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0873A -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 Google Patents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0873A
TW202240873A TW110144446A TW110144446A TW202240873A TW 202240873 A TW202240873 A TW 202240873A TW 110144446 A TW110144446 A TW 110144446A TW 110144446 A TW110144446 A TW 110144446A TW 202240873 A TW202240873 A TW 20224087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rear surface
pixel array
photodiode
array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遠良
比爾 潘
杜立 毛
輝 臧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豪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40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87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01L27/14605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pixel elements, e.g. smaller pixel elements in the center of the imager compared to pixel elements at the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03Special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elements, address-lines or gate-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1Colour filt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Coatings
    • H01L27/14623Optical shiel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3Pixel isolation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43Photodiode arrays; MOS ima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83Processes or apparatus peculiar to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these devices or parts thereof
    • H01L27/14685Process for coatings or optic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 H01L27/144Devices controlled by radiation
    • H01L27/146Imager structures
    • H01L27/14601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H01L27/14625Optical elements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device
    • H01L27/14627Micro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包括半導體基板和金屬環。上述半導體基板包括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述半導體基板的後表面形成在與上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上述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上述金屬環(i)至少部分地填充上述溝槽,(ii)在上述橫截面平面中包圍上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並且(iii)在上述後表面上方延伸。一種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包括(i)在與上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上述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上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中以及(ii)在上述後表面區域上形成金屬層。上述方法還包括減小位於上述後表面區域上方的上述金屬層的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

Description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本發明涉及影像感測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於閃爍減輕之像素陣列基板。
安裝在機動車輛(motor vehicle)上的相機包括具有像素陣列的影像感測器。像素陣列包括被配置用於強光檢測(bright-light detection)的第一組像素和被配置用於弱光檢測(low-light detection)的第二組像素。由此類相機捕獲的影像和錄影常常包括由機動車輛的日間行車燈造成的閃爍偽影。日間行車燈的光生成元件是發光二極體,其以近似一百赫茲的頻率閃爍。
除了閃爍偽影(artifacts)之外,機動車輛相機常見的第二影像偽影被稱為花瓣光斑(petal flare)。第一組像素和第二組像素中的每一組都以二維週期性陣列配置,像素間距(pixel pitch)在入射到其上的光的波長的兩倍到三倍之間。許多影像感測器包括微透鏡陣列(microlens array),其由複數個微透鏡形成,每個微透鏡與相應的像素對準,在像素陣列上方具有二維週期性表面高度。影像感測器的像素陣列和其上的微透鏡陣列的週期性導致影像感測器類似於反射式二維繞射光柵(diffraction grating)。入射在影像感測器上的光的部分朝著相機的成像透鏡繞射。相機的不同元件(例如,蓋玻璃、紅外線(IR)截止濾光片、成像透鏡的表面)將這種繞射光反射回影像感測器,這產生花瓣光斑。
本文公開的實施例透過對於第一組像素中的每個像素整合位於像素的光電二極體上方具有填充包圍像素的溝槽的金屬之金屬膜來減輕閃爍偽 影和花瓣光斑。
在實施例中,每個像素包括小光電二極體和與小光電二極體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金屬層被設置成覆蓋小光電二極體的曝光表面。金屬層衰減朝向小光電二極體傳播的入射光,這防止小光電二極體在整合操作(integration operation)期間達到飽和,從而減輕閃爍。
在本發明之第一觀點,一種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包括一半導體基板和一金屬環。半導體基板包括一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半導體基板的後表面形成一個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其位於平行於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後表面之後表面區域的橫截面平面中。上述金屬環(i)至少部分地填充上述溝槽,(ii)在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並且(iii)在後表面上方延伸。
