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0141A -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 Google Patents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0141A
TW202300141A TW111108848A TW111108848A TW202300141A TW 202300141 A TW202300141 A TW 202300141A TW 111108848 A TW111108848 A TW 111108848A TW 111108848 A TW111108848 A TW 111108848A TW 202300141 A TW202300141 A TW 2023001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formula
compound
individual
diffraction pattern
aspec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8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艾德華 亞堤耶
庫蒂斯 巴赫曼
杰拉爾德 朱
塔蒂亞娜 考德里亞科娃
大衛 波利多里
蓋瑞 波西洛
Original Assignee
比利時商健生藥品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比利時商健生藥品公司 filed Critical 比利時商健生藥品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0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14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353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 A61K31/437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ortho- or peri-condensed with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s the heterocyclic ring system containing a five-membered ring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indolizine, beta-carbol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munostimulating additives, e.g. chemical adjuv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ctive ingredi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A61K45/06Mixture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ithout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e.g. antiphlogistics and cardiac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76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 C12Q1/6883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iseases caused by alterations of genetic material
    • C12Q1/6886Nucleic acid products used in th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 e.g. primers or probes for diseases caused by alterations of genetic material for canc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300/00Mixtures or combinations of active ingredients, wherein at least one active ingredient is fully defined in groups A61K31/00 - A61K41/00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06Pharmacogenomics, i.e. genetic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drugs and drug metabolis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56Polymorphic or mutational mar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2600/00Oligonucleotid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use
    • C12Q2600/158Expression markers

Abstract

本文所揭示者係具有低全身性毒性的JAK抑制劑。在一些態樣中,本揭露包括用於治療由JAK所介導之疾病狀態、病症、及病況,諸如胃腸系統癌症,包括結腸直腸癌及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

Description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本發明關於使用JAK抑制劑及包含此種抑制劑的醫藥組成物之方法。設想此化合物及醫藥組成物可用於預防或治療由JAK所介導之疾病狀態、病症、及病況。
據報導,大約每三個女性中有一人及每兩個男性中有一人將被診斷患有癌症,且大約每四人中有一人將死於癌症。參見,A. Albini, et al., Clin.Cancer Res.22(17), 4322-27 (2016) 「Cancer prevention and interception: A new era for chemopreventive approaches」。大量的癌症發展於下列胃腸道之器官中:胃、小腸、結腸、直腸、及肛門。據報導,胃癌在最常見的癌症排名中排名第四,且在全球癌症死亡率排名中排名第二。G. Bjelakovic, et al., The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3): CD004183 (2008) 「Antioxidant supplements for preventing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據報導,小腸癌在美國一年影響9,000人。據報導,在美國每年診斷出超過22,000例胃癌病例。據報導,在美國每年診斷出約145,000例結腸癌病例。據報導,在美國每年診斷出超過40,000例直腸癌病例。在此等癌症中,影響結腸或直腸的稱為結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美國每年佔超過180,000例病例。根據美國癌症協會數據,預計2018年在美國將診斷出140,250個新的結腸直腸癌病例,且預計2018年在美國會有50,600例死於結腸直腸癌。胃、小腸、及大腸(後者包括結腸、直腸、及肛門)在此統稱為胃腸道系統(stomacho-intestinal system,「SIS」)且在任何此類器官中之癌症稱為胃腸道系統癌(stomacho-intestinal system cancer,「SISC」)。預防SISC之發病(尤其是CRC之發病),無論參照其首次出現或在復發階段,醫療需求仍亟待解決。此預防性動作在本文中稱為SISC攔截(SISC interception)、或當提及結腸直腸癌攔截(colorectal cancer interception)時稱為CRC攔截。
FAP係最常見的腺瘤性息肉症症候群(adenomatous polyposis syndrome)。FAP係體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病症(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ed disorder),其特徵在於整個結腸中早發數百個至數千個腺瘤性息肉。如果不及時治療,則患有此症候群的所有患者在35至40歲時會發展出結腸癌。預防性結腸切除術係照護之標準,但患者仍處於十二指腸及直腸息肉之惡性轉形風險下。非選擇性及選擇性環氧合酶抑制劑(諸如舒林酸(sulindac)或塞內昔布(celecoxib))的多個研究已顯示消炎劑可抑制結腸直腸腺瘤性息肉之形成。(R.K.S.Phillips, et al.Gut 50, 857-860 (2002)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study of celecoxib, a selective cyclooxygenase 2 inhibitor, on duodenal polyposis in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P. Rice, et al.Cancer Res.63, 616-620 (2003) 「Sulindac sulfide inhibits epidermal growth factor-induced phosphorylation of 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1/2 and Bad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與這些藥劑相關的毒性抑制結腸直腸腺瘤性息肉的進一步發展。對降低息肉負荷(polyp burden)、延遲或消除對結腸切除術之需求、及攔截患有FAP的個體中腺癌之發展的新的治療選項之需求仍高度未滿足。來自FAP患者的息肉以及導致散發性CRC的息肉均顯示與介白素(IL)-23/IL-17/詹納斯激酶(JAK)/信號轉導及轉錄活化子STAT3路徑相關的發炎。與正常出現之相鄰非腺瘤上皮(normal-appearing adjacent nonadenomatous epithelium)及其免疫四周相比,腺瘤之上皮伴隨有明顯增加之免疫浸潤。此浸潤特徵在於由IL-17及p-STAT3表現所顯示之STAT3路徑活化。此外,腺瘤上皮本身可經局部活化。具有高度發育不良的腺瘤可顯示出更大活化之IL-17及p-STAT3免疫浸潤且上皮p-STAT3之表現分佈會更加廣泛。此等發現表明,此發炎路徑導致了進一步突變誘發及腫瘤發展。亦已報導,在鼠類模型中免疫及上皮STAT3活化均促進腫瘤形成。E.C.Wick, et al., Inflamm.Bowel Dis.20(5), 821-34 (2014) 「Stat3 activation in murine colitis induced by enterotoxigenic Bacteroides fragilis」。具體而言,IL-23與CRC中之腫瘤生長及進展有關連,且具有高度發育不良的腺瘤顯示IL-17A及磷酸化STAT3水平升高。(J.L.Langowski, et al.Nature 442(7101), 461-465 (2006) 「IL-23 promotes tumour incidence and growth」)。胃腸道中之過度發炎反應係藉由發炎細胞介素所介導,諸如腫瘤壞死因子(TNF)、干擾素-γ(IFNγ)、IL-1、IL-6、IL-12、IL-21、及IL-23,該等發炎細胞介素對包括T淋巴球及B淋巴球、上皮細胞、巨噬細胞、及樹突狀細胞(DC)的先天性及後天性免疫系統之細胞發揮其效應(上文引用之M. Coskun, et al.,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76, 1-8 (2013);S. Danese, et al. Am J Physiol Gastrointest Liver Physiol.310, G155-162 (2016) 「JAK inhibition using tofacitinib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reatment: a hub for multiple inflammatory cytokines」;Neurath M. Nat. Rev. Immunol. 14, 329-342 (2014) 「Cytokin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 Vermeire, et al..Gastroenterology 150, S1267 (2016) 「Filgotinib (GLPG0634), an Oral JAK1 Selective Inhibitor, Induces Clinical Re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to-Severe Crohn's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Phase 2 FITZROY Study Interim Analysis [DDW abstract 812c]」) The JAK family, JAK1, JAK2, JAK3 and Tyk2, are non-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 that play a pivotal role in the response to many such cytokines (J. O'Shea, N. Engl. J. Med.368, 161-170 (2013) 「JAKs and STATs in immunity, immunodeficiency, and cancer」)。受體接合之後,相關之JAK同源或異二聚體經磷酸化及活化,啟動轉錄因子之STAT家族的後續募集、磷酸化及活化。磷酸化之STAT易位至細胞核並誘導與FAP之致病機轉有關的幾個趨化介素、細胞介素、及蛋白酶之基因轉錄(上文引用之M. Coskun, et al.,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76, 1-8 (2013))。此JAK-STAT路徑係許多細胞介素之信號傳導機制,該等細胞介素在GI癌症之致病機轉中發揮作用。(M. Li, et al. PLoS One 10(5), e0127356 (2015) 「Prognostic role of phospho-STAT3 in patients with cancer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AK-STAT路徑為多個發炎性細胞介素反應所共有,因此其提供了具吸引力的治療目標,以預防與FAP相關的過量發炎反應及與散發性CRC相關的腺瘤,並恢復黏膜恆穩狀態以試圖攔截GI道中腺癌之發展。研究及上市的口服投予之全身性生物可利用性泛JAK抑制劑具有顯著限制高(更高)劑量的各種脫靶效應,諸如升高之脂質(低及高密度脂蛋白)及血球減少症,包括嗜中性球減少症、淋巴球減少症及貧血、以及升高之肝酶。因此,暴露侷限於腸道的JAK之治療性抑制將提供在JAK驅動之腸道疾病(包括FAP、SISC及CRC)中達到療效之機會。
參照圖1,口服投予藥物原則上可以順著胃腸道從口到食道(1)、到胃(2)經過十二指腸(3)至空腸(4)、然後至迴腸(5)、且然後至結腸(6)。各種部位的相對吸收面積為空腸(4)大約60%,迴腸(5)大約26%,且結腸(6)大約13%。透過這些不同胃腸區域的吸收可造成全身性分佈的開始,其轉而可能造成非所欲的副作用。胃腸道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積。參見例如,H.F.Helander, et al., Surface area of the digestive tract - revisited,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49(6), 681-89 (2014);及K.J.Filipski, et al., Intestinal Targeting of Drugs: Rational Design Approaches and Challenges 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13, 776-802 (2013)。此廣大的吸收表面積有利於物質的全身性分佈,其可通過腸道各種部分的壁並進入血流,進而具有潛力造成全身性分佈物質之非所要的副作用。為簡化說明的目的,在圖1中全身性分佈以虛線箭頭表示為滲透通過結腸壁,但此類分佈不限於結腸壁,因為其亦可通過圖1所示胃腸道之其他部分的壁而發生,諸如小腸的壁。亦應理解到,在圖1中的虛線箭頭線表示胃腸道之外的全身性分佈,已知此類全身性分佈係參照胃腸道生理學發生,而此類虛線箭頭僅以示意性說明的方式指此類全身性分佈。參見例如上面引用的Current Topics in Medicinal Chemistry 13, 777-80 (2013),針對腸組織、運輸穿過腸組織、及代謝之描述。
因為一些已知的JAK抑制劑具有與其全身性效應相關的不良效應,所以期望發現新的JAK抑制劑作為用於治療及預防腸道疾病(FAP、SISC、及CRC)之活性物質。
本文所揭示者係具有低全身性毒性的JAK抑制劑。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包括由式I化合物所表示之JAK抑制劑:
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d]吡咯并[2,3-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
Figure 02_image001
(式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及使用式I化合物治療由JAK中所介導之疾病狀態、病症、及病況之方法。用語「式I化合物(compound of Formula I)」意欲涵蓋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式I化合物之溶劑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或任何前述之多形體或共晶體(co-crystal),如本文中所說明,「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式I化合物亦稱為「活性劑(active agent/active agents)」。
本發明之態樣係關於式I化合物、含有其之醫藥組成物、使用其作為JAK抑制劑之方法及使用其治療由JAK介導之疾病狀態、病症、及病況之方法。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胃腸系統癌症(SISC)之發病(且尤其是結腸直腸癌之發病)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
本發明之態樣展現具有局部GI效應及低或可忽略之全身性效應的泛JAK抑制效應。此外,本發明具有此類特徵的態樣可經口服投予。
本發明之其他態樣、特徵及優點在於以下詳細描述及通過本發明之實踐。
優先權請求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1年3月1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159,726號、2021年3月29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167,287號、及2021年8月12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232,356號之優先權;其各自以引用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
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包括(including)」、「含有(containing)」、及「包含(comprising)」係以其開放的、非限制性的意義使用。
在本文中給定之任何式係意欲代表具有由該結構式以及某些變異或形式所繪示之結構的化合物。某些結構可以互變異構物存在。此外,本發明之此類化合物之非晶形式、水合物、溶劑合物、多形體、及假多形體、及其混合物亦設想為本發明之部分。本發明之態樣呈無溶劑形式或如本文中所示呈水合形式及/或溶劑合形式中之任一者。
當用語「約(about)」緊接在數值之前時,其意指該數值加或減10%之範圍,例如「約50」意指45至55,「約25,000」意指22,500至27,500等等,除非在上下文另有其他指示或與此解釋矛盾。
用語「投予(administer/administered/administering)」係指在根據本揭露藉由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的任何方法(諸如藉由肌肉內、皮下、口服、靜脈內、皮膚、黏膜內(例如,消化道)、鼻內、或腹膜內投予途徑)將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組成物投予至個體。在特定態樣中,本發明之醫藥組成物經口服投予至個體。
用語「個體(subject)」意指將成為或已經藉由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治療之任何動物,特定而言為哺乳動物,更特定而言為人類。如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語「哺乳動物(mammal)」,其涵蓋任何哺乳動物。哺乳動物之實例包括(但不限於)牛、馬、羊、豬、貓、狗、小鼠、兔、天竺鼠、非人類靈長類(NHP)(諸如猴或猿)、人類等,更具體的是人類。
用語「抑制劑(inhibitor)」係指減少、預防、滅活、去敏、或下調JAK表現或活性的化合物。
用語「治療有效量」係指包括本發明之結晶形式的活性化合物或醫藥劑之量,該量引起研究者、獸醫、醫生或其他臨床醫師所尋求之組織系統、動物或人類之生物及藥效反應(medicinal response),包括降低或抑制酶或蛋白質活性、或改善症狀、減輕病況、減緩或延遲疾病進展、或預防疾病。
如本文中所使用,用語「治療(treat/treating/treatment)」任何疾病、病況、症候群、或病症在一個實施例中係指改善疾病、病況、症候群、或病症(亦即,減緩或阻止或降低疾病或其臨床症狀中之至少一者之發展)。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減輕或改善至少一個身體參數,包括患者可能無法辨別之彼等參數。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在身體上(例如穩定可辨別之症狀之穩定)、在生理學上(例如身體參數之穩定)或在兩方面上調節疾病、病況、症候群、或病症。在又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預防或延遲疾病、病況、症候群、或病症之發病或發展或進展。
