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1415A -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1415A
TW202241415A TW111103341A TW111103341A TW202241415A TW 202241415 A TW202241415 A TW 202241415A TW 111103341 A TW111103341 A TW 111103341A TW 111103341 A TW111103341 A TW 111103341A TW 202241415 A TW202241415 A TW 20224141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ells
disease
syndrome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33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孫巧玲
潘柯
鄧一軍
陳峪
呂靜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江蘇亞虹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上海亞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江蘇亞虹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陸商上海亞虹醫藥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江蘇亞虹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14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141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7Imidazole-alkylamines, e.g. histamine, phentolam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3Amines
    • A61K31/145Amines having sulfur, e.g. thiurams (>N—C(S)—S—C(S)—N< and >N—C(S)—S—S—C(S)—N<), Sulfinylamines (—N=SO), Sulfonylamines (—N=SO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4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two or more carboxyl groups, e.g. succinic, maleic or phthalic ac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781,3-Diazoles not condensed 1,3-diazoles and containing further heterocyclic rings, e.g. pilocarpine, nitrofuranto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ne nitro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A61K31/44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1/4418Non condensed pyridines; Hydrogenated derivatives thereof having a carbocyclic group directly attached to the heterocyclic ring, e.g. cyproheptad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7/00Drugs for immunological or allergic disor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揭露揭示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本揭露的通路調節劑(包括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可藉由免疫調節,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發展,進而可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潛在治療藥物。

Description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本揭露要求2021年01月26日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申請號2021101034359)的優先權。
本揭露關於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多巴胺β-羥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以下簡稱DBH),也被稱為多巴胺β-單加氧酶,是一種在人體中由DBH基因編碼的酶(EC 1.14.17.1)。DBH催化多巴胺被氧氣氧化為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如下所示: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01-1
DBH是一種約290kDa的含銅加氧酶,其由四個相同的亞基組成,其活性需要抗壞血酸作為輔助因子[1]。
DBH是唯一參與小分子膜結合的神經遞質合成的酶,其使得去甲腎上腺素成為在囊泡內合成的唯一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在中樞和外周神經系統的嗜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以及腎上腺髓質的鉻細胞中表達。
DBH主要有助於痕量胺和兒茶酚胺的生物合成,包括腎上腺素(epinephrine或adrenaline)、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或noradrenaline)和多巴胺。此外,其還參與與這些物質有關的外源性生物質的代謝。例如,人的DBH催化苯丙胺和對羥基苯丙胺的β-羥基化,分別產生去甲麻黃鹼和對羥基去甲麻黃鹼[2-4]。
DBH被認為是與思維決策和藥物成癮的病症相關,例如,酒精中毒[5]和吸煙[6]、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7]、精神分裂症[8]和阿爾茨海默病[9]。而DBH不足被稱為多巴胺β-羥化酶缺乏症。
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相繼開發了內匹司他(Nepicastat)[10]、依他米司他(Etamicastat)[11]、依米司他(Zamicastat)[12]這些高選擇性的DBH抑制劑,也進一步研究了其對高血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充血性心衰、可卡因依賴或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等潛在用途。
內匹司他可能用於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並且在患者中顯示良好的耐受性[13]。進一步的臨床研究數據表明,內匹司他在治療心衰上沒有效果,但具有安全性。
內匹司他及其類似物(如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在治療高血壓方面具有潛在用途。評估內匹司他治療PTSD和可卡因依賴的臨床試驗已經完 成。研究發現,當內匹司他與可卡因聯合用藥時,內匹司他是安全的,並可以抑制可卡因的正向效果。這一結果提示內匹司他可作為治療可卡因依賴的藥物療法[14]。
與內匹司他相比,依他米司他及依米司他具有較低的腦-血-屏障滲透水平,能夠降低外周交感神經支配組織中的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而對自發性高血壓大鼠的腦組織沒有作用[15]。這一結果提示依他米司他及依米司他這類DBH抑制劑在治療外周相關疾病時,可以減少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或併發症。在一項II期臨床研究中,觀察到依他米司他(200mg)在10天的治療後,劑量依賴性地降低收縮壓和舒張壓,且顯示良好的耐受性及安全性[16]。依米司他(1200mg)連續10天用藥時也顯示較好的安全性(NCT02151994)。目前,依米司他用於肺動脈高壓療效的臨床試驗正在開展中(NCT04316143)。
最早在1998年的研究中,報導了DBH對免疫調節的作用。研究發現,在無病原體條件下,dbh-/-小鼠的白細胞數量正常、T、B細胞發育正常,體外功能也都正常,但dbh-/-小鼠更容易感染病原體(如單核增生李斯特菌或肺結核分枝桿菌);同時,動物表現出嚴重的胸腺退化,T細胞受損功能,包括產生Th1細胞因子。這些結果提示生理上的正常發育不需要產生兒茶酚胺,但在感染的免疫調節中兒茶酚胺起著重要作用[17]。
DBH作為自主神經的一部分,藉由去甲腎上腺素能纖維直接和間接的貫穿整個腦源、組織、血管及外周血。除去甲腎上腺素能纖維外,其蛋白的表達和定位也具有一定的組織特異性,如DBH在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和藍斑的去甲腎上腺能細胞、肝組織、腸組織中均有一定水平表達,其中DBH在腎上腺髓質中的表達最高。
某項研究發現,組織中DBH高表達或外周血高水平DBH分泌可能與一些神經或內分泌疾病相關[18];比如,外周血高水平DBH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雙相情感障礙、亨廷頓病、甲狀腺功能減退、PTSD相關。儘管外周血DBH水平可能與神經疾病相關,但在臨床實驗中DBH抑制劑對於阿爾茨海默病及PTSD都沒有獲得很好的療效(見CLINICALTRIALS的數據庫)。類似地,還有研究發現,在自身免疫性腸炎患者中,炎症組織中DBH表達上調,但該研究並沒有闡明二者的必然聯繫[19]。
據Autoimmune Association協會統計,有100種以上自身免疫性疾病類型。在臨床中,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主要以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非靶向性的藥物控制症狀,與此同時給患者帶來極大且不可逆的不良反應和損傷。
由此可見,尋求一種安全的能夠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劑是該領域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本揭露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包括提供一種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發明人意外地發現,現有技術中的通路調節劑,包括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簡稱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可藉由免疫調節,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例如,具體體現在對體重減輕的改善、DAI評分的改善及使結腸密度正常化),進而可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潛在治療藥物。
本揭露藉由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本揭露的第一方面關於一種通路調節劑在製備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用途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用途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或之後的DBH抑制劑,作為示例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採用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中的一種或多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會存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劑非靶向性的藥物給患者帶來的極大且不可逆的不良反應和損傷,是一種安全的能夠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劑。
上述用途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採用內匹司他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體重降低以及顯著降低患者的結腸密度。
上述用途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下文中,單位劑量可以是整數或分數。應當理解,例如,“10至100”是一種簡潔的書寫方式,儘管沒有給出該範圍內的每一個點值,但視為已經在文中明確得以披露。
上述技術方案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以顯著減少患者的體重降低以及顯著降低患者的結腸密度。