在本發明之第二觀點,一種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包括(i)在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半導體基板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中以及(ii)在後表面區域上形成金屬層。部分溝槽位於半導體基板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之間。該方法還包括減小位於後表面區域上方的金屬層的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
192:車輛
190:相機
194:影像感測器
100:像素陣列基板
112A:像素陣列
200:像素陣列基板
298X、298Y和298Z:正交軸
210:半導體基板
260:金屬環
260A:金屬網格
211:前表面
220:後表面
212: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213:大光電二極體區域
221:溝槽
222:內側壁表面區域
224:底表面區域
226:外側壁表面區域
228和229:表面區域
1A、3A、4A:橫截面平面
230:鈍化層
240:蝕刻停止層
250:黏合層
212A:像素陣列
216、272、252、232、242:厚度
223、263、264、276:寬度
225:深度
262、265:高度
259:頂表面
270:金屬層
266:內部寬度
214:像素間距
400:像素陣列基板
412: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413:大光電二極體區域
412(1):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413(1-4):大光電二極體區域
412(2):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413(3-6):大光電二極體區域
416A:小像素陣列
417A:大像素陣列
460:金屬環
463:互連片段
460A:金屬網格
500:像素陣列基板
505:中心平面
218:邊緣表面
212(1):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590:相機
220:後表面
594:距離
592:透鏡
593:光軸
560:金屬環
562:平面
566:偏移距離
594:距離
596:角度
582:濾色器
586:微透鏡
810:被塗覆基板
860:金屬層
710:被塗覆基板
862:二極體上方區段
863:二極體上方區段
750:黏合層
910:被塗覆基板
862:二極體上方區段
960:金屬層
972、973:厚度
1000:像素陣列基板
1060:金屬層
1072:厚度
1194:影像感測器
1180:濾色器陣列
1185:微透鏡陣列
1186:微透鏡
1187:微透鏡
1060:金屬層
1182和1183:濾色器
1069:頂表面
1184:距離
1200:方法
1210、1212、1220、1230、1240、1242、1244:步驟
圖1是一車輛的示意圖,安裝在車輛上包含一影像感測器的相機。
圖2和圖3分別是實施例中圖1的相機的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示意圖。
圖4是像素陣列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其為圖2的像素陣列基板的實施例。
圖5是像素陣列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其為圖2的像素陣列基板的實施例。
圖6是實施例中圖2的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半導體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7是實施例中圖6的半導體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其具有鈍化層、蝕刻停止層和黏合層。
圖8是實施例中圖7的被金屬層所塗覆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9和10各自是實施例中在移除圖8的金屬層的一部分之後圖8的被塗覆基板的橫截面示意圖。
圖11是影像感測器的橫截面示意圖,其為圖1的影像感測器的實施例。
圖12是圖示實施例中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的流程圖。
在整個說明書中對“一個範例”或“一個實施例”的引用是指結合該範例描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點包括在本發明的至少一個範例中。因此,在整個說明書中各處出現的短語“在一個範例中”或“在一個實施例中”不一定都是指同一個範例。此外,在一個或多個範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適的方式組合特定的特徵、結構或特點。
為了便於描述,在本文中可以使用空間相對術語,諸如“在...之下”、“在...下方”、“下”、“在...下面”、“在...上方”、“上”等,以描述一個元件或特徵與另一個(複數個)元件或特徵的關係,如圖所示。將理解的是,除了附 圖中描繪的朝向之外,空間相對術語還意圖涵蓋設備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朝向。例如,如果附圖中的設備被翻轉,那麼被描述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下方”或“之下”或“下面”的元件將被定向為在其他元件或特徵“上方”。因此,術語“在...下方”和“在...下面”可以涵蓋上方和下方兩個朝向。可以以其他方式將設備定向(旋轉九十度或以其他朝向),並相應地解釋本文中使用的空間相對描述語。此外,還將理解的是,當一個層被稱為在兩個層“之間”時,它可以是這兩個層之間的唯一層,或者也可以存在一個或複數個中間層。
術語半導體基板可以是指使用諸如矽、矽-鍺、鍺、砷化鎵及其組合之類的半導體形成的基板。術語半導體基板也可以是指由一種或多種半導體形成的基板,該基板經歷了在基板中形成區域和/或接面(junction)的先前製程步驟。半導體基板還可以包括各種特徵,諸如摻雜和未摻雜的半導體、矽的磊晶層以及在基板上形成的其他半導體結構。
在整個說明書中,使用了幾個技術術語。這些術語應具有其所屬領域中的普通含義,除非在本文專門定義或者它們的使用上下文明確地暗示為其他。應當注意的是,在本文檔中,元素名稱和符號可以互換使用(例如,Si與矽);但是,兩者具有完全相同的含義。
圖1是安裝在車輛192上的相機190的示意圖。相機190包括影像感測器194,影像感測器194包括像素陣列基板100。像素陣列基板100包括像素陣列112A。像素陣列112A包括形成第一光電二極體陣列的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和形成與第一光電二極體陣列散佈的第二光電二極體陣列的複數個小光電二極體。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可以被配置用於較低強度的光感測,並且複數個小光電二極體可以被配置用於較高強度的光感測,以實現高動態範圍(high dynamic range,HDR)感測。大光電二極體的滿阱容量(full well capacity)可以大於小光電二極體的滿阱容量。像素陣列基板100可以是晶片級(chip-scale)封裝或板上晶片(chip-on-board)封裝的一部分。
圖2和3分別是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200的橫截面示意圖,閃 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200在下文中也稱為像素陣列基板200。圖2中所示的橫截面平行於由正交軸298X和298Z形成的平面,下文中稱為x-z平面,正交軸298X和298Z各自正交於軸298Y。在本文中,x-y平面由正交軸298X和298Y形成,並且平行於x-y平面的平面被稱為橫向平面(transverse plane)。除非另有說明,否則本文中物件的高度是指物件沿著軸298Z的範圍。在本文中,對軸xyz的引用分別是指軸298X、298Y和298Z。而且,在本文中,水平(horizontal)平面平行於x-y平面,寬度是指物件沿著y軸的範圍,並且垂直(vertical)是指沿著z軸的方向。圖3的橫截面視圖位於圖2中表示的橫截面平面3A中。
像素陣列基板200是影像感測器194的像素陣列基板100的範例並且包括半導體基板210和設置在半導體基板210上的金屬環260。在實施例中,金屬環260被構造為包圍複數個濾色器,每個濾色器佔據由金屬環260形成的相應孔(aperture)。