「醫藥上可接受之鹽(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係指無毒、具生物可耐受性、或其他生物學上適合用於投予至對象的化合物之鹽。大致上參見S.M.Berge, et al., 「Pharmaceutical Salts」, J. Pharm.Sci.66, 1-19 (1977)、及Handbook of Pharmaceutical Salts, Properties, Selection, and Use, Stahl and Wermuth, Eds., Wiley-VCH and VHCA, Zurich, 2002。式I化合物可擁有足夠酸性的基團、足夠鹼性的基團、或兩種類型之官能基,並因此與眾多無機或有機鹼類、及無機及有機酸類反應,以形成醫藥上可接受之鹽。醫藥上可接受的鹽之實例包括硫酸鹽、焦硫酸鹽、硫酸氫鹽、亞硫酸鹽、亞硫酸氫鹽、磷酸鹽、磷酸氫鹽、磷酸二氫鹽、偏磷酸鹽、焦磷酸鹽、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醋酸鹽、丙酸鹽、癸酸鹽、辛酸鹽、丙烯酸酯、甲酸酯、異丁酸鹽、己酸鹽、庚酸鹽、丙炔酸鹽、草酸鹽、丙二酸鹽、琥珀酸鹽、栓酸鹽、癸二酸鹽、反丁烯二酸鹽、順丁烯二酸鹽、丁炔-1,4-二酸、己炔-1,6-二酸、苯甲酸、氯苯甲酸、苯甲酸甲酯、二硝基苯甲酸、羥苯甲酸、甲氧苯甲酸、苯二甲酸鹽、磺酸鹽、茬磺酸鹽、苯乙酸鹽、苯丙酸、苯丁酸、檸檬酸、乳酸、γ-羥丁酸鹽、甘醇酸鹽、酒石酸鹽、甲烷磺酸鹽、丙烷磺酸鹽、萘-1-磺酸鹽、萘-2-磺酸鹽以及杏仁酸鹽。
本文中揭示式I化合物之組成物及使用其治療由酪胺酸激酶之JAK家族中之一或多者所介導之疾病狀態、病症、及病況之方法。在一些態樣中,方法包含向個體投予包含有效量的化合物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d]吡咯并[2,3-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的組成物,該化合物具有式I結構:
Figure 02_image003
(I) 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
本文中亦揭示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胃腸系統癌或結腸直腸癌之方法。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胃、小腸、及大腸(後者包括結腸、直腸、及肛門)在此統稱為胃腸道系統(stomacho-intestinal system,「SIS」)且在任何此類器官中之癌症稱為胃腸道系統癌(stomacho-intestinal system cancer,「SISC」)。在結腸及直腸中任一者之癌症稱為結腸直腸癌(「CRC」)。
本文亦揭示治療或預防個體中早期惡性病況(pre-malignant condition)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SISC之前的早期惡性病況可存在於胃腸道之複數個區域中之任一者中,且特定而言為結腸及/或直腸。有時,此類病況係呈息肉之形式表現,該息肉之形式可呈小量存在(如其之呈散發性發病),呈大量存在(如呈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或根本不存在(如呈某些遺傳性非息肉症結腸直腸癌之形式,亦稱林奇氏症候群(Lynch Syndrome))。
本文中亦揭示治療、延遲、或預防罹患任何SISC相關之癌症素質症候群(cancer predisposition syndrome)(諸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的個體中疾病之表現之方法該方法包括延遲對諸如結腸切除術之外科手術的需求,該結腸切除術預防性地移除結腸以降低未來結腸直腸癌發展之風險。該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其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用語FAP在本文中用於涵蓋有時被稱為其亞型者,諸如減毒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attenuated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AFAP」)。除非另有指示或明確是指任何特定亞型,否則用語FAP包括諸如AFAP之亞型。
在一些態樣中,降低個體中息肉數目或息肉負荷(後者藉由考量息肉數目及個別大小兩者來定義)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在一些態樣中,降低息肉數目包含在投予式I化合物之後降低結腸、直腸、術後J型迴腸袋(J-pouch)、及/或十二指腸中之息肉數目。在一些態樣中,降低結腸、直腸、術後J型迴腸袋、及/或十二指腸中直徑≥ 2 mm的息肉數目。在一些態樣中,降低結腸、直腸、術後J型迴腸袋、及/或十二指腸中直徑≥ 5 mm的息肉數目。在某些態樣中,在投予之後息肉數目減少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9%、或更多、或在之間的任何(多個)範圍。
本文中亦揭示在疾病演變之任何階段下治療或預防SISC之發病(尤其是結腸直腸癌之發病)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
本文中亦揭示治療或預防個體之胃腸系統中任何慢性或急性發炎病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
本發明之額外態樣係關於式I化合物用於投予至患有或已患有散發性胃腸息肉形成、FAP(或其他遺傳性息肉症症候群)、及林奇氏症候群(或其他遺傳性非息肉症候群)中之至少一者的個體之用途。
本發明之額外態樣係藉由投予包含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來治療罹患或被診斷患有局部或轉移性SISC中之至少一種形式的個體之方法,該局部或轉移性SISC包括胃癌、小腸癌、結腸直腸癌、及肛門癌。
本發明之額外態樣包括個體中SISC攔截之方法,其包含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及多形體的組成物。進一步態樣由前述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FAP SISC攔截。進一步態樣由前述態樣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林奇氏症候群SISC攔截。進一步態樣由前述態樣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散發性息肉攔截。進一步態樣由前述態樣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胃癌攔截。進一步態樣由前述態樣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小腸癌攔截。進一步態樣由前述態樣中任一者給出,其中SISC攔截係肛門癌攔截。
在一些SISC攔截情境下,沿著整個或大部分的腸道之藥物遞送可為所欲的。在其他情境下,可為所欲的是增加在胃腸道之任何給定部分的局部濃度。又在其他情境下,在腸道不同部位的這兩種遞送形式之組合可為所欲的。
式I化合物之治療有效劑量包括約1 mg至約1000 mg、10 mg至約1000 mg、或其中之任何特定量或範圍,具體而言,約1 mg至約100 mg、10 mg至約100 mg、或其中任何特定量或範圍。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1 mg至約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5 mg至約1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10 mg至約1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15 mg至約2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20 mg至約2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25 mg至約3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35 mg至約4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45 mg至約5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55 mg至約6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65 mg至約7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75 mg至約8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85 mg至約9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95 mg至約10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30 mg至約162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50 mg至約9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範圍係約50 mg至約8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5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5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6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6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7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7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8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8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9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95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係約100 mg。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各劑量係每日劑量。在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中,劑量必需每天多次投予,諸如每日兩次或每日三次。舉例而言,100 mg投予係藉由每日兩次投予50 mg之劑量來達成;13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65 mg之劑量來達成;15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75 mg之劑量來達成;20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100 mg之劑量來達成;30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150 mg之劑量來達成;40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200 mg之劑量來達成;及600 mg投予係藉每日兩次投予300 mg之劑量來達成。
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係呈選自以下形式的結晶形式:1s、1a、1b、1c、1d、1e、1f、1g、1h、2、3b、3c、3d、3e、5、6、7、8、9、10、11、11b、12、15、16、17、18、19、20、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及53。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P」)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之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投予係每日一次或兩次。在一些態樣中,治療FAP包含降低該個體中之息肉負荷。在一些態樣中,降低息肉負荷聚包含息肉數量之減少或/及息肉大小之減少。
在一些態樣中,在先前已接受療法或目前正接受FAP療法之個體中治療或預防FAP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療法可為手術、放射線療法、Cox-2抑制劑、非類固醇消炎藥物(NSAID)、或化學療法。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SIS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之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投予係每日一次或兩次。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SISC包含降低該個體中之息肉負荷。在一些態樣中,降低息肉負荷聚包含息肉數量之減少或/及息肉大小之減少。
在一些態樣中,在先前已接受療法或目前正接受療法之個體中治療或預防SIS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療法可為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EGFR抑制劑、VEGF抑制劑、及檢查點抑制劑。
在一些態樣中,在先前已接受療法或目前正接受療法之個體中治療或預防CR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療法可為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EGFR抑制劑、VEGF抑制劑、及檢查點抑制劑。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CR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之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投予係每日一次或兩次。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CRC包含降低該個體中CRC惡性疾病及/或相關之息肉負荷。在一些態樣中,降低息肉負荷包含息肉數目之減少或/及息肉大小之減少。在一些態樣中,降低息肉參數包含息肉數目之減少或息肉大小之減少。
在一些態樣中,預防個體中CRC復發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預防個體中FAP相關之息肉症復發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預防個體中FAP症狀性進展(symptomatic progression)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延遲個體中FAP症狀性進展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在先前已被診斷有大腸急躁病(irritable bowel disease, IBD)的個體中預防SIS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IBD可為潰瘍性結腸炎或克隆氏疾病(Crohn’s disease)。
在一些態樣中,在先前已被診斷為癌症的個體中預防SIS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癌症可乳癌、卵巢癌、子宮癌、或腹部癌(abdominal cancer)。
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係作為預防性措施或作為攔截藥物(an interception)投予以治療處於發展CRC、SISC、或FAP之高風險下的個體。高風險可歸因於以下因素,諸如大腸急躁症候群、存在特定消化道微生物組分、結腸直腸癌之家族病史、結腸癌之先前病史、在結腸鏡檢期間發現息肉或癌前病灶、或其他遺傳因素,諸如在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或APC基因中之突變。
在一些態樣中,預防在高風險群體中之個體中FAP或CRC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預防早期惡性病況變成惡性病況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之式I化合物。在一些態樣中,早期惡性病況可為存在腺瘤性息肉。在一些態樣中,早期惡性病況可為林奇氏症候群。在一些態樣中,早期惡性病況可為早期CRC或腺瘤。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腸道中過度發炎反應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約1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約50 mg至約100 mg的式I化合物(結晶形式1s)。在一些態樣中,投予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約10 mg至約50 mg的式I化合物(結晶形式1s)。在一些態樣中,投予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約30 mg至約50 mg的式I化合物(結晶形式1s)。在一些態樣中,投予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約50 mg至約100 mg之式I化合物(結晶形式11)。在一些態樣中,投予每日一次或每日兩次。
在一些態樣中,在需要治療之個體中治療受JAK酪胺酸激酶活性之抑制影響的病症或病況之方法,其包含以足以在結腸組織中達成約20 ng/g至約20,000 ng/g之濃度的量投予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或多形體。在一些態樣中,投予達到約20 ng/g至約15,000 ng/g、約20 ng/g至約10,000 ng/g、約20 ng/g至約8,000 ng/g、約20 ng/g至約6,000 ng/g、約20 ng/g至約4,000 ng/g、或約20 ng/g至約1,000 ng/g的組織濃度。在一些態樣中,病症或病況為結腸直腸癌或FAP。
在一些態樣中,在需要治療之個體中治療受JAK之抑制影響的病症或病況之方法,其包含以足以在直腸組織中達成約20 ng/g至約20,000 ng/g之濃度的量投予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或多形體。在一些態樣中,投予達到約20 ng/g至約15,000 ng/g、約20 ng/g至約10,000 ng/g、約20 ng/g至約8,000 ng/g、約20 ng/g至約6,000 ng/g、約20 ng/g至約4,000 ng/g、或約20 ng/g至約1,000 ng/g的組織濃度。在一些態樣中,病症或病況為結腸直腸癌或FAP。
本文亦揭示在需要治療之個體中判定或預測對JAK抑制劑之反應之方法。在一個態樣中,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預測對式I化合物之反應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預示該個體對式I化合物之反應。
在另一態樣中,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監測正在進行的JAK抑制劑療法之功效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指示在該個體中式I化合物之功效。
在另一態樣中,設計藥物方案以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治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癌症、或JAK介導之疾病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及 (d)   當與對照樣本相比時,如果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更高,則投予更高劑量的式I化合物。
在罹患FAP、癌症、或JAK介導之疾病的個體中調整JAK抑制劑之給藥的劑量及/或頻率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及 (d)   當與對照樣本相比時,如果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更高,相等、或稍微減少,則增加式I化合物之劑量,而當與對照樣本相比時,如果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更低,則減少式I化合物之劑量。
在一些態樣中,測試樣本及對照樣本係來自相同個體。在一些態樣中,對照樣本可來自投予式I化合物前的個體。在一些態樣中,對照樣本可來自在向個體投予式I化合物前的個體樣品之池。
在一些態樣中,個體的樣本(對照或測試樣本)可為包括血液的任何細胞或組織。在一些態樣中,個體的樣本可為正常細胞、正常組織、腫瘤細胞、腫瘤組織或任何惡性細胞。在一些態樣中,個體的樣品可為來自腸道之不同部位(諸如結腸、直腸、術後J型迴腸袋、及十二指腸)的組織。
一旦獲得個體的對照樣品或測試樣本,即可使用諸如流式細胞術(較佳地成像流式細胞術(imaging flow cytometry, IFC))、發光分析、化學發光分析、免疫組織化學法、螢光顯微鏡檢查術、及類似者的檢定來測量個體的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在一些態樣中,比較對照樣本及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可提供關於個體中JAK抑制劑功效的資訊。舉例而言,當與對照樣本比較時,測試樣本pSTAT-3水平降低可指示式I化合物在個體中有效。在某些態樣中,當與對照樣本相比時,測試樣本中pSTAT-3水平減少約5%、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1%、92%、93%、94%、95%、96%、97%、98%、99%、99.9%、或更多、或在之間的任何(多個)範圍。
在一些態樣中,治療個體中CRC或FAP之方法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診斷個體是否具有在個體中發展出CRC或FAP之高風險之方法,其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投予展現具有局部GI效應及低或可忽略之全身性效應的泛JAK激酶抑制效應,如藉由循環中之pSTAT-3水平之改變所定義。此外,本發明具有此類特徵的態樣可經口服投予。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可用於預防及/或控制過度發炎反應,且消除或降低其全身性效應。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在胃腸組織上展現對病況之治療的局部效應,諸如但不限於治療IBD而不引起全身性效應或使此類全身性效應可接受地降低。