上述用途中,該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為現有技術中公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一種或多種,例如可選自賁門失弛緩症(Achalasia)、艾迪生氏病 (Addison’s disease)、成人斯蒂爾氏病(Adult Still's disease)、血球蛋白血症(Agammaglobulinemia)、斑禿(Alopecia areata)、澱粉樣變性(Amyloidosis)、僵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抗GBM/抗TBM腎炎(Anti-GBM/Anti-TBM nephritis)、抗磷脂綜合症(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自身免疫性血管性水腫(Autoimmune angioedema)、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經異常(Autoimmune dysautonomia)、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自身免疫性內耳疾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縮寫AIED)、自身免疫性心肌炎(Autoimmune myocarditis)、自身免疫性卵巢炎(Autoimmune oophoritis)、自身免疫性睾丸炎(Autoimmune orchitis)、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自身免疫性視網膜病變(Autoimmune retinopathy)、自身免疫性蕁麻疹(Autoimmune urticaria)、軸突神經病(Axonal & neuronal neuropathy,縮寫AMAN)、巴洛病(Baló disease)、白塞氏病(Behcet’s disease)、良性黏膜類天皰瘡(Benign mucosal pemphigoid)、大皰性類天皰瘡(Bullous pemphigoid)、卡斯爾曼病(Castleman disease,縮寫CD)、麩質過敏症(Celiac disease)、恰加斯病(Chagas disease)、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神經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縮寫CIDP)、慢性復發多灶性骨髓炎(Chronic recurrent multifocal osteomyelitis,縮寫CRMO)、嗜酸性肉芽腫(Eosinophilic Granulomatosis,縮寫EGPA)、瘢痕性類天皰瘡(Cicatricial pemphigoid)、科根綜合症(Cogan’s syndrome)、冷凝集素病(Cold agglutinin disease)、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Congenital heart block)、柯薩奇心肌炎(Coxsackie myocarditis)、肢端硬皮綜合症(CREST syndrome)、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皰疹樣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皮肌炎(Dermatomyositis)、視神經脊髓炎(Devic’s disease(neuromyelitis optica))、盤狀狼瘡(Discoid lupus)、德萊勒綜合症(Dressler’s syndrome)、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嗜酸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縮寫EoE)、嗜酸性筋膜炎(Eosinophilic fasciitis)、結節性紅斑(Erythema nodosum)、基本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Essential mixed cryoglobulinemia)、埃文斯綜合症(Evans syndrome)、纖維肌痛症(Fibromyalgia)、纖維化肺泡炎(Fibrosing alveolitis)、巨細胞動脈炎(Giant cell arteritis)、巨細胞心肌炎(Giant cell myocarditis)、腎小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肺出血腎炎綜合症(Goodpasture’s syndrome)、肉芽腫合併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甲狀腺機能亢進(Graves’ disease)、格林-巴利綜合症(Guillain-Barre syndrome)、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溶血性貧血(Hemolytic anemia)、過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縮寫HSP)、妊娠期皰疹或類天皰瘡(Herpes gestationis or pemphigoid gestationis,縮寫PG)、化膿性汗腺炎(Hidradenitis Suppurativa,縮寫HS)、低γ球蛋白血症(Hypogammalglobulinemia)、IgA腎病(IgA Nephropathy)、IgG4相關性硬化症(IgG4-related sclerosing disease)、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縮寫ITP)、包涵體肌炎(Inclusion body myositis,縮寫IBM)、間質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縮寫IC)、青少年關節炎(Juvenile arthritis)、青少年I型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 Type 1)、青少年肌炎(Juvenile myositis,縮寫JM)、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朗伯-伊頓綜合症(Lambert-Eaton syndrome)、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 (Leukocytoclastic vasculitis)、扁平苔癬(Lichen planus)、萎縮性硬化性苔蘚(Lichen sclerosus)、木樣結膜炎(Ligneous conjunctivitis)、線性IgA病(Linear IgA disease,縮寫LAD)、紅斑狼瘡(Lupus)、慢性萊姆病(Lyme disease chronic)、梅尼埃病(Meniere’s disease)、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縮寫MPA)、混合性結締組織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縮寫MCTD)、蠶蝕性角膜潰瘍(Mooren’s ulcer)、穆-哈二氏病(急性痘瘡樣苔蘚狀糠疹)(Mucha-Habermann disease)、多灶性運動神經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縮寫MMN或MMNCB)、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重症肌無力(Myasthenia gravis)、肌炎(Myositis)、嗜睡症(Narcolepsy)、新生兒狼瘡(Neonatal Lupus)、中性粒細胞減少症(Neutropenia)、眼瘢痕性類天皰瘡(Ocular cicatricial pemphigoid)、視神經炎(Optic neuritis)、回文風濕病(Palindromic rheumatism,縮寫PR)、潘達斯症(PANDAS)、副腫瘤性小腦變性(Paraneoplastic cerebellar degeneration,縮寫PCD)、陣發性夜間血紅蛋白尿(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縮寫PNH)、帕裡伯格綜合症(Parry Romberg syndrome)、睫狀體平坦部炎(Pars planitis)、帕森納-特納綜合症(Parsonage-Turner syndrome)、天皰瘡(Pemphigus)、周圍神經病變(Peripheral neuropathy)、靜脈周腦脊髓炎(Perivenous encephalomyelitis)、惡性貧血(Pernicious anemia,縮寫PA)、POEMS綜合症(POEMS syndrome)、結節性多動脈炎(Polyarteritis nodosa)、I型多腺綜合症(Polyglandular syndromes type I)、II型多腺綜合症(Polyglandular syndromes type II)III型多腺綜合症(Polyglandular syndromes type III)、風濕性多肌痛(Polymyalgia rheumatica)、多肌炎(Polymyositis)、心肌梗塞後綜合症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syndrome)、心包切開術後綜合症(Postpericardiotomy syndrome)、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孕激素性皮炎(Progesterone dermatitis)、銀屑病(Psoriasis)、銀屑病關節炎(Psoriatic arthritis)、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Pure red cell aplasia,縮寫PRCA)、壞疽性膿皮病(Pyoderma gangrenosum)、雷諾現象(Raynaud’s phenomenon)、反應性關節炎(Reactive Arthritis)、反射交感性營養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復發性多發性軟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不寧腿綜合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縮寫RLS)、腹膜後纖維化(Retroperitoneal fibrosis)、風濕熱(Rheumatic fever)、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結節病(Sarcoidosis)、施密特綜合症(Schmidt syndrome)、鞏膜炎(Scleritis)、硬皮病(Scleroderma)、乾燥綜合症(Sjögren’s syndrome)、精子和睾丸自身免疫(Sperm & testicular autoimmunity)、僵硬者綜合症(Stiff person syndrome,縮寫SPS)、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Subacute bacterial endocarditis,縮寫SBE)、蘇薩克綜合症(Susac’s syndrome)、交感性眼炎(Sympathetic ophthalmia,縮寫SO)、大動脈炎(Takayasu’s arteritis)、顳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Temporal arteritis/Giant cell arteritis)、血小板減少性紫癜(Thrombocytopenic purpura,縮寫TTP)、甲狀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縮寫TED)、痛性眼肌麻痹綜合症(Tolosa-Hunt syndrome,縮寫THS)、橫向脊髓炎(Transverse myelitis)、I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縮寫UC)、未分化結締組織病(Undifferentiat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縮寫UCTD)、葡萄膜炎(Uveitis)、血管炎(Vasculitis)、白癜風(Vitiligo)和沃格特-小柳-原田病 (Vogt-Koyanagi-Harada Disease);較佳為自身免疫性結腸炎、視神經脊髓炎、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銀屑病、或葡萄膜炎。
本揭露的第二方面關於一種通路調節劑,其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定義如前所定義。
本揭露的第三方面關於一種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其包括步驟:向受試者施用治療有效量的通路調節劑;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治療方法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治療方法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 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治療方法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治療方法中,該DBH抑制劑可與選自化學治療劑、靶向治療劑、免疫治療劑和抗炎劑中的一種或多種聯合施用。
上述治療方法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治療方法中,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定義如前所定義。
本揭露的第四方面關於一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醫藥組成物,其包含:
-通路調節劑、和
-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定義如前所定義。
本揭露的第五方面關於一種通路調節劑在製備藥物中的用途;該藥物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降低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含量;減輕真皮層中炎症性細胞浸潤和真皮下的毛細血管增生;改善皮膚纖維化;降低葡萄膜炎發病率;改善皮膚炎症;改善糞便成形性評分、改善CW/CL、改善CW/BW、改善CW/CL/BW、抑制結腸潰瘍面積增加、改善結腸炎性細胞浸潤評分、改善組織損傷評分;改善疾病活動度評分、改善便血或隱血。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用途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用途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用途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用途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 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用途中,該藥物較佳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上述用途中,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用途中,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和/或TNF-α。
上述用途中,該調節性T細胞較佳為CD25+FOXP3+Treg細胞。
上述用途中,該B細胞較佳為B220+細胞,更佳為CD69+B220+B細胞。