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200包括形成金屬網格260A的複數個互連(interconnected)的金屬環260。在水平面中,金屬環260具有孔,其形狀可以是多邊形(諸如正方形、矩形或六邊形)或圓形。
半導體基板210的構成元素可以包括矽和鍺中的至少一種。半導體基板210包括前表面211、後表面220和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後表面220包括形成溝槽221的內側壁表面區域222、外側壁表面區域226和底表面區域224。圖2表示分別在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上方的後表面220的表面區域228和229。在橫截面平面3A中,與表面區域228平行,溝槽221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200包括鈍化層230、蝕刻停止層240和黏合層250中的至少一個。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包括複數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被金屬環260的相應互連金屬片段包圍。在實施例中,金屬環260在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上方限定出複數個孔,用於透過吸收和反射通過後表面220將入射光限制在相應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內,從而減少相鄰光電二極體區域212、213之間的光學串擾(optical crosstalk)。複數 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是像素陣列212A的光電二極體區域,像素陣列212A是圖1的像素陣列112A的範例。
在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210包括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其中一個在圖2和3中的每一個中示出。每個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位於相應的一對相鄰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之間。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形成二維陣列。在實施例中,每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是在半導體基板210中形成的大像素陣列的相應像素的一部分,其中大像素陣列與包括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二維陣列的小像素陣列交錯。在實施例中,溝槽221是用於形成深溝槽隔離結構的溝槽,從而在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213之間提供隔離。
半導體基板210在前表面211和後表面區域228之間具有厚度216。溝槽221相對於後表面區域228分別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具有寬度223和深度225。寬度223可以在0.10微米和0.25微米之間。深度225相對於後表面區域228,並且可以在0.5微米和2.0微米之間。深度225也可以基於半導體基板210的厚度來配置。在實施例中,厚度216以0.5微米和2.0微米之間超過深度225以確保足夠的電隔離。在實施例中,深度225等於厚度216,使得溝槽221延伸通過半導體基板210。
金屬環260至少部分地填充溝槽221,在橫截面平面3A中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在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定義出孔,並且在後表面區域228上方延伸高度262。在實施例中,高度262在0.1微米和0.8微米之間。當像素陣列基板100包括黏合層250時,金屬環260相對於黏合層250的頂表面259具有高度265。在實施例中,高度265在0.1微米和0.3微米之間。在後表面220之下(在溝槽221內),金屬環260具有寬度263。在後表面220上方,金屬環260具有寬度264,其可以超過寬度263。在實施例中,金屬環260與溝槽221對準,使得由金屬環260形成的孔的中心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中的至少一個方向上與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對準。在實施例中,由後表面220上方的金屬環260形成的孔從光電二極體區域212橫向移位。
在實施例中,構成金屬環260的材料包括鎢和鋁中的至少一種。鎢在可見光和近紅外(near-IR)波長處具有吸收性,因此透過吸收入射在其上的繞射光來減少花瓣光斑偽影(petal flare artifacts)。
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200包括覆蓋後表面區域228的至少一個金屬層270。每個金屬層270可以設置在相應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並與其對準。金屬層270可以起到衰減引導到其上的入射光的作用。金屬層270可以阻擋由相應微透鏡引導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的入射光的一部分,使得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在影像感測器的整合期間不會被高強度光飽和,因為高強度光的僅一部分將穿透相應的金屬層270。因此,可以提高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對高強度光的靈敏度並且可以減輕閃爍問題。
每個金屬層270可以是(a)與包圍它的金屬環260一體形成,和(b)由與金屬環260相同的材料形成中的至少一個。在實施例中,金屬層270和包圍它的金屬環260在結構上連接以完全覆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曝光區塊,以透過反射和/或吸收來衰減被引導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入射光。金屬層270具有厚度272,在實施例中,該厚度在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在實施例中,為了確保金屬層270不會阻止太多可見電磁波長的光到達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厚度272小於形成金屬層270的材料在可見電磁波長下的穿透深度。在實施例中,金屬層270的厚度272小於相鄰金屬環260的高度265。金屬環260和金屬層270分別具有內部寬度266和寬度276。在實施例中,(i)內部寬度266等於寬度276,以及(ii)金屬層270的形狀與由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的金屬環260形成的孔的形狀一致中的至少一者,使得金屬層270填充由金屬環260在與金屬層270相交的水平面中形成的孔。
在實施例中,金屬環260包圍複數個大和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213的曝光區塊。金屬環260透過至少部分地填充溝槽221並在半導體基板210上方延伸來減少串擾。金屬層270減少閃爍偽影。傳統的像素陣列基板採用分離的結構來解決串擾和閃爍偽影,而像素陣列基板200的實施例包括一 個整體式結構-金屬環260和金屬層270-其執行這兩種功能,從而簡化與形成像素陣列基板200相關聯的製造製程。
黏合層250覆蓋表面區域228並且延伸到(i)金屬層270和內側壁表面區域222之間以及(ii)金屬層270和外側壁表面區域226之間的溝槽221中。在實施例中,形成黏合層250的材料包括鈦和氮化鈦中的至少一種。在實施例中,黏合層250是單層或多層堆疊(例如,鈦和氮化鈦層的堆疊)之一。
黏合層250具有厚度252,其可以在垂直和/或水平方向上。在實施例中,例如,當像素陣列基板200缺少金屬層270使得黏合層250也用作衰減層時,厚度252在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在實施例中,例如,當像素陣列基板200包括金屬層270並且黏合層250在金屬層270和半導體基板210之間時,厚度252在二十奈米和五十奈米之間。在此類實施例中,最小厚度需要足夠厚,例如,當不存在金屬層270時允許大於十奈米,以防止金屬從金屬層270經由黏合層250擴散。黏合層250還可以用作防止金屬離子從金屬層270擴散到半導體基板210中的阻擋層。
