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0991A - 纜線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纜線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0991A
TW202240991A TW111100722A TW111100722A TW202240991A TW 202240991 A TW202240991 A TW 202240991A TW 111100722 A TW111100722 A TW 111100722A TW 111100722 A TW111100722 A TW 111100722A TW 202240991 A TW202240991 A TW 20224099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iece
braided
conductive membe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007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三浦達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廣瀨電機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99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01R13/241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conductive elasto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課題]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纜線連接器,能有效率地達成各種直徑的電纜線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解決手段]本發明的纜線連接器,具備有:殼體、與彈性導電性構件;上述殼體,包含纜線支承部且用來將從電纜線的端部突出的內部配線所連接的端子部予以收容;上述纜線支承部,用來支承上述電纜線在上述端部露出的編織部並且用來與地線電連接的至少內面部具有導電性; 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因應與編織部的接觸而彈性變形,藉此將編織部保持於殼體,並且藉由與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接觸,而將編織部電連接於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

Description

纜線連接器
本發明是關於纜線連接器。
習知的纜線連接器具備有殼體,上述殼體用來將與電纜線的端部連接的端子部予以收容。在該習知的纜線連接器,是將沿著電纜線的外型的包含圓弧狀部分的固定尺寸的蓋構件,安裝在殼體且覆蓋電纜線從殼體露出的部分,藉此達成:電纜線對於殼體的保持、與經由殼體將電纜線對地線的連接。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8-206517號公報
[發明欲解決的課題]
可是在上述習知的技術,用來達成電纜線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的蓋構件是固定尺寸,所以無法沿用於直徑不同的其他電纜線。也就是說在構成使用不同直徑的其他電纜線的纜線連接器的情況,必須另外準備沿著該其他電纜線的外型的尺寸的新蓋構件,所以效率很差。
因此本發明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要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纜線連接器,能有效率地達成各種直徑的電纜線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用以解決課題的手段]
本發明的纜線連接器,具備有:殼體、與彈性導電性構件;上述殼體,包含纜線支承部且用來將從電纜線的端部突出的內部配線所連接的端子部予以收容;上述纜線支承部,用來支承上述電纜線在上述端部露出的編織部並且用來與地線電連接的至少內面部具有導電性; 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因應與編織部的接觸而彈性變形,藉此將編織部保持於殼體,並且藉由與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接觸,而將編織部電連接於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 [發明效果]
藉由本發明的纜線連接器,能有效率地達成各種直徑的電纜線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以下根據圖面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以下記載的實施方式的構造以及該構造帶來的作用和效果僅僅是例子,並且不限於以下記載的內容。
在本發明中,為了方便區分構件或部位加上,例如“第1”及“第2”之類的序號,並不表示特定的優先順序。