上述用途中,該NK細胞較佳為NK1.1+細胞,更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本揭露的第六方面關於一種通路調節劑,其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降低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含量;減輕真皮層中炎症性細胞浸潤和真皮下的毛細血管增生;改善皮膚纖維化;降低葡萄膜炎發病率;改善皮膚炎症;改善糞便成形性評分、改善CW/CL、改善CW/BW、改善CW/CL/BW、抑制結腸潰瘍面積增加、改善結腸炎性細胞浸潤評分、改善組織損傷評分;改善疾病活動度評分、改善便血或隱血。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 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藥物較佳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和/或TNF-α。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調節性T細胞較佳為CD25+FOXP3+Treg細胞。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B細胞較佳為B220+細胞,更佳為CD69+B220+B細胞。
上述通路調節劑中,該NK細胞較佳為NK1.1+細胞,更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本揭露的第七方面關於一種在體內或體外調節免疫細胞功能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使有效量的通路調節劑在體內或體外接觸免疫細胞,該免疫細胞來自受試者;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調節免疫細胞功能指的是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功能: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 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上述方法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方法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方法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方法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方法中,該DBH抑制劑可與選自化學治療劑、靶向治療劑、免疫治療劑和抗炎劑中的一種或多種聯合施用。
上述方法中,該藥物較佳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上述方法中,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方法中,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和/或TNF-α。
上述方法中,該調節性T細胞較佳為CD25+FOXP3+Treg細胞。
上述方法中,該B細胞較佳為B220+細胞,更佳為CD69+B220+B細胞。
上述方法中,該NK細胞較佳為NK1.1+細胞,更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本揭露的第八方面關於一種醫藥組成物,其包含通路調節劑和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DBH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醫藥組成物具有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功能: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降低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含量;減輕真皮層中炎症性細胞浸潤和真皮下的毛細血管增生;改善皮膚纖維化;降低葡萄膜炎發病率;改善皮膚炎症;改善糞便成形性評分、改善CW/CL、改善CW/BW、改善CW/CL/BW、抑制結腸潰瘍面積增加、改善結腸炎性細胞浸潤評分、改善組織損傷評分;改善疾病活動度評分、改善便血或隱血。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通路調節劑較佳為DBH抑制劑。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DBH抑制劑可為現有技術中的已經公開的DBH抑制劑,例如可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地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和依米司他。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DBH抑制劑較佳地選自內匹司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該DBH抑制劑更佳為內匹司他。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作為示例: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例如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mg/kg,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例如,80、85、90、95、100、110、120,或前述任意兩個數值之間的範圍;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醫藥組成物還可含有選自化學治療劑、靶向治療劑、免疫治療劑和抗炎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物質。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藥物較佳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用途: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較佳為IL-17A和/或TNF-α。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調節性T細胞較佳為CD25+FOXP3+Treg細胞。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B細胞較佳為B220+細胞,更佳為CD69+B220+B細胞。
上述醫藥組成物中,該NK細胞較佳為NK1.1+細胞,更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本揭露的積極效果在於:發明人發現,DBH抑制劑可藉由免疫調節,而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發展(作為示例,具體體現在對體重減輕的改善、DAI評分的改善及結腸密度正常化),進而可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提供新的選擇。
圖1A顯示根據實施例1中描述的實驗程序進行實驗後,各組小鼠體重評估結果。
圖1B顯示根據實施例1中描述的實驗程序進行實驗後,各組小鼠DAI評分結果。
圖1C顯示根據實施例1中描述的實驗程序進行實驗後,各組小鼠結腸密度結果。
圖2A至圖2E顯示實施例4中各組的小鼠腸系膜淋巴結中CD4+T細胞亞群(圖2A)、CD25+FOXP3+Treg細胞亞群(圖2B)、來自CD4+T細胞亞群的IL-17A(圖2C)、來自CD4+T細胞亞群的IFN-γ(圖2D)及來自CD4+T細胞亞群的TNF-α(圖2E)的影響。
圖3A至圖3D顯示如實施例4中各組的小鼠腸系膜淋巴結中CD8+T細胞亞群(圖3A)、來自CD8+T細胞亞群的IFN-γ(圖3B)、來自CD8+T細胞亞群的IL-17A(圖3C)及來自CD8+T細胞亞群的TNF-α(圖3D)的影響。
圖4A至圖4B顯示如實施例4中各組的小鼠腸系膜淋巴結中CD69+B220+B細胞亞群(圖4A)及NK1.1+CD107a+NK細胞亞群(圖4B)的影響。上述各圖中*指的是p<0.05,**指的是p<0.01,***指的是p<0.001,****指的是p<0.0001。
圖5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的體重變化;Two-way ANOVA:#p<0.05,###p<0.001 vs.溶媒組。
圖6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的體重變化率。
圖7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的脾臟重量;One-way ANOVA:***p<0.001 vs.正常組,#p<0.05,##p<0.01 vs.溶媒組。
圖8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的髒體系數;One-way ANOVA:#p<0.05,##p<0.01,###p<0.001 vs.溶媒組。
圖9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紅細胞(RBC)計數;One-way ANOVA:***p<0.001 vs正常組,##p<0.01,###p<0.001 vs溶媒組,&&&p<0.001 vs伊馬替尼組。
圖10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血紅蛋白(HGB)含量;One-way ANOVA:***p<0.001 vs正常組,##p<0.01,###p<0.001 vs溶媒組,&&&p<0.001 vs伊馬替尼組。
圖11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白細胞(WBC)計數;One-way ANOVA:*p<0.05,***p<0.001 vs正常組,##p<0.01 vs溶媒組。
圖12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淋巴細胞(LYMPH)計數;One-way ANOVA:#p<0.05,###p<0.001 vs溶媒組。
圖13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單核細胞(MONO)計數;One-way ANOVA:##p<0.01 vs溶媒組。
圖14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中性粒細胞(NEUT)計數;One-way ANOVA:***p<0.001 vs正常組。
圖15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外周血血小板含量;One-way ANOVA:***p<0.001 vs正常組,###p<0.001 vs溶媒組,&&p<0.01,&&&p<0.001 vs.尼達尼布組,$$p<0.01 vs.伊馬替尼組。
圖16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真皮層炎細胞浸潤評分;One-way ANOVA:#p<0.05 vs.溶媒組,$p<0.05 vs.內匹司他-25mg/kg,qd,po。
圖17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真皮層內毛細血管密度評分;One-way ANOVA:#p<0.05,##p<0.01 vs.溶媒組。
圖18顯示實施例5各組中真皮厚度;One-way ANOVA:*p<0.05,**p<0.01,***p<0.001 vs.正常組。
圖19顯示實施例6各組中的臨床評分。
圖20A至圖20D:實施例7各組中AQP4、GFAP、IBA1、CD45陽性細胞比例。
圖21顯示實施例8各組中動物的體重。
圖22顯示實施例8各組中紅斑+鱗屑+厚度總評分的AUC;均值±標準誤差,Two way ANOVA,與相應的溶媒組相比,p*<0.05,p**<0.01,p***<0.001,p****<0.0001(註:正常組的總評分AUC為0,圖中未顯示)。
圖23顯示實施例8各組中脾臟重量。
圖24顯示實施例9各組中的動物體重。
圖25顯示實施例9各組中的臨床評分。
圖26顯示實施例9各組中的AUC。
圖27顯示實施例9各組中的發病率。
圖28顯示實施例10各組中動物體重。
圖29顯示實施例10各組中動物體重變化率。
圖30顯示實施例10各組中糞便評分。
圖31顯示實施例10各組中糞便評分AUC。
圖32顯示實施例11各組中體重變化。
圖33顯示實施例11各組中DAI。
在背景技術和整個說明書中引用了各種出版物、專利申請;這些參考文獻中的每一篇均藉由引用整體併入本文。除非另外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技術和科學術語具有與本揭露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通常所理解的相同含義。
術語
本文中,術語“受體激動劑”指的是能夠作用於多巴胺β-羥化酶催化的受質(即多巴胺)的受體,並發揮與多巴胺升高相同的機制及效應的物質。該受體激動劑較佳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
本文中,術語“受體拮抗劑”指的是能夠作用於多巴胺β-羥化酶催化的產物(即去甲腎上腺素和/或腎上腺素)的受體,並發揮與去甲腎上腺素和/或腎上腺素降低相同的機制及效應的物質。該受體拮抗劑較佳為去甲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和/或腎上腺素受體拮抗劑。
術語“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自身的免疫系統攻擊機體,以識別自身/非己的適應性免疫耐受機制破壞為特徵,適應性免疫細胞異常反應導致自身組織的炎症損害。
術語“多巴胺β-羥化酶”旨在涵蓋人源的多巴胺β-羥化酶、及其片段、變體、前體和功能結構域。
術語“DBH抑制劑”指的是能夠在核酸或蛋白水平影響(該影響指的是降低、減少、抑制、阻斷、阻遏、失活或防止激活)多巴胺β-羥化酶的結構、表達或活性的任何天然化合物或人工化合物。DBH抑制劑包括現有技術中已知的,以及未來提供的DBH抑制劑。其包括CN87103323A和WO9529165中公開的DBH抑制劑,以及內匹司他(Nepicastat)、依他米司他(Etamicastat)、 依米司他(Zamicastat)、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半胱胺衍生物、泛硫乙胺和泛硫乙胺衍生物。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指的是藥學上可接受的輔料。
術語“藥學上可接受的鹽”應該被理解為指代下列鹽,其是藥學上可接受的鹽並且其具備預期的母體化合物的藥理活性。這種鹽包括:
(1)與無機酸形成的酸加成鹽,或與有機酸形成的酸加成鹽;其中,該無機酸可為鹽酸、氫溴酸、硫酸、硝酸和磷酸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有機酸可為甲酸、草酸、丁二酸、乙酸、苯磺酸、苯甲酸、樟腦磺酸、檸檬酸、乙磺酸、富馬酸、葡庚糖酸、葡糖酸、谷胺酸、乙醇酸、羥萘酸、2-羥基乙磺酸、乳酸、馬來酸、蘋果酸、扁桃酸、甲磺酸、黏康酸、2-萘磺酸、丙酸、水楊酸、琥珀酸、二苯甲醯基-L-酒石酸、酒石酸、對甲苯磺酸、三甲基乙酸和三氟乙酸中的一種或多種;和