鈍化層230覆蓋後表面區域228並且位於金屬環260和半導體基板210之間。在實施例中,鈍化層230鄰接後表面220。在實施例中,附加襯墊層位於鈍化層230和半導體基板210之間。附加襯墊層(liner layer)可以比鈍化層230更薄,並且可以由氧化物材料形成。在實施例中,一個或複數個抗反射層可以在鈍化層230和後表面220之間形成,並且可以由諸如氧化鉿(HfO2)和/或氧化鉭(TA2O5)之類的材料形成。
鈍化層230可以共形地覆蓋溝槽221的表面區域222、224和226。鈍化層230可以由高κ材料形成,高κ材料例如為介電常數κ大於或等於氮化矽的介電常數(κ
Figure 110144446-A0101-12-0008-14
7)的材料。在實施例中,形成鈍化層230的示例材料包括氧化鋁(Al2O3)、氧化鉿(HfO2)及其組合。鈍化層230具有厚度232,在實施例中,其在十埃的最小厚度和五十奈米的最大厚度之間。當厚度232小於最小厚度時,鈍化層230不再起到有效鈍化層的作用。當厚度232超過最大厚 度時,過多的厚度不會改善鈍化層230的功能,因此不必要地增加了像素陣列基板200的整體厚度。
蝕刻停止層240位於金屬環260和鈍化層230之間。在實施例中,蝕刻停止層240由氧化物材料或氮氧化物材料形成。蝕刻停止層240具有厚度242,在實施例中,該厚度242在五十奈米和三百奈米之間。
在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210包括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二維陣列,其中該二維陣列的行和列的相應方向限定出軸298Y和298X的相應方向。相鄰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在xy方向中的每一個上以像素間距214隔開。在實施例中,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是在半導體基板210中形成的小像素陣列的相應像素的一部分。
圖4是像素陣列基板400的橫截面示意圖,像素陣列基板400是像素陣列基板200的範例。圖4的橫截面視圖位於圖2中所示的橫截面平面4A中。圖4表示橫截面平面1A,其是圖1的橫截面平面的範例。
像素陣列基板400包括複數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和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它們分別是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複數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的範例。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位於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的相應二乘二陣列的中心。換句話說,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被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包圍。例如,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1)位於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1-4)的二乘二陣列的中心,而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2)位於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3-6)的二乘二陣列的中心。
在實施例中,每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412是在半導體基板410中形成的小像素陣列416A的相應像素的一部分,並且每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是在半導體基板410中形成的大像素陣列417A的相應像素的一部分。像素陣列基板400是像素陣列基板100的範例,使得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112A包括小像素陣列416A和大像素陣列417A。半導體基板410是半導體基板210的 範例。
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400包括由複數個金屬環460和連接相鄰環460的複數個互連片段463形成的金屬網格460A。金屬網格460A是金屬網格260A的範例。金屬環460是金屬環260的範例。在實施例中,金屬環460和互連片段463一體形成,使得金屬網格460A是整體式的。在實施例中,每個互連片段463延伸到包圍大光電二極體區域413的相應溝槽中。為清楚起見,並非所有互連片段463都在圖4中標出。雖然光電二極體區域412和413不在橫截面平面4A中,但圖4圖示它們是為了說明金屬網格460A與光電二極體區域412和413的對準。
圖5是像素陣列基板500的橫截面示意圖,像素陣列基板500是像素陣列基板200的範例。像素陣列基板500包括半導體基板210以及層230、240和250中的至少一個。像素陣列基板500包括位於半導體基板210的邊緣表面218與像素陣列基板500的中心平面505之間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1)。中心平面505平行於y-z平面。在實施例中,中心平面505被定位成使得相等數量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位於中心平面505的每一側。即,中心平面505與像素陣列212A的中心相交。
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是相機590的一部分,相機590是相機190的範例。相機590包括位於半導體基板210的後表面220上方的距離594處的成像透鏡592。在實施例中,距離594在透鏡592的主平面和後表面220之間。成像透鏡具有光軸593。成像透鏡592與像素陣列基板500對準,使得成像透鏡的光軸在中心平面505中。
像素陣列基板500還包括金屬環560,金屬環560是金屬環260的範例。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包括形成金屬網格的複數個互連金屬環560,該金屬網格是金屬網格260A的範例。像素陣列基板500還可以包括金屬環560內的金屬層270。在實施例中,金屬層270在結構上連接到金屬環560或與其整體形成。金屬環560在黏合層250上方形成孔。在方向298X上,孔在平 面562中具有中心,該中心從光電二極體區域212(1)的中心橫向偏移了偏移距離566。偏移距離566的大小取決於光電二極體區域212(1)相對於中心平面505的位置,例如,在遠離像素陣列212A的中心朝著邊緣表面218的方向上。偏移距離566可以是光電二極體區域212(1)的中心與中心平面505之間的角度596的函數,以實現每個像素的期望光靈敏度或量子效率。在實施例中,d 566=d 594tanθ596,其中,d 566d 594和θ596分別是偏移距離566、距離594和角度596。當角度596為零或接近零(諸如小於五度)時,偏移距離566可以等於零。圖2圖示了位於中心的像素的範例,其中由金屬環260形成的孔的中心相對於相應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中心具有零偏移距離。在實施例中,像素陣列基板包括濾色器582和微透鏡586,它們各自與金屬環560對準。濾色器582(例如,紅色濾色器、綠色濾色器或藍色濾色器)設置在金屬層270上並且進入由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的金屬環560限定出的孔中。微透鏡586設置在濾色器582和金屬環560上。在實施例中,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在同一個濾色器下面形成。
圖6是其中具有由表面區域222、224和226形成的溝槽221的半導體基板210的橫截面示意圖。圖7是被塗覆基板710的橫截面示意圖,該被塗覆基板是其上具有鈍化層230、蝕刻停止層240和黏合層750的半導體基板210。黏合層750是在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和213上方的黏合層250的範例。在實施例中,被塗覆基板710缺少鈍化層230、蝕刻停止層240和黏合層750中的至少一個。
