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240235A -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 Google Patents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40235A
TW202240235A TW110113327A TW110113327A TW202240235A TW 202240235 A TW202240235 A TW 202240235A TW 110113327 A TW110113327 A TW 110113327A TW 110113327 A TW110113327 A TW 110113327A TW 202240235 A TW202240235 A TW 20224023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ing
image
optical axis
lens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3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769784B (zh
Inventor
黃靖昀
Original Assignee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133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769784B/zh
Priority to CN202110538183.2A priority patent/CN115220179A/zh
Priority to US17/376,171 priority patent/US2022033436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769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76978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2402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4023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designed fo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5/00Stereoscopic pho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第六透鏡;以及紅外線帶通濾光片;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為六片,光圈位於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之前或位於該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之間,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5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藉以有助於透鏡組的微型化並維持較佳性能。

Description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本發明係與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有關,特別是指一種應用於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紅外單波長透鏡組。
近年來3D感測技術蓬勃發展,尤其手機應用上更是未來趨勢,現今大多飛時測距感測(Time of Flight;TOF) 攝像模組多為四片透鏡組,有鑑於未來感測元件可能會需要更高解析度和更大的畫面需求,故需要六片透鏡組達到較佳設計。
目前在紅外線聚焦透鏡應用,除了大量運用於遊戲機之紅外線接收與感應領域,近年來亦運用於手機中,且為使感測效果提升,目前接收紅外線波長的透鏡組,多半搭配大畫素的感光元件為主流。其中,遊戲機較長攝像模組長度及較低解析為訴求,以致於模組太大或精確度不佳不適用於手機。再者大畫素感光元件為小型化,解析度較差,影響感測的辨識精度。
有鑑於此,如何提供一種提升解析度並維持短攝像模組長度,提升3D感測技術應用於手機的可行性,遂為紅外線波長接收的透鏡組目前急欲克服之技術瓶頸。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其中成像透鏡組主要是由六片具屈折力的透鏡所組成,當滿足特定條件時,本發明所提供的成像透鏡組就能同時滿足體積小型化的需求及提升成像品質。
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點;以及一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為六片,一光圈位於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之前或位於該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之間,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5 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
本發明功效在於:當上述六片具屈折力透鏡搭配0.25 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時,有助於透鏡組的微型化並維持較佳性能。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28公釐 -1< TL/((TSI-BFL)*f) < 0.47公釐 -1
較佳地,其中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並滿足下列條件:-1.93<f3/f4<0.62。藉此,透鏡組的屈折力分配較為合適,有利於修正透鏡組像差以提高透鏡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77<f3/f4<0.57。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並滿足下列條件:-10.53<f1/R1<3.62。藉此,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與第一透鏡屈折力比例,可提供合適視角並維持透鏡組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9.65<f1/R1<3.32。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8.16<f1/f<2.15。藉此,降低第一透鏡的組裝敏感度。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7.48<f1/f<1.98。
較佳地,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6,並滿足下列條件:-0.66<R5/R6<1.18。藉此,可使透鏡組的第三透鏡有最佳的屈折力。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61<R5/R6<1.08。
較佳地,其中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9,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0,並滿足下列條件:-15.9公釐<CT5*(R9/R10) <1.81公釐。藉此,可調整透鏡厚度與曲率半徑,以減少製造性公差對於成像品質的影響。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4.58公釐<CT5*(R9/R10) <1.66公釐。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1.11<TL/f<1.88。藉此,以確保透鏡組具有足夠屈折力,達到短透鏡組長度的目的。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5<TL/f<1.72。
較佳地,其中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並滿足下列條件:0.15<BFL/TL<0.33。藉此,有助於在微型化與後焦距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7<BFL/TL<0.30。
較佳地,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7,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8,並滿足下列條件:0.10<R7/R8<1.44。藉此,有效降低球差與像散。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2<R7/R8<1.32。
較佳地,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並滿足下列條件:3.88公釐 -1<f/(R12*CT3)<10.89公釐 -1。藉此,可提高透鏡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4.37公釐 -1<f/(R12*CT3)<9.98公釐 -1
較佳地,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6,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並滿足下列條件:0.27<CT6/R12<0.74。藉此,可減輕鬼影。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30<CT6/R12<0.68。
本發明另外所提供之一種攝像模組,包含各前述的成像透鏡組;一鏡筒,供該成像透鏡組容置;以及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面。
本發明再提供之一種攝像模組,包含:一成像透鏡組;一鏡筒,供該成像透鏡組容置;以及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面;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一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點;以及一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為六片,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在成像面可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為IMH,並滿足下列條件:1.4<TL/IMH<2.37。藉此,達成最佳透鏡組長度與成像大小。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58<TL/IMH<2.17。
較佳地,其中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5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藉此,有助於透鏡組的微型化並維持較佳性能。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28公釐 -1< TL/((TSI-BFL)*f) < 0.47公釐 -1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8.16<f1/f<2.15。藉此,降低第一透鏡的組裝敏感度。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7.48<f1/f<1.98。
較佳地,其中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並滿足下列條件:-1.93<f3/f4<0.62。藉此,透鏡組的屈折力分配較為合適,有利於修正透鏡組像差以提高透鏡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77<f3/f4<0.57。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並滿足下列條件:-10.53<f1/R1<3.62。藉此,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曲率與第一透鏡屈折力比例,可提供合適視角並維持透鏡組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9.65<f1/R1<3.32。