(2)母體化合物中存在的酸質子被金屬離子,例如,鹼金屬離子(例如,Na+、K+或Li+)、鹼土金屬離子(如Ca2+或Mg2+)或鋁離子代替;或者,與有機鹼或無機鹼配位時形成的鹽;其中,該有機鹼可為吡啶類、咪唑類、吡嗪類、吲哚類、嘌啉類、叔胺類和苯胺類有機鹼中的一種或多種,較佳為吡啶、甲基吡啶、4-二甲胺基吡啶、2-甲基-5-乙基吡啶、三乙胺、N,N-二異丙基乙胺、N,N-二甲基苯胺、二乙醇胺、乙醇胺、N-甲基葡糖胺、三乙醇胺和胺丁三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該無機鹼可為氫氧化鋁、氫氧化鈣、氫氧化鉀、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醫藥組成物可以是各種常規劑型,例如片劑,水混懸液,油混懸液,可分散粉末,可分散顆粒,乳劑,硬膠囊、軟膠囊,無菌注射 水溶液,無菌注射水包油微乳,或栓劑。上述各劑型均可藉由常規的製備方法制得。
本揭露的片劑中的輔料可為填充劑、黏合劑、潤滑劑、助流劑和崩解劑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該填充劑可為微晶纖維素、澱粉、一水乳糖和磷酸氫鈣中的一種或多種。該黏合劑可為澱粉、明膠、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阿拉伯膠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潤滑劑可為硬脂酸鎂、硬脂酸和十二烷基硫酸鈉中的一種或多種。該助流劑可為微粉矽膠和滑石粉中的一種或兩種。該崩解劑可為交聯聚維酮、羧甲澱粉鈉、低取代羥丙纖維素和交聯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一種或多種。該片劑還可含有包衣。該片劑還可製成緩釋製劑,該緩釋製劑中的緩釋材料可為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和黃原膠中的一種或兩種。
本揭露的水混懸液中的輔料可為懸浮劑、分散劑、防腐劑和矯味劑中的一種或多種。其中,該懸浮劑可為羧基甲基纖維素鈉、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甲基纖維素、藻酸鈉、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阿拉伯膠中的一種或多種。該分散劑可為天然產生的磷脂(例如卵磷脂)、烯化氧與脂肪酸的縮合產物(例如聚氧乙烯硬脂酸酯)、環氧乙烷與長鏈脂肪醇的縮合產物(例如十七碳亞乙基氧基鯨蠟醇)、環氧乙烷與由脂肪酸和己糖醇衍生的部分酯的縮合產物(例如聚環氧乙烷山梨醇單油酸酯)、環氧乙烷與由脂肪酸和己糖醇酐衍生的偏酯的縮合產物(例如聚環氧乙烷脫水山梨醇單油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該防腐劑可為尼泊金乙酯和/或尼泊金正丙酯。該矯味劑可為蔗糖、糖精和阿司帕坦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油混懸液中的輔料可為懸浮劑、增稠劑、矯味劑和抗氧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懸浮劑可為植物油和/或礦物油,該植物油可為花生 油、橄欖油、芝麻油和椰子油中的一種或多種,該礦物油可為液體石蠟。該增稠劑可為蜂蠟、硬石蠟和鯨蠟醇中的一種或多種。該矯味劑可為蔗糖、糖精和阿司帕坦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抗氧化劑可為丁羥茴醚、α-生育酚和抗壞血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可分散粉末和可分散顆粒中的輔料可為懸浮劑、分散劑、防腐劑、矯味劑和抗氧化劑中的一種或多種。上述各組分的具體選擇同水混懸液中的輔料。
本揭露的乳劑中的輔料可為懸浮劑、乳化劑、矯味劑、防腐劑和抗氧劑中的一種或多種。該懸浮劑可為植物油和/或礦物油,該植物油可為橄欖油和/或花生油,該礦物油可為液體石蠟。該乳化劑可為天然產生的磷脂(例如大豆卵磷脂)、由脂肪酸和己糖醇酐衍生的酯或偏酯(例如山梨坦單油酸酯)和該偏酯和環氧乙烷的縮合產物(例如聚環氧乙烷山梨醇單油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該矯味劑可為甘油、丙二醇、山梨醇和蔗糖中的一種或多種。該防腐劑可為尼泊金乙酯和/或尼泊金正丙酯。該抗氧化劑可為丁羥茴醚、α-生育酚和抗壞血酸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硬膠囊中輔料可為常規的惰性固體稀釋劑,例如可為碳酸鈣、磷酸鈣和高嶺土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軟膠囊中的輔料可為常規的水溶性載體和/或常規的油溶媒,例如可為聚乙二醇、花生油、液體石蠟和橄欖油中的一種或多種。
本揭露的無菌注射水溶液中的輔料可為藥學上可接受的溶媒,例如水、林格氏液或等滲氯化鈉溶液。
本揭露的無菌注射水包油微乳中的輔料可為油相輔料和水相輔料,該油相輔料可為大豆油和卵磷脂的混合物,該水相輔料可為水和甘油的混合物。
本揭露的栓劑中的輔料可為可可脂、甘油、明膠、氫化植物油、聚乙二醇和聚乙二醇的脂肪酸酯中的一種或多種。
術語“受試者”是指動物,較佳哺乳動物。根據具體的實施方案,受試者為哺乳動物,包括例如駱駝、驢、斑馬、牛、豬、馬、山羊、綿羊、貓、狗、大鼠、兔、豚鼠、小鼠、靈長動物(例如人)。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受試者為人。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受試者為易感於、疑似患有、已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
術語“治療”指的是消除疾病,阻止疾病進展,減緩疾病進展,減少與疾病相關的一種或多種症狀的持續時間,至少一個與疾病相關的可測量參數的改善或逆轉,或者增加患有疾病的受試者的存活率。
術語“有效量”是指藥物活性成分在受試者中引發期望效果的量。在具體的實施方案中,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基於對多種因素的考慮(例如經由臨床試驗)來確定有效量的選擇,該因素包括待治療的疾病、所涉及的症狀、施用途徑、疾病的嚴重程度、患者的體重、患者的免疫狀態和所屬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已知的其他因素。具體實施方案中的有效量,可以從來源於動物模型測試系統的劑量-應答曲線而得到,並允許根據醫生的判斷和每位患者的情況來決定。其中,動物和人的用藥量的相互關係描述於Freireich等人1966,Cancer Chemother Rep 50:219,且人體表面積可以近似地由 患者的身高和體重確定。本揭露的藥物化合物的有效量可為0.5mg/kg至500mg/kg,較佳為1mg/kg至200mg/kg,更佳為10mg/kg至100mg/kg。
本文中,同一藥物活性成分(指的是單一的藥物化合物)或不同藥物活性成分(指的是兩個以上的藥物化合物)可一次性施用,或者可分成許多更小的單位劑量,以一定時間間隔施用。應理解治療的確切劑量、持續時間、間隔時間是所治疾病的函數,並且可使用動物或臨床試驗數據推斷而確定。該施用可包括單次施用,或者間隔適當時間間隔的兩次或更多次施用。其中,相鄰兩次的施用可間隔30分鐘、40分鐘、50分鐘、60分鐘、2小時、3小時、4小時、5小時、6小時、7小時、8小時、9小時、10小時、12小時、14小時、16小時、18小時、20小時、22小時、24小時、一天半、2天、3天、4天、5天、6天、7天、8天、9天、10天、1週、2週、3週、4週、5週、6週、1個月、2個月、3個月、4個月、5個月、6個月、7個月、8個月、9個月、10個月、11個月或12個月。
本文中提及的各藥物活性成分(各藥物化合物)可作為唯一的活性化合物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活性化合物(指的是本文所述的藥物化合物之外的化合物)聯合施用,只要它們不產生其他不利的作用,例如過敏反應等。聯合施用包括將各活性化合物同時或先後施用。
術語“聯合施用”是指為了達到治療目的,而將兩種或兩種以上活性化合物同時或先後提供給受試者的方法。當關於“聯合施用”時,每次施用之間的時間間隔,足以實現施用的各活性化合物之間的協同作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活性化合物在相同的不同容器中。
縮寫:QD:每天一次;BID:每天兩次;PO:口服;IP:腹腔注射;IM:肌肉注射。
實施例1:DBH抑制劑對硫酸葡聚糖鈉(DSS)誘導的結腸炎的抑制作用
1.材料和設備:
表1.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35-2
表2.儀器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36-3
2.藥液的配製及保存:
溶媒的組成如下:20v% PEG400+10v%(30%Solutol HS15)+70v%生理鹽水。
待測物-內匹司他藥液:將內匹司他27mg完全溶解於9mL溶媒中(該濃度對應檢測組1#),每3天配製一次,4℃保存,以保持效果。
待測物-依他米司他藥液:分別將9mg,27mg,90mg的依他米司他完全溶解於9mL溶媒中(三個濃度分別對應檢測組2#、檢測組3#、檢測組4#),每3天配製一次,4℃保存,以保持效果。
待測物-依米司他藥液:分別將9mg,27mg,90mg的依米司他完全溶解於9mL溶媒中(三個濃度分別對應檢測組5#、檢測組6#、檢測組7#),每3天配製一次,4℃保存,以保持效果。
陽性藥對照-環孢菌素A藥液:將200mg環孢菌素A完全溶解於10mL生理鹽水中,配製成20mg/mL的溶液(對應陽性藥對照組),每3天配製一次,4℃保存,以保持效果。
3.各組小鼠的處理:
使用從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購買的8-10週齡雌性C57BL/6J小鼠。在恆溫(20±2℃)的房間裡 (每個籠子5隻),進行12小時的明暗循環。所有的實驗方案都得到了藥明康德(Wuxiapptec)機構動物保護和使用委員會的批准。實驗前,這些小鼠在藥明康德的動物實驗中心至少適應三天。
(1)溶媒組、陽性藥對照組和檢測組
為了建立硫酸葡聚糖鈉誘導的結腸炎模型,連續7天自由飲用3% DSS水溶液(於100mL水中加入3g DSS製得該水溶液,其中DSS的分子量為36000-50000)以誘發結腸炎(該結腸炎屬於自身免疫性結腸炎),並分為9組分別給藥(見表3中的溶媒組、陽性藥對照組和檢測組1#至檢測組7#),其中3% DSS水溶液每天新鮮配製。在實驗終點時(見下文)被實施安樂死並獲得終點樣品。
(2)正常組
正常組的小鼠沒有經過3% DSS水溶液誘發結腸炎,而是自由飲用空白水。在實驗終點時(見下文)被實施安樂死並獲得終點樣品。
表3.各組別及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37-4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38-5
4.體重評估及疾病活動指數(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評分:
對於動物體重及DAI評分均在雙盲的條件下進行,即科研人員未知組別及給藥情況下,每天收集小鼠體重、觀察大便性狀及血便及進行評分。DAI評分為體重減輕評分、排便評分和出血評分之和。評分標準如表4所示。
表4. DAI評分體系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39-6
5.統計分析:
數據分析採用方差分析,具體採用的方法如下:使用Graph Pad Prism 6.0軟體,採用post-hoc Dunnett's Dunnett多重比較檢驗方法。將其餘組(指的是正常組、陽性藥對照組和檢測組1#至7#)與溶媒組比較,分析其餘組與溶媒組相比是否具有顯著性。若p值<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數據以均數±S.E.M.表示。
實施例2:DBH抑制劑對免疫細胞活化及細胞因子影響
材料:
表5.流式抗體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0-7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1-8
表6.其他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1-9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2-10
2.方法:
實施例1的陽性藥對照組和檢測組1#至檢測組7#,第8天給藥後24小時為實驗終點;正常組和溶媒組的實驗終點同陽性藥對照組和檢測組1#至檢測組7#。
實驗終點時,採集腸系膜淋巴節,並進行如下處理:
1)輕輕研碎腸系膜淋巴結,用70μM濾網(BD bioscience,貨號352350)過濾,獲得細胞懸液,計數細胞。
2)採用懸浮液(該懸浮液採用如下方法製得:採用90 v% 1640培養基與10v%胎牛血清組成的混合液將細胞活化混合液稀釋至濃度為1×即得)懸浮細胞,調整細胞密度為2.5×107/mL,在37℃下孵育5小時。
3)採用杜氏磷酸緩衝液清洗細胞,利用死/活(viable/dead)染料(表5中編號為12染料)常溫染色15min,區分活細胞及死細胞;用染色緩衝液(胎牛血清與杜氏磷酸緩衝液按2:98的體積比混合後製得)清洗細胞,加入Fc阻斷劑工作液(Fc阻斷劑與染色緩衝液按1:200的體積比混合後製得),室溫孵育15分鐘。
4)無需清洗細胞,用100μL流式抗體染色液表面標記細胞,4℃孵育30分鐘。
5)採用染色緩衝液洗滌細胞1次,加入100μL細胞固定液,4℃孵育過夜。
6)加入200μL細胞破膜液,4℃孵育30分鐘。
7)用250μL細胞破膜洗液清洗細胞後,用100μL染色緩衝液懸浮細胞,用BD LSRFortessa儀器檢測螢光。
8)進行流式檢測分析的細胞亞群包括CD4+T細胞亞群、IL-17A+CD4+T細胞亞群、IFN-γ+CD4+T細胞亞群、TNF-α+CD4+T細胞亞群、CD25+FOXP3+Treg細胞亞群;CD8+T細胞亞群、IL-17A+CD8+T細胞亞群、IFN-γ+CD8+T細胞亞群、TNF-α+CD8+T細胞亞群;CD69+B220+B細胞亞群及NK1.1+CD107a+NK細胞亞群。
實施例3:DBH抑制劑改善了DSS誘導的結腸損傷
根據實施例1中描述的實驗程序進行實驗後,各組小鼠體重評估結果見表7及圖1A;各組小鼠DAI評分結果見表8及圖1B;各組小鼠結腸密度結果見表9及圖1C。
表7.顯示各組小鼠體重記錄及統計學分析(對應圖1A)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4-107
ns表示無統計學差異。
表8.顯示各組小鼠DAI評分及統計學分析(對應圖1B)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5-108
ns表示無統計學差異。
表9.顯示各組小鼠實驗終點時結腸密度評價及統計學分析(對應圖1C)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6-109
ns表示無統計學差異。
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1#、檢測組4#和檢測組7#的小鼠在治療第7天時的體重降低均明顯減少(圖1A,表7)。
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1#,檢測組2#,檢測組3#,檢測組4#,檢測組5#,檢測組6#和檢測組7#的小鼠在治療第7天的DAI評分均顯著降低(圖1B,表8)。
小鼠給予DSS後,通常會導致結腸縮短,結腸密度提高,上述這兩個指標能夠反映出DSS所致結腸炎的嚴重程度。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1#、檢測組4#和檢測組7#的結腸密度顯著降低(圖1C,表9)。這些數據表明,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及依米司他改善了DSS誘導的結腸炎的嚴重程度,降低了疾病的活動性。