一旦患者的疾病、病症、或病況獲得改善,則可將劑量調整為預防性或維持性的治療。例如,投予之劑量或頻率、或兩者可隨著症狀變化而降低至可維持所欲治療或預防效應之程度。當然,假使症狀已減輕至適當程度,則可停止治療。然而,若有任何症狀的復發,則患者可能需要長期的間歇性治療。
此外,設想式I化合物單獨使用、與其他活性劑中之一或多者組合使用、或與額外活性成分組合使用治療本文中所討論之病況。可與式I化合物組合的活性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NSAID、Cox-2抑制劑、抗EGFR劑諸如西妥昔單抗(cetuximab0及帕尼單抗(panitumumab)、抗VEGF/VEGF劑諸如貝伐單抗(bevacizumab)、茲博賽普(Ziv-aflibercept)、瑞戈非尼(regorafenib)、雷莫昔單抗(ramucirumab)、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諸如伊匹單抗(ipilimumab)、納武單抗(nivolumab)、及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額外活性成分可與一種式I化合物一起分開共同投予、或包括於根據本發明之單一醫藥組成物中。在一說明性實施例中,額外活性成分係已知或經發現能有效治療由JAK活性所介導之病況、病症、或疾病者,諸如另一個JAK抑制劑或對與特定病況、病症、或疾病相關的另一目標具活性的化合物。組合可用於增加功效(例如,藉由於該組合中包括增強活性劑之效力或有效性的化合物)、減少一或多種副作用、或減少活性劑之所需劑量。
在一些態樣中,式I化合物之組成物包含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常用於醫藥組成物中之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係無毒、具生物耐受性、及以其他方式在生物學上適合用於投予至個體之物質,諸如添加至藥用組成物或以其他方式用作媒劑、載劑、或稀釋劑以促進劑之投予並與其相容的惰性物質。此類賦形劑之實例包括碳酸鈣、磷酸鈣、各種糖類及各種類型的澱粉、纖維素衍生物、明膠、植物油、及聚乙二醇。
含有一或多個劑量單位的式I化合物的醫藥組成物之遞送形式可使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或可得的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及混配(compounding)技術來製備。在本發明方法中,組成物可藉由合適遞送途徑投予,例如口服、腸胃外、直腸、局部、或眼部途徑,或藉由吸入。
製劑之形式可為錠劑、膠囊、囊劑(sachet)、糖衣錠(dragee)、粉劑、粒劑、口含錠(lozenge)、重構用粉劑、液體製劑、或栓劑。組成物可經調配用於複數個投予途徑中之任一者,諸如靜脈內輸注、皮下注射、局部投予、或口服投予。較佳的是,組成物可經調配用於口服投予。
對於口投予,活性劑可以錠劑、膠囊、或珠粒之形式提供,或作為溶液、乳劑、或懸浮液。為製備口服組成物,活性劑可調配成例如對於70公斤的人而言,產生約1至1000 mg/天(以單次或多次劑量單位)之劑量作為說明性範圍。
口服錠劑可以包括與相容的醫藥上可接受之賦形劑混合的(多種)活性成分,賦形劑諸如稀釋劑、崩解劑、黏合劑、潤滑劑、甜味劑、調味劑、著色劑、及防腐劑。合適的惰性填料包括碳酸鈉、碳酸鈣、磷酸鈉、磷酸鈣、乳糖、澱粉、糖、葡萄糖、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鎂、甘露醇、山梨醇、及類似者。例示性液體口服賦形劑包括乙醇、甘油、水、及類似者。澱粉、聚乙烯吡咯啶酮(PVP)、羥乙酸澱粉鈉(sodium starch glycolate)、微晶纖維素、及藻酸係例示性崩解劑。黏合劑可包括澱粉及明膠。潤滑劑(如果存在的話)可為硬脂酸鎂、硬脂酸、或滑石。如有需要,錠劑可經諸如單硬脂酸甘油酯或二硬脂酸甘油酯包覆以延遲在腸胃道內之吸收,或可經腸衣(enteric coating)包覆。可使用的額外包覆膜包括設計成隨時間、pH、或細菌含量變動而釋放化合物或活性劑的包覆膜。
用於口服投予之膠囊包括硬明膠及軟明膠或(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膠囊。為了製備硬明膠膠囊,可以將(多種)活性成分與固體、半固體、或液體稀釋劑混合。軟明膠膠囊可藉由將活性成分與諸如花生油或橄欖油的油、液體石蠟、短鏈脂肪酸之單甘油酯與雙甘油酯之混合物、聚乙二醇400、或丙二醇混合來製備。用於口服投予之液體可呈懸浮液、溶液、乳劑、或糖漿,或可經凍乾或呈現乾燥產物之形式,以在使用之前用水或其他合適的媒劑重構。此類液體組成物可以可選地含有:醫藥上可接受的賦形劑諸如懸浮劑(例如山梨糖醇、甲基纖維素、藻酸鈉、明膠、羥乙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硬脂酸鋁凝膠、及類似者);非水性媒劑,例如油(例如杏仁油、或經分餾之椰子油)、丙二醇、乙醇、或水;防腐劑(例如,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或山梨酸);潤溼劑,例如卵磷脂;及(如有需要)調味劑、或著色劑。
式I化合物之組成物亦可藉由非口服途徑投予。例如,組成物可經調配以作為栓劑用於直腸投予。針對腸胃外用途(包括靜脈內、肌肉內、腹膜內、或皮下途徑),本揭露之化合物可提供於經緩衝至適當pH值及等滲性的無菌水性溶液或懸浮液中,或被提供於腸胃外可接受的油中。合適的水性媒劑包括林格氏液及等滲氯化鈉。此類形式將呈現為單位劑量形式(例如安瓿或一次性注射裝置)、多劑量形式(例如可自其中抽取適當劑量之小瓶)、或可用來製備注射用配方之固體形式或預濃縮形式。說明性輸液劑量範圍可為約1至1000 µg/kg/分鐘的化合物,並在數分鐘至數天之期間內與醫藥載劑調合。
本文中所述用於治療之方法的所有態樣亦適用於治療。
本文中所述用於治療病症或病況之方法的所有態樣亦適合供使用於治療該病症或病況。
本文中所述供使用於治療病症或病況之所有態樣亦適用於治療該病症或病況之方法。
本文中所述用於治療病症或病況之方法的所有態樣亦適合供使用於治療該病症或病況之方法。
本文中所述供使用於治療病症或病況之方法的所有態樣亦適用於治療該病症或病況之方法。
提供下列的具體實例以進一步說明本發明及各種態樣。
除非另有指示,否則依循以下實驗及分析規程,以獲得以下實例中所述之化合物及對應的分析數據。
除非另有指明,否則反應混合物係於室溫(rt)下磁性攪拌。當溶液被「乾燥(dried)」,其通常係以乾燥劑乾燥,諸如Na 2SO 4或MgSO 4。當混合物、溶液及萃取物被「濃縮(concentrated)」時,其一般係在旋轉蒸發器上於減壓下濃縮。
薄層層析係使用Merck矽膠60 F 2542.5 cm × 7.5 cm、250 µm或5.0 cm × 10.0 cm、250 µm預塗佈之矽膠板執行。
除非另有註明,否則正相快速管柱層析(flash column chromatography, FCC)係在矽膠(SiO 2)上執行,並用於MeOH/DCM中之2 M NH 3洗提。
除非另有指明,否則質譜(mass spectra, MS)係在Agilent系列1100 MSD上使用正離子模式之電灑游離(electrospray ionization, ESI)獲得。計算的(calcd.)質量相對應於實際質量。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光譜係於Bruker型號DRX光譜儀上獲得。以下 1H NMR數據之格式為:以四甲基矽烷為參考物之低磁場化學位移(以ppm為單位)(多重性,偶合常數 J(以Hz為單位),積分)。
化學名稱係由ChemDraw (CambridgeSoft, Cambridge, MA)或ACD/Name版本9 (Advanced Chemistry Development, Toronto, Ontario, Canada)產生。舉例說明,使用Chemdraw Ultra Pro 14.0之命名功能所產生之名稱 (1r,4r)係指環己基環周圍的反式位向。
當產量以百分比表示時,該產量係指實體之質量且係相對於該相同實體在特定化學計量條件下可獲得的最大量來表示。除非另有指示,否則以百分比給出之試劑濃度係指質量比。
本文中使用的縮寫及頭字語包括下列,如下所示:縮寫及頭字語之定義
縮寫 用語
AAC 加速老化條件(40℃及70% RH)
ACN 乙腈
aq 水溶液
br
cLogP 計算的logP
DCM 二氯甲烷
DIPEA、DIEA、或Hunig鹼 二異丙基乙胺
DMA 二甲乙醯胺
DMF N,N-二甲基甲醯胺
DMPU 1,3-二甲基-3,4,5,6-四氫-2(1 H)-嘧啶酮
DMS 二甲亞碸
EtOAc或EA 乙酸乙酯
EtOH 乙醇
ESI 電灑游離法
FCC 正相矽膠快速管柱層析法
g
h 小時
HPLC 高壓液相層析法
HR-XRPD 高解析X射線粉末繞射
HT-XRPD 高通量X射線粉末繞射
IPA 異丙醇
i.c. 結腸內
Hz 赫茲
LCMS 液相層析質譜法
M 莫耳
m/z 質荷比
MeOH 甲醇
mg 毫克
min 分鐘
mL 毫升
µL 微升
mmol 毫莫耳
MTBE 甲基三級丁基醚
MS 質譜法
NMR 核磁共振
p.o. 經口( per os)或由嘴巴
ppm 百萬分點
PTFE 聚四氟乙烯
PyBOP 苯并三唑-1-基-氧基三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
PyBrOP 溴三吡咯啶基鏻六氟磷酸鹽
RH 相對濕度
R t 滯留時間
Rt或RT 室溫
TFA 三氟乙酸
THF 四氫呋喃
TLC 薄層層析法
tPSA 拓撲極性表面積
實例1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
Figure 02_image001
(式I)
步驟A: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為確保乾燥的起始材料,在反應之前,將乙基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酯(中間體3)在50℃真空下加熱18 h。在1 L燒瓶中,將乙基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酯(中間體3,52.585 g,104.01 mmol)懸浮於DMA (50 mL)中。添加1-胺基-2-甲基丙-2-醇(50 mL),並將反應物加熱至110℃持續45分鐘,然後加熱至125℃持續5小時。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並用EtOAc (800 mL)稀釋。以水/鹽水之溶液萃取有機層三次,其中該溶液係由1 L水加50 mL鹽水製成。以EtOAc (2 × 600 mL)反萃取水層。將合併之有機層以無水MgSO 4乾燥,濃縮至乾,然後在真空下乾燥3天,以提供呈黃色發泡體之標題化合物(65.9 g,產率98%)。產物不經進一步純化即用於下一步驟。MS (ESI):C 28H 32N 6O 4S之計算質量為548.22;m/z測得為549.2 [M+H]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8.76 (s, 1H), 8.26 - 8.19 (m, 2H), 7.84 (d, J= 4.1 Hz, 1H), 7.60 - 7.53 (m, 1H), 7.50 - 7.44 (m, 2H), 6.84 (d, J= 4.2 Hz, 1H), 4.76 - 4.61 (m, 1H), 3.97 (s, 2H), 3.45 (s, 1H), 3.27 (d, J= 5.9 Hz, 2H), 2.41 (d, J= 6.5 Hz, 2H), 2.38 - 2.25 (m, 2H), 2.23 - 2.12 (m, 2H), 2.09 - 1.94 (m, 4H), 1.48 (qd, J= 13.6, 4.0 Hz, 2H), 1.21 (s, 6H)。
步驟B: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將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 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65.90 g, 102.1 mmol)添加至含有攪拌子之1 L燒瓶中。添加1,4-二㗁烷(300 mL),之後添加aq KOH (3 M, 150 mL)。將反應物在80℃下加熱2 h。將反應物冷卻至室溫,並在旋轉蒸發器上將溶劑體積減至約200 mL。將殘餘物用水/鹽水(100 mL/100 mL)之溶液處理,然後以於CH 2Cl 2(2 × 1L)中之10% MeOH萃取。將有機層合併,以無水MgSO 4乾燥,並濃縮至乾,以提供黃色固體。將固體懸浮於CH 2Cl 2(200 mL)中,劇烈攪拌30分鐘,然後藉由過濾收集。用CH 2Cl 2(100 mL)潤洗固體,藉由抽空氣通過過濾器來乾燥,然後在真空下在室溫下進一步乾燥16 h,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41.59 g,產率89%)。MS (ESI):C 22H 28N 6O 2之計算質量為408.23;m/z測得為409.2 [M+H] +1H NMR (600 MHz, DMSO- d 6): δ 11.85 (s, 1H), 8.50 (s, 1H), 8.21 – 8.10 (m, 1H), 7.49 – 7.43 (m, 1H), 6.74 – 6.65 (m, 1H), 4.53 – 4.42 (m, 2H), 4.07 (s, 2H), 3.08 (d, J= 6.0 Hz, 2H), 2.58 (d, J= 6.1 Hz, 2H), 2.41 – 2.28 (m, 2H), 2.09 – 1.92 (m, 5H), 1.42 – 1.31 (m, 2H), 1.09 (s, 6H)。本發明之態樣之各者的合成及活性化合物表徵在本文中以實例的形式提供。由於本發明之一些態樣之晶體結構,可實行多形體篩選以進一步表徵任何此類化合物之特定形式。此係藉由在標題名稱為多形體篩選下之實例以非限制性之方式針式I化合物說明。
下列化合物係參考前述合成製備: 中間物 12-(( 1r,4r)-4-((5-硝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4-基)胺基)環己基)乙腈
Figure 02_image005
步驟A:三級丁基N-[( 1r,4r)-4-(羥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向經惰性氮氣氛吹掃並維持有惰性氮氣氛的20-L 4頸圓底燒瓶中,置放( 1r,4r)-4-[[(三級丁氧基)羰基]胺基]環己烷-1-羧酸(1066 g,4.38 mol,1.00當量)及THF (10 L)。此後在-10℃下歷時1 h逐滴添加BH 3-Me 2S (10 M, 660 mL)。將所得溶液在15℃下攪拌3 h。將此反應並行執行三次並將反應混合物合併。接著藉由添加甲醇(2 L)淬熄反應。將所得混合物在真空下濃縮。得到呈白色固體之三級丁基 N-[( 1r,4r)-4-(羥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3000 g, 99.6%)。MS (ESI):C 12H 23NO 3之計算質量為229.32;m/z測得為215.2 [M- tBu+MeCN+H] +1H NMR: (300 MHz, CDCl 3): δ 4.40 (s, 1H), 3.45 (d, J= 6.3 Hz, 2H), 3.38 (s, 1H), 2.05-2.02 (m, 2H), 1.84-1.81 (m, 2H), 1.44 (s, 11H), 1.17-1.01 (m, 4H)。
步驟B:三級丁基 N-[( 1r,4r)-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向經惰性氮氣氛吹掃並維持有惰性氮氣氛的20 L 4頸圓底燒瓶中,置放三級丁基 N-[( 1r,4r)-4-(羥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1000 g,4.36 mol,1.00當量)、二氯甲烷(10 L)、吡啶(1380 g,17.5 mol,4.00當量)。此後在-15℃下逐滴添加MsCl(1000 g,8.73 mol,2.00當量)。將所得溶液在25℃下攪拌隔夜。將此反應並行執行3次並將反應混合物合併。接著藉由添加2 L的水淬熄反應。以乙酸乙酯(1 × 9 L)萃取水相。將有機層分離,並用1 M HCl (3 × 10 L)、NaHCO 3(飽和aq.)(2 × 10 L)、水(1 × 10 L)、及鹽水(1 × 10 L)洗滌。將混合物以無水硫酸鈉乾燥、過濾、並在真空下濃縮。得到呈白色固體之三級丁基 N-[( 1r,4r)-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3300 g, 82%)。LC-MS: MS (ESI):C 13H 25NO 5S之計算質量為307.15;m/z測得為292.1, [M- tBu+MeCN+H] +1H NMR: (300 MHz, CDCl 3): δ 4.03 (d, J= 6.6 Hz, 2H), 3.38 (s, 1H), 3.00 (s, 3H), 2.07-2.05 (m, 2H), 1.87-1.84 (m, 2H), 1.72-1.69 (m, 1H), 1.44 (s, 9H), 1.19-1.04 (m, 4H)。
步驟C:三級丁基 N-[(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向10 L 4頸圓底燒瓶中置放三級丁基N-[( 1r,4r)-4-[(甲磺醯基氧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1100 g,3.58 mol,1.00當量)、DMSO (5500 mL)、及NaCN(406 g,8.29 mol,2.30當量)。將所得混合物在90℃下攪拌5 h。將此反應並行執行3次並將反應混合物合併。接著藉由添加15 L的水/冰淬熄反應。藉由過濾收集固體。將固體用水(3 × 10 L)洗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三級丁基 N-[(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2480 g, 97%)。MS (ESI):C 13H 22N 2O 2之計算質量為238.17;m/z測得為224 [M- tBu+MeCN+H] +1H NMR: (300 MHz, CDCl 3): δ 4.39 (s, 1H), 3.38 (s, 1H), 2.26 (d, J= 6.9 Hz, 2H), 2.08-2.04 (m, 2H), 1.92-1.88 (m, 2H), 1.67-1.61 (m, 1H), 1.44 (s, 9H), 1.26-1.06 (m, 4H)。
步驟D:2-[( 1r,4r)-4-胺基環己基]乙腈鹽酸鹽。向10 L圓底燒瓶中置放三級丁基 N-[(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胺甲酸酯(620 g,2.60 mol,1.00當量)、及1,4-二㗁烷(2 L)。此後在10℃下在攪拌下逐滴添加HCl於1,4-二㗁烷(5 L, 4 M)中之溶液。將所得溶液在25℃下攪拌隔夜。將此反應執行4次並將反應混合物合併。藉由過濾收集固體。將固體用1,4-二㗁烷(3 x 3 L)、乙酸乙酯(3 × 3 L)、及己烷(3 × 3 L)洗滌。得到呈白色固體之2-[( 1r,4r)-4-胺基環己基]乙腈鹽酸鹽(1753 g, 96%)。MS (ESI):C 8H 14N 2之計算質量為138.12;m/z測得為139.25, [M+H] +1H NMR: (300 MHz, DMSO- d 6 ): δ 8.14 (s, 3H), 2.96-2.84 (m, 1H), 2.46 (d, J= 6.3 Hz, 2H), 1.98 (d, J= 11.1 Hz, 2H), 1.79 (d, J= 12.0 Hz, 2H), 1.64-1.49 (m, 1H), 1.42-1.29 (m, 2H), 1.18-1.04 (m, 2H)。
步驟E:2-(( 1r,4r)-4-((5-硝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4-基)胺基)環己基)乙腈。向含有2-[( 1r,4r)-4-胺基環己基]乙腈鹽酸鹽(29.10 g, 166.6 mmol)之1000 mL圓底燒瓶中,添加DMA (400 mL)。將所得懸浮液用4-氯-5-硝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51.53 g, 152.6 mmol)處理,之後用DIPEA (63.0 mL, 366 mmol)。將反應混合物置於N 2下並在80℃下加熱4 h。將粗製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緩慢地倒入含有1.6 L水之劇烈攪拌的2 L燒瓶中。將所得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15分鐘,然後過濾並在真空烘箱中於70℃下加熱乾燥16 h,以提供呈黃色固體之標題化合物(63.37 g, 95%)。MS (ESI):C 21H 21N 5O 4S之計算質量為439.1;m/z測得為440.1 [M+H] +1H NMR (500 MHz, CDCl 3): δ 9.10 (s, 1H), 8.99 (d, J= 7.8 Hz, 1H), 8.23 - 8.15 (m, 2H), 7.66 - 7.59 (m, 2H), 7.56 - 7.49 (m, 2H), 6.67 (d, J= 4.2 Hz, 1H), 3.95 - 3.79 (m, 1H), 2.38 (d, J= 6.2 Hz, 2H), 2.32 - 2.21 (m, 2H), 2.08 - 1.98 (m, 2H), 1.88 - 1.76 (m, 1H), 1.60 - 1.32 (m, 4H)。 中間物 22-(( 1r,4r)-4-((5-胺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4-基)胺基)環己基)乙腈
Figure 02_image007
將2-(( 1r,4r)-4-((5-硝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4-基)胺基)環己基)乙腈(中間體1,58.60 g,133.3 mmol)溶解於THF/MeOH (1:1, 4800 mL)中。使該混合物以流速10 mL/min與100%氫氣(大氣壓力,80℃)通過諸如Thales Nano H-Cube ®之連續流氫化反應器(10% Pd/C),然後濃縮該溶液以提供呈紫色固體之產物。將固體用EtOAc (400 mL)研磨(triturated)接著用MeOH (200 mL)再次研磨,然後過濾並在真空下乾燥,以提供標題化合物(50.2 g,產率91.9%)。MS (ESI):C 21H 23N 5O 2S之計算質量為409.2;m/z測得為410.2 [M+H]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8.10 - 8.03 (m, 2H), 7.76 (s, 1H), 7.51 - 7.43 (m, 1H), 7.43 - 7.34 (m, 3H), 6.44 (d, J= 4.2 Hz, 1H), 4.61 (d, J= 8.5 Hz, 1H), 3.65 - 3.51 (m, 1H), 2.74 (s, 2H), 2.26 (d, J= 6.4 Hz, 2H), 2.19 - 2.05 (m, 2H), 1.97 - 1.86 (m, 2H), 1.76 - 1.59 (m, 1H), 1.33 - 1.12 (m, 4H)。 中間物3乙基2-(1-(( 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 d]吡咯并[2,3- b]吡啶-2-基)乙酸酯
Figure 02_image009