較佳地,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6,並滿足下列條件:-0.66<R5/R6<1.18。藉此,可使透鏡組的第三透鏡有最佳的屈折力。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61<R5/R6<1.08。
較佳地,其中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9,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0,並滿足下列條件:-15.9公釐<CT5*(R9/R10) <1.81公釐。藉此,可調整透鏡厚度與曲率半徑,以減少製造性公差對於成像品質的影響。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4.58公釐<CT5*(R9/R10) <1.66公釐。
較佳地,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1.11<TL/f<1.88。藉此,以確保透鏡組具有足夠屈折力,達到短透鏡組長度的目的。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25<TL/f<1.72。
較佳地,其中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並滿足下列條件:0.15<BFL/TL<0.33。藉此,有助於在微型化與後焦距間取得適當的平衡。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7<BFL/TL<0.30。
較佳地,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7,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8,並滿足下列條件:0.10<R7/R8<1.44。藉此,有效降低球差與像散。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12<R7/R8<1.32。
較佳地,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並滿足下列條件:3.88公釐 -1<f/(R12*CT3)<10.89公釐 -1。藉此,可提高透鏡組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4.37公釐 -1<f/(R12*CT3)<9.98公釐 -1
較佳地,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6,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並滿足下列條件:0.27<CT6/R12<0.74。藉此,可減輕鬼影。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0.30<CT6/R12<0.68。
上述各成像透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3.12(公釐)<f<4.60(公釐)。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3.30 (公釐)<f<4.39 (公釐)。
上述各成像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並滿足下列條件:1.08<Fno<1.65。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1.14 <Fno<1.58。
上述各成像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最大視場角為FOV,並滿足下列條件:67.5(度)<FOV<88.66(度)。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71.25 (度)<FOV<84.3(度)。
上述各成像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入射瞳孔徑為EPD,並滿足下列條件:2.33<EPD<3.81。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2.46<EPD<3.64。
上述各成像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23456,並滿足下列條件:-9.66<f1/f23456<1.15。藉此,系統的屈折力分配較為合適,有利於修正系統像差以提高系統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8.86<f1/f23456<1.06。
上述各成像模組或各攝像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23,該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為f45,並滿足下列條件:-6.26<f23/f45<8.09。藉此,系統的屈折力分配較為合適,有利於修正系統像差以提高系統成像品質。更佳地,亦可滿足下列條件:-5.73< f23/f45<7.41。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1A及圖1B,其中圖1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1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1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1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1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1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170、以及成像面1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100設置在被攝物與第一透鏡11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182設置於成像面181上。
該第一透鏡1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11近光軸1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12近光軸1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21近光軸1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22近光軸1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1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31近光軸1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32近光軸1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131及像側表面1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1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41近光軸1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42近光軸1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141及像側表面1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1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51近光軸1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52近光軸1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151及像側表面1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1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161近光軸1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2近光軸1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161及像側表面1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161及該像側表面1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1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160及成像面1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上述各透鏡的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z為沿光軸190方向在高度為h的位置以表面頂點作參考的位置值;c是透鏡表面靠近光軸190的曲率,並為曲率半徑(R)的倒數(c=1/R),R為透鏡表面靠近光軸190的曲率半徑,h是透鏡表面距離光軸190的垂直距離,k為圓錐係數(conic constant),而A、B、C、D、E、F、G……為高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成像透鏡組的焦距為f,成像透鏡組的光圈值(f-number)為Fno,成像透鏡組中最大視場角為FOV,其數值如下:f=4.16(公釐);Fno= 1.35;以及FOV= 76.1(度)。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光圈100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160的像側表面162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TL/((TSI-BFL)*f) = 0.31公釐 -1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三透鏡130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140的焦距為f4,並滿足下列條件:f3/f4=-1.27。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該第一透鏡110物側表面111的曲率半徑R1,並滿足下列條件: f1/R1=-3.20。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 f1/f=-2.83。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三透鏡130物側表面131的曲率半徑R5,該第三透鏡130像側表面132的曲率半徑R6,並滿足下列條件: R5/R6=0.48。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五透鏡150於光軸190上的厚度為CT5,該第五透鏡150物側表面151的曲率半徑R9,該第五透鏡150像側表面152的曲率半徑R10,並滿足下列條件: CT5*(R9/R10)=0.65公釐。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 TL/f=1.57。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六透鏡160的像側表面162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BFL,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181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TL,並滿足下列條件: BFL/TL=0.20。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四透鏡140物側表面141的曲率半徑R7,該第四透鏡140像側表面142的曲率半徑R8,並滿足下列條件: R7/R8=0.26。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160像側表面162的曲率半徑R12,該第三透鏡130於光軸190上的厚度為CT3,並滿足下列條件: f/(R12*CT3)=5.46公釐 -1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六透鏡160於光軸190上的厚度為CT6,該第六透鏡160像側表面162的曲率半徑R12,並滿足下列條件:CT6/R12=0.62。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一透鏡110的物側表面111至成像面112於光軸190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在成像面181可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為IMH,並滿足下列條件: TL/IMH=1.98。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一透鏡110的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的合成焦距為f23456,並滿足下列條件: f1/f23456=-4.02。