綜上所述,檢測組1#、檢測組4#組和檢測組7#的DSS誘導的結腸炎較溶媒組更輕,提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及依米司他對結腸炎有潛在的治療作用。
實施例4:內匹司他及依米司他對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影響
按照實施例2方法,分析內匹司他及依米司他對免疫細胞及細胞因子的影響,所得結果見圖2A至圖2E、圖3A至圖3D、圖4A至圖4B。
首先,對來自CD3+CD45+細胞亞群的CD4+T細胞亞群的變化進行了分析,也對來自CD4+細胞亞群的CD25+FOXP3+Treg細胞亞群的變化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1#和檢測組7#,可以降低CD4+T細胞亞群比例(圖2A),同時增加CD25+FOXP3+Treg細胞亞群比例(圖2B)。上述結果提示,DBH抑制劑可顯著抑制炎症及免疫。
然後,對CD4+T細胞亞群所分泌的細胞因子進一步分析。結果表明,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1#和檢測組7#,均可降低促炎因子IL-17A(圖2C)、IFN-γ(圖2D)及TNF-α(圖2E)的分泌,進而提示DBH抑制劑藉由降低CD4+T細胞亞群分泌促炎因子而發揮抑制炎症及免疫的作用。
此外,對來自CD3+CD45+細胞亞群的CD8+T細胞亞群及其分泌的細胞因子進行了類似分析。結果表明,與溶媒組相比,DBH抑制劑可增加CD8+T細胞亞群比例(圖3A),對IFN-γ(圖3B)分泌沒有顯著影響,但可抑制IL-17A(圖3C)和TNF-α(圖3D)分泌。上述結果提示,DBH抑制劑藉由降低CD8+T細胞亞群分泌IL-17A和TNF-α從而抑制炎症及免疫。
最後,對B細胞(指的是來自CD3-細胞亞群的CD69+B220+B細胞亞群)及NK細胞(指的是來自CD3-B220-細胞亞群的NK1.1+CD107a+NK細胞亞群)的活化情況進行了評估。結果表明,與溶媒組相比,DBH抑制劑均可抑制B細胞(圖4A)及NK細胞(圖4B)的活化。上述結果提示,DBH抑制劑可以降低B細胞產生自身抗體的風險及NK細胞介導的非特性對黏膜組織的殺傷,從而緩解炎症及抑制免疫。
實施例5:DBH抑制劑對博來黴素誘導的雄性C57小鼠皮膚纖維化的抑制作用
1.材料和設備
表10.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9-14
表11.儀器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49-15
2.藥液的配製及保存
溶媒的組成:20% PEG400+10%(30% Solutol HS15)+70%生理鹽水。量取100mL的PEG400和50mL的30%(V/V)solutol,加入至350mL的生理鹽水中;置於磁力攪拌器上,攪拌至其混合均勻,4℃保存備用。
待測物-內匹司他藥液:稱取40mg待測物至棕色樣品瓶中,加入0.8mL PEG400,於漩渦儀上渦旋,超聲15分鐘,40℃水浴加熱15分鐘,成懸濁液,然後在加入0.4mL 30%Solutol HS15,於漩渦儀上渦旋混勻,然後再加入2.8mL生理鹽水,於漩渦儀上渦旋混勻,至成溶液,化合物濃度為10mg/mL。每三天配製一次,保存於4℃備用。
對照品-尼達尼布藥液:精確稱取25mg尼達尼布(BIBF1120),加入5mL溶媒(0.5%MC+0.2%Tween80)中,充分混勻至溶液呈澄清透明狀態,藥物濃度為5mg/mL(給藥劑量為10mL/kg),每七天配製一次。
對照品-伊馬替尼藥液:精確稱取15mg甲磺酸伊馬替尼粉末至樣品瓶中,加入3mL生理鹽水,於旋渦儀上渦旋至完全溶解,藥物濃度為5mg/mL。現配現用,半小時內用完。
3.試驗方法
3.1 動物飼養
雄性C57BL/6小鼠70隻(體重20至22g),動物飼養於凱斯艾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SPF級屏障系統內,動物使用合格證號:SYXK(蘇)2017-0041,遵循國際標準溫、濕、光控制系統。
本試驗動物操作方案經由IACUC委員會聯合審批確認。嚴格遵循凱斯艾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的SOP實行操作和管理。
3.2 模型建立
選用異氟烷(2.0至2.5%)將動物進行麻醉,去除背部被毛,選擇大小為1cm2面積進行每兩天一次的博萊黴素(0.3mg/kg,100μL)皮內注射建立皮膚纖維化模型。
3.3 試驗分組
根據動物體重分成7組,每組10隻,分別是:正常組、溶媒組、尼達尼布組(陽性對照藥)、伊馬替尼(陽性對照藥)、檢測組1#、檢測組2#、檢測組3#,具體情況見表12。
表12.試驗分組和給藥計劃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51-110
備註:a:20% PEG400+10%(30% Solutol HS15)+70%生理鹽水。
3.4 試驗給藥
給藥開始時間為建模當天,每隻動物給藥前稱量動物體重計算給藥體積,其中給藥週期為28天。給藥方式:伊馬替尼組為腹腔注射,其餘組為灌胃給藥。給藥頻率:尼達尼布組為一天兩次,其餘組為每天一次。
3.5 試驗動物生理觀察
建模當日起每週2次記錄動物體重變化;密切觀察動物臨床表徵,如呼吸急促、困難,吸腹,活動量減少,精神萎靡等。
3.6 局部皮膚觀察
試驗終點,動物經腹腔注射過量的戊巴比妥鈉(100mg/kg)進行安樂死,然後拍攝皮膚局部照片。
3.7 試驗終點
試驗終點稱重並記錄,計算給藥體積。給藥後6h,首先從小鼠眶靜脈叢取全血,使用自動血液分析儀(Sysmex XS-800i)進行血常規檢測。具體檢測步驟如下:檢測前,將試管中的血液樣品充分混勻;將樣品置於吸樣針下,然後按開始鍵吸樣,待儀器指示燈滅後移走樣品;儀器開始自動檢測並輸出結果。
然後動物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麻醉動物進行安樂死,解剖取材內容和順序依次是:取脾脹稱重並記錄,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速凍後保存於-80℃冰箱,取病變皮膚組織先進行皮膚圖像採集,再浸泡於10%福爾馬林固定液固定,組織與福爾馬林比例1:10,固定48h後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測。具體內容如下表13所示。
表13.實驗終點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53-17
3.8 組織病理學檢測
按照病理學SOP,對病變皮膚進行皮膚組織脫水,包埋和切片,組織進行HE和Masson染色。按照以下方法進行組織病理學分析:
3.8.1真皮厚度
Masson染色的切片,經過Nanozomer S210進行全景掃描,掃描圖像利用Visiopharm VIS6.0軟體進行定量分析。纖維化程度目前用Masson染色後的真皮厚度來表示。
3.8.2真皮層內毛細血管密度評分
在病灶區的真皮層內選擇觀察視野(根絕病灶區大小決定選擇多少個視野)按照毛細血管密度在該區域所占面積進行評分:
0:未見毛細血管生成
1:毛細血管生成占比小於25%;
2:毛細血管生成占比25-50%;
3:毛細血管生成占比50-75%;
4:毛細血管生成占比大於75%。
3.8.3真皮層炎細胞浸潤評分
在病灶區的真皮層內選擇觀察視野(根絕病灶區大小決定選擇多少個視野)按照炎細胞浸潤程度進行評分:
0:未見炎細胞浸潤:
1:少量局灶性的炎細胞浸潤;
2:散在彌漫性的炎細胞浸潤:
3:大量彌漫性的炎細胞浸潤
4:大量聚聚成團的炎細胞浸潤。
3.9 數據分析
使用Graphpad prism6.0軟體,計算均值±SEM,差異顯著性檢驗使用t-檢驗,one-way ANOVA檢驗或two-way ANOVA檢驗,p<0.05時認為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
4 試驗結果
4.1 體重變化
試驗期間,正常組動物體重呈上升趨勢,檢測組1#、檢測組2#、檢測組3#體重保持穩定,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只有尼達尼布組和伊馬替尼組,在給藥後,呈緩慢降低的趨勢,並且在第25至28天期間內,與溶媒組相比,一直有顯著差異(見下圖5、圖6)。其中伊馬替尼組有一隻動物在第28天出現死亡,死亡當天的體重與建模前的體重相比下降了23.7%。
4.2 脾臟和髒體系數
在實驗終點取脾臟,稱量脾臟重量並計算髒體系數(脾臟/體重×100%),結果如圖7所示。溶媒組脾臟重量對比於正常組顯著下降,尼達尼布組、伊馬替尼組、檢測組1#、檢測組2#、檢測組3#與溶媒組相比,脾臟重量也顯著降低。
在脾臟髒體系數方面,溶媒組和正常組相比,沒有明顯差異,表示造模後並不能改變小鼠的脾臟髒體系數,只有尼達尼布組、檢測組1#、檢測組2#、檢測組3#,與溶媒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表14,圖8)。
表14.脾臟重量和髒體系數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55-18
***p<0.001 vs.正常組,#p<0.05,##p<0.01 vs.溶媒組。
4.3 血常規
實驗終點採集外周血進行血常規檢測。結果顯示,伊馬替尼顯著減少外周血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這也與該組動物在實驗終點時出現貧血症 狀相符。此外,伊馬替尼能顯著減少外周血白細胞的含量(包括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對單核細胞有降低的趨勢,但無顯著性差異。
與溶媒組相比,檢測組3#在減少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方面,均具有顯著差異,表明檢測組3#的劑量(100mg/kg)的治療具有減輕炎症的作用,這與病理結果相一致(圖9至圖15)。
4.4 皮膚病理染色結果
系統性硬化症(SSc)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現為炎症、血管病變、皮膚和臟器纖維化。
本實施例選用博來黴素(BLM)建立小鼠纖維化模型,病理HE染色結果顯示,與溶媒組和正常組相比,表現出顯著的炎細胞浸潤、真皮下毛細血管增生;Masson染色結果顯示溶媒組動物具有更強的皮膚纖維化程度,其真皮厚度也明顯增加。尼達尼布和伊馬替尼的治療可以明顯減輕病變皮膚炎細胞浸潤和真皮下毛細血管增生,檢測組2#、檢測組3#能顯著減輕真皮層炎細胞浸潤和真皮下毛細血管增生。根據真皮厚度的統計結果來看,待測物內匹司他的三個不同劑量降低真皮厚度的效果呈遞進式的,劑量越高降低結果越明顯,但與模型組相比均無顯著性差異。與檢測組1#、檢測組2#相比,檢測組3#具有更好的改善皮膚纖維化的效果(圖16至圖18)。
由以上試驗結果可以看出,檢測組2#、檢測組3#能夠降低博萊黴素刺激後外周血炎細胞反應性增加的數量,減輕病變皮膚真皮層內炎細胞浸潤和毛細血管增生,尤其以檢測組3#對應的100mg/kg劑量的效果最佳,而且100mg/kg亦能減輕病變皮膚的纖維化程度。
實施例6:DBH抑制劑對牛IRBP R16誘導的Lewis大鼠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視網膜炎(EAU)的影響
1.材料和設備
表15.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57-19
表16.設備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58-20
2.藥液的配製及保存
待測物-內匹司他藥液:以10mg/mL內匹司他藥液的配製為例:稱取40mg內匹司他至棕色樣品瓶中,添加0.8mL PEG400,在旋渦儀上旋渦,超聲15分鐘,於40℃的水浴中加熱15分鐘,形成懸濁液,然後添加0.4mL 30% Solutol HS15,旋渦懸濁液,然後添加2.8mL生理鹽水,完全旋渦至溶液。每天現配現用。
對照品-地塞米松藥液:將地塞米松懸浮在質量濃度為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中,濃度為0.04mg/mL。每天現配現用。
IRBP R16溶液:將牛IRBP R16多肽溶解於生理鹽水中至終濃度為300μg/mL。
完全弗氏佐劑(CFA):將15mg結核分枝桿菌H37Ra與10mL CFA混合,最終濃度為2.5mg/mL(CFA本身含1.5mg/mL的H37Ra,10mL CFA中加入15mg的H37Ra,終濃度為2.5mg/mL)。
乳化液製備:乳化液是用手工混合的方法製備的。首先,取2個10mL的注射器,其中一個注射器吸入4mL的300μg/mL IRBP R16溶液並連接到三通旋塞閥上,確保所有氣泡均已清除。然後連接一個含有4mL CFA的注射器並快速開始混合。藉由來回推柱塞手動混合5分鐘。最後使用另一個10mL的注 射器吸入8mL乳化液,然後連接一個大口徑針頭(例如18g),針頭插入1毫升注射器的端部,將乳化液分裝入10個1mL的注射器中,同時當針頭套上注射器後可來回推動柱塞,並確保沒有氣泡。乳化液在配製好後3小時以內使用。
3.試驗方法
測試大鼠為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的6至8週齡雌性Lewis大鼠,約180至220g,實驗開始時無攜帶特定病原體。在室溫(20至26℃,相對濕度40至70%)的房間裡(每個籠子2至4隻)進行12/12小時的明暗循環。所有實驗方案均得到澎立生物IACUC(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的批准。實驗前,測試大鼠在澎立生物實驗室中適應7天。
(1)IRBP R16乳化液免疫大鼠
在第-1天(即免疫接種的前一天,下同),將60隻大鼠根據體重隨機分為6組(n=10)(見表18)。第0天,第2至6組大鼠用異氟烷麻醉,然後皮下注射共200mL的IRBP R16與CFA按1:1 v/v比例乳化所得的乳化液,在兩條大腿(每個部位50μL)和尾部根部(100μL)分別進行。
其中第0天是指免疫接種的當天。每隻大鼠的體重在免疫後每週監測兩次。
(2)大鼠的EAU臨床評價
從免疫後第0天開始,測試大鼠的眼睛的上下眼瞼被輕輕地撥開,每天用手電筒檢查大鼠的眼睛,記錄疾病的發生率。根據表17中列出的標準,從疾病開始到研究結束,以盲法對臨床症狀進行評分。
表17.大鼠EAU臨床評分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0-21
(3)給藥方案
從第0天開始給藥,按動物體重精確給藥,一共16天。測試大鼠的給藥方案見表18。
表18.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1-22
a:20%PEG400+10%(30% Solutol HS15)+70%生理鹽水
b:0.5%羧甲基纖維素鈉。
(4)實驗結果的統計分析
結果以“均值±標準誤差”表示。使用Graphpad Prism或SPSS進行統計分析,p<0.05被認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4.試驗結果
(1)大鼠體重
試驗大鼠的體重變化具體如下表19所示,分別以均值和標準誤差示出。
表19.大鼠體重(g)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2-23
(2)重量變化率
表20.重量變化率(%)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3-24
(3)臨床評分
參見圖19和表21。
表21.臨床評分的曲線下面積AUC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4-25
a:抑制率=[AUC(模型對照)-AUC(測試組)]/AUC(模型對照),測試組包括地塞米松組和內匹司他組。
(4)發病率
表22.發病率(%)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4-26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5-27