向含有攪拌子及2-(( 1r,4r)-4-((5-胺基-1-(苯磺醯基)-1 H-吡咯并[2,3-b]吡啶-4-基)胺基)環己基)乙腈(中間體2,58.31 g,142.4 mmol)之1L圓底燒瓶中,添加乙基3-乙氧基-3-亞胺基丙酸酯(60.51 g, 309.3 mmol),之後添加EtOH(600 mL,以3 Å分子篩乾燥48 h)。將回流冷凝器附接至反應燒瓶,將反應物用N 2吹掃,並在90℃下加熱9 h。將反應混合物冷卻至室溫並靜置30 h,結晶出呈棕色針狀之產物。用刮勺打碎固體並將反應混合物轉移至2 L燒瓶中。在劇烈攪拌下經由分液漏斗緩慢地添加水(1.4 L)。在添加完水後,將懸浮液攪拌30分鐘。藉由過濾單離棕色針狀物,然後藉由抽空氣通過過濾器1 h來乾燥。將產物轉移至500 mL燒瓶中並用EtOAc (200 mL)處理。添加小量的晶種,其誘導白色固體沉澱物的形成。將懸浮液在室溫下攪拌30分鐘,過濾,用EtOAc (25 mL)潤洗,並在真空下乾燥,以提供呈白色固體之產物(48.65 g,產率68%)。MS (ESI):C 26H 27N 5O 4S之計算質量為505.2;m/z測得為506.2 [M+H] +1H NMR (400 MHz, CDCl 3) δ 8.85 (s, 1H), 8.28 - 8.19 (m, 2H), 7.84 (d, J= 4.0 Hz, 1H), 7.61 - 7.53 (m, 1H), 7.52 - 7.43 (m, 2H), 6.84 (d, J= 4.1 Hz, 1H), 4.32 (s, 1H), 4.20 (q, J= 7.1 Hz, 2H), 4.09 (s, 2H), 2.44 (d, J= 6.2 Hz, 2H), 2.40 - 2.27 (m, 2H), 2.16 (d, J= 13.3 Hz, 2H), 2.12 - 1.96 (m, 3H), 1.54 - 1.38 (m, 2H), 1.27 (t, J= 7.1 Hz, 3H)。 多形體篩選實例
式I化合物作為游離鹼之一些實施例呈現具有複雜固態行為的多種結晶構形,其中一些由於摻入的溶劑量不同進而可在彼等之間呈現可區別特徵。式I化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係呈假多形體之形式,其係相同化合物之實施例,由於晶格本身中溶劑量不同而呈現晶格組成差異。此外,通道溶劑合作用(channel solvation)亦可存在於式I化合物之一些結晶實施例中,其中溶劑經摻入存在於晶格中的通道或空隙內。舉例而言,發現在表2中給出式I化合物之各種結晶構形態。由於這些特徵,經常觀察到非化學計量的溶劑合物,如表2中所示。此外,存在於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的晶體結構中之此類通道與空隙使水及/或溶劑分子之存在成為可能,彼等以不同程度的接合強度保留在晶體結構中。因此,特定環境條件的改變可輕易地造成根據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的水分子及/或溶劑分子的一些損失或增加。應理解的是,表2中所列出的實施例之各者的「溶劑合作用(solvation)」(表2中第三欄)係化學式溶劑合作用(formula solvation),而其如化學計量數字的實際判定(表2中第四欄)取決於當時實驗判定時的實際環境條件而可能稍微與化學式溶劑合作用不同。例如,若在實施例中約一半的水分子可能以與晶格中的活性化合物以氫鍵結的形式存在,而約另一半的水分子可能在晶格中的通道或空隙中,則環境條件的變化可能改變在空隙或通道中此類鬆散含有的水分子的量,因此造成在根據例如單晶繞射指派的化學式溶劑合作用與藉由例如熱重分析串聯質譜法判定的化學計量之間有稍微差異。
表2. 式I化合物之結晶形式之實施例
實施例 結晶溶劑 溶劑合作用 化學計量
1s - 單水合物 0.8 H 2O
1a 單水合物 1.3 H 2O
1b 甲苯 甲苯溶劑合物 0.4甲苯
1c 乙酸乙酯/1,4-二㗁烷 單水合物 1.1 H 2O
1d 乙腈/氯仿 1.7水合物 1.7 H 2O
1e 乙酸乙酯/1,4-二㗁烷 單水合物 1 H 2O
1f 對二甲苯 對二甲苯溶劑合物 0.3對二甲苯
1f 異丙苯 異丙苯溶劑合物 0.3異丙苯
1 g 苯甲醚 苯甲醚溶劑合物 0.3苯甲醚
1h 對二甲苯 對二甲苯溶劑合物 0.2對二甲苯
2 1,4-二㗁烷 1,4-二㗁烷溶劑合物 1.2 1,4-二㗁烷
3b 環己酮 環己酮溶劑合物 0.3環己酮
3c 1,4-二㗁烷 1,4-二㗁烷溶劑合物 0.5 1,4-二㗁烷
3d THF THF溶劑合物 0.4 THF
3e 異丁醇 異丁醇溶劑合物 0.7異丁醇
1b+4 水/甲醇 混合水合物/甲醇溶劑合物 -
5 氯仿 氯仿溶劑合物 0.5氯仿
6 乙腈 無水 0.2乙腈
1s+7 庚烷 庚烷溶劑合物 0.1庚烷
7 - 非溶劑合性 -
8 - 非溶劑合性 -
9 - 非溶劑合性 -
10   二水合物 1.8 H 2O
11 乙醇 乙醇溶劑合物 0.5乙醇
11b 甲醇 甲醇溶劑合物 0.5甲醇
12 - 無水 -
13 甲醇/水 介穩形式  
14   介穩水合物  
15 甲苯 甲苯溶劑合物 0.55甲苯
16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溶劑合物 0.09乙酸乙酯
17 乙酸異丙酯 乙酸異丙酯溶劑合物 0.13乙酸異丙酯
18 2-丁酮 2-丁酮溶劑合物 0.2 2-丁酮
如實例1所述而獲得的化合物係藉由以下來進一步結晶:於DCM中製備漿液(1:3,例如10g的化合物在30 ml的DCM中),將其在40℃下攪拌4小時,並在25℃下進一步攪拌14小時,然後在25℃下緩慢添加庚烷(1:2,例如將20 ml的庚烷加入化合物/DCM漿液/溶液中),在40℃下攪拌4小時,冷卻至25℃,並在25℃下進一步攪拌14小時。後續過濾導致呈灰白色固體之形式的式I化合物,其經鑑定為單水合物,1s實施例。
表2及圖2中之實施例1至10係結晶。實施例1s及1a至1h係同構造的。實施例1s在中心對稱三斜晶系P-1空間群中結晶。用語「實施例1 (embodiment 1)」統指同構造的實施例1s及1a至1h。此類實施例1s及1a至1h中之任一者有時係稱為實施例1之同構造成員或僅稱為實施例1之成員。實施例3b、3c、3d、及3e係同構造的,並在單斜晶系統、空間群C 2/c中結晶。用語「實施例3 (embodiment 3)」統指同構造的實施例3b、3c、3d、及3e。此類實施例3b、3c、3d、及3e中之任一者有時係稱為實施例3之同構造成員或僅稱為實施例3之成員。同構造的實施例係彼等擁有相似的晶體結構性質(相同的對稱性及相似的單位晶胞參數和晶體堆積)而具有不同的化學組成(即在晶格中摻入不同的溶劑及/或/水分子)。在同構造的實施例中之單位晶胞參數可因不同組成(摻入晶體結構之溶劑或水)而稍微不同。表2中提到的實施例係如圖2中示意性所示、並如於下列篩選技術中更詳細描述的來製備及/或互相轉換。
篩選包括諸如在純淨溶劑中之溶劑平衡、蒸發結晶、以熱過濾冷卻結晶、以反溶劑急速結晶(crash-crystallization)、及藉由熱循環結晶之結晶規程。固體係藉由HT-XRPD分析。當適用時,將母液完全蒸發,且剩餘的固體亦藉由HT-XRPD分析。鑑別出主要固體形式係為單水合物之起始材料實施例1s。 在25 ℃及50 ℃下進行溶劑平衡
藉由將化合物實施例1s懸浮在二十種純淨溶劑中,並在室溫下攪拌兩週及在50℃下攪拌一週來執行長期漿料實驗。當平衡時間完成後,自母液分離殘餘的固體。將固體在環境條件下乾燥,並在藉由HT-XRPD分析前於真空(5mBar)下乾燥。隨後,使固體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40℃/70%相對濕度)下兩天,並由HT-XRPD再次分析。
從大多數結晶溶劑中,獲得起始材料實施例1s。發現數種結晶溶劑的HT-XRPD圖形與初始實施例1s的圖形相似。在大多數這些繞射圖形中,識別出尖峰位移及/或額外尖峰。這些圖形之各者對應於經標記為1a至1h中之一者的實施例,並基於此類實施例之HT-XRPD繞射圖形中的相似性,彼等係表示為實施例1之同構造成員的實施例。實施例1之所有同構造成員在暴露於40℃及75% RH下兩天後轉換成實施例1a。
當使實施例1s在25℃下暴露於100% RH時,其轉換為水合的實施例10。不過,實施例10在環境條件下係物理不穩定的。儘管實施例1s在三斜晶系統、P-1空間群中結晶,實施例10被發現在單斜晶系統、C 2/c空間群中結晶。實施例10在環境條件下物理穩定性有限,並且其轉換為另一個實施例,諸如1s或1a。此行為歸因於所有水合作用/溶劑合作用分子之不相等牢固的結合。在這種情況下,實施例10會具有在環境條件下會失去之結合較不牢固的第二水分子。更確切的說,實施例1s之物理穩定性係在氣候室中藉由使20 mg的此類實施例之樣本暴露於40℃及70%相對濕度下四天,且使另外20 mg的相同實施例之樣本亦暴露於25℃及100%相對濕度下四天來探討。在四天之後,將各種固體樣本藉由HR-XRPD分析,判定晶胞參數並檢索繞射圖。繞射圖顯示於圖6。從底部至頂部,圖6中第一個繞射圖對應於為起始材料之實施例1s,且第二個繞射圖對應於在40℃及70%相對濕度下暴露4天後的相同形式,於同一圖中標記為「1s 70 RH」。儘管具有少量的第二結晶形式(其可能是具有較高水含量的另一水合的實施例),此分析顯露出已恢復為初始的實施例1s。檢索此類形式係不可能的,原因在於其存在的量很小。第三個繞射圖對應於在25℃及100%相對濕度下暴露4天後的實施例1s,於同一圖中標記為「10」。這些條件造成實施例1s轉換成具有初始實施例1s之少量汙染的實施例10,且溶劑合作用如表2所表徵。當脫水作用後,實施例1s與實施例10兩者皆再結晶成具有148℃熔點之無水形式。
在室溫下的溶劑平衡從作為結晶溶劑之甲苯中產出實施例1b,且從作為結晶溶劑之對二甲苯中產出實施例1f。
識別出三個額外的固體實施例並定名為實施例2、3、及7。實施例2(其TGA及DSC分別顯示於圖21A及圖21B中)係從於室溫下在1,4-二㗁烷中執行的溶劑平衡實驗識別出,而實施例7係在50℃下從庚烷之單一溶劑平衡實驗中發現為與實施例1s之混合物。識別出數個相似但不相同的繞射圖,其被分組為實施例3b、3c、3d、及3e,係實施例3之同構造成員。發現實施例3之同構造成員與實施例1之成員混合。含有實施例3之成員的混合物在一些情況下轉化成實施例1a、或轉化成實施例1a與3e之混合物。實施例7似乎是物理穩定的,但是實施例2在暴露於AAC兩天後轉換成實施例3e。 蒸發結晶
將從在RT下執行的溶劑平衡實驗所保存之母液使用於緩慢蒸發結晶實驗。將母液過濾以移除任何顆粒物質,並讓其在環境條件下緩慢蒸發。將所獲得之固體藉由HT-XRPD分析,並在暴露於AAC兩天後再次分析。
由於式I化合物在一些溶劑中之溶解度差,所以當使用此類溶劑時沒有回收到固體。在其中固體已沉澱的實驗中,回收到實施例1或3之非晶形殘餘物或同構造成員。在穩定性研究期間,實施例1之不同成員轉換成實施例1a,而實施例3之樣本似乎係物理穩定的。在一些情況下,非晶形固體在穩定性研究之後仍保持為非晶形、變成潮解或顯示一些結晶性之跡象。 冷卻結晶
將於50℃下執行之溶劑平衡實驗的母液在50℃下過濾,以移除任何顆粒物質。在50℃下使用0.2 µm的PTFE過濾器過濾懸浮液,且將溶液放置於5℃下並老化72小時。當在老化期間固體已沉澱時,將這些固體自液體中分離,在環境條件下及真空下乾燥,並藉由HT-XRPD分析。讓剩餘的母液緩慢蒸發,並藉由HT-XRPD分析殘留的固體。將沒有沉澱發生的樣本放置於真空下,並藉由HT-XRPD分析經乾燥的固體。然後使所有的固體暴露於AAC(在40℃/70% RH下2天)下,並藉由HT-XRPD再分析。
在一些溶液中當冷卻後沒有固體沉澱,於此情況下將溶液於環境條件下蒸發。由於式I化合物在一些溶劑中溶解度低,所以沒有從一些溶液中獲得固體。
但從四種溶劑(2-丙醇、2-丁酮、乙腈、及甲醇)中,發生了沉澱。實施例6係在800 µL乙腈中、濃度為25 mg/mL、mL規模下之單一冷卻結晶實驗之蒸發後識別出。實施例6在2天的AAC後似乎是穩定的固體形式,而其似乎為非溶合性實施例。 冷卻/ 蒸發結晶(在µL 規模下)
冷卻/蒸發結晶實驗(在µL規模下)係於96孔盤中執行,使用12種純淨溶劑及12種溶劑混合物並施加四種溫度曲線。在各個孔中大約4 mg的實施例1s為固體用量。隨後,添加結晶溶劑(80 µL)及溶劑混合物以達到50 mg/mL的濃度,並使各個孔個別密封的盤隨後經歷四種溫度曲線中的一種。當完成溫度曲線後,讓溶劑在低環境壓力下蒸發(24小時),並且在暴露於AAC 2天(40℃/70% RH)之前及之後,藉由HT-XRPD分析殘留的固體。
從大多數溶劑系統及溫度曲線中發現實施例1及3之成員。然而,觀察到固體形式對溫度曲線的某些傾向。實施例1b係主要自短的溫度曲線(3小時的老化)識別出。不過,相同溶劑系統在長的老化時間下,造成識別出實施例1f、實施例3之成員、或實施例1與3之成員的混合物。實施例3c係以1,4-二㗁烷作為結晶溶劑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1℃/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20℃、保持48 h之溫度曲線下獲得;實施例3d係以四氫呋喃作為結晶溶劑且與實施例3c相同的溫度曲線下獲得。
當施加短的老化條件時,實施例4係於在甲醇/水(50/50, v/v)、THF、及DCM/IPA (50/50, v/v)中執行的實驗中識別出。實施例4係藉由將實施例1s用水與甲醇之混合物(50/50)處理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20℃/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5℃、保持3 h之溫度曲線下獲得,其產出實施例4連同實施例1b。實施例4連同實施例1b亦藉由將1s用水與甲醇之混合物(50/50)處理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20℃/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20℃、保持3 h之溫度曲線下獲得。實施例4在環境條件下似乎不是物理穩定的。冷卻結晶實驗從作為結晶溶劑之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 v/v)中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1℃/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5℃、保持48 h之溫度曲線下產出實施例1c;從作為結晶溶劑之乙腈/氯仿(50/50, v/v)中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1℃/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5℃、保持48 h之溫度曲線下產出實施例1d;且從作為結晶溶劑之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 v/v)中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1℃/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20℃、保持48 h之溫度曲線下產出實施例1e。
實施例5係在以氯仿作為結晶溶劑且在以50℃作為初始溫度、保持60 min、之後以1℃/h的速率冷卻至最終溫度20℃、保持48 h之溫度曲線下所執行的實驗中識別出。
在穩定性研究期間看到如先前觀察到在其他結晶方法中的類似轉換。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所有固體形式皆轉換成實施例1a或轉換成含有實施例1a之混合物。 自固體混合物之蒸發結晶
在蒸發結晶中,使用溶劑/反溶劑混合物製備化合物之澄清溶液,從其中溶劑首先蒸發(高蒸汽壓)造成化合物在一些程度上以晶體的形式沉澱。當反溶劑(低蒸汽壓)蒸發時,這些晶體接著充當晶種。
式I化合物在溶劑系統之各者中不完全溶解。出於此原因,所有的實驗在蒸發前皆包括過濾。
HT-XRPD分析的結果證實在溶劑混合物之蒸發後,式I化合物主要結晶為實施例1s。這是針對下列溶劑/反溶劑系統所觀察到的:四氫呋喃/水、乙腈/水、氯仿/乙醇、甲醇/乙酸乙酯、2-丁酮/異丙醇、及庚烷/丙酮。從丙酮/異丙苯及1,4-二㗁烷/甲酸乙酯的兩個系統中,識別出同構造的實施例3b和3e,其等在AAC之後分別轉換成實施例1a和3d、及實施例1s和3e之不同混合物。 反溶劑結晶
在純淨溶劑中製備式I化合物之飽和溶液。反溶劑添加係以正向及逆向添加執行。在正向添加中,反溶劑係以三個等分試樣添加至化合物溶液中。逆向添加係藉由將一定體積的化合物溶液添加至大幅過量之反溶劑(20 mL)中來執行。
在沉澱之後,將固體自液體分離,在環境條件下乾燥,並在藉由HT-XRPD分析前於真空(5 mbar)下乾燥。將當反溶劑添加時沒有發生沉澱的實驗於5℃下儲存48小時以誘導沉澱。過後將沉澱固體分離並藉由HT-XRPD分析。當沒有獲得固體時,將溶液在溫和條件下蒸發,並藉由HT-XRPD分析殘餘的固體。使所有的固體暴露於AAC(在40℃/70%RH下2天)下,並藉由HT-XRPD再分析。
正向反溶劑結晶在所有情況中均顯示出沉澱。可將所有的固體分類為實施例1之同構造成員(1s、1b、1j、1f)或實施例3之同構造成員(3b、3d、3f)。在暴露於AAC之後,除了一個轉換成實施例1a與實施例3e之混合物之外,所有固體樣本均轉換成實施例1a。
在以DMSO作為溶劑中執行的逆向反溶劑結晶實驗取決於所使用的反溶劑,給出不同的固體形式。用二氯甲烷或對二甲苯識別出實施例1之同構造成員(1s及1b),而用MTBE則獲得非晶形殘餘物。用庚烷及水作為反溶劑進行兩種溶液之蒸發,其在反溶劑添加後沒有沉澱而導致油狀物。在AAC之後,觀察到轉換成實施例1a,且非晶形殘餘物變成潮解。 熱過濾實驗
以熱過濾的冷卻結晶實驗係自於50℃下在不同溶劑混合物中所製備之式I化合物之過飽和溶液來執行。使經熱過濾之溶液經歷48小時的冷卻曲線。在該溫度曲線後,將固體已沉澱於其中的小瓶離心,且自液體分離固體,並藉由HT-XRPD(在真空下乾燥之後)分析。若沒有固體沉澱,則將溶液在真空下蒸發,並藉由HT-XRPD分析固體。使所有的固體暴露於AAC(在40℃/70% RH下2天)下,並藉由HT-XRPD再分析。在一半的熱過濾實驗中並沒有發生沉澱,且當溶劑蒸發後,由於式I化合物在該等溶劑系統中的溶解度差,因此未能回收到足夠的固體。在三個實驗中,回收到非晶形殘餘物,其在AAC之後結晶成實施例1(1s或1a)之成員與實施例3 (3e)之混合物、或變成潮解。實施例5係自丙酮/氯仿(50/50, v/v)的實驗中識別出。此實施例似乎是物理不穩定的,因為在AAC之後觀察到轉換成實施例1a。 熱循環實驗
在室溫下於10種溶劑中製備約6 mg之實施例1s的懸浮液。將懸浮夜在5℃與50℃之間循環。當熱循環完成時,將固體藉由離心分離,並在藉由HT-XRPD分析前在環境條件下及在真空(5 mbar)下乾燥。隨後,使所有的固體暴露於AAC下兩天,並藉由HT-XRPD再次分析。熱循環實驗通常促進形成更穩定的多形體形式。除了在環己酮中執行的實驗外,所有小瓶在熱曲線後均含有固體。將環己酮溶液在溫和真空下緩慢蒸發。在濕的固體中主要識別出實施例1、3之成員或彼等之混合物。當將這些固體乾燥後,觀察到轉換成實施例1s。實施例3b及3e係以51 mg/mL (3b)之濃度自於300 µL的環己酮中、及以37.3 mg/mL (3e)之濃度自於400 µL的異丁醇中之熱循環獲得。實施例5係以18.6 mg/mL之濃度自於800 µL的氯仿中之熱循環獲得。
圖3、圖4、及圖5顯示表2所列的實施例之HT-XRPD圖形的重疊圖,並亦在上述的篩選中提及。
實施例1s係自大多數結晶實驗中回收。其為通道水合物,取決於環境條件具有可變數量的水分子及/或其他溶劑摻入。觀察到轉換成實施例1a。此形式含有稍微多的水(1.3分子的水)。實施例1之所有同構造成員在暴露於40℃及75% RH下兩天後轉換成實施例1a。實施例1之成員在XRPD圖形中一些繞射尖峰的位移可能歸因於摻入晶格中之不同的溶劑或水分子。圖4顯示實施例1之成員的HT-XRPD圖形重疊圖。繞射圖1s對應於式I化合物,其為起始材料且呈實施例1s之形式。繞射圖1a對應於實施例1a,其係在數個實施例1s樣本暴露於AAC後獲得。繞射圖1b對應於實施例1b,其係自在RT下於甲苯中之溶劑平衡實驗獲得。繞射圖1c對應於實施例1c,其係自於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 v/v)中在µL規模下之冷卻結晶實驗獲得。繞射圖1c對應於實施例1d,其係自於乙腈/氯仿(50/50, v/v)中在µL規模下之冷卻結晶實驗獲得。繞射圖1e對應於實施例1e,其係自於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 v/v)中在µL規模下之冷卻結晶實驗獲得。繞射圖1f對應於實施例1f,其係自在RT下於對二甲苯中之溶劑平衡實驗獲得。繞射圖1g對應於實施例1 g,其係自在50℃下於苯甲醚中之溶劑平衡實驗獲得。繞射圖1h對應於實施例1h,其係自於對二甲苯中在µL規模下之冷卻結晶實驗獲得。
實施例3之成員的繞射圖顯示於圖5。在不同HT-XRPD圖形中所觀察的位移最可能歸因於摻入晶格中之不同的溶劑分子。實施例3係藉由將實施例2於70% RH下加熱至40℃持續4天而獲得。實施例3b到實施例3e係溶劑合物形式,其含有取決於摻入晶體結構中之溶劑(0.3至0.7分子)而變化的非化學計量的溶劑量。含有實施例3之成員的混合物當暴露於AAC時係不穩定的,且彼等在一些情況下轉化成實施例1a、或轉化成實施例1a與3e之混合物。轉換成實施例1a係歸因於當暴露於高相對濕度時,由水分子交換溶劑分子,並再結晶成水合的實施例1a。
實施例9係藉由將實施例2加熱至約200℃之溫度、之後冷卻至25℃而獲得,且亦藉由循環的DSC 25-200-25-300℃獲得。
實施例9亦藉由額外程序獲得。此類程序之一者係兩步驟程序:將實施例1s (1.5 g)在RT下用1,4-二㗁烷(10 vol)處理。添加實施例2之晶種(5 mg)並將樣本在RT下攪拌24小時。將所得懸浮液過濾並將樣本風乾1.5小時。此樣本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2。在此兩步驟程序的第二步驟中,將實施例2以10℃/min加熱至210℃並保持在210℃下30 min。然後允許樣本冷卻至RT。所得固體藉由XRPD分析判定為實施例9。此類程序之另一者亦為用於獲得實施例9之兩步驟程序。在此程序中,將實施例1s (1.5 g)用1,4-二㗁烷(10 vol)處理。添加實施例2之晶種(5 mg)並將樣本在RT下攪拌24小時。將所得懸浮液過濾並將樣本風乾1.5小時。此樣本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2。在此程序的第二步驟中,將實施例2以10℃/min加熱至150℃,之後以2℃/min進一步加熱至170℃。允許樣本冷卻至RT。所得固體藉由XRPD分析判定為實施例9。實施例9之TGA及DSC分別顯示於圖22A及圖22B中。
實施例1s係藉由在50℃下將實施例9在下列溶劑中漿化6天而獲得:2-丁酮、丙酮/水(90/10, v/v)、及乙腈/水(90/10, v/v)。當在室溫下執行相同實驗時,亦獲得實施例1s。
實施例8係藉由將實施例5加熱至約175℃之溫度而獲得。實施例8亦藉由額外程序獲得。此類程序之一者係兩步驟程序:將實施例1s (1.5 g)用1,4-二㗁烷10 (vol)處理並在RT下攪拌72小時。將所得懸浮液過濾並將所獲得之固體在真空烘箱中於RT下乾燥16小時。自此第一步驟獲得之固體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3c。在第二步驟中,將實施例3c (100 mg)以10℃/min加熱至150℃,然後以2℃/min的較慢速率加熱高達180℃。然後使樣本冷卻回RT。所得固體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8。此類程序之另一者亦係用於獲得實施例8之兩步驟程序。在此程序中,將實施例19 (300 mg)用1,4-二㗁烷(3 vol)處理並在60℃下振盪24小時。將所得懸浮液過濾,且自此第一步驟獲得之固體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3c。在第二步驟中,將實施例3c (300 mg)以10℃/min加熱至180℃。然後允許樣本冷卻回到RT。所得固體藉由XRPD判定為實施例8。實施例8之TGA及DSC分別顯示於圖20A及圖20B中。