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中,該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130的合成焦距為f23,該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的合成焦距為f45,並滿足下列條件: f23/f45=0.88。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1及表2。
表 1
第一實施例
f(焦距) =4.16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35, FOV(畫角) = 76.1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 (nd) 色散係數 (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700.000        
1 光圈 無限 -0.125        
2 第一透鏡 3.680 (ASP) 0.537 塑膠 1.64 22.5 -11.78
3   2.312 (ASP) 0.091        
4 第二透鏡 2.289 (ASP) 0.796 塑膠 1.64 22.5 3.26
5   -15.069 (ASP) 0.542        
6 第三透鏡 -2.520 (ASP) 0.500 塑膠 1.64 22.5 -8.33
7   -5.284 (ASP) 0.132        
8 第四透鏡 3.067 (ASP) 0.477 塑膠 1.64 22.5 6.58
9   11.592 (ASP) 0.557        
10 第五透鏡 -2.023 (ASP) 0.600 塑膠 1.64 22.5 15.84
11   -1.869 (ASP) 0.035        
12 第六透鏡 2.409 (ASP) 0.941 塑膠 1.64 22.5 -11.32
13   1.526 (ASP) 0.987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21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118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 2
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7
K: -1.0210E+01 -9.5009E+00 -7.6591E+00 2.4860E+01 6.5473E-02 -6.3437E+00
A: -8.1072E-03 -3.3255E-02 -1.4051E-02 -1.3959E-02 1.1973E-02 -2.9985E-02
B: 5.4994E-03 -6.1327E-03 -9.7572E-03 -7.6677E-03 -1.8031E-03 9.9731E-03
C: -6.5812E-03 -3.0071E-04 -1.4033E-03 5.0878E-04 4.6438E-03 8.1398E-04
D: 2.0960E-03 1.5899E-04 9.7934E-05 1.3677E-04 -3.4696E-04 -2.8401E-04
E: -2.9030E-04 1.7817E-04 6.9509E-05 -3.9645E-06 -1.7272E-04 -9.3987E-05
F: -1.3681E-05 -5.3643E-05 6.0460E-06 4.1257E-06 2.8561E-05 1.7151E-05
G: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7.1819E-07 -8.0095E-08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7.4437E+00 2.6036E+01 -9.6040E+00 -4.5252E+00 -5.1778E+00 -4.3112E+00
A: 1.2598E-02 3.4185E-02 -5.6647E-03 -2.4313E-02 -6.3956E-02 -2.7041E-02
B: -1.1899E-02 -1.9032E-02 -5.6107E-03 2.2982E-03 1.1050E-02 4.0055E-03
C: -4.1719E-04 -2.3926E-04 1.5778E-03 -9.5630E-04 -1.3934E-03 -2.0475E-04
D: -1.8948E-05 4.7154E-04 8.8003E-05 4.3442E-04 -5.4623E-05 -7.9400E-05
E: -2.7808E-05 -2.0143E-05 9.4915E-06 8.4869E-06 2.7029E-05 1.7092E-05
F: 1.8417E-05 -1.5678E-06 -1.7085E-06 -7.9485E-06 1.6344E-06 -1.3688E-06
G: -7.2504E-07 -6.6423E-08 -1.1135E-06 5.1897E-07 -3.5580E-07 4.0192E-08
表1為圖1A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間隙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2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其中表面0為被攝物與光圈10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表面1為光圈與第一透鏡物側表面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且光圈較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更遠離物側,故以負值表示;表面2、4、6、8、10、12、14分別為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170在光軸190上的厚度;表面3、5、7、9、11、13、15分別為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第二透鏡120與第三透鏡3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第三透鏡130與第四透鏡14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第四透鏡140與第五透鏡15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第五透鏡150與第六透鏡16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第六透鏡160與紅外線帶通濾光片170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紅外線帶通濾光片170與成像面181之間在光軸190上的間隙。
表2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B、C、D、E、F、G……為高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像面彎曲曲線圖,表格中數據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的表1、及表2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2A及圖2B,其中圖2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2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2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2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2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2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270、以及成像面2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200設置在被攝物與第一透鏡21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282設置於成像面281上。
該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11近光軸2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12近光軸2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211及像側表面2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2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21近光軸2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22近光軸2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221及像側表面2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23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31近光軸2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32近光軸2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231及像側表面2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2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41近光軸2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42近光軸2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241及像側表面2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2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51近光軸2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52近光軸2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251及像側表面2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2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261近光軸2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62近光軸2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261及像側表面2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261及該像側表面2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2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260及成像面2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3、以及表4。
表 3
第二實施例