在本發明的各圖,X方向對應於插頭連接器100的前後方向(在插頭連接器100的外殼130內電纜線300延伸的方向)。Y方向及Z方向分別對應於插頭連接器100的左右方向(寬度方向)及上下方向(厚度方向)。
圖1是顯示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的立體圖,圖2是顯示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的分離狀態的立體圖。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是用來達成與例如馬達的電動機器之間的電動訊號的輸出/輸入。
如圖1及圖2所示,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具備有:作為本發明的「纜線連接器」的一個例子的插頭連接器100、插座連接器200。插頭連接器100,是在連接於電纜線300的狀態使用,插座連接器200是在設置於電動機器的框體的表面的狀態使用。在實施方式,設置有兩條電纜線300,兩條電纜線300例如分類成:用來傳輸控制訊號等的資料的第1電纜線、與用來傳輸電力訊號的第2電纜線。
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藉由互相嵌合,來達成經由電纜線300對電動機器輸入電動訊號,或經由電纜線300從電動機器輸出電動訊號。在圖1顯示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互相嵌合的狀態,在圖2顯示藉由將圖1的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的嵌合予以解除而讓兩者分離的狀態。
這裡所謂的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互相嵌合的狀態(參考圖1)、與將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的嵌合予以解除的狀態(參考圖2),可藉由安裝於插頭連接器100的操作槓桿120進行切換。
操作槓桿120,為大致U字型的帶狀,從插頭連接器100(更具體為後述殼體110)的其中一側面延伸至另一側面,可繞設置在殼體110側面的轉動軸部121轉動預定角度(例如90度)。當操作槓桿120轉動到殼體110的正面的位置(參考圖1)時,維持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的嵌合,當操作槓桿120轉動到殼體110的上面部的位置(參考圖2)時,則解除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的嵌合。
如圖2所示,插座連接器200包含:連接部210、爪部220;連接部210,設置有供插頭連接器100側的後述端子部410(參考圖3等)插入的端子孔211及212;爪部220,是當插頭連接器100及插座連接器200互相嵌合時藉由勾住殼體110來將殼體110固定。端子孔211及212,是藉由將插座連接器200側的端子部(未圖示)安裝於連接部210所形成。
如圖1及圖2所示,插頭連接器100,除了上述操作槓桿120之外還包含:外殼130、密封構件140、蓋部構件150。以下參考圖3至圖6,針對插頭連接器100之上述構造詳細說明。
圖3是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沿著圖1顯示的插頭連接器100的A-A切斷線的剖面圖。圖5是顯示從圖4將殼體110抽出的剖面圖。圖6是沿著圖1顯示的插頭連接器100的B-B切斷線的剖面圖。
如圖3所示,插頭連接器100是將殼體110、外殼130、蓋部構件150、端子部410組合構成;殼體110安裝有操作槓桿120;外殼130,隔著密封構件140藉由螺絲500結合於殼體110;蓋部構件150,經由墊圈151及扣片152結合於外殼130的背面側;端子部410,是由在殼體110內所收容的端子411及殼罩412所構成。在圖3為了簡化而省略圖示電纜線300。
如圖4所示,殼體110用來收容端子部410全體,端子部410連接於內部配線310,內部配線310從電纜線300的端部突出,在電纜線300的端部露出有編織部320。在實施方式,藉由讓殼體110與外殼130結合,而在所結合的殼體110與外殼130的內側構成從側面觀察大致L字型的內部空間。
如圖5所示,殼體110作成筒狀具有從側面觀察大致L字型的外型,在一端側設置有供電纜線300插入的第1開口113,並且在另一端側設置有:用來使與電纜線300的端部連接的端子部410露出的第2開口114。在實施方式,第1開口113作成平面狀構成沿著第1開口113的平面,第2開口114也設置成平面狀可構成沿著第2開口114的平面。
這裡如圖5所示,在實施方式,在沿著通過第1開口113的電纜線300(也參考圖4)的側面觀察的殼體110的剖面,沿著第1開口113的第1線P1,相對於第2線P2及第3線P3傾斜;第2線P2沿著第2開口114,第3線P3通過第1線P1與第2線P2的交點而朝與第2線P2正交的方向延伸。藉此在實施方式,可讓電纜線300通過第1開口113及第2開口114雙方而於殼體110內幾乎直線狀貫穿。
更具體來說,第1線P1直線狀地傾斜成:沿著與第2線P2正交的作為第1方向的Z方向越遠離第2線P2則沿著與第2線P2平行的作為第2方向的X方向越遠離第3線P3(也就是接近在殼體110內收容的電纜線300的端部)。第1開口113與第2開口114設置成在作為第1方向的Z方向的視線上互相並未重疊。
在實施方式,殼體110,藉由金屬或鍍有金屬的樹脂等的導電性材料所構成,電連接於作為基準電位點的地線(或大地)。