藉由EAU臨床評分的增加可證明大鼠葡萄膜炎模型造模成功。內匹司他的治療可輕度改善葡萄膜炎的症狀,降低了EAU臨床評分和臨床評分AUC,但這種效果沒有達到統計學意義。
內匹司他在25、50和100mg/kg劑量下對臨床評分AUC的抑制率分別為8.67%、20.06%、24.09%。作為陽性對照,藉由地塞米松治療,葡萄膜炎的臨床評分和臨床評分AUC顯著降低,對臨床評分AUC的抑制率為84.53%。
實施例7:DBH抑制劑對NMO-IgG誘導的小鼠視神經脊髓炎(NMO)的影響
1.材料和設備
表23.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6-28
表24.設備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6-29
2.藥液的配製及保存
待測物-內匹司他藥液:以5mg/mL內匹司他藥液的配製為例:稱取50mg內匹司他至棕色樣品瓶中,添加1.98mL PEG400,在旋渦儀上旋渦,超聲15分鐘,於40℃的水浴中加熱15分鐘,形成懸濁液,然後添加0.99mL 30% Solutol HS15,旋渦2.97mL的懸濁液,然後添加6.93mL生理鹽水,完全旋渦至溶液。每天現配現用。
對照品-地塞米松藥液:將地塞米松分散於生理鹽水中,濃度為0.1mg/mL。每天現配現用。
對照品-丹參酮Ⅱa藥液:將丹參酮Ⅱa溶解於含有2%DMSO的PBS中,濃度為0.0736mg/mL。
3.試驗方法
測試小鼠為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的雌性C57小鼠,20至22g,實驗開始時無攜帶特定病原體。
(1)造模步驟
1)5%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C57雌性小鼠(6至8週)(70μL/10g)。
2)頭頂剪毛漏出頭皮,將小鼠頭部固定於腦立體定位儀,使其頭頂顱骨保持大致水平。碘伏消毒。
3)縱向剪開頭皮約0.5cm,尋找前囟和後囟區域。旋轉立體定位儀卡尺,將微量進樣針針尖移動至前囟及後囟區域,藉由觀察針尖距前後囟點高度使老鼠顱骨保持水平。調至水平後,將針尖移到前囟點,然後向右移2mm,進行定位。
4)在定位後的小鼠顱骨表面進行標記,用顱骨鑽在該點進行鑽孔。鑽孔過程中,注意避開血管,小心深入,避免損傷硬膜以及腦組織。
5)用立體定位儀垂直將微量進樣針插入小鼠腦組織中,垂直進針深度3mm,使針保持原位,停針等待5min。
6)開啟注射泵,選擇Infuse Only模式,速度為1μL/min,進行注射(2μL NMO-IgG+3μL人補體+5μL PBS/藥品,提前混合吹勻,置於冰上)。
7)注射完成後,停針等待10min。旋轉卡尺緩慢向上拔針,向上1mm後停針5min,直至進樣針全部拔出,縫合皮膚,用碘伏再次消毒。
(2)給藥方案
在造模前3天開始給藥,造模後給藥7天,連續給藥10天。具體給藥方案如下表25所示。
表25.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8-30
(3)樣品採集
在模型第8天(即最後一次給藥的後一天),安樂死處死實驗小鼠,取腦部組織作冰凍切片。然後測定各組小鼠星形膠質細胞標誌物的免疫反 應面積並評價(實驗方法參見文獻:Ye Gong等,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17(1).doi:10.1186/s12974-020-01874-6)。
4.試驗結果
圖20A至圖20D顯示,從AQP4和GFAP的病灶比來看,與對照組相比,內匹司他組可顯著減少病灶比,效果低於陽性藥組。但對於免疫參數CD45和IBA1無顯著影響。因此,內匹司他對NMO-IgG誘導的小鼠視神經脊髓炎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實施例8:DBH抑制劑對咪喹莫特(IMQ)誘導的銀屑病的治療作用
1.材料和設備
表26.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69-31
表27.設備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0-32
表28.試驗動物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0-33
本方案中進行的所有實驗均經藥明康德(Wuxiapptec)機構動物保護和使用委員會IACUC的批准。
2.藥液的配製和保存
待測物-內匹司他口服用藥溶液:製備9.9mL濃度為5mg/mL的內匹司他溶液用於口服給藥:稱取50mg內匹司他,加入1.98mL PEG400,超聲15分鐘,40℃水浴加熱15分鐘,旋渦至懸浮液。向1.98mL內匹司他懸浮液中添加0.99mL 30%Solutol HS15並旋渦至懸浮液。將6.93mL生理鹽水加入2.97mL內匹司他懸浮液中,並旋渦到溶液。
待測物-內匹司他局部用藥溶液:製備1mL內匹司他(50mg/mL)外用:稱取50.13mg內匹司他,加入100μL PG,在45℃下攪拌10分鐘,得到均勻的不透明懸浮液;再添加200μL乙醇,並在45℃下攪拌5分鐘,以獲得均勻的不透明懸浮液;然後再加入200μLCremophor EL,在45℃下攪拌5分鐘,以獲得均勻的不透明懸浮液。再向懸浮液中加入500μL 5% Poloxamer 188,在45℃下攪拌30分鐘,得到澄清溶液。
對照品-枸櫞酸托法替尼溶液:將枸櫞酸托法替尼溶於二甲基亞碸中得濃度為5mg/mL的溶液,在IMQ軟膏中加入50μL上述溶液用於局部應用。
3.試驗方法
(1)剃須毛髮
在實驗開始前一天,所有老鼠的背部都用寵物理發器剃毛,面積為2×3釐米。
(2)分組
將65隻動物按體重隨機分組,給藥方案如下。
表29.分組和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2-34
溶媒A:20% PEG400+10%(30% Solutol HS15)+70%生理鹽水;
溶媒B:10%PG/20%EtOH/20%Cremophor EL/50%(5% Poloxamer 188水溶液)。
(3)IMQ和陽性對照製劑
咪喹莫特(IMQ)乳膏:從G2到G7,每隻小鼠對應劑量為62.5mg IMQ乳膏;
地塞米松(DEX)軟膏:G4中每隻小鼠對應劑量為70mg藥膏;
托法替尼:將托法替尼溶解在二甲基亞碸中至5mg/mL,加入50μL到IMQ乳膏中進行日常治療。
(4)IMQ致敏和給藥
從第0天到第7天,第2組到第7組的小鼠在剃光的背部接受每日局部劑量62.5mg的IMQ乳膏。
試驗化合物和對照品的給藥按表29進行,連續7天。
(5)疾病評估
為了評估背部皮膚炎症的嚴重程度,對背部皮膚按表30進行評分。紅斑、鱗屑和增厚在0到3範圍內獨立評分,0、無;1、輕度;2、中度;3、明顯/嚴重。
表30.臨床評分參數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3-35
(6)試驗終止與取樣
實驗終止時,藉由CO2吸入安樂死小鼠:
1)藉由心臟穿刺採集血液,並對血漿進行處理,各3份,1份在保護溶液中,2份快速冷凍;
2)每組收取5個背部皮膚樣品放入保護液中;5個背部皮膚樣品放入PFA中;5個背部皮膚樣品快速冷凍;
3)收集淋巴結,快速冷凍;
4)收集脾臟樣品並稱重(圖23)。
(7)數據統計
使用Graph Pad Prism6.0軟體,藉由單因子方差分析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4.研究結果
(1)體重
在整個研究過程中,每天監測體重。連續使用IMQ乳膏可降低溶媒組的平均體重。除此之外,地塞米松治療組(G4)的體重下降更為明顯。但是治療組和溶媒組之間沒有統計學顯著差異(圖21)。
(2)臨床評分
每天對背部皮膚的紅斑、鱗屑和厚度進行評分。此外,三者相加(紅斑+厚度+鱗屑)表示為總分。地塞米松治療組對炎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提示IMQ乳膏誘導的銀屑病模型是成功的。
內匹司他口服組從第5天到第7天抑制紅斑和厚度。內匹司他局部組從第4天到第7天抑制紅斑。托法替尼在劑量加倍後,顯示出療效。內匹司他治療不影響疾病的發展和發病率,但在病程後期(第5天至第7天)顯示出療效。根據各組動物的總臨床評分曲線,計算曲線下面積(AUC)(圖22)。
按以下公式計算抑制率:抑制率=[AUC(溶媒)-AUC(治療)]/AUC(溶媒)×100%。其中,溶媒是指對應給藥方式的溶媒組。
地塞米松治療組抑制率為96.96%。內匹司他經口服治療的50mpk組對皮膚臨床評分有顯著抑制作用,抑制率為23.64%。然而,內匹司他經局部治療的100mpk組無明顯療效。
表31.紅斑評分結果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5-36
表32.鱗屑評分結果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6-37
表33.厚度評分結果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6-38
表34.紅斑+鱗屑+厚度總評分結果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7-111
5.本實施例的目的是研究試驗化合物對IMQ誘導的銀屑病模型的療效。結果表明,應用IMQ會導致嚴重的皮膚炎症。與溶媒組對照組相比,內匹司他的PO治療組對臨床症狀的治療效果輕微。
實施例9:DBH抑制劑對膠原誘導的小鼠關節炎(CIA)中的治療作用
1.實驗材料
牛二型膠原,CII,四川大學;
乙酸,Sigma(St.Louis,MO,USA),貨號:A8976;
完全弗氏佐劑,Sigma,貨號:F5881;
20% PEG400+10%(30% Solutol HS15)+70%生理鹽水;
托法替尼,>98%,大連美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MB3358。
2.受試化合物
表35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78-40
稱取40mg待測物至棕色樣品瓶中,加入0.8ml PEG400,於漩渦儀上渦旋,超聲15分鐘,40ºC水浴加熱15分鐘,成懸濁液;然後在加入0.4ml 30%Solutol HS15,於漩渦儀上渦旋混勻;然後再加入2.8ml生理鹽水,於漩渦儀上渦旋混勻,至成溶液;化合物濃度為10mg/ml。每三天配置一次,保存於4ºC備用。
3.實驗儀器
麻醉機:Raymain,RM-HSIV-u;
高速勻漿機:IKA,T10 basic;
化合物稱量天平:Sartorius,CPA225D;
動物稱量天平:常州天之平電子天平,YH2000。
4.實驗動物及飼養環境
動物種系:DBA/1小鼠
供應商: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
性別體重:雄性,14-20g,無特定病原體(SPF)
適應期:3-7天
環境:SPF動物飼養室,藥明康德上海外高橋動物飼養中心
溫度:20-26ºC
濕度:40-70%
光照:螢光燈,明(08:00-20:00)、暗(20:00-08:00)各12小時
飼養密度:5隻/籠
食物:自由進食(輻射滅菌飼料)
飲水:自由飲水(摩爾(超)純水器製備)。
本實施例報告描述的動物操作藉由了藥明康德公司實驗動物使用及管理(倫理)委員會(IACUC)的審核及批准。
5.實驗方法
1)二型膠原/完全弗氏佐劑免疫
乙酸的配製:稀釋2N的乙酸至100mM,用0.22微米濾膜過濾後,4ºC保存。
牛二型膠原溶液:將牛二型膠原(CII)溶解於100mM的乙酸溶液中,並置於4ºC過夜保存。膠原蛋白的終濃度為8mg/mL。
乳劑的製備:將過夜保存的CII溶液與等體積的完全弗氏佐劑混合,使用高速勻漿機,在冰上以30000轉每分鐘勻漿大約60分鐘,直至溶液形成穩定的乳劑。
2)關節炎的誘導
DBA/1小鼠經異氟烷麻醉後,在尾部皮下注射50微升的製備好的膠原乳劑(包含200微克CII)。第一次免疫當天記為第0天,隨後的天數依序標注。第21天,尾部注射相同體積膠原乳劑。
3)給藥和劑量設計
當模型小鼠出現臨床症狀,平均分約為0.5(第28天左右),按照體重和評分重新隨機分組到5個實驗組,每組8隻小鼠。連續給藥14天。化合物每3天配置一次,4℃保存。
表36.分組及劑量設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0-41
4)關節炎發病指標測定
從第28天後,一週三次對小鼠進行稱重並記錄臨床評分,直至實驗結束。
臨床評分:根據病變的不同程度(紅腫,關節變形)按照0-4分的標準進行評分,每個肢體的最高評分為4分,每隻動物最高評分為16分。
表37.關節炎臨床評分標準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1-42
5)關節炎發病指標測定
a.收集小鼠後爪,固定於PFA,用於H&E染色和病理評分;
b.收集小鼠脾臟,進行FACS染色。
6)統計學處理
實驗數據用平均數±標準誤表示,體重和臨床評分用雙因子方差分析(Two-way ANOVA),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6.實驗結果
參見圖24至圖27,內匹司他對膠原誘導的小鼠關節炎有一定的已知作用,但不如陽性對照藥明顯。
實施例10:DBH抑制劑對2,4-二硝基苯磺酸(DNBS)誘導大鼠腸炎的治療作用
1.材料和設備
表38.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2-43
表39.儀器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2-44
2.藥液的配製及保存
待測物-內匹司他藥液:稱取12mg內匹司他至棕色樣品瓶,加入0.8mL聚乙二醇400,渦旋振盪並超聲15分鐘,40℃水浴加熱15分鐘,形成混懸液,然後加入0.4mL 30%聚乙二醇-15羥基硬脂酸酯,渦旋,然後加入2.8mL生理鹽水,渦旋使其完全溶解。
對照品-潑尼松藥液:潑尼松的使用濃度為0.9mg/mL,使用0.5%羧甲基纖維素鈉製備成混懸液,一週配製兩次。
DNBS藥液的製備:將DNBS粉末用30%乙醇溶解,終濃度為50mg/mL。
3.大鼠的處理
動物種屬及品系:Wistar大鼠;
給藥記錄:無給藥史;
性別、年齡、體重:雄性,5至6週,160至180g;
養殖方/供應商: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公司;
實驗機構:澎立生物動物房;
適應期:7天;
房間:普通區房間;
室內溫度:20至26覇C;
室內相對濕度:40至70%;
燈光:日光燈照明,12小時照明及12小時無照明;
動物飼養:每籠2至4隻大鼠(同一給藥組);
食物:自由獲取飼料(經輻照消毒,江蘇省協同醫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國);
水:自由獲取飲用水(經反滲透處理或高壓滅菌)。
從上海斯萊克實驗動物有限公司購入共計90隻雄性Wistar大鼠,動物均無攜帶特定病原,到達澎立生物動物房時約為4至5週(140至150g)。
動物到達澎立生物後,動物房人員將動物從運輸包裝中轉移至鼠籠並對每隻動物進行檢查。檢查範圍包括外觀、四肢和孔腔等,以及動物靜止或運動時是否有異常表現。適應期為7天。
設計應用於動物的實驗操作方案由澎立生物IACUC(實驗動物管理和使用委員會)進行審批。
根據動物體重,在第-1天(即正式實驗前的一天),將90隻動物隨機分組,確保每組動物的體重值相似,減少偏差。實驗前大鼠禁食40小時,並且在禁食期間給大鼠皮下注射5%葡萄糖鹽水(10mL/kg,每天一次)。
實驗分組情況:
實驗第1天,腹腔注射舒泰(25mg/kg替來他明和25mg/kg唑拉西泮)和5mg/kg甲苯噻嗪麻醉禁食大鼠。
G2組-G6組,將軟管從肛門伸入到結腸左曲(約肛門8cm處),用DNBS灌腸(0.5mL/隻)誘導大鼠結腸炎。正常對照組(G1)以同樣的方法用30%乙醇灌腸。灌腸的動物使其頭下低15min,然後保持特倫德倫伯臥位姿勢直到動物蘇醒,以避免灌腸液回流。
表40.分組及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5-45