f(焦距) =4.18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20, FOV(畫角) = 76.7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nd) 色散係數(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1000.000        
1 光圈 無限 -0.264        
2 第一透鏡 3.511 (ASP) 1.001 塑膠 1.64 22.5 7.51
3   12.662 (ASP) 0.491        
4 第二透鏡 3.537 (ASP) 0.360 塑膠 1.64 22.5 39.08
5   3.979 (ASP) 0.425        
6 第三透鏡 -3.081 (ASP) 0.425 塑膠 1.64 22.5 -13.47
7   -5.136 (ASP) 0.034        
8 第四透鏡 3.363 (ASP) 0.508 塑膠 1.64 22.5 8.39
9   8.929 (ASP) 0.383        
10 第五透鏡 -4.758 (ASP) 0.746 塑膠 1.64 22.5 6.70
11   -2.353 (ASP) 0.035        
12 第六透鏡 2.334 (ASP) 0.804 塑膠 1.64 22.5 -7.95
13   1.376 (ASP) 0.887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21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242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 4
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7
K: 2.1006E+00 3.9214E+01 7.5124E-01 1.3614E+00 7.3391E-01 -1.4398E+00
A: -1.5056E-02 -2.6675E-02 -4.3750E-02 -3.3590E-02 1.3140E-02 -3.4855E-02
B: -3.9055E-04 -4.5510E-04 -8.1067E-03 -8.0076E-03 -2.5329E-03 9.7669E-03
C: -9.1445E-04 -2.2176E-04 -1.1308E-04 1.0560E-03 4.5118E-03 -1.0726E-04
D: -4.1224E-04 -2.6544E-04 3.2822E-04 1.1283E-04 -2.8914E-04 8.6074E-05
E: 1.8353E-04 1.2898E-04 2.4045E-05 -9.0609E-06 -1.5438E-04 1.1312E-05
F: -3.1186E-05 -2.1083E-05 -3.1316E-06 -3.3096E-06 2.8448E-05 1.9781E-05
G: -1.3699E-06 1.6792E-07 -4.4684E-07 2.1661E-07 -1.2276E-06 -4.6485E-06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7.9608E+00 1.4092E+01 -5.1555E+01 -8.8743E+00 -8.1662E-01 -3.6346E+00
A: 4.4921E-03 3.4682E-02 2.2872E-02 -1.7588E-02 -8.4636E-02 -3.2011E-02
B: -9.9189E-03 -1.9360E-02 -9.0207E-03 1.4342E-03 5.2778E-03 4.6356E-03
C: -9.8463E-05 3.8421E-04 1.0906E-03 -1.2410E-03 6.8389E-04 -4.2730E-04
D: 4.0088E-05 6.0099E-04 -2.4014E-04 3.5846E-04 -6.0417E-05 4.8462E-06
E: 4.9738E-06 -8.0953E-05 1.1310E-06 -8.9910E-06 -9.1248E-07 4.5162E-06
F: 2.2099E-05 -1.4877E-05 6.3495E-06 -6.9895E-06 -3.5846E-08 -5.3319E-07
G: -3.2737E-06 3.1321E-06 -5.8299E-07 8.8840E-07 1.3233E-08 2.0103E-08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3、以及表4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二實施例
f[mm] 4.18 CT5*(R9/R10) [mm] 1.51
Fno 1.20 f/(R12*CT3) [mm -1] 7.14
FOV[deg.] 76.7 CT6/R12 0.58
TL/((TSI-BFL)*f) [mm -1] 0.32 TL/f 1.57
f1/f 1.80 BFL/TL 0.20
 f3/f4 -1.60 TL/IMH 1.93
f1/R1 2.14 f1/f23456 0.96
R5/R6 0.60 f23/f45 -5.21
R7/R8 0.38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圖3A及圖3B,其中圖3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3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3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3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3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3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370、以及成像面3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300設置在被攝物與第一透鏡31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382設置於成像面381上。
該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11近光軸3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12近光軸3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311及像側表面3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21近光軸3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22近光軸3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321及像側表面3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31近光軸3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32近光軸3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331及像側表面3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41近光軸3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42近光軸3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341及像側表面3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3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51近光軸3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52近光軸3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351及像側表面3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36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361近光軸3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62近光軸3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361及像側表面3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361及該像側表面3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3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360及成像面3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5、以及表6。
表 5
第三實施例
f(焦距) =3.85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40, FOV(畫角) = 75.7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nd) 色散係數(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700.000        
1 光圈 無限 -0.135        
2 第一透鏡 3.372 (ASP) 0.776 塑膠 1.64 22.5 5.06
3   -41.992 (ASP) 1.008        
4 第二透鏡 -1.281 (ASP) 0.383 塑膠 1.64 22.5 -12.47
5   -1.710 (ASP) 0.034        
6 第三透鏡 3.947 (ASP) 0.497 塑膠 1.66 20.4 4.07
7   -7.141 (ASP) 0.035        
8 第四透鏡 -6.464 (ASP) 0.337 塑膠 1.64 22.5 -12.02
9   -49.334 (ASP) 0.447        
10 第五透鏡 -1.403 (ASP) 0.402 塑膠 1.64 22.5 -95.36
11   -1.595 (ASP) 0.034        
12 第六透鏡 1.723 (ASP) 0.592 塑膠 1.64 22.5 44.91
13   1.595 (ASP) 0.818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21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380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 6
非球面係數
表面 2 3 4 5 6 7
K: -4.7869E-01 -4.9619E+01 -5.8392E-01 -1.1222E+00 1.2562E+00 -7.1753E+01
A: -1.4254E-02 -2.3491E-02 7.8525E-02 2.4828E-02 -3.3494E-02 4.6342E-02
B: 4.7196E-04 -6.9391E-03 1.6406E-03 6.7002E-03 1.0370E-02 -1.6409E-02
C: -7.3515E-03 -1.3149E-03 2.2000E-03 -5.5815E-05 -3.7338E-03 -4.9325E-03
D: 2.7825E-03 7.0090E-04 2.2536E-04 -6.1811E-04 -2.0509E-03 1.4958E-03
E: -8.6255E-04 -1.9918E-04 -8.1439E-05 1.3048E-05 4.9360E-04 -6.3492E-06
F: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G: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9.7715E+01 -7.2978E+01 -2.0393E+00 -1.5608E+00 -7.3021E-01 -8.8325E-01
A: 6.9112E-02 2.0814E-02 5.4243E-02 4.7352E-02 -5.2881E-02 -5.2611E-02
B: -3.2329E-02 -1.7013E-02 -1.7392E-03 3.6419E-04 -7.8613E-04 6.0350E-05
C: -4.5710E-03 4.7181E-03 -7.0691E-04 -4.5470E-04 6.1671E-04 1.1366E-03