圖8是被塗覆基板810的橫截面示意圖,該被塗覆基板810是其上具有金屬層860的被塗覆基板710,金屬層860至少部分地填充溝槽221並且在後表面區域228上。圖8表示複數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2,每個區段包括位於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的金屬層860和黏合層750的部分,並且在實施例中,包括表面區域222上的層230和240中的至少一個的部分。圖8還表示複數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3之一,每個區段包括位於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上方的金屬層860和黏合層750的部分,並且在實施例中,包括表面區域222上的層230、240中的至少一個的部分。每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2可以與每個相應的光 電二極體區域212光學對準。每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3可以與每個相應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光學對準。
圖9是被塗覆基板910的橫截面示意圖,該被塗覆基板910是在從金屬層860移除每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2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通過遮罩和蝕刻製程)以產生金屬層960之後的被塗覆基板810。金屬層960在每個光電二極體區域212上方具有厚度972。在實施例中,厚度972等於零。金屬層960在每個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上方並且在實施例中在溝槽221上方具有厚度973。在實施例中,厚度973超過厚度972。
圖10是像素陣列基板1000的橫截面示意圖,該像素陣列基板1000是在從金屬層960和黏合層750移除每個二極體上方區段863以產生黏合層250和金屬層1060之後的被塗覆基板710。像素陣列基板1000是像素陣列基板200的範例。金屬層1060具有圖2的金屬環260的高度262、265,以及金屬層270的厚度1072。當厚度1072等於零時,像素陣列基板1000缺少金屬層(諸如金屬層270),並且金屬層1060是金屬環260的範例。當厚度1072大於零時,厚度1072是厚度272的範例,並且金屬層1060是與金屬層270一體形成用於衰減傳播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入射光的金屬環260的範例。
圖11是影像感測器1194的橫截面示意圖,影像感測器1194是圖1的相機190的影像感測器194的範例。影像感測器1194包括像素陣列基板200、濾色器陣列1180和微透鏡陣列1185。微透鏡陣列1185設置在濾色器陣列1180上。微透鏡陣列1185包括(i)複數個微透鏡1186,每個微透鏡1186與相應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對準以將入射光引導到其上,以及(ii)複數個微透鏡1187,每個微透鏡1187與相應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對準以將光引導到其上。在實施例中,當微透鏡的至少一部分在光電二極體區域正上方時,微透鏡(1186、1187)符合與光電二極體區域(213、214)對準的條件。
在實施例中,微透鏡1186和1187中的每一個在由金屬層1060形成的金屬網格上方形成,並且具有與由金屬網格限定出的相應孔和光電二極 體區域212或213中的至少一個的中心對準的光軸。在實施例中,微透鏡1187比微透鏡1186更厚。濾色器陣列1180在微透鏡陣列1185和後表面220之間並且包括複數個濾色器1182和1183。每個濾色器1182與相應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2對準,用於對透射通過與其對準的微透鏡1186的光進行光譜過濾。每個濾色器1183與相應的光電二極體區域213對準,用於對透射通過與其對準的相應微透鏡1187的光進行光譜過濾。在實施例中,複數個濾色器1182和1183根據拜耳圖案(Bayer pattern)配置。
在實施例中,濾色器陣列1180在金屬層1060上形成並且金屬層1060嵌入在濾色器陣列1180內。濾色器1183位於兩個相鄰的金屬層1060之間。在實施例中,複數個濾色器1182和1183被由金屬層1060形成的金屬網格包圍。複數個濾色器1182和1183設置在光電二極體區域212、213上方的由金屬網格限定出的相應孔中。
在實施例中,微透鏡1186的第一高度(即,微透鏡1186的頂部與相應的濾色器1182之間的距離)不同於微透鏡1187的第二高度(即,微透鏡1187的頂部與相應的濾色器1183之間的距離)。例如,微透鏡1186的第一高度可以小於微透鏡1187的第二高度,即,微透鏡1187比微透鏡1186高,以補償微透鏡1186與微透鏡1187之間的曲率差異,使得微透鏡1186和微透鏡1187具有基本相同的焦距。
金屬層1060具有頂表面1069。在實施例中,濾色器陣列1180延伸到頂表面1069上方的距離1184,使得相鄰的濾色器1182和1183在金屬層1060上方鄰接。在實施例中,距離1184等於零,使得相鄰的濾色器1182和1183不在金屬層1060上方鄰接並且微透鏡陣列1185的部分直接設置在頂表面1069上。
圖12是圖示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1200的流程圖。方法1200包括步驟1230和1240。在實施例中,方法1200包括步驟1210、1220和1230中的至少一個。方法1200的步驟參考本文公開的閃爍減輕像素陣 列基板的單一元件,諸如溝槽、光電二極體區域、後表面區域、金屬層。應該理解的是,方法1200的任何步驟同時應用於這些元件中的多於一個,諸如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複數個溝槽、光電二極體區域、後表面區域和金屬層。
步驟1210包括在半導體基板的後表面上形成在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溝槽的部分位於半導體基板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與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之間。在步驟1210的範例中,在圖2的半導體基板210的後表面220上形成包圍至少一個小光電二極體區域212的至少一個溝槽221。步驟1210還可以包括在後表面上形成包圍大光電二極體區域(諸如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的溝槽。在實施例中,所形成的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和包圍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互連。
在實施例中,步驟1210包括步驟1212,其包括蝕刻後表面以產生限定出溝槽的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在步驟1212的範例中,蝕刻半導體基板210的後表面220以產生限定出至少一個溝槽221的後表面220的內側壁表面區域222、外側壁表面區域226和底表面區域224。
步驟1220包括在(i)後表面區域和(ii)限定出溝槽的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上沉積黏合層、鈍化層和蝕刻停止層中的至少一個。在步驟1220的範例中,鈍化層230、蝕刻停止層240和黏合層250中的至少一個沉積在後表面220上。在1220的範例中,黏合層250的沉積在蝕刻停止層240的沉積之後,蝕刻停止層240的沉積在鈍化層230的沉積之後。
步驟1230包括在後表面區域上和在溝槽中形成金屬層。在步驟1230的範例中,圖8的金屬層860在形成在後表面區域228和229上以及溝槽221中的黏合劑層250上形成。
步驟1240包括減小位於後表面區域上方的金屬層的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在步驟1240的範例中,金屬層860的二極體上方區段862的厚度 減小以產生圖9的金屬層960。在實施例中,步驟1240包括步驟1242和1244之一。