如圖6所示,殼體110包含纜線支承部111,纜線支承部111,用來支承電纜線300露出的編織部320並且用來與地線電連接的至少內面部具有導電性。該纜線支承部111,包含在內面部用來從下方支承電纜線300露出的編織部320的局部外周的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111A;以纜線支承部111的內面部支承的編織部320藉由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固定於殼體110。
彈性導電性構件160藉由具有彈性及導電性的片狀構件(例如片狀金屬構件)所構成。彈性導電性構件160,藉由因應與編織部320的接觸而彈性變形來將編織部320保持於殼體110,並且藉由與纜線支承部111的內面部接觸,來使編織部320電連接於纜線支承部111(藉此接地)。
在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性構件160,是將片狀金屬構件彎曲成:朝向纜線支承部111開放且大小大致相同的倒U字型的部分在Y方向連結兩個作成線對稱的M字形狀(參考圖3)。更具體來說,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具有:片部161、面對該片部161的片部162、面對該片部162的片部163、面對該片部163的片部164、將片部161與片部162連接的彎曲部165、將片部162與片部163連接的彎曲部166、將片部163與片部164連接的彎曲部167、設置在片部161的與彎曲部165相反側的端部的爪部168、及設置在片部164的與彎曲部167相反側的端部的爪部169。在實施方式,作為一個例子,藉由片部161與片部162與彎曲部165所構成的倒U字型的部分構成了用來將電纜線300的編織部320收容的纜線收容部。
在實施方式,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的間隔小於編織部320的直徑。藉此,將編織部320彈性夾持於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
在實施方式,纜線支承部111,包含壁部112,壁部112用來將兩條電纜線300各編織部320隔開並且電連接於地線。藉此,因應藉由將編織部320夾在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所產生的彈性變形而將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片部164朝向殼體110的壁部112彈壓。
在實施方式,當如上述將編織部320夾在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時,設置在片部164的與彎曲部167相反側的端部的爪部169卡止於殼體110的壁部112。藉此,將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固定於殼體110,結果能維持對電纜線300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如圖3及圖4所示,在實施方式是將外殼130安裝在殼體110的背面側。外殼130,隔著密封構件140藉由螺絲500結合於殼體110,來覆蓋殼體110的第1開口113(參考圖5)。螺絲500,貫穿分別在外殼130及密封構件140所設置的貫穿孔131及141(參考圖3),而螺合於在殼體110所設置的螺絲孔(參考圖6)的內周面。
如圖3所示,在實施方式,在殼體110與外殼130之間所隔著的密封構件140,作成沿著第1開口113(參考圖5)的緣部的大致矩形的框狀。密封構件140例如藉由橡膠構成。密封構件140具有:第1肋部142與第2肋部143,第1肋部142,作成面向第1開口的緣部且從密封構件140的表面立起的大致矩形的框狀壁部;第2肋部143,作成設置在貫穿孔141的周圍的圓筒狀的壁部。第1肋部142不僅設置在密封構件140的殼體110側的表面也設置在外殼130側的背面。
在實施方式,在外殼130的背面側具有:用來使從殼體110內延伸的電纜線300貫穿的筒狀部分132。在筒狀部分132,經由環狀的墊圈151及扣片152結合著筒狀的蓋部構件150。藉由將貫穿筒狀部分132而露出於外殼130之外的電纜線300,藉由墊圈151、扣片152、及蓋部構件150所固定。
以下主要參考圖7及圖8,針對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的製造步驟來說明。
圖7是顯示在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的製造步驟,電纜線300於殼體110內直線狀貫穿的狀態的局部剖面圖,圖8是用來說明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的製造步驟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安裝的立體圖。
在實施方式,當製造插頭連接器100時,首先讓電纜線300通過蓋部構件150、墊圈151、扣片152、外殼130、及密封構件140內,然後將該電纜線300插入到殼體110的第1開口113及第2開口114。在實施方式,如圖7所示,將端子部410連接於:貫穿殼體110而從第2開口114露出的電纜線300的端部的內部配線310。在圖7為了簡化而省略圖示密封構件140。
如上述,在實施方式,將第1開口113及第2開口114配置成可讓電纜線300直線狀貫穿於殼體110內的位置關係。因此在實施方式,可抑制電纜線300的外周面與第1開口113及第2開口114的內面部摩擦,並且簡單地進行:當將端子部410朝電纜線300的端部安裝時將電纜線300插入殼體110內的步驟、及為了將在電纜線300的端部所安裝的端子部410的全體收容於殼體110內而將電纜線300拉回的步驟。