D: 5.8572E-03 -2.6911E-04 -4.8525E-05 -9.7587E-05 -4.9056E-05 -2.5623E-04
E: -1.3296E-03 -2.1095E-04 8.4691E-06 2.3271E-06 2.7961E-06 2.5498E-05
F: 8.5543E-05 3.4657E-05 1.4334E-06 1.6801E-06 -1.4351E-07 -9.2755E-07
G: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0.0000E+00 -1.5196E-09 2.4046E-09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5、以及表6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三實施例
f[mm] 3.85 CT5*(R9/R10) [mm] 0.35
Fno 1.40 f/(R12*CT3) [mm -1] 4.86
FOV[deg.] 75.7 CT6/R12 0.37
TL/((TSI-BFL)*f) [mm -1] 0.35 TL/f 1.55
f1/f 1.31 BFL/TL 0.24
 f3/f4 -0.34 TL/IMH 1.93
f1/R1 1.50 f1/f23456 0.62
R5/R6 -0.55 f23/f45 -0.44
R7/R8 0.13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圖4A及圖4B,其中圖4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4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4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4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4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4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470、以及成像面4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400設置在第一透鏡410與第二透鏡42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482設置於成像面481上。
該第一透鏡4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11近光軸4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12近光軸4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411及像側表面4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4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21近光軸4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22近光軸4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421及像側表面4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31近光軸4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32近光軸4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431及像側表面4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4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41近光軸4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42近光軸4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441及像側表面4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45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51近光軸4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52近光軸4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451及像側表面4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4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461近光軸4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62近光軸4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461及像側表面4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461及該像側表面4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4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460及成像面4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7、以及表8。
表 7
第四實施例
f(焦距) =3.52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30, FOV(畫角) = 79.3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nd) 色散係數(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450.000        
1 第一透鏡 2.725 (ASP) 0.358 塑膠 1.64 22.5 -23.92
2   2.187 (ASP) 0.062        
3 光圈 無限 -0.125 0.135        
4 第二透鏡 2.213 (ASP) 0.633 塑膠 1.64 22.5 12.92
5   2.721 (ASP) 0.198        
6 第三透鏡 1.958 (ASP) 0.393 塑膠 1.64 22.5 4.41
7   6.349 (ASP) 0.738        
8 第四透鏡 -1.876 (ASP) 0.626 塑膠 1.64 22.5 8.51
9   -1.561 (ASP) 0.034        
10 第五透鏡 3.383 (ASP) 0.422 塑膠 1.64 22.5 -118.41
11   3.079 (ASP) 0.211        
12 第六透鏡 1.482 (ASP) 0.400 塑膠 1.64 22.5 -19.21
13   1.182 (ASP) 0.704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21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380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8
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4 5 6 7
K: -9.3789E+00 -1.2964E+01 -5.1907E+00 -1.2197E+01 -1.3045E+01 -1.7897E+01
A: -6.3843E-03 -2.4955E-02 -7.8229E-02 -1.1969E-01 9.0876E-02 5.5952E-02
B: -1.2651E-02 1.4301E-02 1.0994E-01 9.4180E-02 -1.6752E-01 -4.1392E-02
C: 3.3942E-03 -7.4521E-02 -1.0669E-01 -6.8968E-02 1.4764E-01 1.4253E-02
D: -1.5572E-02 4.7863E-02 3.0682E-02 2.1008E-02 -9.7386E-02 -4.0771E-03
E: 1.0961E-02 -9.0276E-03 1.2341E-02 3.1332E-03 3.5249E-02 -4.8015E-04
F: -3.0242E-03 -1.1594E-03 -8.7346E-03 -3.4636E-03 -6.0160E-03 3.3301E-04
G: 2.8186E-04 4.2225E-04 1.3187E-03 5.7617E-04 3.8136E-04 -2.3044E-05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8.5037E+00 -8.4970E-01 -1.4057E+00 -5.6624E-01 -4.3008E+00 -2.6379E+00
A: -1.1624E-01 9.0147E-03 1.8899E-02 1.0020E-02 -1.9545E-02 -6.4733E-02
B: 1.4949E-01 1.5947E-02 -3.4780E-02 -3.4379E-02 -3.6515E-02 9.4625E-03
C: -1.5487E-01 -2.2990E-02 1.6207E-02 1.5804E-02 1.8176E-02 5.8872E-04
D: 1.1797E-01 1.5779E-02 -4.3962E-03 -4.0149E-03 -3.8465E-03 -6.4513E-04
E: -4.9823E-02 -4.2645E-03 3.0966E-04 2.9909E-04 2.2636E-04 1.5576E-04
F: 1.0153E-02 2.4423E-04 8.0163E-05 5.2407E-05 4.1618E-05 -1.8786E-05
G: -7.7943E-04 5.2161E-05 -1.1092E-05 -7.0548E-06 -4.9064E-06 9.1408E-07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7、以及表8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四實施例
f[mm] 3.52 CT5*(R9/R10) [mm] 0.46
Fno 1.30 f/(R12*CT3) [mm -1] 7.56
FOV[deg.] 79.3 CT6/R12 0.34
TL/((TSI-BFL)*f) [mm -1] 0.41 TL/f 1.57
f1/f -6.80 BFL/TL 0.24
 f3/f4 0.52 TL/IMH 1.90
f1/R1 -8.78 f1/f23456 -8.05
R5/R6 0.31 f23/f45 0.41
R7/R8 1.20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圖5A及圖5B,其中圖5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5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5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5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5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5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570、以及成像面5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500設置在第一透鏡510與第二透鏡52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582設置於成像面581上。