4.檢測指標
(1)動物體重:每天測量記錄動物的體重,並對動物的日常活動進行觀察,記錄異常情況。體重百分比按照以下公式計算:(第x天體重-起始體重)/起始體重]×100%。
(2)糞便評分:實驗過程中,每天對大鼠糞便狀態進行評分(0=正常,1=潮濕/黏,2=鬆軟,3=液體)。
(3)結腸觀察:實驗結束後,所有動物用舒泰(靜脈注射,25mg/kg)麻醉,打開腹腔,腹主動脈採血,EDTA抗凝(離心條件:4℃,2000g,10min)動物放血處死後,取出結腸(從盲腸到肛門),立即測量結腸長度。將結腸縱向刨開,沖洗乾淨後記錄結腸重量、潰瘍面積並整體拍照,將結腸分為三部分,兩部分液氮速凍後-80℃保存,用於MPO和細胞因子檢測。另一部分結腸用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如果潰瘍為不規則的形狀,它可以被認為是矩形,然後其測量長度和寬度進行潰瘍面積評估。潰瘍面積(cm2)=潰瘍長度(cm)×潰瘍寬度(cm)。
(4)結腸組織進行病理分析
將中性福爾馬林固定結腸組織的近端、潰瘍(如無潰瘍,取近似部位)和遠端部分用石蠟包埋,進行切片(厚度5μm),用H & E染色進行組織病理學評分。
表41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6-46
5.統計分析
實驗數據用均數±標準誤表示。數據由Graphpad Prism採用相應的統計方法分析。p<0.05認為有顯著性差異。
6.實驗結果
(1)體重和糞便評分參見圖28至圖31。
(2)第7天結腸宏觀評價
表42.第7天的結腸宏觀評價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7-47
表43.第7天的結腸宏觀評價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8-48
BW:體重;
CL:結腸長度;
CW:結腸重量;
a:IR1(抑制率1)={[CW/CL/BW(模型組)-CW/CL/BW(測試藥組)]/[CW/CL/BW(模型組)-CW/CL/BW(正常組)]}×100%;
b:IR2(抑制率2)={[CW/BW(模型組)-CW/BW(測試藥組)]/[CW/BW(模型)-CW/BW(正常組)]}×100%;
c:IR3(抑制率3)={[CW/CL(模型組)-CW/CL(測試藥組)]/[CW/CL(模型組)-CW/CL(正常組)]}×100%。
(3)病理評分
表44.病理評分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89-49
7.結論
Wistar大鼠用DNBS結腸內灌注誘導其產生炎症性結腸炎。結腸炎表現為動物體重顯著下降,糞便成形性評分顯著增加,結腸長度顯著縮短,結腸重量、結腸重量:結腸長度(即CW/CL)、結腸重量:體重比率(即CW/BW)和結腸重量:結腸長度:體重比率(即CW/CL/BW)顯著增加,結腸潰瘍面積顯著增大,結腸炎性細胞浸潤評分和組織損傷評分顯著增加。
在本實施例中,陽性對照藥潑尼松能夠顯著降低模型大鼠糞便成形性評分AUC、腸重、CW/CL、CW/BW、CW/CL/BW和結腸潰瘍端炎性細胞浸潤評分,其中CW/CL/BW、CW/BW、CW/CL的抑制率分別達44.20%、50.13%和46.51%。
檢測組1#(3mg/kg)對CW/CL/BW、CW/BW和CW/CL的抑制率分別為32.98%、40.24%和30.82%。
檢測組2#(內匹司他10mg/kg可顯著降低CW/CL、CW/CL/BW和結腸組織損傷總評分,CW/CL/BW、CW/BW和CW/CL的抑制率分別為44.95%、47.06%和43.80%。
檢測組3#(30mg/kg)對CW/CL/BW、CW/BW和CW/CL的抑制率分別為27.12%、39.85%和26.68%。
綜上所述,內匹司他對DNBS誘導大鼠結腸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實施例11:DBH抑制劑對硫酸葡聚糖鈉(DSS)誘導的結腸炎的抑制作用
1.實驗材料
表45.試劑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1-50
表46.待測物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1-51
實驗動物:品系C57BL/6小鼠;來源:浙江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性別:雌。主要儀器:電子天平:賽多利斯,QUINTIX35-1CN。
2.實驗方法
2.1 化合物的配製與貯存
稱取適量環孢菌素A(CsA)粉末放置於棕色樣品瓶中,依次加入適量比例的2%DMSO、30%PEG300、5%Tween 80和63%Saline,振盪溶解,每天配製一次。
稱取適量內匹司他至棕色樣品瓶中,依次加入適量一定比例的20%PEG400、10%(30%Solutol HS15)和70%生理鹽水混勻,超聲溶解,每3天一配,以維持其穩定性。
稱取適量的鐮孢菌酸放置於棕色樣品瓶中,加入適量生理鹽水,超聲溶解,每七天配置一次。
稱取適量的雙硫侖放置於棕色樣品瓶中,依次加入適量一定比例的50%PEG300和50%生理鹽水,超聲溶解成懸浮液,給藥前應先混勻,每七天配置一次。
稱取適量的富馬酸放置於棕色樣品瓶中,加入適量的生理鹽水,水浴加熱溶解,每天配置一次。
表47.給藥體積和藥物貯存濃度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2-52
2.2 動物飼養
70隻,8週齡,20g左右,雌性C57BL/6小鼠,飼養於單獨通風籠子(IVC,每個籠子5隻),溫度控制(20±2℃),光照/黑暗交替12/12小時。開展實驗之前,小鼠需在SPF級動物房適應性餵養三天,期間,保證充足的水跟食物。
2.3 分組與給藥方案
實驗小鼠在SPF級動物房適應性餵養三天,隨機分成7組(8個模型組和1個對照組)每組10隻。小鼠給藥從第0天開始,第7天結束。
表48.動物分組及給藥方案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3-53
2.4 模型的建立
本實施例小鼠腸炎模型採用DSS誘導建模:模型組小鼠從第0天到第7天飲用3.1% DSS(硫酸葡聚糖納,分子量36000-50000)水溶液,DSS水溶液每天現配更換,防止降解。正常對照組小鼠飲用正常水。實驗週期為9天,實驗終點將小鼠安樂死並進行收樣。
2.5 疾病活動度(DAI)評分
每天進行DAI評分,DAI評分由3部分組成:體重變化、糞便性狀和便血(或隱血)評分,具體的評分標準如表49所示。整個實驗過程中,所有小鼠的DAI評分由同一人完成。
表49. DAI評分標準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4-54
2.6 結腸組織的採集
實驗終點安樂死小鼠,剖取小鼠結腸進行拍照,測量長度,去除內容物後進行稱重。
2.7統計分析
數據以均值±標準誤(
Figure 111103341-A0202-12-0094-55
±s)表示,體重變化與疾病活動度評分採用雙因子方法分析(two-way ANOVA)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並應用 Dunnett’s進行組間比較,其餘數據採用單因素方法分析(one-way ANOVA)方法進行統計學分析並應用Dunnett’s進行組間比較。所有分析使用GraphPad Prism軟體進行。*P<0.05,**P<0.01,***P<0.005,****P<0.0001 vs.溶媒組。
3.實驗結果與分析
收集實驗期間各組小鼠體重數據並進行相應的DAI評分,數據的分析採用Two-way ANOVA的方法。
如圖32所示,與溶媒組相比,陽性對照CsA(50mg/kg,QD)和內匹司他(50mg/kg,QD)有效緩解了DSS誘導的小鼠體重下降。相比於溶媒組,鐮孢菌酸(100mg/kg,bid)和雙硫侖(100mg/kg,qd)未能得到有效緩解DSS誘導的小鼠體重下降。富馬酸(100mg/kg,qd)有緩解DSS誘導的小鼠體重下降的趨勢。
如圖33所示,陽性對照CsA(50mg/kg,QD)組與內匹司他(50mg/kg,QD)小鼠的疾病活動度評分(DAI)顯著低於溶媒組。在給藥期間,相比於溶媒組組,鐮孢菌酸(100mg/kg,bid)組、雙硫侖(100mg/kg,qd)和富馬酸(100mg/kg,qd)組小鼠的DAI能得到輕微的改善,其中第4天,第5天表現較為明顯,但效果低於內匹司他。
綜合體重變化和DAI評分可知,陽性對照CsA(50mg/kg,QD)和內匹司他(50mg/kg,QD)有效緩解DSS誘導結腸炎造成的小鼠體重降低及拉稀和便血的症狀。鐮孢菌酸(100mg/kg,bid)組、雙硫侖(100mg/kg,qd)和富馬酸(100mg/kg,qd)能輕微改善小鼠的DSS誘導結腸炎造成的小鼠拉稀和便血的症狀,但未能有效緩解DSS誘導結腸炎造成的小鼠體重降低。
參考文獻
1. Rush RA, Geffen LB. 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in health and disease. Critical Reviews in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s. 1980, 12(3): 241-77.
2. Glennon RA. Phenylisopropylamine stimulants: amphetamine-related agents. Principles of Medicinal Chemistry (7th ed.). Philadelphia, USA: Wolters Kluwer Health/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2013, pp. 646-648. ISBN 9781609133450.
3. Taylor KB. Dopamine-beta-hydroxylase. Stereochemical course of the reaction. J. Biol. Chem. 1974, 249(2): 454-458.
4. Horwitz D, Alexander RW, Lovenberg W, Keiser HR. Human serum dopamine-β-hydroxylase. Relationship to hypertension and sympathetic activity. Circ. Res. 1973, 32(5): 594-599.
5. Mutschler J, Abbruzzese E, Witt SH, Dirican G, Nieratschker V, Frank J, et al. Functional polymorphism of the dopamine β-hydroxylase gen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of disulfiram-induced adverse effects in alcohol-dependent pati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2, 32(4): 578-80.
6. Ella E, Sato N, Nishizawa D, Kageyama S, Yamada H,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 rs5320 polymorphism and smoking behaviour in elderly Japanese.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2012, 57(6): 385-90.
7. Bhaduri N, Sinha S, Chattopadhyay A, Gangopadhyay PK, Singh M, Mukhopadhyay KK. Analysis of polymorphisms in the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 gene:association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Indian children. Indian Pediatrics. 2005, 42(2):123-9.
8. Cubells JF, Sun X, Li W, Bonsall RW, McGrath JA, Avramopoulos D, Elston RC. Linkage analysis of plasma dopamine β-hydroxylase activity in familie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Human Genetics. 2011, 130(5): 635-43.
9. Combarros O, Warden DR, Hammond N, Cortina-Borja M, Belbin O, Lehmann MG, et al. The dopamine β-hydroxylase-1021C/T polymorphism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Alzheimer's disease in the Epistasis Project. BMC Medical Genetics. 2010, 11(161): 162.
10. Stanley WC, Li B, Bonhaus DW, Johnson LG, Lee K, Porter S, et al. Catecholamine modulatory effects of nepicastat (RS-25560-197), a novel, potent and selective inhibitor of dopamine-beta-hydroxylase. 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1997, 121(8): 1803-9.
11. Beliaev A, Learmonth DA, Soares-da-Silva P.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novel, peripherally selective chromanylimidazolethione-based inhibitors of 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J Med Chem. 2006, 49(3): 1191-7.
12. Cvek B., Dvorak Z. Targeting of Nuclear Factor-κ B and Proteasome by Dithiocarbamate Complexes with Metals.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2007, 13(30): 3155-67.
13. Hegde SS, Friday KF. Dopamine-beta-hydroxylase inhibition: a novel sympatho-modulatory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urrent Pharmaceutical Design. 1998, 4(6): 469-79.
14. De La Garza, R 2nd, Bubar MJ, Carbone CL, Moeller FG, Newton TF, et al. Evaluation of the dopamine β-hydroxylase(DBH) inhibitor nepicastat in participants who meet criteria for cocaine use disorder. Prog. Neuropsychopharmacol. Biol. Psychiatry. 2015, 59: 40-8.