除了如上所述之實施例6的製備之外,此實施例亦藉由將實施例11(80至100 mg)加熱而獲得,其製備係如下述,藉由熱重分析,以10℃/min從環境溫度至185℃並保持等溫3分鐘。允許樣本冷卻至RT。實施例6亦藉由使實施例11經受漿液實驗而自其獲得。漿液實驗係如下列運作:將溶劑添加至實施例11 (50 mg)中並將混合物在指定溫度下攪拌0.5小時。添加形式9之晶種(5 mg)並將混合物在指定溫度下攪拌整夜。將固體藉由離心單離並藉由在30℃及50℃二者下使用乙酸異丙酯(0.5 mL)進行XRPD分析。實施例6的產成由XRPD確認。實施例6之TGA及DSC分別顯示於圖19A及圖19B中。
如下述獲得式I化合物之額外實施例。
藉由使實施例5經受漿液實驗將其轉換成實施例9。漿液實驗係如下列在識別的溫度下使用各種溶劑進行:將溶劑添加至實施例5 (50 mg)中並將混合物在指定溫度下攪拌0.5小時。添加形式9之晶種(5 mg)並將混合物在指定溫度下攪拌整夜。固體藉由離心單離並藉由XRPD分析。在50℃下運作之漿液實驗係使用下列溶劑進行:TBME (0.75 mL)及乙酸異丙酯:庚烷的33:67混合物(0.5 mL)。在75℃下運作之漿液實驗係使用下列溶劑進行:乙酸異丙酯(0.5 mL)及甲基乙基酮(0.5 mL)。
實施例11係如下獲得:將實施例1s (45 g)於乙醇(絕對乙醇,水含量<0.1%,300 mL)中之懸浮液在50℃下攪拌16.5小時。然後將懸浮液以0.25℃/分鐘冷卻至5℃。隨後,將懸浮液在5℃下攪拌3小時。然後將固體濾出並用冷(5℃)乙醇(絕對乙醇,水含量<0.1%,90 mL)洗滌,並且在40℃之真空下乾燥17小時以產生大約39 g的實施例11。實施例11之TGA及DSC分別顯示於圖17A及圖17B中。
實施例11亦如下獲得:將絕對乙醇(170 mL)添加至實施例1s (19 g)中並加熱至約該溶劑的沸點。少量的固體(5%)並未溶解並藉由熱過濾移除。經濾出之固體經判定為實施例1s。因此將該等固體添加回濾液中並將此混合物加熱直到所有固體溶解。經由分液漏斗向此熱溶液逐滴添加庚烷(535 mL)。在此逐滴添加庚烷期間,劇烈攪拌熱溶液。在完成庚烷的添加之後,將含有熱溶液/庚烷混合物的燒瓶浸入冰水浴中並劇烈攪拌一小時。然後藉由過濾收集固體,並將白色固體濾餅藉由抽空氣通過其15分鐘來乾燥。將濾餅進一步乾燥,此係藉由使其在高度真空下及70℃下加熱16小時,然後藉由使其在80℃下加熱18小時,以產生16.3 g的實施例11。實施例11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中。
在實施例11的吸濕性研究中,發現其僅稍微吸濕,在GVS分析中,在0至90% RH之間質量變化為0.66%,如圖18中所示。GVS分析後之XRPD分析顯示材料係物理穩定的。執行可變溫度(VT)-XRPD以評估實施例11在加熱時的穩定性。當材料經受至多約175℃之溫度時,如藉由XRPD分析所示,該材料保持不變,然而在180℃以上時,樣本轉換成實施例6。在VT-XRPD實驗之前及之後的實施例11的繞射圖連同實施例6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24中。實施例11亦經受在40℃/75% RH下長達48天的靜態儲存分析(static storage analysis)。將樣本在2天、5天、及48天之後藉由XRPD及卡爾-費雪(Karl Fisher, KF)分析。如藉由XRPD分析所示,實施例11保持不變,且在48天之後具有1.2%的總吸水率。48天靜態儲存後,材料的 1H-NMR顯示材料保留0.36 mol eq的乙醇。藉由 1H-NMR顯示在研究期間在環境條件下儲存的實施例11含有0.46 mol eq的乙醇。
實施例11b係如下獲自實施例1s:將10 mL的乾燥甲醇添加至3.3 g的實施例1s中。使此混合物經受下列溫度循環:將混合物在40℃下加熱1小時,然後在2小時的期間內將溫度提高至60℃。然後將混合物在60℃下加熱1小時。然後在2小時的期間內將溫度降低至40℃。重複此溫度循環方案總共約20小時。屆時,在2小時的期間內將混合物冷卻至5℃。將固體在5℃下藉由真空過濾單離,然後在環境溫度及真空下乾燥約66小時。替代地,實施例11b係使用下列程序獲自實施例1s:將1 mL的乾燥甲醇添加至330 mg的實施例1s中。使此混合物經受下列溫度循環:將混合物在40℃下加熱1小時,然後在2小時的期間內將溫度提高至60℃。然後將混合物在60℃下加熱1小時。然後在2小時的期間內將溫度降低至40℃。重複此溫度循環方案總共約18小時。屆時,將固體藉由離心單離,然後在環境溫度及真空下乾燥約33小時。用於以上實驗的甲醇係使用分子篩(3 Å,在100℃及真空下活化至少24 h)乾燥。實施例11b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E中。
實施例12係獲自實施例1s,將實施例1s在25℃下暴露於低於10% RH之濕度條件下以提供實施例12。實施例12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B中。
實施例13係如下獲得:在25 ± 5℃下向250 mL 4頸燒瓶中添加實施例1s的樣本。接著將MeOH (4.0 V, 40 mL)及純化水(10 mL, 1.0 V)裝入燒瓶並攪拌直到所有固體溶解。使N 2鼓泡入混合物中1小時,然後將混合物冷卻至0至5℃。將用純化水(40 mL)製備之0.225 mL體積的NaBH 4/水(0.006 eq.,2.5% w/w)冷卻溶液(0至5℃)在N 2及0℃下裝入100 mL的4頸燒瓶中,之後添加NaBH 4(1.0 g);將混合物在0℃下攪拌直到所有NaBH 4溶解。將NaBH 4溶液添加到經冷卻之250-mL燒瓶(0至5℃)中並在0至5℃下攪拌。反應混合物之顏色變成黃色。在0至5℃下歷時1小時逐滴添加純化水(40 mL,4.0 V,在使用之前用N 2除氣)。將反應混合物在N 2及0至5℃下攪拌4小時。在0至5℃下歷時1小時逐滴添加額外純化水(30 mL,3.0 V,除氣)並將反應混合物在N 2及0至5℃下額外攪拌16小時。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將所得固體在手套箱環境中在N 2(O 2含量為200 ppm)下用純化水(20 mL,2.0 V,在使用之前用N 2除氣)洗滌。將固體在真空下用加濕氮氣在35 ± 5℃下乾燥,以提供呈泛白色固體之實施例13。實施例13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C中。
實施例14係如下製備:將2-(1-((1r,4r)-4-(氰基甲基)環己基)-6-(苯磺醯基)-1,6-二氫咪唑并[4,5-d]吡咯并[2,3-b]吡啶-2-基)-N-(2-羥基-2-甲基丙基)乙醯胺(48.15 kg,在Ex. 2步驟B中製備)、EtOH(工業級,481 L)、及KOH (6.613 kg)在10至20℃下攪拌9小時。然後將該反應用乙酸(6.74 L)淬熄,將維持溫度在10至20℃下。添加乙腈(240 L)並將溶劑在減壓下蒸發至約240 L之體積。將此乙腈之添加及蒸發再重複兩次。將所得混合物加熱至60至70℃持續5小時,之後將其冷卻至10至15℃並攪拌2 h。然後將此混合物中之固體濾出並用乙腈(48 L)洗滌兩次。然後將固體添加至水(240 L)中,並將反應混合物加熱至45至50℃持續3至5小時,之後冷卻至15至20℃持續4小時。濾出剩餘的固體並將濾餅用水(96 L,兩次)洗滌。將此濾餅於45℃下乾燥以提供實施例14 (26.28 kg)。實施例14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D中。
如下述獲得式I化合物之額外實施例。 溶解度評估
將實施例1s (15 mg)用遞增體積的溶劑處理直到材料完全溶解或直到最多添加100 mL的溶劑為止。溶劑係以下列增量添加:5 mL、10 mL、20 mL、30 mL、40 mL、50 mL、70 mL、及100 mL。在每次添加溶劑之後,在溫和攪拌將系統保持在50℃下5 min並目測評估固體的存在。持續此程序直到總共添加100 mL的溶劑為止。如果沒有固體殘留,則不用添加額外的溶劑。在完成評估後,將溶液保持在50℃下1 h,然後在攪拌下以0.1℃/min將溶液從50℃冷卻至5℃。如果固體存在,則將混合物在真空下使用96孔盤過濾並藉由XRPD分析。如果獲得澄清溶液,則將溶液置於RT下蒸發。根據此程序在5℃及50℃的溫度下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其中在各溫度之後的括弧內給出溶解程度:水(100 mL),在5℃(懸浮液)及在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醇(1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醇(3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丙醇(3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丙醇(3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丙酮(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乙酯(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腈(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甲苯(100 mL),在5℃(部分溶解)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異丙酯(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基三級丁基醚(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丁酮(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THF (70 mL),在5℃(部分溶解)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DMSO (5 mL),在5℃(溶液,樣本經冷凍並置於RT下蒸發)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 N-甲基吡咯啶酮(5 mL),在5℃(溶液,置於RT下蒸發)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二乙基醚(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基異丁基酮(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DCM (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庚烷(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1-4-二㗁烷(100 mL),在5℃(部分溶解,樣本經冷凍並置於RT下蒸發)及50℃(懸浮液)下,產生呈乾燥形式之實施例3c,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硝基甲烷(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低結晶性(poorly crystalline)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1-甲氧基-2-丙醇(20 mL),在5℃(溶液)及50℃(溶液)下,產生呈乾燥形式之實施例20,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1中;2-甲基-THF (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且其TGA及DSC係分別顯示於圖10A及圖10B中;四氫萘(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4及實施例1b的混合物,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3-甲基-1-丁醇(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且其TGA及DSC係分別顯示於圖12A及圖12B中;苯甲醚(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4及實施例1b的混合物,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三級丁醇/水(1:1, 10 mL),在5℃(溶液)及50℃(溶液)下,產生呈乾燥形式之實施例19,其調變DSC顯示於圖9中;1,2-二甲氧基乙烷(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4及實施例1b之混合物,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異丙苯(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混濁)下,產生實施例4及實施例1b的混合物,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二異丙基醚(100 mL),在5℃(懸浮液)及50℃(懸浮液)下,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嗎啉(5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呈乾燥形式之實施例21,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1中;乙醇:水(95:5, 1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乙醇:水(9:1, 5 mL),在5℃(溶液)及50℃(溶液)下,產生呈乾燥形式之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及乙腈:水(95:5, 30 mL),在5℃(懸浮液)及50℃(溶液)下,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 在5 ℃下培養
在5℃下培養的數個實驗係藉由將實施例1s (30 mg)用各溶劑處理來執行,並將混合物在5℃下漿化48 h。取出等分試樣並立即藉由XRPD分析。將各等分試樣乾燥16 h並藉由XRPD再次分析。然後將經風乾之樣本置於真空烘箱(RT)中24 h,然後藉由XRPD進一步分析。根據此程序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溶劑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之後為溶解程度:水(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醇(5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醇(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丙醇(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丙醇(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丙酮(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乙酯(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腈(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甲苯(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乙酸異丙酯(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甲基三級丁基醚(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2-丁酮(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THF(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二乙基醚(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基異丁基酮(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DCM(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庚烷(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4-二㗁烷(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c,其自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硝基甲烷(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形式的實施例1s,未顯示其繞射圖;丙二醇(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2-甲基-四氫呋喃(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四氫萘(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1s,未顯示其繞射圖;3-甲基-1-丁酮(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苯甲醚(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具有之繞射圖類似於(如圖5中所示之)實施例1s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一些額外的峰;1,2-二甲氧基乙烷(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具有之繞射圖類似於(如圖5中所示之)實施例1s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一些額外的峰;異丙苯(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具有之繞射圖類似於(如圖5中所示之)實施例1s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一些額外的峰;二異丙基醚(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乙醇:水(95:5,30 m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腈:水(95:5,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及丙二醇(30 mL,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繞射圖)。 熱/ 冷成熟
將實施例1s (30 mg)在各溶劑中的懸浮液置於平台式振盪培養箱中並經受一系列的從環境溫度至大約50℃之熱-冷循環達24 h。此係藉由每4小時將加熱開啟及關閉而達成。整個過程均維持振盪。從各樣本取得等分試樣並使其允許風乾2 h。將經風乾之固體藉由XRPD分析,然後使用真空烘箱(RT,24 h)真空乾燥並藉由XRPD再次分析。將此實驗中所獲得之各樣本真空乾燥並在真空乾燥之後,藉由XRPD分析在升溫培養下之各樣本。根據此程序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溶劑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水(2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醇(5 mL),產生實施例22,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乙醇(5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丙醇(10 mL),產生實施例27,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1-丙醇(10 mL),產生實施例2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丙酮(2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乙酯(20 mL),產生低結晶型形式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乙腈(20 mL),產生低結晶型的實施例24,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甲苯(20 mL),產生低結晶型形式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乙酸異丙酯(20 mL),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甲基三級丁基醚(20 mL),產生低結晶型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2-丁酮(20 mL),產生實施例2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THF (20 mL),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二乙基醚(20 mL),產生低結晶型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甲基異丁基酮(20 mL),產生實施例2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DCM (20 mL),產生低結晶性形式的實施例1s,未顯示其繞射圖;庚烷(2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4-二㗁烷(20 mL),產生實施例27,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硝基甲烷(20 mL),產生低結晶型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丙二醇(5 mL),產生低結晶型的實施例(繞射圖未顯示);2-甲基-四氫呋喃(20 mL),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四氫萘(2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3-甲基-丁醇(20 mL),產生實施例1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苯甲醚(20 mL),產生實施例1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且其TGA及DSC係分別顯示於圖23A及圖23B中;1,2-二甲氧基乙烷(20 mL),產生實施例29,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異丙苯(2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二異丙基醚(20 mL),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乙醇:水(95:5, 20 mL),產生實施例30,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乙腈:水(95:5, 20 mL),產生低結晶型形式的實施例1s,其繞射圖未顯示;及聚乙二醇(5 mL),產生實施例31,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 在60 ℃下培養實施例1s