步驟1242包括將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減小到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在步驟1242的範例中,二極體上方區段862的厚度減小,使得金屬層960的厚度972在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
步驟1244包括移除二極體上方區段。在實施例中,步驟1244包括經由包括施加圖案化的遮罩和(ii)蝕刻中的至少一個的製程來移除二極體上方區段。在步驟1244的第一範例中,蝕刻並移除金屬層860的二極體上方區段862,使得金屬層960的厚度972為零。當被塗覆基板810包括黏合層250時,步驟1244可以包括移除二極體上方區段862同時黏合層250的至少一部分保持完整。在實施例中,步驟1244還包括蝕刻和移除金屬層860的二極體上方區段863和位於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上方的黏合層250,使得黏合層250和金屬層860不影響大光電二極體區域213的光靈敏度。可以使用圖案化的遮罩來執行步驟1244。
特徵組合
上面描述的特徵以及下面要求保護的那些特徵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範圍的情況下以各種方式組合。以下列舉的範例說明了一些可能的、非限制性的組合。
(A1)一種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包括半導體基板和金屬環。半導體基板包括一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半導體基板的後表面形成一個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其位於平行於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之後表面區域的橫截面平面中。金屬環(i)至少部分地填充溝槽,(ii)在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並且(iii)在後表面上方延伸。
(A2)像素陣列基板(A1)的實施例,還包括金屬層,該金屬層覆蓋後表面區域並且與包圍後表面區域的金屬環一體形成。
(A3)在像素陣列基板(A2)的實施例中,金屬層的厚度在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
(A4)在像素陣列基板(A1)-(A3)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金屬環在後表面上方延伸至少七十五奈米。
(A5)在像素陣列基板(A4)的實施例中,金屬環在後表面上方延伸至多0.8微米。
(A6)像素陣列基板(A1)-(A5)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包括黏合層,該黏合層覆蓋後表面區域並延伸到金屬環與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和後表面的外側壁區域之間的溝槽中。
(A7)在像素陣列基板(A6)的實施例中,形成黏合層的材料包括鈦和氮化鈦中的至少一種。
(A8)在像素陣列基板(A6)和(A7)中任一項的實施例中,後表面區域上方的黏合層的厚度在二十奈米和五十奈米之間。
(A9)在像素陣列基板(A1)-(A8)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半導體基板還包括形成二乘二陣列的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位於該二乘二陣列的中心。
(A10)在像素陣列基板(A9)的實施例中,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半導體基板還包括(i)第五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第六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它們與第三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第四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形成附加的二乘二陣列,以及(ii)位於附加的二乘二陣列的中心的附加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A11)像素陣列基板(A9)和(A10)中的任一項的實施例,還包括在後表面區域和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中的每個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上的鈍化層。
(A12)像素陣列基板(A9)-(A11)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包括在金屬環和鈍化層之間的溝槽中的蝕刻停止層。
(A13)在像素陣列基板(A1)-(A12)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形成金屬環的材料包括鎢和鋁中的至少一種。
(A14)在像素陣列基板(A2)-(A13)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金屬層和金屬環在結構上連接以覆蓋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相關聯的曝光區塊以衰減被引導到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入射光。
(A15)像素陣列基板(A2)-(A14)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包括被金屬環包圍並且設置在金屬環和金屬層兩者上的濾色器。
(A16)在像素陣列基板(A5)-(A15)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金屬環在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形成孔。孔的中心從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中心橫向偏移。
(B1)一種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包括(i)在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半導體基板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中以及(ii)在後表面區域上形成金屬層。溝槽的部分位於半導體基板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之間。該方法還包括減小位於後表面區域上方的金屬層的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
(B2)在方法(B1)的實施例中,減小厚度包括將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減小到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
(B3)在方法(B1)和(B2)中的任一項的實施例中,減小厚度包括移除二極體上方區段。
(B4)方法(B1)-(B3)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可以包括,在形成金屬層之前,在(i)後表面區域和(ii)限定出溝槽的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上沉積黏合層。
(B5)在方法(B4)的實施例中,減小厚度包括移除二極體上方區段,同時黏合層在後表面區域上保持完整。
(B6)方法(B1)-(B5)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可以包括,在形成金屬層之前,在(i)後表面區域和(ii)限定出溝槽的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上沉積鈍化層。
(B7)方法(B6)的實施例,還包括,在沉積金屬層之前,在鈍化層上沉積蝕刻停止層。
(B8)方法(B1)-(B7)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還可以包括,在形成金屬層之後,在後表面區域上方沉積濾色器材料以產生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光學對準並被金屬層包圍的濾色器。