該第一透鏡5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11近光軸5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12近光軸5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511及像側表面5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5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21近光軸5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22近光軸5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521及像側表面5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31近光軸5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32近光軸5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531及像側表面5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5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41近光軸5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542近光軸5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541及像側表面5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5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51近光軸5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52近光軸5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551及像側表面5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5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561近光軸5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62近光軸5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561及像側表面5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561及該像側表面5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5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560及成像面5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9、以及表10。
表 9
第五實施例
f(焦距) =3.47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26, FOV(畫角) = 80.6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nd) 色散係數(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450.000        
1 第一透鏡 2.576 (ASP) 0.365 塑膠 1.64 22.5 -12.98
2   1.846 (ASP) 0.088        
3 光圈 無限 -0.125 0.092        
4 第二透鏡 1.853 (ASP) 0.627 塑膠 1.64 22.5 8.54
5   2.479 (ASP) 0.178        
6 第三透鏡 1.993 (ASP) 0.403 塑膠 1.64 22.5 4.34
7   7.043 (ASP) 0.735        
8 第四透鏡 -1.489 (ASP) 0.563 塑膠 1.64 22.5 12.34
9   -1.427 (ASP) 0.035        
10 第五透鏡 5.969 (ASP) 0.400 塑膠 1.64 22.5 92.00
11   6.494 (ASP) 0.035        
12 第六透鏡 1.255 (ASP) 0.436 塑膠 1.64 22.5 -78.01
13   1.061 (ASP) 0.893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21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380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 10
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4 5 6 7
K: -1.2853E+01 -1.2702E+01 -6.3015E+00 -7.8369E+00 -1.1902E+01 1.3873E+01
A: 3.4430E-03 -1.7119E-02 -6.6460E-02 -1.3797E-01 8.4696E-02 5.6687E-02
B: -7.6851E-03 1.4905E-02 1.0886E-01 9.6668E-02 -1.6687E-01 -3.8576E-02
C: -1.3794E-03 -7.6319E-02 -1.0891E-01 -6.6071E-02 1.4961E-01 1.2587E-02
D: -1.4173E-02 4.8044E-02 3.0255E-02 2.0708E-02 -9.7351E-02 -4.4561E-03
E: 1.1412E-02 -8.8817E-03 1.2688E-02 2.8549E-03 3.5119E-02 -4.1460E-04
F: -3.3908E-03 -1.1385E-03 -8.5782E-03 -3.4977E-03 -6.0349E-03 3.4131E-04
G: 3.4113E-04 4.0484E-04 1.2583E-03 6.0453E-04 3.9026E-04 -2.3616E-05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6.9257E+00 -1.1747E+00 6.2468E+00 4.5838E+00 -3.7697E+00 -2.8746E+00
A: -1.0895E-01 2.0574E-02 3.4915E-02 1.6049E-02 -2.3047E-02 -5.0395E-02
B: 1.5645E-01 1.0278E-02 -3.3877E-02 -2.5998E-02 -3.2271E-02 4.4379E-03
C: -1.5365E-01 -2.0169E-02 1.4767E-02 1.3981E-02 1.6831E-02 1.2881E-03
D: 1.1685E-01 1.5562E-02 -4.0619E-03 -4.1553E-03 -3.9247E-03 -6.8252E-04
E: -5.0121E-02 -4.5214E-03 3.2132E-04 3.1317E-04 2.5948E-04 1.4756E-04
F: 1.0160E-02 2.2955E-04 3.6218E-05 5.8650E-05 4.6622E-05 -1.6775E-05
G: -7.4944E-04 7.1241E-05 -4.3325E-06 -7.2822E-06 -5.7571E-06 7.9132E-07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9、以及表10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五實施例
f[mm] 3.47 CT5*(R9/R10) [mm] 0.37
Fno 1.26 f/(R12*CT3) [mm -1] 8.11
FOV[deg.] 80.6 CT6/R12 0.41
TL/((TSI-BFL)*f) [mm -1] 0.45 TL/f 1.57
f1/f -3.74 BFL/TL 0.27
 f3/f4 0.35 TL/IMH 1.81
f1/R1 -5.04 f1/f23456 -4.78
R5/R6 0.28 f23/f45 0.30
R7/R8 1.04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圖6A及圖6B,其中圖6A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圖6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由圖6A可知,成像透鏡組係包含有一光圈600和一光學組,且該成像透鏡組搭配一影像感測器682使用,該光學組沿光軸69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670、以及成像面681。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為六片。該光圈600設置在第一透鏡610與第二透鏡620之間。該影像感測器682設置於成像面681上。
該第一透鏡61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11近光軸6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12近光軸6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611及像側表面61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二透鏡62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21近光軸6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22近光軸6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621及像側表面622皆為非球面。
該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31近光軸6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32近光軸6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631及像側表面632皆為非球面。
該第四透鏡64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41近光軸690處為凹面,其像側表面642近光軸690處為凸面,且該物側表面641及像側表面642皆為非球面。
該第五透鏡650具有正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51近光軸6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52近光軸6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651及像側表面652皆為非球面。
該第六透鏡660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661近光軸690處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62近光軸690處為凹面,且該物側表面661及像側表面662皆為非球面,且該物側表面661及該像側表面662皆具有至少一反曲點。
該紅外線帶通濾光片(IR bandpass filter)670為玻璃材質,其設置於該第六透鏡660及成像面681間且不影響該成像透鏡組的焦距;本實施例中,選用可通過光線波段為940nm±30nm的濾光片,但不以此為限。
再配合參照下列表11、以及表12。
表 11
第六實施例
f(焦距) =3.90 mm(公釐), Fno(光圈值) = 1.50, FOV(畫角) = 75.0 deg.(度)
表面   曲率半徑 厚度/間隙 材質 折射率(nd) 色散係數(vd) 焦距
0 被攝物 無限 600.000        
1 第一透鏡 2.207 (ASP) 0.614 塑膠 1.64 22.5 6.66
2   4.230 (ASP) 0.155        
3 光圈 無限 -0.125 0.159        
4 第二透鏡 -6.606 (ASP) 0.351 塑膠 1.64 22.5 38.73
5   -5.288 (ASP) 0.035        
6 第三透鏡 1.720 (ASP) 0.324 塑膠 1.64 22.5 31.84
7   1.748 (ASP) 0.604        
8 第四透鏡 6.993 (ASP) 0.362 塑膠 1.64 22.5 -99.48
9   6.157 (ASP) 0.327        
10 第五透鏡 23.808 (ASP) 0.872 塑膠 1.64 22.5 2.40
11   -1.566 (ASP) 0.035        
12 第六透鏡 111.155 (ASP) 0.542 塑膠 1.64 22.5 -2.17
13   1.329 (ASP) 0.347        
14 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無限 0.300 玻璃 1.52 64.2  
15   無限 0.380        
16 成像面 無限 -        
註:參考波長為940nm
表 12
非球面係數
表面 1 2 4 5 6 7
