介於15 o-90 o
  8. 如請求項3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夾角δ為介於30 o-90 o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模塑倒刺與該縫線之間具有一銳角θ,θ係小於90 o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銳角θ等於或小於45 o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銳角θ等於或小於 30 o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模塑倒刺之長度等於或小於5mm。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模塑倒刺之長度等於或小於1mm。
  1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各縫線單元具有至少二對成對模塑倒刺以及複數個切割修飾,呈螺旋對稱排列,且該螺旋切割修飾與另一相鄰之螺旋切割之間相對於縫線軸具有一夾角δ,δ為30-90 o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2-6個切割修飾。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二對模塑倒刺之間有5個切割修飾。
  1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進一步包含一塗層。
  1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縫線本體為一生物相容材料。
  1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縫線本體為一生物可吸收材料。
  20.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塗層是選自由以下組織群:維生素C、維生素E、膠原蛋白、玻尿酸,和彼等之組合物。
  21. 如請求項17所述之外科手術縫線,其中該塗層是抗生素。
TW110126879A 2021-07-21 2021-07-21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TWI797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879A TWI797686B (zh) 2021-07-21 2021-07-21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CN202111393092.0A CN115670549A (zh) 2021-07-21 2021-11-23 具改良性质的外科手术缝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26879A TWI797686B (zh) 2021-07-21 2021-07-21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4388A true TW202304388A (zh) 2023-02-01
TWI797686B TWI797686B (zh) 2023-04-01

Family

ID=85059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26879A TWI797686B (zh) 2021-07-21 2021-07-21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70549A (zh)
TW (1) TWI79768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8152B2 (en) * 2001-08-31 2005-02-01 Quill Medical, Inc. Method of forming barbs on a suture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EP3721813A1 (en) * 2019-04-12 2020-10-14 B. Braun Surgical S.A. Wound closure device
CN110279900A (zh) * 2019-08-01 2019-09-27 易浦润(上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植入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43333A (zh) * 2020-09-28 2020-12-08 长春圣博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异形医用手术线及其制备方法
TWM626216U (zh) * 2021-07-21 2022-05-01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0549A (zh) 2023-02-03
TWI797686B (zh) 202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27957B2 (en) Sutur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U2014215670B2 (en) Locally reversible barbed sutures
US8641732B1 (en) Self-retaining suture with variable dimension filament and method
US8876865B2 (en) Self-retaining sutures with bi-directional retainers or uni-directional retainers
US8771313B2 (en) Self-retaining sutures with heat-contact mediated retainers
KR101057376B1 (ko) 표면에 돌출형 외부 구조를 가지는 흡수성 봉합사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7070610B2 (en) Monofilament su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72974A1 (en) Coatings for modifying monofilament and multi-filaments self-retaining sutures
EP2427127B1 (en) Elastomeric thread having anchoring structures for anchoring in biological tissues
KR20190108816A (ko) 신규한 형태의 돌기를 포함하는 안면 및 신체 리프팅용 봉합사
CN109234843B (zh) 聚丙交酯与聚对二氧环己酮复合纤维、其制备方法、用途和手术缝合线
TWM626216U (zh)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TWI797686B (zh) 具改良性質的外科手術縫線
WO2023000210A1 (zh) 具改良性质的外科手术缝线
KR20170072424A (ko) 미늘형 봉합사 및 그 제조 방법
Veeraraghavan Wound Closure and Care in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KR20190032675A (ko) 긴 분해속도를 갖는 봉합사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210017110A (ko) 다기능성 생체적합실
KR200454994Y1 (ko) 성형 수술용 테이프
Nambi Gowri et al. Mechanical fabr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bioresorbable barbed sutures with different barb geometries
JP2006502835A (ja) 吸収性薄膜
KR20190109323A (ko) 신규한 형태의 돌기를 포함하는 안면 및 신체 리프팅용 봉합사
TWM650416U (zh) 具有較大表面積的帶刺縫線
BRANHAM SUTURE MATERIAL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