(B9)在方法(B8)的實施例中,包括在濾色器上形成微透鏡。
(B10)在方法(B1)-(B9)中的任何一項的實施例中,減小厚度包括移除位於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金屬層的附加二極體上方區段。
在不脫離本實施例的範圍的情況下,可以在以上方法和系統中進行改變。因此應當注意的是,以上描述中包含或附圖中所示的內容應當被解釋為說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在本文中,並且除非另外指出,否則短語“在實 施例中”等同於短語“在某些實施例中”,並且並不是指所有實施例。以下權利要求書旨在覆蓋本文描述的所有一般和具體特徵,以及本方法和系統的範圍的所有陳述,就語言而言,可以認為其介於兩者之間。
200:像素陣列基板
298X、298Y和298Z:正交軸
210:半導體基板
260:金屬環
260A:金屬網格
211:前表面
220:後表面
212: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221:溝槽
222:內側壁表面區域
224:底表面區域
226:外側壁表面區域
228和229:表面區域
3A、4A:橫截面平面
230:鈍化層
240:蝕刻停止層
250:黏合層
212A:像素陣列
216、272、252、232、242:厚度
223、263、264、276:寬度
225:深度
262、265:高度
259:頂表面
270:金屬層
266:內部寬度
214:像素間距

Claims (25)

  1. 一種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包括:
    半導體基板,該半導體基板包括小光電二極體區域,該半導體基板的後表面形成一個包圍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其位於平行於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該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的橫截面平面中;以及
    金屬環,該金屬環至少部分地填充該溝槽,在該橫截面平面中包圍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並且在該後表面上方延伸。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金屬環還包圍該後表面區域,並且還包括覆蓋該後表面區域並與該金屬環一體形成的金屬層。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金屬層和該金屬環在結構上連接以覆蓋與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相關聯的曝光區塊,以衰減引導到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入射光。
  4. 如請求項2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還包括被該金屬環包圍並設置在該金屬環和該金屬層兩者上的濾色器。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金屬層的厚度在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金屬環在該後表面上方延伸至少七十五奈米和至多0.8微米。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金屬環在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形成孔,該孔的中心從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中心橫向偏移。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還包括黏合層,該黏合層覆蓋該後表面區域並延伸到該金屬環與該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和該後表面的外側壁區域之間的該溝槽中。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形成該黏合層的材料包括鈦和氮化鈦中的至少一種。
  10. 如請求項8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後表面區域上方的該黏合層的厚度在二十奈米和五十奈米之間。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半導體基板還包括形成二乘二陣列的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位於該二乘二陣列的中心。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該四個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包括第一大光電二極體區域、第二大光電二極體區域、第三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第四大光電二極體區域,該半導體基板還包括(i)第五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第六大光電二極體區域,該第五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該第六大光電二極體區域與該第三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和該第四大光電二極體區域形成附加的二乘二陣列,以及(ii)位於該附加的二乘二陣列的中心的附加的小光電二極體區域。
  13. 如請求項1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還包括在該後表面區域和該四個大 光電二極體區域中的每個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該後表面上的鈍化層。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還包括在該金屬環和該鈍化層之間的該溝槽中的蝕刻停止層。
  1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像素陣列基板,其中形成該金屬環的材料包括鎢和鋁中的至少一種。
  16. 一種用於製造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的方法,包括:
    (i)在與小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後表面的後表面區域平行的橫截面平面中包圍半導體基板的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的溝槽中以及(ii)在該後表面區域上形成金屬層,該溝槽的部分位於該半導體基板的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和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之間;以及
    減小位於該後表面區域上方的該金屬層的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其中減小該厚度包括將該二極體上方區段的厚度減小到十奈米和兩百奈米之間。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其中減小該厚度包括移除該二極體上方區段。
  19.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該金屬層之前,在(i)該後表面區域和(ii)限定出該溝槽的該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上沉積黏合層。
  20. 如請求項19所述的方法,其中減小該厚度包括移除該二極體上方區段,同時該黏合層在該後表面區域上保持完整。
  21.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該金屬層之前,在(i)該後表面區域和(ii)限定出該溝槽的該後表面的內側壁區域、外側壁區域和底部區域上沉積鈍化層。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沉積該金屬層之前,在該鈍化層上沉積蝕刻停止層。