K: -3.8429E-01 2.2752E+00 -1.8535E-01 4.1528E-02 -2.1421E+00 -2.9705E+00
A: -6.2214E-03 -3.3244E-02 4.0717E-04 -6.6057E-04 -4.3097E-03 4.0339E-02
B: 2.0090E-03 -3.0805E-04 -1.7436E-03 -1.9312E-03 1.9003E-02 -3.0123E-02
C: -6.1471E-03 1.0485E-02 -3.5138E-05 -6.3536E-05 -8.2320E-02 8.1254E-03
D: 6.9738E-03 -1.7496E-02 -2.2480E-05 8.4748E-06 9.0992E-02 -2.3715E-02
E: -5.0363E-03 1.1737E-02 -2.8819E-06 -4.2666E-06 -5.7319E-02 2.4475E-02
F: 1.6561E-03 -4.1469E-03 0.0000E+00 0.0000E+00 1.8692E-02 -1.0755E-02
G: -2.4469E-04 5.8913E-04 0.0000E+00 0.0000E+00 -2.3200E-03 1.7800E-03
表面 8 9 10 11 12 13
K: -9.4235E+01 -5.4166E+01 1.9108E+01 -3.4339E+00 7.3374E+01 -8.1311E+00
A: -2.3854E-02 -4.7991E-02 3.2432E-02 1.3925E-01 -1.0791E-01 -6.9147E-02
B: -4.4770E-02 3.6800E-03 -4.9142E-02 -1.7467E-01 6.5438E-03 2.4311E-02
C: 7.2849E-02 -2.1881E-02 5.4009E-02 1.3846E-01 1.4311E-02 -7.2136E-03
D: -6.0627E-02 2.0060E-02 -5.9171E-02 -6.3408E-02 -4.8286E-03 1.1766E-03
E: 2.3609E-02 -1.0617E-02 3.7053E-02 1.5518E-02 6.8825E-04 -9.1354E-05
F: -3.5793E-03 2.3920E-03 -1.3303E-02 -1.8719E-03 -4.7120E-05 2.8514E-06
G: 0.0000E+00 0.0000E+00 1.9344E-03 8.6051E-05 1.2565E-06 -2.1559E-08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下表參數的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11、以及表12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第六實施例
f[mm] 3.90 CT5*(R9/R10) [mm] -13.25
Fno 1.50 f/(R12*CT3) [mm -1] 9.08
FOV[deg.] 75.0 CT6/R12 0.41
TL/((TSI-BFL)*f) [mm -1] 0.38 TL/f 1.38
f1/f 1.71 BFL/TL 0.19
 f3/f4 -0.32 TL/IMH 1.75
f1/R1 3.02 f1/f23456 0.60
R5/R6 0.98 f23/f45 6.74
R7/R8 1.14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圖7,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攝像模組。在本實施例中,該攝像模組應用於筆記型電腦,但不以此為限。該攝像模組10並包含成像透鏡組11、鏡筒12及影像感測器482。該成像透鏡組11為上述第四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但不以此為限,為上述其他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亦可,另外,圖7所繪製的成像透鏡組的各透鏡為顯示出未取光的周邊部分,而與第四實施例的各透鏡略顯不同。該鏡筒12供該成像透鏡組11容置。該影像感測器482,設置於該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面481,且為一感光度佳及低雜訊的電子感光元件(如CMOS、CCD),以真實呈現成像透鏡組的成像品質。
本發明提供的成像透鏡組,透鏡的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成像透鏡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成像透鏡組中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可為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成像透鏡組的總長度。
本發明提供的成像透鏡組中,就以具有屈折力的透鏡而言,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且未界定該凸面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且未界定該凹面位置時,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光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提供的成像透鏡組更可視需求應用於移動對焦的光學系統中,並兼具優良像差修正與良好成像品質的特色,可多方面應用於3D(三維)影像擷取、數位相機、行動裝置、數位平板或車用攝影等電子影像系統中。
綜上所述,上述各實施例及圖式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利涵蓋的範圍內。
100、200、300、400、500、6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551、651:物側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像側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第六透鏡 161、261、361、461、561、661:物側表面 162、262、362、462、562、662:像側表面 170、270、370、470、570、67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181、281、381、481、581、681:成像面 182、282、382、482、582、682:影像感測器 190、290、390、490、590、690:光軸 10:攝像模組 11:成像透鏡組 12:鏡筒 f: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 Fno:光圈值 FOV:成像透鏡組的最大視角 TSI: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L: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BFL: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f1:第一透鏡的焦距 f3:第三透鏡的焦距 f4:第四透鏡的焦距 R1: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5: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7: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8: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9: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10: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R12: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 CT3: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5: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CT6:第六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 IMH:成像透鏡組在成像面可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 f23456: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與第六透鏡的合成焦距 f23:第二透鏡與第三透鏡的合成焦距 f45:第四透鏡與第五透鏡的合成焦距
圖1A係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1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2A係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2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3A係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3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4A係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4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5A係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5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6A係本發明第六實施例之成像透鏡組的示意圖。 圖6B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成像透鏡組的像面彎曲及歪曲收差曲線圖。 圖7係本發明第七實施例之攝像模組的示意圖。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三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第四透鏡
141:物側表面
142:像側表面
150:第五透鏡
151:物側表面
152:像側表面
160:第六透鏡
161:物側表面
162:像側表面
170: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181:成像面
182:影像感測器
190:光軸
TSI: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L: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BFL: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IMH:成像透鏡組在成像面可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

Claims (17)

  1. 一種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點;以及 一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為六片,一光圈位於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之前或位於該第一透鏡的像側表面與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之間,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5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的焦距為f3,該第四透鏡的焦距為f4,並滿足下列條件:-1.93<f3/f4<0.62。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第一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並滿足下列條件:-10.53<f1/R1<3.62。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8.16<f1/f<2.15。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三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5,該第三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6,並滿足下列條件:-0.66<R5/R6<1.18。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五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5,該第五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9,該第五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0,並滿足下列條件:-15.9公釐<CT5*(R9/R10) <1.81公釐。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1.11<TL/f<1.88。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並滿足下列條件:0.15<BFL/TL<0.33。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8公釐 -1< TL/((TSI-BFL)*f) < 0.47公釐 -1