將實施例1s (30 mg)用溶劑處理並在60℃下振盪24 h。將等分試樣取出並使其風乾16 h。然後將經風乾之固體藉由XRPD分析。根據此程序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溶劑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水(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醇(10 mL),產生實施例32,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2-丙醇(10 mL),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1-丙醇(10 mL),產生實施例2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丙酮(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乙酯(10 mL),產生實施例34,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乙腈(10 mL),產生實施例3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甲苯(10 mL),產生實施例3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乙酸異丙酯(10 mL),產生實施例25,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甲基三級丁基醚(10 mL),產生實施例3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2-丁酮(10 mL),產生實施例3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THF (10 mL),產生實施例33,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二乙基醚(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基異丁基酮(10 mL),產生實施例25,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DCM (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庚烷(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4-二㗁烷(10 mL),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硝基甲烷(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丙二醇(10 mL),產生實施例28,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2-甲基-四氫呋喃(10 mL),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四氫萘(10 mL),產生實施例1s及實施例19的混合物(未顯示混合物的繞射圖),其中實施例1s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且實施例19的調製DSC曲線圖係顯示於圖9中;3-甲基-1-丁醇(10 mL),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苯甲醚(10 mL),產生實施例3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1,2-二甲氧基乙烷(10 mL),產生實施例34,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異丙苯(10 mL),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二異丙基醚(10 mL),產生實施例1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8中;乙醇:水(95:5, 10 mL),產生實施例2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及聚乙二醇(5 mL),產生實施例39,其針對此實驗的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 高溫成熟
將複數個實施例19 (25 mg)樣本之各者用如以下所指示之一定量的溶劑處理,進而產生複數個樣本,各樣本均在60℃下攪動24 h。將來自各樣本的固體單離、風乾16小時並藉由XRPD分析。根據此程序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溶劑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之後為溶解程度:水(12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醇(12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類似於在圖5中所示之實施例1s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一些額外的峰;乙醇(12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丙醇(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1-丙醇(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0,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丙酮(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乙酯(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腈(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苯(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乙酸異丙酯(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甲基三級丁基醚(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2-丁酮(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THF(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二乙基醚(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基異丁基酮(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DCM(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庚烷(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1,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1,4-二㗁烷(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c,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硝基甲烷(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2,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丙二醇(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2-甲基-四氫呋喃(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四氫萘(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3-甲基-1-丁酮(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苯甲醚(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1,2-二甲氧基乙烷(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異丙苯(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4,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二異丙基醚(150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乙醇:水(95:5,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乙腈:水(95:5,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當與圖5中所示的繞射圖相比時,其繞射圖顯示晶胞擴大(cell expansion);及聚乙二醇(75 µL,懸浮液),產生實施例4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5中。 熱循環
將複數個實施例19 (25 mg)樣本之各者用如以下所指示之一定量的溶劑處理,進而產生複數個樣本,各樣本均藉由熱循環(40℃至60℃,4 h循環)成熟24 h。將固體單離、風乾16小時並藉由XRPD分析。根據此程序使用下列溶劑,產生以下經註記的實施例,其中添加的總溶劑量係註記在緊接在溶劑之後的括弧中,之後為在24小時所觀察到的外觀:水(125 µL,淡綠色固體),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甲醇(75 µL,透明固體),產生實施例11,當與圖7中之繞射圖相比時,其繞射圖顯示在高角度偏移的峰;乙醇(100 µL,淡綠色固體),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2-丙醇(75 µL,淡黃色固體),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1-丙醇(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丙酮(75 µL,淡綠色固體),產生實施例47,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乙酸乙酯(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乙腈(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甲苯(75 µL,透明固體),產生實施例3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乙酸異丙酯(75 µL,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甲基三級丁基醚(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2-丁酮(75 µL,泛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3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4中;THF(75 µL,泛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4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二乙基醚(150 µL,泛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49,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甲基異丁基酮(150 µL,泛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25,其繞射圖非常類似於圖13中所示之實施例25的繞射圖。DCM(12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s,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庚烷(150 µL,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19,其改良DSC曲線圖係顯示於圖9中;1,4-二㗁烷(75 µL,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3c,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5中;硝基甲烷(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50,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丙二醇(75 µL,奶油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10,其繞射圖非常類似於(如圖16中所示之)實施例10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非晶暈環(amorphous halo);2-甲基-四氫呋喃(150 µL,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48,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四氫萘(150 µL,白色固體),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其繞射圖;3-甲基-1-丁酮(75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25,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3中;苯甲醚(150 µL,白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51,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1,2-二甲氧基乙烷(75 µL,白懸浮液),產生實施例52,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異丙苯(150 µL,白色固體),產生低結晶性的實施例,未顯示其繞射圖;二異丙基醚(150 µL,白色固體),產生實施例6,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3中;乙醇:水(95:5,75 µL,透明固體),產生實施例11,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7中;乙腈:水(95:5,75 µL,透明固體),產生實施例53,其繞射圖係顯示於圖16中;及丙二醇(75 µL,淡粉色懸浮液),產生實施例31,其繞射圖非常類似於(如圖13中所示之)實施例31的繞射圖,惟其顯示出非晶暈環。
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11、11b、12、13、14、15、16、17、18、19、20、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及53中之任一者及其任何組合係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實施例。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仍其他實施例包括作為非吸濕溶劑合物的式I化合物,諸如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11。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之仍其他實施例包括呈非晶形式之式I化合物,諸如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19。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11、16、17、及18中之任一者及其任何組合係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的實施例。本發明之進一步實施例包括呈醫藥上可接受之共晶體形式的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本發明之額外實施例包括呈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形式的根據本發明之化合物。
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呈以下形式中之至少一者的式I化合物:1s、1a、1b、c、1d、1e、1f、1g、1h、2、3b、3c、3d、3e、5、6、7、8、9、及10。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呈醫藥上可接受之共晶體之形式的式I化合物。
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式以下形式中之至之少一者的式I化合物:1s、1a、1b、1c、1d、1e、1f、1g、1h、2、3b、3c、3d、3e、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及53。本發明之實施例包括呈醫藥上可接受之共晶體之形式的式I化合物。
呈形式1s的式I化合物之XRPD係顯示於圖25中。主峰之列表包括在6.13 ± 0.2、9.88 ± 0.2、10.26 ± 0.2、13.39 ± 0.2、14.52 ± 0.2、16.64 ± 0.2、18.24 ± 0.2、19.98 ± 0.2、20.58 ± 0.2、及22.01 ± 0.2.之2 θ值。
在酶及細胞檢定中測試式I化合物。酶促檢定之結果及其描述係呈現於在2019年5月21日授予之美國專利第10,294,226號之表4(標題為酶促抑制檢定之結果)及第51至54列中,其以引用之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此化合物亦在三個細胞檢定中測試:IL-2 pSTAT5 (JAK1/JAK3)、IFNα pSTAT-4 (JAK1/TYK2)、及GM-CSF pSTAT5 (JAK2/JAK2),其中結果及檢定描述呈現於美國專利第10,294,226號之表5(標題為基於細胞之檢定數據)及第53至55行中,其以引用之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
在溶解度及滲透性檢定中測試式I化合物。溶解度檢定之結果呈現於美國專利第10,294,226號中之標題為溶解度檢定數據之表6中,而滲透性檢定之結果呈現於標題為MDCK-MDR1滲透性數據之表7及第55至58行中。
將式I化合物根據美國專利第10,294,226號中之第21至22行及第58至59行及表1a中所述之規程測試,其以引用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
藉由物理化學性質進一步表徵式I化合物,如在美國專利第10,294,226號中之表8,第59行中描述並給出,其以引用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
藉由以下實施例之描述進一步表徵式I化合物:11、11b、12、15、16、17、18、19、20、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及53,如2020年5月28日公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US2020/0165250號中之圖7A、圖7B、圖7C、圖7D、圖7E、及圖8至圖23及段落[0328]至[0348]中描述及給出,其以引用方式全文併入本文中。
在以下實例中以mg計之量係指呈式I化合物之形式的活性劑之量。如果投予的是呈另一形式的活性劑(諸如醫藥上可接受之鹽),則必需適當修正。 實例2 :體內研究
式I化合物在口服給藥之後在結腸組織中IL-12/IL-18誘導之STAT3磷酸化檢定及在離體細胞介素刺激之結腸外植體(explant)研究中均證實在小鼠中之高結腸暴露及組織目標接合、與低全身性暴露。小鼠中式I化合物之口服給藥導致血液中之最小全身性暴露並缺乏一致的劑量依賴性藥效學反應,如藉由用干擾素-α(IFNα)或IL-21的離體全血刺激所判定。
式I化合物在口服投予之後呈現低全身性暴露水平。為了瞭解在人類研究中全身性暴露與目標接合之間的關係,用此類化合物測量人類全血中細胞介素誘導之pSTAT-3抑制。在人類全血中,式I化合物呈濃度依賴性方式抑制IFNα(JAK1/Tyk2)、血小板生成素(TPO) (JAK2/JAK2)、及IL-21 (JAK1/JAK3)信號傳導之下游的JAK1、JAK2、JAK3及Tyk2同源及異源二聚體。用式I化合物進行IFNα-、TPO-、及IL-21介導之STAT磷酸化的平均IC 50分別係105.3 nM、490.4 nM、及579.2 nM,如顯示於表3中,在其中報導式I化合物的結果。
表3. 式I化合物對人類及鼠類全血中細胞介素誘導之pSTAT之IC 50
式I 化合物 IC 50/ nM 95% CI (a) n (c)
人類IFNα (b)(pSTAT-3) 105.3 84.0 - 131.9 4
人類TPO (e)(pSTAT-3) 490.4 282.1 - 852.7 2
人類IL-21 (pSTAT-3) 579.2 536.2 - 625.7 2
鼠類IFNα (b)(pSTAT-3) 298.6 121.7 - 733.1 2
鼠類IL-21 (pSTAT-3) 415.1 308.1 - 559.4 3
鼠類IL-12 (pSTAT-4) ND (d)    
(a) CI,信賴區間; (b)IFNα,干擾素α; (c)n,試驗次數; (d)ND,未測定,沒有匯集到; (e)TPO,血小板生成素。
亦生成小鼠全血IC 50值以建立在鼠類模型中對全身性暴露與目標接合之間的關係理解。在鼠類全血中,測量式I化合物在鼠類全血中抑制IFNα-(JAK1/Tyk2)、IL-21-(JAK1/3)、及IL-12-(JAK2/Tyk2)誘導之pSTAT反應之體外活性。表3中所示之結果分別表示,式I化合物抑制IFNα及IL 21反應,且IC50值分別為298.6 nM及415.1 nM。對於在鼠類全血中抑制IL-12誘導之pSTAT-4,沒有可靠的IC 50可報導。
為了瞭解局部、腸選擇性JAK抑制劑對抑制結腸組織中STAT信號傳導之潛力,開發二組藥物動力學/藥效學(PK/PD)研究。第一組涉及在小鼠中IL-12及IL-18之組合腹膜內投予,其誘導全身性發炎反應,導致結腸組織中JAK/STAT路徑之活化,其可在攻毒(challenge)之後3小時藉由STAT3之強的磷酸化(robust phosphorylation)來監測。第二組PK/PD模型涉及用細胞介素(IL-22、IL-6、及IFNα)之混合物離體刺激小鼠結腸組織,測量在式I化合物之口服給藥之後STAT3磷酸化之抑制。