15. Nunes T, Rocha JF, Vaz-da-Silva M, Igreja B, Wright LC, et al. Safety, tolerabilit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etamicastat, a novel dopamine-β-hydroxylase inhibitor, in a rising multiple-dose study in young healthy subjects. Drugs in R & D. 2010, 10(4): 225-242.
16. Almeida L, Nunes T, Costa R, Rocha JF, Vaz-da-Silva M, Soares-da-Silva P. Etamicastat, a novel dopamine β-hydroxylase inhibitor: tolerability,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ClinTher. 2013, 35(12): 1983-96.
17. R C Alaniz, S A Thomas, M Perez-Melgosa, K Mueller, A G Farr, et al. 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deficiency impairs cellular immunity.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99, 96(5): 2274-8.
18. Gonzalez-Lopez E, Vrana KE. 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and its genetic variant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 J Neurochem. 2020, Jan, 152(2): 157-181.
19. Clin Exp Immunol. 2009, May,156(2): 353-362。

Claims (17)

  1. 一種通路調節劑在製備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藥物中的用途,其中,
    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途,其中,
    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
    較佳地,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富馬酸、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途,其中,
    該通路調節劑為內匹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10-100mg/kg、較佳20-5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他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依米司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鐮孢菌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雙硫侖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或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富馬酸或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單位劑量為80-120mg/kg, 較佳90-110mg/kg,更佳100mg/kg。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用途,其中,
    該自身免疫性疾病選自:賁門失弛緩症、艾迪生氏病、成人斯蒂爾氏病、血球蛋白血症、斑禿、澱粉樣變性、僵直性脊柱炎、抗GBM/抗TBM腎炎、抗磷脂綜合症、自身免疫性血管性水腫、自身免疫性自主神經異常、自身免疫性腦脊髓炎、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內耳疾病、自身免疫性心肌炎、自身免疫性卵巢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自身免疫性視網膜病變、自身免疫性蕁麻疹、軸突神經病、巴洛病、白塞氏病、良性黏膜類天皰瘡、大皰性類天皰瘡、卡斯爾曼病、麩質過敏症、恰加斯病、慢性炎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慢性復發性多灶性骨髓炎、嗜酸性肉芽腫、瘢痕性類天皰瘡、科根綜合症、冷凝集素病、先天性心臟傳導阻滯、柯薩奇心肌炎、肢端硬皮綜合症、克羅恩病、皰疹樣皮炎、皮肌炎、視神經脊髓炎、盤狀狼瘡、德萊勒綜合症、子宮內膜異位症、嗜酸性食管炎、嗜酸性筋膜炎、結節性紅斑、基本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埃文斯綜合症、纖維肌痛、纖維化性肺泡炎、巨細胞動脈炎、巨細胞心肌炎、腎小球腎炎、肺出血腎炎綜合症、肉芽腫合併多血管炎、甲狀腺機能亢進、格林巴利綜合症、橋本甲狀腺炎、溶血性貧血、過敏性紫癜、妊娠期皰疹或類天皰瘡妊娠、化膿性汗腺炎、低γ球蛋白血症、IgA腎病、IgG4相關性硬化症、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包涵體肌炎、間質性膀胱炎、青少年關節炎、青少年I型糖尿病、青少年肌炎、川崎病、朗伯-伊頓綜合症、白細胞碎裂性血管炎、扁平苔蘚、萎縮性硬化性苔蘚、木樣結膜炎、線性IgA病、紅斑狼瘡、慢性萊姆病、梅尼埃病、顯微鏡下多血管炎、混合性結締組織病、蠶蝕性角膜潰瘍、穆-哈二氏病、多灶性運動神經病、多發性硬化、重症肌無力、肌炎、嗜睡症、新生兒狼瘡、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眼瘢痕性類天皰瘡、視神經炎、回文風濕病、潘達斯症、副腫瘤性小腦變性、陣發性夜間血紅 蛋白尿、帕裡伯格綜合症、睫狀體平坦部炎、帕森納-特納綜合症、天皰瘡、周圍神經病變、靜脈周腦脊髓炎、惡性貧血、POEMS綜合症、結節性多動脈炎、I型多腺綜合症、II型多腺綜合症、III型多腺綜合症、風濕性多肌痛、多肌炎、心肌梗塞後綜合症、心包切開術後綜合症、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孕激素性皮炎、銀屑病、銀屑病關節炎、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壞疽性膿皮病、雷諾現象、反應性關節炎、反射性交感神經營養不良、復發性多發性軟骨炎、不寧腿綜合症、腹膜後纖維化、風濕熱、類風濕關節炎、結節病、施密特綜合症、鞏膜炎、硬皮病、乾燥綜合症、精子和睾丸自身免疫、僵硬者綜合症、亞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蘇薩克綜合症、交感性眼炎、大動脈炎、顳動脈炎/巨細胞動脈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甲狀腺眼病、痛性眼肌麻痹綜合症、橫向脊髓炎、I型糖尿病、潰瘍性結腸炎、未分化結締組織病、葡萄膜炎、血管炎、白癜風和沃格特-小柳-原田病;
    較佳地,選自以下任一項:自身免疫性結腸炎、視神經脊髓炎、類風濕關節炎、硬皮病、銀屑病、葡萄膜炎;
    該自身免疫性結腸炎選自以下任一項: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
  5. 一種用於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方法,其包括步驟:
    向受試者施用治療有效量的通路調節劑;
    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方法,其中,
    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
    較佳地,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富馬酸、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
    該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請求項4中所定義。
  8. 一種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醫藥組成物,其包含:
    通路調節劑、和
    藥學上可接受的載體;
    其中,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醫藥組成物,其中,
    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
    較佳地,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富馬酸、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醫藥組成物,其中,該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請求項4中所定義。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途,其中該藥物用於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
    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減少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和單核細胞的含量;減輕真皮層中炎症性細胞浸潤和真皮下的毛細血管增生;改善 皮膚纖維化;降低葡萄膜炎的發病率;改善皮膚炎症;改善糞便成形性評分、改善CW/CL、改善CW/BW、改善CW/CL/BW、抑制結腸潰瘍面積增加、改善結腸炎性細胞浸潤評分、改善組織損傷評分;改善疾病活動度評分、改善便血或隱血。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用途,其中,
    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為IL-17A和/或TNF-α。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用途,其中,該調節性T細胞為CD25+FOXP3+Treg細胞;
    和/或,該B細胞為B220+細胞,較佳為CD69+B220+B細胞;
    和/或,該NK細胞為NK1.1+細胞,較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14. 一種在體內或體外調節免疫細胞功能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驟:
    使有效量的通路調節劑在體內或體外接觸免疫細胞,
    其中,
    該免疫細胞來自受試者;
    該通路調節劑為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受體激動劑和受體拮抗劑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調節免疫細胞功能指的是選自以下的一種或多種功能:降低CD4+T細胞比例、增加調節性T細胞比例、增加CD8+T細胞比例、降低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降低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分泌、抑制B細胞的活化和抑制NK細胞的活化。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為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半胱胺、泛硫乙胺、 銅螯合劑、富馬酸、肼苯噠嗪、2-噻吩-2-基烯丙基胺、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中的一種或多種;
    較佳地,該多巴胺β-羥化酶抑制劑選自:內匹司他、依他米司他、依米司他、鐮孢菌酸、雙硫侖、富馬酸、其藥學上可接受的鹽和其前藥。
  16.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方法,其中,
    該CD4+T細胞的促炎因子為IL-17A、IFN-γ和TNF-α中的一種或多種;
    該CD8+T細胞的促炎因子為IL-17A和/或TNF-α。
  17. 如請求項14所述的方法,其中,該調節性T細胞為CD25+FOXP3+Treg細胞;
    和/或,該B細胞為B220+細胞,較佳為CD69+B220+B細胞;
    和/或,該NK細胞為NK1.1+細胞,較佳為NK1.1+CD107a+NK細胞。
TW111103341A 2021-01-26 2022-01-26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TW20224141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435.9 2021-01-26
CN202110103435 2021-0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1415A true TW202241415A (zh) 2022-11-01

Family

ID=8265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3341A TW202241415A (zh) 2021-01-26 2022-01-26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EP (1) EP4285898A1 (zh)
JP (1) JP2024503906A (zh)
KR (1) KR20230137374A (zh)
CN (1) CN116490177A (zh)
AU (1) AU2022213938A1 (zh)
CA (1) CA3205182A1 (zh)
MX (1) MX2023008573A (zh)
TW (1) TW202241415A (zh)
WO (1) WO202216136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L82401A0 (en) 1986-05-06 1987-11-30 Merrell Dow Pharma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 inhibiting imidazole derivatives and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HUT76295A (en) 1994-04-26 1997-07-28 Syntex Inc Imidazolyl- and triazolyl-thion derivatives,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them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m
US10441573B2 (en) * 2015-12-09 2019-10-15 Brandeis University DBH inhibitors for treating memory loss
WO2018022823A1 (en) * 2016-07-28 2018-02-01 Asieris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ies Co., Ltd. Uses of dopamine beta-hydroxylase (dbh) inhibitors and serotonin receptor (5-ht) antagonis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GB201810395D0 (en) * 2018-06-25 2018-08-08 Bial Portela & Ca Sa Formulations comprising dopamine-beta-hydroxylase inhibitor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23008573A (es) 2023-08-08
EP4285898A1 (en) 2023-12-06
CN116490177A (zh) 2023-07-25
WO2022161364A1 (zh) 2022-08-04
AU2022213938A1 (en) 2023-09-07
CA3205182A1 (en) 2022-08-04
JP2024503906A (ja) 2024-01-29
KR20230137374A (ko) 2023-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14731B2 (ja) 置換アミノプリン化合物、その組成物、及びそれらを用いた治療方法
JP6595024B2 (ja) B−Raf阻害薬、EGFR阻害薬及び場合によってはPI3K−α阻害薬を含む組合せ医薬
JP2021098740A (ja) 悪性病変を処置する方法
EP2269604B1 (en) Treatment of solid kidney tumours with a rapamycin derivative
KR20160124909A (ko) 에스트로겐 수용체 조절제를 함유하는 치료 조합물
ES2823756T3 (es) Métodos para tratar el cáncer usando terapia de combinación de inhibidores de quinasa TOR
US20210030758A1 (en) Treatment of cancers having driving oncogenic mutations
KR20210110794A (ko) B-Raf 억제제와 제2 억제제를 포함하는 조합 요법
JP2017521396A (ja) 癌のための併用療法
JP2021525768A (ja) Egfr変異に関連する癌の治療組成物及び治療方法
EP4119557A1 (en) Pharmaceutical combination comprising pyridino[1,2-a]pyrimidinone compound
US20220000855A1 (en) An aurora a kinase inhibitor for use in the treatment of neuroblastoma
JP2019515889A (ja) (1s,4s)−4−(2−(((3s,4r)−3−フルオロテトラヒドロ−2h−ピラン−4−イル)アミノ)−8−((2,4,6−トリクロロフェニル)アミノ)−9h−プリン−9−イル)−1−メチルクロロヘキサン−1−カルボキサミドの固体形態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US20230046317A1 (en) Inhibitors of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 (GSTS) and 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 1 (NQO1),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and Uses in Managing Cancer
US20220241294A1 (en) Bisfluoroalkyl-1,4-benzodiazepinone compounds for treating notch-activated breast cancer
JP2021119164A (ja) 白金化合物、組成物及びその使用
WO2023138630A1 (zh) 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及用途
JP2017527627A (ja) 喫煙者における非小細胞肺癌の治療のための、カルボプラチンおよびパクリタキセルと併用したベリパリブ
TW202241415A (zh) 通路調節劑、含其的醫藥組成物、其用途和採用其的治療方法
JP2024519342A (ja) 自己免疫性、同種免疫性、炎症性、及びミトコンドリア性の状態を治療するための組成物、ならびにその使用
TWI843217B (zh) 一種藥物組合及其應用
JP2016037473A (ja) 男性不妊症の予防乃至治療薬、及び食品乃至飼料
JP4522261B2 (ja) ブドウ膜黒色腫の処置
TW202126306A (zh) 嗜酸性球性病症之治療
CN115120732A (zh) 一种喹唑啉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