  10.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四透鏡物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7,該第四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8,並滿足下列條件:0.10<R7/R8<1.44。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該第三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3,並滿足下列條件:3.88公釐 -1<f/(R12*CT3)<10.89公釐 -1
  1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的厚度為CT6,該第六透鏡像側表面的曲率半徑R12,並滿足下列條件:0.27<CT6/R12<0.74。
  13. 如請求項4所述的成像透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7.48<f1/f<1.98。
  14. 一種攝像模組,包含: 如請求項1至13任一項所述的成像透鏡組; 一鏡筒,供該成像透鏡組容置;以及 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面。
  15. 一種攝像模組,包含: 一成像透鏡組; 一鏡筒,供該成像透鏡組容置;以及 一影像感測器,設置於該成像透鏡組的成像面;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 一第一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二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三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三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四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四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五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五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 一第六透鏡,具有屈折力,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為非球面,該第六透鏡的物側表面與像側表面至少一表面具有反曲點;以及 一紅外線帶通濾光片; 其中該成像透鏡組中具屈折力的透鏡總數為六片,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成像透鏡組在成像面可擷取的成像高度的一半為IMH,並滿足下列條件:1.4<TL/IMH<2.37。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該光圈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SI,該第一透鏡的物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L,該第六透鏡的像側表面至成像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BFL,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0.25公釐 -1< TL/((TSI-BFL)*f) < 0.49公釐 -1
  17.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攝像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焦距為f1,該成像透鏡組的整體焦距為f,並滿足下列條件:-8.16<f1/f<2.15。
TW110113327A 2021-04-14 2021-04-14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69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327A TWI769784B (zh) 2021-04-14 2021-04-14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CN202110538183.2A CN115220179A (zh) 2021-04-14 2021-05-18 成像透镜组及摄像模组
US17/376,171 US20220334360A1 (en) 2021-04-14 2021-07-15 Optical lens system and photographing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13327A TWI769784B (zh) 2021-04-14 2021-04-14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69784B TWI769784B (zh) 2022-07-01
TW202240235A true TW202240235A (zh) 2022-10-16

Family

ID=83439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3327A TWI769784B (zh) 2021-04-14 2021-04-14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4360A1 (zh)
CN (1) CN115220179A (zh)
TW (1) TWI769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08623A (zh) * 2020-02-14 2020-05-2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5469437A (zh) * 2021-06-10 2022-12-13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57591B (zh) * 2013-04-25 2014-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系統鏡片組
TWI457592B (zh) * 2013-07-01 2014-10-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頭組
TWI477808B (zh) * 2014-01-17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影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車用攝影裝置
TWI480574B (zh) * 2014-01-24 2015-04-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519808B (zh) * 2014-12-05 2016-0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取像透鏡組、取像裝置以及電子裝置
TWI612327B (zh) * 2016-11-21 2018-01-21 新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CN109100855B (zh) * 2018-09-06 2020-12-29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透镜组及电子设备
TWI674451B (zh) * 2018-11-09 2019-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270666B (zh) * 2018-12-04 2021-02-05 广东旭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及电子设备
CN110426823B (zh) * 2019-09-03 2024-05-14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10426828B (zh) * 2019-09-06 2024-04-23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组和成像装置
CN115079373A (zh) * 2021-02-09 2022-09-20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JP2022163902A (ja) * 2021-04-15 2022-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およ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20179A (zh) 2022-10-21
US20220334360A1 (en) 2022-10-20
TWI769784B (zh) 202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55474B (zh) 取像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1965792B (zh) 光学摄影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505686B (zh) 光学影像拾取系统以及取像装置
CN107229105B (zh) 光学摄像镜头、取像装置及可携式装置
TWI639864B (zh) 影像擷取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031617B (zh) 摄像光学镜片组及取像装置
TW201312152A (zh) 拾像光學透鏡組
TWI678571B (zh) 五片式廣角鏡片組
CN111208624B (zh) 成像系统镜头组及取像装置
TWI789015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202142914A (zh) 攝像用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724919B (zh) 六片式廣角鏡片組
TW202240235A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689747B (zh) 四片式雙波段成像鏡片組
CN112034593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212540866U (zh) 光学成像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1830670B (zh) 五片式广角镜片组
TW202234117A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819742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69900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83686B (zh) 攝像模組
TWI786774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00513B (zh) 六片式成像鏡片組
TWI778904B (zh) 成像透鏡組及攝像模組
TWI761929B (zh) 七片式成像鏡片組