腹膜內組合投予IL-12及IL-18誘導小鼠中之結腸發炎(Chikano S, et al. Gut 47(6),779–786 (2000) 「IL-18 and IL-12 induce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fatty liver in mice in an IFN-gamma dependent manner」;Nold-Petry C, et al. Front Immunol. 8, 1531(2017) 「Gp96 Antagonist Protects in Murine-Intestinal-Inflammation」)。在用IL 12/IL-18攻毒之後3小時,結腸組織中之發炎反應可藉由STAT3之強的磷酸化來監測。在此非GLP研究中,評估口服投予式I化合物對藉由IL-12及IL 18兩者之全身性給藥所誘導之小鼠結腸組織中STAT3反應之效應。
C57BL/6小鼠(6至8週齡)按重量隨機分組,並分配到兩組研究中之各者的不同治療組中。將小鼠用IL-12 (250 ng)及IL-18 (1 µg)之組合腹膜內攻毒。為了檢驗式I化合物對IL-12/IL-18誘導之pSTAT-3反應之效應,在IL-12/IL-18攻毒前1小時,給小鼠口服式I化合物。在IL-12/IL-18攻毒之後三小時,將小鼠用CO 2窒息安樂死,經由心臟穿刺術收集血液用於PK分析,且收集結腸組織用於測量pSTAT-3反應及藥物水平。將用20% 2-羥基丙基-β-環糊精(HP-β-CD)口服給藥的小鼠用作媒劑對照。進行兩組獨立研究(S-1及S-2)以檢驗小鼠中式I化合物對IL-12/IL-18誘導之結腸pSTAT-3反應之效應。在兩組研究中看到在IL-12/IL-18攻毒後結腸pSTAT-3之顯著增加。在兩組實驗中,式I化合物顯示出pSTAT-3反應之劑量相關之抑制的明確趨勢:10 mg/kg下為3.9%及33.1%抑制;在25 mg/kg下為25.8%及61.2%;及在50 mg/kg下為49.7%及66.1%(表4)。統計分析指示在S-1中之抑制缺乏顯著性,但在S-2中,在25 mg/kg及50 mg/kg劑量下達成顯著抑制。在給藥之後30分鐘及4小時(終點)測量血清水平。如下表5及表6中所示,式I化合物在30分鐘時在所有測試劑量下展現低全身性暴露(nM,平均值±SEM;在10 mg/kg劑量下為7.4 ± 1.4及7.0 ± 0.7;在25 mg/kg劑量下為21.8 ± 5.5 mg/kg及70.5 ± 60.4;在50 mg/kg劑量下為121.7 ± 87.2 mg/kg及38.8 ± 7.4)。所觀察到的式I化合物之血清暴露顯著地低於如表3中所示之IL-21誘導之pSTAT-3及IFNα誘導之pSTAT-3及pSTAT-4的鼠類全血之IC 50。給藥之後4小時測量結腸藥物水平。相對於血清,在用式I化合物處理的小鼠之結腸樣品中觀察到高藥物水平(表5及6)。式I化合物之結腸暴露以劑量依賴性方式增加。在25 mg/kg劑量下,式I化合物之結腸暴露30814.5 ± 5552.5 ng/g及18256.5 ± 4118.8 ng/g組織。綜合所述,血清及結腸暴露數據表明,式I化合物之藥理反應主要由藥物之組織暴露驅動。式I化合物通過以高結腸及低全身性暴露方式在結腸中抑制IL-12/IL-18誘導之pSTAT-3來證實具有體內目標接合。如其他研究中所示,在小鼠中式I化合物之口服給藥導致血液中最小的全身性暴露及缺乏一致的劑量依賴性藥效學反應。
表4. 式I化合物對結腸pSTAT-3之抑制
治療 來自研究S-1 來自研究S-2
抑制百分比 95% CI 抑制百分比 95% CI
式I化合物(10 mg/kg) 3.9 -19.9至22.1 33.1 20.5至43.8
式I化合物(25 mg/kg) 25.8 -29.4至57.5 61.2 47.5至71.3
式I (50 mg/kg) 49.7 38.6至58.8 66.1 49.9至74.2
結腸pSTAT-3之抑制百分比係使用移除離群值後的對數轉換之數據判定。
表5. IL-12/IL-18 S-1 -式I化合物之血清及結腸濃度
治療 血清(nM) 結腸(ng/g)
給藥後30 min 給藥後4 h 給藥後4 h
式I化合物(10 mg/kg) 7.4 ± 1.4 BLOQ 6596.5 ± 787.2
式I化合物(25 mg/kg) 21.8 ± 5.5 25.0 ± 20.3 30814.5 ± 5552.5
式I化合物(50 mg/kg) 121.7 ± 87.2 19.7 ± 8.0 59608.5 ± 11250.7
資料呈現為平均值±SEM;N=3至7個/組。BLOQ,低於定量極限;min,分鐘;h,小時。
表6. IL-12/IL-18 S-2 -式I化合物之血清及結腸濃度
治療 血清(nM) 結腸(ng/g)
給藥後30 min 給藥後4 h 給藥後4 h
式I化合物(10 mg/kg) 7.0 ± 0.7 BLOQ 10131.5 ± 1304.2
式I化合物(25 mg/kg) 70.5 ± 60.4 45.1 ± 24.0 18256.5 ± 4118.8
式I化合物(50 mg/kg) 38.8 ± 7.4 130.7 ± 107.7 35578.8 ± 5563.6
資料呈現為平均值±SEM;N=3至7個/組。BLOQ,低於定量極限;min,分鐘;h,小時。
除了上述IL-12/IL-18模型之外,在小鼠細胞介素混合物(IL-22/IL-6/IFNα)結腸外植體模型中進一步建立式I化合物之局部功效。在攻毒後1小時,IL-22、IL-6及IFNα之組合在離體小鼠結腸外植體中誘導快速及強pSTAT-3反應。此研究旨在離體小鼠結腸外植體模型中測驗式I化合物對IL 22/IL 6/IFNα誘導之pSTAT-3反應之劑量反應及作用持續時間。
C57BL/6小鼠(6至8週齡)按重量隨機分組,並分配到各研究中之不同治療組中。用指示的式I化合物劑量口服給藥小鼠。在研究終止時,經由心臟穿刺術收集血液,製備血清及經洗滌之近端結腸以用於PK分析。
遠端結腸外植體(大約3 mm 2)則為不處理或用細胞介素(IL 6、L-22、IFNα,各100 ng/mL)處理。在刺激後1小時,將組織快速冷凍以進行均質化並用於pSTAT-3檢定。在2組獨立實驗(SS-1及SS-2)中,式I化合物劑量依賴性地抑制結腸pSTAT-3。在SS-1中,在0.5、2.5、5、及25 mg/kg下,式I化合物分別抑制基礎pSTAT-3反應54.3、74.4、78.6、及89.5%。在0.5、2.5、5、及25 mg/kg下,IL 22/IL-6/IFNα刺激之pSTAT-3反應分別被式I化合物類似地抑制42.7、74.9、83.8、及93.8%。在SS-2中,在式I化合物之0.5、2.5、5、及25 mg/kg劑量下基礎pSTAT-3被抑制36.7、66.2、71.3、及83.8%。在用式I化合物以0.5、2.5、5、及25 mg/kg下,IL-22/IL-6/IFNα刺激之pSTAT-3分別被抑制5.5、62.0、68.1及89.8%。因此,式I化合物通過IL 22/IL 6/IFNα誘導之pSTAT-3反應之抑制證實離體結腸組織中之強目標接合。
如表7及8中所示,式I化合物之效應係伴隨著式I化合物之低全身性(血清)(≤10.3 ± 6.9 nM)及高結腸暴露(在SS-1及SS-2中在25 mg/kg下分別為27488.1 ± 6128.6 ng/g及22929.6 ± 4146.6 ng/g)。針對式I化合物所觀察到的高結腸及低全身性暴露暗示結腸藥物水平作為所觀察到之藥理學的關鍵驅動因素之角色。式I化合物在口服給藥後在4小時表示出結腸組織目標接合。
表7. 研究SS-1 -式I化合物之血清及結腸濃度(口服給藥後4小時)
治療組 血清(nM) 結腸(ng/g)
式I化合物(0.25 mg/kg) BLOQ 446.2 ± 51.5
式I化合物(2.5 mg/kg) BLOQ 2842.3 ± 715.9
式I化合物(5 mg/kg) BLOQ 4628.5 ± 705.1
式I化合物(25 mg/kg) 4.9 ± 2.1 27488.1 ± 6128.6
資料呈現為平均值±SEM;N =5個/組。BLOQ,低於定量極限。
表8. 研究SS-2 -式I化合物之血清及結腸濃度(口服給藥後4小時)
治療組 血清(nM) 結腸(ng/g)
式I化合物(0.25 mg/kg) BLOQ 261.5 ± 30.5
式I化合物(2.5 mg/kg) BLOQ 1323.6 ± 270.2
式I化合物(5 mg/kg) 10.3 ± 6.9 4672.4 ± 952.6
式I化合物(25 mg/kg) 6.3 ± 2.9 22929.6 ± 4146.6
資料呈現為平均值±SEM;N =5個/組。BLOQ,低於定量極限。
在口服投予式I化合物(以10 mg/kg之劑量調配成於20% HP-β-CD中之溶液)後,在0.5、1、2、3、5、7、及24小時時於雌性C57Bl/6小鼠(N=3個/時間點)中進行限定組織(肝、腸)分佈研究。收獲血漿及以下組織用於化合物濃度分析:肝、整個迴腸、及整個結腸。在均質化前用鹽水沖洗迴腸及結腸。在24小時之時段內收集糞便。所有組織(除血漿外)均在滅菌水中均質化而式I化合物濃度係使用LC-MS/MS判定。此研究之結果表示,看到的最高組織濃度,迴腸>結腸>肝>血漿(見表9)。在給藥後24小時,式I化合物在糞便中之濃度為125.6 µg。
表9. 以10 mg/kg化合物口服投予式I化合物後,來自小鼠的血漿(ng/mL)中及組織(ng/g)中之式I化合物濃度(平均值± SD)
時間(h) 血漿 a a 迴腸 a 結腸 a
0.5 1 2 3 5 7 24 3.5 ± 1.8 2.6 ± 0.9 2.3 ± 0.2 3.2 ± 1.7 2.1 ± 0.9 6.0 ± 4.9 BLOQ b 34.8 ± 16.5 189.2 ± 303.8 84.5 ± 113.9 23.3 ± 0.8 16.8 ± 8.8 24 cBLOQ b 73.8 ± 11.6 22,716 ± 18,206 11,984 ± 12,650 16,372 ± 21,999 3,440 ± 2,377 2,254 ± 1,552 87.6 ± 17.8 94.2 c5,107 ± 2,300 6,621 ± 2,473 7,763 ± 5,445 8,452 ± 6,755 3,787 ± 2,560 195.0 ± 119.5
a   值為平均± SD(N=3個動物)。 b    BLOQ (1 ng/mL) c    N=2(SD未計算) BLOQ =低於定量極限;N =動物數目;PO =口服投予;SD =標準偏差。
在以25 mg/kg之劑量口服投予式I化合物後,在0.5、1、2、3、5、7、及24小時時於雄性史泊格多利大鼠(Sprague-Dawley rat)(N=3/時間點)中進行初步組織分佈研究。收獲以下組織以用於化合物濃度分析:肝、腎、腦、肌肉、附睪脂肪、十二指腸、空腸、迴腸、結腸(管腔內容物及組織兩者)、及血漿。化合物在各種組織中之濃度顯示於表10及表11中。此研究之結果指示低全身性暴露及高局部濃度(腸道)。
表10. 在以25 mg/kg (N=3)向大鼠PO投予之後,式I化合物在血漿(ng/mL)及組織(ng/g)中之平均(± SD)濃度
時間(h) 血漿 腎臟 脂肪 肌肉
0.5 6.3 ± 1.1 3.5 ± 3.1 158.3 ± 104.5 57.9 ± 26.2 NC (b) 16.7 ± 15.0
1 5.8 ± NA BLOQ (a) 70.4 ± NA (c) 42.2 ± NA BLOQ (a) NC (b)
2 3.7 ± 0.9 BLOQ (a) 49.9 ± 17.5 24.3 ± 6.6 BLOQ (a) BLOQ (a)
3 3.1 ± 1.1 BLOQ (a) 29.6 ± 14.5 30.0 ± 9.4 NC (b) BLOQ (a)
5 1.5 ± 0.7 BLOQ (a) 18.7 ± 3.0 12.9 ± 3.6 BLOQ (a) BLOQ (a)
7 2.1 ± 0.5 BLOQ (a) 20.7 ± 3.0 19.9 ± 7.8 NC (b) NC (b)
24 BLOQ (a) BLOQ (a) NC (b) BLOQ (a) BLOQ (a) BLOQ (a)
(a)BLOQ係低於定量極限(0.5 ng/mL的組織均質物)。 (b)NC =未計算(如果3個樣本中有2個係BLOQ的話)。針對濃度平均,濃度< BLOQ設為0。 (c)NA =不適用/不可得
表11. 在以25 mg/kg (N=3)向大鼠PO投予之後,式I化合物在腸組織(ng/mL)及管腔內容物(ng/g)中之平均(± SD)濃度
時間(h) Duod. 組織 Duod. 內容 空腸 組織 空腸 內容 迴腸 組織 迴腸 內容 結腸 組織 結腸 內容
0.5 35,218 (20,130) 329,131 (244,942) 47,151 (29,570) 533,362 (110,888) 1,344 (1,402) 644 (490) 946 (778) 167 (114)
1 16,677 (3,118) 45,490 (38,125) 23,515 (11,992) 248,713 (250,506) 252 (327) 496 (580) 383 (433) 135 (135)
2 3,166 (771) 20,152 (14,982) 8,228 (1,335) 90,654 (35,194) 8,946 (15,106) 725,330 (850,701) 2,186 (3,233) 19,142 (32,168)
3 3,841 (2,070) 15,830 (13,969) 3,976 (699) 47,965 (18,323) 50,844 (48,225) 1,402,241 (586,593) 12,419 (4,622) 303,661 (163,980)
5 1,100 (573) 4,470 (2,760) 1,814 (1,725) 26,264 (25,181) 17,958 (17,841) 596,702 (72,699) 33,538 (7,182) 830,129 (57,295)
7 366 (184) 2,626 (2,537) 788 (466) 10,264 (5,915) 6,487 (5,732) 133,499 (117,744) 36,748 (28,645) 833,597 (156,490)
24 17 (16) 60 (52) 27 (28) 228 (236) NC a 893 (962) 353 (54) 7,593 (2,012)
aNC,意指如果3個樣本中有2個係BLOQ(0.5 ng/mL的組織均質物),則未計算。 BLOQ =低於定量極限;Duod =十二指腸;N =動物數目;NC =未計算;PO =口服投予;SD =標準偏差。
實例3 :一期1b 研究,評估式I 化合物(詹納斯激酶(JAK) 抑制劑在具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的參與者中之療效及安全性
式I化合物係口服、小分子、強效泛詹納斯激酶(JAK)抑制劑,具有基於滲透性及溶解度的有利的腸選擇性性質。此組細胞質酪胺酸激酶之抑制會干擾信號傳導子及轉錄活化子(STAT)蛋白質之磷酸化。磷酸化之STAT易位至細胞核並誘導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炎性腸道疾病、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及其他發炎疾病之致病機轉有關的幾個趨化介素、細胞介素、及蛋白酶之基因轉錄。 目標及終點
此研究之主要目標係判定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參與者中對結腸直腸息肉負荷(息肉負荷之總和)之效應。關鍵的次要目標係評定息肉中之安全性、其他功效指標、局部及全身性藥物動力學(PK)、及藥效學(PD)。 整體設計
此係一期1b多中心研究以評估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成人參與者中之療效及安全性。研究經設計以判定式I化合物在結腸直腸(colorectum)及十二指腸中是否具有臨床活性,如藉由在24週之時段內息肉數目之降低及息肉中JAK信號傳導之減少所評定。參與者可為結腸切除術前或結腸切除術後,然而,所有參與者均需要具有結腸或直腸息肉。所有參與者均需要有經典FAP之遺傳診斷、亦即,為大腸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APC)生殖細胞突變或專職攜帶者(obligate carrier),並伴有結腸直腸之疾病。具有減毒FAP的參與者不符合資格。 參與者數目
此研究將招募大約40位參與者(結腸切除術後及結腸切除術前大約各20位)。 治療組及持續時間
所有參與者均將每日兩次接受式I化合物75 mg。每個參與者之研究參與總持續時間大約為32週,該總持續時間由篩選(30天)、治療(24週)、及追蹤訪視(在研究藥物之最後給藥之後大約30天)所組成。
式I化合物將在贊助商負責下作為75 mg錠劑製造並提供。 療效評估
所有參與者將在第24週進行療效評估。評估將包括下GI息肉負荷、十二指腸息肉負荷、及將由研究者所執行之疾病反應。 藥物動力學評估
在活動時間表中所指定之時間點下收集來自下GI道之靜脈血液樣本及組織樣本(消化道黏膜及息肉切除術)以用於測量式I之化合物之血漿濃度及組織濃度。 藥理學及生物標誌物評估
生物標誌物將用於在收集自FAP患者的血液、活體組織切片、及糞便樣品中評定式I化合物對JAK/STAT路徑之分子及細胞效應物之效應。然後評估劑量方案、PK、生物標誌物變化及療效之間的關係,並引導劑量最佳化(如要評估額外劑量)。 安全性評估
評估將包括不良事件(AE)、嚴重不良事件(SAE)、包括結核病(TB)的感染之事件、臨床實驗室血液測試(全血細胞計數及血清化學)、生命體徵、內視鏡檢查、及伴隨藥物審查。除了局部測試之外,將進行中心的膽固醇測試。 統計方法
在本研究中不會進行正式的統計假設檢定。統計方法之具體細節將提供於統計分析計劃中。
藉由假設到第24週相對於基線息肉負荷將平均減少至少25%來計算結腸切除術後的參與者之同群的大約20位樣本量。假設掉出率(dropout rate)為20%。假設到第24週相對於基線息肉負荷百分比變化為的標準偏差為30分百分比點。在這些假設下,到第24週相對於基線息肉負荷之百分比變化的95%信賴區間具有大約90%或更大的機率使其上限小於0%,從而提供用式I化合物平均而言降低息肉負荷的證據。對於結腸切除術前的患者之同群,類似地判定大約20位樣本量。
目標及終點目標 終點
主要
判定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參與者中對結腸直腸息肉負荷(息肉直徑之總合)之效應   •   在第24週時,結腸直腸息肉負荷(所有息肉及息肉≥2 mm)相對於基線的百分比變化  
次要
判定用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參與者中治療之效應 •   結腸、直腸、J型迴腸袋、及十二指腸息肉之數目的百分比變化 •   結腸、直腸、J型迴腸袋、及十二指腸息肉負荷(所有息肉、息肉≥2 mm、及息肉≥5 mm)的百分比變化 •   國際胃腸道遺傳性腫瘤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Gastrointestinal Hereditary Tumors, InSiGHT)息肉症階段之變化 •   Spigelman評分之變化  
評估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參與者中之安全性 •    不良事件之發生率及嚴重性
評定式I化合物在患有FAP的參與者中之全身性及局部藥物動力學(PK)。 •    式I化合物之血漿及組織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評定在息肉及組織樣本中式I化合物活性及反應的生物標誌物。 •    JAK/STAT路徑信號傳導效應蛋白質之水平,包括pSTAT-3,其係相對於結腸直腸息肉中之基線水平
態樣:
態樣1: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2: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胃腸系統癌症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3: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結腸直腸癌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4: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在高風險群體中之個體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結腸直腸癌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5: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結腸直腸癌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6: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診斷該個體是否具有發展結腸直腸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高風險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7: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之受JAK之抑制影響的病症或病況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8: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中CRC復發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9: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治療或預防個體中之FAP復發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10: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在已被診斷有大腸急躁病(IBD)的個體中治療或預防SISC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11: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供使用於預防個體中之早期惡性病況變成惡性病況包含向該個體投予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
態樣12:如態樣1至11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式I化合物之治療有效量係約10 mg至約1000 mg,
態樣13:如態樣1至12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式I化合物之治療有效量係約1 mg至約100 mg,
態樣14:如態樣1至13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式I化合物每日投予一次。
態樣15:如態樣1至14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式I化合物每日投予兩次。
態樣16:如態樣1至15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個體先前已接受療法或目前正在接受療法。
態樣17:如態樣1至16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該療法可為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NSAIDs、Cox-2抑制劑、EGFR抑制劑、VEGF抑制劑、及檢查點抑制劑、
態樣18:如態樣1至17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治療FAP包含降低個體中多負荷。