在實施方式,當完成拉回電纜線300時,則將端子部410全體收容於殼體110內。結果在實施方式,如圖8所示,讓電纜線300的編織部320露出於殼體110之外。在實施方式,實施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安裝,來將該編織部320保持於纜線支承部111,並且經由纜線支承部111的壁部112將其連接於地線。針對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安裝所伴隨的彈性變形,已經參考圖6說明過了,所以這裡省略說明。
在實施方式,當完成安裝彈性導電性構件160時,將預先通過有電纜線300的密封構件140及外殼130,藉由螺絲500結合於殼體110,然後經由墊圈151及扣片152將外殼130與蓋部構件150結合。以該方式製造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
如以上說明,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100具備有:殼體110、彈性導電性構件160。殼體110,用來支承電纜線300在端部露出的編織部320並且與地線電連接的至少內面部包含導電性的纜線支承部111。殼體110用來收容端子部410,端子部410與從電纜線300的端部突出的內部配線310連接。彈性導電性構件160,藉由因應與編織部320的接觸而彈性變形來將編織部320保持於殼體110,並且藉由與纜線支承部111的內面部接觸,來使編織部320電連接於纜線支承部111的內面部。
藉由上述構造,則即使在電纜線300更小直徑或更大直徑的情況,藉由可彈性變形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60,能容易確保電纜線300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於是能有效率地達成各種直徑的電纜線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在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包含纜線收容部,纜線收容部是藉由將具有彈性及導電性的片狀構件彎曲成倒U字型所構成。更具體來說,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包含纜線收容部,纜線收容部具有:作為第1片部的片部161、面對於該片部161的作為第2片部的片部162、及將片部161與片部162連接的彎曲部165;藉由將編織部320彈性地夾入於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予以保持。
藉由上述構造,只要將具有彈性及導電性的片狀構件彎曲成倒U字型,則能簡單地構成能將電纜線300容易地收容及保持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60。
在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性構件160進一步包含作為被彈壓部的片部164,片部164,因應藉由將編織部320彈性地夾入於片部161與片部162之間所產生的彈性變形而被彈壓接觸於殼體110內。
藉由上述構造,藉由利用彈性變形所產生的彈力而將片部164對殼體110內彈壓,則能容易達成電纜線300對地線的連接。
在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性構件160進一步包含爪部169,爪部169卡止於殼體110內。
藉由上述構造,由於藉由爪部169將彈性導電性構件160與殼體110固定,所以能維持電纜線300的保持及對地線的連接。
在實施方式,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形成為讓倒U字型的纜線收容部連續的M字型。
藉由上述構造,由於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形成為線對稱的M字型,所以即使將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相對於對稱軸反轉,也與反轉前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相同。結果能簡化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處理。
在實施方式,纜線支承部111,具有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111A,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111A以內面部僅支承編織部320的局部外周。
藉由上述構造,藉由纜線支承部111,能維持用來安裝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編織部320的露出且能支承編織部320。
在實施方式,設置有兩條電纜線300,殼體110,包含壁部112,壁部112用來將兩條電纜線300的各編織部320隔開並且電連接於地線。
藉由該構造,利用壁部112,能容易達成兩條電纜線對地線的連接。
<變形例> 在上述實施方式,舉例的構造設置有兩條電纜線300。可是本發明的技術,也可適用於僅設有一條電纜線300的構造或設置有3條以上的電纜線300的構造。