  23.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形成該金屬層之後,在該後表面區域上方沉積濾色器材料以產生與該小光電二極體區域光學對準並被該金屬層包圍的濾色器。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方法,還包括在該濾色器上形成微透鏡。
  25.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方法,其中減小該厚度包括移除位於該相鄰的大光電二極體區域上方的該金屬層的附加二極體上方區段。
TW110144446A 2020-12-10 2021-11-29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TW20224087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7/118,252 US11710752B2 (en) 2020-12-10 2020-12-10 Flicker-mitigating pixel-array substrate
US17/118,252 2020-1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40873A true TW202240873A (zh) 2022-10-16

Family

ID=81896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446A TW202240873A (zh) 2020-12-10 2021-11-29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0752B2 (zh)
CN (1) CN114628420A (zh)
TW (1) TW20224087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022448A (ja) 2012-07-13 2014-02-03 Toshiba Corp 固体撮像装置
CN103985725B (zh) 2014-06-03 2017-03-08 豪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半导体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WO2016136486A1 (ja) 2015-02-27 2016-09-01 ソニー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9564468B2 (en) 2015-03-20 2017-02-0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Composite grid structure to reduce crosstalk in back side illumination image sensors
JP6754157B2 (ja) * 2015-10-26 2020-09-09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9443899B1 (en) 2015-11-04 2016-09-1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BSI CMOS image sensor with improved phase detecting pixel
JP2017163010A (ja) * 2016-03-10 2017-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電子機器
US9659989B1 (en) 2016-04-19 2017-05-23 Omnivision Technologies, Inc. Image sensor with semiconductor trench isolation
JP6661506B2 (ja) 2016-09-23 2020-03-1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固体撮像装置
US10211244B2 (en) * 2017-06-30 2019-02-19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Image sensor device with reflective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JP6971722B2 (ja) * 2017-09-01 2021-11-24 ソニーセミコンダクタ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2523851B1 (ko) * 2018-07-31 2023-04-21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더미 픽셀들을 포함하는 이미지 센싱 장치
US11664403B2 (en) * 2020-06-12 2023-05-30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mage sensor device having metal grid partially embedded in buffer lay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10752B2 (en) 2023-07-25
US20220190019A1 (en) 2022-06-16
CN114628420A (zh) 202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05980B (zh) 改良影像感測器串擾之方法及結構
TWI459546B (zh) 感測光二極體上具有弧形微鏡之影像感測器及其製造方法
US7531779B2 (en) CMOS image device having high light collection efficiency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40367817A1 (en)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947714B2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image sensors
JP2003197897A (ja) 半導体光電変換装置
US10910425B2 (en) Solid-state image sensor
WO2013054535A1 (ja)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R2965976A1 (fr) Capteur d'images eclaire par la face arriere
KR20180107145A (ko) 고체 촬상 장치
US923641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TW202240873A (zh) 閃爍減輕像素陣列基板
TW202333367A (zh) 在背側表面上具有隔離光電二極體的壁的高動態範圍、背照式、低串擾影像感測器
US11670648B2 (en) Flicker-mitigating pixel-array substrate
US11646336B2 (en) Image sensor
US20230223416A1 (en) Suppressed cross-talk pixel-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11695030B2 (en) Reduced cross-talk pixel-array substrat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US11563044B2 (en) Pixel-array substrate and defect prevention method
US20220359596A1 (en) Image sensor
CN215771145U (zh) 图像传感器结构及电子设备
US7898011B2 (en) Image sensor having anti-reflection film for reducing crosstalk
TW202327118A (zh) 鈍化增強的影像感測器和表面鈍化方法
CN113921541A (zh) 图像传感器形成方法及其图像传感器
JP2006165329A (ja) 固体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