態樣19:如態樣1至18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降低息肉負荷包含減少息肉之數目及減少息肉之大小。
態樣20:如態樣1至19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中在高風險群體中之個體包含個體具有大腸急躁症候群、存在特定消化道微生物組分、結腸直腸癌之家族病史、結腸癌之先前病史、在結腸鏡檢期間發現息肉或癌前病灶、或其他遺傳因素,諸如在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基因中之突變。
態樣21:如態樣1至20中任一者所述之用途,其進一步包含與式I化合物組合投予的第二活性劑,其中該第二活性劑係選自NSAID、Cox-2抑制劑、西妥昔單抗、帕尼單抗、貝伐單抗、茲博賽普、瑞戈非尼、雷莫昔單抗、伊匹單抗、納武單抗、及帕博利珠單抗。
態樣22:一種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預測對式I化合物之反應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預示該個體對式I化合物之反應。
態樣23:一種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監測正在進行的JAK抑制劑療法之功效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之pSTAT-3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指示在該個體中式I化合物之功效。
1:食道 2:胃 3:十二指腸 4:空腸 5:迴腸 6:結腸 7:盲腸 8:結腸右曲 9:結腸左曲 11:直腸
[圖1]人類胃腸道之部分示意圖,以未按比例的拉直彩現圖(stretched rendering)顯示。在胃(2)和食道(1)之後,十二指腸(3)、空腸(4)、及迴腸(5)(全部示意性地顯示)形成小腸。大腸包含結腸(6),依次包括盲腸(7)及闌尾(未顯示)、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未顯示在其之彎道(loop))、及直腸(11)。橫結腸係包含結腸右曲(8)與結腸左曲(9)之間的部分,升結腸自盲腸(7)延伸至結腸右曲(8),且降結腸自結腸左曲(9)延伸至直腸(11)。為方便起見,各種分佈模式係參照結腸說明,但彼等亦可指胃腸道之其他部位。為簡化說明的目的,在圖1中全身性分佈以虛線箭頭表示為滲透通過結腸壁,但此類分佈不限於結腸壁,因為其亦可通過圖1所示胃腸道之其他部分的壁而發生,諸如小腸的壁。為簡化說明的目的,在圖1中一些組織滲透的分佈以實線箭頭表示為穿透結腸組織,但此類穿透不限於結腸組織,因為其亦可在圖1所示之胃腸道其他部分之組織發生,諸如小腸之組織。根據本發明之JAK抑制劑的實施例之效應係說明性地顯示為破壞JAK/STAT信號傳導路徑,否則該JAK/STAT信號傳導路徑將導致由JAK所介導之病症,諸如與發炎性腸疾病(「IBD」)或結腸直腸癌相關的發炎。 [圖2]顯示式I化合物之實施例之製備/相互轉換的示意圖。 [圖3]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高通量X射線粉末繞射(HT-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底部至頂部為:1s、2(藉由在室溫下於1,4-二㗁烷中平衡獲得)、3b(藉由於環己酮中熱循環獲得)、1b+4(藉由於甲醇/水(50/50,v/v)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5(藉由於氯仿中熱循環獲得)、6(藉由於乙腈中在m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7(獲得1s+7,藉由於庚烷中溶劑平衡依次獲得)、7(藉由1s+7之去溶劑化獲得,藉於庚烷中溶劑平衡依次獲得)、8(藉由循環式微差掃描熱量法藉實施例5之去溶劑化獲得)、及9(藉由循環式微差掃描熱量法藉實施例2之去溶劑化獲得)。 [圖4]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高通量X射線粉末繞射(HT-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底部至頂部為:1s(起始材料)、1a(在暴露於加速老化條件(AAC)(40℃及70%相對濕度)之後獲得實施例1s之數種樣本形式)、1b(藉由在室溫下於甲苯中溶劑平衡獲得)、1c(藉由於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v/v)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1d(藉由於乙腈/氯仿(50/50,v/v)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1e(藉由於乙酸乙酯/1,4-二㗁烷(50/50,v/v)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1f(藉由在室溫下於對二甲苯中溶劑平衡獲得)、1g(藉由在50℃下於苯甲醚中溶劑平衡獲得)、1h(藉由於對二甲苯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 [圖5]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高通量X射線粉末繞射(HT-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底部至頂部為:1s、3b(藉由於環己酮中熱循環獲得)、3c(藉由於1,4-二㗁烷中在µL規模下冷卻結晶獲得)、3d(藉由於四氫呋喃中在µL篩選下冷卻結晶獲得)、及3e(藉由於異丁醇中熱循環獲得)。 [圖6]實施例1s在其初始形式(「1s」)、暴露於40℃及70%相對濕度四天後(「1s 70 RH」)、及暴露於25℃及100%相對濕度四天後(「10」)之HR-XRPD繞射圖。 [圖7A]至[圖7E]實施例11(A)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實施例12 (B)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實施例13(C)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實施例14 (D)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及實施例11b (E)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 [圖8]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17、實施例18、實施例15、及實施例16。 [圖9]實施例19之調幅式DSC (Modulated DSC,「mDSC」)曲線顯示玻璃轉移點(T g)在115.3℃(縱軸標籤中之「Rev」係指「可逆」)。 [圖10A]及[圖10B] (A)實施例18之TGA(熱重分析)顯示在30℃與170℃之間損失6.5% w/w。(B)實施例18之DSC(微差掃描熱量法)顯示在45℃與90℃之間的吸熱為52.8 J/g,在140.6℃下的吸熱為31.0 J/g,在168.8℃下的放熱為24.3 J/g,及在200.0℃下的吸熱為31.3 J/g。 [圖11]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20及實施例21。 [圖12A]及[圖12B] (A)實施例17之TGA顯示在30℃與100℃之間損失4.2% w/w。(B)實施例17之DSC顯示在45℃與100℃之間的吸熱為90.3 J/g,在143.8℃下的吸熱為35.5 J/g,在168.3℃下的吸熱為1.6 J/g,在178℃下的放熱為3.8 J/g,及在200.0℃下的吸熱為9.2 J/g。 [圖13]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31、實施例30、實施例17、實施例29、實施例16、實施例26、實施例25、實施例18、實施例24、實施例23、實施例27、及實施例22。 [圖14]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32、實施例33、實施例23、實施例34、實施例35、實施例36、實施例25、實施例38、實施例17、實施例39、實施例27、及實施例28。 [圖15]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46、實施例45、實施例44、實施例43、實施例42、實施例41、實施例40、及實施例37。 [圖16]式I化合物之下列實施例的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形之重疊圖,從下至上為:實施例53、實施例52、實施例51、實施例50、實施例49、實施例48、及實施例47。 [圖17A]及[圖17B] (A)實施例11之TGA顯示在155℃與185℃之間損失4.7% w/w。(B)實施例11之DSC顯示由於溶劑損失,在167.8℃下的第一次吸熱為57.8 J/g;及由於樣本熔融,在194.5℃下的第二次吸熱為90.8 J/g。 [圖18]實施例11之重力蒸氣吸附(Gravimetric Vapor Sorption, GVS)等溫圖顯示在0至90% RH之間的質量變化為0.66%。縱座標軸上之質量變化係以起始樣本的質量作參考。 [圖19A]至[圖19B] (A)實施例6之TGA顯示在溫度高於260℃下的重量損失,該重量損失經解讀為與樣本降解有相。(B)實施例6之DSC顯示由於樣本熔融,在194.4℃下的吸熱為95.8 J/g。 [圖20A]至[圖20B] (A)實施例8之TGA顯示在40℃與240℃之間損失1.4% w/w,其對應於0.07 mol的1,4-二㗁烷之損失。(B)實施例8之DSC顯示由於樣本熔融,在199.7℃下的吸熱為58.6 J/g。 [圖21A]至[圖21B] (A)實施例2之TGA顯示在75℃與110℃之間損失7.4%w/w、在110℃與130℃之間損失11.9%w/w、在130℃與165℃之間損失2.0%w/w、及165℃與210之間損失2.5%w/w。(B)實施例2之DSC顯示在92.8℃下的吸熱為86.2 J/g、在111.5℃下的吸熱為11.1 J/g、在149.0℃下的吸熱為45.5 J/g、在165.2℃下的放熱為20.6 J/g,在177.1℃下的吸熱為3.7 J/g、在200.2℃下的吸熱為43.0 J/g、及在220.6℃下的吸熱為29.3 J/g。 [圖22A]至[圖22B]實施例9之TGA;(B)實施例9之DSC顯示在221.8℃下的吸熱為104.4 J/g。 [圖23A]及[圖23B] (A)實施例16之TGA顯示在30℃與105℃之間損失5.2% w/w。(B)實施例16之DSC顯示在35℃與90℃之間的吸熱為48.4 J/g,在147.0℃下的吸熱為41.8 J/g,在166.6℃下的吸熱為1.0 J/g,在180.7℃下的放熱為4.4 J/g,及在201.1℃下的吸熱為7.7 J/g。 [圖24]實施例11(標記「11」)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及實施例11在可變溫度(variable temperature, VT)-XRPD實驗後(標記「11 VT後」)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以及實施例6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 [圖25]式I化合物形式1s之X射線粉末繞射(XRPD)圖。

Claims (16)

  1. 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的組成物。
  2. 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胃腸系統(stomacho-intestinal system)癌症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的組成物。
  3. 一種治療或預防個體罹患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的組成物。
  4. 一種在高風險群組中之個體中預防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或結腸直腸癌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予包含治療有效量的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的組成物。
  5. 一種治療個體中結腸直腸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方法,其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TP53、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6. 一種診斷個體是否具有在該個體中發展出結腸直腸癌或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症之高風險之方法,該方法包含:(a)在選自下列的一或多個基因中判定突變:KRAS、EGFR、STK11 (LKB1)、PTEN、BMPR1A、SMAD4 (MADH/DPC4)、MLH1、MSH2、MSH6、PMS2、EPCAM、MUTYH (MYH)、POLD1、POLE TP53、及APC;及(b)投予治療有效劑量的式I化合物。
  7. 一種在需要治療之個體中預防受JAK之抑制影響的病症或病況之方法,其包含投予式I化合物或其醫藥上可接受之鹽、溶劑合物、多形體。
  8. 如請求項1至7所述之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之該治療有效量係約10 mg至約1000 mg。
  9. 如請求項1至8所述之方法,其中式I化合物之該治療有效量係約1 mg至約100 mg。
  10. 如請求項1至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式I化合物係每日投予一次。
  11. 如請求項1至9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式I化合物係每日投予兩次。
  12. 如請求項1至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先前已接受療法或目前正在接受療法。
  13. 如請求項1至12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療法可為手術、放射線療法、化學療法、NSAIDs、Cox-2抑制劑、EGFR抑制劑、VEGF抑制劑、及檢查點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
  14. 如請求項1至13所述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與該式I化合物組合投予第二活性劑,其中該第二活性劑係選自NSAIDs、Cox-2抑制劑、西妥昔單抗(cetuximab)、帕尼單抗(panitumumab)、貝伐單抗(bevacizumab)、茲博賽普(Ziv-aflibercept)、瑞戈非尼(regorafenib)、雷莫昔單抗(ramucirumab)、伊匹單抗(ipilimumab)、納武單抗(nivolumab)、及帕博利珠單抗(pembrolizumab)。
  15. 一種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預測對式I化合物之反應之方法,該方法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預示該個體對該式I化合物之反應。
  16. 一種在有其需要之個體中監測正在進行的JAK抑制劑療法之功效之方法,其包含: (a)  測量未暴露於式I化合物的個體對照樣本中pSTAT-3之水平; (b)  測量已暴露於式化合物的個體測試樣本中之pSTAT-3之水平及 (c)  比較(a)與(b)中pSTAT-3之水平,其中(b)中pSTAT-3之水平之減少指示在該個體中式I化合物之功效。
TW111108848A 2021-03-11 2022-03-10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TW2023001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59726P 2021-03-11 2021-03-11
US63/159,726 2021-03-11
US202163167287P 2021-03-29 2021-03-29
US63/167,287 2021-03-29
US202163232356P 2021-08-12 2021-08-12
US63/232,356 2021-08-12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141A true TW202300141A (zh) 2023-01-01

Family

ID=8132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8848A TW202300141A (zh) 2021-03-11 2022-03-10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88041A1 (zh)
EP (1) EP4304590A1 (zh)
JP (1) JP2024509587A (zh)
KR (1) KR20230156752A (zh)
AU (1) AU2022233254A1 (zh)
BR (1) BR112023018286A2 (zh)
CA (1) CA3213134A1 (zh)
TW (1) TW202300141A (zh)
WO (1) WO20221894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OP20190144A1 (ar) * 2016-12-16 2019-06-16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إيميدازو بيرولو بيريدين كمثبطات لعائلة jak الخاصة بإنزيمات الكيناز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219482A1 (en) * 2015-09-25 2023-08-02 Dizal (Jiangsu) Pharmaceutical Co., Ltd.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inhibiting jak
WO2018112379A1 (en) 2016-12-16 2018-06-21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jak family of kinases
TW202016110A (zh) * 2018-06-15 2020-05-01 比利時商健生藥品公司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US20200338051A1 (en) * 2019-04-24 2020-10-29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Non-clinical liquid formulations of pan-jak inhibi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3213134A1 (en) 2022-09-15
WO2022189496A1 (en) 2022-09-15
KR20230156752A (ko) 2023-11-14
US20220288041A1 (en) 2022-09-15
BR112023018286A2 (pt) 2023-10-31
AU2022233254A1 (en) 2023-10-26
EP4304590A1 (en) 2024-01-17
JP2024509587A (ja) 2024-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0341681B2 (en) RIP1 inhibitory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TWI777997B (zh)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EP3475263B1 (en) 2,4-diamino-pyrimidine compounds and their use as irak4 inhibitors
EP3331879B1 (en) Benzazole compound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using the compounds
JP2019512009A (ja) スルホニルウレアおよび関連化合物ならびにこれらの利用
JP6742466B2 (ja) 2−(tert−ブチルアミノ)−4−((1R,3R,4R)−3−ヒドロキシ−4−メチルシクロヘキシルアミノ)−ピリミジン−5−カルボキサミドの固体形態、その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TWI592417B (zh) 胺基喹唑啉激酶抑制劑之前藥
JP7167069B2 (ja) キナーゼ阻害剤ならびに作製および使用のための方法
PT2155683E (pt) Derivados de piridona como inibidores da p38a mapk
WO2013013614A1 (zh) 4-(3-杂芳基芳基氨基)喹唑啉和1-(3-杂芳基芳基氨基)异喹啉作为Hedgehog通路抑制剂及其应用
TW202016110A (zh)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TW202235082A (zh) Kras g12c抑制劑
TW202300141A (zh) Jak激酶家族之小分子抑制劑
WO2015188681A1 (zh) 一种新型杂环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激酶抑制剂的用途
JP2023011795A (ja) Irak阻害剤としての使用のためのオキサゾール誘導体およびその調製のための方法
JP2023545784A (ja) Jakキナーゼ阻害剤としての小分子化合物及びその用途
CN117412748A (zh) 用于治疗jak介导的病症的洛普昔替尼
JP2021535924A (ja) 新規なチアゾール誘導体及びその薬学的に許容される塩
WO2021036495A1 (zh) 新型苯乙酸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其作为药物的用途
JP2002201172A (ja) ベンズアミド誘導体及びその用途
TW202216667A (zh) 經取代n-苯基乙醯胺
TW202120509A (zh) 活化素受體樣激酶抑制劑之鹽及晶體形式
NZ795615A (en)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s of the jak family of kinases
EA037347B1 (ru) Низкомолекулярные ингибиторы киназ семейства jak
JP2005501090A (ja) ヒドロキサム酸誘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