在上述實施方式,所舉例的構造使用了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彈性導電性構件160,在Y方向連結了兩個大小大致相同的倒U字型的部分而在Y方向具有對稱的M字形狀。可是作為變形例,也可考慮使用例如橫S字型,或在其中一方的自由端複數次折返形成的在Y方向非對稱形狀的彈性導電性構件。作為Y方向非對稱形狀的其他例子,考慮例如在Y方向連結大小或形狀不同的兩個倒U字型的部分而在Y方向非對稱的M字形狀。藉由變形例的在Y方向非對稱的彈性導電性構件保持兩條電纜線的情況,需要使兩個彈性導電性構件在Y方向的方向相反來使用。
這裡參考圖9,更具體說明在Y方向非對稱的M字形狀的彈性導電性構件的一個變形例。圖9是顯示變形例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160的剖面圖。
在圖9所示的變形例,彈性導電性構件1160,具有在Y方向非對稱的M字形狀,在Y方向連結兩個形狀不同的倒U字型的部分。更具體來說,彈性導電性構件1160藉由彎曲的片狀的金屬構件所構成,具有:片部1161、面對該片部1161的片部1162、面對該片部1162的片部1163、面對該片部1163的片部1164、將片部1161與片部1162連接的彎曲部1165、將片部1162與片部1163連接的彎曲部1166、將片部1163與片部1164連接的彎曲部1167、設置在片部1161的與彎曲部1165相反側的端部的爪部1168、及設置在片部1164的與彎曲部1167相反側的端部的爪部1169。片部1162具有片部1162A與片部1162B,片部1162A連接於彎曲部1165且與片部1161大致相對向;片部1162B,從片部1162A的與彎曲部1165相反側的端部朝向彎曲部1166直線狀地延伸而遠離片部1161。
在圖9所示的變形例,藉由片部1161與片部1162與彎曲部1165所構成的其中一側的倒U字型的部分,構成了用來收容(緊壓於纜線支承部111)電纜線300的纜線收容部,藉由片部1163與片部1164與彎曲部1167所構成的另一側的倒U字型的部分(尤其片部1164),構成了被彈壓於殼體110的壁部112(參考圖6)的被彈壓部。爪部1168及1169的功能與上述實施方式的彈性導電性構件160的爪部168及160的功能相同。
在上述實施方式,所舉例的構造是將插入電纜線300的第1開口113設置成平面狀。可是作為變形例,也考慮將第1開口設置成曲面狀的構造。作為該變形例,例如考慮僅切除殼體的上面部的局部的構造。在該構造,殼體的上面部的外殼側的端部,並未朝Y方向直線狀延伸,而在電纜線出入時會與電纜線干涉的部分在殼體的正面側局部切除。藉由該構造,在沿著通過第1開口的電纜線的側面觀察的剖面,與上述實施方式同樣地,可讓電纜線通過第1開口及第2開口雙方大致直線狀地延伸於殼體內。
以上雖然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及變形例,而只是將實施方式及變形例作為例子提出,並非意圖限定發明的範圍。該新穎的實施方式及變形例能以其他各種形態實施,在未脫離發明主旨的範圍,可進行各種省略、置換、變更。該實施方式及變形例,包含發明的範圍或主旨,並且包含申請專利範圍記載的發明與其均等的範圍。
100:插頭連接器(纜線連接器) 110:殼體 111:纜線支承部 111A: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 112:壁部 160:彈性導電性構件 161:片部(第1片部、纜線收容部) 162:片部(第2片部、纜線收容部) 164:片部(被彈壓部) 165:彎曲部(纜線收容部) 169:爪部(卡止部) 300:電纜線 310:內部配線 410:端子部
[圖1]是顯示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顯示實施方式的連接器裝置分離的狀態的立體圖。 [圖3]是顯示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的分解立體圖。 [圖4]是沿著圖1顯示的插頭連接器的A-A切斷線的剖面圖。 [圖5]是顯示從圖4將殼體抽出的剖面圖。 [圖6]是沿著圖1顯示的插頭連接器的B-B切斷線的剖面圖。 [圖7]是在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的製造步驟顯示電纜線在殼體內直線狀貫穿的狀態的局部剖面圖。 [圖8]是說明在實施方式的插頭連接器的製造步驟中的彈性導電性構件的安裝的立體圖。 [圖9]是顯示變形例的彈性導電性構件的剖面圖。
110:殼體
111:纜線支承部
111A: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
112:壁部
160:彈性導電性構件
161:片部(第1片部、纜線收容部)
162:片部(第2片部、纜線收容部)
163:片部
164:片部(被彈壓部)
165:彎曲部(纜線收容部)
166:彎曲部
167:彎曲部
168:爪部
169:爪部(卡止部)

Claims (7)

  1. 一種纜線連接器,具備有:殼體、與彈性導電性構件; 上述殼體,包含纜線支承部且用來將從電纜線的端部突出的內部配線所連接的端子部予以收容;上述纜線支承部,用來支承上述電纜線在上述端部露出的編織部並且用來與地線電連接的至少內面部具有導電性; 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因應與上述編織部的接觸而彈性變形,藉此將上述編織部保持於上述纜線支承部,並且藉由與上述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接觸,而將上述編織部電連接於上述纜線支承部的內面部。
  2. 如請求項1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包含纜線收容部, 上述纜線收容部是藉由將具有彈性及導電性的片狀構件彎曲成倒U字型所構成。
  3. 如請求項2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纜線收容部具有:第1片部、面對於上述第1片部的第2片部、及將上述第1片部與上述第2片部連接的彎曲部; 上述編織部藉由彈性地夾入於上述第1片部與上述第2片部之間而予以保持。
  4. 如請求項3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進一步包含被彈壓部, 上述被彈壓部,因應藉由將上述編織部彈性地夾入於上述第1片部與上述第2片部之間所產生的彈性變形而被彈壓而接觸於上述殼體內。
  5. 如請求項2至4中任一項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彈性導電性構件進一步包含爪部, 上述爪部卡止於上述纜線支承部。
  6.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纜線支承部,包含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 上述剖面大致圓弧狀的部分以上述內面部僅支承上述編織部的局部外周。
  7. 如請求項1至4中任一項的纜線連接器,其中,上述電纜線包括兩條電纜線, 上述纜線支承部包含壁部, 上述壁部用來將上述兩條電纜線的各上述編織部隔開並且電連接於上述地線。
TW111100722A 2021-04-01 2022-01-07 纜線連接器 TW2022409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62556A JP2022157986A (ja) 2021-04-01 2021-04-01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021-062556 2021-04-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991A true TW202240991A (zh) 2022-10-16

Family

ID=83560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00722A TW202240991A (zh) 2021-04-01 2022-01-07 纜線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157986A (zh)
KR (1) KR20220136891A (zh)
CN (1) CN115207682A (zh)
TW (1) TW202240991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850682B2 (ja) 2017-05-31 2021-03-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係止手段を備えた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136891A (ko) 2022-10-11
CN115207682A (zh) 2022-10-18
JP2022157986A (ja)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48166B (zh) Coaxial connectors and connections
TWI382607B (zh) L型同軸連接器
JP5764023B2 (ja) コネクタ
US20160268736A1 (en) Connector
JP5939954B2 (ja) 端子用スペーサ
JP5869225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8140994B (zh) 屏蔽连接器
JP2020035680A (ja) インナー付きグロメット
TW202240983A (zh) 纜線連接器
CN107819251B (zh) 连接器
US10446976B2 (en) Shield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JP6581620B2 (ja) 機器接続用コネクタ構造
TW202240991A (zh) 纜線連接器
JP565324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6088345B2 (ja) コネクタ
JP676278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9004290A (ja) コネクタ装置及びクリップ
CN116097527A (zh) 连接器
JP6747137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接続されるケーブルコネクタの接地構造
JP6095180B1 (ja) コネクタ
WO2014126169A1 (ja) コネクタ
JP2024063389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2024063390A (ja) 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JP6170780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US20230115291A1 (en) Shield conne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